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困境与改进途径论文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困境与改进途径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困境与改进途径论文(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针灸培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困境与改进途径论文

篇1: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困境与改进途径论文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困境与改进途径论文

摘 要:当前,职高英语教学状况不理想,如何改善教学效果,使职高英语教学走出困境,成为职高英语教学工作的重点。从职高英语教学现状出发,采取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职高英语教学 现状分析 提高认识 教学方法

当前,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中的重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中职院校,都开始以培养能够熟练应用英语并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但在当前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方面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使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举步维艰,往往是教师付出了很多辛苦和努力,教学效果却收效甚微。这种现实情况使职业高中英语教学陷入了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困境中,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成了当前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探索的重点。

一、当前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陷入当前的困境,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

1、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是影响英语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虽然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没提高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学生家长和学生本身,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严重的偏差,这也就造成当前职业高中的生源多是在中考中被淘汰下来考不上重点高中的极差生,甚至能上自费高中的学生都不会选择来职业高中读书。因为职业高中生源基础极差,造成职业高中教学非常难开展,尤其在英语教学方面,因为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底子相当薄弱,使得正常的英语教学无法开展,教师需要对学生先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补习,而这样就会造成英语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2、职业高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对英语学习的目的.也不明确。职业高中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缺乏不是到职业高中阶段才表现出来的,而是从上小学时起就已经对英语学习有了排斥和厌烦感,否则也不会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到了高中阶段,英语基础还那么差。而由于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使职业高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目的也不明确,认为英语只是作为职业技术专业课学习的一个小小的补充,是国家要求必须开设的文化课的一门,对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没什么大的影响,因此在学习中也就不甚重视。

3、职业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及教学方法的陈旧,也导致了英语教学陷入了停滞状态,英语教学效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

对职业高中教师的评价,社会上曾经流行过一句话,叫“剩人教剩人”,意思是说职业高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不达标的,职业高中的学生也是在中考中被淘汰下来的,二者的结合,不可能产生什么高质量的教学回报。这种错误思想的认识和自我评价,造成了职业高中老师对英语教学懈怠,也不愿意去主动研究和改进教学效果。

这三种情况的结合,使当前的职业高中英语教学陷入了难以短期改变的教学困境当中,要走出困境,急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二、引领职业高中英语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分析

1、提高职业高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程度,转变职业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是英语教学走出困境的前提。无论做什么事,如果个人心理认识不到位,个人行为上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当前对职业高中英语教学认识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为此,首先,在职业高中招生过程中,就要加强对生源的职业教育认识,尤其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争取招到更多英语基础好的生源。其次,要加强对入校学习的职业高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们明白,英语已经成为关系其将来就业的一项重要指标,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也已经使英语应用成为必备的一种工具,因此加强英语学习是学生必须做的事情,明确职业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要转变职业高中英语教师只为高考教学的教学思想,使教师将英语教学放在国际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的大背景下进行,教学目标要长远化,教学规划要实效化,教学情绪和态度要积极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现代需求。

2、改变职业高中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是职业高中英语教学走出困境的重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英语教学场景,来吸引学生参与。例如,在进行打电话英语用语学习时,教师可将手机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在逼真的模拟情境中操练,从而熟练掌握“MayIspeakto…”等固定英语句型。也可以通过学习现代流行英文歌曲来实现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时下最流行的英文歌曲就是《Rollinginthedeep》,由Adele演唱,很多学生都会唱,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歌曲感兴趣的心理,提高其学习英文的兴趣。此外,针对英语基础真的相当差的学生,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教学,实现一个也不落下的教学效果。分层次教学就是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过程设计,只要学生达到其所在层次的教学目标,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结束语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一直是文化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学习认识上的偏差,使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陷入了教学困境,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找到走出困境的办法和途径。

篇2: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途径与实践论文

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途径与实践论文

目前教学常规管理要求的有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模式要求的无序之间存在矛盾。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仍然停留在硬件方面,其管理的核心是要求教学秩序井井有条。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课堂秩序却可能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无序。因为上课时会安排学生进行口语表演,单词比赛,学唱英文歌曲,表演英文话剧,可以围绕英语的某个方面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寻找答案,或者与小组的同学讨论某个段落的意思。而这些有可能是教师根据当时的教学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安排。这样一来,对教学进度的顺序安排执行起来就不那么严格,学生的表现也未必那么整齐划一,这就要求所规定的教学秩序对新的教学模式要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课题组主动和学校教务处沟通交流争取到了较灵活的教学权力,在不影响大局和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处理一些情况,这样老师们的积极性受到保护和鼓舞,更能深入进行教学和教研教改活动。

