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政治教学论文 >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初中政治教学论文,本文共19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篇1:初中政治教学浅议论文

初中政治教学浅议论文

初中政治教学浅议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2-0058-02

一、初中政治科目的特点

首先,政治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它要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主要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这些基本常识的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整合性,即整合和抽象了不同的学科,并不断地指导着不同学科的发展。所以政治科目的理论知识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需要通过思维来进行把握。其次,政治理论知识和实践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不是同步的。理论是前辈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出来的,但是它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现实状况进行不同的理解,只能让这些理论知识指导着我们前进,但并不代表照搬,这就是所谓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另外,理论也可以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人们可以根据理论的指导来判断某些事物的发展趋势,并及时作出不同程度的评估和改进。最后,可以发现政治科目的教学具有时代性,学习的内容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这就说明了政治理论知识要适应一个国家的国情,并根据国家的发展而有所改变。另外,政治科目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意识。

二、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陈旧的教学方式。对于政治课而言,面对着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没有了很强的学习兴趣,然而更让学生提不起兴趣的是一些教师采用的方式仍然是陈旧的无趣的。这当然也是有一定原因存在的,例如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等。对于政治的教学,一些教师采取的方式只是一如既往地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在讲台上进行着自己的独家演讲,下面的学生却没有任何的反应,甚至是有的同学会在课堂上打瞌睡。课堂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任何的发挥,这样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势必会影响政治教学的质量。其次,教学设备的不当利用。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是由于一些学校教学设备的匮乏,多媒体没有在政治教学中得以应用。而在安装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这些设备又由于使用不当而没有发挥它应用的作用。例如,一些老教师由于已经习惯了只用书本和板书来教学,对于这种多媒体的使用根本就没有兴趣,这就导致了一些多媒体资料的浪费。最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政治课的学习,除了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以外,作为学生需要做到的就是建立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要懂得预习,这种预习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需要学生用心的去预习,将比较难理解或者是不懂的地方圈出来,并在此注明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如果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对此处进行讲解,那就需要学生课上或者课下进行提问,直至自己弄懂此处;课上学生需要做的'就是跟着教师的进程走,不要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课下学生就要学会温习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因为对于政治的一些知识点是需要掌握的,所以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掌握住的知识才会长久地印在脑子里。

三、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

首先,对教师自身的要求。政治课的特点就是抽象、概念性强、教学难度较大,对于政治课有很多消极的现象存在着,例如教师不愿意教政治、学生也不愿意学、学生没有兴趣听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等,针对种种现象,马上想到的就是要改变教师。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言喻的,对于政治课的教师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专业知识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这样才可以在课堂上实现知识的变通和联系,能够在课堂上讲课自如,将不同的现象用在政治课的讲解上,让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讲课中逐步建立对政治课的兴趣。第二,学校要经常为教师提供与其他学校交流的机会,让自己学校的教师能够从其他学校的教师那里学到一些较好的教学方式,这样既促进了不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提高了教师自身教学的能力。第三,作为政治教师,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领悟政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对政治理论融会贯通的效果。

其次,对教学方式的要求。对于政治这样一门让人觉着枯燥无味的科目,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以激励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比如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式。第一,采用案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相关的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能够亲临境况中,并从中进行探索和学习,继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并能够结合政治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采用分组讨论进行教学。对于比较难理解的章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思考题目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发散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主体,并让其能够全方位地思考并去理解解决问题。第三,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要讲解的内容通过电影教片或者放映生动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眼球的冲击,进而对其产生强化记忆和强化理解的效果。

综上所述,政治本身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趣味政治课的体系,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教师教得有趣,学生学得有劲。只有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才能够保证政治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思辨性。

参考文献:

[1]张万谷。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J].网络财富,,(9)。

[2]李晓莹。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5)。

篇2:浅谈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题目: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

摘要:思想政治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初中生的道德素养,而且也能够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从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知法、守法和护法,形成法律意识。近年来,国内青少年学生犯罪率呈现出上升趋势,校园暴力层数不穷,学生维权意识薄弱,严重破坏了校园环境,并使部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文章首先概述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随后结合当前政治教学现状,就具体的培养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政治;法律意识;必要性;培养策略;

一、引言

中学生法律意识单薄,并且性格易冲动,很多时候即使自己做出了违法犯罪行为或是个人合法权益受损而不自知。教师在进行初中政治教学时,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而没有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方面是课堂氛围枯燥,学生课堂参与兴趣不高,另一方面也不能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法律常识,政治教学的实用性得不到体现。因此,必须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中学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维权意识

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学生主要的接触对象是教师和同学。但是由于初中生社会阅历少、法律意识单薄,很多时候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也没有依靠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例如,经常有部分学生三五成伙,欺凌班级上性格内向的同学,甚至是勒索钱财。事实上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但是由于被侵害的学生法律意识不强,或是因为受到威胁不敢向教师告发,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影响。通过在政治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在面对不法侵害时能够用法律知识作“护盾”。

2、有利于降低中学生犯罪率

中学生思想不成熟,遇事容易冲动且不计后果,这种性格容易使他们走向违法犯罪的歧途。例如,许多中学生为了筹钱上网,偷窃同学的钱财,甚至勒索低年级学生。此外,还有许多中学生“讲哥们义气”,因为小事大打出手,最终也难逃法律的制裁。通过分析,中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违法行为,一方面与自身的性格、思想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开展法律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的严肃性,从而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遇事多考虑法律后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冲动犯错,降低了中学生的犯罪率。

三、现阶段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视道德教育,轻视法律教育

初中政治教材中关于德育教育的篇幅较多,而关于法律常识介绍了内容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初中低年级政治教材,主要以诚信友爱、自立自强等德育为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按部就班的进行知识讲解,而没有结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就容易导致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单薄,没有形成较强的守法意识,容易走向违法犯罪的边缘。

2、没有充分联系中学生实际

初中政治虽然包含一定的理论,但是却是一门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如果教师单纯的进行理论教学,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但是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也就达不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另外,初中政治教材中设计到法律常识的部分,教师在实际讲解时,也只是照本宣科的讲,而没有密切结合实际案例,这就容易导致政治课陷入纯粹的理论说教,失去了自身的灵活性。因此,不能利用生活实力进行法律常识教学,也是初中政治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政治教育理念

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明确一个基本的教学观念,即政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基于这一观念,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更多的融入一些书本之外的案例,使得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饱满。例如,在学习《善用法律保护自己》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新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法律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面对违法行为时能够及时制止,并且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2、明确法律意识的教育目标

培养初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要认识到:最主要和最核心的是通过思品课的法律常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和运用自己的政治民主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一旦权利受到侵犯,知道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知道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应全面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则受到法律的制裁等。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白:不良行为不可小视,通过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法律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有学生抱怨说法律知识过于晦涩,这主要是政治教师没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教师要想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法律教学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诉求,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可以尝试变换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如采用视频教学、小组学习,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政治法律教学保持兴趣,从而以更加专注的学习态度投入到课堂中。在学习《对不良诱惑说“不”》这节课时,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先让各个小组讨论生活中、学校中遇到的一些不良诱惑,然后讲讲自己是如何拒绝这些不良诱惑的。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彼此分享自己的经验,在愉快的讨论氛围中掌握了课程知识。

4、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和应用于实际

如上文所说,初中政治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而我们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根本目的,也在于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从而真正做到知法、守法和护法,不仅自己不作违法的事,对于不法侵害也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对于很多初中生,尤其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学生来说,不能很好的将所学法律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一些活动,通过活动形式体验法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尝试主动拿起法律武器,提高学生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在学习《我们的人身权利》中,有关于“隐私权”的介绍,通过教师课堂上讲解“公民的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学生就可以在生活、学习中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例如当家长未经过自己的同意偷看自己的日记,登录自己的QQ时,都是一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可以根据所学法律知识制止家长的这种行为。

五、结语

法律常识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也是初中政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当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诉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法律意识,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高伟丽.对上好“第一堂课”的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C]//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2014.

