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中职语文职教论文--性语文知识小议

中职语文职教论文--性语文知识小议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语文职教论文--性语文知识小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这15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中职语文职教论文--性语文知识小议相关的文章。

中职语文职教论文--性语文知识小议

篇1:中职语文职教论文--性语文知识小议

中职语文职教论文--实用性语文知识小议

中职语文,不是培养语言学家和文字家,也不是培养文艺批评家和艺术鉴赏家;而是根据就业市场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掌握了一定实用性语文知识及具备基本语文能力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复合型职业劳动者。为达到这个目的,语文课必须坚持实用性语文的教学。

实用性语文知识是与概念性语文知识相对而言的知识形态。概念性语文知识,其特点是重视对知识概念的界说例如:从概念上区分什么是词、什么是名词、形容词、什么是短语语;什么是比喻,什么是借贷;什么是记叙文,什么是说明文等等。这些概念性知识不论怎样系统化,也难成为学生内在的、对其语文能力形成切实起到指导作用的知识结构。“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 篇章”这一整套概念性知识掌握得再扎实也不等于形成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实用性语文知识强调对语文能力形成的先导作用,强调教给学生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领悟进而掌握其操作规律,形成实用语文能力,例如,在词语知识上,重视理解词义,怎样正确择用词语,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组合词语等。

用实用性语文知识取代概念性语文知识,是优化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说来话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语文教学一谈到知识教学,就谈虎色变。固然,传统上对教学的认识,是把教学的本质定义为“传授知识和技能”,但是新的语文理念并不排除,也不可能排除“传授知识和技能”。传统认识与新的理念的差别不在于教学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传授什么样的.知识,以及传授知识所采用的方法。因此。只要树立正确的语文的观,从语文能力 的特点出发,将概念性语文知识转化为实用性语文知识,语文教学就会出现可喜的变化。

要让语文知识实用化,道德要意识到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然后才能真正做到有所为。比如学习句子,不是着重于怎样划分主谓宾等句法的学习,而是指导学生在句子上如何做到通顺、表意准确,能理解各类句型的表达作用,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或组织语句,以及怎样把语句连缀成文;再如阅读文章,不必停留在让这生知道 什么是层次结构,什么是中心思想之类,而是教给学生怎样理清文章思路、怎样概括文章主旨的方法等等。

总之,要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需要根据教学实际 认真研究实用性语文知识的教学。

篇2:中职语文教学职教特色研究论文

中职语文教学职教特色研究论文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中体现职教特色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研究的一个课题。中职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与各专业的深度融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笔者从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材处理上的专业性等方面来探究这个问题。关键词:中职语文;职教特色;教学探讨语文课程作为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语文内容,如何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体现“职教特色”?才能为中职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为此,中职语文老师需要真正理解中职语文教学要有“职教特色”。那么语文在中职学校如何体现“职教特色”?

一、教学内容上突出基础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在此强调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基础”,而不必像普通高中一样对课文作深入的阅读赏析。况且对于初中基础本来就薄弱的中职生而言,打牢基础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如果还是对每篇课文作深入浅出的分析,那无疑是让他们“雾里看花”。那这些“基础”是什么?首先应该对课文作灵活处理,有的放矢。

如字词方面,应使其掌握一些常见的、或易错的,偏僻、艰涩的就不能拿来为难学生。课文内容方面不必面面俱到,比如《荷塘月色》的重点应该就是第四、第五、第六段,而这三段的重心应集中在第四段上,先让学生掌握几个字词的读音,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理清脉络(叶―花―香―波―韵),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背诵,接着再简单分析其描写方法及情感等内容;而对文言文,重心应是朗读,学生能较流畅地朗读下来,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二、教学形式上突出多样性

中职生和普高生相比,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都有一定的差距,延伸到学习上,自然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觉性就更不用说了。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除了提高老师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外,很大一部分在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老师是“导演”。中职语文老师更应该是一名出色的“导演”。面对这样的“观众”,如何激发起他们的“观影”热情,是“导演”必须认真思考的。

学生是主体,突出主体,就是多让他们参与,多设计一些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效方式。比如《雷雨》的阅读,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编排课本剧,如口语交际活动,让他们自己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他们有了获得感,才会有学习的激情。另外,由于中职语文没有高考升学的压力,对课堂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边城》的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鸿门宴》可以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坛”视频;《雨霖铃》可以听王菲的同名歌曲。多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增添课堂形式,也是一种好方式。

三、教材处理上体现专业性

编制校本教材来体现语文课与专业的衔接,使语文课能更好地为专业服务,这是体现专业性的好方式。但作为县级中职校,由于条件限制,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语文教材才是最佳的选择。在语文教材处理中如何去体现专业性并为专业服务呢?

1.应充分挖掘课文资源中的专业因素课文在创作和编辑过程中,作者和编辑不一定有这方面的考虑,作为教者就不能只是“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中职语文教师需要针对任教学生的专业特点,把教材内容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让中职语文同专业知识衔接起来。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建筑专业的同学可以画出贾府平面结构示意图,这是手工制图的一个好机会;旅游专业的同学则可以编制解说词,制订导游路线。这种把课文与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语文和专业学习互相促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对自己的专业的确大有裨益。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发生改变,会给语文教学带来一条希望之路。

