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管窥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性的对策论文

管窥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性的对策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管窥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性的对策论文(共含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强记”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管窥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性的对策论文

篇1:管窥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性的对策论文

管窥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性的对策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否让学生提问,怎样让学生提问,在某种程度上与教师如何确定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以何种理念去组织阅读教学等有关。要决好这个问题,“少教多学”的理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方向。教师应根据阅读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基础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学习。对策之一:转变教育观念,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学思想,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师的“教”要切实为学生的“学”服务,同时,教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环节和时间,正确对待教师的“少教”,给学生的“多学”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

1.按照新课程的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牢记学生是一切教学因素的根本,他们处于核心的地位,其他一切教学环节都要始终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应是知识本身,而是要放在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课堂中我们期待的良好的师生交流氛围应当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的需要、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应当是无拘无束的,应当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师生间的交流是情感上、心灵上的融合,这种心灵的交流可促使师生形成相互感知与理解、相互吸引和信任的互动关系。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用心体悟文本,读出作者的感情,读出自己的见解。

2.教学是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活动

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课堂中,学生如果不积极阅读,积极参与,积极发问,那么,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妙绝伦,学生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更难有深刻真切的体验。因此,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必须以学生积极参与作为基础。对策之二:留足思考时空,提供良好的对话空间。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还要避免学生提出低水平的问题。一节课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我们就必须对学生的提问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3.明确阅读要求,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空

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预习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让学生针对重点知识和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初中学生的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对事物有敏锐的感知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教师应当在课堂中为他们留足思考的时空,并提供良好的对话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阅读教学地任务。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厌倦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如果不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地发问,积极地展现,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对课堂的“兴趣”,失去对语文的“热情”。

4.调整教学思路,适时设疑启发

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有三类:第一是完全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或经过小组讨论解决的问题,比如课后标注以外的字词,对文中较浅显的语句的理解等,这一类问题就让学生自行解决。第二是对文章主旨内涵的把握和理解,这类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仍可通过学生讨论而获得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互帮互助,给更多的学生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学生在相互争论、相互补充、相互校正中得出比较一致的看法。第三类问题既关乎文章主旨,又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拓展性,如学生的讨论不能获得正确的理解而陷入迷茫时,教师就要把握时机,选择最佳突破口,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借着教师的帮助沿着正确的思路思考问题。此外,学生还可能提出一些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毫无价值的问题,教师应予以引导,以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但应点到即可,不必纠缠不休。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交流的一种生成,是精神的相遇,是经验的共享。学生提问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就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形式。从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完成文本的再创造任务,这个过程中教师虽然“少教”了,但学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多学”。“少教多学”,走向学生提问的课堂——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性策略与方法研究。

篇2: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论文

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论文

提要: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性的语文教学阶段,对于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升,语言意识以及文学素养的养成十分关键,不断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系统性地对于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素养进培养,有效地发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地进行对策分析,不断地优化教学,对于教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首先分析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问题针对性地进行策略探究,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做出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教育理念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地认识,不断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积极进行问题优化,是教育理念发展层面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角度出发,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引入新方法与新思路,能够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使得学生在高效高质量的环境下学习,积极意义十分深远。总的来说,不论是基于教育理念,还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促进阅读教学质量水平提升,有着十分显著的必要性体现。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的引导性不足。

通过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实践调研,发现主要的问题体现层面就是,阅读的引导性不足。首先,老师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基本是学生先读,老师在进行讲解的模式,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题地位,学生仅仅是被动地进行知识接受,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次,阅读教学引导性不足,还有一个重要的体现,即老师在阅读问题设置的层面体现了定式化思维,难以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单一化的问题设计使得整个问题的思考性降低,很多问题都是“你想说什么”,或者是“你想对她说什么”,亦或者是“你有什么感想”等等,这样千遍一律的问题设计使得学生的思维僵化,难以引起学生的解答兴趣。

(二)阅读教学的拓展性不足。

阅读教学中,除了引导性不足的问题之外,还有拓展性不足的问题体现,所谓拓展性不足,就是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单一地进行教学开展,没有有效地拓展。首先,在阅读教学开展中,没有基于阅读材料,对于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没有进行词汇应用,句式结构应用等知识点的拓展教学,仅仅解决阅读教学相关的问题。总的来说,拓展性不足,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引导性教学方法引入。

