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语言特征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语言特征研究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语言特征研究论文(共含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c2son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语言特征研究论文

篇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语言特征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语言特征研究论文

摘要: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当中,语文老师教学语言的运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也是对小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无不表现出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与否。当前国语教学课堂缺失生动的语言活力,因此应该立足于语文这一语言学科的自身特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合理控制和揣摩运用情况,用生动的、规范的、富有趣味和美感的语言情景表述引导学生进入国语的奥妙世界。

关键词:语言运用;语文教学;能力提升

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任务归根到底是对学生合理掌握和应用国学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要想充实语言文学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基于老师对语言的把握和合理运用。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多数都是得益于教师课堂知识的传授,因此在语文教学当中,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的特点和规律,情景导引激发小学生语言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提升[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是语言艺术的生动呈现,教师语言运用和修为深刻影响着小学生。所以,针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特征,对语文语言运用进行剖析,对于升华学生语言水平,发展学生语言的运动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通常会呈现以前几点鲜明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鲜明的规范性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有着明显的示范作用,特别对于广大的小学生来说,可以说在他们的心理把教师看作为是知识和行为的化身,教师的言谈举止是他们模范的最佳对象,远远超出了父母和其他亲人朋友,对教师有一种神的一般的崇拜。语文教师对于语言的合理规范的运用深刻的影响着小学生,越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越应该对语言进行深入把握,就要越具有规范性的特点,小学生正在处于语言发展和运用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他们对语言的模仿能力超出于其他任何年龄段很多倍。[2]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咬文嚼字”把最正确的语音、词汇表达和语法的运用呈现给小学生,为小学生创造出一个生动规范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首先要注意平翘舌区分,这是十分重要的,语音会伴随着学生的一生,一旦出现偏差今后很难纠正。词汇表达和语法的运用一定要使用正确,都以全国通用普通话为准绳,严格要求教师自身,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基础语言得以正确的发展,今后才能更上一层楼,因此教师语言运用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的发展,除了语言的规范性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语速的控制,发音声音情况和语调的自然和谐等一些问题。

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课堂教育教学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当的科学性,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具备饱满的语文认知,提升小学生的人文涵养,语言表述更要具备科学的严谨性,不能含糊其辞,要清晰明确的表述。当代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和御用词语的正确内涵,从而能够准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语言表述的科学性同时呈现出用语表述的简洁明了。正如弟子规上所述“话说多不如少”,语言表述需要简明扼要,需要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扣题,重点突出语言精华部分,丰富主题内容,在语言上以少胜多。

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生动性

语文课堂教学用语要突出生动性,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小学生,对于事物和知识的认知形象思维处于绝对的优势,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学生的语言需求。[3]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有着璀璨的文化历史,遗留了大量经典的文学著作,生动形象的表述所阐述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尽量使用生动愉悦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文学经典的'意境当中,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语言的生动奥妙。教师应该能够运用娴熟生动的语言对人物、情节和事物等描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如临其境。语言运动的得体恰到好处、简单扼要、生动形象就能够使难以理解的词汇变得通俗易懂。例如教师在教学当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让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汇,这时教师要是只是对这一词汇进行单纯的详细解释,往往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时教师如果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简洁语言进行描述,会激活学生形象思维,满足学生对美好事物追求的需要,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4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在于能否体现出语言的艺术性,运用语言描绘出生动形象、扣人心弦的美感,创造出情景的美感,使学生陶醉在美的意境当中,激发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师在语言的运用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语文老师的专业性主要表现在声音饱满富有感染性,语句组织流畅欢快,语言生动形象、简明扼要,遣词造句恰到好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美感,语意表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给予学生语言美的享受。有人曾经说过,完善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4]

参考文献:

[1]梦庆敏.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素质与能力,.

[2]吴舜华.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及其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9(4).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4]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

篇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论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进行教学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令该类群体各项潜能得到妥善锻炼基础上,愈加有效率地研习各类创新知识点。作为优质化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大这部分导入工作的重视态度,透过研究、创新等巧妙导入形式贯穿,推动课堂教学实效改善进程。笔者的核心任务,便是集中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各类合理化导入艺术形式,避免令小学生像以往般引发思维紊乱迹象并且拖延课程讲解进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应用模式

导入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如若教师能够针对该类艺术加以协调化把控,便能够令课堂教学实效变得愈加理想。须知足够精妙的导入艺术,可以令小学生群体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振奋,克制以往课堂注意力低下隐患前提下,激发出他们无限的潜力。所以说,尽快理清现代小学语文课堂科学化的导入艺术形式,系统化贯彻落实素质化教育指标,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必须引起各类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1借助问题导入艺术改善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性

疑问可以说是推动学生持续深入性思索的核心力量,更是调动他们自主式学习欲望的必要途径。特别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讲,他们时刻保留坚定的猎奇和求知信念,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征,为小学生设置各类富有针对性的问题,借此激发他们更为强烈的思维冲突效果,进一步积极思索、学习知识并提升个人实践技能。如在进行《迷人的张家界》课程讲解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借助巧妙的问题设置途径,引导学生及时介入到积极的思考状态并主动获取各类关键性语文知识点。至于这部分问题内容则可以表现为:“同学是否去过张家界、作者是透过哪些角度将张家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貌加以表现的?”归结来讲,这部分问题设置,要尽量保证和课文内容联系的缜密程度,与此同时,还要适度激发学生的长期猎奇心理,令他们至此过后自主阅读课文并从中提取整理相关问题答案。这样,便可以令学生透过文章精细化阅读等途径,明白张家界拥有秀丽别致的山水和无比珍惜的动物。由此看来,问题导入对于改善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性,的确存在非凡的辅助功效。

