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研究与实践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如果这12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浅析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研究与实践论文相关的文章。
篇1:浅析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研究与实践论文
浅析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研究与实践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英语 专业教师 中介作用
论文摘要:对于英语这门特殊的课程来讲,各大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要意识到英语教学应凸显语言的交际功能,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本领,即教师要充分发挥中介作用。教师应以中介理论为依据,清楚意识到发挥其中介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及时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提高英语专业教学效果。
随着中国近几年来英语教学的改革,学习者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制自主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教师和学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随着自主学习模式的确立,教师的作用与角色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教师被赋予了更多的要求与期待。在此模式下,教师充当着自主学习倡导者、课堂活动协调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本领、与他人友好合作和为自己所处的社会作出贡献的意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发挥中介作用。
对于英语这门特殊的课程来讲,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习主体和客体的研究,意识到外语教学应凸显语言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本身是一个载体,同时也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因此英语专业的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其中介作用显得更加重要。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仅起提供信息的作用,还应该起组织、指导、控制、评估、提升、参与和心理支持的作用,即中介作用。
本文以中介理论为依据,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结合笔者长期工作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第一线积累的教学经验,重点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互活动中教师的中介作用,以及实现中介作用的具体方法,对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进行了诠释。以期对改变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助益,帮助广大英语专业教师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认清教师的根本任务,从而为信息时代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提供依据。下面笔者就从两大方面对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进行阐述。
一、中介理论
中介作用理论是由苏联著名的社会互动理论学者、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1981)、以色列心理学家与教育家费厄斯坦(Feuerstein,1991)等提出并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论概念,其认为:中介作用是指儿童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人在其认知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即帮助他开发潜在的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赋予能力以帮助学生获得进步、学会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情境和社会应付各种挑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儿童从出生起,其学习活动就受到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成年人――中介者的干预和影响,包括父母、教师等。这些中介者以其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为儿童选择、组织并呈现各种刺激,同时,通过具体的解释和鼓励来引导儿童对刺激作出更恰当的反应。
费厄斯坦指出了教师中介作用的十二种特征:让对方明白意图;重要性;超越当前的目的;培养胜任感;行为控制;树立目标;创造挑战;认识不断变化;相信积极的结果;共享;个性;归属感。
中介作用理论强调“中介”不是仅仅作为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是使用“工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达到目标的过程。首先,它赋予学习者权利,关系到帮助其学会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再者,涉及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以及中介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最后,强调学生对中介者意图作出反馈这种相互作用。费厄斯坦关于中介作用十二项特征的描述,对于广大英语专业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有效发挥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
(一)发挥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的重要性
教师的中介作用意味着教师的“支架作用”,对于英语专业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能力不仅有助其对所接触到的外国文化的理解,而且个人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其人格的进一步完善。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的建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传递的过程。在以“学生为中心”为教学理念的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中介体。
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师在其间扮演着多种角色,比如控制者、组织者、管理者、评估者、促进者、参与者、信息传递者、顾问等。教师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以恰当的方式扮演合适的角色,方能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任何一种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都离不开学习者的兴趣培养和动机的激发,而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兴趣和动机的全面发展,因而不能使学习效果最大化。教师充当什么角色才能最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有效学习的秘密在于中介者与学习者社会性的互动,作为中介者,教师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从而使学生向着自主化学习的方向迈进。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态度受到教师、学习环境(学校)、学习同伴及社会四个方面的影响,而教师最先将学生引往自主学习的轨道。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虽然英语基础不错,专注力强,但调查反馈表明他们有着各自的困扰,都感到费时太多,却成效不大;理解力不错,却创造力不强。大多数学生都极其需要专业教师的有力指导,让自己能够完成所面对的学习任务,学会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情境和社会变化以应付各种挑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
只有有效地发挥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学生才有能力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学习、思考和行动,有能力制定现实的目标和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有能力认识和评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只有有效地发挥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才能使学生认识到某个特定学习任务的意义,让他们明白该活动对他们个人及对社会的价值;只有当有效地发挥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学生才能真正挖掘出探索知识的方法,自觉、有效地在知识的江河海洋中畅游,着眼现实,面对未来,具有一定的社会情感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只有当有效地发挥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学生才能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自由提取知识,充实自己,在竞争的社会里迅速发展能力,提升自己,全面提高素质,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真正的历史推动者。
(二)发挥英语专业教师中介作用的具体方法
中介作用关系到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还关系到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习得为获得进步和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应付新的、不期而遇的需求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策略;还应帮助学生变成主动的、能自我控制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人。 但通过调查发现,有些英语专业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实施教师中介作用的力度不够,中介作用的意识不强。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课堂上机械呆板操练、教师一人讲解注入灌输的方式依然存在,教师口干舌燥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这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进行单向灌输的“填鸭式”教学已不再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信息时代外语教学观念、方式和手段的变化要求教师对于角色问题进行认真反思。由于信息源的多样化,教师不再成为知识信息的垄断者,因此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平等化。
中介作用理论的核心是“中介”二字,即教师在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过程中充当了助学者、顾问和信息资源的角色,并在学生个体知识建构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中介者必须与学习者结合起来,学习者必须是此过程的一个积极参与者,他们必须愿意并随时准备完成呈现出的任务。中介者还需要帮助学习者以各种方式与外界结合起来,直到他们变成真正的自我行为者。外语教学任务是培养能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情况下进行交流的人才,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英语教学不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综合能力。基于中介作用理论,笔者据研究所得,信息时代的英语教师要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并非局限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获得,还应包括促使学习者的社会化发展。与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相关的中介特征有共享、个性及归属感等三个方面。
共享与合作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形式,因而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其涵义,使他们懂得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力倡导协作式学习,提倡学生以对等形式学习,在与同学的协作中更加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多样性,而且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不能用唯一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所有的学生。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语言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所承载的文化意蕴,通过在真实交际中得体地使用语言,形成对于同一个语言社团的归属感。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
动机被认为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当学习者主动学习时,学习才能有效。毋庸置疑,动机与学习紧密相连。怎样才能最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第一,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例如,组织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讲座、举行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同时,教师还应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英文报刊、小说,多看英文电视、电影节目,听英语广播等,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这对于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吸收新的语言规则知识,增强语感及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克服母语干扰等都行之有效。
第二,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或特定学习任务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让他们理解当前的学习活动对他们个体和社会的近期及远期价值,明白完成当前的任务除了达到眼前目的以外,还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行为与个人、社会的当前与未来联系起来,把个体学习行为的价值纳入一个更大的框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第三,以英语教师自身或其他成功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吸引学生,向学生讲述英语学习的心得体会,或者向他们介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经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第四,教师应以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学识、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风格及积极、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影响学生。即以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达到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3。及时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提高英语专业教学效果
英语专业教学策略的使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英语学习所取得的成效,因此各大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提高英语专业学习效果。英语教学中需转变的思想观念有:
第一,从知识传授转变到技能掌握;
第二,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
第三,从以课堂学习为主转变到以课外学习为主;
第四,从以读写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
第五,从以单纯的英语学习为主转变到以英语为载体去学习另外一门专业为主。
三、结语
