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共含17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ulun436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篇1: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的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也随之全面展开,各级学校都应课改之风进行了大规模而卓有成效的革新教学。高中学校的改革尤为显著。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根本性改变及新课改带给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因新时代的需要,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是对学生人文素质、语言水平、写作能力的提升性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新课程改革正全方位带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往更优秀、更全面、更创新的方向发展。

一、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教学结构的优化

1、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理念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主观的“灌输式”讲课,学生在下面强制性地被动听课。在教师进行机械式地多次重复灌输式重复下,学生虽然基本上记住了课堂内容,但是很快就忘了。于是,教师又继续进行机械式重复,如此枯燥的循环下去。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主体的角色,转变为启迪者、引导者、帮助者与评估者,具体教师先启发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再加以技巧性的引导,使学生自主自发地进行重复性学习后,融会贯通地理解并吸收了知识。

2、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使得课堂教育更加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特别的语文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起到的教学效果更是深刻难忘的。以前有一堂语文课,有一篇课文讲的是戏剧大师梅兰芳,当时的语文教师在常规讲课之余,还特别带了放录机,在课堂上给学生放了一段梅兰芳的名剧的选段。事过多年,当年的学生仍然对这堂课印象深刻。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影音直观教学,带来的效果是多么的震撼。特别目前正渐受重视的经典诵读教育,如采用标准的多媒体教学,不仅教师的备课内容可以直接反映在显示屏上,而且标准的腔调、音准、语气、感情表达等都能带给学生最具体最合格的示范。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1、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环境是枯燥而单调的。基本处于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高谈阔论,学生在下面要么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要么就是学生不屑一切地自顾地夸夸其谈。这样传统的教学式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其中颇为陈旧的唯老师言为准的强制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合当代教育。

2、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传统教育方式下,教学目标内容比较泛化,教师常在讲学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发生偏离教学目标的无意识偏差。这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现在学科各门课程增多,学生的学习任务比以前更加繁重,同样的学习时间,却要学习更多课程。

(三)注重学生的理解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属于老师的“一言堂”,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理解,是简单地死板地复制老师的标准答案。老师的知识理解是权威性、唯一性的。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是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从多种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允许学生保留有价值的个人意见。如一个命题的作文,可以跳脱出常规思维,从正反不同侧面地反映现实生活,或折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讲到《荆柯刺秦王》典故,就可以从正面讲荆柯义无反顾的勇气,也可以从反面说到荆柯不顾后果,脱离现实的盲目造成无谓牺牲的不堪后果。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多角度地,透彻理解并掌握文化知识,也能养成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能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度剖析与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疑难之处。

2、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传统教育模式里,学生处在“陀螺”的角色,教师则是“打陀螺”的人。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强制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是灌输的,填充式的。这样模式下,造成的教师教学繁重而机械,学生学习繁重而枯燥,教学成果却很不明显。鼓励诱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减少不必要的,没有针对性的机械重复,还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体差进行扬长补短的实效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及渗透到现实生活中的独立自主。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一)不能一味的追求课堂气氛忽略基础知识教学。新课改虽然鼓励教师要营造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但是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是不可取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不使课堂教学过程沉闷无趣而失去凝聚力,过多侧重于课堂氛围的创设,而省略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变成了主次颠倒的不良情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最终目的在于让课堂教学更加深刻,更加具体,更加有效率。踏实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学是根本前提,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创新,才能有意义的。

(二)不能过分的强调个性忽略有价值的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强调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在实践过程中,有的教师就有了过分强调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个别意见只是笼统地、没有原则地大加赞赏,却忽视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如此作法,并不是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是有矫枉过正之嫌。学生受了教师片面性的表扬,并没有发现自身思考中的缺点,这样不仅使他的创新学习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而且还会继续在思维的偏差上越走越远。只有进行如小组讨论,共同学习,互相辩驳的加上老师客观公正的指导,才能不断地向良性方向学习和成长。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如春回大地,一夜之间拂去了历史的桎梏尘埃,吹得千树万树“创新”之花竞相开放。只有立足于牢固的基础知识教学,紧握时代脉博,放眼未来,创新与实效并进,才能使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赵畅.试论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01:51-53.

[2]贡如云.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07.

[3]陈麓伊.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篇2: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策探究论文

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策探究论文

摘要:微课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被有效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 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语文知识的学习, 从而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 高中语文; 教学; 运用;

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微课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教学内容, 为学生构建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 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使学生深入到知识内部, 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从而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 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然而, 教师必须合理地使用微课, 才能够将微课的价值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先进教学理念结合的产物, 与以往的多媒体视频教学不同, 微课具有更加良好的`灵活性, 以短小精悍为主要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微课特点与教学内容, 更加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1]。通常情况下, 教师应对学习资源进行碎片式细化处理, 通过“微”的方式讲述重点知识。因此, 微课视频通常在3-5min, “微”体现在知识点精炼方面。这种突出重点知识的教学方法, 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脉络, 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探究, 因此微课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 利用微课制作导学案

导学案的制作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展开课前预习, 提升学生的预习学习兴趣, 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学习习惯, 为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奠定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就不必花大量的实践来展开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课文范读、自由读等工作, 而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会对部分疑难字词产生一定认知, 在课堂学习中就更加容易理解文章内涵, 因此制作导学案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与此同时, 在没有合理利用导学案的背景下, 课堂教学活动节奏缓慢,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无法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在这种情况下,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积极进行导学案制作, 并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 并在预习中学会思考与探索至关重要。

因此, 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 可以充分利用课件制作微课, 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的预习[3], 将丰富的微课网络资源分享给学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微课内容应生动有趣, 符合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 这样一来, 微课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新课程的预习, 还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 部分知识源自于课本, 部分知识是教师扩展补充而来的, 因此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讲, 学生通过微课, 会对作者、写作背景等产生深刻的认知,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就可以将重点放在文章中心思想等的理解上, 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

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时, 可以将与文章相关的精彩影视片段、人物故事以及历史事件等作为微课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例如, 在《失街亭》一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所设置的微课内容可以以《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片头和孔明挥泪斩马谡的片段为主, 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刺激, 将学生带入课文当中,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基础。

(二) 利用微课巧妙快速展示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 能够有效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新时期,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学习目标更加快速、准确地呈现出来, 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 并对学习难点产生深刻的认知。

例如, 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名师教学微课视频播放出来,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 学生意识到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 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 知识和能力。大声诵读, 对诗歌感情基调进行把握,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作品中所蕴含的雄浑壮阔意境进行感受和体会, 并对苏轼写作风格特点进行初步掌握。第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古诗中体会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在以上两个学习目标的基础上, 学生还意识到本课学习的难点, 即苏轼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采用的表达技巧[5]。

(三) 利用微课进行深入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辨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注重深入挖掘教材,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

例如, 在《鸿门宴》一课教学中, 楚霸王项羽是一名英雄, 但是却失败了, 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探究的。因此, 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 就可以全面搜集网络资料, 将图片、音频以及文字等进行整合, 促使学生对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占据优势, 却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 放虎归山后给自己带来不利局面, 最后兵败垓下自刎而死这一事件生动地描述出来。图片、音频等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带领学生展开深入探究, 促使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在微课的辅助下, 学生通过深入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 对于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始广泛使用微课教学模式, 其可以变学生为学习主体,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锻炼, 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也谈利用“微课”助力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J].学周刊, (30) :151.

