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SPOC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SPOC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SPOC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共含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engyangfan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SPOC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1:SPOC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SPOC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阐述SPOC的概念、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的优势及相关建议。SPOC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教学的现实途径,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核心,对推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SPOC;高职;高等数学;MOOC

在全球开放式课程热潮的推动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应运而生,并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校的管理模式都提出了挑战与要求[1]。高等数学也要适应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SPOC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对推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SPOC的概念

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POC)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与MOOC,即大规模开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SPOC对选课者设置了限制性准入条件,只有达到一定要求才被允许进行SPOC课程学习。SPOC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实施翻转课堂。SPOC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教师上传学习资料让学生课前自学,然后在正式课堂上给学生答疑解惑,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讨论、协作学习等活动[2]。

2、SPOC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2.1契合高职数学的培养目标

高职数学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其目标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做准备。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到学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建模教学和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或只能在少数学生中开展,削弱了数学的实用性,忽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3]。在SPOC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据所需,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然后反复观看自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解答学生的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2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高职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但是他们对网络应用非常熟悉和了解。利用SPOC教学模式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SPOC课程视频时长一般为8~12分钟,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移动学习。课程内容被细化,一个课程视频只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且注意力不易分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4]。同时,学生因接触到世界最新技术和最前沿数学知识产生了愉悦体验与好奇心,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兴趣。

2.3增大高职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弹性需求

高职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多样性,他们有的有就业的需求,有的有升学的需求。高职教育并不阻断学生的升学道路,高等数学课程也应考虑学生后继发展的需要。而让高等数学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不增加学生负担是非常困难的。SPOC模式可以满足泛在学习的需要,增大高职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弹性需求。学习视频以微课程形式呈现,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特点自由掌控学习时间和地点,调整视频节奏,更有效地内化理解知识。学生因故缺课,也不必担心落下进度,跟不上教学节奏[5],既方便按主题学习,又便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还可以借助移动平台在课堂外的场所进行学习,能较好地解决学习内容、进度和效率的`差异性问题。

2.4有利于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由教师独立承担,任课教师一个人就承担了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和授课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方法。而在SPOC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和整合者。他们不必是课程教学中的主角,也不必进行每节课程的教学准备工作,只需根据学生实际,整合各种线上与实体资源。在线上,教师观察和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内容,可采用举办专题讲座、进行演示操作等方式,大大节约了教师备课和重复讲解的时间,腾出更多时间整合资源或与学生交谈,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课堂活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3、对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的建议

MOOC教学是单纯的在线学习,比较适合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自控能力和高等数学学习能力双差的高职生来说,其收效甚微。而SPOC作为MOOC的补充,不能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但可以用来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采用SPOC模式既可以弥补MOOC的不足,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教学质量。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SPOC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教师要正确处理SPOC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理性对待SPOC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扶持SPOC资源建设;高职院校要改革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教师考核标准、薪酬激励制度等,并在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6]。

4、结语

SPOC把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兼容并蓄,将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促进教育公平服务。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模式,能使高职生通过学习、思考、整合信息,将课程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认知,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教学的现实途径,能够体现在线教育的价值所在;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核心,对推进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罗九同,孙梦,顾小清.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4(7):18-25.

[2]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

[3]祝智庭,刘名卓.“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3):36-43.

[4]徐葳,贾永政,阿曼多福克斯,等.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2.

[5]吕青.基于SPOC的混合课堂教学设计[J].福建电脑,(1):83-84.

[6]江志斌,丁洁,余建波,等.基于MOOCs的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14(4):73-77.

篇2:情境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情境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技能,既强化了其学习动机,又促使其数学知识的稳步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数学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情境;学生;数学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会给人一种脱离了现实世界的感觉,然而,数学同工程学、犯罪学一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其专业知识可以用来描绘流行病的发展趋势、发射航天卫星、保护邮件的隐私等.人们常常意识不到,甚至有时忽视数学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课堂中引入情境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认清那些与数学相关的日常生活情境.

一、使用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理解,促进记忆,增强动机

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用适当的方式呈现数学,使学生在一系列真实或抽象的情境中,选取适当的数学方法,解决开放性或封闭性的问题.无论使用教材上基于情境的问题,还是实施一系列“功能性”或“跨学科”课程,我们都会发现教师在将数学课程中的概念、方法同“现实世界”进行着联系.使用情境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好处:它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理解,促进记忆,增强动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不在于某内容概念的复杂性,而在于它的呈现方式没有相关性,或者说教师没有用一种连贯的、有意义的方式将其呈现.如果教师经常将新的数学概念同现实应用相联系,并为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成为调查型的数学学习者,可以发展他们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的洞察力,为他们提供应用数学的机会.

二、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技能

最传统的一种授课形式是:教师先阐述一种方法或一个步骤,学生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种教学风格不能满足现实世界对学生的需要,当然,教师可能会偶尔选择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某一特别的数学方法.但如果教师仅仅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授课,学生仅能习得一些粗浅的知识,而且常常不愿参与教学任务,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选取、应用恰当的数学工具,用数学表征对情境进行建模、有效的交流,这些技能可以在情境中学习数学,使他们试着学会这些技能,拓展、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教师需要花时间设计课堂,让学生学习和发展这些技能.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理解基础上,教授新的数学知识,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掌控能力,从而增强数学认知技能.当学生有目的地使用新的数学方法组织他们的已有经验,或者思考他们已经发展的体系、策略、概念时,他们就切实地参与到数学中了.

三、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如在课堂内外准确地应用得当的数学、有效地进行数学交流、选取适当的数学工具和方法;情境教学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综合运用理解、经验、想象、推理构建新知识,使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提出问题并给出明确的证据;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理解数学应用和内涵,知道数学是一门严谨、相互关联的学科,理解数学可以作为一种工具,用途广泛,认识到数学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根源,将参与数学视为一种有趣、有价值的活动;情境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理解,知道数学在本质上是抽象的,并且可以模型化、解释、表征现实,认识到模型和表征的局限与范围.教师若在一个狭窄的视野下教数学,学生很难学到这些核心观念.他们是在选择恰当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恰当地应用数学.学生在创造性地使用他们的想象和推理,整合相关主题的数学理解,并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渐将数学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当学生参与包含数学本质的真实情境时,就会发展他们的能力、创造力、批判性理解,并应用这些数学理解.

四、使用基于情境的.问题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在使用基于情境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时,有许多潜在的问题需要注意,例如,问题本身包括了正确的数学层次,但是情境有明显的局限或是不真实性的―――所描述的情境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实际中数学不可能应用于这种情况.情境是真实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但是其中的数学过于复杂,超过了学生可以达到的水平.问题包括了正确的数学层次,情境也是真实的,但是情境的描述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或不符合学生的文化背景.有时选用学生当前经历以外的情境,或是给他们呈现高水平数学所需的案例,以促进其对广阔数学领域的理解,都是有效且重要的.但是,过度使用某一类型的情境同样会导致一些问题.在选取情境时,一个关键原则是问自己:“从哪种程度来说?哪个角度看?这个情境对学生来说真实吗?”情境化数学可以为学生带来种种益处,既强化了其学习动机,又促使其数学知识的稳步发展,从而利于其毕业之后进一步应用数学.这些益处可能会随着学会数学地思考、发展数学的思维习惯逐渐显现出来.除此之外,情境化数学对教师也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教师成功地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甚至会让教师想起当初为何如此热爱数学.尽管整合各类情境要求很高,甚至强人所难,但是就长期而言,其益处也是不可小觑的.

【参考文献】

[1]杨瑞平.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s3):21-24.

[2]覃丽.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与实施策略[J].高教学刊,(2):82-83.

