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让学生喜欢数学学科论文(共含12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桃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让学生喜欢数学学科论文
让学生喜欢数学学科论文
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这是每一位数学老师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问题。回顾二十年的教学工作,本人主要有这么一点心得:
一、教师的主动换来的效应。
要把课上好,首先必须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渠道,有一件事情使我豁然开朗,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向学生公开自己的三点承诺:帮助你解决一定的困难;只要你认真完成作业,期末成绩起码70分以上;每天的作业,只要你当天能完成,老师师定能把作业本在第二天发回你手中。。这三条,好学生好接受,后进生也看到了署光,大家举手通过。这承诺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响,师生之间的感情的沟渠缩小了,他们有人说道,老师的三点承诺,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十分高兴地学习数学,事后我按照承诺,逐条做到,学生看到老师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原先怕数学的学生,也开始努力学习数学了。
二、民主的氛围是师生感情的基础。
教师说到做到,这是得到学生信赖的最好行动,同时也是给出学生作出的一个榜样。在教学中,我努力通过实践让他们悟出学习数学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得到成功。如上《画角》时,我要求学生先画一条射线,再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射线重合。然后在量角器要画角的刻度线的'地方记一个新点。最后把射线的端点和新记点连接画一条射线。对于中上学生那是不成问题,可对于差生,那就有困难了,我只好手把手教,如何画角,如何操作,如何使用量角器。每节课,我都主动辅导几个差生。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学生们意识到,老师说话是算数的,老师每节课都在履行自己的诺言。于是我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学数学要多动笔、多思考、多钻研。长时间,学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师生之间大家说话算数,约定成俗,民主的氛围也就得到了发扬,感情就有了基础。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双方没有情感上的勾通,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就成了一句空话了吗?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的主导体现就能得到较好的反映。
三、了解学生是师生感情的起点。
师生咸情的勾通,初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如在与学生平时的聊天中,有些学生会说“老师,我上课很认真听了,但我还是不懂。”“老师,我上课是听懂了,但一做作业,我就不会做了。”“老师,我数学基础差,数学是学不好了。”确实,这些学生,想学好数学是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必须有一定的耐心。每当这些学生与我聊时,我就会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题,并给予指导帮助,当他们成功时,就会感觉到:“啊!学数学,也并不难,也只不过如此。”
四、让学生获得成功是师生感情的归缩。
组织学科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获得成功,这是加深师生感情的好方法。有一次,我与学生一起在外野吹,那时正好在江边,而江边有一户人家。我不失时机地说,现在这户人家想拉一条水管引水到家,怎么样拉路线最近,为什么?学生们通过议论、思考最终把问题解决。这样既复习了数学知识,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篇2: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
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
重庆市合川区大石小学 刘 奇
【摘 要】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以及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领悟学习的意义及乐趣,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喜欢;动手实践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数学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我们的衣食住行更是时时离不开数学,但数学又很抽象,这往往使一些学生难以理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才会乐意去探究、学习数学。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想方设法把抽象变形象,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所以,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至关重要。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更好地投入数学活动中去呢?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新讲授内容的巧妙引入,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逛超市、逛商场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生活中很熟悉、普通的事,所以,在教学“分数乘法”中关于商品打折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丽很喜欢到乡下外婆家玩,她外婆对她可好了,小丽每次去,外婆都会给她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今年国庆节小丽妈妈把外婆接到城里来住了一段时间,临走时,小丽想给最疼她的外婆买件衣服。于是小丽拿出自己所有的零花钱400元带着外婆去了商场。商场里的衣服可真多,外婆试了好久终于挑中了一件心仪的衣服,可一看价格要500元,外婆连连摆手说太贵了,不想要。小丽赶紧拉住外婆说:“国庆节商场的衣服打八折,我的零花钱够了。”通过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
《西游记》是每个孩子都很喜欢看的电视剧,对于里面那个贪吃的猪八戒偷吃西瓜的剧情孩子们都熟记于心。于是,在教学“分数的比较大小”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途经一片西瓜地,悟空怕八戒再偷吃,就亲自摘来一个大西瓜给师傅解渴,贪吃的猪八戒看到了,就急着想去抱西瓜吃,悟空大喝一声:“八戒,你是想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一?”八戒连忙说:“我吃这个西瓜的五分之一。”悟空就切这个西瓜的五分之一给八戒,而让师傅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看到师傅吃的西瓜比他多,疑惑不解,5不是比2大吗?为什么二分之一大于五分之一呢?这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生动、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师生互动关系。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形象呈现,让学生感知数学的.趣味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由此,在教学“倍数与因数”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故事“韩信点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了解到自然数的神奇以及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奇妙的关系。这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的教学,既科学又直观,既生动又有吸引力,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五、把数学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实践中有许多问题要靠数学方法来解决,小到家庭理财,买卖物品,大到丈量土地,设计制造以及航海航天,都要用到数学。教师应避免枯燥的数学运算和死板的公式运用,而是把数学知识与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感到数学是很有用的,并且学生在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之后会产生成就感,这样会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发地喜欢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如在教学“比例尺”这一内容时,我结合上一节课中所学的“图形放大或缩小,改变的只是大小,形状不变”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将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课堂本上画出来,通过展示,我发现有的孩子画出来的是长8厘米宽6厘米,有的孩子画出来的是长4厘米宽3厘米,还有的是长2厘米宽1.5厘米。于是,我就问孩子们:这几种画法都正确吗?为什么同一个图形却有不同的画法呢?由此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质疑,主动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也可以生动、有趣。
总之,只有学生喜欢学,才会乐意学,才会学有进步;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由此,在课堂上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新知识和技能,使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实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互动模式。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版)案例式解读,.3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3:让学生敢于问学科论文
让学生敢于问学科论文
你在课堂上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坐在教室里的一个个孩子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幼小,却也不安分地沉默。手不停地动,脚不停地动,身子不停地动,就是嘴巴不会围绕课堂去动,学生不动口,就说明了没有去思维,或者思维了也不敢表达。这样又怎么去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呢?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么去调动学生的思维,学会思考,学会发问呢?