[2]张仁英.在实践中发现在探索中成长——初中二年级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体现三维目标[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4):20.

[3]龚瑞香.创新在师“导”中焕发——浅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C]//江苏省教育学会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

篇3: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摘要: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各方面情况都存在差异性,比如,学生的智力水平、基础层次、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视这一客观存在,教学中采用“一锅煮”的方式,致使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分层合作教学是不错的选择,它可以使优生吃饱,学困生吃好。本文简述了分层合作教学的含义,分层合作教学的实施过程,以期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的政治;学案导学;分层施教;合作学习

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在我们每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性格、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素质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传统的“一刀切、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特征,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使每位学生都受益,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中首先要了解学生,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分层合作教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挖掘潜能,使学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一、分层合作教学的含义及意义

分层合作教学就是将全班学生依据个性化特征、心理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这是教师既注重分层施教,又注重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合作教学有利于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班级整体发展,这与当前各校大力推行的教改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解决了有效分层教学问题,必将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推动课改。

二、分层合作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隐性分层,异质建组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态度、认知结构、平时成绩的差异,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比例约为1:2:1。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把学生分类编成八人一组便于教师管理,不利于学生交流合作,按前后两张桌子的四个人(一个A层学生、两个B层学生、一个C层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更便于组内交流、讨论,也便于组与组之间的竞赛。经过一段时间(每次考试)后,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以升级,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研究学情,分层投标

备课教师在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时,必须综合考虑和研究学情,在吃透教材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各类学生作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一般包括三层目标:

1.基本目标:全体学生都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部分,属于低层目标。

2.一般目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与理解的部分,属于中层目标,是A层和B层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

3.发展目标:基础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掌握的复杂分析和综合运用,具有创造性的部分,属于高层目标,是A层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教师应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到本层次的学习目标后,学习并达到更高一层次的目标,用不断递进的分层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可能性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

(三)分层施教,合作学习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分层合作教学的开展离不开课堂。根据初中的政治课的教学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开展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1.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导学案”进行中,教师要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导学案”进行预习,在学生对所学内容预习后把“导学案”上交给教师,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二次备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做到“我要学”,并深入钻研教材使之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前准备还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时,既要制定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难易也该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把课前准备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我的疑问三部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所有学生可以对“导学案”中基础部分的题目进行学习,学习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做拓展题,对有问题或者自己无法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要记录下来,在第二天与同学共同交流、讨论,或者是向教师请教。

2.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合作学习是“学案导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课堂上,针对导学案中学生预习时遗留的问题,教师应让小组分层讨论,充分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功能,同时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成员学习过程的组织。疑难问题向上层请教,确实还有疑难提交全班或教师。同学展示点评,教师掌握情况。

3.分层实教,区别补偿。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分层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把握不同层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为了缩小不同层次学生的差距,讲课时进行分层补偿。补偿时主要以课内为主,并把重点放在C层学生身上,在补偿内容和要求,C层学生以补知识为主,达到准确地掌握知识,补上授新课所需要的知识;B层学生在补知识的同时,重点指导学习方法和技能性训练;A学生则主要是帮助他们揭示课程的内部规律,开拓思维,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和独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4.分层检测,反馈小结。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测验。由于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分层设计作业,这样既能兼顾学生的共性需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政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又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内进行互批,查找问题,及时纠错、小结。

(四)注重激励分层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自己的进步,引导学生的发展。要达到评价的目的,应进行分层次评价。一方面,评价的标准应该具有多维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形象概括。遵循这一理论,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尤其是C层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评价观。另一方面,评价的方式应该多样化,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如行为观察、学习日记、成长纪录等,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觉得骄傲的一方面,使学生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祥.学案导学: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学与管理,20xx(35).

[2]陈少娟,吴慧珠.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xx(5).

[3]李宁.实践“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初探[J].才智,20xx(17).

[4]王跃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关于“因材施教”的评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23).

篇4: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一、用漫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都喜欢漫画这种简单有趣的艺术表达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漫画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并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如讲“严峻的环境形势”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这样一幅漫画:远处有一个大型的造纸厂,乌黑的废水从造纸厂流出来,流到小河里,河水变成了墨水。在河边钓鱼的人不用钓就能捉到鱼,因为鱼都跳到钓鱼者的清水盆里了。看完漫画后,我让学生说一下漫画的主题,并让学生想想该给它加一个什么题目。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激发出来了,他们都积极思索,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应该给漫画加上与“求生”相关的标题。结合学生的答案,我提出了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这样,在欢乐的氛围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都被激发出来,进入新课的学习就是顺理成章了。

二、以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政治教材中,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可能会使学生的思维更混乱,也会让他们丧失学习的兴趣,对政治学习产生抗拒心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新颖有趣的小故事,就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如在进行中华文化的学习时,我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在一个混居的大楼中住着三个国家的人,他们分别是犹太人、法国人和中国人。一天,大楼着火了,法国人冒火去救楼里的情人;犹太人则先把钱袋背了出来;而中国人跳入火海,把自己的妈妈救了出来。听了这个故事,学生就对三个民族的特色有了一些了解。我随即引入了本课的教学内容:民族文化和背景不同,导致了行为了不同。相同的民族则有相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有选择性地使用。总之,政治教学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的“满堂灌”了,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有趣的故事中展开,让枯燥的政治概念变成新鲜、灵动的形象,从而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健康发展。

三、以诗句创设情境,增加教学趣味性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政治教学也是这样,激发学生的情感远比知识的传授要有意义。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其中的概念比较生涩,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要通过感情来激发学生,让他们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浓厚的感情氛围中去理解这些知识,去追求真理。如学习“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时,我为学生朗诵了两首诗,一首是张俞的《蚕妇》,一首是郑谷的《偶书》。其中,学生对“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和“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这两句感受很深。他们充分地认识到了公有制度的建立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政治概念,还让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在知识与情感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在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同等重要的。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能够乐于亲近教师,学习教师所教的知识。因此,我们不能做教书机器,而要做学生的精神使者,为知识献身,热爱学生,让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下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悬念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都很强,他们爱听故事,对一些有悬念的故事更是情有独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设置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另外,在设置悬念时,教师也可以恰当地运用幽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高昂的状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雷曼麦曾经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幽默,比如小笑话、相声、小品等,稍做加工,适当运用,就能够让课堂更活泼,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创新社会时,我用一个笑话来引入讨论:儿子对父亲说:“爸爸,老鼠跑到咱家的油缸里了。”父亲问:“你有没有把它捞出来?”儿子答道:“没有,但是我放进去了一只猫。”我问道:“儿子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这样就设置了一个悬念来让学生来讨论。在说笑声中,学生理解了教条主义的危害,认识到我们的思维需要创新,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

