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环境下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如果这17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浅析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环境下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论文相关的文章。
篇1:浅析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环境下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论文
1.1提供高品质的语言学习环境
从语音方面来看,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经过A/D转换后的数字音频信号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其音质可达到专业立体声效果。而且它是建立在网络数据交换的原理上,采用国际通用传输协议标准,通过技术手段克服音视频信号延时、断裂等问题,做到传输的实时、流畅[2]。同时由于它实现了网络交互、资源共享,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使语言学习系统从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向互动的语言学习模式。
1.2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的`集成特征与网络化和存储技术相结合,为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和非文字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系统能做到一个主控机可以同时操纵多个语言实验室,各语言实验室的资料可以相互调用,还可以直接连接互联网或局域网,调用网络上的文本、音频与视频资料。语言学习已不再只是局限于书本或者教师补充的有限的教学资料。
1.3改善自主学习环境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与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运用学习策略、自行控制学习进度,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系统下的学习进程中,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的加工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媒体也成为用以探索和学习知识的认知工具[3]。
2教学实践
牡丹江医学院于对级与级本科约450名学生进行医学英语教学的需求调查分析[4]。以需求分析结果为依据,设计此次教学实践。
2.1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学院级临床本科A班62人。学院实行滚动分级教学。在大学英语“4+2+2+x”教学模式下,二年级下学期A班学生均已通过四级考试,提前进入医学专业英语学习阶段。教学实践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即开课后的第二学期进行,采用数字化语言实验系统进行教学。
2.2课程设置
需求调查分析中,“目标需求”统计结果显示,从学习目的来说,42%的学生表示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而“学习需求”结果显示,51%的学生最想提高阅读能力,35%的学生最想提高听说能力[4]。依据学生需求,实验教学提出综合培养,强化听说与阅读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为“4+X”,即4学时医学英语综合课(内容为词汇、阅读、听说、摘要写作)+X学时网络自主学习(内容为非课堂形式的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即学生于课外在语言实验室进行的自主学习,由教师不定时监控。)
2.3教学考核
实行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考核方式。
学期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60%)+口语成绩(10%)
1)30%的平时成绩:利用系统的学生档案模块,记录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率、随堂测试成绩、网络自主学习情况等作为平时成绩依据。
2)60%的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采用纸质形式,开卷测试,题型包括听力、词汇、阅读、摘要写作。
3)10%的口语考试成绩:利用系统的口语考试模块,随堂进行,共进行3次测试,选择最好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
2.4主要功能模块在教学中的使用
1)媒体广播模块。利用媒体广播功能可以播放PowerPoint等课件。医学英语课件中需要演示构词法,需要插入人体器官系统结构模式的双语图片,需要链接发音,而且还要使用Flash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在这种全数字化语言学习环境中,使PowerPoint等课件得到有效应用,教师讲解得以深化,同时学生从听觉、视觉上最大限度地接触所学的知识。
2)课文讲解模块。课文讲解功能主要用于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讲授。教师课前可以下载课文相关内容,做成文本文件,用于课文导入及内容拓展。如讲解“OrganTransplantation”一课时,教师提前从www.transplantation.com.cn/上下载一些有关器官移植的文字资料,利用课文讲解功能进行演示,既扩大课堂容量,又丰富教学内容,这是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内无法做到的。
3)数字影音模块。数字影音功能可以播放音频资料、视频资料与录音资料。录音资料主要为教师讲课录音,存储于资料库,学生可以选择复习回顾,缓解医学英语发音困难所带来的学习障碍。播放音频、视频资料如果用于导课,选择教师控制;如练习听说,则选择学生控制。学生自由控制进度、速度并进行复读、跟读或配音等训练。由于教学时数有限,课堂所使用的音频、视频资料要进行剪辑处理,突出重点、控制好长度。课堂中多次将VOA的HealthReport部分与《实习医生格雷》片段作为听力材料引入教学,学生兴趣浓厚。
4)分组会话模块与口语聊天室模块。分组会话功能启动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主要进行课堂讨论。口语聊天室功能启动时,教师设置不同话题,除用于课堂讨论,还可以进行辩论。整个过程教师进行全程监控。教学中,启动口语聊天室的功能时,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如进行“ReproductiveSystem”一课时,教师分设有关于生殖的多个医学伦理领域的热点话题,学生反映热烈。实验室系统环境下的教学,打破空间上带给学生的交流障碍。
5)自助学习模块。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时,启动自助学习功能。学生可自由点播存放于资源服务器中的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及文本资料,并完成教师布置的电子作业。学生需用学号登录。
6)系统考试模块与随堂测试模块。教师备课过程中,设计好问题与标准化答案。授课过程中,利用随堂测试功能,进行提问,学生答案会在屏幕中显现,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习效果。系统考试模块支持各种类型考试,包括含音频、视频与文本在内的综合性考试。因为此次教学实验要进行成绩比对,所以期末考试没有在语言实验室系统环境下进行。
3反思
3.1能够有效增强医学英语教学效果
结合成绩比较、访谈结果,可以说明网络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环境下的医学英语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多媒体教室中进行的教学。学生普遍认为语言实验系统下的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医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单词冗长、发音困难、文章内容晦涩、抽象等);补充的大量文本与音视频资料,能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单词量扩大,看得清晰,记忆准确,并且可以重复复习;口语面貌改善,人机对练,克服羞怯心理;课外自主学习时,学生主要依托系统下的资源库进行,目的性强、效率高;通过电子作业的批改,摘要写作能力提高快。
3.2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增强
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咨询者、引导者和评估者,这意味着网络数字化语言实验系统环境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增强。教师要熟练掌握语言实验室系统的使用,充分发挥其应用绩效;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甄选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要与时俱进,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辅助教学功能;要认真建设好医学英语资源库,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4结语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作为现代化科技发展的产物,以其多资源、多功能、多模式,带给学生和教师的是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质的转变[5]。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和综合运用能力,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师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门斌,迟德发.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107-108
[2]付玉明,单兴苗,方小卿.数字化语言学习系统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12):314-316
[3]李炳慧.建构主义学习论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利用[J].文教资料,(11):43-44
[4]曲景秀.医学英语教学的需求分析与改革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6):299-301
[5]章国英,施称,顾冬辉.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教学环境构建及应用绩效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15):63-65
篇2:浅析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环境下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论文
论文摘要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以其多资源、多功能、多模式,给学生和教师带来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质的转变。分析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系统的教学优势,阐述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环境下开展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并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是应用于外语教学的一种现代化工具,是当前最先进、最有潜力的、最具发展前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1]。它是基于网络的系统,其最大特点是资源共享、利用率高、信息传递准确,能满足教学多样性的要求,是充分合理地组建和利用资源的一种全新的语言实验室。笔者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教师,针对2007级临床A班学生开展网络数字化实验室系统下的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善医学英语教学。
篇3: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教学环境构建及应用绩效研究论文
一、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发展的时代背景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作为现代化科技发展的产物,以其多资源、多功能、多模式,带给学生和教师的是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质的转变,它为实现外语教学的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一个跨越式的理想平台。
如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合理构建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教学环境,更好地满足教改新模式的要求,以及如何提高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教学应用的绩效,仍是广大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应探讨的问题。
二、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的内涵
所谓语言教学环境是指语言学习中语言出现和使用的具体环境。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所提供的不是现有教学资源简单的数字化处理,不是简单的语言课程的网络化学习,而是教师、学生、实验室资源的有机架构,是三者相统一的“三位一体”化的教学环境。衡量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优劣的标准,是学生在这个所提供的环境中,多大比例的时间在进行语言的练习交流,多大程度地实现了自身的有效学习。
因此数字化语言教学系统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不断满足语言教学的需求,逼近语言教学的理想环境。语言教学的理想环境可以分为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和教师教学的理想环境。其中语言学习的理想环境是基础,它决定了语言教学的理想环境。语言教学的理想环境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获得语言知识的良好手段;二是有语言练习和语言实践的良好条件或环境。
鉴于语言学习过程的特殊性,教学环境的优与劣,直接影响到外语学习的教学效果。而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所能提供的是将各种可用资源数字化重组,并通过最合理的方式创建语言学习的综合性的、开放性的、实践性的实验教学环境,使外语的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全面开放。
三、实验室教学环境的构建
1.教学环境的构建原则
(1)创新性原则。实验室的资源共享、开放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自己摸索与实践,给教学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摸索的空间。教师应该积极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实践性原则。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重在提供学生自主语言实践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主进行语言实践掌握的有力途径。学生在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中广泛涉猎语言素材,利用实验室所提供的资源,摒弃被动学习的劣根性,真正受益于数字化语言教学。
(3)综合性原则。一个实用性强的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不仅应该综合多方位的学习资源库与系统使用功能,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同时也需要教师与实验室负责人员的有效利用与配合。在不断发展、扩充学习资源的同时,完善教学资源的软件与硬件的综合建设,多类型、多层次的实施途径是确保实验室得以发挥价值的重要保证。
2.教学环境的系统功能
(1)创造仿真的人机对话模式。语言教学系统的技术和功能的突破点是在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上。创造出模拟真人间一对一交流的人机对话模式,对外语学习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2)构造语言教学信息资源库。局限于课本的外语学习实用性有限,因此搭建标准化语言学习资源平台,对外语的教学可以起到推进性的作用。虽然,全国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外语教学资源库,但是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独立性,导致外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自成体系,资源共享难。而数字化语言系统应该将现有的教学资源汇总、整合、完善,平等地开放给学生使用,使学生自主地接触到多方位的学习信息,这样才是真正服务于语言教学。
(3)完善语言教学管理功能。数字化语言实验室为学生利用教学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但是应该考虑到并非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强的自觉性,因此设定在规定的`时间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是很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系统应具备教学管理与控制功能。
3.教学环境的外设营造
(1)单位实验室的容量控制。按照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单个实验室或单个实验教学班级的规模应该是越小越好,但是对于一般的高校而言,语言室的教学环境不仅仅面向的是专业外语教学使用,更多的是公共外语的教学任务。同时,过小的实验室规模势必造成教育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建议可将单位语言教学环境中容纳学生的数量控制在36位至48位之间。
