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政治教学论文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影响分析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影响分析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影响分析论文,本文共12篇,欢迎阅读借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影响分析论文

篇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影响分析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影响分析论文

摘要:文以载道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文学艺术作品也一直在发挥着对人们的教化功能。因此,网络文学既然属于新兴的文学形式,那么也同样可以用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这种手段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用的新方式。本文将对网络文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进行讨论。

关键词:网络文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也随着互联网利用的越来越广泛和便利,网络文学随着网络化的发展而快速地兴起,它不仅对传统的文学写作、流通途径等方面造成了冲击性的影响,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还在网络文学快速涌进校园,融入校园生活之后,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开拓眼界、了解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目前,学术界人士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主要是把网络文学的价值特点、审美特征等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际社会中,网络文学由于传播形式广泛、文学主题和题材自由不限、叙事风格新颖稀奇等,逐渐成为大学生日益喜爱的读物。当然,把它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网络文学所具有的强大的吸引力。可见,网络文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联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提高受到了网络文学的重要影响。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作用和影响

网络文学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密切的联系,利用好其正能量,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但网络文学比较繁杂,也必然会有负面影响的东西掺杂其中,所以网络文学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有“双刃剑”效应。所以,准确具体地说,网络文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既是相互促进的,又是相互制约的。所谓相互促进,是因为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扩充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学资源也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起来,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高校使用网络文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做法也促进了网络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所谓相互制约,指的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某一方面限制了网络文学的主题,网络文学的主题对教育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一方面,网络文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载体,它的出现扩充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由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的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文学的产生,将其引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早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传统文学在网络科技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兴的文学类型———网络文学的影响。传统的文学作品与网络文学作品相比,无论是题材,还是主题内容,毫无疑问,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更巨大。而大学生本来就是网络的主要使用人群,他们对网络的热情始终是有增无减的,他对网络上新兴的事物接受能力也极快,所以,这为网络文学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做下了铺垫。再者,网络文学内容数量之多也对大学生学习知识,形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都产生了影响。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对网络文化的内容也起着导向作用。第一,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方向的思想保证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给出了证明。由于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裁,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发展方向,否则,网络文学的职能———文以载道就成为了摆设。第二,网络文学拥有的新颖形式内容成功地吸引了大学生的关注,成为我国广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手段。通过网络文学作品的欣赏,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网络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网络文学的发展从本质上看,是对文学形式的发展,是现代文学形式对传统文学形式的丰富和补充,是现代媒介和信息技术催生了网络文学。若从网络文学传播的效果看,也对传统文学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文学艺术作品的正能量教化功能又被冲击和淡化甚至于扭曲的问题出现,同时亦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从好的方面说,网络文学作品的多样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素养提高有着促进作用;不好的方面说,低俗的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身心健康、人际沟通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首先,网络文学由于自身存在的优势使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由于网络具有多元化、公开化、广泛性、迅捷性等特点,可以为参与文学创作的人们提供公平公正的创作和公开发表空间,在国人中,爱好文学者众多,而且爱好文学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阅读层面,有创作愿望的爱好者也不乏其人,网络文学为文学爱好者的阅读和创作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所以,参与网络文学阅读和创作的人越来越多,在网络平台上,文学阅读和创作者可以任意进入某一个论坛,对于某部作品、某个主题、某个创作构思各抒己见。

第二,网络文学对发布作品的作者的要求不高,这为每个想成为网络作家的人提供了机会,在这些网络作家中,主要的创作人群就是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具有相应的`文学素质,有更多文学创作的激情。多元化的网络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内涵,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一点,网络文学作品是大学生抒发感情的载体,是大学生们情感的寄托形式。通过阅读、创作网络文学,大学生们的感情可以得到有效的宣泄,从作品中找到自我,找到快乐,从而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再者,网络文学对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在网络文学日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一些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内容偏激且不明是非的文学作品也在进入他们的视野,甚至被盲目热捧,以讹传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们本应正确认识和坚决恪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其消极作用呈现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下降,心志不坚定,对未来的迷茫,生活中的偏激等问题上。还有些网络文学中充斥了一些低俗的文化,在大学生阅读的时候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沉溺于书中美好虚幻的世界无法自拔。而且,由于网络文学是许多年轻人情感理想的表现形式,一些网络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个人主义、拜金享乐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的危害,甚至最后误入人生的歧途。

