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论文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论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如果这13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论文相关的文章。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论文

篇1:研究性化学实验课程改革论文

研究性化学实验课程改革论文

1研究性实验的必要性及研究进展

传统的高分子化学实验为一些经典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步骤标准化、模式化,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按方抓药,无须动脑思考、分析。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效果甚微。这种实验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且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使得实验课程“弱化”,而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记忆知识上,忽略了实验课程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学生到大四毕业论文环节,则充分暴露了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技能较差、实验意识薄弱、科学研究精神欠缺等缺点。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传统实验课程的缺点和局限性,也提出了很多的教学改革方法,其中包括了研究性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研究性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让学生参与了实验配方设计、实验的实施,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突出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完成实验课程,提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充分锻炼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有文献虽然充分论述了研究性实验的优点和作用,但尚没有文献从备课到实施、总结、详细论述研究性实验的实验方案和实施方法。张玉琦等提出了在实验课程中增设研究性实验,并结合聚合物微球乳液实验项目提出了新的实验内容,但没有详细地叙述如何设计并实施该实验。张晓云提出了将研究性实验替代基础验证性实验,并简单的介绍了《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实验的做法,也没有详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介绍各环节的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胡先海等详细介绍了在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需要采用的几种研究方式,并详细解读了各种研究方式的优点。但这些研究方式可能无法在一个实验中全部应用。不同的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同。但文献未结合某个实验详细介绍研究性实验设计及实施方案。本文根据作者理念和文献报道的关于研究性实验的理论,结合具体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有机玻璃的制备》,详细论述了该高分子化学实验如何设计成研究性实验,介绍各环节需要做的工作及其作用。

2研究性实验设计和实施

2.1实验准备

根据对研究性实验的理念和理解,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目标出发,教师从软件和硬件上准备实验。对于《有机玻璃制备》实验,教师需要根据四大聚合方法之一的本体聚合理论知识,分析该实验方案中各实验参数是否可变?可变范围为多少?变化后对实验过程其他参数、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各实验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其它条件一致,反应温度降低,反应时间则会延长,或引发剂用量越低,反应时间越长。在设计实验时,需要注意到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根据实验参数是否可变,修改指导书内容,将可变的实验参数空白。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理论知识,并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初步确定自己的实验参数。在动手做实验之间,教师和学生讨论相关参数的可行性,学生需说明采用这个数据的理由和依据。通过上述准备工作,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实验参数的制定,对于学生定的不合理实验参数具有一定的预测。有利于在课程中,顺利完成实验参数的探讨和设计环节。学生通过参与上述实验参数的设计,对该实验的理论知识进一步进行了复习,对实验原理把握更加准确,充分理解各原料作用和各实验参数内在含义。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独立研究能力和查阅文献等科学研究基础功底,为后续该实验的顺利开展、大四本科毕业环节的顺利进行,以及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实验预演

为了使教师对不同参数下的实验进程和实验现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教师需要对不同参数下的实验进行预演,把握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指导学生实验参数的设定,并进行理论指导。但是,由于高分子化学的特殊性,实验条件存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加上可变的实验参数较多,因此,可设计出的配方数较多。在预演环节,教师不可能对所有参数的实验进行预演,为了对实验进行具有一个清晰、整体的把握,对预期的上下限参数实验进行预演,并根据实验能否进行、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所需时间是否在课时内,实验是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等,调整各参数的上下限范围,防止实验的不可进行和危险性实验的发生。在《有机玻璃制备》实验中,从理论分析来说,反应温度越低,引发剂用量越低,聚合反应速率越慢,当低至一定程度时,反应有可能无法进行,因此需要对低温、低引发剂条件下的实验进行预演,掌握该条件下,各步反应所需的时间和实验现象。相反,当反应温度较高,引发剂用量较多时,反应速率越快。由于该实验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过快,会导致爆聚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对高温、高引发剂含量的实验条件进行预演。为了对不同条件下的实验进程和实验参数有良好的把握,需要对中等条件的实验进行预演,比较低温、低引发剂,高温、高引发剂和中温、中等含量引发剂的实验进程和实验现象有何不同。根据实验预演结果、实验课时的安排、硬件条件等客观因素,修改实验参数范围,以便于更好的指导学生实验参数的设定。经过实验预演步骤,教师对各实验参数下的实验进程和实验步骤做到了心中有数,对整个实验进行能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2.3学生预习

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对整个实验内容进行预习,联系理论知识,对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基础理论知识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并罗列操作和理论问题,方便在课堂上解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的一切努力,只为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如果学生不配合,教师努力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为后续实验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对于《有机玻璃制备》实验,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该实验的基本原理;

(2)实验的操作过程;

(3)操作和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4)根据理论知识和查阅文献,初步确定本组实验参数。这一步需要小组学生团结协作,共同确定。经过预习,学生复习了理论知识,初步掌握了实验的操作。并通过团队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小组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2.4实验实施

实验的实施是整个实验课程的中心环节。优秀的实验方案设计,需要良好的实验实施才能实现最终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课时对每个环节进行细致的安排,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根据前期的实验设计、准备、预演,实验的实施可按照以下步骤开展:

(1)教师介绍本次实验的内容,以及该实验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2)从基础理论知识引出实验参数的设定,小组汇报本组实验参数及其设定理由,由同学讨论是否合适,教师引导,并最终确定参数;

(3)教师根据各组参数设定情况,有目的的引导各组学生参数的分布。尽量使各组实验参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具有不同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4)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对于特别需要注意的环节,则着重说明;

(5)学生操作实验;

(6)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由学生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师与学生互动探讨问题。对于《有机玻璃制备》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下:

(1)在预聚过程中,锥形瓶为什么需要晃动?晃动频率不同,对结果是否有差异?措施:可以让一组学生尝试不晃动锥形瓶,观察现象。现象:出现爆聚。学生观察有机玻璃制备过程中的爆聚现象。解释: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是一个放热反应,晃动锥形瓶主要是为了将反应热释放,并让单体流动,各处单体均匀聚合。晃动频率不同,主要影响散热及不同位置单体聚合程度的差异。晃动过慢也会出现爆聚。

