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政治教学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这20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相关的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

篇1: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育时期的开展正是奠定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的黄金阶段。我们要好好重视!

浅析学团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摘要: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对团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加强重视,首先分析了高校团学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团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思想;教育工作;解决方案

篇2: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

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尽兴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

我以为,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2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过程内涵是复杂的,是接受者认识世界的主动行为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分析、思考与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现实的课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要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必须要重视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因素的分析。

2.1内在:需要因素。

需要是人的普遍性追求。

什么是需要,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依赖和摄取状态,是人们对某种东西缺乏时所产生的主观意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当人有了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和紧张情绪,形成一种驱动力。

这种驱动力促使主体去寻找目标,表现出接受的积极性,同时去选择接受的内容。

当目标找到后,就开始了满足需要的活动,也就是接受外来信息的活动,当需要接受的内容满足后,对这种需要的接受活动就暂告一段落,又产生新的需要,开始新的接受过程。

接受是以受体内在需要的适应与满足的程度为其条件的,人们的内在需要是其接受教育的驱动力。

人的内在需要往往表现为价值追求,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需要所驱动的、价值观参与的,人的思想接受活动也是这样。

2.2外在:理解力因素。

主体在接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时,总是要先理解其内容,根据他们的“理解定势”来进行接受。

理解定势,就是接收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该结构由受体已有的文化积淀、概念体系、思维定势三个部分组成。

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提供的任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都要首先经过接受主体的已知的过滤,才能起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接受主体的已知与新知的视界融和过程。

接受主体的知识、经验的差异,直接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

如果主体知识水平高、接受能力强、经验丰富,那么在接受教育的活动中会扩大其接受教育的容量与跨度。

但是,另一方面,知识能力强的人,自信心、自尊心也强,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信仰和观点,接受教育也就会越困难。

如果接受主体智能水平高,易于接受理性化的、合理性的、宏观性的教育内容,而智能水平低一点的,易于接受简明的、情感化的`、经验化的教育内容。

2.3重要:情感因素。

情感是心理过程的重要内容,它具有引起人们主观体验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情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自身关系的主观体验,是思想的非理性状态,表现为喜、怒、哀、乐等情感,反映的不是教育的客观价值,而是接受主体对教育价值的心理感受,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受其情感参与的影响,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活动的重要特点,接收主体的情感体验更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正负效应的关键。

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接受活动的信息接收、信息选择所发挥的过滤作用,还有对接受活动所发挥的激发作用。

对接受活动的信息接收、信息选择所发挥的过滤作用。

当接受对象确定后,接受者会不由自主地对教育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这种情感的产生,有时来源于以往的经验,有时是由于情感的传递。

这种在接受活动初始就形成的情感,将对教育主体的信息择取、信息的理解产生重要的作用。

接受主体会有意无意受到这种情感的驱使,从而使接受主体的注意力指向能满足主体情感需要的信息,回避或者忽略与接受主体情感需要相悖的信息,或者对这些相悖的信息作出与主体情感需要相一致的理解。

同时,情感还对接受时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强度发生影响。

总之接受主体对教育主体所具有的情感强度越高,接受过程中情感的支配作用就越大,并且对信息的过滤作用也就越明显。

2.4自身:教育者自身因素。

人们在思想接受活动中,往往会对施教者的可亲可信的感情转移到对其所教育传播的思想的可信可接受的认定上。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施教者形象好的教育更可信,主体更易于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者施教活动中有自身形象的两大影响力,第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力、地位产生的强制性影响力,第二是人格品质产生自然影响力,接受主体面对前一种情况是被动接受,面对第二种情况会主动接受。

在新的条件下,要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优化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从受教育者的接受教育入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接受活动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的和最后的环节。

如果没有这个接受,前面的教育活动都没有了意义,可见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环节。

正是这个问题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因此,接受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就是这种思想进入了人的头脑。

接受是教育的实现。

可以说,受教育者的接受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生长点,解决了接受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就必将踏上一个新的历程。

参考文献:

[1]丁善义.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2]韩劲业.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依托大数据挖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分析

[摘要]当前,运用大数据思维和方法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亟待深入思考和充分实践的新命题。

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在工作思路上促使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虚拟环境向现实环境转移、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化,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大数据平台、品牌活动、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平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和改革开放形势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对象也在呈现出新的特征。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成长发展环境和多样性的成长发展需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进一步聚焦质量提升,更加注重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实现多样性发展和系统性整合,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当前,大数据的推广以及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方法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升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华北电力大学通过深入思考和充分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网络平台数据挖掘的总体思路

(一)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覆盖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职业发展等诸多内容,可以说是纷繁复杂。

特别是在当前海量信息交互融合的信息化条件下,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愈发展现出多样、多变特征。

篇3: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对国有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分析

1.1从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在很多国有企业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往往是由年龄较大的职工组成,他们在几十年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单一工作模式和方法,习惯于用惯用的旧理论、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这是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同时,年龄的差距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时有发生。

1.2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单一,现代化教育手段匿乏。在部分国有企业当中,常能看到如下现象:开个会议,宣读一下文件,并再把材料发放到职工手中,就算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使青年职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是不现实的。现代企业青年,时代特点十分明显,在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以青年职工的特点为依据,适当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1.3现代青年压力极大,企业却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必要的重视。现代青年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工作中竞争压力大,生活中还面临着买房难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使很多青年在投身工作时,往往只重视工作给其所带来的财力,却逐渐放松了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和培养,这使得现代企业青年职工功利化思想十分明显,这样世俗化了的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不但限制了青年职工自身发展,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加强国有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2.1坚持正确的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在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国有企业应当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因人而异原则。思想的'阵地,要用正确思想去占领,否则就要被非正确思想所占领。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群体复杂化,社会阶层分化也日益明显。因此,只有针对青年职工不同的思想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才能切中实效,取得预期效果;二是以人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开展企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通过对思想问题的认真分析和研究,在充分认识客观事物真实面貌基础上,把握发展变化规律,采取最为有效和妥善的方法予以解决,才能从根本上使青年职工的思想得到转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是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很重要。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介,采用现代青年更加喜闻乐见的工作形式,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力,使工作更具实效性。

2.2让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的手段。

2.2.1使之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企业通过企业文化教育的开展,在青年职工中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为青年职工建立平等工作关系与良好工作环境。再通过有效沟通,让思政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员工建立双向沟通机制,这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是极为有益的。同时还能在维护企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取得全面的进步。

2.2.2把心理疏导融人到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来。心理疏导是国有企业针对青年职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针对青年职工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或是专题讲座等心理疏导措施,在密切关注企业青年职工心理变化的同时,在适当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为他们化解心理矛盾,缓解他们不断积累的压力。

2.2.3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目前,国有企业青年职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互联网是青年人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现代化工具。国有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去占领网络思想阵地,这样才能切实加强青年职工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三、结语

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国企职工管理不容忽视的一环。只有结合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和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引导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从而为企业的健康稳定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篇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论文

