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共含14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鱼”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浅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以课堂为平台、学生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后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可见,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但是语文教学目标,也是衡量课堂有效性的尺度。
一、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由于语文教学有效性是教师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特殊活动的结果。因此,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因素;既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教学上的不足;既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也受学生因素的制约。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如下原因:
1.理念欠正确
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理念不正确。很多老师把教学当作是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没有认识到教书仅是职业的外在表现形式,育人才是教师教书的本质。二是教学理念不正确。很多老师实施教学是为了学生在期末、期中考试测试中取得好的'书面成绩,便于自己以后评职称、聘职务、加工资。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围绕教师自己的利益在谋划和计算,没有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最终教学目标。
2.评价欠科学
主要表现在:一是有效性测试方式欠科学。目前,对测试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方式是学校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期末或期中采取统一命题考试,然后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单个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效高效低。由于统一测试重考察学生的死记硬背知识,轻考察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分数的高低不一定能真实的反映学生语文素养状况,不能客观的评价考核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二是评价内容单一化。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考核,是用学生考试成绩指标来衡量个体教师的绩;教育行政部门是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考核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是否到位;人事管理部门对教师职称晋升的评审授予,学生考试成绩也举足轻重。
3.方法欠更新
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主角。老师枯燥无味的在讲台上不断地说、不断地灌,学生在被动的强抄强记,采用填鸭式教育方法,结果是逐步把个性丰富的群体学生塑造成个性褪色的相似个体。二是授课内容以侧重应试技能培养。老师课堂上主要是围绕测试内容、测试题型向学生灌输基本应试技能,而不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
4.知识欠运用
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堂上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语文教师缺乏对书面知识运用的引导,所学知识不被学生消化和吸收,变教师知识为学生知识,学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二是课外不引导学生用以促学。由于教师平时忙于专于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忽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缺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1.转变职业理念,确立育人为本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解惑授业不应是谋生手段,更不是追逐个人利益行为,而是为社会培人育人,是无比高尚的神圣职业。
2.完善评价体系,确立科学评价观
确立语文课有效性的评价理念是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突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语文课堂有效性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客观的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确立语文课堂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覆盖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客观公正的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
3.转变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新方式
改变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师生错位教学关系,建立老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的新型教学关系,积极探索实用新型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我在上《海燕》一文时,在一个班采用音乐朗读导入法,效果明显比在另一个班直奔主题好得多。又如在上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足迹》时,通过学生唱春、画春、说春、写春(可自己写一些小诗或收集写春的古诗词)等环节,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激起求知欲望、师生在和谐气氛完成教学任务。
再如在上《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考虑到这篇课文适合表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该童话的主题。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气氛高潮迭起,成效很大。而作为教师,只须在课堂上充当了一个欣赏者、评价者的角色,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
记得我在上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时,考虑到学生对戏曲很陌生,就提前半个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分组,有戏曲知识收集组、画脸谱组、唱戏曲组、采访当地戏曲状况组。经过学生的充分准备,利用一节课给学生展示成果。在成果展示课上,学生们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戏曲知识。我想,只有通过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才能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从而使师生角色彻底转变。
4.重视知识运用,引导学生用以促学
转变以前学而不用、越学越厌学的现状。可以利用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班级QQ群上发帖讨论学习心得、时事问题和发表文章,并要求学生相互阅贴后回帖点评。通过开展知识应用活动,有的同学发现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我在上《献给母亲的歌》一文时,鼓励学生收集母爱的图片后放到班级QQ群里,并由同学们评出最感人图片;我针对学生易写错别字这一现象,鼓励学生利用周末,上街查看各种广告牌、商店名号的错别字和病句后,在班级QQ群上开展讨论。利用学生喜欢看韩剧的特点,引导学生不要只关注韩国人衣着、美容等外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们的守信、知耻的民族文化。
篇2: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4篇论文
一、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
提高课堂有效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在此之前先积累一定的基础,该基础主要包括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以及精心的备课。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还没能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对学生的态度冷淡,要求严格,缺乏热情,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惧怕之情,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把关爱、关心学生作为自己的职责,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当教师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之后,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只是听讲,而是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调节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中语文学科是一门情理交融的综合性学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在感情上达到共鸣,而想要进行情感交流,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再者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更有利于教师开展对学生的引导学习。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学记中有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亲其道”,教师若有魅力,其课堂的吸引力就高,课堂吸引力的提高,必将增强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魅力的体现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求教师上课时所使用语言的丰富度、形态表情的生动性等等。当然,除了课堂上的内容外,教师的魅力还体现在其自身的综合素养上,主要包括人格与品德的高尚。教师具有极强的自身魅力,能够赢得学生对其的喜爱与尊重,这就加大了他所教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学生喜爱上他的课,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到了提高。因此,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我们教师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例如,在讲解《卜算子·咏梅》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在导入这篇课文时,先为学生朗诵一遍,利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进入到课文学习中去,然后在课文的讲解时,用丰富的语言来给这篇文章润色,帮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三)精心备课
一个表演家在上台之前必然经历了千万次台下的练习,而如果将教师课上教学的过程比作是表演,那么,台下的练习必定是教师精心的备课。备课的充分与否与课堂效益直接挂钩,只有教师将备课材料准备齐全了,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地进行,也才能保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八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具、备学生、备教法、备板书、备作业与备资源。当然,在备课的同时,一定要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考虑课堂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并且做好解决该状况的措施。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注意以下四点内容:
(1)备课内容要有正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要准确而恰当地掌握教学重点并且组织相宜的教学步骤;
(2)备课内容的难度尽量与学生学习的适应能力相结合;
(3)备课时要注重实际教学的应用,讲求实效、灵活;
(4)备课的内容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当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积累了一定基础之后,就要完善其实际操作措施。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其实质就要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热情,初中语文学科结构复杂、学习难度较高,学生很容易对其失去学习兴趣。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语文的乐趣。