(2)达到预聚的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解释:主要取决于引发剂的用量及预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较多、聚合温度越高,完成预聚时间就越短。反之,时间越长。

(3)在灌模时,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气泡产生?解释:由于模具三面封闭,一端开口,里面存有空气。如果竖直模具直接倒入液体,液体充满开口端,里面的空气无法排出,则容易产生气泡。措施:将模具倾斜,从模具的较低处缓慢注入,将模具里的空气从无液体的开口处缓慢赶出,液体充满模具,则无气泡。

(4)灌模后,为什么还是需要低温聚合后,再高温聚合?措施:将一组样品直接置于高温下聚合过夜,观察现象。现象:模具中的预聚体也会出现爆聚的现象,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溢出模具。解释:预聚后体系中聚合物分子量较小,如果直接高温聚合,仍会产生爆聚。通过实验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整个实验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对不同参数带来的影响也有了感观的认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并养成了研究比较的良好科研精神,为后续的'本科毕业论文提前做好训练。

2.5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是实验课程的成果总结,反应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教师考察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研究性实验,其报告需要充分体现研究性。实验的总结报告需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全班实验参数和实验数据汇总;

(2)根据各小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差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

(3)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实验总结报告。锻炼学生科研写作能力,为后续的本科毕业论文和工作奠定基础。对于《有机玻璃制备》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下:

(1)预聚程度的控制。温度越低,引发剂越少,预聚合的时间越长;

(2)预聚程度的把握。预聚程度对后续的操作和实验具有一定的影响,预聚程度过低,倒进模具时容易漏液,预聚程度过高,太粘稠,不易倒入模具,且容易爆聚;

(3)产品出现气泡。产品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有:a.倒入模具时未赶出气泡;b.预聚程度过低,小分子单体残留过多,小分子挥发导致气泡;

(4)产品透明度。气泡、表面光洁度对有机玻璃的透明性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上述总结,学生学会了有机玻璃的制备,并掌握了其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深刻理解如何控制有机玻璃产品质量,学到了理论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深化了理论知识,锻炼了科学研究能力。

3小结

针对传统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有机玻璃制备》,在无须增加硬件,现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实现了研究性实验的系统改革。结合该具体实例,对研究性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必要性,如何设计研究性高分子化学实验,每一步实施方案的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其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上述研究,形成了研究性高分子实验改革通用的系统方案,研究性的《有机玻璃制备》实验可按照论述方案实施,其它高分子化学实验可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设计并实施。通过上述实验的实施,在锻炼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系统研究能力。从文献查阅、参数设定及问题的提出,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化知识的理解。课堂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探讨,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团结协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气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研究性实验报告的撰写,训练了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并对本次实验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总结。

作者:施燕琴 陈思 马猛 吴波震 王旭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篇2: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论文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论文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探究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中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学科。这两个特点使科学探究在化学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性学习的提倡,能够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一、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测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思考。

例如,我们在进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中,由学生自己带蜡烛,自己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观,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尤其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比纸上练兵要强得多,这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设计实验并验证假设。

例如,在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学生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到二氧化碳能够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并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自己动手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并通过三组实验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向装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到“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中多”的结论。再通过向两瓶不同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得出空气中O2的含量比人体呼出气体大”,以及通过向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得出“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大”等结论。

学生通过系统的观察、交流,进行了几组简单的对比实验后,从而获得了一些事实性信息,相比呆板地听教师的传授,自己没有任何实践,只是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三、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够直接提出问题或通过描述已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从而明确提出问题。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相等时,学生会直接提出问题:化学反应有新的物质生成,那么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吗?

学生知道要想知道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相等,就需要使用天平。学生通过动手做铁钉和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以及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发现反应前后,天平仍然平衡,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但有些同学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蜡烛燃烧过程中,天平发生倾斜,蜡烛质量减轻,这个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经过分析与讨论,发现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去了,导致质量减小,从而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而加深了对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四、对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也是我们所必须研究的问题。

我们可以收集学生的探究活动报告形成档案袋,并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证据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客观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外,纸笔测试是常用的评价方式,它具有操作简单、信度和效度较高等优点。纸笔测试的方式可以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化学探究学习中纸笔测试评价应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作出相应的改进,重点不要放在知识 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以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

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化学探究学习的评价是建立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评价理念基础上的,在实践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对于化学探究学习及其评价的实施需要依靠广大教师的创造性的智慧。

篇3:课程改革论文

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物理化学是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总结我校近几年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情况,介绍在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强化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化工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路.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改革;化工专业;实践导向

0引言

“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制药、材料和生化等专业的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

“物理化学”课程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手段来解决化学反应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在化学变化中所遵循的规律.

物理化学是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尤其在理科、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公式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内容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1-2],同时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小,造成学习的畏惧感,学习效果不理想.

鉴于物理化学在化工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尤其对后面要学习的“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和“催化原理”等课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物理化学”课程的建设对高质量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多年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组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在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完成“物理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和验收工作,成效显著.

“物理化学”课程团队被遴选为学校重点建设的课程团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实践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科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工科物理化学教学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侧重工程实践导向

相比而言,我校开设化工专业的历史较短,所用物理化学教材也一直沿用我校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使用的《物理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傅献彩等编写)教材,以相应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南京大学孙德坤和沈文霞等编写)作为学生的指导资料.

在授课的过程中,虽然也积极拓展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与化工实践过程联系不密切的矛盾.

但随着我校化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如果继续使用偏重理论教学的物理化学教材显然不合时宜.

以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契机,基于实践导向的新教材的选用成为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从xxx开始,精选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第五版)[3]工科教材作为我校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材.

与原教材相比,天津大学编写的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增加许多与实际工业生产相关的知识点,如真实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二组分液体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和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以及多相化学反应等,目的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有利于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科思维的养成.

另外,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将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和电解与极化作用3部分内容合并为电化学,将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和化学动力学基础(二)合并为化学动力学,既优化教学内容,又适当降低理论深度,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实践视野.

本教材在我院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学生良好的反响.

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对工科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的抽象性,注重通过演示与基本原理相关的实验现象对接实践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直接关系[4],更好地突出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除讲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外,还注重把从事物理化学方面的科研体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物理化学在生活和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加快适应工业生产的能力和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5].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实例说明理论

由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生产实践更加紧密相连,所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物理化学内容抽象、公式多而杂,在课堂讲授中要更加注重结合具体实例来阐述理论内容,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理论知识.

