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从《千字文》看语文教育人文理念的实现论文

从《千字文》看语文教育人文理念的实现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从《千字文》看语文教育人文理念的实现论文(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b19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从《千字文》看语文教育人文理念的实现论文

篇1:从《千字文》看语文教育人文理念的实现论文

从《千字文》看语文教育人文理念的实现论文

摘要:抛开《千字文》等传统蒙学读物的内容,其伦理道德教育的方法与经验对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的实现无疑有着极高的借鉴价值。文章从《千字文》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以先入为主的方式进行养成教育、语言的简约生动等方面归纳了《千字文》及其他蒙学读物的伦理道德教育特点,并从中探寻这些特点对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实现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千字文》 伦理道德教育 语文教育 人文理念

在今天这个传统与现代大碰撞的年代,探寻传统蒙学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的契合点,将是教育学界一件极为迫切而又重要的工作。反顾古代蒙学教育,将其教育实践特点加以梳理研究,借鉴其富有成效的教育经验,对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的实现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成书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作者为南朝梁时周兴嗣。作为最早的蒙学读物,千字文开创了蒙学教育传统的先河,初步形成了蒙学教育和蒙学读物编写的体系,为蒙学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蒙学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后来的《三字经》《弟子规》、《童蒙须知》等蒙学读物无疑从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我们通过对《千字文》伦理道德教育特点的研究,目的是为语文教育中人文理念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人文理念的实现应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

《千字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千字且没有重复的字眼但它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积,而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到有关天文、地理、哲学、伦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区区一千字中,编者能够把如此众多的内容囊括进去,并组合得如此完美,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其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特点,给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实现人文理念的启示意义十分显著。

《千字文》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不是脱离其他知识而进行的单纯说教,而是与文化知识与其它知识教育融和,按照一定的道德理想塑造儿童心灵,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达到敦人伦,美教化,淳风俗的教育目的。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伦关系,所以人伦关系在蒙学教育中是最重要的。《千字文》乃至其后的蒙学特别注重别尊卑,序长幼的伦常关系教育,劝孝、向善是其主旨,这与儒家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恭惟鞠养,岂敢毁伤”讲的是孝亲;“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则谈夫妇人伦;“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说兄弟和睦;“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是朋友之谊;“资父事君,日严与敬”是忠孝之心。凡此种种,总是力图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理想。

从人生修养的角度来说,人们从中接受吸取的则是礼的精神。中国人崇尚礼仪,讲求礼貌、礼让、礼节。所谓礼貌就是个体的修养,待人接物应有的品质,其实质就是不断超越自身,克制个体欲望,为人要宽厚博大、仁慈宽厚,“仁慈侧隐,造次弗离”。安贫乐道、养生自持也是重要的人生修养,“性静情逸,tl,动神疲”。可以说,《千字文》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人生修养规范。

语文教育人文性最重要的'体现是从人类优秀的文化中吸收养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进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如果脱离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我们忽视文化的浸融,将塑造健全的人格用一种道德符号的形式强行灌输给学生,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在这方面,《千字文》从编写体例到其包罗的内容,都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如果我们在人文理念实现的过程中,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塑造起健全人格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与其他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与学生可知可感的现实世界结合起来,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那么人文理念的实现才有了坚实的基础,也更便于具体的实施。

二、人文素养的提高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千字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教育要求具体、明确,不作空洞的说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实施。传统蒙学是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的,其目地性决定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要把伦理道德教育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必须把经书的精言微义,化作揖让言辞,使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教育对象接受。《千字文》对蒙童进行教育,具体到了人的音容笑貌、言辞、着装、饮食等细节,“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要求人的言行要神定气闲;“俯仰廊庙,束带矜庄”,朝礼着装要整洁端庄;“稽颡再拜,悚惧恐慌”,祭祀行礼须神情惊悚恐惧。短短千字,竟然能细化到这样的程度,令人惊叹。这个传统对后世的蒙学读物影响很大,如《童子礼》规定了蒙童家居的举止要求:盥栉、整服、叉手肃揖、拜起、跪、立、坐、行及至进退、出入、邂逅、朔望、晨昏等二十三目。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大事小情。朱熹的《童蒙须知》更是从儿童的日常行为人手,分为“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流”、“读书识字”以及“杂细事宜”等五项,并对每项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这个特点对今天的语文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当今的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脱离学生的常规生活,从文本中提炼出一些让学生感觉到高不可攀的理论,并通过理论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情感、提高人生修养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的效果往往收效甚微。所以我们认为,在当今的语文教育实践中,应该力求避免把思想德的养成、人生修养的提高、审美理想的培养等目标拔得过高充分与学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相结合,与语文教材的内容为依托,具体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人生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注重点点滴滴的积累。急功近利、好高骛远都势必把人文理念的实现放置在一个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最终影响教育效果。

