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听力教学研究论文(共含14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x187987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听力教学研究论文
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听力教学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听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并且独立学院对体育专业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分数要求较低,这就使得体育专业学生的听力教学更加不容乐观。本文对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听力教学现状和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听力教学方法。
关键词:听力教学;独立学院;体育专业
一.引言
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的发展突飞猛进。独立学院所录取的学生都是在第三批次,也被称为“三本学生”,随着全国高校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听力教学的不断改革,独立学院的英语听力教学也备受瞩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时激烈的竞争,听力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独立学院学生尤其是体育专业的学生生源的独特性决定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本文针对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试着给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听力教学现状
1.体育专业学生高中英语基础薄弱,听力基础基本为零
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高考分数普遍较低,英语基础非常薄弱,加上需要长期上室外专业课,很多学生在听力方面是一片空白。进入大学后,体育专业学生发音问题严重、词汇量小、语法知识薄弱等特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力水平,很多学生阅读播放的听力材料原文尚且困难重重,更不用说听懂所播放的听力内容了。有时,尽管费劲波折听懂了单词,也会因为不理解材料中所出现的虚拟语气、定语从句、不定式等语法点而无法理解所听内容。再加上高中时英语听力只作为平时考试的考查内容,并不计入总分,这就导致高中阶段的英语听力并不受重视,学生在高中时并未接受系统的英语听力训练,在听说读写这几种技能中听力水平最低。
2.体育专业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大部分体育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缺乏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学生普遍认为听力非常难,学习起来毫无头绪,再加上听力课相对枯燥乏味,大部分听力材料是关于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说理性比较强,缺乏趣味性,学生在心理上也会对这类材料产生排斥感。学生在上听力课时,由于自身英语基础薄弱,无法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跟不上听力课程进度,久而久之,学生开始产生厌学情绪,英语听力水平无法提高并因此变得自卑,慢慢丧失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并开始在心里慢慢的对英语听力产生排斥。3.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大部分独立学院所用教材和一本二本院校所用教材一致,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反映听力教材难度过大,生词和语法点太多,听力材料播放语速太快,这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另外,教师在听力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教法循规蹈矩。教师在听力课堂上的上课流程通常是:带领学生听录音--让学生给出答案--对答案--看听力原文材料---再播放原文录音,很少对听力材料里所出现的单词和语法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对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也不做过多的介绍,更少做相关的课堂互动,缺乏对学生的启发,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会慢慢失去对听力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弃学情绪。尽管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对于以专业课为重的体育专业学生听力教学来说,学校领导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因此在安排英语课程和语音教学管理等方面做的还不是很到位,并且每周英语听力课的课时过少,无法保证听力课的上课时间和质量,使得本就听力基础薄弱的体育专业学生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此外,教师观念意识也存在偏重现象,只是把听力课看成是读写课的补充和延伸,并未把听力课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很多时候,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理解,教学热情必然大受打击,教师出现厌教情绪,教学积极性不高必然不会高。
三.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听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
虽然独立学院体育专业英语听力课教学困难重重,但它作为一门在大学期间必修的基础课程,前景仍是乐观的,为了激发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使独立学院体育专业的听力教学有所提高和改进,笔者针对以上所述因素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巩固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
尽管有专家学者提出词汇和语法知识并非提高听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但考虑到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对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在每堂课抽出一点时间,结合听力的文字材料为体育专业学生讲解补充相关词汇用法并带领学生分析了解语法结构,体会语法在听力材料中的应用。此外,体育专业学生发音问题比较严重,由于高中时缺乏系统的语音训练,大部分体育专业的学生无法准确的读出48个音标的正确发音,对连读、爆破,重读,语音语调等基本的语音常识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同时要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元音、辅音、重读、爆破、连读等语音知识,并配合听力材料进行模仿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只有经过长期的语音训练,学生才会在听力训练中体会出不同的重读、连读、爆破、语音语调等语音知识,从而更加准确把握说话者的意图,选出正确答案。再者,要将听和说有机结合起来,尽量让学生在听力课堂上有开口讲英文的机会,要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大胆的说,抓住机会多说英语。
2.激发培养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
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智力水平一样,决定他们学习效果的并非智力因素,而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由于自身专业特点,体育专业学生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专业课的训练上,因此他们对文化课的学习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被动性,惰性和依赖心理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强,为此,外部的激励因素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要用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点低是体育专业学生听力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在听力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欧美电影和经典歌曲让学生赏析和模仿,这些方法和手段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在真实与自然的环境中获得语言学习的经验。另外,对于独立学院体育专业的学生,除了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之外,还要采取动力与压力并存的教育方法,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要让他们懂得良好的英语听力不仅能够让他们顺利通过期末、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还可以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听力教学是一个艰辛缓慢的过程,教师不应该急于求成,揠苗助长,而是应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对学生每一次微小的'进步,例如听懂了一个单词、一句话,理解了某个语法点,都要给与鼓励,这样才能慢慢消除体育专业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恐惧,增强学生听力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的听力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3.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尽管独立学院体育专业的听力教学困难重重,但英语老师要始终坚信通过学院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学院领导要采取方法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听力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外校进修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并把所学内容灵活运用到实际听力教学当中。另外,大学英语教研室要多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创新,为教师交流听力教学方法与经验提供平台,让教师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也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积极探索更适合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还要在备课上多花心思,听力课堂不仅仅是给学生播放听力,核对答案,还要学会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听力学校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英语听力教学大纲来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听力材料,并充分利用听力教室的多媒体网络丰富听力教学内容,在听力中可以播放经典的英文歌曲、精彩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模仿并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听力学习的氛围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设计出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案。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不仅仅是听力技巧方面的教学,更应该包括社会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学,只有对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扫除听力中的文化障碍,帮助学生提高听力。
四.结语
总之,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缓慢而艰苦的过程,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动脑筋,研究学生的特点与实情,并善于发现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包莎莎.独立学院英语听力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
[2]郭淳.谈谈体育专业.共英语课的听力教学[J].福建体育学院学报,1994(11)
[3]孟祥宇,刘娜娜.学习策略研究与英语听力教学[J].外语教学,(11).
[4]刘琴.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及解决策略―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J].(7)
[5]王守元,苗兴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8).