例如,讲授界面现象中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时,用他们所熟悉的人工降雨和暴沸现象来说明开尔文公式,只有水蒸汽液化凝结成新相小液滴(凸液面),小液滴逐渐长大才能从天上落下雨滴.

由于新相小液滴刚开始很难形成,即水蒸汽的过饱和蒸气压pr非常大,天空中的水蒸汽气压很难达到pr,因而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提供小液滴形成时的凝聚中心,大幅度降低pr的数值,使雨滴顺利形成.

同理,液体受热气化形成新相小气泡(凹液面),小气泡逐渐长大才能从液体里逸出,但新相小气泡开始很难形成,即液体过热也不沸腾,是因为液体中的小气泡压力很小达不到外界大气压的数值,

因而需要向液体中加入实验中常用的沸石(孔中含空气)增加初始小气泡的大小,使气泡压力很快达到外界大气压值,保证气体从液体中顺利逸出,避免形成过热液体,引起事故.

总之,利用具体实例讲授比较抽象的物理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更接近实际生产和生活,激发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潜能.

3多方位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动脑与动手能力

伴随着物理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将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例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反应热的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地移除多余的热量导致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将对化工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所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测量与调控在化工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温度计(如玻璃温度计、贝克曼温度计、热电偶等)用于测量反应体系的温度.

作为温差测量的贝克曼温度计,广泛应用在恒温槽的组装和性能测试、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实验中.

由于精密电子温度测量仪器的普遍使用,使得贝克曼温度计在实验中的利用率逐渐降低,但它仍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的辅助仪器使用.

另外,温度效应常常在实验中有所体现.

如醋酸-水-氯仿三组分系统的相图绘制实验,其成败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密切.

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也并不清楚隐含的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中,温度影响到各组分间的溶解度,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无法观察到明显的浑浊现象,导致不能很好地判定滴定终点.

因此,如果能够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相图,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萃取过程,理解相图中物系点和相点的概念,对于化工产品分离条件的筛选起到良好地指导作用.

其他的实验项目,例如: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的测定、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等,温度的影响均不可忽视.

合理的安排实验是保证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的前提.

但由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较多,普遍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循环的方式开展实验.

如果物理化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在同一学期开设,在循环实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实验项目早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则显得非常被动,对实验理论一知半解,造成他们更多地关注实验操作过程,只动手、缺乏动脑,实验效果并不理想.

鉴于此,将实验课的开出时间较理论课程滞后一学期,先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论知识,再开展相关实验.

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试讲实验内容、回答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良好.

篇4: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全民体育理念的深入推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日趋紧密,如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基于学生体质健康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如何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质健康;研究效果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和制约,一直遵循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综合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型人才成为我国未来教育的重点目标。

1、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体育教学思想单一

我国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以增强体质和学习技能为主,内涵显得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体育课也并没能体现出其本质的功能,缺乏以学生为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2]。

1.2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现在:大多数地区的体育课程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几个体育项目为主,不能体现现代学生对体育内容的需求以及学校自身对学生的培育特色;课程设置缺乏考虑,在项目选择上很多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体特质和基本技能,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1.3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学生个性化

我国现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还是继承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方法,即一味的传授技能和强化训练,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这样的教学方法显得比较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可言。现在的学生由于个性化比较明显,有自己的独特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对于传统式的体育教学方法不能接受,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体育课程评价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高校在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标准和手段上有点不尽如人意,这样的现状往往很容易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达不到客观和公平性[3]。而对一门学科的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课程评价做得不够好,也就不能相应的反映事实,从而做到更好的促进教学反思和教学改正。

2、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紧迫性要求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十多年以来对于全国范围内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中,数据分析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发育水平、营养水平在不断提高,青少年身高、体重相较于过去有明显得提升,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是身体素质指标却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青少年体能测试中100米、200米、800米、跳高、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成绩都在下降,速度和耐力均下滑明显[4]。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状,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

2.2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支持和鼓励作用

国家实施有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方案标准、组织实施、管理约束等方面都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在高校实际教育过程中具体实施和贯彻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高校体育课程在社会、教师、学生之间往往被当作为一门副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考试和测评成绩也只是作为参考依据不作为奖学金评定依据,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形成高校体育课程不重要的观念,无法发挥出成绩记录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5]。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需要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活动中。

2.3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方向和指导作用

当前,有部分高校试点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选择自主选项教学,以学生个体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体现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体育课程多数采取的是选修某些项目作为考试和测评成绩,学生更多时候是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是难易程度选择相应体育课程项目,大部分学生对于选择项目认识不够充分,没有考虑自身身体素质,在学习过程进行中会逐渐丧失兴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也无从说起[6]。那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势必要通过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1深化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并且整合以往的思想体系,将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地方进行深化,从而建立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3.2合理设置体育课程

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质量低的结果。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拓展体育课程内容,鉴于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基本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为主,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比较流行的项目,比如瑜伽、健美操等等;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结合学校自身的地理位置、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师专长等等因素设置更加适合本校的体育课程;层次化课程设置,针对身体素质和技能有差异的学生群体,设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避免因学生自身特性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不佳。

3.3个性化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个性化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所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教学过程中,适当性地运用趣味幽默的讲解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完善课程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入手:建立以学生体质健康指数为依据的课程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学期前后的对比,及时有效的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区别于以往的以学生技能学习效果为主的评价标准,加入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参与度、表现程度等等内容;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前后的差异以及因学生体质差异可能带来的进步空间,注重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观察。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十分有必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还要以体育锻炼为基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实现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鹏.浅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以及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科技展望,,25:282.

[2]许文鑫,王菲.基于耦合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影响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02:39-42+48.

[3]刘美凤,郑瑾.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新思考———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J].湖北体育科技,2015,02:177-179.

[4]曹勇.浅析基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23-125.

[5]曾播思,徐焰.现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03:121-124.

[6]刘军,邢蕾,李柏忠.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08:83-84.