五、用时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当代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接班人,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面对当今世界日益变化的形式和开放的格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联系国内外大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教师可用时事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胸怀祖国,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的习惯。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从丰富、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实际出发,将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总之,恰到好处的创设情境成就更完美的课堂。教师在政治课中创设情境时还可以利用音乐、案例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以及习题中都可以创设情境。此外,教师应注重跨学科的横纵联系,做好各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由知识性向能力型转变,使学生适应多变的世界,成为创新型人才。

篇5: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摘要】培养学生的旧思想品德是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随着新课改的的发展,在思想教学中的要求也有很高的要求,现在初中思想教育中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流,通过结合理论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收集、运用、整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有思考能力和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也越来越关注。案例教学由此营运而生,通过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能力。本文主要是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以及详细分析案例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方法。

【关键字】案例教学 政治教育 初中 策略

前言

在新课改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初中政治教育的水平,就要打破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进案例教学的模式。利用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既能破除传统的说教模式课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能力。减少生活与理论的差距,提高案例教学在政治课堂上教学效益。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采取的是说教模式的课堂,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被抹杀,学生轮为抄笔记的机器,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激发,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中调不起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所以改变教学方法迫在眉睫[1]。

(二)教学效果不理想

政治课堂本来就比较枯燥,带有说教性,然而教师采取的又是乏味的教学模式,无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政治课中的内容不够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达不到教学水平,所以政治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教学中的案例选取

在政治初中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是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在选择案例是需要注意什么呢?一是与时代同步,案例要跟紧时代的步伐,政治的知识与案例都需要具备实效性,尽量避免选择过时的老案例。二是案例选择时,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要与教学内容贴近,使课堂教学进行时案例更贴近教材主题[2]。例如,在初中政治教育课本中的诚信这一课,可以利用现在相关的名人成功的案例,同时也可以采用故事的方式,但是内容一定要结合教学知识的相关内容,不能脱离教材内容,不然会误导学生,导致课堂教学无法进行。

(二)呈现案例

案例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视频教材、文字教材、现场表演、音频等方面。同时带给学生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的教学中,多数案例是采用文字进行呈现,第一是便捷;第二是符合当前教育模式。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模式,例如多媒体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模式,通过音频呈现材料,给学生一种视觉效果,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发现问题,

(三)建立讨论组织

在案例的呈现后,就要进入最主要的环节――讨论环节,这时候学生就需要充分的时间来相互讨论,自由发挥。教师可以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和给出相关材料,让小组成员自主分析。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和巩固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四)总结

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总结都会放在课堂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不仅是对学生小组讨论的总结同时还是对整节课做一个总结。教师通过学生讨论的结果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进行点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等。

三、结束语

案例教学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对初中政治教学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不断的改善和发展,通过教育工作不断研究和发现,案例教学一定会越来越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记忆,同时在初中政治课改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2]邵广宇; 张朝慧; 焦金梅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xx(03):13-14.

篇6: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提出与深入,人们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及更高的标准。政治课程是义务教育中必考的科目之一,而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有比较强的叛逆心理,这个时期的政治教育开展更加有困难。在教学理论和模式的创新中,教师如果能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当下时事政治进行教学,就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坚实基础。着重分析探讨政治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的意义以及如何合理引入时政进行教学。对政治课堂引入时政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关键词:初中的政治;时事政治;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政治学科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政治课程的教学就要密切联系生活,合理、适时地引入社会上发生的时政信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结合时政分析,活学活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的政治课堂引入时事政治必要性的分析

1.适应新课改的需求

目前我国教育提出了新课改要求,对于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更高标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下教学模式的要求。政治教学当中要积极将理论知识与结合起来,使得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

2.思想教育的需求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加上老师的正确分析,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对今后的人生选择也有积极意义。例如,老师可以合理分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维权意识与法律意识。教育学生在发生侵权事件时,如何合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建设、政治经济建设都处于关键时期。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有了解国家基本国情、国家大事的义务与责任。

二、时政教学引入初中的政治课堂的具体措施

1.创建学生时政论坛

政治学科有着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有非常多且繁杂的理论知识。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些理论知识并没有很大吸引力。要想让学生独立自主去学习、探讨研究是比较困难的。在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创建时政论坛,多站立在学生的角度,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政治理论和知识去分析这些时政热点信息,让学生了解政治其实距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反而贴近我们的个人生活;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主动性,使得原本比较死板的政治学习变得贴近生活,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去学习,继而良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比如,在国家举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通过视频以及报纸图片信息,告知学生人民代表大会是我们公民行使个人权利的国家性会议,并不是与我们相隔甚远。视频、图片等展示手段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积极加入到学习讨论中。

2.时政教材的合理选取

选取时政教材的时候,要考虑时政的时效性、典型性、带入性。并不是所有的时政信息都是适合作为初中生教学教材的,有的信息内容不够及时、或者牵扯知识层面并不是初中生所能理解的范围、或者与初中生的生活距离较远。这些信息作为教材并没有太大的教学价值,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政治教师必须有了解政治信息、分析政治信息的良好习惯。教师筛选出一些高质量的时政信息作为教材,更具有教学意义。

3.培养学生的政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多种角度多种方法去让学生了解政治信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政治相关电影、视频材料,在教室里设置政治一角,定时更换一些政治报纸、书籍等。这些看似与直接教学并没有多大关系的教育方法,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政治兴趣和习惯,对于学生的政治学习,建立良好的政治观念有着非常大的正面意义。

4.组织政治话题讨论

优化传统课堂授课的模式,丰富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政治学习兴趣有很好的作用。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组织个人学习小组,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正确知识的分享和分析。这样比较有参与性的学习方式,也是值得教师从业者积极探讨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刘瑾.初中的政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引入策略[J].赤子(上中旬),20xx(12).

[2]李宏伟.初中的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夏教师,20xx(3).

篇7: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摘要:互动式教学是新时期衍生的一种师生与教材、环境等沟通与交流的教学形式。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在互动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借助互动式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活跃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关键词:初中的政治;互动式教学;构建策略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互动的高效、动态的教学模式,而传统初中的政治课堂大多与之相反。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动态的政治课堂,借助互动活动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理上的共融,以促进政治教学顺利进行。那么,如何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呢?对此,笔者对其分析后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互动意识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营造真实、具体的教学环境,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互动式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提供良好的互动平台以增强学生互动意识。如,在讲到“让我们选择坚强”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相关的教学素材,然后通过整理分析与筛选后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出示“坚强”这一主题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让学生观看后互相交流一下感受。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学生与教学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了学生对“坚强”的理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并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通过这样的形式改变传统政治课堂的枯燥、单一,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表演与观看的过程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书面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设置探究问题,构建互动平台

“教”与“学”本身就是师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动态的教学活动。但在传统的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教育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思维发展需求。对此,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探究问题,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互动平台,以提高政治教学质量。以“世界文化之旅”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以几个谜语导入教学,如:“哪个国家的旅馆把床放在屋顶上?哪个国家以钟表业最为出名,而且是永久保持中立的国家?哪个国家医疗公费,而且以足球闻名世界?”问题设置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尝试给出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并引出:“全球化不断发展背景下,人类的交往也在不断拓展。因此了解各国的文化、风俗,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善于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交往,成为当代学生需要具备的素养。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应如何对待文化差异呢?在我国最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在这些节日中,人们有哪些习俗呢?”通过这样的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加强了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了政治课堂质量的`提升。

三、小组合作学习,践行互动教学

新课改推行以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教育中已逐渐得到普及,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就。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的政治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当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互帮、互助、互促中共同合作、共同提高,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中,首先教师应将班级学生按教学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常见的有4人组、6人组和8人组),分组过程中应尽量使小组内成员互补、各小组间互促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如,在讲到“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以4人为单位进行分组,教学前为学生留出排练“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相关社会或生活中常见案例的情景剧,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学生学习前具备的生存能力。学生表演后教师应对各组学生的表演及时作出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认识上的“不足”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样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中学生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教师在互动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解决以提高政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多样化的互动活动,推动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欣.初中的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xx(7):85.