[6]谢育杰.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方法浅论[J]外语翻译,(2)
篇2: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大数据时代,面对经管类专业人才统计分析核心能力的培养需求,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统计思想教育,加强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融合。结合课题组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针对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诸多弊端,通过三课堂结合的全过程教学模式,从模块化教学、突出统计思想教育、多样化教学手段、协同学习评价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统计思想和统计实践创新应用能力。
关键词: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思想;统计实践;全过程教学模式
“哲学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一般性原则,即世界观,统计学则为人们提供从数量方面认识世界的具体方法。”[1]20世纪80年代以来,统计学作为方法论的学科,其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金融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产生了很多新兴交叉学科。1992年国家颁布的学科分类标准已经将其单列为一级学科[2],教育部将统计学定为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各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3],因此,统计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面向应用型的经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1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统计学”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平台课程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的统计分析能力的重任。面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不足。对广东省16所独立学院的调查显示,部分独立学院只设置理论课程,没有统计实践环节;部分独立学院虽然包含实践环节,但理论和实践只是名义上的融合,实际教学过程中相互剥离,即先讲完理论,后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到实践时,理论部分已不甚清晰,实践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二,统计思想的教育缺乏。教学内容上,注重统计方法的学习,缺乏统计思想的传授,导致学生只会照搬公式,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应用场景;此外,相对于教学内容,课内学时较少,课外时间利用不足,实践部分演变成讲习题,不能以实践促进对理论的深化理解,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大班制及教学方法手段不足,教学效果较差。教学仍以“满堂灌”式的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时案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差,缺乏具有专业特色又贴近社会经济生活实际的案例[4];教学手段上,多数是“多媒体PPT+板书”的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不利于课外时间的充分利用;教学组织上,“大班制”教学,理论学习、实践指导、成绩考评过程中,很难完全照顾到所有同学,使得部分学生“打酱油”,效果不佳。针对以上现状,本课题组对统计学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以统计分析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模块化和结构化为基本思想,以交互式教学方法和立体化教学手段为主体,以统计竞赛、统计证书、资源建设为补充,三课堂结合的全过程教学模式。
2教与学的设计
课题组负责全校经管6个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任务,课题组成员主要由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老师组成,本身注重方法的应用性。以前,经管专业统计学教学由统计学理论和统计软件实践组成,为更进一步深化统计理论和实践融合,于20将其合并为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与实践,课时调整为96学时,贯穿整个学期。
2.1教学内容模块化,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
根据统计分析能力培养矩阵,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数据获取基础模块、描述统计基础模块、推断统计基础模块、统计分析高级模块、专题模块等五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再划分成若干小的教学模块,如表1所示;实践分为统计软件操作实践和统计调查分析实践两大部分。在每个模块理论教学结束后即开展软件操作实践,即学即用,前三大模块学习完成后开展统计调查分析实践,促成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合。
2.2教学方法丰富化,突出统计思想教育
理论讲授主要以启发式讲授法、案例驱动教学法为主,重点突出统计思想教育,而非公式推演;实践教学以案例驱动法、同步协作法、体验学习教学法为主。案例驱动教学法:每一个模块由一个典型案例导入,贯穿整个模块的教学;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作出判断和评价,充分掌握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层次。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案例注重时效性和针对性,案例的编制均是课题组老师主持参与完成的实际项目。统计调查基础模块由民生调查、学校后勤管理问题调查两个案例引入,描述统计基础模块由学校师资状况调查、专利申请态势分析两个案例引入,推断统计基础模块由产品质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两个案例引入,统计分析高级模块由保险赔付预测、生态指数设计两个案例引入。启发式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5],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地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地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启发式讲授法更强调统计学概念、方法讲授时结合生活实例,结合不同专业领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启发,更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和方法。统计学基础知识、推断统计主要采用讲授法。同步协作法:首先,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合作,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其次,同步协作完成实践任务,若一人未能学会则全部组员不能通过,促进互帮互助和主动学习。体验学习教学法:第一,在统计调查理论学习完成后,要求各组完成一个真实命题的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包括调查问卷和抽样方案,让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想象中领悟知识,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的理解;第二,在统计理论和软件操作完成后,各组完成一个真实问题的统计分析,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给出解决方案,这种亲自体验的学习,极大的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3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课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全程机房上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锁屏、远程控制、文件传输等功能,提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材料的发布、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模块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开展擂台比试,以此缓解课堂疲劳情绪,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外,制作统计理论微课,供学生课外进行重难点理论知识补给,夯实统计理论基础知识;制作软件操作视频,供学生课外进行软件操作实践,扎实统计软件操作能力;开展统计分析竞赛,调动学生积极性[6],全面训练统计调查与分析能力;在课程学习之后,即可推荐参加统计分析师证书考试,考试成绩亦可替代作为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此外,对于内容比较有条理且简短的统计图、统计表模块的教学,则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每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承担一个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学习和软件操作,课堂上则让学生进行讲解和探讨。从学生的统计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统计图、统计表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掌握得更加全面扎实。
2.4评价体系过程化,促进学习协同性
课程考核分为理论测试、统计软件操作测试、统计分析报告三个阶段。理论部分讲授完后,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统计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统计软件操作实践讲授完后,以一对一上机实操测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统计软件应用的能力;课程最后,以学生分组完成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方式考核学生的统计问题解决能力和报告写作能力。此外,从课程开始,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同步小组,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形成小组成员共进退的机制,每一模块学习完成后的测试中,若小组中有一同学不通过,则全组均不能进入下一模块的测试,直到全部通过为止。这样有利于激发团队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同步小组逐步成为一个自学习组织,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导,共同进步,也能避免“打酱油”“混学分”情况出现。
3结语
经过多轮次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完善,“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与实践”作为经管专业综合类课程,研究并探索出了三课堂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过程,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模式:模块化的设计、案例驱动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微课、反转课堂等新方式的应用,实现了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同步协作组机制、过程化考核机制,既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又实现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学赛结合和学证结合,充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作者:王二威;廖爱红;董平;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贺幸平.论统计学的哲学意蕴[J].统计与决策,(7):76-77.
[2]刘馨,宏皓.“统计学”认知教学与“统计大赛”互动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83-186.
[3]未良莉,王潇.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9(1):123-125.
[4]冯金丽.财经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对外经贸,2013(12):145-146.
[5]刘元欣,庄严.“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4-85.
[6]张海波,黄世详.统计学专业学生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方式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4(24):66-68.
篇3: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学应适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而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课程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教学环境,学生特点的讨论,说明《统计学》在独立学院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对统计学教学改革思路提出建议,以提高《统计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改革;独立学院;教学方法
1引言
出台的《教育部20工作要点》中指出:要逐步扩大独立学院验收试点范围。启动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在高校转型改革的当下,合理的改革教学内容,创造性的实施有特色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才能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需要。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内容承接了部分基础课程如《微积分》《概率论》,而其学习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相关课程如《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从课程本身的性质来看,统计学内容涉及面广,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此外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统计学知识与统计方法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社会各领域内。因此,统计学教学如何适应学校学习与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需要,成为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独立学院教学环境现状
独立学院多为母体大学全资或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大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机构,独立学院的教师与管理层也多来自母体大学,因此不管教学还是管理都承袭了母体大学的风格,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几乎与母体大学无异,因此《统计学》教学任务也多由母体大学中理学院的老师承担,很难适应独立学院学生与学科设置的实际情况。独立学院在本科招生中与民办学院一起属于第三批次招生,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不能与属于一本招生范围的母体大学相比。在一项针对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学生入学成绩的抽样统计调查中显示,35%的学生在高等院校入学考试中数学成绩低于90分。因此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教学不能完全按照一本二本院校进行,尤其不能按照母体大学学生的《统计学》教学要求给三本院校的经管类学生上课。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中大部分人会在毕业后选择参加工作,对于《统计学》这类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有较高的期待。在针对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级财物管理专业的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同学希望在《统计学》的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学会合理的设置问卷,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并读懂输出结果。而对于传统《统计学》教学中的公式推演、定理证明仅有23%的同学认为有助于统计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此外,《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中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不仅需要对其定理、定义做全面的介绍,以满足部分考研同学的学习需求,也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增加统计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更多的是要锻炼学生们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符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才能够实现在经管类学科中开始《统计学》课程的目的。
篇4: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研究论文
3.1适应“三本”院校的教材匮乏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办学层次为本科。现有统计学教材的编写目标,或者适用于本科,或者适用于专科,没有专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编写的,适合“三本”学生特点的教材。而传统的本科院校多数坚持精英教育,专科院校则偏重于技能训练,因此对于夹在传统本科与专科之间的独立学院而言,无论是选择理论多一些的本科教材,还是应用多一些的专科教材,都不能完全适应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需要。
3.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缺失,那就很难认真对待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与练习。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说,学生在意识上简单地将统计学课程划归到数学门类,甚至有同学认为统计学仅仅对考研具有意义,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毫无作用。在笔者与授课班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大部分仅仅停留在考研需要的层面上,而“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则是学生发问最多的问题。事实上,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统计知识,统计技能以及统计理论应用于经济生活的各领域内,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单位,都会面临数据处理以及统计方法的应用。掌握扎实的统计知识,既是学科学习的需要,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3.3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但是我们并不能忽略统计学的学习需要建立在较为扎实的概率论、微积分等学科知识基础上,除此之外,统计学学科本身的原理晦涩,计算复杂,这些都给统计学的教学设计带来困难。受到上述条件的约束,许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能够将统计学原理介绍的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谨,常常更注重基本原理的演绎和统计方法的.选择,而忽略了统计学在我们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的讲解。这样就更加剧了学生认为统计学学习和自己未来的工作、职业发展没有关系,进一步影响学生对于统计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4《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对于如何在独立学院中有效的开展统计计学教学工作,使统计学教学既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又可以让统计学的知识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助力。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4.1改进教材质量,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意识
三本学生具有其自身特点,要找到一本符合这群学生的自身特点的教材是我们更好的开展统计学教学的基础。但是就目前来看,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授课教师吸取不同教材中的特点,形成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讲义,并以此为依据建立适合独立学院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统计学教材。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统计方法普遍存在于生活生产的各领域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案例介绍统计学知识,是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但现在使用的统计学教材中,案例反复陈旧,是多年前的数据,而更多的案例则是来自编写者的假设,不具备一般性和参考价值。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无法提高对统计学认识更无法培养兴趣。因此对于案例的选择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社会流行的话题,比如大数据、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估等学生感兴趣或者与学生专业相契合的案例进行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挖掘的介绍。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如:学生月消费水平,自己收集相关数据,将数据带入课堂,进行讨论和对比,在此过程中介绍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
4.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知识传输的纽带,教师的授课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而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又反过来作用于课堂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教师是上课绝不是照本宣科,教师上课不仅要系统的介绍统计学本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也要让学生明白统计学中的概念和定义与生产、生活有何联系,更要让学生知道统计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教师本身的学科知识积累是分不开的。若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应有“一桶水”,这是教师能够进行学科教学的基础。随着独立学院的深化发展,为了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学院应培养具有较高学科知识水平的教师队伍,通过交流、学习、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此外,统计学是一门数据处理学科,其中数据分析的计算需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实现,提高教师实际软件操作能力也是提高提高统计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其次,教师上课也应具备相应的教学艺术。《统计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型兼具的学科,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就更加应该注意多种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吸引学生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去课堂教学之外,统计学教学也要充分考虑其学科应用性,可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统计实践,针对学生在统计实践中出现的疑惑、问题联系统计概念进行解答,也可较好的提高学科学习质量。
5结语
大学课堂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课堂,固守旧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不仅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失望,更会使社会对大学教育失望,统计学作为应用广泛的一门学科,更应注重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相联系。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慕课的流行,大学课堂如何适应社会流行趋势需要、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正视的问题。本文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仅是个人的一些总结和感触,统计学教学改革是不一朝一夕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细致讨论、深入研究。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唯有秉承认真探索,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才能使独立学院《统计学》课堂教学得到发展。
作者:李茜 周燕茹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参考文献:
[1]贾俊平.统计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本社,.