(2)实验室的音响设施。在语音实验室授课或上课,势必会长时间佩戴耳机,佩带耳机时间过长,势必会造成一定的不适感,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因此一套中等音质质量的外置扬声器是语言教学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非听力的课程中,可以适当地使用实验室的扬声器,缓解教师、学生的听觉疲劳,有助于调节课堂氛围。
(3)实验室的照明控制。研究表明自然光对视觉敏感度效果最好,语言实验室室内的照明设备基本上都使用荧光灯。由于上课时学生主要阅读显示器上的文字,所以要考虑过强的环境照明是否会造成显示器图文显示反差降低,影响阅读效果。
(4)实验室的保洁问题。语言教学设备由多个教学班级轮流使用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必然造成学生端的外接设备不同程度的污染现象。鉴于此,对语言实验室的定期保洁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做不仅能给学生营造出干净的学习环境,还能防范污染对实验设备的损伤。
四、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应用绩效的探究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有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和语言应用能力,能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师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相长。
1.应用绩效探究的目的
评估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与效果,最基本的功用是可以促进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其意义远不仅如此。
绩效,指人们在工作场合中通过一定的活动完成任务所形成的业绩或成果。简言之,就是目标达成的程度。绩效评估的目的,就是撇开外在的表面因素,仔细审视整个实施过程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明确目标之后,找出目标与现状的差距。可以说,探究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应用绩效的目的在于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完善教学培养方案,使语言教学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更上一个台阶。
2.语言实验室应用绩效的分类
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最直接的使用对象来看,实验室的应用绩效可以分为学生应用绩效和教师应用绩效,可以从这二个方面来综合分析数字化教学环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1)学生应用绩效。学生是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最直接的受用者。分析学生对实验室的应用绩效最能说明数字化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的应用绩效评定的前提是将同一年级同一课程的学生分成二个班级,分别在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中与传统的课堂进行受教。绩效的内容可以基本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在一个学期后进行应试成绩的考核;在一个学期后进行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核;在一个学期后进行外语综合能力的考核等。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不同的两个教学环境对学生实际教学的影响,来发现其中的差异性、优势性与可发展性。因为数字化教学仍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尚处在一个衔接与过渡的阶段,通过学生应用绩效的考核,可以发现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而不断改进,优化学生的课堂内容和学习过程。
(2)教师应用绩效。教师作为实验室的使用主导,对于实验室的实际应用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应用绩效。教师应用绩效的评定是以学生应用绩效为前提的,因为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是教师应用效果的最终体现。教师可以借鉴学生绩效的结果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等形式来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摸索改进基于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平台的最适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师应该在不断摸索中成长,在不断创新中收获,在自身稳步提高的同时,为学生营造最理想的教学氛围。
五、结束语
现代化语言教学,在教学的理念与方法上仍追求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发展也呈多元化,其系统资源功能不断完善,实用性日趋强大,对外语的“教”与“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筅
参考文献:
[1]杨建华.突出特色抓好实验室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10-12.
[2]胡晓波,隋继学,赵永安.实验室开放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5):164-167.
[3]李盛.基于数字语言实验室的大学英语教学及对策[EB/OL].http://www.shflet.com/ettp/list.asp?id=79.
[4]王爱国.搭建网络化语言学习环境[J].教育技术资讯,(4):55.
[5]何洪武.如何利用语言实验室来优化外语课堂教学[EB/OL].http://www.shflet.com/ettp/list.asp?id=63.
篇4: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数字化管理探析论文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数字化管理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 数字化管理 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管理人员工作
【论文摘要】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推广和使用,使外语教学的内容、方法乃至外语语言实验室的传统管理观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结合语言实验室的工作实践,探讨了数字网络外语语言实验室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管理人员工作中的数字化管理。
随着语言教学方式与方法的不断发展,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以其先进完善的超强功能为高校外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尤其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外语语音素质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企及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如何充分利用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本身的优势对语言室进行科学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的总称[1]。本文探讨了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数字化管理。
1.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特点
随着高校外语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数字教学”、“网络教学”、“媒体库”、“资源在线”、“VOD点播”等功能也成为了各高校对教学的新要求[2]。目前普遍使用的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全数字化的传输方式,损耗小,传输速率快,声音保真度高;采用主流网络技术,专业用于音频、视频的传输与处理,保证了传输的实时性与连续性;系统稳定、可靠、扩容性强;结构化的布线,使得线路简洁,维护方便;功能强大、界面通俗、操作简单,同时可以进行软件的升级换代;资源库庞大,能够满足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需求;与各种多媒体设备有良好的接口,适用于大部分承载资源的媒介;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依托,使得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2.教师教学的数字化管理
2.1教学素材
传统模拟语言室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磁带,而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可支持DVD、MP3等最流行影音文件格式,可以通过电脑、磁盘等,并且在电脑中设有海量资料库随教师任意点播;教师可采用数字化备课进行音频、文字编辑和MP3课件的制作,可与Internet网络连接,尽情下载,教学资源来源全面广泛。
2.2教学方法
利用数字化的设备,教师可在电脑中把课程内容全部准备好,上课时直接从电脑中选用音、视频同步的资料进行教学,同时,可控制音频文件的语速,即通过变速不变调功能实现因学施教,学生可通过学生终端实现听看同步,提高了学习效率[3]。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具备呼叫、呼叫应答、全通话、通知、示范和小组会话练习等丰富的通话功能,运用这些功能,就可以充分进行外语中的听说能力训练与学习,使听说训练更加真实化、立体化[4]。
教师也可在互联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备课、办公、布置作业、并可对学生进行指导与交流。使外语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为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
3.学生学习的数字化管理
3.1课堂学习
充分利用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特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如前面二所述。
3.2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班级无法照顾个别差异,而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给每个学生配有个性化学习设备。学生可在主电脑素材库中点播学习资料,自由控制播放、停止、快进、快倒,即可作为开放式阅览室进行电子阅览。当系统设定为自由上机时,学生可以直接浏览服务器上或英语教育网站上的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水平、进度和要求合理选择学习材料,确定学习内容、时间与速度,进行自主学习,实现VOD、AOD点播、自测、考试、下载课件等,这种教学模式完全体现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新观念[5][6][7]。
3.3协作学习
课件中的交际活动设计要求学生之间通过课上与课下的协作才能完成.学生可通过计算机进行相互交流,培养语言技能。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还具有随机分组的教学功能,即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协作学习,这不仅可以强化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4无纸化考试
主要是通过网络化机考的形式,来实现包括笔试和口语考试。考试过程在机上操作,全程网上提交。笔试客观题的考试结果于每场考试结束后,考试系统自动评卷,考试结果可以Excel表格方式将所有原始数据输出,便于统计、查阅及储存;口语考试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学生的考试录音保存在电脑中,随时可调用抽查与监督。英语无纸化考试提高了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有效地确保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实时性,具有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考试资源、规范考试管理、方便考生应考等的优势。
4.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数字化管理
4.1设备及耗材
(1)设备计划及采购库(设备科必备):给不同仪器进行分类编号,支持各种查询,如仪器名称、型号、技术参数、厂家、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可方便地查找欲购设备的各种资料,结合现有的仪器设备购买公开招标制度,快速查找所需仪器和竞标厂家,提高办公效率。如设备科没有该系统,各系部也可建立自己的设备采购库,动态加入各仪器生产厂家及产品的信息(该库可以是Excel表格)。
(2)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科可使用国家教委下发的“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将给设备账目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但目前,该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全利用,如待报废功能,附件库功能,调入、转出功能等。系统中还存有缺憾,无报废再利用管理模块。如一台仪器报废了,这台仪器的附件或某些部件还可以使用,那么就需要一个专门的管理块来管理这些报废后还可再利用的部件。这一功能模块需要开发出来挂接在管理系统中。系统中的维修管理也很薄弱,需进一步改进。
(3)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库:在维修库中应设有:仪器编号、送修时间、损坏原因、修好时间、维修情况说明、维修人、维修金额等项,说明维修的全过程。这一功能模块最好挂在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当中,补充说明某一仪器的维修情况,可以反映出某种仪器设备的质量情况,为以后的仪器采购提供参考意见。
(4)耗材管理库:语音室由于使用率比较高,常常会消耗一些器件,这就需要购买消耗材料。这些耗材购买了多少、出库了多少、库存还有多少,都需要电脑来帮我们管理,我们才可以随时掌握消耗材料的使用和库存数据[7]。目前,笔者所在语音室使用的管理软件,是语音室老师自行开发的',它不仅管理了消耗材料的入库、出库和结存,在出库中还设置了用途项,说明出库原因。 4.2软件系统
(1)管理人员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在教师机安装好有关教材的教学课件,教师上课无需携带u盘、光盘等,减少了病毒的侵入,维护了设备的稳定。
(2)管理人员先后安装了视频点播系统与英语在线系统,并进行合理分类,供师生进行视频点播。网络上生动鲜活的语言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听力理解的内容,而且可以依靠录音工具进行分割、合并,使重点语音现象凸显出来,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这一系统的运用将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对话环境,图文并茂[8]。同时,管理员及时进行系统内容的更新,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3)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实际运行中病毒感染常使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无法正常工作。可采用以下几种办法维护:采用系统安全性的预防措施,对ROMBIOS进行保护,给ROMBIOS设置管理者口令,使一般的上机者无法进入设置画面、修改有关设置参数;给电脑配备保护卡,通常将硬盘分成若干区,将装有最重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分区保护起来,并设置成自动还原状态,每次开机后,都会自动恢复到保护时的状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定期查杀病毒;使用正版软件,在安装新软件之前先查毒,再安装。
4.3学生管理
对于上课学生,新学期上课前及时在电脑系统中添加他们的年级、班级、学号等学生信息,使学生上课对号入座,井然有序,并且到课学生通过系统确认键进行点名,教师在电脑中对于迟到、旷课学生一目了然,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到课率。
对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使用时间计费管理完成对学生使用交费、续费等费用情况的查看及管理[9]。设备使用情况记录管理系统自动记录学生使用某终端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反映设备使用情况,便于查找造成设备故障的责任人。学生学习情况记事管理学生自学过程中,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学习内容(点播资料名称、学习时间),方便校方监控学生学习情况。
5.结语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应用,不仅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言室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和特性[10],熟悉现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使用技能,不断地接受、更新管理理念,科学进行数字化管理,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使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全面提升语言室的形象,改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陈勤.什么是数字化管理[J].知识经济,(7):66.
