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本文共1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篇1: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在现当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育是极其关键的,化学是将会陪伴学生很久的一门学科,也是迈入高中学府必备的学科之一。但初中学生大部分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不遵从管教,教师很难非常顺利的就完成化学教学,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初中化学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做逐一深入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利用计算机,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该有的提高,计算机也开始慢慢的深入到我们的化学教学之中,利用计算机教学,可以通过视频、图像、声音等内容帮助学生去有效的提高化学素养,也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实验教学,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化学教学的吸引力,所以,老师应该努力的去利用计算机教学,一改之前的教学模式,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寓教于乐。一方面,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一些有趣的信息资源,将这些信息资源添加到化学课件中来,通过这些有趣的信息资源,将课堂内容不断地整合、调整,帮助学生节约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更快更有效的学习,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对化学的学习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扩展课件的内容与形式,尤其是化学实验部分,可以通过课件寻找到生活中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也能制作化学实验,使学生能够将化学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从学习中找到应有的快乐。

二、要教给学生去生活中利用化学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初中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缺乏化学学习的主动性,现在的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太过于依赖课本,没有去深入的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而同样的我们对于化学的教育工作也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困境。现在的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解,只局限于课堂上,没有真正的了解化学。化学,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但是,学生不从生活中了解化学,同时,某些学校也认为教学任务过于的繁重,认为化学实验会耽误老师的上课时间,从而取消了化学实验的练习。这样的学习就如纸上谈兵,只知道怎么做,但在实践中,就一概不知了。例如:如果老师只教给学生1+1=2,却不给学生去讲解怎么在生活中得到应用,那么学生也就只知道1+1=2,不懂的在生活中去应用,买个菜也算不出价钱,所以我们在讲授化学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给学生实践,也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不能一味的纸上谈兵,要交给他们去应用到实践中去,不能只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习,也要让他们去生活中应用,只有这样化学的成绩才能得到提高,化学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才不会只是纸上谈兵,我们也是,不仅仅要授之于鱼同时也要授之于渔。

三、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创设一个化学情境就如同拍摄一部电影,创设化学情境需要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头,这样才能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状态,所以老师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做好备课工作,然后创设一个好的化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化学的世界,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化学课的开头设置一个问题,将学生带入对于化学的学习中来。最后我们还可以针对学生们的回答做一个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知道重点是什么,这样我可以大大的提高上课的气氛,不至于出现作为老师的我们在课堂上自导自演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能给课堂增添一丝趣味性,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帮助学生去自主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把化学的一些元素和公式等,张贴到桌子的桌角,或者班级的墙壁上,让学生抬头低头都能够清楚的看到化学的知识,以此来创建出真正的化学情境。由此来引起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来进行思考,通过这样让他们进入到学习状态,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来引导学生主动的回答问题,让他们去主动的学习,主动的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学生上课走神的现象发生。在现当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要坚持做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让学生去生活中利用和学习化学,创设学习化学的教学情境这三大方面,从细节入手,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长禹.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的研究进展[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03):122-124.

篇2: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一、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内涵

渗透绿色化学理念,顾名思义,就是把绿色化学理念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化学无处不在的世界,人们利用化学创造了很多方便人们生活的东西,但使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些创造品中很多为有毒且有害的化学制造品.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城市发展也对环境问题有所考虑不周,人们的绿色化学环保意识淡薄.绿色化学理念是研究环境问题的化学家提出的.有些全球性的化学污染,如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冰川溶解,酸雨造成的世界各地的农作物无法生长或死亡等,都是人们不具有绿色化学理念所产生的问题,也是人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方法与传统的初中化学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如果课本有着根本的灵魂,那么绿色化学理念可以称为初中化学的灵魂之源.整个化学教育之中要贯穿绿色化学理念.如果仅仅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学生根本学不到本质的学习理念.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在初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教给学生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化学知识,使学生觉得正在学习的化学并非枯燥无趣,而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化学.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化学,学生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学生只有主动去学习、去探索,直至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造就教育新高度,提高教学水平.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贯彻下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比较完整的绿色化学教育.绿色化学教育同以往的化学教育方式不同,学生要以一种新的心态、新的方式和方法去面对和学习.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挑战,也是对教师传播绿色化学理念的挑战.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授课,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

三、绿色化学理念的应用

1.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时间不是很久,有些教师对绿色化学教育仍旧不是很熟悉.在绿色化学理念教育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了解并逐步接受绿色化学,使学生在头脑中树立绿色化学的思维构想.绿色化学教育是未来化学教育理念的必然趋势,正确树立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注重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消除身边人对化学的一些误解,更加坚信绿色化学的美好未来,增强学习绿色化学的兴趣.绿色化学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平友好相处,共同发展.这是绿色化学人才发展的必要保证.

2.绿色化学理念渗透整体化.在时代洪流中,唯有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整体化,才能将其传播出去.因此,仅仅是教师、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理念是不够的.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是基于学生认真学习化学知识之上的,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教育必然成为培养学生绿色环保和认真学习的重要方式.必须转换思想的是人类,以“绿色”为核心谈环保,才是重点.

