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运用毕业论文

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运用毕业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运用毕业论文(共含4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穆之衣”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运用毕业论文

篇1: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运用毕业论文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等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结构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发展的连续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促使高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对公式、字母、定理、概念的死记硬背,从而导致学生对高等数学形成了枯燥乏味、难度大等负面印象,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然而,数学史凭借其丰富的数学名人、数学发展史等内容,有助于高等数学教学将抽象的定理知识与具体的数学人物与历史故事等结合起来,进而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增加高等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史,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其应用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对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从本质上讲,数学思维的养成与提升是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不但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培养,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进行训练与演示。数学史恰好可以作为高等数学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将前人的经典数学思维成果向学生进行展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进行启发,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3弥补学生的知识结构断层

数学的.前因后果能够表现出其丰富的本质和内涵。因此,一旦学生对当前所学的数学知识不理解或较为迷惑,特别是对一些数学概念的意义、证明过程以及应用等不清楚,就很容易出现知识断层现象。这时数学史就能发挥其弥补效用,即不但能为学生展示出所学知识点的整体背景,而且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内涵与实际应用。

篇2: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运用毕业论文

2.1丰富教师的数学史知识

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有力渗透,首先需要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以及丰富的数学史知识。因此,高校应定期组织高等数学教师进行数学史培训,提供一切机会提升教师的数学素养;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高度重视数学史在推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补充自己的数学史知识储备,为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知识的灵活应用待定基础。

2.2采用多样化的渗透方式

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应该多样化,具体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借助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契机,通过发放数学卡片、校园广播、校园报纸等多种形式,将高等数学的重要人物介绍、名题由来、前言成果等数学史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让学生耳濡目染丰富有趣的数学史知识;另一方面是积极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积极搜集与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知识,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真正做到讲明、讲透、学深、学透。

2.3增加教材中数学史知识的比重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资源,不仅是知识讲授的重要载体,而且还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基础资料。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数学教材内容过于侧重理论知识,对相关的发展背景知识摄入过少,不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因此,适当增加高等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知识的比重,不仅可以为数学知识讲解铺垫基础,而且有助于高等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推进,进而提升学生的高等数学综合素养。

2.4坚持深入浅出的渗透原则

数学史作为数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对数学知识点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展示,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思路进行启发。在实际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时,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数学基础,坚持深入浅出的渗透原则,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将知识内涵讲解出来,切实让学生全面理解有关知识,深入领会数学公式或定理的产生背景、采用方法与使用符号等。

3结语

将数学史渗透入高等数学教学之中,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浓厚兴趣,而且可以提升高等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虽然数学史与高等数学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多优势,但在实际渗透过程中还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科学合理发挥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辅助性作用,避免过度滥用;另一方面是灵活穿插数学史知识,杜绝生搬硬套。只有根据实际所需将数学史渗透入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数学史的价值最大化,也才能切实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徐东方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菊芬,吴芳.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几点做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01).

[2]夏燕清.高等数学教学中渗入数学史的作用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1).

[3]沈南山,黄翔.明理、哲思、求真:数学史教育价值三重性[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篇3: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会计毕业论文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会计毕业论文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会计职业教育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过分强调会计知识的传授,忽视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等;另外,教学方法陈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在转变职业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大力提倡教学方法的出新。在会计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项目教学法及其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是基于探索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其本质是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种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按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组织课程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之中,即教学进程由任务来驱动,而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线性讲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相对开放的教学组织方式,以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一)综合性。职业教育要培养的能力及其学习内容具有综合性。通常以从典型的会计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教学项目为核心,按照会计工作过程的逻辑建构教学内容――它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对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围绕项目或单元教学任务,设计出一个个学习环境及其活动、一个个具体项目、技术及其方法。这不仅涉及会计专业知识,还必然涉及跨专业知识。

(二)自主性。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从收集信息、制定计划、选择方案、实现目标、反馈信息到评价成果,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做活动的主人――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个具体环节的细节;创造了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的宽松环境。学生的学习较多采用工作小组方式进行,同时创造条件、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项目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这便于学生发挥特长,有助于形成每个学生的责任感与协作精神、及时体验到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快乐。

(三)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学生学习的成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会计工作能力行为提高――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形成这种多样性的能力,主要不是靠教师教,而更重要的是在职业实践中培养。

