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高级英语教学与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的落实论文

高级英语教学与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的落实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高级英语教学与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的落实论文(共含7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幕”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级英语教学与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的落实论文

篇1:高级英语教学与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的落实论文

高级英语教学与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的落实论文

《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翻译能力的课程。 课文全部选自英语原文,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及自然科学等各方面。作者均堪称语言大师,观察敏锐、观点独特,语言幽默、犀利、活泼生动,充满着丰富的修辞。品读他们的作品不仅能享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还能开拓思维。本文主要探讨高级英语教学应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把提高以上技能落到实处。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实践课程,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写作能力以及翻译能力的课程。

由张汉熙先生主编的《高级英语》教材的课文全部选自英语原文,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等方面。作者均堪称语言大师,语言或幽默或犀利或活泼生动,充满着丰富的修辞手段如明喻、借代、移就、拟声等等。观察力敏锐,观点独特,品读其作品不仅能享受到文字的魅力,还能启迪人的思维。高级英语学习要让学生扩大词汇量、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赏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教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将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落到实处。

一、落实词汇量的扩大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词汇的积累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不断巩固强化和极大的耐心和不断的运用。问题是很多人忽略了运用这一环节,尽管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语言表达没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高级英语课文中有丰富的.词汇和词组,学生应把课文中生词的注音、用法、例句等整理出来,灵活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去。比如在学习完Blackmail之后,有学生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大量词汇,编写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课文Blackmail讲述的是一探长欧吉维在得知某公爵及其夫人交通肇事逃逸后,跑到他们所住的旅馆来敲诈勒索的故事。文章对欧吉维和公爵夫人之间的心理斗争描述得非常精彩。他们两人都试图用自己的气势压倒对方,公爵夫人竭力想掩盖事实的真相,因为觉得自己的身份高人一等,处处表现得傲慢、强势、专横,目光总是犀利冷酷;而探长因为手里握有他们的把柄,想从他们那里敲诈一笔巨款,表现出来的是粗鲁、无礼、贪婪和没教养。文中运用了很多修辞和大量的肖像和表情描写、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尤其是是心理活动描写,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那位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深深被作者的文字魅力所吸引,非常兴奋,“忍不住要写一点东西”。她用文中所学的词汇和写作技巧,编写了一个“小三”与其情敌之间相互较量的故事,那“小三”强势傲慢的语言、表情被刻画得形象生动,让人读得很有触动。

该生通过巧妙的构思,不着痕迹的将所学的词语灵活地运用到了写作中,这比只是简单的用词造句有意义的多。该生牢实地巩固并掌握了所学的词汇,随之也扩大了词汇量。

二、落实修辞学习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高级英语课文中有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明喻、暗喻、拟声、反讽、矛盾修辞、双关语等等,语句优美,语言表达具艺术性。教学中应让学生对修辞产生兴趣,并渴望使自己的英语语言表达具有艺术性。

例如:在学习“Dudley Field Melone called my conviction a victorious defeat” 这一句时,学生掌握了矛盾修辞。矛盾修饰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有感于文字的魅力,课堂上他们发言非常积极。下面是他们头脑风暴矛盾修辞的结果:walking dead(行尸走肉);事故的年轻人(old young man);young old man(人老心不老);真实的谎言(a true lie)等。

课文Mark Twain- Mirror of America 中有一句典型的头韵。“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 sleepy, 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 at home.” 头韵是指一组词、一句话或一行诗中重复出现开头音相同的单词,简明生动,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平衡节奏、宣泄感情的作用。 学生在学到这一句时,均感叹马克吐温不亏为语言大师。有同学动手把所学的课文中出现的所有修辞手法总结罗列了出来,还有的同学直接去找有关修辞的书来读,并利用课前十分钟分享的时间比较系统地介绍给大家,同学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这种有意识的归类、总结学习,比只是被动地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某一单个修辞有效率的多。

课文中有很多移就。移就就是有意识地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学生刚听到这个名词时感动很陌生,觉得好难学。当他们理解了定义之后,发现生活中他们已经是修辞“大家”了。他们能一口气说出很多的移就修辞来,a happy weekend, a sleepless night, merry Christmas, happy new year, a proud job, 等等。在学习这些优美的文句时,学生们产生了主动去使用相关修辞的冲动,并努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三、落实翻译技能的训练