[2]向文剑.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新媒体的效果分析与研究[J].中国报业, 2017 (16) :95.

[3]周曼.微课在聋校高中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运用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 2017 (15) :51.

[4]冯尚财.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7, 14 (1) :114.

[5]朱丽锋.E学习环境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以一次E学习示范课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 (学术刊) , (9) :26.

篇3:重申课改理念中体育教学研究论文

重申课改理念中体育教学研究论文

一、职业高中体育教师要适应课改理念

这一轮课程改革借鉴了国内外多方的改革成果,更多地将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笔者以为这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而言,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从体育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乃至于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角度来看,其从理论成为现实首先决定于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从体育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当前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追求的已经不是纯粹的竞技性质,而是着眼于全体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的视角应当从单纯的身体素质中扩展开来,扩展到学生的体能、技能、心理健康、道德素养、专业素养等综合性方面。实际教学中,再也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田径运动上,用三大球去应付一个学年的体育教学,而应当从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去研究、改编教学内容,以让学生的体能技能得到发展的同时,心理健康也有相应的提升,尤其是职业高中的学生需要面对技能学习与将来的就业,这其中需要学生的体能与心理健康作为支撑,体育教师在其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任务。必须强调的是,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要摆脱“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固有观念,而要作出这种改变,途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的学习,以促进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理性思考。

二、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要追求多样化

长期以来,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一大不足是教学的单一化,有资深的体育老师戏称十年前后看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有时几乎看不出变化。这说明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要作出一定的改变,而在这个方面,体育教师本身首先要有多样化的追求。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材以及体育教学的经验(经验的作用有时甚至要高于教材),从课程设计(宏观层面)、教学内容的设计(微观层面)等方面着手,既注重学生的运动技术的训练,也注重学生的体育训练意识、观念、经验、方法、内容训练,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基础为本,强调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必要的时候还要突出实用性、娱乐性等,以让学生高效参与到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来。笔者实践的经验是,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吸纳学生的观点,如学生的'建议常常带有体育赛事的技术性,与某些电视节目的娱乐性,这些内容的采用,会让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显得十分的丰富多彩。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作为教学的价值取向。笔者以为这一教学理念至今仍然需要强调。职业高中的学生具有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与学习意识较差的特点,在体育课堂上常常表现为纪律的不遵守者,而体育教师往往又没有做细致工作的耐心,因而职业高中体育课堂上常常显示出较为强烈的“张力”。而要化解这种张力,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实施教学。笔者的一个经验就是紧紧依靠学生、认真研究学生,只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与特点,就能够找到符合学生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不应当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由于专业选择不同,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生常常显示出不同的学习特点。这种学习特点在体育课堂上也有充分的表现,因此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在于某个具体的方法,而在于在遵循“因材施教”的课程改革理念基础上,去结合学生的特点以确定教学方法。

三、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要注重细节性

为人们所熟悉的是“细节决定成败”,但很少有人思考为什么细节能够决定成败。在笔者看来,在做到以上两大点要求的基础上,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就应当关注教学细节了。也就是说只有在大框架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关注教学细节才是有意义的。从笔者的观点来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细节主要体现为这样的两个方面:一是体育课堂纪律的新理念落实。笔者倾向于通过学习动机的激发来自然体现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纪律性,而不是通过强制的方法。职业高中的学生具有明显的叛逆性,而体育课堂往往又是叛逆性表现的重要场所,在这种情形下,“导”的作用显然要大于“压制”的作用;二是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的激发,这是传统体育课堂上所缺乏的。事实上笔者以为体育教师需要思考:为什么学生热爱体育课?为什么学生在体育课上难以取得教师期待中的收获?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可以发现职业高中的学生具有热爱体育的心理基础,同时又缺乏科学参与体育学习的方法。而这样的思考是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正是体育课程改革理念所诞生的所谓智慧。笔者以为,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是更加需要智慧的,因为它面临的是一个特殊的教学对象,这种特殊不是学生的特殊,而是学生学习的特殊。体育教师在面对这种特殊时,同样需要坚持课改理念,认真细致地做好研究工作。

篇4:基于微课的中兽医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基于微课的中兽医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学习模式,因其短小精悍,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特点受到广大学习者的欢迎。本文介绍高职中兽医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再采用有效的微课方式授课。教学设计时注意选题“精”,设计“妙”,趣味“强”,探讨微课程在中兽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高职;中兽医;教学

随着网络、移动通信、多媒体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教学形态出现了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逐渐趋向“+互联网”教学和“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趋势[1]。在众多资源形式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主题鲜明、互动性强、操作简单等优势,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和大众心理,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热点。“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叠加,它的核心在于创新。互联网+教育不只是单一地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互联网工具,而是一种从思维模式到教学方式上的革新,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学生也要培养新的学习观念[2]。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指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任课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的全过程[3]。最早由DavidPenrose于提出,后经国内外专家的不断深入研究[4],人们对微课的认识逐渐深刻、全面。如何将这些信息化、资源化的新技术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职业院校教学中去,使高职《中兽医学》教学与当今新的学习模式相适应,是每一位中兽医学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在传承其他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将微课引入到高职中兽医学教学中,对提高中兽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职《中兽医学》课程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痴迷网络,自律、自控能力差;社会认知模糊,职业理想盲目;遇到挫折不积极克服,易逃避;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涣散,纪律松懈;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5]。瞧不起自己所学的专业,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这给教育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中兽医学》是农业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程“基础理论部分”概念抽象,内容枯燥、繁杂、深奥难懂,“技术操作部分”实践性较强,知识点多、知识面广,高职学生很难掌握[6]。目前,该课程教学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模式,但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低,加上基础薄弱,学习效果差。因此,农业高职院校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中兽医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利用“互联网+”教学,采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制作短小、生动的不同类型的微课进行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高职中兽医学微课程设计

2.1选题“精”

微课最重要的特点是“小”。目前,微课时间一般不超过10min。因此,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在选题上必须“精”──精挑知识点。一次微课选择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技能点/有趣点),与传统课堂相比则更加精炼。重点如“整体观念”,难点如“经络”,技能点如“中药炮制”等。选题时还要考虑内容里能否加入图片、案例、动画、视频等等,因为微课不是教材上单纯文字知识的罗列,而是将这些知识点深化或用其他生动别样的形式表示出来,再融入教师对此知识点的拓展、比较、深化、延伸与总结[7],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2设计“妙”

教学设计要求流畅,逻辑性强,符合十八、九岁高职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PPT设计原则是内容完整,文字简洁凝练,注重PPT制作的技巧性、添加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强趣味性。中兽医学基础理论深奥,比如五行的相互关系,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采用图片、动漫等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教学内容,PPT的字号、字体、字色层次分明,实施层次性设计,彰显个性特色,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

2.3趣味“强”

微课内容简短、精炼,针对性强,选择性地将一部分知识点设计成微课,以更有情境、更有趣味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比如“中药枸杞妙作用”,通过精美的图片,精彩的讲解,幽默的动画等,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更能集中精力,大大提高学习兴趣。由于微课短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脑、Ipad和手机随时点播课程进行学习,方便重播,提升了学习效果[8]。

