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如果这14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相关的文章。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柴蔚华

(太原市成成中学)

“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懂得这一道理。把课堂的有效性充分融入教学中,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高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化学课堂有效的前提

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学生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如何激发兴趣呢?

1.课上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推进剂,适当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期待、困惑和亢奋的心理状态,这样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习动力。

2.课上创设“导入情境”

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真实的课堂导入情境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对整节课的学习起到引导和定向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并且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自然学科,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创设良好的课堂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充满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获取,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上设计兴趣实验

化学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法宝”,那么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就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工夫,多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产生兴趣,从而使化学课堂教学有效。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这样不仅能直观地说明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些实验仅仅停留在课本基础上还不够,对其可以进行拓展、延伸,灵活变通各种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效果会更佳。

二、“促进课堂互动”是化学课堂有效的保证

“互动”不仅是达到“以学生为本”这一目的的重要方法,也是使化学课堂有效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课堂上可以多给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在讨论和辩论时,让学生据理力争,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相互交流中启迪思想、发展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质疑,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之个性得到释放,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三、“具体的课堂评价”是化学课堂有效的根本

化学课堂评价是对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错误,不对其求全责备、讽刺、挖苦,先肯定他正确的部分或态度,然后非常中肯地指出哪一内容有问题,并及时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这样的评价使学生更清晰地明确改进的方法、方向;若回答正确,也要帮助学生分析正确的原因,是学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还是紧扣概念、原理进行判断,抑或是抓住了背景中的关键词思考得出。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要抓住这一机会及时肯定鼓励,可用“你太有才了、你真厉害、简直就是一个小化学家、我喜欢、你的眼睛有如闪烁着智慧的小星星”等诙谐幽默的语言。这样的`语言评价才有效,这样的化学课堂教学才更有效。

从学生的人生发展来说,我个人认为除了从三维目标评价外,应该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探究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才更为有效。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把学到的知识利用到实际当中,那教育成功了,教育的目标最终也就达到了,学是为了用。

四、优化教学设计是化学课堂有效的关键

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在课堂设计优化上的多下工夫,才能使课堂有效。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较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优化教学目标,使其具体明确且恰当;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培养能力;优化课堂演示实验,使学习知识和训练能力有效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的板书,使其在揭示知识重点、难点的同时,弥补语言难以表达的不足。

五、转变教学行为是化学课堂有效的条件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积极投身教改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化学课堂有效。(1)要实现“以教材教为中心”转向“以生活知识为中心”,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2)要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3)要实现“以统一教学模式为主”转向“以个性化教学为主”,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探索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实验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也可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等。

在教学中适时使用多媒体,不仅适应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使化学课堂上的“不可见变可见”,如,做不纯氢气爆炸的实验、从微观方面以动画的形式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等,在这里,化学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相互结合,教学效果达到了,课堂教学有效了。

此外,要想使课堂教学有效,还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学生的交流相对安静,学生集中精神会倾听的学习习惯也尤为重要。中国家庭教育第一人董靖宇博士讲道:“上课听讲就像司机开车,丝毫不能走神,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句话足以说明课堂的有效性离不开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有效,主阵地在课堂,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但只要你深入学生心里,关注学生主体,注重课堂设计,更新教学方法等,一定会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篇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论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化学论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论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

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篇3:如何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论文

如何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论文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人才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教育已经由过去培养“知识型”,逐渐变成“能力型”的人才培养。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认为应该优化课堂教学,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任务一定要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如何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乐学、好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组织课堂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般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何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教学知识、语言双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就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有度的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

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必要时可使用投影或小黑板,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教学,更加形象直观。

三、结合课程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对于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比如学习化合价时,学生反映枯燥难记,这时可以总结一些顺口溜如:一价氟氢钠钾银,二价氧钙钡V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金属铝和金等,学生记忆方便又深刻,学习劲头足。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四、重视探究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化学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的科学,善于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寻找探究性问题,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在化学教学中,选取一些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问题相近的内容作为探究的方向,可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4:初中化学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构建论文

初中化学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构建论文

探讨式学习进入课堂的模式是随新课程的改革应运而生的,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课堂中引入探讨式学习的方式,使之与接受式学习的方式互补,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不再是台前教师讲、桌后学生听,而是要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探讨式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课堂是教与学的“主战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加强对探讨式学习进入课堂模式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探讨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探讨式课堂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模式。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它使学生由“坐”着学科学,变为“做”着学科学。因此在新课标中,它既是理念,又是目标,还是内容。它是新课标中的一个亮点。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知识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课程目标分成三个方面:(1)知识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第一点就是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此外探究学习还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究其原因是探究学习还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1)探究的需要;(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3)获得认可与欣赏需要;(4)承担责任的需要。所以科学探究的引入是尊重学生需要的必然产物。