三、网络文化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途径

虽然网络文学拥有很多的优势,例如强大的吸引力等,但是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弊端,比如滋生拜金主义等消极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对于网络文学发展极为不利,尤其不利于高校把网络文学作品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教学方式。再加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长期的教育,需要老师尽心尽力,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手段才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站在高校角度来说,老师要对网络文学进行非常细致的筛选,换句话说,网络文学作品要经过层层筛选才可以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主动权却掌握在老师的手里,所以,高校老师要利用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学去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正确认识网络文学的意识。而高校老师要引导学生远离那些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低俗的网络文学作品。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想要在复杂的网络文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为了达到教育大学生的教学目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不仅要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积极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要求教育工作者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文学的优势,促进教育工作的稳步前行。从站的角度来说,站的负责人一定要加强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监督,认真地完善并落实审查文学作品的制度。如今,网络已渐渐成为大学生表达情感和交流的主要平台,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已经把网络文学引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大学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习科目之一,而网络文学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学作品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再加上混乱的网络环境,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十分艰难的。所以,为了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地展开,净化网络文学环境,完善站的监督制度和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总之,网络文学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景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各大高校老师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文学这种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且对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才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会超.网络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其影响研究述要[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03).

[2]刘琴芝,周正军.浅谈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都市家教(上半月),(11).

[3]马会超.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

[4]王党明.试论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以及对策[J].青年时代,2015(02).

篇2: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况分析论文

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况分析论文

摘要: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全国大学生素质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国家教育水平的综合提升。如何加强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在思想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很多高校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通过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教育事业;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21世纪的大学生是人类文明的一代,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一代。国民素质的提升,必须从教育抓起,因此加强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高等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的长短期目标、大学生成长的不同规律,以及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程度,不断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加强“以实践为中心、以社会为平台”的实践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对于祖国未来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承袭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原因

近些年来,许多高等院校也逐步重视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身的问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是自考而来的,有的是函授而来的,还有的是从中专转来的,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修养都不相同。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教育背景结合在一起,使得他们集体意识淡薄,从而不注重道德素质的培养,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作用。2.学校教育的问题。学校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基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教师和学校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院校的一些教师的态度消极,思想道德素质低下,学识和修养不够,致使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另外,学校为了节约成本,经常采用大班授课,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通常是不遗余力,而在思政教育的授课上却是投入不足。3.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而很多高等院校却只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一些空洞的说教和空旷的理论,让很多学生感觉是在听天书,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真正的理解这些观点,更缺乏实践活动,做不到知行统一,不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问题,不少专家和教育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因此加强和改革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应遵循如下原则有效开展教学迫在眉睫。1.知与行统一原则。知,是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基础和起点;行,是大学生对理论的一个总结和实施。只有思想和行为一致,理论和实践一致,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思想政治理论有清晰的认知和了解,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内化为个人思想政治道德,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等要素的和谐,来实现学生对思政教育课的真正了解。2.言传身教原则。所谓言传身教,就是学校和教师通过自己的举止行为和语言文字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是很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航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学生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理解思想教育的真谛。3.注重实践原则。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才,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称为“人才”,因此大学生参与各种思想政治活动,使他们在服务于他人和奉献爱心的同时,接受教育,提高素质,才是最重要的目标。(1)课堂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要想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课堂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有深入领会思想政治理论,才能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立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课程,不能只顾专业文化课的学习,却忽视思想政治教育。(2)师资建设是高等院校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是年轻教师较多,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支真正热爱思想政治教育,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师资队伍,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预期效果。(3)学生社团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学习,应该是以学生为主题。学生社团的成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学习提供了重要阵地,是传播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他不仅能够使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还能为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感,在社团这个小小的社会中,去充分扮演各种尽职尽责的角色。(4)隐形实践教育的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所谓的隐形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所处的环境、校园文化和组织管理中去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的一种形式。通过建立特殊的校园文化、宿舍文化、网络文化等,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消除学习思政教育课的逆反心理,自觉领悟身边文化的熏陶,充分体现“教育育人,生活即学习”的重要理念。