2.应利用实践活动实现专业“准”训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程要“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此,中职语文需要提升学生在职业岗位中需要的语文基础能力。职业岗位化训练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精髓。实践活动则是实现“职业岗位化训练”的极佳方式。结合各个单元的实践活动要求设计出符合所任教专业的岗位化训练的活动方式和内容,让学生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掌握未来就业时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这是语文教学中所能提供的最为显著而有效的平台,也是最能体现专业特色的地方之一。例如,口语交际中的“介绍事物”这个实践活动,就可以结合各自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与本专业有关联的活动。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则可模拟房屋销售情境,让学生对提供的一个房屋模型向顾客作房屋结构设计介绍。再如,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关注环保’宣传展”,可以让建筑专业的学生收集建筑工地现场有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的东西的图片,然后让他们罗列出来,再对他们的收获进行展示,然后可以组织学生就这些污染能不能消除、如何消除或减少等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让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也在未来工作中能尽量减少或消除这些东西。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找出相应的'环保话题。如果一所学校各专业的学生同时把本专业整理出的环保内容进行展示,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绿色伴我行,你我都有责”的活动意义。

四、凸显应用文写作的就业因素

写作对中职生而言是头痛的大难题。他们的写作能力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布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他们往往抓耳挠腮费半天劲也无法完整地写出来。为此,在写作训练中,笔者会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完整的训练,抓住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和在今后学生实际工作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应用文作为训练重点,相对集中地进行强化训练,对文体写作则相对弱化。例如,对未来就业有帮助的求职信、合同、单据、应聘书、说明书等应用文,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专项训练,让他们不仅明白相应写作要点,更要能比较完整规范地写出来。如模拟向当地公司写求职信、模拟写年终总结等。

五、小结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是中职语文教学体现职教特色应当秉承的一条原则。中职语文教学要得到发展,必须有职教特色,这更多的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中职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与各专业的深度融合,需要中职语文教师们提升自己在语文学科知识与任教学生专业的相关知识,以此实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对学生的求职、谋生能力负责。

参考文献:

[1]郭海英.中职语文教学应体现职业教育特色[J].河南教育(下旬),,(6).

[2]郑敏,董易享.体现职业特色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18).

篇3:中职教学语文教学的论文

一、中职院校中的语文课堂上在当下存在哪些教学的漏洞和不足

这些年,国家极力推行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措施,虽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好像课改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尤其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语文课,依旧是用最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来上课,并没有在对于学生亲身实践的方面下到功夫。

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教学的模式刻板木讷,学生无法完全理解书本上的知识。

通常的语文教育以教师讲解文中的重要内容以及让学生通过背诵课文的形式,来达到“牢记于心”的目的,但是这样刻板的教学,最后使大批学生对于语文书本上所表达的精髓不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意思上,没有让学生学进去。

2.现在的社会,依旧还是推崇考试成绩至上的错误思想,说明了老师对学生的想法不关注。

在很好中小学院校里面,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教师对于课本上的内容总会让学生重点圈出来,让学生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考试中会考到的内容,对于书本上的其他和考试没有太大关系的内容不关注,甚至是讲也不讲,这样的情况也存在于以职业培训为主的中职院校,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说的知识点就是考试的重点,那么,书中其他和考试没有关系的东西学生就可以不用去看了,造成了学生对于考试的东西记得特别清楚。

3.语文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无法在实践生活中使用,变成了“鸡肋”。

在现代社会,许多90后青年在投入到社会工作去投自荐简历的时候,很多公司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普遍存在简历语句词不达意和错别字连篇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归结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不到位,

另一方面则归结于学生时代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运用意识薄弱,没有能让学生领会贯通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以至于学生毕业从事了工作以后,对于书写汉字的机会少了,则让养成了只要语句通顺就行,不在乎里面是不是有错别字。

4.学校对于语文教学的不够重视。

造成语文教学不太理想的原因还有一个就学校对于语文教学的不够重视,教育的目的和结果是以人为本位,大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在的多数院校对于学生其他文化课抓的比较紧,因为这些文化课的知识点相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要难掌握,

但是对于语文教学则抱着很充足的信任感,结果反而使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产生了不重视的情况,造成了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对于语文教学产生了轻视的现象,认为语文这门课程的重点就在于背诵课文和学习写字造句等,

因为没有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语文课上的学习和钻研,造成了学校提倡的以人为本,读书育人的教学理念没有深深植入到学生的思维中去。

二、教学的目的是以学生学习为本位,教书育人的目的去教学,提升中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进行

拥有极强的专业能力并不代表你一个优秀的人才,如果说技术是安身立命的基础,那么良好的道德修养则是为人处事的资本。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深度,培养学生的素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扔掉老一套的教学思维模式,用创新的课堂教学来感染学生。

对于之前木讷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对教育教学做重新的构想,摒弃之前注重课本知识点的内容,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机械式的教学方式。

转而变成以解放学生思维意识的课堂内容,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于课本内容的见解,解放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通过以讲故事模式来让让课文中的文言文内容做出独到见解,这样即会提高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会提升课堂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

2.老师的话不一定是“金口玉言”,也有片面的时候,学生不要害怕自己的观点被否定,应该积极的发言。

新课改倡导改革教学思维,解放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散,传统的课堂教学就和古时候私塾教学一样,提倡老师为主题,学生应该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不会反驳,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思想解放是一种扼杀,

所以,在新课改的倡导下,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互为主体而存在,老师教授学生知识,而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的意见,老师也应该合理的去分析和采纳,对于学生独到的见解思维,应该给予肯定,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也是一种鼓励,对于课堂气氛的升温有很重要的意义。

3.语文是一门有人情味的学科,应该把更多的感情培养放入到课堂上去,培养学生的一些情感思想。

语文课堂上所说的人文情怀教育其实就是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中职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发展阶段,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对于情感的培养也停留在懵懂的意识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怀教学就在于培养学生对于人文情怀的正确态度,所以说来,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也是语文课堂上中最应该出现的一个场景。

三、结束语

泱泱华夏五千年,语言承载了我们炎黄子孙所有的智慧结晶,语文教学无论在何时都是一个中国人不应该放弃也轻视的学科,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深度探讨,需要很长的一段路去走,语文教学中所提倡的人文情怀同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里所提到的内容之一,是承载了中国人人文精神与文化精髓的一门学科。