3.绿色化学理念的构建.绿色化学理念的学习如同铸造高楼,其内部必须拥有绿色化学理念的构建.这样的高楼,才能耸立在蓝天白云之间.因此,绿色化学理念虽然只是一个虚拟的、看不见的框架,但只有拥有这样一个框架,才能勾勒出美好的未来.而绿色化学的目标和理念正是初中化学教育中环境保护的理论指导.以绿色化学的目标和理念为指导思想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把绿色化学理念知识同垃圾处理、废水处理结合起来,才能构建出绿色化学理念的框架.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正如给化学这样一门学科输入了灵魂,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富有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引导作用,从而促进教育进步.

参考文献:

王雪菲.初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构建与实践[D].

辽宁师范大学.10.巩立珍.初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1.

篇3: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多元化评价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活动形成反馈,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改进。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展开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进一步展开了详细说明,希望可以对初中化学教师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元评价;实践

学生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不论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就存在很大不同,因此若是按照传统单一的标准对学生展开评价,就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为了促进学生能够实现积极的发展,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切入,对学生展开多元化评价。这就需要构建一个立体化的评价体系,以实际教学活动为依托,促进教学活动进步发展。

一、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简析

(一)指标的设立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就是从多维度、多角度对学生展开评价。因此,这就需要设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以明确评价的基本方向。首先,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是排除掉其他相关因素之后,对学生学习能力作出的纯粹性评价,也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其次,学习态度。态度是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态度积极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活跃主动,对推动教学活动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态度消极的学生,不仅会降低自身学习的有效性,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再次,动手能力。初中化学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教学,还涉及到实验环节。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动手能力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因此,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价,教师也必须加强重视。最后,卷面成绩。卷面成绩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反映,但是其比较片面,并不能实现全面反映。所以,通过卷面成绩评价学生,应尽可能将其占比。

(二)体系的构建

在明确基本的评价指标之后,就需要将这些指标统一起来,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将卷面成绩作为基础。虽然其反映的内容比较片面,但是相对而言还是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以此作为基础是最为合适。但是,卷面成绩不仅仅是指考试,还包括了学生的日常作业、练习等,这样可以弱化卷面评价的客观性。在卷面成绩的基础上,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进行一体化的构建,也就是三位一体,从三个层面切入,实现对学生的评价。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元评价的实践分析

这里以初中化学中溶液的相关知识教学为案例,分析多元评价的实践。

1.评价指标

在学习能力方面,可以将其划分为学生对溶液相关知识的掌握速度和程度。在速度上,可以划分为快速、普通和较慢三个层次;在程度上,也可以划分为基础知识、中等知识以及深层次知识三个部分。基础知识主要有溶液、溶质以及溶剂等相关概念知识,中等知识则还包括了溶液的性质特点,深层次知识则包含了溶液的饱和性等部分。在学习态度方面,主要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其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课堂积极发言、质量高,为优;课堂被动发言,作业质量中等,为良;课堂不认真听讲,作业完成延时或是质量差,为差。在动手能力方面,积极主动完成溶液配置实验,明确其中原理、重点的为优;需要通过配合才能完成实验,明确实验原理,但是不明确重点的为良;无法完成实验,对实验原理不了解的,为差。在卷面成绩方面,以考试分数、日常作业、课后练习等综合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

2.实践应用

在对溶液相关知识进行实际教学时,可以从某些具体的知识点着手进行评价。比如针对溶解性这一知识点,其主要涉及到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影响溶解性的相关因素,等等。进行多元评价时,首先就以学生的日常作业和卷面成绩为基础,从中总结归纳出学生在溶液性质、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更加详细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评价。比如:硝酸钾在100g水中,20oC时溶解31.6g,而在60oC的时候可以溶解110g。由此可见温度对于硝酸钾的溶解性具有一定作用,基于此,试分析压强对其溶解度的影响,若将硝酸钾换成二氧化碳,那么对溶解性的影响如何?通过这个实际问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检验。由此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学习状态,进一步改善。

3.评价总结

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后,需要对评价结果展开总结,以此反馈于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改进。通过总结,发现学生对于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方面知识存在较多缺陷。而且部分学生对教学手段兴趣缺失,降低了学习效果。因此需要在相关的知识点上加强教学,而且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同时,还需点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改善自身的问题,使其提升自身的学习情况。

三、结束语

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必然趋势,化学教师需要对此形成清晰认识,对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加强分析,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多元化评价,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对其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敬芝,毛雁升.基于多元评价的课程教学改革―――以“中学化学微格教学”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04:82-84