四、结束语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关系到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祖国未来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改善当前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学习至关重要,只有正确合理地贯彻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皓.大学生自我激励策略探析[J].教育与职业,

[2]全思懋,蔡超.网络游戏视野下大学生激励机制的创新[J].高教论坛,2011

[3]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

篇3: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论文

1.1 工作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开展主要有主题讲座、思政课程、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等方式,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工作开展上存在着较大的被动性,学生积极性不高,难以对所有学生实时情况有较为全面和及时的了解,无法在第一时间有效的对学生异常思想行为进行指导教育。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在其工作开展的方式上相较于传统方式将发生转变,变被动和为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同时,结合网络社交软件,使师生间的交流由课堂延伸到了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传统思政工作的开展方式,能让老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实现准确和细致的指导教育。

1.2 工作的效率的提高

互联网下的思政教育,通过利用网络社交工具作为传播载体,以学生为受众,传播更为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建立学生综合信息数据库,不仅能对学生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在教育工作者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实现工作业务的信息化,免除了传统方式上繁琐的信息收集整理流程,让工作流程得到简化,而且能在思政宣传内容中加入学生普遍关注的实时热点,增加学生对此的关注度,更加易于工作的开展,让老师对学生情况了解更为全面,学生对思政工作更加配合。思政教育开展更加有的放矢,确保了工作针对性。学生信息在工作人员间的传递与共享,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工作的时效性得到了保证,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

1.3 对学生吸引力的加强

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的革新,能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如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工具,加入网络流行元素,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贴近了大学生的生活,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开展方式变得多元化、人性化。通过网络开展思政教育相关活动、课程,更加生动有趣,使思政教育不再单调乏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加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网络途径更能融入学生校园生活,增加思政教育学习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通过网络社交、邮件等方式同时也避免了直接询问学生个人生活的情况,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也更易于接受这种教育方式,工作开展能够更加顺利。

2 具体的实施方案

2.1 构建多位一体的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大高校的学生工作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构建了各种信息平台,以前的繁琐的工作流程得到了简化,但对于思政教育却很少配套相关平台,这使得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加快思政教育信息化建设应从构建多位一体的网络平台着手。建立校内社交网络、思政学习,思政论坛相结合的综合网络平台,方便学生了解社会热点,拓宽学生思政理论课程学习渠道。建立学校师生与家长的校外综合交流平台,老师能通过邮件、论坛、社交工具等多方面的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学校与学生情况,能与老师配合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同时也能让社会了解学校工作开展情况。多位一体的网络平台,将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革新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道路。

2.2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运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能够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线下教育主要以思政课程、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为主。如果仅仅通过线下开展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内容单调乏味,效果通常不好。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 通过网络平台,网络社交工具宣传,加入微电影与社会热点等因素,能引起学生广泛关注,更好的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在平台上还可以向学生进行课程直播,分享网络课程等视频内容,补充线下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从大环境下影响学生思想行为。同时,线下开展的思政理论课程、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各类讲座等,在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进行指导教育,塑造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方面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

通过两者相结合的形式,学生能从心底里接受这种方式,老师也能够与同学拉近距离,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工作的展开也是有着重要作用。

2.3 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网络的优势能弥补传统的思政教育日渐凸显出来的不足。同时对于网络带来的弊端,我们要予以重视。网络越来越多的介入我们的生活,大学生对于网络的接触也越来越多,网络带给大学生的影响也日趋增强。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无节制的在寝室玩游戏看电影,严重者甚至因此变得逃避现实出现交流障。并且,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网络中鱼龙混杂,一些网络不正确言论、黄色暴力信息可能会动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网络这把“双刃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网络正能量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流入学校的网络信息进行筛选,通过关键字将网络黄暴信息屏蔽,为学生营造一个干净、绿色的网络环境。此外,也要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倡导学生适度游戏,健康生活。