作者:王燕燕 单位:铜陵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篇4:中职教学语文教学的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教育政策向中等职业院校倾斜,中职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文化课程,具有很强的工具性、综合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学好其他学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教育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国家虽然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语文作为基础必修课程,由于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使得语文教学的作用难以发挥。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准备教育”,抱着这一观点,职业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发展,尤其是其对口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一年的理论知识后就会到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公司企业实习。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虽然得到了提升,却忽视了理论基础课程的学习。

理论知识学得不够透彻、扎实,如何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呢?充其量是培养熟练操作工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人才。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到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中职语文的基本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可见语文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学好语文可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因此,中职教育应该加强对语文教学的重视。

(二)中职教师语文教学观念脱离实际、态度存在偏差

职业院校的语文老师,在中学接受的是普通中学的教育,大学期间接受的是高等院校的师范教育,工作后接受的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等还是和普高一样的,所以普高的教育理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但相对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具有特殊性。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的更新,缺乏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与学习。

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中职语文的教育理念。

中职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对普高语文教学都有很多的借鉴,体现不出中职语文教学的特色,致使其严重脱离社会生活,脱离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职业学校教育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为了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只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

有些中职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专业技术掌握与应用没有很多相关性,教学态度存在偏差,甚至忽视语文教育。

这种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得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出现偏差。

(三)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存在各方面问题

笔者通过对自己所执教学校中职学生的调查发现,对语文不感兴趣、认为语文课不重要的学生占大多数。

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不强,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认为学语文就是上课听老师分析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按要求完成作业。

学生把语文学习简单地等同于学习任务,是为了毕业或升学考试而不得不完成的学习任务,这样使得本可以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脱离了和生活的联系。

另外,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语文教学要求发生偏离。

中职学生相对来说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除了专业课的实践外,空闲时间较多,学生完全可以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增加知识积累。

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中职学生的课外读物主要是漫画书、言情、武打、侦探等娱乐休闲类书籍,这些无疑与中职教育的课外阅读要求发生偏离。

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甚至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二、解决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国家加强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加大对语文基础课的投入

近几年来,国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但只有政策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对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做出详细规范与指导,优化中职教育的教学结构和内容,形成比较完善的中职教育体系。

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财政税收的统一调配,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资力度,实现中职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为基础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人文性,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加大对其投入,重视语文教育,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和思想素质基础。

(二)树立正确的中职语文教育观念

中职教育虽然是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体系,但中职语文这一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却不可忽视。

作为中职院校的领导和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过去将中职教育普高化的传统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认识到中职语文作为一种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认识到中职语文对学生适应社会、工作需要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善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同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科本身,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提升教师能力,扩充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采用一些现代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语文学科和中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中职专业课程学习的理论基础课程。

(四)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学习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中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学好语文基础文化课程的重要性,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将来择业的重要砝码。

因此,中职学生应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意识,激发学习语文课程的动机,自主探索学好语文的科学方法,为达到中职教育对语文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不断学习。

德国教育家季斯捷尔维格说“:教师不可能把文化修养和教育交给或者传授给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文化修养和教育自己的人,他应该亲自参加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从外部只能得到激励而已。”可见,人文素养的获得主要靠自身努力才能实现。

因此,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需要有较高的积极主动性。

当然,仅仅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应在课外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并能将学到的理论文化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总结

总之,要把中职语文教学这项工作做好,需要从国家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者到学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努力。

中职语文教学关系到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说,中职语文教学影响到我国在职业技术方面人才的素质,甚至对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正确面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真正的技术人才、提升整体的国民素质而努力。

作者:黄玮玮 单位:河南工业技师学院

篇5:语文教学职教论文

语文教学职教论文

一、职教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必须重新定位,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以及课程观等,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职教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基础语文素养,也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财经类专业教学的语文教师,必须知道商贸方面的知识。

二、职教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贴近职业需要

职教语文教学必须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在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方面优化教学内容,贴近职业需要。在写作方面,随着社会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与职业相关的写作能力也受到重视,在职教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组织、改编以及发布相关信息的写作能力,重视写作训练。例如,面试过程中,简历和求职信的准备就是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验。在口语交际方面,以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为例,这是一篇演讲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反之也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以及“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涵义,以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演讲这篇文章,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增强主体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职教语文教学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的重要作用,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教师在讲授韩愈的《师说》时,可以增加对作者文学主张的介绍,如“文学明道”、“文道结合”、“宜师古圣贤人”等,同时讲解此文学主张对当今时代文学创作的影响,拓宽学生的“文学”的理解,增加知识的积累。此外,教师可以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动机,提高创新能力。

(三)重视学用一致,提高应用能力

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演讲、面试、辩论等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通过求职交际的情境模拟,让学生体验情境,训练口语交际方面的技巧,从而提高“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篇6:中职语文论文

中职语文论文

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一直为人们所诟病,普遍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耗时低效,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普遍存在。怎样改变当前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让中职语文成为学生乐学、老师爱教的一门基础学科?从教学方面来说,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实施赏识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激发与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教育者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理念,其指向直对生命,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与尊重、理解与宽容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与外界的交流,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以及人际环境的改善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给学生创造一个温馨与幸福的环境。赏识教育就是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肯定学生的人格魅力,坚信侮一个学生都能成才,以赏识寻优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培育学生的自信,教会学生赏识自我,赏识他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

赏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道德教育的延伸,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要求应运而生的。在赏识教育里,要以尊重为前提,把爱作为赏识教育的根源,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目标,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给他们以鼓励信任。

