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知识传授的途径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知识传授的途径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知识传授的途径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共含15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爱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知识传授的途径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篇1: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知识传授的途径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知识传授的途径

邵淑萍

目前,中学的英语课堂教学仍属一种“知识”型的课堂教学,即将英语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语法规则和用词规则的详细讲解和词语的机械性操练,而忽视了对所教词句语用规则的传授。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语法条文记了许多,单词也认得不少,但一用英语进行交际,就不尽人意了。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1、结合语用知识讲授语言知识

简单地说,结合语用知识讲授语言知识,就是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或称交际意义)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理解语言的意义并学会表达。众所周知,语言的使用是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的。在具体的言语交际环境中,语言形式的选用总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当我们想要表达“要他人把房间里的窗户关上”这一交际意义时,英语中至少有以下几种语言形式可供选用:

1) Please close the window.

2) W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

3) Don’t you think it would be better to close the window?

4)You might close the window.

5) It’s cold in here.

然而,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则要求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否则就会造成语用上的错误,达不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形式的教学主要体现在语言难点(即词语和句子)的教学上。教师对语言难点的讲授基本上还停留在对词语意义的解释和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这一层次上,而对词语和句子在实际运用方面的有关知识则传授得很少。笔者认为,这种脱离相关语用知识来讲授语言形式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例如在教“dog”一词时,如果不适时地介绍一下英美人使用该词的一些情况,学生在运用中就很难体会出“You are a lucky dog.”和“Every dog has its day.”这类句子的褒扬之意。又如在讲授“You’d better do something.”这类句型时,若仅仅局限于从语言形式方面对它进行分析解释,而不从语用的角度来说明它的使用情况,则很难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类句型的用法。

2、提高课堂言语交往的质量

课堂言语交往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用语言进行的交际,如课堂指令性话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说和写,以及教师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评价等。课堂言语交往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自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课堂语言的交往的话语结构、语言特点及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推出了不少模式和理论。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处在理论引进和介绍阶段,不少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还没有意识到课堂言语交往对学生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教师式语言由于具有语句较短,语法结构简单,抽象难懂得词少以及发音较清楚等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堂言语交往向学生传授语用知识和提供语言使用模式,对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些英语课堂言语交往除量少、范围窄外,其语言运用也不符合英语的语用规则。现仅举一例予以说明。

(对话的背景:在听完一段有关Mary和Linda的电话对话录音后,教师就对话内容提问。)

Teacher: Zhang Ran,when did mary say she would go to Spain?

Zhang: In the coming winter.

Teacher: Use a whole sentence.

Zhang: Mary said that she would go to Spain in the coming winter.

Teacher: Good. Sit down, please.

说明:在上述这个对话片断中,学生起初仅用了一个省略句的形式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而老师并没有“接受”她的这种作答形式,继而要求她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来作答。其实,学生起初的作答完全体现了自然言语交往的话语模式。它不仅语言形式正确,而且也符合会话合作原则。相反,当她按老师的要求,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作答时,虽然句子在语言形式上没有毛病,但却不符合语用习惯。根据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理论,在言语交际中,说话应尽量清楚、简炼和明白。如果在该简炼的地方罗嗦,则违反了会话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

课堂言语交往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和提高这种交往的质量,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积累自己的语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驾驭课堂言语交往,使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传授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的作用。

篇2: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知识传授的途径

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知识传授的途径

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知识传授的途径

邵淑萍

目前,中学的英语课堂教学仍属一种“知识”型的课堂教学,即将英语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语法规则和用词规则的详细讲解和词语的机械性操练,而忽视了对所教词句语用规则的传授。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语法条文记了许多,单词也认得不少,但一用英语进行交际,就不尽人意了。因此,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1、结合语用知识讲授语言知识

简单地说,结合语用知识讲授语言知识,就是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或称交际意义)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理解语言的意义并学会表达。众所周知,语言的使用是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的。在具体的言语交际环境中,语言形式的选用总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当我们想要表达“要他人把房间里的窗户关上”这一交际意义时,英语中至少有以下几种语言形式可供选用:

1) Please close the window.

2) W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

3) Don’t you think it would be better to close the window?

4)You might close the window.

5) It’s cold in here.

然而,在不同的言语环境中则要求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否则就会造成语用上的错误,达不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形式的教学主要体现在语言难点(即词语和句子)的教学上。教师对语言难点的`讲授基本上还停留在对词语意义的解释和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这一层次上,而对词语和句子在实际运用方面的有关知识则传授得很少。笔者认为,这种脱离相关语用知识来讲授语言形式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例如在教“dog”一词时,如果不适时地介绍一下英美人使用该词的一些情况,学生在运用中就很难体会出“You are a lucky dog.”和“Every dog has its day.”这类句子的褒扬之意。又如在讲授“You’d better do something.”这类句型时,若仅仅局限于从语言形式方面对它进行分析解释,而不从语用的角度来说明它的使用情况,则很难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类句型的用法。

2、提高课堂言语交往的质量

课堂言语交往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用语言进行的交际,如课堂指令性话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说和写,以及教师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评价等。课堂言语交往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自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课堂语言的交往的话语结构、语言特点及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推出了不少模式和理论。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处在理论引进和介绍阶段,不少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还没有意识到课堂言语交往对学生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教师式语言由于具有语句较短,语法结构简单,抽象难懂得词少以及发音较清楚等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较理想的“可理解

[1] [2]

篇3:浅议英语基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发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育的目标 (一种比较全面的目标陈述)

英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获得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运用英语进行思想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力等),并在思想品德和艺术方面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陶冶。

以上的表述,既包括了英语教学的具体任务,即传授英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也包括了发挥英语学科的全面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德育、智育、美育诸方面得到培养。

英语基本知识的传授

有关英语的专门研究既深且广,包罗许多专门的学科,在语言学 方面就有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心理学、修辞学、文体学、英语史、词源学等等;在文化方面有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等。这些学问都有完整的体系与内容。学习英语的人不可能对这些学科都具备很多的知识,但是,他必须掌握其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特别是 在语音、语法、词汇以及英语国家文化几个方面。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与提高,有关的知识就愈加丰富。这里谈到的只是最基本的几个方面。

首先,语音方面。语言都是首先靠声音来传播的,书面的语言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语言是发音和意义的结合,每一种语言都有不同语音和发音系统。故而,学习这一套特殊的语言和发音系统就成为学习某种外语的第一步,也就是学习这一外语的基础。语音学好了,对于以后发展口语,提高听力,记忆词汇和语法规则,乃至提高阅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掌握语音的基本知识与发展语音的能力是分不开的。英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单音的发音,声音的区别性特征以及重音 和语调。所谓语音的能力,包括敏锐的听觉(能区分细微的发音差别 ,把不同的声音与意义顺速连接起来),良好的发音(准确掌握发音部位,掌握重音与语调)以及听觉与发音的控制与协调等。中国学生在语音方面需要话很大的工夫才能初通门径。这就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注意力与观察力,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第二,语法方面。英语语法包括词形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两大部分,这些规则都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任何人想运用英语 表达思想,就必须遵循这些规则,否则就无法被别人理解。任何语言都有这样的组合规则。打一个比方,如果把语音比作一座语言大厦的基础,那么语法就是这座大厦的框架和结构。没有了框架和结构,即使有很多的词汇也无法形成有意义的语言。

把英语语法规则变成运用自如的习惯,总是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做到。首先,汉语语法中没有词形的曲折变化(名词的数,动词的时态变化等等),中国学生在英语的实践中就往往忘掉或忽略了这些变化而犯了语法错误。其次,在句子结构方面,中国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汉语规则来造句,说出来的是汉语式的英语,有些话对方听不太懂。学习语法规则需要牢记相当多的语法规则,但是光是死记硬背容易厌烦,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在强调记忆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 观察力和推理能力,引诱他们自觉地在许多语言现象中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许多句子来总结出一种语法现象,这是运用归纳法;也可以根据一个语法规则来造出许多句子,这就是运用演绎法。为了弄清一个复杂的长句子的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

第三,词汇方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英语最常用的基本词汇大约为1000个左右。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词汇就可以满足交流思想的一般需要。如果要在其他专业方面交流,则需要更多的词汇。词汇是构成语言大厦的基本材料,如果只有语音基础和语法框架而词汇材料不够,仍旧不能该成完美的大厦。

中国学生在掌握英语的词汇是困难也不少,除了上面说的词形变化很复杂之外,还有下列一些问题:英语词汇(例如go 或come)和汉语相应的词(例如“去”或“来”)在意义上并不完全对等,而只能说是部分对等。因为英语的go 或 come 还有许多其他意义和用法。学习者往往习惯于把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简单地对等起来使用,以致造成错误。再举例如:“红”在汉语中可以暗含“喜庆”的意义,red 却没有这种意义 ,有时会暗含angry(愤怒)的意义。学习英语词汇,还必须有构词法的基本知识,懂得词根、前缀、后缀的划分和大体的意思,以便于分析和理解词义。另外,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者最好有一些词源学的知识,因为英语的演变很多,有大量的外来词和源自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汇。了解了这些之后,学习英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也就比较深入。

当然,掌握英语词汇和学习语法一样,不要孤立地死记硬背,而要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去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得准确清楚,记得牢固。通过一个词在许多场合下 的运用,学习者就能够观察理解这个词的多种意义、它的习惯用法和搭配。由此可见,学好英语词汇光靠记忆力也是不够的,需要观察、分析、记忆、联想、想象等能力的互相配合。

第四,英语国家的文化方面。这里的文化是广义的,包括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研究英语必须注意他在社会上使用的状况与规则,这也就是社会语言学、语体学、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即使是初学英语的人,也必须懂得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才不至于和英语国家的人们交往时违反习俗或产生误会。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语言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中外之间的了解也更加广泛深入,这种大环境迫切地要求外语水平的顺速提高。教育者理应总结过去英语教与学的丰富经验,在帮助学生增进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基本知识方面,提出新观念,尝试新方法,发现教与学的规律。

