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范英语教育在山区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论文(共含12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isguise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师范英语教育在山区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师范英语教育在山区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语言的国际化交流互动已遍及国内的主要区域,边远落后地方尤其是闭塞的区域也逐渐受到了异域文化的影响。文化需要相互碰撞与交流才能共建良好的文化环境与氛围。教育性对接活动尤其是师范英语教育对接对于四川老凉山等山区的小学教育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符合国家教育部对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性要求。
【关键词】山区小学教育现状;师范英语影响
位于西部边陲的四川凉山地区,其文化及其他各项社会活动发展因其区域环境的闭塞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多雨潮湿且温差较大的气候不适于多数日照种植作物的发展,因其多山则间隔区域的水文状况则使其气候表现为凸显的立体型特征。
1.四川老凉山地区小学教育现状
近年来,偏远山区的教育受众群体在不断地增加,从光明日报的一份调查不难看出当地的受教育学生群体在扩大,但依然面临着严重的教育问题[1],山区小学的宿舍环境较差,人均住宿面积偏低,厕所以及洗浴的配套设施都比较落后,此外校舍的管理水平落后,没有一个相应的管理制度,出现一个老师一个管理方法的局面。此外,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山区小学的师资队伍力量偏弱,大量的山区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山区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因此,只有发挥师范英语教育在山区小学教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落后的现象。
2.师范英语教育对于老凉山地区小学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师范英语教育特点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并重视阅读,提高基础文化知识面。这符合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文化层次要求,便于填补该学科知识。小学师范英语教育注重在实践中强化记忆教育,这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山区师范英语教育有利于矫正小学各学科地位不平等的认知,调整各学科结构均衡发展,促进山区小学教育水平整体进步,进而接轨发达地区教育水平,其主要的作用与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师范英语丰富了山区小学教育学科结构
山区小学学科主要以语文、数学为主,在英语学科上存在大量空白。部分学校甚至在初中阶段还缺乏英语学习课程。《科学咨询:教育科研》一文指出了山区小学教育学科结构不完整,在教学报告上未显示英语等其他学科的教育成效。其他调查显示山区小学仅仅在部分人口比较集聚区英语师范化程度化也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师范英语学科的融入使孩子们多了新的课程,丰富了课程项目内容,优化小学学科教育的结构。
2.2师范英语推动了山区的小学教育理念改革
山区小学在教育依然抱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上循规蹈矩,毫无创新。卓玛才让在《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之我见》中指出了当前山区小学教育中的守旧思想观念,并提出了注重学生成业与生活相互融合的新理念。而师范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就能够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及成绩。
2.3师范英语推动了山区小学教育与发达城市小学教育接轨
基于山区交通的闭塞以及地方经济落后等,山区的小学教育明显与发达城市的小学教育在各个方面上存在严重的脱轨现象。如何接轨对于统筹区域教育发展,落实教育公平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搜狐新闻在《农村小学VS城市小学入学,教育差别到底有多大》中概述了当前社会不同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差距,指出了当前缩小课堂教育,人性化管理以及教育阅读等上的差距已迫在眉睫。而师范英语的融入必将推动山区小学教育在教育理念、方法以及模式等方面的.快速提高,从而逐步实现与发达城市小学教育接轨的目标。
2.4师范英语教育促进了其他学科的教育质量提高
增加师范英语教育不但没有影响其他学科的教育,反而促进了其他学科的教育质量提高,有研究发现,师范英语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调查显示在融入师范英语教育后,学生因为有了新的学习方面,新的知识文化让学生有了新的交流与沟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之前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带动其他学科教学工作。
3.结语
总之,师范英语教育在该地区的人才资源以及相关教育资料的资源性输入势必大力补充当地在基础教育资源上的不足,从教育理念、方式以及方法等上全面推进山区小学教育的改革,促进山区小学教育跟上信息时代下的教育发展节奏,促进山区小学教育与发达城市小学教育更好地接轨。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危兆盖.凉山教育,一场艰难的攻坚[N].光明日报,,(9)
篇2:播客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播客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国内很多中职英语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中职英语教育的有效性与实践性偏低。播客属现代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趣味性、自主性等特征。目前,播客在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应用也愈加受到教育学者、教师们的关注。本文则立足于播客的互动性、传播信息广泛等特点,客观分析了其在中职英语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也就播客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提出几点浅显建议,以期为中职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微信”、“播客”等微文化也愈来愈丰富。与此同时,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也给我国中职英语教育带来巨大的。但是,随着播客的出现,其良好的互动性、自主性、趣味性以及传播信息广泛、迅速的优势,其在英语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也愈来愈多。本文则就播客技术在中职英语教育活动中的优势与作用进行浅显阐述。
一、播客的特点
播客是一种现代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也是一种的新兴媒体。播客是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素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数字广播技术。而播客运用于现代英语教学实践中也充分体现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全面融入到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新阶段。播客的主要特点:
首先,制作的简便。播客的制作只需要一台电脑、一个音频软件、一个麦克风以及互联网就可以使成为一名播客。由于播客的准入门槛低,任何人均可以进行播客制作;播客与传统广播尚有较大的不同之处,其可以完全依据自己的喜好、风格、个性等去发布信息,彻底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的语音权与画面权,让更多的播客可以去按自己的思想去制做播客,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自由选择自己喜爱节目。
其次,传播小众化。播客本身就是一个将视频、动画、声音、文字、图片等素材完美结合的有机体,具有明显的个性化风格。同时,播客还具备了随意的“可选择性”的特点,其受众群体可以结合自身的喜好、时间等去选择、订阅所需要的播客节目。另外,播客还可以将节目传播给全世界,并将自己的思想、经历、感受通过播客分享给全世界的受众群体,进而真正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播客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功能体现
中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中职学生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众所周知,我们从英语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而言,学生们的认知活动绝大多来源于自身的感知与实践,这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播客的特点恰恰可以实现、满足学习者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将播客技术有机会运用到中职英语教学之中,既可以实现学生在英语学习时的自我感知与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播客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功能: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烈的个性表现与个性化交流是播客的主要特点,其听觉效果与视觉冲击力更加突出、更具吸引力。因此,将播客应用于中职英语教学之中,既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全面提升其认知兴趣,进而达到提升中职英语教学实效性的目的。中职英语教师将播客用于教学实践时,完全可以利用播客的声音与图像交替出现的效果,迅速地将学生引入到英语语言交流、对话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播客的声音与图像来促进学生们对英语词汇、语法的记忆。
其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其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在利用播客进行英语教学时,应科学地结合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以及学生们英语学习情况为学生们设计、制作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播客。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根据英语教学播客中的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英语知识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这对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极具促进作用。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英语教学播客的学习,亲身感受以英语学习的过程,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这对英语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及优势、改进教学内容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播客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途径
