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考试试卷  > 语文试卷 > 第13课《湖心亭看雪》-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第13课《湖心亭看雪》-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3
0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

13课《湖心亭看雪》

【课内知识点总结】

一、字音

更(gēng)定    拥毳(cuì)衣       崇祯(zhēn)    雾凇(sōng)    沆砀(hàng)(dàng)

余舟一芥(jiè)  铺毡(zhān)对坐     余挐(ná)一小船      喃喃nán

易错读音】更定(ɡēnɡ) 拥毳衣(cuì) 崇祯(zhēn) 沆砀(hànɡdànɡ)

二、字形

【易错字词】与余舟一   苏   铺     雾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之家,好山水,晓音乐。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课文说明

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悠闲的布衣生活。明亡以后,他消极避居于嵊县西白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主题识记】

文章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述了在湖心亭的奇遇,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四、重点讲解

课文重点句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赏析】

白描:“一痕”“一点”““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表现人与自然构成的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以及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态度。

课文重点句子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赏析】

语言描写:“痴”字是指痴迷于天人合一的逸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饱含了对“痴”字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五、课文赏析

文章用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文章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六、课文释译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注释

崇祯五年:即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13课《湖心亭看雪》-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微信扫码分享

月会员
每天200次下载
2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1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