[3]祝辉.情境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篇3: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会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而且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地理教学方式、高职地理教学环境、高职地理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新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当前高职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深入分析如何在高职地理教学中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地理;应用研究

一、当前高职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合自身及同行在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地理教师融合信息技术的水平有待提升

在我们传统的高职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学都是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沟通模式。虽然教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多数高职地理教师都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进行照片展示和课件放映,并没有深入挖掘多媒体的功能,以及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和整合,扩展高职地理教学途径,提高工作效率。这种高职地理教学中的“表面文章”,既是对人力财力的浪费,也无益于高职地理教学。

(二)教师、学生与课件三者错位

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中,在“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的教”“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学”与“以多媒体为中心的手段”之间,过分强调其中的一面,都会走向极端,不能取得好的高职地理教学效果。目前高职地理教师过分强调“以高职地理教师为中心的教”,同时又过于突出“以多媒体为中心的手段”,更加忽视了“以高职学生为中心的学”,使得高职地理教师、高职学生、课件三者错位,并没有形成新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教育三中心的高职地理教学方式,没有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

二、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高职地理教学中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评价

很多高职院校都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软硬件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但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没有进行科学和系统的效果评价。总之,由于缺少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评价机制,导致了大量现代高职地理教学媒体的浪费,而且高职地理教师缺少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这不利于高职地理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用高职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有待提升

高职地理教学媒体日益丰富,而其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利用率却不高,这与高职地理教师信息技术薄弱有很大关系。这里所指的信息技术不仅包括多媒体软件的利用,还包括相应多媒体利用的知识技能。许多高职地理教师缺乏对高职地理教学媒体功能、特性的分析能力及选用媒体应遵循原则等基本知识技能,影响了高职地理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的设计、利用。

(三)高职地理教学中多媒体定位错误

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代表着一种新的高职地理教学思想与高职地理教学模式,这更是现代教育的需求,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应该由先进的高职地理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做指导。而有的高职地理教师只是表面上热爱现代信息技术,内心则不以为然。于是便出现了用落后的理念指导先进的教学手段的“教育怪象”,在计算机辅助高职地理教学的先进教育形式下,沿袭着传统高职地理教学模式。多媒体高职地理教学对传统高职地理教学改革的影响仅仅是“治标不治本”。

三、信息技术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在高职地理学导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高职学生活动为主,高职地理教师讲述为辅,高职学生活动在前,高职地理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高职地理教学内容。采用高职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高职地理教学法。

(二)在高职地理问答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在高职地理问答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可培养高职学生初步学会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源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使高职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产生学习乐趣、积极的情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利用电脑课件,让高职学生观察卫星云图,可以培养实践能力。

(三)在高职地理讲授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在高职地理讲授式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可以突破时间方面与空间方面、微观方面与宏观方面的限制,将高职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兴致,改变无趣的课堂,使高职地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易于让学生掌握。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简单、易操作,可以节省高职地理教学课件制作时间,提高高职地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先明.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

[2]于铁成.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9):68.

篇4:多媒体技术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摘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的应用实践,探讨了多媒体教学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 高等数学; 教学

医用高等数学是医药院校的一门基础课。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黑板加粉笔,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日益递增,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又不利于应用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各种电子媒体(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集成和控制起来,并在这些媒体形式之间建立逻辑联接,以协同表现更为丰富和复杂的信息,并可以直观、交互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我们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在部分班级中,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医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篇5:多媒体技术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1.1 对象与方法

以郧阳医学院级麻醉学专业和影像学专业14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麻醉班72人为多媒体教学班,影像班68人进行传统讲授法教学为对照班。课前教师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力求以简单的方法用powerpoint软件配合mathtype、excel、mathematica等软件来制作在教学中适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上,教师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并加以讲解,同时对于重要理论的推导和重点内容的强调要在黑板上加以板书和注解。

1.2 考核

两班学生用同一教材,同一试卷,由同一老师授课。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试题从医用高等数学题库中随机抽取,题型分别为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题目。考试后试卷密封,由本教研室教师集体阅卷。对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表》,在授课结束时填好并统一上交。

1.3 统计分析

学生考试的平均分用(x±s) 表示,两班学生分数的比较使用t 检验,《教学效果评价表》中获得提高的比例分析采用2检验。

1.4 结果

两班学生的高考数学平均成绩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586,p=0.86),其它条件均相同(同一教材,同一试题,同一教师),说明两班具有可比性。多媒体教学班医用高等数学的考试成绩 明显高于传统讲授法班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p=0.06),见表1。两班学生教学效果评价的统计分析发现,多媒体教学班学生在对教学内容掌握、思维能力、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讲授法班,见表2。表1 两班学生的成绩比较 表2 教学效果评价的统计分析

篇6:多媒体技术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数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 ,整个过程是由信息的拥有者、传递媒体和信息的接受者三方面组成。多媒体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将拥有的知识时适通过多媒体传递给学生,学生表现有很高的主动性,一改在传统教学方法下的被动学习的局面,大大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2,3]。

2.1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也可以加入动画、声音等多种元素,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2 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地减少板书的书写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画图的'时间,使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数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由于时间充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授本课程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应用,尤其是这些知识在医学上应用。这些最新研究资料的引入和分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数学课的教学内容。

2.3 提高了学生各种能力

人的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媒体的出现,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法实践结果也说明多媒体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篇7:多媒体技术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尽管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诸多优势,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3,4]。

3.1 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尤其是在讲到重点、难点内容时,不能简单地复述多媒体上的文字,必须充分备课,并结合传统的板书、课堂提问等方式把重点内容讲清、讲透,这样上出来的课,才能够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3.2 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走进课堂后,它的智能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永远不能替代教师。多媒体可以辅助教师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问题,但不可能替代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减弱,课堂中引导、练习、反馈、总结、提高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

3.3 不能忽视课件的制作

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及讲解技巧,增强教学效果精心设计与制作一个好的课件是上好课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是讲求科学性。其次,合理安排课件的内容量、正确处理好播放速度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力求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最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字幕的显示不能过快,要留给学生阅读、思考和记录的时间。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真正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重视多媒体的应用,合理有效地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安排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殊功能和艺术魅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庆成.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1(1):43~45.

2 任姚鹏.正确看待多媒体教学.运城学院学报,2007,25(1):103~104.

3 陈瑞阁.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中国地质教育,,(1):131~132.

4 唐少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中国医学教育技术,,19(3):194~196.

篇8:浅谈教育博客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博客 高职教育 应用

论文摘要:“如何将教育博客应用于高职教育”已成为很多高职教育者积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在高职院校使用教育博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博客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流方式,一出现便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参与, 是近两年来互联网发展最迅速和演变最快的新应用之一,它促使互联网从资料、信息共享转变为知识、思想共享。而如何将其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实践,已成为很多高职教育者积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教育博客的定义

“博客”即Blog,基本含义是指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为网络日记。博客实质上就是Web网页,它通常由简短、随意、经常更新的文章构成,这些文章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内容相当于作者本人的随笔和日记。

而教育博客就是专门用于教育的博客。它旨在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人士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它构建了开放式教育新模式,与传统封闭式教育模式形成互补。

2 在高职院校使用教育博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必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传统的教研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将教育博客应用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将影响和改变目前高职院校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补救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日渐严重的一些弊端和问题。这就使得在高职院校使用教育博客成为一种必要。

2.2可行性:教育博客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从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和人力因素三个方面来说,都有极强的可行性,这是因为:

2.2.1计算机和网络在高职院校中的日渐普及,为依托于网络的博客应用到大学的教育教学中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和准备。

2.2.2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以及博客的“零进入”门槛为博客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和支持。

2.2.3学生对网络和作为网络流行文化的博客文化的天然兴趣是教育博客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人力能动因素。博客应用于教育教学将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博客应用于教育教学得以实现且产生良好效果的必需条件。

篇9:浅谈教育博客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高职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它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岗位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高职办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因此,将博客技术引入高职教育教学领域,促进教学改革,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形势发展要求。

教育博客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从目前来看,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教学工作的新平台。

教师可以借助博客为自己开设的课程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汇集和课程教学相关的参考资料、课件讲义、实验材料、学习心得、重点难点讨论和习题等一切材料。这样课程将变得很丰富,而不只是一两本教材,同时教师还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方向、兴趣爱好、科研成果、论文论著,用以感染学生,激发兴趣,让有兴趣的同学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也能增强教师自己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Blog建立自己的教育档案,“反思性教育”一直被教育界广泛提倡,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Blog正是教师进行教育反思的极好方式,它不仅可以随时记录教育行为,还能够同大家一起对这种教育行为进行诊断,检讨教育行为,促进自身教育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也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教育的参考。因此这种公开的反思方式显现出网络世界中的共享、交流、协作和发展的优势。

同时,我们还可将教育博客作为教研室进行研讨活动的新平台。

通过建设教育博客,构建开放、互动的网络教研新模式,能突破传统教研活动时空、群体局限,教师可在网上探讨教学模式、交流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等,通过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使每一位教师的学习进程建立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从而提高教研的质量和效能,为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也可针对某些专题问题集中研讨,以课题研究的实时档案和重要成果为主要内容,使之成为课题活动记录、教师研讨交流、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和阵地。