[2]秦树忠.多元多维评价理念下的化学探究性课堂教学评价[J].职业时空,.09:107-108+110

篇4: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范例教学;初中化学教学

范例教学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解的重要知识点,要结合一个典型的范例进行教学,以便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合理选择教学范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深入了解范例教学所讲述的学习知识点,还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范例.在选择教学范例的过程中,不但涉及解题技巧和方法,而且囊括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讲“酸、碱”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案例进行知识讲解,并且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组织教学范例应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教师应该尽量采取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因此,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当学生错误回答问题后,教师不应该批评学生,而是应该采取勉励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在范例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分组教学模式,坚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不但能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合范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范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时,所选取的范例中的教学知识点应该是学生学习过或者即将学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差量法”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开放性的范例练习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的化学学习方法,并且能够灵活应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利用氢气还原10g的氧化铜时,当发生反应一段时间之后应该停止加热,其冷却之后的固体的质量为8.4g,那么反应中所生成的单质铜有多少克?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差量法,并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点,即一元二次方程或者铜元素守恒等方式来进行解决.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沟通,使学生了解实验中所减少的量实际上就是氧元素的量,其氧元素与铜元素之间的质量比则为16∶64.这样,运用比例解析,能够直接求出生成的铜.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差量法,还能够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应用范例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很多问题都等着教师进行解决,学生根本不用经过思考和研究便能够获取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适当引入范例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从而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例如,在讲“酸碱度的测试”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pH试纸的功能,引导学生共同测量一些物质的酸碱度,使学生在亲自测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身边的物质.教师可以引入这样一个典型的范例题目:是不是我们平时接触的酸味的物质就一定属于酸性物质呢?通过设计这样的探究问题,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用实际行为来证明这个结论.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制pH试纸,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计探究实验的步骤.这样,学生通过对物质的pH进行测量,惊奇地发现实际生活中一些酸味的物质的pH并不是呈现酸性,而是呈现碱性的,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总之,虽然初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简单,但是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的初中学生来讲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生活案例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吴良根.初中化学用语范例教学模式探析―――以《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教学片断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6).

篇5: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化学教学要提高有效性.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困囿于教材,亦步亦趋地跟从于课本,采用机械灌输的方式教学,学生湮没于书山题海之中.而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其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乏主动性,需在教师的监督下学习,缺乏探索精神与竞争意识,导致教师付出很多精力而收效甚微.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多角度探索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从构建新型关系角度,探索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压抑,他们的想法不敢表达.教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关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被动接受知识走向主动探索知识,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开启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精选习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典型性的习题,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获得发展.

二、从激发学习动机的角度,探索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1.通过组间竞争,让学生对学习任务感兴趣.学习有了竞争,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将不同层次的学习分在同一小组,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彼此分享、相互帮助.在完成任务后,学生得到相应的分数.这样,学生争先恐后地完成任务,学习热情在竞争的氛围中得到提高.

2.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学习期待是学生预期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趋向某一目标产生积极诱因,回避某一目标产生消极诱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根据学情,帮助学生寻找一些积极的诱因,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溶液的浓度”时,教师可以根据葡萄需要喷洒农药以防病菌浸染,提出问题:葡萄园里的杀菌剂是如何配制的?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母液配制而成.如果要配制浓度为2%的硫酸铜溶液,那么溶质和溶剂各需要多少?教师从学生熟悉的葡萄入手,将杀菌剂的配制作为诱因,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期待,迫不急待地想知道配制的方法,通过热烈讨论,学生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三、从探究实验的角度,探索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探究性实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素材入手,创设教学情境,以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设计、自主操作,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究性实验要尽可能地呵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体验.为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明晰探究目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处于好奇的状态,促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讲“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时,教师可以准备一只空饮料瓶,向其中倒入半瓶热水后马上倒掉,并迅速拧紧瓶盖,将其浸入冷水中,瓶子马上变瘪了.然后教师又拿出一只事先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饮料瓶,向瓶中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拧紧瓶盖,用力振荡,发现瓶子慢慢变瘪.学生困惑不解,教师让学生分组开展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思考、猜想,学生发现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四、从上好化学复习课的角度,探索初中化学

教学的有效性复习是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构建知识网络,找回丢失的“链子”,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上知识点零散,因而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1.利用课前时间,由“小老师”授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由学生轮流扮演老师角色,大部分学生能精心准备,认真设计,其他学生也能聚精会神地听讲,还能及时纠错,使知识点得到强化.

2.借助导学案进行自主复习.教师编制导学案,让学生主动参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拓展提升等活动,获取知识、解决疑惑.复习内容要有梯度,要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总之,教学改革的方式层出不穷.从改革的目的看,都是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化学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从不同的层面思考,对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探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篇6: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化学学习任务的体系、条理不清楚,学法不到位,学生显得无所适从,问题越积越多,出现学习困难现象.要有效解决这种现象,除加强个别辅导外,教师就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在“生本教学”的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注重的连贯性,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连贯性,是学生学习上的“一气呵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的设置应符合学生认知的连贯性

皮亚杰认为,初中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特点是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应设置归纳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比较、分析、推理中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案例1:“几种常见的酸”的教学.原有教学思路:1.通过实验观察浓盐酸色态味及瓶口的现象.小结浓盐酸的挥发性,插入问题: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2.观察浓硫酸的色、态、味,及涂在布、木、纸上的现象,小结浓硫酸的腐蚀性、吸水性、溶解放热等特性,插入浓硫酸露置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浓硫酸和稀硫酸的鉴别方法等问题.分析:这种教学策略是按照现有课本顺序,从实验引导,深入研究问题,总结物质的相关性质.对教师来讲,上课连贯性强,方式往往采用讲授方式,操作简单,备课容易.但对学生来讲,缺少自己的思维体验过程,学习内容上没有有机整合,缺少整体性,学习不连贯.学生对挥发性、腐蚀性等专业用语本身的认知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能理解物质变化的内涵,出现这些问题,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阻碍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板块联系松散,整个体系被肢解,学生在学习上被强制按下暂停键,感觉凌乱不畅.改进后教学思路:1.观察实验浓盐酸、浓硫酸的色、态、味及涂在布匹木板、溶解于水等现象.2.阅读课本资料,用表格小结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3.联系生活:汽油挥发、海绵吸水、木头烤焦.4.比较:稀盐酸、稀硫酸和浓盐酸、浓硫酸性质有何不同?5.问题:如何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浓硫酸、浓盐酸露置空气中溶质、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有何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点评:让学生在回忆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判断,体会运用技巧,感悟解题思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习能力.