三、反复“涵泳”,建构人文理念

蒙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打好文化基础,形成良好习惯。学生的心智处于成长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的熏染,因此,伦理道德教育必须先人为主,使他们从小接受正确的伦理思想,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先人为主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异端思想的侵入,自觉抵制周围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学生可塑性强,“使之则为,使止则止”,使“先入为主”成为习惯,逐渐实现道德养成。那么,如何实现“先人为主”呢?首先是熟读成诵,在学生尚未受到外界不良思想侵染之前,首先让他们熟悉相关的道德规范,并将这些规范铭记于心,率先在思想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防止外界不良思想侵入的一道屏障。

朱熹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是“涵泳”,“涵泳”就是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作品的语言内涵和思想意义《千字文》的韵语形式非常有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古代蒙学教育的—个重要方法是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熏渍陶染。其次是从生活细微之处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后来朱熹在《童蒙须知》中作了如下总结:“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就是强调从细微处入手首先要确立道德意识。这个特点虽然到朱熹时有了理论上的总结,但《千字文》的教育实践无疑是宝贵的积累。

“先人为主”的方法与西方的建构理论有着许多相近的地方。建构理论强调知识的建构是人在一定的情境之下,面临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信息时,会根据情境中的线索,调动头脑中事先准备好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先前经验,来解释这些新信息、解答这些新问题,赋予们意义。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实施人文教育,把“先人之见”作为“先前经验”,对于解释人文范畴中的新信息、新问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感悟体验中进行人文熏陶,其主要的教学指向应当是文本情感信息的深度开掘,而这种深度开掘在反复的品味、涵泳中更加易于实现。

四、体现语言魅力。做到水乳交融

孔子说“辞达而已”,说为“达”是指语言表达的精准到位,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千字文》的语言简洁精约,无疑是这方面的典范。《千字文》全文虽仅有千字且无重复字眼,但其内容却极其丰富,天文、地理、哲学、伦理、道德、礼仪、历史、语言、文字、生活常识、学习方法,可谓包罗万象。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仅仅精炼简约是不够的,还应该在生动精到上狠下功夫。《千字文》虽然文字简短,但它绝不排斥辞采的优美,相反在这方面有着很高的追求与造诣。在遣词造句方面,往往是既经济又生动,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如“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句中的“腾”和“结”二字,把云的气势和霜的冷峻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枇杷晚翠,梧桐早凋”一句中,“翠”字活用为动词,不仅突出了枇杷的翠绿,而且显示了其欣欣向荣的活力,作者文字功力之深厚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在短短的一千字中,作者还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以“似兰斯馨,如松之盛”比喻人的道德修养,充分体现出其人格品位;“临深履薄”则以“深”、“薄”指代深渊与薄冰,既节省笔墨,又能引起读者的遐思。

语文课堂教育是体现人文理念的主渠道,如果课堂语言刻板,甚至大话、空话、套话满天飞,语文学习的魅力就会丧失殆尽。只有不断提高语言修养,体现语言魅力,使鲜活的教学语言活跃于整个教育过程,才能使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人文教育才能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水乳交融。在这一点上,《千字文》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明显的。

与其他蒙学读物一样,《千字文》的内容可以说是瑕瑜互见、良莠参杂,尽管其中有不少对我们很有益处的处世格言,也不乏一些做人的道理,但大量封建伦理道德充斥其间,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但这些读物在方法上、编写体例上有着许多可资借鉴的地方,对今天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有着明显的借鉴意义。

篇2:小学语文教育人文理念探讨论文

小学语文教育人文理念探讨论文

一、关注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真诚的信任和理解关系,需要有一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氛围。众所周知,环境往往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品德思想。在安全、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敢于将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积极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充分展示出来。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语文老师要清楚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进行。即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最完美的,都并不能说明自己的教学是成功的。要想衡量一个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不在于老师教的怎么样,而是看学生掌握和吸收了多少知识,思维是否得到了训练,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提高。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想在语文教育活动中进行人文理念的培养,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语文老师一定要营造一个友爱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在这个氛围活中获得健康成长。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缺乏自信心,上课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非常小,有些学生不会回答问题甚至连“我不知道”都不敢说,就站在那儿默不作声,甚至还会颤抖和局促不安。对于这种情况,语文老师不能大声呵斥,也不能批评指责,要一直使用鼓励的话激励学生,比如“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引导学生逐渐提高音量。当学生实在不会解答的时候,语文老师要给予适当的暗示和指导,让学生一步步找到答案,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中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从某个程度上说,语文也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其中的艺术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文章的语言方面、作者的情感方面等。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语文在人文理念培养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独特优势。小学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个优势和特点,融入人文理念,在此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社会热点信息,以此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如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以此达到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怀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相关内容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讲述桂林山水的视频,同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又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相关内容的时候,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课下收集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就社会的压迫和新社会的法制力量,以此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但是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小学语文老师与小学生接触的非常多,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要想在教育活动中有效培养人文理念,必须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将自身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具有感染和教育的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语文老师具备的人文精神一般表现在思维模式、性格、心理、情感、道德、思想等各个方面,老师在这些方表现出来的修养和气质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更是学生人格完善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小学语文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平时要博览群书,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学会包容他人,在教学工作中要一丝不苟,这些都会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语文老师不仅要做好教书工作,还要做好育人工作,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理念的培养。结合素质教育要求,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同时也要不断充实自己,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秋.把人文理念融入语文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02).

