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实验报告:提高高一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研究 论文(共含12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anmeng_00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实验报告:提高高一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研究 论文
实验报告:提高高一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研究 论文
一、课题的确立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 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 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大纲》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中规定高中两年达到的一级阅读目标是:除课文外,补充 阅读量应达到10万字左右;能以每分钟40―50个词的速度阅读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 %...理解正确率达70%。在中英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的教学中发现《大纲》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较低,且没有 安排“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具体教学时间、落实措施和检测手段。不少教师因而砍掉了与教材配套的阅读训 练和教材中的听力训练,从而出现了不规范的教学行为。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体现《大纲》“侧重培养阅读能 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的精神,特拟定课题《提高高一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研究》进行实验, 以探索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中英合编高中英语教材的`教法。
二、实验目标和变量
1.实验目标:
在高中一年级英语下册的教学中,除完成大纲规定的几项技能外,在每周的总课时中用一课时进行阅读技 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10万宇以上的阅读材料以加大阅读量,侧重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 力,提前一年达到《大纲》规定的一级阅读要求。
2.实验变量:
A.刺激变量
1)以中英合编高中英语第一册(B)和与教材配套的读物为主,在每周的总课时中,上一节阅读课,训练 学生每天用25分钟时间阅读400词左右的英语材料3一4篇,以保证完成1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用5― 10分钟精读课本每单元的Reading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补充约15万字与实验相关的阅读材料,选材涉及中外文化、中西方传统节日、社会科学、社交礼仪、道德标准、生活习惯、逻辑思维、价值观念、民族风俗等方面。在阅读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 思维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学生的心理品质。
3.实验方法:自然实验法和对比法
B.反应变量
1)通过实验,除听、说、读、写均达到大纲的要求外,学生能读完10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材料,并掌 握一定的快速阅读技巧,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阅读能力达到或超过《大纲》规定的 一级阅读要求。
2)能以每分钟80词以上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阅读材料,理解正确率达70%;能口笔头 复述材料的大意。
3)参加重庆市重点中学高一年级联合考试,将实验班的英语考试成绩与对照班和其它同级同类学校相比 。
4)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突出学生的特 长。
C.控制变量
1)选定重庆市潼南塘坝中学高99级3、4班为实验班,1、2班为对
[1] [2] [3]
篇2:中学生如何快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中学生如何快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无论对于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在中高考的英语卷子上,令所有考生都为之头痛的即是阅读理解这一题型了。与听力理解、单项选择这类题目有所不同,阅读理解是考察中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题型,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英文理解能力。
而对于大多数的中学生来说,影响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因素大致包括两种:语言因素,即学生对单词、短语及语法知识等的掌握运用;非语言因素,即除词汇语法外造成的阅读障碍。在新东方优能中学的课堂上,我们就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授课:
1.语言因素方面,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会给学生及时地渗透历年考试阅读中经常出现的重难点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同时还会适当讲解一些语言运用的技巧和方法,如单词速记法、构词法、词的固定搭配及习语表达等。
2.非语言因素方面,我们则分别从这以下几个角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是阅读兴趣的激发。我们会适当选取英文读物或是考试真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真正地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他们理解上下文。
其次是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因为在英文文章中,经常会渗透一定的英美历史、文学知识、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因此我们的老师们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同时知其所以然,这就体现出优能中学课堂的与众不同之处。
然后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不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我们在课堂训练中,会纠正错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默读,要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直接获得信息,避免唇读和声读;按意群阅读,阅读时将文章分成较大意义的意群,这样就能扩大视幅,缩短视时,有效阅读。学会预测文章内容,查读特定信息,略读全文以了解大意,细读全文或部分内容进行判断和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等。
最后,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除了课堂上老师独特方法的讲解,还要靠学生长期的训练和培养。
中国大学网
篇3:浅析制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原因论文
浅析制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原因论文
【摘 要】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体现。然而大多学子抱怨他们很难体会到英语阅读课在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从学生参与阅读课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以期与广大学子共同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阅读能力 提高 原因