3.2学生展现自我的新领域

对学生而言,博客可帮助学生在记录收获、共享知识、交流看法的同时,来结交朋友,还可以包装自己:找工作的时候,简历上附上一个Blog地址,自然是对自己知识技能的最好宣传。

3.3师生交流的新环境

通过建立博客,可以营造一个开放的交互学习环境。Blog的发布机制,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甚至学生与社会之间都可以变成一个开放的交流社区,任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得都可以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转化为一个学习组织可以交流分享的系统中的一部分。这样一种自主的、开放式的交往,通过即时的记录和交流,便于教师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从而克服了以往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交流过少的缺陷。同时,学习者本身也是学习资源,而Blog本身则是这种资源的载体,它所记录的经验心得对他人往往很有启发和帮助。学生之间的Blog可以通过成员链接互相阅读,对日志中体现的细节话题进行深度讨论和交流,也可以进行合作而培养他们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通过学生Blog,各成员能及时了解其他成员的学习动态,通过对某一日志的评论、留言、个性收藏,达到学习组织内的互通有无、互相竞争、互相协作。

3.4心理辅导的新阵地

教育博客的出现,有利于校园成员之间更好地沟通。学生可匿名在班级博客上宣泄自己的情绪,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情感上的互动;也可到学校的专门心理辅导博客上去求助,学生在博客上畅所欲言而不必产生面对面时的羞怯或畏惧,也便于老师尽快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开导、鼓励学生。

综上所述,教育博客以其简单易用、及时更新、及时发布、管理方便的特点,已成为继课件、积件、教育主题网站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之后一种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它的出现,无疑给高职教育输入了新鲜血液。相信今后在高职教育中,都会普遍采纳Blog工具,或者应用Blog的思想,随着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深入以及高校师生对博客的了解,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将乐于尝试博客这个新鲜事物,真正发挥博客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优势,使各种教育博客互联互动,成为教师之间研讨、师生交流、家校沟通的阵地,为师生的交流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进而推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向辉.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J].中国远程教育,,1.

[2]胡三华,汪晓东.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1.

[3]于斌.Blog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5.

篇10: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一、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对象英语基础较差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对象有两种:一是经过正规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来自中专、技校、职高的学生。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不同程度相应地导致了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认为主要应该学习专业技术以适应工作需要,忽视英语学习。另外,由于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是否合格对学生能否取得毕业证书并无影响,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的来说,高职英语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是整体水平较差。

2.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还要结合相关专业。而现今课堂中,多数教师依旧采用“教师教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一味地进行灌输性教学,忽略了语言学习的特殊性,淡化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偏离高职英语重视实用性的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高职英语教材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现行教材依旧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如教材内容和要求在接口处安排不够合理;教学目标和内容不衔接;教材编写没有关注到地域间的水平差异;教材编写周期较长,更新缓慢;教材依然偏难、偏深和偏多。教学任务较重,英语所分配的课时较少,导致许多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4.教学评价单一

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成果都采用考试为评价方式。多数学校以笔试为主,通过学生对试卷的完成来考验学生的掌握程度。部分学校也在考试中加入了口试,但是所占分值较低,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考试内容以基础知识和教材为主,只有较少分值涉及实用英语。使得学生学习英语只为应付考试,重视考试成绩,忽略英语的实际应用。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内涵及优势

1.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来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柯林比尔德和约翰威尔逊在《体验式学习的力量》中将体验式学习定义为:“通过对人们自己的或来自观察的体验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内在化而获得对事物的洞察。而这种内在化建立在人们过去的体验或知识的基础之上。”将体验式学习应用在教育中,则可以理解为教师在某个真实场景或在其创设的某种模拟场景中,引导学生从实践出发进行切身的体验,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还要根据切身体会进行反思和创造,以提高自身的一种学习方式。

2.体验式英语教学的优势

(1)主动学习。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收知识,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言学科尤其注重语言的灵活运用,许多死记硬背的学生在迈入社会后并不能在其工作岗位上良好地使用交际语言。体验式学习认为真实体验比知识更为深刻地存在于人脑中,学习者应该在体验中理解并掌握知识。因此,不同于传统英语教学,体验式教学要求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师提供的情景教学过程,化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吸收知识。

(2)学以致用。传统教学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以书本知识为主。在语言学科的学习中,中国以考试为评价标准,许多学生都能够取得高分。但是在工作中,学生或是不了解语言的使用场合,或是难以表达自身想法,其教学结果是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教师积极为学生设计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语言的学习应该是灵活生动的,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运用教学资源进行实践学习。

(3)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要积极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得许多学生无法融入课堂。体验式英语教学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体验过程中能够主动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而不是只能在课堂中感受教师单一地为学生创造欢乐。

(4)积极反思。体验式学习强调反思的作用,不仅强调实践过程中的思考,也强调了实践结束后的体会。因此,在体验式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某些存在或不存在的问题开展思考,在离开情境后要正确评价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的反思,引导学生积累积极正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

(5)虚实结合。体验式英语教学注重学习的情境性和灵活性。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不能只针对课本中的对话内容进行模拟练习,更应该灵活应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学生需要的是真实体会,因此,在创设情境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真实的语境状态,让学生在不可预知的情境发展中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并对自己进行反思以强化学习动机。

三、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体验式学习模型

库伯认为,学习不仅是体验的转换,更是一种创造知识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的四个阶段,即体验式学习圈。体验式学习的四个阶段呈螺旋式上升,并不断循环往复。因此,将体验式学习应用在教学中,可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亲身经历。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单独或者组成团队完成任务。第二,体验感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对知识产生自己的想法。第三,分享观点。任务完成后,教师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打破独享观念,使学生得到自己没有体验到的信息或学到新方法。第四,总结。学生在分享之后得到的信息是零散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理论知识,整理融合新观念,积极归纳反思,使感性知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知识。第五,应用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导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验证并发展。可以明确,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结构依旧不断循环往复。

篇11: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体验式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有一定要求,在学习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教师不再是教学计划的忠实执行者,而是情境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高职英语的体验式教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称为情境设计阶段,主要针对教师课前准备。教师需要重视的不仅是教学内容,更应该重视体验式教学所需要发动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此阶段应该多方位准备素材,如:语言素材、场景素材、试听素材和语言应用情境素材等。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应该富有新意且形式多样,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课堂情境体验,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引导性材料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情境体验之前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确问题所在。教师与学生共同观看并体验相关素材,体会语言在不同情境中的'使用差别。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环节,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分组体验,各组人员在人数和成绩上应当均衡,并设记录人、报告人等。通过互动合作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团结互助,产生自觉无意识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学习。第二,课堂知识总结,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引导性材料和自己在课堂环节中体验到的语言点,总结出自己关于语言应用的观点并发表观点;教师积极点评,纠正不合宜的观点,并扩展相关语言点的使用环境、用法和变异。

(3)语言运用阶段:该阶段可以在课堂中和课后进行。课堂中,教师依据语言点提出具体问题,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和教师引导总结内容并实际运用,完成后,教师对其进行评判和纠正。课后,教师可以统一布置课后作业,也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布置不同作业。英语课后作业要兼顾口语作业和书面作业,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发挥空间。

3.高职英语体验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个人因素。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体验式教学涉及的情境真实多样、突发问题较多,教师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语言水平。同时,教师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到各种适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素材,这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另外,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尤为重要,体验式教学虽然强化了学生的主动性,但是教师依然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学生因素。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不一、整体水平较差、学习热情不高,教师在开展体验式教学时不能确定学生的到课和参与。采用体验式教学还应该考虑到学生人数问题。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的参与,因此在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师难以运用分组互动等教学方法,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3)时间因素。体验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备课时间增加,还要求在课堂中利用充分的时间进行情境体验,而学校教学课时安排一般都是45分钟,不仅无法完成教学内容,还导致教学过程与教学大纲课时的冲突和其他教学时间的占用。体验式英语教学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以语言的体验性为依据,表现了情景化、个性化、趣味化和人性化特征,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虽然它也有不足之处,但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较之传统教学有着巨大的优势,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能够为社会培养较高语言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篇12:“互联网+”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 能否熟练的运用已经成为提升社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网络环境的发展, 社会将给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外企就业机会, 因此具有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应对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通过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英语技能训练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素质的重要环节。结合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 提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 着重训练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语言应用水平。通过以学生为中心, 设立课堂内容、制定教学课件, 阐述建构教学理论的学习观和学生观, 从实际应用上提高高职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应用能力, 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根据互联网+的思想教育如何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展开讨论。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课程改革; 全面发展;

