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职高语文教学模式的分析论文(共含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润矽博”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职高语文教学模式的分析论文
职高语文教学模式的分析论文
一、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学生交朋友
在职高学校,我们不难发现,这里的学生较普通高中的学生要活跃很多,但真正在课堂上学习的为数不多。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不是简单的课堂纪律就能把他们束缚住的。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特点开始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开学之初,了解学生的原就读学校。学生入学之前都要填写档案表格,教师可以翻阅这些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在校的表现,初步掌握学生的一些情况。
(2)向已经教过的教师了解学生的脾性特点。如果是新上任的教师,可以从已经教过的教师那里询问一些学生的基本情况,上课听课状态、课堂表现、有无违纪情况等。
(3)课下找机会多与学生沟通,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学生来到学校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朋友交往、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等,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对教师比较尊重,减少课堂危机的情况出现,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与学生做朋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接触的时候有一种亲切感,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与学生约法三章,制定课堂纪律
从大的方面来说,职高的学生虽然活泼一些,课堂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违纪情况,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学生的本质是好的。所以,为了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上课之初,教师就要制定一些课堂上应该遵守的纪律,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出现问题才着手解决。当然学生是不愿意在课堂上受到约束的,这就要求我们想办法让学生乐于接受。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出于真心不想学,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的方式和方法。
如果引导的方式、方法不当,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得不到教师的理解、也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只能按照家长或者是教师所设定好的模式走,完全没有自主决策的机会。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处境和苦衷,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也就能够慢慢理解教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了。另外,课堂纪律的制定,不能是教师一人说了算,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非常独断。在制定纪律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让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这也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这样,即使学生以后有犯错的时候,拿出班规,学生也会感到不好意思,久而久之,就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些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少,对教材把握不够,对待课堂上的突发状况不能灵活应变,导致与学生的关系疏远。要想提高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教学效率,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要创新。语文的学习比起其他的学科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因此,教师应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人文精神的浸润和培养,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开设必要的经典导读课程,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这样能够在班级中营造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此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多鼓励,但是适可而止。教师在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时,要明白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科学地进行激励,不能对每个学生回答了任何一个极为简单的问题就给予一些“隆重”的夸奖。这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会听腻,也根本起不到任何激励的作用。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运用要讲究一个“度”,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愉悦。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提升文化修养,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总的来说,对于职高学校的学生,我们不能像对待不同的中学生一样来管理,他们本身的学习目的就是不同的,职高的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校虽然是个单独的整体,但不是孤立的,不是与外界分离的,而是有密切联系的。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教师也要注意多与学生交流方法,用爱心感染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要善于处理与其他任课教师、学校各部门及社会有关人员的关系,通过互相尊重、支持、协作来影响学生。
篇2:职高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分析论文
职高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职高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能够丰富语文课堂的信息量和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职高语文;信息技术 ;整合
职高生的认知能力普遍不强,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出色,特别是在一些技术类和信息类的领域里。因此,在职高语文的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讲解知识点和对于文章的解读与欣赏,只会不断增加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厌恶情绪,不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而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丰富课堂的信息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得职高语文的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和便捷。但是一味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不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就会造成信息技术的花式表演,给课堂的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完全根据自己制作的文件,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播放,以此来替代板书,这不利于对教材内容的解析和深挖,对于学生而言,幻灯片的播放频率过高,会分散其注意力,造成课堂内容和课件画面本末倒置,忽视了对语文教材内容的赏析和学生思维的引导。导致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和情怀显现不出来,不能实现学习语文学科的初衷和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整合的要求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现代化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转变其观念,利用一些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来跟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如果老职高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分析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蒋平波师不转变自身观念,还是照本宣科,不善于利用现代化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就会落伍。只有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育,才符合当下的潮流与规律。
2.职高学校要完善相应设施
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就要求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都比较完善,才能为信息化技术与语文教学活动相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投影、计算机网络都应该齐全和完善,并且要建立学校自己的学习资源库并不断完善,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能够找到相关的教学课件和一些教案以及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和文档,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便捷。
3.师生的素养要不断提高
教师在教育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则应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职高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才能进行。如果教师对于自身的引导作用不重视,那么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整体结合理解就会有偏差,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针对语文教材内容收集素材、制作课件时,应该有相应的信息修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自己寻找一些相关的素材和内容,来进行辅助学习和了解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针对教师的引导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和问题的思考,以便让学生提升信息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教学活动整合的策略
1.自主探究模式
由于职高生的'认知能力普遍较低,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职高生学习语文的起点比较低。同样,由于职高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别也参差不齐,这就使得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认知情况,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来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集中给老师和同学们来进行解决,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再由老师集中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2.课外拓展性教学模式
相较于普高的学生来说,职高生文化课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这是由认知能力与认知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深挖以后,即可点到为止,多进行一些拓展性的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压力和难度都减小,同时丰富他们的知识层次和结构,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某一个课题进行分组研究,最后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来汇报研究成果,这对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相互协作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涉及到了各个学科。对于信息技术与相关的科目进行整合,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并善加运用。只有结合学生现有认知能力,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教法,利用有关素材进行精巧的设计,才能够实现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充分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钱成忠.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5):82-84.
[2]卢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信息技术与职高语文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下旬,,(11):102-103.