[2]郭建春.基于“思源于惑”理论探讨小学语文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08).

[3]刘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

篇3:浅析从柏拉图的教育理念看中国当代教育论文

浅析从柏拉图的教育理念看中国当代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根据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本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教育,讨论教育目的论,结合各阶段的教育模式,找出中国当代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探讨一条更健康的发展之路。

【论文关键词】柏拉图 以人为本 教育

古稀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以其不朽的哲学思想流芳后世。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他之后几个世纪的西方哲学都是对他的思想的注解。在其思想宝库中,闪耀的东西很多,比如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理论,心理学等。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也非常优秀:当代教育中很多科学的方法就是来源于柏拉图的思想。回顾中国当代教育,柏拉图的教育理念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柏拉图不满于当时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的混乱与缺憾,极力主张建立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国家。这样的哲学家―国王是经过精心培育,层层筛选产生的。这个培育、筛选过程就涉及到了教育问题。在柏拉图看来,“社会是由那些有能力彼此补充的人为了满足相互的需要而产生的”[1]。统治者要使国家功能完整协调地发挥,就必须培养相应的人才来从事各项工作。也就是说,国家要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各类人才,特别要注重对哲学家―国王的培养,来为理想国家服务。这些人才必须具备对国家有利的才能和品德。虽然这种主观上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这是技能上的“全面”发展,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善。因此,这种教育理念也存在着弊端:它会造成国人的模式化,人们会缺乏个性,过于单纯等,不利于个人真正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目的论的理解也更全面了。从建国初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这样的教育目的与柏拉图为城邦国家培养生产者、保卫者和管理者的教育目的差别不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是其渊源。其实,把人单纯地看作是劳动力,似乎有些功利主义的阴影。它忽略了人的自我价值,忽略了人本身要求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愿望,忽略了人的自我价值。幸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人本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他们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对传统教育的补充。现代教育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是从尊重人的权利,发展人的潜能,使人获得完善,增进人本身的幸福的角度提出的”[2]。如果说注重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的传统教育是主调的话,那倡导人本主义思想的新型教育观就是和音,这两部分的协调一致才能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大量论述教育问题。他认为理想的生活只有在理想的社会里才能实现,而理想的社会依赖于社会秩序和统一的教育体制。要实现哲学家当国王的理想,就必须教育培养出能胜任这一伟业的人才来。“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手段,统治者可以运用它来朝着正确的方向塑造人性,从而创造一个和谐协调的国家。”[3]教育问题在柏拉图的理论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他的教育模式基本上与西方文化中各种社会等级的传统教育模式相似:与生俱来的社会地位决定一个人受教育的机会。柏拉图说上天在铸造人的时候在土里添加了不同的成分,因而造就了不同种类的人。黄金加载统治者身上,白银加载辅助者和军人身上,农民和工匠身上的则是铁和铜。虽然他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4],但柏拉图在提倡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以及公立教育的时候,最重视的仍是高等教育,即为培养黄金统治者和白银保卫者所需的教育。具体到各教育阶段上,柏拉图的观点是一开始就给所有儿童均等的教育机会。10岁以下的儿童的课程就是游戏、运动和音乐。音乐和体育贯穿了这整个教育阶段。体育课锻炼身体,并间接培养自制和勇敢这样一些品质;音乐课直接训练精神。由于灵魂可以在音乐中找到和谐和韵律,甚至可能是公正,柏拉图强调音乐的纯正性,要求教授给儿童的音乐要么是模仿勇敢的人的,要么是模仿好话,“从善如流”的。10岁以上的儿童要与亲人隔离,以免受到父母不良习惯的影响。要开始学习认字、阅读、道德教育、算术、天文学和几何学。20岁以上的学生,要参加全国选拨,这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被选中的青年人要考察其是否有辩证法的天赋,在身体、性格、心灵等方面再训练;落选的人被分配去做国家的经济工作,从事比如农业和手工业等。30岁时参加第二次选拔,落选的人担任辅助人员,如政府里的文职人员,军官等;选中的人再学习五年辩证法后,会被分配到基层工作约十五年,之后就可以当哲学家―国王了。由此可见,培养人才的周期是相当长的。也就是说,教育是而且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家应当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学生智力体力等情况制定教育计划,培养国家所需人才。

