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考试试卷  > 语文试卷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统编版)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统编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

9课:《古诗三首》

1.课题解读

本课描述了深秋时候,黄昏江边的景色、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和雪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2.课文重点解读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理解:夕阳的余晖被云霞、山峰、树木等遮住了部分身影而残缺不全。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理解: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晶莹透亮的露珠比作珍珠,把新月比作弯弓。

(3)横看庐山和侧看庐山,有什么不同呢?

理解: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果也不相同。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理解: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5)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理解: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理解: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了梅所带的一段清香。借景议论,表达诗人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3.主题概括

《暮江吟》描绘了深秋时节,从傍晚夜幕降临江上的奇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题西林壁》写的是诗人游庐山后的感受,描写了庐山雄奇壮观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写景寓理,指出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雪梅》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比较中巧妙地写出雪和梅各自的特色,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才是真理

4.学有所得

古诗中秋天傍晚江边奇丽的景色令人沉醉,庐山雄伟奇秀、千姿百态的景象令人赞叹,冬天雪花飞舞、梅花怒放的画面给人美的享受。诗人们在欣赏这些美景时,也不忘留下对人生的感悟。我们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也别忘了去感悟人生哲理。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把“铺”换成“照”或“射”可不可以?

理解:不可以。“铺”写出夕阳余晖是洒满江面的,更柔和、更动感、更宏大。如果换成“照”或“射”则不能体现这一特点。

(2)作者为什么说“半江瑟瑟半江红”?

理解: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个江面是绿色的,半个江面是红色的。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岭”和“峰”的区别是什么?

理解:岭:相连的山。特点:坡度和缓,连绵。

峰:高而尖的山。特点:坡度大,细长高耸,孤立。

(4)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后两句蕴含哲理,它给人们带

来了什么启发呢?

理解: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5)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想一想: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从它们的比较中,你明白了什么?

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7.课外拓展

(1)简介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卢钺,也即卢梅坡。字威节,一作威仲,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调建昌军学教授。景定五年(1264)除秘书郎。度宗咸淳三年(1267),迁著作郎。五年,棹给事中。出知隆兴府,官终户部尚书。

(2)庐山简介

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青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3)关于山峰的古诗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怎样观察和描写景物

在观察景物时我们要从全局或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还要重点抓住景物的颜色和形态等方面进行观察。

在写作时用词要准确生动,还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也可以融入个人感受,采用寓景于情、寓景于理或借景议论的写法 。

(5)世说新语·咏雪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论诗文。忽然雪下得很大,很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10课:《爬山虎的脚》

1.课题解读

这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故事讲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是个心地善良、勤劳的人,织女是个向往自由的人。他们通过老牛结识并相知相爱。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课文重点解读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理解:“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铺”在这里读 pū。这两句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先概括地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令人惊叹的却是叶子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就好像是哪位高明的画家创作的一幅图画。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理解:“叶柄”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作者用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中间的长句子是对第一句的补充,更具体地说明脚是长在茎与叶柄相连之处,而且是从叶柄的反面伸出来的,它由六七根枝状细丝组成。作者又以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外形特点。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理解:作者通过“触、变、巴、拉、贴”等一系列动词,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由此可见,作者对爬山虎观察得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细丝尖端变成圆片巴住墙→圆片拉茎紧贴墙。

(4)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理解:“逐渐”说明爬山虎的细丝和小圆片是慢慢变化的,通过对比可知作者是坚持观察,连续观察的。

3.主题概括

通过介绍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激起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4.学有所得

爬山虎没有鲜艳的花朵,没有诱人的果实,更没有挺拔的身躯,但它很执着,仅仅靠着纤细柔嫩的脚一步一步往上爬。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生活习性。我们只有像作者一样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能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爬山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理解:它生长得非常茂盛。它是一种擅长攀爬的事物,大多生长在墙上、屋顶。

(2)“嫩红、嫩绿”和“嫩叶、嫩茎”中“嫩”的意思相同吗?

“嫩红、嫩绿”中的“嫩”,指颜色浅,是浅红、浅绿的意思;“嫩叶、嫩茎”的“嫩”,指新生长出来的,新鲜的,跟“老”字相对,有娇嫩的意思。

(3)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巴”可以换成“粘、挨”等词吗?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

理解:脚触着墙→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巴住墙)→(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不能换成“粘、挨”等词。因为“巴”字写出了爬山虎紧紧地粘贴在墙上的样子。

(4)对比两种观察记录的异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统编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