(四)多元性。职业教育与学习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评价方式:不仅用笔试、口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强调运用完成项目的方式,考核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价标准:灵活运用绝对评价,是否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进步程度,以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解决问题的学习成果标准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好”与“更好”。

评价主体: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独立探究的自学-探索能力、小组合作的社交-管理能力、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进行主动、客观地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体验;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对自身学习成果的反思;与此同时,教师给予恰当指导;着重帮助学生对教学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对学习的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已达到的程度与水平,更要关注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生成与变化。

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学任务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组织控制。

二、项目教学法的任务设计

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中,任务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项目任务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整个课程的效果。针对现今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和分岗位学习薄弱和缺失的状况,我们按照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计了项目任务,具体分为:会计主管岗、出纳岗、固定资产核算岗、工资核算岗、成本核算岗、财务成果核算岗、材料核算岗、往来结算岗、总账报表岗等的业务流程,同时还把会计工作岗位职责及有关规章制度也作为一项项目任务。以下是出纳业务流程项目任务描述。

(一)教学目标。终极目标:熟练掌握出纳业务的相关工作流程。分解目标:

1、现金收付;2、银行结算手续的办理;3、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管理;4、差旅费的报销审核;5、员工工资发放;6、银行存款、现金账的处理。

(二)工作任务。以现金收付为例,现金收付业务主要是现金的收取、支出及保管。学生可自行设计相关经济业务,完成现金的收入、送存银行、从银行提取现金、库存现金的清查等任务。

(三)相关知识。仍以现金收付为例:1、货币真伪辨识;2、现金的交存银行和从银行提取现金的办理过程;3、日常收支业务现金的使用范围;4、其他相关内部管理规定。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的组织与控制

(一)明确教学目的,选择恰当项目。项目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以应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选择一个或几个项目提前一周左右发给每一位学生,并且简明地向学生介绍所选择会计项目的种类、性质、内容和分析评价的要求,让学生仔细阅读会计项目和一些参考资料,这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和评价教学项目,并写出教学项目工作计划。

(二)分头实施项目,落实工作计划。教师在提出项目设想前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在介绍项目内容、进行项目分析时应讲究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讨论由学生按照制定好的项目计划进行分组。可根据学生自身兴趣及将来的.职业流向自由组合分组,一般以3~4人为一组,分担总账、现金出纳、银行出纳、固定资产管理等岗位角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可以互相轮换,以增强互相协调和综合处理能力。

(三)教师实施项目辅导,学生编写项目报告。教师授课的同时,对项目实施进行辅导,解答学生实施中的困惑;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项目的广泛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实践,分析编写项目报告,各抒己见,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会计项目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报告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自己分析和评价是否正确。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和理财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学习方法,取得相应的分数。

(四)教师综合评价,给出考评成绩。项目结果评价方法灵活多样,以鼓励学生为主;在项目内容讨论评价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切记不要在学生面前评论谁对谁错,项目实施成功与否应看整个过程的进行情况。当然,在学生交流项目实施的结果时,教师也应该耐心地听取,不能因为那个学生讲得不好而有任何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不然的话,学生就会失去信心,项目实施就会失败。

“教育的目的不是要你承诺记忆多少东西,甚或知道多少东西。而是要能区分你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那么,我们的评价不应该仅仅是判断学生做得好和坏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弥补不足,能够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别人。

四、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思考

项目教学法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把书本上死板的理论变为灵活的应用。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点面结合、温故知新。项目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篇4:项目教学法在景点导游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的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景点导游 专业课

论文摘要:在旅游专业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往教师搬运知识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而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在工作过程中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一、项目教学法

目前,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蓬勃进行,职教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职业教育要遵循职教的规律进行办学,摒除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以普教模式办职教的俗套。职教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以任务引领为主体的项目课程正受到我国职教课改的追宠。项目教学法是以科研生产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实际科研、生产项目进行开发、制作的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突破了传统以知识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生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①项目教学法主要有项目教学的设计、项目教学的组织、项目教学的实施和项目教学的评估四个过程。