中国的教育发展很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急剧下降,学龄儿童入学率不断升高,大专院校学生在校人数不断突破历史纪录,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数量在不断提高。教育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很大进步。然而,这种以高考作为检验人才的手段的教育体制正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比如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碰到实际问题找不出解决的方案;更多学生偏科严重,学理者忽视文科,学文者痛恨理科;还有考试选拨造成的学生压力过大,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如果这一趋势继续恶化,它不仅会造成个人的巨大损失,还可能会影响到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计划,因为这样的“人才”可能只会做题而已。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国家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关键就是靠人才。这样的人才是复合型的,不断完善的,极具潜能的`人才。所以,教育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权利,给个人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同时,给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才。也就是说,和音润饰主调,发展主调,最终使整个乐章更加精彩美妙。如何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接下来还是从教育的各个阶段说起。

首先,幼儿园的教育应以玩耍为主。“爱玩耍是幼小动物,无论是人类或其他动物,最显著的特征。”[5]众多科学家和教育家的实验实践证明,玩耍有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也有助于他们体格的发育。而过早地给儿童灌输知识可能造成

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症状。所以,幼儿教育应重玩轻学,给儿童一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然后,中小学应继续推广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在学生中开展兴趣小组,唱唱歌,跳跳舞而已,更不是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而开展的活动。它必须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在德育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主热情,互助互爱,善良,勇敢,自信等品格;智育方面,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将填鸭式教育转换为启发式教育;体育方面,呼吁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范;美育方面,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美育材料,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总之,素质教育就是要形成一个以智育为核心,促进德体美相应协调发展的教育。国家应以改革高考来优化素质教育。职业学校和一些大专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本科院校要为国家、市场培养相应的高品质人才。同时,给学生继续得到素质教育的机会,使他们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本科教育还应给研究生教育准备理论基础,尽量把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结合起来。最后,硕士生、博士生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学术人才,以国内外学术研究需要为方向,而不要以一时的市场效益为指导,注重国家高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以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为导向。此外,还应认识到品性教育的一贯性和智力教育、能力教育的阶段性,根据这一特征,制定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和规划,自始至终重视学生的品德熏陶和品格塑造,而有阶段有目标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不让学生负担过重而导致潜能丧失。

现在,中国仍存在普及教育与高等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这些矛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学校培养的才智平庸的毕业生过多,就业单位急需人才匮乏;考试,特别是高考,给学生、老师、家长造成的巨大负担和心理压力;国民素质还比较低,公众意识缺乏,等等。所幸,政府和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有识之士振臂疾呼改革中国教育。很多改革试点项目在各大中小学运行,成绩喜人,期待进一步的推广。

总之,中国教育应走一条健康发展的路子,即保证为国家提供素质高能力强的建设者,同时给个人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帮助个人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走好这条路,可以以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为蓝本,以人本主义教育论为补充,借鉴他国先进经验,结合古今中外的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3]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盛奎安,译.

[2]马兆掌.现代教育论[M].杭州.

[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

[5]伯特兰・罗素.教育论[M].靳建国,译.

篇4:从语文教育看学科信仰的论文

从语文教育看学科信仰的论文

语文教育学是一门跨世纪的语文教育的理论形态,它的建立遵循着语文教育内外部运动规律。以下是“从语文教育看学科信仰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当下,语文教育信仰诸多,比如“新语文”“真语文”“本色语文”“生命语文”“人格语文”“深度语文”等等。但我们在仔细研究这些“门派”的不同阐述后发现,他们虽然名称各异,表述有别,其内在“基因”——学科核心理念基本是一致的。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韩军的“新语文教育”,是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教育,是建筑在“语言即人、即存在”的哲学观念上的,以说真实的、个性的话为价值论,以“用语言立人的精神”为语文教育终极目的和本体论的语文教育观。

熊芳芳的“生命语文”,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是为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美丽和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而进行的语文教育。

黄厚江的“本色语文”,立足母语教育,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说,本色语文说到底就是学生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

还有“真语文”的大讨论,其倡导者在的《聚龙宣言》中表述道:“语文教学最应真实、真诚、真情、真切”“真语文的`教学风格: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