在传统教育课堂中, 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专业导师大费精力的培养,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而互联网+模式却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很快的转变, 成为一个积极主动、有创新意识的学习者。探究在互联网+模式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 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1. 互联网+理念下对英语课堂渗透的重要性

高职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基奠者。高职英语课堂质量对其他学科学习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高职英语课程已经成为新时代高职生, 在学好专业知识, 提升国际化视野和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所以将英语学习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翻转课堂通过学生在课下时间通过视频学习自主学习新的课程, 实现信息传递, 学生根据在线自主完成在线测试, 对新知识进行内化, 正好符合互联网+对学习者自主承担学习责任, 解决学习问题的标准。互联网+教学中要求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如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顺应了改革趋势, 又实现了教育改革的目标, 提高了英语学习质量。

2.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互联网+的优势

2.1 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接受先进的课程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种短视频的出现, 互联网视频教学时间短、内容覆盖面高、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优势, 成功的跻身于高职教学课程中去。网络时代的发展, 互联网+资源也在网上传播,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 这就极大的方便了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网上先进的资源, 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把互联网+资源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去, 教学内容摆脱以往受教材限制的情况, 让学生能够足不出户体验到最新型的英语课程, 形成教学与国际相接轨趋势, 为社会培养实用性的复合人才。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科技, 发展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结果。

2.2 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互联网+, 能够明显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遇到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 在心理接受上难免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互联网+, 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法帮助学生学习新的课程知识回顾以往的知识, 让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情趣, 引发对英语课程的兴趣, 融恰课堂氛围, 为课程的开展提供动力。所以在信息课程教学中, 合理的运用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 可以在课下时间利用互联网+程资源对课上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消化, 真正的做到帮助每一个学生, 让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课节奏, 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2.3 创新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

互联网+资源在互联网上非常多, 教师和学生对于网络英语教学视频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根据网上课程的点击量来判断, 一些点击量较高的课程, 一般在教学内容和制作上较为精良, 能够切实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也可以根据在课程下方的评论区来了解课程内容的优劣。互联网+资源内容在很大方面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网上观看引导学生对课程选择, 或者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对网上的视频进行更正提高, 让内容跟教学课程相一致。互联网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受限制, 就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3. 在互联网+模式下发展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3.1 利用在线资源, 实现翻转课堂

在信息化技术的传播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不断的发展下, 教师开始利用慕课 (MOOC) , 微课等教育平台, 将教学内容放到网上供学生课下学习使用, 这些资源逐渐形成教学课件等内容。随后出现了将视频教学与课堂学习相结合, 力图最大化的利用在线资源的新方式。通过将基础知识自测供学生课前自习, 课堂通过各种活动将知识进行内化。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完善,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英语学习, 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将微视频逐渐变为翻转教学的主要课外学习材料。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区别不仅仅是课堂时间教授和课外练习时间的空间交换, 其更主要通过在课堂上合理的教学活动, 将知识的输入变成高职英语和课外学习的辅助独立自主完成, 把课堂变成用于学术交流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输出场所。

3.2 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将知识系统化输出

英语学习过程通常是一个由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输出驱动--输入促成”是语言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产出任务时, 认真的学习输入才能按照要求完成输出, 从而使得教育技术的发展成为学生课内外学习英语的可能。所以, 培养学生的对外输出交流能力是互联网英语教学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英语的交流能力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 首先, 语言学习存在文化上的差异, 学生个体不同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语法基础虽然良好, 并且具备一定的词汇量, 但是在交流时却让对方感到困惑和不解。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文化的不同, 从而在表达上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利用互联网络教学培养一个好的外语交流者, 首先是利用网络课程学习语言环境文化知识, 调整自己的观点, 让自身学习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利用网络课程中创建英语场景, 让学生对角色或者场景设定, 根据网络课程提供的语言内容, 让自己站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立场上去体会另一种文化价值, 从而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文化交流能力, 培养出能够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佼佼者。

3.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互联网+培养的重要准则, 在网络英语课堂的影响下, 教师着力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灵活性和交流能力以及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团队协作就会发挥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 包括在其他方面, 尽可能的多加一些集体性合作的教学内容也是非常必要的。高职英语课程应该利用网络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交流。首先,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特点等方面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例如, 可以安排两个人或者小组之间的合作, 分配学习任务, 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完成的办法, 让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参与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过程, 学生一方面可以分享集体的智慧, 将不同的思维发生碰撞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与此同时, 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也给学生创造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3.4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 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 着重培养学生能够将各学科之间相互支撑, 明确学生的基本能力, 人际交流。把英语基础知识和个人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谐统一, 将互联网学习中培养的能力, 通过各级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让翻转课堂英语教育更具有方向性和系统性, 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上更具有针对性。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将各学科的进行统一协调, 而不是将英语课堂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教师在教学应该运用各个学科的长处, 融入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去, 积极整合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系统性学习英语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科之间的差异, 做到综合系统性学习。一体化的英语教学模式, 不仅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在英语学科在各方面的延伸上也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充分发挥了英语学科的广泛性, 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注入新的教学题材。

互联网英语教学课堂作为信息时代全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与微课等教学模式相结合, 给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方向。互联网课堂教学, 是英语教学信息化的迈进, 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新的教学平台, 为学科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所有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它都具有自身的延续性和惯性, 所以尽可能的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上研究使用互联网+教育模式, 在其所能触及的范围教学方法模式上进行调整和改革, 让互联网+模式能够在各学科中能够相互渗透。此外, 互联网+的教学理念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浪潮, 为当下教育步入信息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曹欢.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 (36) :97

[2]陈斯佳.基于互联网的开放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5 (3) :64-66

[3]张宙.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行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6 (2) :75-80

[4]李思元.“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创新与实施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6 (13) :241-242

[5]彭海涛.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29 (3) :38-41

[6]欧阳倍祥.互联网+教学背景下基于智能手机的英语学习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6. (18) .:37-38

篇13:体育游戏在高职排球教学的应用论文

体育游戏在高职排球教学的应用论文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大多教师往往是重视和追求运动的强度以及总的训练量,认为只要强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身体健康便能得到基础的保障。但是此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配合度,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快乐、健康地完成排球学习任务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急需考虑并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体育游戏和排球教学进行简单叙述,然后着重分析体育游戏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实际应用,以期为高职院校排球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

1.前言

随着对于教学体制改革关注的人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对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健康、快乐的体育教学理念得到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在当前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并快乐地配合完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任务,方能真正符合健康教学、快乐体育的要求。因此如何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融人体育游戏的理念进而达到巩固技术动作、活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已成为目前困扰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难题。

2.体育游戏和排球教学概述

体育游戏能够保证体育运动和教学活动的高效、顺利开展,在初高中、高职院校、大学不同等级和规模的校园中体育游戏均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教学作用,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该教学模式的侧重点在于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其智力发育、运动知识、身体素养和情操培养均具有积极的作用。从理论上分析可以发现,体育游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能够增强体育运动和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自愿、积极地融人体育活动和锻炼中。从实践上可以发现,对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活泼好动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将体育游戏引人日常教学中的确能够提高其体育学习成绩和能力,说明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体育教学显示出良好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具有趣味性、智能性、娱乐性和实用性的体育游戏,创造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性别、年龄、性格特征、学习特点的体育游戏,才能更好地利用体育游戏教学的优势,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采用体育教学能够迸发学生的活力,增强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排球运动开展水平的提高。另外,娱乐性是排球教学中的重要特征,能够消减学生因为缺乏排球的学习兴趣导致的厌学心理,引导学生全身心体会排球运动给身心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和排球运动能力。

3.体育游戏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在高职排球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思维反应能力、增强排球知识掌握效果、提升排球运动技能等,可知体育游戏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作用众多且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均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3.1改善学生心理素质

在高职院校的排球教学课堂上具有明显的集体性和思想性特征,而体育游戏教学模式能够完全符合此两种特征,保证所有的学生均能够充分融人游戏活动,并且在活动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完成指定任务。由此可知,体育游戏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相互帮助和沟通交流的机会,对于部分性格较为内向或者慢热的学生来说,增加与别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便等同于加快熟悉程度,对改善心理素质有积极作用。另外,体育教学模式的引人还能够鼓励学生不断完成教师排球教学中设置的任务和障碍,增强其性格韧性和不服输的意识,对心理素质的改善也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唯有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突破重重关卡,高质量地完成排球学习任务。

