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 高中化学小论文范文

高中化学小论文范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化学小论文范文,本文共20篇,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化学小论文范文

篇1:高中化学论文

摘要:使用化学用语不规范,描述实验现象不准确,不单单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障碍,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影响学生规范能力的因素是多种的,本文主要从教师层面分析,并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规范 化学复习细节

无论高考还是平时测验,由于化学用语的表达不规范使考生失分的现象十分惊人,如将硫酸铝钾的化学式写成“KAlSO4”;如何检查某溶液中含有Fe3+ 很多学生是这样表达:加KSCN溶液;有些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条件状态未注明等等,这些学生明明能知道答案,但却会而答不全,会而答不对,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高考越来越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所以在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

不少教师认为:学生规范能力的养成关键是在新授课中,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对错误也是根深蒂固,再谈规范已为时过晚.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若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细节,规范教育将为时不晚.

搞统计,作诊断,明重点――符合目的性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从学生的作业,试卷总结出他们哪些方面存在不规范,分析造成不规范的原因,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而且高三复习时间紧张,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复习课才会更有效.

例如有机化学题答题中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1,错别字方面:将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消去反应写成“消化”反应,羧基写成“酸”基,苯写成“笨”,碳碳双键写成“炭炭”双键等.

2,化学方程式方面:分不清反应是用“=”,“”还是“→”,一般的无机化学反应用“=”,可逆反应,弱酸,弱碱的电离用“”,有机化学反应用“→”;没有注意生成物中“↑”和“↓”的正确使用;反应条件写错或漏写,反应漏写无机“小分子”,酯化反应的生成物漏写“水”;用分子式代替结构简式.乙醇脱水生成乙烯,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发现比较典型的错误反应式有:

①C2H6OC2H4↑+H2O

②C2H5OHCH2=CH2↑+H2O

③C2H5OH CH2=CH2+H2O

④CH3CH2OHCH2=CH2↑+H2O

⑤CH3CH2OHCH2=CH2

3,有机物结构简式表达不正确:原子间的连结方式易写错位,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等官能团不要简化,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2 (少双键);缺氢少氢现象严重等.

4,描述实验现象不全面:如怎样鉴别分子中有醛基 大多同学回答是,加新制的氢氧化铜(少了具体的操作和现象).

二,精语言,求规范,给方法――讲究示范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为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能起到感化学生的作用,学生尊敬老师,常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操作进行实验,学生就按怎样的操作来做实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学生就按怎样的方式进行书写.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规范能力,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而且还得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教学语言示范化,使学生有样可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做法:

1,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严谨,科学,准确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做到准确,简练,有条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各种概念,原理和理论.例如“1摩尔水是18克”的说法就不够科学,而应该说“ 1摩尔水分子的质量是18克”.又如有的教师在说有机分子式时,将“碳”元素读成英文字母“C”,这种不科学的语言表明,化学教师注意严格的化学标准语言表达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在进行实验操作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作出正确的操作示范,而且同时要用准确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例如,不能把“试管”说成“玻璃管”,不能把“蒸馏水”说成“清水”.另外教师必须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做到字字句句都有目的,如“取少许溶液于洁净试管中”,焰色反应操作“取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物”.

2,教师在板书时要规范

①规范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它使用简便,又能表达确切的科学涵义;它具有形象直观,词简意赅的特点,既抽象,又严密.教师要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时笔画端正,不连笔书写,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受到规范的,严格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知识.而不要以为高三学生是无所谓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模仿性是与生俱来的,其模仿能力也是很强的,高三学生也不例外.如在书写有机结构简式时,教师为了快速只写碳链: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C-C-C-C, C-C-C,而学生则在不经意间受到了这种“示范”的影响,在考

C

试中就只写碳链而不配上氢.

②规范,完整写出解题过程和格式

有些教师对化学习题的解答特别是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高三复习重要是对知识的梳理,教会学生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板演解题的过程;要么嫌麻烦,有意或无意的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如(06全国I)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L-1,c(SO42-)=0.8 mol・L-1,则c(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笔者在一个班级详细板演解题过程:

已知pH=1,所以c (H+)=0.1 mol・L-1

根据电荷守恒有:c (H+)V+3 c(Al3+)V+ c(K+)V=2 c(SO42-)V

c (H+) +3 c(Al3+) + c(K+) =2 c(SO42-)

c(K+)=2 c(SO42-)―c (H+) -3 c(Al3+)

=2×0.8 mol・L-1 -0.1 mol・L-1-3×0.4 mol・L-1

=0.3 mol・L-1

结果可想而知:在板演过班级的学生基本能运用电荷守恒来解决这类问题,而没有板演的班级,仍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所以,教师“多讲”不如“多写”,把整个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使学生加深印象,培养学生规范的同时,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

很多情况下,学生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却不能将知识组织起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因为学生头脑中缺乏必要的句法结构,根据语法启动理论,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去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突破典型的问题.

例如:怎样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答案:用试管分别取样,向试管中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

有关物质鉴别的问题的语言表达模式是:

如不这样强调,学生往往说成: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稀盐酸没现象;或就回答加氯化钡.

又如,描述出稀HNO3 与Cu片在烧瓶中反应的现象

答案:Cu片逐渐溶解(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气体),溶液变为蓝色(液体),烧瓶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学生往往只写了其中一方面,教师要强调回答实验现象通常应从固体,液体,气体各方面观察,做到全面规范地表达.

实验现象描述的表达模式:

溶液:1,颜色由…变成… 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3,溶液变混浊 4,生成(产生) …沉淀 5,溶液发生倒吸

全 6,产生大量气泡7,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8,有液体溢出

固体: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2,固体逐渐溶解

面 3,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4,颜色由…变成…

气体:1,生成…色气体 2,气体由…色变成…色

3,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4,色味

语言表达的模式,经过强化以后,被学生掌握,根据语法启动理论,今后如学生要表达类似的问题,他们会自动生成语法,产生相应的句法结构,组织出合理的句子.

三,创情景,激动机,唤欲望――增强情趣性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创造各种有利情景,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练习,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训练,动手写,动嘴说,以提高说,写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技巧熟练化学用语.

1,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说”的机会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看过多遍不如教上一遍,其主要原因是“说”在起作用,从理论上讲是通过“说”对知识做了“精制”,所以记得牢.因此,教师在复习中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板书口述,转译,学生讨论等做法,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使学生在“说”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新制氯水为什么要用棕色瓶保存

正确的回答是:“防止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而有学生却这样回答:“见光分解”.这样的回答很不具体,很不准确.教师可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然后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不准确或错误的地方.

2,回归课本,给学生“读”的机会

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有语文,外语等文科知识需要“读”,像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只要看懂,理解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知识的载体--教科书,是教师传播知识的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又是学习化学语言很好的范本,通过读化学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大量的化学术语,化学习惯用语,积累“化学词汇”,还可以学习化学语言的表达习惯,表达模式.比如,怎样描述物质的性质,怎样叙述实验操作步骤等.化学用语的知识点,考点几乎全部出自课本,“年年题不同,岁岁题相似”.

在学生不会,争议,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要回归课本.如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怎么办 先用“毛巾”还是直接“水冲”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30页倒数第二段,明确指出“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多种渠道,给学生“写”的机会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好多教师认为上课时间紧张,练不如讲,教师认为讲清楚了,学生肯定会了.其实学生只知意思,而不会用学科语言规范表达.教师从严要求,营造各种环境,激励学生多写,在书写中总结经验,形成规范.不但在课堂上要求“写”,课后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在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及时反思,及时纠正,究错,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头进行反思,确保在考试中做到“错过的不再错,会做的不失分”.