篇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难以突破的瓶颈,低效枯燥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亟待改革。本文首先对现阶段作文教学实况进行述评,然后提出巧借信息技术破解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困局的关键点,并以命题作文《味道》的教学实践为例,诠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协同应用智慧教学系统的各种工具、资源,构建教与学方法多样化的、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新模式,提升作文教学品质。
关键词:
作文教学;信息技术;模式
创新现阶段作文教学实况现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目标设置、内容序列等方面给予广大一线教师更具体可抓的“把手”。然而,教材凸显的是其示范引领作用,如何创造性地融合信息技术,灵活地使用教材,开拓新的教学资源,建构合理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真实情境。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因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有部分教师会在技法指导或集中评讲环节介入信息技术工具,但也多数是内容呈现和有限互动的技术应用。长此以往,这种中规中矩的作文教学模式将不可避免地陷进“老师苦批勤讲繁复低效,学生乏味厌倦不得要领”的死胡同。
巧借信息技术破解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困局的关键
如何应用智慧教学系统的各种工具、资源破解这种困局?笔者认为,至少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素:第一,作文教学要关注生命,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与需求。
首先,作文是一种独抒性灵的表达,教师可借助智慧教学系统为学生搭建线上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由选择时间进行课前学习。其次,作文写得好不好,与学生的个性气质、阅读积累、生活体悟、思维层次、技巧掌握、文化浸润等方面密切相关,同一个班的学生在上述各方面必然存在差异,教师可借助智慧教学系统合理匹配不同层级类型的研讨合作小组,并设置不同思维梯度的导学方案,推送适切的学习资源。最后,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通过在线学习的平台反馈给教师,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情况了然于心,并据此调整教学重难点、课堂实施细节等,让作文训练更有针对性。
第二,作文教学要关注过程,于细微处下功夫。教师如能更好地借助智慧教学系统的查看监控、即时反馈、强交互性等功能,围绕学生应该掌握的有重要训练价值的基本表达技能,并针对学生在审题、选材、构思以及推敲语言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设计出若干个可操作的、相对程式化的训练步骤,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及时加以点拨,则可以大大缩短他们由“生”变“熟”、从“拙”到“巧”的距离。
第三,作文教学要关注思维训练,注重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如能借助信息技术,灵活运用以智慧教学系统为支撑的体验式、探究式、研讨式和混合式学习等教与学方法,多采用交互式在线评议作文的批阅模式,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将能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碰撞的力度。
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教学新模式
下面以初二年级命题作文《味道》的教学实践为例,诠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协同应用智慧教学系统的各种工具、资源,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教学新模式,提升作文教学品质。
1.准备环节教师准备:
①梳理题目,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制作“如何读懂作文题中的导语”“全命题作文立意技巧”“思维导图提纲法”等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的微课。
②剪辑《记住乡愁》《一城一味》《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中与本次作文立意相契合的视频片段;整理学生参与“探秘佛山文化”“亲近三水人文,寻访家乡故事”等实践活动中与本次作文立意相契合的素材。③设计课前导学方案以及教学过程中要用到的资源,制作成学习资源包。剖析:信息技术的介入弥补了传统作文教学中仅靠教师平时素材储备的种种缺陷。
2.课前导学师生活动:
①教师发布导学方案及学习资源包,为学生搭建线上学习的平台;学生根据导学方案,在任务驱动下自由选择时间,充分利用教师推送的学习资源及在网络上搜集的其他资源自主学习,然后按要求逐步完成审题分析、思维导图提纲及素材PPT三项学习任务。
②教师发挥智慧教学平台的.资源共享、即时交互功能,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推送适切的学习资源;学生如在自学或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反复观看微课加强理解,或搜集资料深入研究,或借助平台与同学、老师互动交流,寻求指导帮助。
③教师查阅学生上传的第三项任务成果,根据学生初步立意的不同类型,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针对每组的特定需求实现差异化的教学供给;学生对个人的任务成果做进一步修改。同小组成员线上交流,围绕自己组的立意方向,选出最佳素材PPT若干份,以备课堂展示。
④教师对学生上传的作业评分,根据数据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材料的挖掘与处理方面仍有欠缺,因此以此为核心问题设计课堂研讨活动。
剖析:本阶段,信息技术不仅成为师生获取信息、整合信息、交流分享、实现翻转学习的重要工具,还带来教与学模式的变化:
①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教师将知识前置于课前,化繁复为简洁,为后续课堂教学集中解决核心问题提供了时间和知识储备保障。
②学生自由选择线上学习时间并获得来自同学、老师的帮助指导,在不断地交流互动中建构和转化知识,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
3.课堂研讨师生活动:
①导学概述,情景导入。教师展示导学阶段的相关数据,概述课前导学情况,指出本次课堂研讨的重难点――材料的挖掘与处理。学生由此反思个人自学情况,感知、理解问题情境,聚焦研讨目标。
②立意阐述,素材展示。各小组代表通过学生终端展示、PPT共享,阐释本小组的立意及最佳素材。教师通过教师终端切换屏幕、锁屏播放等操作,帮助各小组代表演示并让全班学生都清晰看见。同时通过平台实时监控,记录每位学生的学习行为,便于学习评价与反馈。
③交流评价,反馈提高。学生通过口头表述、在平台发言或点赞等方式对各小组分享的立意与素材进行选择、分析、评价;教师通过终端推屏演示、共享小结笔记。
④范例导引,片段训练。教师向各小组推送与本组立意、素材相关的精彩词汇句段和范文若干,并给予一定指导。各小组对推送内容感知学习,归纳方法,内化知识,并联系自己的素材当堂创新演绎,限时完成片段练习后上传。教师实时监控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
⑤赏析点评,修改润色。学生作业全部提交后,小组内部先交流讨论,并从中选出最佳的一份上传。教师确认全部提交后开启师生共同赏析点评。赏析研讨后,学生着手修改自己的片段后再次上传;教师按照立意素材不同、修改前后等标准选择一到两份作业同屏展示。
⑥总结课堂,布置作业。教师展示课堂研讨阶段的相关数据,总结课堂,同时推送更多拓展学习资源。学生反思个人课堂研讨的情况,通过再现、求证、内化、提升等思维过程,完成知识建构。剖析:本阶段,信息技术环境对课堂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从操作层面看,为各环节活动顺利实施提供了工具上的便利与保证,使课堂节奏明快、环环相扣、张弛有度。
从教与学模式变革层面看,借助资源推送、推屏演示、交互评价、笔记共享、实时监控等功能实现了以下改变:
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丰富课堂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增加课堂容量。
②增加思维碰撞的形式与力度,落实思维训练,提升学科素养。
③实现作文教学过程精细化指导。
4.评议修改如上图所示,按照“教师初评→教师范评→学生练评→小组互评→学生修改或二次作文”五个循序渐进的步骤实施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作文在线评议。这样,一方面将教师从冗杂重复的批阅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学生作文中的普遍性问题或者个别学生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这种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针对性指导为辅,师生线上实时交流、共同参与的作文评议方式能极大地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与评价主体的积极性,建立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联盟,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品质。
5.展示延伸在语文学习这个生态圈里,写作是与阅读、积累相互链接并与之融合为整体推进的共同体。因此,笔者借助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与便利性,采用一系列展示延伸措施,如将本次优秀作文置顶班级空间或推荐至校刊发表,或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个人文集,或师生合作创建以“味道”为主题的专题网站或班级电子杂志,或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向学生推送名家著作等,以求达到开阔学生学科视野,促进每位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写作,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结语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破解传统作文教学困局,提升作文教学品质,是大有可为的。然而,变革的推进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学习这个中心点建构教学,精心设计问题、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活动及学习评价,将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到学科教学的方法与过程中,勇于实践修正,以扎实的普及应用形成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8.