[2]柳国海.高校经管类统计学教学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137-138.
[3]石秀丽.经管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19-20.
[4]赵艳霞,李宇鹏,王晓巍.改革统计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专业教学研究,,4:157-158.
[5]刘雅漫.高职院校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7(5):101-102.
篇5: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论文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独立学院应运而生,独立学院所招的学生高考分数一般在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和专科之间,由于在这一区间内的分值范围比较大,所以独立学院所招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差别较大。因此,不能照搬公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教学。
二、独立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等数学是高校理工类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首先这门课程具有内容繁多,公式复杂,推理证明过程对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要求较高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大学同初中和高中不同。由于现在的学生长期接受初中、高中教师耳提面命式的管教,刚进入大学校门会有种突然解放的感觉,他们会不自觉的放松自己。因为高等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高等数学可以为以后的理工科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一般大学都将高等数学教学放在大一进行。加之独立学院招收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差比较大,如果实行大班不加区分的统一授课的话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进而打击到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这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门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规律的大一新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所以,独立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独立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师应当在开课之前对新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的好坏进行分层备课和教学。这种分层次教学的理念在一些地方的初中、高中有所实行,但是大学中很少使用。笔者认为,随着独立院校的兴起和发展,招收新生规模势必会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差异也将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于高等数学这种对学生推理能力和逻辑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学科来说,实行分层教学才能更好的照顾到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针对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按照他们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以及个人意愿等多方面因素划分成多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按照划分好的班级上课。同时也要求高校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进行分层次有选择性的讲课。这样既能充分合理的利用独立院校优级的教学资源,也能兼顾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能力,照顾到学生的情绪,使得不同层度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三、当前独立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独立院校都是从母体大学分割出来的,在教学管理、教学理念、教师的授课方法等方面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母体学校的影响。所以,当前独立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多是由于照搬照抄母体院校的教学方法的后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其一,独立院校没有意识到学生之间基础好坏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母体院校可以用一个教学班级讲授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在独立院校是行不通的。由于独立院校学生资源比母体院校资源整体上来说要差一点,所以在独立院校中不分层次的加以教学将会使得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觉得高等数学教师讲解的进度比较快,从而出现听不懂的情况。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觉得教师讲解的太慢、太少,甚至出现因为嫌教师讲得慢趴在课桌上睡觉的情况。其二,高校教师授课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高等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并且课程的连贯性也比较强,学生们常常由于一节课没有听懂导致以后的课程就跟不上。然而教师在教授高等数学课程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学生有些问题没有听懂,为了赶教学进度而一味的讲授新内容,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吃力。其三,学生评价体系较为单一。不分层次进行大班教学的结果必然是使用同一张试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种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使用同一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它将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后果,导致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学生由于好成绩的激励将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更感兴趣,而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则为自己下了苦功夫去学习高等数学,结果成绩却不理想而感到苦恼甚至自暴自弃。独立院校对学生的高数水平进行评价的指标往往就是凭借一张试卷上的分数,评价体系比较单一。
四、独立院校分层教学的规划
(一)合理的划分教学层次
首先,高校教师应当明白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并不是将学生人为的划分成三六九等从而进行区别对待,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深度的教学,以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不再感到那么吃力。一般来说为了方便管理,独立院校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两个班,即A班和B班。具体操作方法可以这样:在第一节高数课上教师可以将所有学生召集起来,向他们说明情况并进行考试,考试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基础以及在整个班级中的层次有所了解。当然这个考试成绩并不能作为一个学生进A班或者进B班的绝对依据,接下来还要听取各个学生的意向和兴趣,在向学生说明情况之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进A班或者B班。分好班级之后教师对这些学生分层次上课,上课的时间相同,讲授的课程进度相同,但是两个班讲课的深度却不相同。这样实验一个星期,一周后再根据两个班级学生的意愿进行调整。调整之后就不再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变动。高数教师应当对这两个班的学生一视同仁,但是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实事求是的根据这两个班学生的基础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由于教师刚刚接手这部分学生,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的并不多,所以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当初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修正,使之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教学大纲分层
教学大纲是指导高等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独立院校应当组织本校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又对本校学生基础了解的教师进行编写。这样编写出来的教学大纲才会既有一定的权威性又切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大纲才能在高数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教师在编写教学大纲的时候应当指明哪些是教学重点,哪些是教学难点,并对AB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加以区分,这样才能使得高数教师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备课分层
分层备课是分层授课的基础性环节,高数教师在备课之前应当仔细研读教学大纲,认真找出教学大纲中对AB班学生要求的不同,进而具体到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在了解了这两个班的不同之处后再胸有成竹的进行备课。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两个班的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两个班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来推导课堂上学生所能提出来的问题,从而提前做出相应的准备,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做到有的放矢,不会手忙脚乱,从而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加快课堂进度。高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授课内容和深度加以选择和调整,使之更加贴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有这样细致的备课才能让每一个班的学生都为自己的授课内容所吸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兴趣的目的。分层备课在优化学生学习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度。
五、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方法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精神,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分层、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的分层以及考核方式的分层等三个方面。下面笔者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分层
由于AB班学生的基础不同,所以教师在对重点班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加大教学深度,考虑到将来许多学生需要考研究生,高数教师可以适当的选取一些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题作为例题为学生讲解。让学生在深刻理解高数知识点的同时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些学生对数学建模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下同学生们针对数学建模相关的知识进行交流和指导,为今后这些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铺平道路。对于普通班的学生,高数教师应当考虑到这些学生高中基础差,在讲课的时候应当适时的为学生补充一些高中数学知识,让普通班学生的基础慢慢好起来。当然,普通班学生打基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些学生的基础薄弱,上课的时候应当不厌其烦的为他们补充基础知识,不能因为他们的基础比不上重点班学生而不愿意耐心解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由于高等数学内容繁多并且各个章节之间环环相扣,所以高数教师应当特别注意高数一个章节和一个章节之间的衔接性问题,一步一步的将学生的基础打好之后再开始讲解下一个章节的内容。切不可贪图省事不顾学生的基础快速的推进教学进度。
(二)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的分层
由于高数内容繁杂,一些知识点之间相似度比较高,学生一不小心就会用错公式和定理,所以要想学好数学,作一定量的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高数教师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将高数课堂练习分成基础题和提高题两部分,对于重点班的学生,在确定他们熟练掌握公式和定理的使用方法和条件之后,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多作难度比较大的提高题,这样的题目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使重点班学生在运用数学公式的时候更加的灵活多变,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高等数学难题的能力。对于普通班的学生,高数教师则应当更加注重高数基础知识的练习和掌握,在课堂上应当多让学生作基础题目,以巩固学生的基础。在学生的基础打牢之后再考虑让他们作一些提高题。就课后作业来说,对于重点班的学生高数教师应当刻意的多留一些提高题,让学生们去积极的思考。对于普通班学生,教师可以在多留基础题的同时再布置一些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作这样一些选做题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高数水平。
(三)考核方式的分层
在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对他们进行考核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一些高数重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为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检查和调整提供了条件。这对于教师下面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由于独立院校学生分为AB两个班,所以对于这两个班学生的考核也应当分开来进行。就重点班来说,教师在编写试卷的时候应当适当的加大难题的比例,这样才能拉开重点班学生的差距,使学生的成绩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对于普通班学生来说,教师在编写试卷的时候应当注意考虑学生薄弱的基础,适当的增加基础题的比例,让学生树立起来对高数学习的信心,对于取得好分数的学生,教师应当特别的提出表扬,在普通班学生中树立起来几个学习榜样,鼓励学生们刻苦学习,迎头赶上重点班的学生。除了传统的成绩考核之外,独立院校还应当对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量化打分,比如学生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这样综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才会比较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六、总结
独立院校在生源和学生学习成绩方面同母体院校有着比较大的区别,所以独立院校应当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不同于其它院校的教学调整,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相信随着分层次教学经验的积累,独立院校将会越办越有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智豪,曹卫锋.对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实践的认识[J].科教文汇,2010(4):35-38.
