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政治教学论文 >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的创新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的创新教学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的创新教学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如果这16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的创新教学论文相关的文章。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的创新教学论文

篇1: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的创新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的创新教学论文

摘 要: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这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完善知识结构、改革评价机制来创新教学体制。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思想政治 转变观念

新课标,这是一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此次高的治课改的幅度较大,因而在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在教育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教师要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教学的目标放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提高上。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手法

新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归纳法、辩论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还可以广泛地运用校外的图书馆、工厂、银行、保险公司、股票交易场所等各种社会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商品、银行等知识点时,可带领学生去实地考察。这样既能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具体易懂,又能体现政治课实效性强的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三、加强教师自我知识和业务水平

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师必须是个“小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充电”,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业务水平。

一个合格的政治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基础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计算机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这就要求当今的教师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必须由“听、说、读、写”延伸到科学技术、通信技术。政治老师应逐步在教学实践中融入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政治课更加直观、生动、有趣。

2.边缘知识

政治课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时效性等特点,涉及边缘学科知识非常广泛,因此政治老师在通晓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博学多闻,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

四、教育评价体系要全面

当前的思想政治课评价简单划一,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新课程理念提出建立促进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采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手段,建立宽松开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能正视自己的闪光点与不足,扬长避短,努力学习。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尝试。

1.增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开放性试题,提高学生运用和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答题,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扩大评价范围。除关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外,还应关注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

3.采用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可采用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改变评价尺度。不要用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给每个学生成功的喜悦、成长的快乐、探索的自信。

五、开发、利用广泛课程资源的作用

开发课程资源可以有以下作用。

1.弥补教材的不足

政治课带有很强的实效性,现实课本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不断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甲,弥补教材不足。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可以使教师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有利于教师专业上的进步,丰富其学科知识。

3.促进学生的学习结果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使学生跳出课本,拓宽视野,将自己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人,新课程的不断推广,我和广大教师都应认真学习新课程,领会新理念,实践新理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引领思想政治课的教改走进一片美好的新天地。

篇2: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摘要:在实践中准确将三维目标融于教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都在摸索的课题。其一,政治教学在知识和知识的传授方法上需要紧跟时代;其二,政治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其三,要凸显政治教育的本色,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翻转课堂;新课改

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紧跟时代,创新知识传授方法

高中生拥有极强的好奇心,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着探究的欲望,谁能博得他们的眼球,谁就能将知识播进他们的心田。如果教师能够引起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尾的全程关注,能用恰当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愿意参与其中,那课堂必然是优质高效的。古语有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一节成功的政治课,从知识上来讲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本节的重难点已被突破。可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理解能力有很大差异,要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上都能顿悟重难点问题,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那几乎是无法完成的。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又被色彩斑斓的网络生活吸引着,他们更是缺少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时间。现代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让管理学生的难度日益加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给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

“翻转课堂”就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微时代的到来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它有效连接了课堂与媒体。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别出心裁地把重难点知识制作成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课下一次或多次进行观看,并记录下自己难以突破的问题,然后利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究、讨论,教师给予恰当的点拨解惑,使学生真正“吸收内化”知识,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微课视频,不但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观看加深印象、突破重难点,而且一定意义上解决了媒体与课堂的.冲突,为新课程的成功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微课真实地完成了这种要求。

教师就是导演,是课程的组织者和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就是课堂的主角,要思考、参悟、表现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最终师生互动配合在课堂中共同释疑解惑、拓展升华知识。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兴致盎然,可是一般来说,临近下课时学生注意力就会开始分散,学习热情会有所下降,课堂气氛由热烈变得冷清。常言道:“编筐织篓,贵在收口。”在最后时刻教师如何做好主导、组织好课堂呢?由于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一个章节的结尾往往是通向另一个章节的开头。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收尾时,善于抓住章节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吊住学生的胃口,既可活跃气氛,又可为下一章节做好铺垫,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如在讲完“世界的物质性”后,教师可前瞻性地总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既然世界是运动的,那是谁在动?既然在动,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那昨日的欠账今日还需还吗?同一瞬间,物体既在这儿,又不在这儿,矛盾吗?这就是下节课所要讨论的问题“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请课下观看视频微课,试着解决一下问题吧。生涩的哲理问题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情绪再一次被调动起来,思维像在自由王国中,顿时产生了许多想法,而且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这样,既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在旧课的“收尾”中巧妙地埋下了伏笔,为新课的“开场”做了自然过渡。

二、动之以情,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过程,更是人性养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进步、“中国梦”真正实现的思想保障。在教学中,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并不是一件易事,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形成不是在一两次说教之后就能悉数完成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不是学习一两个理论就能顺利实现的,这些都需要长期的教导与培养。但是卢梭又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由此可见,教师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教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要用自己的光芒点亮学生前行的路。首先,在教学上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深刻挖掘政治学科内在的情感因素,真诚地进行教学,发挥情感魅力来感染学生。其次,教师要真心地爱护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学生的爱与痛,帮助他们撑起远航的帆。一点一滴中师生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有了对教师出自心底的尊重和信任,此时教师的教育会顺其自然地如涓涓细流般淌进学生心田,引导他们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去看待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内隐的,它融汇在玄妙的知识中,散发在谆谆教诲的期盼中,生长在真诚眼神的抚摸中。它的培养和养成会成为学生永远的精神财富和力量之源,使其受益终生。

新课改的实践中教师找到了自己准确的位置,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我们的使命是在紧跟时代层层推进的知识教学中,让学生的智力得到最大开发;在关注着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挖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让学生的心灵不再荒芜,为他们播种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黄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构建活力政治课堂[J].中学时代,(8).

[2]胡光泉.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活动有效教学的探索[J].中华民族教育,(2).

[3]门瑞霞.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若干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2(6).