二、课堂应加强学法指导,构建学法的连贯性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决定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讲与思考、合作与讨论、课堂笔记、课堂练习、课堂反馈等习惯的有机组合,对学生学习的连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案例2:“了解合金”的教学.原有教学思路:1.介绍合金的定义,分析字面意思.2.介绍铁合金中的生铁和钢.3.介绍生铁和钢性质上的差异.分析:按照课本的顺序进行介绍,学生第一次听到合金这种专业用语,对铁和钢似懂非懂,参与度不够,学习方法以演绎法为主,对合金的概念把握难度加大.改进后教学思路:1.利用表格比较生铁和钢成分,说出不同.2.观察生铁片和钢片进行刻划、弯折等实验,感性认识合金和纯金属性能的不同.3.阅读合金的定义,对比生铁、钢的差异,说出定义中关键字的意思.4.观看“百炼成钢”视频,说出其含义.点评:在上课前,教师应备学生的学法,把整节课中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初步设定,上课时加以引导,提高学生上课的参与度,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做到能让学生说的,教师不说,能让学生动手的,教师不动.学习新知从生活中切入,从学生已知中切入.抽象的概念,通过实验、图像、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的学习应维护学生理解的连贯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概念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的分化点主要在学习概念后,问题在于学习能力的不足,对概念的把握不到位.在普通初级中学,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知识,学优生稍微点拨一下,就没有问题,但学困生不一定理解.特别是在概念教学和习题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越发明显.在教学中,为维护学生理解的连贯性,教师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亲身感受,使用学生能懂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总之,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育,启蒙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活动体验、生活感知.学生的知识结构要建立在已有知识上,学习方式要建立在一气呵成的理解上、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增强教学的连贯性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

篇7: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目的发生了变化,要求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探究奠定基础.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点体会.

一、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1.注重实际应用.分析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不难发现,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提出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要求.这种要求意味着初中化学教师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展开相关的实验教学.联系实际生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学生是实验的主体.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一些操作比较复杂、实验材料相对昂贵的实验,教师一般进行口头讲述,造成学生根本没有做过相关实验,对此没有深刻体会.而新课改针对这种情况做出要求,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验具有探究性.初中化学实验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实验的探究性,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选择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新课程标准强调实验的探究性.通过实验,发现问题,然后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实验,培养能力.新课程标准看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化学实验需要学生之间进行配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

二、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

1.开展情境教学模式.直觉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表现之一,实验教学中教师经常忽视非本质的次要环节,往往以顿悟的形式出现思维结果.所以,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当具有一定模糊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对答案进行大胆猜测.例如,在讲“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引导教学.大烧杯一个、蜡烛两根(一长一短),实验结果是低处的蜡烛先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接着教师可以对实验进行改动,用大烧杯将两只点燃的蜡烛罩住,导入二氧化碳后发现高处的蜡烛先熄灭,这是为什么呢?在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时应用另外一个知识,温度大于某一个数值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会变小.

2.营造良好的化学实验氛围.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顽皮、淘气是很多具有较高创造能力的学生具有的特质,所以对学生的创造素质进行培养,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了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重点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关系平等.比如,教师演示化学实验时,学生经常会靠近观看和提出问题.对于这些行为,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欣赏.这样,能够实现民主氛围的营造,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验中进行探究性思考.当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注入式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观看,缺乏对实验活动的主动思考和探索.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进行相应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并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将问题的关键挖掘出来,并达到寻求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的目的.教师应当将丰富多样的信息源提供给学生,并且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开放实验室,建立良好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实现对采集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化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并且在失败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效合作,让每个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在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8: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的内容相当丰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对初中生学习化学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分析了数字化资源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数字化资源在化学作业中的应用和数字化资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数字化资源被有效地整合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生活性、趣味性、探究性和灵活性,对初中生学习化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数字化资源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获取化学知识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化学课堂.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把数字化资源与化学课本中的知识点有效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插播相关的学习视频,展示具体的模型,还可以开展化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讲“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时,教师可以事先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自己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上课时,教师可以为每个组的学生都准备好一定量的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并给予一定的辅助工具(如利用丁达尔效应辨识悬浊液的小电灯),每个小组的学生也可以自带区别的工具和用品.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把学生查找的如何区别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的数字化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数字化资源在化学作业中的应用

初中生要想学好化学,单凭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教师应适当地给学生设计化学作业.为了提高化学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有效性,教师有必要把数字化资源应用到化学作业的设计中,使化学作业的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讲“金刚石、石墨和C60”后,由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对于它们的立体构型,学生单凭想象,很难弄清它们的性质和空间构型的特征.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化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自己在网上收集资料、图片或观看相关的视频,简略画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空间结构,比较它们的性质的稳定性.可能的话,让学生自己从网上查找资料,找出其稳定性的原因.这样的化学作业,充分应用了把数字化资源,给学生课外学习化学知识提供了一个宽大的舞台,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为学生有效利用化学数字化资源打开了一扇大门,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化学知识.数字化资源在化学作业中的应用,体现了化学作业设计的科学有效性,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很有帮助.