[2]杨宗凯.基础教育信息化2.0:科技促进教育创新发展的中国路径[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4).
篇4:职高语文教学论文
一、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学生交朋友
在职高学校,我们不难发现,这里的学生较普通高中的学生要活跃很多,但真正在课堂上学习的为数不多。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不是简单的课堂纪律就能把他们束缚住的。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特点开始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开学之初,了解学生的原就读学校。学生入学之前都要填写档案表格,教师可以翻阅这些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在校的表现,初步掌握学生的一些情况。(2)向已经教过的教师了解学生的脾性特点。如果是新上任的教师,可以从已经教过的教师那里询问一些学生的基本情况,上课听课状态、课堂表现、有无违纪情况等。(3)课下找机会多与学生沟通,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学生来到学校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朋友交往、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等,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获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对教师比较尊重,减少课堂危机的情况出现,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与学生做朋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与教师接触的时候有一种亲切感,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与学生约法三章,制定课堂纪律
从大的方面来说,职高的学生虽然活泼一些,课堂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违纪情况,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学生的本质是好的。所以,为了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上课之初,教师就要制定一些课堂上应该遵守的纪律,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出现问题才着手解决。当然学生是不愿意在课堂上受到约束的,这就要求我们想办法让学生乐于接受。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出于真心不想学,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引导的方式、方法不当,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得不到教师的理解、也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只能按照家长或者是教师所设定好的模式走,完全没有自主决策的机会。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处境和苦衷,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也就能够慢慢理解教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了。另外,课堂纪律的制定,不能是教师一人说了算,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非常独断。在制定纪律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让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这也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这样,即使学生以后有犯错的时候,拿出班规,学生也会感到不好意思,久而久之,就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些年轻的教师教学经验少,对教材把握不够,对待课堂上的突发状况不能灵活应变,导致与学生的关系疏远。要想提高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教学效率,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要创新。语文的学习比起其他的学科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应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一些人文精神的浸润和培养,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开设必要的经典导读课程,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文化经典中含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养分。这样能够在班级中营造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此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多鼓励,但是适可而止。教师在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时,要明白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科学地进行激励,不能对每个学生回答了任何一个极为简单的问题就给予一些“隆重”的夸奖。这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会听腻,也根本起不到任何激励的作用。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运用要讲究一个“度”,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愉悦。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提升文化修养,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总的来说,对于职高学校的学生,我们不能像对待不同的中学生一样来管理,他们本身的学习目的就是不同的,职高的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校虽然是个单独的整体,但不是孤立的,不是与外界分离的,而是有密切联系的。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教师也要注意多与学生交流方法,用爱心感染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要善于处理与其他任课教师、学校各部门及社会有关人员的关系,通过互相尊重、支持、协作来影响学生。
篇5:职高语文教学论文怎么写
职高语文教学论文怎么写
一、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职高语文课堂往往出现两种极端:要么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而齐刷刷地趴下或者自娱自乐———睡觉、看课外书、听音乐;要么兴奋过度,课堂上一片嘈杂,教师声嘶力竭,学生依旧喧哗。久而久之,课堂四十五分钟学生感到煎熬,老师感到束手无策。职高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们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强调人才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当今社会,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应强调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职高语文教学革新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职高语文教学出路———以学生为本,革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为,行为能优化心态。职高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就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而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于行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2、合理地处理教材。对于教材的处理,我和学生一起探讨并进行了大胆的取舍,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这包括一些名人传记、专业前沿知识、古典小说鉴赏、思想政治教育材料等,毕竟学生就是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的主体,教与学就是互相并存的。同时还复习巩固他们初中时就没有过关的语文基础知识,正就是因为学生素质低,教师才要对他们进行更多、更好的基础课的教育。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就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那么学生学习语文将由消极而走向积极。
4、重学习过程,淡化卷面分数。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必须让学生从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必须摒弃原来的考评模式。我建议把教学的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而不就是单一的考试卷上。语文考试要少用或不用标准化试题,职高语文考试更不应该以标准化试题为主要手段,考试要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所有考试都要重专业能力,重专业知识的运用,反对死记硬背。
5、评价教学效果不应该就是只看分数,而就是要看能力。笔者总结多年的教育经验认为综合评价体系要有如下特点;①要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现状、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有利于培养终身学习习惯;②要能兼顾课本知识、实践应用、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考查;③试卷考试要与“才艺”展示相结合;④课内学习要与课外学习考查相结合;⑤学习成绩要与学习表现相结合;⑥教师考评要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总之,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职业岗位的要素提供优质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服务于这个目标的实现。职高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篇6:改善职高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论文
改善职高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论文
1实践教学条件存在问题
由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开设的实验与实训课程,往往由于相关设备体积比较庞大,集成度高,价格昂贵,因此,许多院校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实训所配置的设备都相对比较陈旧、简陋。很多实验台或者实验设备都只能完成演示性实验,整个过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极其有限,且缺乏创新性的实验台供学生动手实践,重复性的实验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分析
2.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在教学内容方面,制定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综合安排,力求整体优化。在课程设计方面,除了安排专业必修课外,还适当设置专业选修课,以便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课程学习计划。在教学方式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直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了解课程最新的技术动态,并将其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和学习的动力。
2.2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以生产(加工、设计)过程为主线,分阶段制定实践教学内容,内容包括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规范、实训考核标准、题库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精工艺、善施工、懂数控、会操作为目标。制定各阶段实践性教学总体计划和要求。形成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管理,产、学、研、培一体化的体系。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标准等具体量化的内容。实践教学方式可采取实验室操作和工厂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安排传统实验的基础上,还可设置创新实验室,以便学生开展创新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3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定期输送学生进行专业实训
高职院校可与当地相关的事业、企业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针对相关企业目前急需的.人才方式设定特殊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互动教学。定期向产学研单位输送学生进行实际工厂训练,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培养,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应顺应时代的需求,专业教学的合理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合理的教学内容设置、先进教学方式以及合理实践教学模式建立的基础上,在相关企业的支持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必定会与时代接轨,教学效果必将取得大幅的提高,使此专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篇7: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改变被动教育的局面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老师讲解内容,然后布置课后作业,但这似乎是教师方面的行为,不一定代表学生,学与不学还是学生掌握的,老师也没办法了解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学生根本就不适应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被动教育所带来的除了乏味以外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可能在短期内会有计较好的效果,但是路远知马力,时间就是最好的验证。有主动才有积极性,主动学习所达到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它能长时间的保持学习的力度,学习成绩的起伏才能平衡。那么想要保持积极性,在各方面都需要做出努力。学校方面,老师们可以通过趣味课堂的形式把历史知识融入进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知识,《百家讲坛》类的历史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个节目如此火爆不仅仅是与它的内容比较受大家欢迎,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是主讲者的讲述风格很受大家喜欢。总之,采用合理的方式提升积极性是学校正在面临的一大难题。家庭方面,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历史的兴趣上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去参观历史博物馆,翻阅历史书籍,多问孩子们为什么,希望他们能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已经看到的知识复述出来,提高孩子们的优越感和自信心。这对培养孩子学习历史的兴趣有些很大的引导作用。