4,巧用“错本”,给学生“练”的机会

错本,是教师将学生所犯的错误摘录出来的范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该资源,可改编成选择题等形式,作为例题或练习给学生练习,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错误.

例在讲PH试纸的使用时,教师结合学生以前练习的错误,编了这道题:

测定白醋的PH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 B.用玻璃棒蘸取滴在试纸上

C.用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滴在PH试纸上

D.

篇2:高中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论文 -论文

摘要:使用化学用语不规范,描述实验现象不准确,不单单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障碍,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要原因.影响学生规范能力的因素是多种的,本文主要从教师层面分析,并探究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规范 化学复习细节

无论高考还是平时测验,由于化学用语的表达不规范使考生失分的现象十分惊人,如将硫酸铝钾的化学式写成“KAlSO4”;如何检查某溶液中含有Fe3+ 很多学生是这样表达:加KSCN溶液;有些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条件状态未注明等等,这些学生明明能知道答案,但却会而答不全,会而答不对,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高考越来越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所以在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

不少教师认为:学生规范能力的养成关键是在新授课中,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对错误也是根深蒂固,再谈规范已为时过晚.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若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细节,规范教育将为时不晚.

搞统计,作诊断,明重点——符合目的性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从学生的作业,试卷总结出他们哪些方面存在不规范,分析造成不规范的原因,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而且高三复习时间紧张,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复习课才会更有效.

例如有机化学题答题中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1,错别字方面:将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消去反应写成“消化”反应,羧基写成“酸”基,苯写成“笨”,碳碳双键写成“炭炭”双键等.

2,化学方程式方面:分不清反应是用“=”,“”还是“→”,一般的无机化学反应用“=”,可逆反应,弱酸,弱碱的电离用“”,有机化学反应用“→”;没有注意生成物中“↑”和“↓”的正确使用;反应条件写错或漏写,反应漏写无机“小分子”,酯化反应的生成物漏写“水”;用分子式代替结构简式.乙醇脱水生成乙烯,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发现比较典型的错误反应式有:

①C2H6OC2H4↑+H2O

②C2H5OHCH2=CH2↑+H2O

③C2H5OH CH2=CH2+H2O

④CH3CH2OHCH2=CH2↑+H2O

⑤CH3CH2OHCH2=CH2

3,有机物结构简式表达不正确:原子间的连结方式易写错位,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等官能团不要简化,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2 (少双键);缺氢少氢现象严重等.

4,描述实验现象不全面:如怎样鉴别分子中有醛基 大多同学回答是,加新制的氢氧化铜(少了具体的操作和现象).

二,精语言,求规范,给方法——讲究示范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为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能起到感化学生的作用,学生尊敬老师,常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操作进行实验,学生就按怎样的操作来做实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学生就按怎样的方式进行书写.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规范能力,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而且还得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教学语言示范化,使学生有样可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做法:

1,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严谨,科学,准确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做到准确,简练,有条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各种概念,原理和理论.例如“1摩尔水是18克”的说法就不够科学,而应该说“ 1摩尔水分子的质量是18克”.又如有的教师在说有机分子式时,将“碳”元素读成英文字母“C”,这种不科学的语言表明,化学教师注意严格的化学标准语言表达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在进行实验操作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作出正确的操作示范,而且同时要用准确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例如,不能把“试管”说成“玻璃管”,不能把“蒸馏水”说成“清水”.另外教师必须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做到字字句句都有目的,如“取少许溶液于洁净试管中”,焰色反应操作“取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物”.

2,教师在板书时要规范

①规范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它使用简便,又能表达确切的科学涵义;它具有形象直观,词简意赅的特点,既抽象,又严密.教师要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时笔画端正,不连笔书写,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受到规范的,严格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知识.而不要以为高三学生是无所谓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模仿性是与生俱来的,其模仿能力也是很强的,高三学生也不例外.如在书写有机结构简式时,教师为了快速只写碳链: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C-C-C-C, C-C-C,而学生则在不经意间受到了这种“示范”的影响,在考

C

试中就只写碳链而不配上氢.

②规范,完整写出解题过程和格式

有些教师对化学习题的解答特别是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高三复习重要是对知识的梳理,教会学生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板演解题的过程;要么嫌麻烦,有意或无意的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如(06全国I)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L-1,c(SO42-)=0.8 mol·L-1,则c(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笔者在一个班级详细板演解题过程:

已知pH=1,所以c (H+)=0.1 mol·L-1

根据电荷守恒有:c (H+)V+3 c(Al3+)V+ c(K+)V=2 c(SO42-)V

c (H+) +3 c(Al3+) + c(K+) =2 c(SO42-)

c(K+)=2 c(SO42-)—c (H+) -3 c(Al3+)

=2×0.8 mol·L-1 -0.1 mol·L-1-3×0.4 mol·L-1

=0.3 mol·L-1

结果可想而知:在板演过班级的学生基本能运用电荷守恒来解决这类问题,而没有板演的班级,仍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所以,教师“多讲”不如“多写”,把整个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使学生加深印象,培养学生规范的同时,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

很多情况下,学生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却不能将知识组织起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因为学生头脑中缺乏必要的句法结构,根据语法启动理论,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去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突破典型的问题.

例如:怎样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答案:用试管分别取样,向试管中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

有关物质鉴别的问题的语言表达模式是:

如不这样强调,学生往往说成: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稀盐酸没现象;或就回答加氯化钡.

又如,描述出稀HNO3 与Cu片在烧瓶中反应的现象

答案:Cu片逐渐溶解(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气体),溶液变为蓝色(液体),烧瓶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学生往往只写了其中一方面,教师要强调回答实验现象通常应从固体,液体,气体各方面观察,做到全面规范地表达.

实验现象描述的表达模式:

溶液:1,颜色由…变成… 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3,溶液变混浊 4,生成(产生) …沉淀 5,溶液发生倒吸

全 6,产生大量气泡7,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8,有液体溢出

固体: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2,固体逐渐溶解

面 3,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4,颜色由…变成…

气体:1,生成…色气体 2,气体由…色变成…色

3,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4,色味

语言表达的模式,经过强化以后,被学生掌握,根据语法启动理论,今后如学生要表达类似的问题,他们会自动生成语法,产生相应的句法结构,组织出合理的句子.

三,创情景,激动机,唤欲望——增强情趣性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创造各种有利情景,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练习,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训练,动手写,动嘴说,以提高说,写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技巧熟练化学用语.

1,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说”的机会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看过多遍不如教上一遍,其主要原因是“说”在起作用,从理论上讲是通过“说”对知识做了“精制”,所以记得牢.因此,教师在复习中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板书口述,转译,学生讨论等做法,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使学生在“说”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新制氯水为什么要用棕色瓶保存

正确的回答是:“防止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而有学生却这样回答:“见光分解”.这样的回答很不具体,很不准确.教师可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然后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不准确或错误的地方.

2,回归课本,给学生“读”的机会

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有语文,外语等文科知识需要“读”,像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只要看懂,理解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知识的载体--教科书,是教师传播知识的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又是学习化学语言很好的范本,通过读化学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大量的化学术语,化学习惯用语,积累“化学词汇”,还可以学习化学语言的表达习惯,表达模式.比如,怎样描述物质的性质,怎样叙述实验操作步骤等.化学用语的知识点,考点几乎全部出自课本,“年年题不同,岁岁题相似”.