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

根据教育心理学,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就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者接触了一系列的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新符号,从中获得意义,并且能保持住这些认识,那就是获得了有关英语的知识。所谓技能的学习,就是掌握在特定目标下的操作方式。就学习英语技能来说,学习者不仅明白了 各种语音、语法、词汇现象的意义,而且能够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器官进行操作,达到通过语言接收信息和表达信息的目的,这才算真正学会了英语。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只满足于取得一定的知识,而应当把重点放在技能的掌握方面。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如果不学会这种工具的使用与操作,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语言的技能一般可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他如翻译、复述、听写、讨论等活动都是上述四种基本技能的综合变化。其中听与说属于口语技能,读与写属于书面技能。一般认为,听说约占人们交际活动的四分之三,而读写只占四分之一。许多外语教育专家都主张,听说应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占领先地位。学习一种外语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口语技能入手。理由如下:首先,口语是书面语发展的基础;其次,语音是语言的基础。然而,在目前条件下,从教师方面说,相当一部分教师未对口语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偏于知识传授,没注意学生技能的培养。从学习者方面讲,学习心理障碍使学生不愿或不敢开口说外语,而且实际上他们也真缺少使用英语口语的机会。新近大量英语教学录音录象材料乃至电脑教学软件的出现,学校开设了听力课、口语课、以及大量英语视听节目的呈现,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笔者仍认为最好的听说训练仍然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互动的口语交流,因为这是最自然最实际的交际活动,其他方式难以替代。所以,教师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仍然是问题的关键。

阅读是中国的学习者接触英语最方便的形式。在教学中,常把阅读训练分为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泛读(extensive reading),前者要求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且从中学习较多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后者则要求阅读者从大量读物中汲取主要信息,培养快速阅读的技能。近来,阅读专家又提出快速阅读的训练方法,其中有“略读(skimming )”,即粗略而快速地获取文章的大致内容,有“检索阅读(scanning )”,即有目的地在材料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此外,阅读者还可以采用“朗读reading aloud )”或“背诵(reciting )”等方法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英语教育中的智力发展

什么是智力?心理学家的解释个不相同。但是大体上可以这样说:智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机能,他使人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为着一定的目标而活动。笔者支持智力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共同产生的结果。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外语的知识与技能,也要注意通过教学来开发学生的智力。以下是智力的几个主要方面,是外语学习的推动力,也能够随着外语教育的深入而进一步发展。

第一个方面是注意力和观察力。求知欲要强,注意力集中,能够长时间全神贯注于某项活动,从而学习到新的东西。学习外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并且注意到别的同学在课堂上的口语活动,才能有效受到训练。在与别人进行外语交流时,要注意听对方的话。在阅读时,要专心致志,才能理解内容。久而久之,学习外语的人就养成了较高的注意力,即使原来精神容易散漫的人,经过教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也会有所进步。外语学习的观察力包括敏锐而细微的视觉与听觉,也包括敏锐的反应和分析。语音需要辨别;语法和词汇学习需要细微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在用词、造句、拼法乃至标点符号上的细小差别以及这种差别表示的不同含义。观察力总是与兴趣、注意力分不开,也和勤于思考分不开。学习者一旦提高了观察力,他的脑子就更活了,学习效率就高了,在其他领域的活动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观察力是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因为只有观察的周到、印象很清楚的东西才便于记忆,也才便于从事归纳、演绎或推理。

第二个方面是记忆力。从初学阶段到高级阶段,从语音、语法、词汇到外语国家文化知识,无处不需要良好的记忆力。反过来,通过外语的学习,记忆力也得到了良好的训练。人的记忆潜力是巨大的,经过科学的训练并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

第三个方面是思维能力,也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当然也必须符合思想的规则--逻辑。逻辑思维是语言的灵魂,是学习任何一们外语所必须的。

第四个方面是模仿力和创造力。语言是生活的产物,他是在民族的群体中长期的习惯自然形成的。入乡必须随俗,因此学习语言必须要有很强的模仿力。学习外语需要相当程度的“鹦鹉学舌”。模仿多了,模仿长了,熟能生巧,创造也就出现了。这里的创造应当是灵活运用已知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去表达新鲜活泼的思维和情感。创造力强的人,运用语言表达新事物,发展新思维的能力也越强。创造力是前面所说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以及模仿力等等的综合运用与发展,同时也包括了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力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篇4: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往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绍兴市高级中学 王雅娟

摘要:交往教学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以教学资料为客体和中介,以师生关系纽带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英语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合作,交流等交往形式,使学生学习,技能,体验创造和成功,发展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因此,教学交往是对传统英语教学的超越,是英语教学应有之义.

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转向了当今教育的热点领域---交往教学理论,即如何通过交往教学使师生间、学生间、教学内容和相关信息与教师学生间对话沟通,互感互动,使学生完成有意义的自我建构。这一理论为中小学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开拓了新的理论空间,也为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界。

一、什么是交往教学

交往教学理论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德国的沙勒和舍费尔提出了侧重研究师生间交往的教学论思想,并与其他一些教学论专家一起把这种思想系统化为交往教学论。所谓交往(communication),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它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交往教学论将教学活动看成是师生间的特殊交往活动。人在交往中学习和生活,师生交往是学校学习和生活方式。交往教学就是交往活动的参与者或交往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教育资料等语言符号中介进行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来往或沟通、情感交流和为达成一致的相互理解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交往中,交往的双方不再是简单的“主---客”关系,而是“主---客---主”关系,即交往的双方,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以共同的客体为媒介,结成主体间的(inter subjective)关系。作为教学存在的交往本身,既是教与学的统一,又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二、交往教学的形式

交往教学是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以教学资料(文本、话题、环境等)为客体和中介,以师生关系为纽带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交往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及教学互动形成学习的共同体(community)。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相互作用,在交往互动中建构文本信息的意义,建构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在交往活动中主要存在着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交往两种基本形式。

1.师生间的垂直交往

师生间的垂直交往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提问学生问答的单向教学的虚假交往模式,改变学生在授课中被动、消极的角色地位,教师应积极创造与学生平等的交往氛围,探索多彩多姿的交往形式。常见的师生交往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点对面的交往,即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交往活动,这是传统的单向或应答式的交往,是非真正意义的交往,使用过度会造成虚假的交往;第二种是点对点的交往,即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以“任务型”的问题或活动安排发起并参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与教师对话、交流等方式达成意义的理解。预期的目的性和明确的对象性是师生交往的主要特点。“激发---交流---理解---共识”为师生交往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交往的角色是动态的。师生双方不仅同为交往的组织者,而且是平等的参与者和不同意见的交换者。交往的信息流向是多维的,从教师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任何一方都可以是信息的发送者,又可能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这样的形式由于学生有向教师发问交流的权利和机会,改变了过去教师居高临下控制学生的局面,学生感到平等自由,精神放松。同时,教师可以导向性地用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体验启发学生的思路,诱发学生参与交往的激情和欲望,这样就不知不觉地将学员引入交往境地,达到润物无声之效果。

师生间的交往,由于双方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以及所扮演的角色的差异,往往是一种非对称性交往,因而,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应从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以接纳、理解、民主、平等的姿态和赞赏性评价的语言,激励学生参与交往的积极性,建立促进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教师在交往过程中应有一定的“自律”意识,切忌教师主体的张扬过度。在我国,由于学生面较大,课节时间限制、教学手段匮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以追求按时完成课堂任务为主要目标,因而不自觉地控制了交往的主动权,造成了教师主体抑制学生主体参与交往的局面,降低了与学生个体的交往率。课堂教学走进了教师越俎代庖的、一言堂的怪圈,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便不足为奇了。第三,教师应增加与学生交往的时空及频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增加与学生交往的时间次数,另一方面要减小与学生交往的空间;增加“点对点”式的交往,减少“点对面式”的交往。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在课堂上来回走动巡视,减小与教室后边学生交往的空间,定期让学生交换座位,改善因座位在边缘的学生与教师交往频度低的负面影响。

2.生生间的水平交往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语言学科,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是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组织形式。生生间的交往是学生个体间或个体与群体间为达成共同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的相互协作的学习交往形式。由于生生间的交往是一种水平性(horizontal)、对称性的交往,通过学生间的不同见解、观点的碰撞,引发认知冲突,能够更加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交往语言,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培养竞争合作意识和人际关系交往的技能。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创设真实的交往学习情景,并以“任务型”的活动安排发动学生对文本、话题等进行讨论。在这活动中,每个学员都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运用英语听、说、讨论,并以问答、对话、辩论,表演、竞赛等形式将交往结果呈现在全班面前。学生的交往实践形式可以分为同桌交往、小组交往(以4-6人为佳)、组际交往、个人与集体交往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造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往的能力。

在生生间的水平交往中,小组内的交往应作为主要形式。与以教师为主导(teacher -fronted),学生按固定要求,统一步骤的教学相比,小组讨论使学习者使用的语言数量更多,范围更广(Long et al,1976)。在生生间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并非无所作为,而应及时转换角色,由交往的直接参与者变为交往环境的营造者,学生的顾问和帮助者,而不只是讲述真理的人。

学生间的交往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或缺,且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影响交往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课堂教学环境、学习条件等。但就交往活动本身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策略。首先,小组内成员应合理搭配,以保证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学生所拥有的信息不同,“信息差”的存在使学生为获得彼此的信息而积极地交往。第二,教师要把握好“最近发展区”,既保证学习内容富有挑战性,又符合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交往语言的标准程度和精确性要有恰当的预期。第三,正面引导,及时肯定。每当学员积极参与交往活动,或在活动中有进步,教师都由衷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加学生对交往的自信心。第四,鼓励创造性,即在交往过程中对超出了主题深度和偏离了主题广度的深入性的探讨,教师应及时鼓励,以赞赏性的姿态加以积极地评价,为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英语交往教学的意义

1.在师生关系维度上的超越性。

师生关系是师生观的集中表现。传统的师生关系以教师为中心,视教师为知识的化身、社会的代言人,是权威的象征,处于神圣的地位;而学生则被视为被感化者、被塑造者,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长期以来,师生关系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甚至对立的状态之中。交往教学理论超越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对英语课堂教学的钳制和束缚。交往教学论认为,师生在尊严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既没有主次与贵贱之分,也不是主导与被主导、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要求师生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首创精神,增进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会使学生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丰富的想象能力,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成长,也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英语交往教学倡导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采取民主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讨论问题,指导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种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学交往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寻求建立师生的亲和关系。

2.在教学方法维度上的超越性。

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历史,反映了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的不断提高。从传统教学的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等,到现代的认知法、交往教学,英语教学法理论指导经历了由朴素的教学认识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沿革。然而,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尚未完全冲击到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方法。当前,独白式的灌输和单向问答式的虚假交往仍是中小学教学方法的主流模式。其弊端表现在知识传授有余,能力培养不足;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要求按部就班地、机械地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这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法是语言观的反映。我们要明确语言是人类重要交流工具这一社会属性。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发展他们使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才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而语言知识只是培养这些技能和能力的手段。语言不是支离破碎的条文和规则,语言是活生生的,是有情景、有语境的整体。学习者必须从自身的经验背景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最理想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提供丰富的情景和语境,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完成于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教学交往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知识的同时促进了相互的反馈、彼此的沟通,促进着观点的交流,心智的激发以及情意的感染,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因而,它既是一种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有效手段,是教师的一种高级的教学技能,又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教学过程维度上的超越性。