2针对性教学,摒弃笼统教学
学生在自己学习的时候才能知道什么知识是已经掌握了,哪一个知识点才是自己的短板。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筛选,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系统的东西一五一十的讲解,内容比较繁琐,而且学生们听着也没什么兴趣,也就没有什么效果,由此看出,对历史事件而言,并不是都需要学生们掌握的,老师有责任选择比较有代表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的事件进行详解,这何尝不是对学生的一种减压方式,也是在新课改下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切记不要把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通通讲解,只需要抓住历史主脉,对历史有转折或者重大意义的事件详细讲解,这样既让学生们了解了历史的大纲内容,又能够抓住重点,而且给老师和学生都减轻了很多的负担,这是一个行而有效的好办法,也是之前一直都在使用的,在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也可以延续这种方式提高效率。
3新媒体支持,改变“言传身教”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那么在教学方式上也应当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其好处在于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可以更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老师在一天之内重复的讲解课程三到四次,对老师来说既乏味又疲惫。有了新媒体的支持,教师可以根据终端的.使用来控制教学的内容,改变了传统的言传身教。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有着积极推进作用。学生可以自行通过网络的平台,针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历史重大事件,观看相关文字描述或者视频资料,通过多方面的熏陶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把历史知识掌握。新媒体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未来的教育中应当大力倡导,体现学习的自由和广阔性。同时也为老师的“言传身教”寻找到一条科学合理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压力,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撼动了老师的地位和权威,网络的自由性也给知识的可靠性拉响了警钟。老师更多的任务便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筛选优质信息,纠正错误观点,更好的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而努力。
4运用反转教学模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我们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反转教学模式。反转教学在社会的推动下,已经由构想变成了现实,虽然反转教学有如此多的好处,但是也难免会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反转教学的教本资料不够完整,学生的自觉性不对得到保证,影响了学校老师的地位等等。这些弊端的紧迫性和发展的必要性都要求反转教学势在必行,而且要健康发展。然而我觉得利大于弊,只要学生们的兴趣培养起来了,以上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首先应该创建教学视频。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在不少于大纲要求范围的前提下,可以灵动性地增加一些扩散知识,丰富课堂内容。其次,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再者就是组织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这包括学生创建内容,独立解决问题,开展探究式活动,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其次,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寻找和使用更加优质的学习内容,在课外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平台,大力挖掘各种有用信息,待自习以后,再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们互动,巩固学习内容。目前在网络上得到教育资源的方式很多,各大教育机构网站、学校的公开课、论坛等。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们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使其得到充分利用。然后,结合现实,学以致用。在新媒体等平台学习课程以后,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富有趣味的活动。
比如知识问答等比赛,在竞争中提升能力。就地理知识而言,需要记忆和联想的事情很多,学生们更应该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巩固学习内容。结合当下发生的事件,与历史事件相对比,在对此中总结知识,在对比中掌握历史事件要点,在潜移默化中就把历史知识学到脑海中去。最后,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做好相应的指导。在反转课堂教学被使用以后,老师没有时间去一一监督,这样的话就把责任更多的推向了家长。百密总有一疏,我们不能把主动权交给家长或者学校,应该由学生自己控制,因为光靠别人的监督才能学习的学生不会有好的成绩,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积极主动性,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一项日常任务。同时学校还应该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方法去学习,避免学生出现盲目的情况。现阶段的反转课堂教学还在初步阶段,需要些时间才能逐步完善,继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未来的反转课堂教学中,网络必然会成为学习的主要载体。在新媒体的支持下,高中地历史必然会拥有一个新的高度,对地历史知识的传播及其他课程的知识都有助力的作用。
5小结
本文的主题是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我首先针对历史教学列出了几个问题,课堂乏味无趣,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历史课本文字居多,不利于学生联想。而后有给出了几条建议增加历史课堂的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改变被动教育的局面;针对性教学,摒弃笼统教学;新媒体支持,改变“言传身教”;运用反转教学模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希望这些建议对大家有所启发。
篇8: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就当前高中数学状况来看,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着一系列局限性。因此,在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深入落实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应该在平日的教学中注重模式的创新,并运用于课堂知识内容教授中。通过对具有创新性教学模式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有关的创新探究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数学是高中课程任务中的关键内容。数学学习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总体成绩和学习信心。而就数学教学而言,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在新课改的实行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正逐步迈出改革的步伐。然而,仍然有不少学校以具有局限性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在素质教育不断开展的当今社会,有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笔者结合创新的教学模式特点,提出了与创新教学模式有关的策略和准则。
一、创新性教学方式具有的特点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进程中,我们教师都会强调创新教学的重要性。而创新教学模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也是当前高中学科教育中的主要内容。笔者通过对高中数学创新模式应该具有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和传统教育模式的不同之处,给教育开拓创新教育方法带来指导性意见。
1.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就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而言,其凸显出来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改变了原有的只进行知识传授的方式,增添了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内在的学习动机,获得学习能力的真正提高。同时,学生能够通过自发地学习来认识和了解自己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纠错。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便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教学模式的突破。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议和指导学生通过各种科学软件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高科技的技术支撑下,获得更加完善的学习过程展示和方法演练。在这种模式下,传统教学模式中一些原本无法传授的知识就能传递给学生。长期发展下去,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都会有明显的提升,这也正是教学模式创新的主要作用之一。
3.凸显数学的文化探究性
数学是一种利用符号、图像、数据等对知识进行表现的一种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就高中数学本身而言,其中的文化更是具有高层次的内涵。在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只是对博大精深的数学文化中的一小部分进行了解和学习。因此,教学要鼓励学生用探究性的态度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具体而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水平建议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在知识传授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各种手段来使课堂氛围不断活跃,并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在良好氛围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数学知识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充分凸显数学文化的内涵。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就会被较大程度地开发出来,并且为今后的高中数学学习奠定文化探究性的基础。
二、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则探讨
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虽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综合来看,在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性探究过程中,依然要具有基本的教学原则,把握教学方向,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标。
1.整体发展原则
在高中数学中,很多知识是可以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的。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点,选择能够适应大部分学生的教学方式,让班级内的绝大多数成员获得良好正常的发展。在进行教学模式探究的过程中,教学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内心需求,从而对其进行有利的引导和建议,确保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被大部分人所接受。此外,教师不应根据学生的成绩好坏来确定教学方法,而应保证整体发展的原则,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是值得长期使用的。
2.民主性原则
毫无疑问,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对象。因此,教师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感受,确保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理解。具体来看,教师应该确保民主性的原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接受知识灌输的机会,并形成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民主和平等的基础上,学生才有信心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并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大胆地表达自身的想法,这无疑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知识吸收效果的提高。
3.感情鼓励原则
对于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不解,教师如果只进行单调的知识灌输是不会有很好起色的。对于教师来说,应该言传身教,用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热爱来感染学生,使其获得内心的鼓励和支撑,这样他们才可以获得继续学习的勇气。总的来说,高中数学教学要针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的漏洞和不足,在结合学生个人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实现教学模式的科学与完善。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质量才有保障,学生的数学成绩才会有本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隆光.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考试周刊,.