[2]徐新荣.分层次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9-11.
[3]张军,李友君.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31):24-26.
[4]胡嘉卉,文鸿.经济类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05):8-11.
[5]周雪梅.关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06):32-34.
[6]张铁民.快速增加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重大举措[J].高教探索,2011(03):15-18.
[7]黄伟达,杨全才.论独立学院学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1(06):50-54.
[8]杨孝平等.本科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实践[J].大学数学,2012(06):52.
[9]杨晓叶,赵晓红.独立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09):3.
篇6:独立学院体育教学论文
独立学院体育教学论文
一、漓江学院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情况
师资是大学的软件,那么教学设施就是大学必不可少的硬件了,两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硬件建设需要大规模资金的投入,一般也多是制约大学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是开展良好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漓江学院体育系教学场馆相对齐全,拥有标准塑胶田径场、足球场、综合球类馆、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体操形体馆、风雨操场等教学设施。同时还可享用广西师大体育学院优质资源,比如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的实验室和理疗按摩室,以及各种测试系统和测试仪器。但是,仍存在相对不足的地方,广西是一个羽毛球和气排球基础较好,开展该项目较多的省份,漓江学院现有的场馆数目还难以保证在校的一万多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此外,游泳馆等其他场馆缺失,无法满足学生多样性体育锻炼的需求。
(二)体育教学课程基本情况
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高校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学生健康体魄、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独立学院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公共体育课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1.在体育教学模式上。漓江学院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由原来的行政班教学改为“三自主”即学生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项目、自主选择教师的模式。公共体育课按照项目分班(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公共体育课的课程学习,很大提高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体育专业的学生则采用“必修课+选修课”的`教学模式,也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可以自主选修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此外,漓江学院还采用了网上选课、网上提交成绩、网上评教的方式服务体育教学,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在体育教学项目设置内容上。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即是体育项目的设置,其开设项目的多少及其丰富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该学校体育教学情况的好坏,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体育教学模式是否受学生欢迎。漓江学院常开设的项目有9项,主要是篮球、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足球、气排球、散打、网球、田径等。属于传统“三大球”的篮球、羽毛球和足球,开设时要考虑场地场馆因素较多,漓江学院现有场地基本满足开设需求。但总体而言,漓江学院开设的体育项目偏少,跆拳道、瑜伽、桌球、游泳等现代大学生热衷的项目都未能开展起来。场地建设、资金问题是独立学院遇到的最关键问题。
3.在体育课程成绩考核与评价上。体育课程成绩考核和评价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广西9所独立学院中体育成绩主要还是采用“总评成绩=考核成绩+平时成绩+身体素质考核成绩”的评分方式,基本上能科学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周勇,2012)。漓江学院也是采用这样的体育课程成绩考核方式,另外还采用了网上选课、网上提交成绩、网上评教的方式,三大保障的同时运用提高了体育教学考核和评价效率。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究和创新合理的体育考核方式,考核中统一动作容易忽视不同学生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应该建立客观的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个体实际的灵活考核方式,同时探索让学生参与自评,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新漓江学院体育教学模式探究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体育教师队伍,提高师资队伍力量和水平
漓江学院现有师资队伍的教学任务巨大,在可行的条件下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体育专任教师数量,提高体育教学的软件水平,保证全院的体育教学有序进行。同时,注重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定期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培训,鼓励体育教师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和教学问题积极参与申报各种科研项目课题,全面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二)完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现有场馆的最大功用
众多研究表明,目前制约独立学院体育教育水平的主要瓶颈是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的质量。因此,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场馆硬件设施建设,完善体育锻炼器材,是提高漓江学院体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当务之急。当然,若无足够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更应该积极探索现有场馆资源的再利用途径,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在原有场馆、场地、器材设备的基础上,改造或添置更新必要的器材。
(三)改革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和考核评价方式,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漓江学院在实施现有“三自主”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加深“三自主”模式的深层次研究,在体育教学的选课、评价和课程考核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在现有“考核成绩+平时成绩=总评成绩”的基础上尝试增加学生自评或同伴互评。同时,改革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在现有体育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花式轮滑、棒球、桌球等。
(四)培养终生体育锻炼观念,全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俗语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随着终生教育观点的提出,终生体育锻炼的观念也应运而生。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教学不仅仅要满足学生在校期间锻炼身体的需求,同时还要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的健身活动作考虑。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喜爱运动的兴趣和习惯,这也是体育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
篇7: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初探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初探
英语听力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在学习基础、条件、需求与普通高校生差异较大,教师在听力教学中更应因材施教,选用一些有针对性,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听力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本文就目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课堂教学现状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作 者:程钰琼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湖北・武汉,430223 刊 名:安徽文学(文教研究)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 “”(8)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 因材施教 独立学院篇8: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的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新出现的一种办学形式,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就是培养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人才。要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教学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点就是教学管理工作。本文针对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本文所称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1],是更好更快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尝试与创新的独立学院,既有大学的共同本质,又有自己的个性与特征。既不同于公办学校,也不同于民办高校。本文就是以独立学院为背景,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探讨其专业的特殊性、教师队伍、规章制度等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管理上的体现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存在许多特殊性。比如,在教学管理上,其教学安排与其他课程不同,在专业教学中存在延续性问题。例如在素描和色彩等绘画课,色彩颜料调好了,不可能只上两节课就扔掉,明天重新调,而必须一次性调制好、用完。对于其他视觉或环艺专业课程,教师基本会在前四节课讲授理论知识,紧接着安排实践。如果按照正常的课程在一周只安排四节,学生大多在第二次上课时忘掉上周的内容,因此一门专业课往往需要连续地、集中地讲授几周。并且在整个学期中,排课通常会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因为艺术设计的课程大多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从授课教师层面讲,学期内一个教师讲授完几周的课后,可能在一段时间没有其他课程安排,那么他不必坐班,学校很难对其进行考勤制度的管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也存在局限性;从学生层面讲,大多数学生会为做一个模型或是设计一个新作品做通宵。所以大多数学生早上起不来,早上的课无法坚持正常的出勤,有时会出现迟到、旷课等情况。这样一来,往往会影响到学校统一规定的制度执行等等。
二、专业课程安排较其它专业的复杂性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就涉及到现在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影响。其中,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74%的学生认为合理,21%的学生觉得一般,并且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教学实践与实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专业知识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画画还是在设计时,往往不会拘泥一种常规的方式。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需要学生走出户外大量地进行观摩,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市场情况,让其细致地进行市场调研,为其设计寻找灵感和材料。但从学校的教学秩序上,实践环节的安排有限,并且学校需要教师和学生按照预先的安排上课,以保证课堂秩序并监督教师是否按时完成工作量。除此之外,学生有时在课堂作画时,除了安静的教室外,可能需要一些音乐来激发他们绘画和创作的热情。由于以上情况的发生,有时学校正常的考勤或教学管理制度是不能完全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需求的。
三、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性鲜明
独立学院生源一般是本科三批学生,其录取成绩比普通高校学生要低70-100分左右。学生文化基础总体较差,入学分数较低,大部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如自律性差、毅力差,缺乏钻研精神和进取精神等。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存在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由于高考的失利等原因失去上重点大学或是本科学院的机会,但入学后在学业上表现刻苦。
相对于普通专业的学生来说,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难管是大多数人的印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由于从小爱好美术,对于任何事物有其独到的想法。他们追求标新立异,个性十足、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同时,较普通高校和其他一般专业,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费一般比较高,所以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学生本人能够有条件并且能迅速接受新事物。他们情感丰富,好恶分明,对外界刺激敏感,情绪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自我意识突出,强调个性化发展,社会化程度不高,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相对淡漠,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和较大的随意性。因此,由于其生源的特殊性,照搬常规专业或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行不通的。
四、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独立学院的专职专任老师不多,许多教师来自不同的地方,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对于艺术专业来说,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和母体学校的优势资源共享,聘请了大量有经验的教师来为学生上课。但是外聘教师到独立学院的工作任务单一,除了上课并无其他责任,缺乏与学生和其他老师的`交流,在思想上也缺乏凝聚力,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连续性、一致性以及学生思想上的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育人作用无法得以发挥。此外由于大多外聘教师都属有经验并且具有高职称的教师,他们自身都担有一些教学科研任务,工作重点不尽相同,时间安排很难一致,要把他们组织起来,协调合作,开展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活动,也有一定的教学管理难度。
根据以上提出的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和管理上的问题,笔者觉得应该从实际出发,在仔细研究和分析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管理特点的前提下,参考了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提出以下加强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管理上的特殊性,独立学院除了在参照普通公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应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加以制订,不能完全照抄照搬母体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且,独立学院既定位在培养应用型、创新性艺术人才,那么就应该在坚持学院正规化管理的同时,充分注意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更多地应注重其管理的实用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制订符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正规化管理体系和考核标准。例如,纯理论的和实践类的课程在时间的安排上应有所不同,打断式地四节连排的方式更适合实践类的课程,他能够将教学和练习有效地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而理论类的课程相对操作性较低,两节课的形式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除此之外,比较其它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从专业兴趣上鼓励,让其形成自我约束能力,仅靠学院统一的考勤制度,不仅不能够提高出勤率,还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学院逐步形成有针对性的区别式的正规化管理可以达到促进教学管理,实现教学宗旨的目的。