[2]马春林.初中的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吉林教育,20xx(9):59.

[3]邹连花.初中的政治教学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xx(12):38.

篇8: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一、有效引入与质疑,有效触动,师生互动教师可根据重点

与难点知识,设置层层问题,循循诱导,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思索,主动进入新知探究活动中。再如情境引入。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巧妙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展示有关学习素材,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展开讨论交流、表演探究等,从而营造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经验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如学习《相逢在花季》时,教师可引入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

情境1:小军是初二(1)班的班长,小芳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两人因班级工作关系接触较多,小芳一看到小军就脸红,班上的一些学生对他们指指点点,请问面对这一情况,小芳应如何做呢?思考:男女生是否可交往呢?说明理由。

情境2:某周六上午,小强在qq上约小红外出游玩。思考:小红是拒绝还是接受呢?如果接受,在应约过程时,小红应注意什么?如果拒绝,又该说什么理由呢?学生可畅所欲言,然后教师点评与补充,让学生构建健康向上的异性关系。另外,还有直观演示。即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来出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视频、图文材料、漫画、生活实例、时政新闻等,配上生动的教学语言,以增强学生直观感受,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让学生感觉政治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如学习《做守法公民》时,教师可呈现两幅图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说说自己的感想。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顾七年级第五单元《遵纪守法》内容,讲讲遵守公共场所规矩、校规、家规的重要性。然后思考:什么是依法治国?为什么要依法治国?并呈现有关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深理解。

二、注重探究与合作,学生自动,生生互动

1.自主探究,学生自动

在互动式教学中,若要真正实现课堂有效互动,则需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动”,然后才能有效交流,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实现生生互动。因此,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放手让同学自主探究,积极融入课堂活动,理解知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思考能力,为课堂互动做好准备。

①自主预习。如教师提出适量的问题,要求学生自主预习,解决问题,并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便于课堂讨论。

②资料查阅。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查阅有关资料与信息,做好学习准备工作,加深知识理解,为课堂合作探究奠定知识基础。

③调查研究。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实践等活动,可增强学生实践体验,获得有关材料,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写写调查报告等。然后课堂上展示成果,分享交流,深化认知,升华情感。如学习《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或采访等途径,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农村与城市家庭生活的变化、当地居民的生活变化;收集有关图片资料或实物等,完成调查表。课堂上,相互展示与交流。

2.交流合作,生生互动

在互动教学中,通过生生互动,由“师本教育”逐步转为“生本教育”,将课堂还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发展,提高能力。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生生互动的方式是多样化的,需要教师根据具体实际,灵活开展。

①课堂讨论。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全面而准确地理解知识,提高思维与创造能力,教师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使其学会倾听他人看法,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深化认知。如教学《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小品表演、播放《深圳纪实》的剪辑短片、图片实物、语言描述等形式来汇报本组课前的准备资料。然后教师总结学生汇报结果,提出讨论问题: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有哪些成就?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及自己收集的`信息说说计划体制存在的弊端,从而拓宽学生思维。

②情境表演。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实践体验,学生才能更深刻地明白知识,更牢固地记忆知识,更充满学习信心。因此,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组织情境表演活动,如模拟法庭、相声小品表演、模拟访谈等,从而让学生动起来,在表演中深化知识理解,学会合作,实现生生互动。

③课堂辩论。在互动教学中,辩论也是实现生生互动的有效方法,可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拓宽思维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可选取那些有争议性、易错的重难点知识,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辩论题目,引导学生在唇枪舌战中加深知识理解,完善认知。

篇9: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摘要:政治教学需要充分整合教学资源,选取学生身边的资源、网络资源、对比资源以及调查研究的成果等资源,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的政治;教学资源;整合运用

初中的政治教学工作事关学生成长,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非常明显。除了依靠教材之外,教师还要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和学生成长,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运用校园生活资源增强教学生动性

教学工作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将校园生活资源发掘出来,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生动、更具可信度。笔者在教学中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引导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好习惯受用一生》教学中,笔者在本校邀请几位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走进班级和同学们谈一谈自己是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如坚持锻炼的习惯、坚持读书的习惯、坚持准时作息的习惯等等。每一种好的习惯养成都有一个过程,自己如何一步步养成良好习惯,这些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有了这些身边同学的现身说法,对大家的思维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大家发现身边的典型做得很好,自己模仿他的作为就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活学活用、现学现用,以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示范引领,较好的提高了教学活动的引领效果,让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运用警示教育资源增强教学深刻性

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这既是一个活力迸发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沼泽的地带。引导得当,前途一片光明,美好青春绽放光彩;引导不当,任其自由发展,甚至会走入堕落的深渊。笔者在政治教学中,注重以警示教育资源对教学工作进行补充,提高思想教育的深刻程度,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保护墙的作用。在《面对诱惑,学会说“不”》教学中,笔者运用了本地区三个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三个案例分别是打架斗殴致人重伤,盗窃他人财物构成犯罪,以及沉迷网络色情导致犯罪的案例。对这些案例,笔者在课堂上进行了演示,并引导大家一起分析:这些案例中的人员为什么会堕落到如此地步?他们在面对诱惑时有没有勇敢的说不?有没有坚定的回头?没有。正是因为面对诱惑没有较强的抵制力,没有把控住自己的原则,最终导致深陷囹圄。在这样的活生生警示案例教育中,学生内心感触很多,特别是一些具有苗头倾向的学生,更是如同一盆凉水使他们清醒过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再任其发展下去,必定没有好的结果,教学的深刻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三、运用网络影音资源增强教学丰富性

网络手段已经走进了初中课堂,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好这些手段是一门学问。笔者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网络影音资源让教学工作更加丰富,让教学的内容更加感性,使学生理解的难度明显降低。而且在影音资料的'演示中理论联系实际,把握了相关规律。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学中,笔者演示了苏北某地伪劣高压锅伤人索赔案例,引导学生对这一个案例中,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法律保护什么样的权利、最终的判决说明了什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引导学生开展分析,在接近于现实生活的讨论中明晰了道理、了解了规律,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在《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中,笔者从网络中搜集了各种类型成才的案例,既有高尖端技术行业领域的人才,也有普通生产岗位的人才,还有从事现代科技农业、推动农村发展的人才,使学生对成才的渠道千千万、只要努力就有收获这样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网络影音资源运用过程中,广大教师要注重紧贴教学内容,对其中的影音资料可以进行必要的剪切调整、更好的压缩,保持精炼原则服务于课堂教学。