[2]李刚.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J].现代阅读(教育版),.
[3]金涛.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前沿,.
篇9: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高中阶段是高中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对高中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文在对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了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数学科目是高中学生所学科目中的重点,高中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锻炼自身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但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些许问题,如数学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下降、数学老师教学模式单一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效率.由此可见,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虽然新形势下课程改革不断推行,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但是高中数学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进而导致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具体的现状分析如下.
1.教师教学方法传统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依据数学教材进行照本宣科.在实际教学中,数学老师的主体地位突出,老师经常以自己为教学中心,高中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传授,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越来越狭隘、学生的数学思辨能力越来越低,进而学生渐渐的失去了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主性,对数学老师的依赖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数学老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2.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事物的认知仍停留在中级阶段,进而不能充分的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此外,上述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忽视了高中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所以,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会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遇到疑难问题临阵脱逃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降低,进而影响学生成绩.
3.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现如今,高中数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材内容不断丰富、更新,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已经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真实反映.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学生的数学学习得不到充分认可,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进而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间歇性学习现象,影响数学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1.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高中数学老师在开始数学教学之前,要全面掌握数学教材,根据数学教材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数学老师制定教学方案时,之所以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因为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不相同,进而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制定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此外,数学老师还可以将教学目标细分,在确定终极教学目标的同时,设置各个阶段的小目标,进而老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系统把握教材,而且能够为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2.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从上述数学老师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可知,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独特性,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方式都不相同,所以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学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能够加强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存在感,可以自然地拉近与老师间的距离,并且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积极配合教学,进而浓厚、舒适的教学氛围也会自然形成.例如,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时成立班级小组,学生能够针对数学问题进行组内探讨,学生在组内探讨的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学生间互相借鉴学习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与此同时,老师通过小组交流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参与教学
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参与教学,进而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图象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对函数图象进行动态展示,进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图象的变化,从而减少对三角函数的陌生感.利用多媒体设备参与教学,能够优化教学质量,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4.教师巧妙设置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数学老师巧妙设置情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有关三角函数的数学知识时,数学老师基于学生对三角函数知识的掌握,巧妙提出问题,进而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积极性.如三角函数图象有什么特征?三角函数图象间是否存在共性?在学习三角函数图象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呢?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进而调动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热情.综上所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并且创新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在高中学校中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霞.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15(09):87-88.
[2]段鹏.当代艺术融入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和教学模式初探[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14(06):54-55.
[3]任银玲.高中数学课前预习的布置与处理[J].数理化学习,2014,11(04):17-19.
[4]姜世武.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学苑教育,,16(15):39-40.
篇10: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有的高中数学教师不能经常应用数学实践活动的方法引导字生探索数学知识,为了节省教学资源,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高中数学教师可应用虚拟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数学;虚拟;实践探究式
所谓的虚拟实践探究式的教学,是指教师给学生一个虚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学习情境中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尽可能的利用现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学习,它是一种操作性较强,花费教学成本较少的教学模式.本次研究将说明高中数学虚拟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1.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始实践探究
虚拟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特点为,教师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时,不必开展实践性质的数学教学活动,而是要在虚拟的空间内为学生展现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探索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是对教学资源要求不高,能减少教学的成本,只要教师应用图片,教学PPT或一台计算机及投影就能开展教学活动.而这一教学实践模式对教师设计的虚拟学习情境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为学生布置出直观性强、典型性强的学习情境,学生才会愿意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比如以一名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向量的计算为例.这名数学教师给学生看了图1和图2,要求学生对着这两幅图形思考向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呢?这两幅图形就具有直观性和典型性.图1是一幅标准的平面向量计算图形,学生看到这幅图形,很快就能理解这幅图的意思就是要结合向量与向量之间的关系与三角形的定理来总结向量计算公式.当学生觉得自己可以理解了向量计算公式以后,又看图形2,发现向量的计算不仅是可以在平面的空间中发生的,它还可以是在立体空间的,那么当向量问题发生在立体空间时,又要如何总结它的计算方法.因为这名教师设计的虚拟数学问题一方面足够直观,另一方面又具有层进性,所以能够成为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方向.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虚拟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时,要为学生设计直观的、典型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以学习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为目标开始数学探索.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找到探究要点
在虚拟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呈线性的关系,学生的思维能力越强,就越能找到学习的要点高效的学习;反之,学生就会抓不住学习的要占,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虚拟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特点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依然以那一名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向量的计算为例.部分学生在观看图形1时找不到学习的要点.这一名教师就引导学生探索,图形1中的向量计算是一种什么样的计算法则?学生经过思考,认为向量计算呈现出一种加法法则,即仭鶤B=a,仭鶥C=b.那么可得到向量的计算公式:a+b=仭鶤B+仭鶥C=仭鶤C.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过去,在初中时代,学生学过哪些加法公式的法则呢?学生经过思考,认为以前学过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那加法的加换律和结合律能否在向量计算中适用呢?或者会产生变化呢?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开始了探索学习.这名数学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找到学习的要点,然后让学生开展数学探究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名数学教师应用这一个实验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当学生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尝试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结合旧的知识开始新的学习探究.高中数学教师实施虚拟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时,要培养学生的引维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类比推理、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来探论数学问题.当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以后,只要面对一个新的数学问题,他们就能结合这个数学问题的特点找到一个探究的切入点迅速地开始数学探究活动.