我在教学中尝试着做了一些工作:
一、让学生对自己有自信
要使学生提出问题,首先要让他愿意质疑、敢于质疑。但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有了问题却不愿提出来的现象十分普遍。从来没有向老师提出过问题的占很大一部分。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怕说错了被同学们讥笑,还有一些学生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以此来看,学生有问题不向老师主动提出的原因,除了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害羞心理,怕同学讥笑,怕老师说笨。总之,就是缺少提出问题的信心。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平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维护课堂秩序,我们大多数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幼稚、肤浅甚至是错误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博大的宽容心,少不了厌烦甚至是批评,这就是学生不敢提问的一个很大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对学生的疑惑更多的给予关怀和尊重。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问,我尝试着做了:
1.当学生提出的问题风马牛不相及的时候,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的行为。
2.当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结结巴巴时,我也会要尊重他,让他把话说完,并认真的解答他的问题。
3.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再熟悉不过的的问题时,也要给他机会,训练他的胆量。
4.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悖于常理的时候,也要给他机会,让他说出自己这样问的理由,给他畅游思维的空间。更加要阻止因为他的不合常理带来的负面议论。
教师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的意义,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选择。教师要放下自己的身份,和孩子们融合在一起,学生会觉得老师离自己很近,也少了隔阂,少了畏惧感。
二、给学生制造提问的机会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给学生制造提问的机会。
1.利用课前预习,促使学生提问。
例如我在教学《灰姑娘》要求学生预习时,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让文本中所拥有的情感直接深达他们的心灵,再经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提出有个性色彩的问题,并记在卡片上,我再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融入其间,其乐融融。学生什么问题还不敢问呢?
课堂小结有个学生居然说:我觉得灰姑娘有点拜金。确实灰姑娘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有拜金之嫌。
2.利用课堂讨论,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同学之间互相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同学间提问题,常常不讲究提问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让学生上讲台,促使学生提问。让学生上讲台,扮演老师角色,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提的问题更多,效果更好。学生要当好“老师”,学生就必须钻研教材,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以防被其他学生的问题难住;而其他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更积极,都想把这位“老师”难住,看“老师”的反应。这样,学生的顾虑少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思路开了,提的问题也就多了。
总之,要让学生提问,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应该在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应该在如何回答学生提问,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方面多下功夫。只有学生问的多了,学生提问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真正提高。
篇4: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的论文
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的论文
摘要: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厌烦数学学习过程中枯燥无味的推理和计算,更不理解一些知识点的形成,不喜欢老师单调而古板的教学模式,只是迫于各种压力强“忍受”着。这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格格不入。为此我用了多年的教学研究与探讨,发现教师应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与管理理念,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情感,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等方面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
关键词:教育目的 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管理理念 学习情趣 师生情感 喜欢数学
众所周知,数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即怎样使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合理地学习需要的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更改现有的教育模式与管理理念,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加快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施,推进素质教育。以下是笔者在教育过程中耳闻目睹的几个小插曲:临近中考了,有一名学生因讨厌数学课而去了游戏机室,任凭家长苦口婆心的劝说与教育仍无济于事,令人深思的是他还是该校的一名所谓的“优秀生”。又如在某教室里传来了“你,敢骂我”“谁叫你把我的书给扔了”“那又是谁的作业不完整”的吵闹声,事后了解,原来是一位学生因数学作业不完整而遭到班主任的批评而发生的一幕闹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评价这件事呢?又如,在某教室里教师对学生说圆周是一定点到同一平面上等距离点的轨迹,学生们抄在笔记本上,可是谁也不明白圆周是什么,于是教师拿粉笔在黑板是画了一个圆圈,学生们立刻就欢呼起来:啊,圆周就是圆圈,明白了!。这种教育模式学生会喜欢吗?这样的教育理念还要继承与发扬吗?下面我谈谈本人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的,切切实实地让学生们喜欢数学的一些作法。
一.科学选择教学模式,建构良好课堂氛围
考试作为教育的指挥棒,指挥着我们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从明清两代的八股文考试,使得教育的目标更加贴近“金榜题名时,洞房花浊夜”的人生追求。而今天的中高考制度也产生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现实,所以应试教育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而这一教学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事情,有兴趣的要做,没兴趣的也要做,教学过程就像是往箩筐里放箩卜,放进去就行了。忽视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本人认为要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首当其冲的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胃口的教学模式。如“师生互动”“小步走”的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把比较难的问题切割成一些比较小的问题,使学生容易接受;我认为这种小步子小坡度小转变的教学设计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程度,大家都能跟睛教师设置的步伐,因而课堂是能踊跃举手发言,开动脑筋,能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到想学到的东西。在一些重点中学, 我们可以选择“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数学复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用一边串的数学题,由浅入不深层层推进,提示一个个解题的关键,展现解题技巧,使整个课堂充满数学的灵气和魅力。当然也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不能依样画葫芦。近些年来,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一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发生,我们选择教法的空间很大,如”探究性数学教学“”数学质疑教学“”活动式数学教学“”开放式数学教学“”整体与范例教学“”数学建模教学“等,避免千篇 一律地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古板而教条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选定了适宜的教学模式后,我们该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如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有意识地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要学习的东西是有实际意义或有学习价值的,本人认为创设情景是这一环节成败的关键。例如找同类项,教师把写有代数式的牌子发给学生,教室四角各有一个学生拿着牌子,其他同学寻找在四个角的“同类项”。教室虽然乱哄哄的,但就这一简单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数学。又如,方差的概念学习,教师上课时带一个量体重的称。挑三个个头差不多的学生先称,记下数字,求平均数,也按公式计算方差。然后挑最胖最瘦普通的三个同学量体重,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结果发现两组学生平均数差不多,方差则区别很大。这一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方差的意义,永远不会忘记。再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事先向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度数,记录下来。第二天一上课,教师让学生们考老师,只要随便说出一个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就一定能说出另一个角的度数。于是学生们纷纷尝试能否考倒教师,当然考不倒。于是教师就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有本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有什么规律。”这是一个用活动用实例引入的好例子,圆满地完成了导课的任务。象这些精彩的情景,它既能够吸引学生又能够与新知识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点的形成过程。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育正确的人生观