四、运用发展成果资源增强教学感染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当代初中生生活在富足的生活条件里,他们是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但是有些学生觉得一切理所当然,缺少一种感恩意识,究其原因和他们生活阅历、所见所闻有关。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发展成果的前后对比,让学生更加真切的认识到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学中,笔者以本地区发展为例,制作了一组对比课件,抓住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现在三个不同时间段,以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存款、人均年消费等数据进行直观对比,让学生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快。同时,还出示了不同时间段的图像对比资料,从低矮的房屋、狭窄的街道,到高楼耸立、马路宽阔,一组组原地对比的照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成果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运用发展成果前后对比,增强视觉震撼力的教学方式,能够对教学感染力的提升发挥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五、运用实践调研资源增强教学自主性

政治教学工作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调查研究活动,尝试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自己去发掘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也是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实践调研资料。在《走共同富裕之路》教学中,笔者事先要求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当前本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农业发展特点、支柱产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解,课堂上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大家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对产业特点、群众富裕的追求等方面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接下来在学生自主调研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什么样的道路是共同富裕之路,如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宏观的角度应当怎样、微观的角度应当怎样。综上所述,政治教学中运用各种资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综合能力,是教学中一条有效的路径,广大教师应当强化这些方面的研究,更好地开展政治教学。

参考文献:

[1]徐琴.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的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17,(13).

[2]程兰英.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亚太教育,2016,(32).

[3]泽仁曲珍.浅议初中的政治教学的创新[J].才智,2015,(36).

[4]丁和余.关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的政治教学模式分析[J].华夏教师,2016,(03).

篇10: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一、教师的情境引导

1.直观演示法

教师要利用相关的教学设备,通过直观的给学生展示图片、图表、影像资料、漫画、成语故事、名言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演示的过程中注意展示内容和教学的内容要有密切的联系,可以选取比较热门的时政新闻,也可以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子。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状态教师可以进行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从而可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达到良好的教学气氛。

2.自然的情境导入

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提供相关的素材让学生进行评讲、表演等,渲染活跃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合理的想象从而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有利于整个教学任务的展开。

3.设置合理的悬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层层设问,逐步深入的方式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板书在黑板上,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还可以加深学习的印象,使教学过程变得多姿多彩。

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各模块的教材中,有很多现实意义的探究主题。教师可以大胆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就课堂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让其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就要求学生做到手脑并用,勤动手和勤动嘴。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让其理解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真正的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学生主动的预习

学生预习的过程也是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整个预习的过程应该是从“有问题”到“没有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养成会问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从课本中找出答案,对于不理解的句子或概念要勾画出来。同时学生也要自己设置一些问题,对于理解不透彻的知识要重点进行慢读和细读,仔细的品味和思考,等待着教师课堂上的引导。这种目的性比较强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捕捉知识的能力。

2.学生主动的查阅资料

对于求知欲比较旺盛的学生来讲,查阅相关的资料能够突破了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报刊报纸,电视新闻,和网上信息资料。通过对实际资料的查阅,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学生主动的探究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经验和感性的认识。让学生养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调查的习惯。通过参观调查,现场访谈,专家访谈等方法,掌握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充分的体验知识的形成和获取过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求实的精神。

三、学生交流,做到生生互动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参与交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生生活动起来。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要大胆的尝试新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帮助他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学生讨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启发学生正确理解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这中互动的方式锻炼了学生交流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是对学生本身还是对整个教学过程,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学生自主辩论

为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容易误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处,设置一些辩论题。让学生形成正方和反方,进行激烈的辩论。

2.学生进行情境表演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跳起来。整个教学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模仿剧场,模拟法庭实话实说等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书本知识,同时提高了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3.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为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用知识洞察现实问题,提高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讨论的话题,让学生自己准备发言稿,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各抒己见,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的火花,进行适时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创新意识。整体来讲,互动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新政教学背景下的教师,要始终坚持“教育为本”的工作方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活泼快乐的成长!

篇11: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1微观宏观清理知识点,科学储备知识

面对教材,数百个多个知识点,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调用?笔者常对学生说:“每个知识点就是一粒珍珠。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要的那些珍珠,我们必须把它按规律串起来。这样只要找到一粒珍珠,其它的就会被带出来;如果这些珍珠是零散的,就会挂一漏万。”这其实是要求我们要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图、知识库。只有这样,才“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有的学生不愿意做这方面的工作,觉得知识结构图没有用途。其实,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漏”、“错”、“乱”。为什么会漏?思维单一,无法发散,根源在于孤立地记忆知识点而不是联系地记忆。为什么会错?知识混淆,无法区分,对知识点之间关系没有搞清,从而造成张冠李戴。为什么会乱?在于对知识点的层次不清,逻辑关系混乱。为了避免“漏”、“错”、“乱”,我们要注意两点。

1.1微观细化

从微观上细化知识点,就是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要把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含义、性质、地位、作用(或意义)、途径(或措施)、与相关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等。教材虽然淡化了许多概念,但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必须对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准确把握,因为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不清是产生思维混乱的重要原因。只有概念清楚才能走出理解的误区。对原理和观点的微观细化则可以采用分层讲解、列表比较、辨析误区等方法。这样才可以减少错用概念、错用原理的毛病的发生。

1.2宏观整合

宏观整合,就是使知识点结构化、网络化、逻辑化,使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为此,对每个知识点的把握要着眼于知识点的整体性,遵循知识点的层次性,遵循知识点的有序性。按照这“三性”要求,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张张具有内在联系的由点、线、面构建各框题、各课、各单元、各模块的知识结构图,这样才能减少“漏”、“乱”现象的发生。

2小考大考巩固成果,有序推进知识的巩固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要取得理想的成绩,没有一定量的强化训练是不行的。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训练。但并非进行强化训练就能提高成绩。我们反对题海训练,反对的是低水平的重复训练。我们有目的地规划强化训练的内容,做出了全面安排,力求在每次训练当中突出重要知识点,在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中,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并在练习过程中,得出知识的网络结构,形成系统的直观的知识链,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及时梳理、归纳总结出重难点,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

3分类突破强化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不同的内容,考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不同的题型,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对不同的题型和不同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分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暂且称为分类教学法)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在政治科目考试中中,学生的主观题得分率明显偏低。纵观主观题得分率低的原因,一是教材不熟悉,无话可说;二是思路混乱,乱答一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记好教材,理顺结构的同时,狠抓题型突破。对题型的突破,笔者改变了过去把题型分得过细过繁的毛病,集中精力抓好辨析题、文字材料题、图表材料题三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总结了辨析题的解题步骤、文字材料题的解题步骤、图表材料题的解题步骤。以往学生往往在第一步由于没有说明理由,在第三步没有提出正确的观点,在第三步没有作总结从而造成失分。后来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分析这个解题步骤,经过多次反复训练,直到它成为学生的解题习惯,结果学生答题目标明确,要点齐全,思路清晰。对于简答和论述题,笔者要求学生首先学会设问和材料。具体操作是:先看设问有必要结合材料分析(材料的相关性),第二看知识范围,第三看行为主体,第四看分析对象,第五看考查角度(搞清是属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还是“启示”、“认识”、“评析”)然后带着这些信息通读材料抓主题,再细读材料圈出关键词。其次,根据考查角度将题型划分为“内涵型”、“原因型”、“意义型”、“措施型”、“启示型”、“认识型”、“评析型”,并每种题型的思维特点总结演绎答案的模式。这个做法,要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动手,坚持训练一个月,才能取得一定成效。