信息时代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要承担多种角色,他们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扮演恰当的角色对于英语教学举足轻重。基于中介作用理论,各大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清楚地意识到发挥其中介作用的重要性,积极用行动说话,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及时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提高英语专业教学效果。只有当英语专业教师的中介作用有效发挥时,英语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教师才能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文巧平。信息时代外语教师角色的转换。云梦学刊,,(5)。
[2]刘学惠。语言教师心理学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王革英。“中介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4)。
[4]束定芳。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篇2:高校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原则以及作用研究论文
高校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原则以及作用研究论文
摘要: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分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为例,浅析学校进行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融洽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达到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总目标。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实践;基本原则;作用
谈到艺术教育,笔者认为首先是指学校艺术教育,学校艺术教育通常是指通过有关音、体、美等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知识和氛围的传授与引导,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各高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陆续将艺术教育纳入了教学计划,开设了艺术教育类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如果对这些艺术教育通过相关课程设置来进行普及的话,那么它只是狭义的纯艺术学科教育,而真正需要艺术教育发挥作用的话,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艺术教育与实践才能相辅相成。
一、艺术教育与实践相统一的条件与载体
由于笔者视野有限,文中谈及的艺术教育与实践都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作为一个单独的校区,承担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载体是分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大学生艺术中心本着“以艺育人”的宗旨,从单纯的技术技巧教育中走出来,力求提高艺术教育的美育性能,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在实践中努力开辟丰富多彩的具有展示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力争创建先进的主流的校园文化。我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提高到普及;由个别艺术尖子人才带向全体学生;由艺术比赛的喜人结果和成绩到艺术活动的育人树人;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到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从各方面延伸了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二、高校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围绕这个方针和目标,高校开展艺术教育要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公共教育的高校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首先是为了塑造人,要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一般来说,这是“普及”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按照“学校抓提高,院系抓普及”的工作方针,两者紧密结合,推进艺术教育从广度向深度发展。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艺术教育要与学校的第一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以保证艺术教育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必须有丰富、活泼的课外、校外活动的配合和补充,因为作为一种公共课,进入课内的艺术教育课程无论是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大部分的教学训练活动还要在课外进行。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普及化、科学化。
(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艺术教育包括学习与实践,前者旨在提高“功能性素质”,后者旨在优化“人格性素质”。从“功能性素质”上升到“人格性素质”就必须要通过实践。“实践高于理论”,没有艺术的实践,特别是没有艺术的情感体验,便无法深刻领会艺术的'精神,无法使学生通过艺术知识、技艺的升华,达到鉴赏美、创造美的目的,也就失去了艺术教育的意义。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一定要遵循“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特别要注意加强实践环节,重在提高“人格性素质”。
三、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作用
笔者担任大学生艺术中心代理指导老师以后,亲自参与到红山学院的艺术教育与实践之中,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这种作用与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审美作用
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所以会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并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和谐的状态。”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因此艺术教育应该具有培养审美能力、打造审美境界和陶冶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和方法的作用,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辅德作用
艺术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达到完善和谐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对于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首先是因为艺术是美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启迪人、感染人的巨大力量。同时,艺术这种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目的。因此艺术教育应该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感化教育作用以及辅助德育作用。
(三)艺术教育与实践的益智作用
培养大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是全面发展中“智”的要求,而艺术教育对“智”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欣赏的同时,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从而获得广博的知识。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因此,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对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人才是极为有益的。
(四)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创新作用
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力是经过独特的艺术思维活动塑造形成的,艺术的这种独特性,决定着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具有极其有益的促进功能。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既能让学生的脑功能和思维功能协调发展,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直觉、灵感、想象、创造等创造性思维。可见,以独特性和求异性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思维,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是能够被很好地加以激发和培养的。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是艺术教育与实践的重要作用。
总之,艺术教育具有多功能的辐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她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形成艺术文化素质,还可充分发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培育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学校艺术教育应该通过开展多种途径的艺术实践活动,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学校素质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达到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47,355.
[2]张国宏.学校艺术教育的功能.中国校长,(6).
[3]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25.
[4]傅有明.中国高教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
篇3:高校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教育论文
高校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是高水平外语教学的关键。本文就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做法。通过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涵,结合农业院校的实际,确定了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几项主要标准。结合理论研究总结出具体提高一线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并将其付诸实施。
【论文关键词】教学能力;教学知识;学科知识
一、当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转型明显加快。现代社会对各种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而建立一支高度现代化、专业化的高水平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尤其显得十分重要。
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使人们对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有更高追求,另一方面就业压力、社会竞争、高强度的对外交流开放也迫使人们对迅速提高外语能力报有热望。当前社会上各种形式的外语补习班非常火爆、高水平职业化外语教师十分抢手的现象充分说明了人们对提高外语水平的要求有多么迫切。
高校应该是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期间通常都要在外语学习方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国外高校相比,这笔过分沉重的额外支出势必对学生的业务学习和兴趣发展产生一定冲击。近年来,学生对加强教师授课能力,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呼声日益强烈。面对压力,各高校从建设名校,提高知名度的高度对这一问题加以充分的重视,在进行教学评沽时也把外语教学水平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购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是改进外语教学现状的客观因素,它只有同外语教学的主体—一线教师的教学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迅速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的目的。可以说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线外语教师担负着繁重的日常教学任务,与其他专业教师一样,他们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也有成才压力。与其他专业相比,外语教学人才的衡量更偏重于教学水平的评价,这其中教学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一线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当前形势对培养大量高素质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对高校发展的迫切要求。
培养教学能力的研究是外语教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吴一安.3),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大支柱构成,分别是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由此可见,突出的外语教学能力是四大支柱之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亚需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符合实际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系统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外语教学人才。
二、外语教学能力研究内涵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
1、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内涵
研究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应该从分析教学能力的内涵入手,首先了解教学能力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及如何对教学能力加以评价。
通常认为,外语学科的教学能力是指对外语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教学输出能力。有调查表明(吴一安2005.3),优秀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熟练的口语、书面语运用能力。
(2)知识面宽。有广博的语言、语言应用知识和深厚的科技、人文知识背景。
(3)善于在课堂上营造生动的学习气氛和和睦的学习环境。
(4)了解学生需求,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5)善干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特别是组织以准确流利为目标的语言基本功训练。
(6)善于在课堂上把握契机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倍养,注意使学生增进对语言应用体系的了解。
(7)明确自己的教学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明确自己在每次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地位,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主角与配角的关系。
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英语学科教学能力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科知识(技能)和教学知识(包括技能),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
教学知识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和教学规律,组织、加工学科知识(技能)后形成的知识,通常都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取得好的课堂效果为目的。若教师已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同时能基于对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目标、学生情况、课堂氛围)的准确把握,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灵活生动的措施和方法来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则可以认为他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学科教学能力。