1.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中职英语教师在制作英语教学播客前,应充分搜集更适合于教学大纲的英语学习资料,使得播客中的教学内容更符合教学需求和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以外的拓展性学习内容[4]。另外,英语教师在上传播客时,应详细注明“基础学习”、“拓展学习”等检索标识,以利于学生查找。
2.合理创设学习情境
中职英语教师在应用播客进行英语教学时,须“以学生为本”为原则,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为其创设更贴切、更具吸引力的语言学习环境;充分将播客真正演变成为学生们日常英语学习、交流的平台。另外,英语教师还可以有机地将教学大纲加以拓展,设计一些有难度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们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小组交流形式来完成,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使以逐渐养成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3.及时更新学习内容
英语教师在利用播客进行英语教学时,应及时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另外,英语教师也可以自己的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以便让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下载、学习。英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将自己每天的学习感受、心得,用自己的声音或视频加以记录并可以反馈给教师,也可以后传至自己的播客中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分享。英语教师则可以在学生反馈的信息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优化教学内容,这既可以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使其为学生们及时更新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播客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肯定的、有效性;既符合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也符合了差异性教学的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播客教学资料的及时更新,来吸引更多的学生给予关注、学习,这对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篇3: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信息教育系统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系统的一部分,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于当下小学生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向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直以来,我国小学教育采取的模式是以师为主,学生完全被动的灌输新鲜的知识。培养社会人才需要小学教育这一环节的参与,因此小学教育应该得到社会的重视。教育游戏作为小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教育性和娱乐性并兼,在有效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各项能力,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教育;应用
在我国教育中,因为受儒家传统教育理念的熏陶,小学教育方法多采用的是以师为主的教学理念,这种方法不仅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抑制了小学生能力的发挥,尤其是他们的能动性。此时教育游戏闯入了小学教育的视野范围,它有利于增长小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小学教学课堂不在枯燥乏味,在活跃的气氛下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一、教育游戏在小学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我国的素质教育事业,小学教育事业作为素质教育的最基础教育事业,相对小学生而言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改革传统的以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枯燥模式,取代小学教育课堂严肃,甚至刻薄的氛围,教育游戏被引领进小学教育课堂。在学习教育课堂中引进教育游戏,可以满足小学生好玩的心理需求,激发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增加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游戏教育具有广泛的教育性和娱乐性,在快乐中帮助小学生增长知识,丰富生活,培养自己的业余兴趣和爱好,在不断的培养和教学过程中,使小学生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为小学生日后更好的进行人生规划做准备。
二、教育游戏的趣味性和在日常生活的运用
教育有效作为一种具有方法,效率是极其高的。在教育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特别的注重具有游戏的生动性以及趣味性,是游戏融合于我国的小学教育发展进程,培养当代小学生情感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的进度,是小学教学有效的,顺利的展开。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体验,在游戏中成长进步。有这样一实例,在某所学校的三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依照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阅历,在课堂上布置了日常售货这一场面,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都是由学生扮演。这次活动的设置活跃了数学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会了计算消费总数、赚钱的方法以及技巧,与此同时,小学生也掌握了购物流程,丰富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总而言之,经验有效的展开在让小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体验到书本以外的生活。例如,在进行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的教学,其中有这一章节“颜色”,英语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寻找各种颜色并标注,在单词表中找到对应的英语单词,通过拼来记忆有关颜色的单词或者词组。在这个有趣的过程中,小学生便知道了身上穿的衣服颜色英语怎么说,知道了文具用品的颜色怎么用英语加以描述形容。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要时刻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新的事物,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师必须要注重具有游戏的连贯有序性
我们都知道,小学学生的年纪较小,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奇心极强,乐于尝试新鲜的事物,正是由于这些元素的参与,导致小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游戏的时候,必须注重具有游戏内容的连续性,是小学生更快的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教师运用教育游戏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快的活跃课堂氛围,在这种游戏模式的驱动作用下,小学生体验了游戏的乐趣,提高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率也随之提高,最终达到了师生双赢的效果。
四、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游戏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在教育游戏中存在师生关系不和睦的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进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的恶果。因此,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谊,用睿智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适度的加以表扬和赞赏,让学生体会到他们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距离,让学生真正的喜爱尊重老师。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在进行课堂上,教师需要以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去全面的考虑问题,对进步较慢的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式,而不是打击讽刺,让他们放下思想的包袱,积极的参与到教育游戏中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掌握学习技巧,最终实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欣慰的学习成绩。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过程中多与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学生更好的互动,这以方面的进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完整的总结出教育游戏环节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教育游戏的实施,不仅可以是传统的进行模式得到改革,也能够开创暂新的小学教育体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长了小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极大的开发了学生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周华杰.教育游戏及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吕晴晴.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篇4: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浅析论文
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浅析论文
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都是比较小的,自控能力还不是很稳定,在对待学习的方法上总不是那么狠适应,随着教育游戏引进在小学教学中,不仅给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而且还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利用教学游戏上课之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的提到,并且还提高了学习效率。下面,让我们看看游戏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都有哪些?