师生关系中,老师起主导调节的作用.教师的表情动作要体现平等、民主。首先,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特别是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每一位优秀的老师,无论是年过九秩的教育家斯霞,还是尝试教育法创始人邱学华,抑或是东北大汉魏书生,他们无不是微笑的天使。热情的微笑展现于脸颊,蕴含的却是崇高的人格,对学生浓浓的师爱。同时,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等都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其次,数学教学常常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展开,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成了一些教师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法宝,特别是毕业班的师生,迫于家长学校社会的层层压力,大搞题海战术,并且各科齐头并进,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苦不堪言。变“熟能生巧”为“熟能生厌”。这时教师就不能贪图轻松,依赖教科书和参考资料上现成的证明解法和答案。而应该了解每个例题和习题训练的目的要求,了解难易程度,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课外练习的安排更合理化,力争达到“教师游题海,学生驾轻舟”。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目光对待他们,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换之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社会家庭同学的.影响或诱惑,干扰了正常的学习情绪,出现了厌学逃学等恶性后果,这时我们不宜大声喝叱,不问青红皂白地一棒子打到底。而应循循善诱,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从日常的教学做起,从点滴入手,防微杜渐,注意积极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态度和信念,防止不良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师生共同商议并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做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双重朋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再者,老师要善于用眼睛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走进教室的一刻起,老师就要有意识地用自己和蔼、信任的目光,尽可能平均地投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会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会让每一位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被关注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还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提醒;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胆怯、畏缩,用目光去鼓励、支持;教师在上课时微小的动作也能消除与学生间的距离。如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老师不要站在讲台冷眼旁观,而是来到他们各小组,认真听,参与其中,有必要时可以在组内发言;看到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可以拍拍他的肩,暗示其坐正;上课与学生谈话时,要上身略有前倾,或帮其理理红领巾等。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们,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四、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进步
创设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只有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学生很容易产生单调、乏味的厌学情绪。采用多向通话或多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模式,其形式是允许学生间的议论、评论、肯定或修正各种见解,通过直观启发、学具操作、合作实验、实践测量、游戏竞赛等,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愉快、宽松的气氛。如天津着名特级教师李鉴蕙在课堂上提倡七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充实;不明白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争论到白热化允许学生自由抢答举手等待老师批准。。鼓励学生自己质疑释疑。虽然可以由老师提问,学生讨论,但若能形成学生自己质疑释疑,共同探索的气氛,则更有利于学生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分享认知活动中的情绪体验,促进情感上的和谐融洽。例如,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老师正在进行《十几减9、8》这一内容的教学,快要结束时,老师问学生:“还有问题要提吗?”一位学生问:“11-8,1减8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8减1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1-8=3,这样可以吗?”这个学生的思考方法是授课老师根本没想到的,连听课老师也为之一震,议论纷纷。授课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且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不忙着自己回答,而是及时组织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以激起大家争议的情绪,学生在相互交换意见基础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这种做法不但合理,而且有独创性。教师板书:11-8=10+1-8=10-(8-1)=10-7=3。于是共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便洋溢在学生之间,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也就会促进学生之间情感上的相互激励。引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在教学中,当学生答题中出了差错,无法自己解决时,设法引导其他学生帮助解决。这种学习中相互帮助的气氛,有助于增进学生友好情感。如可以采用“小老师”制,让做对的学生帮助找出错题症结所在,再让学生自己修正或得出更完整的见解。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培养了其余同学热心帮助同学的品质。在这种气氛中,即使有同学错了,也不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大家努力从他人的见解中去发现好的地方,从而使学生都在相互帮助、信任、支持的教学环境中更快乐、有效地学习。 引导学生之间相互鼓励。在教学中,设法引导学生为获得某种成功而相互鼓励。在现代教学活动中由于不少竞争机制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原有的竞争心理。虽说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但也容易产生影响学生团结互助的消极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若能创设学生间为他人的成功而热情鼓励的气氛,对于消除竞争带来的副作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是有显着意义的。当一个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某种成功,如较出色地回答了一个问题,演算了一道数学题,在课堂上有明显的进步时,不仅受到老师,还受到同学的赞赏,则更容易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一些老师在课堂上带头引导学生集体为之鼓掌,以示赞贺,对好学生来说是积极情感的积累,对后进生来说更是莫大的鼓舞。此法不仅有助于老师增进学生间友情,而且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降低学习的紧张度,都有一定的积极古代读书人的“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虽然可佳,但现代学生的个性发展明显,还能忍受这样的苦读吗?这种的学习方法还会有创新的空间吗?根本上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应大力提倡“扎实基础+创新能力”的优质数学教育,让学生主动建构,调整自己的以心理认知结构,在打基础的同时求发展求创新。作为教育“促进者”的我们应积极建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喜欢数学,让不同的孩子学习一同的数学。
结束语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要面向四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其中就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不喜欢数学而是社会、家庭、老师的强迫下学习,我们的教育会是成功吗?这些年来本人注意这方面的研究,并且继续从事这方面的学习和探讨,虽然一些说法有待于提高,但应该说收效尚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切切实实做“一些事情”,让我们的下一代喜欢数学,学好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篇5:数学教学随笔: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
数学教学随笔: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
袁锦连 分宜一小数学工作室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揭示规律,是人类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我们教学生学数学,就是教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数学,把数学同生活融为一体,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就应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并让学生喜欢数学,乐意学数学。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数学呢?我认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教师应展示个人魅力,让学生信服。
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很容易感染到学生,比如幽默、严谨。有位老师学识十分渊博,他不仅仅研究数学,还喜欢人文历史、新闻时事等,讲课的时候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学生们个个都很崇拜他。另一位名师则是计算能力超级强,再难计算的数据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学生个个敬佩。其实很多学生喜欢某一个老师,理由很简单,可能只是因为老师随手就能够画出标准的圆和椭圆。
2.用心教书,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真正关爱学生。
说到底学生还是喜欢认真负责的老师,只有认真负责的老师才是真正为他们好的。如果想让所有学生都喜欢您,那就平等对待他们吧!课堂上,如果有成绩不好的学生举手发言,明知他会回答地一塌糊涂,也要鼓励和支持他。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进步和学习的乐趣很重要。另外,在教他们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多关心他们的生活。有些孩子可能就因为老师几句鼓励的话就能够爱上数学,信不!