同学们在准备英语过级考试时,会有一种深切的体会:为什么几本英语阅读教程都学完了,做阅读理解题目仍然是错误率很高,阅读速度也很慢呢?部分学生甚至怀疑自己在大学几年的专业英语学习中根本没有提高多少阅读能力,似乎还没有高中时的阅读能力高呢!想要提高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有一套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学习方法,持之以恒,必有其效。
1确立学习目标,找出问题所在
1.1英语阅读的目标
由北京师范学院韩志先、贺慧声、刘北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阅读教程》An English Reading Course for Comprehension& Speed是本人所授班级的学习教材。教程的书名就已经告诉我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Comprehension& Speed。也即:理解和速度。而同学们的应试的要求是:既要求速度又要正确率。
1.2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
英语阅读的目标就是要达到理解准确、在单位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并正确完成题目。所以,要提高阅读能力就是要读懂文章,做对题目,速度要快。
2原因初探
制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诸多因素中,词汇、语法、文化背景、阅读方法和习惯以及课外阅读方面的原因最具普遍性。
2.1词汇的原因
很多学生能够体会到,要看懂文章,首先要有一定的单词储备量。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单词都不会,所以就不敢去阅读。这里首先要转换一种观念:正是因为单词储备不够,所以才要去阅读。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语言文字,当然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理解其确切含义,才能取得最好的理解效果。
单词的储备多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的英语学习者,虽然只有几年的学龄,但是能读懂很多很难的文章;而有的学生,到了大学,还看不懂简单的文章。这就需要根据个人的词汇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读物,分级阅读。大家在校学习,用的是一样的教材,那么要想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就要在课外下工夫。也见到一些学生背词表,背字典,事倍功半。所以,要扩大词汇量,一定要靠大量的阅读来积累。
同学们切记:要在阅读中学习词汇。“阅读”是积累词汇的有效途径。
2.2语法的原因
词汇的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以后,有的同学会发现,单词都认识了,可是,有的句子好长,怎么看不懂,不知其意。这是因为语法基础跟不上了。语言之所以相互有所区别就是因为语法不同,在同学们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开始会觉得语法很难理解,所以在听不懂老师讲解时就认为它很枯燥、很难就放弃了。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确实如此,暂时可以忽略语法的理解,来一点死记硬背也是好的。但是,仍要靠多接触文字现象,也就是多在大脑里储存英语语言材料才能逐步结合语法增进理解,所以,主张同学们多背书。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完全有必要把学过的语法再学学,把当初没弄懂的语法现象再结合多年的英语学习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并理解应用。笔者根据观察学生实际阅读情况,认为学生最应该掌握的语法是: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和四大复合句的用法。
一方面,学生看到很长的简单句时,往往找不出句子的主干。实际上,只要确定是简单句,就会很快对应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找出句子主干,减少理解障碍,提高阅读速度;另一方面,学生大多都怕复合句,看到复合句时,若能够很快地判断出其属于哪类复合句,找准结构,利用自己储备的语法知识来理解句子,如虎添翼。
当然,语法项目是很细碎的,笔者只是点到为止。 2.3文化背景的原因
在阅读过程中,会碰到一些语言现象,词汇语法都不是问题,仍然看不懂,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了。生活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时,同学们往往会按母语的习惯去理解英语语言,往往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对俚语的认识、应用和理解的不足、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的不了解以及对其历史、政治、金融、社会制度的陌生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同学们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知识,做好铺垫。说到底,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做题,过级,而是掌握这种语言,把它作为工具,利用它去阅读英语著作,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但是处在目前的学习阶段,一定要认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是阻碍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一个因素,要注意补充克服。
2.4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原因
阅读方法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这个问题的存在,但是在阅读过程中,会因为受不良习惯的影响而导致阅读速度提高不快。
在进行阅读时,尤其是做阅读理解题目时,要先看题目,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有利于提取有效的阅读信息,排除干扰项。如果拿到文章就读,读完后再看题目,往往会忘掉信息,导致多次回读从而浪费时间。笔者教学时,强调学生要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造成时间的浪费,例如:阅读时遇到生词时查字典;默念文字;用手指或笔指着文字阅读,或用笔圈圈画画等等。同时要掌握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例如:看到文章要确认其题材;要找出文章的中心段以及每段的中心句;采取整体阅读、跳读结合法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同学们要弄清自己在阅读时,是否注意到自己眼睛的“视度”问题,即:在阅读时,你一下子所注意到的文字长度是一个单词还是两个,是一行还是一目十行,在自己习惯性的“视度”内,你所看到的中心词是否明确,这项技能是需要阅读者长期训练才能具备的,它同样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速度,是技能,更是习惯的养成。
2.5课外阅读方面的原因
阅读是一种学习行为,也是一种乐趣。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滞后的主要原因还是读得太少,见得太少。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读懂一些东西,要想读“懂”,就要培养语感。不少学生急于提高阅读能力,却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阅读内容,这是远远不够的。要使自己喜欢阅读,把阅读养成如同每天都要刷牙的习惯,日日读,时时读,才能读出能力来。关键是读什么,怎样读。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双语小说,报刊均可。二要难度适中,进行分级阅读。三要啃些较难的名著。怎样读呢?分精读和泛读。对于报刊类读物,浏览即可,关键在于保持一种阅读状态;对于分级读物要精读,因为主要是针对自己基础选的读物所以要细读,以积累知识和词汇;对于名著,不妨囫囵吞枣,不求全部看懂,只求坚持下去,且遇见生词不查字典,但要多读几遍,最后自然能懂。这样下来,只要坚持,课外阅读对课内的阅读知识形成互补,能够较快提高阅读能力。
3结语