3.2提升思维反应能力

体育游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过程中的引人充分利用本身的条件反射锻炼和提升作用加快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提升思维敏感性和反应能力。人们思维反应速度和能力的快慢、高低取决于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应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不仅给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还能培养其观察、记忆、判断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游戏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全面提升学生思维反应能力。

3.3增强排球知识掌握效果

传统的排球教学模式往往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单一的动作训练和基本操作技能,但是锻炼过程中的枯燥无味和疲乏感均会影响学生排球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掌握效果。引人体育游戏教学模式,能够避免学生反复地进行单一的动作训练,再加上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游戏过程中争胜心理较强,有利于激发其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潜在运动能力。

3.4提升排球运动技能

体育游戏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的引人和应用能够促进学生排球操作技能的.提升,对于运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细节能够改善掌握水平,还可提高排球运动的能力。与传统的排球教学模式相比较,体育游戏已经不单单是知识技能课堂教学,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等缺点。体育教学模式的引人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排球学习的需求和年龄段行为特征,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对于排球学习的兴趣,并且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对于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另外,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引人体育游戏模式还能够保证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其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此种良性的、积极作用下,可以开展“点垫球大挑战”、“传球比赛”等体育游戏活动,充分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

4.体育游戏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以下是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将体育游戏在高职排球教学中的实施应用操作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叙述,旨在为排球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

4.1在课前准备中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中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是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此环节中应用体育游戏能够保证学生的关节和韧带得到充分的放松和锻炼,避免因为缺乏课前活动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引发创伤。另外,如果课前准备中缺乏体育游戏的引导,学生很有可能难以迅速进人排球学习状态,也无法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配合完成排球教学任务。但是传统的课前准备活动往往是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的定位操、慢跑等,而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游戏与教学任务充分结合,利用“地滚球”、“互相击球”、“自抛转身接球”、“躲避性击球”等游戏提升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帮助其快速进人排球学习状态。

4.2在排球技能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排球技能教学中引人体育教学能够改变高职院校学生既往教学模式下枯燥的排球技能联系方式,将更具娱乐性、广泛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游戏锻炼引人日常教学,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保证高质量完成排球教学任务。比如在对学生开展脚步移动训练时,可考虑采用半“未”字的移动方式增强其灵活能力,在开展垫球训练教学过程中,可引人“自垫球接力”、“集体垫球大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垫球能力,在发球技能训练教学中,可引人“打靶比赛”方式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发球和扣球训练中采用“摸高对垒”形式提升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并提升排球技能、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游戏,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教学任务均可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

4.3在身体素质训练中的实际应用

尽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训练重点要求在于保证强度,通过反复的动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但是长时间单调的、高强度的身体素质训练会严重影响高职学生排球锻炼的积极性,难以长时间坚持。将体育教学模式引人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可以采用“蛙跳接力比赛”、“立定跳比远”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腿部力量,采用“推人出圈”的体育游戏训练上肢力量,保证整个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训练中的趣味性,保证训练效果。

5.结束语

高职院校排球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是增强学生体质、保证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反应能力和整体身体素质的关键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排球教育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体育游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的作用和实际应用分析可知发现,该模式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不仅提升学生排球锻炼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改善学生的主动性,丰富排球课堂教学内容,确保排球教学任务高质量地完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14:试析项目法在高职PLC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试析项目法在高职PLC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PLC课程教学,从设计思路、教学目标、项目与任务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科学地组织实施PLC项目教学,着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综合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论文关键词:PLC;项目法;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考核评价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自动控制技术、微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控制等各个领域,被誉为现代化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技术、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之一。基于PLC广阔的发展空间,PLC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的机电、电气类等专业的核心课程。

PLC课程实践性、应用性较强,强调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并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依照教材,按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指令、基本应用、基本操作的顺序进行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一方面由于高职生整体学习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指令多而抽象,大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对各指令的功能混淆不清,不能正确地理解与应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完成学习项目和学习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一、PLC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整体设计

(一)确定设计思路

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想,依据企业需求和岗位技能需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和任务,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任务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

确定PLC课程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这是PLC教学的出发点,也是PLC教学的归宿。具备PLC控制系统维护能力以及PLC程序设计能力是PLC岗位对PLC技术人员的核心能力要求。依据这一要求,高职PLC课程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掌握PLC基本指令、应用指令及编程规则,掌握PLC基于梯形图的常用的设计方法,掌握PLC应用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并具备PLC的通信与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PLC安装能力、硬件接线能力、常用指令的分析应用能力、PLC程序设计与调试能力、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接线、调试及故障排除能力。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协作的能力。

(三)设计教学项目与任务

PLC课程的项目与任务的设计即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它是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它即要符合企业和岗位技能需求,具有针对性,又要保持PLC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因此,可以将PLC课程按项目教学模式分为五个学习项目,即PLC基础、基本指令及应用、常用应用指令及应用、PLC控制系统的设计、PLC的通信与网络。然后详细分解每个学习项目所包含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形成具体的学习任务。例如在项目四“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按逻辑设计法、时序图设计法、经验设计法、继电器控制电路图转换设计法、顺序控制设计法分别设计一个学习任务。任务有时也被称为子项目。任务的选取要注意三点:一是尽量采用学生易懂的三相电动机控制及易演示的彩灯(交通灯)控制和机械手控制;二是尽量按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式安排任务顺序,并注意控制PLC课程的整体难度;三是各任务针对性要强,要能充分体现相应知识点的学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二、项目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科学地组织项目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坚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思路,按照“任务目标-任务分析-关联知识-任务实施-扩展知识-能力测试-效果评估”的顺序组织教学,实现完整的“教、学、做”一体化。以项目四中的任务“搬运机械手控制设计”为例,教学活动组织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在一项新的学习任务启动之初,首先要明确任务的目标,它决定着本次任务的教学方向,指引着师生教与学活动的开展。第二步是确定任务载体,任务载体应是实现任务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搬运机械手控制”学习任务中,任务目标是掌握顺序控制设计法,考虑到在搬运机械手手动、单步自动、单周期自动、连续自动多种工作方式中,连续自动控制最能突出顺序控制设计的特点,所以选择搬运机械手连续自动控制作为任务的载体。第三步任务分析,针对机械手连续自动控制,细致地分析机械手的工作方式、机械手每个工作步的控制要求及应禁止的误操作,绘制出机械手自动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是顺序功能图的基础,因此是这一步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第四步是关联知识即顺序功能图知识的学习,这是学生运用顺序控制设计法实现机械手自动控制的理论基础,学习的内容包括顺序功能图的组成、结构类型、顺序功能图与梯形图的对应关系、根据顺序功能图画梯形图的方法等。

在准备阶段,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同时兼顾时间限制,任务讯息(任务目标、任务载体、任务分析)与相关知识主要由教师讲授,教师是这一阶段的活动主体,时间安排为2个课时。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机械手每个工作步骤、自动流程图、顺序功能图制作成动画,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将增加授课的趣味性、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施阶段

在任务实施阶段,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首先学生按2-4人一组,根据机械手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元件,进行I/O点分配,设计外部接线,绘制机械手自动控制顺序功能图,初步设计PLC控制程序,这些活动由学生课外完成。教师负责布置任务,提供咨询。第二步学生汇报,教师检查评价。教学活动主要以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展开,着重对比置位复位指令、位移位指令、步进指令三种编程方案。步进指令在项目三“常用应用指令及应用”中有过初步的学习,大多学生可能并不熟悉,但不排除有好学的学生会应用它来编程。采用置位复位指令和步进指令编程的程序会较长,但逻辑关系清楚,而运用位移位指令编程的程序则显得紧凑而简捷,而且位移位指令在这里的妙用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学生设计的每一种方案都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即使不完整或有明显的错误。师生讨论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方案、完善程序,时间安排为2个课时。第三步是程序输入与调试。学生分组上机操作,教师进行指点和检查。时间安排也为2个课时。对于提前完成的小组,可以安排他们先进入下一个环节,即机械手手动控制、单步自动、单周期自动控制设计。上机操作完成后,学生在课外完成程序设计与调试报告。第四步扩展知识的学习。在熟悉掌握机械手连续自动控制设计后,机械手手动控制、单步自动、单周期自动控制设计在教师指导下,也可以较快地被学生掌握,时间安排为1个课时。至此用顺序控制设计法实现的完整的搬运机械手控制的学习基本完成,总计7个课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指导其将中断指令应用于机械手控制中。