翻译技能是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的主要能力之一,高级英语课文中不乏长句子和难以理解的句子,都是训练学生翻译能力的良好素材,在训练过程中还应告诫他们要尽量忠实原文的文采。如课文中有一段话马克吐温对加利福利亚人的评价, “It was a splendid population—for all the slow, sleepy, sluggish-brained sloths stayed at home. It was that population that gave to California a name for getting up astounding enterprises and rushing them through with a magnificent dash and daring and a recklessness of cost or consequences.” 第一句话有参考书是这样翻译的:这是一群了不起的人—因为所有那些迟钝、懒散、思想僵化的懒汉们都待在了家里。这句翻译意思没有错,但没有把原文中头韵的修辞翻译出来,失去了原文中的美。还有一版本的翻译是:出来的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懒汉都呆在了家里。应该说这一句翻译出了原文的修辞特色,但有一学生提出可否改为:出来的人个个出类拔萃,因为凡是呆板、呆滞、呆头呆脑的呆子都呆在了家里。因为原文的sloth 也属于头韵之列,笔者认为他改为“呆子”并不会造成误解,且更能体现马克吐温的语言表现了和幽默。 第二句有一参考书译为:正是那些人为加利福利亚赢得了这样的声誉:当他们开创一番事业的时候,他们会不计后果、代价以一种豪迈的气概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坚持到底。同学们讨论后,提出了以下译文:正是那些人为加利福利亚赢得了这样的声誉:当他们开创一番事业的时候,他们会以极大的锐气和勇气,不计代价、不计后果雷厉风行、贯彻执行。该译文较之前者运用了尾韵和重复修辞手法,且rush sth through含有快速贯彻之意。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像这样仔细推敲、字斟句酌,假以时日,相信提高的不仅是翻译能力,中、英文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四、落实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

一部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不会只因为其笔法而大放异彩,更重要的是里面蕴含的深刻思想。高级英语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由名作家撰写的,他们善于观察、思考,见解独到。品读他们的杰作能启迪读者的思维、提高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同学学习高级英语后变得“有思想”和“能说会道”了,而这正是高级英语教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高级英语教学一定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让他们自觉自愿的去探讨、研究,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真正把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落到实处。

篇2: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强调,而位于五项基本技能最高层的“译”却处于长期被忽视的.地位.目前经济高速增长,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对于翻译人才需求巨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当适应社会需求,从而注重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

作 者:申颖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年,卷(期): 29(12) 分类号:G42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翻译技能  

篇3:高中英语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论文

高中英语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论文

在普遍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今天,人们往往会忽略批判性思维在其中起的作用。只有批判才能创新,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部分。因此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就成了学校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同样,在我们高中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英语水平进步的快慢,所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经提上日程。

一、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个性化的思维,是主动思考的过程,同时,它还是质疑提问和合理判断的过程。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批判性思维正是强调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地交换意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上靠教师满堂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因而,它能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

二、批判性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学生对外语语言的学习不是一味地闷头去学,可以持怀疑态度或是好奇心去了解另一种文化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其语言的特点。学生在没有疑问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设疑解疑,久而久之,让学生形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要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在教室内来解决问题,离开教室时则是带着更多的问题以期待课下去寻求答案或是下次在课堂上再去解决。如此反复,问题会一个一个解决,而英语水平也会大大提高。我们学生学英语时缺乏这种意识,于是把问题积攒一大堆,到最后只有放弃的念头。

3、培养学生的批评精神

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一样,同样存在着观点向背、意见不一致的现象,学生在学英语时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去顺从、去接受,而是应该主动地去分析其语言奥妙,如有疑问,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加以批评。

4、培养学生平等交流的精神

例如,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探讨其最佳题目时,彼此之间意见上出现分歧,各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某个话题,并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如何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解决当时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要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精神才好。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批判个性和品质的养成