三、数字化资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学习的大部分化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初中生在学习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后,也要学会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然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不足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现象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具体的化学操作,这时数字化资源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在这方面上的不足.学生可以利用一些数字化资源,找到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办法.例如,学生常常在家里发现菜刀生锈.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菜刀的材质和生锈的原因,再通过网上查找的资源知道菜刀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了防止菜刀生锈,学生可以通过对数字化资源的查找和利用,知道防止菜刀生锈的好方法就是在不使用时及时擦干菜刀表面的水分,长期不用时还可以密封保存起来.毫无疑问,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解释和化学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及时运用数字化资源,利用它来帮助学生得出合理的化学解释和具体的防治方案.此外,日常生活中食物变质腐烂、洗涤剂去污、雷雨发庄稼等,学生都可以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找到答案.总之,初中化学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等特征.数字化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培养学生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张欢.初中化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

宋林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研究性实践型教学模式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

篇9: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在初中化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尝试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中,专题复习是将复杂繁多的知识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概括归纳,并简单清楚地呈现出来,使知识点系统化、体系化,有利于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掌握细微的知识点.

关键词: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进入化学复习阶段后,教学的重点就从新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对旧知识的复习.面对已经接触过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有的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有的学生则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怎样高效地展开化学知识的系统、条理复习,成为教师应当思考的主要问题.结合化学学科理论与实验操作兼具的特点,其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是较为复杂庞大而又零散的.这就需要教师探索便利、有效的复习方法.在诸多的尝试中,专题复习值得推荐.

一、理论(教材为主,涵盖多个知识点)

开展专题复习的第一步骤是确定专题的内容,教师应从整个初中化学复习的总目标与要求出发,以教材为主要基础,统合基本知识点、中考考点,设计出能够完整涵盖所有知识点的专题.在复习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按照教材格局简单地梳理知识点,学生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复习效果不可能好.对此,教师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利用专题将相同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复习,并尽可能多地掌握同类的知识点.例如,以“水”为主要内容设计专题时,教师可以将水的组成成分、与水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以及硬水的软化方式等整理成一个专题,每个知识点下面分别有典型题目.复习时,先给学生一定时间完成这些典型题目,教师简要了解学生做题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错误的情况.解题结束后,教师结合知识点讲解题目并提问,每个大知识点下面的小知识点在讲解中自会被涵盖.基础知识点复习结束后,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拓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补充复习硬水软化中的石灰纯碱法以及离子除去等,提升学生的能力.这样,在纠正例题错误时,学生复习了知识点,并且较为系统.知识点基本复习后,进行总结,最后再次安排学生练习本专题相关的其他题目.教师将学生做的题目批改后分析,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告知学生他们的水平如何,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从专题入手,将课堂练习与知识点结合,既能够让学生将基础知识点吃透,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教师对习题的及时批改与反馈,有助于师生双方了解复习的情况.

二、探究(稳固基础,力求提升)

在专题复习时,教师要在促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复习难度.除了将教材中的知识点系统全面地进行回顾外,更重要的是在复习过程中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保证学生从容应对考试.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近年的中考中也不乏探究性的考题.而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自主探究具有可能性.从化学考试探究题的形式与考查的知识点的灵活中可以发现,这一类型的考题属于难度提升型的题目,可以当作一个专题的内容进行复习并适当提升.例如,以“氢氧化钠”为主题展开专题复习,教师可以提问:氢氧化钠溶液忘了盖上瓶盖,那么这种溶液是否已经变质?请猜测并写出猜测的理由,最好是化学方程式.然后给学生提供酸碱指示剂,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现象.经过前面的猜想和验证,学生基本上知道了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杂质即碳酸钠,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探讨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以及怎样去除杂质.自主探究结束后,即可归纳碱的化学性质,最后利用事先准备的习题进行知识巩固.虽然探究性专题耗时较长,要经过不停的验证、猜想,但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总之,专题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中的一种有效模式.不同的专题,可以将不同的、细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化学体系自然变得整齐有序、有规律可循,学生复习起来自然条理清晰、逻辑清楚.此外,在专题内容的设计中适当增加难度,补充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有效提高复习效果.这样的操作便利、可行有效的专题复习模式,值得每个化学教师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刘成磊.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科技展望.2015(07)

篇10: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被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教学模式的提出正好能解决该难题。问题教学使学生在问题的产生、思考、回答和解决中,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问题教学

