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考试试卷  > 语文试卷 > 专题09古诗词考查理解-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统编版)

专题09古诗词考查理解-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统编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7
0

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09古诗词考查理解

一、古诗知识点汇总

《示儿》知识点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主题:

《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诗人痛惜自己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统一,希望儿子以后家祭的时候能将这一好消息告诉自己,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注解]

①示儿:给儿子看。②元:同“原”,本来。③但:只是。④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⑤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⑥乃翁:你们的父亲。

鉴 赏:

① 人死之后万事皆空,诗人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唯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悲哀凄凉的心境。

② 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嘱咐儿孙不要忘记把喜讯告诉自己。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

《题临安邸》知识点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主题:

《题临安邸》描写了诗人对苟且偏安、一味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们的讽刺和愤慨,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注解]

①临安:南宋都城,即今浙江杭州。②邸:旅店。③熏: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④直:简直。汴州:北宋都城汴粱,即今河南开封

鉴 赏:

① 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山河如此美好。但这样美好的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的这一质问,表现了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

② 日揭露“游人”不顾国计民生整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卑劣行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己亥杂诗》知识点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主题:

《己亥杂诗》写了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感痛心,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注解]

①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年(1839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②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③恃:依靠。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鉴 赏:

① 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形势的看法。“风雷”比喻社会变革,“万马齐喑”比喻当时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②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热切的希望,他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期待着改革大势催生新的生机。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緌(ruí):蝉的触须

流响:蝉不停地鸣叫。藉(jiè):凭借、依靠的意思。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

今宵:今天晚上。碧霄:青天、天空。牵牛:牛郎。渡河桥:牛郎织女渡过天河,踏上鹊桥。尽:完。几万条”的“几万”是虚指,比喻多。

二、习题演练

阅读古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

2.元的意思是_____。

“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临终前放不下的是_____。

3.补充最后一句诗。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

4.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诗的题目点明了这首诗是作者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B.“九州”的意思是九个州。

C.前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渴望祖国统一的激昂之情。

D.《己亥杂诗》、《题临安邸》和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阅读古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规范书写前两行诗句。

6.“元”字在诗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首的                  B.同“原”,本来        C.主要:根本            D.构成一个整体的

7.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乃”字在古诗或文言文中可作人称代词,在这里结合语境可理解为“你们的”。

B.第二行诗句的意思是“但是遗憾和悲愤的是没有看到九州相同。”

C.这首诗是陆游八十五岁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国统一的热切心情。

8.根据这首诗的题目,你能了解到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阅读。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9.请你简要说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大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结合全诗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

己亥(    )杂诗

九州生气shì(    )风雷,万马齐喑究可āi(    )。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1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

12.按顺序在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写上拼音。

13.对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

B.“生气”的意思是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C.前两句用了“风雷”“万马齐喑”这两个夸张修辞,写出了作者期盼打破笼罩九州沉闷、令人窒息的现状实况。

D.《示儿》《题临安邸》和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1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爱国之情。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5.解释下列词语。

生气:________________恃:_________________

16.“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B.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18.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野臣民噤声现状的无限悲哀。

B.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期盼上天不拘一格降下人才的迫切心情。

C.作者表达了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更有生气的观点。

D.这首诗以祈求上天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阅读古诗,按要求做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

20.这首诗写的季节是_________,诗中作者见到了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

21.诗中点明作者远离家乡的一个字是_________;诗中直接表现出诗人心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__。这两个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阅读古诗,完成习题。

示  儿

A.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2.先将A、B处的古诗句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它在文中的意思。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示儿》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____。我从题目了解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

24.解释下列字词。

①九州:___________ ②但悲:_____________ ③王师:______________ ④乃翁:_____________

25.下列诗句与“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主题相近的是(       )

A.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B.西湖歌舞几时休                C.我劝天公重抖擞

26.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文言文阅读

舟中读元九诗

【唐】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释】 ①元九:唐代诗人元稹。他曾和白居易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写这首诗时,元稹已被贬通州(四川),白居易则在被贬江州(江西)的途中。

27.诗的前三句分别写了灯前读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景。

2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全诗最后一句中的“风”“浪”既指江上的大风大浪,又指险恶的社会现实。 (      )

(2)这首诗整体的感情基调是凄苦的。(      )

29.这首绝句,字面上是“读君诗”,主题则应是“忆斯人”,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阅读百花园。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0.诗中的“乃翁”指____________。

31.诗中的“王师”指哪个朝廷的军队?(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32.本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恨是“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嘱是“_____________”。(用诗中语句回答)

33.结合诗人另一首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说说本诗中的“万事空”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5.对诗句停顿划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6.诗人运用了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运用了静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

37.最符合这两句诗描写景象的一项是(     )

A.明月照在松林间,清泉流淌在石头上。

B.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C.月光洒在松林间,清泉在石头上流淌。

古诗赏析。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①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②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就像春天和煦的阳光。

写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爽凉,此时更加觉得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38.解释词语。

游子:__________                      归:__________

39.联系日常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和关心,说说你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专题09古诗词考查理解-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统编版)

微信扫码分享

月会员
每天200次下载
2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1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