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育环境,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创设环境,给学生提供发展批评性思维技能和批判精神的机会。这样,学生会有一种安全感,能积极参与互动,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发挥了学生的才能。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可以养成一种好习惯。我和学生观念的转变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实行生本教育以来,课堂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几乎是满堂灌,老师讲得嗓子冒了烟,学生记笔记也记不下来,结果还是不出成绩;后来学生和我都有了转变,慢慢让大家都融入到课堂上来。我实行了学生抽签分组讲题,课下学生将要讲的任务整理好,课上和老师一样给大家讲解,我在一旁指导加以补充。刚一开始,学生讲题声音很小,总有一种怕犯错的.感觉,这时我就鼓励大家要敢于犯错,用犯错并不是错的理念去开导他们。结果学生们都大胆起来,不再畏畏缩缩的,讲课就像一个老师,甚至比我讲得还细。这样他们的潜能被开发出来,不再只是抬头听或是低头记了。因为知道要讲,所以课下他们就会主动去问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学生学到了如何学知识的方法,老师也轻松了很多。

3、设计活动,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所学的模块主题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比如音乐、文学、电影、体育等等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话题。每次我们讲到一个话题,都要有学生的参与活动,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合理分配任务,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好,鼓励和奖励并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4、尊重老师,且要敢于评判教师,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清除对老师的恐惧感,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不要摆出一幅“不可侵犯”的尊容,让学生望而生畏,而应该因势利导,诱发他们大胆质疑,敢于批判老师,让学生有一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和气魄。这样,学生才敢于提出疑问,勇于挑战困难。只有学生的思维运转起来,这堂课才能充满活力。在这种氛围中学到的知识肯定要比在老师的高压政策下学到的要多,并且心情松弛有助于学生记忆。有一次,我在讲一个选择题时,信心十足地讲着同位语从句在该题中的运用以及例句解析。突然看到一个学生高举着手,我便停下来让他说发生了什么事,他直接说:“老师,你讲错了,我觉得那是定语从句。”我的脸当时就红了,心想也太丢人了吧,是不是真错了?我正想说那学生,有事不能课下说吗?转念一想,不行,课上的事情要课上解决。我又带着所有的学生重新分析了一遍,结果我是对的。我没有去批评学生的错误,反而去鼓励他,表扬他这种敢于提出疑问的精神。后来,这位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积极,同时他也带动了其他同学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有了这种精神,才可以适应时代的潮流,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篇4:社会文化理论与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论文

摘 要:

以兰州某高校874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教学论文“ target=”_blank">英语教学中融入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学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入社会文化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篇5:社会文化理论与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论文

当语言教师面对着越来越多学生而非个别学生时,教师们经常发现很难将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正如Mercer和Fish—er所说:“考虑到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质量问题,我们发现社会文化理论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最明显的原因在于,课堂教学这种特定环境使教师被迫以全班而非个体为单位来设计教学。”然而,Vygotsky终身致力于研究这种课堂教学,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其关心重点也在大众教育,那么他有可能把一个不切实际的理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吗?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以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第二教研室的六位青年教师(年龄在28~32岁之间,教龄为3~)及所授课的18个自然班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7~20岁,974人,平均每班人数为54人)。所授课程为大学英语,课程选用教材为《大学体验英语》(第1册)。为了比较教师在学习社会文化理论后是否会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以及引入课堂教学后是否会对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能力有所影响,只有三位教师被提前告知实验目的,并要求他们在研究开始前的暑假期间自行学习社会文化理论的相关内容。三位教师所教授的9个班(485人)将作为实验组。其余三位教师并未告知研究内容,他们只知道我们对课堂教学感兴趣,需配合研究者提供授课班级学习者的英语考试成绩。这9个班(489人)为对照组。由于个别学生不愿汇报高考成绩,所以参加实验人数与自然班人数有出入。两组学习者入学前均学过6~8年英语,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

本研究的自变量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融入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因变量是阶段性测试成绩。

阶段性测试采用笔试和口试两种方式。为了确保实验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们直接选用学习者入学前的英语高考成绩以及入学一个学期后的大学英语统考成绩。实验前我们统计了学习者高考英语成绩,并将其作为实验前的英语水平指标(前测)。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的教材,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全部保持一致。

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课堂教学后,英语综合能力是否提高则是以后测成绩(一个学期后的全校大学英语统考成绩)的比较为基础。由于这两项考试均无口试,所以口试为自行设计,但是保证18个班级的口试试题相同。口试选择两位教师作为考官,并且均不是测试班级的授课教师。笔试试卷的阅卷教师都不是学习者的授课教师(前者是各省统一阅卷,后者是校内英语教师流水作业阅卷)。口语评分采用等级相关计算,其等级相关数位0。64(属于0。5~0。8的范围之内),是显著正相关,评分结果可靠。