荷工作的状态,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素质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尤其需要任课老师的帮助,因为任课老师最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及优缺点。他们需要老师为他们指导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尤其是遇到困难时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解惑。这要求任课老师要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交流。但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课时量大,经常超负荷工作,难免力不从心,所以学校应该重视英语教学,引进足够的英语人才,给英语教师留有一定的搞科研的时间和精力。领导要关心教师,倾听教师的心声,鼓励教师尝试新事物,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理论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激励。作为教师应该熟知建构主义理论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积极学习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自己在工作中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加强师生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最终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全国生源连年递减,学校在招生上面不敢保证每年都能按计划招满人数,如果学生数量减少而教师数量增加会给学校经济上造成负担,因此招聘足够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图书馆是大学生查阅资料,拓宽知识面,进行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服务窗口。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种类要与学生的数量和英语水平相适应。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在积极性较差的班级还要强制和督促他们阅读。为了使学生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教师还应定期检查他们借阅的情况。我校图书馆现有英语图书13716册,通过调查,发现我院学生普遍认为现有英语藏书数量不足,种类较单一,资料更新速度偏慢。一年级新生更趋向于阅读基础性和娱乐性的英语资料,特别是对应试类如英语应用能力A、B级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等书籍和单项英语能力提高(如口语、听力、写作能力)的书籍需求量较大。希望增加中英文对照类的读物,这样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可以阅读,还希望增加西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等方面的书籍。而高年级的学生随着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自身专业的了解和就业压力的增强对图书馆英语资料的学术性各专业的权威英文书籍并及时更新,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提高专业英语能力的同时了解本专业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知识。针对以上情况,课题组成员们讨论并推荐了一批英文原著和英汉对照小说,英语诗歌散文,英语考试用书,英语口语用书,外国文化类,专业英语等方面的书籍,大大缓解了学院藏书不足不全的情况。作为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拓展和深化,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站成为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运用的有利工具。为了顺应这种趋势,各个教学单位都应该大力丰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直接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料,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加有力的条件。因此我院外语教研室网站设计了教学研究、学习乐园和网络课程等栏目,这些栏目把最新的研究项目、课题、趣味英语、第二课堂的内容刊登出来,让学生及时了解教研教改动向、英语趣事和英语协会的活动等情况。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英语方多面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看结果,更注重过程。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评价结果中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从而产生信心;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同时给与学生时间去认识和提升自己。学校应由看重学生的最终结果转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强调学生认知成绩的提高改变为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熟;由运用统一标准、采用一个模式过渡到参考多样化。对此,提出下列几点建议:首先,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分成教师评价、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1、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2、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

3、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其次,对学生采取分层评价,异步达标的策略。职业院校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相差很大,不仅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差异,分层评价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在保证所有学生完成基本学习目标的前提下,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增强信心,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评价促发展的根本性目的。允许同学生异步达标是指当评价标准相对确定的时候,要灵活掌握学生达到标准的时间。做到这一点就要树立一种每个学生都是可“可塑之才”的意识,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认真研究学生,善于发现其个性特长并因势利导,最大程度地把个性潜能挖掘出来,让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发挥特长。有些学生能够提前达到标准,教师应该以此作为基础,并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对于不能按时达到标准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提高的计划。对他们实行延迟评价。这些学生,尽管在达标时间上与其他学生相比显得滞后些,但是他们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成功的感受,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再次,强调过程评价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知识点的测试。学期末的针对知识点的测验能够使学生和老师了解学生们对英语的听、读、写、译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和教学策略以及学习和教学方法。过程评价是对对考试结果评价的有效补充,这两种评价在综合评价中或者有一个比重,或者两者独立进行。这样通过多元评价,学生从各方面了解自己的发展和不足,就能够有的放矢的安排自己新的学习和发展计划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然而鉴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缺乏自信心,需要所有英语教师和学校管理部门的耐心疏导和积极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有计划,分步骤,分层面进行,进行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在职业院校让学生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体绝非易事,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但结果肯定是好的。

篇3: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创新途径论文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近年来,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更迭,日新月异,世界已经高度融合,我们对于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已是更加迫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略显滞后,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我国培养优秀的中英双语人才,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已成必然。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越来越广泛,各个企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无疑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对当今时代所需英语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英语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我么必须要加强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创有助于国家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大多数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填鸭式教学,满堂灌式教学等,学生只能被动的去学习,去接受,而没有时间去积极主动地思考,这极大限制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必须要创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推陈出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英语教学模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老师只起到课堂指导与布置学习任务的作用,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沟通,针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挖掘其潜能,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分层式的教学,即根据每个学生的英语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的学习单位,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增加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完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要继承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并不断改革创新,完善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各个高校应该加大对多媒体等硬件设施的建设的投入力度,配置充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提供保障;其次,高校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多媒体教学能力,提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将声音、视频、文字以及图片等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设置,最大限度地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最后,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补充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三)构建全新的以网络信息为基础的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网络信息环境背景下,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与网络密切相关,“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更是加快了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运用的步伐,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与网络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构建自主学习系统,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比如,高校英语教师必须积极引入微课、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将视频、音频等学习资料在课堂教学之前传到网上,供学生自行下载,进行课前预习,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然后教师再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习的难点,进行分析与解答,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课堂参与率。另外,学生还可以在课下对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与梳理,针对自己的困惑点,逐一攻克,提高学习效率。总之,面对日益变化的时代背景以及大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当今英语教学的需求,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积极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开创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菊红.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J].大家,,5(20):155~156.

[2]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2):17~20.