[4]吴燕萍.高中思想政治课趣味性教学方法探索[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篇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尝试

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许富繁

【摘 要】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学为例,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进行尝试,分析教学过程与策略,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03B-0025-03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讲学时采用的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他看来,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可以把存在于每个人心灵中的真理引导出来。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上好一堂课,也同样可以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把学生内心的想法和观点引导出来。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一个教学难点。一是因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和标志,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主要途径和方式。需要公民珍惜这一权利。二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内容本身比较抽象,难理解,学生缺乏一定的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理论基础单薄,况且当今不少公民存在“厌选”的情绪。为了化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标,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可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具体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过程与策略

(一)设疑导入,走进新知

播放84岁的申纪兰连续12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传奇故事视频,扩大学生视野,启迪思考。用视频教学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申纪兰是怎样成为唯一一名从第一届连任至第十二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二)引出问题,激活思维

一石激起千层浪,笔者话声刚落,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笔者把问题整理一下,用PPT展示。

问题1: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问题2:公民要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3:如果你荣幸地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你将如何行使你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探究解惑,得出结论

探究一: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笔者与学生一起分析申纪兰连任12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传奇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学生学起来较轻松,学习兴趣也得到增强。

师:申纪兰怎样能连任12届全国人大代表的?

生1:因为她淡泊名利,心里装着国家、装着群众、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和农民女儿的朴素本色的缘故。

生2:申纪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出来的。

师: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呢?

生: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www.fwsir.Com)选举权是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与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则是公民被选任为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常由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并受到保护。

探究二:公民要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问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的递进而展开。

师:我们各位都是中国公民。那么请问,同学们参加过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领导人的选举吗?

学生:没有。

师:这是因为,我国宪法和选举法对行使选举权的资格有着严格规定。

师: 我国宪法规哪些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生:具有中国国籍、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师:反过来讲,在我国,哪些人不享有选举权呢?

生: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在我国不享有选举的权利的有: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师:为什么外国人没有参与选举的资格呢?

生:选举的权利属于政治权利,与国家主权相联系,它只能赋予本国公民,不能给予外国人,这是理所当然的。

师:而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什么也没有选举的权利呢?欣赏了小品《三个小孩去选举》后大家也许就明白了。

A,B,C三位同学扮演孩子,甲、乙两位同学扮演父母,老师扮演选举活动的主持人,共同表演:父母带着他们的三个孩子去参加乡人大的选举,三个孩子追着主持人要选票,但没有得到,于是去抢父母的选票。三个孩子拿着选票你看看,我看看。A说:“选票上没有卡通图画,一点也不好看。”B说:“选票上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我选谁好呢?”C说:“谁给我们买泡泡糖吃,我们就选谁,你们说好不好。”A,B齐答:“好。”甲、乙说:“孩子们,别闹了,你们还小,没有行使选举权的资格。”

小品风趣幽默,引人深思,教师此时可继续引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师:请从小品中三个孩子的表现,说一说:法律为什么不赋予未成年人行使选举权利的资格?

生1:未成年人在生理和智力方面都不成熟,缺乏鉴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法律责任。

生2:未成年人尚无选举的能力,不能享有选举权。

师:回答得很好,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例。下面再请同学们分析一段对话。

(多媒体显示)

甲:听刚从监狱出来的顺子说,里边的人也有选举权,你说奇怪不奇怪。

乙:你可真逗,这怎么可能呢?

甲:这你就不懂了吧,犯人也是公民,怎么没有选举权呢?

师:请问,犯人有选举权吗?

生:没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年满18周岁的犯人有选举权,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犯人,即使年满18周岁,也没有选举权。

接着教师继续置疑,由学生来解疑。

课件:(1)遵纪守法、成绩优秀的初一学生; (2)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50多岁的农民; (3)深爱中国的德国大学生; (4)因为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中国公民; (5)张某因抢劫被判有期徒刑5年; (6)在抢险救灾中光荣牺牲的李乡长。

师:以上人员哪个享有选举权?哪个没有选举权?

生: (2) (6)享有选举权,其他的没有。在我国具有选举权须具备三个条件: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结论:(多媒体显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四)总结提升,拓展训练

1.学以致用,畅想未来

将来有一天,你荣幸地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你将如何行使你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学生畅所欲言)

生甲:我将珍惜好自己的选票,把它投向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人,让自己信赖的人进入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好务。

生乙:我将更多地关注“三农”问题,让农民摘掉贫困的帽子,走向富裕之路。

生丙:我将更多的眼光去关心失学儿童,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学丁:我将更关注环保,深入调研,为环保事业建言献策。

这一活动寓教于生活中,让教育回归生活,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也是课堂教学的深化与延伸。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通过一定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化知识为能力,达到知与行的辩证统一。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就是认为学习政治没用或者不会用,基于上一环节的学习,教师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设计出难度合适,具有主观开放性、活动探究性、生活体验性的习题,还可以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训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总结梳理,提升能力

在完成以上四个步骤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以夯实基础。

二、教学感悟与反思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笔者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为核心,以落实三维目标为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坚持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机结合。本课主要是运用问题探究的方式展开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师生平等。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发挥帮助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教学中笔者不是把教材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梳理总结,提炼运用,达到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突破难点的目标,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在引导他们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方式设疑,让他们动口说、动眼看、动脑思、动耳听、动手做,参与其中思考、感悟、总结,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第二,坚持开放互动教学,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通过对话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出来,在信息交流中实现沟通、补充,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师生一起分享理解与感悟,达到心灵与感情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生生互动体现在合作探究中,他们进行激烈的讨论,在合作中前进,在讨论中提高,在分析中感悟。课堂教学因高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更精彩。

第三,坚持自主合作探究,注重学生参与度和学习习惯养成。课堂参与即知识参与、思维参与、情感参与。教学中所设的问题都有一定的思维梯度,且问题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放飞自己的思维与心灵,更好地展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参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总结、学会梳理。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笔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能力,并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与梳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学习策略,为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第四,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从分层设问探究到共同发展。笔者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的层次差异性,构建难度不同的梯度探究问题。对学困生设计一些稍作思考就得到答案的问题,以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设计综合性提问,促使他们把分散在教材中的理论加以综合概括,培养融会贯通的能力;对尖子生设计思辨性强的问题,以训练思维变通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分层设问探究的同时,要注意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水平发展。

当然,学生的素质存在一定差异,在教学法中,教师应怎样因材施教?是强弱分层好,还是强弱结合好?这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第五,坚持精心准备,注重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探究式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比较轻松,但问题的提出其实经过教师精心的准备,带有很强的预设。从教学实践来看,效果很不错,但学生自主性发挥得还不够,尽管有学生在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以及对待选举的态度上有一定的自主观察和思考,但总体来看还是预设的多,生成的少。所以,究竟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今后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加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陈洛。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运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3]张安义。课堂因“生成”更精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4)

[4]卢芳家。政治课沉闷问题及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 (10)