在任务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帮助与咨询,引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三)评价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需要做个能力测试检查评估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教师可以布置用顺序功能图实现某些简易的顺序控制的作业由学生分组完成,根据学生作业评定成绩。这一阶段的师生活动均安排在课外。

由上所述,每个任务教学过程划分为任务的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细分为子阶段,每个子阶段所要进行的具体的教学活动不同,师生在各个阶段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也有所不同。

在PLC课程项目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三点:一是要选择既能体现项目教学理念,又适合学校实验实训条件的教材,必要时可以自编教材;二是要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技术等方式生动直观地进行讲授和指导,使枯燥、抽象的.PLC硬件系统学习形象化,使复杂、难以理解的PLC控制任务趣味化,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项目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不确定的因素会有所增加,如教学进度的减慢、学生掌握程度不一、专业知识涉及面扩大等,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才能较好地运用项目教学法。

三、项目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PLC课程项目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判定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重要环节。在PLC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项目考核,依据PLC项目实现的功能是否完整、设计方案是否最优、I/O接线是否正确、联机调试是否按时完成、技术报告是否规范等五项指标,考核评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综合项目的考核成绩并不是学生学习PLC课程的最终成绩,它在总成绩里所占的比例是40%,另有60%是平时成绩。PLC项目教学的评价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的活动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课堂表现、活动小组中的表现、操作技能水平、各项任务完成程度等都是教师平时采分的内容。

(二)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对小组的整体评价在于鼓励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在于督促个人学习自觉性的培养。

(三)职业能力评价与职业基本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学生所获得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能力,以及所培养的劳动纪律、安全操作等职业基本素质两大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四、结语

PLC课程的项目教学以项目为单位,以典型的任务为载体,贯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想,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项目教学,学生能较好地掌握PLC应用技术,为今后顺利地走上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15: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探讨论文

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指出了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开设的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评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的设想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改革

0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好多综合院校纷纷设立了成教职教学院,高职招生人数大幅度上升,一大批学生走进高等职业学校进行学习。而高等数学又是教育部指定的大专院校工科类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高职高专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说,高等数学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以及高质量人材的培养。怎样利用较少的教学时间来获得较好的教学质量,以发挥高等数学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作用,是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1要明确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高等数学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往往难度很大,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数学基础不一样,进入大学后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加强实践环节,运用现代技术的理念。所谓淡化系统性,是指不强调教学内容的连贯与衔接,没必要做到面面俱到;所谓淡化严密性,就是针对学生抽象能力的薄弱,不追求逐字逐句的严格描述;强调思维性,就是关注数学的思维方式,体现数学素质的修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总之,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应集思广益,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建立完善的数学思维体系。

2改善教材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

2.1用生动实例导入概念,回避难度较大的理论证明高数是一门理论课,概念抽象、严谨,学生不容易理解,每次上课都应该注意新课的导入,用具体实例引入抽象概念,同时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应该在设计教学以实例引入使概念尽可能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自然的叙述,辅以各种背景材料,顺势引入减少数学形式的抽象感。对难度较大的基础理论不作论证,只作简单的几何说明;删减一些繁琐的求导和积分运算。如讲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都是先举例,通过画数轴表示出数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变化趋势,指出极限实际是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然后再进一小给出极限的形象定义,就很自然地容易理解有关函数极限的ε语言定义。证明题的内容应删去不讲。每个概念都不能生硬地给出,而是先举例子或观察直观的图形,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再给出概念。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能理解抽象、精确的数学概念。又如在介绍基本定理的时候,不拘泥于“定理―证明”的单一模式,也不是简单地删去证明了事,而是尽可能的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渐入主题,既交代了来龙去脉,又冲淡了抽象成分,让学生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这样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2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度结合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目的及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高职学生数学底子差,不擅长逻辑思维,所以教学中尽量降低论证的要求,侧重学会数学知识的'运用,但要注意并非取消证明。课堂讲解尽量做到通俗易懂,教学语言形象生动。教学中要着重讲解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揭示问题解决的思想和方法,同时注重精选典型的例子引入,并通过例子逐步展开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相关结论。另外避免面面俱到的讲授教学内容,要改变讲得过多过细,给学生的思维留出时间和空间,避免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心理和思想懒惰的习惯。

2.3讲和练相结合,注意循序渐进高职学生不同于本科学生,课后学习主动性较差。尤其是高等数学课内容前后衔接紧密,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内掌握必要的基础和技巧。数学是前后衔接紧密的学科,前面没掌握好,后面便无法很好的理解,甚至是一片混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绝不可只讲不练、教师满堂灌。适当时机要安排合适的练习,作到讲练结合,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进行。教师若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知,即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4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高职数学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单纯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手段以及培养数学能力这一层面上,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无论在概念教学还是解题教学中,应当给学生创造观察的情境和一定的思考余地、时间,给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对这个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错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讨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平时每章结束时先让学生写一个小结,加强学生的理解,又能使知识系统化,同时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5数学课要与专业课相融合在职业技术院校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数学与专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扩大专业学科向数学的渗透,填补数学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短缺,拉近数学与专业学科的距离,是数学课与专业课相融合。

2.6考试方式,形式多样化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其高等数学课程适宜采用以考核学生理解课程为主的开、闭兼容的考试,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相互补充,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考试方式,一卷定成绩的方式。一方面考试可以以考察基本数学知识为主,另一方面,可通过写篇小论文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深度或数学在各领域中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就高等数学中某一认识较深或较感兴趣的问题,抒发自己的见解;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题目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完成。最后在题型上可引入开放性题型。开放性题型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在解答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结束语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教学层次,它的发展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地方,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高职高专数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是我们不断探索的目标。我们也将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其他同行的先进经验,及时总结和创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材而尽自已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思考.职业技术教育.(4)

[2]丁玉敏.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探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6).

[3]顾沛.文科数学的教学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04(8).

篇16: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就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现状,从构建新的教学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这几个方面对未来教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尚职数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地扩大,高职院校向社会各层输送越来越多的“服务蛩”,“技能型”人才。以应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得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如何改革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我们所有数学老师所面临的问题。

1 目前我国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教学课时相对不足。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把教学重点都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各项实训上,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基础理论课的课时,这不仅没有考虑到高职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出路的多样性,如专科转本科,专科升本科。

1.1 现行教材偏重逻辑性,应用性不强

现行教材偏重逻辑性,应用性不强。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而实际教学中,偏重的只是传授。强调结构严谨,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等不够重视。

1.2 教学方式落后

灌输式,满堂灌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通过反复机械的练习掌握一些固定题型的解法,而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手机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7: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2.1 建设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数学教学体系

高职数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专业教育的依附性。数学教师必须按专业的要求开展教学,讲授什么全凭专业需要决定,这使我们的教学很被动。加上对专业知识结构特点的不熟悉,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难顾及专业的需求。另外,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必然要突出专业要求,尽管考虑到了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但不熟悉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规律,提出的要求难免会给数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数学教学与专业的脱轨现象,它会导致彼此不自觉地强调本学科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而忽略对方,使双方本应有机地结合的良好愿望难以实现,并因此影响到学生的有效学习。

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应在尽量不破坏数学自身系统性的前提下,突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时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服务,把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把过去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按照专业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分专业按需要选择微分方程,级数,积分变换,矩阵,概率等内容,直接选取专业课程相关内容,实现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在教学深度的把握上,以够用为原则。强调知识应用性和使用价值,尽量避开定理的逻辑推理过程,侧重讲解其使用意义。

2.2 教学方法改革

(1)帮助学生了解学说的背景和思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可以首先通过实际背景和具体应用的实例了解,例如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速度,加速度等引入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经历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知道导数实际就是瞬时变化率。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的背景和思想。再比如傅立叶级数,我们可以从矩形脉冲信号,钟型脉冲信号等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为例,强调其在非周期信号频谱分析中的应用。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

(2)以数学实验辅助教学。

高等数学的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直观的几何图片体现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我们可以利用Mathematica辏件绘制空间曲面,演示傅立叶级数的生成等等。通过数学实验,不仅能给学生一种金新的感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展数学实验课。不仅仅是一种演示,更是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学生也从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成自主的探索知识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能体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降低理论深度,精简理论推导。