篇4:高中英语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论文

英语作为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出于高考对于高中英语在分值上的体现,更体现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之上。这也是新课标教学实施的主要目标,不仅转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在学生创新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更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在加强师生交流的同时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但应试教育仍旧存在不少的影响,导致高中英语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强化,满足高中英语教学需要。

一、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做出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新课标要求与实施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并在调整后的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不少优异成绩。同时,在结合新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高中英语全体教研人员利用自身多年积累的英语教学经验与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长期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的措施。不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中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伴随英语教师教学思想与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具活力和创意,以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高中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在肯定教改所带的发展效用时,也要对当下的现状进行总结,以便取得进一步的提升。

(一)教学理念滞后

新课标的高中英语教材虽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要求,并对要求教师对“听、说、读、写、用”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训练,并且要求教师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仍旧对过去的传统模式进行过渡的借鉴,利用灌输实现教学目标的现象还存在,忽略了在未来社会最重视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被动的背、写、记等苦学中浪费了过多的精力,无力于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单一

尽管课改在高中英语课本内容提出了对于课程模式和标准和的全新要求。但是这些要求的难度较高,需要高中英语教师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要求,在教材标准和内容中进行仔细的研究,根据学生和课程的特点来选择具有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实现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然而,在高中英语实际教学中,却有教师将口语课上成阅读课,单纯的注重文章中新单词与新句型的讲解,而忽略了文章背后的语境,使得知识点的分析脱离了文章,脱离了语境现象发生,且这种教师不在少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将原文知识点分离分散,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而且会降低英语教学效果。

二、高中英语教学的改进

(一)改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应在认真仔细研究新课标内容基础上,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改善,如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学习等。改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游戏或设计一些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鉴于单纯的、死记硬背方式的单词记忆方法既枯燥乏味又低效,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英文电影,通过看电影帮助学生学习与记忆新单词。而学生在看电影过程中通过切身感受英语文化,感受英语应用的场景,相信听力与口语能力都会得到一定加强。游戏教学法、电影教学法的引入将高中英语教学从传统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更加有趣轻松。

(二)改变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地位

按照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新要求,学校与教师应积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师以往在教学中扮演的主导者、知识灌输者角色,使其向着引导者、辅助者角色转变,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善于观察,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三)提高教师素养,提升学生素质

新课改的制定与实施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具备高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创新的教学理念、方法,能够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安排,能够对新形势、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学习能力强。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英语素养。教师可以利用自由时间对新知识、新理论、新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实际教学中对新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探索,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与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就我国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而言,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对课改后的教学目标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和调整,增进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让学生在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完善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可以真正提高英语的交流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探讨[J].商,,02:363.

[2]陈素敏.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04:70.

[3]侯金水.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J].亚太教育,2015,02:120.

篇5:医保试点城市状况与改进途径论文

医保试点城市状况与改进途径论文

低保户、肢体语言障碍者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等生活困难人群参保率均在85%以上,明显高于未入学儿童、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平均参保率。近95.7%的参保人群表示将继续参保,近60%尚未参保人员有参保意愿。一方面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显著上升,另一方面财政补助资金在总基金中的相应比例提高。首批试点城市共筹集基金87.4亿元,同比比增长近70%。财政补助资金所占比例为64.7%,比20提高7.4%。在财政补助资金中,中央财政补助比重较高。首批试点城市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为32.8%,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补助为40%左右。。20居民个人缴费同家庭人均收入总额的比率为0.94%,同比年下降了0.0260。居民大病住院费用上升。调查显示年试点城市居民大病住院费用为9754.2元/人,比2010年增长6.3%。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大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上升。2011年参加居民医保居民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包括自费)报销比例比2010年上升了近4%。住院费用的报销水平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011年,经济发达同比经济不发达地区报销比例高近10.9%。

部分试点城市中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从国务院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开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在持续扩大,资金筹集以及待遇水平也在显著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覆盖范围有限、界定模糊、资金筹集机制尚不完善、个人账户缺失、基金监管能力尚不完善等问题。

城镇居民内涵界定不清由上表可知,各级各地政府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划定的不清楚、不明确,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大绊脚石,明确城镇居民的界定范围,是我们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关键的因素。国家和政府应对城镇居民的覆盖范围需作出明确合理的界定,以促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于出台,虽然在制定制度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和城镇职工相比较差异较大,以致这个决定最终难以执行。与城镇职工的收入来比较,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相对较低,如果让他们享受的医疗保险待遇等同于城镇职工,就要实行与城镇职工统一的费率,过高的缴费率会导致灵活就业人员难以承受。据不完全统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中灵活就业人员的比例仅10%左右[2]。为灵活就业人员建立特殊医疗保险制度的成本太高,因此可能性也非常小。如果将灵活就业人员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中分割出来,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资金筹集机制尚不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当前的筹资机制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比,还有待完善。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作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承担的载体,用人单位一旦和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就必须给员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包括医疗保险),非赢利性和强制性是这一制度特有的.特点。但是政府对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只是给予适当补助,基金来源还是以家庭或个人缴费为主,与职工医疗保险筹资渠道相比,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渠道更窄一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机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比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政策施行的主体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由国家组织实施的,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则是由一些试点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的。因此,从资金渠道上看,农民个人缴费为新农合资金主要来源,同时与中央、省、市、县四级资金配套组成。但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相比较,在全国尚未建立统一的模式和政策,参保总人数也较少,城镇居民个人筹集作为主要资金渠道、试点所在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担一部分。从资金的规模来比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金规模相比要小得多,因而能够抵御风险的程度相对于新农合来讲就要弱小的多。