2、当前普遥存在问题
采取有效地措施提高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是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迫切要求和愿望,但在认识和具体操作上也还存在一些误区。
如上所述,英语学科教学能力由学科知识(技能)和教学知识(包括技能)两部分组成,在对教师进行学科教学能力的倍养和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评价时,重知识轻技能,特别是重专业知识轻教学知识一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鉴于一线教师大部分都已佣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因此在继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同时,更应考虑如何掌握丰富的教学知识以迅速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知识无法从书本上直接获取,对其基本标准和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会因人(教师的素质)、因地(教学环境)因时(不同时期有不同要求)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基本要求明确后,虚心求教、勇于实践、实事求是、善于总结、不断积累是每个教师丰富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这其中应特别注意学习和总结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把教学效果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 3、提高一线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路方法
结合当前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改革,针对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在提高我校一线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方面,我们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
(1)切实提高教师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和书面语运用能力。要求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注意从语言应用体系的角度把握课堂讲述内容。
(2)鼓励在课堂上组织大量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对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加以总结完善。
(3)积极开展教学互动,不断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
(4)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明确自己角色地位,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营造生动和睦的学习气氛。
(5)摸索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新模式,灵活调整、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研究成果开展活动
为了快速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我们应用对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成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
讲课也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讲、演、写、画的水平(蔡明,2001.12)。
一些教师对自己的基本功水平佑计不准,也有一些教师对要求达到的水平不甚了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举办了多届院级讲课大赛,并选送佼佼者参加了省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整个过程均刻录成光盘,大家通过观摩来了解自己在教学基本功方面的特点、优势和不足,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活动行之有效。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和板书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学会组织教学内容和开展课堂活动
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辅之以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将大大加强教学效果。我们将教研室范围内的集体备课作为日常工作,常年加以坚持。在集体备课时,除了要突破重难点内容外,课程设计也作为一项重要议题。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大家集思广益,许多教师逐渐学会了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很好地掌握了组织课堂活动的技巧,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
3.进行观摩课示范和电子教案比赛
通过观摩课可以充分展现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大家直观地体会到自己在教学能力方面的差距与不足。
每次观摩课在教学上各有侧重,但对以下几个方面则都要有所体现:善于在课堂上营造生动的学习气氛;善于组织语言基本功训练;善于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善于在课堂上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在观摩学习时我们十分强调学习这些能反映教学能力的侧面。电子教案比赛为应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展示平台。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教学手段结合,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体现教学能力的新侧面。
教学能力培养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的倩况下,考虑到高校的实际倩况,大量快速培养有较强教学能力的英语教师,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这需要在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能力倍养的研究,为今后高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教师的中介作用与课堂氛围的论文
教师的中介作用与课堂氛围的论文
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我国古代对教师这一角色比较精确的概括。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社会要求,教师这一角色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和含义,使教师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担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与终身学习观念的树立。教师作为贯彻这一理念的关键,该如何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正确引导学生终身自主学习?以色列心理学家费厄斯坦(feuerstein)中介理论(mediationtheory)指出,自出生起儿童的学习就受到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成人的干预和影响,这些成人首先是父母,其后是教师,费厄斯坦把他们称作中介者(mediator)。他们选择有效的中介工具或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刺激,以帮助并促进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部分教师的课堂属于下面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教师上课满怀激情,生动传情,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兴趣高涨,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在教学中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其教学效果较好,成绩突出;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学生机械重复的做题,呆板的教学方法,沉闷的教学气氛,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教学效果一沓糊涂。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效果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其实,这就是课堂气氛与效果的不同。
怎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起好中介作用,要求做好以下几点:
一、采取多种有效的导入方式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要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这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针对性,同时,导入的材料要新颖。课堂导入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1、实物导入法。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导入新课,将其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眼前一亮,使他们能立即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2、问题导入法。我们可以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参与到讨论当中,自然地融入课堂之中,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
二、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除知识交流外,还有情感交流,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情感的交流,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如何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教师的职业需要”,教师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教师要有高度的控制力。
2、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这正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创设的最佳环境。
3、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不应歧视差生,激励、鼓舞是教学的真谛,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全面发展。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个人魅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来感染学生,运用各种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用微笑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用幽默的话语和期待表情使学生信心百倍、兴趣盎然。教师就是一个表演者,我们的态度、言行、一颦一笑都能极大地影响你的观众——学生。如果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学生自然也会跟上我们的节奏,将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掌握各种激励性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赞扬会给学生巨大的鼓励,也有利于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congratulations.yougotitright!”、“that’sit!”、“welldone!”、“iknewyoucoulddoit.”这些话语都能让学生不断增强自信,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四、鼓励积极的课堂参与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
五、利用有效的评价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一种容器,学生有表现自我和得到他人赏识的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中介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大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篇5: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学术交流组织的中介作用论文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学术交流组织的中介作用论文
摘 要: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阐述了利用学术性群体组织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牵线搭桥以减少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流通环节。
关键词:高校 科研成果 转化 学术交流
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国的高校也是从事研究的主要基地,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是,高校的这些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程度较低,多数科研成果依旧停留在实验室的试管里、或仅在学校的研究所里“开花结果”,未能形成商品收益,很多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比例平均只有1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65%,高校每年授权的数万项专利技术应用率不足25%,而在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已达8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80%,这说明我国科技成果的生产基地存在着巨大的科技资源浪费。如何降低科技资源的浪费,减少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流通环节,充分利用挂靠高校的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性群团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利用他们搭建的具有市场功能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有意识地组织高校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走出学校,依托市场找项目,为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牵线搭桥是值得我们尝试的工作。
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分析
1.1 科研模式不能与经济活动有效衔接 高校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以教学和学术活动为主的社会组织。一方面,受封闭的办学传统影响,我国高校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之间一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现实生产需要往往产生脱节,许多科技人员缺乏经济观念、市场价值观念,致使他们的研究项目难以做到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的统一。从表面上来看,高校科研成果存在“三多一少”现象,即每年高校的成果不断鉴定的多,不断登记的多、获奖的多,但实际上能够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数量少。高校和科研人员长期囿于学术理论范围内探讨争鸣,习惯于从资料、文献中寻找科研项目的选题,结果研究出来的东西,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由于市场信息不灵,项目选题脱离了生产实践的客观需求,很难形成生产力。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科研人员他们往往片面地追求理论学术水平和获奖等级,一个科研项目从完成课题到发表论文、鉴定成果,再到申报奖励,最后落实到申报技术职称上,该项研究就算完成了并被送到校档案室,成果转让好象根本与他们无关。在这种思想观念支配下,部分科研人员在选题方面,不注重市场需求,使科技投入不能有效地回收,不能实现成果的转化。目前高校各科研管理部门掌握的大量科研成果大都存在这种现象。