(一)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演讲者,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聆听者,两者之间没能很好地进行沟通交流,学生没能积极地参与进课堂学习中。在这种课堂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效果较差,不能够调节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与其他初中语文教师一起探讨研究,寻求更好的教学模式。在此,我推荐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地设置一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通过这些场景的演示,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能够得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情境中与课文内容达到共鸣。例如,教师在讲解《贝多芬传》这一课时,就可以在课文导入之前先播放一些命运、第九交响曲等,帮助学生在该场景中对贝多芬的音乐有一定的了解,从音乐的旋律中理解贝多芬创作时的心境,然后教师再慢慢将这篇文章导入课堂。除了情境教学法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初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能够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初中生的身心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摒弃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其中,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效果明显。例如,在讲解《范进中举》这一课文时,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对其作者吴敬梓的生平进行视频播放,这样一来,学生在课文学习之前,就先对其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视频的播放,能够在课堂之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对教师之后进行的教学是相当有利的。当然,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也可以适当播放一些专家对范进这一人物的简析,帮助学生理解范进这一人物特点。但是,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媒体播放的时间不宜过长,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其实,除了情境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之外,还有许多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而出现的新型教学方法,其效果都比较明显,在此举例是为了激励初中语文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积极创新,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切勿墨守成规。
(二)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曾有人研究表明,人在愉快的氛围下,其大脑皮层的记忆力较强。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我们积极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所谓课堂气氛,指的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展开教学活动而形成的综合心理状态。营造和谐气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以下四种方法:
(1)幽默调节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调节课堂紧张的学习气氛,学生每天学习的科目繁多,经常会出现疲惫现象,这些幽默的语言能够缓解学生上课的疲劳,帮助其在愉快的气氛下,学习知识。再者,一个风趣幽默的教师能够得到学生更多的喜爱,在课堂上的感染力也更强。
(2)即刻吸引法:在课堂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然后像磁铁一样,将学生带进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去。
(3)情感沟通法:想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交流,能够在情感上得到沟通。
(4)激励竞争法:每个学生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适当利用这一特点,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这一主体真正爱上初中语文学习了,初中语文的课堂有效性才能得到最根本的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培养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三、结语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材知识的传授,更是帮助学生对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加以理解的桥梁。因此,把初中语文学好,对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把初中语文教好,对教师而言也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对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与具体措施加以论述,希望通过这些论述,能够帮助初中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史林玲 单位:福建省福清市龙江初级中学
(二)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众所周知,老师要想讲好一节课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然而,在以往老师备课的过程中,只是在想这节课应该教什么,而忽略了这节课应该怎么教这一重要环节。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备课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注意教材上的知识,还要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运用有效的教法
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老师必须要运用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老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一节课都生动有趣。例如,初中老师在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可以通过朗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在学生的脑海中表现出诗人生活的窘迫与无奈。然后老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增加课堂的有效性。
三、彰显学生个性
新课改下的教学是“以生为本”,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老师已经不再是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因此,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搭建展现自己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经历感受到课文的中心思想。例如,老师在讲《智取生辰纲》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比如,为什么吴用会在这个时候取生辰纲?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展示个性提供空间。
四、运用多媒体
学生接受知识一般都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大多数人都认为视觉教学是最有效的,其实不然,视听相结合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老师可以运用现在的多媒体,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些与这节课知识相关的视频或者是曲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提高效率。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老师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老师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建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这些都是学生能够学好语文的前提保证,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率。
作者:任丽霞 单位:山西省孝义市孝义六中教育集团
(三)
一、当前语文家庭作业设计与布置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训练过度
从实践来看,除作文外的语文家庭作业每天不宜超过30分钟,否则就容易导致训练效果打折。特别是在多学科老师都在“抢”学生时间的情况下,过度的训练量就成了一种任务、一件累赘,学生看到课外作业就寡然无味,叫苦连天。试想,这样的情况,课外作业还能起到辅助作用吗,还能指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吗?
(二)拓展过度
拓展训练的初衷应当是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点理解,因此拓展训练应当始终围绕课内文本来设计。但现实的情况是,有的设计弱化了课内文本学习,随意性太强,甚至是张冠李戴、本末倒置。比如,学习课文《陈涉世家》,如果设计拓展作业“课外阅读《史记》全书”,就完全超出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和认知能力,与课文教学毫无关联。
(三)创新过度
创新过度的作业设计乍一看很有新意,但实际上冲淡了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设计这样的练习:请谈谈你从杰利和其他几个小伙伴的身上学到什么样的人生经验,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这个练习看似开阔了视野,启迪了的思维,但也误读了文本主题———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达的地方。
二、影响语文家庭作业效果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科学性
有的作业布置太随意,今天抄十遍词语,明天做三页练习,后天发张试卷,数量上、内容上全凭老师的兴致,既不结合学生的特点,也不围绕教学的目标,缺乏作业设计应有的针对性,这样的家庭作业设计过于简单化,在效果上“有”和“没有”一个样。
(二)缺乏系统性
有的作业布置太局限,局限于某一节课或某一篇文章,作业与作业之间少有延续性;有的作业简单地“复制”“粘贴”,没有紧贴学生的实际特点,没有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的作业太跳跃,与课堂教学缺乏实质性的关联。这样的作业,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毫无实效。
(三)缺乏差异性
语文家庭作业设计应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难度系数应呈梯度变化,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有选择余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实际上,有的企图通过高难度的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超出学生能力水平的作业,对学生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起不到多少促进作用;有的只注重文本的'知识点,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的空间,基础弱的做起来有困难,基础好的则不屑完成,这样的作业也同样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三、提高语文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策略原则
(一)弹性选择原则
让不同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效率,有选择地去完成作业,能达到减轻负担、激发兴趣的目的。如在教完《隆中对》、《出师表》后,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家庭作业:结合两篇课文,简要地谈谈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对今后的生活有没有指导意义?要求50字以上。字数的要求就是我给他们设计的梯度和弹性。第二天检查作业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反映出他们自由发挥的巨大空间:有的同学认为成就事业的人需要智慧,智慧来自于年轻时的积累,诸葛亮不是足不出户就知天下形势,他有社会交往和出游的经历,我们应走出门户,多些社交,坐在家里玩游戏是百害无益;有同学认为做事之前应三思而后行,会结合当前形势,权衡利弊,说服身边的人,支持自己的意见,今后做事我要尽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有同学认为为报知遇之恩,可以肝脑涂地,在帮助别人成就事业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同学认为诸葛亮的智慧还表现在他选择的明智,他选择了辅佐阿斗这个昏聩无能的人更能展现自己的才能,选择曹操兴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不管学生这些稚嫩或生活味浓的言语是否成章句,但反映出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就在这些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中,学生提升了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形成了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二)生活体验原则