2配合故事导入艺术调动小学生长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致

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倾听故事的习惯,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故事导入艺术环节设置,借由该类群体听讲需求全方位满足基础上,调动出他们更为深刻的学习兴致,令他们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体验到学习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对于今后小学语文课程良性教学效果强化,影响作用非凡。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期间,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故事导入艺术,令学生快速掌握该类课文的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回忆中国除夕夜的景象,包括品尝丰盛的.年夜饭、观看无比精彩的联欢晚会等。在学生沉醉于美好回忆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引入安徒生经典的童话故事,即一个拥有着善良之心的小女孩,在富人们庆贺新年之时,为了卖火柴而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在引发学生思考这个小女孩为何如此不幸的问题基础上,调动他们挖掘作者内心情感的积极性,保证他们至此对各类新课程保留强烈的关注度,在该类情况之下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必将能够赢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音乐导入艺术实时调节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不同阶段中的主观情绪

最能撼动人心的莫过于音乐,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导入音乐,不单单可以启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智慧和陶冶其情操,同时更可以令他们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之上紧跟教师讲解步伐,最终顺利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如在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讲解期间,教师便可以借助音乐导入艺术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情绪,令学生在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有没旋律的前提下,快速且集中地投入到语文课程学习活动中;再就是消除紧张情绪,获取情感陶冶的高尚成就。

4通过多媒体等高端设备导入艺术

组织学生学习丰富的课程内容多媒体设备的投入应用,目的就是保证课堂教学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即借助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元化、灵活形象的表达模式,令学生深刻地感知语文课程中的各类人物形象,激发出内心强烈的学习动机。事实证明,此类课堂导入艺术的贯穿,极为迎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征,保证该类群体顺利认知难易程度各异的课程内容。如在进行《桂林山水》课文讲解期间,教师便可以考虑结合多媒体导入艺术制作精美的演示课件,令学生透过视觉、听觉等感知角度清晰地体验到桂林山水的别致景象,令自身仿佛置身其中。之后他们学习该类课文就会显得更为轻松一些,对于文章中各类重点内容也会有着更为深刻的见解。归结来讲,开端处理得足够妥善,距离日后的成功顶点才会愈来愈近,而一节实效性较高的小学语文课程,同样需要凭借科学性的导入艺术作为支撑。如此才能时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并加快各类新课程的讲解进程,为整堂课的有效进行,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希望日后相关教师能够多加注意并予以灵活应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上贯穿融入各类导入艺术,需要教师预先做好相关研究工作,即保证将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特征等要素充分考虑进去基础上,运用富有针对性的导入形式激发他们的猎奇和探索欲望。长此以往,使得他们紧跟教师讲解步伐并强化自身对各类知识点的学习实效,最终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协调化发展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凤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15(14):137-156.

[2]王翼炜.引生入文,导出精彩―――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19(11):87-96.

[3]刘颖.让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更加精彩[J].现代经济信息,,26(24):115-123.

篇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研究论文

一、保证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小学生在刚进入学校的时候,会把教师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人,他们在这一阶段对老师说的话唯命是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认为老师是知识的化身,老师所做所说的都是对的,因此可能会在经年累月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的影响。教师并不是完美无缺点的,在进行教学时可能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被学生学习到了就会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以为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言传身教的同时充分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并且在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教授语文课程时,需要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那么相信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学习相信也会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就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难和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针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保证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小学生在刚进入学校的时候,会把教师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人,他们在这一阶段对老师说的话唯命是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们认为老师是知识的化身,老师所做所说的都是对的,因此可能会在经年累月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的影响。教师并不是完美无缺点的,在进行教学时可能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如果被学生学习到了就会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以为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言传身教的同时充分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并且在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教授语文课程时,需要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在教学时一定要坚持语言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尽量使用标准的书面语言不要出现方言等。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模仿能力都特别强,因此老师需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正确的书写和使用规范语言。

二、保证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他们的知识量和语言储备量都远远不及高年级学生,因此,对于很多事物甚至不能清楚的表达,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由于认识的汉字较少在理解时可能也会产生一些误解和偏差。这也就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难题,并且要求老师积极开动脑筋解决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教学时,如果遇到了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甚至从未接触过的事物,老师可以将其用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图片具有易于理解和形象的特点,即使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接触过,但是凭借图片也能在头脑中对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此外,经过研究表明,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将书本中的文字和图片相结合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给学生讲解“瀑布”这一词汇,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肯定都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亲眼看过,那么这样陌生的词汇教师就可以采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逐个解释。相信对于这样新奇的东西,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和被激发学习兴趣的。