阅读能力之难于提高在于难于坚持阅读,但凡能够坚持,往往就能逐步提高,同学们要立足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训练,掌握阅读方法,同时还要放眼课外,涉猎大量的英语读物,阅读能力定能得到可喜的提高。
篇4: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与研究论文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与研究论文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它是读者和作者相互交际的言语活动,是一种高级神经系统的心理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但实质上它是作者和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美国学者古德曼(k.s.goodman)在1972年指出:“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各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语义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的阅读能力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能读懂供7-9年级学习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所以,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英国语言学家韦斯特指出:“通过阅读学会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策略及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速读的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语感,提高写作技巧。有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努力拓展教学内容,开发适合当地学生阅读的校本课程资源,研究阅读教学中的适合本校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策略。
一、教会学生采取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1、略读
略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文章主体大意,辨别文体,以便于掌握文章结构。其阅读技巧是要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去了解文章的主体大意,弄清楚层次与段落,找出段落的主题句。
2、跳读
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寻读
寻读的主要目的是寻找某些特定信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寻读是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阅读技巧是在略读步骤后,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有一定的了解,捕获到了一定的信息,这时就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和依据。
4、意群阅读
意群阅读法是指以意群而不是以单词为最小阅读单位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句子的整体理解,避免逐词阅读逐词理解。
二、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
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的确如此,我们身为教师,应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去获取成功。
因此在阅读中应当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教师应从接手新班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习惯。最初可在课堂上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材料,并对难句、难文进行适当讲解。随后可以给学生布置长期的课外阅读任务,教师定时抽查,并不时地安排课堂时间与学生分享精彩段落,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持之以恒。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阅读时爱出声;有的学生用笔和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用眼不科学,每次只能看到一个单词;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查词典,一词一句地分析;有的学生“回视”的现象太严重,在阅读时,眼睛往往往回看,重读一个词、短语、一个句子,不仅影响读速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于、段落、全句的意义。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逐步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帮助他们尽力减少眼停次数,扩大视力范围,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
三、加强阅读策略的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在养成正确阅读习惯的同时,教师更应该教给学生有关的学习策略。
首先帮助学生学会对所读文章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策略。分析过程指的是把文章分解成段落、句子、词汇,然后对其进行分析,从而理解所读内容。综合过程指的是把整篇文章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思考。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分析综合和综合分析。分析综合是对文章进行逐词、逐句的分析,然后把文章综合起来进行思考。综合分析是以通读整篇文章入手,然后逐词、逐句分析,再综合成整篇文章。综合分析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文章整体内容理解的教学,而摒弃那种陈旧的重在语言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其次要教给学生猜测、概括或推理的策略。在阅读过程中许多单词学生并不能够见词知义,需要借助与字典,但是过多地利用字典一方面阻碍了阅读的速度,同时也阻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发展。学生在多次查阅之后便无法使上下文紧密的联系起来,因而达不到阅读的目的。在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猜词技巧:
(1)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内容猜测;
(2)利用标志性短语;有时根据醒目的字体,如斜体或黑体,或使用逗号、冒号、破折号等为线索进行猜测。(3)根据语法结构猜测。
(4)根据构词法猜测,如前缀、后缀和复合词等。
(5)根据定义、解释猜测。
(5)通过对比关系来猜测。可以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追求故事意义,并且寻求阅读的乐趣。