目前我国倡导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从学生本身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意识,让学生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结合到实际生活中,并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但就目前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笔者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进问题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问题的产生、思考、回答和解决中,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科学的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设置的问题要生动与直观,并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在设置问题环节中,教师要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探索和趣味现象等方法,使问题由抽象化转变为具体化,使得深奥的道理变得简单化,枯燥的知识更加趣味化,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究问题的兴趣。以实验的方式设置问题。例如,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实验中,在石灰石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且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时,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在学生感叹这一现象时,教师提出问题,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为什么氢氧化钙会变浑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要进行纠正和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要用稀盐酸,用浓盐酸行不行?引起学生的再次思考和探究。利用实际中存在的化学现象提出问题。例如,人们在制作汽水时常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和柠檬酸配制,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们都应该喝过汽水,教师可以在课上以汽水为例,让学生准备一瓶汽水。在学生打开汽水时,会有气体溢出,并发出“噗呲”的声音。在学生喝过汽水之后,会产生凉爽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提问,小苏打与柠檬酸的反应生成了什么气体?为什么喝汽水会有凉爽感?让同学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小组探究。通过有趣的化学现象提出问题。例如,酸、碱指示剂遇酸、碱变色的试验中,教师将H2SO4溶液滴到酸、碱指示剂中,指示剂马上变成了红色。而用NaOH溶液时,酸、碱指示剂马上变成了蓝色。通过这个现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实践、探究,最终得出结论,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达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二、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激起学生化学的学习兴趣,并积极的接受和理解新知识。因此,化学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有效性,可以引导学生迅速参与到问题情境中,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且将课本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例子,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趣味性和高效性。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培学生的领导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突出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主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三、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时候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从而使学生失去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和解决问题相关的资料和依据。在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事实、多媒体教学、文字材料等方法来提供科学、有效、完整的依据。在学生的思路显然困境时,教师要点拨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广泛性,从而帮助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顺利地解决问题。在问题教学法中,学生是教育主体,而教师是学生的协助者,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逻辑思维对化学现象进行研究,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通过对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地分析,让我们知道了问题教学是让学生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设置的问题要生动与直观,并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科学的设置问题,并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中,适当的引导学生。采用事实、多媒体教学、文字材料等方法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从而帮助学生顺利的解决问题。问题教学使学生在问题的产生、思考、探究和解决中,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志坚.浅析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35:131.

[2]陈良政.例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基于“四段六步式”教学模式[J].赤子(上中旬),.

篇11: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旨在分析造成化学用语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观念和方法上提出化学用语的教学策略,以供初中化学老师借鉴。

关键词:初中;化学用语;核心观念;科学方法;教学策略

化学用语是整个化学学习的基础,它自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化学用语包括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用语时,都会感觉不适应,甚至难以理解,因此失去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失去学习的动力。造成学习困难有如下原因:没有意识到化学式和数学式的区别和联系,如认为“+2”“2+”“2”意义相同,H2O中含有H2,CO2含有O2;不能区别化学式中的下标和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没有把化学内容所包含的宏观、微观、符号有机结合起来[1]。因此如何让学生尽快掌握化学用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帮助学生建构“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物质进行宏观表述、微观表述和符号表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最典型的思维方式。宏观表述是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外在表现,是可以直接观察的现象;微观表述是指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得出的物质的结构、组成、反应机理等微观领域的属性;符号表述是化学独有的符号系统,有其独特的语言规则,是表示化学变化最丰富、最贴切的符号系统[2]。如在学习“水的组成”时,提出问题:古代五行说认为水是一种元素,现在看来是否正确?怎样用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同时,教师演示电解水实验并追问:电解水是如何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呢?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动画过程,增强学生对微观结构的想象力,再通过符号表达式的书写,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抽象。接下来介绍一百多种元素组成三千多万种物质。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物质从元素角度分类。让学生列举所学物质,教师板书化学式,学生根据组成元素把物质分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问题:讨论水和过氧化氢性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通过以上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强化核心观念教学。

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化学用语教学必须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科学研究的最高结晶。化学对物质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质的结构模型、性质、用途、制法、分离和提纯等。教师可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材料,让学生体验科学方法使用过程的乐趣。如学习原子结构时,充分利用化学史,将科学家(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的原始实验,设计成一堂探究性学习课。通过提供他们解决问题时的情景,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是如何设计实验,对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归纳,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的。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研究微观领域的方法。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搞好落实

1.在学习元素符号时,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在第一阶段只要求学生能够查找元素符号和名称,着重渗透N2、O2下角标的含义,画出构成水和二氧化碳微粒图。思考O和O2有什么不同。用“H2O”代替“水”和“水分子”,渗透“H2O”的宏观、微观意义。在学习离子符号和化合价时,会用是第一位的,理解是最看重的,不要因为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分化。2.在学习化学式内容时,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化学式的书写规则和意义。总结写法顺口溜:正价左,负价右,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正误,从后向前顺着读;是否用括号,先看几个数[3]。重点放在利用化学式计算,使学生明确物质的微粒数与宏观质量之间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桥梁联系起来。3.在学习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是描写化学反应最贴切、最丰富的语言,不能脱离化学反应的实际,像背外语短语一样死记化学方程式。因此,教学中处理好了事半功倍,处理不好学生望而生畏。为了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总结如下书写顺口溜: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写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四、按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教学设计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系统的观点来考虑所学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4]。例如对“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教学时,首先对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引出分子的概念和性质;接着从水是由分子构成以及水的分解实验中,说明分子能分成更小的微粒,引导学生形成原子的概念,建立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由原子的构成中同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引出元素的概念;再通过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离子形成过程的分析建立离子的概念,建立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总结出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分子、原子、离子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总之,化学用语的教学是灵活多变的,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雪莲.初中化学用语学习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3-4.

[2]南佩廷.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4:1-2.

[3]王国峥.化学用语学习瓶颈的障碍分析及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14(21):34.

[4]张利平.走进名师课堂[M].山东人民出版社,:3-6.

篇12:完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论文

完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论文

一、提高教师素质,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

(1)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新课改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探究实验,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的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师只有做到本身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够教育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

(2)认真组织教师培训.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创造机会,提供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最大限度的让教师深层次的挖掘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并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针对学生能力,采用半开放方式,适当的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机会,通过逐步培养,最后完全放开.达到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来解决化学学习中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教学目标.