在学生不会,争议,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要回归课本.如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怎么办 先用“毛巾”还是直接“水冲”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30页倒数第二段,明确指出“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多种渠道,给学生“写”的机会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好多教师认为上课时间紧张,练不如讲,教师认为讲清楚了,学生肯定会了.其实学生只知意思,而不会用学科语言规范表达.教师从严要求,营造各种环境,激励学生多写,在书写中总结经验,形成规范.不但在课堂上要求“写”,课后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在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及时反思,及时纠正,究错,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头进行反思,确保在考试中做到“错过的不再错,会做的不失分”.

4,巧用“错本”,给学生“练”的机会

错本,是教师将学生所犯的错误摘录出来的范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该资源,可改编成选择题等形式,作为例题或练习给学生练习,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错误.

例在讲PH试纸的使用时,教师结合学生以前练习的错误,编了这道题:

测定白醋的PH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 B.用玻璃棒蘸取滴在试纸上

C.用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滴在PH试纸上

D.先将PH试纸湿润,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滴在PH试纸上

E.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读数

抓本质,提能力,培规范——突出实效性

学生学习化学用语,记忆负担是较重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把符号,图式与物质的特征,化学反应发生和现象结合起来,以丰富联想为线索,减少机械记忆,增加理解记忆,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如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教学:笔者第一次用“先总结再练习”方法教学.

设问: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图1 图2

教师总结,图1用加热法:将导气管放入水中,给气体发生装置微热,若不漏气将观察到:导气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后导气管末端有一段倒吸的水柱 关键词为“浸液,加热,冒泡,水柱”.图2用液压法:塞紧塞子,关闭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至漏斗中液面与试管中液面形成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关键词“关塞,加液,静置,液面”.

练习: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图3 图4 图5

对图3学生的回答:用酒精灯加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撤掉酒精灯有水柱产生;或到入水,形成液面差则气密性良好.图4,5他们无从下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本质,只是强化记忆,易混淆,新情景就不会运用.

于是笔者改变教学方法,即“给出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总结——应用”.但用同样的习题,在对比分析上化了较多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气体体积有哪些因素 两种方法有何共同点 何时检查 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得出:首先形成密封体系(通过关塞或加水实现,所有的出气口均要关闭,但只有一头是“软”关)然后改变条件(温度或体积),使定量气体在前后有压强的改变,在“软”关一头产生明显现象,以达到检查气密性的目的;且检查气密性均在装药品前.这样学生明白其本质就是利用压强差,不管是何种装置,都是这样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图3,4,5都能轻松回答,在以后的练习,考试中,学生都能规范表达,因为他们理解了实质.

细节决定成败,在倡导“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所学知识的难度要求普遍降低,但对解题的规范,实际的动手规范等细节方面的要求却逐步提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规范的教学会使学生受益终身,教师应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注重教学各环节的规范性,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邹庆根. 化学教师应加强语言文字修. 化学教学. .1

[2] 黄延旭. 规范化学用语 提高学科素质.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06.3

[3] 江会照. 从“首因效应”看化学课堂教学的规范性 .化学教学2006 .8

[4]彭辉. 中学化学语言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7

篇3:高中化学方程式小

Ca(HCO3)2+2NaOH==2H2O+CaCO3↓+Na2CO3

离子方程式: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

3、向足量的NH4HCO3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

篇4:高中化学方程式小

NH4HCO3+2NaOH==NH3↑+2H2O+Na2CO3

离子方程式:

NH4++HCO3-+2OH-==NH3↑+2H2O+CO32-

4、向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Mg(HCO3)2溶液至沉淀完全化学方程式:

Mg(HCO3)2+4NaOH==2H2O+Mg(OH)2↓+2Na2CO3

离子方程式:

Mg2++2HCO3-+4OH-==2H2O+Mg(OH)2↓+2CO32-

若向Mg(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

篇5:高中化学方程式小

NaHCO3+Ca(OH)2==H2O+CaCO3↓+NaOH

离子方程式:

HCO3-+Ca2++2OH-==H2O+CaCO3↓+OH-

或HCO3-+Ca2++OH―==H2O+CaCO3↓

2、小苏打与澄清石灰水

在小苏打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反滴时则为:HCO3-+Ca2++OH-=CaCO3↓+H2O

3、澄清石灰水与磷酸二氢钠

在澄清石灰水中滴入少量磷酸二氢钠溶液:

3Ca2++4OH-+2H2PO4-=Ca3(PO4)2↓+4H2O

反滴时则为:先发生:

Ca2++2OH-+2H2PO4-=CaHPO4↓+HPO42-+2H2O

后发生:Ca2++OH-+H2PO4-=CaHPO4↓+H2O

篇6:高中化学方程式小

2NaOH+Mg(HCO3)2==Mg(OH)2↓+2NaHCO3

离子方程式:2OH-+Mg2+==Mg(OH)2↓

5、碳酸氢钙与烧碱

在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烧碱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反滴时则为: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6、氢氧化钠与氢硫酸

NaOH溶液滴入足量氢硫酸中与氢硫酸滴入NaOH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1)OH-+H2S=HS-+H2O

(2)2OH-+H2S=S2-+2H2O

若将氢硫酸换成亚硫酸、碳酸或磷酸,则原理类似。

【盐酸】

1、向NaAlO2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O2-+H++H2O==Al(OH)3↓

(2)Al(OH)3+3H+==Al3++3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AlO2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O2-+4H+==Al3++2H2O

(2)3AlO2-+Al3++6H2O==4Al(OH)3↓

若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AlO2-+4H+==Al3++2H2O

若向足量NaAlO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2、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

【CO2】

1、向NaAlO2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AlO2-+CO2+3H2O==2Al(OH)3↓+CO32-

(2)CO32-+CO2+H2O==2HCO3-

若向NaAlO2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AlO2-+CO2+2H2O==Al(OH)3↓+HCO3-

若向足量NaAlO2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2、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

若向NaOH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OH-+CO2==HCO3-

若向足量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2OH-+CO2==CO32-+H2O

3、CaCl2的氨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CaCO3,因为NH的溶解度大,溶液中有大量NH3即OH-过量,不断通入CO2可溶解大量CO2成为CO32-使[CO32-]达到较大而有CaCO3沉淀生成;而先通入CO2时,因为CO2的溶解度较小,使[CO32-]较小而无CaCO3沉淀生成。

【澄清石灰水】

1、向足量的NaHCO3溶液中逐渐滴入澄清石灰水

篇7:高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小

:2NaHSO4+Ba(OH)2==2H2O+BaSO4↓+Na2SO4

离子方程式:

2H++2SO42-+Ba2++2OH-==2H2O+BaSO4↓+SO42-

或2H++SO42-+Ba2++2OH-==2H2O+BaSO4↓

若在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将看到白色沉淀生成:SO42-+Ba2+==BaSO4↓

3、向明矾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化学方程式:

KAl(SO4)2+2Ba(OH)2==2H2O+2BaSO4↓+KAlO2

离子方程式: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若向Ba(OH)2溶液中逐渐滴入明矾溶液时,当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最大值时,发生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KAl(SO4)2+3/2Ba(OH)2=3/2BaSO4↓+Al(OH)3↓+1/2K2SO4

离子方程式:

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4、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

当Ba(OH)2溶液滴入NaHSO4溶液至中性时:

2HSO4-+Ba2++2OH-=2H2O+BaSO4↓+SO42-

继续滴加Ba(OH)2溶液时,上述反应中的SO42-与Ba2+结合:Ba2++SO42-=BaSO4↓

当NaHSO4溶液滴入足量Ba(OH)2溶液中时也出现白色沉淀:H++SO42-+Ba2++OH-=BaSO4↓+H2O

【卤族】

1、氯化铜和氨水

在氯化铜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出现蓝色沉淀:

Cu2++2NH3·H2O=Cu(OH)2↓+2NH4+

在氨水中滴入少量氯化铜溶液,溶液呈深蓝色:

Cu2++4NH3·H2O=[Cu(NH3)4]2++4H2O

2、苯酚与溴水

在浓溴水中滴入少量苯酚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并可进而转为黄色沉淀。

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只出现白色沉淀。

3、FeBr2溶液与氯气反应的问题,有下列三种情况,分别讨论如下:

a.Cl2过量时即当n(FeBr2):n(Cl2)==1:1.5时,Fe2+、Br-均被Cl2氧化,发生下列反应:

化学方程式: 2FeBr2+3Cl2==2FeCl3+2Br2

离子方程式:2Fe2++4Br-+3Cl2==2Fe3++6Cl-+2Br2

b.Cl2不足时即当n(FeBr2):n(Cl2)==1:0.5时,只有Fe2+被Cl2氧化,发生下列反应:

化学方程式:FeBr2+1/2Cl2==1/3FeCl3+2/3FeBr3

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c.当n(FeBr2):n(Cl2)==1:1时,Fe2+全部被Cl2氧化,Br-部分被氧化,发生下列反应:

化学方程式:FeBr2+Cl2==2/3FeCl3+1/3FeBr3+1/2Br2

离子方程式:2Fe2++2Br-+2Cl2==2Fe3++4Cl-+Br2

4、FeI2溶液与氯气反应的问题,有下列三种情况,分别讨论如下:

因I->Fe2+(还原性)故Cl2在氧化FeI2溶液时,I-先被氧化,其次是Fe2+被氧化。

a.Cl2过量时即当n(FeI2):n(Cl2)==1:1.5时,I-、Fe2+均被Cl2氧化,发生下列反应;

化学方程式:2FeI2+3Cl2==2FeCl3+2I2

离子方程式:2Fe2++4I-+3Cl2==2Fe3++6Cl-+2I2↓

b.Cl2不足时即当n(FeI2):n(Cl2)==1:1时,只有I-被Cl2氧化,发生下列反应:

化学方程式:FeI2+Cl2==FeCl2+I2↓

离子方程式:2I-+CI2==2Cl-+I2↓

c.当n(FeI2):n(Cl2)==4:5时,I-全部被Cl2氧化,Fe2+部分被氧化,发生下列反应:

化学方程式:4FeI2+5Cl2==2FeCl3+2FeCl2+4I2↓

离子方程式:2Fe2++8I-+5Cl2==2Fe3++10Cl-+4I2↓

【氨水】

1、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离子方程式:Ag++NH3.H2O==AgOH↓+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2、若向氨水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则发生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

Ag++2NH3.H2O==[Ag(NH3)2]++2H2O

3、在硝酸银溶液中逐滴滴入氨水,边滴边振荡,先出现浑浊后消失,所得溶液为银氨溶液。

(1)Ag++NH3·H2O=AgOH↓+NH4+

(2)AgOH+2NH3·H2O=[Ag(NH3)2]++OH-+2H2O

4、在氨水中逐滴滴入硝酸银溶液,边滴边振荡,只出现棕黑色沉淀:

Ag++NH3·H2O=AgOH↓+NH4+2AgOH=Ag2O+H2O

【其他】

1、三氯化铁与硫化钠

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少量硫化钠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2Fe3++S2-=2Fe2++S↓

在硫化钠溶液中滴入少量三氯化铁溶液,出现黑色沉淀和黄色沉淀混合物:2Fe3++3S2-=2FeS↓+S↓

2、向足量的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HCO3)2溶液

篇8: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探讨论文

摘要:

文章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语言抽象、教学手段单一、不注重教学的整体性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即通过情境导入,加深学生理解;运用化学实验,调动学生兴趣;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化学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有效途径

高中化学涵盖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等方面的重要知识,其知识涉及面相比初中阶段更加全面和详细。而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和抽象化,学生的学习难度不断增加。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化学学科的学习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积极地探索,实践高效且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语言抽象。

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高考依然是高中教学的重中之重,大多数教师因为教学时间紧张更愿意采用“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所使用的高中化学教学语言也比较抽象,例如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化学平衡”,结构化学中的“晶体品质”等专业性很强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完全按照课本,用标准化的教学语言讲述这些专业知识,不使用一些趣味性、艺术性的语言,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理解。

(二)教学手段单一。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主要从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所涉及的知识比较繁多,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而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没有使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或者恰当的教学情境将高中化学的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使得学生没有完全理解知识的精髓和内涵。

(三)不注重教学的整体性。

高中化学各章节之间的知识结构十分紧凑,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章节的知识没有学习好可能会影响到下一个章节甚至是之后全部化学知识的学习。而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教学的整体性,把各个章节拆开来讲,使得学生学习的内容七零八落,无法将前后的学习内容连接起来,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情境导入,加深学生理解。

情境导入可以通过多媒体声、像、图、文,构建生动形象的情境,展示与本节内容息息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比如,学习有机物中各种烃的结构时,由于对立体几何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很多学生靠自己想象是无法理解的。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个结构的模型,并且让学生自己尝试动手制作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很清楚碳原子和碳原子以及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具体数量和相互关系,使原来很难理解的结构变得一目了然,并且因为自己动手做过,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能更加深刻。

(二)运用化学实验,调动学生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知识内容需要经过现场实验来验证,正是由于这种实践性,学生需要在化学实验中学习化学规律和原理。比如,在学生学习皂化反应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制造肥皂的实验,让学生在制作身边事物的过程中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真谛。再比如说学习SO2的性质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块内容,教师可以引入一个实验设计:首先在一个集气瓶内充满SO2气体,再把它倒置在一个滴了几滴石蕊试液的水槽中,不断地震荡瓶子,就会发现瓶子中的水不断上升,并且变为红色,这时肯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于是,教师在讲授SO2能溶于水的性质时,学生就能充分理解并且掌握。

(三)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化学思维的培养。

化学来源于生活,如果能把教材上的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可能会更加具有说服力。例如,在教学蛋白质的性质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真丝与人造丝之间的区别以及生活中如何进行鉴别,鸡蛋煮熟后有没有办法变生鸡蛋等问题,这样把实际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联系实际和前后的学习内容,做到承上启下、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比如说化学的整体思维,让学生将过于零散的条件归为一体,从整体上进行思考和解题,达到综合化学条件、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在“由K2S和Al2S3元素组成的混合物中,这两种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含有32g硫元素的这种混合物的质量是多少?”很多学生一拿过来题目就想利用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具体的计算,可是计算量太大,容易出错且浪费时间。此时,应该将两种物质看作整体,得到化学式K6Al4S9,再经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三、结语。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让高中化学教学变得生动且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宫开。提高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

[2]谭世欢。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3]沈明霞。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研究[J]。学周刊,(12):90―91。

[4]张春玲。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有益探索[J]。教育界,(1):78―79。

篇9:高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1000字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高中化学教学不再是过去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教师更多地开始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笔者将在文中从不同角度,对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教学进行细致分析探讨。化学作为一门理科类学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化学知识,而且还有完全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过去传统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书本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受到了限制。相比之下,探究性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探究性教学的含义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只是单方面接受知识灌输。而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之下,探究性教学更加符合时代潮流,能够加速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落实素质教育。

2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特点

2.1符合化学学科要求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高中化学课程包含着大量实验,传统教学中,教师做实验的时候,学生只能观看,教师会把结论直接讲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思考,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大大打折。因此,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急需转变,探究性教学更加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更适合现在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2.2对学生有优势