四、增加语言实践量,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目前,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完成,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常言道:“厚积薄发,熟能生巧。”没有大量的阅读输入,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运用性输出,更谈不上创新运用了。大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知识,丰富认知图式。阅读是一种技能,虽然可以通过培训学习一些技巧,但要真正获得技能,最终是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完成。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阅读,利用空余时间读一些短篇读物,英语杂志,英语作品等,可以选择具有较强时代性和实用性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报纸,如《二十一世纪报》、《英语学习报》,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语言的变化以及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动态,还可以做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英语知识。阅读可以是随意的、无特殊指向的、零星的,但必须是持续的。教师也要为学生的阅读打造平台,了解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英语书目。帮助学生挑好第一本书,使他们能够在初次阅读中体会到读英语书也是其乐无穷的。同时所选材料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难度与课文相当,内容尽可能与课文相联系,难易适当,使学生读得轻松愉快,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增强了他们搞好阅读的信心。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根据读物内容的不同,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两个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第一层次的学生是阅读比较简单的故事,词汇的难度降为最低。第二层次的学生是阅读词汇量较多,而且较难,但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出含义的文章。每周阅读做到定时、定量、定篇、定检查。每天必读一篇,每篇文章读五分钟左右,然后老师定时检查。这样使各个学生都有参与,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扩充了他们的背景知识,又使学生增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五、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传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许多地方存在差异。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文化上,即在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诸多差异。阅读再现文字描述的形象,需要熟悉和丰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有关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学生只有以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作支持,才能充分利用其表象进行联想、推理、思维,才能促进理解所读内容。
六、结束语:
教师不可以为教阅读而单调的安排阅读。教师应重视阅读材料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进行学习、掌握和运用词汇、语句。在阅读中训练并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提高课堂效率,大胆开设课外阅读。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课内课外相结合,让学生恰到好处地默读、精读和泛读,通过各个阅读环节的循序渐进,切实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way.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我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篇5: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是一种活的语言,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掌握英语并能灵活运用是许多人都想做到的事,掌握英语,首先必须学好语音、语法,然后就要开展大量的阅读。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众所周知,由于各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社会制度、文明礼貌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各民族的思维方式,语言交往,行为举止等方面的很大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造成了各民族间人们交往时的许多困难与障碍。一个初到国外的留学生,往往感到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对当地文化的不适应。而其原因就在于他虽然学习了不少的英语语言知识,但对于该种语言息息相关的背景知识,即载体于该种语言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政治结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都知之不多,这就告诉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了解该种语言所附属的文化背景知识,阅读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并通过开启这一窗口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是他们学习外语最需要的技能。因为,他们中学毕业后,进大学深造,或从事口语工作,或出国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而阅读外文书报和杂志的机会却很多,因此可以说,阅读的重要性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分。
阅读分为精读,泛读,朗读,默读等几种。阅读可以保持学习外语的持久兴趣,可以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阅读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面向世界,不仅是语言本身而且包括大量的非语言性的知识,阅读在很多情况下,正是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没有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对一门外语的掌握不可能是全面的牢固的,更谈不上达到学习外语的目的。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培养阅读能力。掌握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想在本文中就我的教学体会,浅谈一下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查阅法。
查阅法是一种查寻式阅读,它是从阅读材料中有目的,有选择地迅速查找某一具体事实或特定信息的技能,其要求是快速,准确。即没有必要通读全文,只要能快速找到想索取的有关内容就算完成了阅读任务。
在考试中,学生做阅读理解题时,这一方法就可以应用,即学生先把文章后面的问题读一遍,看清每个题干是什么意思,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章,这样,就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必要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要弄清楚,而仅能回答问题即可。总之,这一方法要求学生在不连贯的、跳跃式的阅读中能够迅速掌握所需信息。
二、猜测词义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新词就不知所措,总是去查字典以求得正确解释,结果影响了阅读速度,从而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也使阅读量大打折扣。
阅读中的生词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基本上不影响对文章理解的生词;另一类是对文章理解直接相关的生词。对于第一类生词,既使我们不知它的确切含义,仍可较为准确地理解原文,因此完全可以跳过去不予理会。阅读时,应切记的一点是:不要试图弄清文章中每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否则既影响速度,又影响理解。
至于与文章理解直接相关的生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推测词义。
1、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例如:
The Biggest in the word
Peter dozed off while his teacher was talking.