如果您想改变某个学生的'话,那就去“偏爱”他吧!我们以前向学生了解过喜欢老师的原因,不少学生这样说:“我喜欢这位老师,是因为她待我像待自己的妹妹一样。”“有一次我数学考砸了,老师在我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感动极了!”
3.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可能有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别的孩子那么优秀,同时也可能学习起来缺乏自信,调皮捣蛋,与老师对抗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对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能学会自信;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能学会自爱。有时我们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表扬,都能够在孩子身上转化为无穷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要精心呵护每一颗完美而脆弱的心灵。当我们的爱注入孩子心田时,我们的爱就会转化为孩子对知识和世界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良性发展。
总之,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一点是先让学生喜欢你,然后才能让他爱上数学。
篇6: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有效教学一
1、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尝试如下做法: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的提纲或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老师的启发外,还要“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一节课的安排不要过于紧张,要留有余地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仔细看。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数学有效教学二
1、以数学知识的魅力,萌发学生的好奇心
数学教学是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王国中感受它严谨的科学美,辩证的哲理美、简洁的内容美,和谐的规律美。细心品味数学家心灵智慧撞击出的这种数学知识的魅力,以数学独有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萌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表示小华比小红大2岁时,可以用A+2表示;每枝钢笔8元,买b枝可以用8b元来表示……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太方便了。
2、以新颖有趣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的艺术会使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地求知欲望。求知欲望的强弱,决定着参与意识的高低。求知欲望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事物的巨大内驱力,也是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前提,孩子们对新颖有趣的事物容易发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探究的愿望。教学《分数的认识》中,我以分西瓜的故事引入新知,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让学生想想,师徒4人平均分,可以吃1/4,猪八戒却想吃1/8,它的.想法是聪明,还是愚蠢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些同学拿起了准备好的纸片,又画又剪彩。在操作探索中发现了1/4和1/8的道理,无须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
3、以数学知识的价值,增进对应用数学的信心
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教学中我常常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展示生活这个在舞台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实际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学习“圆的认识”时,我提问在生活中哪些是圆的?学生说了很多,又追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正方形的车轮,椭圆形的车轮又是怎样的前进的?在一次次的探索中让学生明白车轮要做成圆形的真正的原因。数学来源于生活,同学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感受着数学,经历着数学,体验着数学。
数学有效教学三
“成功”与“愉快”,让每一位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我总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上,我设计的练习中总是有不同难度的题,让不同的学生做完不同的练习题。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我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潜能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潜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求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惊讶感情——是寻找知识的强大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他们暂不理解甚至不可思议的新事物,新观点,新材料,展现得越多,学生的惊讶程度越鲜明,求知兴趣就越浓厚。
数学教学应当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数学情境,提出问题,构作猜想,形成智力思考场;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材料,为学生琢磨数学思想提供必要的时间;重视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切磋交流。例如,我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首先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当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8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时,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与底和高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猜一猜。这样,教师成功的造成了学生大胆猜想、并急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
数学有效教学四
活用教学方法
“四环节循环教学法”现已在我市开花结果,四环节教学法,不是死的教条,不能生搬硬套。在运用该教学法时,有效分组是前提,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优化组合。在自学质疑环节,教师给出的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和留有余地,且贯彻“强动机原则”。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树上的桃子,这才是激励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最好目标。这样的目标能引导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经过潜心思考解决全部或部分问题。对于部分学生在自学质疑环节中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
要转移到下一个环节:合作释疑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小组成员把上一个环节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组长的协调下,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纠错立正,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有些学生在讨论问题时,与其它同学的见解相一致时,便产生学习的快感;与其它同学意见相矛盾时,为了证明自己的意见正确,和同学争论的面红耳赤,不肯轻易让步;也有的学生在问题的思索中产生困惑,在老师的引导下能顺着问题的线索去寻求解决的思路,能够使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获得理想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在该环节要善于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讨论不断引向深入:另一方面,要细心观察,把握动向,抓住时机,针对出现的问题,予以适当点拨。这种点拨,仿佛是“及时雨”,会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如此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学生怎么会不喜欢数学呢?第三个环节是展示评价。在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评价,及时评价比延时评价效果好,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语言要委婉,实践证明,肯定的评价会强化学习积极性,否定的评价会降低学习积极性。所以,为使大多数学生都得到更多肯定的评价,可适当把考察的标准订得低一点。巩固深化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布置练习,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味到学习的快乐。
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切忌给予反复失败的刺激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情况反复多次,学习就会和愉快建立联系,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学生就会喜欢数学;反之,如果不能获得成功,就会产生苦恼的情绪,这种情况反复多次,学习就会和苦恼建立联系,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得到成功的满足,教师要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练习,使基础好的学生得到智力的挑战,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力量。
目前,不少学校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偏高,常常把超出大纲的一些内容放到课堂中来讲授,期中、期末考试中,常选用重点学校,或带有选拔性质的试卷来考自己的学生,致使每次考试都有一大批学生不及格。应该强调的是,知识基础、情感基础、意志基础都是学习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虽具有好的知识基础,但缺乏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基础,他仍然不会对数学产生好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情感基础和意志基础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7: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地理课论文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地理课论文
【摘要】地理课被很多学生视为副科,不予重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高,成为地理教学成绩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要想提高教学成绩只有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想方设法使学生喜欢上地理课。在本文中,作者谈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六个途径。
