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考试试卷  > 语文试卷 >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统编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22课:《文言文二则》

1.课题解读

《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文言文形式短小,叙事简洁,余味悠长。《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仅用83个字讲述了高山流水的故事,展现了伯牙和子期志趣相投的真挚友谊,融入“知音”这一文化意象,音乐之美不绝于耳。《书戴嵩画牛》是苏轼的一篇“题跋”作品。故事好玩有趣,在结尾说明了一个道理,值得去细细品味。

2.课文重点解读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理解:“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对琴声的描述,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通过琴声表现出来的情怀。善哉:好啊。   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句意:弹得真好啊!就像那巍峨的高山!    弹得真美啊!好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理解:“善哉乎鼓琴”是锺子期对伯牙高超琴艺的赞叹;“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对琴声的描述,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通过琴声表现出来的情怀。

(3)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锺子期死后,伯牙摔坏所弹之琴,弄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这句话通过描写伯牙悲壮又感人的行为,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筝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用“破琴绝弦”比喻知音断绝。

(4)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理解:以为:认为。   足:值得。   复:再次。句意: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5)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理解:拊掌:拍手。   搐:抽缩。   股:大腿。句意: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6)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理解:这句话总结全文,指出从事每一种职业的人都有其擅长的方面,做事要多问行家,以免出错。

3.主题概括。

《伯牙鼓琴》通过描写春秋时期伯牙和锺子期之间动人的故事,歌颂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再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书戴嵩画牛》叙述了杜处士珍藏了戴嵩所画的《斗牛图》,一个牧童发现并指出了画中的错误的故事,突出了牧童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4.学有所得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存留。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荡气回肠,让我们领悟到了“知音”的真谛。戴嵩画牛的故事则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再好的艺术创作也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应该虚心学习。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想象一下,伯牙弹奏的乐曲中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锺子期又会怎样称赞呢?答:伯牙在弹奏时可能还会想到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袅袅乎若炊烟。”

伯牙鼓琴,志在春雨,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潇潇乎若春雨。”

(2)课文结尾处的“破琴绝弦”意味着什么?锺子期死后,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呢?

“破琴绝弦”意味着伯牙决定从此以后不再弹琴,他是在向世人宣告自己要彻底放弃弹琴。

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黯然神伤。因为他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和精神上得不到回应的孤独寂寞,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以“破琴绝弦”的方式表达对锺子期的尊重和怀念。

(3)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牧童知道牛在相斗的时候尾巴是缩进两条大腿中间的,而不是像画上画的那样着尾巴,牧童认为戴嵩画错了。

(4)想一想,牧童为什么能一眼看出戴嵩画的牛是错误的?

牧童整天放牧,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牛、羊等动物,对牛的习性非常熟悉,所以一看到戴嵩画的牛,就能发现其中的错误。

(5)想一想,你觉得杜处士“笑而然之”有什么含义?

杜处士觉得牧童说得很有道理,同意牧童说的话,同时,赞赏牧童不畏权威、敢说真话的品质。

(6)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全文,说明艺术创作离不开客观事实,强调了艺术家应该细心观察,多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7.课后拓展

(1)苏轼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2)《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3)阅读文言文—三步法

第一步,释义。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具体方法可概括为六个字:留、删、补、换、调、变。

①“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②“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③“补”,就是增补。增补的内容包括:(1)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例如,“尤所爱”尤其珍爱的。(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的省略了的部分要加括号。

④“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文言词汇。例如,“锺子期曰”中,把“曰”换成“说”。

⑤“调”,就是调整。文言文的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有些不同,翻译时要注意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例如,“善哉乎鼓琴”—琴弹得多好啊。

⑥“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翻译有关词句。

※注:还应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等。例如,“鼓”在现代汉语中多指乐器,而在“伯牙鼓琴”中是“弹奏”的意思。

第二步,断句。参考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正确地断句。

第三步,朗读。“读书百遍,而义自见(xian)。”多读有助于理解文言文,所以要反复诵读,注意停顿,培养语感。

23课:《月光曲》

1.课题解读

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于1801年创作的乐曲,是《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贝多芬曾将它献给与之有过一段恋情的朱丽叶塔伯爵夫人。贝多芬逝世若干年后,一位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在刊物上发表他听了这支乐曲后的印象时说:乐曲的第一乐章使他联想起“瑞士的琉森湖上的月光,像湖面上荡漾的小船那样的情景。”于是这首曲子便第一次与月光联系起来。而后不久,又一个关于这首曲子诞生的传说流传于世。课文记叙的就是这个动人的传说:一个偶然的机会,贝多芬被一对穷苦兄妹的境遇感动而触发了灵感,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因为这个传说体现了贝多芬同情贫苦人民的善良品格,所以流传甚广,人们都愿意相信。

2.课文重点理解

(1)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理解:“断断续续”,说明弹得不熟练。因为环境的幽静,所以贝多芬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这琴声把他吸引住了。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理解:这句话既表明盲姑娘想听贝多芬的演奏,又让哥哥不要因为这件事难过。

(3)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理解:“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才行,而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所以姑娘猜想弹奏者便是贝多芬。姑娘的话说明她对音乐有很强的理解力,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

(4)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理解:“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统编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