一、挫折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挫折教育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奋斗意识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受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某些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这样一种倾向,他们习惯接受父辈给予的安排,事事都遵循长辈们的意愿而不思进取,他们身上缺乏奋斗进取意识。这样的惰性性格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当他们在生活中独自遭遇到一些困难时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答,从此变得萎靡不振,对未来生活失去激情,有些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挫折教育,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挫折给自身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努力消除不良影响,充分发挥挫折的积极作用,使其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后不会被吓倒,而是被挫折激发斗志,从而表现出一种不懈奋斗的意识和行为。

2、挫折教育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一支强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各国国力竞赛的战略选择,直接关系到该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和主要建设者,创新才能的激发和具备尤为必要。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挫折教育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能正确地解答,并且能从过往的挫折中吸取教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发现新的方法。

3、挫折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互助意识

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参与和协力合作。而当代大学生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一种以我为主的自我意识,不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挫折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学会主动找同学倾诉,释放消极的情绪,使因受挫带来的心理痛苦得以缓解。同学之间的这种互助,还能够使受挫者找到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尽快摆脱挫折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这个互助的过程中,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大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策略

为了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和思想上的不利影响,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找准切入点,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面对各种困境时能从容面对并有效应对,不辱使命,早日完成祖国交给的各项任务。

首先,在理论上要加强引导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其明白挫折的出现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经阶段。因此,在各种困境、磨难到来时,大可不必惊讶和恐慌,而是要正确分析挫折造成的原因,静下心来仔细考虑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出现因不能正确认知挫折而造成的各种意外如自残、自杀等。

其次,大力加强“三观”教育大学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各种观念互相碰撞而使其不知所措的时期。大学生能否在这个时期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其身心健康、学业完成乃至一生。“三观”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摆正人生航向,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吃苦精神,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积极向上的个性,达到增强心理承受力、自控力和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各种实践表明,正确的“三观”是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先决条件。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活动,指导他们科学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而激发大学生顽强拼搏精神,使其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在实践中做到能为理想实现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第三,强化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受挫力当代大学生抗挫能力差,一方面因为缺乏正确的挫折教育,同时还与心理素质低、心理承受能力差有关系。有调查研究表明,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20%是由于他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0%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高校开展挫折教育必须重视心理素质培养,通过开设心理常识课,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素质方面的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咨询,向有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的同学提供帮助,让他们的心理问题能在萌芽状态下就能积极得到解决。

第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适度的磨炼对提高大学生的耐挫力是很有必要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种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勤工俭学、社会调研、下乡考察、志愿服务等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大学生深入社会、认识生活、体味人生,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因为亲身感受社会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更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加强自身的学习动力,领悟挫折产生的根源,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决心,逐渐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第五,进行励志教育大学生在面对各种磨难和挫折时,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对之进行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予以勉励,使其树立信心,渡过难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身边的各种励志典型,用鲜活的事例去鼓励学生,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优秀成功人士进行讲座,或者参观当地红色圣地,在一次次的心灵碰撞中感悟事业的艰辛和人生的不易,从而增强其战胜的信念。

篇5: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纲

摘要 3-4

Abstract 4

第一章 绪论 7-13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7-8

1.1.1 研究背景 7-8

1.1.2 研究意义 8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8-10

1.2.1 研究内容 8-9

1.2.2 研究方法 9-10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10-13

1.3.1 研究思路 10-12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 12-1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3-19

2.1 国外学者有关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 13-14

2.1.1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研究综述 13-14

2.1.2 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 14

2.2 国内学者有关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 14-19

2.2.1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研究综述 14-15

2.2.2 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综述 15-19

第三章 我国居民消费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 19-29

3.1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 19-23

3.1.1 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9-20

3.1.2 我国的各项消费率和消费构成 20-21

3.1.3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变动趋势分析 21-22

3.1.4 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差距 22-23

3.2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23-29

3.2.1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分析 23-26

3.2.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26-29

第四章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29-36

4.1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 29-31

4.1.1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直接作用 29-30

4.1.2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间接作用 30-31

4.2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正负效应分析 31-33

4.2.1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正效应 31-32

4.2.2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负效应 32-33

4.3 包含人口老龄化影响的消费函数的构造 33-36

4.3.1 消费函数的理论发展 33-34

4.3.2 构建适合我国现状的消费函数 34-36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36-53

5.1 变量选取和建模 36-38

5.1.1 模型设定 36-37

5.1.2 变量说明 37-38

5.2 数据处理和描述 38-42

5.2.1 数据处理 38-41

5.2.2 描述统计分析 41-42

5.3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42-53

5.3.1 全国各省数据的计量分析 42-45

5.3.2 城镇和农村地区的计量分析 45-47

5.3.3 东、中、西三大地区的计量分析 47-52

5.3.4 对比分析 52-53

第六章 结论和不足 53-55

6.1 结论 53-54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54-55

参考文献 55-5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8-59

致谢 59

篇6: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是一个反映了论文的基本观点、佐证材料、论证角度和步骤,以及依照逻辑关系层层展开的纲目体系。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以《改革苑乓岳此枷胝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为例的论文提纲范文,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初探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立论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源起的必然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普遍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性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征

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含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 改革苑乓岳此枷胝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先决条件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实践基础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学科创立和发展的铺垫阶段(1978一1984)

二、学科创立和初步发展的维护阶段(1984~)

三、学科系统和深化发展的强化阶段(一至今)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方式

一、依托、借鉴方式

二、自主创新方式

三、基本理论的再系统化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建设取得显着成就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经验总结

一、满足了社会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需求

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

三、党和国家对学科建设的关注和投入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发展目标存在的问题

二、学科发展任务存在的问题

三、学科发展主体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归因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合法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

二、实践层面学科定位的迷失与紊乱

三、学科发展主体尚未形成有效的合力

四、高校学术权力的弱化和人文精神的衰落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创新探析

第一节 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规律

一、适应性和服务性规律

二、主体合力发展规律

第二节 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式

一、范式及范式转换对学科发展的意义

二、学科发展进程中问题研究范式的提出、要求及简评

三、学科发展进程中人学研究范式的提出、要求及简评

第三节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的原则

D、科学性原则

二、规范化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

第四节 把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着力点

一、完善学科顶层设计

二、创新学科发展方式方法

三、深化理论研究和转仡

四、加强人才师资队伍建设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展望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

一、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其对学科发展的挑战

二、社会现代化转型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三、人的多样化需求对学科发展提出的多维诉求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辨证趋势分析

一、学科功能发展趋势:工具性与目的性并行发展

二、学科领域发展趋势:横向发展与纵向提升双向互动

三、学科特色发展趋势:国际化与民族化并存发展

四、学科路径发展趋势:科学化与社会化协调并进

结 语

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

二、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三权”建设引领和推动学科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篇7: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1】

摘要:大专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它具有相当明显的差异和特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难度也较大。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专院校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大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大专学生;现状;思想教育;措施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大专教育。

最近几年,我国大专教育实现了巨大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专教育的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在校生人数突飞猛进。

就在大学专科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其教育效果及学生道德素质状况却出现了很多新的状况,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大专院校在发展进程中予以正视并加以解决。

