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浅析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研究论文(共含4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简爱201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浅析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研究论文
浅析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发现: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
引言
我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党的十六大已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确定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学校体育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增强农村人体魄、提高农村人的身体素质的功能,还能发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迷信等不健康的活动在农村然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质量。利用农村学校的条件开展体育活动可成为农村文化活动一个重要部分,发挥其丰富农村文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摸清我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困难的途径,探求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领导部门规划学校体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乡级和乡级以下)的普通初中和小学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了部分地市的农村中小学作为调查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获取有关信息。
1.2.2访谈法对地方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
1.2.3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17地市农村中小学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调查。本课题共发放《体育教师调查问卷》135份,回收到135份;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350份,回收问卷1263份,有效问卷1203份,有效回收率为89%。
1.2.4数理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2.1.1体育课的开课情况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功能作用的直接承担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而3-6年级,每周为3学时,中学为每周3学时。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学校中,全部都开设了体育课,每个地市的开课率都是100%。体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开课率都是100%说明山东省农村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实施体育教育都有了时间上的保证。但100%的中学每周只有2学时的体育课;小学情况同样并不乐观,45.5%的小学是每周3课时,没有一所学校在1~2年级保证4学时的体育课程,3~6年级一般只有2课时的体育课程,达到每周3课时的学校仅占调查学校的32.6%。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绝大多数农村学校不能按照政策规定保证足够的体育教学时间。
2.1.2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在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中小学学生中,小学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有点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仅为46.95%,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63.06%,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尤其是小学学生,其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非常不丰富的百分比竟达到50%以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农村中小学的开课率较高,能较好地贯彻体育教学大纲,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开课质量较差。
2.1.3影响体育课开设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在农村中小学中,不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是制约学校体育课开课率的关键因素。此外,重视其它学科教学而忽视体育课教学的传统观念也是其原因之一。有些地区政府和领导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师资不足,也影响到体育课的正常开设和质量。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学校休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省体育教学现状,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使其向规范性、科学性方向发展,形成一流的体育教学体系。
2.2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情况
2.2.1体育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比调查发现,山东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为1:210,即合计210名学生有一位体育教师,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为1:213,合计213名学生有一位教师。这种师生数比例失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具有重要影响,也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地方为控制教师编制、减少财政开支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此外,农村中小学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因素导致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面向城镇学校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2.2体育教师教师学历结构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智能结构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按照农村中小学50%的教师分别达到本科和专科的要求,山东省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上能够达标,但中专学历的教师仍占较大比例。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远低于达标要求。调查中也发现,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素质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生活环境差,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二是地方农村政府为减轻财政压力,减少事业编制,进而控制中小学教师编制,使一些有意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体育专业毕业大学生不能如愿。
2.3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经费现状
2.3.1体育设施现状我国教育部规定,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6.8m2,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在本次调查中,山东省农村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9.64m2,高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6.8m2标准;农村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8.93m2,也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的标准。
但由于体育场地建设受地方经济条件影响较大,农村经济又较为落后,所以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场地多为土质,建设不标准。
体育器材也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一个指标。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规定,体育器材达标率须在80%以上。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合格的学校仅占23%,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在50%以下,属于不合格范围。
2.3.2经费现状体育教师是体育经费的直接使用者,对体育经费的感受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具有发言权。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64%认为没有体育经费,36%的人认为有经费但得不到保证。另外,从调查的生均体育经费来看,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生均体育经费仅为0.76元。总的来说,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是严重短缺的,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也与全社会及主管教育的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有关,同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存在挪用学校体育经费的现象。
3结论
3.1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被调查学校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单调、项目少;班额过大,给体育课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3.2相当大一部分学校体育场地的质量差、标准场地比例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的体育器材数量少、质量差。部分学校配置的某些体育器材根本不是为了让学生使用,而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和维护、影响了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3.3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够;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偏低、体育课不受重视、学校放任体育工作等多种因素导致大量的体育教师缺乏认真工作的动力,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3.4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教育一样,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不正常状态,这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根源。要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对“加强学校体育,明显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4建议
4.1有步骤地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实行定向培养,解决分配渠道不合理的状况;号召和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给予一定的优越政策。
4.2加强农村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工程。鼓励学校因地制宜、修旧利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开发场地设施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4.3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校学生的达标标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农村教育综合办公室.农村教育改革思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5(4):26-28.
[3]王俊奇.东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8(3):322-324.
[4]林文同,李习友.试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J].体育与科学,1990,11(6):19-22.
[5]武军.中国农村体育的动力—争创体育先进县[J].体育文史,1995,(3):18-19.
[6]裴立新.我国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N].中国体育报,-06-24(7).
[7]刘昊航,孙庆祝.农村学校体育是发展农村体育的必由之路[J].体育文化导刊,2004.53-55.
