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考试试卷  > 语文试卷 > 第12课《醉翁亭记》-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第12课《醉翁亭记》-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
0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

12课《醉翁亭记》

【课内知识点总结】

一、字音

滁(chú)   壑(hè)    琅琊(láng yá)  潺(chán)      酿(niàng )

辄(zhé)   暝míng)    伛偻(yǔ lǚ)    蔌(sù)       觥筹(gōng chóu

翳(yì)

易错读音】林壑(hè) 伛偻(lǚ)

提携(xié)  宴酣(hān)之乐  阴翳(yì)  饮少辄(zhé)醉  山肴野蔌(sù)

二、字形

【易错字词】峰回路转  水石出  觥交错  醉翁之不在酒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代表作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采桑子》《踏莎行》《蝶恋花》等。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除其之外还有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2、课文说明

欧阳修因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的革新运动,遭到保守派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后,欧阳修被贬到滁州。《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大力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且滁州又有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些都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但是当时的北宋王朝政治昏暗,奸邪当道,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主题识记】

文章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心中抑郁的复杂感情。

名句积累

1.奠定文章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 文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四、重点讲解

课文重点句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赏析】

核心句:表明“醉”是表象,“乐”是根本。

课文重点句子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赏析】

对仗:两句前后相对,描写出山里早晨和晚上的景色,句式整齐,有音乐美。

课文重点句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只乐其乐也。

【赏析】

主旨句:表明醉翁真正的快乐是与民同乐,因民之乐而乐。

五、课文赏析

文章表现作者的“乐”趣: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这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六、课文释译

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12课《醉翁亭记》-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统编版人教版部编版)

微信扫码分享

月会员
每天200次下载
2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1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