【关键词】地理课知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地理是副科中的副科,因为它不是中考科目,认为学它没用,所以学生和学生家长都不重视,这是学生不喜欢学地理、地理教学成绩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所在。要想提高地理教学成绩只靠强迫学生去学,强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等,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有时甚至会引起学生反感。本人认为搞好地理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喜欢上地理,要让学生把上地理课作为一种享受。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教学中的感悟,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爱上地理课的途径。
一多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课教学手段
地理课不同于其他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景观图片和地图特别多,大多数地理知识就蕴含在地图当中。只有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生动直观地将这些图展现给学生。虽然课本中也有相关图片,学校还配备相关的挂图,但这些图都是静态的,现在的学生接触电视、网络、声像制品等方面的东西很多,对这些静态的图片根本不感兴趣。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将动画、声音等因素结合起来的多媒体图片展示,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课件上课与普通课相比大大节约了板书的时间,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开展课堂活动,进行师生互动。
二不断挖掘高效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奇特的记忆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本中有很多枯燥难记、但又不得不记的重要知识,记忆这些地理知识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初中的课程很多,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而且地理又被大多数学生视为副科不加重视,所以,学生根本不愿花大量时间去记这些地理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不断总结、归纳、创造出各个知识点的高效记忆方法。比如,记忆我国长江的长度6300千米,我教学生用谐音记――流山洞洞;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我教学生用谐音加奇特联想法记:想象为了测量地球的平均半径,科学家举行了庐山起义(6371),结果在赤道上全部死完(4万)。地理记忆方法很多,有奇特联想法、谐音法、歌诀法等,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现在初中课本中大多数枯燥难记的地理知识,我都能教学生用快速高效的记忆方法来记。这些快速记忆法记忆知识快,再加上谐音法、奇特联想法等这些记忆方法突破思维常规,构思奇特,学生有一种好奇感、新鲜感,可让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去学习地理知识,自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尽量以学生周边的地理事物作为教学实例
学生对远离他们生活环境的知识感到陌生,但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和存在于他们身边的事物感到特别亲切,因此在上课时尽可能以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例和学生周边的地理事物作为例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比如讲海陆变迁内容时,我没有举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这个例子,而是以离我们学校只有几公里远的八朗村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作为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到原来我们当地曾经是汪洋大海,后来因为地壳上升,这里才变为平原。当讲到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个内容时,我让学生体会当地夏季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冬季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使学生更能深刻理解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以身边的地理事物作为教学事例,不仅让学生能深刻理解当堂所学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了地理能解答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地理之谜,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更喜欢学地理。
四教师要通过读书看报、浏览互联网等方式,多关心时事,多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血液
现代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喜欢学习新鲜的知识和探究未知的事物,对写在课本上的陈旧知识越来越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上课时,结合课本内容多举新鲜实例,广泛联系新闻时事。以前我的一个老师就非常喜欢看报纸,上课时他就经常给我们讲那些新闻例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生都喜欢上他的课。后来同事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看报纸时,他说,我看报就是在备课。
五关心爱护学生
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就必须先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老师。作为教师,为人师表非常重要,教师必须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平时多关心学生,不歧视差生,多帮助困难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在学生面前,教师不能有私心,必须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只有地理教师对学生怀有诚挚的爱,才能得到学生“爱”的回报,学生也不会再把地理课作为副科来看待了。
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废除一言堂,精讲多练,避免学生的学习厌倦感
一成不变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一节课由教师一包到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敢于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放心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究。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和探究、课堂练习,角色在不断转换,思维活动方式也在不断变换,从而避免了因思维活动单一产生的厌倦感。只有避免了厌倦感,学生才不会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
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地理,把它作为“副科”,这是一个事实,但只要地理老师肯开动脑h,努力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一定会让学生喜欢上地理。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篇8: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论文
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论文
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论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动力,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他感兴趣,即使再苦再累,困难重重,他都会心甘情愿的去做。学生的兴趣往往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始萌发,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精心设计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给学生发现疑难、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指引他们一步一步登上知识的顶峰。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并且长久地保持学数学的兴趣呢?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 设置情景 打造情景教学
让学生把数学当做解决问题的工具来学习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会体会发现数学的美 教师从新的角度去审视知识 ,用新的方法新的形势去组织,再现数学,在情景创新示例设计中融入创造的艺术 ,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触景生情”. 这个情景可能是疑问 、猜想 、争论也可能是沉思、联想 、惊讶……总而言之就是要挖掘出学生乐学、爱学、勤学、会学的内在动力和情感依托。
那么这些环节中最关键的当然就是设置情景,即打造情景数学的过程 .在《生活中的大数》一课的练习中,我设置了情景的创设 ,为每一个习题都设计了相应的情境,并由浅入深的进行了分层练习,我认为这些练习的设计得很好,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 ,找二名学生到前面捡石子,让其他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模仿例题独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我想这样设计能更好吸引学生,让练习更为生动、精彩。
二、发展个性 进行数学猜测
猜测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设计。猜测活动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猜测活动主要是在主观意识范围内进行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的、清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由此可见,从学生个性出发。猜测活动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要求较高的思维活动。先让学生去经历仔细观察的过程后进行猜测。得出假设后让学生进行初步的验证提出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仔细观察,理性思考问题 冷静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猜测是一个人的记忆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推理能力等多种智力作用的结果,整个思维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设置猜测环节,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三、兴趣导入 换起学习动机
成功的导入 即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能引发学生思考 、引起学生的期待心里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转移到课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更用恰当的导入方法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学的快乐 学的自主,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的实践中去,让学生把它当做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发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触景生情,这个情可能是疑问、猜想、争论,也可能是沉思、联想、惊讶……总而言之,就是挖掘出学生乐学、爱学、勤学、会学的内在动力和情感依托。
作为一名老师,把每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是十分重要的。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 币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
课堂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更是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 .