[2]杨晓俊.浅谈数字网络语音室的科学化管理[J].中国商界,(7):358.
[3]钱雁群.简介数字语音室[J].实验教学与仪器,,1:55.
[4]张凤伦.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应用和管理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8):186.
[5]曹建波.网络数字化语音实验室的管理[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4):41.
[6]周霞.语音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0(10):180.
[7]汤悦林.实验室日常管理数字化[J].零陵学院学报,,24(2):134.
[8]张冰,李晓婧.浅议利用数字化网络语音室实现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与听力教学的相互渗透[J].科技信息,2010,22:130.
[9]谢观平.数字网络语音室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46.
[10]何武,陈昌川.如何提高数字网络语音室系统中自主学习模式的使用效率[J].渝西学院学报,,3(4):83.
篇5: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初探的论文
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初探的论文
摘 要:摘要: 在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下,依赖于新近的传播技术为进步基础的广播电视行业也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手段以及传播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还起到了节约成
关键词:广播电视论文发表,广播电视学论文投稿
摘要:在现代化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下,依赖于新近的传播技术为进步基础的广播电视行业也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手段以及传播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还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应该抓住这一机会,促进自身的稳定进步。
关键词: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3—0030—01
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化的推广应用基础上,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也呈现出了更加多样化的特点,使用的媒介方式逐渐增加,改善了原有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与制作效率,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以及信息处理程序的优化,对于有效信息的传递也更加便利。因此,在今后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需要对数字化技术进行充分、科学的应用。
一、数字化环境对广播电视制作流程的影响
(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的构建更加灵活
在一些电视台的新闻网络节目中可以发现,在数字化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新闻或者电视节目的构成元素如声音、图像、文字等都可以通过二进制的数字编辑形式实现编码、存储这几个步骤,所以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在数字化环境下对媒体元素进行处理之后的声音、影像以及文字能够同时被多人、多次的进行使用。这种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是多重的而且会起到很好的节约资源的效果,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更加自由、灵活,而且其对节目需要的资源的使用也更加方便获取,使用方式以及次数不再受到限制。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各种信息素材进行处理,然后再使用计算机网络对其进行具体的编辑与制作,而且还能够使节目资源所具备的价值得到扩大,对节目资源进行随意的分割到最后都可以进行重组,进而产生一个完整的节目作品。这种方式的节目制作更加突出了非线性制作的特点,彻底的转变了原有的节目制作过程,增强了制作程序的多元化特性,使得许多新的概念的节目制作方式可以成为现实。
(二)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实现了同步作业
在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改变了原有的直线型的.编排方式,使得制造业中所应用的同步作业方式在广播电视领域也能进行运用,使得媒体制作形成同步作业。[1]在数字化的支持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编排、剪辑等过程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提高节目制作的整体效率,也使得制作过程更加方便快捷。比如在戏剧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原有的工作步骤就是需要首先进行节目的策划与拍摄、剪辑,然后进行节目播出,制作过程比较单一和程序化,缺少灵活性,而且实际的制作程序也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演员的档期、天气情况、摄影场地等,如果与节目拍摄的预期不相符就要更改节目计划改变行程,浪费节目制作成本。但是同步作业的方式就可以将策划、拍摄、剪辑等程序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然后按照实际的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编排优化,使不同的工作步骤内容可以同时开展,突破资源限制的阻碍,还可以节省节目制作的时间。
二、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策略
(一)解放思想,增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意识
在实际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因为新闻策划人员在全局意识方面的缺乏,使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存在思想过于保守、创新思维意识缺乏的问题。[2]所以,结合实际的情况,要想在数字化环境下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加入相关的创新思维,首先,相应的节目制作人员就需要进行思想的解放,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全局出发,与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的基本特点及原则相结合,对广播电视内容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查,然后制定出一个完善的策划设计方案,而这一节目制作方案的实施需要同时在实现新闻事件宣传效果的过程中,受到受众的关注与喜爱。这样才能真正地落实相关节目策划的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升节目制作团队的创新能力,针对当前工作的实际需求,加强相关业务的培训教育,这样能很好地保证其思想得到不断地更新,实现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发挥出团队合作的创新力量,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实现选题角度与途径、策划形式的创新
只有实现新闻选题角度的创新,才能够以新颖的题材来吸引受众的注意,进而实现新闻宣传的效果,在实际落实此项工作中,要求制作人员确保实现新闻事件的独特性。[3]在实际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选材中,要以自身独特的观察角度为着眼点,将全新的节目概念呈现在受众面前。另外,还要不断地增强报道途径的多元化,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与移动设备的客户端来增强广播电视节目的宣传的力度。例如,利用电脑、手机等,在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信息的推广。并且,还可以通过专题报道的制作手段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宣传效果,提高节目实际的影响力。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而且在节目后期制作中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节目制作的速度与效率。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过程中,相关的计算机硬件的应用比较常见,相对于原来的节目制作平台,计算机在软件种类以及硬件性能等方面都具备优良的性能,在节目编辑中对一些配套软件进行应用可以降低节目制作的工作难度与强度,提升节目画面声音的精确性。
三、结束语
在数字化环境之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与进步,而且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传播质量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取得了许多实际的成就,在原有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加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可以促进节目制作朝着多样化、灵活转换的方向发展,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价值,推动这一环境支持下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荆一嵘。数字化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研究[D]。复旦大学,。
[2]梁敏。数字化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分析[J]。新闻传播,(12):48—49。
[3]孙飞。数字化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动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5(17):35—36。
篇6:数字化环境下提高高校学报质量探讨论文
数字化环境下提高高校学报质量探讨论文
提要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业发展趋势。高校学报必须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努力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发展多元化的数字出版模式,提升学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数字出版;学报;学术水平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数字化正不可阻挡地成为出版业的潮流和未来。数字出版即是以数字化的手段进行的出版活动,它既包括直接利用网络编辑出版的行为,也包括将传统印刷版的内容数字化的活动,是一种依托传统和现代资源用数字化的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出版方式。(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理念)以载体分类,它可以分为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移动出版等多种模式。相对于传统出版来说,它具有快速、便捷、低定价、低成本、无需仓储、无需运输、无需纸张、无需油墨等优点,是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趋势。1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新闻出版业将重点发展五大产业,其中之一就是发展数字出版等非纸介质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正因为数字出版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发展速度极快,短短十几年就已经具有了较大规模,并且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我国数字出版的年产值已达795亿元,同比增长近50%,产值规模已超过传统出版业。
对于高校学报来说,数字出版给其带来了全新的技术、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出版理念,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相对于专业期刊来说,高校学报特别是占绝对多数的普通高校的综合性学报,专业化程度低,学术水平不高,发行量极低,社会影响力较小,没有发挥学术期刊应有的作用。当前在新的形势下,除了要改革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外,还必须适应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出版模式,发展数字出版,创新和拓展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高学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当前学报数字化运行现状
就目前高校学报数字化进程来说,大部分学报正在从传统的单一性纸质期刊向数字出版相关融合与整合的方向发展。
(一)学报正在逐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1、加入大型期刊数据库。在网络数据库中,无论是高水平的学报,还是普通的学报,它们在数据库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大部分学报依托大型期刊数据库网站,如《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实现了学报在网络上的数字化传播,提高了学报的影响因子和知名度。
2、建立自己的网站或主页。高校学报有的单独建立了网站,有的利用期刊数据库网站提供的模板建立了具有自主版权的网页,把编辑部介绍、征稿启事等信息放在网上,方便作者和读者查阅,加强了编辑、作者、读者的'三方互动,成为对外交流和扩大宣传的窗口。
3、采用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很多学报采用了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可以进行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加工处理等工作,实现了稿件从收稿到发稿的全程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学报的数字化运用还处于较低水平
1、目前学报的数字化大多只是纸质出版物的数字化传播。数字出版不仅仅是出版物载体性质与形态的改变,而是出版方式的根本性革命,它包括了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数字技术渗透到了出版的所有环节。(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理念)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将越来越少,直接利用电子阅读器、电脑、手机等阅读数字出版物将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虽然目前有的学报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签订了优先数字出版协议,可以优先出版数字期刊,但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方式出版,之后再形成学报的数字版。即使是独立创办网站(或网页)的学报,也只是把传统纸质学报的“千刊一面”变成了数字出版的“千网一面”,学报的数字化运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2、网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虽然多数学报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但是对学报网站(网页)上信息的管理与更新常常被忽视。一是网站使用率低,多数处于闲置状态;二是信息资源较少,与学报内容相关的学术动态信息更是严重匮乏;三是一些学报网站提供的是过时、失效的信息,缺乏更新维护,信息严重滞后;四是与作者、读者互动交流不足。多数学报对于作者、读者留言没有及时回复或根本没有回复,与作者、读者互动交流的工具多是依赖电子邮件,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三、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高校学报质量
(一)努力提高学报的内容质量和学术水平。无论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的纸质出版,其本质都是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出版业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是一种内容产业,出版的形态可能改变,而出版的功能不变,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是内容。因此,提高学术质量始终是学报编辑工作的核心。在数字出版时代,就是要坚持专业化和特色化的办刊方向,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努力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和水平。
1、加强编辑的选题策划,吸引优秀稿件。选题工作在学报质量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明确学报的发展方向、主要特色后,编辑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各种学术性数据库,及时获取数字化的相关文献资料与相关研究信息,把握相关学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选题计划,发布征稿启事,吸引相关的高质量稿件,建立刊物的作者群。也可根据选题计划向相关的知名学者进行约稿,组织和发表代表学科前沿发展的权威性文章。
2、把好审稿关,建立专家审稿库。审稿对提高刊物质量非常重要。一是初审。初审人员可利用数据库网站检索,发现稿件是否一稿多投,是否存在抄袭,稿件的新颖性和学术价值如何,大大提高了初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复审。专家复审是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环节。审稿专家必须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高校学报要打造成一流的学术刊物,必须要拥有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专家队伍,可通过学术期刊网相关文献检索专业领域的专家,也可以通过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网站进行查询,建立动态的专家审稿库,包括他们的研究方向、研究特长、职称、联系方式等信息,实现由计算机对审稿专家有序动态地组织和管理。
(二)出版流程数字化
1、建立网上编辑新平台。充分利用期刊编辑出版管理系统软件,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和编辑管理的全过程自动化。无论是选题策划、组稿、审稿、校稿,还是图片、表格、版式的处理与设计,甚至资料的查询和作者的投稿,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及时高效地进行,实现编辑、作者、审稿专家、读者的实时互动和交流,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编辑质量。
2、探索数字出版新模式。目前,学报仅仅是在纸质出版物基础上,经过重新编辑,变成学报的数字版。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不符合低碳环保的发展要求。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及数字阅读的普及,直接编辑出版数字刊物将成为主流。因此,学报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减少纸质出版,发展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移动出版等多元化的数字出版模式。充分发挥声音、文字、视频等多种传媒介质的优势,根据文章的不同特点,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其独创性和学术价值,这样在传播媒介丰富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报的引用频率和次数,扩大了学报的知名度。
3、实施按需印刷。按需印刷是数字出版时代的一大特点。可以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可以将一份期刊“衍变”成不同的版本,实施按需印刷。相比于传统的印刷方式,按需印刷不仅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缩减了成本,更便捷、更环保,符合人类的环保趋势。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学报影响力