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沿着特定的教科书轨迹行进,这样必然要求教师不能再做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焕发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持久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终身学的愿望和能力。

二、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特征

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它应随着选题内容、研究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它应随着学校设施与教学资源的变化而变化;它应随着学生年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管选择何种学习过程,关于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教学的模式都应具有共同的和基本的过程。

从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供了学习情境素材和案例,为教师给学生设置问题背景,提供丰富信息。从而有利于教师设计出引人入胜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究过程。通过问题或设计任务,使学生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从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是课堂探究过程的起点。

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或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对事实和证据进行解释,进而获得结论。由此可以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除此之外,探究活动也可以是制作作品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只有通过交流,认识才能发展。没有交流,认识就是“一潭死水”,止步不前。如果合作是探究过程的催化剂,那么交流就是探究过程的调整剂。通过交流,不断涌现问题;通过交流,不断调整探究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探究,不断的检验和修正解释和结论。因此交流在探究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的特征有三点:1、从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或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

三、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实例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发生变化吗?

提出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变化?

作出假设

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对“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改变”的问题,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1)增大;(2)减少;(3)不变。

制定计划

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可由同学们自行设计,老师指导修改;或由老师设计,同学们讨论。

实验探究

确定方案后,设计表格,填入预测结果、实验结果和有关的说明。然后分组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1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内容 和步骤 预测结果 观察到 的现象 实际结果 结论(分 析与评价)

取一小截蜡烛粘在一小块木板上,将小木板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砝码使天平平衡。点燃蜡烛,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然后完成下表:探究实验2

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稀硫酸铜溶液,取一根铁钉用砂纸擦去铁锈,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w1。

把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w2。比较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将相关事项填在设计的表格内。

解释与交流

学生对上述实验,可能产生如下的想法: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所造成的”;

“铁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不变,因为反应中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又没有气体生成”;

“研究蜡烛燃烧反应的质量变化,应将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一起称量”;

“如果把蜡烛放在一个集气瓶中点燃,塞上塞子再称量,质量可能就不变了”;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反应前后物质质量肯定不会发生变化”;

………

在师生充分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并完成有关实验。

得出结论

通过探究,学生得出了“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的结论。

[教学特点] 注重交流,实验探究

[简要评述] 关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教师没有循规蹈矩地按传统方式教学,而是另辟蹊径,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探究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新颖独特,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为学生创造了被尊重的氛围,不管成功与否,都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注重评价学生的过程。在学生实验的前后,教师设计两次学生交流。实验前学生交流,既能使学生了解各组的实验目的,同时每组又能听取其他组对自己实验合理性的评判。实验后的交流体现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不仅表达清楚了本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而且还提出了实验中的问题。这样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意义,学生的实验同样精彩。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同学相互配合,非常投入,实验进行得井井有条。有了精彩的实验,就有了精彩的交流。注重交流,实验探究是本实例的特点。

四、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的基本过程

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包括九个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

学生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可以是:(1)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2)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3)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求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猜想与假设

学生能够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或假设;并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做初步论证。

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是在老师指导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定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所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并且不断培养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表达与交流

通过实践发现,在实施计划之前,表达与交流这一步必不可少。因为课堂时间短,但要完成一定量的学习内容,假如没有交流这步,教师不知学生所为,学生不知教师所想,势必造成教与学的盲目性,从而无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教师与学生才会朝着共同的方向去努力。由此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会不会使探究的成分减弱?因此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多做组间交流,自己不做过分的剪切,这样就不会减弱探究的成分,同时能了解学生将实施的方案。

实施探究

实施探究最重要的是进行实验的方式。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通力合作,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并在此基础上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以给予技术上的支持。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或者是制作成品的过程。

收集证据

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能够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学生要学会运用调查、查资料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证意识。

解释与结论

学生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的分类。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表达与交流

学生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达探究的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在交流结果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目的是使学生始终不偏离学习主题。在与他人交流讨论时,要求学生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反思与评价

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在课堂探究活动,上述9个基本过程不一定都有,但是与其特征相适应的基本过程,如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表达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探究程序的不同,探究课题的不同,实施研究时所用手段的不同,形成的成果所用方式的不同,表达与交流的形式的不同,因此在具体实施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的模式时,有更为具体的小模式群。例如:

1. 问题——设计方案——实验——表达与交流——反思

2. 问题——设计方案——表达与交流——实验——表达与交流——评价

3. 问题——原理——制作——表达与交流——评价

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在具体实施时,每一个具体的过程都可以总结出一个子模式,都有其特有的过程,但是不管其千变万化,归根结底其基本特征应该是一样的。在应用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时,根据模式变换原理,还可以演化出更多的具体模式;根据模式孕育原理,不断发展其内容;根据模式包容原理,要形成整体结构的模式,才有强大功能。

五、探讨式课堂教学的模式的简要表述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施探究、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反思与评价等基本过程。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白月桥著,《素质教育课程构件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查有良著,《教育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

阎承利著,《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文 章来

篇5: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探讨论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占据了整个课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了。所以,要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我们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要依据学科特点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化学教学;优化策略;多媒体

一、优化备课方案

优化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把握教材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所学知识与学生年龄特点、已掌握的知识水平之间的关系,考虑如何把握教材的重点、怎样突破难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怎样导入新课,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怎样指导学法,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怎样让学生来展示自己,达标检测怎样设计等每个环节都要认真考虑。备教材要“懂、透、化”。“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才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优化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要立足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教师要对化学知识的脉络把握好,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出学生理解偏差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基本知识,而且避免认知上的盲区,另外,在提问教学中应当贯彻寓教于乐的理念。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如何设置更有趣的情境,如何使用更加轻松诙谐的语言表述,或者是如何将问题与学生感兴趣的点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同时,简单性问题的答案比较确定,学生一般回答比较简单;对于开放性问题,每个学生表达的观点不同,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不同,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这样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可以回答的问题,不会出现学习积极性受挫的情况,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中。当然,课堂提问应该还要合理安排提问时机。比如,在不同知识点的衔接处,若是设置一些巧妙的衔接问题,可以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不会显得很生硬。另外,每节课的时长是限定的,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准备好的内容,还需要设计一些提问环节,因此提问的重点需要突出。教师应当用重点将课堂教学串联起来,并在难以理解的地方设计问题,检验学生是否真正了解,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所教授的知识。

三、优化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与其他科目的不同在于实验的重要性。实验在化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实验可以解决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难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学生会加深对实验的印象和理解,更有效地掌握学习要点。一般来说,科学观察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对于实验的观察可以发现实验中的现象,为进行创新奠定基础。良好的观察习惯、敏锐的观察力能够让学生对于所观察的现象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继而进行探讨,这样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创新。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积极探索优化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平时的学习情况,将组内学生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要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操作员1-2人。通过角色分工,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这样,每个成员也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实践证明,通过合理分工,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实验之中,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同时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和提高。

四、优化多媒体技术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用直观形象的课件模拟化学物质的生成原理和反应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化学教育更显得抽象,不易理解,化学物的生成过程是原子、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这些微观粒子在实际生活中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向学生灌输这些知识时,教师描述起来比较困难,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吃力。我们可以应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动画课件、用动画的方式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来直观、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原子、分子这些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这种图文并茂、影音结合的表现方法能够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感知性,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以辅助化学实验教学,但是有很多实验是无法完成的,如CO气体的毒性实验、硫化氢的实验等。还有的实验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产生危险。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动画演示等方式展示实验过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在实验前播放动画显示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爆炸的情境,真实而形象地反映出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这一原理的直观理解,又使学生认识到在以后做可燃性气体实验以及家中煤气泄露时要注意的事项和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戴显刚.新课程初中化学课堂优化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

[2]郭艳萍.初中化学课堂优化初探[J].成功:教育版,(22).

篇6:激发兴趣,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激发兴趣,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摘要: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极大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 增强  内动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为趣味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对提高教学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讲《二氧化碳》这节课时,我用一则小故事引入新课:意大利有一个神秘的“杀狗洞”,如果人牵着狗进入此洞中,狗就会晕倒,甚至死亡,而人却安然无恙;若人弯腰去救狗,人也会晕倒。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提出后,我故意不做声,环视教室里每一位同学,同学们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锁眉冥想,当他们把视线都转向我时,我便微笑着说:“学完这节课的知识后,大家就会揭开这个谜底。”学生们听后立即兴奋起来,对新知识的渴求溢于言表,于是在教育学之间架起例一座桥梁……通过我的讲解,学生们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这一重要性质跟神秘的“杀狗洞”有机地联系起来,谜底揭开了,新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消化。