[5]王爱琴。非问,无以广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 (9)

篇4:新课标下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创新论文

新课标下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创新论文

1、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践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所以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心理上从传统的教师角色中走出来:不再全程主导课堂教学过程;不再只管传道授业解惑,不再不管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行统一进度、同一模式的教学方式;不再不管吃多吃少,不在高高在上,板起脸说一不二;不再充当所谓的权威。总之,教师要放下架子、放开手脚转变角色,把课堂活动时间还给学生,才能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1.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

一是将师生关系定位为平等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二是将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三是将学生定位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1.2教师要扮演好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教师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平等的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践行新课程的过程。

1.3教师要努力做到平等教育学生。

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激发和维持不同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

1.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主动学习,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生生积极互动,引领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高效学习的快乐,在集体活动过程中相互合作与共享,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引导每个学生现在为集体努力拼搏,将来为社会服务。

2、将环保问题纳入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课程名称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意味着体育活动中不仅要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宽广的胸怀,但是,体育活动中学生往往会暴露出心理阴暗面,是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帮助学生端正其体育态度,培养运动兴趣,提高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实践做好心理准备品德的好时机。

2.1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体育教学的开放性与体育活动组织的多样性、假期活动场所(包括社区健身场所、广场、学校操场等)管理薄弱,诸多因素决定了学生在体育课过程中、假期体育锻炼过程中及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意识可能会相对淡薄,因此学生可能会携带一些吃的东西,如方便面、泡泡糖、糖果、水果、矿泉水、饮料等其他的方便食用的东西,也可能携带一些体育器材、个人的玩具,如象棋、扑克牌、纸飞机、拼图、卡及等,在学生活动结束后,或多或少都会有废弃体育器材、玩具及果皮纸屑、塑料袋、水瓶和其他一些生活垃圾留在活动场所,也可能有一些健身器材被人为损坏,所以很有必要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不乱扔垃圾,不随意破坏运动器材,提倡绿色环保运动,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环境保护是长期的`、随时随地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家园,建设家园。

2.2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农村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到处高楼林立,到处柏油马路、水泥路,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条件也很好,但是,逐渐地由于高楼阻隔,邻里之间互不往来,关系如水泥般冷漠,而学生9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会暴露出自私、冷漠、狂躁等个性特征,另外体育活动的激烈性,小组竞赛过程中利益的冲突性,参与活动的学生个性差异性,种种因素决定了体育课中、其他场所的体育活动中,学生容易和同伴发生冲突,原因是活动过程中小小的别扭、对方一句不中听的话,导致学生脑子一发热,出现不尊重同伴的举动、用脏话恶语侮辱对方、故意伤害同伴、甚至拳脚相向,因此经常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找不到知心朋友,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制止冲突,引导学生心胸宽广、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相互忍让,更重要的是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多给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学过程中既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可、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又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扬长避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集体性,又在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体育课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根据教材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

3.1创新体育课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

教学模式的选择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活动,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独立学习,同学间、师生间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交流与展示、共同成长的平台。改变传统体育课重示范、重模仿、轻体验、轻创新的教学模式,针对教材特点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如篮球三步上篮教学,可采用热身―自我展示―引导、点拨―自我展示―评价的教学模式;如篮球裁判法教学,可采用先欣赏篮球比赛短片提出问题―分组合作探讨―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引导、归纳、评价的教学模式;如足球运球突破与防突破教学,可采用热身―学生互相设置问题―自主探究、亲历实践―规范与点拨―师生归纳的教学模式。

3.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单一性学习方式,倡导多样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倡导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

总之,新课标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体育教学新的理念与方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体育教师必须理性地转变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倡导绿色环保运动,实现可持续的健康成长。另外,教学过程的探究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努力,唯有如此,才能在践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帆.体育课选课走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考试周刊.

篇5: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论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但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应从小加以引导和培养。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内在需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以生为本,做好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要学会尊重差异。面对班级里几十个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不尽相同的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显然不够合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

2.立足教材,加强课内外联系。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离开教材的教学设计,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源,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依托教材。居高方能临下,深入才能浅出,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各项资源,建立与学生日常生活及课外活动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

3.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必定建立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选择最优方案。超越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设计,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鼓励学生质疑。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新的前提。人类社会也正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的。长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使学生丧失了质疑的能力,不会问也不敢问,被动接受无疑会造成课堂一潭死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具有创新活力的。”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教师学会放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比教会学生某个知识点重要得多。新课程改革一直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学会放手、敢于放手,充分相信学生,把探索的权利交还学生。如,阅读课文可以交给学生自学,以小组讨论等形式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其团体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放手不是放任自流,要把自主探究学习落到实处,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三、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1.作业内容要有差异性。传统作业布置采取一刀切方式,全班几十个学生面对内容相同、标准相同的作业。但因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客观差异,这样的作业不可避免会造成有的学生“不够吃”,有的学生“吃不下”,遏制了部分学生的能力发展,也给另一部分学生造成了沉重的课业负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层次性、差异性的作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才智和特长,享受作业完成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作业形式要具多样性。传统的家庭作业大多以听、说、读、写的形式完成,注重知识获取,却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家庭作业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内化。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单凭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不够的,更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安排作业时,不仅要考虑内容的丰富,还要兼顾形式的多样。在巩固型作业的基础上,适当安排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擦出思维的火花。

3.作业评价秉承多元性。不同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自然要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传统的以分数、等级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多元的评价方式必须要打破单一、僵化的评价标准,不仅重视知识学习,还要看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整合各方,综合考量。

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终身、个性化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涵。自觉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篇6: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论文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