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都是喜欢玩游戏的,这是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所以,教育游戏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设计的,教育的教学和游戏的过程中,蕴含了相关的知识,学生在进行教育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所以,学生很喜欢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这样不仅学习的愉快,而且对知识的记忆性也比较强。
2. 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中,小学生是很难能够集中精力听讲的,或者说小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是比较短的。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小学生却能够很好的集中精力,教育游戏是将学生在游戏中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过程中,将能够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3. 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知识的理解不是那么的强,很多学生都靠死记硬背的,如果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游戏的教学,游戏的趣味性和易懂性,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所学的内容。并且能使学生很好的记忆。
篇5: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使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活动的尝试早已在国内外展开。许多游戏天生就带有教育色彩。比如日本光荣公司的诸多历史题材策略游戏——《三国志》《太阁立志传》《大航海时代》等,瑞典Paradox公司的《十字军之王》《欧陆风云》等,都是能够让玩家学习到历史地理知识的游戏。此外,《文明》系列和《全面战争》系列也受到了玩家的欢迎。使用游戏进行教育活动有着天然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教育游戏的可行性
1.小学科学的学科内容需要教育游戏
小学科学教育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学生开始认识世界的时期尽可能将世界的基本面貌和基本规律展现给学生,满足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而教育游戏可以使用虚拟的手段让平常没有办法完全展示的东西展示在学生面前,突破了科学教学固有的局限。计算机技术越发达,这种展现就越逼真具体。即将崛起的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将物品从所有角度展示出来,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2.教育游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总是倾向于用语言为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使用课本作为辅助措施。有时候使用一两张图片、播放一两段视频就能称得上是灵活教学了。和教育游戏相比,这些方式都显得太过呆板。教育游戏有着强大的交互性,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这样产生的学习热情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望尘莫及的。
二、小学科学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原则
1.明确化、简单化原则
在设计小学科学教育游戏软件的时候要遵循几点原则,首先是在进行游戏内容的设计时,要尽可能让人物更加明确,而操作也要更加简单。毕竟教学游戏的首要目的是让游戏者掌握知识,而不是锻炼游戏操作的技巧。
2.科学性原则
教育游戏在内容上要摒除一般游戏对内容的科学性不加考虑的习惯,在逻辑上要能说得通,所有的学习内容要遵守客观事实,在游戏过程中培养游戏者的科学意识,提升游戏者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够鼓励创新精神的发展。
3.开放性原则
教育游戏的开放性指的是时空上的开放性和内容上的开放性。时空上的开放性要求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游戏与游戏进行互动。在内容上,小学科学教育游戏也可以不仅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各种历史、地理甚至是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也可以加入其中。
4.挑战性原则
游戏之所以能够吸引人,就在于玩家需要在游戏中不断地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通过关卡,从而获得成就感。在进行科学教育游戏的设计时,也要注意游戏的挑战性,只有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才能吸引学生。
三、小学科学教育游戏的开发模式
1.角色扮演中的任务驱动模式
角色扮演是一种重要的游戏类型,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一个角色,获得沉浸式的游戏体验。科学教育游戏可以借鉴这种模式,让游戏者在游戏中以某个身份来探究科学知识,完成科学知识的学习还可以获得游戏中的奖励。当玩家开始投身于自己虚拟角色的属性提高时,学习知识就成了主动的行为。
2.联机知识竞赛模式
知识竞赛模式更多的体现了科学教育游戏的竞争性,让游戏者在游戏内展开科学知识的比拼,让学生在获胜的渴望中尽力吸收科学知识。赢得了竞赛的一方还可以获得游戏内的奖励。联机知识竞赛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提出问题,然后让各方抢答,或者比拼谁在规定时间内答对的题目最多。由于小学生处于最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对于游戏竞争有着天然的积极性,联机知识竞赛模式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小学科学教育游戏案例的设计
1.小学科学教育案例设计的需求分析
从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来看,学生需要更加轻松灵活的方式来理解科学知识。毕竟科学知识从本质上来说是抽象的,让小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具象的自然现象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从教学目标上来说,建立科学的思维体系对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教育游戏有着直观的需求。从教学对象来说,小学生对于教育游戏的学习过程,接受起来显然更加容易。
2.案例游戏设计的具体过程
在设计案例游戏时,首先要确定游戏主题,明确游戏是为了学生掌握哪方面的知识而制作的。然后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游戏类型,对游戏的故事和世界观进行建构。这些工作完成之后,还要设计游戏任务,建立游戏结构。
五、结论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要深入发掘游戏对于教育工作的意义,不能单纯地把游戏视为洪水猛兽,这种新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本文首先对教育游戏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然后总结了设计原则和开发模式,最后对具体的游戏设计进行了介绍和指导。
篇6: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
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
摘要:现代教学把语文教学分为认知与情感两大领域,但在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囿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所讲的东西规定为学生的规范,不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创造欲,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讲的位置,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从融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四个方面对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情感教育作用 意义
情感教育是旨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产生主观体验促进其感情变化。换言之,情感因素不仅对学习过程起着推动、强化、导向、维持和调节作用,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挥,还对学生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优良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情感教育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有着很大的实效性,增强学生追求知识永不懈怠的耐力,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从不同的角度,对情感教育的内容、方式、步骤进行了探究。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教师应当爱学生,忠于教职。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种爱生忠诲,任劳任怨的精神,就是一个老师应当具有的情感素质。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从人道主义出发,要求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按照儿童的天性去进行教育,教育要适应自然,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培养儿童善良的感情、意志和判断。这就明确指出了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目的——培养儿童的良好品质和技能。热爱学生的方式方法方面,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进行教育,首先要关切地,深思熟虑地,谨慎小心地触及青年人的心灵。”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要注意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现代教育学更加强调情感教育在教学当中的位置,将情感教育提到搞好师生互动关系的高度来论述:教师要对学生热情关怀,严格要求,竭尽全力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教师关怀,爱护学生,会使学生受到鼓励会更加尊敬教师,热爱学习;对学生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情,持之以恒。”——既概括了情感教育的过程,又指明了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