三、教师在教学时要保证语言的生动性

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使用一些符合他们理解能力的表达方式。小学生思维活跃,但时也会出现一些比较幼稚的语言和想法,这时,老师要做的不是打击他们发言的积极性,批评他们表达的错误而是更应该鼓励他们发言和积极思考,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提高自身语言的生动性,不能一味死板地给学生讲解,比如在给学生讲故事时应该使用一些生动活泼的语气再加上适当的表情,这样可以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语言的魅力,长此以往,学生也会被这些生动、质朴的语言吸引,模仿并形成自己的语言。在保证语言的生动性时,教师必须要保证语言的形象和有活力。所谓形象就是老师在讲述故事或描述事物时务必要做到仔细和精确,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一个相应的形象出来。有活力主要是指教师讲述时的语调。语调有抑扬顿挫,不同的语调对于感染学生的情绪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教师也要注意这一方面,尽量保持语言的生动形象、有活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的来说,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把握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和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此外再加上合理的教学方式和引导方式,相信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对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篇幅限制,分析得不够深入,略显浅薄,此外,本文提出的上述三个对策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能给予参考和评价,如有不足请批评指正。

篇4:语文课堂教学的非语言交流研究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非语言交流研究论文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其存在的最初意义便是为了进行文字的教学,它的存在也基于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但是现代的语文课堂并不能简单地使用语言交流来完成,语文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个过程依托于语言和非语言交互进行。教育改革提倡新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模式,语文课本也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们进行创造性学习,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改变以往沉闷的交往模式,创造新型的,轻松明快的交流方式,这样来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相互配合,能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得到发展。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课堂;教学;语文

语文作为一门饱含感情的学科,自然需要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的配合,语言交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加以非语言交流的配合,能跟深切地让学生感受其中所包含的的情感与内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表现自己,通过这种姿态给学生传递信息,与学生们交流感情,启发学生思考。

1非语言交流的类别

1.1表情语言交流:表情语言交流是非语言交流中比较重要和常见的一类,他可以对语言交流起到强化和烘托的作用。表情语言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的改变,是人们感情的主要表现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对教师表情的观察,直观的感受教师的情绪,比如在语文课堂上,由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反应到教师的直观表情上,或者赞赏,或者愤怒,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和规范,也让学习课堂更加活泼,相反若是教师保持表情不变,会让学生感觉课堂严肃,烦躁,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1.2肢体语言交流:与表情语言交流一样,肢体语言交流也非常常见,而且他动作幅度比较明显,容易得到学生们的注意。教师通过头和手臂等肢体活动为学生传递信息,可以通过点头或者摇头等形式的动作表示对学生的评价,在板书过程中通过敲击黑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调重点等等,在长期教学活动中使用这些语言,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默契,既活泼了课堂气氛,也有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1.3语调语言交流:这种非语言交流需要以语言交流为载体,当语文教师在以口头传授形式教授知识或者朗读诗歌和课文时,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诵,在重点知识部分提高音调,吸引学生注意,也在课文精彩部分加入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们如同身临其境,切实感受文章深层次地感受和内涵,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得到感情的升华,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1.4服饰语言交流:服饰语言交流是一种特别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它在作为一种交流模式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性格特点,气质和审美能力,也是学生了解教师的一面镜子。在课堂之中如果教师的服饰比较鲜亮和大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轻松,但如果教师的衣着比较死板,就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

2非语言交流的优势

2.1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上文中,多次提出了非语言交流对学生注意力吸引的积极作用,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交流方式,在进行教师教学的环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及时反馈了学生们的学习状况,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得到了学生的非语言反馈,譬如学生会皱眉表示不解,微笑表示领会,而教师通过这些反馈,再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既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领会,也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联系。

2.2增大了教师表达的信息量:教师通过对语言交流的非语言性加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递了自己的感情,也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纠正和评价,起到规范的作用,也对学生进行提醒,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2.3让学生更加直观理解课本知识:通过多种交流方式交互进行,增加了教师的感染力和课堂活泼的.学习氛围,在不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时候也能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让学习者的感受更加深刻,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层次。

2.4加强了师生交流,增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友好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大量的运用非语言交流,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更加活泼亲切,让学生感到亲近,也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加深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推行新型教学模式的运行,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

3如何应用非语言交流

3.1运用过程要轻松自然:教师对于以上非语言交流类型的使用,必须基于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如果教师的表现过于浮夸和虚假,非但不能起到原来的预想情形,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不仅丑化了教师的权威形象,还会让学生感到反感和抵触情绪,对语文课的正面感官也会大大下降,所以非语言交流必须同语文教学课堂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优良表现,加深了学生的好感,也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成绩。

3.2使用程度适可而止:对语文教学来说,并不是每一种非语言交流都可以在课堂上表现,都可以与这一门学科完美结合,发挥其预期效果,不当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也会造成反效果;还有正确地交流表达模式也需要重视其使用程度,不能让交流方式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让学生的注意力都在教师的身上,忽略了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本身,不利于对于课程基本知识的巩固和传授。

3.3建立教师和学生的默契:教师要从开始就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交流方式,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的培养与学生间独特的交流模式,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地走动,尽量的照顾到每一位同学,也能让学生保持警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长时间的练习,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教师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反馈,在加强教师和学生感情交流的基础上,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4总结

总结来看,语言交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非语言交流起到辅助作用,他们都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应当结合高中学生阶段性的性格特点,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大体的规划,配合以适当的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方式,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促进学生的积极自我发展,培养他们正确地情感价值观。

篇5:小学语文自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自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速度迅猛,对小学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低等问题,直接导致语文学习效率质量下降。因此,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需要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从而实现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小学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把握这一关键时间段,利用有效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教材难度大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而小学语文教材难度大,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薄弱,使得学生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时就会出现困难吃力的情况,从而造成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出现沉默情况,长此以往,小学生就会对语文学科产生厌学心理,从而使得小学语文学困生数量直线上升。