一、目前大专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大专院校的学生大都是从高中直接升入大专求学。

他们年轻,社会经验不多,自尊心强,世界观处于朦胧阶段。

这些学生非常珍惜上大学深造的机会,成材意识强,动手能力较强,社会活动能力和参与意识都较强。

从总体来看,他们的主流方向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有的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学生身上,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不得不引起重视。

这些学生在群体构成上有较为明显的特殊性:(1)从生源上看,大专院校的生源状况十分复杂,有高中的应往届毕业生,有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还有技校等其它中专学校的毕业生。

大专学生因来源所致,总体上在文化知识基础,技能水准、道德倾向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突出的不均衡状态。

而就个体而言,呈现出文化素质较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道德意识倾向不一等程度不同的状态。

(2)从价值观念上看,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在校园内时常出现打架斗欧等现象;每每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因此,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是十分必要的。

(3)从心理素质上看,大专生属于专科层次,与本科生相比易产生自卑心理。

同时由于社会对大专存在偏见,大专生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产生偏差,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4)从知识层次上看,大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专以上学历和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技能证书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除了要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公关协作、法律法规等知识。

总的来说,大专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偏低,教学知识较为广泛,同时技能型、经验型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综合素质水平,都需要加强大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

1、认识有偏见

一部分人认为,大专院校应该抓好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这些“专业课”,专业技术能力才是学生得到好工作,学校有好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前瞻性、主动性、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无,课程的课时和,实践课程都不能达到规定要求。

2、“两课”教育形式化

“两课”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育。

在大专院校的“两课”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两课”作为大学课程主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规范的教学大纲和必要的教学课时保证,然而在很多大专院校“两课”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引经据典、说古道今,不举实例去牵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讲台下无精打采,甚至有看其他类书籍、打瞌睡、课堂气氛单调枯燥乏味沉闷,更有甚者干脆不去,课后也很少有学生自觉看课本、学理论、看原著,学生对“两课”完全缺乏学习兴趣。

究其原因有:一是投入方面,学校对“两课”教育从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两课”教学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投入,没有经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二是“两课”教师施教方面,有些“两课”教师理论功底较浅,知识面窄,备课不充分,讲课方法单一,缺乏政治激情,严重地影响着大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三、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的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马克思曾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因此,要从校园文化入手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加强对他们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集体意识和良好行为。

应向大专学生宣传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作用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

应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告诉我们的大学生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坚持自律与他律、“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三)充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专院校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捉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大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大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大专生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形成具有大专特色的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

[1]温秀芳.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7:191-192

[2]王雅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16:53-54

[3]莫玉华.“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消费导刊,2008,4:147

[4]王景佳,闻宏海.国防大典[M].国防大学出版社,,8

[5]洪炳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职思想教育工作.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1:106-107;

[6]周莉.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27

[7]彭纪春.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3:84-86

[8]文柏竣.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3:68-69

[9]何芬林.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3):72-74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研究【2】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查阅、总结归纳等策略,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有效性等方面出发,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已有文献的研究进行了点评,希望能够为国内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给出一些理论性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综述研究

篇8:思想政治教育合作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合作论文

现在许多高校都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办学模式,采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在新的模式下,学生要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去企业中进行技能实训。所以学生不仅要适应校园环境,还要适应企业的环境。在这种模式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就发了显著的变化,由单一的校园环境转变成了校园和企业双重环境。学校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有着良好的校风校纪,学习气氛浓重。所以,校园环境更有利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大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后,受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学生要接受复杂的企业环境,当然,优良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大多数的企业都人际关系复杂,与社会和外界的关系更密切,这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教育者、受教育者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给继续教育带来很大困难。

1、转变观念、丰富内容

从教育者来看,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学校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指导的思想价值观相结合。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受教育者角度看,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是被动的完成了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有意识的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而在新模式下,学生在面临马上进入企业实习和工作的前提下,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建立价值观,以适应在企业内部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转变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高职教育模式下,高职学校与其他本科院校大学生一样接受着思想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教育内容理论性强、针对性差、丰富性不够。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接触到了更多思想道德、政治教育上的实际问题;教育内容更符合高职学生特征,更加切合实际;思想政治的内容也相应得到扩充,很多在学校没有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问题,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下都可以接触到。如果把握得好,这些变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2、改变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就是强制的将理论传授给高职学生,所以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一直被动的接受着理论,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增强思想政治观念,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也有利于高职院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校企合作模式下,“自律”的方式逐渐取代了“他律”,而“自律”在企业实训中更加实用、有效,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培养目标建、增加课程类型

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模式,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首先就要建立培养目标,建立培养目标是基本前提,也是发展方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敬业奉献的精神。这样的培养目标既有利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又从高职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从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考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的让学生受益,这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特点。新形势下,要全面建设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我们要利用好学生群体特征、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教育人,在活动中感染人;要注重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利用先进积极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感染人,使学生接受潜在的教育和影响。学生在企业实训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企业文化的教育作用。课程内容建设上,要增加职业道德、行业法律法规、爱岗敬业等新内容。“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行业性,只有借助实践,职业规范才能被学生领悟并外化为职业行为。因此,必须通过实习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纪律教育、行业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帮助高职高专学生认真领悟、严格遵守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并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确定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手段

在新的模式下,要求学校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因为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有较大一部分时问是处于零散状态,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所以要对高职学生进行班级以外的教学,如小组教学、个人辅导。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兼顾学生整个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生个体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在学生编入企业进行实训等较分散的情况下,要机动灵活地组建临时党员小组,学校教师、党团工作人员以及企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式学习。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更为复杂,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加多样。我们必须在教学手段上进行更新,使得教学手段多元化,多管齐下,取得综合效果。比如,在教学上引导学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在教育者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把相关知识和理论在实际情景和实际内心冲突中内化成个人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受教育者同教育者一样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思想基础和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5、结论

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的状态,更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政治动态,通过过程中的实时评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要坚持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所处的整体状态。要坚持学校评价、企业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校企合作后学生的流动性增大,思想政治变动增大,给评价准确性提出了挑战,要在评价主体上让多方参与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加强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而在新的办学模式下,也更要求着高校探索出一条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篇9:公益广告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公益广告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校园公益广告不仅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了促进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重视相关策略的运用.

1.传播作用.校园公益广告具有传播信息,启迪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日常行动的功能.同时,校园公益广告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涉及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的道德准则,保护校园环境,维护自身健康与安全等内容.这些不同的信息以校园公益广告的形式传播出来,能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枯燥无味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的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2.优化作用.校园公益广告通过校报、宣传栏、互联网、手机等形式进行宣传,这些媒介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利用校园公益广告的娱乐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不仅改变了以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一、抽象的方式,改进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够实现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利于增强学生行动的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强化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合理利用校园公益广告,能够强化工作效果.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传播平台,能够增强公益广告的趣味性、生动性.制作水平高,富有哲理的公益广告能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公益广告作用的发挥就是从学生的情感出发,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相关的内容,并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进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动,达到校园公益广告预期的目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尽管在心理上受到相关知识的熏陶,但这种熏陶和影响是浅层的,难以持久发挥作用,而校园公益广告正好能够巩固和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学生在收看公益广告的时候,一旦对广告内容产生认同,就能够从心理上引起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当学生注意公益广告的内容,就会刺激到在大脑里存在的相关内容,已经存储于大脑的信息将会再次被提醒,从而起到强化作用.