人类文化发展史中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情感教育的资源。今天,科学技术正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认识领域的新观念,新学说层出不穷,对人才的需求愈益广阔而严格,依靠自己学习,终身学习成为适应社会变化的制胜法宝,情感教育理论的创新,深入提高,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现代教学论把教学划分为两个领域:一是以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认知领域;一是以热爱学科学习,以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情感领域。这就一改我国教学体制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注意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忽视或轻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片面性。这是新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传统情感教育理论的开拓和深化。
笔者从事小学教学教育多年,不仅从理论上花大力气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情感教育方面的论述和思想,而且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身体力行,切实探索情感教育的路子,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对情感教育在教学当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体会和领悟。
一、情感教育可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接受教师教育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正常的教学秩序,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学生是接受知识,塑造品格的初始阶段,好奇心,敏感心较为强烈,想象力相当丰富,而求知的'心灵犹如一颗稚嫩的小草,来不得些许风霜侵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以朋友谈话的方式传授知识,可克服其畏惧的心理,增强其好奇心,求知欲及想象力,就可以对教师的一言一行印之于脑,贯之于行,乐于接受教育,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大增强,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十分融洽。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向全体或个别学生进行教育时,要以真情实感对待他们,即使他们以冷漠的表情,冰冷的心对待老师的帮助,教师也要以春天般的温暖,夏天般的炽热,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逐渐融化其冰冷的心使其在知识和品格的发展上打好基础。
二、情感教育能促使学生树立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稳定学习情绪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要求。”从教师这一方面而言,其精神状态,情绪波动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心情愉快,轻松舒畅,情绪状态较佳的情况下,其个人固有的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会得到自然,准确,流畅的展现;就学生这一方面来说,教师和颜悦色的叙说,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欢愉的种子;而教师手把手,面对面的悉心指点,又对学生能够学会知识产生自信力;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绩的鼓励,还可产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力;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的耐心疏导,悉心纠正往往又可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对于这种师生双向互动,现代作家冰心形象地比喻说:“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可爱,同样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要让学生身上布满阳光,教师心中应有一轮太阳。”这是颇有见地的。
三、情感教育可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第一位老师。实际教学当中,确切的说,教师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媒介和桥梁作用。这个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而兴趣的产生往往通过情绪与情感对师生的智力活动施加影响的。如果师生关系好,教师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也对教师的授课活动从一开始就会产生兴趣,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传递鼓励、信任的情感信息,学生接受教育就有了肯定情感的体验,就会在情景交融中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学生不仅接受了知识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和体验,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积极情感的回报,会更深沉地热爱教师,尊敬教师,把教师当作自己崇拜的偶像。这时便会产生情感迁移的现象,即由爱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叫:“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美国心理学家莫维尔认为:情绪是智慧的高级组织者,能够对认知过程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情绪对智力活动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的活动,沮丧愤怒的情绪则不利于智力活动。一言以蔽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四、情感教育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为进一步形成科学素养打好良好基础
从学生成长的长远利益考虑,现代教学理论将教师的价值取向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强调指出:教师教学的价值观对学科教学的认识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又强调:教师教学要真正走出纯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注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杜绝应试教育。科学素养的形成,应当及早抓起。小学教育恰恰是科学家素养培育的起步阶段,而这个起步阶段对小学儿童来说是丰富多彩,充满了“别有天地”的无穷魅力的。《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论及小学儿童心理特征时谈到:“
(1)小学儿童是幼稚的,即便是小学高年级儿童也会提出一些令成人可笑的问题;
(2)小学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不会向别人掩饰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而且喜怒哀乐都溢于言表;
(3)小学儿童是好动的,喜欢东摸摸,西碰碰;
(4)小学儿童是好奇的,见到一件新东西,就想用手摸摸,听到外面有奇怪的响声,就想出去看看,手上有了玩具就想拆开瞧瞧;
(5)小学儿童是喜欢模仿的,成人的动作方式,他们一学就会,影视的角色特征,他们跟着学样,社会上的流行的时髦语言,他们也会朗朗上口的;
(6)小学儿童做事是喜欢成功的,即使做得很不成样,只要成人认真地称赞几句,他们就会非常高兴,干得更得劲。”这一全面而精确的论述,对于教育儿童科学素养形成方面的起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提醒教师,儿童身上有着科学素养形成的纯粹因素,万万不可轻视。这就要求教师基于“每一个儿童都是可造之材”的认识,以温暖如春的语言,以平心静气的态度,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感,以积极乐观的热情,激发和强化学生内心深处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注意觉察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触摸学生感情的脉搏,对症下药,清除其心理障碍,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哪怕是在学习上提出一些奇谈怪论,也不应讥笑、嘲讽,遏制学习活动。尤其对差生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回答对就及时表扬,使差生感受到在老师心目中有一定位置,布置作业也可难度小点,平时不能要求过高,生活方面也要对差生充满爱心,帮助他们解决些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因自己学习差而歧视他,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小学教育要从教师教学正确的价值取向着手,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不仅在知识传授方面本着一颗热爱之心,没有对优生的偏爱,没有对差生的厌弃,而且在生活及其他活动中献出爱心,没有被忽视冷落的学生,这样就会激励起全面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求知欲,为将来形成科学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教学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树立教师教学的正确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恒心,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及他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2]、《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篇7:简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简谈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教育部在午制定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2001:4)《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强调凸显了阅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儿童文学教学的日的是让小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以促进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素质培养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发挥着小可替代的作用。