本研究利用统计学统计工具(SPSS15。0)对两组学生实验前测和后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我们假设前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相当。我们通过X2检验对两组所得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根据适应条件:N≥40,理论频数≥5所设计的技术资料适宜使用X2检验。自由度(df)为4,X2(value)=2·954< X2(4,0·05)=9·5,通过查阅X2概率分布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P>0。05时,两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接受检验假设,即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英语高考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两组学习者一学期后的大学英语统考成绩,我们同样假设后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相当。通过X2检验对两组所得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此次自由度(df)为3,X2(value)=10。89>X2(3,0。05)=7。8。因此,通过查阅X2概率分布表,我们可以拒绝无差别假设,认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大学英语统考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教师期中举行英语口语考试,用于比较融入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学习者口语水平有什么作用。因为样本总数>30,符合Z检验的条件。我们通过计算两组平均分差的Z值与规定的`理论Z值,来确定两组平均数是否有显著差异。

我们建立假设: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口语能力方面无差异,然后通过Z检验来比较结果。根据Z值计算公式得出Z值为40。39>2。58(理论Z值),两组平均分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二、结论

Vygotsgy的社会文化理论目前已经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社会文化理论角度出发,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我们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分析中发现,虽然两组学习者入学前英语能力相当,但是仅仅一个学期后,两组学习者在听说读写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差异。因此,本研究证明: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社会文化理论后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英语教学,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但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大学体验英语》精读课程全是通过课堂教授完成的,大一学生的英语课堂又缺乏多媒体硬件辅助,教师们反映,融入社会文化理论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有所增加,学习者的积极性能够很好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很好,但很难坚持。因此,融入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掌控能力以及信息量的把握要求很高,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量和备课难度。如能更多辅助以现代教学技术,将会增强课堂的视听效果,同时还会弥补教师因组织教学活动而导致的信息量不足。

另外,本研究所采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一方面注重实证的、实验的方法,但是另一方面却通常会把语言学习情境中的某些变量量化,过分强调单一变量对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影响,人为地控制某些变量,从而割裂学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真实的语言课堂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是与所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如果未来研究能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辅助以定性研究策略(例如问卷调查、访谈等),将更有利于全面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学习感受,进而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分析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及影响因素。

篇6:培养学生文章主旨和大意能力的教学与探讨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归纳文章主旨和大意能力的教学与探讨

温州四中 徐长才

[摘 要] 本文指出了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采用案例说明的形式,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文段中心思想的能力,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归纳能力,主旨和大意, 培养

一、引言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教学目标之一是“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新课标在内容标准上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六级要求指出: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七级要求指出: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国家教育委员会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说明》对阅读理解能力测试规定的要求,第一条就是: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与技巧的培养,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偏差

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英语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仍有不少教师没能把握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侧重点,训练方法较为单一,过度依赖应试型强化训练模式,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调查表明:只有13%的教师认为自己已向学生讲解了较多的阅读策略。不少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阅读技巧,但却在实际教学中很少向学生介绍。(杨阳、彭锦秀:,)

1. 偏重语言知识讲解,忽视语言能力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未充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仍局限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方法和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杨阳、彭锦秀:2004),过多地对课文中的语言点、语法点进行讲解,没有准确地把握好所教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目标,对所碰到的词语和语法现象不加选择或不分主次地罗列和讲解。过多重视语言形式,语言能力训练不足,费时较多。

2. 训练方法和内容单一

教师训练学生归纳文章主旨和大意时,大部分教师只是告诉学生,通过寻找各段主题句、注意段首和段末内容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缺乏较详尽、明确的指导方法去启发学生如何寻找主题句和确定文章中心思想,以至学生在确定主题句时,机械地把主题句定为段首句,或段尾句或中间句,而对于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主题信息缺乏思考和分析,失去灵活领会大意的能力。另外,教师设置的阅读理解题多以考查细节内容或判断有关内容的正误为主,缺乏对学生推理和归纳能力的培养(顾小京:)

3. 较多依赖试题强化训练的模式

由于高中课文篇幅逐渐加长,教师设置篇章主旨和大意归纳题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缺乏对篇章的主旨和大意归纳训练,篇章总体把握不够,多以试卷中的测试题取而代之,导致学生训练不足,缺乏把握篇章主旨和大意的能力。