文/徐爱芝

摘 要:思想政治是属于文科类的,和历史、地理一样,是一门偏重于记忆性的学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思想政治课对于高中生而言,教学过程太过沉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提问方式似乎是千篇 一律,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各个学科教师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的氛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这样的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也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开始进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希望能改变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角色互换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过去的教学方式片面地强调知识的传授性,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个人发展。现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提高学习积极性。但是目前教师偏重于教材上知识的讲解,不太关注当下发生的国内外的大事件或热点话题,这就让政治失去了时代性,让学生不能将理论和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一、角色转换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1.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政治是贵族的特权,平民连言论自由也没有。但是,政治包括很多方面,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合法公民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力。要想深入了解政治,就要学习基本的政治理论,学生则主要通过课堂来接触政治。高中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的时候,所接触的都是一些课本上所提供的政治事例和理论知识,教师进行授课的时候会对这些理论、事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而学生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难免感到枯燥无聊,因为这些东西本身无法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加入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事材料,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政治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理论,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交际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比如,话题辩论、看视频分析以及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可以在师生之间或学生小组之间开展,鼓励学生在谈出自己意见的同时尽可能地应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因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锻炼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如果教师能参与其中,学生总是感到特别期待。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在参与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鼓励和引导他们,这样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少数不希望教师参与的学生可能是因为性格比较内向,或者是担心自己的政治成绩太差之类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参与的同时要照顾到学生的情绪,让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牢牢掌握理论知识,当然,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就是考试的主题,所以在新的教学方式中,这种学习方法不会取消。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弊端,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实施。首先,提出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问题,在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和引导他们,最后才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回答。其次,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具象化的表现,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思想政治考试中经常以看图说话的形式来出题,所以,教师也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漫画、语言以及时政材料、音乐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近几年的政治高考中,学生因为对题目分析得不透彻,没能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导致频频失分。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要记住所有容易混淆的知识,把握住关键字和关键词,随堂要做笔记。还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大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的改革在于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满足感。教师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成长给予及时的启发、鼓励和赞扬,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也是很有益的。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新课程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来进行思想政治教学,还要不断积累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将好的教学方法总结出来,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缪小云。漫谈高中政治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转换[J].中学教学参考,.

[2]王璇。用课堂探究提升新课程下高中政治教学实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

(作者单位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职教中心)

篇7: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初探

为努力使思想政治课堂真正贯彻新课程理念,本文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手段的革新、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和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等五个方面展开粗浅的探讨.

作 者:伍幽 WU You  作者单位:安福二中,江西,安福,343200 刊 名:井冈山医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GGANGSHAN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 16(4) 分类号:G63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   主体作用  

篇8:浅析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一、对理论与专业基础的反思

在新课标下,进行物理教学,我们物理教师需要有更加深厚的理论与专业基础。

(一)必须要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所进行的教学行为的重要理论支点。对于新课标,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有很多都是传统的教学理念所无法达到的。为了能够在新课标下更好的实施物理教学,就必须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时常的反思自己与他人的教学行为。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这四个因素共同组合成为了课程,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然而我们教师又怎样才能够在教学中体现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呢?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逐步的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还必须明白,想要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就需要对物理教学理论的研习,多阅读一些优秀的杂志里的优秀文章。

(二)掌握更为丰富的物理专业知识

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下,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行了解,并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经常会适当穿插一些科学史教育。如果教师本身不具有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又如何能够穿插科学史教育,如何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为学生传授知识?物理教师又如何才能够有效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呢?想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必须要不断的对物理学名着、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着作等进行研读,让自己的知识能够与时俱进。通过对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进行阅读,能够有效提高专业素质,让教师能够更准确的使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对物理教学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教学理论与学科专业基础只是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基本的保证。我们还必须要认识到还有其他的许多因素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要针对学生实际,让学生能够感觉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增强自信心。物理与生活的实践的联系十分密切。那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联系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目标要能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责任感的成长规律。只有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使得自己的问题得到一个一个的解决,便会增强自信心,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要能够积极的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教学设计时有很多没有考虑到的地方,最后直接导致了预期的效果无法达到。同时也是因为有很多抽象的定律与概念让学生很难理解。为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要积极的思考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思考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定律进行理解。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在不断的应用到教学中,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利用好这些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来改进、优化教学,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楞次定律”,既抽象又难学,学生很难掌握。笔者在教学时先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复习右手定则的内容,并判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所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接下来利用多媒体设置新情景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如果用其它方式改变磁通量,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如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然后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得出结论: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笔者告诉学生这就是楞次定律的内容,接着笔者在利用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阻碍”和“变化”的含义。

三、重视其他活动

(一)对听课活动进行重视

听课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研究方式,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了课堂的方方面面,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同事之间相互听课,在很多时候可以采取不含有考核或者权威指导的方式,因此能够有较大的自由度。并且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更能够发现自身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能够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然后可以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在进行交流、分析时,往往能够提出更加中肯的意见,从而推进教学策略的改进,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二)对课后的小结与反思笔记进行重视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将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的记录下来,以便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核、反思。面对新课标,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因此应该重视课后小结与反思,抽出时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并记录下来。

篇9: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一、转变学生的课堂角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倡:教堂教学中学生要通过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仅仅是依赖教师主观的讲授;这种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因为物理氛围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的有利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实际与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和兴趣。所以,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究的各种情境,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习惯物理学习的主动探究的模式。在主动探究的这种教学模式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兴趣、举措、态度、焦虑、厌倦等,一些负面的情绪会导致学生产生反感,对探究模式产生抑制和阻碍;积极的情感体验也会像催化剂般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效率和质量。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误差分析实验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对物体如何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实验过程中无法确定的受力情况及如何平衡摩擦力之后,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在不同角度的倾斜面上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从而得到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师生、生生间交流、互动、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的基本规则是:以教师向学生的单方向的信息传递为途径。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教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虽然,在教学中学生也会有一些反馈,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其目的是为了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能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以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教。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培养出的学生没有自身的个性,思维方式单一,缺少探究心理,更不会主动创新。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养成学会学习的好习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交流互动、团结协作的教学模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主要以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为目的,以合作学习、建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合理有效地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互动来促进学生学习,发挥学生潜能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在团结协作、互利互助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在动态的、开放的、自由的课堂中,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协作,积极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课堂教学深入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整体参与热情,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协作、生生多向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真正地贯彻了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三、学习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导致很长的时间里,物理教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没有被充分地重视,使物理知识与生活应用脱离,对于怎样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和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涉及甚少,学生们不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的根本思想就是要教育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使物理学习与运用物理知识能有效地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学习物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日常的生活现象逐步地去探究、去发现、去思考,并得出实践研究的成果结论。

篇1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重点

近年来,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很多高校相继尝试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重点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大多以开放式的教育为基础,以先进的媒体技术作为平台,使得教与学不受时空限制。这样一来,学校需要购买相关教学软件和设备,教师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学生就需要利用电脑等设备,通过网络观看视频,做作业,考试,这些条件同时具备其实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完全依赖于这类教学模式并不是最佳选择,改革创新的`重点应考虑到几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以缓解软硬件设施不成熟带来的教学障碍。