2.4 提高教育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为顺应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育的革新,对于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网络普及大众的当下,对于思政教育工作人员的要求更加的全面,不仅要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拥有丰富的经验,较高的的政治理论水平,更需要工作者了解网络,能够接受新鲜事物,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心理。

同时,也要求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每天都会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因此,这也需要工作者不断学习,才能使思政教育更好的开展下去。

篇4: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论文

3.1 分清主次

在思政教育的革新过程中,要分清主次,以线下教育为主,线上教育为辅。网络虽然让思政工作开展变得更加的简单,但是网络也存在其局限性,过度依赖网络手段也会出现问题,无法与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疏远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所以说线上教育只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还应以线下教育为主。

3.2 贴近学生需求

对于互联网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应贴近学生生活。在校内网络社交平台、学习的平台中的内容要包含社会实时热点,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点,使教育性与娱乐性并重,吸引学生,增加学生用户对于校内平台的关注度,更好的推广网络平台,使得平台能为学生所用,更好的开展工作。

4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的革新要深入思考、分析,如何在运用网络技术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应找到其平衡点,是所有思政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的挑战。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在互联网时代更上一层楼。

篇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主性论文

1.1顺应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大多数已经成年,三观基本上定型了,因为文化程度比较高,通常喜欢独立思考,民主意识比较强,所以在对待问题上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明辨是非。但是社会经验缺乏,就算有独立的思考,也难免会出现看问题偏激,片面的情况。所以要纠正学生偏激,片面的短处,需要及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而为了顺应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民主性是必然的。比如在大学评选贫困生,应该由班长为每一个贫困生介绍家庭情况,由不参加评选的学生全面了解同学的情况,对其进行匿名评分,最后得出结果。而不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筛选出比较合适的人选。在大学阶段,只有民主的原则,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结果,不会引起逆反的心理。

1.2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方法,教育者向学生阐述传播先进的意识形态,大学生被动的接受这些教育。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因为在过去,教育者的政治觉悟,决策水平以及对先进形态的把握都是远远高于大学生的,而现在由于信息技术改变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就出现了一部分大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把握在教育者之上,所以这样一来,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然要被淘汰,转化成为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平等民主的互动交流。比如对待电子竞技,教育者则是认为打游戏是娱乐的一种方式,长期打游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不要打游戏应该好好学习。但是随着电子竞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在游戏方面出类拔萃的人,选择了将电子竞技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教师对电子竞技的理解,远不如那些平时打游戏的学生多,所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只能依靠民主的双向互动交流,才能将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工作落实到位。

1.3顺应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将学生与虚拟的网络世界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不仅仅改变了大学生的衣食住行,还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所以有了网络交互式沟通。在这种网络交互式的沟通中,教师如果尝试着以灌输式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正面的,积极的知识,或者是一些道德观念,学生可能会忽视,或者是形式上的回应一下。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利用班级群,在班级群中倡导学生读《马克思理论》,学生要么不做声,要么就是忽视这条消息,极少会有学生真正去阅读这本书,也达不到教育者想要的思想政治效果。所以为了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必须由传统的灌输式朝着网络交互式沟通转换,在网络中,教育者与大学生都是平等的,信服什么,崇拜什么,主要取决于真理掌握在谁手中。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网上讨论,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学会相互学习等民主的方式,才能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篇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主性论文

2.1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

在传统的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大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被教育者。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严肃的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要想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必须要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从这种优劣,高下的等级关系转换为平等的关系,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才能将教育对象从传统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QQ群组中的匿名聊天,通过匿名聊天,教育者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也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可以从学生的信息中分析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去了解学生现阶段喜欢的东西。然后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尊重学生的自主权,用民主和谐的方式,实现以情感德,以美化德,以行示德。以此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2.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的民主性