4. 训练缺乏阶梯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普遍发现,学生经常混淆归纳文章主旨和大意题与推断作者的观点、意图题,他们缺乏分辨这两种设问方式的能力,往往会张冠李戴。不少教师对此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训练过程中,设问缺乏层次性,未遵循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循序渐进原则,一步到位,缺乏剃度。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握不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在阅读时常常出现以偏概全的倾向,这是教学中应避免的缺憾。

三、解决问题的教学案例

笔者想通过以下一则案例,例说解决培养学生归纳文章主旨和大意能力问题的做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Teaching aims:

1. Enable the students to gain the skills of drawing the main idea of a passage.

Special focuses:

1. Help the students to distinguish the topic sentences in a passage or a paragraph

2. Help the students to analyze a passage to draw the main idea .

Teaching method:

1. Observation, cooperation, exploration, experience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Distinguishing

Task1. Distinguish the sentences which can be used to express the main idea of a passage or a paragraph.

⑴.The best title for this article is ____ .

⑵.The writer suggests that______.

⑶. The passage is about ______ .

⑷.The story implies that______.

⑸.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

⑹. The main idea (topic, subject) of the passage is about ______ .

⑺.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is___.

⑻.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is most likely_____.

⑼.After we read the story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

⑽.With what topic is the passage chiefly concerned?

⑾.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

⑿.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⒀.This passage chiefly deals with _____ .

⒁.What does the word mean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⒂.This passage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______ .

⒃.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um up the passage ?

⒄.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expres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

⒅..The first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eans_________.

⒆.The author probably feels that____.

⒇. What may follow the passage?

The keys: ⑴ ⑶ ⑸ ⑹ ⑽ ⑾ ⒀ ⒂ ⒃ ⒄

(分析与探讨:设计这一步骤,目的是通过学生进行小组分析和讨论,去识别对文段的主旨和大意题的设问方式,使学生阅读时能够准确区别文章主旨和大意题与其它类型题的设问方式,避免相互混淆,为归纳文章主旨和大意做好铺垫。事实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学生中存在着辨别不清设问方式的现象,以致答题时,出现偏差。)

Task2. Distinguish the words or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s of generaliz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examples.

例1:Choose the most generalized word.

A) chemist B) physicist C) scientist D) biologist

The key: C scientist

例2:Choose the most generalized sentence.

A) The hotel offers complimentary(赠送的)coffee from 7 to 10 a.m. daily.

B)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guests feel at home at the Glorietta Bay Inn.

C) The coin-operated laundry room has an ironing board.

D) There are a number of extra services at the Glorietta Bay Inn including baby-sitting

(分析与探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归纳能力不强,且不太善于归纳。因此,设计这两例以帮助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如例1中scientist符合题意, 因为它包括了 chemist, physicist和biologist, 而A, B和D 都指某一具体学科的科学家, 不能概括其他词,因此, scientist 最具有概括性。而例2中,A, C, D都是从不同的侧面说明旅馆的服务情况, 相互间并无联系。而B却概括了A, C, D共性的东西, 即:为什么旅客在这家旅馆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 B符合题意。倘若在一段文章里包含了以上A, B, C, D 几条信息, 那么 B 就是本段的中心思想。同样, 如果在一段文章中, 作者分几段来叙述几方面的内容, 那这些段落所要说明的问题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让学生讨论得出如下结论:在查找主旨、标题时,我们要学习识别文章中最基本, 最具有概括力的信息。这种信息应能归纳和概括文中其它信息所具有的共性。)

Step2. Distinguish the topic sentences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s.

例3:English is clearly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t is spoken by pilots and airport control operators on all the airways of the world. Over 70 percent of the world's radio programs are in English.

例4: Some students prefer a strict teacher who tells them exactly what to do. Others prefer to be left to work on their own. Still others like a democratic discussion type of class. No one teaching method can be devised to satisfy all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例5:For adults a cold is not that serious. However, this is not the case for children. Cold symptoms in children may be signs of more serious diseases and should be given prompt medical attention.