四、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要想让学生保持兴趣,爱学这一门课,就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和蔼慈祥的目光看着每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教师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允许学生失败。这样,才不至于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们觉得老师是朋友,教师要以情动人,以情去感化他们,这样能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紧张心理,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让你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才和谐,感情才融洽,学生才肯学、乐学,成为英语学习的强大驱动力,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五、激发学生思维 维持兴趣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质疑等探索活动,从而亲身体验、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因此,我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创新教法:首先,课堂上尽可能做到少讲、精讲,把大量的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其次力求师生互动,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就应该取消教师概括、学生听的形式;凡是学生能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真正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所有的数学问题尽量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和表现,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探索过程,萌发创新意识,长久保持数学的兴趣。再次,最大限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学习内容制作成生动活泼的动画课件,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最大可能维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学生就会想说,愿说,不怕说错。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 自信是一种动力,它将促使人充满信心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自信心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拥有适应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起足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接纳自己,他们才能不断前进。
篇9:让美穿越学生的心灵学科论文
让美穿越学生的心灵学科论文
日出是美的、白雪是美的,苍穹是美的、弯月也是美的;阳春白雪是美的,下里巴人也是美的;西方高挑身材、浓眉大眼的美人是美的,东方古典、雅致的美人也是美的;怎样让学生通过美术课体会到美丽的事物其实就是存在生活当中的,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热爱生命,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学生、甚至一些成年人都往往会认为美只能存在想象中或者存在书中故事中,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缺乏关爱、缺乏耐心、缺乏观察、缺乏了解和沟通,把自己美好的追求、理想建立在虚无缥缈当中,而新教材、新课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些调整,纠正以前大家固有的想法,同时把美术课重新定位在欣赏与体验中,使学生不再感觉到美术课技法的枯燥、练习的乏味与授课的单调,还能使学生成功地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亲情、友情地珍贵。为了以上的目标,配合新教材、新课标,我大胆做了一些改变,效果很好,学生更喜欢上美术课了。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巧妙安排课堂内容和上课形式,注意作业的难易度的设计
课堂内容的安排对一节成功的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巧妙的安排,可能会出现作业没时间做、作业太容易、作业太难不知如何下笔,慢慢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下降,以前的美术课课前准备比较少,往往是老师做一些相应的安排就行,比如准备范画、幻灯片什么的,不需要多长的时间,但是现在每一节课前的准备有时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和更周全地考虑。比如上《向日葵》这课,在认真、反复地转研了教材并上网查找了大量的素材后,我这样安排这节课的内容和上课形式:本课分为四节,第一节是基础知识学习课,我准备了一个小课件,讲解简单的色彩知识,作业是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并做调色练习;第二节课引导学生了解梵高和他的作品特色,是一节欣赏课,自己制作了一个教学课件,里面收藏了梵高大部分的画作和梵高孤独、凄凉的人生简介,作业是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形式说明观感;第三节课是技法学习课,先引导学生观察梵高作品中色彩和笔触的特点,然后发放梵高的两张画作的黑白稿,让学生自由上色,可以学习梵高的笔触、上色的方法,也可不学;第三节课是技法练习课,让学生用已知知识,尝试运用色彩表现四季、表现情感。这四节课的安排使得学生了解了色彩、了解了梵高、也能用观察的双眼去体验生活,作业形式的多样,难易度的自由把握使大多数学生作业游刃有余。
二、注意作业的及时改评
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及时发还,如果拖延的时间一久,次数多了,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劳动不尊重,学生也就对美术课和美术教师失去兴趣,上课效果当然不会好了。在作业批改的时候,我以为那也是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因为美术课一周就上一节课,美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我通常会用一些简短的文字表扬或批评学生,有时是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有时是对学生的上课表现,有时是对学生生活方面的提点,让学生感觉到每次收作业的意外。由于老师的评语是写在纸上,心情较为平和,语调也很和蔼,即使是批评,学生也没有难堪的时候,而且,我注意到,这种批评的方式学生似乎很容易就接受了。有时学生也会把他们的心情、小秘密写在作业的'后面让我分享。
三、把其他学科内容带进美术教室
新教材、新课标使美术课必须会涉及到其他学科或其他范畴,我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把与之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带到到美术课中,学生感觉到知识的巧妙融合。
1、把音乐融进美术课堂
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两者都是不可触摸的、是抽象的艺术,音乐的情绪感染作用是极其强烈的,它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会更好地辅助教学。上欣赏课我们用到音乐,如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一边欣赏画中韵味、境界、情趣,一边欣赏如流水般、私语般、叮咚的琴声;欣赏《梵高和他的作品》时,一边倾听波澜壮阔的《蓝色多瑙河》,一边欣赏梵高动人心魄、绚烂夺目的色彩魅力,一边为画家潦倒、贫困孤寂的一生感叹不已;上技能练习课我们同样也可以尝试音乐的熏陶,比如:色彩知识的讲解中,我先请学生欣赏几段音乐,感受音乐当中的情感,然后再转入美术的色彩情感,学生觉得形象而相通;而在尝试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技法创造时,可以让学生一边欣赏米罗、达利的画作,一边欣赏爵士音乐或黑人强劲的鼓号声,学生通过音乐的陶冶,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见都再现出来。
2、与文学相结合
文学的语言环境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绘画创作的背景、故事和技能的学习、运用有很大的帮助,美术教师在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看好书,上课时多点请学生运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心中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课后作业的安排上,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字数不用限制,有感觉是可以多写,没有感觉时可以少写。文体也不用限制,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记流水帐”的形式。时间长了,学生敢说、敢想了,对画家画作的欣赏也有东西可以说了。上国画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上一些为古诗词配画的课,既帮助学生创作出诗词中的画意又理解了诗词的含义,学生也上得不辛苦、单调。