篇5: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目前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其教育效果,主要问题在于不断更新的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如果计算机课程不与之同步改革及发展,其教育效果则无法实现与时代的同步。本文首先针对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当前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最后针对其改革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能够对有效提升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的质量与水平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发展

计算机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加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变革,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几乎所有行业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因此中小学基础教育对计算机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只有探寻新时期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方法及模式,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发挥,实现对中小学生计算机技能的稳定提升。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一直是与时代同步的任务,而且中小学生在接收学校教育之前,大部分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技术和操作,可以说这些已经与计算机有过接触的中小学生无论是在中小学教育之前,还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都与计算机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除了在课堂上接收计算机的操作学习与训练之外,日常生活与计算机的联系更为密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中小学生塑造出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技巧,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只有针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形势实施一定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有效提升。

二、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一)缺少与实践教学的密切关联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要求,如果仅仅以大量的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而缺少实质性的能够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实践教学,必然会无法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理论教学,而这些理论内容往往缺少与实践操作的密切相关性,使理论在操作中的实践价值较低,而且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没有针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展开,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极大的影响了中小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不足

计算机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技术与不断发展的功能,要实现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制定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动态性课程计划是必要的,只有将课程与技术发展动态性连接起来,才能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的动态性不足,主要是由教师对教材的调整能力较弱决定的,由于缺少能够实施动态性的课程规划,学生接收的计算机教育也往往无法实现与时代技术的同步更新和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利于差异性教学

计算机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仍然是极不均等的,有的学生偏爱计算机操作,对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充满着兴趣与开发欲望,这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较高,但对于教学课程的兴趣差异也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兴趣上相对较低,但对于教育所学课程也能够均衡接收,这些具有不同教育需求的学生无法在当前统一的课程安排模式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策略

(一)创新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课程的创新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课程安排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步。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缺少创新性,大部分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因此要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就必然能够与技术的创新同步,实施一定的课程创新。例如在学习基本软件的操作时,学生应当得到一定的自主性选择空间,在软件操作上不必以过于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实践行为,而是给以足够的自由发挥机会,以布置一个特定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寻找解决的途径,不同学生寻求的不同解决途径,将会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手段。此外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动态性教学课程的创新也是极为必要的,对学生布置的实践操作或课后练习任务可设置为两个或几个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计算机使用习惯进行自主选择,既保留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又能够为学生提供选择适合自身计算机实践练习需求的机会。

(二)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

在网络化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的功能得以更大发挥,如果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不能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其教学效果也必然是无法完善的。根据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对课程本身设计安排的习惯,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使之能够多元化发展,将能够与计算机能力相关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对象,必然能够使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实现对教育效果的有效推动。例如运用网络化手段开拓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网络资源的学习与影响下,实现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更具实践性的能力。

(三)提高与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

计算机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具有极大关联,教师应当通过互动性手段为学生实施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学习者的角色,而非被教育者的角色。例如运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开发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及时提出个人的见解,最终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计算机课程设置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科技产物,计算机技术有着极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对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也只有根据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课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代技术密切相关,使中小学接收的计算机教育能够具有实质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鑫.论计算机教育与创新教育[J].才智,20xx,25:186.

[2]李冰.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思考[J].才智,20xx,27:105.

[3]唐光伟.试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相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0:231.

篇6:课程改革论文

一、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提高课程授课质量的重要保证,完善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开展教学资源建设中,不仅要重视教材、教案等传统资源的建设,更要做好网站、视频、慕课、微课等信息化资源的建设。

1.教材建设

目前工程材料大部分教材都是针对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的综合用书,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的特色、专业内涵的不同、学生特点等因素,编写系列教材,体现“质量为本、特色取胜”的办学思路。

2.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主要依靠教师,要围绕课程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真正把课程建设工作引向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特别是对于年轻骨干教师,可进行在职教师再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加强教师团队公开课学习观摩、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和整体业务水平。

3.教学网站建设

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功能,应加大投入,完善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建设和完善教学网站。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制作更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动画,以促进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把相关的录像和典型的工程案例穿插于课件中,使课件内容更贴近于工程实际,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网站的建设,应及时更新教学课件,逐步建立工程材料试题库、动画库、视频库、辅助教学文档等教学资源,并设立作业区、讨论区,开通师生互动平台。

4.实验室建设

与本课程配套的实验室,有力学实验室和金相实验室,可开设硬度实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分析等实验项目。为满足本课程教学和本领域科研以及服务企业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配置相对完善的实验设备,如可购置安装金相分析软件,以方便对金相图片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可建立热处理实验室,以方便学生进行热处理实验和教师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

5.慕课、微课资源应用

慕课、微课作为近年来高校教学领域最新改革热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慕课、微课建设与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带来的便利,立足实际情况,现阶段应该以引导教师和学生合理利用慕课、微课资源为主。目前,工程材料课程可用慕课资源主要是国内“985”“211”院校的慕课资源,一方面这些资源从授课教师、课件、讲授质量都是最优秀的资源,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也存在内容偏深、讲授简单的一面,因此在慕课应用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自学能力、自学积极性等因素,把慕课应用与课堂讲授结合起来,既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慕课资源带来的优势,又能够确保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结语

总之,工程材料课程的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全面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进。保证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工程材料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加强实验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篇7:课程改革论文

全文从三个角度进行入手:首先,分析当前计算机应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下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其次,根据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发展,探究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为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方向。

一、当下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和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才能,同时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1]。在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的重视后,各个高校都陆续开始注重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培养,确保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但是,现在各个高校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情景还不够乐观,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都是为了凑足学分而进行教学。同时,各个高校在传授学生计算机基础技术知识时,太过于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的研究,而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当中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虽然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践应用能力欠缺,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单纯地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而在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当中相对匮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较好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教学水平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从书本中学到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虽然计算机应用课程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能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之处,对于其自身的发展和其未来创业有多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传授知识当中不能单单依靠书本当中的知识和教学模式,而是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从而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要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都愿意学习这门课程,切实提高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的收获。

2.教学过程当中缺乏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没有形成教学与实践的良好互动。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到这门课程之后增长见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投入过多的时间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锻炼有所欠缺,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课程进行自我知识的检验,使得学生不能在实践当中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内容不足,从而更好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对学生灌输计算机知识,且没有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因此也不能使学生从这门课程当中获到最大的收益。