以上海财经大学丛树海教授为代表的许多学者认为,医疗保险制度与养老保险制度性质不同,因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无需建立个人账户。这是由于个人账户设立并存入资金是足额保证个人的未来使用,是再分配收入的一种方式,然而医疗保险帐户的基本情况是一部分人基本不使用或者不使用,而另一部分人却不够使用。其次,即使病人账户中没有余额也要就医,这样一来个人帐户就等同于虚设。部分学者认为,如果存在个人账户,参保者可以动用个人账户的钱在医药部门甚至在超市随便消费,这样就违背了医疗保险强制缴费的原则和机制,直接导致个人医疗费用支付的风险无法最大限度地分散。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只管大病和住院,由于城镇居民经常碰到的疾病多是多发病和常见病,真正患大病和住院的机率并不高,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只限于大病和住院,往往会造成城镇居民存有侥幸心理。再加上保险并非生活必须品,导致具备缴费能力的部分城镇居民不愿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相反,如果建立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将部分个人缴纳资金划入个人帐户,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把部分国家各级政府补助资金划入个人帐户,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让多数居民医疗保障缴费个人感到缴费最终受益者还是自己,是为自己的储蓄医疗资金,这样一来首先对于由于逆向选择导致的参保率不高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广大城镇居民使用个人帐户资金在定点药店消费,解决了小病、常见病和多发病医疗问题。

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各地的试点开展的情况来看,其管理和监督机制还有待继续完善。城镇中农民工、学生、灵活就业人员等收入较低并且流动性较大的群体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重点保障对象。而我国局限于属地管理的医疗保险体制、属地就医的保障模式,对这部分人群的参保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与城镇职工单位形式的集体参保相比较,他们具有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加上相对滞后的相应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体制以及人员装备和技术人员的缺乏,使得管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业务的能力面临着很大的考验。在管理基金支出上,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存在小病大处方、开的药不在用药目录内和不规范的大型检查等行为,不合理地增加了参保人对有限医疗资源的消费,加大了参保群体费用上的负担,也造成了参保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不信任。在基金付方面,基金的收支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基金运行分析制度、运行情况通报制度和常规基金运行监督检查制度)迄今尚未建立。现下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形成包括组织、制度、行政、审计、业务、民主监督等多种内外部的双重监督体制。例如在一些试点地区,成立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与监督委员会同新型农村合作委员会是同一班人马,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对基本医疗保障的管理资源的整合存在有利的方面,但是这一管理机构对制度保障的监督管理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同时,从保障服务体系的制度来看,医疗机构、医疗人员整体素质还让许多群众颇有微词。而且各试点医疗保障服务体系软件、硬件完善的程度、建设水平与广大城镇居民的医疗需求尚存在差距。

现有试点城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的思考

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医疗保险能够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外的大部分居民,例如城镇无业人员、失业职工、失地农民、小学生、中学生等城镇居民,他们均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参保。随着试点制度的不断推行,在校大学生以及更多人群都已经纳入到参保范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将逐步扩大。

我国至2011年累计投入近8500亿元用于建设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照此计算我国人均医疗保障投入已上升至675元/人[4]。各地区应继续对基金筹集模式进行不断地探索,使得筹资机制日趋健全。主要方式有:号召社会单位和个人募捐慈善资金;学习外国发行“医保福利彩票”募集资金的成熟经验,发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福利彩票”;通过对国有股的减持来补充保险基金。

考虑到中央、省级以及地方政府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资金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现在实行市级统筹已具备比较有利的条件。为了更好地解决风险问题,做到风险共担,在市级统筹中解决风险问题,效果会更好。根据各地的发展情况,发展较好的省份可以提前实现省级统筹,条件不成熟的地方首先确保市级统筹,做到风险共担,促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健康发展.

篇6: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与改进策略论文

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与改进策略论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始应用信息化教学,从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体育信息化教学,就是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通讯等多种现代信息手段的支持下,对体育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通过高效、智能的多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利用高速传输的网络媒介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体育信息传输到体育教育的前沿终端,完成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传递,从而达成体育教育的预期目标。

实现高校体育的信息化教学,能够为现代体育教育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智能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为学生创建自主搜索、分析问题的学习环境,培养其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信息化教学当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将通过具体分析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完善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有所裨益。

一、当前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信息化教学仍然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在人员素质、基础建设和系统适用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影响着信息化教学制度的建立和延伸。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信息化教育意识淡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

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师对于信息化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是阻碍信息化教学开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便可以切实地感受到,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体育教学自身存在特殊性,不适宜开展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对于体育教学并不重要。

主观上的不重视,削弱了该教学模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很多调查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能够达到熟练使用设备或是具有较高操作水平的教师只占到高校体育教师总数的三成左右。甚至有接近半数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达不到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基本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匮乏。

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场所和设备两部分。其中,场所主要包括信息化场馆、多媒体教室、网络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等。设备则指的是上述场所中的多媒体、网络等硬件设施。具体至体育信息化教学,除了以上的硬件设施外,还应配套设有辅助体育教学的各类软件。但是,通过对全国多地的高校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高校将主要力量都放在了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上,至于建设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的体育场馆和开发相关的体育教学软件方面,投入的力量则少之又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必将从根本上造成对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制约。