(分析与探讨:笔者选择了三小段短文,旨在帮助学生发现和归纳其主题句,文段十分简单,意在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练习时,采用学生自我体验和探究的方式,自主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分析、对比和讨论后,作出如下判断:例3的主题句为首句,其后的内容均说明首句。例4的主题句是尾句,作者先摆出事实依据, 层层推理论证, 最后自然得出结论。例5的主题句是本段第二句, 因为在however 后面才是作者真正的看法, 并在下文中进一步作了说明。当主题句被安排在段中时, 作者往往从具体的事例谈起, 随之归纳出主题, 然后再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使立论更加清楚,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即以“立”为主, 对正面观点进行阐述。

例6:Life in 2035 will be different from what it is today. For one thing, you will sleep later because your job will start later in the morning. Too, machines will do most of your routine work for you. Also, you will travel to work on a moving sidewalk. Furthermore, you will talk to your friends on a picture telephone. Finally, you will take longer vacations in more distant places since transportation will be so much faster and cheaper. Certainly all of us can look forward to many new advantages in the coming 30 years.

例7:In 2035 you will sleep later because your job will start later in the morning. Too, machines will do most of your routine work for you. Also, you will travel to work on a moving sidewalk. Furthermore, you will talk to your friends on a picture telephone. Finally, you will take longer vacations in more distant places since transportation will be so much faster and cheaper.

(分析与探讨:教学中笔者观察到,对于主题句在段首、段中、段末时,较易引起师生注意。而事实上,主题句并不总是处于段首、段中、段末。于是,笔者例举以上两例,帮助学生分析主题句所在之处。学生通过分析和对比可以发现,例6 的作者采用首尾呼应,两次点题的写作手法,将表达同一主题思想的两个主题句分别置于首尾,在句型结构和用词方面往往不尽相同,而且在内容上,后者也不是前者的简单重复。而例7的主题句是暗含在段中的。这就要求学生根据文段细节进行分析,概括主题,推断主旨,帮助学生获得分析的方法。

即先弄清该段落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在逻辑上有何联系,然后加以归纳形成主题。

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到问题的多面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上几个环节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以及合作探究,去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设计时,教师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逐步引入,理顺解题思路,进而提升解题能力。)

Step3. Practice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s, then draw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s.

例8:Let us consider how voice training may contribute t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an improved social adjustment. In the first place, it has been fairly well established that individuals tend to become what they believe other people think them to be. When people react more favorably toward us because our voices convey the impression that we are friendly, competent, and interesting, there is a strong tendency for us to develop those qualities in our personality. If we are treated with respect by others, we soon come to have more respect for ourselves. Then, too, one’s own consciousness of having a pleasant, effective voice of which he does not need to be ashamed contributes materially to a feeling of poise(泰然自若), self-confidence, and a just pride in himself. A good voice, like good clothes can do much for an ego(自我) that otherwise might be inclined to droop(萎靡).

The title that best expresses the ideas of this passage is:

A. Our Ego

B. The Reflection of Our Personality

C. How to Acquire a Pleasant Voice

D. Voice Training i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例9: Ever since humans have inhabited the earth, they have made use of various forms of communication. Generally, this expression of thoughts and feelings has been in the form of oral speech. When there is a language barrier, communication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sign language in which motions stand for letters, words, and ideas. Tourists, the deaf, and the mute have had to resort (凭借)to this form of expression. Many of these symbols of whole words are very picturesque and exact and can be used internationally, spelling, however, cannot.

Body language transmits ideas or thoughts by certain actions, either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A wink(眨眼)can be a way of flirting(调情)or indicating that the party is only joking. A nod signifies approval, while shaking the head indicates a negative reaction.

Other forms of nonlinguistic language can be found in Braille (a system of raised dots read with the fingertips), signal flags, Morse code, and smoke signals. Road maps and picture signs also guide warn, and instruct people.

While verbalization(用语言表达)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language, other systems and techniques also express human thoughts and feelin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summarizes this passage?

A) When language is a barrier, people will find other forms of communication.

B) Everybody uses only one form of communication.

C) Nonlinguistic language is invaluable to foreigners.

D) Although other forms of communication exist verbalization is the fastest.