3.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优化学生数学知识系统
部分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时候,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习惯一边探索数学问题,一边记录数学问题,在完成数学探索以后,他们就开始尝试整合数学问题,即时形成一套数学知识的系统.另一部分的学生则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习惯在探索数学问题的时候做记录,待这类学生完成数学探索以后,往往不记得自己曾经探索过哪些数学问题,获得了哪些学习成果.这两类学生学习效率的差异性是非常显著的,高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一边探索数学知识,一边能形成比较完善的数学知识系统.比如依然以那一名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向量的计算为例.那一名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记录:观察1、观察2……结论1、结论2……让学生一边探索,一边用笔画下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学生完成探索以后,教师引导字生开始整合向量加法的性质、向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性质、加法的三角型法则及平行四边型法则的描述等.待学生完成这一系列的知识整合过程以后,就形成了一张较为完善的向量加法知识系统.高中数学教师在实施虚拟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即时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系统,这是开展虚拟实践探究式教学模式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牛伟强.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课题与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欧阳熙琴.高中“数学探究”内容标准实施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篇11: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在人们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实践以及对教育教学如何实施的深刻认识,开始意识到以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割裂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助关系,过于凸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这要求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及时地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原则,挖掘、开发和构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数学的模式,从而使高中生在数学的探索学习中,获得一种自我肯定和满足的愉悦体验。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探索法;课堂教学;构建;实践
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自我剖析和自我总结思维模式,并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统筹的规划和有效地把握,特别是他们的质疑和探索思维比以往任何学习阶段都异常活跃。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认识到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构建多途径的学生探索性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的潜在自主学习能力转化为现实性,进而使高中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最大化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最终使高中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自我学习生涯中创造出更多辉煌。
一、营造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与以往的数学课程相比,高中数学课程更突显了理论性、逻辑性和实践性。特别是一些数学原理更加深刻,充满了内涵,不是简单地诵读或者讲解就能够明白数学的真谛,这需要把大量的时间教与学生来掌握,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去认真对高中一系列的数学原理和公式进行探索,从而挖掘出其内在的内涵和客观性规律,进而抓住高中数学的脉搏把各种数学问题一一破解,最终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更多的数学素养。例如:在进行《集合》这一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从学科特点来说,教师这个时候就难以用数学的语言向学生讲明白集合到底是什么,又如何演化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把设置好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仔细品味集合的概念并仔细研习集合的实例,进而自主地探索出集合这个学科知识的命脉,那么《集合》这一个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势必将在学生的主动配合下得以有效地讲授和把握。
二、开展学生自主探索
综合性地对高中数学教材以及编写进行综合性地剖析,不难看出高中数学的内容比以往学习阶段的数学要广泛,知识点更加繁多,逻辑关联性更强,知识原理的铺设范围广。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个实例性演示的课堂教学案例,把一个数学实例题通过层层拆解、知识点贯穿和内容关联等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最终把数学问题解析出来,通过这一教学实例解析过程,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自主探索性学习的思维和方法,意在引导学生敢于肯定自我和相信自我积极地调动自己的一切思维模式去解决数学问题,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制力,最终使自主探索学习模式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进行平面解析几何与正弦、余弦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视频的形式把名家精品课堂讲学播放给大家,让学生认真剖析名家如何针对一个数学问题找出解题的线索,应证知识点和逻辑推理的,特别是重难点问题上,怎样进行抓住主线抓住关键进行破解的,然后让学生认真对所进行的课堂知识点认真研读,找出核心关键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并利用好现有的课本教材以及学习资料,进行实例性找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从整体上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局性和系统的把握。当所有的学生都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后,教师给出一个相关联的类似题型,找一个学生进行课堂现场讲解,并要求学生要把解题思路和过程一一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不仅让其他学生来验证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和效果有一个了解和把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放松去探索、让学生去解决、让学生去总结的自主探索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白了数学学习的方式,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内在潜能,从而有意识地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最终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技能。
三、教师合理点拨和强化实践
注重学生的.课堂教学自主探索学习模式,就已经很明显地表明让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成为自我学习的规划者、推进者和评价者,而不再由数学教师来代替。这种教学环节就在于弱化教师的课堂主导性和讲授性,而是把课堂时间和空间由学生自己把握,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展开课堂知识的剖析,教师不干预学生的自我性学习探索活动,只是在学生开展的活动过程中经常性地进行学习进度巡视和监督,对于学习进度出现障碍的学生给予及时的点拨。通过学生的这种自我分析问题和探寻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以及内在的关联性,从而形成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最终提升学生的解题综合性技能。另外,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演绎技能,高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实战练习教学环节,对于高中数学题型来说,总是基于一定的内在规律只是从形式上给予变化而已。教师以一定的典型题型为例,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者多题一解的示范,让学生认识到灵活性运用知识点和扩展解题思路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联想和类比思维能力,最终建构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系。
四、结语
高中数学学生自主探索法课堂教学模式应是革命性的、创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而且转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片面性认识,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最终建构了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篇12: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工作涌现出全新的探讨,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高中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如何使用现代化教学理论指导教学的开展,是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其中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不论是理论还是在实践的研究方面都对革新中学数学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学案导学”的内容与作用
“学案导学”即字面意思,是一种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新型教育方式,主要是以教师的教案为载体,通过导学的手段进行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所以,“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学案导学”的教案教学模式,通过对每节课每个知识点编写教案,并以此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将预习的成果反馈给教师,及时提出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充分在课上与同学进行讨论与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反馈J庸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对知识点的引导以及整理归纳,倍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J贯。通过新型教学膜式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由教师作课堂主导的局面,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更多地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顺应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全方位倍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改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抽象多于具象的学科,并不容易理解。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学生想听但听不懂,也很难跟得上教师的节奏,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学生难免会对数学知识感到无聊,甚至会产生抗拒和抵触学习数学的心理,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J庸,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而如果将“学案导学”引人到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去,通过其特有的导向性功能,利用教师编写的教案,创设科学、合理且富含趣味性的教学场景,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J贯,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倍养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创设教学场景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资源,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场景充分融人到教学过程中去,对此,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公式、函数具象地表现出其中蕴含的知识道理,有助于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导学教案的编写与实际案例
导学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其教案的编写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应当明确导学教案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性,并清楚地意识到导学教案与普通教案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即导学学案需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学生的基本情况,所以也就需要教师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性格、爱好、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数学学习基础等等,由此来灵活地调整教案的编写,在编写的过程中还应当遵循多元化的原则,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完善导学学案的内容。需要注意,导学学案的编写应当充分结合教材实际,对于导学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应当与课本相结合,让学生可以通过问题查阅学案中的知识点,巩固预习的知识,进而达到“学案导学”教学法的教学目的。
四、学案导学法在高中数学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究
1高中教学导学学案的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充分做好导学案的准备工作,只有经历过精心设计的学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再加上导学学案需要为学生提供预习的知识要点,所以,导学学案应当提前一个星期着手准备。在经历过上文所述的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后,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网络查找所需资源,让导学学案更具吸引力与教学价值。
2学案导学在课堂上的应用与实践
教师在完成对教学内容学案的编写后,应当提前发给学生以供学生开展预习,并且,根据知识点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倍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此一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事先预习过,便能清晰地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所以,学案导学从根本上是学生做主体,由学案教师起引导作用的新型教学方式。比如,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学习中,axz+xb+`0,让学生充分明了不等式的解的推导过程,由此加深其印象,并服务于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
3高中数学导学学案在课后的应用