从这些不同表述中,我们不难析出其共同因子,那就是以人为本、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要求、追求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如此看来,看似各持己见的“语文场”其实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指向基本是一致的,而这种一致性正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理念与共同信仰的体现。从这些语文教育理念的阐述以及当前语文教育现状来看,形成正确语文学科信仰应该抓住三个关键词:人、道、理。语文的“人文性”决定语文学科以人为本的根本特征。“文以载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作为形而上的“信仰”自然须追求度人之“道”,而不能只关注应世之“器”。语文学科信仰的“理”是条理的“理”,是规律,因为我们现在有些语文老师上课“不讲道理”,或者说上的不是语文课,大概也正是因此才有了上文那些对“真语文”“本色语文”的呼唤吧。

语文需要信仰,其他学科也需要信仰,这是教育和教学的特征所决定的,只有在正确的学科信仰引领下践行的学科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目标。

一、树立学科信仰是学科教育的需要

在教育领域,学科建设不只是知识逻辑的建构,学科教育更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承以及在传承过程中的学科文化、学科价值的建构。信仰是什么?是理念,是态度,是价值观。学科信仰就是学科的教育哲学,是指导学科建构与传承的准则。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指出,有两种传授知识的方式:若将知识作为换取世俗功利的手段,他就会变成技艺,成为一个机械过程,只能成为教学;若着意于知识赖以发生或构成的哲理要素及心智本原,它显示知识的价值自足,可谓教育。因此,没有信仰支撑的学科教育很容易沦为应试的、应世的教育,机械的、无生命的教育。

二、树立学科信仰是教师发展的需要

学科信仰是教师教育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正确的学科信仰能激发教育者的热情,让他更投入教育事业,更倾心教学研究,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和素养提升;正确的学科信仰反映教育者对规律的掌握,能引领他创造更大的教学业绩。如上述语文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或创立者,为何能从普通的语文教师中脱颖而出,成名成家?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能够深入地反思和探究本学科的学科本质和规律,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学科教学主张和信仰,进而成为本专业的发展引领者。教师通过正确的学科信仰引领专业发展,学科专业的发展同样也成就了有信仰的教师。

三、树立学科信仰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是让人获得发展。如果没有关照学生成长的教育信仰,学科教学就会变成知识的贩卖。哈佛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说:“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训练学生为了某种单一工作而努力,或者一毕业就找到工作。”这就告诉我们,在进行学科教学时不能以培养学科状元为目标,不能满足于一技之长的传授,要关照学生的成长需要,关照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科信仰让我们不只是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更是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而教”“为什么这样教”。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建立正确的学科信仰:

1.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科信仰。

,北京一零一中高三生物组在高考前曾一起讨论最后一节生物课讲什么内容,经过大家的反复研讨,确定最后一节生物课的主要内容为两条建议:一是健康生活,防治艾滋病;二是尽量不要选择“丁克”家庭。笔者相信,全国大多数的高三最后一节课一定是考前指导。笔者也相信,一零一中的这节生物课一定让学生终生难忘,而我们这些走过高考的人应该没几个人还能记得高三最后一节课上老师介绍了哪些解题技巧。这就是是否有学科信仰的学科教学的区别,前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生物知识和考试,更关注生命的成长和人的发展。文本与教师的权威性让我们常常忽视了教育对象成长的需要,“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往往流于口号或形式。因此,只有确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学科信仰,才能打造终生难忘的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完善人、发展人的终极目标。

2.从学科特征角度出发构建科学严谨的学科信仰。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开展了一项寻找“学科宣言”的活动,该校语文组最初的学科宣言是“儒雅博学,方正多思”,该校唐江澎校长指出,这样的学科宣言毫无学科特色:“儒雅博学”,放到历史组也可以,放到政治组也未尝不可;“方正多思”放到数学组也可以,放到地理组也可以。后来语文组的学科宣言确定为“培养终身阅读者,培养负责任表达者”,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色。其实该校学科宣言正是学科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度体现了学科的功能定位、专业价值观、教学方式、育人目标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追求、发展方向和策略等。因此,要从学科特点出发,遵循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才能建构科学严谨、符合学科特征、推进学科发展的学科信仰。

3.从课程建构角度出发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信仰。

课程(course)的英文项有“跑道”一说,这一义项形象地告诉我们“课程”就是对我们“跑什么道”“道怎么跑”“跑向什么道”的全面规划,也就是我们的学科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学)、为什么而教(学)。如锡山高中化学组的学科宣言,最初是“聚合、聚智、聚变”,显然只关注了学科特征,也就是“跑什么道”。后来改为“竞赛学测,第一方阵;高考等级,绝对匹配”,好像回答了“跑向什么道”的问题,但直白的应试痕迹抹杀了学科信仰以人为本的本色。最后确定为“探寻物质世界,建构科学理论,体验实验魅力,形成化学观念”,应该说这一学科宣言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化学课程的特征。因此,构建科学的、系统的学科信仰要有全面的课程意识。