(分析与探讨:经过前期的热身活动,学生具有初步分析、概括和归纳文段中心主旨的能力,因此在这环节里,教师选择较长文段,加大文章难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师仍要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文中的生词和难句。

在例8里,作者一开始就说明发声训练对个性发展和人的社会化可能产生的作用。接着, 分别由in the first place 及then 引出两个具体的方面展开讨论。第一个要点下又分别由when 和if 引出两个细节加以论证。结尾一句总括全段, 与首句呼应。不难看出, 主题句是第一句, 正确答案应选D。 另外, 要特别注意上例中提到的in the first place, then , if 等连接语, 这些连接语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内容的编排方式, 领会文章的要点, 准确全面地理解文章。

例9文章共有四段, 谈的是肢体语言。第一段谈到人们彼此在进行思想感情交流时可用多种形式。如果在语言交流有障碍时,象聋哑人等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这是国际通用的。而第二段, 第三段的首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引出了肢体语言的功能与分类。最后一段予以总结, 强调肢体语言在表达人类思想和感情方面的作用,与第一段的呼应。正确答案应是A。)

在本案例中,教师根据高中英语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本节课集中针对学生的弱点,选准切入点,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创设了问题情境,形成了思考的氛围,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教师也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学生的情感,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四、结束语

诚然,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诸如主旨和大意的归纳能力,不是凭教师的讲解便能获得的,而是要求学生不断探究分析,从阅读实践和积累中,从阅读技巧和习惯的养成中逐渐自我建构的。教师不能指望在短期内甚至几节课里完成,它是一个长期自我探究和体验的过程。

1. 教师要避免急于求成的心态,努力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发展和培养离不开语言基础知识,足够的词法知识是语言能力得以提高的保证。在教学中应把握好这个度。学生语言知识积累不可忽视,但更要把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

2. 要善于分析学情,研究并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阅读中,学生的困难一方面表现在词汇和长、难句的理解上,另一方面是解题的方法。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以及科学的解题方法,教会学生识别设问中脱离原文、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的设问方式,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

3.增加阅读量,积极拓展阅读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视学生的情况,适当从英语报刊、杂志、教学辅导资料和网站里摘录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文章,既适合学生水平,又能激发学习兴趣,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一体,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4.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5.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对句群的理解力。阅读中还要注重细节,尤其要把握反映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细节,通过对细节的文字加以理解和概括,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演绎和归纳的能力,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参考文献

杨阳、彭锦秀. 2004. 关于中学英语阅读课程现状的调查报告(教师部分)[J]. 中小学外语教学,(5):13

杨阳、彭锦秀. 2004. 关于中学英语阅读课程现状的调查报告(学生部分)[J]. 中小学外语教学,(6):19

沈正南. 2005.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6-8

顾小京. 2005. 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推理和归纳能力 [J].中小学外语教学,(5):14-17.

万家清. 2005. 高中英语新教材“Integrating Skills”部分的教法与对策 [J].中小学外语教学,(10):16-19

孔慧敏. .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J]. 中小学外语教学,(3):17-21

王大赫. . 高考综合能力总训练. [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7: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

试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本文指出了跨文化交际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由此引出了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活动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教学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新《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讲授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文化知识的传授,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更好地把握好这一点,必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输入多、文化输入少,课堂知识输入多、课外知识输入少,对语言能力重视多、对实际交际能力重视少。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隐性的社会因素外,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具体的原因:班容量大,不利于进行诸如情景对话练习的课堂活动;课时少,内容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只上1年半甚至更少的英语课,难以完成大纲规定的全部教材内容,所以大部分教师只抓精读和听力;教学观念陈旧,教师还未建立“联系文化学语言”的思想,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不够重视,高职类院校学生往往迫于就业的压力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忽视了英语特别是英语文化的学习。这些存在的问题造成了我国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这也激励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将二者合而为一。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一)思维模式的差异

文化直接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思维模式必定有差异。西方文化中,思维模式侧重于严密的逻辑分析;而我们东方文化中,思维模式具有直觉上的整体性,这一点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了解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避免交际失误,如:隐私方面。中国人的隐私观念相对薄弱,集体观念比较强烈。西方人则非常强调个人隐私,不会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私事,更不乐意别人过多地干预。因此,他们一般不打听对方的私事,如婚姻状况、对方的年龄和收入等。

(二)价值观的差异

人们的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必然与价值观密切联系。不同的文化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它指导人们区分美与丑、好与坏,这也是人们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与处世哲学。它本身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如:对赞美和恭维话的不同反应。在中国文化中,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得到别人的赞扬时,也要客套一番,还要再接再厉。而在西方社会,交际中赞美与恭维语的'使用频率很高,比如当面称赞女士的长相和衣着等被认为是有教养的表现,因而也是礼貌的。而被称赞的人也会欣然接受,并用谢辞表示满意。

