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
第12课:《坐井观天》
1.课题解读
本课讲述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有多大的问题,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2.课文重点理解
(1)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沿上。
理解:“坐”写出青蛙在井底的姿态,“落”写出小鸟飞到否上的姿态。
(2)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理解:“别说大话”指在青蛙看来,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他认为小鸟说的是“大话”,因此青蛙不相信小鸟所说的话。
(3)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理解:青蛙的笑说明他很自大。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他“天天坐在井里”,这也正是“坐井观天”的本义。朗读时要表现出青蛙的自信。
(4)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理解:小鸟笑青蛙明明错了还是坚错误看法。小鸟的话应该读出“有耐心”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3.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4.学有所得
学习本文,我们明白了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自以为是,要学会全面地分析和看待问题。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
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因为青蛙住在井里,人没有离开过,看到的是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天,所以他认为天很小;而小鸟整天在天上飞,所以他知道天非常大,是无边无际的。
(2)青蛙和小鸟对天有什么不同的理解?为什么?
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因为小鸟在天上飞,见识广,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整天待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3)你对青蛙说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青蛙非常自大,不赞同小鸟的话。在他的眼中,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句话也表明了“坐井观天”的本义。
(4)学完本篇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你想对井底的青蛙说些什么呢?青蛙跳出井后会发现什么?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这样才能见多识广,看得全面。我们不能像井底的青蛙一样眼界狭窄,对万千世界认识不足,见识短浅又盲目自大。老师希望咱们每一位同学都要从小多学知识,多读书,多走出去看看,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才不会成为一个像井底之蛙一样的人。
7.课外拓展
(1)寓言故事
理解:就是有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一般比较简短,常常运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2)搜集一下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画龙点睛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快马加鞭 五十步笑百步 揠苗助长 浑沌开窍 东施效颦 望洋兴叹 庄子垂钓 庖丁解牛 愚公移山 扁鹊换心 纪昌学射 杞人忧天 滥竽充数 三人成虎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伯牙碎琴 狐假虎威 惊弓之鸟 南辕北辙 鹬蚌相争 螳螂捕蝉 杯弓蛇影 塞翁失马 盲人摸象 画饼充饥 空中楼阁
(3)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理解:青蛙会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会为自己的自以为是、见识短浅而感到羞愧。
(4)推荐阅读
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天,一个农夫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地奔跑。突然,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最后田里的庄稼都荒了。
第13课:《寒号鸟》
1.课题解读
本课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2.课文重点理解
(1)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k)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理解:喜鹊很勤劳。“一早”说明喜鹊出去劳作的时间很早;“忙着”写出喜鹤抓紧时间做窝,毫不懈怠。
(2)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理解:一个“却”字,写出了寒号鸟和喜鹤完全相反的行为,“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进一步说明寒号鸟生性懒惰、得过且过,与喜鹊的勤劳形成鲜明的对比。
(3)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理解: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被“冻得直打哆嗦”,这两种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截然不同的境遇正缘于前面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1.课题解读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邻居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一无所获。
2.课文重点解读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理解:这句话体现出他眼里只有葫芦,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为后文葫芦落下埋下了伏笔。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理解:“盯”表示看得很专注,突出了那个人对小葫芦的重视和喜爱。“快长啊,快长啊!”这句话表达了那个人希望葫芦长得又快又大的急切心情。
(3)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理解:邻居劝他治蚜虫,从“快”可以看出邻居很替他着急,这也从侧面突出了叶子上生的蚜虫已经很严重了。
(4)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理解:“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是反问句,意思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朗读时要表现出这个人的惊讶和不理解。“我要的是葫芦”表明这个人只要葫芦,其他都不放在眼里。
3.主题概括
本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邻居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一无所获。
4.学有所得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叶子也长不出葫芦来。我们平时也会有一些坏习惯,如果不及时改掉,缺点就会像叶子上的蚜虫一样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检,并及时改掉不好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种葫芦的人喜欢小葫芦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种葫芦的人非常喜欢小葫芦。我是从“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看出来的。
(2)“怕什么”一词说明了什么?
种葫芦的人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说明他不在乎葫芦叶子上的蚜虫。
(3)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首先,种葫芦的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所以叶子上生了蚜虫,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其次,他不听邻居的劝告,没有治叶子上的蚜虫。
(4)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他会想:原来叶子和果实之间是有联系的,叶子上长了虫要及时治,这样才能结出又大又好的葫芦。今后遇事可得听别人的劝告啊。
(5)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要葫芦,不注重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不听从邻居的劝告,在叶子上生了蚜虫时,他置之不理,蚜虫不断吸食汁液,叶子卷曲、枯萎,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小葫芦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越来越少了,也就慢慢地都落了。
7.课外拓展
(1)阅读《拔苗助长》的故事,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点儿,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就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当他回到家里时,一边喘气一边对儿子说:“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都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