1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1.1儿童文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特殊的门类,与成人文学一样,也是反应刹一会现实生活的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丰富信息,小仅仅有作家童午的记忆,也囊括了民族文化、历史知识、刹一会形态、文化传统等等小学生们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在得到愉快的精神享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吸纳了人类文化精髓、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小学生在阅读中,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生活的了解,从而完成了从单纯的“享乐”到“学习”这-转变过程。
1.2儿童文学对于小学生精神构建的重要性
别林斯基曾指出,“儿童读物的宗旨应当说小单是让儿童有事可做和防庄儿童沾染上某种恶习和小良的倾向,而且更重要的是,发扬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人类精神的各种因素—发扬他们的博爱感和对无尽事物的感觉”(别林斯基,1983:7)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传达的是“以善为本”,颂扬的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勤劳、勇敢、诚信、小畏困难、宽容等这对于提升儿童的思想境界、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也促使小学生塑成健全的人格另外,培养小学生们对于美的理解、欣赏和创造能力,也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日的小学生处于个性的形成时期,有很强的可塑性,儿童文学作品对小学生个性和性格的塑造会产生小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1.3儿童文学对于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是儿童启蒙教育的关键,小学语文教育小仅要教会孩字子们读书识字,还要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道德意识的'教育,更是承担了引导小学生汲取人类文化精髓、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质的任务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在于其基本受众是儿童,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并能被儿童认可及接受小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小仅获得了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更能掌握基本的汉字和语法知识,汲取充盈的语言养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这种快乐阅读、轻松阅读、自觉阅读、主动阅读,十分有利于儿童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2儿童文学的教学方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儿童文学是指以3至16,17岁的儿童为阅读对象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是两代人进行精神对话和文化传递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现1U:刹一会对民族未来一代进行文化设计和文化规范的艺术整合 (王泉根,:555 )因此,儿童文学教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来采用合适的教学力法。
2.1课堂阅读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以儿童为本位,包含了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自读课(朗读、默读、速读)、教师讲读课等力式,使用适当的技巧去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阅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作品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小一致时,个体就会产生‘凉讶’、‘疑问’、‘迷惑’和‘矛后’心理,从而激发个体去探究”(董奇,1993: 77)当学生们在阅读和讨论中,相互学习,进行反思,学生们才能形成真正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2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小受课堂教学的约束,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小学生由于其知识结构和文化视野的}S}制,难以独立、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于此同时,小学生午纪较小,生理、心理发展尚小成熟,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详细具体的指导,包括推荐读物、制定阅读计划、检查阅读效果等当然,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同午级孩子的具体特点推荐合适的书日,阅读计划的制定以及检查的力式也应有所小同对于低午级的孩子可以推荐趣味性较强的绘本,阅读内容应浅显,篇幅小宜过长,检查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对于高午级的孩子可以推荐篇幅较长、内容更加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敏感性,自然地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与此同时,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丰富阅读活动,比如朗诵会、课本剧表演、亲子游戏活动等等小学生情感丰富,会用所有的感官从外界获得乐趣、积累经验因此,通过富有游戏精神和趣味的力法解读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而_对促成小学语文教学日标的实现起到积极作用。
3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3.1儿童文学是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补充
中国的现代儿童文学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小仅如此,“从一开始,对儿童文学的研究就和对学校教育问题的探讨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赵静,:29)因此,从儿童文学的产生伊始,儿童文学就和小学语文教育相依相存,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种补充。
3.2小学语文教育促进了儿童文学的发展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教材进行了多次改编,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的需要推动了儿童文学的创作日前,新编语文教材课文的选文中,儿童文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也促进了儿童文学的空前繁荣。
4结论
篇8:创业校友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创业校友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一、创业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一)创业教育的意义
1.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以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基础的。高等学校只有培养出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
2.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但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困难很多,尤为突出的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创业教育就是要改变“等、靠、要”的就业依附心理,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竞争者,而且是新型岗位的创造者。
3.适应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面对每年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国家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热点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顺利发展就必须更新高等教育思想,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为导向,以实施创业教育为载体,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以适应高等学校就业制度改革与社会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需要。
4.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的情况下,为了获取更多就业机会,大学生在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学习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要注意加强创业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去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而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
(二)实施创业教育的要求
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创业服务保障、创业课程开发、创业实践基地建立和师资队伍建设。
