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考试试卷  > 语文试卷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卷(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卷(统编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2分)

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晦(huì)       愕然(è)           嗤笑(chī)         嬉闹(xī)

B.拮据(jí)         惘然(wǎng)      栈桥(zhàn)       嘟囔(dū)

C.别墅(shù)      恣睢(suǐ)         掺杂(chān)       祭祀(sì)

D.褴褛(lǚ)        撬开(qiào)       撩逗(liáo)        煞白(shā)

2.(本题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模式  摇曳  心无旁鹜  轻而易举

B.枉然  呢喃  断章取意  李代桃僵

C.脏物  箱箧  强聒不舍  理至易明

D.濡养  飘逸  言不及义  言行相顾

3.(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

B.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C.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D.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4.(本题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慕之情,并决心以张芝“临池”的故事来激励自己。

B.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C.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D.在巡检检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本题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要想建立中国的音乐学派,也应当扎根在中国音乐、戏曲、诗词歌赋等优秀文化根基上。

②一次采风,刚踏上大草原,一位同行的京剧名家就开心往地上一坐,脚一盘,唱起了京剧。

③西方音乐学派众多,多是建立在本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

④我也喜欢京剧,但在那一刻,我第一次领悟到原来京剧这么美、这么雅致。

⑤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音乐,首先要解决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

A.①③⑤②④           B.⑤②④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⑤③①④②

6.(本题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语讲究谦辞敬语,如问人年龄说“贵庚”,问人姓氏说“贵姓”,赞人见解说“高见”等。

B.古代书信有很多叫法,如“书札、尺牍、尺翰”等,有时也称“帖”。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

D.古人常用地名、官名等作名,如韩朝宗做过荆州长史,故又称韩荆州。

二、句子默写(共6分)

7.(本题6分)古诗文默写。

(1)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6分)

8.(本题6分)学校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同学们各展身手,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其中一些活动吧。

(1)任务一:你设计了一幅公益海报,准备给同学们讲解它的设计理念。

写作提示:①说明公益海报画的构图要素及寓意;②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一位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下联,请你结合下面的资料对出上联。(宽对即可)

司马迁为李陵事上奏武帝,获罪下狱,受腐刑。他受到如此奇耻大辱,忍辱含垢,发愤著书。出狱后为中书令,继续写作,终于完成《史记》。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周亚夫恪尽职守扬军威

四、诗歌鉴赏(共5分)

(本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小题。

闻洮西捷报

(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9.(2分)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10.(3分)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共11分)

(本题11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选自李盛仙《夏日赏荷》)

11.(2分)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拏一小舟

(2)拥毳衣炉火

(3)雾凇沆砀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是金陵人,客此

12.(4分)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分)【甲】文中作者本来写赏雪,却写了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这样写多余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甲】【乙】两文都有对景色进行描写的句子,其对景物的描写分别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和         的修辞手法。

六、现代文阅读(共20分)

(本题8分)阅读《让工匠精神闪耀夺目光彩》,完成下面小题。

让工匠精神闪耀夺目光彩

王宇

①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需要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和工匠人才。这就迫切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使其闪耀更为夺目的时代光彩。

②【甲】_________。有人认为,工匠的工作只是机械地重复,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工匠看似平凡的日常工作背后,其实代表着一种可贵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敬业与踏实、坚定与专注、传承与创新的代名词。所谓“匠心”“匠魂”,就是凡事都要力争做到极致,是一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是各行各业都要推崇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真心礼敬工匠、诚心礼遇工匠,不断提升工匠尊荣,大力培育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让尊重工匠、崇尚技能、追求卓越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③潜心精匠艺、育匠才,传承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实质,是热爱、责任与付出,是默默无闻的坚持、心无旁骛的执着。艾爱国紧握焊枪53年,一辈子专注一件事;戴振涛反复测量10年,换来航母阻拦机百万数据;竺士杰潜心20多年,改进、优化桥吊作业方法,终成“桥吊状元”等,大国工匠们赢得了很多人发自内心的敬意与推崇。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广大劳动者就要学习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作作风,特别是青年人要专注技能、依靠技能成才。只有让匠心匠艺代代传承,匠才代代涌现,工匠精神才能生生不息。

