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
第19课《怀疑与学问》
【课内知识点总结】
一、字音
凶险 xiōng xiǎn:形容(情势等)危险可怕,也形容凶恶阴险。
视察 shì chá:察看,上级人员到下级机构检查工作。
轻信 qīng xìn:轻率地相信。
虚妄 xū wàng: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盲从 máng cóng:比喻自己没有主见,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做事。
折扣 zhé kòu:买卖货时,照原标价减去的成数。
流俗 liú sú:社会上流行的风气、习惯,多含贬义。
墨守 mò shǒu:形容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 tíng zhì: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不攻自破 bù gōngzì pò: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易错读音】譬如(pì) 懒惰(duò) 停滞(zhì) 视察(chá) 流俗(sú) 墨守(mò)
二、字形
【易错字词】虚妄 辨别 辩论 折扣 盲从 不攻自破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省吴县人,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2、课文说明
顾颉刚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建树。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顾先生读书总喜欢把自己的主张批注在书上,书上写不下了,便记入笔记本里。《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论述的就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
【主题识记】
本文以如何治学为内容,论证了“学则需疑”的道理,启迪人们不要盲从,要大胆怀疑,仔细辨别,去伪存真,积极创新。
四、重点讲解
课文重点句子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赏析】
引用论证: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学者先要会疑”,或者“学则须疑”。学者的名言既是论点,也是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种道理论证的运用,增强了说服力。
课文重点句子
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赏析】
对比论证: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推理,强调了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五、课文赏析
文章以两个分论点来证明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 。两个分论点:(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六、夯实基础
整体感知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示例: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3.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答案示例: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