3.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收获。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进行知识传授时都是采用“黑板教学”、“PPT教学”、“word教学”。当教师把这些教学内容放在PPT、word上进行教学时,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文字来获得。由于这种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因此其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在课程当中学习的积极性。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内容偏少,不能使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之上获得知识不足,不能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让学生学到最为全面的知识。而想要解决这种困境,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大学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突破常规的教学思路,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各个高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不能从教学当中充分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并进一步加强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让学生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由学生亲自进行一些计算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帮助其他学生真正地学会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个人会增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视,自己开始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以便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从内心深处也会加强对于教学内容的重视,从而为其更好地学习某些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也不会再受到繁重的教学任务的束缚,可以从教学当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学习,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丰富性。

2.设计一套符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学习到最为全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视频教学、计算机自动提问系统等。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从而让教师将教学的每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无缺。教师及时地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自己专业学科当中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让计算机知识服务于学生当前的学科需求,从而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该专业领域当中的拔尖人才。

3.充分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为今后研究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将计算机技术与学生的实际专业进行结合是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专业领域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创新。在专业领域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把计算机知识的统计学、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机运算在学生专业领域之内进行一定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做一定的铺垫。例如:在工程学科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工程造价估计和评估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工程实施之前了解到大致的模型基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以后的建造过程中出现其自身也不了解的问题和难点。此外,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其所属的专业领域内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可以更好地让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4.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实际应用计算机知识时,需要大学生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进行运用。只有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学生才能从实践当中发现自己在学习哪些内容的短板,知道哪些计算机知识内容对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重视,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怎样进行学习,而且学生的个人发展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可以为学生创建出更好的未来发展蓝图,为学生更好地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真正地学好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思路、多媒体教学、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这四个方面着手,认真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xx,(02).

篇8: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

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5、促进课改与学校同步发展

新课程的最终发生地是学校,新课程只能在学校中生成,课改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促进学校概念的变化,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变。校长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更新学校管理的理念,独立性地思索、创造性地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创造性计划是创造性工作地开始。校长应重视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校本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程度,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中小学校长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9: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光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核心课程。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光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通过把课程内容与具体的应用实践及科研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使得这门课程更适应于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光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光电子技术是由光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相互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以研究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并产生独特性质的一门新兴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在光电子理论基础上研制了各种光电器件。这些光电器件已经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而以光电器件为基础带动起来的光电子产业一直是我国重点支持而且发展最快的高科技产业[1-2]。因此,我国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光电类技术人才。近几年来,很多高校都设置了与光电子相关的专业,比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信息技术专业等以用来培养具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光电科技人才。光电子技术课程就是这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3-4]。该课程的特点是涵盖内容广,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既是把前期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如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固体物理等)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具备相关光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应用创新能力[5-6]。因此,该课程是此类专业的一门承上启下的核心课程。这就对该课程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较低,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接受程度也比较低。同时,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也相对比较薄弱。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我们需要对光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进行相关改革,以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内容重构

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依据教学目的及具体教学对象而设定。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化;主要培养的是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的设定就不能完全依照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内容,而是需要根据应用型、技术型、地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定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因此,我们减少了理论知识的讲授,除了光源及光辐照度等理论知识外,更偏重于光电器件基本原理的介绍,并增加光电器件应用方面的内容。调整后的光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包括:光源及光调制等理论知识、光电探测器件、光伏器件、光电成像器件、光存储器件、平板显示器件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去掉已经过时的器件介绍,增加当前社会关注度比较高、应用前景更强的光电子器件。比如:去掉了阴极摄像管等比较陈旧的内容,增加了QLED、OLED等当前研究及应用的热点内容。

二、教学方法改革

1.理论讲授

光电子技术课程主要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等课程的延伸。因此,该课程除了要介绍与光电子技术相关的光源及激光等基本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对光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以及主要功能参数介绍,让学生掌握各种光电子器件工作原理。光电器件不但应用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还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因此,我们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把教师本人的科研成果及最新的科学研究前沿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比如,在显示器件章节,我们重点介绍了柔性显示器件及量子点显示器件,进而扩展到柔性电子学;还可以介绍GaN发光器件,并重点介绍我国在这方面的成果,比如南昌大学的硅基GaN器件的研究成果等。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师的科研成果了解到最新的科研进展,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更迎合了应用型院校的办学宗旨。同时,还能够使部分想考研的同学了解相关的考研方向。另外,利用少量的时间初步介绍科技论文的检索方法及各种论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课下检索相关方面的科研动态和应用成果,为后续小组讨论做充足的准备工作。并把其作为章节作业及期末考核的一部分。

2.器件性能

Matlab仿真实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仿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计算机仿真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Matlab正是在这一应用背景下产生的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它具有顶尖的数值计算功能及简洁易学的科学便捷式工作环境和编程语言。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Matlab软件的相关知识,对相关光电子器件的光电响应特性等进行仿真,并在课堂上把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相比较。同时,还可以对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光电器件进行仿真实验,把这些仿真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补充,弥补了实验教学条件不足带来的影响。并把利用Matlab仿真作为章节作业或者课程设计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器件性能的理解还可以增加课程章节作业的灵活性。

3.小组讨论

光电子技术课程讲授的内容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而且大部分也是当前科技前沿研究的热点,比如,太阳能电池、显示器件、光电探测器件等。因此,我们可以把与当前研究热点相关的课堂内容选为小组讨论课。比如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及清洁能源问题比较关注,我们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的内容作为小组讨论的内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若干个相关问题。让学生课下收集与太阳能电池及清洁能源相关的素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既可以讨论成熟工艺硅太阳能电池,还可以讨论国际研究热点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更可以讨论国内主要太阳能电池公司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等等。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当前该行业的就业或考研前景有充分的认识,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进一步的规划。另外,由于相当部分的本专业同学都加入了电子创新协会,部分同学还参加了全国智能汽车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并获得了奖项。因此,我们可以组织这部分同学介绍他们在设计智能汽车时用到的各种光电器件及其设计原理等,介绍他们如何把课堂理论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的智能汽车设计中。除了老师指定的讨论内容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小组讨论的课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学会团队的分工合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学校应用型高校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4.利用智能手机辅助课堂教学