3微课在高职中兽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3.1围绕知识点的应用

中兽医学课程知识点多、琐碎,不易掌握,其中基础理论内容枯燥、抽象,技能部分实践性强,也是导致学生感觉中兽医学难学的根本原因。将微课和中兽医学结合时,不妨将中兽医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执业兽医考核点等内容提炼出来,针对重要知识点来制作微课,再上传到个人教学空间,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下载学习。课堂上,教师用已上传的微课程进行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学习方式更直观,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比如辨证部分,通过病例分析来制作微课,这样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病例的能力,促进学生转变思维模式,由基础转向临床。通过“互联网+”,使学生学习从“跟着老师走”到随时、随地学,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由“套餐”变成“自助餐”,跳出了传统教学模式。“互联网+”微课的精华就是围绕知识点应用。

3.2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中兽医学技术操作部分实践性非常强,其中实验实训教学课时比例在整个课程中达50%以上。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有三种类型:单独招生部分、五年制部分、高考中分数较低的部分,三种类型混合在一起,生源整体质量不高,学生基础教育弱,行为懒散,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难度较大。以微课进行教学,通过简短的视频、生动的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操作技能。比如犬的针灸,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对操作关键点──穴位把握不准,难以掌握针灸操作要领,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愿积极动手,降低授课效果。而实验指导性微课,由于提前发布到微课学习的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ipad等提前点击学习,掌握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操作要领等。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去学习相应的微课;对于不能来上课的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进行学习,对不懂的问题可以在微课平台上进行交流,教师或者其他学生对问题都可以进行回复作答,形成师生或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9]。这样,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学习更轻松自信,积极主动性提高,实现了实训的重复性与可指导性,起到了强化技能的目的。

3.3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的应用

教师要想设计好一个微课,必须对所授课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和总结,挑选知识点。中兽医学微课程设计与建设,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应用能力,这样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对于新的知识与技能,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提升;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不断与时俱进。教师通过“互联网+”观看学习国内外其他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然后进行资源整合,取长补短,积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总之,微课建设有助于教师业务的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效果。

4结语

中兽医学微课制作的过程,通过“互联网+”传播,有助于教师理清教学脉络,有助于教师间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方法的总结。将微课应用于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中兽医深奥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深化高职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梅辉,韦琴,张军林,等.微课在本科院校实验室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7):258—261.

[2]胡倩文.“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14(20):156—157.

[3]胡铁生,黄晓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4):15—18.

[4]梁乐明,曹俏俏.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

[5]王亚.“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新常态及翻转课堂教学新趋势[J].亚太教育,2015,(26):293—293.

[6]张丁华,曹智高,王书丽.高职高专中兽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河南农业,(2):29—30.

[7]王大慧、许宏庆、卫功元.“食品微生物学”微课的开发设计与制作[J].微生物学报,2016,43(4):775—779.

[8]赵亮、吴宇玲、胡树煜.兽医寄生虫学的微课平台设计[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8)237—238.

[9]刘桂花.微课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6)122—124.82

篇5:化学课改中探究教学研究论文

化学课改中探究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化学实验是形成化学理论的思维基础,是化学教学活动中最有效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实例就化学实验与探究教学融合在新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为新课程化学教学中以实验教学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实验教学

新课程实施多年,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探究教学,一改多年来形成的初中化学“听、记、背、练”的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模式,是探索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并强调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参与”和“体验”是科学探究的两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改变实验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直观性,会使刚接触化学实验的初中生很感兴趣,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毫无悬念,早知道结果的验证性实验教学的进行,会使他们逐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们必须改进实验方式,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和体验,重视探究过程;不仅让学生动手实验,还应让学生设计实验,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展成更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从实验中收集证据,验证猜想,获得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成为实验的设计者,操作、观察、分析、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进行启发指导,提出建议,回答疑问。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教师创设学生能够质疑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推理或讨论或查资料或实验操作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是我们完成新课程新目标的任务应该提倡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努力创设问题情景,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面临问题,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体现以实践为主,使学生自我习得。只有教师设计得巧,设计得活,学生才思考得妙,学到的知识才能灵活运用,各方面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案例:在学到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生成的碳酸钠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无浑浊出现),反应前后没有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难以使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如何来把这一难点分化,使学生掌握这一重要知识,于是我们备课组一起精心设计教案,创设情景,进行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想到了用日常生活中的塑料饮料瓶来进行这一实验,在课前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满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瓶洗净、干燥、透明),盖好瓶盖备用。实验时,打开瓶盖,倒入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迅速旋紧瓶盖,振荡。可以看到塑料饮料瓶迅速变瘪并伴随着“咯,咯”的响声,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马上又提问能用什么方法让塑料饮料瓶恢复原状,有的同学说加稀盐酸,并让同学亲自上来实验,一会儿塑料饮料瓶又鼓了起来,学生觉得很有趣。故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我们要结合每节课的具体特点集多种情境于一体,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创设“发现情境”的机会,营造一种可供学生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评价、思考、解答。

3贴近生产生活,进行实践探究

事实上,学生利用学校实验室进行开放日进行实验探究也是有限的,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化学,其实,许多探究实验都可以在家里完成,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家庭实验,可以大大减轻学校的负担。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器材,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这样既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把“活动与探究”延伸到校外,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案例:让学生思考,学生经常喝水丢弃的塑料饮料瓶,用学过的知识来设计探究实验。同学们也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可用塑料饮料瓶的上半截可作漏斗,下半截作烧杯,用塑料饮料瓶也可制作储气瓶、洗气瓶,塑料饮料瓶还可以自制的简易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等气体……。我们学校实验室里就保存着同学自己动手用塑料饮料瓶制作净水器。引导学生利用家中现有的用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究,用醋酸除去水垢、铁锈的反应,食醋与鸡蛋壳的反应,蜡烛的燃烧,蔗糖、葡萄糖和面粉的烧焦,蒸馏水和食盐水的蒸发,点燃小木条和小煤球等等的探究实验,均可在家中进行。新课程充分体现了STS(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从真实问题入手展开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总之,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尝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了去主动探索获取新知识,掌握了正确的科学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教学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实践体验能力和增强了创新意识,而且又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改变了知识、贮存的方式,从而促进基础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化学学习论》吴俊明、王祖浩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篇6: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

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

一、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然而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低下却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问题。因而,若想要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使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有效的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视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当学生遇到学习中的难题时,教师要鼓励其自主进行探索与思考,尽力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依赖教师给出答案。尤其是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往往通过自主的思考才能够使学习过程与结果更加印象深刻。教师要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融入到文言文所描绘出的情境中,使之能够真正喜爱文言文的'学习。例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师说》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求其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共同学习与朗读,并自主发表自己学习朗读后的感受,使课堂氛围轻松活跃。

二、重视文言文基础知识,加强语法教学

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基础以及语法知识,进而使文中的文言文学习难点能够得到有效的理解。在进行文言文阅读的教学时,教师应教授学生文中所涉及到的修辞手法与知识,进而能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中所表达的含义。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文言文基本字词知识有足够程度的重视,并对语法的教学给予格外的关注,使教学能够真正取得成效。基于文言文基础知识乏味而枯燥的学习特点,文言文学习也具有了较大的难度。语法的基本知识以及学习语法的基本观念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进行不断的渗透。并且应当将文言文中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分类以及总结,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引导,降低其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便于其进行文言文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廉颇蔺相如传》的教学时,教师务必将文中的重点词汇与语法教给学生,使之在充分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进行整篇文章的理解与学习,并掌握高效的文言文学习方式与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诵读与理解能力