前不久有报道说一个关于“秋天”主题的中学生征文活动,竟然有70%以上的文章“蛙”声一片,这些脱离生活的文章无论如何也无法生动起来。写作源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积极热情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细心观察、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就能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写作时就不会言之无物了。体验生活就属一种开放性的作业:例如布置亲情方面的作文,可以要求学生拥抱妈妈或爸爸三分钟,给妈妈端一次洗脚水,倒一杯茶等;写童年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们回家请父母讲一讲他们童年有趣的事,并要求将这些事至少和其他位同学电话交流。这种教育会让孩子们学习热情始终不减。这些经历教会了他们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显得犹为重要。
(三)多元评价原则
学生家庭作业是学生自学情况的直接反映,所以在内容上应当是知识、能力、态度、习惯等多方面的反映。因此,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形式,都可以多元化。可以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甚至很多时候没有优劣之分;方式可以活泼多样,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语言评价等;评价形式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例如,我不追求潜质生家庭作业答案的标准性,而是努力从潜质生的作业本上去挖掘他们智慧的火花,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劳动,经常写下这样的评语:“这个题的答案只有你的想法独特,你的字不仅工整,而且有个性。”“虽然这次作业你错误很多,但是你比那些不交作业的同学态度要好多了,只要你再认真点听课,下次作业就会进步!”激发他们做语文家庭作业的兴趣。在作业批改时充分爱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每天都期望自己作业的变化,盼望老师充满激情的鼓励,让作业成为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
四、结语
总之,家庭作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从内容选择、布置形式、作业批改、反馈策略等,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推敲,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提高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才能使家庭作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
作者:汪鑫 单位:浙江三七市镇初级中学
(四)
一、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的单一,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甚少
纵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间,老师的作用仅仅是将参考书或者是学习资料书上的内容翻译在幻灯片上,然后,老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幻灯片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读给学生听。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关注学生对这些知识是否能够吸收以及存在哪些疑惑,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被磨灭。除此之外,教师能够在课堂运用的教学方式也十分的少,教师仅仅能够做的就是将教材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没有对课堂知识进行课外拓展,学生学习的课堂内容的面也十分狭窄,学生和老师互动少,学生不理解老师教授课文的目的与意义,老师也不知道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老师讲述的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学生的需要。
二、初中语文课堂效率低,语文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虽然学校在课程教育上十分重视初中语文教育,但是无论是从学生的成绩还是从学生的整体素质上,我们还未深刻地感觉到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一方面,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许多学生反映初中语文课堂不仅十分枯燥和无聊,而且在课堂上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的重点知识死记硬背下来,下课之前教师检查学生背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到教学的内容,并且渐渐对阅读教学课程产生厌倦心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并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外表现方面,显现出高分低能的现象。总的来看,语文并没有成为指引他们生活更好的一门艺术,很多中学生一方面在学习语文课程,另一方面,他们并没有把语文素养真正地放在自己的身上,很多中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了要尊老爱幼的美德,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们并没有真正去实践,甚至在生活中,他们看见老人跌倒在地上也视而不见,这样的行为并不足为奇。可见,语文教学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甚至出现了走下坡路的现象。
三、激趣法在解决初中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尴尬现状的意义
激趣法能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重视,老师在课堂上扮演了主要的作用,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内容灌输在自己的脑海里。然而通过激趣法,老师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激趣法使得老师的教学方式更加多种多样,课堂传授的内容更加广泛,课堂学习的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在使用激趣法教学时,往往会通过各种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学生获得的课外知识也不断的增加,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例如在激趣学习法中,老师会运用各种学习的方法,使得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摆脱了以往枯燥的说教式的学习方式,老师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对下一轮的知识教授做一个调整,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那样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得到大大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得的知识更加的全面,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一)如何有效地利用激趣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采用问题激趣法,通过让学生提问和学生讨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问题激趣法主要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仔细地阅读课文,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让学生共同合作讨论,互相解决问题,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问题和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发散式提问,但是这些问题的设置也是一层扣一层的,要带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文本,开拓学生的课外知识面。
(二)采用活动激趣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快乐学习
众所周知,语文来源于生活,也离不开生活。语文课堂的学习可以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些话剧的文本,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的文本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更加了解人物的性格和文本的价值。除此之外,老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开展辩论会、课外专题调研等等的形式来从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也能够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面,并且这样学习还能提高学生将课文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篇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论文
教育从方式本质上是多渠道,多元化的,但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上看,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对初中语文教育影响重大。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的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成为知识传播和升华的突破点。
一、重视课堂导入,吸引学生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充分的利用课堂导入,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在自我控制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的几分钟内,往往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这段时间就成了课堂教学的“真空时段”,在这期间教师如果已经进入教学中心环节,那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无法接收到教师传递的信息,教学就取不到预定的效果。况且,利用有效的课堂导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组织和计划上,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有效的课堂导入,重视课堂导入的艺术。如在《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导入上可以发挥创造力,导入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吸引学生,进而顺利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教学中。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规律,在课前准备南北半球国家在相同时间内的季节景色,在课堂上以图片的形式放映出来,让学生分别找出冬天和夏天的景色,并以四个季节的月份跨度为时间段,让学生大概说明图片所处的月份。而学生不知道教师的安排,在区分图片时,会从表面现象出发,很快分出图片,并根据生活常识做出时间判断。而教师此时在告诉学生,这些都是11月到1月的景色时,必然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在将学生引入“济南的冬天”。或者,教师可以以南方和北方的冬天景象作为切入点,通过图片展现不同地区冬天的差异,由此再过渡到“济南的冬天”,让学生找出自己所在地的春天与济南冬天的区别。这样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语境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二、从思想层面触动学生心灵,使学生找到共鸣
好的文章能净化人的心灵,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以此感动读者。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亦是如此。
初中语文教材大都由文学作品组成,而文学是最能感染人的一门艺术,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是决定语文艺术魅力发挥程度的决定因素。事实上,教师要让学生从文章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获得共鸣,就必须要从学生的思想层面着手,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文学艺术魅力的洗礼,让心灵得到净化与充实。如在学习《理想》这篇文章时,教师如果只是从文本出发,分析文章内容及思想,那很难让学生真正进入课堂语境,也很难以此获取学生的共鸣。因此,从学生个体出发,挖掘学生与“理想”之间的深层联系,才能将学生的情感转移到文章中,然后再有文章升华到个人理想的王国。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突破以往的导入模式,不以“积极”面出发,而从“消极”面出发,以“我们都有理想,但是我们的理想有多少能实现呢?”从这一主题出发,让学生回忆自己儿时的理想,并讲述自己那些至今仍未能实现的理想。通过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学生对“理想”产生共鸣,让学生为理想的“遥远”而奋斗,从而再过渡到课文当中,让学生对个人的'理想和作者的“理想”进行对比,并得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课堂的学习气氛才能更融洽,而不是教师教,学生听的被动模式。
三、联系实际,引起深思
语文是素质教育的载体,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素质教育观下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为此,要使课堂教学发挥有效性,就应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学的重点,唯此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发挥语文的教育功能。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当的引入一些具有深刻性的问题,让学生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伤仲永》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跳出教材,让学生寻找当代的“仲永”,比如以一些名牌大学的“少年科技班”为例子,让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或者让学生思考,当前社会和家长及学校对学生过分的要求和期待,是否也是“伤仲永”的重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从循序渐进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一步步的迈向自己的理想,对过程中的挫折要理性看待,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之路充满信心。