篇12: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人的培养和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因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学校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是创新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哲学基础,也是创新教育实践的方法论。

本文结合我国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课程设计要贴近生活

课程设计应贴近生活和学生感情实际,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的实际,提出的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从书本中直接学习到他们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情感,相信能更好地激发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对培养他们的道德水平和亲近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二、课程设计要具有整体性、开放性

尽管目前的新课程对课程的内容、形式作出了调整,重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方面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还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实践来看,这些调整缺乏内在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外在的可操作性,有如空中楼阁,学生依然是在教室里完成上述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门应该着实在系统化的背后,对于课堂教育的管理、评价制度的完善都应该建立立体式的综合评价方式,强化生活实践能力的考察、评价,科学地引导老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学校小课堂不应该成为学生唯一的思想品德培养阵地,要把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德育基地等等教育形式引入日常的课程方案中,给予有效的落实,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有充分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空间,也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教育技巧的空间。

三、课堂教学要联系实际、重视实效

1.改革课堂结构,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不少老师没有重视课堂目标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标有效性的达成。例如,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游戏、情境和辅助材料,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性比较高,但是,由于脱离生活层面或浅生活化,所以当我们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时,得到的结论多是让人失望的。同样在优化课堂机构上,也存在着同样类似的问题。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必须在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如在内容上主张将自然科学引入思品课堂,把实验课引入思品课堂,在自然与社会交融中实现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让情感得到共鸣与升华。在课堂结构上,45分钟课堂的“一二三制”原则,可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切实地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好科学的引导工作,否则同样会出现无的放矢的局面。

2.密切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统一。

所谓实际,就是社会,就是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感知,远比从书本中获得的理论更重要。教学中应该明确地让学生知道“要知道什么、怎么去做”,而不是要求知道“为什么”,否则会导致实际与理论偏离太远,出现学生课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师也索然无味、昏昏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应的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延伸思品主题,在生活中践行

行,是形成道德四大因素的落脚点、归属,因此学校要在日常校园管理中重视学生的行为养成,将学校的各项活动与思想品德有机融合起来,避免产生课堂教育与校园生活脱钩的现象。通过校园主题活动,能不断地深化品德生活化意识,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使课堂的空间得以延续,让品德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

让生活回归课堂,是新时期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在充满创新、充满挑战的时代,要让生活回归教育,教育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必须超越现实,从而为发展创新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这不仅是培育新生代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但这并不是说,只要人参加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活动就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突出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不能解释为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发展,不能解释为劳动的结合。只有当我们把体力劳动和脑力相结合理解为人的劳动能力获得了多方面的、充分的、统一的发展时,才能与人的全面发展含义联系起来。”人的活动应是生存与发展、工作与享受、功利与理想的统一。“真正做到人是目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篇13: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摘要:在高校教育体系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多种社会思潮涌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创新视角,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体系,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高校教育;思想政治;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引,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体系建设,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1]。通过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提升工作层次和工作水平,减小思想政治教育阻力,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路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体系缺失

(一)缺乏长效教育机制

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在高校教育体系内,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个孤立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冲击和影响,各种言论在网络上不断传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极大挑战。从高校教育体系内部来看,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起全方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没有形成相应的长效机制。

(二)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教育针对性的问题。很多思想政治教师知识陈旧,不注重社会新变化,对社会新形势认识不足,所讲解的知识老旧,无法适应现代网络社会需求[2]。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不注重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对象,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缺乏有针对的心理疏导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心理日趋复杂化。很多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不关注学生的.内心,课程讲授方式过于僵硬和枯燥,所提供的知识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师讲解的内容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想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档升级。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体系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体系性思维

从内容和性质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建设强调思想政治教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强调对于个体的关注。将体系性建设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调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需求与个性差异,而采取普适性的教育方式,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关注[3]。而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引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解放与个性发展,重在提升学生的自由与活力,进而实现思想道德水平的总体提升。

(二)让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回归“人本理念”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践行“人本理念”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可以及时化解大学生内心困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对大学生内心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面对外部世界纷纷扰扰,大学生很难保持内心的平静,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提升综合心理健康水平,养成健康的人格。从教学模式和内容来看,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满足现代教育目标。

(三)采取“学教结合”模式,减小教学阻力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构建教学体系,可以采取“学教结合”的模式,减小学生的阻力。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一味对学生进行教育,而要通过率先垂范的方式,引导学生向自己学习,减小教学阻力,提升教学实际效果[4]。充分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积极提升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帮助大学生早日成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优秀公民。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环节,针对大学生切实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解决大学生切实存在的问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被广泛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提升教学丰富性,在课下,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与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帮助学生破解内心困惑,提升教学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进行体系性建设,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关键点,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寻求有效的教育策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柱.高校课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粤西六所高校在校生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xx(10):121-124.

[2]张琰.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本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12):35-37,45.

[3]卢进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法治化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18):45-46,50.

[4]周晓东,马玲.法治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31(6):119-121.

篇14: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摘要】初中的政治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的重要任务,其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和内容,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的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渗透,丰富人文精神教育的素材和渠道,以便让初中的政治教学更有针对性,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的政治;人文精神;人文素质

根据新课标改革的要求,初中的政治教育需要将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到更加重要的教学位置上来,将其有效融入到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转变过去以应试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思维,尊重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教学评价措施,让政治课堂教学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

一、紧扣教材,整理教学素材

在初中的政治的教材体系当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与人文精神相关的,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时,要有意识的结合教材整理教学素材,这样便于教师将人文精神培育渗透到政治课教学的日常活动中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素质在潜移默化中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完善学生的人文素质缺陷,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例如,在初中的政治教材中的关于“认识新自我”、“真爱生命”等教材内容的教学时,政治教师都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必要时可以搜集学生身边的案例,结合教材内容,创编相应的人文精神教育素材。

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体验

初中生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是比较抽象和模糊的,所以很多学生很难通过自主学习实现人文精神的培育。同时,初中生的个性差异是比较大的,每个人的人文素质现状都不尽相同,统一化、标准化的人文教育模式无法面向全体学生,也就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可能会影响到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对此,初中的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情况来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学习反思,实现多维能力的发展。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多维能力。例如,在“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知识基础都很薄弱,所以教师可以创设特定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原告、被告、律师等角色,并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尝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自身的权益,明白法律是维护正当利益的有效工具,但是如果有意触犯法律也是要遭到惩罚的,进而实现学生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素质的有效培养。

三、理论结合实践,加强教学延伸

在初中的政治课堂上,很多学生都认为政治课程的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如果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中再过于侧重理论教学,那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此,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结合,让人文精神的培育可以突破教材、教室的限制,增强初中的政治教学的开放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明白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例如,在“做自尊自信的人”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引入课堂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实现课内教学向课外实践的延伸,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教学活动,在自主分析中实现个人人文精神素质的有效培育,并最终应用于个人的生活实践和未来发展。四、提升教师素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教师作为初中的政治教学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个人的人文素质和教学能力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果。正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初中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教师必然会承担重要的责任。对此,初中的政治书教师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展现良好的人文精神面貌,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言行举止会展现个人的人文精神,也容易成为学生效仿和学习的对象。初中的政治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榜样示范作用,才能更好的承担“立德树人”的职责。同时,初中的政治教师要积极创设人文化的政治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充满人文气息,将更具有人文精神的政治课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经过政治课程的学习,可以实现人文精神面貌在潜移默化中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结语总之,针对初中生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时代发展赋予初中的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一线教学教师而言,需要提高对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在教学实践中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人文素质的现状,然后以教材为依托,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积极向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和方向发展,在促进初中的政治教学改革的同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冬梅.论初中的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J].亚太教育,20xx(29).