(二)教师课堂上忽略学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是具有严重的目的性,大部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都是为了应对升学考试,而并不是真正为了自身需要,同时,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授课过程中,就会只关注语文考试部分内容的教学,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从而造成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厌学的心理,语文学科的学困生数量直线上升。

(三)家长不重视学生语文学习

现阶段,部分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经常是忙于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重视,当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后,家长就一味的将责任归咎到孩子身上,认为孩子没有努力学习,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学习质量严重下降。与此同时,部分家长认为语文学习较为简单,对其并不重视,当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不到帮助。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一)调动学生兴趣,划分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离不开学生高昂的兴趣,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学生的兴趣做支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讨论中的话,那么显然,合作学习的效果连传统教学的效果都达不到。所以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多参与,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在课上表达出来。而合作学习常用的方式就是分组,在分组时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学习能力强弱的平衡,尽量不要出现不同小组之间接受能力太过悬殊的情况,那样就成了某些学生表演的舞台,不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合作学习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分组之后,教师也应该对一个组内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照顾,注意激发后进学生的兴趣。在选题上也需要平衡学生之间的兴趣点,如果不能吸引大部分学生的兴趣,那么无疑偏离了合作学习的初衷[2]。

(二)制定学习目标,积极组织讨论

合作学习的.关键就是需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讨论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协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然后再进行积极讨论。这个学习目标可以是课文中心思想之外的感悟总结,或者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画杨桃》一课为例,学生除了中心思想:不可以想当然,要实事求是之外,可以进一步拓展思维,历史上或者生活中,有哪些实事求是的例子?这就让学生明确了讨论重点。小组讨论时,必须让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加强组内交流,最后向全班陈述讨论结果。教师也应该针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评价,给学生以正面的反馈。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着人们求知兴趣前行的动力,促使学生学生对某一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的去研究去做,因此,增加兴趣的培养,专注于学生对阅读兴趣的培养很重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学的天性,建立众多的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他们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会的学习机会更加的充实,做到更加的有利于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教育方法,由创建情景来进行学习的主导性,逐步增加学习层次,增加学生们的阅读主导性,通过深层次的语文阅读教育,使得语文阅读教育顺利进行,并且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只有积极参与学习才是学习成功的重点。疑问是学生能够兴奋起来的高地,也就是说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良好时机。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经过思考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帮助破解答案吗,教会学生如何自主性学习,同过学生指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这样学生会记忆更加深刻。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进行教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小学生主动去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中。综上所述,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活泼好动、心理浮躁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善于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合作学习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营造学习环境,只有在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篇6: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性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性研究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学习语文知识,对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以及未来学习中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如今的教学中,小学语文存在着一些教学上的问题,比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全部的中心,学生仍然只能在课堂中进行记录一类的学习工作。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是无法真正形成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的。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性教学

小学语文的创新性教学,并不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教学方式,而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更全面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如今的社会发展十分迅速,学生对于新的信息的接受能力又十分强,在信息大潮的刺激之下,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了。

一、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我们今天讨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创新性改革,并不是要全面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找到一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差学习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才能够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一个课堂的核心,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基本模型就是教师奖学生记,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少有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权利与空间。而学生在小学时期正处在一个思维极度活跃发展十分迅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教师的教学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如果学生头脑中所有的内容全都来自于直接照搬教师的讲解,那么学生将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当学生面临更难更复杂的问题时,就很难通过自身的思考进行问题的解决。这就导致了学生很难成为一个在思想和知识上独立的人。

(二)课堂互动性较差。上文说到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一个发展的活跃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是很难保持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的思考的,一旦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出现偏差,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被要求长时间的专注于教师的讲解。然而,受学生客观因素的限制,很多学生虽然身体还坐在课堂中,思想早已经涣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是没有机会与他人进行交流的,然而与他人进行交流也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扩充学习思路非常重要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缺失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存在着偏差和漏洞,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独立思考性以及与他人的沟通能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限制。那么今天我们来讨论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性策略,就是要在解决这样问题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在现代的教学理念中,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中心。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水平进行。在我们主张的创新性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学习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将学习的思路教授给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理解所学到的知识。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给予学生点评和梳理。比如在讲解《悯农》这首诗时,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布置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去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写作手法,以及这首诗想要表达的含义。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以及在课堂上的听讲,最终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教师根据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最终给出点评,这样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思考结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中就能够知道如何正确地去思考知识。

(二)增强课堂互动。今天我们说到的课堂互动不仅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还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虽然我们在上文中说道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师就要被从课堂中剥离出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思考和互动中去。比如在讲解《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内有学生去收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学生负责去整理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有学生负责去思考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最终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将这些内容进行汇总,这样每一个人都发挥了自己在合作学习和课堂互动中的价值,也让整体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最后,教师可以针对每一组的讨论状况和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并对于学生没有说到的部分进行补充。对于学生说的好的部分进行表扬。

三、结语

在这样的课堂互动的环境之中,整体的课堂氛围会变得更加活跃,我们语文的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得到根本的提高。在我们今天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之所以要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教学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可以让学生接受到最新最好最有质量的教育,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更好地应用知识,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元好问.语文课堂多样性教学的研究[J].教学研究..

