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速记清单
第四单元
一、基础知识
单元重点字词梳理
13、纪念白求恩
冀jì 派遣pài qiǎn 殉职 xùn zhí 动机dòng jī 狭隘xiá ài 极端jí duān 热忱rè chén
冷清 lěng qīng 纯粹chún cuì 佩服pèi fú 高明gāo míng 鄙薄bǐ bó 出路chū lù
拈轻怕重 niān qīng pà zhòng 漠不关心 mò bù guān xīn 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精益求精 jīng yì qiú jīng 见异思迁jiàn yì sī qiān
派遣: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极端:事物发展所达顶点。
热忱:热情。
冷清: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
纯粹:不掺杂其他成分的;无掺和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佩服:对某人或某事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拜。
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鄙薄:鄙视菲薄,轻视。
出路: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
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14、回忆我的母亲
佃农(diàn) 祖籍 溺(nì) 劳碌 私塾(shú) 榨油(zhà) 妯娌(zhóu li)和睦(mù)
周济(jì) 俭朴 宽厚 仁慈 庚子(gēng) 为富不仁 豪绅(shēn) 衙门(yá) 差役
蛮横(hèng) 慰勉 不辍劳作(chuò) 饱尝
佃农:租入全部或大部分土地,自己从事劳动的农民。
任劳任怨:做事能够经受劳苦和别人的抱怨。
妯娌:哥哥的妻子和弟弟的妻子的合称。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要聚敛财富便不会讲仁慈。指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毒。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
慰勉:安慰勉励
不辍劳作:不停止劳作。
15、梅岭三章
伏(fú) 丛莽(mǎng) 旋(xuán) 旌旗(jīng) 阎罗(yán) 国门悬(xuán)
诸君(zhū) 捷报(jié) 血雨腥风(xīnɡ)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旧部:过去的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
旌旗: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诸君:这里是各位同志的意思。诸,许多、各位。君,对人的尊称。
涯:边际,止境。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
二、文学常识
1.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2.白求恩(1889-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于1938年春上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3.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4.回忆录,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式,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要求真实可靠,不允许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段。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文献价值。
5.“梅岭”即大庾岭,这是诗人写作的地点;“三章”就是三首的意思。“梅岭三章”是诗人被敌人围困时写下的三首绝命诗。
6.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主要著作有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
7.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
8.《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三、考点突破
《诫子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重点词语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广】增长。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
【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二、古今异义
(1)宁静:在文中指安静,精力集中。而现代文中只是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原文中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白话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险:古文中意思为轻浮。而现代文中为危险,不安全的意思。
原文中的句子:险躁则不能治性。
白话译文: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3)慢:文中译为怠惰散漫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的“慢”是指速度缓慢。
原文中的句子:淫慢则不能励精。
白话译文: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
三、词类活用
【广】非学无以广才 广:使动,使……广
【日】非志无以成学 成:使动,使……成
【多】多不接世 多:形作名,多数人
【远】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作名,高远的目标
四、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五、主旨归纳
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六、问题归纳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作者是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作者先从正面进行阐述,他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进而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达到了论证的目的。
3.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这三个条件的关系如何?
此题可用定向—分析—归纳法。①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
4.从全文看,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
5.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什么? 作为新世纪的莘莘学子,应当如何做?结合生活实际, 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本题运用主观感受题解题法。本题属于感悟主题的,只要抓住主题,结合生活实际,理由充分即可。这两句话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社会变化频仍,丰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是每个人都要深思的.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练练书法、写一行诗、似乎也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马上活得充实、轻松,眼前的混沌也就明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