在讲《物质的溶解》时,我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如做饭菜时,不小心把油、盐、糖、面都沾到衣服上,请同学们帮助想想办法,同学们脱口而出“洗呀!”“用什么洗?”“用水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质的溶液。”这一节课,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懂得了除去衣服上污渍的方法,学会了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等知识。

在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我变魔术般地出示一朵白色的花,(用酚酞试液浸过),再向上面喷洒一种无色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学生们很惊奇地发现:白色的`小花变红了!我望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问:为什么变红了呢?然后,我在花上面喷洒另一种无色溶液(稀盐酸),红色的小花又变成了白色,学生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我对同学们说:“别急,学完本节课你们就明白了。”这样让理论和实际更好的结合起来,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相关知识也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在学生有充分兴趣的基础上,我鼓励他们拓宽视野,分析问题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个人见解,不要说错话,即使出现不正确的意见,也要首先肯定敢于发表意见就是积极学习的表现,然后对不正确的意见进行分析,指出错误出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错误,怎样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决不能进行讽刺、挖苦,要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在化学实验中支持他们充分讨论,自己动手,大胆创新。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每个学生都寄予热情和希望。对于一时掉了队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耐心,要全面分析,注重他们的各方面表现。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成为他们最好的知心朋友,热情地关心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感觉到“我能行!”教师的责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爱学、会学,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将来学好更多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篇7: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现如今,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转变,朝着更加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的方向转变。在这种契机下,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新潮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进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初中的化学课堂上。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课上传授知识,课下知识内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提高了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的独特性。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然后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当然,课上的时间就是用来进行知识的传授,而知识的内化就要同学们利用课下的时间来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完成了这种教学模式的颠覆:课前通过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将知识自学完成,课堂中则用来在师生的帮助下完成知识的内化。这种翻转课堂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无疑大大提高了授课的效率,同时学生的成绩也逐步提升。

初中化学翻转课堂的独特性在于它通过翻转教学的流程,将知识分解的内化的难度降低了。同时,知识内化的次数也增加了,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促进了同学们的知识的获得。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引起初中化学教学过程的颠倒。相应的,课堂的环节也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同学们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学生也从学习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教学方式也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独特性,它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讲解以及内容的展示上,更多的是以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为主,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评价方式也从单一的纸质测验转变到多元化测评。

二、构建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是美国教育界最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课上教师传授知识,课下学生完成作业的固定教学模式。实际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让同学们在课下通过观看视频,对课上的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学,然后相应的,课堂上的时间就空闲下来。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上的时间处理作业以及问题。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上的教学内容录制成简短的视频,然后再发送给学生观看,由于是录制好的视频,学生在家观看学习的时候,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倒回去反复地观看。

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因为教师课上讲课速度过快或者学生上课走神而引起的课上重点的缺失问题。与此同时,对于一些重点的问题,在初中化学上占据了一定地位的化学内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机遇,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推进初中化学的教育进程。例如:“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个主题的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既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能否让同学们掌握好这个部分的知识,直接的决定了同学们以后学习化学的情况。而且,这一主题的内容也恰恰需要更多的练习进行巩固,采用翻转教学模式之后的课堂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条件。总而言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顺应潮流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为一些既需要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又需要通过不断练习进行巩固的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方便了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训练。所以,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可行的。

三、构建的步骤和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完成初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首先,需要将这一节所要讲的内容进行分割,每个知识点一组,保持组内知识点联系紧密,组间知识点联系不大的特点。比如:在“物质组成的奥秘”这个专题知识讲授的时候,每个课题有一个小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做稍微调整,最后按照组为单位进行视频的录制。接下来的第二步,当然就是视频的录制了。视频的录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视频的长度不要过长,相反视频越短越好,浓缩的才是精华,视频的长度最好在5分钟至8分钟,这样知识点能够很清晰、有条理地展现在视频中,更加便于同学们对于知识点的接受。比如:在录制“原子的构成”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视频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解释清楚什么是原子,另一方面就可以利用一个情景“水分子的分解动画”来形象地解释原子的概念,进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原子的构成。最后就是在课上的答疑解惑。教师将录制好的包含着知识点的微视频分享给学生,学生通过课下的时间观看视频来学习知识点。而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集中精力去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还有就是在课堂上做与知识点有关的练习题的时候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三个步骤,自然而然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了,对枯燥的化学重点、难点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化学成绩也就提高了。