针对引导性不足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引导性教学方法十分关键。首先,阅读教学开展,不应当形成教学定式,应当灵活地开展教学。例如,可以在提问中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关键问题的讲解。其次,灵活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对于学生进行引导,即促进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基于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在阅读教学开展中,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其次,引导性教学方法,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教学举例,不断地进行比喻,不断地将多种教学资源进行引入,实现多维度地对于学生进行引导,有效解决当前阅读教学中引导性不足的问题。

(二)开展广义层面的阅读教学。

开展广义层面的阅读教学,主要有两个体现层面。其一,以阅读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开展词语,句式,习作等多种教学,使得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多个方面的提升。例如,基于阅读教学内容,分析某个词语的用法,针对阅读内容中的一段描写,开展仿写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二,广义层面的阅读教学开展,还有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根据阅读内容,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例如,在人物传记类的阅读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任务的背景知识,在景物描写的阅读内容中,了解实际的景物环境。广义层面的阅读教学,就是以阅读作为教学基础,多样化地开展教学,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发展,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

三、结语。

本文探究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能够对于阅读教学实践开展做出相应的依据。总的来说,重视阅读教学,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拓展阅读教学,是今后阅读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不断地引入新方法,新理念是关键路径,积极意义十分深远。

篇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及对策论文

引言

语文阅读对于初中语文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初中教师一定要在语文教学期间加大阅读教学力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并且对阅读教学的价值有足够的了解。教师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从现阶段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说,大部分初中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困境,因此为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需要采取对策。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但需要教师为其讲解具体的阅读技巧,还需要锻炼阅读技能,提升阅读水平,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从而有效改善学生思维能力较差的局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介绍许多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材料,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课本内没有的知识,视野就会变得开阔。同时,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综合素质会大大提高。所以,综合来看,在初中加大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2.1对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认识不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认识有所偏差,首先在教学目标上,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带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还需要让学生锻炼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但是一些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仅仅将阅读理解当成是教学目标,让学生做一些阅读理解习题,没有从技能水平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一些教师仅仅对教材和参考书目中的'课文给学生,没有从多渠道搜集阅读材料让学生学习,学生的知识面没有得到有效拓展。如果语文教师没有对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很好的控制,就无法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有清晰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2.2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更新不及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初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没有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更新课堂教学观念,这样就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一些影响。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还需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阅读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心灵的交流,学生可以充分感受作者在作品中所描述的人物和事物,从而体会到一种奇妙的情感,能够感受到作者表达的人生思考。教师需要站在这个角度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现阶段一些语文教师仅仅根据语文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产生了背离,因此教师一定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地改善教学理念。2.3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产生的一个问题。因为受到现实的客观教学条件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选择课本中比较常见的文体,没有根据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事情进行阅读教学,比如现实中的一些新闻等,一些教师的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在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没有更广泛的选择范围,将学生固定在教室里,以规定的一些阅读教材为基本的教学框架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理解、积累和感悟,在阅读中无法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

3.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的对策

3.1认清教学目标,抓住教学前沿。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充分认清教学目标,并且抓住教学前沿,一定要对语文阅读教学有充分的理解,并且在实际课堂中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迁移。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教学的前沿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例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课文阅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将阅读教学中所体验到道理充分吸收并且应用。3.2更新教学观念,拓宽教学内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更新教学观念,拓宽教学内容,因为阅读教学本身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所突破,利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一定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拓宽教学内容一定要从多方面提取阅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和体裁,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热爱语文阅读。3.3联系教学实际,积累阅读常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联系教学实际,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阅读常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留些时间自主阅读,学生需要具备理解思维和解题能力。课外,教师要根据现实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到更多的社会现状,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基本的阅读常识和文学素养的积累可以促进技能的提高。结语对于初中课程教学来说,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初中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还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语文阅读技能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学习,还能够提升初中生的整体阅读水平,所以需要从多方面对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进行研究,从而克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境,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篇4: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挑战与对策论文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挑战与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

1、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挑战;