其次,要集中发挥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关注教改后师生对教与学效果的反馈。因此,选择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最终能够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经过改革创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才是关键。各种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出各自优势的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一些缺陷。例如,学习者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优质资源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而共享,使学习更加自主。但长时间的网络学习仍然会使学生产生腻烦心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找人代劳等现象。学生学习过程繁琐,学习效果并未得到改善。教师反馈结果也不理想,这就促使我们将改革创新的重点再次集中于对多种教学模式的高效融合上。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难点

从以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及创新重点的分析看,首先,教与学的主客观原因导致了高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涉及的内容官方且空洞。很多教学改革都没能使学生对课程本身产生兴趣,要通过教学模式创新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类课程是难点之一。其次,新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将教学内容融合在教学进程的各个阶段并使整个教学过程深入人心,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个体成长发展的的作用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如何能集中有效地发挥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部教学过程,真正发挥这类课程的实效性,是所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需要继续研究、创新和思考的问题。

篇11: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中学 卞采群

关键词:转变观点 树立 教师观 学生观 评价观 学习观

内容摘要: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需要转变观念,才能与时俱进,提高效率

作为一名从教数年的高中英语教师来讲,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常常听到不少学生及家长抱怨说高中英语难学。中考150分怎么说也考了140分左右,高一刚入门怎么定语从句就无从下手呢?考到单词的用法咱就束手无策了呢?初中我们也写作,怎么高中书面表达总分25分,咱只能得14-15分呢?教师也抱怨高中学生怎么就不得入门, 不会学习呢?这个知识点我讲过多少遍了,咱还不会呢? 还加上一句以前我也这么教的,怎么……。有些老师平时不注意学习研究,对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一无所知,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满足于现状,把学生禁锢于他们设计的框框中,授课往往流于从语言到语言,乏味单调,使学生处于一种“学外语就是读,记、背”的思想状态,跟不上教学要求,妨碍了教学顺利进行。真是一番苦心,但收效不佳。在新课标下怎样走出这一困惑,使学生成功地从初中英语学习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与方法,掌握高中英语学习规律,使教师乐于教,学生轻松地学呢?我认为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原因,查找问题

学生之所以觉得高中英语难学,实际上是由初中升到高中后,他们对英语学习还不适应,尚未习惯。在初中阶段,教材浅易,对话丰富有趣,大多阅读课文篇幅较短,那么课堂上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不需要课前花时间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格外熟悉,,一些简单的词组和句型如:would like to do sh; be busy (in) doing sth;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The park is south of the mall等等能倒背如流。即使他们不能说出语法上为什么,他们能依葫芦画瓢地运用,在考试中能得分。但是到了高中,情况却不同了。教学内容颇多,阅读材料篇幅较长,课时相对减少。对于阅读理解材料往往是篇幅很长的课文讲两课时才能结束。加之词汇量增多,语法较为集中,写作要求提高,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且,课后自习时间不足,没有计划,不做合理安排就不能及时有效组织预习和复习,几单元过后心中便没底了。再者教材的不衔接,初中用的是人教版,高中是牛津版。这样就无形的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只是客观原因。从初中到高中在学生的心理上也是一个质的变化,许多学生一反初中在课堂上主动积极、踊跃发言、主动参与的好习惯,而变得腼腆、沉默寡言的被动接受。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养成不善交流的自闭的坏习惯。试问这样的状况能学好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我们教师的面前,这就需要我们教者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改变。

二、转变观点

1.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认为教师首要和基本的职能就是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因而,在学校教学中就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教师俨然成为“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这种看法已经开始改变,“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对此,《学会生存》一书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得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现代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会商讨问题、解决问题。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学生个性的觉醒,才能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师要重视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把“给学生压力”变为“给学生动力”,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美国学者罗伯特麦瑞克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六种:关怀、理解、认同、尊重、友情、信任。教师要在人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充分发挥促进者的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平等的参与者

我国传统教育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常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他们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对象;强调标准化的培养模式。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个性发展得如何,是不言而喻的。而新课程提倡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观,由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教师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和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由于年龄的优势,我和学生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有些学生也愿意跟我谈谈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困难,生活上有困难也会向我求得帮助,当然我也乐意帮助他们,从而使他们能更好的学习。

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在不少教师观念中,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课程启动的同时,英语又换了教材,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法出新,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很大的困难,甚至极可能完不成教学内容。这是因为过去在我国实施单一的课程和单一的教材的时期,教师把教材当成“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不少外语教师把“统编教材”当成“圣经”,不敢增删,盲目遵循其规定的教法,不敢越雷池一步。由此可见,课程改革中,教师教材观的转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因为我们知道:哪怕由最新理念指导编写的教材,如果由理念陈旧的教师来上,就不能或很少会体现这种新的理念。

的确,教材的更新会使我们一时难以适应,但是我们应认识到: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不应该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

首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恰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言,对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有科学性的补充和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正如新教材的编者龚亚夫先生所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其次,善于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以话题为主线,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话题进行教学资源的积累,甚至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学生生活经历调查资料的积累,并进行加工,从而为更高效地使用教材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以教材为载体,加强各学科整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学生学习外语最终是为了用语言吸取和处理信息。因此,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目前,新版的人教版英语教材已突破了日常交际活动的范畴,渗透着其他学科,如思想品德、社会、自然、体育、音乐、医学、历史、地理、人口教育、环境保护、法制教育、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天文气象等。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了解世界、增强国际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其它学科教师讨论后,再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最后,以教材为基础,开发教材。教师和学生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开发教材,是在教师及学生的实践、反思中进行的。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在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教材,为更好地利用本教材进行有益的探索。

由上可见,教师只有从原来的教材观中迈出来,要清楚教材仅仅是提供了平台,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教材是要靠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创造的。

3.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以学科为本”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使人成为知识的奴隶;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个性及差异性,这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学要面对每一个学生,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态度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现在的班级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人数多且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而每一个学生对英语的需求不同,在学习成绩的体现上也不同。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学习达到同一基本目标,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的各个环节,要设计好各种活动,要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此我们要建立更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全员帮助的态度来积极营造和谐、互学、相帮的教学氛围;对有智力问题、有严重缺点、有过错失误、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更要关注;特别注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随意批评、羞辱、体罚学生等都是有悖于新课程精神和违反教育法规的不当行为。