1、及时更新、维护网站(网页)。网站(网页)是扩大学报影响的重要途径,一定要及时更新、维护,增加网站(网页)的信息量。一是提供期刊简介、征稿启事、重点栏目等相关内容,方便读者查阅;二是发布学术前沿信息,提供相关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三是发布历年出版的期刊;四是及时回复作者、读者的留言。
2、开辟学术论坛,发展多样化交流方式。通过学术论坛,定期就某学术问题进行在线交流研讨;编辑也可以就某一个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和虚拟主持人,召开虚拟的“学术研讨会”。这种双向的、多样化的交流方式,能够将学报与作者、读者的距离迅速拉近,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作者、读者群体。
3、加入国际检索系统。学报不仅要加入国内各种网络数据库,而且要尽量加入国外检索系统,提升学报的国外影响力。
(四)大力培养新型数字出版人才。学报的数字化要求编辑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备基本的网络操作能力,具有数字出版意识,能够适应数字化环境的要求,运用网络技术来组织编辑活动,因此新型的数字出版人才必不可少。一方面可招聘、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加强培训,鼓励编辑改变过去传统的编辑理念,积极学习和应用先进的编排技术,利用网络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和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平.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理念[J].中国出版,.2.
[2]魏琴芳,田海江.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3]郑洁,王素琴.网络时代高校学报“三化”运行模式[J].编辑之友,2010.4.
[4]冯虹,周小华.中国高校学报如何面对数字化传播新趋势[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
篇7: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措施分析论文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措施分析论文
当然,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有优有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去粗取精,以达到优化原有信息资源的目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信息化教学策略,可以更快地更新现有的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但是,在大量信息的选择中,要注重信息的可用性和优质性。
一、共享式策略。
所谓共享,就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公开性程度高,其共享范围也很广。共享,是指所有在网络环境下的受众共同分享和接收。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网络环境共享师资、共享学习资料、共享先进的教学策略,都是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运用共享式教学策略的具体表现。
二、反馈型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反馈,既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时学生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的回馈,也包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孩子学习情况对家长的反映,还包括学校将教学情况向教管部门的汇报等方面。在网络环境下发展反馈型教学策略完全是符合资源配置最优化的标准,因为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教与学的反馈,大大加强了师生、教师与家长、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原本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沟通成本和教学成本。
三、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优缺点分析。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网络环境下推行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也不例外。网络在当前而言,的确是利大于弊,但是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就拿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而言,信息量确实很大,足以满足小学英语教学所需的信息。但是,如果小学教学中过分依赖网络信息,而忽略字典、书籍中信息的话,将导致小学生在以后学习英语时,不善于利用字典和书籍来学习英语。另外,网络中大量的信息存在,必然有一部分信息是不利于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这将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学习。
另外,网络环境下共享式的教学策略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判断可能出现偏差,对教师个人知识专利的保护也会欠缺。因为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会导致教师在制作课件和选取案例时直接引用网络中现成的资源,没有任何自我加工。这就会误导外界在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判断时,偏向认为其能力就是好。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共享式教学策略还将带来一个弊端,那就是当一位老师辛辛苦苦制作的教学资源被违规使用,或者未经许可就使用。这将是对教师进行教学资源创作时知识专利权的侵犯。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必须有选择的采用该模式,使之与其他教学模式来共同完善我们的教学。据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标,合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也是我国当前小学英语教育得到改进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必须实事求是,辨清优劣,去粗取精,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将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推向一个发展的新台阶。
1、学习策略。
国外二语学习策略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其最初目的是想发现善学者究竟有何特征,1975年Rubin和Stern发表了2篇有关善学者学习特点的研究论文,从此掀起了学习策略研究的热潮。研究者们开始对学习策略加以定义和分类,如Chamot将其定义为“学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可以的行动,起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回忆语言的形式及内容”;Oxford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虽然学者们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成功掌握一门语言,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合适、有效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行动。对策略的分类则主要有以下三种:O’Malley&Chamot依据认知理论把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Oxford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学习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记忆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Cohen根据运用策略的目的,将学习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本文采用的是Oxford对策略的分类。
2、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网络环境下学习者总体学习策略及各分项策略使用情况如何?学习者在策略的选择上是否存在偏好?本实验中参加问卷调查受试对象为某地方院校大学二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调查样本人数为200人,其中男生90人,女生110人,既有来自文科专业的学生,又有理科专业学生。之所以选择此样本,是因为这些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基本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网上英语学习经历,因此能较好地反映大学生外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整体情况。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10份,但因有4人没有上交问卷,6人问卷不完整,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00份。
(2)问卷设计。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是以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为基础设计完成的。SILL量表是Oxford编制的自陈式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trategyInventoryforLanguageLearning),经过多次修改目前已成为一个比较流行的.测量语言学习策略的标准量表。本次调查问卷以Oxford的SILL量表为蓝本,结合网络学习的特性进行改动,有6个分量表共40个策略项目,分别测量语言学习中学习者所使用的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为保证修改后量表的信度,我们对量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信度系数为0.7,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法记分。
3、结果与讨论。
按照Oxford提出的测量标准,每种策略平均值的大小表示了被试使用该策略的频率,具体标准分为五个等级:
(1)平均值在1.0―1.4之间表示“从不使用该策略”。
(2)1.5―2.4之间表示“很少使用该策略”。
(3)2.5―3.4之间表示“有时使用该策略”。
(4)3.5―4.4之间表示“经常使用该策略”。
(5)3.5―5.0之间表示“总是使用该策略”。根据这个标准,我们来看一下调查结果反映出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1)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示在网络学习环境下,6种策略的平均值按降序排列依次为补偿策略3.2333,情感策略3.1200,认知策略2.7367,元认知策略2.7000,记忆策略2.6306,社交策略2.3367,总体平均值为2.7725。可见,学习者的总体策略使用频率和各分项策略的使用频率都仅为有时使用,处于一般水平。除此之外,在对各题项的均值按降序排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使用频率较高(m>3)的11项中有三项属于补偿策略,三项属于情感策略,四项属于认知策略,一项属于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这说明学习者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借助于外在的条件,如图片、上下文、符号等信息可以克服说写中的语言不足,进而达到促进英语学习的目的。
(2)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使用频率都不高,有些策略甚至是处于偏低水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这可能与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状况有关。在对学习者的个人情况调查中,很多学习者表明他们每天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非常少,有的甚至为零,这就导致这部分学习者英语水平偏低,极少使用学习策略。其次,可能与学习者策略意识不强和策略知识的缺乏有关。一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大部分学习者习惯了按部就班按照教师的引导步步前进,而没有养成运用学习策略主导学习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老师对策略知识的讲解也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导致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是学习策略缺失的表现。
尤其在网络环境中,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缺乏系统分类的能力,往往处于无所适从的学习状态之中,不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不知道应该何时学、学什么、如何学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都不高。再次,我国的学习者缺乏语言学习的环境,学习者往往没有办法将英语运用到真实生活中,这就可能导致学习者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习惯沉默学习和独自学习,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或交流促进语言的学习,这一点从社交策略的平均值最低可以得到佐证。网络环境下记忆策略的低频率也出乎意料,因为根据观察在外语学习中多数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记忆外语单词和材料上。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学生在记忆活动中使用的方法很单一,后续访谈也证明了这一点。
学生最多使用的策略就是使用读音帮助记忆,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唯一使用的记忆策略。多数学生记忆单词的方式是按照单词表,对照读音和汉语意思的机械记忆。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相对要高一些,这可能与网络的相对独立性有关。网络环境下学习者通常都不需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语言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材料学习,这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者的焦虑情绪,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同时,通过上述对数据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发现学习者在策略的选择上是存在偏好的,某些策略的使用频率明显要高于其他策略;不同的学习者在策略的选择上也会不同,即使是针对同一学习任务也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这可能与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水平有关,这一点在早期的研究中也已经证实。
4、结语。
网络环境使英语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同时也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手段和新的理念,但从本研究的调查来看其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习者在此环境下的学习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议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策略教学,尤其是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教学,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策略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增强学习者的策略意识,促使其将策略运用到实际的学习任务中,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从“社交策略的平均值最低”这一结果得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学习者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克服学习中的胆怯、羞涩情绪。引导学习者正确对待学习中的错误,勇敢面对,并对学习者的每一点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一定的奖励,帮助学习者树立自信心。
第三,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兼具工具书库、参考书库、阅览室、考场、论坛等多种功能,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习者明确上网目的、制订上网学习计划,将学习策略运用到网络学习当中,充分挖掘网络的各种功能,使网络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新途径。
篇8:新媒体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小学英语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新媒体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更加生动、形象、直观,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该文首先从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探究了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新媒体的意义。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即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拓展课堂容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口语练习等。并指出了小学英语教学使用新媒体应注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遵循适度原则、灵活使用新媒体等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小学;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一味的讲解单词发音,领读课文和单词,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参与积极性较低,这无疑对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及时革新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增强小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更好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1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新媒体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媒体技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为学生带来综合性体验,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帮助小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图片等讲解相关的英语单词与句子,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促使小学生在丰富生动的学习氛围中,缓解英语学习的紧张感,更加灵活、自由的进行英语学习和交流。同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新媒体还可以搜集、展示各种贴近生活的事物,进而引导小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自主开展英语学习探究。