1.2 市场机制不健全造成高校成果难以插足
市场机制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科技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我们说,科技成果转化,要求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乃至一体化。要科技与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必须要有科技的供给动力和经济的需求动力的结合。
当前,由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度还不紧密,经济发展本身还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科技发展也缺乏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活力,因此极易造成高校科研成果在向企业转化这个“接口”上脱节。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没有真正找到一种比较好的解决“脱节”问题的办法。
我国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转轨。在这个转轨时期各项改革政策逐步出台,但措施不配套、市场成熟度不够,不能将各种市场资源合理有效地加以配置。这样一方面许多企业不能摆脱旧体制的束缚,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经济实力,造成高校的科研成果难以进入企业,高校科研成果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是非常困难的。
1.3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科技成果转化受阻
高校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开发还受到科研投入的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是把研究阶段的成果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装置、新系统进行适应生产和应用的二次开发,即中试阶段,中试阶段是研究与发展阶段与生产经营阶段的中间环节,它既难以界定为科研活动,也难以界定为生产活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不能得到正常的科研经费,企业的生产投入也轮不到它,这一阶段成了高校科技和企业生产两不管的地带。此外,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风险较大,既有技术风险也有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因此,银行贷款、非金融机构贷款等常规资金也不敢或不愿投入。
其实,科研投入既是支持开展科研活动的投入,也是生产性投入,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科研投入之间呈同步增长关系。高校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加大对高校科研投入,特别是技术开发的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规定了科学技术进步的保障措施:第一、国家财政拨款;第二、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第三、金融机构在信贷方面支持科技成果商品化;第四、科研开发机构要以多种形式向社会筹集研究开发资金;第五、鼓励有关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科技进步法》规定的保障措施为我们指出了发掘科研经费的渠道,但目前这些渠道仍是不畅。
2 技术中介组织之一――学术性群团组织(学会、协会、研究会)的重要作用
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学术性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随着我国的入世,它的信息交流的桥梁作用日益凸现,它们可为高校与企业提供展示、交流合作的场所,构筑多层次学会信息平台,发挥着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作用。我们说,科技成果只有实现了转化,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若没有技术中介,科技成果转化就难免出现梗阻。在我国每年完成的科研项目中,获奖的项目不少,寻找技术、需求技术的企业和单位也很多。同时,我国目前多数学会、研究会挂靠在各高校内,其组成多由许多高层次的学者专家,在社会上享有声誉很高的学术权威性,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已经具有了市场功能,在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前,学会应义不容辞地成为科研成果转化中介的主要导体。利用学会这样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的特点,发挥其潜在的价值,在加速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2.1 学术交流活动的信息市场功能
提起学会的学术活动,大家通常想到的是它的学术性。实际上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还具有市场功能。学会的学术活动是由来自四面八方的专家学者参与的,他们从学校、企业、科研院所、部队,从大城市、小城市、农村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信息,有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有研究单位对市场的需求,有企业对研究开发单位的需求,有新成果、新产品介绍,有市场行情等等。对这些信息与会者当然都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企业。现在,相当一部分学会举办学术活动时都有许多企业参加,为取得对学会活动的参加权,企业积极主动地缴纳会议注册费,有的企业为了能在会上有一席发言之地还自愿为学会活动提供赞助或经费支持。说明企业已经认识到学术活动的信息市场功能,需要利用这种渠道,寻求企业的发展。
2.2 学术活动的技术市场功能
由于政府机构的改革,一些原来属于政府的职能向社会中介组织转移,这为学会系统开展技术中介活动提供了更大的市场。从学会开展的学术活动来看,不可避免地会有技术发展动态、开发研究动态等等,还会有对技术难题最新的研究成果,会有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报告,甚至会有在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对这些成果不仅企业需要,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也会感兴趣。有些单位得到这些信息后会花钱买下这些成果。反过来,企业参加这种活动,也会在会上发布本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信息,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或其他企业也会注意引进,或购买来使用,或将其用于新的设计之中。学会活动的技术市场功能已渐渐被人们所认识。
学会活动的市场功能是确实存在的,我们要努力研究学会的特点,研究学会活动的规律,发掘学会的潜在优势。在当前的形势下,学会等学术性群团组织在保持传统、作为“学术交流的主要力量、科学普及的主力军、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的主渠道”之外,还应成为技术成果转化中介的主要导体,把促进科技成果的技术中介工作当作学会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高校在科技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我们的科研成果好比一颗良种,不推广、不应用就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不论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如何加速成果转化与推广、如何使高校科研成果得到最大限度的转化,是我们必须探讨和重视的。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2 李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3):32~35
3 孙平安.市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作用.交流,.(4)
篇6: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质量评价;管理科学
摘要:在科技创新时代,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培养绿色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实施现代化的管理科学手段,来检验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践活动,这是高校教育管理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兴衰,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得到广大师生积极支持和参与,才能保证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促进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提高和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得到了划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模式。近些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开展了水平评价、专业评价、基础实验室评价等类型的评价工作,政府对学校的质量评价日益得到了重视。目前,在高校对大学生的质量评价,也从单一的学习成绩转变为评价大学生的素质能力。这不仅给对大学生的质量评价增加了难度,同时传统的评价方法也不适应对大学生质量的评价。
高科技时代,人类社会对科技创新的人才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等教育已经转化为素质教育的模式。建立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对于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各高校对大学生的质量都很关注,但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水平不同,相应的教育质量评价系统也必然不同。武书连的大学排名模式虽然不是政府行为,但是他对我国大学、大学生、家长的影响力度是不容忽视的。在武书连的大学排名中,我国排名三甲的高校,无疑教学质量属上乘,起码近几十年其它高校无法逾越。但还是希望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用一种科学、系统、促进教学效果提高的质量评价体系,来加强教学的管理手段,提高我国高校的综合教育水平。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多元化的复杂体系,它的基础原理是根据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运用适宜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考查,旨在探索该学科的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教学考核的评价体系,是对高校教育结果考核的评价体系。对高校今后的发展事关重大。需要所有关心高校事业发展人的支持。因此,在科技创新时代,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培养绿色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实施现代化的管理科学手段,用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检验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践活动,这是高科学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领域,是高校教育管理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篇7: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评价理论,是搞好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由于评价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因此,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与管理学、教育学、教育统计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哲学、系统论、控制论等方法论也是评价理论的基础,它是以重视教学质量的理念和对质量的责任感为出发点,采用科学手段对教学工作进行设计,实施检查及分析,以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实现的一种管理方式,也是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对教学各要素及教学过程的环节进行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使其规范有序,高效优质地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职能活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科学,在设计与使用中具有明显的实践特点。
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理论上是互相促进的,但多年来,由于成果和利益的驱动,使教师形成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长期以来教学工作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使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成为“为评估而评估”,教师“为评估而教学”的现状。
在高校负责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主管单位是教务处,它是由教务处实行自上而下,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的评价工作。没有注意到教育专家、教育学者、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导致教师之间心理的不平衡,没有达到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的初衷。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不仅反映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对大学生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以大学生文化课的考试分数论优劣,应该重视评价学生在大学中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发展状况。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又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探索的结晶,高校教师在教学事务中“应当而且事实上享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评价的目的,使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促进高校的发展;而不能使评价的结果成为对教师的奖惩、考核或者评定职称、划分等级的依据。
评价工作旨在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的手段和过程,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共同努力承担教育革命的使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又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它不应该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结论,它应该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延伸,它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提高,是为了通过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是教学质量的内涵。“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教学”,而绝不能仅仅是“教学是为了评估”。高校的评价工作一定要把握是“为了人的发展而评估”,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从教师的思想深处改变把评价看作是人为地划分等级、制造摩擦。应该使教师深刻的认识到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精神的`有力保障。
2高校各部门要积极参与数学质量评价
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实践教学、育人环境、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以及办学特色等十大内容。其评价方式应采取专家组深入各院系、各职能部门实地考察的综合评价办法。评价的目的在于推动学校各个部门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通过教学质量评价,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的基本建设,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2.1加强高校师生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认识