在高校中通常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科任老师与非科任教师之间有着严格的职责划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有一定数量的专职队伍和专门化的教育形式。尽管一直以来高校都在强调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但是效果甚微。所以想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要扭转长期以来少数人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让学校广大教职工都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中来,并且自觉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职责,只有这样真正地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比如:在“学雷锋”月的思想政治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系统地为学生讲解为什么要学雷锋,学雷锋会对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影响。在了解学生的看法后,让辅导员,学生会成员,班级党员,寝室长以及志愿者协会全体成员配合着思想政治工作者带领着学生去到敬老院,或者是开展匿名“帮帮忙”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班级里的小党员,学生会的成员,以及寝室的室长,都参与到了活动中。通过全员的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能够更好的完成。

2.3利用网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别人将整理好的道理硬生生地塞给自己,而是需要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用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得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在新时期,需要利用网络实行平等协商交流的原则,采取民主讨论,双向交流的方式,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利用高校的校园网络,建立高校的官方娱乐网站,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专属特长上传到网站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或者图文信息,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在举办活动时,民主协商,公平竞争,鼓励学生利用好“show”的时间展示自己,让有点子的学生策划活动,让歌舞厉害的学生用表演燃动全场。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掘学生的特殊能力,并且给予舞台,让学生可以在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在潜移默化中鼓励更多的学生全面发展。

3小结

通过这种全员参与的民主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可以让迷茫的大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同时鼓励引导所有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景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主性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05):162-164.

篇7:浅析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劣影响论文

浅析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劣影响论文

现在的大学生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和学习越来越依赖于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已经变成现代人尤其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东西。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未踏足社会,他们的思想和道德还处于活跃发展期,而互联网作为大学生的心爱宠物必然会发挥它的浑身解数去迎合大学生们对于各行各色信息的猎奇探索心理。因此,研究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劣影响,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且对于优化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同样意义巨大。

一、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 互联网的娱乐性和虚拟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当今的互联网给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上网渠道,而且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大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互联网产生了严重的依赖,他们不再愿意走亲访友,不再愿意面对面的跟朋友、亲人和同学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甚至沉迷于互联网制造的虚拟世界。互联网的娱乐性日益蚕食着大学生的大多学习时间、吃饭时间和睡眠时间,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健康程度直线下降,肥胖、失眠等疾病悄然而至。大学生们频频沉湎于网络游戏的虚拟空间难以自持。精神方面患得患失,甚至形成人格障碍以及心理疾病和各种思想问题,在互联网上他们毫无顾虑的宣泄和释放现实带来的各种无奈和压力,寻求精神的安慰和心灵的释放。大学生的这些问题倾向的形成都与互联网不无关系,因此说互联网是将大学生的精神思想带上了脱离现实世界的病态道路的帮凶。

2. 互联网的开放性增加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互联网是一个各形各色信息充斥的虚拟世界,信息传播可以突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可以说是没有路径障碍的,各种信息的发布、接收和阅读相对比较容易且自由,加之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互联网的这些特点就给那些还存有争议的事件、落后的思想文化、反党反社会言论的广泛迅速传播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良好渠道。这些不良言论势必会对深度依赖互联网的现代大学生的思想体系造成严重冲击。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的增强任务更加刻不容缓,使得高校对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难度加大了,而且还会动摇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以及道德认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大学生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3. 互联网的发展要求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师对信息资源所具有的优势而使教师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而且老师们很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然而,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老师的面对面讲授,而且大学生由于对新生事物都具有好奇心和认同感,他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互联网这种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来接受和宣传各种信息。大学生是最具青春活力的年轻一代,他们往往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运用最新科技产品,互联网作为这个时代新事物的代名词,拥有着强大的使用军队大学生等青年群体成为主力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定型,对于新生事物的学习缺乏足够的信心和能力,他们对于互联网的运用更是落后于青年学生群体,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偏向于使用旧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业和活动。但是,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已呈现席卷之势翻滚而来,需要我们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紧更新观念、思想,努力扼住时代脉搏,跟上互联网的步伐,才能更好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开来。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1. 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拓展了教育内容,突破了时空维度