上课玩手机一直是很多高校课堂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很多高校组织了无手机课堂等活动,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有些老师利用手机建立课堂微信群与学生进行交流答疑并且还可以利用手机进行课堂点名签到等。这些都是互联网下对课堂教学的探索。我们知道,光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与手机的关系更为紧密,手机中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与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的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及各种传感器件等,即整部手机都是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强制性的无手机课堂改为利用智能手机辅助课堂教学。光电子技术课程的每一章节都可以认为是手机部分元器件基本原理的介绍。因此,我们把每一章节都变成手机组成部分的原理介绍。例如:手机的手电筒是LED发光器件、手机照相是成像器件及原理、手机屏幕是显示器件、手机电池是能量转换及存储器件、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的是光敏三极管、指纹识别是电子耦合器件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大大方方地拿着手机上课,并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上网查询与光电子课程相关的各种手机元器件,让学生讲授各种器件的基本原理。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高校教学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是实现应用型高校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学校理论学习与社会企业实践相连接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所学到的抽象的理论知识真正的应用化、具体化。我们将光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实验教学部分和企业见习部分。实验教学部分包括光源与光照辐照度参数测量、激光模式分析、光敏电阻伏安特性、时间响应特性、变换电路实验、液晶电光效应、晶体电光调制、太阳能电池光电特性测试、光电二极管特性、光电三极管特性、光电池偏置电路与特性参数等实验。这些实验基本上覆盖了课程主要内容及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光电子器件。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具体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外,其中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型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光电子技术深层次规律的理解和领悟;企业见习部分是组织学生去相关的光电子企业参观见习,了解各种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生产工艺、器件检测、器件封装和组装过程,体验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更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

三、考核方式改革

笔者所在院校大多数课程成绩是授课教师根据平时出勤考核与期末试卷的成绩按照3:7的比例给出的。但是,这种考核方式更适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我们降低期末考试在该课程考核中的比例。把本课程的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考核方式为小组讨论、章节论文及作业和期末考试的综合。其中小组讨论占20%,章节论文及作业占30%,期末考试占50%。期末考试以理论性试题为主。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我们对光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单独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前期的预习、实验设计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等三方面。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既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和综合创新实践能力。

结语

根据巢湖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具体情况,结合光电子技术课程的课程特点,我们尝试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做了一些调整和改革探索。教学内容的调整既考虑到了课程本身的属性又平衡了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这种调整既能够使学生掌握到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应用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学科发展科技前沿,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减轻学生课程压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对巢湖学院20xx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上述几方面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不但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对学生的就业及考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朱京平.光电子技术基础[M].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2]庞永师,林昭雄,陈德豪,等.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2):145-148.

[3]刘红梅.“光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xx(3):159-160.

[4]罗敏.“光电子技术基础原理”教学方法探讨[J].求知导刊,20xx(10):137-137.

[5]刘红梅.信息光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xx(31):95-97.

[6]狄红卫,张永林.光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xx(6):36-39.

篇10: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目前艺术类高校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临摹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艺术院校教育的推进,这一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今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必须运用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的课程教学模式,努力改变传统中国画造型方式以及笔墨语言的程式化,构建以表现真实生活为中心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基础;写生;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是艺术类美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概况和中国画造型的规律和技法,可以提升独立创作能力、人文修养和审美水平。要达到以上教学日标,就必须构建以写牛为中心,再辅以临摹的课程教学模式,把T笔花卉写牛、写意花鸟写牛、山水写牛等训练融合到目前的教学体系之中,改革过去一味侧重临摹的教学模式,将本科牛从低效、简单、呆板的课程教学中带出来。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写牛训练可以使学牛的绘画思维丰富和灵动起来,彻底改变被动的绘画意识,掌握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取灵感的方法,使其作品更加具有牛气和人文意蕴。

1 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历史渊源与现状分析

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沿用临摹经典古面的方法,要求学牛从临摹中领悟古人的笔墨语言、构图形式及绘画技法等要素。但是笔者发现,学牛在长期临摹后,极易产牛严重的懒惰思想,以至丁无法跳出古人笔墨的局限性,造成今后写牛或者自己创作时只能照搬古人作品中的笔墨,这样的作品必然会失去新鲜、活跃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20世纪50年代,国面大师徐悲鸿、蒋兆和等致力丁中国画笔墨的继承与创新,他们力图革新古人的造型方法,提倡增设写牛课程。自此,中国画教学体系中诞牛了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仍然以临摹为主;另一种则以写牛实践训练带动基础造型能力的提高,这样能提高学牛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笔墨造型能力。在题材的表现方面也促使中国画更加贴近当下社会生活、人文以及自然环境,也为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2 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构建以写牛为主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增加写牛课程的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活跃以及更加贴近牛活。具体而言,此教学模式建立在工笔花卉写牛、写意花鸟写牛、山水写牛的基础上,这些写牛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1 工笔花卉写生训练

通过这一内容的写生训练,能够让学牛运用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花卉的白捕写牛实践,从而掌握花卉写生及创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最终获得对笔墨语言的独特理解。具体来讲,首先,在进入该项训练之前,教师应当给学牛讲授花卉写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笔墨要求。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求学生通过花卉写牛,提高对花卉造型能力的领悟与认识,提高学牛审美判断能力。体会用笔、用墨、质感表现、空间布白等诸多要领,并提高构图能力。接着,通过着色工笔花卉的写牛实践,掌握工笔花卉画从写牛白捕到着色创作全过程的作画方法,让学生掌握运用各种捕法进行花卉写牛的技法,为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画打好基础。作为写牛实践的指导教师,应当培养学牛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并掌握工笔花卉画特有的造型规律。在理论讲授的同时按照进度布置相应的写牛实践作业,也可结合具体的课题分段讲授,深入浅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牛将优秀文化传统与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相结合进行学习,开拓学牛的专业视野,及时更新学科专业知识。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采用讲授法、实验法、示范法、讨论法、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教学于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2 写意花乌写生训练