1.创业服务保障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应当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鼓励和肯定,同时,相关部门保证大学生创业初期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在创业成功之后在法律上给予保障。
2.创业课程开发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和实践技能等四个部分,目的在于培养创业精神、了解创业规律,掌握创业方法、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3.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只有创造一个现实的创业环境,让学生在该环境中去摸索、去实践,才有可能为他们创造积累创业经验的机会。
4.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来源应当多元化,由于创业教育跨越学科多、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的体验多于概念规则的讲授。因此,创业教育的师资不仅要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
二、创业校友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一)创业校友可以促进创业知识的普及
创业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涵盖面广,包括产品分析、技术分析、服务项目介绍、公司管理、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营销战略、财务分析、风险分析、风险资本的撤出、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创业计划书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创业知识基本涵盖工科、理科、文科等方面的知识,高校的老师基本上是对某一方面研究比较深入,对于创业知识涉及的学科门类如此之多,高校教师难以很好地承担。高校的创业校友在社会上工作多年,在一个行业或者领域已经十分熟悉,很多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专家,他们对于创业知识涉及的方方面面十分熟悉。创业校友来源广泛,涉及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零售业以及批发业等领域,创业校友的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初创到成熟,涉及创业知识方方面面的理论和实践。创业校友本身就是创业知识的最好教材。学校可以邀请创业校友回母校开展创业知识方面的普及和创业理念的传播,比如成立创业教育中心,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创业教育导师,举办大学生创业教育报告和讲座,担任大学生创业类比赛的评委和指导老师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创业型高级人才。
(二)创业校友可以促进创业经验的交流
创业经验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校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从事创业活动,是一个崭新的学习过程。绝大多数的学生之前没有创业经验,也往往对创业的风险估计不足,因而大学生创业容易失败。据统计,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仅为2%~3%。校友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在商业社会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作为具有实战经验的优秀校友比学校教师具有更大的优势,他们的宝贵经验对于初创企业或者有志于创业的同学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讲坛和创业经验交流会、创业培训班等方式,使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创业培训班是高校普及创业知识、交流创业经验、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和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方式。培训的主要内容可以是:素质拓展训练、创业者基本素质、创业机会辨识和判断、创办企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创业挫折面对及心态调整、创业案例分享、参观中小创业型企业和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等。优秀校友作为具有实战经验的创业人才、成功的企业家,聘请他们作为创业教育导师,可以促进创业经验的交流。培训班学员要按照学校的安排,通过校内外老师特别是优秀校友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创业校友有助于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创业实践基地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的创业教育虽然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教材体系,但还是比较偏向纸上谈兵,教师基本没有经验,学校也没有可供创业实践的场所。模拟创业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训练,可以让大学生比较真实地感觉到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想到的问题以及可能会采取的解决策略。校友恰恰可以弥补这种创业基地缺乏的不足。许多成功的创业校友本身就是做风险投资公司的,许多创业校友本身对大学生创业非常支持。高校可以与创业校友或者创业校友企业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加速院校教育科研技术服务与社会资本对接、促进和培育新型人才的就业发展和弘扬企业回馈教育服务社会的企业精神。通过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运作,可以联合成立大学生创业培训中心,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投资培训工作,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才,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为高校创业教师提供实践和挂职机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创业校友可以到学校挂职,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分级引导、孵化、培育在校师生和毕业校友科研转化和商业项目,加速知识成果价值转化;可以开展创业主题活动,深化合作成果,包括开发优质创业项目数据库、建立优秀青年创业投资人才储备库,资助奖励常年化创业项目竞赛、举办创业讲堂,升格培训中心为高校人才就业辅导基地等。
(四)创业校友可以提供和评价创业项目
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创业项目、执行团队和开办资金。创业项目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好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说项目具有很强的技术支撑、项目的目标市场明确、项目的市场调查很充分、潜在的需求具有现实性、项目的注册资本具有可行性、项目预期的利润十分可观、项目的风险控制设计得比较合理、项目的计划书考虑得周到、项目的执行团队具有很强的能力等等。优秀的创业项目从哪里来,如何客观地评价创业项目,创业校友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创业校友经过长期的商业历练,在他们创业之前,一样面临过创业项目的选择,在他们创业成功之后,对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有了更多更可靠的把握。因此,一方面,创业校友可以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评价,担任大学生创业类比赛的.评委或者指导老师,指出项目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指导大学生在什么样的时间点和什么样的方式切入市场,可以跟踪指导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地进行辅导和纠偏;另一方面,创业校友由于长期形成的商业敏感,本身他们有很多具有可行性的项目和创业想法。作为创业想法和商业机会的提供者,校友们的这些项目可供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选择和深入进行调查,从而形成可操作性较强的创业项目。
(五)创业校友有助于创业资金的提供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刚参加工作或者还在校,本身还没有经济来源,他们的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亲戚朋友的借款。亲戚朋友对大学生创业将信将疑,即使愿意支持大学生创业,也往往只是一部分的,资金不足是成为限制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募集资金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高校可以依托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成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简称“创投基金”)。“创投基金”旨在弘扬学校创新教学宗旨,支持在校大学生、教师、毕业校友进行创业科研和创业实践。“创投基金”可以由优秀校友、风险投资公司与高校共同设立基金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搭建社会资本和高等教育资源双向对接的创新平台。“创投基金”可以设立评审委员会、校方联络处和扶持培育基地三大主体。评审委员会作为基金的管理委员会,承担基金募集、审批、管理、运营工作,评委会由创业校友企业代表和高校相关老师共同组成。校方联络处承担基金项目的收集、筛选、报批、对接工作,是评审会的常设执行机构。扶持培育基地承担初审项目市场调研、项目指导、团队培训、进展汇报、投资审议等工作。项目的申报审批情况,可以分为初审立项调研、二审孵化实施、三审战略引资三个阶段,以此保证创业资金的有效安全提供。在初审立项阶段,由评审会认定,予以部分金额作为市场调研专项经费。在二审孵化阶段,指定部分专家进行项目指导、团队培训、实施辅助、运营监理,予以部分金额作为种子资金,按资金需求报告书论证后,分期拨付。经过前面两个阶段后,到了三审引资阶段。孵化项目在获得种子资金注入,运营至盈利平衡点,并被评审会认定有较好发展市场前景和良好运营竞争优势,则根据项目或运营实体的发展目标需求,引入投资,加速项目和企业发展。
三、结论
高校创业教育对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创业校友是校友中从事企业工作,担任企业重要职务或者创办企业,为社会和个人创造价值和财富的社会优秀群体。创业校友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可以促进创业知识的普及,可以促进创业经验的交流,有助于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可以提供和评价创业项目以及有助于创业资金的提供。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创业校友的作用。
