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请用“√”划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衣襟(jīn jìn) 浑浊(zuó zhuó) 纯熟(chún cún)
山涧(jiàn jiànɡ) 惊慌(fuānɡ huānɡ) 吞没(méi mò)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填写词语。(4分)
队员们站在山间tiào wànɡ( ),惊喜地看到,在长满tái xiǎn( )的xuán yá( )上,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 )的江水一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一阵阵激流pái shān dǎo hǎi( )般奔流而去,势不可当。这壮观的jǐnɡ xiànɡ( ),是大自然kānɡ kǎi( )地赠予pān dēnɡ( )者的礼物。
3.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词语的填空。(6分)
( )然大物 ( )夺天工 余音( )梁 画龙点( )
( )雀无声 ( )钉截铁 震耳( )聋 囫囵吞( )
以上词语中,互为反义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的词语是________。
4.下列对说明方法的判断错误的是( )。(3分)
A.地球又像是一个巨人,地壳是他的皮肤。(打比方)
B.云能预示天气。比如,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举例子)
C.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况进行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列数字、作比较)
D.在那里,一年中的每一天,白天像黑夜都一样长。(打比方)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竹节人》和《我的战友邱少云》都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为题目的。( )
(2)《少年闰土》一文塑造了聪明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 )
(3)《草原》一文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间的友爱团结。( )
(4)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以草书著称。人们常说“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 )
6.背诵与传统文化积累。(8分)
(1)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了蛙声阵阵的夏夜美景。
(2)毛泽东《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红军喜悦的心情。
(3)朱熹《春日》中饱含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江南春》中,描写春天优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2)魏源的籍贯是湖南省隆回县人。(修改病句)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4)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5)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用一句话描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二、综合性学习。(5分)
情境一:在期末复习之际,学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书法艺术展。同学们欣赏书法作品后,议论纷纷。
1.请结合你的自身体验判断下面两位同学学书法的感受,你觉得谁说得好,在后面打“√”。
(1)宁宁:汉字书写要工整规范,没必要追求什么艺术。( )
(2)安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练好书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坚持下苦功练习才行。( )
2.假如你的同桌认为现在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打印文字了,学习书法没有用,你怎么用学书法的益处反驳他呢?(3分)
三、阅读理解。(27分)
情境二:在期末“爱阅读,爱分享”活动中,有同学分享了他阅读的两篇文章,请你完成相关练习。
(一)课内阅读。(11分)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文第①自然段运用比喻和_____的修辞方法,说明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和_____,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___________之情。(3分)
2.选文第②自然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多选)(2分)
A.作比较 B.举例子 C.打比方 D.列数字
3.选文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4.从③④自然段内容可以看出资源被破坏的原因是什么?(3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鲁迅爱书的故事
①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②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亲戚那里看了不少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本书。一听到这个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拿过来,看了起来。
③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作“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④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⑤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来的书,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⑥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右边的括号里。(2分)
(1)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 )
(2)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 )
2.用“___”画出本文的中心句,用“ ”画出本文的一个过渡句。(2分)
3.文章围绕“鲁迅爱书”写了哪些事呢?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4分)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4.抄书使鲁迅“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鲁迅的书“历久常新”,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2分)
5.你怎么理解“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3分)
6.结合生活实际,你从鲁迅爱书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3分)
四、写作。(30分)
情境三:在期末复习过程中,彬彬翻阅影集、日记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发现在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让自己感到特别感动和温暖。在你身边,有没有哪个人或者哪件事让你感觉特别温暖?请你写一篇习作,表达你真挚的情感。
要求:题目自拟,把事情写具体,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 含答案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