篇15: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创新作为我国民族进步的重要灵魂,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不仅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素质教育战略的实施。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初中的政治教师首先就要改变在教学中的教育方式。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性

1.根据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的政治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依据

根据现阶段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得知,原有的政治教材必需要改变其缺少活泼的编排风格,不能够在以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政治教学活动,必须要编排能够调动学生情感以及创新意识的风格,这样的教材编排不仅能符合当前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好奇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这种教材的编排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2.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而为了能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政治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能够通过自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来挖掘中学生在政治学习上的创新意识。

二、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原则

关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要能够遵守以下几点原则;

1.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动力,因而教师在政治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能够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

2.鼓励学生质疑

学习是来自于思考,而思考又是对问题的质疑,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不断的鼓励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敢于探索和质疑,对于学生提出比较幼稚甚至错误的问题,教师也应对其进行鼓励。

3.刺激学生在学习上的需要

在学习中,学生一定会有很多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创设新问题,进而来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4.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对问题的见解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情况,这种思维就具有独立性,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能够尊重学生这种个性,并且还要能够鼓励学生更好的发挥其自身思维,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创造欲望和需求。

三、初中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政治这门学科是在初中开始开展的,开展政治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在政治觉悟上的能力,因而作为初中的政治教师,其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开展政治教学。

1.教师要注重对情景课题的创设,进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无论是政治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都要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在政治课程上,要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作为教师则可以创设情景课题,其中在培养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时,教师也可以设置关于情景的课题,比如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教材中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来通过举出一些关于政治上比较有名的事例来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借助相关的寓言或者笑话来讲解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而且还更好的提高了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创新能力。

2.注重在课堂问题的提问,进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当前的教学中,大多数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对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来使其回答,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教师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而在教学活动中设置课堂问题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了。对学生进行提问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在思维上的创新能力的。因而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设置问题。但是在当前的政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设计问题上过于传统,以至于不能够带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阻碍了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作为初中的政治教师要想解决这种问题,首先就要能够在教学中设置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教师在设置关于“人际关系”的问题时,可以提问学生“如何在交际的过程中受到多数人的欢迎”,这种问题就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问题的主要意思了,进而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散性和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在初中的政治课程中能够看出,其主要以情感教育为主,因而教师可以通过以情感教育为主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思考。比如教师在讲解关于洪涝、干旱等实事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导致当今自然灾害的因素有哪些的相关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让他们通过自己在问题上创新性己去探索来寻找答案。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时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有关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并且还要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不断探索和思考,学生在没有借助教材以及教师帮助的情况下认识到了引发自然灾害的主要因素。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和人为因素存在的关系時,这会很好的使得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政治教学课堂方式,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更加具有深刻意义的德育教学,而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3.注重对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驱动下,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对于先进的教学设备也逐渐应用于教师的教学中。在当前的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好先进的教学设备来开展政治教学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由于在初中阶段的政治教材中,其都是以文字内容为主,很少在教材中能够出现关于图表之类的相关内容,因此大多数初中的政治教师在教学中都不注重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学中,教师都只是通过传统的板书方式来给学生讲解政治知识。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的方式,作为政治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教师在政治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将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要想能够培养学生在道德素质教师也要通过教学设备来进行。比如教师在讲解“做意志坚强的人”这节内容时,其可以通关多媒体设备来播放关于增强人们意志的相关歌曲,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学生能够在听的过程中更好的融入到政治教学中来,进而使得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教师所讲解的主要知识。因此,作为初中的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上培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能力,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其在思想道德上的水平。作为初中的政治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以上的措施来进行政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政治教师还要转变其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几种培养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政治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在政治中的创新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艳波.初中的政治教學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07:138.

[2]王志华.浅谈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xx,14:110.

[3]高谏赟.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才智,20xx,32:68.

[4]唐洪山.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06:166.

[5]李万平.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J].才智,20xx,30:210.

[6]冯绍普,冯娜娜.浅谈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xx,04:178.

[7]蔡红.谈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xx,01:54-55.

篇16: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摘要】素质教育在高中学校的普及和推广,使得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水平也越来越重视,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有效应用成为目前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目的与硬性要求。目前我们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应用力度不够,这阻碍了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发展进程。本人从高中政治老师的角度出发,浅谈一下关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应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时事政治政治教学应用

政治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高中政治教学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它培养学生了解和研究政治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家乃至解读世界的乐趣,它对学生以后的探究学习、日常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不可忽略的,它可以使学生遇事严谨考虑,办事理性科学,养成有条不紊的风格。时事政治的应用成为目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样也是高正政治教学过程里不能缺少的一项内容,并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表现之一。下面,本人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并结合相关的案例进行探讨分析关于提高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方法策略。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端正态度,加强对时事政治的重视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进,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政治教学有了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突出了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要与社会接轨,实事求是,进行科学教育,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文化素养,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整体质量。高中政治教学离不开时事政治热点的运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事政治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热点,政治教学与时事政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政治教师要十分重视关于时事政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洞察和解析时事政治的'能力和素养,为高中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地运用时事政治热点会使得政治教学课堂丰富而有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乐趣,提高学生灵活掌握时事政治以及政治课程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地观察社会洞察社会事件的综合素质,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进而有助于促进和生成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

二、以学生为中心,将时事政治生动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在整个高中教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政治教师不再担任主角的角色,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政治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向学生看齐,教师是学生的配合者和引导者,是照亮学生学习生涯之路的灯塔,指引着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发展。教师必须做到与时共进,多关注和了解国家社会乃至国际的时事政治热点,努力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及教师职业的综合能力。高中政治老师必须要端正态度,明确目标,调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和谐的师生关系,制定好课堂学习计划,在课堂上要加强与学生们的沟通和交流,进行兴趣教学,配合和引导学生学习,引导、鼓励学生学习和探索政治,将时事政治的运用生动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主动地发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魅力。高中政治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不断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素质,时事政治和政治课程有效地联系。例如,有关于我国的主权问题事件———“鲷鱼都事件”,政治教师在和学生解析完事件的整个过程后,老师应该配合引导同学们思索关于如何处理“日本的鲷鱼都国有化”的问题。“鲷鱼都事件”这一时事热点话题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活跃了整个政治课堂教学氛围,并且在同学们处理这一国家时事热点问题的过程中,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学生们保护国家领土主权的意识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意愿。这样,学生们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使得他们更恰当的掌握政治课程,进而促进了高效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成。