以往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探究性教学与之完全不一样,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会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结果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而不是之前的死记硬背。例如在高中化学课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做实验,收集反应生成气体,再将快熄灭的.小木棒放到气体中,观察到木棒复燃现象。学生在实验后必然会受到启发,自己思考或者与同学讨论,对实验产生的气体进行判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会慢慢增强。判定结果正确的话,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会得到更多乐趣。探究性教学会渐渐培养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更加优质的素质教育。

2.3对教师是挑战

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不再是主导所有教学安排,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学生共同协作。教学地位的变化需要时间来适应,教师还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这些对教师来说都是十足的挑战。化学教师要及时理解探究性教学的含义,针对具体课程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的同时,还有适合广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就要求广大化学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尽快适应好新角色。

3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实施要求

3.1制定合适教学计划

由于教学时间、课程安排和学校硬件情况等的因素影响,教师需要制定定量的探究性教学内容,并非所有高中化学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探究性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例如在高中化学课程《钠的化学特性》教学中,钠由于本身的高氧化性,遇水会有剧烈反应,教学中并不适合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教学。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探究性教学。

3.2正确管理和引导学生

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大多以实验课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教学。教师的管理和引导都要适度。化学探究性教学是开放性教学,学生做实验是在一个相对活泼的环境下进行,教师需要掌控课堂秩序,不能太严肃,亦不能太活泼。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有限,教师在学生做实验时要及时进行引导,但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结论,需要对学生进行提醒,帮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虽然化学教师的角色在探究性教学中不是主导地位,但是教师仍然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有着重大作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正确管理和引导学生,高质量的化学探究性教学才可以服务于学生。

3.3互相交流,互相进步

探究性教学的重要一环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需要时间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学生也有适应化学探究性教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互相磨合的过程中,交流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和修改教学计划。学生在与教师沟通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化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学习方法来适应探究性教学。

4总结

探究性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提出实施后,探究性教学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虽然对化学教师是较大的挑战,但只要探究性教学合理实施,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依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非常值得推广。

篇10:高中化学实验论文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1)理论联系实际,组织丰富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对于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形成了有效的补充,特别是对理科课程来讲,课外活动价值更加明显。

化学课外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深入化工工厂,掌握接触到生产制作重要化学试剂的环节、流程,并可在学校内部组织引导一些具备高能力水平的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竞赛或知识比赛,并将日常生活之中一些常见的难题利用化学方式引导学生有效解决。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令学生积极探索,掌握书本上无法学习到的丰富化学知识。

(2)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模拟化学实验环节

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步发展成当前素质教育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标准。

在传统化学教学阶段中,单纯借助板书教学,较难扩充学生创新意识。

而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及多媒体技术系统,对较难利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或是危险度较高的实验环节进行仿真模拟,不但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求知欲望,还可全面扩充他们的思维空间,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3)引入启发式模式优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讲授氯水属性相关内容过程中,教师可首先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环节,即假设氯水同酚酞融合会形成怎样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接下来,教师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这时溶液成为红色,而后加入氯水,则红色渐渐消除。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原因,而后利用实验验证学生们提出的种种假设。

再接下来,教师可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氯水的属性构成,通过实验环节,学生们将较快明确:由于氯水之中含有次氯酸分子,因此体现了强大的氧化性,可令溶液退色,而氯水之中同样含有H+,因而可缩减碱浓度,令其最终褪色。

通过该类方式,可训练学生从多层面视角了解问题,杜绝拘泥于某一类思维的不良习惯,透过主动思考,掌握更丰富的知识。

教师还可对该实验做进一步延伸,首先向学生抛出问题:你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打开自来水龙头,有时会问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为什么呢?其次,

教师可继续发问:那么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来水中的氯水呢?学生在分组思考后对实验方案进行大胆设计,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学生们得出了结论,即自来水中含有的氯水成分浓度较低,仅有氯离子可通过硝酸银进行检测,因此自来水确实是通过氯水进行消毒的'。

而后,教师可继续延伸问题:自来水是否可直接养鱼呢?学生们经过了前一阶段的自主实验可很快得出结论:自来水中由于含有次氯酸成分,因此其强氧化性会影响鱼的生理结构。

而如果将自来水放置几天,那么次氯酸则会逐步分解形成盐酸以及氧气并丧失强氧化性,这样便可以用来养鱼了。

最终,教师可在课堂组织讨论交流后作总结性发言,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他们作进一步合理的指导与点拨。

2.结语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改进,是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优化效果的重要保证。

因此,我们只有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制订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达到预期目标,激发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进而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篇11:高中化学实验论文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提高教师的化学实验技能,以学生为教学重心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教师不再是代表权威的指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提高自身化学实验技能,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教师。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成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积极探讨的场所。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时学习的主体,应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分析不确切的地方发动其他同学认真分析提出修改意见。

这样有利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2.加强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合理装备探究实验室

新教材的各章节均用浓重的笔墨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化学,充分反映化学学科的思想。

因此,在备课和课堂上力求从学生的身边入手,鼓励学生从身边的所见所闻的化学实力出发,将学生引领到他们所熟悉的情景中,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轻松学习化学。

目前,实验室配置停留在原教材的验证性实验上,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配置探究实验室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探究的精神。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二、高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

1.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协助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更多的实验注意事项,而很多探究实验和演示实验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结合了声音、图像、字幕的多媒体设备将其实验展示给学生。

例如: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中的图形变化和的颜色改变来观察原电池原理实验中电子流向、电流流向及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流向,加深学生对该实验的印象,使学生获得一个形象而具体的认识。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调动了自己的所有感官并投入其学习中,这为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以实验为平台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占举足轻重地位。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实验教学中实验设计、操作、观察、思维、表达和交流以及问题的发现和形成等科学实践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验意识、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学习等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色,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积极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来,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篇12: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精选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现状;误区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不管是教科书的编写,还是高考试题的呈现,还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都会注重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大家都明白:单纯理解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运用,才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在教学中,在让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而且更应该让他们知道“能用它来做什么”,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才会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和他人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学生对

化学实用性的认识。

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现状

新课改以来,我们常常会感受到:不管是在公开课教学中还是评优课或是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很多老师在课的设计中会运用“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注重化学与STS的联系。我们还会感受到学生对与生活相联系的知识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所以,他们才会有很强的求知欲,才会从心底喜欢上化学。在我省也有一些老师对生活化情境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如南京金陵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娟,她发表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文章如:《从生活中感悟化学——《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及案例》,《在传统中寻求

突破——〈钠的性质及其用途〉的教学设计及案例》,《教育应是既

见数目又见森林的过程——“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与案例》,《让

硅担当起不可或缺的角色》——硅的教学设计案例》等,我都一一拜读过,在拜读过程中,我深深地被李老师的文章所折服,因为在李老师的设计中她自始至终都能以生活为中心,让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喜爱上化学,觉得化学是有用的。高二(4)班学生对李惠娟老师的教学评价反馈资料中写道:①化学课堂精彩,李老师的教学方法独特、新颖;教学的情感丰富、诱惑力强。想不专注听下去,难!②哪天有化学课,我们一早就怀有一种期待、这一天都有一份好心情,上化学课对我们来说真是一种享受!③我早就耳闻李老师的口碑,但现在我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名不虚传”,无论是李老师的课前准备还是课堂投入,都无可挑剔!难怪她是我们班公认的老师中的最佳!④棒!棒!!棒!!!教风一流、人品一流!教学与人品的完美结合!perfect!(完美无瑕)。从李老师学生对李老师的评价来看,他们很喜欢李老师,当然也非常喜欢她的课,喜欢她的课是因为学生从她的课堂中能够处处闻到生活的气息,觉得学习化学不仅可以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生活,还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误区