文言文虽然较难理解与朗读,然而由于其是中国传统的语言形式,仍然需要学生进行学习与朗读,并培养自身亲切的文言文诵读语感。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要注重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文言文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还能够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更好地进行文言文的理解。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外文言文的朗读与诵读,使其能够亲自发现并感受到文言文的音律美、文字美等等,同事在不断的朗读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吸引人之处。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必须要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得到反复的记忆与验证,进而被学生完全掌握与吸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与选文相关的文言文,拓展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视野与阅读范围,使其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教学成效得到显著提升。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的学校教学提倡与鼓励教师应用合作、互动、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探索欲望的增强和对学习方法的探索。高中语文教师应在文言文的教学活动中深层次的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以培养其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更加深入,进而在良好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朗读背诵,使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具成效。教师要勇于实践探究,充分的继承和发扬古人的优良学习传统,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以及学习能力。根据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发现文言文的优点所在,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得到情操的陶冶。

篇7:农村美术在课改中成长论文

农村美术在课改中成长论文

摘 要:美术课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力为核心,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而且是重在对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使其在课程中学到应有的知识,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世纪人才,所以美术课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美术课;农村;合理性

可是在我们农村学校,目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依然存在不合理性:缺乏对学生创造力和审美力的培养,上课只是临摹,比葫芦画瓢,甚至有些学校干脆不上美术课,这些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及中小学生个性的培养,把农村有些非常有天资的美术人才扼杀在了摇篮里,这样的教学毫无效果可言,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我深感忧虑。近年来,我们地区适行了课改,改变教法,本人就这一年多来的课改体验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创造力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导入,使学生兴趣益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记得我在高考的那年,有一道考题是一首诗,让考生通过想象来对此诗作画,这即是考创造力又考学生的知识能力,真是一举两得。我有感而发在课堂上提出一首学生熟悉的诗,让学生针对诗分析讨论,刚开始别做太高的要求,同学们兴致很高,边朗读边思考,老师给出范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提出对诗做画的理解,老师评论看哪组的创意新,并且引领学生的思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上出农村特色美术课

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校的设备不足,场地确实有问题,特别是新课标下的'美术课,教材上没有几个字,教参上的方法好多又不适合农村学校实施,而在学习材料的预备上,学生往往预备不足或者根本买不到,有的既是预备了,也是低劣的材料,影响美术课的正常进行,让很多老师都感到困难,因此农村美术课基本上是“看书上画”,有的甚至是“自由课”。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不就是适合学生特点的,能让学生接受的教育吗?因此,我们为什么不考虑整合农村的教学资源呢?从某个角度来讲,农村的美术资源远比城市的要丰富,农村中美的东西很多,我们的美术课要让学生发觉这种农村存在的美,进而去欣赏这种美,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造美的人才。

三、开放的课堂,激活的空间

我们结合教材,充分挖掘本地可挖掘的资源,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美术教育的新路子。看到农村的老房子、古建筑、山林风光,艺术的来源本来就是生活。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要一味的追求多先进、多高雅的东西。如我们上泥塑课,让学生到校园、田间地头和泥巴,然后到操场的水泥地进行上课,这些是城里孩子所办不到的,不要管学生做出什么与教材上不一样的作品,只要他们喜欢,想捏什么就捏什么,形式虽然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上课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捏,捏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时我也带上相机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拍摄农村人劳动的场景和拍农村的新面貌和新变化,然后回到学校,把它们整理成板报,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这些事画下来,那就更高一筹了。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时代、新办法、新课堂、不苟一格,让学生上课感到兴趣十足,充满乐意。在我们农村美术课上引领他们走进一座神圣的艺术殿堂,农村美术课的改革,势在必行,比葫芦画瓢的时代要让它少一点,美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教育出一个个画家,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美和欣赏美,从而会欣赏生活中的每一样东西。玩不是教学手段,但玩可以让学生兴趣高昂,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的引导下,艺术就出现了,美术课的真正意义不就是这吗?学校没有的东西,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去找,在田野里发觉,在玩耍中学习,在玩耍中进步,在玩耍中成长。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爱玩,会玩,才能在玩耍中学到新的知识。

五、勇于尝试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美术教师的授课基本上是一张嘴一支笔的传播方式,教师的主动性差,教研教改更是一纸空文。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如何改变,给这潭死水注入活力,这就要老师去深挖教材,认真备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操作中有规律可循,有原则可依,切勿好高骛远,劳而无功,要大胆尝试推进课改的深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美术教育。

“笔墨当随时代”,是绘画的一种境界,美术教育要不断的创新,教学要改革要深入细致的进行,从学生乐学的爱学的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为我们农村的美术教育创出一条新路子,让广大农村学生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的美术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开创先河!

篇8: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做好课改工作论文

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做好课改工作论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各地的高中语文课改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中。高中语文教师应紧跟课改潮流,顺应教改趋势,摒弃以往教学过程中的弊端与不足,融洽师生关系,共促高效、优质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建。

一、创新教学,激发兴趣

在传统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未遵循学生基本的认知规律,重视理论教学胜于实践教学,通常情况下,教师采用教材内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进行有效的创新教学非常重要。

教师应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较为优良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与品德得到双重塑造,这样,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成为可能。同时,教师应适当地融入创新情境教学方案,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水平。

进行创新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势与创新教学思想有机融合,体现出基本的教学状态,还要富有创造性特质和幽默诙谐的`教学要素,将语文课程中的读、背、写等特点,以及相关规律纳入到实践中来。同时,教师要注意不要遗漏课后学习步骤,要与学生学习现状和学习特点、认知状态等相互融合,彰显出高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精神。

二、营造氛围,因材施教

在语文教学的讨论环节和交流环节中,不同学习意见的交汇是思想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同时也是情感的交融。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营造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非常重要,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与稳步提升。针对此种影响,教师应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在愉悦教学氛围之下,学生会得到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会保持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发散性思维会不断形成。

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化特质进行不同的教学计划设计,之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关的教学目标。课堂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教材作为主线,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和课堂主人,按照层次化,分类实施因材施教语文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中会主动去学习和动手操作,在学生实践时,教师要给予一定指导和帮助,引导其运用正确方法去解决问题,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都要给予关心和爱护。

三、结合技术,优质评价

教师应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知识教学,因为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屏幕上予以生动的演示,文字此时会被具体化和形象化,学生就会一目了然。结合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知识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内容,实现课本要素和技术要素的完美融入,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在教师引导下和自身努力下,学生的学习心态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可稳步攀升。

在新课改标准中,过程性评价被列为重点,从实际角度来进行分析,也就是注重学生学习效果,而不是单单注重学生学习成绩,需要综合各项指标和要素来进行综合评价,其主要分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必须实现二者有机整合与有效互动。在评价环节内,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案,不仅要肯定学生学习成绩,还要使其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学习缺陷,最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已受到广泛关注。高中语文教学是整体高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操作环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内容下达之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质的培养,以及全面开拓学生的视野,特别是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予以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高中语文课改教学的实践要点,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隋德新。浅谈高中语文审美阅读教学[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126-127.

[2] 叶红梅。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标理念带给高中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变[J].新课程学习(下),(4):24-25.

[3] 于洁武。学科发展史的视角看高中语文新课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25.