2)丰富教学资源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若要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合理运用新媒体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丰富、直观的英语学习材料。新媒体以网络为基础,互联网特有的丰富性可以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极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内容多种多样且生动直观。例如,在学习elephant、tiger等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大量相关的动物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上适时播放,为学生构建语言情境。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各种网络学习的平台和互动平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针对性的练习作业,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3)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以趣味性形式引导小学生自觉进入英语教学情境中,并根据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能力和兴趣,制定针对性学习计划,通过新媒体工具加强与家长的互动交流,通过新媒体互动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及相关的学习任务,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录制教学视频,并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把握视频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这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小学英语学习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针对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尊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篇9:新媒体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探讨论文
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盲目的采用新媒体技术,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新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并不冲突,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效率。比如,在学习Whatdidhedoyesterday这一口语交际课时,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小组合作问答的形式,这致使口语交际的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则可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某一同学、教师的`录像视频或图片,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元素进行小组问答或师生问答,这种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媒体教学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形式,更有助于提升课堂活动的可行性,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相关知识点。
2)充分遵循适度原则
就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而言,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新媒体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度采用新媒体,并广泛应用电教设备、直观教具创设语言环境,进而增强教学练习效果。部分教师受精力、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从互联网平台直接下载课件,然后做略微调整,就在课堂上加以运用,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只是进行僵化的形式操作,这显然忽视了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英语课堂成为演示课堂。还有的小学英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带来多种形式的感官刺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声音等信息,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一味的观看和接受,缺乏师生交流和互动环节,教师无法及时把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态。这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显然极为不利。
3)灵活使用新媒体技术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当根据课堂动态灵活驾驭和把握。在新媒体课堂形式下,时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随机应变。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重视将课件制作的过于繁琐和华丽,导致英语课堂成为机械的展播课。当然,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扩充课堂容量,引导小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内容,但并不能从根本上代替教学内容。比如,课件或视频中多为固定的形式、程序和内容,无法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灵活改变。除此之外,一些小学英语教师过于依赖新媒体技术,这不仅不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忆、阅读和书写习惯,而且影响了师生活动交流,最终影响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把握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时间,并根据课堂情况灵活调整和改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导致小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因此,必须及时革新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新媒体具有鲜明的丰富性、便利性、生动性和直观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扩充课堂教学容量,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模式,应当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避免机械使用,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翟向丽.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J].中国校外教育,(8).
[2]马翠茹.寓素质教育于开放教育——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反思[J].湘潮,(9).
[3]张永金.建构主义在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
[4]陈东海.创新教育理念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英语有效教学初探[J].福建教育研究,(4).
[5]吴莉伶.浅谈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对小学英语学科的优化作用——多媒体课件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J].都市家教,(7).
[6]李玉梅,段文涛.对英语教学设计的再认识[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
[7]孟子艳,庄会彬.应对新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冲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4).
[8]王佩玉.趣味精彩乐学——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7).
[9]王珊.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6).
作者:杨胜刚 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篇10:新媒体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探讨论文
1)合理设置问题情境
若要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就必须采取措施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促使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要我学”及时变化为“我要学”,将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问题情境,创设相应的社会情境、自然情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小学生自主观察、思考、探究,进而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与观察能力,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中逐渐获取相关的英语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Atthezoo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材中简单介绍了eagle、koala等国外常见的动物,许多小学生并不熟悉这些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搜索有关这些动物的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或展示,小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能够自觉掌握相关的英语单词和语句,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再如,在学习Theweather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制定周末旅游计划”,自主决定去哪些地方旅游,当地的天气如何,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应当准备什么物品,有哪些景点适合在这样的天气游玩。并自由结合,以小组为单位组建“旅行社”,并派小组代表以演讲形式推荐自己的旅行社,尽量吸收更多的成员,对吸收成员较多的小组要给予适当奖励。这种问题情境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
2)拓展课堂容量
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通常需要大量板书,在黑板上书写短语、单词等,这无疑较为耗时。而合理采用新媒体技术则能够节约书写时间、进而拓展课堂容量。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制作成PPT,并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这一方面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约课堂书写时间,扩充课堂的知识容量。比如,在学习Publicsigns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公共标志图片,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展示,小学生在观看这些标志图片的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各种疑问“这些标志的英文名称是什么”“这些标志有什么用处”然后带着问题自觉研读课文。此外,在讲解英语课文时,教师也可以合理运用课文录音或FLASH动画,将静态的文本知识转化为动态学习元素,以生动的形式展现课文情境。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进而拓展课堂容量。
3)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安排教学活动。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并搭配录音,增强小学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刺激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习Ouranimalfriends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学习的平台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与形象,并通过大屏幕加以展示,这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此外,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看图猜单词”的游戏,运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或小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积极猜测,并运用课文中的固定句型“I/we/you/theyhave....He/she/ithas...”来描述这些小动物,进而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对话水平。由于小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因此,有时无法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动画、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加强口语练习
口语练习对小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影响,一些小学生受母语发音影响,在语调、语音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这无疑对提升其口语交际能力极为不利。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应当运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听录音、反复模仿实践,进而纠正错误发音,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除此之外,小学英语教师还可以运用课前的五分钟时间,播放简单的原版英文歌曲、视频和动画,学生在欢快的乐曲和动画欣赏中,将主动模仿和练习,进而形成自然规范的英语发音。
篇11:实践教学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实践教学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据了解,大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还是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不够明确,实践地点不固定,随意性较大等诸多问题。比如我专业针对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一般采用项目设计教学法,但大多是布置一套模拟的设计课题,要求学生在教室内完成。学生无法在教室内完成前期的资料调查、现场勘测、现场条件分析、甲方需求分析、方案汇报沟通、施工现场跟踪等重要工作环节。学生经过三年的在校学习,虽然基本上都掌握了较为全面的设计理论,也能运用手绘和制图软件较好地表达设计方案,但学生的设计作品只注重图纸的图面效果类似于纸上谈兵,而对材料、结构、工艺、预算、消防规范、暖通要求、强弱电设计等等一无所知。因此一旦走进设计单位很难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独立完成任务。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在结合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设计实践能力的要求,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提出了专业建设改革的整体思路,摸索出了一套从教学到师资建设行之有效的,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了注重面向地方产业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面向地方产业,设置与市场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市场需要的设计师不单纯是看其设计能力,还需要有具体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师还仅要能做设计方案,还要懂得材料的运用、施工工艺、成本核算、实施经验以及沟通能力。目前高校普遍对材料、预算、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实践教学还很欠缺,无法与就业市场相适应。因此,我专业建立了面向地方产业与市场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社会调研、专业实习、专业考察、项目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
(1)社会调研、专业实习、专业考察分别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大学大学一年级暑假与二年级第一学期,社会调研与专业考察的时间是两周,由教师组织高职学生到本地或外地的设计单位、施工现场、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家具陈设品市场、省内外优秀的设计作品现场进行考察与调研,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竖立一种现实直观的认识。专业实习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暑假期间,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实习的单位可自己联系也可由学校联系,要求学生实习的内容是轻钢龙骨、木龙骨吊顶的施工,轻质隔墙、大理石墙面施工,实木地板、地毯、瓷砖的地面铺装施工,水电安装施工等,二年级开学时学生要对假期一个月的实习情况进行汇报演讲,负责教师还同时要求学生提供实习时的相片、企业单位的盖章证明、实习总结等。在这一个月的实习期间,系里会组织安排相关老师到学生专业实习企业去走访,以保证实习的真实性。通过专业实习,学生真正了解了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装修构造、节点做法等,了解水、电、消防的安装施工工艺,很好的解决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实践场地和实践教学老师的缺乏,而无法很好完成材料与施工工艺实践教学的问题。
(2)项目设计主要是应用于专业所有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如《室内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完成四个真实的设计项目,一般是三个小型公共空间设计项目与一个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引进的四个真实设计项目来自教师外接工程项目或是与学校合作企业中的工程项目。学生从量房到出图都是按企业工作流程进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
(3)专题设计是我专业重要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开设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学生上课的时间设在晚上与双休日,学生白天可以在本地各装饰公司里实习,晚上与双休日在学校里学习。四个专题设计也引进真实的设计项目为实践教学项目,学生在公司实习的同时也带着自己的专题设计项目到公司请教公司里的'指导老师,这样专题设计的教学基本上是由校内与校外老师同时指导完成。学生普通反映专题设计学习收获很大。为了让学生能协调好学习与实习之间的关系,我们在专题设计教学中采用了灵活的学生到课考勤制度,学生只要按进度完成了作业且作业质量有保证,可以请假不来上课,但请假次数不能超过课程总学时的40%。
(4)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是我专业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是学生采用一个在公司里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的设计项目为毕业设计任务,由校内与校外老师共同辅导。校内指导老师保持与每位同学的联系,做好毕业设计的咨询、引导、监督和考核工作。由于学生通过专题设计学习时己经到各装饰公司里实习得到了综合锻炼,因此我们专业的学生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就都己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
(二)确立培养新目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