2、正确认识分析遇到的挑战;

3、科学推进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文阅读教学

要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就语文教育教学而言,主要有三个通道:

(1)实施个性化阅读;

(2)实施个性化写作;

(3)实施语文个性化活动。本人就自己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作了反思,并对改进措施作了探究,现将反思探究成果展示如下,以供同仁分享。

一、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遇到的挑战

个 性化阅读,强调教师、学生、文本、生活本身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生活体验、情感经验对文本进行开放性的阅读,阅 读过程中提出个性化的问题,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以个性化阅读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从浅表层面上看,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并不复杂。然而在我们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却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一) 学生与文本沟通之间的困难。从语文教材编排来说,已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但上由于学生不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加之词汇积累没有达到文本理解应达到的要 求,于是学生很难将文本内容还原为生活内容。这样,文本与学生之间就形成了心理距离或知识性障碍距离。学生所进行的个性化阅读,往往停留于浅表层面,所提 出的问题也就很难达到文本所预设的高度。

(二) 学习过程的多样性与学习结果的非条理性。语文个性化阅读要求根据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知识结构水平对文本进行阅读探究,提出个性化化问题,教师 再依据学生个性化阅读生成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探究,一节课终了,学生生成的知识就显得零碎,缺乏体系性;反之,如果依据教师的个性与情感体验来预设问题,那 么,新课程的课堂与“大一统”教学模式相比,差别就很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构成限制,因为既然问题是由教师预设的,个性化阅读的指归基本又是趋向于统 一。

(三) 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与学生数量的相对过多,导致新课程课堂教学之中实在难以落实新课程理念中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要求。个性化阅读实施中,机会总 是被那些思维敏捷、反映迅速的优等学生抢占;那些思维进程相对缓慢,学习相对滞后的亚优等生往往丧失了提问或回答的机会。如果时间长了,将会导致“优者更 优,亚者更亚”的问题。

(四)课程容量的相对规定性与有效讨论的相对费时性,导致个性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论为“形式化”。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如果过多将课堂时间的主权让渡给个性化阅读主体的学生,就会导致某些教学内容的无法上完,遭到学校行政主管及学生家长的'非议。

(五)最让师生感到棘手的问题是:教学改革的先行性与考试方法改革的滞后性,使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大打折扣。

(六) 学生个性化的有限性与文本理解个性化的无限性也始终困惑着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可开掘空间。个性的丰富性取决于个人主体的知识积累程度,视野开放程度,兴 趣的广泛限度,想象力达到的水平,而这些因素又是在特定区域空间的有限度时间内难以突破的。于是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中,出现“思维闪断”的现象较 多。

以上六大方面的挑战,在偏远乡村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它们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们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

二、怎样面对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进程中遇到的挑战

正确面对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是我们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

怎样正确面对呢?本文认为:

(一)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既要看到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遇到的挑战,也要认识到实施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给当前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

1、实现了师生互动,取缔了“满堂灌”,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找到了路子。

3、为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条件。

4、为学生养成自主提问和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做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二)要全面分析遇到这些挑战的原因。据我个人分析,遇到这些挑战的原因如下:

1、心理障碍因素。作为学生是因为心情紧张,不懂得认知心理学中的规律,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学习心理,甚至误认为积极提问是卖弄、出风头,因此本来已产生了应提 的问题,也默不作声,使教师误认为是学生基础过差,无法提出问题;作为教师,一方面,由于受教学任务的束缚;另一方面,担心对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结果评估 不健全会影响自己的切身利益或教学“既得荣誉”。

2、方法与技巧因素。一方面,学生尚处于传统接受式学习思维定势之中,无法掌握个性化阅读的技巧,仍处于初始水平,因而提出的问题虽然具有个性化特征,可是系 统性不强,指向重点难点的思维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教师也刚出炉于“讲析式”模式之中,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不完全把握,没有达到熟能生巧、游刃有 余的境界。

3、学校和社会因素。到目前为止,《课课标》已颁布实施了七年,我们的教研机构尚未出台正式的教学评估方案,以致学校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仍然唯分数是从,社会评价学校也惟升学率是从。