[4] 钟海虹。新课标 新理念 新教学:论高中语文新课程给教学带来的改变[J].新课程(中学),2014(4):5.

[5] 石耀华,赵彩丽。试论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内容的现状与出路[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7-129.

篇9: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是有很大的优势,它可以高效便捷地给教师提供授课环境,能针对每位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来进行针对性解答。微课主要是通过视频来实现授课的,教师在视频里加入教学课题、练习课题、反思总结等内容,通过把这些资源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新的授课环境,以方便教学。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常常因综合素质不过关而出现很多问题,如不少教师在课堂中不能顺畅地组织课堂教学,不能及时准确地解答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语文的课堂中学得不够扎实,那么他们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很严重的畏惧心理,久而久之,会增加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害怕说错,害怕被老师批评,被同学会耻笑,最终导致了学生不敢回答问题,越怕就越不说,越不说越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微课的优势

微课就目前来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主要具有以下两种优势:第一,适合教学对象。高中语文的微课是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需要来展开教学的,微课需要具备学科学段的分辨能力,建立同一学科,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比如同一个语文知识点,针对水平不等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都应该有差异。微课有利于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同时也是符合“微课”的理念。第二,主要是认知方面。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的学生认知方式是有很大差异的,如对一些固执的学生,可增添一些视频、图像的形象知识,这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清晰的认知。还可以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景陶冶。在当今网络发展迅速的时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三、微课的重要性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用五到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和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达不到系统整理知识和长时间的记忆和存储的要求,虽然教师在不断地传授学生知识,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是很显著,而微课平台的使用就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在授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传统授课中出现的弊端说再见。教师把“微课”教学内容传到互联网的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和一些其他的移动终端进行查看学习。通过微课,学生可以学习到教师在课上传授的知识,每当学生在没记住和碰到学习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终端设备来自行解决面临的难题。学生通过移动终端上网,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种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当下次遇到同种问题时就能顺利解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总之,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内容精简、主题突出,有利于学习重难点的攻克。

四、微课应用的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越来越受广大师生喜爱,每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吸收其精华,传播“微课”的先进思想,尽快地学习并且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勇敢地接受和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在“微课”的发展趋势中找到自身的研究兴趣点,实践的落脚点,制作出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微课”。在教学中,践行课程标准对教师“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的要求。学校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要积极鼓励教师制作“微课”,从对“微课”感兴趣的少数教师入手,以点带面,慢慢推动到备课组和教研组;还可以在校内组织成立“微课”小组,避免教师“单打独斗,闭门造车、各自为政”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学校或地区还可以定期进行微课设计理念的创新研究以及“微课”技术的交流分享活动,以提升教师制作“微课”的能力。

五、结语

现在的时代逐渐进入了一个“微”时代,教学和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满足了当代高中学生的各种需求,同时也符合当代教育环境的基础。此外,微课的应用将会帮助孩子们轻松地学习,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淑娟,宁鑫.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4(80):45.

[2]刘彦.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戏剧之家,2015(4):211.

[3]张雪梅.微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成功(教育版),2013(24):50.

篇10:高中语文中课堂点拨的应用论文

高中语文中课堂点拨的应用论文

教师的课堂点拨是把双刃剑, 适时到位的点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拉近师生距离;反之,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怎样才能让课堂点拨帮助学生的学习之舟行得更远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充满智慧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一旦到位,就宛如智慧的火种,能点燃师生共鸣的火花,能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教授李白《 将进酒》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诵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声音过于平缓。这时,笔者装出睡眼惺忪的样子对他说:“ 你扮演的李白估计是快要要睡着的李白, 而非诗歌中满心悲怆的李白。”

学生闻言都笑了。在接下来的朗读中,他们都有意识地将前两句读得高亢奔放,后两句读得舒缓低沉,深深地体会到了诗人的悲慨之情。在这样的点拨中,教师敏锐地指出了学生的不足, 让学生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又如在教授李清照的《 声声慢》时,学生也知道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悲伤的, 但就是读不出那种悲戚感。在朗读首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学生只注意到声音要低,因而读出来时显得平淡无味。 笔者灵机一动转而问:“ 大家认为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呢?”

生:“ 她在寻觅‘ 误入藕花深处’的青春时代。”

生:“她在寻觅与丈夫‘ 东篱把酒黄昏’的幸福时光。”

师:“但她最后找到的是什么呢? 对此我们都心知肚明,只是徒增了伤悲。请问,当你内心充满无尽的伤痛时,你会用怎样的声音回答别人呢?”

生:“ 哭着回答,声音有哭腔。”

师:“很好!所以我们在读时要读得深沉。停顿的地方,要用气息带动声音,形成拖腔,声断而意不断,就能读得更悲了。”

生:“ 我认为读时要读得轻、读得慢,才能读出忧郁。另外‘ 惨惨’一词语调要高些,这样富于变化,才会有更强的感染力。”

生:“朗读时应带有一种迷茫的感觉, 因为她什么都没有寻觅到。”

师:“ 同学们回答得真好, 我们朗读诗歌时只有使自己身临其境,才能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

对学生精彩的回答, 笔者赞叹不已, 但又想追问:学生的智慧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显然,这是点拨的结果,而且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并不是直接的、生硬的,而是瞅准时机顺势而发,先通过点拨让学生认识到原有的不足,从而进入愤、悱的状态,然后再通过点拨让学生有所思悟,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精彩课堂

课堂上,教师的点拨是教学的助推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点拨应在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进行,通过教师真诚的关注、精妙的评价、智慧的引领,不显山不露水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比如执教鲁迅的小说《 祝福》,在挖掘祥林嫂的悲剧根源时,教师问“ 祥林嫂是被谁害死的”.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名学生语出惊人:“ 祥林嫂是自杀的,不存在凶手问题!”该生摆事实、讲道理,滔滔雄辩。其他学生针对他的观点展开辩论,课堂气氛甚为热烈。另一个学生辩论说:“ 祥林嫂本就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她以何种方式死并不重要,黑暗的社会才是幕后黑手。”

学生间的互动评价之所以热烈, 是因为教师点拨精当,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合作、竞争的`意识,课堂教学因此生机勃勃。

三、在点拨中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性

( 一) 教师要关怀所有的学生

爱默森曾说过:“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破除“ 师道尊严”,消解“ 教师中心”,以尊重为基础,尊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用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充满人情味的语言去感染学生,用幽默而富有哲理的道理去启迪学生,用真实生动的事例诱导学生, 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一些表现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张扬个性、展现才华,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自身价值实现的幸福。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丰富的学识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 二) 教师要尊重个体 ,真诚交流,共建和谐课堂

教师的课堂点拨要及时到位,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教师多给学生一点理解和鼓励,对学生而言便无异于雪中送炭,使他们在情感上受到安慰,在心理上获得补偿。这样一来,学生便更善于表达,且乐于表达。

( 三) 点拨要避免单调,力求多样

教师要巧妙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例如在一次作文评讲课上,一名学生这样写道:“ 她的眼睛明如春水。”笔者立刻予以嘉许,并追问“ 还有其他比喻吗”.学生有的说“ 葡萄”,有的说“ 水晶”.诚挚的交流既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锁,又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 1] 辛 立松。高 中语文课堂“ 点拨时机 ”探究[ J] .现 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03)。