我专业以国内与湖南省人才需求状况和对人才知识结构需要为根据,广泛调查用人企业和相关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在与校外企业深层次合作的基础上确立了为社会培养高技能能创新可持续发展人才的目标,使课程教学内容包含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充分反映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们教学主体是一群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文化底子薄弱,对自己缺乏自信的高职学生。针对这样特殊的学生,我们改进了教学模式,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调研法、现场教学法、设计小组法等方法,同时运用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理论分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解决实际项目问题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将课堂理论教学、企业现场教学、实训基地实际操作、设计大赛、技术服务全部贯穿于教学之中,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设计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念、实践教学能力及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专业以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观念为指导,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加强课堂与企业的结合,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依托地方产业建设一支新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首先,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作为教学发展的方向,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的观念上来。其次,支持和激励专业教师利用课余、假期时间去设计公司参与设计实践,通过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来增加自己的设计实践工作经验。鼓励专业老师开设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承接一些设计项目,让学生参与设计并了解企业设计工作流程与方法,以便让学生尽快的适应市场、适应社会、适应行业规范。同时积极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形成一支由全职教师、社会行业专家、客座教师有机组合以及形成老、中、青三代合理的教学梯队。
(2)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是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健。我专业在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己建成家具设计与制作工作室、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装饰材料与构造展示室、专业教室、专业机房、模型制作室、专业阅览室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与广州星艺装饰有限公司、娄底通程装饰设计有限公司、美迪装饰娄底分公司、长沙名匠娄底分公司等数十家装饰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实训基地建设协议书。架起学校专业教学与社会行业发展密切联系的桥梁,使实践教学得以更有效地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同时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体验企业文化与培养职业素养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3)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为了切实的将实践教学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我专业加强了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质量监控对教师、学生双向展开。除了检查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同时也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我专业制定了以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课程考试的形式包含操作考试、制作作品集与口头答辩考试。考试成绩由校内老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综合评定。当然,实践教学改革不可能是一个模式,每一个高职院校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上体现不同的改革思路,如何让毕业生适应就业市场仍是高校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环境设计专业日新月异,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源现状都给我们不同的挑战,我们只有时刻与市场紧密联系,把握学科发展动向,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篇12: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
网络环境下如何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
[摘 要]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的背后假设是通过增加学生好的道德品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通过外在的要求使学生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这两大假设具有合理性,但在这样假设支配下的教育实践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非道德行为。因此,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必须修正自己的隐含假设,通过帮助学生克服不道德的心理和行为,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道德自主性的人。
[关键词]道德教育 背后假设
田可教育实践活动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拥有隐含的背后假设,这些假设以强大的力量支配着教师的言行。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中的许多做法都反映出教师对道德的基本看法,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
一、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表现与弊端
无论是直接的道德教育课程,还是学校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其方法通常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榜样示范与角色期待。榜样示范即用正面的道德形象引导学生。角色期待就是希望学生成为理想中的精英人物。而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则被教育者普遍认可,即对学生良好的期待可以使学生朝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是传递各种各样的道德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把关于美好道德品质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会有相应的考试。
第三是进行道德奖励。奖励作为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正面肯定为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使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公开表扬等各种各样的评奖方式,而且奖励也分档次。
这些做法的共同特点就是希望把学生塑造成为一个不会犯道德错误的人,通过不断地增加学生好的道德品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而且,教师心目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即使学生对高标准的道德要求的执行打了折扣,也比没有道德要求强。就这样,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道德要求不断的提高,树立的道德榜样往往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圣人形象,对学生的角色期待也或明或暗以精英人物为标准。但是随着学生的成长,这种道德教育实践就会逐渐显示出弊端来,具体表现为:
第一,榜样失去了激励的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外在的道德榜样会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加强而日益失色,进而不会再激励学生做符合道德的行为选择,学生还可能对学校道德教育中树立的“圣人”道德形象产生反感。
第二,知行不一。学生关于美好品德的知识并不能决定学生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所以人们才会发现,学生的年级越高,某些道德表现越差。学生明明知道道德要求,就是不执行。
第三,产生道德的伪君子。在奖励激励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很容易为获得表扬而作符合道德的事。比如,故意做作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来赢得他人的认可,把自己的东西当作捡来的上交给老师。
第四,产生道德消极主义者。由于道德要求过高,随着学生的成长越来越对教师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持不信任的态度,产生排斥的心理,成为一个道德消极主义者。
二、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背后假设及其批判
任何道德教育实践都是有前提性观念存在的,笔者试图把基础教育中道德教育实践的前提假设挖掘出来,从而找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低效的原因。从当前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实践来看,普遍存在着如下的假设:
第一,入之所以能够不断的提高道德水平,就在于不断的增加好的道德品质。这种观点站在了人性善的立场上,采取的是递增的道德教育,从各个方面来增加人们关于良好道德品质的知识。所以,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教育者提供给学生的选择并不是“做”或“不做”,而是在都符合道德要求的情况下,是选择较高的道德水平的做法还是选择一般的道德水平的做法。
第二,学生的道德是可以塑造的。榜样示范、角色期待等都是外在于学生的,都是对学生行为和心理提出要求。教育者普遍认为,只要学生按照要求做,就会不断的进步从而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这两种前提假设是有道理的,在教育实践中也都是可以产生效果的,但是从长远的情况看,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首先,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是由于增加好的道德品质还是由于克服不道德的行为或者心里呢?实践证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的做法多是以圣人的形象去要求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经常会有意无意的提高道德要求,造成道德高标的广泛盛行,学生难以达到高的道德要求。
其次,道德的可塑力量是来自于学生的外部还是来自于学生的内心?学生的可塑性是道德教育存在的基本前提,问题在于使用外在的要求来塑造学生,还是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要求,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选择。如果道德选择出自于人的内心,那么道德行为就是自主的,受自我支配的,具有持久性。如果道德选择出自于外在的要求,那么道德行为就是要受到监督的,一旦失去了外在的监督,就会出现道德的失范。实际上,尽管道德教育中也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基本上是以外在的要求和道德行为的监督为主要手段,并没有培养出学生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责任感。
三、对策措施
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克服不道德的心理与行为,而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教育应该放到高等教育中。而现实状况却是,由于基础教育中的道德目标过高没有实际的效果,以致高等教育阶段不得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补课。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给予如下的假设:第一,帮助学生克服不道德行为和心理,从而使学生成为―个符合基本道德要求的人。只有克服不道德的心理和行为,才能维持道德底线;第二,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自主性,基于自己的内心的愿望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只有出自学生的内心的意愿,道德行为才具有长久性。
基于此,提出几条对策措施:
1.正面的肯定是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必须慎用。公民道德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做到的,对符合公民道德要求的行为却不应该滥用奖励,因为它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不奖励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具体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这样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道德自律性。
2.使道德要求与学生的需要相匹配。只有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道德要求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内心,从而使学生在行为道德要求的时候是基于自己内心的道德责任感。当然,教师也必须引导学生的需要,使之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无限制的需求膨胀也会引起不道德问题,而学生不需要的道德要求就可能导致学生成为伪道德主义者。
3.重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成长是在生活中展开的,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对学生的发展最为有效。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获得道德知识更为学生所认可,因此,可在学生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注重学生的道德体验。这样做,可以使一些道德规则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成为被学生广泛分享的共识,从而成为―个自觉选择道德行为的人。
篇13:网络环境下ERP实践教学探讨论文
网络环境下ERP实践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ERP人才不断扩大。如何培养大批优秀的ERP人才,服务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迫切课题。本文从分析ERP人才培养的特点与定位入手,构建了新的ERP实践教学体系,针对ERP实践技能培养的瓶颈,提出以网络为环境,以成功的ERP案例为对象,构建模拟的ERP实施训练平台,通过反复的模拟训练,再配以竞赛、社区、论坛等措施,达到ERP实践能力的强化培养和快速成长。
【关键词】网络环境 ERP 实践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扩大。如何培养大批的优秀的ERP人才,服务于当今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紧迫课题。综观ERP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难发现,企业上马ERP项目无论从规划、分析到实施都有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或者说是理论指导,可是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并不高。究其原因,除了ERP实施的复杂性和企业差异大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ERP人才的实践能力的欠缺。ERP实践技能的培养与积累却成了人才培养的瓶颈。
1 ERP人才培养的特点与定位
对于高校进行ERP专门化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了解ERP人才应具有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对其所培养的人才进行恰当的定位,总的来看ERP人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1 实战性
ERP是从企业信息化和IT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地应用和发展之中。现有的ERP理论还很难对日新月异的企业信息化活动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ERP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实战性特征,要使ERP人员迅速理解、适应和进人ERP实务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进行ERP活动。
1.2 复合性
ERP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作为一个合格的ERP人才应该拥有足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懂得ERP技术手段,能将企业运营需求转化为ERP应用,熟知ERP环境下的企业运作模式及活动方式。当然ERP人才知识的复合性特征决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技术和企业运营知识的随意组合。它的复合性知识性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ERP人才应理解ERP环境下的运营组织、管理和业务方式及其特点,理解ERP决不仅是企业运营手段和方式的更替,而是整个企业运作体系的变革。
1.3 多元化
由于ERP的变革几乎涉及到管理企业运营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每个方面、每个层次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要求ERP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能将ERP人才简单地归为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的人才,应该充分认识到它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和多元化特性。正是由于其复合性和多元化特征决定了ERP人才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准确,要突出人才培养特点。ERP人才的培养必须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方面进行着手,力图打造一个“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和学习型人才模式。也只有这样扬长避短、学术有专攻才能形成共性培养与个性嫁接的育人体系。
2 ERP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ERP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新体系从机制上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个性的张扬,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敢于竞争,主动学习,不断进步优良学风的形成。ERP实践教学包括基础实践层、核心实践层和特色实践层等三层,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该实践教学层次图的特点在于:其核心为“基础+核心+特色”的ERP实践课程体系。基础层实践主要依托于学校经济和管理学科优势,打造学生扎实的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实践的基础技能。经济类分析实践包括经济学分析、数据统计分析、投资评价等;IT原理实践包括程序实践、数据库实践、网络实践;企业管理实践包括管理学实践、生产运营模拟、市场营销模拟。核心实践主要有ERP分析、设计、沙盘实践等。特色实践则是围绕着ERP的应用而展开。主要是ERP与企业管理、企业商务相结合的特色选修实践,其目的在于打造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客户关系管理(CRM)》、《ERP挖掘》、《ERP审计》等多项有特色的实践群。