4、人文环境因素。我国从古到今,人文环境缺乏科学而健康的体系。总是游离在“一好盖百丑”、“一眚掩大德”的边缘化人文状态之中,对于名人捧之有余,对于正在经历艰苦创业的人有漠视至极,甚至是“冷嘲热讽”,缺乏必要的人格尊重传统。于是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就停留于非好即坏的格局之中。

(三)以科学发展观认知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遇到的挑战。

1、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也就是新课程改革遇到的挑战。这是将我国人才培养由复制型向创新型转化历程中必然要经历的。

2、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的挑战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3、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必须经历:探索——成长——发扬光大的过程。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亦是如此。

三、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改进的有效策略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关键是要克服当前遇到的挑战,而这些挑战有的是属于学科设置与教材设置的问题,有的是属于教育教学结果评价体系的问题,也有的是属于教育发展规模方面的问题,该文本中重点探究属于语文个性化阅读自身的问题。

怎样改进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呢?我们的有效策略是:

(一)师生个性化综合策略

语 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将学生个性化与教师个性化结合起来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个性化阅读侧重在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的问题预设与探究上;学生个性化 阅读侧重在以学生主体个性化问题的产生与探究上。这样一节语文课中,就呈现出两个鲜明教学环节:一是师生共同探究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探究中,教师根据 学生探究的结果作出中肯评价,需教师补充完善的则作补充完善,不需要的就以学生探究的成果为准;二,师生共同探究由教师根据目标预设生成的“个性化”问 题,先由学生主体进行对话、交流,最后由教师作出必要的补充与扩展,以收到教学双赢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过程不是固定程序,而是灵活穿插,以体现课堂 教学的灵活性与丰富性。

在《食物从何处来》一文的教学案例中,我就采用了这样的策略。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阅读提出了以下问题:1、第①自然段与第②自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2、介绍自养与异养的顺序是否能颠倒?3、人和其它动物获取食物的方法有什么差别?4、“必须”与“必需”能不能互换?5、这篇课文说明了哪些内容?6、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7、“赫赫有名”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鼎鼎有名”?(这些问题是由学生个性化阅读时七前八后的提出来的。)而作为教师,我以个性化的身份提出了如下问题:1、请给“光合作用”下一个定义。2、文中表明说明文准确性的词语很多,请举出例子,并说明能否删去及其理由。3、请同学们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述其内容。4、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这些问题是预设于教案之中,以备伺机补充的)。通过这样的组织方式,既体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又落实了理应在该文本中落实的教学要点,教学效果十分明显,教学过程也变得活泼有序。

(二)个性化问题课堂策略

该策略的运用,主要是因为当前学校学科设置较多,且有的学科作业布置过多,学生无法在课堂之外找到与文本交流的时间。于是,有计划地将本属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让渡给学生,由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结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在课本上提出不低于5个的不同层面与角度的问题,由学生学习小组自由探究问题的可能性答案。经过扎实的学习后,下次课来组织教学,就避免了因为学生与文本接触不够而出现的“学生个性化主体缺失”的无效状态。

(三)个性化阅读培训策略

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阅读学知识,如果一开始就使用我们所谓的“个性化阅读”,学生自然无所适从,出现“废时低效”状态。我考虑到这种实际,总是在开学的前几节课对学生实行培训,其主要内容有:

1、文体阅读要领。如:说明文阅读快捷方式;记叙文阅读快捷方式?诗歌阅读的快捷方式等。

2、语文普适性阅读思维定点。字词句段之含义、语法、修辞、逻辑、写作技巧、布局谋篇、衔接过渡等。

3、个性化阅读案例示范观摩。让学生以案例中的学生作为榜样,这样学生既得到方法指导,又受到身临其境的感染,激发了个性化问题探究热情。

4、教师个性化阅读示范。教材文本示范法。在教《大自然的文字》一文中,我的个性化阅读创新是:作者在说明大自然的文字时,用例较少,我给文本补充了:山顶之 湖泊;学校附近河流两岸,仅一河之隔土壤颜色截然不同等例子,并把这些文字的可能性含义分析出来,学生分享后,茅塞顿开,原来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纯个性化 阅读示范法。我最近正在研读《红楼梦》,且已写了将近2万字的阅读笔记,我将其抽出一部分与学生分享,学生分享后,个性化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