[2]刘斯明.小学语文的分组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

篇7:小学语文语言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语言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特征和接受能力,开展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的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需要不断研究改革,提高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力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学习环境不协调。当今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说话时不能表达一句完整的话,课堂回答问题时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口,或者只能说一两句。造成这些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大,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训练,只是一味地闷头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很差。家庭方面的一些因素也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产生影响,家长对孩子语言能力的教育欠缺,或是家长自身不良语言习惯对学生产生了影响,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佳。(二)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一些孩子自身存在胆怯、自卑等心理,不敢开口说话,说话时紧张,不能流畅的表达。这是由于一些孩子自身性格就内向、胆小,还有一些学生自尊心强,害怕开口说错话引起别人嘲笑,因此就选择闭口不言。学校对孩子施加的学习压力也导致学生的自我封闭现象变得严重起来,只顾着学习,不善于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和沟通,导致了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对于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教师还需要多加关注,积极引导学生改善心理状况,勇于表达自己,鼓励学生开口说话,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三)教材设计问题。教材的设计方面存在欠缺,很少涉及到口语交际的内容,教材缺乏对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一些教材上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展示,导致教师一味的给学生布置各种测验和考试,学生无法拥有机会进行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及时有语言表达的训练,有时候只是找代表发言,也是一小部分人有机会表达自己。因此,教材设计的问题也影响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四)教学方法问题。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忽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滔滔不绝的讲,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让学生习惯了这样的教育,也就变得不爱开口。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开发利用社会与家庭的学习资源。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学生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在孩子面前避免使用粗俗、暴力等语言,并积极引导孩子与人交流沟通,鼓励孩子大胆开口,勇敢的表现自己,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同时,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改变孩子不健康的心理。(二)营造和谐、平等的互动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氛围,消除一些孩子心理的紧张感,避免学生上课时不敢说话甚至不敢动弹的现象。给学生多一些互动的机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来,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三)创设课内外真实有效的交际情境。教师要打破教材的禁锢,避免一味的只盯着成绩。要多创设一些让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去交流。教师可以成立兴趣小组,给学生布置一些调查的小任务,可以是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小组配合,调查不同班级的卫生状况。这样就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并且积极的与别的班级的同学进行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又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沟通,让学生不再羞涩、胆怯,勇敢的与人交流。(四)教师加强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表达的基础是词汇量的积累,小学阶段学生的普遍特征就是词汇量的积累不足。教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基础的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语言积累,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对学生展开语言表达方面的培养。教师可以布置词汇积累方面的任务,并要求学生讲积累的词汇应用是实际交流中,养成学生积累并应用的好习惯。

三、结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要尤其注意学生这个阶段的特征。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打好基础。在教学中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交流沟通的条件,从小抓起,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2,(12):100.

[2]全国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7,(04):143.

篇8:小学语文作业研究与实践论文

小学语文作业研究与实践论文

摘要:好的作业能测量学生的实际水平,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老师的下一步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我发现有的老师布置作业就是一刀切,而且作业的布置往往是千篇 一律,不分学生的能力层次。我想这样的作业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好的作业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合学生水平的,能够提高学生能力的作业。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设计;作业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能力,教师只有灵活多样地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才能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充分的“乐趣”。下面就自己的点滴体会和大家谈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的研究与实践。

一、分层作业的设计要加强后进生基础知识的训练

众所周知,后进生是老师重点辅导的对象,按照一般的做法,在课余将后进生叫到办公室,单独辅导,说是辅导,其实无非是强迫他们更正错题或者是背诵相关的知识。这就是说没有真正研究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没有研究他们为什么学习不好的原因,而是通过大量的做题来填鸭式地教学。如果我们了解了后进生哪些方面欠缺,一点一点地补救,效果应该是非常好的。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谈的是他们的基础知识问题,后进生其实说穿了哪个方面都差,所以,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的训练,就可以弥补他们以前没有学好的内容。语文学科的学习,就是基础知识的点点滴滴的积累,积累得越多,综合能力就越强。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就要考虑后进生的实际水平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布置一些基础知识的作业。具体以古诗词为例来说,要求后进生对全部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是比较难的,那么怎么办呢?根据实际后进生的情况,可以让他们背诵名言名句就可以了。如《山居秋暝》里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能书写正确,大概的意思明白,就达到了他们的知识层次了,没有必要说写出诗句所描绘的山水画面。曾经看见有个老师布置全班同学,续写这两句诗的内容,言下之意是把这两句诗扩写成一段散文。像这样的作业,根据我的经验,一般的学生是根本写不出王维的诗句的原意来的,这就是说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设计的作业也没有突出层次性。

二、分层作业的设计要突出优等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作业的设计,不光是对后进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还要兼顾优等生的知识层面。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留有充足的空间,让优等生发挥。还是以古诗的学习为例,在背诵的基础上,他们可以探讨古诗文的押韵,看看有什么特点。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本里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押的就是“ɑ”韵;此诗的朗读节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标注,大的节奏是“二二三”。诗词的知识,往大里扩展,还能探讨对仗的知识,如杜甫的《绝句》里“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典型的对仗,具体说就是数量词对数量词,“两只”对“一行”;鸟对鸟,“黄鹂”对“白鹭”;动词对动词,“鸣”对“上”;颜色对颜色,“翠”对“青”;事物对事物,“柳”对“天”。这样分析下来,学生对唐诗就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再给他们布置作业,回去把自己家门口的对联或者邻居家的对联抄录下来,这个也是层次性的作业,优等生肯定抄录得多,后进生保证抄录得少,或者是个别后进生就不去抄录。回来后,老师再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以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如“门迎东西南北财,户纳春夏秋冬福”就是很好的工对,尽量让后进生来分析,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配套练习里的作业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我们的学生有配套练习这本作业,里面的题分为基础知识和能力扩展两部分或者是三部分,对于后进生,就把基础知识工工整整地写出来,无须写后面的能力提高题。基础知识就包括汉字的注音,汉字的书写正误,字词的正确使用,文学常识填空,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适当还有仿写句练习,病句的修改,一段话的信息提取,课文原句的填写,根据语言环境写句子等,够后进生学习的了,无需再做那些难度大的题,也就是拓展延伸题。一般拓展延伸题都是课外题,如果不借助工具是无法完成的。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优等生可以在网络上查阅对比,做出自己的判断,完成学习任务。