3 加强网络环境下ERP实践的实施与管理
实践教学体系规范了学生对ERP实践活动的要求,明确了通过ERP实践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程度,成为培养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训练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由于企业赢利的特殊性,ERP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以实际运作的企业为场景进行现场实践,那么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进行企业ERP模拟。以网络为平台,以成功的企业ERP案例为对象,通过软件模拟进行教学,将企业成功实施ERP的过程引入课堂,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然后,通过竞赛、企业实习、科研课题、社区、论坛等方式进行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ERP实践培的养目标。特别是企业ERP实习和有关企业的ERP科研项目的开发,更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积累。
4 结束语
ERP人才是现代企业运营的重要生力军。以网络为环境,以“基础+核心+特色”的ERP实践教学体系为蓝本,以“模拟+半实战”为手段,将ERP人才的培养成为“知识 + 能力 + 素质”的学习型人才,从而提升ERP人才的培养效果和速度。
参考文献
[1] 王长全.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1期:127-130.
篇14: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析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析论文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技术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这对构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网络教学模式的特征、网络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及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等几个方面作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环境 大学英语 优势 建议
教育部新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鉴于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和可利用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并且强调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因此,积极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具有普遍的意义。
一、网络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网络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扩展与深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它进一步打破了英语教学的时空限制,充分实现了资源共享。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善于交往,相互合作,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1.有利于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将网络用于英语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精辟简练讲解的指引下,利用网络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特定的语言情景,通过人机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进行主题学习、专题讨论、会话、自主学习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终达到有效地完成所学知识的目的。网络英语教学通过设计良好的网上课程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式、内容、时间以及地点,让学生都学有所获。要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消除其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心理,认识到只有学生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
2.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由于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不同,其对语言的认知能力也各不相同,他们的语言学习需求必然因人而异。自主学习者能够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展,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网络用于英语教学,首先学生就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需要,任务要求以及认知方式来自主地学习,个性化地学习,从而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室时空限制,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其次,基于网络的英语学习活动或项目能够提供真实交流和真正交互的.情境,也为教师个别辅导,实施因材施教拓宽了途径。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轻松的学习环境,自然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由于网络的局限性,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缺乏课堂教学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学习情景的真实性不强;网络问题导致的交流障碍等。 1.正确处理好网络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网络教学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无论是在网络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教师的讲解,因此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在网络英语教学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实际出发要,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或有必要使用网络化来表现,网络化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技术,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是为促进教学效率而使用,而不应该替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对于那些一目了然或利用其它教学手段就能简单、快速地让学生掌握的内容,若教师片面地追求网络化辅助教学,不仅浪费了教师备课的时间,而且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忽视了黑板和粉笔等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2.正确把握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介入,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交流空间。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双向互动、实时交互,从而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大部分课堂内容的学习仅凭网络是无法做到的。人与人之间最友好,最灵活的交流是语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教师的作用削弱了,相反,对教师的创造性要求更高了。在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呈现多样化。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以下能力:确定学习目标,选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没有减少,而是角色的转变,就是要把学习的控制权转移到学生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要精心设计,布置课后作业也不能千篇 一律,而是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布置作业,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教学模式改革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大学英语教学开阔了新天地,创建了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为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我们应探索网络与英语教学的契合点,建构相应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15: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及思考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及思考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多媒体网络教学正在高校试行与推广.我校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尝试与探索.本文介绍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显著特色,以及存在并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作 者:戚颖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00 刊 名:南北桥 英文刊名:SOURTH NORTH BRIDGE 年,卷(期): “”(2)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教学 教学模式篇16:互联网环境下大学体育实验室教学探究论文
体育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时代元素,在互联网+环境的背景下,其存在的意义和传播的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传统体育传播途径的改变。大学体育是高校全面教育的核心内容,不光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为国家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目前大学体育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初步构建出体育教学体系,包括体育课程教学安排和体育活动室以及体能测试室、体育心理测试训练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辅助设施,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实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高校对体育教学以及实验室的建设不够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没有切实发挥出作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数字体育在体育发展中非常落后,使体育实验室更倾向于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布局,由于体育教学方法的落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没有跟上时代脚步,不够创新,体育课程教材内容非常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完善大学体育实验室教学的方法
(一)规划出符合要求的实验室
大学体育实验室在引入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规划设计中,必须遵循以下三个方面:(1)很多大学在体育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所以必须依靠其他专业学科的实验室,把实验室资源进行统合和优化,实现资源共享。(2)借助实验教学平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普及的环境中,把实验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化,依靠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完成网上辅助教学,加强微课程设计,积极引入到各运动项目中。(3)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把整套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体系很好地支撑起来。
(二)创新发展理念
必须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首先要从观念认识上进行积极转变。从高校领导到体育教师,坚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凭借现有的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出以基础实验课程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教学方案,其中把设计性试验和综合性实验作为教学辅助,然后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建设的核心目标,对体育实验室进行顶层设计。首先,在互联网+环境下,要切实突出各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优势,把体育教育教学和相关专业实验课程进行融合。其次,要重视技术和战术的融合,体育运动中技术和战术是紧密相连的。虽然技术是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但是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战术作为保障,即使引入数字化技术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最后,要以体育数字技术来指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构建出“三位一体”的高校体育实验课堂教学方法。其中包含体育老师的授课和实验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实验室课堂教学知识内容和实际操作,课内学习和课外的实际应用。
(三)高校体育实验教学创新发展
(1)建立高校体育实验室。随着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体育事业的日新月异,在世界青年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曾明确提出,要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构建体育实验室,并且要当作一项重要的公共项目来建设。近几年,一些新鲜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步引入高校体育课中,通过建立完善的体育实验室,使高校培养体育人才更加具有层次性。在课前进行深入了解,掌握新时代大学生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恰当地调整相关的体育课程体系。
(2)建立体育技能仿真中心。由于在体育实验室进行教学时,教师的讲解经常受到教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上的约束,在当前通过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方式,在新媒体数字教育平台中,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虚拟仿真中心,可以把体育教师讲解的重要内容,详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把体育动作恰当地进行分解,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3)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必须加强引进人才的力度,重视教研活动,通过聘请专家举办座谈会的方式,让体育教师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从整体上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要构建健全的公共体育设施,把公共体育教学和专业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到一起,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好习惯。
(四)实验室的项目建设
效仿其他院校体育实验室建设的经验,依靠互联网+环境下创造的各种资源,构建出别具特色的体育教学方法,引入“三位一体”体育实验室实践教学运营观念,在排球和跆拳道的运动项目中,体育教师和实验课程、项目以及设备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形成完整的综合系统。这种方法不光使体育教学方法得到了有效创新,同时也拓展了体育课程资源,还补充了师资队伍,对于短时间内教师师资不足的现象,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改变了那种只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学习态度。体育课落后于其他学科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约束,体育教学重视体育项目和学生学习的开放,跟一般的文化知识学科相比,体育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这种平台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丰富了高校体育的内涵,保持了学科的原本属性,主要表现在:
(1)实现了师资和课程的开放,学校主管部门指定的体育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在各个学校和各个区域进行交流学习。
(2)有效地实现了考核制度的开放,这种方式的确立,使大学公共体育课更加有魅力,使学生乐于主动接受,并且在时间上很自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相同专业不同班级或相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有效地共享资源,并且也使学校的现有资源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三、互联网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的使用效果
首先,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互联网信息的能力要更强,并且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好,可以在具体的应用实践出体现出来。其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具有个性化的学习的平台。虽然体育课自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倘若单纯地只学习书本上的体育知识,没有经过体育教师有效的指导,那么学习的目的性就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依靠互联网技术建立起健全的体育实验学习的平台,不光为学生提供了无空间限制的学习的平台,更加强化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交流互动。最后,依靠互联网媒体实验室,在体育教学和日常的管理中,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四、结语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还处于“弱势”位置,体育数字媒体实验室是在媒介融合下产生的新生事物,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体育领域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体育实验室不光对学生教学训练发挥着作用,也具有科研和对社会服务的功能,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丰富专业领域,使新媒体在体育教学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芳.“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39(5):110-112.