四、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应该根据教学要求,在遵循一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真分析研究,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祥.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曾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与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
[3]胡俊国.中学文学鉴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篇4: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论文
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根本,也是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学习的能力。初中语文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此有深刻的认识,认真对待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依据,真正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系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又称为学生本位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称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律性,让学生自主、自愿地通过合理的学习提升学习成绩。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系,要求教师要充分考察每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当然,在实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较多,教师无法做到对每个人的教学针对性,因此,可以将学生分组,分组的依据可以是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通过对不同的小组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针对性的'提升,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增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
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要注意到,当前很多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甚至难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增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一方面,学校领导应当完善初中语文教师准入制度,在聘用新教师之前要对报名者进行一定的选拔,对于聘用的新教师,不能直接让其教重点班及的语文课,而应当让其从普通班级的语文课教学做起,逐步曾倩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在职的初中语文教师,学校应当制定针对性的考核计划,定期对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来保证初中语文教师队伍的较高的教学水平,当然考核也能给予初中语文教师一定的教学压力,会鞭策其努力做好本职教学工作。
三、增强学生的语文课堂带入感
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传统的“灌输式”语文课教学方式具有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低落等缺点,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总结起来,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学生带入感差,因此,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增强初中语文课堂的学生带入感非常重要,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增强课堂的师生互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向学生提问一些问题,也可以多问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这样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情境塑造,在一些描写景色或者场合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教师的语言进行想象,教师要向学生描述教学内容中的景色和场合,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增强学生课堂带入感的同时,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的实施
初中语文教学要保证足够的教学有效性,必须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语文教学工作,并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而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学期内语文教学的大致流程,进而制定每个教学流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形成完整的教学计划。而对教学实效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情况和语文考试成绩,这样可以最客观地反映出教学方法的好坏和教学方案的有效与否。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的配合使用,可以大大保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总结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也反映出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需要语文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意义,承担起教学责任,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革新。
篇5: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探究论文
课堂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对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首先从教师的角度上看,就是教学内容能顺利的传达到学生那里,知识信息能成功的转换为课堂交流信息,不让主要知识信息再传递中消失;从学生的角度上看,要保证学生对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在接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深化,扩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因此,要提高可以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从自身教学情况出发,在立足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各种教学策略,而教学策略的方向是多样性的,只要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就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适当的采取综合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挖掘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能只局限于课文教学要求本身。初中语文是属于基础教育,是以培育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为主的,但是在素质教育观下,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最终的教学目标。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基本目标之上,深入挖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在学习《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时,教师可以在进行基本的诗词基础教育后,在阐述文章思想内容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探索的方向是多样的,教师可以结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的需要进行选择。如教师从文化层次的角度看,可以引导学生对古人诗词中的“月亮”这个意象进行探索。我们知道,“月亮”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诗词中更是频频成为诗人笔下的意象。据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诗词,找出其他也以“月亮”为意象的诗词或者文章,并让学生对找出的文章中“月亮”的意象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月亮”这个意象进行初步的概括和总结,并对其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对比,找出继承和发展的品质,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对“月亮”这个意象有深刻、系统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把握,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遇到关于“月亮”的诗歌分析中,把握文本深层意义,进而真正进入诗歌语境,了解作者情感表达的方向。这样的教学才是系统的,才是有效的,而且是长期有效的,不是在课堂上有效,在实际学习中无效的教学方式。
二、了解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在心理层面最需要的是爱和归属。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描述,对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在生存和安全感获得满足后的更高层次的需要。而大部分初中在这一阶段生存和安全需要是得到满足的,因此,对爱和归属的需要是较为强烈的。因此,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制定相应的策略,只有考虑了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能保证学生对教学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产生认同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而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学生的情绪波动有所观察,并根据观察的结果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调整。如这一阶段的学生都有梦想,都有“远行”的梦和冲动。因此,教师在《在山的那边》中跳出传统的教学需要,在进行基本内容的.教学后,以“在山的那边”为主题,让学生对自己希望远行的目的地进行阐述,对自己的远行进行各种想象,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或者写出短文。这样从学生的内心想法出发,容易吸引学生课堂的专注力,有助于获得学生的认同,而这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三、增加学生心理效能,提高学习信心
有信心才会成功。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那肯定会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心态。对自己没有信心,对结果没有把握,是当前许多中学生的普遍心态,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所必须要注意的。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或者是从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感上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都是题中之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心理效能的提升。所谓心理的自我效能,就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学生心理效能越高,对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评价越高,所采取的行动和取得的学习效果就越好。反之,自我效能低,学习的信心就低,对任务完成的效果就越不确定。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提高学生自我效能,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说,教师在日常教育中的教学目标设定应该是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在作文写作教学中,就是可以把立意、构思、表达等这些技巧分开教学,避免综合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压力,让学生一步步的完成学习,更有利学习信心的增强。