互联网把各色信息毫无差别的放在一个平台,无关乎发布信息的始端的国度、地域,也无关乎传播信息的人种、性别,也无关乎接收信息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只要你有需要,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时代宠儿随意选择自己偏爱的方式如编辑文字和图片、录制音频、拍摄视频等等来发出、传播信息,或点击阅读、观看信息,或转发、分享信息,或下载、保存信息。互联网完全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种种限制和障碍,互联网是一个广大的信息集聚地,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藏,不仅可以方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增强教育能力,变革教育方式,拓展教育内容,同时也由于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了学生学习和接受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2. 互联网信息的'互动性增强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自主内构能力

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内构能力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这一目的关键还在于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能够与大学生的群体偏好和性格特质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内构能力。互联网的互动性使大学生可以在网上任意咨询各种问题,还可以与网上的专家、学者、大师、教授、亲朋好友等等交流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等。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互动特性使得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内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3. 互联网信息的受众平等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互联网它使得信息发出者、传播者和受众者的界限变得不再那么清晰,大学生不再只是受众群体中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他们既是信息的接收消费者另一方面又是信息的传播发出者。如今的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微信、QQ 这两个常用软件获取、发出及传播信息,而且现在微博、论坛和博客也是大学生广泛活跃的阵地,他们随意的发表、阅读、转发、传播各式各样的思想、观念和论点。互联网上人人可以是教师,人人又都可以是学生,师与生之间不因喜恶而耻于教或学,他们在互联网上是互为师生的平等的人。同时互联网也极大的减弱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障碍。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极大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1. 强调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的多样与主流表达

现代科技在加紧发展,那么,也必须得加强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管理及约束监督。当今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应该允许和提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表达,以不同求发展,有不同才有创新,才谈得上活跃。通过大学生的多种表达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解读和再创造提供多种视角和丰富素材。世界因不同而美丽,思想因差异而更可贵,但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意在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偏激和错误思想的正确引导,使大学生的思想趋向主流正确同时不失其积极方面的差异。

2. 精心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校园平台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 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方式。首先,可以通过校园广播APP、BBS、校园APP 等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各种相关服务,搭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校级公共交流的平台。其次,可以增加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趣味性以吸引更多大学生积极参加、践行和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最后,可以建立一个以班为单位的、师生可以双向、随时交流沟通的小平台例如各种各样微信群,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

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高校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他们自身的各种素质及水平的高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层次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得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第一,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互联网使用技能的培训工作,使他们不再面对互联网时不知所措,无可奈何。第二,建立一支校级的、专业的互联网媒体开发维和护队伍,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无障碍的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传播。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要求我们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诸多优势机遇,同时要与时俱进的迎接挑战,努力克服互联网的劣势,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不断提高。

篇8: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

在网络新媒体发展的作用下,近年来以“微小说”、“微电影”、“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文化新生事物逐渐在整个社会中扩展开来,并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和喜爱,对人们的生活、娱乐、工作甚至是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其中就包含了大学生群体,可以说基于大学生群体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个性化特点明显的特征,无论是在当前还是今后大学生群体是网络微事物的主要受用者。为此,我们有必要就微文化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起高度的重视,将微文化因素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当中去,在对社会微文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思想特点,不断探究微文化冲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路,以实现新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以提升。

篇9: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网络用户,非常容易受到网络中各种思想和文化的影响。目前,网络中的微文化逐渐流行起来,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由于微文化的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对社会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对于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易被人们察觉。目前,微文化已经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相关的技术环境影响,由于目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微文化的逐渐流行。而新的网络技术或者相关技术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教育工作的手段,而且能够对教育工作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1.2微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本身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这一时期的`学术对一些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因此大学生成为了微文化的主要使用者和传播者,所以可以说微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微文化来获取相关的生活和娱乐信息,然后也会利用微文化进行交流;可以看出微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在过去,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查阅书籍来获取相关的知识,但是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和各种工具来获取知识,并且及时地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分享;第三,微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微文化能够使得大学生产生平等和自由的理念,在一个开放的网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另一方面,微文化中有一些消极的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3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目前,微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微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微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能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而且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第二,进一步弱化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在过去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处于较为重要的领导地位;但是,目前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不足;第三,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更加多、过程也更加复杂,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作的难度,也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篇10: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多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消极的影响和积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接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2.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虽然在微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依然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了更好的在微文化背景下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必须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更好的带来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教师队伍对于微文化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对微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对其有着全方位的认识,才能够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利用微文化的优势,摒弃微文化的劣势;第二,要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包括相应的教学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对自身各方面素质的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的抵制消极文化的影响,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积极的方向开展。