二、项目教学实例

(一)项目教学的设计

(二)项目教学的组织

1.进行分组

项目教学组织是项目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项目课程是以个体和小组工作完成项目计划,以小组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形式成为它的辅助,为确保项目活动的开展和形成学生间稳定的合作关系,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组,在学生自我分组的前提下,教师要发挥协调作用,对组员进行微调,将不同能力、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便于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我将全班30人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局部微调,平均分成6组,每组5人。

2.明确任务

项目教学是以职业工作中某一具体任务为引领的,小组分好后接着就是各小组进行讨论,明确各小组的具体工作任务,教师发给每小组一张工作任务书,各小组填写。任务书中有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本项目课程的终极目标就是各小组能独立地进行校园讲解,这里包含了搜集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制作PPT、编写导游词、独立进行讲解、进行景点导游的其它相关服务等具体任务。这样各小组在确定了任务之后就可围绕任务开展具体的工作。

3.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这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在明确任务之后,各小组开展讨论,围绕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制定出各小组的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地进行参预和引导,我在此过程中安排了我校部分退离体老教师和学生的座谈,参观我校的校史馆,引导学生就学校的某方面问题找那些相关部门等,为学生能顺利地实施工作计划提供帮助。特别是老教师和学生座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查找活资料的机会,也激发了老教师发挥余热,参预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他们座谈后主动表示,要跟踪这次活动,为学生的活动计划出谋划策,为学生当好参谋,参加学生任务结果的评价等。这些老教师的参预,为该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项目教学的实施

项目教学的实施是项目教学的关键一环,在项目教学的实施中各小组围绕着项目任务,遵循工作步骤和程序自主地开展活动,在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制作PPT、编写导游词、独立进行讲解、进行景点导游的其它相关服务等具体任务环节中,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将知识和理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进一步思索探究,学生自己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作者,指挥引导学生掌握项目所需知识,完成技能训练。学生在小组学习这种氛围中,学习的潜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学习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班级授课教师灌输知识而是由学生自主地探寻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在将来学生的知识结构需要发生改变时,学生能较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每个小组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全面掌握各小组的课题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使学生少走弯路,加速教学项目的完成。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学习的潜能得到释放,他们小组成员之间充分合作,课外查资料、拍照片、走访学校的相关部门、创作校园导游词,课堂上积极讨论,展示他们的阶段成果和终极成果,并对其成果进行积极评价,体现了“在课堂上流汗的不应该是教师,而应该是学生”②这一教学理念,学生的项目过程中自信心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四、项目教学的评估

项目教学的评估是对项目任务完成的总结,在《校园导游》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学生参加考试(或考核)终结式评价,而是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式评价结合起来,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教师、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结合起来,为此,我设计了一个表格,内容包括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语、专家评语和综合成绩。评分项目包括资料收集、导游词创作、线路设计、导游词解说、PPT制作、小组合作几个方面。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完成项目任务进行自评,然后是小组内的互评,再进行小组间的互评,最后由教师、专家评估。评估时,师生共同讨论,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同时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五、项目教学结果的运用

《校园导游》项目教学结束后,我并没有将此成果束之高阁,而是结合我校的旅游专业,将之成果迅速运用起来。本学期开学之初,在对我校07届新生的.入学教育中,我利用班会时间,将项目小组的成员派送到新生班级,学生们利用自己的PPT,对新生进行校园解说;增加了我校新生对我校历史、办学特色、学校布局等方面的认识。针对我校办学愈来愈开放,来校参观、检查,评估的来宾和专家越来越多,以往都是由学校专门负责接待的教师向来宾介绍学校, 我向学校有关方面建议,以后此项工作由旅游班的学生担任,本学期,参加项目小组的成员已多次地参加了此项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们运用项目教学的成果,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增加了学生参预专业实践的机会,同时,旅游班的学生参与此类活动,也增强了学校旅游专业的校园氛围,向来宾展示了我校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此项活动受到了来宾和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

六、项目教学的体会

在专业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改变了传统专业课中单科体系的教学,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项目教学更加注重围绕项目任务的知识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项目教学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但项目课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那些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显性知识)运用效果不是太好,而对于专业综合知识的运用(隐性知识),项目课程显示了较好的教学功效。同时,项目教学法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者,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设计者,这对专业课教师而言,不仅要有较丰富综合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职业实践经历,具有专业实践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这样才能确保项目教学的实施。

注释:

①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2页.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数学史在高等数学教学的运用毕业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