3、和环保挂钩
现在社会,环保的图片、口号满天飞,大家都知道要环保,可是一到关键时刻,环保的念头就烟消云散,怎样让学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呢?在上《绿洲》那一课时,我上网查了大量的有关素材与图片,有森林被毁、动物被杀、风沙成灾的录象,也有随手乱扔、一次性饭盒和塑料垃圾堆成山的图片,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录象、图片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大家用画笔、颜料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尽情地表现出来。
4、关注身边发生的家事、国事、天下事
美术课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绘画的基础知识,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用审美的眼睛去看待身边事物及做人的道理,这种观点已经为大多数美术教师所认可。我在讲述《和平鸽》这课时,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易地球的模型,然后请学生思考,地球现在面临那些不好的因素,学生纷纷发言,有环境问题、有战争问题、有社会问题、有气候问题……等等,每一位学生的发言,我都把它标到黑板上,最后学生惊讶的发现地球已经负荷太重,心中都有一些改变地球现状的想法,所以作业的内容五花八门,我只要稍微辅导一下,讲讲作用设计要注意的问题就行了。
我还根据本地方、本校的一些特殊或重要的事情改变原订教学计划,改上其他的内容。比如:我校举行校运会时,我给学生布置运动会秩序册封面设计的作业;街道办举行大型的“教育基金万人行”活动时,我让学生为学校设计校牌。这些作业,学生总是很乐意去完成,因为无论作业的质量问题如何,都给学生产生一种参与的感觉,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自制教学课件
由于多媒体的广泛使用,美术课也开始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资料的收集、图片的展示、课件的使用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在教室里,而是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在上《花圃》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先收集了一些花的图案和照片,然后把图案的设计方法教给学生,运用电脑的合成技术让学生看到完整的图案制作过程,教学的直观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学生知道,看来复杂的图案其实是通过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及稍加变形做出来的,心中都不再害怕作业了,反而愿意做练习了。在上各类欣赏课的时候,多媒体的运用就更多了。当然,教学中不光应用一些现代化媒体,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画展、游览名胜,增长见识,在生活中感受美,是形象感知和美感培养联系起来。
总之,我希望学生了解什么是美的事物,只有在真正了解美才能知道假、丑、恶,才能明了生活的宝贵和爱的重要性,才能真正知道自己未来的目标和人生的价值。
篇10: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的学科论文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的学科论文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一切创造性生活的源泉,任何科学创造总是以假设、想象为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目睹现在学生中面对习作的窘迫,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写作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发表一点自己的浅薄见解。
一、切题构思,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作文课要求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连贯性构思,让学生围绕主题构思,可以使学生加强想象的有意识性、有目的性,使想象日益得到发展。
要使学生能围绕着主题去想象,我们先得审题,题目是否揣摩透彻,关系到写出来的文章能否“切题”,只有审准了题,才能紧扣题旨作文,这样学生才能在正确的前提之下,展开合理的想象。我在指导学生写《春天的发现》一文中,先让他们读题,然后让他们说说这篇习作应把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明确写作要求的同时,引导学生说出这篇习作的写作重点,景物特点,并让学生进行扩散性思维,在反复思考中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通过审题,学生不仅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脉,而且无形培养了他们乐于动脑,勤于联想的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写出具体生动且有中心的作文,就必须认真考虑作文命题,必须结合学生生活、学习实际且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不会无从下手,在有事可写的前提之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指导时就时应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启示,比如《假如我是……》这一题目,学生刚拿到手时,简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纷纷向我发出求助的信号,适时我给了他们简单提示:你们可以写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出坚固的大堤,让洪水不再泛滥;假如我是服装设计师,我要设计出自动调温衣,让人们不再为四季增减衣服而操心;假如我是一片云,我要飘向干旱地区,为人们下了场透雨……经过这一点拨,他们似乎大彻大悟,刷刷地写起来了。通过这次习作不仅开阔了他们的思路,而且拓展了他们的思维。
二、串改文章,逐渐培养学生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常常会碰到许多类似于改编的课外拓展题,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主要讲的是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陈赓同志发现后悔恨交加,痛苦不已。当学生们都沉浸在悲痛的氛围当中时,我灵机一动,提出一问:假设当时陈赓找到小红军时小红军还没有牺牲,你们想象一下,当时小红军会说些什么?沉思片刻之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生A说:“对不起,我欺骗了您。”生B说:“首长,我已经不行了,请转告战友们,让他们继续奋战,坚决消灭敌人”。教师只是顺水推舟轻轻点拨,便引燃了他们想象的火花,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真是两全其美啊!
有时把学过的诗歌让学生改写成散文或记叙文,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又一途径。诗歌的语言精辟,句与句之间跳跃幅度大,改写时学生必须把自己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之中,通过丰富合理的想象,才能再现作者抒发的情景。我在讲解完《赠汪伦》一诗大意后,要求学生将其改编成一篇四、五百字的记叙文。此诗用比喻的方法,表现出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用夸张的方法,再现友人间的情谊。诗中画面只描写二者离别的情景,至于汪伦为李白唱送行歌时动作如何?路上聊了些什么?之后是否有来往等细节问题,诗中则无描绘。在学生动笔前,我便引导他们对这些细致的情节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并让他们紧抓住记叙文六要素,使文章生动具体。批阅时我发现这次作文大部分同学收效甚佳。实践证明,改写确实是一条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三、踊跃活动,增强学生想象力
“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表象愈多,想象的内容也会愈丰富,而想象不仅依赖已有表象的数量,而且也依赖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直接反映客观现实的直观材料越多,想象的内容也会越多,也会越生动越活跃。”结合这一理论,我认为教师应根据作文主题、内容及所需材料,结合当地实际,竭尽所能地提供每一次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游览,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不断扩展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