传统教学视教学过程为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单向度传授知识的过程,因而把教学过程评价指标设定在对教师的活动设计上,即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处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是否具有层次性、条理化等,而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视为可有可无,置于微不足道的地位,其结果之一就是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交往教学视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参与、共同合作、对话沟通、达成相互理解和共识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技能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学交往不只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慧潜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形成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生命潜能多方位地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如果说传统外语教学强调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操练,那么,交往教学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以及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教学过程不是在被动的情感和压抑的状态中进行,而是在主动、开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教学过程就成了学生情绪积极、情感丰富的交往活动过程。

四、结语

英语交往教学是当代兴起的教育新理念。它所追求的正是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理想状态,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真实的交往中对新的语言知识进行自我建构,创造性地学习并使用语言。在交往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学会合作共享,共同体验创造和成功。因而,我们有必要从交往的视觉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对英语交往教学作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篇5:也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也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作为语言知识传授的英语课堂教学,并非是单纯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即并非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授。学生必须把自己感知到的东西亲自思考一番,亲自去讲,亲自去写,这就决定了英语课的实践性特征。而课堂提问便是体现这一特征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启发和诱导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现象。这除了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及问题难度有关外,还与教师的提问艺术有很大关系。

课堂提问与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输入信息、传递信息,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提问可以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则会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并在提问过程中逐步具备用正确、灵活的语言达到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等交流的目的。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提问能有效地牵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调控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的特点

1. 针对性。 教师应根据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确定不同的对象。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而对知识难点的提问时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为此,教师每堂课要精心设计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和广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个性特征,充分体现其针对性。

2. 激发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如经常在提问之前,加上“这儿有道抢答题”的提示,或者紧接着在问题之后,加上“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抢答”。学生们听了“抢答”二字,会冲动性地排除其它心理支配,产生一种谁先答谁光荣的感觉。

3. 灵活性。 虽然教师通过课前备课,拟定某个对象,但是由于学生个体情况的千变万化,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出现教师判断的失误,原认为能回答的问题,却答不出。因此,教师要机动灵活地调整提问的对象,否则将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反感和对立的情绪,对教师的提问产生恐惧感,从而失去提问的意义。

4. 过渡性。 过渡性的提示,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如:针对某篇课文的内容提问“What is the American's name?” “When and where was he born?”等问题时,可先提问“What is your name?”“When and where were you born?”使学生由熟知的、感兴趣的问题,逐步过渡到新学的、较陌生的问题,从而消除学生由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回答问题的紧张心理。

5. 鼓励性。学生的回答尽管不甚全面、完整,但毕竟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哪怕有微小的“闪光点”,教师都应加以肯定和表扬。如:在提问学生时经常用这些课堂用语:Think for a moment. Try it again. Don't give up. Very good! That is right. You read quite well. You have very good pronunciation. 这样,可鼓励学生大胆讲话,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课堂提问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 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直接关系到教学任务的落实、学生兴趣的培养、思维的启迪,因此要优化设计提问。

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师从不同角度,由易到难,创造一种能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的情景,并获得成功的机会。

②讲究趣味、结合实际。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脱离实际,凭空编造,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

③突出主体,发展思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坚持让学生唱主角,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起码要做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最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其次让学生去发现“Why”,引导思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预见性和灵活性。提问要事先设计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敏捷地捕捉和及时指导方法上的缺陷,采用试探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更深一层的答案。其次,在讲、练、读、议环节中要灵活运用提问,以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提问技巧。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效果如何,一方面在于问题设计的技巧,另一方面在于提问的技巧。

①眼看全班,问题明确。眼看全体学生,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便于教师观察学生。问题提出后,大多数学生面有难色,教师就应该意识到问题可能太复杂了,这时就该把这个问题适度分解,让学生逐步回答,最后再归纳总结。课堂提问要具体、明确、简洁;相反,若问题不具体、不明确、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学生就会茫然不知所措,答非所问。

②把握提问时机--先提问,后叫人。教师应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引导所有学生,不管其成绩如何、性格如何,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如一位教师说:“某某同学,你看下面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那么,这个问题由于指向明确,仅仅涉及一位同学,其他同学就有可能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而不去思考。而且点名后提问会使学生感到是突然袭击,加大思维的紧张程度,反映不出真实水平,特别是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更为不利。所以应竭力面向所有学生提问,给全体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均等机会。

③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提问后留出的思考时间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学生回答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等待的时间增加,学生回答的内容就增多,创造思维的成分也增多。其间教师可环视全体学生,用目光激励学生,不要频频重述和追问,这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当然,等待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提问的目的、问题的难度而定。另外,当学生思路受阻或回答不正确、不全面时,教师要给予提示,诱导学生作答。提示既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视觉的,如动作、表情等。

④评价的技巧--多鼓励学生。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应以肯定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也要肯定其勇于回答问题、敢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所以,多鼓励学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提问艺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的艺术--问题的设置、提出、回答等,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深入研究提问的艺术性,使提问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篇6:“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模式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最敏感的一个因素。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摆在其首,可见二者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改变传统的“讲-听-接受-巩固”课堂教学模式,从单纯传授知识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转变,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将听、说、读、写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引导学生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氛围。面向全体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自编自演,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为此,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大胆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过程涉及“吸收、同化、调整、平衡”,该理论强调,社会经验知识(语言、价值、规则、道德等)只能在与他人相互作用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认知层次,促进认识的发展。“建构学派”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积极的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由于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更益于体现个体的学习风格。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能在不断表现、吸收、反思和自我调整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

二、模式结构:

“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她)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监控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个人独立学习,又在小组中扮演“专家”或“教师”的角色,与小组同伴共享学习资料,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并互相影响,互相信任,共同努力以实现小组目标。使小组成员在不断表现、吸收、反思、和自我调整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使每个学生全面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让信息流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元多向交流,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活动的互动性和语言的交际性,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学会互相尊重和理解,学会沟通,学会互相分享。其模式结构如下:

教 师

调 反

控 馈

三、模式的实施:

(一)建立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活动为主体,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小组划分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但无论怎样划分都要把握一个原则,即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能使小组成员彼此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将学生分成A、B、C三等,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划分方式,将A等,C等各一人,B等二人安排在一起,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四人分前后两排。这样分组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有利于小组之间的相互竞争,每个小组取一个成员认可的组名,每个成员也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小组成员在组内分工协作,各承担一个角色(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检查员),组内成员定期交换角色。

(二)合作学习的几种方式:

根据每堂课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下列合作学习形式:

1、复述--陈述式

要求小组每个成员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陈述个人的观点,每个学生在发言前,需先变化语言表达方式,复述前者的表述,然后完成相关的表格。

2、小组讨论式

各个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每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经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组内其它成员可以补充,其它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如新教材Unit 6 Good manners (Reading)设计以下问题让各小组讨论:

(1)Does the passage introduce table manners at a Chinese or Western dinner party?

(2)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table manners at a Western dinner party ?

(3)What table manners can you guess the text tells about ?

(4)How does the text develop ,in the order of content or in the order of time ?

其中后两个问题可以作为文章的导读,先通过猜测,增加内容的悬念和学生的兴趣,再要求他们通过略读,理顺主题、结构,并记录要点,以备小组讨论。讨论后,并汇报讨论结果。

3、角色表演式

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发挥想象,通过情景创设,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如新教材Unit 6 Good manners (speaking )“致歉与应答”进行课文对话。

1)师生对话:

① T : Oh ,I’m sorry . I didn’t see you just now .

S1 : That’s all right .

② T :I apologize for not handing in the homework on time .

S2 : It’s OK this time , but remember to hand it in on time next time .

③ T : Forgive me . I didn’t mean to hurt you by saying so .

S3 : Oh , well , that’s life .

2)学生对话,全班可分为四组,采用连锁反应形式,第一位学生与第二位学生对话,第二位与第三位对话,最后一位与第一位对话,组与组之间开展比赛。比赛的要求:(1)连续的四名学生不能重复,使用同一种表达形式,否则重说。(2)真实设计情景,正确使用语言,否则重来。(3)在对话时要注意自己的站姿、表情、举手、投足等肢体语言,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4)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全组活动。然后可利用post-reading中第1-3题练习,训练学生快速查读的能力。本篇课文生词多,句子长,在语言上有一定难度,在精读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考注释,自主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概念图表式

小组通过填图表的形式,对所学材料进行复习、归纳,以帮助记忆。如新教材Unit 5 The Silver Screen (Reading ) 时,教师要求各小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为线索,用图表的形式对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 What was Spielberg’s dream ?

② 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reading about Spielberg ?

5、读写一体化

各小组先进行集体阅读,在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一些理解性技巧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和酝酿,对原文进行再创作。比如,对原文进行缩写、改写、和扩写等,然后各小组就再创作的文章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相互纠正错误或老师抽样评价。这是一种集体阅读、写作、改错为一体的合作学习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本单元的写作练习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可以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分析范文的框架结构,经过讨论,写出主题句;列出理由要点,并组合成句;举例说明。与同桌交流作文,学生各自朗读自己的材料,推荐一名学生在班上交流,各组代表交流自己的材料,师生共同评价,最后自己修改短文。

(三)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

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测验和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总结。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采取个人评价和团体奖励相结合,且以团体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鼓励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小组成员“荣辱与共,同舟共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鼓励小组成员不仅个人努力上进,而且乐于帮助他人,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共同分享成功的体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如一次表演、一份报告、一篇文章、一次练习、一份表格的完成或一组问题的解答等)小组成员都得同样的分数;对全班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统一检测时;对平均成绩较高的小组和个人成绩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并把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成绩拿入期末的成绩评定中去。

四、模式评价:

合作学习现在已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体的讲,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合作学习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多边互动的“互动观”。

2、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彼此讨论,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动与竞赛、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教师也是合作者,是学习的伙伴。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4、合作学习的评价以团体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在小组内部形成了“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互助互学的学习情境。这样的评价机制体现了新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功能。

五、应注意的问题: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关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帮助。

2、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较为真实的语言情景。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能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4、要把握好小组学习的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重点、难点上,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上,合作学习在数量上不应过多,时间不宜过长。

参考文献:

1、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中小学外语教学》第9期

2、郑玉琼:“论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中小学外语教学》20第7期

3、龚凡履:“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8期

4、叶将花:“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技巧探微”,《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第8期

年10月29日

篇7:浅谈小班英语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随着小班化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推进,教育教学中“评价”两字的概念较过去已有了明显的不同。评价不再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成为教学的必要手段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教学行为的必要依据,成为学生不断反思和改进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

小班教学背景下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是对教学评价手段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课堂即时评价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依据一定的目标和结果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英语 课堂 评价