篇2: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论文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论文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体育作为国家体育的基础性体育模式的主阵地,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可由于社会、学校、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运动能力还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笔者也耳闻目睹了一些相关报道和事实,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都在严重下降,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上体育累坏了、学校担心体育课发生安全事故、教师害怕学生做复杂动作发生意外吃官司……这些原因无不制约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一、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行新课程的今天,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仍令人堪忧。
大部分学生不爱运动,爱运动的学生没有时间运动,更别谈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做细致的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1.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缺少经费投入,对农村学校体育重视不够。
这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尤其是一些村级小学,甚至连个像样的乒乓球台、篮球场地都找不到,不少学校受到场地限制连必要的操场跑道都没有。体育器材、设施条件是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而正是这些基本的体育设施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但在现在实行的“一费制”,一些学校连正常开支都成问题,何谈对体育教育的经费投入呢?正如温饱问题还没解决,谈何发展呢?
2.学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严重不足。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要求:中小学生每天最少要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在“减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每天只有在老师还没到校的那段时间,在班干部的监督下“自由”活动,甚至有些连下课时间都是在老师的“关心”下继续学习,锻炼时间可能不超过5分钟。这也是造成55%的小学生近视眼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午放学应是学生活动最多的`时间,为何操场上看不见学生呢?学生不喜欢?不是,是学校要求学生放学后马上离校。组织集体课外体育活动就更少了,根本达不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要求。
3.学校、社会对体育教师重视不够
在优秀、先进教师的名单里,根本看不见体育教师的名字,是体育教师缺乏上进心?没有努力工作?答案是――非也。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勤勤恳恳工作的,最主要是人们对体育老师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其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体力”教师,所以导致许多体育教师转教文化课,造成专职体育教师流失和丧失信心。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我国一代人身心健康的大事,是关系到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 面对农村学校体育以上的各种问题,要真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落实体育经费,做好体育经费预算
要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根据需要和学生比例进行统一购置,从中减少挪用或不对体育投入经费的机会。学校也要根据每学期的体育活动需要做好预算,对每个活动进行适当投入。这样也能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学校应该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开足体育课时,任何班级不得以任何理由停上体育课。体育课教学必须严格按照体育教学课程标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结合当地实际,严格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备课、上好体育课,并吸取先进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推行终身体育、快乐体育计划
学校要抓好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各班级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实施。学校必须建立“两操”制度,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提高学生做操的质量。各班学生做操情况应列入文明班、先进班的评比范围。学校要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每天在课后根据实际,可安排一定的体育活动,让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
(1)要通过制定有效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加大教师培训工作的投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组织形式多样的基本功比赛和教学研讨会,组织课题组和实地参观学习等,采取各种途径,让教师接受教学新理念、新思想,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和需求。要让教师认识到:“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备有一桶水。”
(2)规范体育教学管理,对体育教学有正确科学的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进一步促进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落实,进一步促进学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有转变,促进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克服体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应试教学思想,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全社会的人都应该来关心、支持我们国家的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只有农村体育教育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程改革才不致于成为空谈。
篇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
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素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充分认知、切实正视和密切关注。本文试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发展要求,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农村信息化紧密相联。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能推动“生产发展”。农业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农业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新阶段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而农业科技革命正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能促进“生活宽裕”。从物质建设层面来说,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农村更快、更好的获得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从精神建设层面来说,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加合理的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它不仅会带来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更会带来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信息化建设发展一步,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就会向前推进一步,二者紧密相联。
(三)“乡风文明”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乡风文明包含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精神文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方式向人们传播健康、进步的社会意识形态,无疑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信息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完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满足农民技能培训服务需求,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在我国广大农村实现真正的“乡风文明”。
(四)“村容整洁”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农村规划的重要一环,在新农村发展中不仅要加大对道路、饮水、厨房、厕所等设施的投入,还要加强对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等信息化配套设施的完善,即“采用‘三电合一’的模式发展农村信息化,就是利用电话网、电视网和电脑网三种信息载体的优势,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三网”在农村的合理布局是村容整洁要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互要协同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管理民主”。遵纪守法、远离愚昧、诚实守信是当代新型农民的精神特征、信息化程度越高,农民的公民意识越强。例如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使得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可以很便捷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村民的保护自身权益的认识,增加监督管理的手段,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也使得农村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此外,通过开发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从而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不仅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而且有利于推动乡村基层管理民主。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鉴于信息资源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广大农民也更注意运用信息指导生产和生活,“三农”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全程性、时效性等特点,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就必须坚持四性原则,即因地制宜、前瞻性和兼容性、渐进性等基本原则。