在通过预习以及课堂讲解之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将产生一定的认识,但在数学的学习中,仅仅懂得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需要相应的解题技巧与之相配合,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布置导学学案中的检测题,通过习题来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不懂的问题及时翻阅导学学案,能有效解决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其存在的知识盲点,教师也应当在对习题进行审阅时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便能积极投人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倍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倍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新课程改革对新时代人才倍养的主要目标。
篇13: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数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重视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合作能力也是学生重要的品质,良好的合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理解,提升学习效率,改进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发展有很大影响.合作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究和改进.本文结合当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对如何进行合作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教学;运用策略
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合作能力是评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完成一件事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相应问题的解决.
一、小组合作模式
小组学习的方式是合作教学的重要体现,小组合作能使得学生在小的群体中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使得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数学.小组成员的分配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究,小组的划分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较为细致深入的了解,明确每个学生的优缺点,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共同进步,达到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学生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造成的,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这些差异,有些学生对数学理解能力比较强,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有些学生却是相反,教师可以将这两个类型的学生进行有效结合,提升解题的效率,并且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能主动地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师在小组成员分配之前可以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测试,进而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让数学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带动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例如,我在对学生进行《导数》的教学前会对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测验,了解学生对方程解法的掌握程度,发现一部分学生能够将方程解答出来,但是使用的方法比较繁琐,另外一部分学生能使用较简单的方法,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错误,我会将这两部分学生整合起来组成学习小组,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导数的教学,学生之间的缺点很好地得到弥补,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对导数的掌握程度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
二、合作中学生主动性的体现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师生关系有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这实质上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在合作模式中取得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充分发挥学生在合作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使用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扮演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不要进行过多的干涉,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够碰撞,发现新的解题思路,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下阶段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指明解题思路的方向,防止学生将时间浪费在无用的学习上,保证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高效性.例如,我在对学生进行《三角函数的运算》这个章节的教学时,我会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先为学生讲述基础的三角函数运算公式,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的解答,并且只会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引导,不会过多的帮助,学生在这样合作氛围中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课堂讨论非常热烈,对三角函数的运算有了自己的看法,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使用合作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主动性的体现,这是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保证.
三、课外合作教学使用
教师仅仅通过课堂中的合作教学是很难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将合作教学运用到课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进而达到培养合作意识的目的.课外合作学习的方式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合作的方向,使得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合作状态,保证学生课外合作的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外合作的课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当天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加深记忆和理解,课外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例如,我在《集合》这个章节的课堂教学结束后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集合运算题目,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答,保证解答的准确性,这实质上是对他们的一种鞭策,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在第二天的批阅中我发现题目的准确率很高,并且对学生进行了表扬,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下阶段的数学学习中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课外合作教学的使用,这是对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的保证.总而言之,教师需要重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教学模式的使用.合作教学模式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合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取得良好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茜.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
[2]柴西芹.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篇14: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的日常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改革除了在教材内容上有所体现,其余的均体现在对教师的要求上.新课改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学方式,对现代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探索.随着对教学方式的深入研究,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本文将根据当前高中数学的教学状况,从“学、导、思、用”等方面分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环境的需求,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随着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不断深入,当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使得我们不得不对传统的课堂进行改革.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性教学是在结合了多方实践后确定的教学方式.它不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促使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有效性教学主要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中数学开展有效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高中数学的本质
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所讲内容,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所运用.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有效性教学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创设一个教学场景,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图形等内容了解所讲内容.这些方式从表面上来看确实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身为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创造教学场景的目的不是只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与情境相结合,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二)重视过程,忽视结果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有效性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也要对教学结果加以关注.有效性教学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但是往往会使学生忽视本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很明显,这样的课堂注定是失败的.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在可控范围内要使课堂充分活跃,从而进一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但要有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要让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思考,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这样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限制,传统教学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有效性数学教学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认为使学生学会数学思维比其他的更重要,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数学的实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有效性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一)通过提前预习和相互交流的方式加强数学学习
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学”.“学”在有效性教学中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目的事先对教学内容进行预览,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第二层含义是指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向小组成员进行汇报,通过不断讨论和交流的方式促使小组内部成员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学习的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搭配,让组内各个成员都能在交流中有所收获.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有效性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由以前的主导作用变成了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整体进度、氛围和展示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高中数学由于涉及的范围很广,难点和重点也很多,如何让学生在交流中受到启发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使学生在突破难点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总结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明确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的方式达到预设的教学要求.具体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听课感受和教学质量都得到全面提高.有效性教学要求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和总结,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带给学生大量的数学知识,这些数学知识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进行简单的计算,也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现数学的实用价值.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也使学生更能直观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不仅能促进高中数学课堂的发展,也能使教师充分重视有效性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转变,教育以及教学方式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正视这种变化,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对有效性教学方式不断进行研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周爱琴.创新理念,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成效[J].中国校外教育,(09).