世界上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理念一致,步调才能一致。要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的劳动者,高等学校就必须重视对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使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已经实施,但是,在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理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师生和教学管理干部,在思想理念上对教学质量评价不重视;一些高校在教学和科研不是相互促进,而是以科研为导向的评价模式替代了对大学生教学的主线,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承担的主要工作,虽然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理论上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两个基点,但在实践中却成了一轻一重的关系。而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应该重视教学和科研这两项教育工作,切不能偏废。
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由许多途径获得,但全面地、系统地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因此,应将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质量评价过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使教学质量评价在运行过程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又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实验条件、教学环境等多因素组成的一个功能系统,在这个功能系统中,任何因素的疏忽或变动都会对教学质量后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学校的教学质量的优劣与学校所有成员相关,只有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使高校的广大师生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得到收益,增加信心,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质量的评价活动中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会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的质量,促进高校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高科技时代,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手段,利用高科技的评价手段,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对教师教学内容全过程的评价上,也就是说,不仅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要将对教师的评价范围延伸到教学的其他环节。 教学质量的评价系统从设计开发到正常运行,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评价工作实行的原则是自上而下的评价,但教学质量的评价系统的构建确是来自自下而上的信息资源,在收集信息资源和使用评价系统时,要重视领导、专家、教师、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和主动性。要通过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整体素质要得到全面的发展。
2.2树立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远大目标
高校内部教学评价活动主要是大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这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有效地使大学生的评教工作得到预期的效果,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反馈教学信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这项工作是由学校主管教务的校长和教务处、各学院领导负责。但要做好这项工作,高校的团委、学生处、各学院院长、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学生辅导员,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对教育质量评价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是靠思想教育工作来完成的。辅导员和大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大学生对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厌倦学习,那么这部分大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就会有不正常的态度,结果不仅会损伤教师的积极性,也违背了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的初衷。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大学生掌握知识的渴求。这样,当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就可以使学生按照为教师负责的态度,把教育质量评价规定的项目和程序,公正地给任课教师评定分数或划分等级,使教师通过教学质量评价得到收益,以利今后的教学和提高。
如果参评的一些学生,不能对课堂教学评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就会以自己感情上的好恶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将自己的主观意念随意放大,这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同时还会使教师在感情上受到伤害。长期下去就会使教师为了得到学生“好”的评价,放弃教学大纲;为了迁就、迎合学生,就会降低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和学生保持“友好”关系,就满足一部分学生的要求,用原则换取评价分数。为了避免出现由于严格要求学生的教师得分不高,保持有好关系的教师得分高的不正常现象,只有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才能在大学生行使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遏制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同时,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是通过学校教务处职能部门来进行的教学评价工作,但是,这种评价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工作,还包括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评价,包括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评价。因此我们说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工作。学校党委、校长都要亲自抓、亲自管,在开展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初期,高校党委和校长都要通过会议强调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的重要性,都要强调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的全员性。只有充分地估计到,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对教学质量产生的影响,才能使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做到宣传、交流工作到位;才能使学校教务处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使大学生的评价结果成为优秀教师的标准,通过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起到激励教师努力教学的作用,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得到预期的目标。
2.3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要把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做好,必须把握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我国现行使用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师自评、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等。其中,教师自评是教师了解自己教学状态和行为的基本手段,它往往借助于课堂录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多所高校通过质量评价工作指出,同行评议不仅有利于被评价者提高教学,也有利于评价者提高教学。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规范化,使一些教师为了达标而违心地放弃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风格,来迎合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因此,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必须设计合理,不能只注意考核表面的、形式的、易于操作的表征现象,要重视教师内在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和创造性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才能通过教学活动展现教师的科技创新工作。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因此,评价教学工作的主体多元化,是国外大学教学质量评价的特点。显然,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是针对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仅就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评价而言,这种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就必须根据教学规律。例如,教师的备课情况、讲课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语言的表述能力、课内的时间安排等等内容,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把这些关键因素进行有效的组合,利用机算机系统的编译,就可以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目前,高校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划分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要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要注重党的教育方针,要有利于进行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应重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绿色创新的先锋。
3.结语
要做好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取决于评价机构的性质和权限,我们要树立这评价机构的权威性,把这种机构作为校长领导下的行政机构,这样就会使高校在展开评价工作时比较容易,就会使高校的各个部门都关注教学质量评价的工作,使高校的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工作的开展。但是,如果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机构隶属于教务处,在组织关系上就难于督促其他部门共同解决在教学的学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必须在学校层次上建立一个处级职能单位,专门从事全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校的教学评价工作。同时要加强教学质量评价队伍的建设,一支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专家队伍的建设,另一支是“学生评教”组织,它是由各院系领导和辅导员组织,由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代表组成,他们在评价阶段,定期地组织学生座谈、交流、利用网络的便捷形式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议,通过学生自身的交流,提高大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以利于今后的教学相长。
篇8:教师参与高校管理制度研究论文
教师参与高校管理制度研究论文
摘要:基于国家提出的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下以及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树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需要高校实现现代化治理方式,而实现高校现代化治理的前提,则是需要高校教师高度有效地参与相关高校教育的治理过程中,即形成高校教师在民主化治理理念下参与高校管理制度。面对教师对高校管理主观能动性差、责任意识淡漠以及相关组织权利的边缘化和参与渠道不畅等现状,需要改变高校“管理行政”,并向“服务行政”的转变,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平衡,构建完整有效的高校教师参与机制。为此,文章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教师;治理;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参与治理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是教师对不能真正参与高校重大决策的抱怨;二是教师对参与高校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效果不佳[1]。面对高等教育管理的诸多矛盾、挑战与机遇,我国高校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改变政府的行政权力本位,增强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发扬民主管理、公共参与、公共服务的民主化治理理念,激发教师、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高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
1.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基于全面深化改革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中重点建设的教育改革任务;是基于我国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建立具有现代化特征和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大学制度。现代化大学制度的本质是反映高校内部与外部治理结构的规范和秩序。现代大学制度的意义在于协调高校内部和外部的治理关系以及规范高校的制度,使得高校能够充分地发挥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创新[2]。而现代大学制度高校内部治理的关键在于民主化治理,强调教育主管部门要减少对其直接干预,克服高校行政化的泛化,为其提供法律保障。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
2.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
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具有特定的高校民主性,是高校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内在凝聚力。总的来说,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民主性。任何人都是高校的主体,都可以自由表达或参与。参与的人都要维护高校利益和尊重他人的利益,因而都赋予其一份责任。全体参与的人都会在互动的过程中达成一种共识,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信仰和追求,即一致认可的特性。二是政治性。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是对民主、平等、自由、秩序、公共利益等基本目标的追求和认可,突显出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的政治性。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不同于个人的人格美德,需要遵循国家和高校的法律、政策和法规,因此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具有特定的政治特征。三是扩散性。扩散性也称辐射性,是指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有扩散强化他人的作用。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对于不同的人和职位,它的表现是不同的,但是它可以蔓延,激发更多的人具备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而使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在所有高校得到发展与强化。高校民主化治理理念的本质在于高校内所有成员都可以“平等参与、共同决策、有效监督”。也就是说,高校内所有成员都可以依据相关国家法律的规定,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高校事务的管理方式来行使自己的民主化治理权利。
