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第19课:《古诗二首》
1.课题解读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2.课文重点理解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理解:危:高。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楼。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这两句诗写出了山寺之高,“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辰”字在诗句中表示日、月、星的总称。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类似的诗句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理解:高声,大声。语,说话。恐,怕。惊,惊动。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
(3)敕勒川,阴山下。
理解: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4)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理解: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表现了草天一色、茫无边际的辽阔景象。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家园的情感。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3.主题概括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阔的风光。
4.学有所得
山寺高百尺,李白欲“手摘星辰”;敕勒川天空高远、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牧民乐陶陶。闭上眼睛,这些情景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真可谓“诗中有画”。请用心感受,相信奇妙无处不在!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作者描述的“高百尺”“摘星辰”是真的吗?为什么这样写?
“高百尺”“摘星辰”都是虚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从视觉上烘托了山寺的高耸入云。
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星星月亮好像近在眼前,一伸手就能摘到一样,这就叫作——手可摘星辰。
山寺之高,诗人想象奇特。
(1)为什么诗人“不敢高声语”?这说明了什么?
诗人害怕大声说话会惊动天上的神仙。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让人想到山寺里的楼与天的距离之近,进一步说明了山寺里的楼之高。
(2)站在楼上真的可以摘到星星,大声说话真的会惊动神仙吗?诗人这样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不可以,不会,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这样写表达了对高楼的欣赏与赞叹之情。
(3)“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说法?
我感到浓浓的生机、活力。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和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牛群和羊群在草丛中活动,只有风吹来时,才能看见它们,以此可以看出草长得很茂盛、繁密。
7.课外拓展
(1)背景资料
《敕勒歌》北朝时期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收集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2)“天苍苍,野茫茫,见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画面: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有一个民族叫敕勒族,他们生活在阴山脚下。这里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一阵风吹来,草儿低伏,牧人的牛羊就显现得清清楚楚。羊群、牛群是那么亲密无间。一座座洁白的圆顶帐篷里传来牧民爽朗的笑声,给草原增添了无限和谐与温馨之感。
(3)阴山
阴山山脉,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东西走向,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山脉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属内陆水系;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黄河河套平原。阴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内地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
(3)穹庐
指蒙古人所住的毡帐,用毡子做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也是蒙古包。
(4)描写草原景色的诗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曹邺《寄刘驾》
第20课:《雾在哪里》
1.课题解读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
2.课文重点解读
(1)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理解:把雾比作“淘气的孩子”,“淘气”写出了雾的性格特点。
(2)他躲到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理解:整个城市已经笼罩在雾中了,雾觉得没有什么可藏的了。
(3)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理解:这句话是雾对上段中的问题的回答,他要把自己藏起来。
(4)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理解: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
3.主题概括
本文是一篇童话,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太阳、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他的淘气,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4.学有所得
雾真调皮,和人们玩起捉迷藏,还玩得不亦乐乎。我想,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大自然,发挥想象,并有一颗感受美好事物的心,我们就会发现大自然不同寻常的一面,会更喜爱美丽神奇的大自然。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雾来到岸边时,把什么藏了起来?结果怎样?
雾来到岸边,把海岸和城市都藏了起来。结果是房屋、街道、树木等一切事物都看不见了。
(2)四个“连同”说明了什么?
四个“连同”表明了大海、船只、天空、太阳、海岸、城市、街道、房屋和桥梁是一块儿露出来的。说明雾消失得很快。
(3)雾最后把什么藏了起来?结果怎样?
雾最后把自己藏了起来。所有被雾藏起来的事物都露出来了。
(4)课文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
在我眼里,雾是神奇的魔术师,他一挥魔杖,天地之间顿时就变样了,像童话世界一样美妙。
7.课外拓展
(1)雾
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雾的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