一、实施课堂即时评价的目的

小班教学背景下使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实现全程分类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小班化优势,对学生采取比大班化更多元、更客观、更具发展性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真正成为反馈小班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课堂教学调控的直接根据,从而有力地促进师生共同的积极的发展。教师根据学生遇到的不同情况予以必要且及时的点拨、解惑、释疑、表扬、鼓励,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准确、更完整、更深刻,兴趣的产生更浓厚。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视一个个体的学习过程,注重反馈信息的快速、准确与全方位。从而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交往的动力,真正体现评价的功能,使知识更优化。

二、实施课堂即时评价的操作要点

过去英语教学的评价,在课堂上仅限于口头上的一些“oK”、“right”、“good”、“very well”等简单的评定。刚学英语可能学生对这些评定有一定的兴趣,但久而久之他们对这些单调的句子就会失去了兴趣,感到只不过是教师上课的口头禅罢了。很难继续发挥学生学英语的浓厚兴趣。因此在小班英语教学中实施课堂即时评价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评价对象的全员性。

课堂即时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由于小班教学教师照顾面的扩大,在评价时,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视某个学生。并对全班、小组和个人作出相应的评价。

2、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A、按教学环节划分

根据英语教学中不同教学环节,教师评价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一些简单的较机械的摹仿性练习,如英语单词、课文朗读等。评价的着眼点在于语言语调是否准确;对于一些替换性练习,偏重于句型表达的完整和正确;对于综合运用练习则重视学生对新旧语言的综合运用。

B、按课堂组织方式划分

小班教学的活动方式可分为同桌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师生活动、生生活动等,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于全班性活动着重评价其操练内容的准确,集体回答的整齐;对于小组活动,评价的立足点在于小组各成员间的协作配合是否默契及是否具有创新精神;而对于学生个别反馈,则其重视其回答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响亮,是否反映个性的特点等。

3、按评价方式划分

按课堂教学的方法上来划分,评价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

(a)多项评价。其侧重点让学生围绕课文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理解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提出的问题,其主要评价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b)比较评价。意思相同的句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辨析,主要评价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

(c)补充评价。课文的内容进行补充使学生更加完善对课文的理解并增加对补充知识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思维的完整性。

(d)建议性评价。评价群体合作的精神。

(e)争议性评价。评价相互发表独特见解,培养个性化精神。

(f)赞赏性评价。培养审美意识。

(g)创造性评价。评价创新思维。

三、实施课堂即时评价的宗旨

评价的整个过程应是积极的、肯定的。小班背景下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评价时应注重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激活整个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在评价时要改变“No”、“Not”、“It's Wrong”、“Not good”等一类语言的出现,而在课堂上应使用“You'd better say……”“It's more reasonable to say……”一些较缓的语句,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Excellent”“Adequate”等激励性语言,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健康、愉快的心境。

四、实施课堂即时评价的成效

1、及时反馈学习成果,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

在教学中针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各种形式的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及时的对小组、全班和个人进行评价,纠正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很快地看到了自己学习的情况,激活了整个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燃点起思维的火花,激发起参与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触发了学生灵感,启迪了学生思维的创新。

2、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发展。

课堂即时评价,通过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的评价,激活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交换的能力,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互相合作与竞争,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尤其促进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品质,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与交换,促进学生在新型的人际关系与学习交往中得到和谐的发展。

3、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即时评价,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因势利导,有效地把课堂上“不懂”、“不会”的问题逐一解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4、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发表学生不同的独特见解,最后共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小班英语教学法中教师既是一个语言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点拨者、合作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英语教学课堂即时评价,本身就是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师生一起研究、探索问题,从而教师因势利导达到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评价的作用,从而教师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了条件。

参考书目:

1、《中国教育报》

2、《上海教育》

3、《高中研究型课程》

4、《网上资料》

篇8:英语课堂教学的激“趣”艺术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学习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自觉性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造欢乐、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眼、耳等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够有效地诱发学习活动,能够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责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改革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人在十五年的教学中作了一些实践和思考,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概而言之有以下五点:

1、1、以“情”激趣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对待教学和学生。在备课、讲课中要研究和把

握好教材各单元的“动情处”。俗话说:“好戏出在动情处”。目前我们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编的“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EFC)教材是通过专家精选编就的,本身就蕴含着可享受的丰富知识趣味。各单元的教学内容不同,动情处就不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同,动情处就不同;教师对事业的责任心不同,动情处也不一定同。因此,教师的全身心的投入并努力找准教材中的“动情处”,是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授课中,教师要以动情的讲课去感染学生,引导他们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基调,实现情感共鸣。例如“SEFC”第一册 Unit 18“The Necklace”这是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位小职员第一次被邀请去参加宫廷舞会,而虚荣心很强的妻子非要佩戴珠宝去参加,于是,他们向朋友借了非常昂贵的钻石项链,在舞会上出尽了风头,尽情享受,可回家路上发现项链丢了,于是在随后的岁月里,他们为了还债而付出了十年青春,当十年后终于还清债务时,却不幸得知,所丢项链原本是玻璃做的时,精神所遭受的打击。在讲授课时,我抓住了小职员妻子爱慕虚荣为主线,把握住她“欣喜若狂”的情感脉络,运用丰富、传神的英语语汇,把小职员妻子当时的狂喜、满足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当讲到小职员妻子经历了十年的艰辛生活,终于还清债务,在公园巧遇十年前的朋友,向她诉说衷肠时,教师生动的形体语言加之语调凄婉,疲惫的朗读,令学生无不为之动容。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打动学生,从而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说英语课利用情感因素来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具有独厚的优势,有“情”就有灵魂和神韵,少了“情”就失去了魅力和趣味性。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堂上,准确无误的读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真挚朴实的情感,丰富生动的语汇,自然亲切的教态,“以情动人”的英语课就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2、以“疑”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花,唯一的能源就是学生在劳动中取得成绩的欢乐和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自己创造的欢乐,是激发求知欲的重要源泉。本人认为:教学中多设疑,为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氛围,是挖掘这种源泉的有效方法。教师绝不能在课堂上充当知识的推销员进行“满堂灌”。这样会抑制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会因枯燥乏味的教学或没有施展才能的天地而失去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SEFC第二册Unit 9 Lesson 35“Animals In Danger”时,教师根据本课课文叙述文的特点,将课文的学习设计为小组讨论式。在简单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后,教师先在黑板写下四个问题:1、Why are many animals dying out? 2、Who is the most dangerous enemy of animals? 3、Why is the tiger in China in danger?4、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plants and animals?然后将全班分成11组,合理组合。每组5人进行具体活动,教师给每组同学编号A、B、C,并规定8组中所有A者(英语较差者)回答第二问题;所有B者(英语程度中等者)回答第一、三两个问题;所有C者(英语基础好者)回答第四个问题。每位同学通过浏览全文,查读要点,都能很快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具体的分工、加上小组交流,全班同学很快明了课文大意,突出了主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这样,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疑,到具体的落实任务,使每位同学“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当然设疑要精心设计,难度要适中。要把握好这样一个原则:难度因人而设。即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相应难度的问题,以激发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从而让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目的。

3、3、以“活”激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至理名言一直指导着多少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听生动活泼、有起有伏的课。教师应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上多下功夫。针对每一单元不同的教学内容,构思不同的教学布局、板书设计及语言的运用。例如,在教第三册第11单元的“The Merchant of Venice”一课时,我在课上运用了演短剧的形式,选了一些语音语调好,又有表演天赋的学生,分别扮演了鲍西娅、安东尼奥、夏洛克等,学生们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神态,把呆板的语言演活了。这样由学生参与又带表演的“别出心裁”的教学引起了学生的强烈的好奇、求知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然也就学得活了--因为兴趣来了。

4、以“精”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给学生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和想象。同时,直观的语言可以摆脱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所需要的时间、地点、设备及其它条件的限制。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应提炼、润色,讲究艺术性,做到“五戒”,达到“五性”。即戒信口开河、缺乏科学性的错话;戒拖泥带水、颠三倒四的废话;戒老生常谈、千篇 一律的套话;戒滥用词藻、华而不实的虚话;戒挖苦讥笑、动辄训斥的蛮话。力求“准确性、简洁性、激励性、趣味性、音乐性”,教师应努力使教学语言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象清泉一样给学生甘甜,象听相声、看话剧一样给学生艺术的享受。

5、5、以“才”激趣

课堂是展示教师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表演舞台。讲课的本身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应追求演员的表演才能、讲演家的风度、文学家的丰富语言、导演的组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这样一个信息瞬变的时代,教师要注重学习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以博学多才来赢得学生的敬重。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的仪表和精神状态对学生也有较强的感染力。得体大方的服饰、亲切的神态、精辟的讲解、生动的语言、饱满的精神,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来自于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知识为本,精心组织教学,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保证。

篇9:浅析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处理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析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处理

江苏省泗洪中学 刘贤兵

众所周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但语言知识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过去我们经常说,学习语言知识不是目的,培养语言技能才是真正目的。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侧重于听、说、读、写等技能,而在教学内容中则列出各种语言知识。其实这是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割裂开来。我们认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教学内容也包括掌握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故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笔者认为,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二者的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去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方向

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英语课程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基础教育英语教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来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实践是教语言、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语言知识质量的可靠保证。为此,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一) 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学活动要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

(二) 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提示、注意和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到上述过程之中,以便他们在科学的思维方法上也得到锻炼。语言知识的归纳或总结的范围、深度、方法、时机要由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和教学的需要来确定。

(三) 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果孤立起来,语音、词汇、语法任何一项都不是语言,也不能起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语音、词汇、语法的作用,都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通过有意义的句子或篇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学会语法点的用法;可以学到流利自然的语音和语调。

(四) 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语言知识,即真实听说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用法,真实读写实践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用法,真实交际中的语言知识。

二,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语言是一个充满着抽象规则的复杂体系,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规则的现象。但是儿童却能够在出生后不久就顺利地掌握母语。于是外语教学就提出了“习得”的理论。“习得”对于改进和提高我国英语教学起到无可置疑的作用。但是,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与母语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随着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具备了一定自觉接收、储存和加工信息能力;能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调整学习方式,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学到比较多的东西。

其次,学生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的实验,发音器官得到相当训练,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已经形成的语言认知结构对操作英语信息可以得到记忆、对比和监控作用,能加速英语规则的内化过程。

再次,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的,教学内容是优化组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信息集中地安排地,避免了许多不必要地重复,缩短了学习的进程。

为此,英语教学不可过于强调“习得”式的学习以及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而应该重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知识内容、技能实践和学习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景,以营造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加速知识的内化过程,使他们能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变语言知识为英语交际的工具。

三,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

语言知识不单是语音、词汇、语法规则,还包括概念意义、语言篇章结构、文化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要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此,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情景性、社会性及问题定向性等内在驱动的学习。

综上所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将上述内容牢牢与平时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这样一定能够正确处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此稿由江苏省泗洪中学刘贤兵提供,邮编223900,编辑证号ew0294)

篇10:也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甘肃白银 christopher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达到交际、交流的目的。我们高中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适应这一要求,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英语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我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如果没有把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作一定的介绍,

是很难讲解清楚教材的内容的,学生也很难准确把握有关内容的思想内涵的。我认为,英语教学中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是相当重要的。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因此也才能更准确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对外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介绍重要性的体会。

一、了解英语背景知识,有助于英语阅读。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英语文章的体裁各式各样。时而包含丰富的知识,这里就包括一定的背景知识。有些文章,虽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没碰到一个生词,没有语法障碍,但是若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你就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如我们高一英语教材下册,Britain and Ireland 的 dialogue 中,本身的对话很简单:

Zhoulan:---Are you English?