3.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
在《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中均明确了教师参与民主管理这一规定,但是受到“官本位”、高校行政化倾向等现行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教师参与管理的现状仍然不太理想。教师既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主导者,也是高校履行教育职责的直接执行者,还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因此,高校教师在民主化治理理念下参与高校管理将会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实现高校现代化进程。
二、基于民主化治理理念下教师参与高校管理现状及问题
1.行政权力的主导不利于民主化治理理念的推行
目前,我国高校的权利结构模式依然处于行政管理阶段。高校的管理方式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一般是由高校内部一定范围的民主选举产生并通过教育部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委任;或者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直接任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很少干预高校内部的具体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行政权力,严格地讲,它表现出“科层制”特征。高校行政权力一般分为校、院、系等三个等级,三者关系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维持着高校的日常运作。这种高校管理体制在执行国家教育政策方针方面体现出优越的效果,提高了高校内部管理的工作效率。而这种侧重于行政的管理的方式严重制约了学术权力的发挥,影响了教授在高校决策中的权威,以及制约了基层教学管理的自主权,进而制约了民主化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推行,影响了我国高校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发展。
2.边缘化的学术权力不利于民主化治理理念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高度集权,高校成为党政部门的附属单位。高校成为亚行政机构而忽略了原本的高校学术机构性质,学校行政臃肿,党政管理和后勤管理的非教学人员过多。教师和学生成为行政管理的对象。高校的党政组织对处理校内事务拥有绝对的管理权,操控着高校的运行工作,削弱甚至剥夺了教师的权力。行政人员成为学校的主体,成为支配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教学和科研人员成为行政人员执行行政权力意志的工具,丧失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当然也失去他们的公共精神[3]。行政主导的结果导致行政功能泛化。在高校内部,其行政机关犹如政府机关一样,拥有很大的权力。科长或处长在某些学校内部事务上就能有很大的决定权,其结果导致部分高校行政部门背离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本意。行政部门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各院系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教师职称评定、教师的招聘、教师的考核、教师的晋级等方面也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即无论是行政事务还是学术事务,都是由行政部门来决定。教授却很少有发言权力、决策权力,把学术管理行政化。教师作为高校主体,在行政化管理体制下被边缘化[4]。由于校内处级和科级干部是由高校党政机关、高校领导任命的,因此导致下属成员必须服从,在工作中主要对校领导负责。虽然众多高校设有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和工会,但有的却是形同虚设,并没有真正的实权,因为行政机关拥有很大的权力,而且党政主要领导兼任这些委员会及工会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因此,在高校中,教师权利被边缘化,处在一种没有说话权的状态中。学术权力的边缘化不利于民主化治理理念的发展,不利于高校学术的创新和发展。
3.不畅的参与高校治理渠道不利于民主化治理理念的进行
近年来,高校在民主管理工作中做出很多努力和尝试,取得一些成绩,但是高校民主管理的现状仍不尽如人意。缺乏深入的民主治校理念和完善的治校机制,没有形成浓厚的民主治校的氛围和民主参与以及民主决策的局面。因此,当前我国高校还未体现出民主办学效果。高校管理机关部门林立,教学、科研本位的意识不强,有些高校机关人员将教职员工当成受教育的客体,这种纵向的组织结构削弱了民主管理气氛的形成。高校民主化管理的法制意识淡薄,教职员工行使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监督与民主化决策权利缺乏法律支持,在民主化管理过程中往往缺乏程序观念。高校教师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校务公开会、教代会民主评议等民主化机制建设还很不完善,有些流于形式,走过场,需要进一步推动和改革。教代会性质模糊,与职权相矛盾,权限设定太多,不符合高校实际,使得教代会不能有效地保障教师参与民主化管理和监督[5]。有些高校教代会上许多涉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提案得不到落实,教职员工的权益受到侵犯不找工会,而是直接找学校党政领导。高校的这种文化背景不利于建立高校现代化大学制度的进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运行和整个依法维权工作的步伐。由于当前高校民主化管理仍然不够理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渠道不畅,广大教师的公共参与积极性不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民主化治理理念下教师参与高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民主法治管理的滞后导致行政权力的主导
民主化治理理念的养成与学校民主化管理的发展状况具有正相关性,没有广泛的公共领域以及由此伴生的公共生活,教师的民主化理念意识不可能产生。民主渠道不畅,公共参与平台不足,这构成高校民主理念缺失的现实障碍。长期以来学校与师生地位不平等,义务不确定。行政机关人员作风官僚,一言堂、家长制作风仍然普遍,师生没有足够的发言权。教师缺乏当家作主的责任感,教授学者也缺乏治校的积极性。缺乏平等就缺乏民主理念落实的基础。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法制意识淡薄,对依法治校观念的理解流于表面和形式,而且存在很多认识误区。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所以学校制定的一些规章与国家法律相悖,一些管理行为也常有不合法的地方。
2.学术权力弱化导致学术权力的边缘化
在高校内部,由于管理模式不符合办学规律,指标化和量化形式的学术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教授治学,使得学术自由变成没有活力和创新的活动。在制度上,也缺乏前后一致的连贯性。由于社会呈现不断多元状态,高校的制度并没有随之做出调整,造成实际发生情况与制度的脱节,甚至制度与规章之间也存在矛盾、权责分工不合理,容易致使部门与部门之间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有些部门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章,但是在运行上缺少具体的操作规范。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和监督职责、学术委员会的辅助决策虽然在《高等院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和《高等院校学术委员会条例》中明确予以规定,但却没有明确的执行程序予以保障,使二者的权力被虚化。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导向,使在高校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学者在教学资源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学术权力被弱化。虽然每所大学都设有校务委员会、教师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大多数的民主化治理趋于形式化,教师以及学术组织缺少影响决策的制度化渠道,不能有效地参与或影响高校的决策。学术组织的成员构成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形成双重身份的学者,这就造成在学术事务决策时掺杂了许多行政色彩。由于教师以及学术组织缺乏参与高校决策的方式和途径,其民主权利有名无实制约了民主理念的发挥,影响了他们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组织—制度”的不足导致参与高校治理的渠道不畅
依法治校、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内涵;其核心就是民主管理,学术自由的保障更需要民主管理,它也是依法治校的基础。民主管理就是要求广泛听取学校师生的意见,给予他们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的机会。由于行政权力太大,每项工作都是按上级意愿办事;行政机构中的人员是上一级任命,对上级负责;领导意识较强、民主意识在管理实践中显得太弱。内部大小事务都由行政机构包揽,造成内部行政机构的权力过大,教师代表大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我国高校中,由于行政权力在起主导作用,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取代,教授作为高校教学的主要力量,他们不但是所在学科的专家,而且他们也熟悉教学规律、学术规律,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推理,教授就应在高校办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现代化大学制度的建设中存在教师参与治理渠道不足或效用不高的问题。这种情况的.产生不能有效地满足教师参与治理的需求。由于当前的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了新的参与治理渠道,并具有相当高效、便捷等优势,成为教师参与高校治理的重要渠道,但是其参与渠道方式并未形成制度化。当前的教师或学术组织参与高校治理的制度存在较大缺陷,使得教师或学术组织参与高校民主化治理的渠道不畅,从而制约了教师以及教师群体对自身利益的诉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目前,高校的民主化参与制度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可操控性,原则性规定和可操作性规程影响了民主化参与制度的运行。
四、民主化治理理念下教师参与高校管理制度构建
1.不断完善高校民主法治管理体制推行民主化治理理念
高校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结合本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制定并完善自己的规章制度,通过学校的章程赋予组织内部相关人员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明确组织内部全体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使高校的管理和决策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校要建立民主管理制度,重视并加强学术委员会、校务会等学术机构和学生会、教代会、工会等组织的全面建设。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和专业机构的评价和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充分发挥教师代表大会的作用,开通民主监督渠道。为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教师的民主化理念,加强其民主化法制建设,优化学校管理模式,建设和谐校园,建立良好的教师与学校关系,高校必须大力提倡、鼓励、激发教师的参与管理的热情,拓宽多种参与管理的途径,使教师掌握更多、更扎实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拥有更理性、更执着的参与热情和态度。同时通过人性化管理,让广大教师对学校管理拥有知情权、建议权、决策权、监督权。教师参与管理既有利于高校形成规范化的民主管理和深厚的校园民主氛围,也有利于教育学生现代公民素质、民主理念的养成。
2.强化学术权力促进教授治校发展民主化治理理念
学术自由的保障在于法律具体化,应该从宪法的角度制定和保护公民对学术自由的权力。修正原有规定的原则保障内容,通过禁止性的规定限制政府对公民对学术自由的研究。学术自由的规范化既有利于保障高校学术自由的发挥,又合理制约了学术权力的随意性。通过完善高校内部法律制度的规定,使学术自由和学术权力在合理的限度内规范化地运行。法律化、具体化的法律保障以及合理的制约规定,强制性地规范高校学术权力的使用,使高校内的学术权力得到合理的强化,促进学术科技的发展和繁荣,加快建设民主化理念下的高校管理制度。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机构,既是探索高深学识的地方,也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重职能于一体的学术团体;一个以高深学问和专业知识为基础的重要的学术机构,高校的根本性质就是学术性,高校的生命力也是学术,是高校进步和存在的源头。在管理机构和高校内部决策中,我们应更多地将教授纳入其主要成员。高校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平衡的问题上应将“教授治校”理念作为高校内部各级决策机构进行管理的重要途径,使教授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尊重教授地位、保障高校教师的利益,学术价值作为高校的生命力是高于行政权力价值的。在高校内部,教授作为学术力量对高校进行治理,以此来取代以行政为中心的权力系统,行政系统仅作为一个服务或办事机构而存在,全面地实行教授治校。
3.探索增进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协商机制进行民主化治理理念
大学作为学术性质的机构是我国自治的基层组织和民主化理念运行的基础,高校教师应该广泛多渠道地参与高校民主化治理和决策,无论是在学术还是行政方面,都应该贯彻民主理念。建立健全合理有序的教师参与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民主作用和能力:在学术方面,教师具有专业化技能发挥专业的决策功能;在行政方面,教师从专业化角度发挥有序的咨询建议功能。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术委员会是国家法律支持下的教师权利组织,是教师参与高校治理的决策性机构。在未来现代化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制约大学行政权力的参与,促使更多的教师参与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发挥教师群体的民主化治理建议和意见。完善教师组织在高校管理中的决策性协商权利。教师和行政人员就具体决策工作需要合理地沟通和合作,可以通过会议交流的方式互相协商具体关联事务,在充分了解对方的观点和问题的前提下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政策倾向。而针对具体的事务需要遵循同行决策的原则,学术权力的实施重点在于学术事务,行政权力的重点侧重于行政事务,通过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达到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建设民主化理念下的高校管理制度。针对彼此间存在的对方专业问题,可以通过咨询性协商方式成立专业化小组提出科学、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基于现代化大学制度建设的民主化治理理念的需要,高校开展基层教师参与高校决策,将有利于高校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完善高校咨询性协商制度将会反映高校利益相关者的具体意见,以及为高校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虽然咨询性协商的方案对大学行政的决策没有强制性约束,但是针对拒绝的方案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大学向来是不同思想观点生成、汇聚、碰撞、激荡的场域,是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的园地。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既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也是大学保持不竭创新动力的源头活水。世界一流大学都具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学者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无旁骛、潜心研究、自由交流,很少受到外界的控制与干扰而成果斐然。因此,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树立高等教育强国的前提是形成高校教学环境的民主化,加强高校教师针对高校治理的参与力度,成立各学科、各专业权威咨询委员会等机构,并参与决策和管理。通过平等对话的服务机制,以实现广大师生的利益目标为其开展日常行政活动的基本原则。因此,实现学术自由,一定要给教师以宽松的学术环境,崇尚学术、尊重学者。
参考文献:
[1]张钧,邵琳.基于我国教师评价制度演进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91-196.
[2]蒋红玲.国际视野下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7(8):75-77.
[3]姚翔.助推“双一流”战略发展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2):57-62.
[4]谢玉婧,张涛.关于高校教师参与管理育人工作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21-22.
[5]何志伟,张蕖.创新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4):80-83.