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在生活情境中及时提炼教学问题,切忌在情境中“流连忘返”,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不能“浅尝辄止”,把情境的创设作为教学的摆设。否则,教师就容易走进一些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误区。

1.喧宾夺主

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过分突出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而将知识搁置于从属地位,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很大程度上冲淡、稀释了知识的本位。曾听过一节课,讲到酯的知识,有一位教师一开始就用多媒体播放很多品种的花还有红烧肉的图片,花很美,而红烧肉非常诱人,播放时间足足花了五分钟。

反思:本节的导入只是想要说明花和红烧肉中的成分是酯类

物质,这样的情境并没有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思维深处,产生新的思考、新的问题,因此是没有必要浪费很长的时间。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带入一个他们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重要的是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丰富生动、更扎实有效。太过于突出生活情境的创设,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会是事倍功半,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理解,努力地在臃肿的“躯壳”里搜寻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弄得不少学生晕头转向,根本谈不上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将知识恰当地融入学生个人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体验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2.凭空虚构

有些老师为了赶时髦,达到教学“生活化”的目的,而牵强附会、硬生生地将一些不适宜“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扣上“生活化”的帽子,以此表明自己是新课标、新理念的积极执行者和拥护者。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生活情境教学,生活情境也并非是教学的万*钥匙。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渗透生活情境。

3.偷梁换柱

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或生活现实出发。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不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都是从成人的视角出发而设计的。从成人视角设计的生活情境严重脱离学生现实生活,是传统教学的变相呈现。无论是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写者,还是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执行者——教师,都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而不是自以为是,把成人的生活情境强加给学生。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恰当时机创设与生活实际、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情境中感悟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学习的欲望,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教师通过生活化情境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知识,让学生在感悟生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经验。“生活化”回归的思维,的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策略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根据现实性的原则和教学实践,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挑选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创设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在氯气性质的学习中,通过“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一起使用是否能提高清洁效果?”这一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身临其境,并且在轻松的讨论过程中体会氯气的性质,让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也更加热爱生活。

2.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

教师要注重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维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生活经验。根据开放性的原则,教师选取的生活情境容量要大,要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欲望。

3.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

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或多媒体展示等方法模拟,沟通书本与教材的联系。教师要通过设置开放性、实践性等作业形式,使学生及时将知识验证于日常生活,并将此过程中再次积累的新经验反复验证于课堂与生活之间,即作业形式生活化。如,城市下水道中出现高浓度硫化氢是常见的,一旦人员不慎掉入下水道,致死的原因往往与硫化氢中毒有关。南京曾发生过由于农民进入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中,致三人死亡的事例。,全国共发生17起特大和重大污染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和集体中毒10起,其中,硫化氢中毒事故5起。在实验中若有硫化氢尾气产生,如何处理?若某工厂大规模排放硫化氢,你能设计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吗?试总结出S2-,S单质,SO3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总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教师要尽量能做到以生活为中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觉得学有所用,才会有学习化学的热情,也就是只有将知识镶嵌在生活情境中,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才会发生。

篇1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化学的发展关系着其他学科,进一步来说,关乎社会的发展。化学的重要作用,从在新课程中对其越来越高,越来越明确的要求便可以看出。在新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再次更新,即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高中化学实验课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探究打下基础。笔者在学习了新课程改革要求之后,依据自身教学实践,总结概括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新特点,还有一些可行性的具体方案,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特点分析

(一)注重应用

研究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不难发现,它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了。如盐与酸的反应,用酸除水垢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把实验和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也因为与生活实际贴切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化学实验,产生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正确学习书本知识而不单单是学习理论,更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能力,而不是唯成绩至上。

(二)以学生为主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实验教学课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遇到操作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的实验,一般会采取口头讲述的方法。学生只是在听实验,而不是在做实验,即使遇到一些可实施的实验,也只是走形式的演示实验,容易出现实验课堂松散的现象。没有亲自动手操作,不能了解到精细的'实验过程,一则对学生的兴趣提升没多大意义,二则对学生自主的实验能力也没促进。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演示实验的做法,在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在细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教师只要做好对学生明确实验注意事项,试验后,对学生对实验的反思进行引导。

(三)强调探究

探究性是化学实验最重要的特点,而很多教师把这一点在以前的教学中忽略了。为了不落下课程进度,为了刷高考试成绩,对于重要的性质与结论,教师会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实验的探究性,让学生先进行实验,然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继而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探究。探究性的新标准有助于学生早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研究中的问题。

(四)重视能力

新课程着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通过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方法,只有先发现了问题才会去解决问题。此外,学生之间对一个实验进行合作交流,这无疑也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最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二、提出的要求

把实验交给学生自己做,并不是说教师都不用管了。高中学生化学知识浅薄,只了解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尤其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化学实验更是所知甚少。因此对于实验操作,教师应做好指导。如对于仪器的使用,教师必须进行使用规范讲解;对于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教师要提前准备充分,然后告诉学生;对于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用过的试剂如何处理,都要给学生说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实验意识。其次,对于实验成果、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验中学到东西而不是走形式,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督,通过让学生回答试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来检查学生的实验效果。

三、建议方案

(一)采用分组教学

高中化学实验虽然不难,但有些实验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通过分组教学能使组内成员能够进行互补,通过互相合作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二是通过分组教学,使学生共同探究,互相交流各自想法,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三是通过分组教学,学生之间互帮互助,锻炼学生与人的相处能力。

(二)规范实验教学环节

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环节来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环节一——实验准备环节。教师自身要对实验进行研究,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实验进行充分准备。同时,实验准备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环节二——讲解实验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详细地把实验过程、步骤、注意事项耐心讲解。环节三——指导实验环节。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教师必须进行指导。环节四——引导探究环节。要引导学生探究实验预习和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加以指导和提示。环节五——实验总结。

既要总结实验得到的理论知识,同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价,对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点评,以使学生在下次实验中注意,不断提高实验技能。高中化学试验是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对这些要求进行探讨之后,掌握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实验特点,然后在教学中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篇14:高中化学实验论文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理念的转变

首先,新课程注重培养良好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精神,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科学价值。

科学实验的本质是探究、认识“客观事实”和检验科学合理性的探究活动。

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正确看待科学实验的`价值,体现了探究和创新的精神与不怕挫折、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其次,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技能。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革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

而中学阶段需要学生学习的实验探究技能主要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技能、实验探究过程的技能、表达和交流的技能以及写实验报告和做记录的技能。

因而新课程把实验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实验这种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程中化学实验教学理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首先,优化了实验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程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化学实验不再只是作为一种途径和手段,验证性地为教学服务。

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把课内实验向课外延伸,在形式上比较灵活,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通过实验构建知识。

这样,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独立地或在教师启发下,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成功地解决问题,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

其次,内容的设置从实际生活出发,适应于学生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现实生活中各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了更多跨学科内容。

例如,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参与有关的环境检测活动;采取何种方法可除去水中的沉淀物;区分毛织物和化纤织物;用鸡蛋清做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实验等等。

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从至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施了近十年,从教学实践来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逐渐向探究性、主体性、趣味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方向发展。

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

让学生适应社会,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篇15:高中化学实验论文

一、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是有其目的性的,即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善于思考和总结.但是,就当下化学实验课程的开展情况来看,多数学校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在实验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忽视这一目的的情况.