4.塑造作用.优秀的校园公益广告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学生则在公益广告相关内容的指引下,通过自我审视、潜在改造或者是教育重塑等方式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促进自我素质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二、充分发挥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策略

正因为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公益广告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得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结合校园公益广告的特点和功能,笔者认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掌握科学的公益广告宣传方法.通过合理利用公益广告,能够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为了促进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掌握合理的宣传方法.

第一,理性与情感的结合.在公益广告的应用上,通过将理性和情感结合起来,提高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功能.在这里,理性主要是指在运用公益广告的时候,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式,达到说服学生的目的.而情感主要是指通过合理选用公益广告的内容,运用感性的力量感染对象,从而实现特定的目的.例如,在图书馆、教室、阅览室等学习场所,为了达到感染和鼓励学生的目的,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可以设置名言警句,“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等等.设置这样的格言警句,通过运用说理的方式,能够让人受到启迪,也能够催人上进,为学生的学习创新更好的条件,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的言行,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另一方面,公益广告中如果运用感性的力量,改变格言警句的严肃性,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启迪,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起到利用公益广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目的.例如,在洗手间、洗衣房等,为了唤起学生节约用水的理念,可以将广告语设置为“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在这则公益广告的设计上,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从而让人产生联想,领悟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并且在学生之间能够形成共鸣,从而提高节约用水的主动性,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为提高工作效率,应该注重将理性与情感巧妙的结合起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对其中的重要部分进行加工,并赋予一定的艺术手法,然后以公益广告的形式说服学生,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在校园公益广告宣传中,通过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法,有利于起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广告具有为学生提供娱乐的目的,如采用文学性、艺术性的形式,可以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求.而学生又是一个善于模仿、渴望新知、勇于创新的群体,追求的是自由,厌恶呆板的说教方式.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公益广告作为载体,在广告主题和宣传词等方面进行创新,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将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丰富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享受到娱乐,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校园公益广告不能过多的包含通俗娱乐或者一些表层信息,以免影响工作效果.学生在接触不同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长时间沉溺于通俗娱乐和表层信息中,会降低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或者丧失社会行动力.而如果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式,即在公益广告宣传中,提示某些行为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从而促进学生迅速采取行动.例如,在劝说学生注意口腔卫生,养成刷牙习惯的公益广告当中,在广告宣传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强调牙病的痛苦,展示齿槽溃烂的画面,并配上文字说明:“如果不刷牙,你也会这样.”该校园公益广告在设计中,通过采用警示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看到这则广告的时候,能够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增强了学生的爱牙护牙意识,有利于实现广告设计的最初目的.

第三,明示与暗示相结合的方法.明示是指校园公益广告给出明确的结论,所表达的观点鲜明,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通过学生的.学习之后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在学校的走廊、教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公共卫生公益广告当中,可以设置以下广告用语:“痰纸一挥间,风度尽逝矣.”通过设置这样的广告词,明确指出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行为有失风度,强调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讲卫生,讲文明,有风度,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提高行为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而暗示是指在学校公益广告宣传当中,给出提供引导性的判断材料,将观点和要说明的问题隐藏于材料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而给出判断,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2.整合多种媒介形式.不同的学生在获取的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校园公益广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校报等媒介,而不同学校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差异,如果设施不完善,必然影响到校园公益广告作用的发挥.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传播媒介,对不同的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促进校园公益广告更好的发挥作用.

3.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适应新形势,积极利用新媒体宣传校园公益广告.互联网、移动电话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校园公益广告宣传中加以合理利用,不仅能够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还有利于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校园公益广告的熏陶,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的行动,提高校园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另外,微博、微信也逐渐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在校园公益广告宣传应该加以合理利用,建立信息获取、分享、传播平台,以扩大校园公益广告的覆盖范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篇10: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一)与人民群众联系紧密

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要求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血与肉的联系,使得大众传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具备了其他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是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是维护人类社会秩序,对社会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舆论组织。二是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功能能转移公众的群体意识,并对公众关注的政治热点进行引导、转移或化解。三是大众传媒的交往互动功能使信息得到反馈,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进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主客体的良性互动。四是大众传媒的人文关怀功能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放松、情感上得到满足,使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得到净化。

(二)具有突出的民主特色

具有充分的民主性是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又一大特点。其最高准则是让群众满意。要让群众满意就必须从基层出发、发扬民主性,同时还必须要成为群众与社会热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大众传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行民主管理的过程,其所坚持的原则是为民服务制,群众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有权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而传媒组织应该经常对他们所提出的意见进行采集并研究,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社会凝聚力得到强化。

(三)拥有比较固定的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够只靠空口说教,必须通过载体,利用多种多样的教育阵地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宣传。相对而言,大众传媒拥有一套独立的宣传阵地与活动场所,如报刊、广播、电视媒体等,这让大众传媒更加容易满足群众的文化精神与现实生活的需要,让大众传媒有足够的渠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从而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更好的渗透到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载体中去,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加强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进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落到实处

大众传媒工作要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就必须努力探索出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与“十二五”战略规划齐头并进。在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今天,群众思想观念也随之与时俱进,传媒人员要对问题进行科学判断,并坚持继续深化认识、坚决贯彻。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作风,与时俱进,要分析问题、推陈纳新、由虚变实,必须要了解广大群众在想什么,他们还需要什么。不能在沿袭以前的那种系统性的务虚、脱离低级趣味活动的教育工作,应该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增加与新文化、新娱乐、新焦点活动的教育,特别是那种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细化

注重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使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相协调是近期提出十七届五中全会焦点。因此大众传媒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需要细化工作,注重针对性,做到统筹兼顾。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更好的调查,发现民众在思想道德上所存在的弊端。其次是要注意分层,人民大众不管是在思想高度还是受教育程度上都存在不同的层次,所以应细心的分层观察,辨析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三是是要处理好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如解决社会纠纷时,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疏导、解释、批评、鼓励,对于不能马上解决和答复的,要研究后认真做好善后工作。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对群众的.帮助

大众传媒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在“帮”上多下功夫。不能只局限于周边仅能接触到的事物,务必对整个社会各行各业情况都要进行了解,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形势教育,引导群众从社会生存的大环境中知形势,明方向。把群众心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利用传媒这个载体使普通大众在思想政治方面相互自学,相互评判,在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引导群众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活”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工作形式不能够过于死板,要多利用现在有传媒的各种科学手段与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进行结合,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气氛中陶冶情操,逐步的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会让群众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这些形式也是最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起到较好的帮助或辅助作用。

三、结语

总之,把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连,能使群众在心理上乐于接受,使之认同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拨正自己不良意见,进而营造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社会环境氛围。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对于大众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篇11: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不敢懈怠,认真教学的过程中,也注意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认真分析,思考,希望能帮助他们……