通过实施这个策略,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胆量增强了,个性化阅读的技巧提高了,阅读热情强化了,效果十分明显。

(四)“八面受敌”与“白描化”策略

教 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将教材篇目进行重组与筛选,让那些缺乏典型的文章先靠边站,而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篇目,就带领学生对它们作无限制个性化探究 学习,不惜“重金”,让学生在一篇文章中就几乎落实了所有教学目标,在“八面受敌”式“大扫荡”后,又带领学生去那些小城堡里打一下“游击战”。

通过实践,这种近似于文章学中的的详略原则处理教学过程的方法,效果也是奇特的。

(五)“相容并包”策略

这里是指教师在组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不拘一格,广泛借鉴古今中外的阅读教学经验,为我所用,找到适合于自己和学生的东西,使之产出神奇效果的策略。

我在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将程汉杰“实用快速阅读法”与个性化阅读法结合起来给学生进行指导,就明显提高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速度,缩短了学生个性化阅读所用的课堂时间;将魏书生的民主化科学化语文教学管理方法引入自己的个性化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增强了实效性。

当然,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还有许多,只要我们能作不断的探究,一定会找到更加有效的策略。

总之,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论我们在当前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都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韩雪屏着 四川教育出版社 10月第2版);

2、《云南教育(增刊)》(刘杰主编2005·6·刊);

3、《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吴效锋主编 沈阳出版社6月第2版);

4、《走出学校教育的误区》(赵建华 田夫 垒编着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7月第1版);

5、《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总编 李黎明 云南课程教材研究杂志社2005·5—6期)。

篇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以及实施对策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不可不提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缺乏一定的学习能力,而阅读教学是为学生更好地输入知识的途径,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其地位尤其重要。然而,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大大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率。为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展开研究,并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对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对策

阅读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不断输入知识,扩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为此,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注重阅读教学,着眼于阅读教学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阅读技巧不足、缺乏读写意识、阅读习惯不良等问题,影响了阅读水平的提高,亟待引起重视。

1.1阅读技巧不足:阅读需要讲求技巧,技巧是弥补学生阅读理解的重要砝码。然而,由于刚刚接触阅读的时间不长,很多小学生缺乏阅读技巧,而教师也较少传授阅读的技巧,导致小学生在阅读方面事倍功半,逐渐丧失了阅读的信心。

1.2缺乏读写意识: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听和说是相辅相成的,读和写是互补共进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具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意识,那么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还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然而当前的小学生以及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并没有树立良好的读写意识,以致阅读效率也难以提升。

1.3阅读习惯不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小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阅读时坐姿不正确,句子读不通顺、不当返读、指读、逐字阅读等,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影响到了学生的阅读效率,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篇6: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以及实施对策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传授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读写意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多措并举促进阅读教学的实施。

2.1传授学生阅读技巧:小学生缺乏阅读经验,所以在阅读技巧方面存在欠缺,为此教师应该注重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教给学生一些小策略。比如:在阅读过程中,从题目入手,重点阅读文章每段的第一句话,阅读结尾,因为这些句子都是能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抓经常出现的关键词,这是文章的文眼;读问题,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这些技巧都可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阅读经验更丰富,使其阅读效率得以提升。

2.2培养学生读写意识:读和写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理清这个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齐头并进。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有意识地带领学生理解课文的表现情况,理解语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写作知识,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么样立意、选材、安顿层次结构和遣词造句的。可是教学中一定要将有关知识用最浅显的、适应小学生认知本领的语言来表述。假设,不妨将“立意”说成是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或中心意思,将“选材”表明为针对主要意思所要写的内容等等。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写作知识了解了阅读教学中的重点,通过阅读技巧又了解了写作的要点。读写结合,大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2.3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不仅需要阅读技巧,更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为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以下几种阅读习惯:(1)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坐姿:阅读坐姿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视力,还影响到了学生的脊柱发育。为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坐姿,对不良的坐姿进行督促和提醒,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恰当使用工具书,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阅读辅助方法。为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教学生在预习、朗读、自学的过程中适时使用工具书,利用工具书及时解决疑惑,加深印象。(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阅读卫生,就是阅读过程中爱护书籍,不在书本上乱涂乱画,勾画重点时要整齐、美观。(4)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阅读习惯:很多时候,学生阅读过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此阅读就会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字词,抄写优美的句子等,以加深印象。(5)培养学生专心阅读的习惯:所谓专心,就是身心合一,聚精会神。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阅读时应尽力避免干扰,做到安静,空气清新,光线适度;保证学生作息合理,因为作息不定时是分散注意的主要因素,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有利于专心阅读习惯的养成;保证学生的学习地点的固定,学习场所单纯固定,可以控制心理倾向;还要培养学生形成默读的习惯,因为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提高阅读专注度。做到这些,就能逐渐使学生养成专心阅读的好习惯。