David:---No, I'm not.

Zhoulan:---But you speak English.

David:---That's correct.

Zhoulan:---Where are you from then? Canada?

David:---No, I'm from Britain.

Zhoulan:---But I thought you said you weren't English.

David:---Right, I'm British, but I'm not English.

Zhoulan:---What are you then?

David:---I'm Scottish, I'm from Scotland.

Zhoulan:---Where's that?

David:---It's to the north of England, It's part of Britain.

Zhoulan:---Have you got a map to show me? I'm puzzled.

在这个对话中为什么 Zhoulan 会感到迷惑不解呢?就是因为 Zhoulan 对 Britain 和 England 的背景缺乏了解。虽然 England 和 Britain 也都可以指英国一样,但严格地说,English 特指 People of England (即英格兰人),因为 England 只是 Britain 的一部分,英格兰虽然地大物博,人口多,但毕竟不能代表 Scotland, Wales 和 Ireland。作为这些地区的人来说,通常也不愿说成是 England(英格兰人),而愿意接受 Scottish/Welsh/Irish,至于 British(英国人),他们是可以接受的,这就是 David 为什么说:“I'm British, But I'm not English. I'm Scottish.”的缘故,在这一对话中,如果学生掌握这一背景知识,就很容易掌握这一对话。所以在这一对话中对学生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就显得极其的重要,这里不存在单词语法的讲解。

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生活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各国有各国的生活习惯,中、西方的生活习惯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恰到好处地同外国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就必须尽可能地、全面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尤其是与我国文化有差异的背景知识,诸如: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一般不打听对方的私事、年龄、收入、住房、婚姻状况;打招呼时,不明知故问(如:您在看书?),也不问别人是否吃过饭了(除非您想请对方吃饭);对别人的称颂要表示感谢等等。例如,在高中英语教材上册“mainly revision” 中的一段对话:

---Would you like another piece of beancurd?

---Yes, please. It's delicious. Did you cook it yourself?

---Yes, of course. It's very easy. I'll teach you if you like.

---How about some more beef? There's plenty more.

---Well, just a little, please.

---Let me give you some more chicken. And have another pancake.

---They're better when they are hot.

---No, thanks. I'd had enough.

---What about you, Bob? A bowl of soup?

---I'm full, thank you.

---What a delicious supper! Next time you must come to us.

在这里就要求学生对西方人用餐时的礼貌用语有个大体的了解,还有中、西文化在请客,吃饭方面的差异。中国人请客、吃饭,总喜欢向客人敬酒敬菜,一而再,再而三,生怕客人没有吃饱喝足。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请客、吃饭倒不一样,男主人或女主人通常只敬一次,你要是想吃想喝,就接菜接酒,不要假装斯文,不要指望主人会敬第二次,否则你自己挨饿受渴。主人希望客人自己动手(help yourself),不要拘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果你不知道主人敬给你的菜是什么味道,你可以要一点点,尝一尝,不要全然拒绝。如果的确不喜欢某个菜,你可以老实地,但又客气地说你不习惯吃这种菜,但是放在你盘中的菜,杯中的酒,最好把它吃光、喝光。在餐桌上进行对话、交际就要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习惯要有所了解,否则你可能要么会饿肚子吃不饱,要么会把整个场面弄得很尴尬。

三、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与中华文化同样古老和宏伟的西方文化殿堂,了解西方文化的思想理念,领略风格迥异的异域风情,感受西方社会不同的风俗习惯。如在《ABRAHAM LINCOLN》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林肯从一介平民到美利坚总统的奋斗历程,让学生感受一个伟大的人格的永恒魅力;在《MARTIN LUTHER KING, JR.》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窥美国种族歧视的历史真相及现状之一斑,让学生明白至今美国对其他国家人权状况的横加指责是多么蛮横和可笑;在《THE NECKLACE》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上层社会的虚荣和虚伪;在《COMPUTERS》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美国在其基础上创造的快速发展的新经济的神话。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同习惯和习俗,能引起学生对古老神秘的西方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西方社会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兴趣学、喜欢学,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并且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有着种种深刻、广泛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英语学习的障碍是多方面的,并且渗透到教材和我们英语学习的其他领域中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是相当重要的,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而且也是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英语的关键之所在。

篇11:谈MCAI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MCAI------Multimedia 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作为一种集视听于一体的高效信息传播工具,其信息传递功能强大,是任何一种教学工具都无法比拟的。尤其是针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容量大,操练密度集中的特点,引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使“五个一工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书和一台录音机)控制一堂英语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如虎添翼,因为多媒体技术展示的内容丰富,表现力极强,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分类指导和分层推进有良好的导向作用。随着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作为工具和基础学科的英语课堂教学,在MCAI领域,应该走在前沿。在国家比较重视基础教育投入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设备,有条件的学校还连入了Internet,极大地丰富了MCAI的教学资源,这些学校已初步具备了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硬件条件。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引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制作课件的软件。在制作供课堂教学使用的课件时,选择恰当的软件很关键,遵循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简单、有效”,不能盲目和赶时髦,否则课件会显得花哨,“华而不实”,既耗费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又没有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所以,制作课件所需的软件选择是进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考虑因素。根据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体会,我认为Powerpoint和Authorware比较理想,有时也用Flash,只是太复杂。或者使用由有关专家编写的课件平台,如“课件大师”等,其特点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习的教师操作简单,很轻松地就插入声音、图片、动画和文字,绘声绘色,能有效的刺激学生大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要时,还可以使用扫描仪及相关的OCR软件,能大大减轻教师的大量绘图和文字输入的工作量,这也是教师备课出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容忽视。

二、适当运用同行开发和研制的MCAI英语课件作为补充,有借鉴价值。英语属于基础和工具学科,一直备受重视,随之开发的有一定档次的教学软件不少,其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对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水平,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的影响很大。类似的英语教学软件有:(1)CSC英语教学软件(高中版);(2)洪恩英语软件:《开天辟地背单词》,《随心所欲说英语》,《耳目一新读英语》等;(3)翰林汇多媒体英语家庭课堂;(4)深圳鹏博士《开口就说》;(5)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英语光盘版》。诸如类似的英语教学软件很多,制作得也很出色,但仔细分析各学校具体的课堂教学实际,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考虑学校有限的计算机教学设备,我们发现直接用这些软件辅助课堂教学,有脱离教学实际的现象,或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教师可以从中领悟到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课堂教学的思想,并以此为依据,自己制作体现教材特点,学校素材库收集情况和学生实际的单元课件,如对话课,阅读课,语法课,听力训练课等,由于课时目标不同,课件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就有区别,但总的思想是服务于课堂教学,这观点不会偏离。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连入Internet后获得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师的MCAI内容。在国家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见,合理而有效地进行MCAI辅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今后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具体在课堂上如何操作,可从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规定的任务和课程设计思路得到启示。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学生普通高中毕业时,英语水平达八级,《标准》的教学内容部分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特别突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目标”,如要求掌握4000左右的词汇;听力要求中有这样的目标:能基本听懂广播、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或大意;阅读目标之一是“除了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要卓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水平,教师可利用连入Internet的多媒体电脑获得的教学资源并制作成辅助课堂教学的课件,其辅助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如听力部分,可选择网站www.broadcastenglish.com上的Special English on VOA,分专题地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还有听写训练材料可供制作课件使用,既有录音资料,又有供学生检测听音效果的文字材料,教师在课堂使用比较方便;或用www.englishlover.net上的“在线听力”,实时地培养学生的听英语捕捉主要信息的习惯。总之,网络上英语听力资源丰富,而且内容大都适合高中英语课堂辅助教学使用,效果还很理想。中青网的英语角www.cycnet.com/englishcorner/index.htm上的英语时文选读材料富有时代气息,教师可根据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选择部分资料整理加工制作成可供课堂辅助教学用的课件素材,教师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安排学生阅读,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还可以提出不同的目标,并对他们分层分类的检查和指导。另外,北京洪恩网站www.hongen.com/eng/index.htm的“外教课堂”及“高中同步课堂”等教学资源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步,也有利用价值。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总的原则是“服务于学生”,具体工作是精选、加工和制作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课件,为扎扎实实的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作好充分准备。必要时,大胆让学生到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直接上网浏览教师规定网络教学资源,尝试着给予学生以“探索性研究学习”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主动性增强。能提供有用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资源的网站还有:(1)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www.k12.com.cn/(2)中国园丁网www.teacher.net.cn/(3)中鸿网--专业网上教学资源库www.zhnet.com.cn/,还有许多类似的网站供教师查询使用,除了素材,还有课件成品,只要教师是有心人,相信网络环境会给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一场“科技革命”。

四、MCAI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虽然高中英语教学引入了MCAI辅助课堂教学,加上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而充分利用,确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增进了教学效果,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也为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课件制作要以深层次备课为基础,不能草草应付,或为了课堂气氛的表面活跃,忽视了教学的实质内容。

2. 准备好的素材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加工,不能随手捻来就用,要避免简单的“拿来主义”。

3. 教师在MCAI辅助的课堂教学中仍然要扮演教师的角色,担负有“导”的职责,不能用多媒体计算机代替教师主导地位和丧失学生的主体作用。

4. 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不能由控制计算机的教师和形象化的课件包办代替学生独立思考活动,并注意引导学生向纵深层次思考问题。

5. 课堂教学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避免唤起学生过多的无意注意,影响预期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6. 情感交流是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环节,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引入,可能会淡化师生之间的直接情感交流,所以,还要注意有意识地、适时地给学生以肯定与鼓励。

MCAI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重要领域,需要不断地深入探索研究,本文只是实践经验的小结,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得到专家的具体指导。

篇12: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张力的教学探索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温州实验中学金从容

内容提要:课程实施的核心是主体参与。初一英语新教材信息和容量比较大,词汇有很大的增加,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境。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法,适应新形势,努力实现角色的转换观的转变,为学而教,为学法而创造教法,关注“学”的终身理念,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张力。

主题词:教法的张力;兴趣 ;学习习惯养成;教学多样性

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参与。《初级中学课程标准--英语》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体作用,将学生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活动个体。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努力使自己的教法适应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变革的需要,发挥出教法的张力,提高教学的效益。新教材初中英语信息量和教学容量比较大,词汇不老教材有了很大的增加,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境。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努力 “真正实现角色的转换和观念的转变,为学而教,为学而创新教法,关注终身“学”的教学理念 。最近几年以来,我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可新课改的理念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教法的探索以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张力:

一、教法的改革应始终围绕激发学生兴趣而展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于兴趣,具有内发性的特点。我们英语教师只要坚持认知与情感互动的原则,立足于认知,体现其发展,引导其乐学,使学生主动汲取、内渗知识并生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笔者立足于新课程要真正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自己的活动的特点出发,不论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或结尾阶段,我很注意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指导、启迪、和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依赖的、真实的语言交往环境,积极营造互动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在一个个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给他们展现出一个个广阔的语言学习空间。例如在Unit11,Junior I中,为了引出新课内容:“What time is it?”这一重点句型,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作了展示。我首先展示了同学们都很喜爱的球类运动项目:two baseballs,使同学们很快便饶有兴致地纷纷说出:

A:I like baseballs very much .

