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考试试卷  > 语文试卷 > 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试卷题目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qiè)    亮(chéng)    锢(jìn)    首而望(qiáo)
  • B. 论(yú)     然(qiǎo)     名(nì)     贝尔奖(ruò)
  • C. 责(jié)    国(shāng)    热(chì)    深痛绝(wù)
  • D. 红(fēi)    解(pōu)      侏(rǔ)     首低眉(hàn)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萤光    粗制滥造    蒙昧    不辍劳作    和颜悦色    恰如其分    乱蓬蓬    正襟围坐    广袤无垠    宛如
      改为       
      改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 B. 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基本特点是讲究真实记录典型的事例,用一些传神地细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所以都绝对不能加入主观想象。
  • C. 《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在语言上都是骈散结合,语句整齐之中有变化,给读者带来无限的美感。
  • D. 刘桢的《赠从弟(其二)》是一首咏物诗。诗中以冰霜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在问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寄寓作者对堂弟的期望。
4.名句默写。
(1)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景象的句子是“            ”。
(3)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自己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5.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问题。
       当他和我沿着安静的小路,经过芝麻田和小麦田,走回白家坪的时候,任何关于“红色土匪”的那些形容词,都不适合用到他的身上。恰恰相反,他似乎真正是充满了愉快和生命的爱恋,像神气活现地跟在他旁边的“红小鬼”一样,他的手臂正靠着“红小鬼”的肩膀。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身材苗条,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
(1)文段中的“他”是谁?
(2)这部书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立体的革命领袖形象,作者既突出了他们伟大卓越的一面,也刻画了他们作为常人的一面,请你围绕这两个方面,谈谈上面文段中的“他”。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蜻蜓飞行的速度令人惊叹,飞行的姿态常是变幻莫测之——时尔滑翔向前、回转,时尔垂直向上;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蜻蜓的复眼中有一二十个到三万个单眼,每一个眼与“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其他捕食者难以接近它们。蜻蜓凭着这些特点,无疑已成为一种可与鸟类中的猛禽相比的可怕的捕食昆虫。(?)它们在飞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它们似乎十分害怕具毒腺的昆虫,如蜜蜂、金龟子等。蜻蜓也相互吞食,尽管这并不普遍。
(1)依次填入文中第①②③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 还 之所以 B.不但 也 之所以 C.不仅 也 因此 D.不但 还 因此
(2)在文中第④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带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
       材料二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他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材料三 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你认为“考试作弊”是不是不讲诚信的行为呢?请阐述理由。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①“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80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②《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南京大屠杀发生80周年,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10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地亚哥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③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今年9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
       ④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今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⑤80年,沧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今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寇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过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⑥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1)新闻评论,强调就事论理,需要很好地处理记叙和议论的关系。请你结合上文第②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第⑤自然段中引用《纽约时报》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一则报道,有什么作用?
(3)结合上文有关内容,说说“南京”这座城市由“恐怖之城”变为“和平之城”,有什么意义?
(4)以本文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为例,区别新闻评论和新闻特写的不同?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只要月亮还在天上       ①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时地被犒赏,为了多些欢乐,就得好好过节。
       ②我家没有比外祖母更懂这个道理的人了,所以她最重视节日,只要是节日就不肯放过,一定要把它过得像模像样。
       ③好东西吃也吃不完。外祖母说;“吃不完就是一年不挨饿;日子再苦,中秋节也要好好过。”她对这一天的重视,似乎超过了任何一天,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高兴,都不能讲生气的话。
       ④这天晚上不能提爸爸。
       ⑤我一直忍住,尽管特别想念。我相信她们也是一样。如果提到爸爸,大家就没法高兴了。
       ⑥他们那一伙工友要不停地凿山,再好的月亮也顾不得看一眼。可怜的爸爸。
       ⑦一年中秋节,已经到了半夜,大月亮看着我们,还不打算离开。我们更舍不得离开这么好的月亮、这么好的夜晚。但不管怎样,最后还是要睡觉。我们躺在炕上,透过窗户看着月亮,一直到瞌睡上来。看着月亮想心事,想啊,想啊,就睡着了。
       ⑧正睡着,梦到有人来敲我们的门,“咚咚、咚咚”,越敲越响。外祖母“呼”地一下坐起。
       ⑨我终于听清了,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有人敲门。我和外祖母从炕上跳下来时,妈妈已经起来了,先一步打开了屋门。一个细高个儿进来了。我一眼认出是爸爸。
       ⑩“啊,爸爸!”我跳起来,两脚还没有落地,他就把我接住了。
⑪爸爸的头发上落满了月光,白灿灿的。我忍不住伸出手摸了一下,又用力搓了两下,那月光还是留在他的头发上。
⑫爸爸来得太突然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以大家都高兴坏了,都惊住了。妈妈和外祖母过了三四分钟才醒过神,齐声问:“你怎么回来了?”爸爸语气十分平静地回答;“回家过节。”我看到妈妈脸上流下了两道泪水。外祖母没说什么,转身到黑暗里忙起了什么。
⑬我心里一阵难过;我们如果早一点知道爸爸会赶回来多好。可怜的爸爸,没能和我们一起过节。太可惜了,今晚的事会让我们难过一辈子。
⑭正这样想着,外祖母已经点亮了灯,走过来说;“来,咱们重新过节。”妈妈一下醒悟过来,赶紧和外祖母一起忙活;大圆木桌被再次抬到院子里,一个个碟子、钵子全端出来了,特别是酒瓶和杯子,它们一样不少地全摆在了桌上。
⑮现在已经过了半夜,月亮已经歪到西边。不过月色还是很亮,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一只小鸟在不远处叫了一声,有什么动物在附近的树上跳跃。
⑯啊,我们要接着过节。
⑰我会永远记住这个中秋之夜,记住爸爸讲的事情。
⑱在我们这里,除了春节,就数中秋节最隆重了,一般出远门的人都要在这两个节日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可是爸爸一年里只有两个假期,每次不超过三天。
⑲他是一路跑回来的,只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走完了两天的路程。他一路上叮嘱自己的只有一句话:“只要月亮还在天上,就不算晚!”
⑳外祖母背过身去。妈妈也在抹眼睛。我抬头看着天空:啊,月亮还在,爸爸真的追上了它。
(作者:张炜    原文有改动)(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件。
(2)细读第⑫-⑭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外祖母这个人物的。
(3)分析第⑮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月亮还在天上”的含义。
10.比较阅读《三峡》和《与朱元思书》,完成下面小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夏水陵        
②猿则百叫无      
(2)翻译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两个语段都描写景物,第(一)个文段突出了三峡       不同的景物特点;文段(二)的景物描写则是突出了作者对富春江“      ”的评价。(第二个要填写文中词语)
(4)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两文段画线句子的相同之处。
1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为例,分析诗歌是如何在写景中融入诗人个人情感的。
(2)从律诗的起、承、转、合结构特点的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为“转联”的作用。
[知识链接:转,诗意转折变化,有事及人、及景,或者由景及情、及理,别开生面。]
12.作文。
       秋天的风,吹走了春季的“湿”,吹走了夏季的“闷”,带来了一阵清凉;秋天的叶,带来了一段满天飞舞的动人场面,以最优美的舞姿向大树告别;秋天的色,它代表着一种庄重、沉稳,不雍容华贵,不矫柔造作;秋天的阳光,醒来都是挺晚的,消失得也快,但并不妨碍它把人类心灵深处照得通通透透。
请以“我爱秋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①要抓住秋季独有的特点。
②要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要把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1-2022学年河南省许昌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