四、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需求,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避免一刀切或者笼统化的教学设计,而是有针对性的对教学的各方面,对学生学习的个部分有组织的计划和设计,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吉林大学出版社
[3]《初中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篇6: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策略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策略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种语言的学习,语言教学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汉语语言知识,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教学语言,与学生学习语文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利用合理的语言教学能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语言的应用至关重要。新课改必须充分重视初中语文教师课堂上教学语言的运用,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言;有效性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起到了关键作用。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最主要路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具有其独特魅力,在教学中恰当使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惊人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改革要求对自身的教学语言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地位,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语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一、初中语文课堂语言运用存在的不足
有魅力的语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乏味、枯燥的语言则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制约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那么,当前初中语文课堂语言有效性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语言固定化。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坐在课堂上听,教师在讲台上讲仍然是当前教育的主导模式。教师经常使用的语言模式雷同,比如:“必须给我背下来”“一定要记住”等,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制约了学生的思想,无法提升课堂效率。其次,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体,为学生灌输知识,这样使学生与老师之间没有沟通,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致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小。
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师语言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提高语言的有效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应始终研究的课题。
1.提出问题时语言应切合实际
任何教学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提升知识存储量最好的方法,如果能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学习,一定会学得既轻松效率又高,还可以投入全部精力开创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此时,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就显得尤其重要。例如,《为你打开一扇门》课文中写道: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打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当讲到这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讲一讲他们的世界,或他们通过努力进入了哪扇门。还可以给学生留下家庭作业,想一想还有哪扇门是他们想进入的,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未知领域。
2.对于新知识的.导入语应准确有效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新知识传授之前,应运用恰当的导入语,使学生展开想象,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三颗枸杞豆》一文,讲述一位植物学家孩童时期就已经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上学的路上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件自己淘气的故事,在故事中抓到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点加以拓展。然后,阅读课文使学生懂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看课文中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成就了一位植物学家,但学生需要明白的是,不能凭空想象,任何事情都是需要通过努力才可以有收获的。
3.运用多种评价语言肯定学生
教师在学生眼中是形象高大的,如果老师可以运用语言的魅力激励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肯定,一定会收到良好的鼓励效果,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评价性语言,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优势及不足,调整学习方法或学习方案,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4.将课堂语言主导权交还给学生
作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讨论,将个人思维情感合理地激发出来,令其对既有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消化和掌握。总的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各类语言的主动参与,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深度学习,这样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的参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教师语言的有效性则决定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作为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使语文课堂更生动、更具有趣味性,引导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高士忠.关于语文课堂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1):108-109.
[2]洪小清.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J].中国市场,(24):275-276.
篇7: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
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
一、以精准的教学设计贯穿课堂教学活动
精准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高效推进、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一节课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始终合理,使教学课前理解透彻、备课充分。在教学环节设计中,教师要高度关注三点:一是教师备课,二是教师讲授,三是学生参与。从备课环节来看,针对目前使用的新教材起点高、难度大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系统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而且要针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目前已有的知识起点和最近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讲授环节来看,教师要注意做到精讲,目标明确不啰嗦、条理清晰不含糊,要针对学生有疑问的或重点去讲,讲解透彻,切中要害;从学生参与来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是愉悦,是精神的满足,而不再是枯燥的机械灌输。
二、以高效的教学管理驾驭课堂教学活动
要做到课堂教学管理优化高效,需要教师重视两点:一是强化课堂时间管理,二是强化学习策略管理。从强化课堂时间管理来看,就是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要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努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从强化学习策略管理来看,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和加强学习策略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结合学科实际,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整体性,通过分解练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使教学更适于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努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推进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尊严的生命体,他们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样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师生双方情感实现沟通和协调,建立互相信任和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调动真实有效的学生参与。因此,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客观现实的个性差异,相信学生具有的潜能,认真倾听和接受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并把这个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反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相信自己,敢于解除思想上的约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并能从教师那里及时获得真诚正确的课堂学习效果反馈。教学过程是一个“两主”和谐的双边活动过程,要不断探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教师在重视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后,还必须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构起有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快乐学习着,健康成长着。
篇8: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艺术
一节课,孩子们的思维应该是愉悦地向着教学目标流动。要使教学达到这一目的,课堂上我们就必须营造出使思维朝着既定目标流动的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教学中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某一个性特征而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对学习的欲望、情感、体验和兴趣等。因为文学作品一般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它具有很强的生动性、感染性和思想性,对课文的理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学习的'欲望、情感、体验和兴趣等心理现象,是配合特定思维有效流动的良好心理环境。一节课能否营造出和谐、科学的心理环境,教学方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孩子们学习的动机源于自身内部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常常取决于对需求的满足。