总之,基于信仰的教学,才能焕发学科的魅力,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可以说,信仰是教育的本真,没有信仰就没有灵魂,教育也就失去其生命的活力。教师应有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信仰。

篇5: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议论文

从语文试卷看语文教育议论文字

谈到语文,满是不爽,现今的语文教育,当真有些问题。且不说教材的编写,单说语文试题的弊端便让人唏嘘不已。一张语文试卷若是摆给不懂语文不通文字的人看,或许会顿生“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感慨,“啧啧,真是包罗万象,高深莫测,有水准,有水平。”事实上,走近去看,一上手,便知不是亵玩,而是“宠幸”了。通卷做下来,教人苦不堪言。何来陶冶,何来感悟,何来素养。

先说第一大题,是选择题,考的是所谓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来便是教人闻风丧胆的天下第一题,考拼音,多少英雄好汉折戟与此,老师尝云:“第一题皆送分题也。”果然送分,不过是送给出卷老师。“小弟出来乍到,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老兄太客气了,且看下一题。”考生一看,大呼后悔,该在第一题上磨蹭几分钟,好做心理准备。第二题乃字形,其畸形程度毫不逊于第一题,A,B,C,D俨然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不做DNA鉴定,鬼才知道谁真谁假,“对了,我会用语感。”纯正的普通话,字正腔圆,一两题做完,才知道出卷者的意图就是为了让你明白语文同英语的差别。罢了罢了,再看第三题,第三题一惯来讲是修改病句,读一遍,怎么四个都对,不可能,一定有错的,深入读几遍,咦?不好,好象四个都是错的。生离死别了好久,挥泪斩了三个,由天吧!爬出了前三题的幽暗昏惑,只有第四题才绽放出一点人性的光辉,排序或文学常识。排序体现能力,考“标”;文学常识展现知识素养,考“本”。让真正喜欢文学懂文学的人找回了一丝自信。

前三题说是考基础,但试问又有多少文学大家做这种题目能做全对呢?恐怕很少,因为他们所着的文学大作里也会有一些错字,病句。难道就说他们基础不行根基不稳?同样的句子,放在名着里便是名句,放在语文试卷里则是病句,这只怕会让热爱文学的人心寒。名人讲演,其间难免会有一些字音错误,若是被耳尖又极富责任心的优秀学子听到,少不得会大呼错了错了,随即跳将起来纠正发音,维护真理,不言而喻,下面便是“献身”了。

着实滑稽,想想也没什么意思,真理是少数人发现的,但却掌握在多数人手上。即便是真理,也未必不会成为谬误,所谓通假字,其实许多也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而已,只是由于众人都将错就错,错别字也就被办了证,成了我们现在拼死要记的东西了。

原本所谓的事实与真理,也会被轻易打倒,有据可查的“据”也会变得子虚乌有,《现代汉语大辞典》常常修订,不就是在干这事么?比如“空穴来风”一词,原意为:有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的产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同样一个成语,到了后来的修订版中,引申意却正好相反,比喻消息和传说的产生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管中窥豹,由此可见一斑。

再说阅读,近些年高考阅读题分值在攀高的'趋势,分值走高,文章也愈见水平,可出的题却愈发玄乎了。常常题目一出,让人摸不着头脑,瞪圆双眼,绞尽脑汁,也没发现题目是在说文章的。总有这么几道题,问某个字用得好不好,请说理由。答曰:不好。但凡见这两个字,评卷老师便会翻翻白眼,坦然而诚恳地吐出两个字:白痴。随即一个交叉的符号落于纸间,尘埃落定。那就说“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有一个通用的法子——打擦边球,既然是打擦边球,自然是球做得越大,越容易擦边,于是乎一篇阅读做下来,好似写了一篇六百字文章,答案终究是简单的,长篇大论,多是废话,有用的只有寥寥数字而已,这还要看评卷老师爽不爽帮你找到它。还有的题问作者为何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不用看,答案中定然会有与国仇家恨、作者背景相关的文字,其实欣赏文学作品考虑作者背景这没错,但却万不可陷入这个死胡同里,并不是所有的作品写出来的时候,作者都想到了国家和社会,也许只是一时触景生情发出的喟叹,具体是什么情感,恐怕连作者本人也未必知道,因为文章是感性的。而现在出的阅读题,明明是作者的闲情文字,却硬要和劳什子国仇家恨扯上关系,好像作者每一次动笔之前都要在心中默念三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为黎民苍生祈祷求福一般。