高职数学主要是以应用为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对理论推导。证明要求过高,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降低理论深度,对于过分繁琐抽象的.理论和推导证明要进行精简,对于定义的描述可降低严密定义的要求,用通俗的语言来描述,强调定理的条件,结论,借助几何图形或者数量关系等手段加以说明。

3 高职数学考核形式的研究与探索

我们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这种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反复机械地做大量的练习,这钟考核形式并不能真正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了更加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必须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

数学评价机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全面考试观”,我们既要解决“考什么”的问题,又要解决“如何考”的方式问题,在考核的内容方面,不仅要体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而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考试的方式,形式上可以是灵活多变的,如开卷,口试,论文与答辩等形式,我们也可以借鉴数学建模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由组队,让学生体会实践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职用数学方式表达,将各种知识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桉的体制等各方面不断地进行完善,我们的数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

篇18: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成绩差等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它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专业服务功能和素质培育功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重要基础和必备工具,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数学能力,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由于高等数学课程具有容量较大、难度较高、进度较快的特点,不少学生感觉“抽象”“难懂”“没有兴趣”。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两大功能,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目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工作,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作一简要分析,并对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学生学习方面

基础薄弱,尽力弥补。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生源总体素质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多数高职学生属于高校招生中的专科录取批次,其数学高考成绩大多在50―100分之间(满分150分),甚至个别学生10多分,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 并且参差不齐,接受知识慢,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对高等数学联系紧密如函数、解析几何、三角等内容进行重点复习和补习,以便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不会因为以前的知识没学好而听不懂,尽量弥补基础缺陷,成为高等数学入门教学的当务之急。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大学不同于中学,中学的学习是“填鸭式”,而大学则为“自主式”学习,学生的学习应变被动为主动。刚刚进入大学,由于刚刚卸下高考重压,不少同学处于解脱后的“失重”状态,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上就容易产生惰性。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变自主学习为放任自流,每天变得无所事事,反映到学习上,不认真听课的、上课睡觉的、玩手机游戏的、看小说的、抄袭作业的已成为高职院校课堂上的一个较普遍现象。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调动其学习兴趣,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商,采取相应配套的措施加以解决。

学习方法有待改变,重在提高理解能力。由于高等数学课内容多、信息量大、进度快,当堂课消化每节课所授内容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学生尽快从高中数学的那种“细嚼慢咽”式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在搞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好课堂笔记,把握重点,解析难点等常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着力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一旦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需要掌握的内容搞清楚了,学习就有了新的动力,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

逐步适应思维方式的改变。初等数学是常量数学,讨论内容大多是静止的、具体的和不变的,而高等数学是变量数学,研究对象是运动的、抽象的和变化的。这种研究对象本质的区别就决定了学习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也是不少学生感觉高等数学“抽象”“难懂”的原因所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之间的紧密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努力探索与中学数学相联系的教学模式,如以实例引入概念、以直观教学阐明数学思想等。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适应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思想方式。

二、教师教学方面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突出人才培养对当前社会需求的针对性,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下面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在高等数学课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改革举措。

拓宽知识面,降低理论要求。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高等数学的主要作用是应用,在内容选择上,知识面宜宽,而每一个知识点要求宜浅。如在传统的微积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专业再介绍一些工程数学、概率统计、线性规划和离散数学的一些基本思想方法,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使用数学时提供尽可能宽厚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主要采用淡化理论推导,强调其中朴素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尽量以直观解释的方式进行讲解。此外,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对相关教学内容可采取“弹性教学”的方式。如极限的概念,大部分同学对“ε―δ”的分析定义难以接受,那么就要求他们掌握直观的描述性定义,了解极限思想是贯穿微积分始终的重要思想,体会到概念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方法即可。而对一些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则不妨将极限的分析定义作为选学内容。

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要目的是应用,数学应用的观点是高职高等数学的主导思想和教学重点,而过去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理论和计算技巧,事实上,不少学生在几年后只能隐约记得几个孤零零的数学名词,由于没有真正掌握数学中蕴含的思想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的遗忘,所学知识没有发挥作用,留下数学“没用”的印象。我的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机会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从概念的引入到定理公式的建立,从例题到习题都多选择一些与专业及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际问题。如利用导数求最值时多举一些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如用6米长的型材做成日字型的塑窗如何设计长宽才能使塑窗面积最大,再如靠一面墙盖一长方形小屋,现存砖只够砌20米的墙,如何设计长宽才能使小屋面积最大。通过示范例题和习题的学习,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到高等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当然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这些实际问题以简单和浅显为宜,着重让学生体会到高等数学所含知识点在其中的应用,领悟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分层教学。以往分层教学是按成绩分班,虽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没有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同。一个重要原因是,按学业成绩分班,使分层教学变成了分等教学,有失教育公平,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被人歧视的阴影。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对此做法的反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查到问题所在,如何分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的办法。我的建议是,普高生和三校生应该分开上课,具有不同数学基础和学习动机的学生对数学的需求是不同的,他们希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以及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职业教育是向社会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不可能要求学生将所有数学知识学到手,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有不同的需求,以往按一个目标培养所有专业的学生的做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为了发挥学生的长处,给学生专业发展提供条件,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赋予“分层教学”以新的内涵以取代过去“分快慢班”的方式,就是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发展目标自主选择进入哪一层。

总之,《高等数学》虽是高职院校理工科的一门基础课,但它是学好专业课的必要基础,更是开启科学知识宝库的钥匙。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两方面着手,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大家共同交流。

参考文献:

[1]王积建.高职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

[2] 冯文丽. 浅淡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

[3] 侯亚红. 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4)

[4]钟艳林. 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9)

篇19:高职高等数学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高职高等数学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实践性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特点。实践是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信息技术的普及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职高等数学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应用为主、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化繁为简又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实践环境,使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融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一、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实践教学现状

为了掌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职高等数学实践教学现状的第一手资料,笔者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等浙江省30所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分别从“数学课堂中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实验”和“数学社会实践活动”等角度,了解教师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等数学实践教学的认识与实施情况。同时,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笔者也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从“你对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不满意的方面”、“你认为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等数学教学的好处”、“影响你对高等数学实践感兴趣的原因”和“你认为培养数学实践能力最好的方式”等方面设计问题。

(一)教师的认识与实施情况

1.缺乏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信息环境适应能力当前,许多数学课堂存在“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注重纯理论的学习”、“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等情况。一些教师仍然采用“教师讲-示范例题-学生模仿练习”的这种“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2.缺少理论指导和评价标准许多院校的教师认为,将信息技术引入数学实践教学现在只是部分教师自发的行为,理论指导欠缺,数学实践教学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

3.缺乏信息技术培训和相应教学资源许多学校教师缺乏培训机会,而且许多高职院校更加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宁可动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去购买实验仪器、设备和机床,却很少关注数学教学用品与设备,多数学校数学实践资源相对匮乏。

4.教学课时被删减和教学内容不断压缩许多院校在不断推进的高职教学改革中,对数学课时不断地删减,数学课时越来越少,一些学校的数学课程全部为理论课,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等实践课仅是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辅导课程,学生参与率也达不到5%。

(二)学生的看法和建议31%的学生对目前的高等数学教学感到不满意,最不满意的一项是“缺乏对数学实践的关注,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几乎全部受调查的学生(占97.6%)希望教师在课上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37%的同学认为“信息技术能解决人工计算起来相当复杂的数学问题”,30%的`同学认为信息技术“有利于数学训练和实践”。学生认为自己对数学实践的兴趣影响最大的是“来自数学老师的因素”。许多学生建议培养数学实践能力最好的方式是“在教材中增加有关数学实践新领域的知识和实例”。87%的学生愿意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84%的学生对数学实践很感兴趣,希望在数学课堂中多动手多开展数学实践。为了学好数学,79%的学生愿意在网上查阅资料,92%的同学对慕课、翻转课堂感兴趣。调查结果充分表明,多数学生非常期待信息技术能够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等数学实践教学案例模式

模式1———借助数学软件之实践教学常用的数学软件有:MATLAB、Mathematica、Maple、SAGE等,借助于数学软件求解实际问题,实施算法的路径和程序,取代了手工实施算法,使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变得非常容易,也使学生对数学计算手段的信息技术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数学课中就可借助软件引入诸如物资调运方案、生产决策问题、配料问题、劳动力调度问题、经济批量生产问题、建筑材料下料问题等等。