[ 2] 张 思荣。巧 点拨 妙生成 ---论高中语文点拨法[ J] .中 学语文,,(03)。

[ 3] 孔立新。运用点拨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J] .中学语文教学,,(02)。

篇11: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应用论文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十分落后,探索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方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摆在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前。近年来,微课教学方法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本文首先介绍微课的内涵与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

近年来,伴随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微课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并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的微课,是借助相关教学视频来进行课堂教学知识点的学习以及整个教学环节的开展,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似之处在于:包含全部的教学内容,并注重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微课的优势在于授课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上文主要介绍了微课的内涵以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探讨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如下:第一,利用微课导入新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前导入环节犹如一首歌的前奏,是整堂课的引子,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充分调动起来。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说的就是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打造精彩的导入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积极参与到接下来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为语文教师,其需要充分认识到微课导入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图文并茂的视频教学。第二,利用微课创设情境。众所周知,教学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究其原因,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时时观察学生的情绪波动,通过展示优美的动画视频,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语文学习氛围中,有利于小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第三,利用微课聚焦重点。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其可以抓住教学重点、易错点以及难点,把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们,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重难点教学中要充分彰显微课的优势,精心设计微课内容,层层深入,一步步解析知识点,进而实现知识点的内化,以提高学习质量。第四,利用微课引导思考。微课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具创造性,微课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针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情感,而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使得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拓展知识面,提升文化水平。第五,利用微课拓展延伸。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而拓展延伸无疑可以帮助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更上一层楼,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语文学习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在课堂上,教学知识点可以借助微课来呈现,同样的,课外拓展知识也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注重课外知识点朝向多角度、多元化方向延伸。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足够的微课创意,并科学合理地展开知识点的引导,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阔眼界,促进语文知识的内化过程。另外,微课也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语文成果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把优秀作文、学生的学习成果、读书笔记、作文范文等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围绕相关主题让学生充分交流与探讨,实现资源的共享,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三、高中语文教学的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与人之间每天的沟通、交流都离不开语文作为基础,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引入生活中的素材,把实际的生活与高中语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进行《山雨》一课的讲解过程中,针对课文中对大自然美丽景观的描述,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相关的语句,让学生们对课文先有充分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找出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美丽大自然的场景,并引导他们使用优美的词汇以及优美的语句来描述出来,让学生们充分的体会到语文的学习是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好语文对于一个学生日后的全面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总之,微课以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精致化。本文首先阐述微课的内涵与特点,然后从利用微课导入新课,利用微课创设情境,利用微课聚焦重点,利用微课引导思考,利用微课拓展延伸五个方面,探讨了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助力。当然,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本文的论述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还希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更多的层面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给予本人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冯尚财.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0(1):125-130.

[2]王晓莉.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14(1):89-96.

[3]黄玉玲.谈一谈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20(4):00187-00187.

篇12: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运用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们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不可以只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高考成绩而开展,而是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然而,传统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地保证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本文围绕着微课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对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望可供相关人士参考。

篇13: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运用论文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微课利用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整合互联网上的资源,通过在语文课堂上播放视频来为学生创造比较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将自己带入到语文世界中,使学生成为高中语文课堂的主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及作者情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微课的内涵及其特点

微课,指的是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某一教学环节进行资源的整合,进而开展教学活动。同其他课程一样,微课的教授内容也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评价等,从而能够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作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针对微课教学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内容包含的主体少,因为微课教学本就是围绕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二是,微课所需的时间短,使用起来更灵活,能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时间;三是,微课的内容与教学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精确性,使用的教学资源和素材的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微课本就是利用小型的视频,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并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加高效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从现代教学的角度分析,课程教学的优化程度主要由两方面决定: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能够有效地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其原因是教师能够根据微课资源中的名师课堂教学进行观摩和学习,并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取自己喜欢的名师进行重点的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微课资源中还包括一些课堂教学设计、课件、讲课方式以及专家评价,这些都有利于全方位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常来说,高中语文老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但是他们日常的阅读和进一步学习的方向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微课资源对庞大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分类,这就可以满足教师不同的需求。

三、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1.利用微课导入课堂内容。课堂的导入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课堂能否良好、适宜的导入关系着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微课作为一种先进且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利用一些小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对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课前小视频也给他们紧张的学习带来一些调剂,缓解了他们紧张的氛围,营造紧张又不失活泼的学习氛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这也满足了学生的发展特点,使得课堂的导入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而为整节课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开一个好头。2.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入,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真实感受,让学生都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投入到高中语文学习中来。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微课的资源和小视频来为学生创建与实际学习生活相关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从而加强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复杂或者较难理解的内容,而只凭教师的口授又不能完全讲明白,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资源中的相关视频,使学生融入到相关的情境中,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身份转换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传授内容。3.利用微课突出教学重点。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利用微课,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抓到教学重点,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运用微课资源,在使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综上所示,高中语文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双面夹击下,难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通过新课程改革,将微课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变革,使高中语文课堂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高中语文教学变得生动且丰富。

参考文献:

[1]范建丽,方辉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谈微课与教学的整合[J].远程教育杂志,,35(3):104-112.

[2]倪潜梅.微课,让习作教学“闲庭信步”“步步生花”———习作教学中微课的创新性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C刊,2016,(6):56-57,61.

[3]汪敏才.巧借东风云水意,踏星掬月近天涯———浅谈高中语文“四微四步”写作教学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z1):289-290.

篇14:微课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论文

微课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论文

一、利用“微课"推进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前准备

微课是以多媒体视频为记录载体,将一堂课或者阶段性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快速播放的形式进行呈现。相较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微课在教学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存在着不同,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的落后,老师依然采取的是在讲台上以口头的形式讲述整堂课,农村地区的教学质童依然大大落后于城市。因此,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形式,推进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高中语文课程有更多的文言文、古诗词,对于很多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可以将文言文、古诗词的知识点融入“微课”当中,将课堂的重点内容列出知识点进行挑选和编排,通过微课将语文教材中的精华知识在短时间内进行呈现。比如说,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老师可以将蔺相如捧和氏璧出使强大的秦国并能够“完璧归赵”、蔺相如和赵王同秦王在渑池相会、蔺相如对廉颇的“畏惧”、蔺相如对于门客的解释、廉颇负荆请罪作为课文的重点教学内容和贯穿整篇课文的知识点和线索,提前将这些知识点录制成微课。而后在正式讲解这篇课文的课堂中,可以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将录制成的微课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从而让学生对于《廉颇蔺相如列传》文章的主体结构、主要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学生在对于高中文言文、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微课”丰富农村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农村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微课”为教学载体,不断丰富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将“微课”的应用不只是只用于课前对于学生的课文知识预习,同时,借助于“微课”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导入。这也有助于在语文课堂上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也能为教学任务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可以将“微课”融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比如说,在《滕王阁序》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课文描述的是有关于滕王阁的内容,通过引经据典、景物描写体现出作者王勃的情感。像“落霞与孤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以以微课的形式配上在秋天夕阳西下的江面上孤鸯迎着晚霞飞行的图片,并以动态视频的方式对滕王阁的外景、内部空间进行展现,结合《滕王阁序》内容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作者王勃写景所流露出来的郁闷和不平、对有心投笔和请缨报国的决心和勇气。通过微课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有充分体会文中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大大改变了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课文的重点的难点。