四、家庭作业因人而异,分层设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的作业中家庭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少了家庭作业,学生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在家里无所事事。但是家庭作业布置不当,就成了家长的负担。在当今绩效工资的背景下,老师几乎把宝押在了家庭作业上,现在好多家长抱怨,小学生的作业太多,如像有的一年级的学生,每天晚上要做两套试卷,语文和数学各一套。这样按时间计算,从八点开始计算,不到十二点是做不完的。有人肯定会问,这样有效果吗?小学生能记住那么多的知识吗?在我看来纯粹的劳而无功,甚至可以说是伤情害命。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家庭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要突出某一方面的知识点,如近义词的积累,就课文里的一些词语搜集整理一下完全能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比如明丽———明艳,期待———等待,欣赏———观赏,赏识———赞赏,琢磨———思索……像这样的词语每天积累三四十个就可以了,没必要一整理就是几大张,学生呢一个都没有记住,图了数量完全忽略了质量。所以,唯一的标准就是学生记住了没有,不是靠题海战术提高成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作文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分层训练

老师都知道,学生的作文能力千差万别,有的学生根本就写不出自己的作文,往往是抄袭别人的。所以,教师在布置的时候,题目可以是一样的,但是从字数到文采的装饰,却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类型,不同类型的学生写不同层次的作文,是比较科学的。因篇幅的限制,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综上所述,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掌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宏观上调控好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给学生下放一定的作业自主权,学生就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自己喜欢的作业,在作业这条路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篇9: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与旧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按大纲所列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单一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了各种各样的分析课,从词句分析到层段分析,从中心分析到写作特点分析,最后导致不少人“无语无文”;教师抱着教参上课,按各种资料辅导,学生的分数保住了,但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就是无法运用,造成要用的未学,学了的无用,使原来实践性很强的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从改革课程结构人手,运用现代课堂理论,把原来的必修课(我们平常用教材在教室里所上的课)课时进行压缩分解,增设读写课、赏析课、实践课,为学生营造、融合提升、扩大学习语文的环境,让他们走进广阔的语文大世界,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去探索语言文字的奥秘,在生活中感悟语文的博大精深,使其语文能力得到发展。

一、必修课奠基,营造语文环境。

语文学科是基础课程中的基础,作为学习生涯的必修课,语文的必修课堂教学必须起到奠基作用。它不仅是学生语文扩展与提高的前提,而且还要为营造语文环境服务必修课注重了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优势,我们应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大胆地改革调整,进行减时增效,克服过去花时多,只重教本、效率低下的.必修课堂教学。现在课时减少了,要完成不变或更重的教学任务,只有在课堂效率上下功夫,只有变大干、苦干为巧干、乐干,才能达到目的。在必修课课堂教学中坚持通过教材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夯实学生“双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到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学习方法,同时营造一种充实的语文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并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读写课促学,融合语文环境。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必修课里即使把课文读得很熟、教得很透,对于全面提高读写能力是远不足够的。必须使课内外结合起来,通过课外阅读与写作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而读写课则是保证课外读写的有效形式(尤其对农村学生无书籍、无时间、无指导的三无状况)。要使读写课真正起作用,关键是学生阅读书籍资料的建设。在这方面,我着重抓了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2)组建班级阅读交流站,让每个同学选择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期初暂借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并建立系列的借、还、管制度,期终如数退还,达到一个同学出一本书,就可享受数十本书的资源与信息的目的;(3)根据各自家庭实际与书籍爱好类型,自主课外选用。在读写课上本着由浅人深,融合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原则,教师既可向学生推介内容,也可对阅读方式方法进行指导,还可与学生一起探讨疑难。学生在读写课中采取自由阅读方式,精读、赏读、略读、选择读各取所好,遇到障碍既可查阅资料,又可质疑问难;既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讨论交流,不时间插诗文吟唱、手抄报编辑、心得记录、好词佳句摘录推介、读书方法交流、121头作文、扩续编故事、自由作文、参加征文赛、写作投稿等形式,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学写,在写的实践中促读,使读写形成一个整体,促进语文学习,融合语文环境。

三、赏析课冶情,提升语文环境。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内容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赏析课就更好更优地达到“文道统一”让学生通过赏析品味古典佳作、记忆历代名言警句,吟诵唐诗宋词,兴唱元曲,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研读古墨的幽香,欣赏如诗如画的描绘,叹服文学、书法艺术的精湛,油然而生美的情感,身临其境地享受中外古今的精华瑰宝,学生在赏析中审美,受到思想教育,在审美中陶冶情操,认识真、善、美,辨别假、丑、恶,达到提升语文环境的目的。在实践中一首绮丽小诗、一段细节刻画、一个人物塑造、一则经典故事、一幅漂亮书法,均可让学生在谈感受、发表见解、吟诵、对话、模仿、辩论、欣赏、交流中陶醉。教师适时给予点拨,让学生随文而歌,随文而泣,感受学语文不仅是一种爱好,而且是一种享受,其中之乐,妙不可言。