第八册《积累・运用二》中的“习作”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最快乐的星期天把它写出来,并且在叙事过程中写出自己的感受,适机进行合理想象,要把内容g具体,语句写通顺。为了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写作素材,我安排在星期天早晨带学生们去集贸市场购物,然后攀登高山,领略秀丽山川,最后选择一块较为宽敞的草地,让他们动手将自己选购的东西做成美味佳肴。列宁说过: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心情游玩了一天并让他们自己参加劳动,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全身心的放松与快乐,更是实实在在的题材,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因我这一举动,使得这次习作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遣词造句亲切流畅,文风纯朴真挚。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和知识探求的变化情境,善于提出难易适中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扣启他们想象之门。
四、点评作文,激发内心深处的想象力
作文不仅需要学生写前有准备,写时有素材,写后有自改,教师的及时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我曾翻阅过《作文一点通》之类的书,我体会到专家的“一点”真的能打“通”我的思路,联想有如开了闸门的洪水一涌而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呢?立刻东施效颦,将此法变通到学生身上,所以我非常注意作文讲评课,它是帮助学生鉴别作文优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打通他们“任督六脉”,丰富想象的一种有效措施。
讲评《二十年后我是一名……》半命题作文时,我提出四点:①内容是否具体;②语句是否通顺;③材料是否自己熟悉的;④文章是否想象丰富,立意新颖。请同学们根据这四点同座位两两相互评论,然后再改正,再次交上来时我发现他们似乎受益匪浅,文章大有进步啊!之所以让其相互批阅是为了摆脱以前那种老师滔滔不绝而学生木呆呆地听,毫无思考余地的模式,学生相互点评作文,给了他们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分析、思考,让他们自己去评议好与坏,使他们那蠢蠢欲动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出来,促进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也给他们创造了相互学习的机会。
作文是中、高段学生学习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难点,我们也应仅仅要求他们将内容具体化,也应引导他们把思想写活,通过习作找到他们想象的源头。恩格斯说过:科学是研究求知的东西,科学的教学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新。我们应朝这个目标去努力奋斗,但这一过程中千万不能扼杀孩子们源源不断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把锤子,它能从你心里敲出最美的音乐;想象是一把剪刀,它能把一切不必要的赘物剪除,只留下最精辟的思想最纯美的情感;想象是一片辽阔的原野,只有那些善于思索的人才能在那片原野上任自己思想的骏马纵横驰骋。”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觉得自己是轻松的、快乐的。我们要让美好的东西,在孩子们心中驻足长留。我想这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愿。让我们努力地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让“鸟儿”们自由自在地在蓝天翱翔。
篇11:让学生喜欢音乐课艺术论文
让学生喜欢音乐课艺术论文
很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鉴于此,我为自己确定了如下目标:让我的音乐课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一、增强教师亲和力
教师的态度、作风和教育方法,确实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老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都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瞬间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欣赏《天鹅湖》时,有一个活动: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一段小天鹅舞。但我这笨拙的体态真有点让我汗颜。当我正在演示的时候下面传来“嗤嗤”的笑声,随后蹦出这样一句“老师,你跳的不像天鹅,而像一只企鹅”,下面哄堂大笑,全班学生齐刷刷地看着我,等待着我的反应(猜想该是批评)。而此时我额头也已有汗珠沁出来了,我就顺势把音响关了。同学们都面面相觑,我轻轻地擦了下汗,笑着说“大家的审美能力提高的非常快,我也这么认为,不过今天演绎的胖企鹅能给你们带来快乐,我同样感到很开心。”霎时间课堂上一片寂静,学生都眼睛亮亮地看着我,我趁机接着问:“如果老师是企鹅,你们愿意做天鹅吗?把最美丽的舞姿献给大家吗。”“愿意!”于是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学生集体创造表演天鹅舞。教室里充彻着欢快的音乐声、满是学生舞动的身影、弥漫着快乐的气氛,我相信学生被我的宽容、被我的表白征服了。那节课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非常活跃,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二、教室环境布置
教室环境的布置,可以创造一种气氛,影响课堂的相互交流,在优雅的环境中,学生更多表现出舒服、愉快、自豪、和喜欢的反应,布置良好、令人愉快的课堂环境能更好的促进课堂交流和教学。因此,创设一个能让学生喜欢并尽快适应的音乐教室新环境,应是所有音乐老师的努力方向。
三、音乐形式多样化
学生喜欢的多数是流行的东西,但流行的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如何让学生喜欢那些优秀的、民族的、并不流行的民族民间音乐呢?民族音乐一般说来不是学生喜欢的热点,因此就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我选择从流行音乐切入。为了让学生理解蒙古族音乐长调的悠远、自由和起伏跌宕中蕴涵的忧伤,在课上播放了介绍内蒙古草原风貌的VCD,让同学们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特点中了解蒙古民族,还请同学们评述对音乐的理解。寻找到这一个切入点很好的破解了教学的难点。好几位以前并不关注腾格尔的学生上完课后说:“以前我只知道腾格尔是流行歌手,但是不大理解他音乐中的民族风格。上了这节课,我开始了解内蒙古草原,也开始有点喜欢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风味了。
如果连个音乐兴趣都没有在学生心中建立起来,那就不能不说我们的音乐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了。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教学之初就把培养兴趣放在首位。让音乐课成为孩子们的最爱,是引领孩子进入音乐殿堂的良好开端。相信通过同行们的探索与努力,最终获益的将不止是学生,还有我们。
篇12:如何让七年级学生喜欢并重视历史学科的教学反思
如何让七年级学生喜欢并重视历史学科的教学反思
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在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英语是考试的学科,教师评价学生就看这三科的学习成绩。到了初中,往往对历史学科不能够引起重视。那么,作为七年级的历史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喜欢和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七年级历史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上好第一节课,除了从理论高度讲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还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事例,让学生从电视、电影、甚至游戏中体会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从儿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提高历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每一节课的内容编成一个或几个历史故事或谜语,让学生自己去预习、学习或讲解书本知识,甚至可以编成历史剧让学生去表演,这样学生不但有很高的积极性,还记忆深刻。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根据每节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制作成教学课件,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比如:讲授、讲解、讲述;表演、讨论、活动等;让学生不觉得千篇 一律,不觉得枯燥、无味,感觉课课有变化,节节有新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4、老师变“演员”为“导演”,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去学习、发现和探究,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真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历史教师要抽出时间与学生多接触,谈天谈地谈历史,也可以与学生讨论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和一些文学作品,甚至游戏,侧面提醒,正面引导,使学生把看电影电视,甚至玩游戏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历史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