(三)信息化系统适用范围狭窄。

当今高校中的体育信息化教学系统,其作用大都只停留在形式上。大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只会使用系统中的一些简单常规的功能,如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放映、教学课件的播放展示等。信息化系统适用范围过于狭窄,使体育教师们认为,这个系统仅仅起到一个微不足道的辅助功能,甚至成为了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鸡肋一般的角色。这不仅造成了广大体育教师对于信息化系统功能和角色的误读,更是对于现代化资源的浪费,引发了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困境。

二、若干改善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国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中所面临的上述困境和问题,笔者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具体包括: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以说是体育教学信息化过程中的首要任务。高校的体育教师们应当从思想上认识到,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熟知各种运动技巧,更需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尽可能多的与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背景常识等。新时期的体育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同时,教师们也应该转变单方面对学生进行教授和指导的传统教学方式,将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习的组织者,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教师从旁进行协调和指导,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体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是决定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这里的'信息化素养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多种基本要素。信息化素养提升了,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自然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同时,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也会得到提升,从而解决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中人员素质方面的困境。具体说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方面的专业培训得以实现。

首先,学校可以考虑制定一套系统全面的培训计划,从信息化素养中所要求的知识、意识、能力、道德等要素进行培训,使教师们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掌握更多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可以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对于本校体育教师中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高水平的专业培训,使其带动和帮助其他教师学习提高,既能营造出整个教师队伍的学习氛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培训经费,提高培训效率。最后,为教师们提供实操演练的平台,通过硬件设施保障、组织交流竞赛等方式,使他们在培训后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及时复习巩固,以便熟练地应用到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去。

(二)增加信息技术投入,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

要想全面实现高效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校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针对目前高校在信息化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同步提高高校内信息化教学设施的配备水平。比如,一些高校中的电脑配置不高、网络连接不畅、多媒体设备落后,没有一个完备的体育信息资源平台,即使有再先进的软件资源,也无法发挥作用。反之,如果配备了完备的硬件设施,但缺乏充实的体育教育软件资源,仍然会造成对于基础设施的浪费。因此,二者水平同步提高,相互匹配,才是基础设施发展的最佳状态。

第二,各高校应该加大对于信息化教学场地的投入。为实现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的多元教学方式,教学场地便不应当局限于传统的田径场上。只有增加各种多功能的信息化教学场所,才能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使得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得以拥有适合的操作平台,发挥出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信息化系统功能

高校中建立起来的信息化教学系统,不能只是将对它的应用停留在课件展示、视频观看等基础层面,而是应当对这个系统进行深入开发和广泛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掘信息化系统在整个高校体育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第一,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深入开发,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通过充实信息化系统中的多媒体素材、优秀教学课件、经典教学案例、体育相关文献等内容,使整个体育教学信息化系统丰富完善,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方便快捷地找到各自所需的体育教学学习资源。让大家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不只停留在课堂教学期间,而是拓展到课后的任何时间段。这样一来,既给师生带来了便利,使他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又大大提高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其存在的价值。

第二,以信息化系统为依托,建立起一定区域内高校,乃至多个区域间高校的体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无论是与实际教学密切相关的体育教学资源、多媒体授课系统、网络远程教育,还是具有保障体育教学功能的教学管理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使整个区域、整个社会的高校体育教学互为补充、同步发展。

(四)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评估制度。

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评估体系,对整个高校的体育信息化教学进行信息化监理和指标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说来,各个高校均应当以本校的体育教学信息化设施建立情况、本校教师及学生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知程度和实践状态等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个适合于本校实际情况的信息化教学评估制度,以此制度中的要求为标准,定期对于本校信息化教学中的每个步骤环节进行评估和考核,并以评估考核的结果为量化依据,准确找到整个体育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在下一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整改和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是新时期社会飞速发展条件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拓宽学生体育学习视野的必然要求。通过信息化的体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将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料在相关信息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传递,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同时使得教师与学生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随时掌握各种体育知识与素材。通过广泛调查与工作实践,我们发现了目前高校在信息化的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诸如教师信息化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困境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提升其信息化素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高效运用信息化系统,并借助教学评估体系对整个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考核测评,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体系,用现代信息化的力量有效提高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敏。对无锡市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2)。

[2]董英辉。分析信息化视角下的体育教学策略[J]。教育探索,(18)。

[3]段宝斌,阎朝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阈下体育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研究[J]。运动,2013(12)。

篇7:大学院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困境与解决途径论文

大学院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困境与解决途径论文

摘要: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对高校后勤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当前已经初显成效。但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快速推进与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一些制约改革工作高效进行的现实问题。本文总结了高效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校后勤 社会化管理 现实问题 有效策略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管理,指的是将高效后勤中的各种经营活动和高效的科研、教学等活动分割开来,进行独立的运营与管理,也就是颠覆高校后勤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利用市场方式管理后勤工作,并吸引优秀的社会企业参与高校的后勤工作。这种管理方式有助于高校管理成本的大幅下降,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还可为学生带来更多实惠,从而推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管理目标。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管理成效的显着提升。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