④【乙】_________。“制造强国”的梦想需要匠人匠品的托举,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最关键的是要不断提升我国制造品质与水平。近年来,湖南制造业“实力出圈”,天河超算、北斗导航、“海牛”深海钻机、轨道交通装备等名片闪耀世界,无一不凝结着湖湘工匠的匠心匠艺。因而,弘扬工匠精神,广大劳动者就应躬身践行,争做高技能人才,练就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在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上精耕细作,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的产品,托举起一流的产业。

⑤劳动铸就梦想,技能开创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更多的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崇工匠、学习工匠、争做工匠的社会风尚。

(选自《新湘评论》2022年第18期文章有删改)

15.(2分)根据文意,请将下面两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

①努力塑匠心、铸匠魂,倡导工匠精神

②着力出匠品、做匠人,践行工匠精神

【甲】处应填:______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______

16.(3分)阅读文章第③段,请你简要阐述本段的论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是否需要弘扬工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遵义火车站我邂逅了一位“背篓老人”。素昧平生的相识和交谈,谱写了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难以忘怀的插曲。

②那天傍晚,我们一行人早早来到遵义火车站。就在我为携带的小件行李太多而发愁时,一位背篓老人拄着一根光溜的木棍径直向我们走来。他不停地嚷着:“同志,用不用送站?”我急忙向老人招手示意:“老大爷,您管送站,您身子骨行吗?”

③“没得问题!”老人见我主动招呼他,显得分外积极。他用劲拍拍胸脯,又补充一句,“没得问题!”

④“送这一趟多少钱?”

⑤“便宜得很,5元钱。”

⑥我以前上过这方面的“当”,“一趟”和“一件”一定要事先强调清楚。“是一趟5元,还是一件5元?”

⑦“你这位同志真会开玩笑,哪里会一件5元这么贵哟,是一趟。”老人点了点我们身边横七竖八的小件行李……“同志,你这件数是多一些,该算一趟半钱。这样喽,我优惠一下,归了包堆就算7元钱。”

⑧进站似乎还要等候一阵子。我乘机打量了一下老人,他看上去60岁光景,宽宽的脸膛堆满皱纹,泛着黝黑的亮光。老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打了补丁的军衣裤,头上缠着黑布带,腰间系着粗蓝布围裙,手上戴着破口的手套。满身的尘土,看得出送站活路的艰辛。

⑨老人的背篓也引起了我的注意。黄褐色的竹篾表皮已经被磨损得异常光滑,篓顶的边沿用旧布绕裹着,中间有明显的破折处是用塑料胶条修补的。背篓已经歪斜变形了。这在一般家庭里,早就该被淘汰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破损的背篓长期承载过多么超重的物件和繁重的劳务啊!

⑩过了一会儿,老人主动和我搭讪:“同志,听你说的像是……北京话,你这是去……”

⑪“回北京。”

⑫“我的男娃儿也在你们北京。”

⑬“打工?”

⑭“不是的,是读书……上的大学。”老人流露出兴奋的神情。我略感诧异,产生了刨根问底的兴趣:“老人家,您儿子上的哪所大学?”

⑮“就是你们那里的,叫……北京……大学……”

⑯我一听,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此刻,一种偏见在我头脑中迅速发酵——我的确很难将眼前的这位背篓老人与全国最高学府的精英学子联系起来。稍停片刻,我仍向老人竖起了大拇指:“上了这所大学,你儿子了不起,你这个做父亲的也了不起。”

⑰他使劲摇头:“跟我扯不上边。我连小学都没有读完就……这都是他中学老师的功劳。校长支持,县里头也来人关照。娃儿倒也明事理,学习起来跟干农活抢场似的,要不我们这山旮旯里头怎能飞出这么一个金凤……”猛地,老人透着不好意思的表情吞下了最后一个字。