模式2———借助慕课资源优势之实践教学“慕课”的兴起,为高职数学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案例模式。其一,在课堂上引入“慕课”或其他相关网络课程,让学生看着视频学习,然后安排辅导教师提出实践问题,进行指导。其二,可以采用“慕课”思维,进行多个学校联合授课,形成“校际教学共同体”,实现高职数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一个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授课,其他学校的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同步学习,然后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的实践思考,由本校的教师对学生进行释疑。其三,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学生课外通过看视频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来到课堂上进行实践、讨论、应用。

模式3———借助计算机模拟情境之实践教学把计算机模拟情境的方法引入高等数学实践教学,使很多难以想象的空间形体和关系变得鲜明、形象,对解决高等数学所涉及应用领域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很有帮助。例如,各种数学方程确定的曲线、曲面和结构都是抽象的,可以采用3DMAX生成各种数学方程虚拟图像,动态模拟空间曲线曲面的生成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各种空间关系。

模式4———借助Web和Wap之实践教学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都需要分层分类进行。像我校面对的学生生源就有理科生、文科生和三校生等不同层次的生源,课程按大专业又可分为土木工程类、船舶工程类、机电类、信息类、经济类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生源和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学要求不同、教材不同,所以需要根据要求准备不同类型的教案、讲义、课件、辅导资料等。纸质资料收集困难,复制与传播费用较高,而将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和实践中,通过Web和Wap网络,建立教学网站等,将各种电子资料放置在网站中,学生通过网络按照各自类别自由调阅,自主地学习和实践,教师可利用在线答疑、实践应用策略等对学生进行辅导。

模式5———借助第二课堂活动之实践教学利用双休日、暑假等进行高等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是把数学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又一好途径。我校于2013年成立了“应用数学协会”第二课堂,还利用QQ群进行课外实践辅导答疑。借助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数据,应用软件分析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在学习、实践和运用的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杭州早晚高峰时交通非常拥堵,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某些繁忙路段的交叉路口进行交通流量调查,启发学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出谋划策。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等数学实践教学若干策略

(一)利用数学软件分层次培养高职学生数学实践能力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数学软件,借助于数学软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笔者以为,可以通过分层次实践教学的方案来实现。因此,第一层次方案为:在高职第一学期,只用课内4个左右学时向全体学生介绍数学软件Mathematica或Matlab,再用2个左右学时,介绍若干利用数学软件解决的实际问题,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助上机解决1-2个实际问题。对于有兴趣的同学,则开设数学实验或数学建模选修课,作为第二层次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高等数学实践教学新资源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需要,引导学生登陆有关网站搜集最新信息,思考与分析现实的数学问题和学习中的相关问题。如学习线性代数时,除了要学习线性代数理论知识外,更应让学生熟悉本门课程在线性信号系统分析、电子工程中电路分析等各行各业的应用。其次,通过建立教师教学素材库、学生在线学习资料库和电子作业系统,把优质的数学实践教学资源集中起来,放在学校的相关网站,供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或下载。这样,更有利于解决数学实践教学资源滞后的难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高等数学实践教学新模式

1.演示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数学实践教学网站所提供的教学素材,将教学内容呈现在教室的显示屏上,可分为静态演示和动态演示。静态演示主要将教学内容加以提炼和浓缩投影到屏幕上,可以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增大课程容量和知识密度。动态演示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可视化。

2.交互研讨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回答学生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也可以将某个学生的实践作业展示给网络中的每一个学生;教师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也可以对一组学生进行辅导。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利用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3.虚拟实现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将某一实际问题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可通过网站下载自己喜爱的数学软件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实验数据,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具体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使学生可以体验到数学应用于实践的全过程。

(四)进一步完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实践教学的体制机制

1.制定实践教学规划在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指导下,联系实际制定完善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职高等数学实践教学建设规划,对硬件条件、教学资源、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

2.完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利用信息技术的高等数学实践课堂需要计算机和机房,建立数学实验室是数学实践教学实现的基础设施,另外,多媒体平台和校园网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3.加强对实践教师的培养数学实践教师不仅要具有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更要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软件,掌握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收集、编辑、设计方法等。所以,学校应重视对数学实践教师的培训,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和发展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4.制定教学评价体系目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教学的评价缺乏。有必要建立一套与信息化实践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评价体系,融入信息化教学的使用程度和教师的实践能力,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实践教学的数量和质量与课程评估联系起来。

四、结语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实践教学有机整合,能够实现教师、学生、实践、教材、媒体等的最理想的结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模式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欠缺,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由被动地接受性学习转变为积极的探索性学习,从而真正促进数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20: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摘要: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社会各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素质高,能力过硬的人才更能适应市场的竞争,也是企业争抢的对象。作为高校,更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是高职教学中的重点科目之一,所有的教学围绕着逻辑推理和命题演练展开,培养学生传统数学能力的同时,加注素质教育的新方法,让高职院校的高数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从而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素质教育;方法

一、引言

现在学校都在改革,倡导素质教学,并有效的结合各个科目联系实际,应用到课堂上,素质教育是对学生人文知识、专业技巧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拓展、以及修养、礼仪、道德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培养。高职院校的数学素质教学指的是对学生思维逻辑、数理规则、逻辑变通以及抽象图形和事物的认知和接触辨析能力,不仅包括数学的公式运算,还有相关数学知识、运算方法、分析要领和数学领域的科研方向以及与相关学科相关联部分的桥梁知识,例如,计算机,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计算机方面学习和知识运用。数学的素质教育可以通过缜密的`知识培养学生一种认真、负责、战胜困难、解决难题的精神,一个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离不开高职院校的数学素质教育,虽然当前我国的数学素质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仍然在困境中改革前进,本文简单探讨一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关于素质教育的方法问题。

二、高职院校中关于高等数学素质教育的相关培养内容

1.对高职院校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逻辑性和严谨性的培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己钻研数学基础理论知识,乐于探索真理,帮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在课堂上,围绕高等数学教学大纲,把理论知识学通吃透,在教师的指引和传授下,掌握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只有掌握这些知识学生才能对拓展学科进行更一步的学习,因此,高等数学是一个基础学科,如果没有好的数学基础,会对今后的难度更高的学习造成阻碍。

2.对高职院校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通过有效的课堂书本知识,而且还通过基础知识的传授来着重培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去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兴趣。在高等数学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对以后工作最有帮助的一项能力。

3.对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建模与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数学模型是实际问题的抽象与模拟,建立数学模型需要对问题作归纳和抽象,需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建立模型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验证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数值计算方法对数学素质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高职院校中关于高等数学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教师经常给定题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高职院校中的高等数学更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和专业的衔接和应用,不能局限与书本的公式、概念和定义,那样就成了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而且完全没有实际应用能力,毫无专业技能可言。因此,要经常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善于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所学公式、概念,建立灵活的数学思维模式。怎样把锻炼学生发散思维有效的和教学相结合呢首先,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定要注意挖掘数学课本中的发散素材,教师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题目,给定题目之后,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步骤明显,让学生先是跟随教师的指导方法,逐步掌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在自己头脑中加深印象,逐渐锻炼形成自己的发散思维模式,再做其他题目时,灵活的举一反三,得心应手的处理问题。另外一个途径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是倡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这样更能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索,对公式、定理的掌握更加深刻而灵活,寻找突破点,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思路去解决同一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思维,当学生能够用很多办法解决一个问题时,会尝到攻克难关的喜悦和兴奋,逐渐培养起学生挑战自我、挑战困难的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数学观念,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和意识去思考问题。高等数学的素质教育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培养出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运用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数学就是严谨的、认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战胜难题的一种信心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学会用数学的观念去观察、思考和解释生活中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难题,通过对空间、数量关系、模型和变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全方位多角度的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运用抽象的数学思维去解释那些抽象的问题,将数学的方法应用到专业技术问题层面上,高效的解决事件难题,培养学生那种严谨、完善、精益求精和求实的科学价值观和态度,形成那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论

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也许会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是对知识的追求过程,高职数学课堂的素质教学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和不同见解时,就是学生求知欲的体现,教师通过科学的解答为学生们解释难题,并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敢于挑战的习惯,培养今后工作中认真、迎难而上的态度,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建设中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立.高职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探析[J].中国期刊资源网,2009,(4)

[2]赵英丽.谈高职数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J].期刊:教书育人,2009,(8)

[3]曾乐辉.浅谈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SPOC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