三、结合科学技术,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体现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素质教育的提倡下,教学多媒体步入我国高中教学课堂,一改以往纸质教学的方式,引起了学生们的高度注意和重视,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供了方便,使得学生在高科技的辅助下完成政治课堂教学。此外,政治教师还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合理分配政治课堂的45分钟,在上课之前的5至10分钟以及即将下课前的5分钟的时间段,安排时事热点,其目的就是使时事政治与政治课程紧密结合,使得整个政治课题丰富而又有意思。这样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为下堂课程做了准备。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教材中“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之后,政治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结束前十几分钟和学生讲述海外对我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崇拜学习以及孔子相关学校快速发展的情况,对时事政治热点来一个大概的概括总结和拓展。于是,政治教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非常,同学们也都喜欢这个课堂,喜欢学习政治课程。由上可见,时事政治的应用关系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教师应加强对时事政治的重视,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并结合科学技术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提高时事政治在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而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2期。

[2]唐金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历史、现状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xx年。

[3]应国良,袁维新。对话教学: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范式[J].当代教育科学,20xx年18期。

篇17: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一、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状况并不乐观,由于政治学习无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理想。通过分析,原因如下:第一,政治是一门记忆性较强的学科,需要背的知识点既多又杂,且几乎没有规律可循,部分学生由于记忆力比较差或者记忆方法不佳,学习政治显得很吃力,渐渐失去学习兴趣;第二,传统政治教育属于“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简单讲解,勾画一些重点,缺少吸引力,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第三,一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重视度不够,把政治看做副科,成绩在他们眼中并没有那么重要,因此上课时只是随便听听,记忆知识点,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成绩不理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二、构建高效初中的政治课堂的策略

2.1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提高备课效率。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而且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材料。教师构建高效政治课堂的前提是熟悉教材、深入了解教材,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备课,提高备课效率。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指将课本上复杂繁琐的知识讲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教师要做到高效备课,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教师不但要熟悉教材,还要透彻理解教材,清楚重难点和教材中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构架,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所学知识。其次,要结合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特点,合理备课,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听懂并且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考试中。最后,备课时要事先想好所有课堂中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准备好应对措施。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要想构建高效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课堂由图片、音乐、视频、时政等具有趣味性的材料引入,力图在刚开始上课时就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教师改变对政治的认识,发掘政治的吸引力,找到政治与生活的结合点,并将之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政治的重要性与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师要和蔼可亲、幽默风趣,不把政治当做一门严肃的学科来教,而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用自身魅力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愿意学习政治。

2.3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政治教学是“填鸭式”教育,面对新课程标准,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此外,传统初中的政治教学中那种勾画重点、单纯记忆的单一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革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学生针对某一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辩论,这样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寻找论据时能复习学过的知识,并且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性与直观性,荧幕上放映的图片、视频等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多媒体教学法不失为教学佳选。

三、结语

构建高效初中的政治课堂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要求。提高初中的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要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入手。只有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才愿意学习,才能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只有做到高效备课、教学方法多变,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篇18: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一、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做到教学更顺利、更有效率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现有的教材已经将一些过难、过旧的内容删去,必须进行教学的知识点也较以往有所减少,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方便广大教师灵活、合理地安排课程时间,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提高教学效率做准备。与此同时,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需求,即使教师让学生在考前加班加点,也只能片面地提高考试成绩,根本无法实现实际教学效率的提升。作为新时期的政治教师,我们应该在课前对教学内容做好设计,灵活选用恰当的导入方法,渲染学习气氛,必要时还应根据课本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信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二、把认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以情感代替空洞的说教,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最终实现有效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政治课的教学并不是一味地进行理论和道理的讲解,这样做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我们必须将抽象、枯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认为政治课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例如,在讲解政治课本中有关“法律”的知识时,为了将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我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即让学生在课下行动起来,主动寻找和收集一些法律故事,然后在课堂中对这些故事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这样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原本枯燥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真实,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课堂教学要分层次,照顾各个阶段的学生群体

素质教育要求政治课堂决不能搞“一刀切”,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成绩、性格等多方面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从根本上提升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有益经验,并根据实际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即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同时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于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我通常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化研究,从而将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和觉悟,进一步提升学习水平;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中等生,我要求他们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并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争取把基础知识记全、记牢;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差等生,我选择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强调在自身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围绕基础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学习下去的动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有效提升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加强时政教育,充实课堂教学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不得不承认时政教育是初中的政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有效弥补教材中某些基本观点和事实的滞后性,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引导他们关心时事,放眼世界,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为学生安排了一定的时政学习时间,即每周安排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近期收集的重大国内外新闻,用标题的形式在课堂公布,其余学生可以对其进行补充和更正,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好。此外,我还非常注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比赛,如撰写时政评论,举办时事报告会、时政评论演说赛、时事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也从不同的侧面提升了学生对时政的热情,为更好地开展政治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提高实践能力,深化政治课的实效性

政治教学也不例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要多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社会,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这一课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不仅不能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还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厌烦,无法提升课堂实效。而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一些污染环境的真实实例,然后在回归课堂,结合这些实例进行讲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建议,这样就会更加强烈地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最终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篇19: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都是开头困难。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习好开始部分,把握成功的基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充分进行教学导入,教师可以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1.故事导入的方法

学生都喜欢讲故事,听故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思想启迪,给予学生积极开阔的学习视野,教育学生拓宽知识面。教师可以在教学“竞争合作”的时候,给学生讲解漂流的故事,教育学生进行思考,教育学生如果每个蚂蚁都想爬上来,不抱成一团,各自进行逃生,那么这样就是不行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合作和竞争”,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时政导入的联系方法

教师可以运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事情,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可以在“尊重和维护隐私的权利”的内容中,教育学生运用2008年的时事政治内容“人肉搜索”中的相关的案例进行学习和研究,引导学生学会人肉搜索的含义,引出课题“尊重他人隐私权”。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导入,运用悬念的导入法和情景导入法,运用发散思维法和直观教育导入法等,无论运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实现导入内容和教材的联系,选择精短的教学内容,注意教学的简洁性,保证教材的联想内容的新颖独特性,重视在教育教学的导入过程中,实现灵活多样的教学行为的运用,保证综合的教学效果的实现,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广大资源,保证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教学中的各种资源,创造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情境,重视教学过程的把握,教育学生经过教学实践,重视运用教学的事例,充分挖掘社会热点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把握教学过程中的记忆过程,紧密围绕教学重点热点话题进行教学。在讲解“生命和健康的权利”的时候,可以学习地震中的优秀的事例,组织好教学过程教育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教育学生尊重法律规范,使学生切身体会教学内容,保证法律条文的实施,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重视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热点话题,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全面发挥出教学的优势,学会从社会教学事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抒发出教学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特点非常直观,缺少一些生活中的阅历,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直观、抽象和形象的教学事来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教育学生充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概念,教育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播放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情景,代表们走访社会,走访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教育学生来学习社会知识。教师也可以选择电子邮箱的运用,让学生关注切身利益问题,根据教学的例子来学习人民代表是怎样选拔出来的?选择的人们有着怎样的意见,学生可以从这些材料中选择一些材料来回答问题,这样就可以方便直接地学生理解什么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

此外,教师还可以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教育学生丰富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生调动学习的注意力,教育学生充分享受初中的政治活动的乐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