学牛通过写意花鸟画的理论学习与写牛实践,必须了解写意花鸟画的产牛和发展历史,对写意花鸟画理论基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思维规律,懂得写意花鸟画的审美原则和欣赏方法。写牛实践内容包括,首先,通过写意花鸟画的临摹,使学牛掌握写意花鸟的基本概念和作画方法。接着,教师通过现场演示与指导,让学生了解白云笔、兼毫笔、狼毫笔等工具的运用技巧和牛宣纸吸水特性,掌握各种墨法的运用技巧。最后,引导学牛从写意画的意境、笔墨韵味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小幅创作练习,进一步认识以水墨来造型的方法和美感。指导教师必须培养学牛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牛掌握写意花鸟画独特的造型规律,树立学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养成不断对未知领域主动探索与研究的精神。总之,通过写意花鸟的写牛实训,进一步掌握中国画笔墨的表现形式、技法,最终达到活用所学的技能,独立进行中国画创作的目的。

2.3 山水画写生训练

本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学牛进行一定数量的临摹,主要掌握山石与树木的基本画法,然后就可以带领学牛利用所学笔墨技巧勾画自然小景。在写牛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宜采用实例教学,在理论讲授中结合现场示范,可以先对山、石、树、水、云、雾等元素进行分解练习,再进行综合练习。

山水画更加侧重丁走入自然、“师法自然”,需要广大师牛到自然山川之中去体悟大“美”与大“道”,还需要师牛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诗词修养。指导教师应当鼓励广大学牛通过写牛传达出自己对自然大“美”的独特体会,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品才会显得真诚、多样化、生动,才具有无穷的牛命力。

3 以写生带动课程教学改革创造了中国画笔墨基础教学的新模式

建立以写牛为主临摹为辅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在工笔花卉写生、写意花鸟写牛、山水写牛阶段中充分激发学生面对牛活与自然的激情,不断地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观察、分析,准确客观地理解和领悟对象的形体结构和精神内核,达到以形写神的教学目标。最终能够促使学牛形成务实、朴素、鲜明的画风,为学牛将来创作出具有鲜活时代特色和生活趣味的中国画作品打下基础。

篇11:课程改革论文

1更新教学理念

搞课程改革,确定改革理念是很重要的。通过学习研究相关的文件精神,教研室确立了“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改革理念,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执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整合教学内容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材上各论内容基本上是按照细菌典型形态来编排,这样每部分内容看起来相对比较完整和独立,但这样过分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反而与实际工作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经过教研室老师们反复研究,同时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排序,确立了以病原体主要寄生部位和感染的系统为主线进行教学的教学顺序,从而实现课程教学与护理工作岗位需求的有效融通。

3改进理论课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更多采用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老师和学生之间很少有互动,学生很少能参与到教学中。现在,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另外,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在重点章节我们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授课。课前给学生看一些老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给学生提供课前学习任务单,课前学生按照任务单进行学习。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问题,将内容进行内化和升华。经过这样不断的练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的喜悦感和成就感,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这些能力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本课程内容牵涉到院内感染、消毒灭菌、细菌耐药等内容,因为本课程开设的时间是学生的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还没有在医院实习过,对医院的环境还是相当陌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而这些内容又是对他们以后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为了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们指导学生在课下对我们漯河市的医院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完成医院细菌耐药、消毒灭菌现状及院内感染状况等调研报告,以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近几年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发展很快,而且和本学科内容相关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比较多,鉴于学时有限,有些内容不能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但学生对这些内容又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就为学生开设医学研究前沿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热点问题等学术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近年开设的学术讲座有:幽门螺杆菌专题、禽流感专题、细菌耐药专题、HIV专题、广州管圆线虫专题等,深受学生喜爱。

4重新整合实验课授课内容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更多的是体现学科特点,忽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们在编排实验内容时,根据护理专业的岗位需求,合理设计了与护理专业将来的工作相关的实验内容。如手指消毒前后细菌的检查、空气中细菌检查、紫外线杀菌效果观察、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观察等。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严格树立“有菌”和“无菌”的观念,这对他们以后从事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5课程改革考核方法

考核评价方式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过程管理,我们改变以前的只靠期末一张卷子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将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占期末总成绩的20%。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期末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其中理论考核主要反映学生知识目标掌握程度,占考核总成绩的60%,实验考核主要反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20%。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改革,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满意度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教育中永恒的主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思维,开拓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而努力。

篇12: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手风琴课程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当前,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教学中不够突出“职业化”特点,教学模式创新不够,还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导致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升受到极大限制,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在音乐教育的总方针之下,对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课程改革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1]。高职院校手风琴教学是培养优秀小学手风琴教师的摇篮,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成败。对于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教育目标也和普通示范学校有所不同,也就决定着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改革和其他学校有所区别。在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改革与实践中,应突出“职业化”特点,结合手风琴教学特点等,明确改革方向,以逐步改善当前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教学现状

(一)手风琴课程目标与定位不够明确

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师以及指导教师是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并认识到音乐中蕴含的美感与魅力,做好“以乐感人、以乐育人”。人才培养定位直接关系到音乐教育的方向与价值,然而,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目标并不够明确,课程目标大多是让学生具备独奏能力。而具备即兴演奏能力是手风琴灵魂所在。另外,伴奏能力、重奏能力、手风琴理论知识的讲授能力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重要能力,这些恰恰是学校较为忽略的地方,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胜任手风琴教学工作。手风琴课程目标与定位不够明确严重困扰着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和实践相脱离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旨在通过课程教学时学生获得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为其职业化道路提供有力保障。所以,课程内容与教学均应突出“职业化”特点。但是,实际上课程内容忽略了实践性的训练,着重演奏技巧与难度训练,往往使学生对手风琴学习望而却步,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就业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教材建设单一且匮乏

根据河北省高职院校手风琴教材的相关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大多使用《全国手风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手风琴曲集》《中等师范学校手风琴教材》等教材,而这些教材在近十年内均未有太大变化。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有使用其他教师的一些自编教材,但没有形成系统性、科学性,同时也不具备严密性与完整性。这样就使得手风琴教材和基础教育联系不那么紧密,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造性难以在就业后的实际教学中得到尽情发挥,造成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教师的多元化需求。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手风琴课程模式改革对策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教学中的诸多不足,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应重新认识并定位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重新定位手风琴课程目标,突出职业性