(一)产权关系问题

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的人员、经费和高校分离了,但是资产的所有权还在高校,这就导致高校与后勤实体之间的产权关系不清晰。高校将后勤经营中的人员和资金划分给经营实体之后,却将资产牢牢抓住,这就导致高校后勤实体在现代化企业的自负盈亏经营过程中不能确定自身和高校之间的关系。

(二)管理体制问题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省属、部属高校,教育主管机构只是依照相关国家政策对其实施宏观调控,但是一些具体的高校管理制度仍旧是高校自行制定的,这就使得后勤管理问题也变成了高校独立完成的事情,教育主管机构无权插手与监督,而当前社会监督体制还十分缺乏,再加上高校中的监督机构常常因为专业水平、经验的限制,不能和后勤部门进行有效协调,导致其监督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从而造成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

2.经营体制存在缺陷。在高校后勤改革过程中,后勤集团替代了大多数高校后勤管理机构,后勤集团管辖的后勤实体,是集经营与服务为一体的机构,而在具体运作中,常常将自己当成管理部门,用管理的方式替代服务与经营,这就导致后勤经营活动过于行政化,淡化了经济效益与成本核算,严重挫伤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效,也背离了后勤集团的经营目的与服务宗旨。

(三)管理规章不健全

在高校学生公寓及餐厅管理中最典型的问题,是管理规章不健全问题。学生公寓及餐厅运营及管理都由社会企业承办,虽然高校对招标的社会性后勤管理企业也进行了必要的管理与监督,但由于缺乏规范的规章制度做指导,导致承包商为追求高利润人,常常无限制降低经营成本,造成服务质量十分低下,这也与高校的服务宗旨相悖。比如,餐厅中的菜系十分混乱,南北风味不合理、服务质量不理想等。另外因为社会出资建设的学生公寓在管理上呈现出社会化特点,这就使得公寓的用水、用电等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因此经常出现浪费水、违章用电等不良现象等。

(四)管理者素质问题

高校后勤管理者素质较为低下,主要体现在两点:

1.缺乏管理人才。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对具有现代企业特点的后勤实体经营工作缺乏管理经验,因此其管理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中的经营管理方式。

2.后勤职工综合素质低下。在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中,后勤人员通常都是以合同形式聘用而来,也有企业中的编制人员,这些人很多都是学校工勤者,他们都对高校后勤实体及高校管理了解有限,再加上这些人服务观念差、服务理念落后、技术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低下,造成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效果较差,从而使得社会化管理进程过慢。

二、应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理顺后勤工作的产权关系

针对高校后勤产权关系不明确的问题,应从后勤与高校的产权关系入手梳理后勤归属权。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在后勤资产的管理方面,分清后勤资产归属权,合理划分高校后勤资产的使用权与所有权。

2.依照高校后勤管理及高校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后勤管理模式。比如,在高校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管理方面,如果高校不符合将后勤实体分离出去的条件,可选用高校的自我服务与管理的综合性管理模式;在费用的运行机制及支出管理方面,可将社会化的甲乙方模式引进来,在恰当设计后勤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让高校行政部门直接对其进行管理。如果高校的具体情况比较适合把后勤实体分离出去的话,可将这类高校的后勤工作委托给后勤管理集团进行统一管理。在高校后勤的实际管理环节中,应切实依照高校及后勤的发展与管理需求,在明确后勤实体与高校关系的基础上,恰当选择最适合的管理方式。本文认为,依照我国高校发展情况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经验,高校在科研保障、餐饮服务等后勤服务工作中,尽量把高校经营权与产权剥离开,让专业后勤管理集团及高校共同管理,由高校出资,后勤集团提供经营与服务,高校行政机构对集团化后勤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高效、顺利开展,才能大量节约高校的管理成本,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多实惠。

(二)健全社会化管理监督机制

改革高校后勤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高效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所以在管理高校后勤工作方面,应将“服务社会化”作为基础目标,努力构建其行政执法、学生监督、内部自律、学校监管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管理监督体系。高效应重视与政府、社会等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利用专业的政府力量规划管理高校后勤市场。比如,组织卫生、食品、消防、环卫等政府职能部门常态化对高校后勤服务部门进行严格检查。高校可定期邀请学生对后勤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成立学生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学生这一消费主体的监督作用。在引入社会企业方面,高校应依照自身的实际特点及发展需求,科学地将市场经济中的优质企业引入到高校后勤服务中参与管理工作,借助合同形式对这些市场企业实施约束与管理。在监督与管理高校后勤服务质量方面,应积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建立起健全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从而实现对后勤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在监督与管理高校视频安全问题方面,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方式,规范食品价格、确保食品质量,常态化组织高校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对高校餐厅中的每一种食品的采购过程进行评比与检查,逐渐构建起与高校后勤服务特点相符合的卫生、安全监控体系。

(三)完善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

为了将高校后勤工作中的管理者从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中有效分离出来,就应该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建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后勤服务管理实体。在具体操作中,高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把行政管理权力与企业法人权利分离开来,确保后勤法人具有独立的主体地位。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可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建立起多校联合的后勤服务集团,以集体化、企业化、专业化的方式将本地高校的后勤工作承担起来,实现大规模、集团化经营管理,尽可能降低高校后勤的管理成本。高校后勤实体分离出来之后,可借助连锁、股份、托管、并入等方式纳入后勤管理集团,从而实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接轨,进而实现现代化管理目标。