3结语

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是一项重点,也是一项难点。由多年教学经验可以得知,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从一点一滴出发,教授学生阅读技巧,使学生掌握技巧,游刃有余;培养学生读写意识,使学生的阅读同写作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受益终身。当然,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创新阅读形式、加强课外阅读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得出更完善、更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振国.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17).

[2]蔡银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之初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5).

[3]谢启华.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篇7:小学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对策论文

当前,大部分研究者从“语文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革趋向出发,重新对待并思考外国文学阅读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意义[1]。人们珍视优秀外国作品,其彰显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展示了人类的精神轨迹,并给以美的视角[2]。阅读教学即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教材为基础,有目的、有规划、有步骤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3]。彭伦认为经典阅读要得当要有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4]。因此,外国文学作品才会出现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随着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断实践与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一、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世界文化的互相交流与融合,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施教学的任务显得格外重要,这关系到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广博的人文精神,是否具有世界公民的多元文化理念。世界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批判地汲取优秀的养分,是一个民族文学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5]。从一代文学大师鲁迅、茅盾、巴金,到当今文坛的俊杰,他们都从世界文学中吸取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小学生具有审美和基本的阅读水平,而加强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研究,并且对学生加以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精髓、道德理论,提高文化审美能力,亦可以培养阅读个性,提升文学素养。同时,丰富小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文化积淀,唤起阅读兴趣。

二、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外国文学作品的概况与特点

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有55篇,约占1至6年级共12本教材总课文数量的26.19%。这个数据中显示着外国文学作品的数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占有一定比重的。这55篇外国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编者的中心思想: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弘扬优秀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适当适量安排。在数量上说,总共有55篇,这些文章都是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很经典的一部分。55篇外国文学作品约占12本教材总课文数量的26.19%。从这个数字中可以看出外国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作品体裁上讲,可以分为主要的六个类别:寓言、记叙文、说明文、童话、叙事性散文、小说。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不同类别的文学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且了解各样作品的风采。在这其中,记叙文为主要类别,通过讲述人物、风景等线索展现中心思想。其次,小说、叙事性散文也占有一定的比重,童话、剧本等所占的比重较少。

三、小学语文外国文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与外界的一种交流方式。通过阅读可以陶冶性情,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进行内心的交流。任何人都应该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汲取营养,从而丰富内心世界,增强感受力。因而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对知识与能力这一方面在实践中十分重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的完成也有显著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该目标有些细节仍应该被重视,比如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占用课堂大部分时间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教师认知偏差。在小学语文外国文学阅读教学以及教师的认知结构中,传统观念仍然占据了教师的主要思想。教师认为基础知识是一个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因而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生字词、做练习卷纸这样的基本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师不重视外国文学作品,将本土的文学作品看作主流教学内容。并且认为本土文学作品教学起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母文化。无论从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视程度上还是在阅读教学的内容结构时间分配上,教师的教学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偏差。

2.淡化“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从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来说,小学语文外国文学阅读教学的效果不是那么臻美。在外国阅读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人对于方法的掌握,因此对于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个维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第一个维度效果好。现阶段小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教师仍然是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只需要跟着老师的思维,完全没有任何个性思维的发展。教学方法也是单一化,主要是学生单一化地阅读教材、寻找有关的教辅材料去理解作品背景知识。在僵硬化思维模式中,其教学效果远远不及预期效果,学生只学会将知识学死,死记硬背把卷面的题学会,从而使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走向一种偏颇的模式,缺乏灵活性和阅读的主体性。