我们在课前对孩子们的需求应做好了解。主要方法有:可通过孩子们的日记了解,还可以通过师生交流、谈心、发邮件等形式了解,也可让孩子们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例如讲《羚羊木雕》时,孩子们建议:这篇课文内容不难,只是篇幅太长,不知课文的思路与结构,只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行。于是我采纳了孩子们的意见,只使用了图解的教学方法,就使孩子们轻松愉悦地上好了这堂课,提高了课堂实效,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局面。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以课堂为载体,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互动,使孩子们有效掌握知识,进而提高能力。从语言方面看,语言是情感交流的一种工具。我们广大语文老师要真正提高上好每一节课的意识,只要这样才能使教师树立起威信,在学生内心深处建立起信任的基础,让孩子们认为你是最棒的。由于师生情感上做到了有效统一,孩子们都愿意与你亲近,都敬佩与尊重你,都愿意为您争光,您还愁教不好他们吗?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前奏曲和集结号。好的导入能够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它就像一把开启孩子们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我们要力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开启一个良好的开端。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有利弊,我们在设计导入时,一定要根据孩子们的身心特点,依照教学规律,结合教学重点来设计导入。例如在课堂中,我经常使用“直观教具”导入法,有效激发孩子们去探讨课文。初中阶段的孩子,还偏重于感性认识,他们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身心特点,在课堂上应积极采用直观教具导入。例如讲《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课时,我就准备了五个不同的图形进课堂导入新课,这样就极大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出问题,一步步地引导孩子们得出答案,最后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语言艺术要求我们语言要活泼、流利、动听,能听于耳、记于心,对孩子们具有有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会调动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教师的好感,进而树立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我们的语言要幽默激趣,要善于传情达意,要亲切动人,要积极健康,能够给孩子们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同时我们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能对孩子们正确理解与使用语言起到示范的作用,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五、总结
总而言之,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是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我们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创造愉悦、轻松的课堂环境,加大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注重新课导入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积极充实教学中的艺术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篇9: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论文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论文
新课程的春风已吹遍大江南北,新课程的理念也在叩击着老师们的心田。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课堂表现出来的成效却依旧低下。怎样实现教学有效化现已成为了老师们关注的话题。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化,理应要奏响课堂“六曲”。
一、师生和谐曲
师生和谐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做到把微笑、激励、饱满的情绪带进课堂。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激发课堂中学生的巨大的生命活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真正的发挥。纵观特级教师的课,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课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注重课堂的和谐氛围的创设。如钱梦龙有一次在观摩课中,看到学生情绪低落,神情拘谨。他就这样吹奏和谐曲的: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看大家能否猜得着。谜语是发了财还想成才。打一个人名。学生装的拘谨之态顿消,开始活跃起来,有几个学生说猜出来了是钱梦龙。老师说为什么样呢?学生开心了,说:“想成才就是梦龙,发了财就是钱。课堂的和谐的重要性正如叶澜教授所说那样:“我们要营造一个有探索、和谐、创造又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学生才会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挥。”
二、言情融合曲
言情融合就是言语与情感的共生相融。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把语言的训练和情感的熏陶做到水乳交融。即教师既要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氛围中,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如我在教学《二块银元》“孙老汉见二位首长日夜操劳,忙得连口水也顾不上喝,又是敬佩又是心疼,忙沏了一壶茶送过去。”这一句子时,言语训练与情感的熏陶是这样有机结合,二者并举的。
师:什么事情使孙老汉又是敬佩又是心疼?
生1;首长的日夜操劳
生2:是工作忙碌
师:他们这样不停的忙碌为的是什么?
生1:为的是打好仗。
生2:为的是解放全中国
生3:为的是能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
师:从首长们的“忙”字我们读出了首长是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忙碌。那么从孙老汉的“忙” 字中你们又感悟到了什么?
生;对首长的敬佩和心疼
生2:老百姓对解放军的爱戴
师:是啊,同学们他们之间才是真正的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啊!让我们怀着这深深的敬意读这句话。(生齐读)
通过对文字的挖掘、玩味、品评,让学生体会到字里行间里含着的军民鱼水情。二者和谐的交融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有效的言情融合曲
三、学法开放曲
英国开放大学名誉校长克瑞德勋爵说过:“我们不仅要观念开放,学习地点开放,还要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开放。使受教育者终生获得和谐发展,主动更新知识和技能,使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学习方法的开放就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内容,提倡学法多样性。如我在教《嘱咐》一课时先让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小节。然后总结学法。最后让学生按照学习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3、4、5自然段并完成练习:
描写眼睛的语句
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这种目光表示的意思
想象母亲嘱咐的话
又如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上的`《秦始皇兵马俑》她让学生用多种学习方法学习课文,说:“如果你想当军事家,你就画军阵图;职果你想当文学家,你研究作者的观察顺序;如果你相当播音员,你就读出它的威武;……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时空,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学生的主体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诵读充分曲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有效的对话它要求学生必须对文本进行充分诵读,潜心会文。只有让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与文本进行对话,与教师进行对话。从而在对话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汲取精神,留下形象。特级教师于永正上的《全神贯注》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示范,他在让这一课时,初读就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一连变着法读了八、九遍书,直到大多数学生读到正确、流利为止。他说:“学生没有读好书,课堂上学生哪能更好的对话。”是的,学生不能更好的对话,就意味着学生不能有效的习得语言,汲取精神。
五、方式实效曲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把握不够,导致了在许多课堂中,合作、探究摸式流于了形式。我们提出学习方式实效曲就是要求教师在实施在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它们的要素。合作学习一定要在合作小组中,明确各组员的责任分工;明确合作的要求和目的;各组都要有一个组长的领导;要求他们必须要互相支持,配合同时要求他们还要学会加工各人完成的任务。探究学习则要求一定要创设探究情景;教给学生的提问方法;对学生要养成提问的习惯;在解疑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六、生生兼顾曲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个性各异,发展水平不一的学生。如果我们是绝对划一的课堂教学设计肯定难以适应全班学生的的不同情况。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差异性原则,要设计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练习,以满足不同的学生。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教学的低效时时困扰着我们,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奏响这课堂六曲吧!向着有效化进军。
篇10: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所谓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好作文,高质量的作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与作文教学有关系的同时,还受学生自身知识、技能和认知水平的制约。作文教学的改革,一直是许多人热烈讨论的话题,传统的作文教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作文教学该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面前。
一、要更新作文教学观念
1、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作文课的目标。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较多地把作文课看成是教授学生“写写弄弄”的课程。似乎写好了文章,就是作文课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在作文的时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可以说,没有以上的五种能力,几乎就写不好作文。那么,反过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几乎可以说就是在帮助学生们训练以上所说的五种能力。在此,特别有意义的是,创造心理的形成正是以这五种能力为基础的。因此,以上五种能力的集中体现,也就形成了创造的能力。由此,我们又可以说,作文,就是培养学生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程。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作文,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积极手段。具有这种观念,无论对于作文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是作文教学内容的革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拓宽作文课知识容量并形成机制。写作,或者说作文课程,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应用或工具课程,它有着比较软化的、比较宽泛的容纳机制。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如果这样来看问题,则作文课就应该有远为深厚的表现内容和宽广的表达方式。在作文课上,不但可以写传统的题材,还可以写有关科学实验的报告,写数理化的研究过程,写工作和学习的总结报告,写某一种新式工具或服饰的设计,写某一种活动策划书,写一种商品的宣传广告,写英文学习中的艰难困苦,等等。
3、把激发学生的创作情绪作为比技巧更重要的教学内容。作文确需“规则”和“技巧”,但在怎样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把“规则”和“技巧”教授给学生,使他们不至被这些戒律束缚而疏离了对作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亲和力,却是一种重要的作文教学艺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些作文的“清规戒律”似以少说或略说为好。即使非说不可,也最好在非常形象的前提下进行。譬如,生活时间和文章中时间的关系,用一个“流川枫灌篮”的例子,就能够清楚、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使学生很快地接受。
二、应重视基本素质的培养
1、掌握初中作文教学方法。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这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其问题的症结是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这种照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带进了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更高级的学校。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怎样的社会人才?面临这种局面,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然而,出路何在?我认为,我们现行作文教学的最大失误,是没有把学生置人大社会、大自然之中,在他们的脑海里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没有色彩,没有生机,唯独老师、家长是他们的影子,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把心灵沟通、感情渲泄的快乐,变成言不由衷的痛苦。初中毕业后还是被“怎样写”和“写什么”深深地困扰着。