四、实践课激趣,扩大语文环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让丰富的校(课)内生活和精彩的校(课)外活动相统一,变封闭为开放,解放学生头脑,让学生放开手脚在更广的时空里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扩大认识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环境。在教学中可开展以下活动:(1)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材料,通过一事一议,小评论员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2)模仿影、视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训练。(3)结合学校的校会、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座谈讨论等活动进行概貌总结。(4)以接待员、公关员身份向别人介绍学校、家庭、自己的爱好、理想,体验洽谈、交涉、公关的艺术与策略。(5)通过影视和生活接触学习广告的设计与制作,并为自己心爱的物品设计广告方案。(6)针对社会、学校、班级的热点问题,开展分析调查,举行论辩,用举例、列数以理服人,进行演讲比赛,在旁征博引中训练感情、语调。(7)向英雄、榜样学习的社会实践与调查,并在职工中树立“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形象。

五、培养后备干部的艺术

校长除了搞好领导管理工作外,还有做好培养后备干部的工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深入,领导班子中必须有年轻干部来充实,现代年青人能干者多,积极上进者多,私心较重者有,因此在培养后备干部方面,校长要保持清醒头脑,不急于求成提拔,要多考察,多引导,让培养对象多做工作,多锻炼,从思想上了解是否是一个斤斤计较,干点工作要报酬,加点班要报酬的人,与同志之间是否团结合作,处理问题是否大度、豁达,在大事大非面前是否讲原则,顾大局在实际工作中,最终成果方面考察是否有工作能力和水平。如果德才兼备,再向上级组织报告,请上级组织考察,此后才作为后备干部的培养者。这样能调动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上进心和爱岗敬业精神。

六、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表扬批评与奖励惩处是一致的,是领导激励部属、调动全校职工实现奋斗目标的一项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领导艺术。奖惩分明,从古到今都非常实用。表扬批评恰如其份,就能调动积极性;运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作为校长,不论对谁都一样,遇事讲原则,不能因人而异,而应一个标准量到底,一面镜子看人、讲事、办事、处理事,一视同仁,否则被罚者不服,校长威信逐渐丧失。

在对有错误的部下惩罚批评时,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一要掌握被惩罚批评者的性格,要心平气和,以坦诚、和蔼可亲的语气,与部下交流出错的原因,改正的方法,被罚的依据,令部下高兴接受,不带情绪回家,不背包袱上班;二是在批评错误的同时,肯定被批评者的优点、长处和成绩的一面,并提出光明的前途,使其感到缺点错误的出现并没有令领导对自己失去信任,反而得到的是安慰与帮助;三是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批评人,主要批评事,批评这种现象,清除影响,引起他人的重视,同时注意不将个别问题引申为普遍性问题在会上讲;四是一般情况下,若不是原则上的错误,私下个别交换意见、交心,要求以后注意改正就行了,不带原则性而带普遍性的问题,针对现象、事实,在会上不点名提醒大家重视改正;五是批评时也需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不把话说绝,人无完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知错能改就行,不要伤害感情。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愿所有校长都成为一名懂现代管理理念,掌握领导艺术的创新型校长。

篇10: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一、课题的提出: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限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判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自主性,只能跟在课程计划的后面亦步亦趋,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是难免的,主要有:1、重教材,轻学生。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最大特色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内容,这导致掌握教科书的程度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教学过程也就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当设计的环节完成以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怎样去掌握,掌握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复制”知识的效果如何才知道。因此,传统教学缺少活力,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枯燥。2、重结论,轻过程。传统的教学特别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它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教师习惯于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无需动手实践就可以快速地将知识存储于自己的大脑。这种教学设计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与个性的摧残。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只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满堂灌”、“填压式”的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苏教版教材的全面实施,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我们改革旧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探索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的教学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我们经过论证,决定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作为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为了了解“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借助网络系统,在“中国教育网站”、“雅虎”、“搜狐”、“好123”等网页上搜索了部分资料,我们还查阅了几十种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及专著。从目前我们检索的资料看,有关新理念课堂教学设计等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呈现以下的特点和态势:

(1)积极探索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2)更关注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普遍希望通过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国外发达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较深入研究,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就有“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法”、“奥苏贝尔接受式教学法”、“威廉斯创造性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这些研究基础,对我们课题研究有指导和借鉴作用,但还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开发研究。

2、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1)联系:

①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研究的内容都要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②研究的指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一致的。都将以人格发展理论及新课程标准理念为科学依据。

(2)区别:

①研究的领域是不同的。他们限定在各科教学范围内,我们研究只限定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

②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的。他们研究的内容界定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将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探索课堂教学设计原则、方法等。

③研究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将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设计模式、效果评价及教学策略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三、课题界定:

1、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过程中形成的教育思想、原则和方法的总和。

2、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教授主编得(教学设计))。

3、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即在(语文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实施原则和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成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课题研究目的: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编写目标、任务分析、选择教学策略等。我们将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设计形式新颖、操作性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思想,张扬学生个性。

(1)构建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2)在语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分析,了解和明晰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的本质联系,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思想、原则和方法。

2、实践意义:

(1)通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的转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转变,促进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提高师生生活素养和人文素养。

(3)通过本课题研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

(4)通过研究,形成全新课堂教学设计模式、评价体系,将成果向其他学校推广,有助于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彰显学校文化教育底蕴。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课堂教学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2、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从现代社会发展变革和人自身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学校教育。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个性品质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因而陈旧而僵化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课堂教学生活中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对于师生双方无异于精神的劳役。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等认知心理学家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教学应该创设一种鼓励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的情境,提高多元化的信息源和基于真实情况的学习经验。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是积极的、主动的、合作的,并逐渐达到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4、主体教育理论:教学是“沟通”和“合作”的活动,未来的教学模式将从“人(教师)——人(学生)”系统转变为“人(学生)——应答性学习环境”系统。这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的教学环境。

(钟启泉教授的(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教学设计研究,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改革课堂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2、构建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从而改变长期来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3、本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师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并将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素质,推进课程改革。

4、在语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分析,了解和明晰教学设计的过程及要素,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的本质联系,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思想、原则和方法。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构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式研究。根据课堂教学的特性,教学设计有两种情况:一是预先设计,即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的观念、计划和规则等进行事前设计;二是适时的设计,即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设计。课堂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特征,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鲜活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是预先设计和适时设计的可操作的有形框架,但又不拘泥于设计,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活用模式。

基本设想是:

阅读教学设计:初读感知,发现目标→精读领悟,尝试目标→深读积累,解决目标→活读拓展,运用目标。

作文教学设计:启发谈话,激发兴趣→阅读例文,领悟写法→指导选材,开拓思路→创设情境,合作述说→交流构思,评议修改→尝试写作,评改完善。

作文讲评课:谈话导入→重温要求→示例评

篇11: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

摘 要: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是当前每位中职语文教师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从实际出发,从教学观念、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探索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以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语文能力;课堂教学;教学实效

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阵地,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日显重要,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中职课堂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和训练,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但当前职业院校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明显滞后,很多教师还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语文课程也一样,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没有效果的教学行为。要提高中职语文课教学的质量,培养出能够满足不同专业需求、能够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学生,只有根据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本人在多年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

一、树立“以生为本,以能为先”的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中的模式、行为和手段都是由观念来决定的,对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先进行观念的革新。当前,不少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一些误区,如,重视结论,轻视过程;重视共性,轻视个性;重视独立,轻视合作等。这些思想灌注到中职语文课堂上,必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严重的制约性,可能直接抹杀了学生存在的合作与创新意识。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须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规律,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使之与新的社会需求相适应,要注重将“以人为本,以能为先”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在授课准备、组织教学、反思成效、能力检测等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结构、认知水平与认知方式①,使教学活动的中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在教学活动方面,教师要充分应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任务驱动法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式,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相互合作学习,将知识恰当有序地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职业实践能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学习,提高教学实效。

如今中职学生个性鲜明,好动不好静,好说不好写,好实际不好空泛理论,因此教师需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工作实际相联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在中职生刚入校的时候,可把握他们好奇的心理,介绍一些学生熟知的作家如郭敬明、韩寒等在他们同龄时的写作成就,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重点的知识点可用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本人在教授“说明方法”时,先简要介绍常见的说明方法,再展示一些实例,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抢答游戏,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适当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更能调动不同层面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本人教授《海报的写作》时,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校园海报,并在班上张贴展示,学生非常感兴趣,参与热情高涨。

在教学活动中要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让学生有自信,在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课堂上要适当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使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相关内容,自觉汲取有用的知识。

三、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和态度直接影响知识的接受与实践效果。如果一个学生对教师表现出抵触的态度,那么这个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对教师给予一定的信任和尊重,学习中会积极配合

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大多数中职生的学习基础不扎实,在学习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学生的表现会让教师感觉到无可救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如果一味地说教、批评,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厌烦,逐渐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进学生群体中,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堂中有意创造出一个轻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宜用赏识的眼光、信任的微笑与学生进行亲切交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将会间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四、培养学生主动与合作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日积月累养成,且短时间内不容易改变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令学生终身受益,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当前,自主学习能力是人们就业、转岗、再就业的必备条件。为了实现自我价值②,每个人都应以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去学习。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出自主学习的空间,多引导学生思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宜精讲,引导学生跳出课文,阅读《红楼梦》全书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堂学习要循循善诱,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权与学习方法的自主权。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相互合作的学习习惯,是日后工作沟通的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可让学生有更多的互相交流机会,使学生共同参与在学习中,体验相互合作后成功的乐趣,从而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与获取。如,教授《雷雨》《项链》等文章时,可让学生分团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内容,并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让学生在团队的合作中,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也让学生感觉到团队的力量,促进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

五、加强教学中专业特色的渗透融合

多数中职学生在学习中都只重视专业,忽略文化基础课,因此,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专业为突破口,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出来。如,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宜列举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语文教学实例;对机械专业学生,就应注重与机械相关的语文知识内容。语文教学中,只有把基本能力训练和专业相结合,突出专业性,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才能让学生对语文教学重视起来。语文和专业教学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而且满足学生未来岗位的需求,使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参考文献:

汤多勤。关于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几点思考.新课程:教研,2011(06):50.

周子龙。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神州:中旬,2013(08):75.

作者简介:

陈凤笑,女,1973年出生,汉族,广东新会人,本科毕业,语文讲师,主要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语言特征研究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