再比如说,在教学《雷雨》一文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周朴园、蘩漪、周萍、四凤、鲁妈、鲁大海、周冲等文中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而后将《雷雨》的话剧影像资料进行搜集和下载,通过多媒体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对于话剧的形式、话剧的表演、人物的刻画有更深层的了解。老师在微课完成之后,可以让先前指定角色扮演的学生对《雷雨》话剧进行朗读或者是表演,从而让学生自身体会《雷雨》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社会现象等进行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拓宽学生语文思路。

三、利用“微课”扩展农村高中语文课外的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其思想性、逻辑性、宽泛性都是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扩展自身的语文知识学习面,包括课外书刊的阅读、课外事物的观察。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条件贫困、留守儿童的管教困难等问题,使得很多农村学生在课外根本不会去学习课外知识,或者是对课外语文知识的学习毫无兴趣。因此,老师要重视“微课”的利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语文知识内容的拓展。

比如说,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中,老师可以提前在网上将有关于作者朱自清的资料、夏日晚上荷塘在月色“照耀”下的美景图片和视频进行搜集和整理,在课文结束完成之后利用课堂最后的十分钟左右时间向学生进行播放,学生在各种“眼花缭乱”的关于荷塘月色美景的摄影图片中会呈现出惊叹的状态。这时候,老师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天然资源,让学生在课外之于对乡村的“荷塘月色”进行观察,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课外生活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

四、结语

尽管“微课”教学理念的提出有些时日,但是在大部分学校“微课”形式教学的推广应用还不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借助于“微课”教学少之又少。随着智能技术设备应用的普及,“微课”教学形式的传播也迎来了绝佳的时机。所以说,要充分认识“微课”教学的重要性,促进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优化,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篇15:同课异构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同课异构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在我国新课改的大趋势之下,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老师和教育研究者所重视,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之一。迎合大趋势发展的“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必然在教育领域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含义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就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不同的教学进程、教学结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而这里的“种种原因”一般是指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以及教学习惯,当然,一般情况下,教学环境也是造成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目前新课改的情形下,“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一般是通过在一个教学内容下,不同老师进行变换式授课或是一个老师连续进行同样内容的授课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前者是“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主要呈现方法。然而,由于不论是多个老师教授同一内容,还是一个老师用多种方法教授一个内容,在上课方式、课堂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内容上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拓宽了学生对于相同知识内容的接触角度。对于老师而言,促进了老师讲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的操作能力,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老师参与教学探讨的意识。当然,目前“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在高中课堂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同样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和误解。

(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产生原因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应运而生的,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是由学生个人特点决定的,所以,不同老师对于“同课异构”的理解方式也略带差异。一部分老师认为“同课异构”应该强调“异”字,也就是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多样化教学,但有的老师认为,“同课异构”的最终目的是进行教学研究,课堂效果只是“同课异构”的一个小部分。但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内容,不难发现的是,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性化教育,并且对于老师教学设计,也应该考虑到老师的个体差异。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首先,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起点是对于自身的认识,课堂学习的内容以及目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载体,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时,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空间。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每个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识都不是一张白纸,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考虑到学生自我的语文修养以及学生掌握的基础语文知识。

比如,在小说板块《林黛玉进贾府之人物描写方法》教授时,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初中学习的语文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简单的来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因为这样会限制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其次,对于老师来说,“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在对老师提出更高教学要求的同时,也给予了老师更多的选择。不同的老师的自我涵养、教学风格、思考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给予了老师更多自我风格的发展空间,在进行“异构”时,学生可体会到多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可以学习到不同老师对于相同内容的思考方式。老师在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备课时,也可以更多的进行思想方面的.摩擦,老师之间也可以相互吸取所长,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相信以上两个方面,就是“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了。

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根据上文对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阐述,可以得知“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老师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与老师自我提升能力而产生的。所以,同课异构中的“异”具体来说是一种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任何一个老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体现者,每一位老师都有它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就是集不同老师的长处为一体,通过精炼,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体验。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一位学生在一门课程或是一篇课文上,只能够学习并体验到一位老师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课程时是没有第二选择的。而授课的老师在课堂上需要自我做出无数决定,在没有参考的情况下,是无法对答案的“最佳性”进行合理判断的,这样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质量,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但是“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则不同,作为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拥有从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的教学体系。

在课前,老师可以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在课上,不同老师同一教学给授课老师的判断提供了更多参考,在课后作业布置与作业批改方面,答案也不再单一,学生与老师的思想可以有更大程度上的碰撞,由此可见,“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下,不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的成长都是十分具有帮助的。就用高中语文课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学来说,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故都的秋》中感情色彩的理解,那么在授课时,就会着重让学生体会其中饱含作者情意或是意象描写的句子;然而对于侧重写作的老师来说,在授课时则会选择一些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的句子让学生进行赏析。当然,也会有两者都注重的老师会选择在授课时对情感以及描写手法穿插讲解。然而俗话常说“术业有专攻”,也许两者均侧重的老师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较为全面的感受,但是这样的教学内容必然不会有“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下多位老师共同授课来的更为精炼,因为在“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下,每位老师都将自己擅长的方面精炼再精炼,那么学生所学习到的内容必然也会是精华,学生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也必将得到最为最好的使用。

三、结语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中的关键就是同课与异构,这两个词其实是来自于化学中的专业术语,但是,这两个词语却能够很好的反应课堂的主要特点,那就是复杂化和多样化。在新课改的大潮流下,课堂改革不论是从课堂内容还是授课方式,多样化与复杂化都是必然的趋势,所以,“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不仅仅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它在教学体制改革中也十分具有发展前景。

篇16:别在课改中迷失自我的论文

别在课改中迷失自我的论文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态度、情感、方法等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失偏颇,或者过于追求形式或者角色定位模糊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走进了一些教学误区,对新课改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从而做到防微杜渐。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英语教学误区。

一、注重全用英语教学,忽视中文作用

许多英语教师认为只用英语授课,学生就有了英语学习的环境,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教师就想尽办法让学生去揣摩一个单词、一句话的意思。有的教师甚至宁可让学生囫囵吞枣,也不做半点中文解释,他们认为学习英语新教材,教学中不能使用汉语,在教学中绝对排斥汉语,并且坚决提出“nochineseinenglishclass.”的口号。其实,初中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不高,他们的理解接受能力也有限,又一直生活在母语环境中。所以,我们了解学情,就要处理好英语和母语这一对关系,我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所谓“尽量使用英语”是指教师首先必须使用英语教学,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学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实际特点,要善于使用学生已学过的英语词汇来解释和表达新的教学内容。所谓“适当利用母语”是指对于用学过的英语不能解释清楚的教学内容,可适当利用母语进行翻译,讲解。这样既省时又高效,又不会使学生产生误解或乱猜的现象。英语课上得是否成功,跟教师是否全用英文上课几乎没有多少直接关系。注重形式的人才会误以为全用英文上课的教师水平高,学生学习效果好。其实不一定!上课是否用英语,用多少,还是要看教学内容、学生接受能力、教师语言水平等具体条件而定,不能脱离教情,学情一概而论。