首先,应明确课程目标。为小学、培训机构培养合格教师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手风琴课程的培养方向。音乐教师必须具备音乐教学、音乐技巧等能力,尤其是具备手风琴指导能力与伴奏能力[2]。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学生的演奏与伴奏、合奏与重奏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其具备教授他人的能力;具备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讲”的能力,在课程中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才能驾驭日后职业教学中的各类需求;让学生掌握手风琴基本理论知识及演奏方法,具备为小学生及培训机构学生歌曲配弹伴奏的能力,从而为今后职业教学工作做铺垫。其次,明确手风琴课程教学定位。作为高职院校,要突出其职业性、岗位服务性,这是职业院校的课程定位的依据。手风琴在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应作为一门基础实践课程,这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岗位需求。同时,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提升音乐素养,明确高职手风琴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合格的小学、培训机构教师,并不是职业音乐家。有了这一认识后,会促使教师与学生将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和自主学习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多元化

高职院校要培养具备一定音乐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并且能在小学与培训机构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实践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开设个别课程外,还应开设合奏课与重奏课、集体课、伴奏课、实践课等,构建多种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参与意识。个别课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合奏课与重奏课则是手风琴课程的拓展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与能力,让他们能充分体验到声部间的协调,从而更理解音乐,体验到手风琴学习的乐趣,并能提升自身听觉训练,更容易让学生们做到各声部演奏时游刃有余。集体课可以针对手风琴课程教学中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精讲”,做到对症下药,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伴奏课能让帮助学生掌握手风琴学习的必备的伴奏技能。而增加实践课内容是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在实践课教学中,教师能有效弥补以往传统教学的弊端,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从而促使学生提升自身手风琴演奏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这些课型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学习动态,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同时,有利于学生间互相讨论、对比,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兴趣。在教学形式内容方面,高职院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加入“即兴”,融入伴奏,无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来就业教师还是文娱部的手风琴表演者都必须要具备即兴伴奏的能力,才能把手风琴技能真正应用到就业实践中去。加入小组合作编排,将水平相等的2-6位学生分为一组,更好调动学生学习手风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与提高,并在合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及时改进,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三)教材的多样化改革

在教材的选择上,首先,要注重基础性内容,着重在易上手、普及教育上下功夫,而在选择手风琴的课程曲目上尽量的多元化、宽松化,避免因手风琴曲目选择的单调性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其次,手风琴教材既要强调基础性又要体现科学性与系统性,还要反映出时代性。一种艺术若想得到长时间的发展,必然要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第三,可探索小学生歌曲即兴伴奏教材,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要面对小学生,所以,要弹唱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歌曲,而市面上缺乏这方面的教材,因此,可根据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及职业需求等,研究小学生即兴伴奏教材与课程,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最后,在拓展与拓宽手风琴教材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专业学生的整体情况与今后职业特点等,有针对性选择教材,又要充分考虑到手风琴教材在风格、类型与内容等方面的多样性,以便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改革顺利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特殊性,为进一步提升手风琴教学质量,丰富其教学形式,提升其教学效果,需进一步加强手风琴课程改革与实践。因此,教师应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与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手风琴课程目标与定位、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进行全面改革,以逐步改善当前高职院校手风琴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支持。

参考文献:

[1]崔花.手风琴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为例[J].当代音乐,20xx,(23):44-45.

[2]王欣欣.关于《手风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体会[J].戏剧之家,20xx,(03):251.

[3]万玲.高职院校手风琴教学的改革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xx,(31).

篇13:课程改革论文

1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学改革,理念先行。没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去完成某种指定的工作活动。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就有以下几项: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在统计实务教学中,应从案例引出实际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试解、演示。

学生可以先模仿,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是理论推导,更多的是行动引导。

问题初步解决之后,对涉及的统计知识进行归纳:系统知识、类型问题、解题模式。传统的教学到此已经可以结束了,但职业教育课程还要引用大量案例,进行实例功能的扩充。让学生在许多新的任务中,对能力进行反复训练。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加大相关知识的储备量。统计学作为一门交叉科学,需要老师不仅要精通统计的技术与理论方法,同时要掌握社会经济的相关知识,否则没有办法讲解透彻关于社会经济的实际案例。统计教学,需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来正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因此教师的相关知识贮备量要足够多。教师讲课时首先要立足于岗位所需的相关统计技能要求,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发展带给我们的优势与便利,收集大量的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来丰富课堂内容。

2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在使用的统计教材内容往往具有相对滞后性和一定的抽象性,而实践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传达更多的信息,把规定时空的教学扩展到无时空限制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统计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把比较抽象的理论方法形象化,真正做到深入浅出,通过建设统计学课程主页,链接相关知识和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的统计学知识面,了解统计的最新发展和动态,提供分析的背景资料和统计软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增加统计软件教学的内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因此统计学教学要增加统计软件使用的内容。学生通过上机进行数据的输入及分析处理,从而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还能丰富书本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课本内容的改革。由于受传统统计调查方式的影响,目前《统计学》的教材里,对目前运用越来越多的抽样调查的设计内容介绍并不多,尽管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统计调查这部分内容也往往强调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获得资料的渠道越来越多,各种年鉴、资料汇编也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图书馆、资料室和电脑网络上可以方便地查阅,而收集原始资料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应该把二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理论突现出来。

(3)增加统计方面的实习内容。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统计方面的实习,通过一次完整的统计调研活动,可以进一步对统计方案的设计、统计问卷的设计、统计资料的搜集、数据整理、分析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更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可以提高学生对《统计实务》课程的学习兴趣。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教会学生如何搜集、整理数据技术的同时,还要教学生如何分析数字背后的含意,教会学生辩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

(2)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同时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这样一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都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使教师在“教”中求学,学生在“学”中挖潜增智,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3)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们结合统计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收集经济生活中的实例,并根据各章节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服务于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及真实材料再现实际经济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课堂讲解生动清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从上个学期班级学生的成绩入手,让学生学会统计分析成绩分布情况,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指标去反映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既能学到相关的统计知识,更能锻炼统计实践技能,并且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新课程改革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