二、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背景

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教学对象是文化素质日益降低的学生,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金坛市为例,公办普通高中文化类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00分,即使是金坛四中艺术特长生,他们的录取控制线也在450分以上。而笔者所在学校除对口单招班外,其他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多集中在300~400分数段,300分以下者也比比皆是,和普通高中的差距一目了然。这就造成了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的现象。就语文学科而言,具体表现为:语文基础知识薄弱,不少学生把日常用字写成错字或是别字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少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作文中能比较正确使用成语的学生少,多数学生的作文几乎都是口语化表达,且乱用词语,语法错误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个别学生甚至通篇都是病句。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都有一种“被强迫”的感觉,缺乏语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他们迫于家长的压力上学,而本人学习目标不明确,基本上没有学习动力。因此,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违反课堂纪律也就不足为奇。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与普通高中无实质差别,没有贴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此外,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畅,一些教师对学生选取的是打压式的教学方法,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造成学与教都缺乏热情,最后陷入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怪圈。

三、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一)中职学生身心和学习现状

从身心发育的特点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值青春发育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关键阶段,他们个性的可塑性很强。[2]自我意识开始进入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的新阶段。他们自尊心强但承受挫折的能力特别差,他们的感情丰富,情绪容易波动。

从文化素质上说,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很多中职学生连最起码的拼音字母表都拼不出,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差,与人交际的能力很弱,他们普遍在语文学习上有障碍,而且堆积的问题比较多,受到的责难也多。这使得中职生普遍存在着一种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是学习的失败者,上了中专就意味着被大学淘汰,被同龄人淘汰,也即将被社会淘汰。仿佛自己被抛入了遗忘的角落,处处低人一等,因而对前途感到希望渺茫,进而导致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不足,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在智力的发展上,他们虽然不及普通高中学生,但其认识水平和自我意识上都有了一定发展,情感体验上比同龄人丰富。他们渴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对生活有一定的激情。一些中职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会钻研很深,并对取得的成绩引以为豪。而一些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学生则在穿着打扮、不健康的行为等方面显示自己与他人不同之处,借此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以此寻找立足于群体的自信点和兴奋点。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施赏识教育的可行性

鉴于上述学生的实际状况,作为中职学校教师,急需寻找一种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教育方式。笔者认为,对中职生实施赏识教育,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抓住闪光点因势利导,具有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在教学策略上进一步改善,通过积极的正面教育,努力发掘学生人格中每一个闪光点,对其好的行为多加肯定,调动其隐藏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感,以促进其人文道德素养的发展。要用真诚的话语激励学生,重新点亮他们的希望之火,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重拾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一旦他们找到自己内心的支撑点,他们学习的动力就会不断提高。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会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赏识教育是将人类教育理论的优秀成果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独特的环境熏陶结合,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进而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最终职校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修养。[3]

因此,赏识教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由此看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具有先天的有利条件。此外,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一般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对学生了解也相对较深,更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而且,中职校语文教师大都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具有较高的人文综合素质,对学生更有说服力,更有机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因此,中职校语文教师有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赏识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从语文教学的内容来说,语文教学是追求真、体验善、感受美的乐园,语文教学的过程是追求真善美的过程。而赏识教育就是要发现学生的美好与善良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职语文教学和赏识教育是契合的。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发挥促进者的作用,关键不在课堂设置,不在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这种态度品质包括:真诚、接受、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感觉到你关心他,尊重他。教师温和的.声音和微笑的面孔都能带给学生积极信号,调动他们上课的情绪,会给语文教学课堂带来和谐的氛围。教师学生和谐的关系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居高临下,是朋友,这样有利于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探寻新颖的语文教学形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教学方法的选用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中职学校教师要尝试情景教学法,设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交际活动,如开展一些角色扮演、小组活动、辩论演讲等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方法。如在学习苏教版中职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课鲁迅先生的《药》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排练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自己对角色人物进行包装,包括化妆、道具等均由学生决定。教师要肯定他们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在表演中感受作品,体会故事人物内心的情感。这样,文章的思想内涵自然就能掌握,从而打破学生对鲁迅先生作品艰涩难懂的看法。上课时要求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和管理者,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做到了然于胸。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到语文实践中来。同时,还要注意,活动过程应是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不能让基础差的同学感到任务太难而产生畏难情绪,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同学因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争取让所有学生都从实践活动中收益。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性格孤僻、不爱交流的学生,对他们要热情,鼓励他们开口说话,耐心聆听他们阐述的问题答案,让学生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把所学的东西掌握,变成自己的能力。

(三)成绩评定采用形成性评价手

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已经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与赏识教育背道而驰。实行赏识教育,应采用形成性评价手段来评价学生在校表现。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表明,经常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教学进程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按照需要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就语文学科而言,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可采取综合成绩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比例参考如下:平时作业占20%,课堂笔记占10%,期中考试10%,语文实践活动占20%,期末考试占40%.其中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是班级黑板报、广播稿等实际操作内容。

五、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在客观真实的前提下多鼓励、少批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了解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客观真诚的赞美。学生内心的被接受、被认同的心理会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然而,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要本着客观真实的态度,如果只是一味的赞美取悦学生,会对学生造成一种老师伪善的感觉,从而影响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明辨是非,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千万不要只鼓励不批评,批评时应采取委婉的方式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二)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每一位学生采用赏识教育只是一个大的方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要针对不同学生个体,采取不同的赏识态度和语言。如针对一些性格开朗、勇于表现的学生,在鼓励的前提下增添一些中肯的评价语言,谨防其在老师的表扬下骄傲自大、忘乎所以;对于一些性格内向,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否定词语,尽最大的力量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三)注意区分与学生情感沟通和交流的场合。老师要注意与学生情感沟通和交流的场合。有的情感可以面向全体沟通,有些则应通过个别交流来解决。比如:有的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好,常受到老师的赞赏,若他偶尔犯错,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他感到没面子,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老师可采用课下沟通的方式,找其聊天,在聊天中提及他错误的所在,同时,给出正确的指导。这样,既纠正了他的错误,又顾及了他的面子,维持了他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口:海南出版社,.

