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
语文试卷(提高卷)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情境一:学校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一次摸底测试,挑选出基础知识扎实、有创新能力的同学加入学校的“航模兴趣小组”,请你积极参与。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上面打“√”。(3分)
勾勒(lèi lè) 蓑笠(suō shuāi) 戛然而止(jiá gá)
毡帽(zān zhān) 苔藓(xiān xiǎn) 窸窸窣窣(sū suō)
2.读句子,结合语境写词语。(5分)
偶像应该是面对逆境,bào fā( )出强大力量的中国女排;偶像应该是坚守边境,呐喊出“qīnɡ chè( )的爱,只为中国”的边疆战士;偶像应该是当灾难xiōnɡ yǒnɡ( )袭来,tuán jié yí zhì( ),共同抗灾的所有平凡人。让我们向真正的偶像学习,pǔ xiě( )属于自己的生命华章!
3.查字典填空。(6分)
“胜”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部,再查___画。“胜”在字典中的释义有:①赢,跟“负”“败”相对;②打败(对方);③超过;④优美的(景物、境界等);⑤能担任,能承受。请为下列各词中的“胜”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风景名胜___ 不胜其烦___ 胜利___ 事实胜于雄辩___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B.丁香花从墙上探出头来,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C.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D.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5.根据教材内容,判断对错。(5分)
(1)“亮相、压轴、跑龙套、粉墨登场”这些词语都与歌曲有关。( )
(2)“巍巍乎若太山”的意思是像泰山一样巍峨高峻。( )
(3)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选择跳读、扫读或浏览的方式进行阅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
(4)古代文人笔下一些事物也有了固定的寓意,比如:明月象征思乡,梅花象征君子,折柳象征惜别。( )
(5)“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这是一个排比句。( )
6.请你按要求或习惯,积累好词好句。(6分)
(1)形容书画艺术作品的四字词语:美轮美奂、_________
(2)开轩面场圃,_________。(孟浩然)
(3)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贺知章)
(4)位卑_________,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5)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___________。(鲁迅)
(6)大水冲了龙王庙——___________。
7.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用上加点字仿写一个句子)
(2)月亮穿过微云,月光洒在海面上。(将这句话描写得更具体、生动)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4)马宝玉纵身跳下悬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修改病句)
(5)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请根据这句话想象补充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情景)
二、综合性学习。(7分)
情境二: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你所在的学校六年级学生举办了“走近鲁迅”的活动,请你参加。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总策划,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三项活动。(3分)
示例:出一期鲁迅专题手抄报。
2.鲁迅笔下的人物众多,请你写出四个名字。(2分)
3.用鲁迅的小说集名字填空。(2分)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_______;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_______。
三、阅读理解。(25分)
情境三:通过前面的热身练习,你肯定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参加“阅读小达人”活动,相信你一定能顺利过关!
(一)课内阅读。(11分)
夏天里的成长(片段)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蓬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片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2分)
2.片段的结构是( )(填序号)(2分)
A.分一总 B.总一分 C.总一分一总 D.逐层递进
3.对片段标有“________”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3分)
A.作者用“三天时间即开花结果”来体现生物成长快速。
B.夏天虽然生物成长速度快,但“三天时间即开花结果”显然不符合事实。
C.句中的“昨天、今天、明天”指具体时间,形象地表现了生物成长的快速。
D.“昨天”“今天”“明天”是虚指,突出了夏天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4.请你围绕“快要公布成绩了,我紧张极了”这一中心写一段话。(字数50字以上;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吹柳笛
①“五九六九,抬头望柳。七九六十三,行路的君子把衣宽。九九八十一,老狗寻荫地。”踩住七九,柳条就发软了,就发青了,就冒黄米了。村里的大人们不一定顾得上往柳树上细看,柳树发芽的消息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用柳笛报告出来的。
②柳笛不难做,我们都会做。折一根青柳枝,用剪刀剪成一截一截的,用手一拧,把柳枝的青皮拧离骨,取下完整的皮管儿,将管口一端用牙咬扁,并轻轻咬去一层青皮,留下一层黄皮,柳笛就吹得响了。
③我们村的男孩子女孩子都爱吹柳笛,人人都是春消息的传播者。在柳树刚冒芽的那些天,塘边树下,院子里,一天到晚都有柳笛的音响。有的孩子边走边吹,边跑边吹,好像柳笛本身长了腿,它们无处不到。柳笛长短不等,粗细不等,发出的声响各不相同。细的,声音就尖,像女声:粗的,声音就慈,像男声:不粗不细的,像女中音或男中音。短的,声音嘹亮:长的,声音绵长;不短不长的,声音嘹亮而锦长。各种柳笛一齐吹,就成了柳笛的合奏和交响。
④大人们不反对孩子吹柳笛,在他们听来,柳笛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能唤起许多记忆和感慨。有人说:“又一年!”有人说:“日子过得真快。柳笛一响,才知道我们已经老了!”不用说,人们对声音是有记忆的,柳笛的声音在他们心上留下了记号,一触到记号,往事就回来了。正可谓“柳笛声音里,春风细如愁”。
⑤每年春天,我至少都要做高音、中音、低音三支柳笛,轮换着吹。鼓着嘴巴,吹了这支吹那支,把腮帮子都鼓胀疼了。最粗最长的那支,我还用剪子在上面剪了好几个菱形方孔,像吹竹笛那样,手指捂在方孔上吹。这样吹出来的声音就不再是直来直去,而是“嘀嘀哇哇”有了变化。虽然不是百鸟朝凤,十乌朝凤大概还是有的。
1.找出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出来。(2分)
2.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都是描写____动作的词语。我从这些词中想到做柳笛的人( )。(填序号)(3分)
A.费神贵力 B.独具匠心 C.心灵手巧
3.读第③自然段中画“___”的语句,这些语句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3分)
4.从“虽然不是百鸟朝凤,十鸟朝凤大概还是有的”这句话中,我体会到柳笛声美妙动听,朗读时,要读出( )的语气。(3分)
A.激动 B.骄傲 C.惊喜 D.哀怨
5.文章围绕“吹柳笛”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多选)(3分)
A.柳树发芽 B.会做柳笛 C.爱吹柳笛
D.怀念柳笛 E.“我”吹柳笛
四、写作。(30分)
情境四: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阳阳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本来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我本来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我本来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我本来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请以“我本来可以________”为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注意将事情写完整、清楚,并表达出当时的感受。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提高卷(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