篇9: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与发展研究综述论文
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与发展研究综述论文
摘 要:本文就国内外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作了历史回顾,包括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与教学行为的关系,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影响,教师和教学的发展,等等。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明确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是教学实践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教育的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研究确立了研究起点。
关键词:教师个人实践知识 研究现状 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世界各国在重视教育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教育研究。过去,许多国家通过建立新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来进行所谓的教育改革。但是当教育研究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时,他们进行反思,开始注意到了教师研究。其实,教育研究涉及对教师的研究,包括教师特点、教学方法、教师的知识结构,等等。教师的知识是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和教师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许多研究学者致力于对教师知识的研究,现我就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教育研究正逐步发展起来。起初,在教育研究中我们集中在理论研究领域。当意识到其理论过于僵硬的弊端后,我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这种变化过程是在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因此,我们说教育的发展和教学实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对教师的研究也随之开展起来。事实上,对教师知识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得到迅速发展。但奇怪的是,它在教师教育应用领域的作用却毫无建设性,甚至是有破坏性的。
十年前,浙江师范大学的一些教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RICH。事实上,它就是一种教学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人们意识到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自身的发展。吴宗杰教授参与到了RICH教学改革中。他声称,教师的个人经历和知识对课程变革和教师发展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他认为,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最基层(吴宗杰,),正是这种知识有助于教师的发展和教学实践。,在《外语课程和教师发展》一书中,吴教授还指出两个概念:教师思维和教师知识。这也是学术研究领域的新课题。同年,吴教授在他的博士中再次提到了对教师个人知识研究的重要性。在吴教授的引导下,许多国内教师和学者开始参与到教师知识的研究中。
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但我们所做的一切仍只是个开端。在其他国家,他们的研究早于我们。他们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他们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三、国外研究状况
致力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研究的学者有Connelly,Clandinin,Elbaz,Sch?in和Johnson。他们的研究代表了研究认识论的转换。他们认为,教师的知识是构成一个人的存在的所有的经历。他们对促进教学的新方法并不感兴趣,而是致力于源于教师行为和个人经历的概念化的知识。Carter和Doyle认为,这种转换给研究和教师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个人知识革命”。
在不断的教育研究中,以Clandinin和Connelly为代表的学者相继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看法,此后,教育研究在许多学院和一些私人赞助的特别关注下开展起来。作为英语国家最大的教育研究组织,美国教学研究协会相继出版了三本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手册》,对教育研究领域的问题作了彻底、反复、重点分明的回顾和展望。在第1986卷中,作者就提到了关于教师个人知识方面的研究。从此,开始了教师个人知识研究的一个新的时代。至此,Connelly和Clandinin大胆地提出教师知识已经成为教育者思考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教师知识影响着教学行为的各个方面。1988年,他们在共同研究中,给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下了定义:个人实践知识存在于教师过去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望和行动中。在,Connelly,Clandinin和何敏芳在他们的职业知识发展研究中强调,运用一个或者几个好的哲学理论来思考教师问题是没有成效的,反之,应当直接研究教师课内、课外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师研究中,教师本身应当成为研究的参与者,或者是研究的联合作者,这更有助于界定研究的目的。
在随后的研究中,一些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也提到了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重要性。教育研究离不开教学实践,自然而然,教师发展也不能同教师知识相分离。Freeman和他的.共同研究者在他们的教师发展研究中也提到教师的个人知识问题。他们不仅重新界定了教师专业知识的范围,而且强调了教师个人实践知识。事实上,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认知是对教学行为的深化理解过程。因此,正如Allwright所说,教师研究不能只遵循习惯性的做法,而是要在探索性实践中了解教师的个人生活。
四、文献评析
从回顾国内研究现状出发,我们可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许多人喜欢研究教育本身。注重改变教学大纲、教材来提高教育质量,但他们忽略了教师的自身状态。
2个领域的研究人员还比较少,相关的文献也不是很多。大部分人对教师知识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重要性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3大部分的国内研究需要借助于国外的研究,在该领域鲜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和建议。
4有些人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上,这些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索。
5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是一种复杂的概念。有时,我们仅从一个方面着手研究,或者由于理解程度、研究深度和学术观点的差异,很难达成一致想法。
从回顾国外研究现状出发,我们可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国外研究早于我国。从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建立到教学研究手册的出版,他们也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
2近年来,一些国内外的研究结合起来。他们把视角延伸至我国的教师发展。他们认为,中国教师具有典型和显著的特征,这必将推动他们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Clandinin和Connelly是这个领域研究的代表。他们从北美传统教育的研究,特别是教学研究出发,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把教师个人实践的知识研究带到了课外实践这个新的领域。
4大部分的研究摈弃了传统的研究方法,他们开始使用叙述研究。叙述研究必将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主流。
关于对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我们认识到在对教师教育和课程研究中,教师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课程和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就课程而言,课程是实践,教师是课程的制造者,教师是课程的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教师应注重自我发展,并清楚认识到自身的实践知识是实现教学的重要部分。帕尔默认为,了解学生和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知识。了解学生和学科是课程改革的基础,而这种了解却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当我们研究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候,教师个人实践的知识应当受到重视。Clandinin、Connelly和吴宗杰在研究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来探索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在今后,我们希望关注教育发展的研究学者能够在关注教学的同时更关注对教师知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宗杰,黄爱凤。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RICH教育视野[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吴宗杰。教师知识与课程话语[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Allwright,Dick。Exploratory Practice:Rethinking Practitioners Research in Language Teaching。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7)2:113―141。
[4]Connelly,F。M。,&Clandinin,D。J。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 narrative of experience。New York:Teachers’ College,1988。
[5]Connelly,F。M。,&Clandinin,D。J。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andscape。Great Britain: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6]Freeman,D。The Hidden Side of the Work:Teacher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Language Teaching,,35(1):1―13。
[7]Freeman,D&K。JohnsonReconceptualizing the Knowledge―based of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TESOL Quarterly,1998,32(3)。
[8]Freeman,D&J。C。Richar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Palmer,P。J。The Heart of A Teacher:Identity and Integrity in Teaching。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8。
[10]Wittrock,M。C。(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n。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Macmillan,1986。
篇10: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研究的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把国家规定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的过程。课堂理论课教学负担着以上知识传输的任务,是一种强化认知过程。受教育者要对教师传递的教学内容加以反映并内化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研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在国家的不断推动和教育界的不懈努力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从最早的课堂实践性学习活动,如简单的课内讨论、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形式,如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参观实践基地、“三下乡”、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校内部门,如团委、学生处、各系部等加入到这样的实践教学中来。
内容、形式和管理上的不断总结创新,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教学载体,而是在独立特征的基础上更加接近于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我们有必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澄清认识,掌握规律,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和理论教学是统一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从最初提出到今天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平行存在,越来越表现出独立性,自成体系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我们应看到,作为共同提出的一对范畴,二者首先是统一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的学科,严谨认真、具有逻辑性的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必须要以理论教学为指导,在目标、内容、环节设置上保证不脱离整体大局。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水平和发展,是实践教学的理论载体。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实现和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用来印证理论教学的正确性并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把居于被动受众地位的学生转变为活动主体,将理论思考加以深化和升华,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高水平的实践教学活动反过来可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在育人功能上相互配合,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独立性特征
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大量案例都是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出发,以主题形式开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得比较好的案例,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研究、资料搜集、数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对策、实施、效果考核的程序作为项目开展起来,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虽然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为依托,但从某些方面看,它已超越了一般理论知识体系,实现了与其他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在教学目的、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一)教学目的方面的不同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教学目的上又存在不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提出不仅仅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而且是从整个高等教育的角度。因此,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教学目的直接迁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过程性活动,其教学目的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学实践本身即是教学目的,具体的教学目的仅仅是过程的外化表现。在对不同的院校进行调查中,我们发现,各高校均制定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不一而同,但总体来说,是院校综合社会相关情况制定出来的,体现了过程和目的的一致性。
(二)教学规律方面的不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强调对既定知识的正确反映,在教学中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结构,要求以科学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坚定信仰、加强修养、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包含多个层次的立体教学,一般课上和课下实践活动简单、普遍、易行,能够经常性开展,通过一些特殊案例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对周围生活世界的'问题、现象或事件等进行探索,对热点时事形成正确认识;校外项目实施过程往往真实、复杂,强调过程研究和知识的分析应用,学生主动获取直接经验,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与修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主要强调间接经验的获得,步骤简单直接,而实践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存在着更多的环节和因素,已明显具有了不同的教学实施规律。
(三)教学内容的变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在内容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任务,主要是进行国家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在教学中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但多是用作支持理论、辅助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实施过程更具体,环境更真实,各类影响因素更多,使得其覆盖的学科范围也更加广泛,延伸到诸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是一种更具综合性的学习过程。虽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其他科目知识的学习没有列在教学目的中,但究其实施过程来看却是必需的,没有这些科目知识和能力的支撑,就无法很好地完成实践教学项目。这也就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自发地扩大,而不仅仅是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复制。
(四)教学方法的差异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学习。为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在学生意识领域镌刻上理论知识内容,虽然是间接知识的掌握,但要求越直接、越迅捷越好,其内容也要求越正确越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过程性教学,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目的,这就使得实践教学项目不是直达目的的,而是要通过摸索、探究,要在很多的偶然、不可控因素中发展。过程不确定,结果多元化,学生在实践项目中既要研究归纳,又要进行演绎,是一种研究型学习,同时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能够推动和开放学生的思维。即便是在最简单的课上讨论实践中,为了强化过程学习,也可以故意制造弯路来加强其过程性,实现能力训练的目标,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五)评价的区别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多以试卷问答作为成绩考核形式和学生水平评定依据。在考核中,不仅仅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会通过时事问题、材料分析题目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水平。但是,这些题目的滞后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更多反映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对社会的了解,而不是学生的分析能力。由于题目没有真实环境,也难以体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非确定性、答案的多元性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偶然、变化、分歧或错误的发生,使得考核能够更准确地展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但这种考核也变得更加艰难,更多的主观判断会直接影响到客观公正性,对教师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内在地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人”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面向真实社会的教学。在不断的创新与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展现出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独立性特征,在研究这些新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淑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辩证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5).