(二)在对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中,应该根据独立学院的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基础课和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比重,调整优化学科及课程教学内容,增设特色课程。另一方面,相对于普通院校和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个性思维特征不同,在培养的模式上,应利用其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多样可能。比如开办阶段课程作品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轮替式安排学生负责展览,从作业搜集整理、排展布展到为整个展览进行海报设计,最后进行展览推广,使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并借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这样就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权,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认可度,为社会接受。
(三)教育兴衰,系于教师[2]。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学院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虽然独立学院能够利用体制上的优势组建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相对协调,专职、兼职教师搭配这样的教师队伍,但是学生和教师之间并没有形成相对有效、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本着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可以在聘请外聘教师的同时,要求他们有标准的、有目标地培养专职专任教师。例如在课程开始的几周内,专职教师要通过听课的方式学习教学经验或优良的教学方法,然后掌握外聘教师对课程的要求,由专职教师和学生形成联系,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定时定地地去找专职教师询问,避免了学生遇到问题无法联系外聘教师的尴尬。同时,专职教师队伍形成坐班制,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并且,开展专职专任教师教研室活动,邀请有相同课程的外聘教师集体制定恰当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案和大纲,一方面能够对外聘教师进行督导检查,另一方面能够锻炼培养学院的教师队伍。
(四)建立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对于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监控,应从教材的选用、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的合理安排及课堂检查等各方面进行。可以通过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和督导制度,对学院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指导,组织学校专家组对学院的教学计划进行审定。大体上,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做到教学基本文件齐全,包括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进程计划、课表等,并且需要成熟的工作制度,如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保管等制度、教学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除了建立各类教学规章制度外,学院教学管理层还应注意教学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定期开展检查。对教学前,教学中和完成教学三个阶段进行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上下部门之间的听课检查。同时,形成双向测评制度。双向测评包括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测评结果与奖惩制度挂钩,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5):7-8.
[2]赵国正.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初探――以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为例[j].管理观察,,398.
篇9:独立学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论文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之后的一段时间,独立学院不断进行改革。独立学院在专业的设置,及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有一系列特殊的培养方案,致力于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机制上也在不断更新以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来说,在对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都有自己的突出地方,在依赖于母校的承载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一、独立学院的含义
独立学院是一种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高等院校和社会机构相互合作举办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在独立学院的办学下,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上学的选择。虽然独立学院与母校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但独立学院也有自己的独立权,可以拥有独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独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专业的设置上要更具有竞争力。相对于专科院校来说,独立学院的教学更为开放,校园环境建设更优美,师资力量更强大,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十分重要,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基础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设计上迸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二、设计专业培养特色分析
1、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
近年来,一方面设计专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是许多学生的热门选择之一。而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对设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独立学院为了有更多的生源,基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为导向,将设计专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独立学院重视对设计专业的培养,将艺术设计独立于一个学院,在学院下将设计专业作为整体细分为各种类型的专业,如环境艺术专业、视觉传达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和室内设计等,更加符合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多种选择。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涉及多个学科,如设计美学、心理学等等课程,希望能够在立足于专业特色下,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
2、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心有多大,设计的舞台就有多大,有一个好的想法比什么都重要,而一个好灵感的迸发来源于多种文化的交流,融会多元化的元素。独立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基于自身办学特色下,积极与西方大学进行交流合作,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带来多元文化的碰撞。例如,有许多的独立学院通过与国外大学建立友好的教学平台,通过聘请外国教师来学校授课或者是杰出人士到学校进行演讲、教师海外交流和学生留学交换等交流方式,鼓励学生多看多了解西方的文化,在不同人类文明的碰撞下,吸收精华,融会贯通,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脑子有更多的灵感涌现,这样在设计作品的时候表现也更具有活力与张力,更能够打动人心。
3、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
设计专业与其他工科类的专业不同,需要更多感性的思考。因此,一方面,在教学上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并不全然的适合于对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育,另一方面在设计专业教学中,对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教师不仅要有系统全面的设计方面知识,还要时刻掌握最新的时尚流行资讯,时刻向学生传递新的时尚理念和创新理念。所以,在对设计专业的学生的教学时,在学习上,教师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或者案例导入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和思考,多和教师同学交流想法,提倡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作品上更有可能产生出更多新的想法。在实践中,要重视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能力,多练习基础画工,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表现的更出色。
三、独立学院设计教学下的.不足
虽然,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教学领域上取得不少的成就。但是就目前而言,它的教育机制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在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是依附于母校的教育体制下发展的,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教学体制上也多照搬母校的教育体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对人才培养机制上的目标定位上界限较模糊,与其他类型的本科院校相比,在人才的定位上没有突出之处,竞争性不高。其次,由于独立院校是在和社会机构下合作建立的,从本质上说具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太过关注于学校所带来的效益,却忽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没有形成较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在社会上认可度不高。
四、对设计专业的特色改革
1、立足优势,加强实践性
独立学院在对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除了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素质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养成自主探究性强的应用型设计人才。对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设计专业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适应社会,有更多实习的机会,可以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积累经验,为就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对独立学院来说,校企合作不仅是学院的特色也是一大优势所在。独立学院可以把握住这个优势,和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企业为设计专业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了解实际的设计业务过程,通过企业中的各项活动,设计专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在学习生活中参与真正的设计工作,了解现代企业的需求,提前适应工作的环境,不断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学有所用,在实践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获得更大的学习效益。
2、课程内容设置要与时俱进
时尚流行元素总是在不断的改变。而这对设计人员来说,就要时刻关注时尚流行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迁,这样对他们的设计作品来说更有认可感,也更具备张力。因此,独立学院在对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上,对课堂设置应该不只是将学习内容拘泥于传统学科知识的内容,还应该重视作用现代媒体的教学手段,即向学生传输新的元素和不同的设计理念,让学生能够吸纳贯通,与时俱进,对流行指标有敏感的把握,在进行设计作品的时候,才能够把握好市场的需求,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有一个整体性的理念贯穿于整体课程的始终,把设计专业的特色发挥出来,落实到培养目标的实际上。
3、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
独立学院在对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中,应该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融合贯通新的元素,为我所用,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探索,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所以,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在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上两手都要抓,都要重视和发展。同时,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还应该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学生为本,强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要重视教学的效率,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同行学校之间的交流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借此反思自己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学习其他学校的特色之处,结合本校的基本情况,创新出一套最优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在教学模式上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吸收其他学院在教学管理的精华部分,提高了学院的竞争力,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4、发展具有特色的师资力量
学校是否具有竞争力,师资力量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对于独立学院来说,在对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上进行改革,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聘请有名望的教师在学校教学,或者定期组织老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经验和见识,提高学院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作为设计学院的教师,教师的自我艺术风格和品味是十分重要的,依据课程人才的培养机制下,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掌握时尚流行的指标,才能够及时教授学生有用的东西,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发展出独立学院自己特色的师资力量。五、结语独立学院下的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改革应该符合市场需求变化和工作的导向,学校应该从人才定位、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出发,结合学校的办学情况,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道路,最大程度的发挥独立学院的特色之处,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效率,培养出具有专业化和多元化的设计人才,提升学校的竞争力,促进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方清。论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前景和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0(9)。