⑱我问老人,孩子都这么大了,上了这么好的大学,您为何还要出来“送站”打工?都这把年纪了,该享享福了。

⑲这个话题一开,引起老人连珠炮似的感慨:“同志,你想想,要培养这么一个‘人物’,就算国家给娃儿补助一些,能少得了花钱?听娃儿说,你们那个城市大,东西贵,花销也多。娃儿要买些书,多少有点应酬,放假想去外地见见世面。娃儿想去打点临时工。我想让他专心读书,送站挣钱补贴他一些。我现在还有一把力气,别攒着白白浪费掉了。我没告诉他……”

⑳我问老人一天能挣多少?“没得准头,有多有少。我自个儿花销很少,除了鼓捣自家那块地,有点空就泡在这里。车站这边的人都认识我。他们都管我叫‘大背篓’。”

㉑“您的老伴?”

㉒“患了气喘病,出不得门。”

㉓“您二老将来怎么办?还是得靠这个有出息的儿子。”

㉔一听这话,老人撇了一下嘴,笑着“驳斥”我:“你这位同志落后喽。现在对头的说法,将来娃儿是娃儿,我是我,不能完全扯到一个背篓里。往后他能一是一、二是二地正经为国家做点事,我为他受这点累算个啥?娃儿能有今天,还不是全托国家的福。我只是想,让娃儿好好读书,长点真本事,去报答国家的大恩。我哪能去扯娃儿的后腿,惦记去享他的福哟。这两年灾害多,庄稼收成一般,但我在家的后山上种了些我们贵州独有的水果刺梨,销路可以,多了些收入。虽说当下的日子过得还紧巴巴,但一年比一年顺溜,有盼头……娃儿能考上这么好的学校,也让我特别安逸,我就是咔嚓一闭眼,也是笑呵呵的!”老人一脸心满意足的样子,皱纹都在微微颤抖。

㉕此刻,老人这些扑面而来的、发自肺腑的滔滔话语——浸润着泥土气息和劳动汗渍的心声,在反复地冲击着我头脑中那些貌似天经地义的世俗的积垢。

㉖说着说着,候车的队伍骚动起来。往前一望,原来检票员已经到位,开始进站了。

㉗只见老人赶忙把箱包一一放入背篓内,双肩挎上背带,一提劲利索地站了起来。我左手拉着一个小箱子,右手在老人身后托抬着背篓,缓缓地随着队伍前进。旅客们争先恐后地挤着,不成形的队伍推搡得老人踉踉跄跄。面对层层的阶梯,老人弓腰拄棍艰难地挪动着,一步又一步,嘴里发出用足气力的哼哧声……湿潮的冬夜,老人满脸汗水,我掏出纸巾给他擦擦前额,老人深情地瞥了我一眼,向我摇摇头……看着老人弯驼的身影和沉重的步履,那一瞬间,我内心深处迸发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敬仰之情。

㉘火车渐渐加速了……突然,见老人扔下背篓追赶上来,举着一只手大声地喊道:“不对头!同志,你给的钱多了,这样不行……”

㉙我把头使劲伸出窗外,扯着嗓门喊道:“老大爷,换……换个……背篓……”

㉚火车渐行渐远,老人扬着手还在喊叫什么。我凝望着老人缓缓逝去的身影,凝望着老人身旁那歪斜的背篓……一切都消失在茫茫夜色的斑驳灯火中,但老人所散发的生命之光却愈加强劲、高贵,也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06月24日14版文章有删改)

18.(3分)我与背篓老人素昧平生的相识和交谈,谱写了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难以忘怀的插曲。请你阅读⑩-㉕段,简要概述老人的哪些表现令我难以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分)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在第⑧段细致描写老人的外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分)阅读文章,简要分析第㉕段加点词“冲击”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请你在“背篓情”和“生命之光”中选择一个作为本文的题目,并结合内容说明选择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22.(本题40分)题目二:

静观云卷云舒,遐想辽远天空;静听溪水潺潺,向往静谧自然;静待花开花放,期许生命绽放;静享日升日落,眷念过往时光……唯有静,方能品出世间的美好。

此刻,静静坐在考场的你,一定思如泉涌,情如潮起。去书写吧!让你的万千思绪定格,成为你生命中的永恒。

请以“静”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按要求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卷(统编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