2.投入、重视力度的把握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学习在针对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涉及的软硬件东都相当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大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学校本身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管理和改革也相当缺陷.另一方面,

当下大部分学习中化学实验的设备大多较为陈旧.有的学校甚至无法满足五个人运用一套实验器材的标准.因此,一旦脱离重视度和硬件投入,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意义将不复存在.

3.教学目的性的树立问题

现代的应试教育很容易忽略掉教学真正的本质,大多着重于提升学生考试成绩.高中化学属于理科类的范畴,本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也不大,

某些教师对其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就随之降低.有的高中化学教师甚至在开展实验课程过程中没有明确目的,甚至不明白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或者只是应付课程的安排.对于实验课程,

既没有跟随时代的变化完善自身教育方法及模式,也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将实验课程与普通课程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这一切都是因为对于实验教学的目的性把握不准确.

二、针对化学实验教学问题的相关对策

1.加大化学实验课程的投入力度

投入力度主要集中于化学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及相关实验必备的试剂上,因为这些设备是正常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物质基础.而且要想从本质上提升教师或者学生的重视力度,

必须就要加大投入引发其对于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如在进行火焰燃烧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火焰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火焰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教师再根据问题来设置课堂讲解的内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2.注意增强教师与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

兴趣是一切学习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要想提升学生或者教师对于化学实验课程的积极性便要明确让其意识到实验在整个化学课程,甚至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性.针对于教师,

则应当充分地做好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在整个实验过程当中也应为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积极思考.如在进行氧气制造的讲解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身操作氧气的制造过程.

也可以进行分成小组,各个小组采用不同的化学原料与方法制备氧气.这样学生就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进而了解到各种制造氧气的方法.

3.注意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模式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注意到教学手段需要更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以接受.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利用先进发达的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就化学实验课程而言,

教师可在实验之前或者实验的过程中播放相关的视频,间接性的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此外,加强与学生在实验课上的互动,在整个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与回答,要求学生思考的内容与实验的现象相互结合.

4.注意教师与化学实验教学的关系

究其本质来看,化学实验教学想要开展进行好化学实验的活动的关键因素还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实验课程开展进行的核心人物,即组织者.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试验的过程当中,应当为学生营造起轻松的氛围,

一方面,可以供学生充分的思考,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意见.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应当注意适当地增加实验的次数和细化实验的环节.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更好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如进行氧气制造的实验时,

教师要先进行示范性教学,并按照科学的步骤一步步进行实验操作.在学生单独进行实验时,要加强对学生操作的指导,发现不对的要及时予以纠正.而且教师应当注意改善实验教学当中的方法,以达到整个实验过程更加的系统化、科学化.

三、结束语

高中的化学实验课程虽然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关注,但在实际教学过中,师生往往会忽视掉真正的化学实验课程.为了能够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增加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改善化学实验课程的现状是必须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

应当注意加大对该项课程的投入力度,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发挥教师在整个课程当中的核心作用,树立培养目标.使我国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水平得到提升。

篇16: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汇总,教师的教学目的通常都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收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忽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持续学习欲望。学习欲望才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高中化学的“原电池”之后,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原材料鼓励学生自己去制作原电池,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探究有效的化学教学策略

有效的教学策略意味着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构建知识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实质上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化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充分理解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的起点,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问题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真正转变角色,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放开手脚,主动探索,积极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然后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和途径,并通过相互的团结协作,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上课时因材施教,下课后有效布置作业

化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通过化学学习,使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高中生在心理成熟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方面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化学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否则成绩好的学生会“吃不饱”,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会“吃不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布置过多的课后作业,这样的“题海战术”往往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使学生也不知所措。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的日常作业以练习为主,以训练为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适时强调和巩固难点,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然而,这样的传统作业写作方式缺乏思维性训练,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以作业为载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和巩固化学知识,积极探究化学基本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针对化学知识点精选适量试题,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新知识;要具有代表性,让学生在练习中能举一反三。

四、总结

教师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创造一个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让学生自己参与化学实验制作,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望。最终,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

篇17: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崇尚态度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这是学生科学素养具备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各种伟大的科学发明所带来的积极推进.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列举各种有代表性的范例来增强学生对于这一点的认知.同时,化学课程的教学中也有很多相关的素材,化学课程同样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一股力量.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中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大家感受到科学的力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并且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基垫。

化学教材中记述了不少科学发现的经过及科学家传记.高中教材中有很多科学史话,如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等,阐明了化学物质是通过一个个实验被人们所逐步发现和确认的,给了学生生动的启示:平时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索、大胆猜测,勇于实验,就有可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这些内容不仅可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以及科学精神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并且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深化学生内心对于科学的崇尚态度.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根基,并且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治学态度对于课程学习可以发挥的有效推动.

二、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精神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同样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这也是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有良好掌握的基础.不少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都存在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要么不愿意积极思考与自主探究,对于问题往往有依赖性,等着教师来进行讲解;要么就不求甚解,一个问题解答完后没有针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及时的梳理与回顾,这也是在下次碰到相似的问题时很多学生还是会出错的原因.这些都不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问题后的成因都可以归结为学生治学态度的不够严谨上.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纠正学生这些不好的习惯与观念,要透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严谨的治学态度的价值与意义,并且让学生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例如,学习“水”后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本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况,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又如,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的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将其改为探究实验方法,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等.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深化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慢慢具备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的能力.这些都是严谨的治学精神后带给学生的收获,让大家掌握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才能够促进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并且让大家能够对于学到的内容活学活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深化对于学生严谨的治学精神的培养.这不仅会带给学生自己有益的收获,这也会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深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体现在学生对于科学应当有的崇尚态度以及学生应当具备的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可以体现在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深化上.教师要让学生具备更好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要能够灵活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来分析探讨相关问题,并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难题.这才能够体现出化学知识的教学价值,并且是对于学生的知识应用非常有效的培养与深化.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中应当逐渐渗透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同样是科学素养的一种良好体现.在讲“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部分内容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将无法体会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更谈不上能合理正确使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了。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作了这样的安排:课前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些富含维生素C以及富含微量元素铁和碘的水果和食物,并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积累以及上网查资料初步了解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铁和碘的作用,以及缺乏这些元素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危害.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前预习,这也是让学生展开对于教学内容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过程。这才是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良好培养,学生经过有效的探究后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会很好的得到锻炼.

四、总结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教师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这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基石.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科学素养培养的根本所在.此外,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中应当逐渐渗透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才是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深化,学生经过良好的探究后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篇18: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1.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后,有研究者进行了高中生学习策略水平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信息加工、选择要点、复习等方面的学习策略上表现不佳,缺少高级学习策略的系统训练。然而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特别是高级学习策略的训练培养缺乏重视。关于化学教学中组织策略运用的己有研究或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或是个案研究,尚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的准实验研究。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学习策略作为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进而可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达到协调发展。学习策略中的组织策略是对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关于组织策略的众多研究表明组织策略有利于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理解、保持、提取与运用,然而组织策略应用于化学学科的研究尚不多,将组织策略较长时间的应用于化学教学实践中的研究还没有。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组织策略运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培训学生掌握一定的组织策略并探究其教学效果。

2.组织策略的本质

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对组织策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国外学者的观点如:温斯坦(Weinstein,C.E.)和休莫(Hume,L.M.)认为,所谓组织策略就是用某种结构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组织起来。这种结构既可以是有关学习内容的、独立的特定结构(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可以是将新知识与己有知识联系起来的结构(精细加工的框架)。最简单的组织策略就是将新信息集中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管理和记忆。奥姆罗德(Ormrod,J.E.)认为,组织过程总是包括把不同的新信息片段联系起来,有时也包括与己有知识建立联系。国内学者们给的见解如:杜晓新认为,组织就是提取信息中的重要项目后再进行归类,并对各类及各类所属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编码。