尊重学生还体现为激励、赞赏学生。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能使他们得到自尊的首肯和努力奋发的学习动力。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效果。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之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

4.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正确的评价观需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责怪学生。教师不再是学习中知识与能力的权威,是学生的“学长”,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生生互动,也需要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不仅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在于确定任务,以充满激情的活力感染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如何学,有效的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合作、感受成功,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热情、存在问题、学习效果,教师都要做出有效的评价,予以认可、鼓励、给予希望,激励奋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应承担的责任。而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成长的记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让学生放开对考试结果过分担忧的包袱,重视过程,享受过程。积极有效的评价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以发挥评价对于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改进教学的功能和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抬头走路”,这句话包含着深刻内涵,要求教师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要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英语课堂上 提问学生问题,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考虑,不发难,避免学生恐惧、焦虑、紧张,尽量少点名,避免后进生觉得“我不行”,怕出错误而不敢参与等消极心理。应鼓励全班学生参与,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Excellent!”(好极了!)、“Very good!” (很好!)、“Good”(好)、“well-done”(不错)、“Take it easy.”(别紧张)、“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One will succeed by correcting mistakes.”、“It doesn’t matter, just try it again”(没关系,再来试一下)“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语,让成绩好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同学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些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同时,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于学习效果,教师应以激励其更加努力为出发点,从表情和语言传递信息,尽量不打“×”号,指出存在问题,面带微笑,微笑是一种谅解,是一种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的力量。

英语考试后 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不看中总分,不公布成绩,不排名。教师根据考试成绩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改进教法。为了让学生认识自我,对考试成绩也应作科学分析,多评价学生的优点,优点再少也应该表扬,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学生,课后多与其进行交流。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既体验了努力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又敢于承认存在问题,并设法解决。总之,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热情,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学生正向发展,有利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师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供展示他们才能的机会,正面鼓励和激励,挖掘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互评: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并欣赏他人,学会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学会信任、诚实、公正对自己和对待他人.

自评: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成为一个自主和自立的研究者。通过学生的自评,教师能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对待学习成败的态度,及时改进教法。

5、培养正确的学习观

面临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对教师提出了更开放的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牐犠灾餮习机即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会”到“学会”,再到“会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再为能满足或裹足于过去“蜡烛”角色,例如:“教师是蜡烛”的隐喻给教师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圣人”,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一味地燃烧只会越烧越短最后也只能以熄灭告终。更何况教师也是自然人,也要重视自己生活和发展。与其比喻成蜡烛,不如比喻为长明灯,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充电,于人于己都受益无穷。再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隐喻表明教师的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似乎学生是一块没有生命、没有思想任人摆布的钢块,可以任工程师按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但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似乎教师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可以按自己既定的方案塑造学生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表明教师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然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被规范,必须给予一定想象和创造空间。

牐牎敖淌κ窃岸 狈从车囊恢峙┮的J剑则似乎隐含着学生的发展类型和阶段基本上是不变的。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助其生长,他们能做的就是顺其自然。无论怎样努力浇水施肥,也无法将一株玫瑰培养成一棵紫荆。与其比喻成园丁,不如比喻为太阳,是一个充盈的、热情的、开朗的、充满了光和热的载体,它的情怀和快乐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牐犠凵纤述,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体、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相互启迪,相互作用,相互协作达到更高的认知目标,各组学生要在互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他们必须朝着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努力,而要成功地达到这个目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进行有效的独立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的活动。首先,我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将班内学生按其学习成绩从最高至最低排名次,而后将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与两名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安排在一起,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四人分别担任主持人(Leader),记录员(Secretary),报告员(Spokesman),检查员(Inspector)的角色。其次,我经常改变他们的排列方式,使之有利于小组合作于交流。第三,确定对各小组学习结果的评价。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我多采取个人评估和集体奖励相结合,并以集体奖励为主的方法。第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给学生一定的协作技巧,如怎样相互表达赞扬、同意、建议和如何进行提问和应答等。

合作学习形式可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多种变化。我在进行课文教学时:①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依据课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性的表演;②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通过分组讨论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并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能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尽管《新课标》已实施了一年多,鉴于2 1世纪教材的渐进性,我们只能从如何认识新课程标准的角度,努力从思想上首先向21世纪教材的内涵靠拢。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障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篇12: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论文

摘要: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广大教师在积极探索实践中创新了很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摆脱传统教育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有效性;问题;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这一纲领性的文件的出台给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面对着新的要求、新的教材,有些教师还无法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不能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导致课堂教学改革流于形式,效果低下。结合自己近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我将通过本文来探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造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

(一)三维目标的确立缺乏统一

教学目标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评判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提高学生语文技能、培养学生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是会发现,有些教师还是秉承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只重视学生语文知识的讲解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种片面的教学不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流于形式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动起来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学活动还是存在着盲目跟风和流于形式的现象。教师为了体现合作而盲目地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被动地呈现出热闹异常的课堂气氛,但是却没有实现真正的合作,学生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思想碰撞,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发,合作与探究成为了过场。

(三)教学效率不升反降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有些教师的改革却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升反降。究其原因,是这些教师并没有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还是让学生在自己圈定的框里兜兜转转,学生的思维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只是围绕着教师设定的内容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结果是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一)精心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要上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在课前下足工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备课理念。第一,教师要确定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备课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二,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在认真研读完教材之后,教师要根据自身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将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全面,并制定出恰当的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收获。第三,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启发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还是要从课堂教学入手。虽然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也不能忽视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风趣幽默、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上集中注意力,坚持不懈地探寻语文知识,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够凭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这就需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倾听、讨论和感悟进行情感的交流;其次,教师和学生要学会与文本交流,当双方都能够参与讨论,才能真正实现三者之间的思想对话;再者,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有探究下去的欲望,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切实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构建开放课堂,激发学生热情,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要树立时间观和效率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要不断探究,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根据教学目的、学生实际、教学特色,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收获。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开放的,教师走下讲台,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教师不拘泥固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不过分强调教学环节的按部就班。语文学习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应提倡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不用现成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认知理解上的不同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个体价值。总而言之,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为培养适应全球化的高素质人才担当重任。在实际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灵活有效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将趣味与效果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香.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18):186.

[2]龙鹏程.敢问语文路何在众人直指新课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探讨[J].读写算:教育导刊,(1):196.

[3]吴存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以有效的教带动高效的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6(20):50.