2、搞活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3、切实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在我施教的一次题为《我的一点建议》的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样写:“我们在作文时,拿笔就头痛,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有时在头脑里想好了,一下笔又不知道从哪写起,脑子变成一片空白”。因此,“建议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带我们出去看看,玩玩”。这里说明了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学生。
在写作教学本体中,教学生“写什么”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始终困扰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活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至今开展课外活动也有半个多世纪了,并且作为教育的一种法则写进了教学大纲,可是仍然没有引起我们教育界乃至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学生还在为“写什么”而苦恼。国外的大量资料表明,在学校里人才成长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课堂教学引导;二是课外科普、传记、文学读物的启迪;三是课外科技、文体、社会活动的培育。这后两条途径都属于课外活动的范畴,实际上是两条途径,即课内与课外。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这句话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同时,还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篇11: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摘要: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美术知识的提升尤其是审美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教育理念下的共识。基于此背景, 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质量、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课堂教学是课程教育的关键,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促进课程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 本文将结合实践, 通过分析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探究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形成系统的教学措施, 使其能够有效地应用在教学中, 为今后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美术教育教学
引言
很长一段时间内,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我国的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课程知识水平的提升, 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 整个教育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1]是当前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小学美术教育, 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各种美学意识的养成十分关键, 所以加强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十分必要。课堂教学有效性, 是新教育思想对实践教学的重要要求, 即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变得高效, 对于教育发展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这也体现了本文探究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必要性。为了探究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1 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1.1 丰富性
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丰富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 对美的作品进行鉴赏, 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绘画以及作图的技巧等。这体现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学生能够学习更为广泛的知识, 对学生美学意识的培养十分关键。其次, 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 在开展的过程中就较为灵活, 有众多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环节, 这就突出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丰富性的特点。教学模式的丰富性, 有利于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 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教学的有效开展十分关键。总体来说, 小学美术教育的丰富性, 是今后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重点, 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十分关键, 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
1.2 重要性
小学美术教育还具有重要性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 小学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教学, 对于整个小学课程教育体系而言十分关键。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学习艺术性的课程, 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以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这有利于开展小学美术教育, 对于整体层面的课程教学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这也就体现了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其次, 从学生发展的层面而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尤其体现在对于个人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要求方面, 这就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教育中,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可塑性, 加强学生美学意识的培养, 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 这同样体现了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总的来说, 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开展教学研究, 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发展。
2 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引导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首先就要从教学方法入手, 即应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所谓引导性的教学方法, 简单而言, 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通过不断地引导, 使学生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例如,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 老师教学生一些绘图的技巧, 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绘图, 而是引导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从而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技巧。引导教学方法的应用, 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首要就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探索, 学生在探索思维模式下展开学习, 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有效性。此外, 引导性教学方法下,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3]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 这也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新型教学资源的应用
近年来, 随着技术的发展, 大量的技术成果在教育教学中应用, 产生了众多的新型教学资源, 对教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 为了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型教学资源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常见的新型教学资源有视频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新媒体教学资源。例如,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应用视频教学资源, 让学生跟着教学视频学习绘画技巧, 或者通过视频感受精美的图片或者风景。这种培养学生的绘图技巧以及美学意识的方式, 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此外, 新型教学资源往往具有引导性的特点, 有利于学生探索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而且应用新型的教学资源, 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学习, 教学效果自然是十分理想的。
3 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基于此探究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总体来说,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对教学发展以及学生的能力培养十分重要, 所以要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雯.提高中小学美术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 20xx (1) :239-240.
[2]邱春华.浅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xx (6) :123-124.
[3]刘鹏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 20xx (13) .
[4]王志峰.浅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xx (54) .
篇12: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益,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师生均可以从沉重而漫长的时间负荷中解放出来,让“时间就是效益”成为现实,让学生不再把物理学习当做负担,不再把物理学习当做累赘,让物理学习轻松高效。怎样从物理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每个物理教师都要深究的`问题。为此,利用物理学科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特点,从各个环节设计生动、充实的物理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往往能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1.用科学史实创设情境。
可以用一些科学史料中的典型事例来创设情境。例如讲长度测量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鲁班木工尺的标准”来创设情境。这种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积极进行思考,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为课堂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2.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象创设情境。
可以用学生所熟悉的现象来创设情境。例如讲“压强”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想一个问题,人坐在板凳和沙发上,两种情况下,舒服程度一样吗?从而提出本课要讨论的问题──压强。学生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创设适合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境
可以用适当的演示实验来创设情境。例如在讲汽化和液化一节课时,一开始做以下一个实验。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让学生观察时提出以下问题:水沸腾前、后出现的气泡,体积有什么变化?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呢?如果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吗?