[2]陈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
[3]侯云霞,于金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与实践教学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2).
篇11:高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化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高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化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摘要】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当今时代提出的战略性需求,也是高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这种科研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和创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学生以学为主的情况下,科研能力培养客观上与之存在着时间上的冲突,而结合课程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早期科研训练,可以确保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合理协调发展。
【关键词】科研训练 体制与机制 人力资源 课程改革
作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科研创新和创业活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重要推动力。在大学生中有意识的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精英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对于在校大多数本科生来说,利用课堂来进行科研的指导,并有效的利用课余时间来从事科研活动,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科研人力资源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使大学生科研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1 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化的意义
1.1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1]法律明确要求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目前大学生的科研活动基本没有纳入高校的科研人力资源的正规管理。实行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课程化,对高校教育培养目标有现实的意义。
1.2 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校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具有适应未来各种挑战的综合能力。[2]在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实施科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
1.3 科研训练课程化的实践意义
科研训练课程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科研活动与相关课程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探索性学习。其核心是抓住与学科、专业及课程有关的科研环节进行训练,使学生获得相关体验。[3]实践表明:科研训练课程化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目的和科研意识得到了加强,促进了课程的学习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 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化的特点
2.1 启蒙性
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在大学期间对其进行科研素质的培养是很好的时机。让他们在教师的辅导和影响下,提早接触科研活动,边学习课程知识,边接受科研思想的熏陶、了解科研理论、方法和实际过程。但这种科研的基础教育和训练,带有启蒙的性质。
2.2 引导性
实践中任课老师的引导作用和知识结构特别重要。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完教学计划;第二必须具备较强的科研与科研管理能力;第三应掌握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我国的科研体系;第四要清楚科研管理的体制与运行机制。导师可以利用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大学生科研立项、各级科研立项来指导学生了解科研的全部过程。
2.3 自主性
训练中实现教学和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既充实了教学的内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又使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育有了新的载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擅长的领域及兴趣爱好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是科研训练课程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以任课老师应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4 综合性与连续性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连续性的,是需要积累的。学科是综合性的,科研能力与素质也是综合的;科研工作本身是连续性的。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必须构建具有综合性和连续性的体制与运行机制。
3 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化的途径
3.1 选择切入点
各门课程都有相应的学科作支撑,因而与科学研究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共性。但每一门课程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又是有差异的,这是由于其所属学科的性质不同使然。以文献检索课程为例,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前期资料准备,而且贯穿着科研的全过程。阐明这种过程及重要性,可唤起学生积极利用课程学习的宝贵时机,自觉地进行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在文献检索方法和检索步骤等单元的教学中,援引一些科研课题的检索过程,作解剖麻雀式的深入分析,既锁定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轻松掌握要领,又对其今后将所学方法运用于科研工作并取得成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2 把握侧重点
课题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中心,科研活动一般都是围绕课题展开的。教师在课内科研训练中也应抓住课题这个中心,进行相关训练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着力在如何选题、如何筛选切题信息、如何把握课题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等环节上进行有指导的训练。从效果来看,紧扣课题组织训练,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学生来说,又将是使其受用终身而又事半功倍之举。
根据科研活动循序渐进的规律和原则,在重点训练课题的开掘、选取、分析和综合把握能力的同时,应抓住与课程学习有关的科研基础环节强化训练,突出和强化对科研基本功、学术规范的传授和培养。如撰写课题综述既锻炼了学生把握学科研究前沿信息的能力、论文写作的技能,又能综合考量学生科研训练的成效。在综述写作训练中,还可以将论文引证标注关键词和摘要的编制方法等作为重点传授和强化的内容。
3.3 激发创新点
大学生虽然缺乏科研经验,但经过适当训练,其潜在的研究能力就会被开发,新的思路和创新点想完全有可能被激发出来。在进行如何选择课题的训练环节中,教师在辅导选题要求、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另一方面要使他们认识到课题的新颖性对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鼓励其在选题时积极开拓创新。
教师不仅要做好面上辅导,还要善于发现科研新苗,对于有条件的学生可鼓励其进行论文写作实践。对于学生提出的有较强前瞻性的课题,应进一步引导其深入研究,在科研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其研究水平。
4 结语
将大学生科研训练进入课程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如果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科研训练课程化模式进行比较,不论是教学的内涵,还是实际教学效果,两者都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从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后者无论在学生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上,还是在科研水平的提高方面,都远胜于前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10-08].
[2] 宇业力.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新理念.现代教育管理,(7):107.
[3] 江新国.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战略意义.人力资源管理,2009(8):88.
篇12:高校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高校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现今,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和专业特点,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把突出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培养纳入到实践教学系统中,为学生立业打下稳固基础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其实质是以“能力为本”的综合素质教育。
本文以机电专业为例,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提出转变实践教学模式,由被动转向主动,构建了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设置实践指导教师,实施导师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等保障措施,开展了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和实践。
一、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就是为区域经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人才。为此,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院现有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实践教学系统每个学生所做题目(项目)内容大多无差异且与社会实际脱节;经费不足,实践教学设计实施受限;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指导力度偏低等。
二、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实践有两种形式:主动实践和被动实践。被动实践重在验证书本理论,培养的是动手操作能力,实践的任务、方法、流程、注意事项都被提前告知,学生按照既定方案去完成;主动实践是带着问题去实践,或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指导教师讨论是否有改变工序、方法的可能,这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因此,我们的实践模式要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并分步实施。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主动实践创造条件
通过规定“第二课堂学分”,设立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基金,组织多种学科竞赛等方式营造良好氛围,制定激励政策,增强学生成就感,举办科技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举办座谈会、表彰会,通过报刊、广播、校园网络等形式积极宣传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新举措、新成效,宣传成功企业家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正确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不仅为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而是对工程能力与工程意识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向应用技术培养的全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根据专业特点以及实践场所,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总体思路为:一年级学生重点进行设备的拆装、测绘及二维三维图纸的绘制环节;二年级结合理论课程,逐渐引入加工工艺、材料选取等内容,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教师科研等工作让学生在一定理论知识指导下,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将新的实践问题带回理论学习中,以提高专业学习兴趣;三年级的重点内容为锻炼产品设计及加工制造的核心应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四年级则安排学生到实践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或进行创业实训,并将毕业设计(论文)变成产品研发过程和“项目可行性报告”,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师资和学生团队建设
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施,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是教师队伍,通过企业挂职锻炼、专项培训、“内引外联”等形式,根据教学需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各行家能手及成功人士,为师生进行专题讲座、专项辅导等,强化教师各项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学生团队,组建多支以学长为核心的乐于、勤于创新创业的学生团队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3]。在实验班的实践中,我们实施了导师制,建立了“教师为主,学长为辅”的科研团队,每个团队均由高低年级学生相结合组建而成,队员间的协作配合大大提高了指导效率和实践效果。
三、保障措施
(一)实践基地建设是项目实施的保障
实战环境—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实践基地一是校内全天开放的实验室、实习实训中心,二是利用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三是探索多种形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基地,实现校企联合,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教学,实现“产、学、研”相结合。
(二)建立以“检查督导”为主线的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促进和完善实践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规定了相应的职责和要求,并组成专门的机构,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检查督导。
(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效果需要有评价体系来反应。为检验实施效果,我们将项目设计、项目过程实施、学生接受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等纳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从而体现出对教师的指导效果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综合评价的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