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有血有肉,有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他们年轻,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可塑性极强。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和课堂上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正面教育,另一方面又不同程度地接触和参与社会活动。假如他们发现自己接受的思想教育与某些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甚至撞车时,他们就会迷茫、徘徊、怀疑,甚至极力排斥正面教育。

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平平庸庸,唯唯诺诺虽不是坏学生,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品德要求(开拓、进取、创新素质)。

只有将社会要求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化),外在的道德规范经个体分析、判断、选择、尝试,才能形成自己的信念;只有在实践中切身感受,知行统一,情理交融,才能持之以恒,只有具有主体精神的人,才能自觉行动,而真正的权威也正是来自于人内在的精神力量。随着主体自身成熟,这种外在权威形式逐渐转换为青少年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但应该看到,学生在其道德意识建构过程中,情绪性动机、遵从权威和功利性动机占很大比重,效果与动机很难统一,这决定自律的不稳定性。

青少年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自处逆境仍然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从而培养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当今时代充满着竞争、挑战和风险,青少年需要挫折教育、改革开放需要挫折教育,社会呼唤挫折教育,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和适应能力呢?当学生遭遇失意、失败时,教师要增强其挫折心理免疫力,克服输不起的心理障碍,从跌跤中学会走路,在水中学会游泳。此外,人不可能在“真空世界”中生活,在学生中开展负面教育(反面教育),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克服保姆式的教育。当代西方德育课大多数都引进美国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采用道德难题讨论方法,把培养判断力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一是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要让学生参与德育实践,对善恶作出评价;二是德育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科尔伯格设立不同的道德两难问题(情境),如海因茨偷药的故事,供学生讨论,或者提供体验道德疑难问题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正视问题所固有的道德内容,引出学生谈出所作的判断基本理由,并鼓励他们以不同的道德观相互交谈,目的在于发展学生道德认识能力,选择能力,判断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应该指出的是,学生在进行道德选择时,不但要有行为上的自由,而且要有理智上的自由,不但要有外在规定他律性的保障,而且要有内在需求自律性的支撑

在班级中,让学生明白是班级的主人,让学生承担各种对集体负责的角色,引导他们对班级负责,激发学生履行道德责任的动机,强化因履行道德责任而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对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培养较强的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断和交往协作能力等。 自身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品德发展也存在自我构建的问题。主体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是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和根本标志。如果我们不能说服学生应该自育,而又想塑造学生品德,那只会是徒劳,因为外在道德观念必须为道德主体所认同,才发挥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给教师的建议》1984年版,P348)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抓在实处,要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要坚持重心下移、虚功实做,提倡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当前,思政工作要特别做好的几件主要事情有:一是要坚持“五位一体”工作思路解决好贫困生的生活问题;二是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每一个人都是人才,一个学生心理不健康,思想就会出偏差,行为就会出偏差;三是要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好学生课外生活问题;四是要加强后勤保障服务;五是要加强与辖区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在这所寄宿制的学校里,怎样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利用“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艺活动,举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召开主题班会、过组织生活、参观革命纪念馆、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这些具体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受到各种教育,不厌其烦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每次犯错误之后,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所犯错误,找出各自之间的共性,以促使其努力改正。这并不排斥适当的纪律处分,因为处分也是教育手段的一种。另有一部分学生,明知这样做不对,可就是这样做了,究其原因,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对这部分学生,我们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会有所好转;另一方面又要密切注意他们的思想动向,如有异常,随时提醒,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政治合格离不开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离不开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长期培养。

篇12:生活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生活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无疑被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科技时代,越来越多的创新观念被人们理解接受并且服务着人们的日常工作于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的必要课程,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看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授课形式上,教学方法的陈旧导致学生已经很难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建立,同时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思维的发展具有严重的阻碍。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陈旧,缺乏实用性

纵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并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伴随着生活化的到来以往的教育内容很难适用并体现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育信息的滞后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脱离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同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可无。现如今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改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其实践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确保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

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相应措施

(一)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只有真正的实践于外界的大环境后,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自主生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才能真正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想更好的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为学生创造适合的实践机会与条件,以此来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获得理想的成果,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尤为重要。高校之所以成为人们学习的目标无疑都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但是伴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许多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很难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就业方向。因此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渗透到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大学生进行真确的自我评价,积极调整心态,更好的帮助大学生解决择业难的问题。其次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工具。大学生作为多媒体时代的领军人物,更是花费了许多时间在互联网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平台。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动态,通过网络平台更好的帮助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三)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连接

要想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生活化,在确保教育理念、内容的改革基础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实际生活紧密连接是思政教育生活化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本身就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学生的精神文化。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要帮助学生将他们认为不可实现的理想转变为现实,其次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顺利开展,转变教育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以及加强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13: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基本概念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不仅仅是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以现实生活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教育理念,主要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为理论依据,只有走进生活面向实际,使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真正的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最终成为指引人们幸福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日益远离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最终将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的挑战。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高度相融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当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毋庸讳言,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开展的基石,更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供了切实的理论依据。

(一)、关于“生活世界”的阐释

生活世界的概念是现在西方哲学中一个关键的范畴,是由胡塞尔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人只有和现实世界相统一,并且参与其中那样才是生活在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世界。总的来说胡塞尔的思想是立足于超验现象学来构思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论的,他阐述的生活世界思想,具有原创性,并且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继胡塞尔之后奥地利的一位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从语言学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生活世界理论,并且提出了“生活形式”概念一词,他的生活形式概念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生活形式和语言情境共同决定的,想了解语言的意义必须先来了解使用它的人当时所处的生活形式,也就是说生活形式是词语意义的来源。与此前两位不同的是哈贝马斯,哈贝马斯是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认为语言在终极的意义上并不是由主体的先验意识所构成的,语言只是一种主体间沟通交往的过程,并且以语言作为基础,或者说是以交往行动为基础,人所生活的世界就是由交往构成的世界,哈贝马斯的哲学理论较胡塞尔和维特根斯坦要更进一步,他的社会哲学使人回归到一种相互沟通的生存状态,既消解了科学世界的抽象性,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开始向人性化的生活世界转变了。而马克斯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活则有这样的理解,主要的含义是超越生活脱离生活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人就生活在世界当中,和这个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人生活的世界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世界。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生活的重视,是思想政治生活化的真正立足点,也是向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真正回归,对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的主体参与的表现,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既关注人的物质生活,又关注人的精神生活。

二、思想政治教育化的特征表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生活性特质:本着以人为主体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唯有加入人文关怀精神,在实行个性化,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中,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更好的体现人性光辉,也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目的性特征:坚持现实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相一致,从而指导人们开始关注生活世界,关心生活体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一种作用于生活实践的教育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实质性特征:本质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使人们形成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思想政治素质,而展开的是一种主体明确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旦脱离了生活实践和这些必要的生活体验过程,对于这一学科的进程来讲则很难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效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教育性特征:思想政治生活化的实现必须要立足生活,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的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模式。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的世界相分开,是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人文精神理念缺失的关键因素。