(3)重视提高个人修养.坚持亲自准备,提前试做实验,切不可只靠实验员准备好,自己在课堂上无的放矢、天马行空,对现象差、成功率低的实验,要格外重视,需要反复做,力争做到演示实验成功率百分之百,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实验教学观.设置与培养创新精神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精神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灵魂.常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机械演示式、学生对照教材操作式实验平淡无味,激发不起学生进行实验的热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不妨采用制造悬念、激发学生实验欲望的教学设计方式,注重实验细节及意外,使学生在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实验中寻求答案,进而形成较强的实验能力及通过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2)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验为手段,以探究为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范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尊重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的精神,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挖掘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并以常见实验知识为立足点,对其进行延伸和扩展,把教材已有的实验内容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和思考,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究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学生发掘其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进行创新性分析,用尽可能多的方案来设计实验,并对其进行综合比对评价,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3)完善实验教学的评估体系.建立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估体系.有效的评估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估形式还是以纸笔测验为主.认为只要学生做大量实验题,一样的可以理解实验原理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降低了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应试教育的弊端显现.在评价主体上,以“他评”和“自评”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化学实验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方面,还应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因此,对于实验教学,应该建立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还应注意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逐渐构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估体系.

篇13:改进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论文

关于改进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论文

做好实验,多做实验,是关系化学教学成败的关键,同时化学实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依据教材从农村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出发,深挖教材,创造条件,在完成教材中演示实验的同时,采取“补充实验”和“对比实验”及“改进实验”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课堂实验教学。

一、适量增设“补充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用具体直观的实验来验证化学理论。在讲燃烧条件一知识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做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后,直接得出燃烧条件。但是,这样往往会使一部分同学意犹未尽。为能充分说明,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这一事实,笔者将导气管改为漏斗,这样可使氧气在漏斗中积存,与热水中白磷接触,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在水中产生黄白色火焰同时产生浓厚的白烟,发出明亮的黄光、现象明显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注重实验的“微型化”,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讲述分子和原子时,首先,取一片家中用过的药片板,将酚酞试液滴在空格内然后滴加氨水用手拿着让学生观看现象,看到溶液变红,然后,在相邻的两个空格内分别滴人酚酞和浓氨水,并用小烧杯罩在上方,再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酚酞变为红色,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遇到滤纸上的酚酞,使酚酞变色,这一实验现象有力说明无论是液体氨分子或气体氨气分子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而氨水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所以得出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于此实验操作简单也可以应用于学生的分组实验,但相对会有少量的氨气挥发出来,这样对空气造成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大试管中进行:取一支大试管并在其中放一张滴有几滴酚酞(间隔开)的滤纸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然后用橡皮塞塞紧,观察现象,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深挖教材通过“补充实验”,帮助学生认识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氧化性实验时,首先取一个100ml的小烧杯放入一些石灰石然后倒入一些稀盐酸反应开始,可观察到大量气泡产生,过一会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处验证是否已集满了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取一根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插入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烧杯中,观察可看到镁带能继续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出刺眼的强光同时烧杯内溶液的表面有黑色粉沫状物质生成、银白色金属变成,中间为黑色周围为白色的固体粉沫状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可得出,生的黑色粉沫为碳粉,白色粉沫为氧化镁,由此可确定,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Mg+C02=2MgO+C。这样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可确定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的事实,另外启发引导学生,如果一些活泼金属如镁燃烧引发火灾,能否用二氧化碳来灭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并且对所学知识从普遍性到特殊性进行了论证,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对比实验”启发学生思维

用“对比实验”,增强说服力。在讲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为增强实验的直观性,采用了“对比实验”:在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这一性质时,用紫色石蕊变红来体现。但是,因紫色与红色十分接近又由于碳酸是弱酸使石蕊变红的颜色不明显,所以,往往观察到的现象不清楚。为了能使现象明显学生易于观察,我将此实验做了改进:先取一片黄色的干燥的石蕊试纸伸入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可看到试纸不变色,再取二支试管分别加人5ml蒸馏水,向一支试管中的蒸馏水通人二氧化碳气体约2min后,再取石蕊试液分别滴入两支试管中,可清晰看到通人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中的液体变成红色,没通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液体仍为紫色,实验现象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实验的效果。

三、对演示实验适当改进,增强实验效果

用实验证明燃烧条件时,我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取一大烧杯中装一些热水并在水中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和一小块红磷,并将这两支试管同时插人热水中,为防止生成的白烟对空气造成污染,在试管口塞上橡皮塞。这一策略就使实验成功率可达百分之百,也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并且节约了授课时间。

篇14:浅析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学科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策略可以从规范使用化学语言、树立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化学学习能力、重视化学实验能力、培养化学价值观念几方面入手, 引导学生用微观的视角看待物质结构和变化、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达、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 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篇15:浅析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论文

Abstract:

Appli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in chemistry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s is the requiremen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which is signifi cant i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each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iff erence between chemistry and the other subjects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their core accomplishments: normalizing the language of chemistry, establishing the basic concepts, cultivating the learning ability, emphasizing their experimenting ability and fostering their chemistry idea of values。 Meanwhile,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view th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substance from the micro—angle, to express in a specifi c language, and to explore knowledge through experimenting methods so that students' chemistry core accomplishments can be strengthened in a well—rounded way。