2.2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对于高校来讲,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能够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所以,需要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积极的面对微文化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也是大学生成才和成人的必要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对人生的选择,同时能够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应对网络或者微文化的影响;第二,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依靠压制性的打压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微文化,从而能够有效的规避微文化的消极影响;第三,促进大学生正确利用各种微工具,微文化促进了各种微工具的产生,这些工具使得学生获取和分享知识变得更加快捷,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微工具的使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工具,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3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应对微文化的影响,必须要营造相关的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合理设置,使得课程的内容能够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同时,也需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时之间的比例,要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相关的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运用到实践当中;同时,能够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2.4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

微文化冲击下,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丰富教学的手段,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高等院校可以建设相关的网络平台,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平台中要积极对相关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宣传,同时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平台中来,与其他同学和教师产生互动;第二,要充分利用各种微工具,微文化的背景下,各种微工具的产生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可以积极使用这些微工具,进一步促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加容易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篇11: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论文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论文

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主要实践形式之一,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有意识、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不但在学校、社会中得到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是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得到了政治思想熏陶、道德培养、心理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础,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日益伸展。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工作者要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都无例外地收到家庭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影响是普遍的。同时,人一出生就在家庭中生活,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人的一生都伴随着家庭,因而家庭影响又具有长久性。普遍性和长久性的特点要求我们要充分注意家庭环境的'影响,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使家庭的影响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相一致。

(二)家庭教育具有渗透性。

家长的日常言行、家庭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生活习惯等,都会通过家庭成员的耳濡目染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这种影响虽然不一定是自觉的,但却如春雨般实实在在地作用于家庭成员。

(三)家庭教育具有亲和性和权威性。

它主要是通过情感的影响和经济的制约来实现的,具有特殊的亲切感和依赖性,并使子女和双亲的联系成为利益一致、休戚与共的依赖关系,在教诲子女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权威性。

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

(一)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培养

青少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还很不成熟,遇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不知所措。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首先求助的就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对于推动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家长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推动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

(二)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的培养

人格素质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而且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埃里克森人格把阶段发展论中强调青少年在青春期阶段主要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此时除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世纪,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华民族更离不开各领域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要从青少年抓起,家庭教育无疑在青少年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父母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引导孩子个性发展。

三、良好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造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除了提高家长素质,还要改善教育方法。

(一)提高家长的素质

家长的素质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直接作用,所以家长既要重视子女的学业学习,又要注重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家长要言传身教,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要不断学习先进的与社会要求发展一致的教育理念,培育青少年正确的社会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明辨是非,给予青少年积极正面的影响。要不断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办事,把法制理念深入青少年的思想中去。

(二)家长要注意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家长作为教育者,不要搬出“家长制”,对青少年实行专制教育。家长要允许孩子拥有说话的权利,拥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双方要学会倾听。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要设身处地地多为对方思考,学会理解对方,学会用心的沟通。

(三)身教胜于言教

言传固然重要,但身教往往能起到更加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时刻注意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千万不能让子女感觉不顾一切地追逐个人利益是天经地义的,更不能让子女养成钻道德、法律空子的习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融洽,用这些小事让孩子受到教育。因此,父母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身作则,为青少年作榜样作用。家庭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基础性的影响。家庭教育影响着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影响着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不断提高家庭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