三、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把之前抽象的教条主义理论,转向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身上,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彻到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去,引领人们去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过更有质量的生活,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多的向人们灌输着抽象的概念、空洞的理论,要求人去追求一些过于理想化的东西,而现在要把人文关怀的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宣传大幅度的转移到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篇14: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讨论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讨论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在成就学生后续发展、提高学生自我觉悟以及思想修养方面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随着新时代、新形势的发展,国内各大高等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配备了更加强大的教学队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和实践机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硬件设施参与教学。改革和重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相应的成绩。然而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思想观念的问题、内容方法的问题、运行管理的问题等。诸多不适应实际变化要求的问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难于与时俱进、实效性令人堪忧。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做出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相关理论及面临的问题

问题的剖析需要从实际出发,更要结合理论知识,这是对实践的考验,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实效性是指事物经过相关活动过程之后所产生的客观结果与其预期的状态程度的比较,是对事物活动的效果明确性的一种诠释。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是教师与学生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一个综合教育过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按照培养的目标和相关的教育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状态、心理状态以及行为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到达实际教育目标的程度。当前,由于高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也不一样。而了解其统一特点是从宏观上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其滞后性、内隐性和持久性。滞后性在于当前学生多处于思想不够成熟的阶段,容易受旁人影响而又难以一时稳定,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于立竿见影。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也使得整体的实效性具有独特的滞后性。由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学生个体的特性表现出更多的内隐性,各种复杂的影响因素处于学生内心难以被外人发现,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评估而言,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点。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持久性,其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工作具有持久的影响力,甚至塑造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政治思想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阻碍因素,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舆论的传播,大学生身处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消费、生活和娱乐的多样化,也造成了当前学生思想的复杂性和盲目跟随性。再之,由于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情感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枯燥,使得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反感,并产生了负面的情绪,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致命的伤害。因此,在良好的发展基础上,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相关对策探讨

教育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归宿和出发点,因此如何在上述环境和因素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相关文献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也做出了具有实际实践意义的探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针对上述的剖析,此处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做一些探讨。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

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兴趣。这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计划、培养内容上进行创新,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教育方式及陈旧的应试教育,适当地加入新时代的活力,并在教育内容上实现目标的具体化和明确的导向性、匹配性。教育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适应性以及层次性。再之,改进相关教育方式,实现教育方式多样化,进一步提高实践性,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

2.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环境优化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的优化需要各方各面的支持,特别是媒体、政府、社会组织等具有传播能力的机构应当主动肩负起责任,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正派和谐的社会风气以及健康的网络环境等。在家庭环境优化上,应适当加大对为父为母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思想政治素质水平。而校园环境的优化则必须依靠学校和政府的齐心合力,对校园及其周边环境做好综合治理,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取缔影响学生生活健康、思想健康的娱乐性场所等。

3.更新教育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较为死板的课本教授为主,既枯燥又单一,难以吸引学生投入。特别是以教师为导的教学方式,更是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更新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线和教育主体,积极开展与思想教育相关的课程活动,重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首先,不同年龄时期的不同心理需要导致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同,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这里的心理需要指学生自身提高政治素养和思想水平的需要,其中包含了对教师教授知识的理解和自我对思想政治观念的整合、提升的过程,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动力。其次,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如上述所言,学生所处的环境差异、成长差异以及教育文化水平的差异,导致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态不同。因此,应当根据不同的个体因材施教。当然,这对我们的教学课程设置以及相关教材的编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学生进一步全方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再之,推动学生的自我教育是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思想政治水平作为人内在的、自发的、唯一的一个精神属性,其存在依赖于人的自发性。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教学的主体落实到学生自我身上,发动起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促成其改变以往的被动心态,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另一关键。惟其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体现,才能更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的积极作用,对其后续生活工作的积极影响以及对其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良性向导作用。在实践上,可以通过多重方式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指导并给予一定的活动支持,如学生会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的举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竞赛的举办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校园活动等。最后,积极创造条件,使实践与理论结合。实践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体现。在实践中,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加强个体辅导,使其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学习。这种方式可以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篇15:宿舍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宿舍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宿舍文化建设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学风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宿舍是学生集体生活的地方,宿舍成员之间融洽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形成共同的作息和学习时间,共同创造和维持宿舍优美环境的决心和行动,从而利于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另外,宿舍也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同一宿舍内,一个学习好的同学会带动其它同学学习,也会成为其它同学学习的典范,可以带动室友向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宿舍成员的学习成绩整体提高。成员相互之间便于并乐于讨论各种学习问题,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培养

大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念是在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确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精神文化这个背景。宿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态,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生活理念、行为方式及人格塑造等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宿舍闲聊,“卧谈会”中,他们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学会忍耐和宽容,学会彼此尊重。另外,整洁、优美、健康的宿舍环境,富有教育意义的宿舍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协助精神,有利于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群体意识。

3、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

宿舍文化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宿舍文化建设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组织学习和宣传,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时代精神,道德规范、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等。个体的思想道德素养受文化价值取向与角色期待的引导。一方面,宿舍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致性。从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文化塑造教育,是价值与规范接受与认同的过程。宿舍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同属于文化的构建过程。另一方面,宿舍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在宿舍,同学可以“针砭时弊”,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思想见解,或为某些敏感话题展开争辩,各种思想观点的碰撞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明辨真伪,区分善恶,认识真理,有助于他们政治识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4、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个洁净、文明的宿舍物质文化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场所,而且可以调适人的情绪,使学生心情舒畅,促进身心健康。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使学生更具归属感,为他们提供社会支持系统。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会感到被人理解和接纳,感到安全,有价值。同时,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自信。网络文化和恋爱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是形成健康心理的有效保障。宿舍内的讨论会引导其成员的追求目标,实践内容和形式。精神文化是整个宿舍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能够体现宿舍的整体价值取向,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可以激发成员的潜能和活力,有利于心理的成熟发展。

二、宿舍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现在高校大学生多为9后,他们总体上表现出追求个性化生活,自我意识较强,热衷网络文化,承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这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带来了新的问题。

1、大学生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学生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很少关心他人,集体观念淡薄,抗挫折能力差。他们刚刚离开父母独自在外求学,生活上有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喜欢抱怨,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下,思想认知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明显。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大学生由于与室友生活习惯不合、学习和休息氛围欠佳以及人际关系不融洽等原因,出现睡眠质量差、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和心里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2、因住宿安排不当产生管理问题

一方面,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上课时间和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异,比如,本科生较专科生课程多,艺术类和高年级的学生习惯晚睡晚起等,如果将他们安排在同一楼层甚至同一宿舍,会为宿舍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不少高校因宿舍紧张,将同年级、同专业甚至同一辅导员所带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宿舍楼,这也给辅导员走访宿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便。

3、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

目前多数高校的管理体系是专职楼管员重点负责宿舍楼来访登记,楼内安全、基础设施维护、保洁等工作,由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由于楼管员对宿舍楼内的学生具体情况不了解,文化素质偏低,管理方法简单,缺乏交流技巧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起不到太大的帮助,从而导致“管教分离”。