[2]朱建华。对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现状的观察与思考[J]中南论坛,。
[3]赵美川。独立学院艺术设计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措施[J]成人教育,(5)
篇10: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风分析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69901-0115-05
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健康平衡发展。通过分析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现状的形成原因,对建立和加强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风建设相应制度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促进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专业学生减轻压力、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和学习环境,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照依据。
一、调查方式与调查内容的设计
本次调查的调查工具为自编的城南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风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形式采用发放纸质问卷的方式。调查对象为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艺术设计专业11-14级在校学生,学生总人数为462人,问卷调查共发出450份,收回有效问卷427份,有效率为94.89%。本次问卷设计前,通过对相关学生的开放式访谈、文献查阅、上网调查,结合我系开展学风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本着聚类分析原则,将问卷内容分为基本情况、生源质量、学习现状、教与学的现状、教学秩序的管理、学生毕业意向等几项。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基本情况
独立学院学生学费相比一本、二本每年每生要贵一万多元,并且学习艺术设计专业要求高价格(如配置高的电脑等)或者易耗(如水彩颜料等)的设计工具。我系参与调查的学生,67.68%来自城镇,32.32%来自农村。在“家庭经济能否负担本专业学费及其他学习开支”问题中,来自城镇的学生中30.45%认为勉强能,2.08%的认为很难能;来自农村的学生中29.71%认为勉强能,5.07%的认为很难能。而所有学生因为要补贴学费及其他学习开支而长期会兼职的比例达到11.27%,经常会兼职的达到16.90%。不难看出,不管是来自城镇家庭还是农村家庭的学生群体,有30%左右的学生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这必定会使这些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影响学习状态。另外,这些学生中因为又有接近30%的利用课余时间长期或经常兼职,一定程度上占用自学时间,影响学习效果。
(二)生源质量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回答“开始学习美术的时间”问题中,高达72.83%的学生是高中期间,在回答“选择艺术专业的原因”问题中,高达79.62%的学生选择了“家人期望”、“升学需要”等非兴趣、爱好的原因。这些学生对专业概念认识模糊,对专业学习既没有兴趣又没有天赋(这在学生回答“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问题中选择“自己没有兴趣学”或者“自己学不会”的比例达25.98%中也可以体现)。可见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风建设困难较大。
(三)学习现状
在“对待大学学习的态度”一题中,只有7.74%的学生选择了“随便混混,都无所谓”,不难看出,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态度是比较端正的。但是43.32%的学生选择了“只求及格,不挂就好”又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我要求不高,读书只是为了获取一个文凭的现实。因国家招生评价体系的倾斜,艺术类考生在报考大学时,文化成绩要低于普通专业学生,加上社会上繁荣发展的艺术科考前辅导班,流水线的辅导方法,让一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通过应试辅导在短期速成“艺术生”。这类学生不可避免地专业基础薄弱,文化课学习有畏难心理和抵触情绪。所以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高达35.37%的学生选择“专业课、文化课都不满意”;对艺术感兴趣而选择本专业的学生,又因为长期偏重专业学习,轻视文化课的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个体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所以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专业课满意,文化课不满意”;以11、12级为例,11级(大四)截至到目前(大四二学期)的英语过级率(主要是英语三级)达到36.57%,12级(大三)截至到目前(大三二学期)的英语过级率(主要是英语三级)达到35.25%。这与大三、大四学生中有27.85%觉得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必要英语过级和8.86%觉得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看个人情况要英语过级的数据基本相符。同时,经过查阅08、09、10级截止到毕业时的英语过级率(08级仅为5.88%,09级为19.59%,10级为27.63%)对比发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英语过级率逐年级增高,一定角度地反映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重视文化课尤其是英语学习的趋势。问题“是否会主动参加各类专业竞赛”,问题“是否会主动参加各类专业讲座”;问题“是否愿意参加专业相关的协会、社团”,问题“是否愿意参加专业相关的活动。
以上四个问题学生的选择可以启发我们,其实大部分学生观察力、创作力与动手实践能力较强,愿意参与专业竞赛、讲座、专业相关的协会、社团、活动等。这些内容又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风的发展。但是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保持学生的兴趣,保证学生高效的获得高质量的知识内容,是我们运用这些载体促进学风建设时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否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自学”,结果见图5;问题“认为有无必要在外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果见图6;问题“是否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结果见图7;问题“是否会主动地去了解和积累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果见图8。调查结果反映,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大部分学生有一些想法和积极性、主动性,但是欠缺有效的方法或实践途径,没有完善的学习计划,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在打游戏、网聊、看电影、睡觉上。因此我们开展学风建设,对学生在这些方面提供有效的指导是学生最需要的。
(四)教与学的现状
学风不仅是学生的学风,还包括学校的校风,教师的教风。从专业方向设置上看(见表1),我校城南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近几年总是在改动,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11、12级是根据专业课和文化课的综合成绩排名选专业方向。有些综合成绩不高但专业课成绩较突出的同学往往被迫调剂到第二、第三志愿自己不太感兴趣或者不太擅长的专业方向中学习。学校的艺术学院在云塘校区,而城南学院的设计艺术系在金盆岭校区。两个校区的分化,凸显的问题是金盆岭校区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从08级大三开始各班才有自己的专业教室,学生才不再抱着一堆的材料东奔西跑地到不同楼栋、不同教室上课。但目前仍旧普遍存在着专业教室过小、教学硬件设备滞后、诸多教学材料空白得不到解决等问题,非常影响学风建设开展的效果。一直以来,学校统一订购的教材,大量的过时或者不实用,更有任课老师讲此教材没有用处,或者学生可以7.5折自己到书市买到。目前每个年级的学生对教材问题意见非常大,对学校开展学风建设不解决学生切身问题非常不满。根据调查结果,高达59.72%的学生认为在学校的专业课堂上只有少数课能或者不能学到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44.03%的学生在“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问题中选择了“老师教得不够好”、“老师水平有限”和“老师责任心不强”。根据平时学生的反馈,有的老师上课照本宣科,无任何意义;部分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职称偏低,普遍缺少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专业强的有些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学术研究和个人发展上,开公司、开工作室等,本职的教学工作却放在非常次要的位置;还有的老师责任心不强,迟到、早退,学校的'上课安排让学生在课堂自习或者要学生不用来上课(美其名曰让学生在寝室学习,但是老师不会到寝室去辅导)已经是家常便饭。这些师德、师风不高的老师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跟学校大力开展学风建设的主流背道而驰。
(五)教学秩序的管理
问题“我系开展的学风督察上课签到有无必要”中,46.37%的学生认为“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28.1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从这一组数据结合“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问题有53.40%的学生选择“学习氛围不够好”或“课堂纪律不够好”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大学的学习中有一个有力的督促和管理,有一个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这是符合“‘90’后大学生成为当今大学学生的主流群体后,强调个性,但自我管理能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差,责任感不强”的总体特征的。而针对我系学生的课堂管理,42.39%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课堂管理者是任课老师,44.96%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课堂管理者是辅导员。这个答案可以启发我们,在课堂管理促学风方面,任课老师与辅导员能有效配合工作的话,效果会非常地好。
(六)学生毕业意向
在问题“毕业以后是否想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中,仅37%的学生选择了“是的”,达到23.43%的学生选择了“不是的”;在问题“你毕业以后是否会选择考研、出国等继续深造”,10.54%的学生选择了“是的”,48.25%的学生选择了“不是的”。根据了解,一部分学生入校后对专业不感兴趣,在校期间只要能够毕业,以后将选择其他岗位,从而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主动性,这种思想会影响到班级的其他迷茫同学;根据对往届毕业生情况的追踪,毕业后转岗的学生达到60%以上,这些状况会一定程度地传递给在校学生,对学风产生冲击;今年开始学校开设艺术专业的专硕,这个利好的形势激励了我系相当一部分学生确立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的目标,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认真学习,促进优良学风。
三、对策思考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长期重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风建设,我们不仅要有学风建设的常规措施,更要根据其特殊性和调查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一)尽最大“作为”,减轻家困生压力
一方面,通过“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等材料、班级同学对家困生在校勤俭情况投票、与家长电话沟通等形式,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每一名家困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实际情况和在校衣食住行的生活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一方面,大力宣传国家、校院等的助学政策,帮助家困生通过有效途径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压力。并且在新生入学时就开展好学生兼职教育,请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协调好学习和兼职的关系,帮助低年级学生找到合适的兼职;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实习、实践,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缓解经济压力,及早熟悉社会,参与到社会建设当中。总之,尽可能地让家困生同学在学习专业时不会因为家庭经济问题产生太大压力,进而影响学习,影响开展学风建设的步伐。
(二)分年级加强学生专业学习,促进优良学风
一方面,新生军训结束后,就安排一系列高年级学生评价高的专业知识讲座,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培养学生对艺术专业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联系校友、外校学生交流、举办画展、参加设计竞赛等方式,加强专业的学习;鼓励学生到工作室实习,从中得到锻炼和培养。要以这些为切入点,发掘自身教育资源与邀请高水平专家双管齐下,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分年级加强学生的专业学习,促进优良学风。
(三)“多管齐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有组织地、有老师指导地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省市级的设计比赛,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竞争中发现与弥补自身缺陷,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自信心;由专业老师和学工办老师带队,成立专业协会、社团辅助学生的专业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为学风建设服务;利用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解决学生很难自己顺利找到合适的专业实习、实践的问题;由任课老师带队或系学工办组织我系学生去施工现场进行实践学习,做出好的有深度的设计作品,帮助他们对市场情况、客户需求、实际空间深入了解;积极为他们搭建各类特色活动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深化教学改革,优化管理制度
通过培养方案更新与制度改革,和谐促学风。科学设置专业方向,根据专业方向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并保持一定年限的稳定性,做到“为改而变”、“变中求稳”;在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的条件上,根据实际情况更加“合理合情”的设置;客观实在地对金盆岭校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资源情况开展调研,责任明确、力所能及地解决目前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实际问题;从学校的层面统筹教材科购置教材与老师、学生实际需求教材的关系,做好老师、学生的服务工作,避免因为这些因素“因小失大”影响学风建设的效果;从学校的层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学风建设全面化。教师队伍是学风建设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具有示范功效;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大教学创新力度,建设学生乐于接受的精品课程,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和知识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促进学风转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科内容前沿化等标准,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促进学风建设。
(五)任课老师、辅导员形成合力,发挥教学管理促进学风功效
课堂质量(氛围、纪律等)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而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在教学管理中对学生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两者要增加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把通过教学管理促进学风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六)以就业教育为抓手,减少学习迷茫
通过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帮助学生制定目标,增强学习自主性,减少盲目性;适当开展考研经验交流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帮助学生将学习动力建立在毕业后的就业发展深造需求上,减少迷茫;考虑到学生毕业就业方向有所改变,从事非专业工作的学生比例较大,鼓励、指导学生在校考取研究生、公务员、选调生、会计资格证等,帮助学生增强在大环境中的竞争力;组织督促文化课较好的学生加强对外语的学习,提高三级、四级、六级的通过率。
参考文献:
[1]武莹.高校艺术生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J].音乐大观,,(1):96.