四、结束语。

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使学习初中化学的内容变得更加轻松和有趣。翻转课堂尽管有诸多优势,但是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形式。只有正确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辅助教学的过程,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篇8: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应用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时代背景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也十分普及.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显得不可忽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声音、图像、实验过程等方面提供很大的帮助,使化学的课堂教学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在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帮助下,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把静止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把微观的教学内容宏观化.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许多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不足,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模式和方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普遍优势

1.多媒体技术应用能突破重点和难点

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因其存在科学性、研究性、抽象性等因素,导致其教学内容存在着相应的教学难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这些难点不易克服,则整个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目标也难于实现.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清除这些障碍,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粤教版《溶液》“晶体的生长”教学中,其教学难点为:利用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难点,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下载课件的基础之上,对课件进行充实和融合,配予图片和讲解,以及利用动画播放不同的方法产生晶体的实验动态过程,学生可以直观感受晶体的生长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能从视觉、听觉方面同时体会到强烈的图像和声音的刺激,从而能了解晶体产生的原理.再如,《探究水的组成》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微观地分析实验现象及结果,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水电解的动态变化过程,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观察液面下降,气泡产生的过程,从而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在实践观察中明确: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地展示水电解过程中微粒运动的变化图解,加深学生对水这种物质的理解.

2.多媒体技术应用能使微观物质具有的抽象性变得直观化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微观现象非常多.例如,分子原子的概念,原子的结构,属于微观教学内容.如果使用多媒体图形图像模拟技术,可使微观粒子运动宏观化,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加深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例如,讲解“碳”的知识点时,为了使学生对“碳”有更多的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把碳原子的结构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flash播放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碳原子排列结构,使学生理解它们性质差异的原因,使微观的教学内容直观化.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难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原理等内容都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呈现出来,使学生便于理解应用.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突出优势

1.多媒体技术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在观察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就能把实验的整个过程详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可以对一些细小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详实的观察,纠正自己在实验过程中错误的做法.例如,《制取氧气》一节中,在制取氧气时,所用的化学原料为高锰酸钾.具体使用实验装置可以利用PPT进行展示,先让学生对使用的仪器有所了解.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播放氧气的制作过程,学生就能够细致地观察到反应的过程.另外,细心、认真的'学生在观察实验时还能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思考力度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在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加棉花呢?”以此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积极探索答案.可见,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至关重要的.

2.多媒体技术应用可以填补演示实验的缺陷,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无法直接演示或直接实验的,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把实验的过程以视频的方式演示给大家看,则学生就能对整个实验过程,整个实验知识体系有更全面、更实际、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样,多媒体展示与演示实验结合应用,及时利用多媒体创建表格进行总结.学生的兴趣也顿时提升,感受更加深刻,掌握知识点更加到位;也使演示实验更完整、更丰富,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技术手段能给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带来“福音”,能为课堂教学服务,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

只要合理地使用,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也能提高,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化学知识体系.但是,它毕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全面代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支配整个教学程序,要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总之,唯有“用之有道”,方能显出效果,最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陈霞 单位:福建省长乐市华侨中学

篇9: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矗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

再比如,当学习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在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符合逻辑的解题格式和方法。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篇10: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最为中心.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作 者:岳福息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云阳学校,212300 刊 名:新校园(下旬刊)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xx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11: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教师组织一堂课,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只是根据课程标准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学论文 )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化学论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不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再比如,当学习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篇1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摘 要:

提高课堂效率这一话题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悄然而至。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长期延续,我们的课堂很难彻底摒弃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子。作为新时代的初中化学教师,必须立足当下,尽快转变观念,顺应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效率;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同时,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与我们相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活动民主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做法: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一)重视实验教学

初中生对一些化学现象颇感兴趣,因此,化学实验也是学生颇感兴趣的一项教学活动,它是促使学生学好化学的催化剂。在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气体的生成、颜色的改变、沉淀的产生等新鲜的化学现象。正是这些现象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新奇感,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化学课上,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开展演示实验,对于一些自己无法完成的实验也要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活动之中,集中精力、兴致勃勃地参与化学学习。

(二)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学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其实,这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例如:从二氧化碳的教学中可以联想到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联想到“温室效应”的成因。由于森林被无休止的砍伐,导致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大量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增多,便导致了全球气温变暖,这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很多危害。通过这些,学生便会意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此时还会产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的想法。

(三)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条件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化学现象的成因是学生渴望探索的动力。化学教学必须让实验贯穿始终,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因此,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实验,当实验成功时学生不由得产生喜悦感和自信心。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实验,而且对现象的产生更加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动机。