Keyword: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core accomplishment; teaching strategy;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应积极改变以应试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 积极利用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中“常见的碱”这一教学实践, 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入探索。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通过训练和实践锻炼而获得的能力和技能,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是通过化学学习表现出来的具有学科特性的综合品质, 其核心素养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知识、能力与价值观 (见图1) 。

初中阶段, 虽然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只占总化学学科知识的较少部分, 但它是学生为学习化学知识而打基础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 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的化学学习能力、是否正确树立对待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对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

二、化学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要掌握一些化学知识和能力, 它更是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表现形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就要重视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掌握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要用微观的视角看待物质结构和变化。

化学是从原子、分子等微观的视角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要学好化学, 既要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又要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化学。由于学生无法观察到物质微粒的运动及其变化, 因此, 老师应当善于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演示物质微粒的反应变化, 让学生建立起微观的概念, 注重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世界。

二是要用特定的语言进行表达。

化学学科具有自身特定的表达语言, 化学符号作为国际通用符号, 既是表示物质结构和化学变化过程的符号, 又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 每个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精炼的化学语言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 又能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过程、反应现象和反应结果。因此, 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化学语言, 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三是要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

化学以实验为基础, 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规律,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也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既要重视化学基本理论教学, 更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验证化学结果, 对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 规范使用化学语言

化学语言作为学生认识化学、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载体。对于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 要顺利学好化学知识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从一开始就必须掌握正确、规范的化学语言, 不但能正确读写, 而且要会正确运用。面对内容繁多的化学语言,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求规范、准确、严谨地使用化学语言,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化学语言的习惯。但是, 仍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太注重化学语言的规范运用。例如, 一些教师习惯说“1个氢氧化钠分子中含有1个钠原子”。因为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不存在分子, 这样运用化学语言不够规范、严谨, 如果让学生学习了这样的表达方式, 就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因此, 化学教师应重点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化学概念、化学名词等进行分析和比较, 为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从细小处入手, 来规范学生对化学语言的正确使用, 并加强对学生的检查指导。

(二) 树立化学基本观念

化学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全面的、化学学科特有的基本观念, 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一是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化学学科是从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 只有从微观的角度, 才能发现物质的变化规律和特性, 才能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许多学生感到化学学习困难, 与其没有树立微观的学习观念有重要关系。因此, 让学生建立微观的学习观念, 并注重把微观的观念与宏观观念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二是建立守恒观念。物质守恒是化学中的重要规律, 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必备的基本观念, 只有从物质守恒的观念来学习和认识化学, 才能有效解决化学问题。特别是对于许多化学计算问题, 利用物质守恒思想方法就容易解决。守恒的思想方法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 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 要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物质守恒的思想观念并在学习中做到一以贯之, 并在此基础上把守恒思想方法拓展到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体积守恒、浓度守恒等知识点中。

(三) 培养化学学习能力

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其他学科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其特殊之处。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如常用的学习方法有:比较、类比、分类、分析、归纳、推理等。要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掌握正确方法的基础上, 自主来构建化学知识,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例如, 在“常见的碱”这节课的学习中, 为了让学生从宏观、微观、化学语言上认识碱的性质, 可创设如下情境, 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 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Na OH和Ca (OH) 2溶液, 再分别滴入几滴Cu SO4溶液, 观察有现象发生。 (2) 在烧杯中放入适量Na OH溶液, 再倒入适量Cu SO4溶液, 然后分析两种溶液中是哪几种离子相互发生了反应?哪些离子没有参与化学反应? (3) 写出情境 (2) 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并说明蓝色絮状沉淀是由哪种离子生成。通过运用情境 (1) 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 从宏观上观察碱与盐反应的性质;情境 (2) 是从微观 (离子) 角度分析碱与盐反应的本质;情境 (3) 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从化学语言的角度, 掌握碱与盐两种反应的本质特征。这样就能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和“碱溶液+盐溶液→新盐+新碱”这一知识点。

(四) 重视化学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课的实验能力不仅是一种操作技能, 它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形成化学思想方法。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要注重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条件,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要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实验流程。

例如, 为了探究“Na OH与CO2能否进行化学反应”, 可设计如下系列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适量Na OH和澄清的石灰水溶液, 再分别通入CO2气体, 来观察实验的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可看到有Na OH的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 无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而有石灰水溶液发生混浊, 说明发生反应; (2) 在试管中放入适量Na2CO3固体, 然后加入适量蒸馏水, 观察溶液变化情况。可以看到Na2CO3固体溶化于水中, 由此推断出在 (1) 的实验中Na OH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可能生成Na2CO3, 但是该物质溶于水, 所以没有明显现象; (3) 检验是否生成Na2CO3。在实验 (1) 中的溶液中滴入适量稀盐酸, 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通过观察可看到有气体生成说明Na2CO3和HCl反应生成CO2, 由此可证明:“Na OH与CO2能进行化学反应”。

(五) 培养化学价值观念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态度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等世界观、价值观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初中化学教材和课标要求可以看出,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绿色化学思想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价值观念, 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树立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思想等。例如, 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可以用Na OH与不同浓度的Cu SO4溶液进行反应。教材标明的是能看到生成蓝色Cu (OH) 2沉淀, 但是如果Cu SO4溶液浓度过低, 溶液中就会出现绿色沉淀。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就不能正确分析这个现象。

综上所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掌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教学要求, 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分析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