[2]刘敏.新时期影响高校艺术类专业学风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中改革与开放,2014,(2):67-68.
[3]谭娇艳.如何加强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学风建设[J].华章,2014,(27):137.
[4]杨江龙.艺术类院校学风建设的瓶颈与对策:以华侨大学美术学院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6):202-203.
[5]高姝佳.关于新建民办高校中艺术生学风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例[J].才智,2013,(27):136,147.
[6]蔡相国.高校艺术专业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临沂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J].林区教学,2012,(11):105-107.
[7]周于莞.浅析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类专业学院学风建设工作[J].中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1):289-290.
[8]施娜柯.高校大学生学风的系统化建设路径:基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学风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24):53-54.
篇11: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1.1 学生对田径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整体评价
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中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得出对田径课程有效性的可靠意见。从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90%以上)的学生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是很满意的,仅仅有3.5%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非常不满意,这就说明大部分学生可以收获到知识与技能,说明现在我国普通高校的田径课程的教学还是比较不错的。[1]但是,有四成的学生认为当前的田径教学课程根本就达不到他们想要的效果,有效性很差。这说明,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田径课程基本满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2 田径课程学习前后的成绩比较
评价课程有效性,学生是通过某课程的学习之后,才有更好的认识。课程的教学有效程度与学生学习掌握程度成正比。学生进步越大,对课程的评价就越高。经调查,大约九成的学生对所学的田径课程很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大部分学生认为,有了进步,课程是有价值的,具有其实际有效性。
1.3 田径课程学习后独立完成该项目教学的效能感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完课程以后,能否运用到其教学中,反映着这个课程的有效性教学程度。当前,我国高校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田径课程以后,有92%的学生表示可以独立进行教学,完全不能独立进行教学的学生仅仅占了总数的7.5%。不能独立进行教学的学生比例不大,反映了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的教学还是很有成效的。根据调查数据反映,84%的学生认为田径课程掌控的能力还稍有欠缺,这反映出田径课程大有改进之处,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填补。
2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本科期间田径课程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看法
2.1 教师对田径课程的整体评价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体育教师对田径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很满意的,这就说明田径课程能使教师获得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多数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不满意是由于工作后要重新学习或训练。仅有2位教师表示不满意。
2.2 田径课程内容能直接用于实践教学的比例
当前,我国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不成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从毕业的教师来看,如果说田径课程中的内容无法应用到实践教学,那这个课就没有教学有效性。有 95%的教师反映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实践应用并不大,也说明了田径课程的有效性不高。[2]
3 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我国高校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获得了很多学生与教师的认可,但也反映出很多问题。在校学生、体育教师分别以自己的角度,结合田径教学的实际特点,提出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3.1 体育教育专业特殊性因素
体育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注重教法与教学能力,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学生、教师的认同率出入不大,都比较认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与教师对该影响因素体会较深刻。体育专业的培养计划的内容相对较多,田径课程运动项目较多,不够系统和深入,无法面面俱到,影响了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田径课程教师都表示,学习的内容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教学的课时量不足,严重影响了田径课程的有效性,学生没有时间对每个项目去系统地学习和训练,教师只能授其以大概。从统计结果来看,若要改变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需要各个高校的高层更多的关注。[3]田径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现在中小学对田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使学校和学生对田径课程的重视力度有所下降。
3.2 教师因素及分析
教师是影响田径课程的重要因素,教师因素对田径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很多教师认为,教学是艺术,教师要在向学生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体现教师的个人魅力与修养。较高的个人魅力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享受学习,使课堂更加有效。个人魅力明显的教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并可以很轻松地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所以说,田径教师的个人魅力可以有效增强田径课程的有效性。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影响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教师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实践,影响着高校田径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是做到全面理解教育方针,并将其贯彻到教学行为当中,就可以获得有效的田径教学,反之,要是在田径课程中以教代学,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就会严重影响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田径专业理论知识是田径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丰富的田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体育教师要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使体育教学的效果更明显。田径课程大多为实践技能的教学,田径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要有高度,有较多的运动训练经验,才能更加有利于教学过程中使有效性最大。此外,教师的责任感也大大地影响田径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有责任感、教学严格的教师能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田径知识到实践教学工作中,从而直接地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3.3 学生因素及分析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现在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因素影响到了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学生的体能与技能的基础极大地影响了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有好的体能和技能基础,会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产生积极的影响。[5]同时,体育的学习策略是制约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合理的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到教学内容,使田径课程的教学更加有效。田径教师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带动其学习策略,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增强。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学生受专业理念的影响,忽略了田径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提高。这样是错误的。体育田径课程要掌握的基础是田径教学方法,重点提高运动技能。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是学生主体地位的集中体现。田径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可以有效优化课堂的结构,优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合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篇12:广东省独立学院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浅析论文
广东省独立学院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浅析论文
独立学院运行机制和办学特点与普通高校存在着明显差异。笔者从独立学院办学特点、学生特点、办学条件等因素出发,对广东省独立学院的大学体育教学现状作出如下探讨。
一、大学体育的地位与作用
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针对应试教育,着眼于社会长期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己任,以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的意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传授体育文化知识,促进心理发展,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二、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区别于普通高校的特点
第一,运行机制。独立学院是我国参照企业的多元化所有制形式,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利用社会多渠道筹措经费办学的高等教育新模式。独立学院民办的特点决定其办学必定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学与管理。
第二,学生特点。思想活跃、适个人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综合素质较高,学生学费较高,所以学生对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和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期望值较高。
第三,师资特点。广东省的独立学院的师资主要以聘用专职教师为主和少量母体高校委派。但是,聘用教师一是退休反聘的老教师,一是毕业生,所以年龄呈现出老龄化和年轻化两个极端趋势。
三、广东省的独立学院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体育课教学内容
1、体育课程开展形式。随着高校体育的改革发展,广东省独立学院大学体育都在向着选项课方向发展。但限于学校运行管理的特点、师资力量、场地条件的影响,目前广东省的独立学院体育课开展形式仍有部分院校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项课。没有实现全院学生自由选课,而是以自然班集体教学,更无法谈俱乐部教学形式。
2、体育课开课内容。广东省独立学院开设体育课程共15项,其中传统的三大球,三小球以及武术开课率最高,一些院校开始引进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休闲体育。但是项目的开设受到师资力量的影响,受到场地设施的限制,项目的开设仍然不能满足学生选项的要求和兴趣。
3、场地器材现状。广东省的独立学院的体育设施调查情况表明:非标准田径场地占多数,标准田径场地非常少有。综合体育馆目前还没有,较多的'是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和足球场。目前广东省独立学院中硬件设施参差不齐,场地建设还远远不够,与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运动场地设施的C级指标,还有很大差距。
(二)师资队伍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由于独立学院其自身运行特点,导致师资流动性很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知识面狭窄且较专一的问题,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这方面的现象较为突出,大多数教师没有丰富的从教经验。
(三)教学效果的分析
1、对独立学院体育教学特点缺乏认识
独立学院具有独特的办学结构和理念,相应的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应突出其特有的特点,深刻认识和理解独立学院体育课程体育思想,对我们全面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不可估计的效果。
2、淡化了体育理论教学,形式化
据了解,目前很多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再加上思想上不够重视理论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出现了照本宣读或固定重点让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还有由于大学扩招后,教室紧张,几个班合班上大课,教师不想教,同时学生不想学,理论教学只是形式化,其教学质量难以评断。
3、教学管理不合理,教学效果难以客观评价
由于独立学院其民办的特点,管理者为了追求其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在工作量上使每一位专职教师都非常大。加之大学体育本身是公共课,全院学生需要学习2年,因而参与人数多;而教学场地设施有限,由教学中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学习与锻炼;因此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在对教师教学评价上,各学校手段不一,往往难以达到客观、合理。