二、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一直倡导的新型学习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例如:在氧气制取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比较不同的方法的反应原理,每一种方法分别发生什么化合反应。让他们采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两种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比较哪一种方法收集的气体更纯净。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停止加热还是先将导管移开,为什么。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思考,避免实验时出现差错,有些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当然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各种问题,善于引导,多加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要记得内容多、容易忘、过程复杂等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因此,化学教师应从学生基础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刚接触到化学课程的初中生,对一些化学现象极其感兴趣,但是他们并不懂得从表面现象追溯成因,也不知道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或事物进行思考,更不懂得由浅入深的探索。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必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此外,初中生知识水平的制约导致了学习内容中需要描述的内容以及概念性的内容较多,而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对于这些内容的记忆,需要教师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结合学生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使这些内容上升为理论和概念。

在化学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但是这些内容往往是比较枯燥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将这些枯燥的记忆内容编成顺口溜来方便学生的记忆。例如:记忆元素周期表中前20个化学元素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再如:记忆化合价时,我是这样编的顺口溜:“钾钠氢银锂正一,钙镁钡锌正二齐,铝三硅四氧负二,正二三铁铜二一。”这样一来学生记得准、记得牢,而且兴趣十足,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重视实验教学

如果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演示精确,能够将实验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定会兴致十足的学习化学课程。然而传统的教学非常受学校条件的限制,有很多实验无法完成,只能靠教师的讲解辅助学生理解,其效果极其低下。现代信息技术完全打破了条件的制约。例如:做完实验后先撤酒精灯,还是先撤导管,很多学生对此意识不够,认为无关紧要。这时多媒体技术就派上了用场,它可以演示正确与错误的两种现象。学生从中发现如果先撤酒精灯,酒精灯上试管的温度就会降低,气压变小,而气压变小就会导致右边导管的水倒流进入酒精灯上的试管,容易造成试管爆裂,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先撤导管。学生理解了其原因,更利于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

总之,要想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以学生兴趣的培养为出发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此我们的化学教学就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

篇1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生在刚学化学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观察探究实验。教师在刚开始进行探究实验教学时就有必要对如何进行实验观察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1、全面观察

具有代表性、典型的实验探究活动,往往需要学生全面而系统地观察。首先应观察整个装置的轮廓,是由几个部分组成,观察这些部分由什么仪器组成,怎样连接;然后按试剂添加的顺序、数量和操作步骤进行观察,这三个内容往往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最后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观察实验现象,以便他们能较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过程。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活动中,有的学生只注意火焰,忽视了燃烧前后石蜡状态的变化;有的学生则将注意力集中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忽视了烧杯内壁有小水珠。若教师在探究活动前给学生进行明确的指导,列出观察提纲,就可避免观察的片面性: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并嗅气味;石蜡是否溶于水,石蜡与水的密度比较,谁大?②点燃蜡烛时,火焰分几层?各层颜色或明暗程度有什么不同?哪层温度最高?燃烧时是否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又是如何检验的?③石蜡燃烧前后状态是否一致?④熄灭时是否有白烟?白烟能否被点燃?

2、重点观察

有的实验现象不很明显,有的实验现象稍显即逝或多种现象并存,教师应让学生由局部到整体,给学生有重复观察的机会,也可以根据实验目的的特定要求,重点观察实验中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准确捕捉瞬间变化。如在探究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时,当镁条剧烈燃烧时好多学生把注意力停留在耀眼的白光上,则产生白烟就会被忽视,探究活动的目的就很难达到。所以,教师在实验前要启发学生观察的内容,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如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由于本来固体都为黑色,所以部分固体变成红色不容易被察觉,为此,教师在实验前,务必把观察重点指明,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固体是否有黑色变成红色。

3、对比观察

一般教师在开始进行探究实验教学时,就要教会学生实验观察的一般方法,从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三个不同阶段进行对比。化学教学中也常用对比实验,如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对比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两个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以及燃烧的木条是否熄灭?从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这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多少?从中使学生找出两者的差异。常言道,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归。化学实验中的观察要讲究方法。要培养学生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善于撇开事物的那些扑朔迷离的非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捕捉观察目标,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篇14: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彭南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应该抓好每一个环节。

一、教学目的、任务明确具体

教师组织一堂课,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化学教材只是根据课程标准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学论文 )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不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比如,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即按色、态、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和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再比如,当学习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把住方向,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学生实验一定要课前准备好,课上教师组织、指导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作者单位:416700湖南省永顺县勺哈中学)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