篇12: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理中的作用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心理中的作用论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价值观引导。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虽然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人际、情感、竞争等方面的压力,但深层次的真正原因却在于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抱负、坚强意志,价值观及信仰的扭曲或缺失等导致大学生面对外界困难挫折的应激作用,往往产生表面化的心理问题。然而外界的应激事件是否会转化为心理危机,不但与应激源的大小、对当事人的刺激程度有关,更与当事人对应激事件的看法与态度有关。在应激源向心理危机转化的过程中,价值观是起催化剂还是灭火剂的作用,关键就在于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潜移默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引导是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危机的必然选择。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之一,因此,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必将能事半功倍。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切入点。思想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指标。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延的扩展,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而心理危机干预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恢复并力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二者作用对象、工作目标的一致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充分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同时,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阔平台,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健康成长的相关知识与技巧的普及教育,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健康同时得到提高,并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这些无疑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个有效切入点。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能够缓解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不足的现状。目前在我国高校内可以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主要包括一些受过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医务人员等专门人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但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数量和工作对象的范围却相当有限,尤其是相对于日益普遍的'高校扩招现状,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却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庞大的队伍。“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同时,每个班级要配备一个兼职班主任。”除了班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院校政工干部、以及党员、学生干部等。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它不只是针对已经被发现具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而是把全体大学生作为工作对象,具有普遍性,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自由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防范于未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侧重于危机前的日常预防工作,同时妥善处理危机中的应急处置以及危机后的善后处置工作。

1.危机前的预防。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危机前的预防逐渐成为干预的主要趋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契机。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主渠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对缺失的情况下,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心理成人的主渠道。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可以引入心理危机识别以及危机干预的技巧和方法的教育,邀请有关的心理专家为学生做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困难应对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理性的看待遇到的困难挫折,学会与压力、困难挫折共处;认识到心理危机是可以识别和预防的,掌握必要的心理危机预防、应对技巧,增强自我过滤、自我清除和自我治愈能力。其次,在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心理危机的预防。在学校层面,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视,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培训与督导。在院系层面,定期开展大学生思想、心理状况普查,建立大学生“思想———心理”档案,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及时介入并保障与学校、班级沟通的顺畅。在班级层面,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设置心理健康委员,及时关注班级内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还应该借助其他班委成员、党员干部利用他们在同学之间发现问题的优势,发挥他们在大学生危机干预中的积极作用。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不但对孩子有着全面的了解,而且也是学生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家长作为了解学生的一个中转站,在“思想———心理”档案的基础上,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发挥家校合力,增强心理危机预防的实效性。

2.危机中的应急处置。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险性等特点,因此,一旦爆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及其领导下的心理委员、班委成员,应及时收集危机学生的情绪、行为和身体等方面的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评估,判断学生的心理危机水平。若经判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或发展性心理问题,如因学习、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而形成的一般的或具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运用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积极进行危机干预。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或班主任与党员、班干部之间应保持密切联系,时刻关注危机学生的情感、心理和行为动向,并对其提供心理帮助。辅导员或班主任对危机受害学生应积极关注,用心倾听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与其真诚沟通形成共鸣,并调动其周围同学,尤其是舍友对其关心为其摆脱危机困扰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温馨的宿舍环境。班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心理委员要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利用其易于与危机同学接触,并且与危机同学同龄、经历相似的特点,多陪伴危机受害同学,利用自己了解的心理危机知识及干预技巧或自身经历向其传递战胜心理危机的经验和技能,为其树立战胜危机的信心。同时应注重发挥大学生自身对抗危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注重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使学生掌握应对危机的技巧与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危机干预中的主体作用,自主地找到转化危机、消除危机的契机,实现自身心理的跨越式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毕竟不是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很难对相关知识技术的了解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若经评估,危机受害学生属于严重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如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情形,要及时与专门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和机构进行转介,以免贻误危机干预或治疗的最佳时机。

3.危机后的善后处置。危机后的善后处置与危机前的预防、危机中的应急处置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三个阶段共同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危机干预过程。在危机后的持续干预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帮助那些未顺利渡过危机的学生进行学习或职业规划,使其明确目标,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生活上持续多加关心,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援助,逐渐消除危机带来的心理阴影,以防没有完全根除的心理危机根源,在应激源的刺激下再度爆发。同时,在这个阶段的工作中还应该对发生严重心理危机学生周围的相关人员,如直接目睹当事人自杀的舍友、朋友、老师等人进行心理危机后的善后处置工作。这是因为心理危机不但具有突发性、危害性等特点,还具有传播性和扩散性的特点。因此,在严重的心理危机案例的干预后,对其周围人员的心理援助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学的影响分析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