四、小 结
广东省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有待提高,我们应该把握教育部关于对独立学院教育评估的有利契机,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课程内容上尽量做到面向全校开设选修体育课程,满足学生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和课程不间断的需要。与此同时,要求独立学院对现有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教学。"
篇13: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调查论文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调查论文
一、前言
笔者查阅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至今关于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类文章;通过本市独立学院的网站,收集了本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方面的相关资料;与泰州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并和相关体育教师深入研讨,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分别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考核机制、课外体育以及教材和教学文件五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归纳。
二、课程设置
泰州市的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分别是选项课、俱乐部制以及基础课程结合选项轮换。面向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程,三年级以上学生仅仅开设部分选修课,甚至不开设任何课程。实际教学中几乎不涉及保健生的课程。课堂教学安排都是每周一次,每次课程时间为80分钟至100分钟之间,每学期32至36学时,每一节课学生人数在30至45人之间。
三、课程内容
泰州市的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大约分为,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三小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艺类:健美操、体育舞蹈;传统项目:武术、太极拳;时尚类:女子防身术、跆拳道、瑜伽、定向越野、体育游戏等。内容相对还是很丰富的,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考核机制
主要分技术考核和平时表现两部分。从调查结果看,专项技术成绩占40%至60%,平时成绩占10%,理论成绩占10%(通过作业或测验的形式),体能素质占20%至50%,有独立学院将课外锻炼的考勤也计入考核范围,每学期考核1至2次。评价内容基本仍旧是以老师考评为主,虽然在过程性上有所加强,力求淡化结果性考核,但是“以人为本”的学生的主体性没能体现出来。
五、课外体育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工程211》的要求,各类别各层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但从本调查来看,泰州市的独立学院都没有很好的实施,仅仅存在于纲领性文件中,流于形式。相对于课外体育的组织,运动竞赛方面,各个学院开展的尚可,但没有常年运动队伍,课余体育锻炼与训练基本无计划,大多是在赛前1个月至3个月左右,挑选运动员组织集训。调查得知,目前泰州市独立学院无常设高水平运动队,有一般运动队,但是训练计划文件不详细或者没有。
六、教材和教学文件
泰州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选用的几乎都是自编教材。在教案编写与完善方面,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师都能够做到认真编写教案,但是修订与完善方面,基本属于滞后状态,或者为了应对职称评审、教学检查等情况,突击修正。不能做到教案与课程实施计划一致,不能及时完善。很少有老师能做到持教案上课,授课计划与教案、大纲完全保持一致的很少。
七、结论
综上所述,泰州市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的现状,问题重重。
1、课程模式大同小异,未达到根本性的改革效果。
2、课程考核评价方面,依旧体现不了学生的“本体性”。
3、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不能够踏实教学,潜心研究,几乎做不到“以生为本”。
4、多数高等院校对公共体育课程不够重视,很多工作的开展得不到支持。
八、建议
1、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独立学院学校体育的宏观管理。
2、完善体育课程的管理制度,改进学生学习评价方式。
3、完善和落实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计划,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4、建立并实施科学完善的独立学院体育工作评估体系,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
篇14: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导师制论文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导师制论文
一、我国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独立学院在逐年普及的同时,大学生的整体素养包括专业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等却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就产生了一种尴尬的现象:一边是源源不断的毕业生需要就业,而另一边却是企业在抱怨无可用之人。这样的矛盾对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更为尖锐。
因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一直都是较难就业的一个专业学科,这就提示我们要对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对于独立学院法学本科阶段的教育,首先,从学校招生方面看,很多独立学院都设置了法学专业,以致于每年我国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招生数量庞大,但高校教育资源却相对紧缺, 这就使得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日渐突出。其次,在法学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大部分开设法学专业的独立学院对法学本科教育中课程的开设都是要求学生必修14门法学核心课程,选修若干其他部门法课程,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较为粗浅,是“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学,不能形成一个系统。
最后,在辅导员设置方面,独立学院中大多数的辅导员是不授课的,只是在生活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员个人的精力有限,很多时候并不能对学生如何合理安排生活与学习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 这让很多刚入学的学生变得无所适从,不清楚大学期间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既造成了日常生活的紊乱,也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些问题都是导致法学专业学生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在独立学院法学本科教育中全面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实现对独立学院法科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传统的高等教育是单向的知识传递,以相对封闭的、静态的和单一的标准要求、评价和衡量学生,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统一规格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创造和创新能力。”但现代社会需要专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应改革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因材施教。设置本科生导师制度,可以打破以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教学与指导分离的教学模式。
给本科生确定导师后,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利用自身积累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对学生选课、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学习方法、科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与掌握,也有利于对不同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培养与辅导。
2、有利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
20xx年底,基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的考量,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决定联合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有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法律知识,有利于学生进行法律实践,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出优秀、卓越的法律人才。这样使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具备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
3、有利于实现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
现代大学以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著称,因此,高等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更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说,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即通过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领域的知识,能够从专业角度去思考问题。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即要求通过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大学本科四年的法学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法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独立思考能力。
但对于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而言,让他们独自去学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法学专业方面的知识是较为困难的。再者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大学一开始就要求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也让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在本科阶段推行导师制,有利于实现现代大学教育的目的。
三、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
1. 建立合理的导师遴选与管理机制
在校内导师的遴选上,但笔者认为,校内导师的选择不应有职称的限制。一则是因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高级职称者人数不多,二则本科生导师不同于硕士生导师,其更多地是予以学习方向和方法的指导,而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在考研、公务员考试和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甚至比具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更有经验。因此,在校内导师的遴选上应该不问职称,只问德才。
在校外导师的遴选上,更应看重候选导师的品格和修养,候选导师应通过所在单位和学校的双重考察,避免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导师的构成上,应按学生就业方向分组,每组配备具有相应专长的`导师4-5名。在校内外导师的构成比例上,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虑,校内外导师应各占50%为宜。
2、选配导师的时间安排
从导师的配给时间看,各校的做法不尽相同,从大一、大二、大三甚至大四开始的都有。但就独立学院而言,其法学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实施的最佳时间为大二上学期。如果配给时间过早,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了解太少,专业兴趣和就业方向也难以确定,对导师的选择就比较盲目,自然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导师配给的时间过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已基本形成,老师在短时间内难以施加有效影响。
再加上学生考研、考公务员以及找工作的压力,学生更多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最后一年的大学生活,这时导师的介入是起不到实质作用的。而选择在大二上学期配给导师,一方面,法学最核心的课程已经开设,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显现,对未来的就业也有了初步的想法,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具备了实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这时候也是最需要导师进行引导的时候,而且导师制实施的期间是三年,这为导师对学生的全面塑造和施加良好影响提供了时间保障。
3、导师制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是导师制能够切实实施的制度保障,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套多元的导师制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学生评价、导师自评和管理者评价,其中应以学生评价为主,学生评价应占总分60%以上,而且必须采用如问卷、座谈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评价能够自由地、真实地反映出导师的工作状况。
其次,评价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元的,既要评价导师的“导”,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导师指导的结果,还要评价导师的指导过程。当然,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导师对学生就业所进行的指导以及学生最终的就业状况应该是重要的评价因素。对于考核优秀的导师,应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的方式,比如作为评优、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因素等,以改变目前部分院校出现的“导与不导一个样,导好导坏一个样”的局面,使导师制能够真正造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