着实教人恼火,怪不得有传言说韩寒写按自己文章出的阅读题却考不及格,张爱玲国文考试不过,真是讽刺。现今有许多阅读题出的与文意相去甚远,高考乃人生之重大关口,如此出题,岂不怕招人唾骂。

最后说说作文,作文分值很高,这是对的。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写文章。既是写文章,除去题目,其余便不该再做限定。单纯的考生总是一味的信“评分标准”,却忽视了“评分细则”,这种错误与混淆“原则”和“原则上”的所产生的后果是一样的。只要与万恶的社会、丑陋的政府接上火,任你思想再深刻,文采再斐然,也是徒然。于是乎,众多考生避开交锋,纷纷拥上高楼,怀古伤今,你拽了李白的一条胳膊,我扯了苏轼的一条腿,屈原投江投了又投,韩愈胯下钻了又钻。任题千遍,我意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写作文,就得讲究个无招胜有招。怪不得,我一朋友说,他在初三抄了一个排比句式,以后每次作文都能博得个波浪线,拿个高分。基本上是:“人生就像一个五味瓶,装着酸甜苦辣咸”云云。

有人说,高考写作文,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笔者认为形容的十分贴切,可搞不明白的是国家教育部门为什么要给学生戴上镣铐,无论从政治上还是文学教育上来说,我以为都是弊大于利。

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说一只青蛙被放入一个瓶子里,扣上带了孔的盖子,青蛙刚开始还会努力撞击瓶盖,意图跳出去,可反复跳了许多次后,发现没用,时候久了,将盖子打开,青蛙便再也不会跳出去了。同样,长时间的“戴着镣铐”,受着拘束与压迫的人,也终究会失去创造力与斗志。

中学语文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悟性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同时也为将来走文学之路的热爱文学的学生打基础,因此尤为重要。而现今的语文教育模式与原意却大相径庭,适得其反,这终归不是大多数人想要的。

篇6:从语文口语交际课现状看高师中文系教育改革论文

从语文口语交际课现状看高师中文系教育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口语;教育体制;课程体系;测评体制

[论文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口语交际课作为此次课改的一种新课型。高师教育中还存在很多制约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因素。应该实施怎样的策略才能使高师学生更好地适应语文课程改革,这是当前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高师“口语交际教学能力”培养的实施现状与原因分析

问题一:教育体制自身限制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能力”的形成

现象:

(1)校本资源分配不合理。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多,学生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

(2)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严重脱节。基础教育的改革进行的轰轰烈烈,而高师教育改革却举步维艰。

原因分析:

学校教育决策部门的教育思想还没有变化,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目标还不够明确。“长期以来对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问题,认识不尽一致,主要的思想障碍是怕强调为基础教育服务会影响学术水平的提高,即存在所谓‘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矛盾”。因为要打造出学校品牌,提高学校在各类高校和社会上的地位,必须提高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所以学校在教师的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在对学生的教学和教育实习上相对偏少。

学校的执行部门改革行动缺乏力度。高师的教育改革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开始,为什么却始终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甚至一部分高师学生在进人工作岗位以后都觉得极不适应呢?原因之一就在于学校执行部门碍于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对教育改革的落实不到位,力度不够。

问题二:高师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能力”的缺失

现象:

(1)口语交际能力本已很欠缺,更无法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指导。

(2)对口语交际课没有较深入的认识,甚至不知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

(3)知识面过于狭窄,在教学中无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景,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信息。

(4)基本的教学技能不足,无法有效地控制口语交际课的课堂纪律和调动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

原因分析:

(1)我国高师课程体系大体由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组成。普通教育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知识面过于狭窄的问题,比如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普通教育课程为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和综合知识。然而,美国高师同类课程有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人口生态学、人类学、英语和语言、外语等)、数学和自然科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人体生理解剖学、生命科学、生物学、物理、化学、地理、心理学、计算机等)、体育和艺术修养(体育、艺术研究、音乐欣赏、美术、舞蹈等),占课程总数的40%。

(2)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的师范性严重不足。

我国高师专业课课程和一般综合大学中文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一样。从课时总量上看,学科专业课程占72%,而教育专业课程仅占总学时的7%左右。美国的教育专业课程则占总学时的20%,原苏联为25%,日本为l5%,德国为33.3%,埃及为30%,英国为35%。(3)至今还没有开设培养高师“口语交际教学能力”的专门课程。大多数的高师院校中文系都开设有教师口语课,但是被老师和同学都视为豆芽科,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够重视,同学在考试的时候也只是敷衍了事。语文教学法教材里对口语交际教学的介绍也和以往的听说教学如出一辙,换汤不换药。(4)教育实习时间过短,学生无暇顾及口语交际课。教育实习一般都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时间是4~6周,大部分的同学都会选择散文、诗歌或者古文等进行教学,口语交际课不列入他们的实习计划内。然而,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均十分重视教育实习课程的改革,在美国,教育实习时间长达l5周。德国教育实习最短的为l6个月,最长的为两年半。