篇9:礼仪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礼仪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所以要从幼儿抓起,从小就加强礼仪的培养,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重礼仪的合格接班人。幼儿时期是孩子不断学习模仿外界大人言行举止的时期,这一阶段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我国要在幼儿教育中加大对礼仪教育的关注度。下面就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谈谈以下观点。
一、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美德
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人的美德,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我们熟知的一个个典故,例如“孔融让梨”“卧冰求鲤”“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其中的人物有的'懂谦让,有的孝顺,有的是知恩图报。我们应该通过对故事的讲解,培养幼儿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白礼仪的含义,告诉幼儿人性的真善美。作为幼儿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些美德落实在我们自己身上,并坚持一代一代传下去。
二、增强幼儿的交际能力
作为交流、交往的纽带和桥梁,礼仪是幼儿时期不可或缺的教育。幼儿只有在懂礼仪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与同龄人或者长辈交流沟通。缺乏礼仪,会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分降低,这不利于和他人的友好相处。孔子曾有句关于礼仪的名言:“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学习礼仪礼貌,就很难有立身之处,由此可见礼仪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引导幼儿在特定环境应该具备怎样的言行举止,什么样的礼仪表达是正确的,只有我们尊重他人才会受到他人尊重和欢迎,培养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受到良好的礼仪教育同样可以减少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小皇帝、小公主现象,幼儿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他人,这将更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很多研究表明,一些青少年误入歧途,其原因与他们小时候的教育分不开。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很好地改正恶习最终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礼仪的培养,让孩子从小就明理、懂礼、感恩、善良等,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最关键的基础。根据前文所讲的有关礼仪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不难发现,礼仪教育不仅关乎我国传统美德的传承发扬问题,更对幼儿本身交际生存以及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国应该注重幼儿的礼仪教育,为孩子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篇10: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一、德育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含有道德教育内容,还提供审美情感,因而对客观和达成道德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促使人形成特定阶级、集团所需要的政治意志、特定社会所设定的法制、道德等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人格修养、行为规范等行动教育。艺术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有其一致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伦理结构,而艺术教育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
在所有的教育形态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性最强,它所包含的内容,用康德的话说,属于“实践理性”,而理性对于受教育者,则具有强制或半强制性质,具有律定个体的理性迫力,就其本质内涵或总体而言,它是一种刚性教育,与它相比,艺术教育却是一种柔性教育。它作为一种价值事实,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马克思语),美使主体产生“直观自身”的愉悦,它给予人的心灵自由如黑格尔所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一个审美的人,在令人沉醉、令人激动、令人神往的美面前,是不需要通过意志来观照的,例如,我们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心理油然而生的激动、仰慕、崇敬的情感体验是不需要任何人来说教、强制灌输的,艺术教育重在“以情动人”,它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奠定深厚的情感基础,以情感为中介,使外在的“他律”(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律”(成为人自身内心的要求),使人的主体目的性符合于最高的善,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厌恶丑。从而趋向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高尚。
艺术教育中含有大量的德育内容。以艺术为媒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形象性、愉悦性、感染力都将大于改善思想道德教育抽象说教的形式,提高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艺术教育是积极活跃。令人喜欢接受的形式,它能够大大消除思想道德教育的概念化对接受者造成的障碍。艺术教育将思想道德中的说理进行了优势移植、使抽象道理的灌输被蕴含着深厚情感的形象化教育手段所代替,从而有效地唤起受教育者的同步感受,导致他们心理意象的明朗化,收到道德素质的效果,而艺术教育所使用的形式是自由的,又克服了道德教育的强制性,更易于激发受教育者理解的积极性。
二、智育与艺术教育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它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加工、储存大量信息,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要求。现代心理学揭示了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心理学研究还表明,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痛苦、惧怕和愤怒等情绪不利于该活动;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为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而艺术教育侧重于形象性,情感性体验,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美感。这种美感必然有利于他们的感知,活跃他们的思维。这时美感成了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它强化着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和活动,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为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
艺术教育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对右脑的开发上,有一份关于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的调查资料,认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具有立足于本职工作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并认为“创造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大家知道,人的创造力主要靠人的大脑。“左脑负责理解文字、语言以及数字计算,它把复杂的事物分成单纯的要素,然后再进行有条不紊的综合概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思维。右脑则负责认识空间、图形、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观赏自然风景、欣赏音乐、舞蹈、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就是所谓形象思维。”右脑是想象的大本营,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才思是否敏捷,关键在于右脑的开发程度。
在开发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艺术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艺术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来进行教育,使人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直接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展开联想和想象,伴随着情感体验,进行品味和理解,从而得到审美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
三、体育与艺术教育
学校体育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人的体质结构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基础,体质结构的改善直接影响和促进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质、体能教育使大脑发育更完善,感官能力增强,它不断发展着心理的生理基础,而艺术教育在这生理基础上,完善着审美心理结构,促成理性人性的实现。