(三)行为规范的差异

行为规范指的是一个社会群体所能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中,一种常见的错误就是拿自己所处的社会的行为规范标准去判断对方行为的合理性,而两种行为规范的标准相差很大,因此产生误解肯定在所难免。在餐桌上,中国人会往客人的碗里夹菜,并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酒席结束时,还会说几句诸如“招待不周,请多多包涵”的客套语。而西方人不习惯这样的做法,在他们看来,劝吃劝喝是强人所难,应该尊重客人,他们想吃就吃想喝就喝,而且也没有送客人的习惯。

(四)风俗习惯对汉英文化的影响

习俗文化是指处于一般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的各民族在长期约定俗成中形成的各自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规约。比如说,汉语的“天生有福”,在英国人那里则成了“生来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fbomithailspooninone’smouth);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

(五)语言环境的差异

一些学生的语音、语法学得很好,但还是不能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即不具备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一般说来,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v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和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可以从称呼、介绍、打招呼、谦虚、道歉、赞扬、关心、谈话题材等方面进行比较。下面分析一下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

(二)原文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两种现象:学生在阅读一篇既没有生词,也没有一点语法障碍的文章时,对文章整体大意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理解,一做题就出错。在用英语写作时,总是受到本族语的干扰,写汉语式的英语,这是因为学生天生接触的是本族语,在英语学习中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没有机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接触,以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情感,因此,在读写英语时受本族语思维和情感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对学生输入英美文化及社会知识信息的良好途径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大量的原文阅读。如:《哈姆雷特》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斗争,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之间的激烈冲突。

(三)研究词汇和习语的文化背景

词汇和习语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部分,具有博大的内涵和外延。英语和汉语中大量的词汇和习语植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迥然不同的民族形象和文化色彩。许多词汇和习语明显地反映出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差异,所以研究词汇和习语的文化背景,并将它们进行比较,就会对本族文化和异国文化有一个较详尽的了解。例如:英语的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dam’sapple”(亚当的苹果是喉结的意思),Herculesheel(弱点)等。

(四)广泛利用课外英语资源,组织第二课堂英语活动

1.英语短剧表演

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只在课堂上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方面地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氛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尝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表演英语短剧,短剧内容可以是英语教材上的课文,也可以是一些著名的英语故事、童话及小说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气息以及锻炼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2.英语文化课题研究和讨论,英语角会话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最好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所以,教师更有责任为学生创设适合于学生感受英语语境和接受英语文化熏陶的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在备课时,可依据教学内容专门设置与英语文化及该国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的话题。学生参与进来,可感受到其强烈的异国文化情调、呼吸其浓郁的语言文化气息,而且语言交际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建立一个异国文化和英语交际园地,像英语角之类的场所。在这里,学生能够自由地相互交际、实践,切实地感受英语文化气息,有效地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五)大量收集、利用课外英语资源

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鉴赏不同风格的外国流行歌曲,交流各地的风貌民俗,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多读国外有关游记、官方思想研究等方面的书,从中了解文化。

(六)研究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非言语交流和言语同样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姿势,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手势动作,衣着打扮,时间,空间等大多数非言语行为也是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的。教师可以问一些有关非言语交际方面的问题,让大家来讨论。例3~1:1.两个男人见面时是否互相拥抱?2.在美国,老师坐在桌子上讲课是不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

(七)利用国外电影、电视、书籍、歌曲以及形式多样的文化辅助活动充分利用国外电影和有关资料,可以形象直接地了解各国的文化习俗。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成功地再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例如:影片《乱世佳人》反映了美国内战时期南方种植园经济的解体和黑人奴隶的解放。许多优秀的广为传唱的经典外国歌曲也可以用来辅助文化教学。例~l:Yesterdayoncemore;Sayyou,sayme等。文化教学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如:举办英美文化的专题讲座,让外籍老师详细讲解外国的教育体制;利用多媒体教学展开英美概况的介绍。多方面地接触异国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注重学生英美文化的输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立足课堂,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拓展交际视野,始终保持对英语的新鲜感,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才能融人生活,达到有效地进行交际的目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级英语教学与学生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的落实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