学生们边看演示,边思考问题,很自然地创设了问题情境。
由此而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局部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要使刺激有新颖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为课堂教学实施和探究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点,使学生进入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合作探究,活跃课堂气氛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科学探究要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渴望,使学生体验探究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1.实验课教学中探究。
实验课中,应先提示学生如何做好实验计划的制定和安排,自由设计实验,选择好必要的器材,注意科学的实验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不同方案进行评估、交流、取长补短。
2.习题课教学中的探究。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解题技巧,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辨析的探究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四,习题设计,体验收获的喜悦
1.从教学目标上讲,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2.从习题设计上讲,要精编精选,不要搞题海战术
3.从教学策略上讲,要重视过程分析,不要只重求得结果。
4.从教学方法上讲,要群言堂,不要一言堂。
五、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要把握好频度和坡度。在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各小问题的坡度,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决。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有效教学,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以学生得益多少为评价标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教法和学法,需要我们广大的物理教师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让学生“动”起来,让物理课“活”起来,让物理知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解决生活难题的武器,是每个物理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很多,只有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法学法,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艺术性的劳动,不懈努力,精益求精,就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篇13: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学定教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要求,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定教思想的融入,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和发展平台。
(一)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处于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教学活动时常保持着“鸦雀无声”的氛围。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关注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便能够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
(二)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教师的指导有时候会使小学生“摸不着头脑”,尽管言语中表示“听懂了”,但是实际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应用效果较差,学习情况不够理想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以学定教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能够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深入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与小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联系的事物,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为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通过构建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综合评价活动,适当引导学生思维等方式来开展。
(一)构建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以学定教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明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很多小学生存在数学学习兴趣较低的问题,针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氛围构建,使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构建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指导学生对“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提出“盈盈的家中有10棵苹果树,桃树的数量是苹果树的2倍,梨树的数量是苹果树的3倍,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盈盈家一共有多少棵树,苹果树、梨树和桃树的数量分别为多少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积极通过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解答题目。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分析。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于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进行教学设计。比如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重点学习数学概念、练习简单的数学题目;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多练习习题,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可以适当进行拓展训练等等。
(二)开展综合评价活动,适当引导学生思维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评价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结合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适当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之后,回答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明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于学生质量不佳的学生,针对于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问题进行思维引导。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操场中的大树,提出“同学们,你们猜操场上的大树有多高?”,也可以结合教室中的门,提出“你们说我们班级的门有多高”等问题,通过不同的问题,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米、分米以及厘米,并通过实际测量教室中门的长度、铅笔盒的长度以及橡皮的长度等,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面,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定教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适当留出自主思维的空间,适当通过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学定教,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更加富含针对性特点,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结语
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定教思想的融入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和发展平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构建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综合评价活动,适当引导学生思维等方式,使小学生真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篇1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论文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而作为博大精深母语汉语,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率,实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统一。本文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融合现代教学工具开展多媒体教学、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四方面出发,来谈一谈有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高中生所具有的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外,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也应当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小组合作探究:与传统的主要靠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在新课改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导向,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主动权。教师应通过师生互动和开展探究学习等方法,将教学要点设计成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研究,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比如在进行《江南的冬景》教学时,结合教学目标要求,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出一组具有较强思维引领性的探究题,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提供鲜明的线索,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本文内容,以这样的形式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学习成效非常显著,也有助于学生在探究学习之中同步提升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关于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活动开展,首先遵循全面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循序渐进的探究题,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逐层深入,靠学生和小组间的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再次巧妙及时地加以引导,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并不可能只依靠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与探究就可以达成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学生解决问题。
最后“收放自如”做好收尾工作,在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放”在活动结束后可以“收”,增加小组汇报交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补充与完善,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融合现代教学工具开展多媒体教学,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必然的趋势,教师要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和图像资料都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不仅增添丰富的教学资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情感性和生动性。在进行美丽景观和经典建筑类文章的教学时,针对学生缺乏直观感知,运用多媒体手段,从网络上搜集并下载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直观形象地感知文章的内容,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如此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此外为了加强学生对诗歌类文章的主题内容理解,在进行诗歌等一些具有深厚情感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还可以下载相适合的音乐配合诗朗诵的方式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极佳的教学情境。
三、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将课堂教学与课前预习有机融为一体,这也可以称作是一种立体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其优势互补的作用。高中课堂只有45分钟,很多时候教学活动和目标任务无法在其中全部完成,所以,教师要将教学活动向课前进行延伸,将基础性知识通过预习活动来完成,充分发挥课前预习活动对课堂教学的基础性与补充性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提高他们的预习能力,这样在课堂教学时间就能更多地运用在重难点引导点拨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师要要求要求学生将预习环节作为开展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对照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先行一步开展学习,同时预习中坚持科学高效的原则,提高预习效率,可以和学生分享一些创新的预习方法,也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预习成果充分体现出来,尤其是注重筛选不懂的内容,加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而在课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舒缓学生的身心而且能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补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通过组织兴趣小组,开展语文知识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技巧,提升写作能力,深化语文教学成效。
将课前预习和课后活动相结合,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四、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氛围,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课堂教学的效果,运用优美的导语、通过巧妙设问、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善于运用导语激趣煽情,形成课堂的势能;遵循“提出一个问题总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课堂中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生活是五光十色的,教师要动脑子,让生活走入课堂,让课堂进入生活,让语文贴近学生的感性实际,在课堂中让学生动乎情悦乎心,用生命去诠释语文,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诗化氛围。此外,还可以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提高教师感召力等不同的方法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以上谈到的也还只是几个方面,教师要从学生发展出发,尽职尽责不断探究不断成长,将高中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最坚实的阵地。
参考文献:
[1]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的几点探究[J]文理导航2011(9).
[2]找准切入点,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