[2]陈福运,布特.“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7,39(1):22-26.
[3]陈天霞,张惠芹,胡学龙.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体育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33(6):233-235.
篇17:课堂环境下语言形式的教学论文
课堂环境下语言形式的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不少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在任务型教学课堂中融入对语言形式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水平。本文介绍了“重形式教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及其分类,讨论了如何在任务型教学中有效融入这一教学模式,以及课堂环境下实施“重形式教学”时教师所充当的角色,最后提出了几个目前在这一领域仍需解决的问题以供未来研究之用。
论文关键词:重形式教学,任务型教学法,教师角色
在二语习得领域,对语法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语法教学的手段及方式的研究与探讨可谓纷争不断,至今亦尚无定论。在这一过程中,语法教学,与语音、词汇、语篇的教学一起,渐渐地被纳入到对语言形式的教学中来。与此同时,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二者究竟孰轻孰重,更是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特别是近年来,“重形式教学”(FocusonForm)这一概念的提出(Long,1991)更是引发了人们对课堂环境下语法的教学到底应该何去何从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1.“重形式教学”概念的界定及类型
所谓“重形式教学”,并非如其名所示那样单纯侧重于对语言形式的教学,而是指形式与意义兼顾,在关注意义和交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理解或表达困难而短暂地将关注的重点转移(temporaryshiftsinfocalattention)到语言形式上来(Long,1991)。为了更好地区分和说明“重形式教学”,Long同时还提出了“全形式教学”(FocusonForms)和“重意义教学”(FocusonMeaning)这两个概念与之相对应。前者顾名思义只关注语言形式,一般被认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把形式作为教学的目标,交际则是语言学习的结果。而后者则侧重于对意义的学习,认为意义高于形式,把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成是教学的目标,而不刻意强调语言的准确性。
此后,不少学者沿用了Long的“重形式教学”这一表述,并将其内涵进一步扩大。Ellis(2001)把课堂教学划分为“以形式为核心的教学”(form-focusedinstruction)和“以意义为核心的教学”(meaning-focusedinstruction)两种类型,其区别就在于前者把语言当成学习的目标,而后者把语言当成交流的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形式在语言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把前者进一步划分为“重形式教学”(FocusonForm)和“全形式教学”(FocusonForms)。
虽然划分的依据以及归类不同,但是Long和Ellis可谓殊途同归,他们都把形式和意义两者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确定语言教学类型的重要前提,提出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重形式教学”,只重形式不重意义的“全形式教学”和只重意义不重形式的“重意义教学”。尽管如此,Long和Ellis在对“重形式教学”的具体表述上仍有差异,Long认为“重形式教学”是学生在处理附带(incidentally)出现的语言问题时进行的注意力转移,而Ellis则进一步拓展了Long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但把“附带性重形式教学”(incidentalfocus-on-form)细分为预先型(preemptive)和反应型(reactive),还认为存在“计划性重形式教学”(plannedfocus-on-form)。而Doughty和Williams(1998)也同样认为“重形式教学”应该包括前摄型(proactive)和反应型(reactive),前者要求教师在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时先找出其需处理的语言形式,从而在交际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习者注意该形式,而后者是指学习者在交际活动中出现问题时对语言形式进行临时的处理。
此外,国内外语界目前对FocusonForm,FocusonForms以及FocusonMeaning等术语的中文表述尚未达成定论,本文为叙述方便,暂且使用张一平(2006)的中译名,即“重形式教学”,“全形式教学”,以及“重意义教学”。
2.“重形式教学”与任务型教学法
近年来,随着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教师的重视,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在国内英语教学界风行一时;与此同时,传统的语言教学手段,包括对英语语法的教学,受到了强烈的质疑甚至否定。其实,“重形式教学”与任务型教学法并不冲突,而应当作为任务型教学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之一。Long认为,任务型教学并不排斥处理语法知识,但也无需回归传统利用语法大纲进行结构式语言教学。恰恰相反,它可以通过“重形式教学”这一途径实现对语言形式的教学。
在任务型教学环境下,教师为学习者提供并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再由学习者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任务型教学,由于过于强调语言环境和材料的真实性和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以及过于追求完成交际任务的目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在语言输入过程中以及在进行反馈时对语言形式准确性的要求(Williams,1995)。此外,Long(1991)发现,年龄较大的语言学习者仅凭语言输入或通过交际并不能达到母语使用者的语言水平,并往往会产生中介语石化现象。
因此,Celce-Murcia(1991),Ellis(1993)等学者认为纯粹的重意义教学虽然有助于学习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但其语言的准确性和复杂性却远不及母语使用者,故而有必要在交际型教学的课堂上重新考虑对语言形式的教学,尤其是在任务型课程中应当令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形式在这其中所充当的角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主动就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理解或表达上的困难而就某一语言形式进行提问。当然同时,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作用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重难点以及学习目标在设计交际任务时预设形式焦点,使学生能够在以意义为中心的情景中引发对某一具体语言形式的使用,或者将这一具体的语言形式作为交际的主题,即有计划地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采取“重形式教学”。此外,在英语课堂中,即使还未发生理解困难或言语错误,如果教师认为某一语言形式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理解或交际困难,也可以暂时将他们的注意短暂地转移到这一语言形式上,即采取“预先型重形式教学”。
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由于“重形式教学”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理解困难或由于言语错误而引发的交际困难时发生的,即基于学生的实际反应而采取的针对语言形式的一种教学策略。此时教师和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所注意到的就不是某一具体的语言形式,而是一般的语言形式,即可能有多个语言形式同时被注意,而不是单个语言形式被多次地注意。在出现理解或言语错误时,教师可以通过会话或者说教的形式,对语言意义或者语言形式进行协商。此时,教师可以重复学生话语中有错误的部分,向学生要求确认,也可以让学生重复其话语,向其要求澄清。
而在进行反馈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指出学生话语中的错误,或提供与正确语言形式相关的元语言信息,即采取显性反馈;也可以不直接指出错误,而是在不打断交际的前提下用隐晦的话语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重铸(recast),或者通过诱导(elicitation)的方式使学生注意到自己的语言形式,从而引发学生修正自己的错误表达。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在任务型教学课堂环境下,隐性反馈更为合适,而学生在显性反馈中更有可能注意到语言的形式,达成“重形式教学”的意义。
3.结语
目前,对“重形式教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不少学者也做了大量相关的实证研究,但是对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具体实施这一教学模式这一问题,仍存在不少疑惑。如:教师究竟应该在何时介入学生的交际活动中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语言形式上来?在进行“重形式教学”时,应该采用会话还是说教的形式?在进行反馈时,又应该采取隐性还是显性的手段才能既不影响交际活动又达到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 Celce-Murcia, M. Grammar pedagogy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 TESOL Quarterly, 1991, 25:459-480.
2 Doughty, C. & J. Williams. Pedagogical choices in focus on form [A]. In C. Doughty & J. Williams. (eds.), 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 Ellis, R. The structural syllabu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TESOL Quarterly, 1993, 27:91-113.
4 Ellis, R. Introduction: investigating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J]. Language Learning, 2001, 51:1-46.
5 Long, M. H. Focus on form i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6 Williams, J. Focus on form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findings and the classroom teacher[J]. TESOL Journal, 1995, 4(4):12-16.
7 张一平.“Focus on Form”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