[3]曾文波。赏识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原则[J].湖南教育,(11):55-57.

[4]崔学鸿。赏识教育初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篇7:中职语文论文

关于中职语文论文

一、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充分发挥积极的探究作用,有效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进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调动语文知识体系中的知识,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发展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学习语文知识对自己的用处不大,他们只要学好专业课知识就行了,这种错误的想法阻碍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和语文能力的提高。针对此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语文教学和专业课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在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同时,使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也不断获得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的改进,在结合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情况对教学进行设计,使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语文思维。

(一)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记忆和掌握的语文知识只是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运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能感受到学习语文对自己的帮助和促进,使他们充满兴趣地探究欲望知识。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情况考虑,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使他们逐步建立起探究语文知识的信心,并在不断取得进步的过程中对语文知识感兴趣。

(二)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才能有效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才能让教师从交流过程中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使课堂教学设计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提高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进行灌输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当实时互动,融为一体,上课不应当只是埋头默念或者独自板书。师生应该一起来探讨和思索课程中的问题,在课堂上步调保持一致,通过积极探讨来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使他们能从多方面来分析语文知识,有效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教师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促进语文课堂的有效开展。

(三)多种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语文思维

课堂上采用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已经显得陈旧。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运用,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声音和视觉的刺激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结语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堂探究过程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加强语文学科和专业知识的联系,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能促进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发展和提高。

篇8:浅谈中职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

重庆市长寿职业教育中心 余 胜

【摘 要】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存在一定的困境。中职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效率,需要从优化中职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重视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困境;对策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处境尴尬,改变教学的无效状态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今天谈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大幅度地提高效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只有从转变教学观念着眼,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及内容上谋求突破。

一、优化人文教育环境

教育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主”观念,“人本主义又亦是以更看重人的自由、人格,以人的基本地位为前提来观察世界的思潮”。要加强以语文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语文学科地位,切勿让民族浓厚的根基文化在经济时代的浪潮中被冲淡冲垮。在政策方面,确立中职学校发展和改革的人文目标,重视人文教育。中职学校不应削弱语文教育,而是要继续加强,增加课时量。21世纪是一个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价值观念、新的心理品质和新的知识体系。广博的基础文化、扎实的专业知识、必备的综合技能、健全的体格特征、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广泛适应性等,是任何一个想在社会中谋得良好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个体所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一些素质要求与个人的语文能力密不可分。因此,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亟待共同为后来者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惟有使专业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让中职生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人文素养,才能达到造就合格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1世纪“语文的未来将是和谐的走势”。

二、提高语文教师素养

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要由教师来执行,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21世纪的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要重视和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终身学习者。

首先,中职语文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从前人们对教育的价值过分强调为社会服务,而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如今职业教育正在由能力本位教育向人本主义教育转变,即现在的教育价值观是既要为社会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服务,“尊重个人需要与尊重社会需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一致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现在我国经济要快速腾飞,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业性、技能型的劳动者。要在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关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把单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升学就业的教育目标,变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培养学习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的教育目标。

其次,中职语文教师要建立新时代的教学观。我们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育的对象归根结底是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与巨大发展的潜力的人,他们既具有同一年龄层次相同的心理特征,又因为家庭条件、社会现象、生活经历等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思维、情感和知识能力。学生的这种独立性是客观存在而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观察、分析、感知和思考,要想使用学生接受自己的指导,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个体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好地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

最后,中职语文教师要具有现代教学能力。现代教学能力主要指要更新教育理念、课程意识,了解青少年身心的特点,善于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语言,营造富有生气的教学气氛的才能,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能力,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反思意识等。中职语文教师要学习先进、新鲜的教学法经验,从专业期刊及报纸、互联网上学习新知识,关注同行的研究,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更要灵活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把语文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熟练地操作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从而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主观色彩的意向活动。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教师讲课时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相关,与他们的经验相整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风趣幽欲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的言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

只要努力优化中职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重视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语文教学就应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我们走出误区,立足本岗,正视现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重点,潜心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这样就一定会迎来中职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3](意)亚米契斯著。夏D尊译。《爱的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版;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5]曹明海。《语文教育学》(修订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版。

篇9: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陈芳芳

摘 要:语文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长期处于薄弱环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明确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文化课程之一,它是具有基本工具性质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和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结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的内容,分析中职学校校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旨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增强语文学习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必要性

中职学校是专门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表面上看,职业技术与语文阅读水平似乎没有太多关联,但实际上,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与其学习职业技术的效果是密不可分的。强化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是增强学生理解力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理解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职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必须大力强化语文作为中职学校重要基础课程的地位,结合新课改要求和新教材内容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更好地为中职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一、中职学校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性文化课程,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能够起到紧密的衔接作用,同时对增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职学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许多中职学校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上不够清晰,片面地认为职业学校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语文阅读作为文科项目有可无,进而忽视阅读教学,因此,中职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亟须进行改革。

二、中职学校中语文阅读教学起到的重要作用

语文阅读具有全方位的功能,在中职学校技术知识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语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强化理解力。在语文阅读中,学生阅读文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的搜集、处理过程,增强自身的理解能力,()对信息进行加工提炼为生活服务,中职学校学子的学习职业技术的过程中这种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2.语文阅读能启发和拓展人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过程中需要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在专业技术上有所建树,但创新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相当长的习惯中培养出来。语文阅读能够使学习在阅读中拓展思维,养成活跃的创新思维意识,对学生大有裨益。

3.语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审美观,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阅读是从庞大的信息库中去获取和感知信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水平会不断提升。此外,通过用心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书本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重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中职学校在阅读教学改革中一定要按照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的要求,转变教学思维理念,把阅读教学摆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位置,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养成善于阅读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语文课程的学习效果,更好地为中职学校其他科目服务。