(四)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高校后勤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管理成效的高低。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对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性管理人才,储备优质人力资源,以促进后勤管理实效的大幅优化。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在用工制度上,构建完善的社会化用工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行干部聘任方式,实施劳动合同制,依据高校后勤具体需求,科学分流校内管理人员,积极吸纳社会中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后勤工作人员加入到管理团队中来,以壮大后勤管理力量。

2.制定合理的工勤人员综合素质及技能培训计划,在增强职工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对其服务意识进行培训与提升,促使他们逐渐树立积极而阳光的后勤精神,引导他们认同后勤文化,从而不断优化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快速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最终切实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成长环境。

总而言之,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不仅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与质量,而且还可降低高校管理成本,并且还可为学生带来较大实惠。因此,我们应全面了解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理顺后勤工作的产权关系、健全社会化管理监督机制、完善后勤社会化管理体制、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措施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快速、健康发展,为大学生创造更为优质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龙辉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 [D]. 厦门:厦门大学,2013.

[2] 韩莹 .Z 高校后勤社会化经营问题研究 [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3] 赵琪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困境及其解困路径研究 [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4] 蓝远平. 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J]. 统计与管理,(07):119-120.

[5] 徐光伟 .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管理观察,(09):83-84.

篇8: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分析与改进建议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分析与改进建议论文

论文摘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的产物,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困扰着很多教师。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例从教学目标、活动情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入手对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论文关键词:教学活动有效性实例分析建议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依据明确具体的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两个方面.即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如果教学活动的目标只在少部分学生身上得以实现或者活动耗时过多.该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出现问题.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听评课过程中关注的一些教学实例.归类分析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问题一:活动设计重趣味,轻日标一些教师常采用竞赛以及其他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但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游戏或者比赛活动时过度关注趣味性.结果活动很有趣.却没有明确的目标

实例1:一位初三教师在上课开始时.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进行WordsMemory比赛其形式为:教师在PFF上迅速闪过一个本单元学过的词语或者表达法.叫一名举手的学生先说出再口头拼出刚闪过的那个词语或者表达法.如果该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则叫另外一名学生举手参与者不多.都是对这些词语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用时8分钟呈现l3个词语和表达法.而后给获胜的女生组在黑板上画了红星.进入听力环节。

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说她观摩其他教师课堂教学时.一位教师采用了这个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所以她决定在自己的班级尝试这个活动.但是在自己的班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也没有积极参与。

活动有效性分析:在此活动中,教师侧重的是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和课堂气氛.却没有思考这些因素应该为何种教学目标服务.似乎确定了获胜方。

活跃了课堂气氛就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该活动中.尚未掌握这些词语和表达法的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积极参与其中活动时间较长.却没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环节.即便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活动

问题解决建议:教学活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学生的兴趣只能作为活动的切人点来帮助实现目标此活动的优点是以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用作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性评价活动.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可将活动的目标设定为评价学生对单元词汇的认读与拼写情况.评价的重点是全体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连续闪现13个词语.让学生小组合作记录.而后合作回忆、学习这些词语,评价的标准是所有成员都能够认读、拼写这些词汇的小组获胜这样,既能够保持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闪词环节注意力高度集中.又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问题二:活动设计情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成人认知水平下的一些常识性知识.有时远远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一个要点是活动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实例2:一位教师在设计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13册Unit5AdviceNeeded单元输出活动时.让一个学生读了一段教师写好的小篇章.内容是说作者刚从农村来到城市.不知道如何在城市交朋友教师让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写出作者的问题.而后4人小组讨论问题并提供建议汇报阶段各组的回答基本上都是greetothers,befriendlyt0others,而后就是沉默鉴于学生的沉默,教师给出5个短语.befriendlytoothers,openyourhearttoothers,forgiveothers.talkwithothers.don’tbeangryeasily.而后让学生小组运用这些短语再次就该问题提供建议但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中有两组没有运用教师创设的交友情境.而是就其他问题提供建议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反思说这个环节学生沉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为学生做好语言铺垫.以后要注意语言铺垫到位。

活动有效性分析:此活动用时较长.学生却没有思维和语言的输出.是无效的活动这个环节的问题并非是语言铺垫不到位.而是活动的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该活动的设计意图很好.为学生运用提供建议的功能结构创设情境但是笔者主动参与了三组学生的活动.发现就此情境,即便是用中文,学生也无话可说。教师提供的交友原则符合成人的认知.而该校处于北京偏远郊区.初二的学生没有到城里交友的经历与设想,所以即便是教师给出了表达结构.学生也不愿意去用。

问题解决建议:违背学生认知水平的大道理或合理的原则只能成为学生机械模仿的对象而无法变为学生真实的语言.因为学生没有真实表达的需要就此活动,如果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让他们就生活中有问题的领域提供建议比如,就如何学好英语,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好女儿/儿子、好朋友提供建议.学生就会在合作过程中有思维和语言的成果.活动会很有效。

问题三:活动设计中的合作学习问题

1.合作学习活动设计不合理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考虑其必要性和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在合作完成活动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完成活动汇报阶段相互评价.相互学习:还体现在每个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都有平等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输出的机会。