4、网络文化的冲击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多数学生注重的是互联网的娱乐、资讯、拓展生活空间的功能而非学习功能,加上网络安全观念淡薄,价值观不够成熟等原因,导致被一些坏的思想所侵染。另外,对网络的依赖让不少人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思维,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发展。

三、宿舍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以A学院为例,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完善落实辅导员轮流入住宿舍制度,开展学生组织参与宿舍管理,开展宿舍文化月活动,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

德育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辅导员轮流入住宿舍,加强和完善宿舍管理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学生宿舍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遵循学生工作的规律,适应新形势下对学生工作的新要求,配合学校的整体学生工作,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学生宿舍楼都设有辅导员值班室,所有专兼职辅导员轮流在值班室办公。他们经常深入宿舍,除了例行检查宿舍安全、卫生状况、学生晚归情况和解决突发性事件外,更注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同学们的心理状况,与同学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树立“管理即服务”的工作理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和情感方面的问题。不仅如此,辅导员会有针对性的对部分学生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同学们的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定期开展宿舍长、班委和学生党员培训,引导教育学生干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引领着整个宿舍共同进步。此外,在学校层面上,学生处定期开展宿舍文化活动,比如宿舍间的篮球赛,拔河赛,开展星级(卫生星,纪律星,文明星,学习星)宿舍评比活动等,定期检查辅导员进出宿舍的记录情况,定期召开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座谈会,及时解决宿舍管理中的问题,尽一切可能支持宿舍文化建设,做到“对学生最负责任”。

2、学生积极参与民主自我管理,构建宿舍育人新模式

学生组织进宿舍,对于充分调动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加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意识,发挥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管理双方的信息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校团委和宿管科的指导下,组织成立学生楼管会,其成员多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先进分子(校卫队员)组成。以院系为单位成立学生楼管总会,各宿舍楼成立楼管分会和层楼管会,坚持“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主要协助楼管老师和辅导员进行宿舍管理和例行检查统计等工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3、开展宿舍文化月活动,共创和谐宿舍

宿舍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丰富校园生活,充分发挥学生宿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优化学生宿舍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使同学们树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共创“安全、卫生、和谐、文明”的学习、生活氛围,共创和谐宿舍具有重要的作用。每年的十一月份,A学院会例行开展“宿舍文化月”活动,活动分教育类、文化类、竞赛类三大类,包括宿舍安全知识图片展、宿舍文化月巡礼影片展播、“我眼中的宿舍”摄影大赛、板报设计大赛、“我的宿舍铭”评选、“我的宿舍我的家”征文比赛、叠被子大赛等活动项目。此活动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和良好的实效。

四、结语

总之,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开展丰富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外,更应积极探索适合新时期学生宿舍建设的模式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渗透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篇16: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论文

育结合的必要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发挥教育的.功能,所以,对二者进行整合是必然的,使之发挥最佳的育人功能。

2.1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支持

目前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其实,这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让教育本身的内容形成学生内在的品德和自觉行为,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借助心理活动的调解,才会更有效的完成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或心理要素的培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教育的补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2.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扩充

我们以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重视学生对自然的认识、社会的认识、国家的认识,重视当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的时候如何去处理。但是很少让学生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如何学会正确的生活等方面关注不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不稳定的时期,他们的的社会心理问题也变得非常严重,需要要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变化较快的社。产生这种心理变动的因素是思想方面的起到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心理健康的内容进行教育,内定与目标要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这时,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就得到了发挥,势弥补了了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进面使得思想教育目标更容易实现,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活化,于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

2.3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分支出来的,以前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与内容也相对独立,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单独的来完成,他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与参与。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构特点上看,心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受到人的本身内在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如果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高,势必会对心理健康有很坏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现个体、群体心理健康的手段与途径,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引导,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3心理性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3.1在理论层面上的整合

以科学的系统论为理论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大学生的这两种教育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但都是思想教育的大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把二者看作是一个大的整体来进行融合教育,在体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又体现其互补性,使二者协调发展,而不是把任其中一个牺牲掉。其次,把大学生的生活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就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而教学,这是教学的生活化,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指学生的生活对受到的教育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3.2在实践层面上的整合

首先,在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实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并不断扩展,把自己的教学目标也延伸起来,也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的育人体系联系起来,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自身的政治、思想、行为等方面严格要求,也要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开拓创新,创新新颖的教学方法,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采取新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思想教育业务能力。这种方法上的灵活运用,可以让心理健康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对于学生授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很好的心理条件。在实践中,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的结合,让学生明白了自己“喜欢做什么人”,又在想能达到这样的人应该怎么做,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其次,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非常成熟,方法与手段也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辅助内容。所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法与手段也很丰富了。所以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吸引过来用,提高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使教育效果更好,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

篇1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论文

1.1在教育内容上具有相同点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简要来说主要有政治理论教育、主旋律教育、三观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等健康人格教育。思想政治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另外,教育重点放在了完整的人格的塑造,通过教育,学生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理想上的追求,他们的形成法律意识、时代意识与自我意识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在人际交往上能较为成熟,大学毕业学会求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如何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的进行调适的方,把异常的心理因素去掉,形成正确的心理现象,侧重点烛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形成良好的物我发展能力,能适应当今的生活,在就业方面有自己的爱好与主见。心理健康教育的政治倾向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也有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咨询与指导,也具有少许的政治因素。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具有间接性的教育与指导,从心理教育上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方面的良良性变化。

1.2具有互补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能功上的差异也造成了他们之间具有互补性的一面。从心理、思想、行为三者相互的关系及其相互转换来看,心理状态健康与稳定能形成良好的思想觉悟,开始优良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的基础,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具有很好的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形成鲜明的思想觉悟与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是,学生的良好思想政治品质提高了,也会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过来,虽然心理健康重在育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助于学生较快的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篇18: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索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索论文

一、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原则

1.示范原则。高校学生就成长环境而言,一直处于各级学校教育的生活环境中,因而他们接触最多、对他们影响最大的都是教师。本科生在迈入高校前的整个求学过程中,大学都是不断被自己的老师和家长予以“美化”而自己也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因此,高校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精神风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对高等教育的信心以及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期望值。所以,建设一支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学业导师队伍,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实现示范作用的关键。每位学业导师只有在提高自身人格魅力的同时,对社会民生等基本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教师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以身作则,正确指导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而影响教育对象,实现教育的目的。

2.层次原则。如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因此,本科生学业导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然伴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始终。在此过程中,学业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有层次的逐步展开,即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阶段制定不同的指导方式和内容,以应对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如在实际操作中,可将大学一、二年级确定为第一阶段,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尽快适应和融入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学会吸收专业外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阶段以个体目标发展和就业指导为主,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或继续求学做铺垫。另一方面,学业导师的工作要积极配合校、院、系三级党政工团学生主管部门及群众性组织,具体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学业导师只有明确自身作为属于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层次的一员,才能在指导内容上有所侧重。