2.提升教师阅读教学水平,丰富和创新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提升阅读教学实效。在中职学校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教学水平不高,没有真正理解阅读教学的真谛和重要意义,片面地认为学生大声朗读即是阅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朗读就够了。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对的,教师一定要把阅读教学的真正含义理解透彻,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例如,在《琵琶行》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烘托文章中白居易所表达出的壮志难酬的悲凉境遇,讲解文章中一些难点和关键字词,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中去,亲身去感知文章中作者的心境,而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读后感,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和点评。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3.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人文化倾向。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文化教育更加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阅读教学的人文化倾向是中职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几点:

(1)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审美理念教育。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审美认知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美,以读为切入点,以读促悟,从眼见和耳听的感知中了解美;其次,以文章为媒介,激发审美情趣,在学生的心灵中形成善于审美的习惯和能力,增强学生悟性,进而提升学生阅读的水平和境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通过学生朗读如此优美的句子去感知美,进而促进心灵的领悟,达到提升阅读审美能力的目的。

(2)在阅读教学中注重人格培养和心灵洗礼。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是阅读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目的,充满人文和人性元素,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文章内容的透析,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性的真、善、美,自觉抵制假、恶、丑的一面。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尽力使学生在阅读时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树立优秀的人格品质,使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发挥更大效能。

参考文献:

[1]慈云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刍议[J].黑龙江史志,(8)。

[2]彭莉。关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4)。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篇10: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论文

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论文

一、转变教师角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当中,通常都是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教师引导着学生去探索去学习,然而事实上笔者认为建立好正确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能够良好地接受中职语文知识的前提。在现如今的教学方式当中教师完全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也就是让学生占据主导的地位,将传统的教师课堂变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学生长期地接受一种教学方式,一般都会感到疲惫,产生审美疲劳,在此笔者建议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是在疲惫的学习。随着信息化不断地发展,教师要学会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以及大屏幕去向学生展示一些中职语文知识,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手段现代化,主要讲的就是教师应当利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信息系统来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采用的是“粉笔+板擦”的形式进行教学,而现如今,这种老套的传统教学模式终于可以得到了改进,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授课,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有趣。

三、突出“实用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是中职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如今所有的事物已经越来越趋向复杂化、人际化。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所以对学生加强语文方面的培养是未来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中职学生教师可以模拟一些现场招聘或现场演讲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踊跃性。

(二)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

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的就是联系工作,商务洽谈等业务,这些业务最离不开的就是语文方面的功底,没有好的语文功底,不会有任何一个企业愿意聘用,语文是人与人交往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之一。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经常会写一些文案或是策划,这些所用的知识都包含语文,由此可见语文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笔者对中职语文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建议的提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当中,定会有着更多的创新和更多的突破,然而对语文这门学科,笔者相信也会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只有创新的教学方法,突出职业的特色,才能使得中职教育拥有美好的明天。

篇11:中职语文教学初探论文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初探论文

一、中观层面,能够完善中职教育提供专业服务

从中观层面即学校层面来说,对于以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劳动者为目的的中职教育学校,“大语文教育观”的渗透和熏陶能够进一步完善中职学校教育,有助于提供专业且品德优良的劳动者。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也必然为中职的职业教育提供专业服务。“大语文教育观”理念是更贴近实际,需要重视中职生专业方面的学习情况,掌握各个学生在其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所任课班级各专业教师交流,深入把握所带班级中职生所学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力求找到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相契合的点,深挖中职生在其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对语文能力的需求,有目的地变更或增减语文实践教学内容,给予中职生专业学习更多更好的帮助,有的放矢,扎实有效,切实做到语文教育为职业教育服务的要求。

二、宏观层面,能够满足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中职教育目标是培养专业人才,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中职语文教师不妨将一些用人单位文化纳入到实践教学内容之中,让语文教育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全面提高中职生素质铺路。中职语文教学以“大语文教学观”理念为指导,以中职生今后职业需求为前提,努力开拓新颖的语文课程资源,提高中职生的交际能力。并且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如诚信、负责任等品格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社会输送的不仅是高技术的职业者而且是高品质的社会劳动精英。那么,“大语文教育观”该如何具体地指导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在实际的课堂中逐步渗透“大语文教育观”?笔者认为可以从中职语文课堂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以“大语文教育观”树立中职语文课程目标。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设立是首位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目标是引导语文课程进行的方向,如若方向都偏离了,那语文教育的作用无从谈起。“大语文教育观”下的中职语文课程目标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注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此要求教师每一节语文课都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场地,且在此前提下依据课程配备教学参考书与教学大纲拟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要联系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性去掌握课程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呈现手段与具体内涵,把学科知识的积累学习、语文能力的提升、审美情趣与道德修养的提高等方面密切联系在一起。第二阶段,“大语文教育观”教学理念由始至终要贯穿课程内容。如今,很大一部分中职语文教师所选择的实践教学内容都是属于生硬、死板的内容,不重视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单单是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而已。同时中职教师也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实际学情,用整齐划一的手段使用中职语文教材,导致中职语文实践教学内容不符合中职生实际学情。“大语文教育观”指出语文和其他课程不同,语文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材料储备。第三阶段,“大语文教育观”多元化人性化的课程评价。“大语文教育观”不单单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一种新式的语文教学方法,更关键的是“大语文教育观”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施方案与教学模式都具有相当高的操作性。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利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多元化的渠道进行中职语文教学。这不仅让中职语文教学走出了课本、课堂,创建了新的课外活动、课堂教学的模式,将中职语文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这广阔而丰富的大课堂中去。因此,它的课程评价不是一味的依靠期末考试的分数决定学生的优劣,而是更为多元化和人性化,从而提高了中职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让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联系更紧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语文教育观”对语文教育影响深远,坚持“大语文教育观”不仅是中职语文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中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中职学生来讲,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提高,高尚人格的树立,才能在形势严峻的劳动力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综合竞争力,为未来做好坚实的铺垫。