篇13: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途径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途径论文

摘要: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何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成为教育者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从词汇教学入手,探究了高中英语教学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分析;有效途径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它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一直备受关注。新课标开始施行后,根据教育现状,对于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更具有针对性的要求。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学生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了阅读、写作等各方面。为此,解决高中英语教学效率低的现状,需要从词汇教学入手。

一、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语音基础知识薄弱

学好英语基础音标和英语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但学生的语音基础知识普遍薄弱。一方面,英语语音的学习时间段为小学三年级或初中,这一时期的孩子学习能力较弱,英语毫无基础,对语音学习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语音教学。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没有强化语音,学生因长时间不复习而忘记了之前学过的基础语音知识。英语教师对于语音教学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学生语音基础知识薄弱,而语音基础知识的薄弱又导致了词汇学习难以深入。

(二)教师的词汇教学模式单一

词汇教学模式单一是当前学生对词汇学习兴趣不高、词汇学习效果差的又一原因。高中学生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因此,大多数教师为保证学生成绩、提高升学率,放弃了词汇教学的多种教学模式,而普遍采用效率最高的单一教学模式。目前,虽然新课标已开始在全国各地施行,但高中英语教学还是坚守以往的传统模式,高中英语课堂上的“一言堂”“满堂灌”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不可否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效率可能会大幅提升,为其他教学内容节省了大量时间,但这种模式陈旧、僵化,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降低了词汇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学生不懂记忆规律

学习过程中,经常有一些专家或优秀毕业生谈到“记忆方法”,很多学生认为这是美丽的谎言,记忆并无捷径可走。事实上,虽然记忆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将所有信息永久记忆,但不能否认,记忆过程依然存在一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记忆能力,例如,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就与词汇记忆息息相关。

(四)教师对词汇教学的认识偏差

词汇教学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对词汇教学认识的偏差,这种偏差由来已久,它长期影响着我国的英语教学,致使英语教学的效率始终无法得到提升。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学习词汇只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句子和文章,它是一种工具,因此教师对学生词汇学习的要求不高。事实上,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地基和桥梁,没有词汇学习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对词汇教学认识的偏差使英语教学整体效果受到了较大影响。

二、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第一,注重学生语音基础教学。首先要打好基础,语音教学是词汇教学的基础,学生要想学好词汇,就必须先学好语音。英语语音学习要从英语初学者抓起,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经常强调不能放松对语音的`学习。第二,提高词汇学习的趣味性。为避免英语词汇教学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游戏环节的方法,提高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讲解词汇意义时,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举办一次“英语词汇接龙”游戏,使学生改变英语学习的态度,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英语词汇。第三,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学好英语不应当成为教师强加在学生身上的枷锁,而应该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也能让学生轻松学好英语。教师要将学好英语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追求,让学生把学好英语词汇作为一个学习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词汇教学的问题。第四,做好词汇复习工作,巩固学习成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目前解决记忆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很多优秀毕业生在谈及学习经验时,常常提到知识需要“及时复习”,需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每天晚上睡觉前或早晨起床前将知识回顾一遍,从而达到良好的记忆效果。教师也要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并对复习成果进行检验。第五,利用语境加强词汇学习。很多英语词汇书都提到了单词语境记忆法,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将新学习的单词编成一句符合逻辑的话或把它们编成一个前后关联的故事,单词记忆将会变得更加轻松。因此,教师可以将词汇放入具体语境中,或鼓励学生创造语境,优化记忆效果。高中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英语学习是这一阶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学好英语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词汇学习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想提高英语学习水平,词汇学习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朴慧善.浅析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大庆社会科学,(2):141-143.

[2]刘骁明,余怀松.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9):56-59.

[3]张梅.概念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5):17-22.

篇14: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创新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创新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的创新

郭顺利荥阳市高级中学,河南荥阳450100

课堂提问是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由问题所引起,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对于教师把握课堂质疑具有深刻的意义。“问题是课堂的发动机”,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尤其对于理论性强、原理抽象的思想政治课,能否让学生对枯燥的知识愉快地接受,轻松、主动、有效地学习,与教师课堂提问地设计更是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政治课堂提问时,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注意呢?

一、高中生学习的现状

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兴趣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并不喜欢上政治课,认为政治课与自己的生活联系不多,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没有指导意义,因而造成了文科班的学生仅仅是为了高考成绩而被动学习,忽略了自身的需要,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理科班的学生更是连被动学习都谈不上。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使高考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学生只学习和高考有关的知识内容,高考不考的一概不问,就更不要说去进行与政治学习相关的生活实践,并从中体会学习知识的应用了。

教师教学模式难以促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和记忆为主,政治教学照本宣科、过于僵化、缺少激情,使得原本对政治就缺乏兴趣的学生更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不能自主设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在老师的督促下被动学习。而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能够理解知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学生一味地跟着老师的观点,缺乏必要地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很难使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提高。

二、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我首先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看待,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21世纪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因而注重他们的主体性品质。如教初三政治“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这一框题时,为培养学生主体性,我改变过去那种依照课本直截了当地讲述青年历史责任的单向授课方法。首先提出“不同时代的青年,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这一观点,让学生举例子说明。接着提出下面两个问题:①革命战争年代有志青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②当代青年怎样立志做祖国需要的人才?让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问题应该精心设计,目标明确,选好方式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要认真准备课堂提问问题,使提问的问题既能散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有助于快速完成本课教学任务。问题设计的原则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使提问具有较好的启发诱导性。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的问题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很多内容都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这样一种逻辑顺序,教师应该把问题的落脚点放在“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两个方面,而不应该大肆渲染“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四、问题的提出应抓住时机,给予鼓励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机的准确把握十分重要。课堂提问的时机是精心选择的,过早提问学生对教材缺乏足够地准备,启而不发;过迟提问,万一已经解决,不是问题了,则失去问题本身的意义。当学生的思路受阻时,教师看准时机,把握火候,在问题的关键点上加以“点化”,用语言的燧石去敲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由“山重水复疑无路”引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境界。在学习新的内容时,教师设置的提问既能让学生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明确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后,问题提出后应加强互动,及时评价,注重反馈。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认为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不断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地互动,使提问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

篇15: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教育模式不断改进,新课标的实验教材也逐渐增多,经过教育学者的不懈研究,归纳总结经验教训,目前已经有了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性教育模式主要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且具有分析与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创新性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创新性教育自主学习