[2]叶锦霞.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3]廖燕萍,陈建.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2).
篇15: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一学科是十分重要且基础的。数学对于学生的严谨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教授,而忽略学生原本该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改的逐步发展使“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得到重视,将其发展到实际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特点,并提出建议,以期为高中数学课程教授提供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研究;实践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被逐渐带进高中课堂。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课本进行个人的自主学习,将教师的指导作用放到辅助地位,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首先应该对于自主学习的模式重视并着力研究。
一、概述“自主学习”模式的主要特点
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主体性明确、独立自主意识的确立、能动性强、效率高效性强等几个部分。其中“主体性”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而以往的传统教学中,大都是以老师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使课堂变得枯燥,学生并不具备自主意识和能力。“独立性”则是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即使脱离了老师,也不应该丢失学习的动力及目标,还是应当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发挥学习过程中个人独立性。“能动性”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信任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习能动力得到发挥,让其自身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有效性”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成果。
二、“自主学习”观念的建设与培养
(一)授课教师积极改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数学授课中,教师习惯于灌输式教育,这直接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能力不强的被动局面。因此,为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加强,老师首先要主动接受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创造能力。
(二)学生对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多年的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基本已经习惯只听不想的学习模式,自主意识较低。因此,自主学习的教授方法的推行,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例如在数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从其发展背景展开,再根据实例教授,让学生在课程中发生兴趣,从而提高其自主意识。
(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提问能力
数学本身就是一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首先必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出问题留有余地,让学生在课堂中去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最后通过自主思考将问题解决。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具备启发性和针对性,使教学在循序渐进中取得进步。
(四)学生课前预习的自主能力的提高
在任何学习中,都应该让学生养成预习课本的习惯,这是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自主意识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养成深度思考、自主思考的习惯。教师可以适当指引学生通过上一堂课程的学习的总结,归纳预习内容,应对课堂教授进行明确有效的预习。另外老师在预习方法上的提点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三、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
(一)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学习当中,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的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其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设备把课程内容和重要知识点进行全面呈现。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脱离数学原本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学习兴趣,这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立足点。就例如在高中数学的空间几何内容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先进设备将空间几何立体进行呈现,这就有利于本课程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教学模式中注重小组合作
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小组组合形式进行学习,这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同学间的组合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协同互助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进行科学性分组,小组内相互带动讨论,在交流中发展自主意识,同时开阔思维。
(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与总结
自主学习意识的最后一步是课堂总结及反思,这是十分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写错题集的习惯,让学生在纠错的同时进行良好的反思,总结出学习方法与答题思路,让单一的学习变得多向性。同时课堂总结也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计划的完成过程中增加个人自主学习的动力,使数学自主学习更好地开展。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每一阶段的学习成果、态度、目标作出客观的总结,积累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地调节本阶段的学习心态和方式,在提高学生自我监督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心态和习惯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区别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运用新型的“自主学习”教学的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只有兴趣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把握自身的主导性地位,积极锻炼自身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更加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推广,广大师生需要一起努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江华贵.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16).
[2]韩长峰.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15).
[3]钱亚琴.高中数学前置性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篇16: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更加深入学习和理解各门学科的重要阶段,接触到更加抽象和广泛的学科理论,尤其是数学这门基础学科,不仅内容更加深入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学习难度比较大,而且面临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是填鸭式的听讲,而教师也是灌输式的讲解,师生缺少互动和交流,数学成为应试的学科,缺乏灵活性和科学性。对于这种现状,本文要从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优点和意义进行探讨,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探讨
引言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学,还需要老师的教,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也是统一的。但是很多教学都是局限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是被动且不积极的,教和学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兴趣,学的不够深入。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大,对课堂教学已经失去了兴趣,课下的书山题海和课外辅导才是他们重视的,而教师也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与学生缺乏互动交流。对于数学这门理论深刻且具有探究意义的学科而言,互动交流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学懂知识。
一、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特点
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新型教育背景下提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摒弃了过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是一种改进和进步。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非固有的主体地位,互动交流不仅仅要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学生之间也要互动交流,增加教学趣味性和积极性。互动交流教学模式下,师生互为主体,教与学辩证统一。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进行交互式的问答和探讨,师生双方是良性互动的。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主动的掌握理论知识,在轻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下获得智力和情感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基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意义
数学本身的教学目的一是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基础并作为解决各种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工具,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其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高考和成绩,更重要的是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互动交流,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的理念,指导教师和学生互动、沟通、共同成长,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整体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三、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应用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关键就是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改变过去坐在座位上被动听讲的习惯。教师要学会设计教材内容,创设更多有意义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分析。具体来说,互动交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情景创设
情景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际情景中学习数学理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创设情景探索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涉及到的随机事件及其概率,先创设情景,将生活中各种概率事件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尽量让学主动发言介绍自己所知的概率事件。然后,给学生们设定一个情景,让学生们去马路上数过往车辆,记录规定时间内红色车辆出现的概率并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行动起来,并进行思考,加深学习印象和理解。
(二)小组讨论
高中阶段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少,互动缺乏,互动交流教学模式不仅局限在师生时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进行探索。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数学知识,并最后进行总结分析。例如,在学习“数列”时,有很多公式,并且数列是考试重难点,各合作小组可以将此作为学习内容,互相督促和鼓励,小组间形成竞争,组织公式竞赛和难题竞赛,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熟练度。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合作学习,带动每个学生共同参与数学学习,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有利于建设良好班级氛围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改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
(三)自主学习
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就是要将教师的主体地位进行转变,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学生的依赖心理逐渐进行改进,学会自己主动思考和探究,学会主动询问和交流,不一味的依赖老师的讲解和分析,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编排和学生对知识点点的掌握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教学顺序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依据学生的现状和兴趣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自主学习。
结语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适应新时期新课改下学科教学的先进模式,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有更大的调动作用。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点比较生涩深刻,学生理解和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并且面临各科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学生常常力不从心,在课堂上不能够专心,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不大。互动交流,就是要让师生互动、交流起来,让学生之间合作、沟通起来。教师要积极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模式,无论是情景教学还是小组合作教学,都是要让学自己动起手来、行动起来,主动去学习和探索,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一改过去被动学习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也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汉卿.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模式的构建[J].教育战线,2015.
[2]周伟林.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
[3]石军.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合作-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刍议[J].教学改革,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