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
第八单元
第24课:《司马光》
1.课题解读
本课讲述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救同伴,表现了小时候的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
2.课文重点理解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理解:群儿:指除了司马光和跌倒在水瓮里的孩子之外的其他孩子们。一儿:其中一个孩子。没:淹没。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群小孩在庭院里面玩,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理解:持:拿。击:砸。迸:涌出。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他的小孩都扔下他离开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水瓮,水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因此得救了。
3.主题概括
本文写了一群孩子在庭院玩耍时,一个孩子失足掉进水缸,其他孩子吓得纷纷逃跑,只有司马光砸破水缸救人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临危不惧、聪明机智的美好品质。
4.学有所得
在同伴遇险的危急关头,其他小朋友“皆弃去”,司马光却能想到砸缸的方法,真聪明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也要像司马光那样从容镇定,才能解决问题。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字数比较少 比较难理解
(2)认识文言文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如问某人吃饭没,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就是古人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3)当看见有人掉进瓮中后,其他的小孩有怎样的反应?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样子。
“众皆弃去”,其他的小孩都丢下落水的小孩离开了。他们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撒腿就跑;有的吓得大喊大叫,跑着去找大人。
(4)司马光是怎样做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没有慌,他拿起一块石头把瓮砸破了,救出了那个小孩。
其他孩子的表现与司马光的举动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司马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品质。
(5)想一想,司马光当时是什么样子?他是怎么想的?
看到小伙伴掉进瓮里,司马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想:如果等大人来救,肯定来不及;自己伸手去拉,肯定拉不动。这时,他看到地上有一块石头,突然有了主意:不如用石头把瓮砸破,这样水流出来,小伙伴也就得救了。
(6)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什么品质?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提示:
可以借助注释来讲述古诗。
还可以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得更精彩。
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朋友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个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吓得连哭带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很镇定,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尽全身力气向水瓮砸去,“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出来,掉进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表现了司马光在紧急情况下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品质。我懂得了遇事不能慌张,只有保持头脑冷静,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道理。
7.课外拓展
(1)带“皆”的成语
皆大欢喜 人尽皆知 比比皆是
草木皆兵 全民皆兵 举世皆知
(2)徐孺子赏月
【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尝:曾经。瞳子:瞳孔。语:对……说。然:这样。戏:玩耍,嬉戏。
【翻译】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慢慢地说:“不是这样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没有瞳孔一定看不见。”
(3)司马光(节选)
【原文】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④。自是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闻:听,听到。③退:回去。④大指:同“旨”,主要意思。⑤自是:从那以后。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稳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家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和寒暑。
(4)司马光好学
〔宋代〕朱熹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患:担忧,忧虑。不若:比不上。众:众多。既:已经。迨:到;等到。倍诵:“倍”通“背”,背诵。乃:于是,就。尝:曾经。或:有时。咏:吟咏。
【翻译】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
(5)在危险面前不要慌,我们都是“司马光”。
假如你在广场看到有人持刀行凶,你要这样做:首先要沉着,要大声向旁人寻求帮助,拨打110报警;不要激怒歹徒,注意寻找掩体躲避,同时大声呼叫,以提醒更多的人及时避险。
第25课:《灰雀》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他不直接批评,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
2.课文重点解读
(1)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理解:“婉转地歌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灰雀的可爱。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在这个句子中“每次”“都要”“仰望”,讲列宁怎样喜欢灰雀,“经常”讲常常给灰雀带来吃的,具体地讲了列宁怎样喜爱灰雀。
(3)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理解: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4)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理解:“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5)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问:“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
从这句话中,开始男孩支吾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是肯定地说,最后“一定会飞回来!”是坚定地说。从男孩语言的变化,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心里虽然充满矛盾,但是当他认识到自己做错了时就决心改正,是个诚实的孩子。
(6)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理解:“果然”表明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他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欢蹦乱跳”写出了重新飞回来的灰雀的活泼和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7)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理解:从“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想起男孩说的“一定会飞回来”,可以看出列宁明白了,灰雀这两天到哪儿去了。(是被小男孩捉回家了,现在又放回来了。所以列宁只是“微笑着”向灰雀问好,“没再问那个男孩”,这里的“问”有追究的意思,男孩已经用行动改正了错误(把灰雀放回树林里),说明男孩是诚实的,干吗还要批评他呢。
3.主题概括
本文主要写的是列宁喜欢的一只灰雀被一个男孩捉走,后来男孩受到列宁的感化,主动将灰雀放回来的故事,赞扬了列宁善解人意,尊重、爱护儿童,爱护动物的品质以及小男孩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品格。
4.学有所得
列宁的善意提醒,对小男孩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小男孩知错就改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美好。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对他人体贴和宽容的态度,真诚地对待他人,温暖才会常驻人间。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借助人物关系图,简单说说灰雀、列宁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灰雀当中的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2)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列宁心里担忧、关心灰雀,同样也尊重爱护小男孩,他想通过表达对灰雀的担忧,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读完小男孩的话,揣摩一下,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变化?
一开始小男孩抓了灰雀,面对列宁的询问,他撒了谎,怕被发现,心里很慌。后来被列宁对灰雀的关心所打动,意识到错误,怕被批评不敢说出来,但是心里已经下定决心要把灰雀放回来。
(4)小男孩放回灰雀后,会对灰雀说些什么。
对不起,小灰雀,我不该把你抓走占为己有,请你原谅我。
(5)男孩明明撒了谎,为什么列宁还认为他是诚实的呢?
①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见到他着急、担心、惋惜的样子,内心受到了感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②男孩肯定地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灰雀果然飞回来了,表明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是个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③送回灰雀以后,“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表明他仍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6)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在小男孩心里,列宁又是怎样的呢?你更喜欢文中的谁?
在小男孩心中,列宁是和蔼真诚的,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却不直接说出来,给了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
※我更喜欢列宁,因为他善解人意,尊重、爱护儿童。他对小男孩的尊重与关爱令人钦佩。
※我更喜欢小男孩,因为他知错就改、诚实守信。这种品格值得学习。
7.课外拓展
(1)和诚实有关的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2)诚实的列宁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
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
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
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
听着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第2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描写了1939年春,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课文重点解读
(1)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理解:“非常激烈”“陆续”体会战斗的激烈以及伤员的多,了解这也暗示了白求恩大夫非常忙碌。
(2)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理解:“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表现出白求恩不顾自己安危,救死扶伤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3)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理解:“不断”体会战斗更加激烈,环境更加危险的场景。
(4)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理解:“两天两夜”说明白求恩工作了很长时间,“布满了血丝”说明他已经非常疲惫,迫切需要休息。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白求恩救治伤员时的忘我精神。
(5)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理解:“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无私忘我的精神。
(6)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理解: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强调了自己不撤退、与战士共同进退的信念。
(7)手术台就是阵地。
理解:白求恩大夫放弃国内的优越条件来到中国抗日,是因为他不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在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他认为什么都比不上给战士做手术重要。因此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对工作极度负责、对同志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8)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理解:作者用了“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具体表现白求恩坚持连续手术时间长,这样的方法叫列数字。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可多了,有一千八百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