刘慧灵认为,组织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某种结构将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组织起来,使知识点间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序整体,从而利于学习者对材料的理解、保持与提取与运用。综合以上国内外诸位学者的观点,作者认为,组织策略首先是对学习材料的深加工,即首先提取出材料中的关键点,然后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彼此内在的联系,按照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其联系起来以形成有序、系统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既可以是关于新学知识的独立结构,也可以是将新知识与己有知识联系起来的知识结构。

3.对高中生化学学习中组织策略运用的调查研究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可以归属于学习的组织策略,可见对学习策略的习得己成为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之一。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化学学习中高中生运用组织策略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希望可以对这方面的教学实验提供一些帮助与指导。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高中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组织策略的运用情况,涉及四个阶段:第一,提取材料中的关键点;第二,对关键点进行分析、比较、归类;第三,发现内在联系;第四,形成有序、系统的知识结构。问卷包括30个调查项目,其中调查学习新知识时组织策略运用情况的项目有10个,调查复习时组织策略运用情况的项目有10个,调查解决问题时组织策略运用情况的项目有10个。

4.结果与分析

根据问卷回收的结果,项目20肯定回答百分比较高为57.8%,说明多数同学在解答化学题目时,可以很容易的读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即提取题意要点;但有26.7%的同学对于自己能否很容易的读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却并不清楚。项目21肯定回答百分比约为50%,说明有半数学生在做化学题目时,能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题意;在题给信息和己学过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是解答题目的重要环节之一,项目23肯定回答百分比最高为60.6%,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将题目所给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己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项目22肯定回答百分比为43.8%,说明超过40%的学生在解决较复杂的化学计算题时,常常会利用流程图的策略来组织题给信息,帮助分析题意,解决问题;项目24肯定回答百分比最低为24.2%,说明即使在面对较复杂的化学问题时,很少学生会利用绘制表格的策略来呈现题给信息间的关系以分析题意,找出解答问题的突破口。根据对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作者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学生组织策略思维的培养:第一,教师方面,老师应该教给学生组织策略的知识,让学生有个宏观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组织策略的求知欲,教给学生组织策略的步骤,尽量提供详尽具体的步骤,教给学生“条理化的知识”,帮助学生潜意识接受组织策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战”的机会并进行过程的监控与调节,同时提供及时的提醒和帮助。

5.反思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之处:调查基数比较小,调查范围不够广,缺少一点的普遍性;调查的方式还可以进行一些其他方式的尝试;调查过程中的研究对象都是合作者,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对问题有针对性。

篇19: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探究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掌握书本知识,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如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生活中常见化学电源,研究电池的材料、原理、类型;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生锈等,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生活化探究教学,学生在生活化的探究中学习知识,自主思考探究。层层释疑、步步启发,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如“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教学时,设计以下问题:首先展示:番茄原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声,激发学生兴趣。质疑:音乐贺卡为什么发声,装置中的电流是怎么产生的?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才能形成电流?原电池正负极与材料有什么关系?正负极除了与材料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三)提升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去。如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防龋齿选用加氟牙膏;学习氧化还原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淀粉碘化钾和食用醋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等。

三、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在问题情境设置时,首先要体现生活化原则。如“物质的量”教学是个难点,笔者上课时,就教室里的纯净水创设情景,请学生想方法计算一下这些纯净水所含的分子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学习乙醇的性质时,用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酒为什么是陈的香?”和“炖鱼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料酒和醋?”等。

(二)开放性原则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也具有开放性。

(三)协作原则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程中,一方面,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共同协作,探究问题,形成对知识的体验;另一方面,师生协作,由教师设置生活化情境,学生在探究形成初步知识后,教师对所探究结论进行点评、补充和升华。在学生和学生、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师生共同进步,进一步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四)创新原则

在生活化问题的设置和探究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生活”要素,而且还要提炼生活素材,注重所提问题、学生探究方式和思维方式、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所创新。

四、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唤醒生活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搭起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对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有所感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理解书本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比较Na2CO3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的大小时,学生对电荷守恒中CO32-前边的“2”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把电荷守恒比喻为“用人数表示胳膊数”,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如用“弹簧现象”比喻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创设的问题情境一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如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轮船在海中航行时,为什么要在船底焊接锌板;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为什么选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而不选用纯锌等。

(三)进行科学探究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其中的乐趣。如:“吹气生火实验”。取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放入疏松的棉花中,用导管向棉花中吹气,棉花会燃烧起来。原因分析: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产生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起来。

(四)学会参与生活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参与生活的能力。如学习了胶体,学生就知道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的墨水;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学生就知道“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后,学生就知道菜刀如何防锈。如学习完二氧化硫有关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我国为什么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自然界硫酸型是如何形成的。

五、总结

总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将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

篇20: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荀 杰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摘 要: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家已经充分意识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且好的教学方法产生的效果也能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所以,好的教学方法是教育家和广大教师一直研究的根本。高中化学不是一门单纯拿出课本教师好好讲课,学生好好听讲,就能达到学习效果的课程。它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目,需要通过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现象,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实验就成了化学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最主要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小组合作

实验可以形象生动地映入学生的眼帘,它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亲手操作,然后关注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来让学生学会相应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一点,就是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人,教师在旁边提醒、引导,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东西,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一定是他们自己未知的而且好奇的东西,所以亲自动手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学到的东西一定是最牢固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以实验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一、教师以身作则,正确演示化学实验

化学教学中在课堂上经常需要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总结一些化学原理等,那么化学实验的操作演示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有的实验发生反应以后现象不会太明显,如果教师操作不严谨,会导致最后产生的现象不吻合,会误导学生的思维,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的教师在自己操作错误之后只是告诉学生这一步应该那样做,老师做错了,你们下次注意,这个溶液最后应该变成红色,而不是现在的蓝色。这该是多么可怕的一种误导心理,学生最后有印象的一定是那个错误的结果,而对于老师那句毫无分量的改正是没有一点影响的`,甚至学生会有怀疑的心理。所以,教师在实验演示时一定要提前演示几遍,确保操作步骤准确无误,现象可以明显观察到。这样在课上学生观察的时候才能看到正确的现象,认可正确的理论,从而对下一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做好铺垫。同时,在教师演示化学实验时不仅是操作失误上应该提高重视,对操作过程中操作的顺序以及仪器使用方式也要做到严谨正确,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因为学生是要模仿教师进行实验操作的,如果教师做了错误的演示,那么也会影响到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所以,正确的实验演示,严谨的实验操作,是教师必须尤为关注的,因为它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只有正确地演示实验,学生看到正确地现象,才能学到相应的知识,然后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化学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一直是一个最简便、效果也最为明显的教学方式。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首先地位是平等的,而且他们的思想差异也是最小的,对社会的认知等也是比较相近的,而且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所以,在化学实验操作课堂上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操作,让他们在思考、动手中寻找正确的解答。在小组学习化学操作时,教师起着引导、提醒的作用,刚开始他们可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先分析实验操作,然后确定操作步骤,然后再小组分工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了。然后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共同探讨,集思广益,一起来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在讨论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高涨,而且大脑运转也是最高效的,大家共同分担任务,各抒己见,增强合作意识,将课堂上曾经学到的知识深入到解答问题中去,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就会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而学会积极动脑,能够主动学习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应用到以后的化学学习中去。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化学教学的主导教学模式,它既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也能方便快捷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操作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作用,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将化学实验操作演示真正落实,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4:145-146.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中化学小论文范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