篇12: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参考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参考

一、突出人文性的特点,重视“文学教育”的功能

从时代发展的需求看,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纯的科学技术竞争,更是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人文眼光的更深层面的竞争。底子薄,文学素养差,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中职学生要成为高技能人才,还要注重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旗帜、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通过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怎么做事、怎么生存、怎么与他人合作共事,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的完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二、突出实用性的特点,推进语文教育为生活与工作服务

面对中职学生的就业需求,语文教育内容应强调学以致用,重点考虑学生怎样很快适应毕业后投入工作的需要,这应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中职语文教育要同社会和市场需求对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思考职校生应该具有怎样的语文素质才能适合市场的需要。这时的语文教育内容把重点放在学生练习与实践各种实际工作所需的应用文,比如广告、新闻报道、设计说明、讨论记录、笔记及各种报告等。不要重复纸上谈兵的故事,要重在应用,走出课堂,组织活动,参加实践,动手练笔。职教语文教育要与社会、信息沟通对接。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社会,高科技已经在平时工作与生活中处处应用,学生要很轻松地适应这样的社会需求,学会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与利用信息,这样才能适应如今职场的工作需求。当然,现代化的生活、生产方式都需要学生通过现代化的通信工具通话、交流信息,有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推进,使传统语文教学日益显得尴尬与不适应,探索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将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与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给中职语文教育带来崭新的气象和面貌。与以往相比,利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重视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令其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突出职业性的特点,强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突出职业特色可以改变过去语文作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产生的“此厚彼薄”的状况,以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教学方法的调整、评价体制的改革等推动语文课和专业课的共同进步,实现“双丰收”。努力尝试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让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一起在课堂中执教,寻找在语文课和专业课之间寻找合适的结合点,让学生意识到学生专业课的学习离不开语文课中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熏陶,慢慢理顺语文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客观评价各自在教学中的影响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的职业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相互合作,共同协作,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参与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学生的胆识、口语表达能力与动作协调能力。在教学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行为实践的机会,让这篇课文变为一部课本剧,要求学生在课余到网上查找资料,自己策划和讨论写剧本,再进行表演探讨,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收获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而且收获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技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对《项链》、《窦娥冤》的改编表演,甚至构思《祥林嫂》、《林黛玉进贾府》等创作小品演出,以及《琵琶行》中“琵琶女是白居易之知音还是情人”、《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诚实”的探讨上,在课堂上可举办演讲比赛、主题演讲,进行言谈举止有礼貌和用语得体的教育,教会学生学习写求职信,掌握求职面试技巧与必要的求职礼仪训练等。这些体验、行为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了学生,是使学生获得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求职中,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个人良好的风貌展示,诚恳的求职信会给人用心与稳重的深刻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如地书写报告、信件、说明书、制作图表及流程图,能使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生产,使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生产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讲授一般的知识,还应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职业化观念的灌输,以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学生在广阔的综合的教学空间里参加各种教学活动,想方设法地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气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作者:刘红 单位: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篇13:职教特色语文教学方法的论文

职教特色语文教学方法的论文

一、以预设为基础,促进教学资源生成

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学资源的选取途径愈加宽泛,为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然而,这些仅丰富了预设性教学资源,作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生成性资源亦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这既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又离不开教师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学生的沟通配合。

(一)预设性资源:夯实基础

预设性资源是以课本、教参、教案等现有教学资源为主导,以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信息搜集为辅助的资源整合模式。由于资源整合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有助于夯实学生的文化理论基础,为职业教育做好前期铺垫。一是搜集问题资源。这类资源的选取主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和对学生兴趣的了解,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二是搜集网络资源。此类资源信息量大,来源广泛,不仅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在搜集方向上,也需要教师揣摩学生心理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如《洛阳诗韵》这一案例中,面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可运用洛阳景点作为教学切入点,课件中运用图片可通过网络搜集洛阳各大景点照片,而教学中所提问题也以此为出发点,既可吸引学生的兴趣,又突出了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化特色。

(二)生成性资源:互动提升

生成性资源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一些资源,如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与学习风格等,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前并不掌握的资源。它们伴随教学过程而生,是推进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需要汲取的重要资源。生成性资源的捕捉需要师生间充分的沟通交流,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教学经验。一是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为师生交流提供平台。二是以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在交流中,教师扮演引导者、调控者的角色,由学生完成主要的交流内容。例如,以环保为题材的.教学单元,除教材提供案例外,还可运用生活中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如制作环保用具来解决环保问题的案例。在讨论中,教师可激发学生从技术层面和生产可行性方面来分析,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中,以达到强化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以调控为方法,营造动态教学情境

在动态教学情境中,科学调控教学资源,可使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可见,教学调控是职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因素。也就是说,中职语文教学既要满足人文知识传播的要求,又要突出职业特色,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中,要平衡两大特色则离不开科学的教学调控。

(一)营造教学情境:贴合生活实践

在营造教学情境中,要融合知识传播与职业特色,需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尽可能地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社会环境。一是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特色,二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战代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能力训练方面,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如上所述环保题材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模拟真实的公司会议,将环保器材作为新项目研发讨论会,要求学生事先准备相关器材的技术资料,或可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环保器材生产的可行性、市场需求等因素,并行成方案创造,在“会议”上发表个人观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