B: I don’t like baseballs, but I like basketballs .

C: My favorite is footballs...

于是我在同学们的讨论声中很自然地利用实物展示了两个棒球、四个篮球、六个足球,逐步形成一个闹钟的雏形,同学们便开始互相猜测:What’s this? Is it a clock? 从而引发他们极大的好奇新和学习的积极性;于是, 我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内容:Yes, it’s a clock. What time is it now? 如图:

接着,我创设了新的活动任务:It’s seven o’clock in Beijing now. Please discuss: What time is it in other countries?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组还模仿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的求助办法互相了解和探讨地理知识和时区的知识,课堂气氛顿时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上台很自豪地展示自己渊博、丰富的知识:It’s twelve o’clock in Paris. But it’s eighteen in New York... 掌握了时间概念之后,同学们开始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每个时间段他们通常所做的事情,例如:I get up at six thirty. We play basketball at four in the afternoon... 这样在学生轻松、直观又浓烈的学习环境中扎实地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也轻松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临结束时,我又采取悬念法提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引起学生进一步的求知欲望。如,What’s my favorite day and what do I do on that day?为下节课的内容My favorite ...埋下了伏笔,为继续学习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式还有很多, 诸,如成功激励、习惯培养、情感体念等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结合和运用各种高效的教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二、教法要体现对学生学习习惯与素质的培养,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展开。

正如叶圣陶说的:“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因此,教法改革应围绕培养学习习惯而展开,这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在初一英语课教学中非常关注学生学习习惯与素质的培养,贯彻在课前课后,课内课外之中,要求每个学生做到学好英语,先养好习惯。我主要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差异,确立英语教学习惯养成的要求,帮助学生确定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做到课前能专注听讲能提问,能质疑,能答辩,并能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学习习惯很重要,对掌握好知识点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例如Unit 9 Junior I单词多且难,学生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无法熟悉巩固好学习内容,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先对父母家人进行一次调查,了解他们喜欢哪类电影,这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难以记忆的comedy, thriller, documentary等单词和句型: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这样,他们在课堂上就会很有兴致地迫切地询问起彼此的喜好,达到了交际互动的学习目的。在课堂内,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答辩的能力。我经常运用比较法、联想法等教学方法, 我比较重视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加强他们的鉴别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我经常要求学生课后听英语录音,看英语影视作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节目供学生和家长选择,做到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培养学生课后视听的习惯与能力。

三、教法改革要围绕学生多样化“乐学”的方法而展开。

新课程和新教材倡导教和学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的“乐学”。这样,就要求英语教师务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围绕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讲究学习指导艺术,促进多样学习指导模式的生成。例如,我常运用游戏法,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最受学生欢迎,能体现游戏伴随着紧张和愉快,使学生在没有外在压力的强迫下,在欢乐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我的常见做法有:

1、创设情景教学,让课堂教学充满情感。 新课程旨在以人为本,体现师生互动,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开展“情景-问题-探索”为线的游戏活动,对问题开展讨论。

2、看图说话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它不仅能巩固所学的单词和语言知识,还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

3、开展不同的问题的游戏活动,可以是小组与个人,单堂与连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教学活动的开放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通过文字、图片、影像 、交流、表演等形式呈现,使学生可接受。例如 Unit 4 Senior I要求掌握in ,on, under等方位词及家居用品,我利用学生喜爱电脑的特点,制作了课件,进行电脑游戏教学。让学生自行组合,两个或多个同学对话表演,内容是帮助整理杂乱的房间,如,A: Where is the drawer now? B: Look, it’s on the table...在表演的同时,需要一个学生用鼠标把对话中提到的用具拖移到正确的位置上去,使房间井然有序。如图,

我们要想达到成功的表演,学生必须听、说、做相结合,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结果台上台下融成一片,形成探究气氛。这样合作、交流、互动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诠释,效果很好。

总之,英语教法问题的探讨,要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教材,将教材分析研究透彻,切入点处理的科学。英语教师要熟知教材与课程标准,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为确定适当的教法以及设计CAI软件做好准备,实施多媒体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章节中的重点难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知识 整合提出新颖的教法,达到发挥教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张力的根本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初级中学课程标准-英语》;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

3、扬启亮:《教法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张力》课程、教材、教法第6期

篇13:多媒体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隆回县第二中学 谢艳萍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多媒体课件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它以其声、光、色、图、的神奇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改变了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了和谐高效的英语教学氛围,更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现代英语课堂上得以体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得到加强,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然而,如果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违背了多媒体 “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呢?

一、注意课件风格和与教学风格融为一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可以使教师的教学风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教师应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离开课件,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只能成为摆设的花瓶。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脚本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能让学生易于接受,例如:在教高一第三单元(Going places)Listening部分时,口语好的老师可先用简易英语描述几个风景名胜让学生来猜,然后再引出画面,这样,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口语和特色各异的风景画面的有效结合,既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听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怕听到想听,再到会听。如果教师一开始便堆砌一些风景画面和语言材料,就把本来简明的听力训练,搞得花里胡哨、“枝叶”繁杂。这样只能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 “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 “几何级”的飞跃,这已为无数的实践所证明。但是,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 “放映员”, 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 “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 例如:英语课堂上开始时的 “Free Talk”、值日生的 “Daily Report”或师生的口头交流,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因而,我们就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没有计算机多媒体,但不可没有教师。媒体总是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而不能反客为主;我们为了教学而使用它,而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是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使他们有心理准备,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的反馈矫正,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语言材料越易于让学生掌握,效率就越高。比如:有些教师用英语课堂上常用的五步教学法,于是他在revision环节上用,在presentation环节上也用,practice,drill和consolidation等环节都在用;一会儿用powerpoint展现这个片段,一会儿用flash来呈现那个片段,跑上跑下,不断切换,忙得不亦乐乎。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很浓,但实际上变成了老师搞 “杂耍”,学生看热闹。事实上,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学生对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即使有所训练,也很不足。笔者认为:我们应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与积极因素,由引起学生无意注意到维持他们的有意注意,进而转化为从事学习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 “有意后注意”。所以,在引入或呈现(presentation)这几个环节我们可以多用些,在其它环节少用一些。但是不论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师都应抱定一个目标,那就是我们之所以要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语言点,是为了 “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 “海洋”中学会 “游泳”。

三、注重各类媒体的结合应用,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避免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

在英语课堂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中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只有结合使用,才能取长补短,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确实,一些教师在初尝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甜头后,便唯其命而是从,丧失了自己多年来形成的鲜明的教学风格,却不知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所以,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的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还有些英语教师认为,有了大屏幕投影,黑板可以从教室中消失了。他们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计算机,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我们知道,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操练,从而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而且,优秀的板书不仅精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一屏一屏稍纵即逝,影响了学生记课堂笔记,而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七倍。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计算机多媒体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四、注重 “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 “促进外语习得的条件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为我们创造这些条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目前英语学科很多用authorware或flash制作的课件,往往侧重于有声动画的制作,它们集动画和声音于一体,把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生动形象地呈现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学生的视听效果得到了强化,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对文章或对话内容理解。然而,不容我们忽视的是:用多媒体展示这些语篇或对话材料,只是把文中情景和有声语言展示给学生,它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操练,更无法取代学生的思维训练。所以,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的气息,而不加选择地使用过多的多媒体课件。

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时,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在制作课件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其一,把老师置于学生的感知角度,体会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去感知教材和训练语言交际能力,以此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和重点;其二,把学生置于课件主人地位,使学生在不断地语言训练中理解并掌握教材,进而运用,达到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境界。例如,在教授高一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一单元时,我们就完全可以避开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自然灾害,然后跳出问题:假设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你将如何处理此事?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感受和处理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处理方法作比较。这样一来,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取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总而言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解决英语教学的视听等有关教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篇14: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上海市浦东模范中学(上海 06) 刘朝晖

摘 要 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为此,英语教师应从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目标、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精心设计入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优化课堂 自主学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师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语言知识,学生需要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课程任务的首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有效教学”,也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看作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惟一标准。

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任务的主阵地。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多方位精心设计,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创建学生自主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课堂,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应简单陈述自己打算做什么,而应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学习兴趣的激发,语言知识的领会、掌握、运用、分析与评价,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媒体,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例如,课文《SportsandRecreation》的教学,通过课前诊断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已了解有关“sports”的词汇和相关句子,而运动和娱乐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教学的知识目标便定位在学生掌握本课词汇、句型并适当扩展运动项目名称;能力目标则是学生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听说能力;情意目标为鼓励学生课堂上勇于开口,课后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并在团体活动中发挥团体协作精神。因此,教师正确定位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既要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更要研究学生,诊断评价学生已有的英语学习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特长,科学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二、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树立学生自我概念

(一)以鼓励支持为主,增强学生的自信。教师所关心热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积极向上,因为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而学生只有对学习充满信心,才能保证自主地投入其中。因此,教师要乐于给予学生“额外”帮助,以富于激励的方式与学生交谈,鼓励学生设定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使学生获得被关心的体验和学习成功的体验。例如,微笑地倾听学生的问题和解答;热情地引导学生清楚表达问题;优秀作业的评定或测验成绩进步奖的颁发等。抓住一切机会肯定学生,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他们永远的支持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一个学习集体中,友好的同学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树立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不会因担心同学的嘲笑而羞于开口,他们能够在平等互助的合作学习中提高自己。同样,教师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和蔼公平而不急躁,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喜爱和信任,也会喜爱和信任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