实例3: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英语l3册Unit6NewYear’SResolutions的.第一个听力内容是Kellv介绍自己和三个朋友未来的计划完成教材中的听力任务后,教师让学生阅读听力原文并划出其中的短语。学生找出likedoing,begoingto,wanttobeenjoydoing等表达喜好和计划的功能结构和表达法。而后,教师让学生小组活动:Retellthepassage.笔者旁边的学生自发组成5~6人小组.其中4个学生围坐在一起.另外1~2名学生在旁边看笔者问旁观的学生:“你们的任务是什么?”答:“我们补充他们的内容”而其他4位同学基本上是每个人有一次输出的机会,陈述Kelly,Ben,Lucy,Jimmy的计划。教师叫到小组时,小组没有互动合作.每个组员只是独自表达自己的话语。

活动有效性分析:该活动设计不合理.是低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活动.因为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合作的过程.而且并不是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语言输出的机会

问题解决建议:此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模仿听力材料中的内容操练表达计划的功能结构该活动比较适合独立完成.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设计任务.有的学生只介绍其中一个人的计划.有的介绍两个或者三个人的计划.还有的需要完整介绍出四个人的计划 2.合作学习成果汇报活动无效

实例4:一位教师在处理DescribingObjects话题时,依据听力材料中对光盘、手套、粉笔的描述,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关注size/shape,color,material,usefunction等具体信息.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描述物体要包含的方面及一些有助于介绍物体的词汇和结构,而后,让学生4人一个小组合作描述一物体.汇报阶段其他同学猜测该物体的名称。

汇报阶段,一组学生描述一物体时.其他组的学生并没有倾听.也没有猜测出物体的名称教师自己说出物体名称后.叫另外一组学生站起来描述本组的物体.其他组的学生还是没有倾听。教师不高兴地对学生说:“YoushouldlistentothemcarefullyIamnottheonlyonewholistenstothem.”

活动有效性分析:评价环节的缺失导致该合作活动成果汇报环节无效其原因在于成果汇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互相倾听,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而不单纯是给完成任务的学生展示的机会。此外。教师的这种语言要求也是无效的。问题解决建议:教师应该在学生汇报之前就其他同学倾听什么内容.听的过程中做什么.听后的评价任务是什么进行提前引导,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Whatobjectaretheydescribing?·Howdoyougettheanswer?Whatclues/wordsintheirspeechhelpyougettheanswer,itssize,func—tion,material,color?

·Whatdoyoulearnfromtheirdescription?

·Whatsuggestionsdoyouhaveforthemastotheirideas,fluency,confidence,cooperationetc.?

这种引导,可以形成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意识和习惯.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中的倾听不是靠教师的要求来保证.而是靠明确的任务来激励学生愿意倾听.学会评价如果教师的引导和要求缺失或者不够明确具体.那么,学生在其他组汇报时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此外,教师要确保汇报展示环节精炼高效.即便汇报发言的组不多,只要评价环节做到位.全班学生都会受益。而有些教师在汇报环节.叫很多组甚至是所有组展示其合作的成果.却不引导学生相互倾听,相互学习,相互评价,只是教师自己评价说:“Good!”或者“Excellent!Youhavea11d0neagoodiob.”这种模糊的标签式评价语言既不能评价出学生的表现,也不能促进学生改进和提高问题四:活动设计内容不够具体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另一个要点是在开展活动时学生有明确的要表达的内容.其思维的重点是如何用英语表达一定的内容。

实例5:一位教师在教外研社版新标准初一上册Module4Mvschoollife时,给了学生6分钟时间.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运用have…(subjects)at…(time)结构介绍当天的课程。学生们在小组活动中热烈地用中文讨论各节课上课、下课的时间,讨论中他们思维的重点放在具体时问上活动时间到了.学生还不能够运用该结构介绍当天的课程在评课研讨时.授课教师反思说完成活动的时间不够.所以学生没能完成。

活动有效性分析: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输出.但是学生却没有语言的输出.原因并非是时间不够.而是活动设计不够具体明确.导致活动低效。

问题解决建议:如果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份时间表.那么学生讨论中思维的重点将是如何用英语表达这些信息.这样就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目标

问题五:活动设计忽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实例6:一位教师在复习、总结过去时的标志词语和表达法时,先叫几个学生说出.而后小组讨论列出.然后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过去时标志词语和表达法,例如,lastMonday,lastnonth,lastvear,amomentago,aweekago,twomonthsago,in1898,in1986,in2000等20多个表达法.让学生在笔记本或者书上补上先前没写出来的表达法。

活动有效性分析:教师的这种做法似乎很好.先调查学生的已有知识。而后引导出未知表达法.扩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如果分析细节.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做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导致该活动机械低效

问题解决建议: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就学会发现、分析特征,探究、总结规律.这样,学生就会培养起语言规律意识就此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给出的表达法.分析其特征、总结规律,记录规律性内容。那么,学生就会关注过去表达法的特征.1ast……,……ago,in……(时间/年代).特殊记忆没有规律的表达法,如onceuponatime这样.学生可以自主生成无数过去时表达法,而不是死记教师给出的表达法。

总之,有效的教学活动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时间的长短、活动的节奏。时间不够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时间过长会使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有效的教学活动还要给学生留有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究、拓展的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英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思考教学活动低效或者无效的原因,探寻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困境与改进途径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