(二)调节教学氛围:丰富教学方法

虽然中职语文教学是以职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但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与同龄普通高中学生大致相同,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故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亦有相通之处,如游戏教学法、激励评价法、情境教学法,等等。随着教学形式和教学空间的突破,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在多方资源的整合下,不断地推陈出新。除上述所提到的情境教学法外,激励评价法也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之间通过互动交流实现相互激励;各小组之间通过良性竞赛实现相互激励;而教师通过激励评价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如上述模拟公司会议的案例中,教师在“会议”中扮演公司领导角色,在会议结束时,对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分别点评,并对采纳的方案予以表扬,以兹鼓励。这样一来,大大提振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另外,游戏教学法充分考虑到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的特点,可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同时游戏的互动性可保障学生沉浸于教学活动中,增加学习兴趣。比如上述洛阳景点现场导游的案例,游戏教学法将传统文化与职业特色巧妙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结语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须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这是其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一部分的重要使命。而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职业人,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不仅局限于传播知识的层次,还需要以职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这就意味着中职语文教学模式需要向能力培养转型,教师通过整合预设性资源,捕捉课堂生成性资源,并科学调控多元化资源的运用,根据学生的思维、情感等因素的变化营造互动性的教学情境,以使中职语文教学更贴近职业特色。

篇14:中职就业语文教学论文

中职就业语文教学论文

一、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模拟特定的职业场景,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如我在讲授《应聘》时,就模拟了招聘会的场景。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同学作为应聘者进行应聘。每个小组都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课前准备几个应聘时需回答的问题,在应聘者进行应聘时进行提问,最后由学生决定录用其中某位应聘者。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从应聘者的服饰、言行举止、个人专业素质上去判断应聘时怎样做才是最突出的,从而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

二、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离不开阅读。通过对一篇篇文辞优美的文章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此外,语文文本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如在讲授《芝麻官餐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职业不分高低贵贱”的择业观,让他们认识到只要踏实做事、认真做人,就是一个高尚的'公民;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时,通过阅读,教师可培养他们在逆境中直面困难、顽强不屈、积极奋斗的思想情操;学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时,通过对父亲执著、认真的人生态度的感知,让学生懂得了成功决不是偶然的,要执着、认真地对待工作,进而使学生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学习《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时,通过深入阅读,学生领悟了卡萨尔斯、季羡林、冰心的人格魅力,明白在了整个职业生涯中,人格美才是永恒的,使学生形成了积极、健康的人格;学习《一张诊断书》时,通过对细节描写的把握,让学生体会林巧稚的人道主义精神及令人敬畏的敬业精神。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就业为导向,挖掘不同文本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他们在未来面临就业时调整好心态,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奠定学生的就业基础

许多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较薄弱、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而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就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开口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找到语感

教师可先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字、词、句、篇的读法,在实际教学中以齐读、范读、跟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从而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朗读的抑扬顿挫,体会到文章的韵味,提高朗读兴趣。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前三分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试着在课前的三分钟时间里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第一学期:不规定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如可以进行自我介绍,介绍家乡美景、美人、美事,可以讲故事,谈谈自己看到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后的读后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专业学习的心得体会等。第二学期:规定某一特定主题,让学生发表看法、意见,并进行演讲。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在应用文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不管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大多都离不开应用文的写作,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使其为学生的专业课服务。如在教授拓展模块中的《会议纪要》时,教师可让学生开完会后,写一份活动会议纪要,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教授基础模块下册重点《计划》、拓展模块中的《总结》时,教师可让学生各写一份工作学习计划或总结;在教授基础模块上册《自我介绍》时,教师可让学生在班级中作自我介绍,或者设想:假如你去应聘,你将如何推销自己?假如你第一天上班,又应怎样向新领导和新同事介绍自己?通过这些方法,就能让学生掌握应用文的写作要求,为将来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总之,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篇15: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一、中职语文教育导向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导向型教育改革的内涵

导向型教育改革是指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确定一定的目标,把握一定的方向,以目标是否达到、方向是否偏离作为教育改革成败的衡量标准。导向型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能够明确改革思路与改革方向,使改革方案更具可执行性,而不至于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

(二)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亟待改革,这是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识。一般来说,常见的建议有如下几种:第一,教育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这一观点,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也应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以专业化为导向;第三,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导向;教育改革应遵循“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表达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基本路径。

可见,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就语文教育改革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案,且均以导向型教育改革为基础,体现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育改革方法论上的提升。

二、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的必要性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的改革导向,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

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育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的人文性即强调了人文素养的培育。中职语文教育改革是建立在现有机制上的`反思与完善,突出人文性并不意味着淡化工具性,而是在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寻求平衡,并为中职语文教育探寻到良好的切入点,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成功几率。

(二)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需方特点。

中职语文教育的接受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逐渐趋于成型。中职学生们存在提升人文素养的主客观需求,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做一个仅仅有技术的人,应符合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

(三)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

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改革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片面强调语文教育应服务于中职学生的就业或专业,会导致语文教育承载过多、过度的其他职能,导致语文教育背负过于沉重的压力,强化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相反,语文教育应建立在对语言文学的审美基础之上,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快乐、心得、体验,而不应使语文教育过于工具化。

三、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导向改革方案的落实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导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围绕人文素养培育,确立基本的改革路径与方案。结合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对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之推进突出如下建议:

(一)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拓展阅读面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很多著名作家都有终生阅读的习惯。阅读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应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另一方面,阅读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接受,也包含着信息的过滤、消化、反馈等阶段。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当前中职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对语文教科书中相关文学作品和篇章的解析与审美上,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过程固然需要对一定的数量的美文进行解析与评价,课堂教育中教师所提供的分析范本是有限的,学生必须掌握自主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

(三)注重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中职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内外兼修的文化人。课堂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则应通过角色转换,由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倾听者,师生之间可以自由地畅谈有关国家、民族、社会、生命、爱等一切话题,使学生的人文情感被充分激发,使学生从“学”到“说”,从“接受”到“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文体验可以得到增强。

总之,导向型教育改革应作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能够使中职教育改革目标明确化,更有利于达到改革目标。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量的提升、阅读面的拓展,并在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等场合,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倡导、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交流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人文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保持终生,真正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中职语文职教论文--性语文知识小议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