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通过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健美的形式本身就是增强体质、体能的重要方面,古人有“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的说法,正是看到了美的形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质、体能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而美的形式的建立,离不开对美的工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对其有意的追求。——这“有意”就涉及到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标准等。一句话,审美修养提高了,不可帮助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的形式。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艺术教育中所蕴含的那种崇高,悲壮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那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品质,富有活力的生命追求,健康体魄,毫无疑问会为受教者从事身体素质的培养带来激励,也会为身体素质教育提供一种形象参照。而艺术教育所提供的审美自由精神和超越境界的培育,会有助于体魄自由强劲发展,艺术教育中艺术和审美操作与审美创造,直接影响身体素质,使体质更趋于完善,使行动、坐姿、步伐、走势,都洋溢着一种美感,显示一种教养、一种精神的文明。如艺术化了的各种体育运动,艺术体操、剑术、太极拳、芭蕾等,都已经使两种教育的内容有所融合。
四、美育与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客观和落实审美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中的教育是不能与艺术教育相比的。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主要依靠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发挥。
艺术教育所给予审美素质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心理层面,培养一种自由把握和创造形式的能力:二是精神层面,培养一种超越精神与情怀。这两层关系到性情塑造、人性建构、心灵、文化心理建构等。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审美素质的培养、建构是极为重要的。
五、劳动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
劳动素质教育一般包括劳动精神态度、劳动知识技能、劳动操作技术方法的培养,这主要依靠劳动教育来完成。但艺术教育也可以为劳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艺术教育中总蕴含着有关劳动精神品质、劳动知识技能及劳动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受教育者可以从艺术教育中接受这方面的观念、知识、经验,为劳动素质打下某种知识、观念基础,掌握某种艺术技巧方法融合贯通,促进劳动技能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多元综合的教育形式,它关注、涉及每一单项教育形式,可以为任何一种素质教育提供支持。它的目标是综合多元教育因素走向素质教育目标的总体。艺术教育自身不能完成这一目标,它要靠德、智、体、美、劳等教育通力合作,而艺术恰恰在这种合作中起着一种支援、联通、融合的作用。这种多元综合性是艺术教育所独有的。
篇11:展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1数学教学中的展示方式
现如今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按照展示过程形式可以将展示教学方法分为口头书面、实物模型等三种。
①口头展示。就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简洁、流利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或观点,一般适合在概念现象描述的教学内容中使用。
②书面展示,就是指学生在黑板上通过板书的形式将自己的解题方法展示给其他人,一般适合在证明、推理等教学内容中使用。
③实物模型展示,就是指利用实物展示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相关知识,一般可以用几何教学内容中。
篇12:展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很难,因此往往会对数学失去兴趣。但事实上,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数学就会是一门趣味性学科。在此过程中,展示教学法能够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讲,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展示”教学能够起到以下几方面作用:
2.1展示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并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即使教师满怀热情,也很难带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将展示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则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一现状。例如在“因式分解”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书面展示或口头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一来,学生处在了教学主体地位,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不但会集中注意力,而且会积极钻研,并与同学讨论合作,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课堂氛围更为活跃,教学效率也会更高。
2.2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开阔思路。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开阔的思路,避免生搬硬套和钻牛角尖。在教学中通过展示,可以让学生巩固自身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帮助其他未掌握该知识的同学更好的理解,从而使整个班级的基础知识都得到夯实。若展示的学生出现了错误,经过教师指正后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警示其他学生避免犯同类措施,这也有利于整个班级学习水平的提升。另外,对于某些数学题目来讲,教师的解题思路往往会被习惯束缚,解题方法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思路的开阔。而通过展示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解题突破口,这样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其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快速解题能力。
2.3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新课改的标准中要求初中数学应该重视讨论,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这一要求在展示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来交换不同的解题思路,互相启发,互相合作,从而更快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另外,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奥秘的探索兴趣,使其能够持有怀疑态度进行学习,对于展示过程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自己的见解,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3展示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科学分组。科学分组是落实小组讨论有效性的前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创设快乐有趣的情绪氛围,有利于学生和谐有效的讨论,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这里的科学分组包括合理安排小组人数、精心搭配小组成员、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及时进行组员调整、灵活选择分组方式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分组的合理性。
3.2自主预习。预习是精彩展示的关键。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一般分为三类:课前预习,阶段性预习,假期预习。其中课前预习最为关键。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强化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初步自主探索,带着问题上课,这有利于展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3有效讨论。课堂讨论组织和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精彩展示。展示课堂活动中的'课堂讨论应该按照目的性、启发性、适度性、兴趣性、循序渐进、全面性、发展性等原则进行组织设计,并且要保证讨论时间充足,不能只留于形式,片面追求讨论的次数,而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分析、讨论、说说思考的过程和依据,还要让学生质疑问难,各抒己见,真正起到课堂讨论应有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作用。
3.4高效展示。展示的内容展示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为展示而展示。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展示的准备与表达的过程中。展示的准备指学生对学案的预习和解答;展示的表达,指学生基于已有认知和能力,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规律、技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做一个题,会一类题的目的。展示要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就要做到简单的、机械重复的不展示,没有代表性的不展示,不是挖掘教材内涵的不展示。另外,适合展示的课型展示可以在各种课型使用,若内容较多较难,可以多用几节课展示,视情况而定,灵活运用,多元化,动态化,不能照抄照搬,新课改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完成教材的内容。
4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展示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展示交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探究成果的平台,通过交流达到认知,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