(三)正确对待学生错误,创设安全、积极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不可避免,而错误的出现有时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也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挫伤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而应多注意学生表达的内容,容忍不完整或有错的句子。即使在纠正学生错误时,也应讲究策略,不中断学生的谈话,建议性地解释学生的错误,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使学生自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清楚应如何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更乐于用英语表达自己。以“pay”的用法为例,当学生出现“Hepaid the book for five yuan.”的错误时,教师可提示“He bought the book for five yuan,but he paid for the book?”学生便能很自然地说出句子“He paid five yuan for the book.”并意识到“pay”表示“付钱买……”,后面紧跟所付的钱。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表示“花费”的“take”“spend”“cost”等词的用法进行归纳解释,通过分析、比较,加深学习印象。

三、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一)精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教师要成功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必须竭尽全力满足学生需求。若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会使课堂趣味盎然,学生也能主动积极参与其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文化”--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时尚的话题、“玩笑”等。例如,姚明这位让世人瞩目、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篮球巨星,已是少男少女们心中的偶像。在学习课文《Sports and Recreation》时,加入有关篮球及姚明的话题,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即便平常不善言辞的同学也跃跃欲试。又如,讲授“fight against”短语时,以“SARS”和“Bird Flu”举例;讲授语法“不定式作定语”时,选用例句“China is the third country to send the manned spacecraft into outer space.”教学内容往往因学生的主动关注,而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活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拓展运用的能力。教材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处理,使教材内容“活”起来,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课文《Our English Evening》时,在学习课文词汇、句型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同学们以小组形式编排节目表,以英语晚会的形式“你点我演”,展示各类英语节目。学习内容激活了,学习积极性也激活了。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知识也在运用中不断拓展。

四、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一)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针对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初三的《牛津英语》教材的编排,重点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交际写作能力,但篇幅较长的课文加上大量的生词,有时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于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以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在教学9B/Chapter 3《A Su ccess Story》课文前,设计这样几个问题:Who do you think are the most successful people in China or in the world? Why do you think he or she is successful? How can ordinary people become successful?大家便展开了对姚明、比尔盖茨、成龙等中外名人成功事例的话题的讨论。针对课文图片和小标题“The Girl from the Street”提出问题:How did the girl from the street become successful? Can we find the answer in the text? 带着问题和寻求答案的强烈愿望,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积极地搜寻信息。又如,在《Do You Know about Edis on?》的课文教学之后,问同学们“Edison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inventors. What are his inventions? Do you know any other famous people in the world?”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名人探究活动”。通过大量的信息收集,学生不仅增加了大容量的语言知识摄入,而且同时感受到了名人精神,深化了教育教学的目的。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提高学习责任感。《牛津英语》9B/Chapter1中有这样一个句子“We do no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e rubbish.”教师请学生进行改写,学生对用“how to deal with” 还是“what to deal with”拿不定时,教师把句子“We do not know how to deal with the rubbish.”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便提出“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使用不同的连接词?”通过质疑、分析、解答,学生对两个短语的用法有了清楚的认识。

没有教师的提问就没有学生的思考答疑,没有教师的启发诱导就没有学生的积极探究。教师应使问题成为学生不断探究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英语语言学习不是为了练习语言而练习语言,而是真正使用语言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一位英国心理学家说过,“Tellme and I'll forget. Show me and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ll learn.”因此,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并将活动“任务化”,体现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这一宗旨,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课堂主人翁精神。

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学生间对子活动和小组合作活动,如A、B两位同学交流信息活动,完成画图、表格或听、说、写任务,学生几人小组合作完成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观点讨论和辩论、采访报道等。教师应充当好组织者和资料提供者的角色,设置语言情景,组织安排活动内容,还可与学生一道参与。在活动中,学生听、说、演、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会语言。例如,学习课文《Clearing the Street》时,开展课本剧编排竞赛,学生安排角色、准备道具。为了使自己的课本剧更具特色,有些同学增加收音机天气预报的内容,增加角色及对话内容,把少先队员雪天帮助打扫街道的场景充分表现出来。又如,《牛津英语》7B《Traveling Guide》的课文学习之后,请学生围绕“Shanghai Is an Inte resting City”的话题,从“shopping”“eating”“sightseeing”三个方面让学生扮演“导游”,向“来访者”介绍上海,学生津津乐道。语言情景的真实有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他们不断体验成功,乐学而善学。

课堂教学活动还包括师生间的交流活动。教师应充当好监控者、提示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通过实物场景、电脑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完成对话;短语句型操练时,不框定句子内容,让学生以完成句子的形式,充分发挥,各显其能。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课堂主人的姿态与老师共同探索知识,分享知识。

(三)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录音机、幻灯、投影、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他们所提供的逼真的交际情景,帮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言语运用活动中,调动全部感官参与学习。语言实验室的监听、呼叫、示范功能,使学生能根据个人情况选听、反复听,进行切合自己需要的自学,同时,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特别是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牛津英语》8B/Chapter 1《France Is Calling 》,学生通过网上搜索,能欣赏到法国的精彩图片,巴黎风光、艾菲尔铁塔的雄姿、法国时尚品牌等,于是,课文内容是那么地形象生动。教材中“Speaking”的内容,是讨论想要出国参观的地方,同学们在网上查找点击,走遍了世界各地,也走进了热火朝天的讨论与展示中。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学中语言信息的摄入量,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帮助学生形成有效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来自于教师教法。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教为学生的学作榜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对已学知识的提问、检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复习习惯;而对新内容的导入性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教师清楚、有条理的板书,引导学生边听课,边记录,并指导学生采用自己惯用的符号,用“*”表示重要内容,“?”表示有疑问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自觉梳理语言知识的习惯;教师创设语言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听、说、读、写的交际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实践与体验的意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自觉发展

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手段。《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从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出发。

(一)加强学习的过程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的同时,要从学生答题的准确性、思路,甚至语音、语调和态度上给予肯定性的评价。教育研究表明,在注重学习过程、个体努力和理解的课堂里,学生更愿意付出,他们为学习的乐趣而学习,学习主动性更高。一次次的肯定有助于学生树立起永久的自信和勇气,迎接挑战。课堂上教师还可暂缓作出评价,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引出多种多样的解答方案,提供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

(二)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是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评价方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建立起英语学习档案,记录评价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疑难问题及解答、学习收获等,反思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进步了,哪些方面有所欠缺、有待提高,从而产生学习责任意识,有效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有助于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学习活动评比中,学生相互检查、相互要求。学生会因为要接受同学的评定而认真对待,表现优秀者对来自同学的赞叹和评价,会产生无比的自豪感,树立起下次要做得更好的愿望。

总之,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刘绍忠.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Dale Scott Ridley,Bill Walther.Creating Responsible Learners, 北京: 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 .

篇15:关于职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激趣策略的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关于职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激趣策略的研究

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汤雪雪

内容摘要:职高生在英语学习过程普遍存在英语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不强、信心缺乏、恒心与毅力不足,对英语缺乏兴趣等不利因素。因此,在职高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职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我主要从六个方面着手,提出了一些利用职高英语课堂教学主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英语语用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习动机; “皮格马利翁”效应;愉快学习;灵活取材 ;“两条腿走路”;电教媒体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厌烦英语,视上英语课简直为“受罪”或“煎熬”。为何职高英语教学会陷入如此尴尬局面呢?很显然,这跟他们的初中英语基础非常不扎实有关。我曾经对自己所任教的2个班级学生的中考英语入学成绩做过一番调查,结果发现全班40个学生考60分以上的只占了3个,大部分学生为30-40分,甚至有些只有10-20分(满分120分)。另外,职高生还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差、学习能力不强、思想素质偏低、缺乏恒心与毅力等不足之处。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开始我曾茫然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尝试与探索,我采取了以下六方面的教学策略来不断提高职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一 、端正学习动机,重唤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动机具有启动性、指向性、强化性的作用,对学习有推动作用, 是学习的前提。因此,在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时候,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也要通过学习活动本身, 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吸引他们去学习,帮助他们获得学习成果,从中受到鼓舞, 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巩固、激发学习动机和养成长期的学习兴趣。对于职高学生来说,兴趣仍然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我主要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对学生加强学习英语重要性的思想教育。首先,我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让学生感觉到“English is everywhere.”。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是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全球化的互联网世界趋势潮流,地球村俨然成型,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从资讯、科技、工商业乃至高等教育,英语已成为国际沟通交流的主要强势语言。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并成功申办了奥运会和世界博览会以后,英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能否用英语熟练交谈就逐渐成为衡量个人工作能力晋升级别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次,经常用周围的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反复强调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如外语是21世纪三大基本素质之一,现在就业很重视外语,懂外语会有多一份就业机会…。另外,还可结合他们的专业性质,宣传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如对于旅游班的学生,我再三告诫他们将来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必然需要用英语与他们交谈;对于双语国际贸易班的学生,我反复提醒他们将来要进行国际贸易,英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英语,重新唤起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二、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激起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著名实验证明,如果老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经常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那么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依赖和尊敬,产生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如此良性循环,将会成产生老师所期望的效果,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那么如何才能成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呢?