问题三: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能力”的提高现象:

(1)高等师范院校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方法一般多采用传统的讲述法,“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

(2)语文教学法中虽然有一部分实践操作的环节,但感觉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并且教学法老师疏于对口语交际教学部分的讲解,学生更是无从知晓。

原因分析:

(1)高校教师的培训率过低。据统计,1992年以来,全国高校教师培训率仅有25%,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现象相当严重。面对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多高校教师仍旧在闭门造车。(2)在高校教师中没有形成教学创新机制。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特别是在面对IZl语交际这样的新课型的时候必须具备教学创新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其天生所具备的,也不是完全由自我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师营造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氛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来形成。

问题四:学校测评体制忽略对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能力”的考查现象:

学生普遍呈现“平时不用劲,考试来拼命”的状态,很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拿奖学金的同学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出现教学能力差的情况。

原因分析:

(1)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仍然偏重于对知识和理论的考核,而不太注意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考核。(2)考试方法单一,不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甚至语文教学法也采用闭卷笔试的方法,无法检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各种教学基本技能。

二、高师“口语交际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

策略一:加快高师教育体制改革,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政策导向。

明确高师的办学目标,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合理分配校本资源,加大对学生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学生教育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经济保障。   加强与基础教育部门之间的'合作。学院应该请有经验的一线语文教师到学校进行教学,鼓励这些一线教师与学生建立长期的指导关系。口语交际课是新课型,很多的教学法理论书上都还没有对口语交际教学做具体的阐述,然而我们的一线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的具体情况却有很清楚的了解,这样的定期交流使得我们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更快的适应口语交际教学。

策略二:改革高师课程体系,开设培养“口语交际教学能力”实施专项。

文理渗透,加强普通基础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根据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开设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可分为四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每组课程根据其地位和作用,确定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数,然后让学生自己选修。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能够创设更多的交际情景和学生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

精简学科专业课,增加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并开设能切实提高高师学生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课程。可以采取把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进行合并等改革措施,减少专业课的时间,给教育专业课更多的空间。在语文教学法教材中应更多的涉及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比如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原则、教学形式以及策略和教学案例等。另外,演讲学和论辩学也应作为中文系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它们是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基础性课程。

增加心理学课程的比例。应把大学生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设为必修课程,也应开设各类专门心理学为选修课。首先,健康的心理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一些高师学生自身就存在人际交往上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那么如何能指导学生进行成功的口语交际呢?其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这个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体现得最明显,只有非常了解学生心理的教师才能创设让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口语交际环境。

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其间让高师学生尝试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中把在学校学到抽象理论知识加以具体化,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也有利于返校以后的进一步学习。

策略三: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创造性学习的氛围。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培训率。应该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教师进修提高制度,并从政策上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把大学教师的进修提高与考核、职务聘任制度结合起来;同时扩充大学教师进修机构,健全和完善大学教师进修体系,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大学教师进修提高制度化。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教育创新能力。高师各科教师都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学习,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营造创造性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语文教学法中“口语交际教学”章节的教学方式,创造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能力”有效模式。这个章节的教学应采用“三步曲”:第一步,理论讲解。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含义、特征、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等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注意采用问题分析法和专题探讨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感悟和思考;第二步,技能展示。采用录像分析、现场观摩和情景性实践等方式,使学生真正地融入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情景中,以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第三步,教学实践。采用试讲和微格教学法等方式,让学生实战演练。注意在实践中使用反思性教学,让学生在上完课后,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并坚持写反思性日记。

策略四: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增加考试成绩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也称可靠度,它是考核结果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即考核成绩反映学生实际水平的程度。效度又称为正确度。它是标志考核结果正确性的一个指标,亦即表明考核所能实现其测试目的的有效程度‘弛”。对“口语交际教学能力”的考核绝不是用传统的闭卷笔试和撰写论文的方式就能够进行准确的考核的,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种方式。理论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口语教学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实践考试则考查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比如普通话能力、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等。

面对不断变革的中学教育,不断改革的中学教材,高师教育只有随着它的变化而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变化,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跨出校门的时候不觉得手脚无措。当然,在其中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还有太多太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从《千字文》看语文教育人文理念的实现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