(一)制宜性原则。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农村经济发展的共性以及特殊性,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信息网络体系,项目的部署也要针对不同农村地区的各异特点具有实用性及实地可操作性。否则,即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达到的实际效果也不一定会尽如人意。
(二)前瞻性原则。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正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稍不留神就会落伍,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也必须具备前瞻性,即能跟得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只有具有了前瞻性,才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浪费,才会给今后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农业大省在分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技术与功能的升级与扩展。
篇4: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优秀民间文化建设现状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作为有着数千年农业立国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而随着现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成为时代的要求,如何将此要求与优秀民间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这既符合文化传承的一半规律,也是现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优秀民间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勾画出了美好蓝图。这个思想体系中,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农村文化中的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杂技和各种传统技艺等丰富的民间文化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的根基和源泉,是农村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的农村文化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丰富的传统民间文化资源被忽视,遭到冷遇,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生活极为单调、贫乏。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提出,“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之一,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因此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保护我国的文化多样性,保存我们民族的文化根基的迫切需要。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的重点转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研究。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走遍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7个民俗文化集中呈现的省份,而一些有悖于我国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保护的现象让他痛心疾首,因此他振聋发聩地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把‘新农村’变成‘洋农村’”,要注重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很多有研究者提出,民间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根基;民间文化形式多样,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民间文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弥补农村文化建设专业工作人员的不足的困境,便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传统民间文化建设有利于发展农村民办文化;传统民间文化建设需要的经费投入少,可以减轻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压力。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传统民间优秀文化为支撑。
那么,如何结合民间文化在农村中的生存现状,开展民间文化的保护,以真正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内涵,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2民间文化在农村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全球化威胁民间文化多样性存在
经济全球化对民间文化的冲击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价值体系的冲击,我们无法回避一个事实,当前全球化是伴随着西方的经济理念、管理模式、价值观念等内容共同推进的。为了在全球化中取得优势,我们必然要求自己在宏观和微观中都按照当前最先进的相对统一的经济、文化理念生存和发展,甚至按照与此一致的价值观进行思考。从这一点这就能解释为何现今好莱坞的大片可以在全球大行其道,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在全世界分店林立。经济全球化对民间文化的另一个冲击是过度商业化,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民间文学、戏剧、曲艺、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建筑、服饰、器具及传统节日、庆典活动和民间工艺、民俗活动等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迁。商业化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人为的损毁和扭曲,个别地方甚至已损害到“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的程度。
2.2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堵塞民间文化的传承通道
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二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大军的产生。前者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农村人口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生存方式决定思维方式”的原理,城镇化无疑取消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存在土壤。 同时,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以农民工形式涌入城市后,使得农村的`“留守”人口以老人和儿童为主,对于民间文化而言,出现了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的损失,它失去了传承者,老一辈的艺人、工匠无法通过传统的“口口相传”、“手手相传”方式将自身的技艺传下去。
2.3民间文化自身“现代化”变革不足
理论上来讲,面对上述两个困难,民间文化并不意味着必然的萎缩和消亡,作为一个名族最为深刻的印记,文化根植于民族本身。故而,振兴民间文化不能一味要求国民以“怀旧”的情绪面对民间文化,其生存和发展有待于自身的“现代化”变革。当然,在此笔者需要指出,这种“现代化”变革绝对有别于上文提及的过度商业开发,而应将民间文化的内涵形式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这一点上,韩国(以“江陵端午祭”为例)的许多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3促进民间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江苏镇江为例
镇江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一座著名的江南文化名城,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着“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自古便以“天下第一江山”而闻名遐迩。
镇江具有以白蛇传传说、《华山畿》和华山传说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以南乡田歌、古琴艺术为代表的民间音乐,以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玻璃雕绘画、上党挑花、扬中竹编为代表的民间美术,以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及唐老—正斋膏药制作技艺为代表的传统手工技艺,以金山寺水陆法会为代表的民俗。以针作笔的正则绣、工艺精湛的竹编、“乱趣”的邮贴画更是称为镇江民间工艺品“三绝”。可以说镇江的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品种丰富、源远流长。
如何使得这些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有效融入现代的新农村建设,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一下几点:
(1)加强农村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坚持地域性、传统性、生活性、“百花齐放”、“原汁原味”、“弃粗取精”等原则;
(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3)加强领导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合理保护开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4)加强农村民间传统艺术人才和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
(5)鼓励、扶持以传统民间文化为主的农村民办文化;
(6)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社会积极性;
(7)加强立法,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
(8)加快民俗博物馆建设,提高民俗文化保护的技术含量;
(9)采取的措施保留和改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
加(10)强民间文化的调查,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梅亮.论城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20
[2]李浩.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及战略意义,东方企业文化,2007(09):105
[3]范正根.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农业考古,2006(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