3.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这是三个维度中要求最高的目标,同时,这个目标也是一种隐性目标,因为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这一目标不能够直接地展现出来,它需要时间的验证,从而得以体现。这一目标没有直接的量化或精确化的比较,其本身的完成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较难以把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忽视对教材的情感内涵挖掘,更多以态度说教或者直接灌输学生一种价值观和情感观为主,学生的积极性更是调动不起来。如此一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实施起来更是呆滞木讷,触及不到学生内心真挚的感受,更回归不到学生生活的本质。因而语文的人文性就无从体现,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审美力,亦不能使学生领悟作品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等。所以在小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四、小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有智慧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添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从学生需要出发,适当地选择并且运用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学习模式,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研究。

1.提高专业素养,改变传统观念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掌握能力对于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但是在现实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外国文学专业素养并不够。在大学期间仅仅学了一学期的知识,而且在其他的时间并没有继续学习深造。因此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多阅读不同时期的外国文学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到不同外国文学作品内涵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把课讲明白、讲透彻,才能让学生深刻明白外国文学作品的内涵。使学生真正学好外国文学,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的主角让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单纯的讲解改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比如,课本剧、续写故事、情景展现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并且亲身感受到作者的深刻情怀。相对应的,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对教学有一定的掌控能力而且还要对现场教学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由原来单一的讲解模式转变为导演模式,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厘清中西方文化与背景的差异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精神的重要载体,它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心灵历史。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人教版小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中,有几篇是科普类文章。如法布尔所写的《蜜蜂》《蟋蟀的住宅》,法布尔从身边的自然界出发,探寻身边的小动物是以怎样的状态去生存,寻求这个世界其他的生命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而这正体现了西方人的一种理性的思维。而《小英雄雨来》《黄继光》等文章,体现中国人的感性思维,重视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以及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价值。通过对比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中国人偏向感性思维,更重视对生命的思考;而西方人偏向理性思维,去探索身边的事物并且求证问题的本源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搜索有关的外国文学作品,增加阅读量,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力。

3.正确把握教材,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而言,对课文的把握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学形象,品读文学作品的语言以及艺术的表现力。教师应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情况进行恰当的教学把握。例如,对于剧本或散文类型课文的讲解应该采用整体把握的方式。整体把握是指对课文文本的大体掌握,不是指把整片的文章从字到词,从每一处细节都掌握得非常透彻。六年级的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抒情性散文。这样的课文就非常适合整体感知,把握“这片土地为何那么神圣?”“这片土地指的是什么?”点到为止,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设情境、理解文章。每个人的经历与理解不同,自然对课文的欣赏角度也会有所不同。要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理解,而不是给出标准答案。寓言和一些有寓意的叙事性文章却不适合于整体把握,需要细细品读,挖掘课文的深层次含义:这篇寓言到底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学生学到了什么?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要详略得当进行点拨。

4.开发与外国文学相关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6]。叶圣陶先生认为习惯必须通过语文教材而有所养成。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数量只有55篇,对于提高小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必须衍生出更多的教本。一本好的外国文学作品的校本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要展现更多国家的优秀作品,其宗旨就是吸纳人类多样文化精华。课文题材包括人物传记、科技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人间冷暖都要有所涉及。体裁方面也要丰富多样化,要有散文、寓言、小说、诗歌等,注重拓展和运用。所以,编好一本校本教材,就必须对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排体系要深入了解,要做到对教材的全面认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总之,教师要深入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的特点以及阅读教学现状,并且对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排体系深入了解,要做到对教材的全面认识,这样才可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从而真正做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参考文献

[1]赵笙丞.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2]朱维之,赵澧,黄晋凯.外国文学简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5.

[3]陈光基.怎样上好语文阅读课[J].吉林教育,2010(31).

[4]彭伦.经典阅读当随时代[J].云南教育,2003(31).

[5]陆喜培.全球化与民族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广西民族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6]李世春.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主要区别[J].教学与管理,2006(8).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管窥语文阅读教学主动性的对策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