3.民主原则。学业导师坚持民主原则,首先要抱有真正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的信念,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要有确实的了解和关心,使得学生对导师的这种情感真正感同身受,才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身的积极性,更好地融入到实践教育者所提出的规范中去。其次,学业导师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定位在一种平等、互动的位置上,切实考虑自己指导的'学生身上所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可行的指导意见。再次,学业导师要有一种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要求教育对象顺从现存社会的道德现状,而应该着眼于未来,注重启发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开发他们的自教自律意识,促使他们在道德水准上的自主提升和不断超越。”学业导师及时关注不同学生在学业与生活方面的进展,从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实现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总之,坚持民主原则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接受教育、提高自己思想道德境界的精神需求和信任、信服教育者的态度。

4.激励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高效地完成各项学习和工作任务。学业导师对学生的激励,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的进步与成长进行正强化的信息反馈,并适当提出新的期望值,以引起学生心理和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变化,并自觉对新的期望值进行反应,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原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业导师可以采用公开的或私下的方式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也可以在指导的学生中树立少许典型,以激励和带动其他学生。在激励过程中,学业导师还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以传统的学业成绩等为单一的依据,而是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均可以脱颖而出,并受到及时的恰当的称许,以此挖掘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尽可能发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本科生学业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我国普通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首当其冲的是指导教师要从教育思想观念上自觉更新与转变,这就要求导师具有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就教育方法而言,主要是树立“知、情、意、行”相结合与统一的教育艺术观。

1.“知”。《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的文化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贯穿于上述论述中的主线,是要求始终坚持不懈地明确和处理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德知并进,全面发展。而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知”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结构、发展动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及时制订和不断修订学习计划,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理想、铸塑信念的功能。

2.“情”。“真正的品格教育正是真正的共同相处的教育”,师生之间只有坚持频繁而持久的交往,才能产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师生感情。特别是入学不久的新生大都未从中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中转变过来,还习惯于与各科老师之间比较紧密的联系。因此,学业导师更需要在学生入学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与学生多沟通,一起倾谈成长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学业与兼职的矛盾问题等等,并结合自己的大学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在紧张而又活泼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意”。这里的“意”可以理解为一种潜在于学业导师身上的意志,而这种意志又是导师个体的人格力量的显现。这就要求学业导师在孜孜不倦地育人过程中,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境界。如所周知,我国本科生学业导师在专业指导方面所获得的报酬是十分微薄的,而导师除了这些本科生外,还有自己日程的生活、教学与科研任务。因此,为本科生排忧解难是需要导师具有高尚的奉献精神的。优秀的学业导师不仅应该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在生活上勤勉踏实、淡泊名利,在研究工作中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以自身的实际行为诠释“学高为师、身高为范”的内涵,让学生在与导师的交往中感受到师范的尊严,为学生在成长与成才的道路上树立一面榜样的旗帜。

4.“行”。“行”是指学业导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行动”指导,让学生在不同时期尽早摆脱迷茫期,尽快融入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中去。具体形式有谈心、学术报告、读书会、集中辅导、个别辅导等形式,甚至也可以根据专业性质而设计的观光考察、参观游览等形式;内容上则可以是生活中不同问题的交流,也可以是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也可以是考级、考研以及就业等过程中的困惑,还可以参加学生社团与各种兴趣组织进行指导,或是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及其它各级单位组织的学术性质的竞赛活动,将课余活动与专业学习、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在寓教于乐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试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而非所以施以人类也。”这句话若施之于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上则恰当不过了。学业导师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严格教育与亲情教育相结合,在“人性”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激发学生对生活与学习的创造激情,并为以后走向社会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9: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探索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探索论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样性特征

思想政治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和学生来源的多样化这两个方面。学生群体是一个阵容庞大的群体组织,其思想水平与年龄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多样化特征,而加上学生来源十分广泛,各个地区的文化差异与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之间的政治思想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来源的多样化,也进一步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样化的形成。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信息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在传统的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的单一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人们普遍依赖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来进行有效的信息获取,这就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冲击作用。然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大与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本身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造成教育信息的不对称性现象,信息内容的复杂性在满足学生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其中的不良信息也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视。为了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就必须对教育群体的思维动态进行时刻关注,学生思维动态的转变,将会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许多新事物与新思维的产生,人们通常更多的基于高学历与高待遇的预期,将教育当成一种利益投资活动,忽略了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意义,造成学生思想教育的缺失,学校片面追求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视,使学生不能的真正的实现全面发展,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策略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的科学化,就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以辩证唯物论为重要基础,广泛吸收其它科学的研究成果,将内容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整体性研究,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规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强化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与特点的有效分析,使其能够做到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程度,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随着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就要求其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信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人价值,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潜能,并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思想情况,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提高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创造与发展提升,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其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心理诉求。有效的开展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能有效的弥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性化缺失,使教育工作能够更加贴近生活与学生,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得到有效的结合,在促进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同时,也能对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活动。学生群体作为我国青年群体中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部分,对社会风尚与我国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求教育人员对教育的科学化进行全面探索,要充分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总结经验,制定更加完善的教育策略,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篇20: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论文

1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十分必要

1.1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的继承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从古到今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我党我国的方针政策。我党始终强调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足以证明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而且说明人文追求更高尚、思想内涵更丰富,这是传统文化很好的得以继承和发展。

1.2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社会环境复杂,对高职生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除了知识、能力素质以外,思想政治素质更为重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提高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高职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3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职一般重视高职生基础知识、文化知识、技能训练培养,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导致高职生综合素质难以提高。要想使高职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据高职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实事求是,因材施教,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不断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张扬个性,全面发展。

1.4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新时代高职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和实践。

2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更新,符合高职生自身成人成才的精神诉求。当前,高职生竞争和发展压力增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随之变革。当前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分注重灌输理论,教育无差别,千篇 一律,教师只重视言传不注重身教,对学生影响力太弱。

2.2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急需改进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专指针对高职生这一特殊群体而采用的方法,不管是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还是方法体系方面,都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为导向。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理论及框架体系已基本建立趋于完善,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具体实施还受到制约,教育方法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理论研究与实际实施严重脱节,教育效果不明显,高职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待加强。

2.3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有待完善

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一直都偏重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也是重实践、轻人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数减少、教学效果不佳,课程结构与技能培养联系不紧密,知识内容繁多复杂,学科跨度大,学生很难接受,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

2.4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内容有待丰富

高职在职业教育方面有经验,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素质教育缺失。高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谦虚好学、踏实肯干和团结协作精神,应着重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理想、较高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学生在理论水平和学历文凭上都没有优势,高职缺乏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个性化的教育,高职生创新精神没有得以提高,很难适应新形势、新挑战。

3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路径和方法

3.1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学生由被动客体向能动主体的转变,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爱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根据其内在心理需求来设计和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3.2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原则

要深入了解高职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把握高职生成长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贴近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贴近高职生的人际交往实际,贴近高职生的社会现实实际,关心高职生就业创业前景,关心高职生成长成人成才。

3.3坚持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

情,是做好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起点,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理,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红线,是照亮高职生心灵的灯塔。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声的命令,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3.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当前,高职生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很多,贫困经济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和毕业就业问题等等。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贫困帮扶、就业帮扶政策,密切关注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把高职生从所面临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为他们学习、生活、就业、成人、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