二、注重口语表达训练,忽视语法讲解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把语言技能分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中又把“听”和“说”的位置放到了前面,所以很多教师为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一味抓住和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忽视对语法的适度讲解和指导,殊不知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法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语法也是掌握语言的“捷径”。实际上,我们没必要谈“语”色变,关键是如何分解语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把它总结出来。还有,学生与教师也是必须面对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测试和升学的压力。在英语的各种练习和测验中,出现失误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对语法的掌握情况不好。所以,教师在注重对学生口语训练的同时,也要对语法进行适度的讲解,学生在掌握理解语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学好纯正的英语,而不是中国式的英语。我认为比较科学的语法教学模式应为先呈现涉及到的语法点的真实语言素材,如句子,篇章等,帮助、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语法规律,并加以总结,教师的任务是引导,补充和纠正。这样,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权威的语法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语言的奥秘和规律,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淡化语法”不是不学语法,我们应本着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观点,正确地认识语法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所取舍地教授语法知识,有所侧重地对待每一种语法现象,将语法知识和篇章结合起来,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时常更新,跟上语言变化和发展的节拍,而不应仅仅为了方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而片面简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唯其如此,语法教学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服务,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三、注重气氛热闹活跃,忽视双基训练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双基”就无关紧要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上。在不需要合作的时候来个同学之间的“合作”,不需要自主探究的时候也来个“自主探究”。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也许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学习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实际上这是“做秀”,完全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只是盲目地迎合新的课改理论,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本身。事实上,在这种课上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不理想的。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课堂上出现了热火朝天的抢答、提问景象,但仔细观察一下,角落中的个别学生总是在做“配角”,理解力稍慢、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成了随声附和的旁观者。他们知道,即使举手,教师也不让他们发言,教师怕浪费时间,怕给自己的课堂添乱,怕自己的课堂因学生的不出彩而不热闹。学生在课堂上“轰轰烈烈”却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获得知识;课后,很多学生连课文中的.单词都不会读写,基本的词语都不会运用。所以我们教师不能只图课堂气氛活跃,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指导和训练,英语教学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能否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教学环节的设计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只有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各项任务中,让学生运用英语去组织语言材料,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悟体验、探索发展,学会学习,掌握方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形式上的“热闹”“出彩”不等于学生真的学到了东西,有时候,安静一点儿也许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四、注重小组合作形式,忽视个体发展

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比起班级竞争学习或个体学习来,更能有效地掌握、保持和迁移概念、定律和原则等,合作的集体成员可以逐渐形成更高超的概念学习策略,更有效的探寻和利用他人的信息,更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复现或用自己的话阐述正在学习的材料,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在几乎所有的英语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这就是当前课堂上最流行的“小组讨论交流风”。无论这节课是否需要小组合作,为了体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精神,许多教师自然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上,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形”而无其“实”。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的人”,坐在那里静听甚至无所事事;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还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因此这是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情景下,对于一些后进生而言无疑是创造了“浑水摸鱼”的好机会,人云亦云;不用太多的思考,只须表现“嘴巴在动”、“手不停”就属表现积极。这样的合作学习失去了本来面目,也不会产生集体合作的效果。从英语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小组学习,也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有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说上两三句,就草草收场。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把握教材,对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科学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哪些需要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根据实践情况科学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适时把握合作学习的动态。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一定的独立的思考空间,学生必需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合理引导、训练学生学会合作。让每个学生真正在讨论之后有所得,整体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

五、注重电化教学设计,忽视传统教法

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了,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都使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把一般教学手段不好表现的内容开发为英语课件,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和录像。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好处。但过分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这种形式,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周有十几节课的英语教师根本不可能给每节课做大量的课件。事实上,只要下工夫,花心思,即使没有课件,使用好幻灯片,一台录音机,加上一些道具,三下两下的简笔画,我们照样能上出优秀的课。有的教师还常常忽略板书的作用,上课无板书或者随心所欲设计板书,觉得它无足轻重,其实不然,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理想的板书简直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科学合理的板书可以使一节课的结构脉络清晰、有条理,对学生的书写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在学生学习知识时,充分利用板书的灵活性,留一些空间给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因知识现象形象化而忽视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恰当运用板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课件的使用上,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与英语学科的特点,多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精神、理念要转化为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以上这些误区的出现,主要是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改的要求,过分注重形式的新颖和丰富,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规律,人云亦云。因此,我们在新课改中一定要找到新课改的根本主旨,领会它的真正内涵。结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实际规律,灵活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探索我们在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和高效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走出对新课改的误区,迎来新课改下英语教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篇17:课改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课改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的启用,是对语文教育科学化的追求,也是提高、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教师,要不断的自我剖析与反思,深刻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不够主动。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就是教师把“已有”的知识进行传授,跟着教师设定的模式一步步接近现成的答案。所以,学生习惯了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方式,一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表现出来的不是积极主动,而是一脸茫然。即使有自探提示,学生也是被动的去思考,没有显现出极大的阅读兴趣。

2.不能用心去朗读。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无暇顾及学生如何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文章蕴藏的情感。正是因为着眼于狭隘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忽略了思维因素、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没有反复的朗读,恐怕学生难以理解句子中的滋味。

3.学生的个性体验不够。在自主探究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的想法不对,错过展示自我的机会;有的则大脑一片空白,丝毫没有头绪;有的则想法浮于表面,不能感悟其中蕴藏的深意。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按照传统的师道尊严,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以牵牛鼻子走的形式,百般驾空、抑制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4.口语交际能力弱。语文园地这一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是老师最头疼的了,话题一出,全班鸦雀无声。老师单纯的.认为这是因为农村孩子视野窄,见识少造成的,对此环节几乎是匆匆而过,也造成学生表达能力差,与平日的口语表达形成恶性循环。

二、构建有效教学的途径

1.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主动学习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语文课阅读的兴趣尤为重要,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本内容,是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一个重要起点。首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并将情境设置的情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升华。真正做到以文促学,以情促学;其次,自探提示问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质疑,设计要有趣,分层推进、逐层深入地去探究文本,让学生方向明确,步步解疑、把握要点、理解难点、品味精美语句、体味作者情感、积累语言文字、受到感染熏陶、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介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并从一节语文课的阅读,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相同风格的作品、文章内容的后续和发展等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形成较为浓厚的阅读兴趣;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览、阅读方法交流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注重学生的朗读。首先,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欲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差,领悟能力低,但模仿能力强,范读尤为重要;其次,注重学生的有情感朗读,在朗读中实现情感体验。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但是,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上,加以情感,这就使得学生在朗读上有了很大难度。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读后自身的感悟的不同,直接会影响学生朗读时的情感色彩。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实把握每一个环节不同情感的体现,进一步让学生通过课文进行情感体验之后进行朗读就会有更好的阅读效果;用充裕的时间来品读、悟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进行充分的悟读。悟读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读读悟悟,不是通过讲解而是通过自己的品读感悟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悟读的教学价值在于高效与深刻,课堂上既洋溢着学生的朗朗书声,有涌动着学生揣摩品味的思维潜流,课堂教学的活跃外象与学生思维的深层触动同时生辉。

3.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巧妙创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如: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插图或课件演示生活片段,让学生“走进画面”进行想象、扮演具体角色,表演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学生入情入境,克服心理障碍,情绪也会变得高涨,带着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交际活动,使之产生“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从而“情动而辞发”,滔滔不绝。其次,利用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利用早课,结合生活实际组织一个话题,以朗诵、演讲、相声、辩论、故事会、课本剧等多种形式来开展活动,简单而不枯燥,短小而不乏深刻,多方位、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研究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