1、爱心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师爱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格转化。“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对学生关心、体贴、爱护,能使学生感到温暖,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依赖感。许多职高生初中时因为成绩不好、行为不乖,得不到老师的青睐,经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从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对抗的情绪,进入职高以后,如果对他们继续地训斥和指责,采取高压政策,就更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更会“破罐子破摔”,甚至会恶化师生关系,使教学进入恶性循环,所以,我们更需要用爱心滋润他们的心田,用真挚的爱唤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用慈母般的爱唤起他们心灵中最善良的一面,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真心爱他们的,并没有歧视他们。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心理动态。不要高高在上,要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呼声,多与他们交流思想,多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如可把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讲给他们听,因为这样可以缩短师生距离,可以引起师生情感共鸣。“爱是相互的”,一旦成为他们的朋友,他们会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向老师倾诉,在学习上会更为认真,信心会更高,从而使教学进入良性循环。如我班上XXX同学,虽然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上课认真,也能积极发言,平时听写也有70至80分。可是有段时间,我发现她上课老是走神,回答问题时也经常出错,甚至听写出现了40多分,而且班上的其他任课老师也反映该生近段时间上课经常心不在焉,有时趴在桌上。有一天课后,我发现她闷闷不乐,在暗自掉泪。“你最近有什么心事吗?愿意与老师谈谈吗?” “老师,您不要问了。”她强忍眼中的泪水,“有什么事你跟老师说,看看老师能不能帮你,好吗?”,然后我把她带到校园中一处较为僻静的地方,进一步地与她进行心灵的沟通,方知该生由于最近家里出了些事,影响了她的情绪。经过多次耐心的劝导和帮助,她终于重新露出了笑容,英语课也更认真了,有好几次听写还得了100分。

2、鼓励教育。

高尔基说过:“只有当你说他好的时候,他才会好起来。”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作为教师,要坚信所有的学生都是向往进步的,而且是能够进步的,即使是那些成绩差、行为不乖的“后进生”也不例外。要对他们抱有殷切的期望,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经常给予鼓舞和帮助。因为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都会给他们带来安慰和鼓舞。如果他们能在内心接受这种期望,并按老师的希望去做,那么就会获得成功。因此,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把信任、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特别是面对那些“后进生”,我会更多地倾注一份爱心,多给予一些帮助、鼓励,用那充满期望的目光,驱散他们心中的孤独和自卑。对于他们的进步,即使是微小的,我也会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他们的作业上会经常写些鼓励性的评语,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课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了成功的体验,他们对英语也就愈发感兴趣了。如在我刚接任电子商务班时,我发现该班有个同学上课非常认真,但他从来不举手发言,偶尔被叫到时,也总是结结巴巴、支支吾吾。有次下课后,他问我一个非常“幼稚”的问题,就是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也是极其容易的,但我并没有取笑他、挖苦他。我知道他肯定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才迈出了这一步的。我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最后他总算明白了,我还鼓励他要不懂多问,要多举手发言。在以后的上课中,我也会经常把期待、鼓励的目光洒向他。开始时我只问他简单的问题,诸如Yes/No questions. 如果他答对了,我会赞许地说:“Very good/Quite good.如果答错了,我也会微笑地对他说:”OK. It doesn't matter. Sit down, please.“,这样可使他敢于开口讲英语。在作业或考试中,如果出现了进步,即使只进步了5分或10分,我也会写上:”Congratulations! You've made progress. But I hop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 “.慢慢地,我发现他上课敢于举手发言了,对于”W“ Questions也能回答了。不变的是,每节英语课后他还是会把我拉住问这问那;不同的是,提问的水平在逐渐地提高。他终于在期末英语考试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老师,我及格了,太高兴了。我在初中时从来没有及格过。“。上例的教育实例说明,鼓励教育能使该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小于眼学习的效益。

三、创设愉快学习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在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常会利用简洁、明快、风趣、鼓励的语言,偶尔的契机、丰富的体态语、和蔼可亲的微笑来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此来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有一天上午第四节课我在讲完”Will you please…?“的用法时(表示委婉地请求某人做某事),离下课时间还剩3分钟。此时班上有好多学生已做着”冲向食堂“的准备,其中一个调皮生还站起来说:”老师,早点下课吧,我肚子饿扁了,你先把门开了吧“。此时,我如果允许了,那是提前下课,违反校规;如果继续讲课,那无疑是白费口舌。于是我将计就计,微笑着对那学生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你必须用最委婉的语气来表达'开门'的意思“。该生答应了,他想了想说:”Open the door.“,”不,这样好像在命令我“。”please open the door“,”还不够委婉“。该生挠了挠头皮,想不出来。班上其他同学开始嘀咕了 ,他们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几乎异口同声地说:”W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他们在语言的交流过程中似乎忘记了肚子饿。此时正好铃声响了。”Yes ,you're right. OK. I'll open it for you. Goodbye, class!“整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我想这也许就是激趣所取得的初步的效果吧。

四、教材灵活取舍,增加实用性

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始终把握教学内容趣味性,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注意实用性,灵活处理教材,不要面面俱到,不要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不敢走出书本,这样会使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不高,要重视课堂导入,知识应用背景介绍,与实际的联系,知识的重点、难点所在,课后交流等环节。课前要留意和收集教学内容相关信息,课堂用语要尽可能生活化,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特点,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在人教版基础英语第一册Unit10 TextB Registration 一文中有一张关于如何填写个人档案表格,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所在。我是这样处理这部分内容的:首先,我利用Power Point显示下面个人档案:

Personal Information Sheet

Name:

Sex: Male □√ Female□

Address: 19 Liming West Road , Wenzhou

Telephone number: 8834456

Date of Birth: December17, 1975

Birth place: Yueqing,Wenzhou

我特意把”Name“一栏空缺,并向学生说:”This is a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a teacher, she is one of your teachers. Can you guess who she is?“学生们一听说是自己老师的档案,学习热情一下高涨起来。他们仔细阅读这张表格的信息,尤其是把目光停留在出生地址和生日这两栏,而且争先恐后地要求回答。”She is our Chinese teacher.“ ”Our mathematics teacher“ ”Our P.E. teacher.“ ”Our…“ 当我把他们的答案一一否定后,他们突然把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全班说:”It's you ,our dear English teacher.“ ”Yes, you're right. “”Yeah!“班上一片欢呼,接着我 ”趁热打铁“,及时引导他们如何填写个人档案,重点讲解日期和地址的写法。在讲解地址时,我向学生强调中英文化的差异。在汉语中,地址顺序从大到小,而在英语中,地址顺序从小到大。然后举例本班学生实际地址加以说明。日期写法一般有4种。如1983.5.7英语可写为:May 7,1983;May 7th,1983;7th May,1983;7May,1983。但我在课堂上只强调了最常见的两种:即May 7.1983和May 7th,1983。讲完日期写法后,我问学生:”When is your birthday? Can you tell me? Please write it down on the blackboard.“经过难点突破,学生们纷纷举手要求上来写。我叫了两个平时不认真学习、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上来写,不料他们竟然写对了。我还发现有些同学偷偷拿出本子在记其他同学的生日,把这节课又一次推向了高潮。在上例中,我之所以引用教师个人档案,举例他们班同学实际家庭地址,是因为老师、同学都是他们身边感兴趣的人,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我之所以把4种日期写法只强调2种,是因为考虑到该班的实际情况: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如果面面俱到,恐怕就会一无所获,而且这两种写法也最实用、最常见。

五、坚持”两条腿“走路,注意连贯性

在教学上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教学的连贯性是很重要的环节。知识环节的严重脱离会导致恶性循环,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放弃学习。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给那些低于基本知识要求的学生补上这个环节。在讲解课文时,除了对课文中出现的所要求的重点、难点讲解外,必须对课文中涉及的初中句型结构、知识点进行反复讲解。如在上面提到的Unit10 Text B中出现了日期的写法、读法,虽然这是初中的知识,但对于部分职高生来说,早已概念模糊。所以我在讲解新课的同时,给学生复习了英语12个月份、基数词、序数词的概念及应用、年代的读音。经过这样的复习,学生对新课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也就有兴趣多了。又如在Unit14 Text A A Repairman中,文中大量出现了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时是初中五大主要时态中的难点,它很容易与一般过去时混淆,相当多的职高生对于这一语法早已全然忘却,如果不突破这个难点,即本课中的重点,那么学生会对该文望而却步。所以我在课前布置作业时就让学生看书(P231-P233)”现在完成时“的语法,帮助学生重拾记忆,而后在本课(Revision)复习时,重点复习了现在完成时的构成、用法,以及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并特意强调了现在完成时的第4种用法-----即它还可以和包括现在在内(到说话时仍未结束)的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如today,this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these days, since…, for a long time 等连用。如

We've had two classes this morning.

We had two classes this morning.

经过这样的复习,再来理解本课的难点”He's been at an insurance company today.“对于此句用现在完成时的原因,也就豁然开朗了。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有关的现在完成时的其他的语法点,也就迎刃而解了。突破了难点,学生从语言实践中感悟到了学习成功的乐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六、有效运用电教媒体,活跃课堂学习风味,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我在刚开始接触职高英语教科书时,曾一度陷入苦恼之中。因为此书没有配置任何配套的教学录音带、教学挂图或幻灯片。如果就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到教室,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必定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我国教育家荀子曾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指出教学要以”闻“”见“为基础的思想,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既”闻“又”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电教媒体的应用是最佳的选择,充分利用电化媒体的形、声、色、意和美统一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通过赏心悦目和优美的声像信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从而产生学习乐趣。如在Unit3 Text A “A Photo Studio”一课中,出现了14个单词,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一个个地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学生读,再解释、举例,那么学生会觉得单词很多,太枯燥了,容易忘记。怎样才能使学生觉得学单词也是一件愉快的事呢?于是我充分利用了电教媒体,首先我给学生呈现一幅经过电脑技术处理的照相馆的照片,创设一种真实的情景,然后问学生: ”What's this?“学生答: ”It's a photo studio.“于是我又说:”Now, I'll introduce a friend of mine to you. He works in the photo studio and takes wedding photos .“(呈现婚纱照,伴随着婚礼进行曲),sometimes in the studio(呈现室内婚纱照),sometimes outside the studio.”(呈现外景婚纱照),在我讲解到这里时,我发现学生们完全被这美丽的婚纱照吸引了,然后我接着问 “What does he do? Can you guess?”这时我发现好多学生很想把“摄影师”这个单词说出来,可是又不会,有一种很强的学习欲望,这时我一边呈现一幅我的朋友把照相机拿在手中的照片,一边说:“Yes, he's a photographer.”,同学们非常认真地在跟读,我又指着他手中的相机问“What's in his hands?” “It's a camera.”同学们踊跃地回答,有个别细心的同学还发现它是一台数码相机(a digital camera)。然后我利用网页向他们展示了不同种类的照相机的实物图片( different kinds of cameras)并说:“My friend has four cameras, and he uses them to take pictures of hills , trees, flowers, rivers and old houses.”我边讲述,边呈现出山、树、花、河、旧房子的精选照片,每一幅都非常地漂亮,英语课简直成了摄影作品欣赏课了。然后在一个画面上同时呈现了两张内容相同的风景照,一张黑白、一张彩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问学生:“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One is a color picture, the other is a black and white picture.” “Yes, he can take pictures either in color or in black and white. (呈现短语either…or…)What does he want to do most? Do you know?”(呈现一幅摄影展的照片)(帮助学生)回答:“He wants to have an exhibit of the pictures some day.”。在CAI的帮助下,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本课的主要单词。

此外,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如教唱学生英语歌曲,演英语课本剧,英语单词接龙赛,讲英语故事,分角色表演等,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一一展开。总之,面对职高的学生,我们要有信心、爱心、耐心,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内在学习潜力,使他们学有所用,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以上所述是我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粗浅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2、卢家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2)

3、刘立祥:《职材通讯》江苏省教育厅,2003(8)(1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用知识传授的途径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