1.引言

学习知识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行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在高中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主动的进行创新性学习,教师主要有指引方向、引导学生向者正确的方向。下面对于某些情况进行具体的阐述。

2.新课标下数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类对知识特别认识的过程,还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将认识和发展结合起来。新课标下数学的教学过程可以这样概括:教师和学生以数学的教学目的为基本方向,通过对教科书的了解,教师指引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于品质的过程。

从结构的角度上讲,数学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老师、教科书以及教学的目的与方法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多维结构。从功能的角度上讲,,数学教学过程能够使老师引领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性质方面来说,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的师生互动过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数学的教学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是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3.在新课标下实施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

3.1建立和谐、没有压力的课堂环境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间令师生之间进行互动,要想做好这一环节,课堂气氛一定要以和谐、轻松而愉快的环境为主。轻松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同学们大胆猜想、提出疑问、发散思维,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位数学的老教师说他小时候对数学就没什么兴趣,以至于失去信心,但是大学之后的一位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使他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与解题后的成就感,这改变了他未来的方向,成为了绝大多数数学教师的典范。只有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才能够使学生完全放开、积极探索、使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因此,融洽、轻松的课堂气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非常重要。

3.2注重主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参与者起到传授知识、引导教学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顾着自己讲课,作为共同组成课堂的教师和学生,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感受,注意课堂氛围的调节,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充分发挥出同学们的主体作用,使同学们全部参与到自主的学习中,并积极的探索。针对数学本身的抽象性,教师应要深入浅出,从抽象到具体,在从具体的总结到抽象的概括,使学生理解数学这一学科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意义。这样才能令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的更加牢靠。否则,即使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再丰富多彩,也无法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3.3多采用变式引申与反思训练

新课表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尽力做到用简短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深刻的寓意,以此来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把实际经验与数学理论结合起来,这时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的工作,充分采用变式引申使学生更加牢固的理解,环环相扣,不断深入。学生在做题时通常会出现会做的题不一定能做对,做对了又不一定能做全,因此,教师需要常采用一些变式引申以及反思训练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同学对知识都能够完全的领会。

例如,在两条直线平行这节课时,教材上有一道例题,题目是求出过一个定点并于直线相平行的直线方程。在讲解这道题时,除了用教材上介绍的方法之外,还要使学生掌握与一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什么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非常自然的联想到直线平行条件的变化形式,再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相互讨论,并对于如何寻找新的解题方法做出提示,根据同学们回答的情况,指引学生逐步发现新的解题方法,进而促进学生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意识,并逐渐形成习惯,为创新性教学提供基础。

3.4注重方法的渗透

授之以渔是新课标下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进行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育。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的高度概括,它包含在数学问题的发生、发展以及应用的过程当中,在每届的高考中也是出题的重点。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华,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在复杂多变的题型中做到游刃有余。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是学生形成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提出问题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目前新课标下的教材也在培养能力方面做出了很大程度的努力,提出了许多研究型、开放式的课题,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进行交流。另外,在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上也要有一些新的理解,除了在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方面做出很大程度上的努力之外,还要重视能力的细化,例如表达能力、处理信息数据的能力等等。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

4.结语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的创新性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与实践,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时更要将这种理念付诸于行动,在课堂上侧重培养同学们的自主创新性的学习习惯,教师本身也要经常研究,如何引领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尝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质。使新课标高中数学创新性的教育模式的实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金战,李锦旭.轻松搞定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新课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0

[2]秦文春.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教苑荟萃,(20),33-34

[3]邱全东.在新课标下对学生进行数学学法指导[J].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2010(8),19-21

[4]何文明.新课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题型设计[J].中学教研:数学版,2010(6),38-39

篇16: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点认识的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点认识的论文

摘要:思想政治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师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实际、国内外形势等,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寓教于乐;理论;实际;创造性思维

思想政治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师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实际、国内外形势等,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习思想政治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学好各科也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哲学为其他学科提供方法论指导,没有一定方法论指导的实践都是盲目的实践。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本学科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否则,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不是一个教育者。

一、寓教于乐,愉快教育

愉快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充分显示了愉快教学的生命力。愉快教学也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虑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学习效果越佳。一般而言,学生情绪的好坏与学生成绩的好坏成正比,如果学生的情绪好,愿意学习,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脑了就灵活,应变能力强,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就越强。相反,如果情绪不好,学习环境单调,学习内容陈旧乏味,就没有学习兴趣,脑子迟钝,思维堵塞,影响吸收知识和信息,更谈不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比较枯燥、单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趣味上下功夫。如:在讲到我国所有制结构时,我举了这样的例子:国有企业是笼子里的.鸡,集体企业是养鸡厂的鸡,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是自由觅食的鸡,由此引出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及增加活力的问题。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很有道理,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不举例,干巴巴地在书上画,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厌烦情绪。

二、理论联系实际,紧抓当前的热点问题

理论和实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实际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际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反映。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思想政治课教学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理论性强正是思想政治课的特点之一。传授理论有助于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讲理论本身没有错,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讲理论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不能空洞地讲理论,否则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实际化,理论是观点实际是材料,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才会变得有血有肉。例如:在讲到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我以vcd大战为例,vcd从广告大战到价格大战,在“战火硝烟”中,vcd严重过剩,致使数百家企业无法维持而关停。以上事实说明,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发生分化导致优胜劣汰。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但无序竞争是有害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教材总是有相对稳定性和滞后性,总是跟不上客观事物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教师要树立动态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讲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法制与道德建设过程中法制与道德会出现矛盾的问题,我以电视新闻中的案例为例,个体司机在车上与不法分子作斗争,在客车运行过程中不法分子将车撞翻使乘客身体和心理受到极大伤害,不法分子逃之夭夭,而乘客要求车主索赔高额损失,在这里车主要依法赔偿乘客的损失,但是车主见义勇为与不法分子作斗争又是我们大力提倡的,在这里道德与法制产生了矛盾,这就是我们在当前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完善法制和道德建设。此外,引导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分析“入世”“上网”,既结合了热点,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们的心理自由,因此,创造性教学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宽松、使学生无忧无虑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安全感,在学生没有精神压力下展开认知活动。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体现,教师要有民主的教育作风,改变教师的绝对权威,允许学生大胆提问,以激励方式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允许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犯错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的创新教学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