Teacher: Peter!Tell us,what is the biggest in the world?
Peter: Well,well ....eyelids.
Teacher: What?Eyelids?
Peter:Yes,sir Because as soon as I shut my eyes ,the eyelids cover everything of the world .
该短文中,“eyelids ”一词根据上文中的“shut eyes”档住眼睛的东西,猜出是“眼皮”之意。
2、通过原文中提供的例子来理解词义。
例如:suffxes: such as _ ing 、_ed 、_s 、_ful and _less, may cause spelling changes when added to words .
句中给出了“suffixes ”的几个例子,_ing、_ed、_s 、_ful ,这些都有是常见的单词后缀。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便可知道“suffixes”的意思是“后缀”。
3、运用对比法猜测词义
对比法常用的词或词组有:but ,while ,however,yet ,otherwise...通过使用这些词,我们可以对生词进行对比猜词义。如:
( 1) The paint on the cottage had peeled in a few places,otherwise they looked well kept。
句中的“peel”可从“otherwise”后面对比猜出是“脱落”之意。
( 2 ) Jack was thin while his wife was really obese句中的“obese”通过while 与 thin对比那意思为“胖”
通过定义或同位语来理解词义
如:(1)Meterologists,people who study weather and weather patterns still have difficulty predictly the weather.该句中“ people who study weather and weather pattern”作为“meterologists”的同位语,其实是对“meterologists”的解释和说明。由此可判断,“meterloogists ”的意思是“气象学家”。
(2)Acrophobia,or fear of height,can make life difficult for tight rope walker who suffer from it.
这个句子中“fear of height”是对“acrophobia”的解释是“恐高症”之意.
三、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有时,我们在阅读中会遇到 一些似曾相识的词。这些词大多是由熟悉的单词派生或合成的。遇到 这类词不必去查字典,我们可利用构词法知识推测其词义,掌握了这一技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生词的数量。
英语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构成新词,即转换、派生、合成。
1、转换:一个单词或词组由某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叫转换。转换后的词义与转换前有密切的关系,例如:
(1 )The sick and wounded were to be taken good care of by the nurses.
(2) These clothes are intended for the old .
以上两个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是由形容词加定冠词转化而来的名词,表示一类的概念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一类人,不是指个别人。(1)句中的“the sick and wounded ”意为“伤病员”(2)句中的“the old ”意为“老年人。”
2、派生:在一个单词前或后加上一个词缀,变成一个新词,这种方法叫派生。
词缀有前缀,后缀两种,通过加前后缀派生的新词,在意思上与原来的词相关。但前缀改变词义,例如:happy(高兴的)-unhappy(不高兴的 )、like(喜欢的) -unlike(不喜欢的) 、regular(规则的)-irregular(无规则的) 。后缀改变词类,例如:kind(adj和蔼的)-kindness(n和蔼);、help (n ) - helpful (adj),由名词转化为形容词或由形容词转化为名词。由此可见懂得前后缀的基本作用和意义,便于我们阅读的进行。
3、合成: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一个新词,这种构词法叫作合成。合成的词义也很容易从每个词原来的词义中推测出来。
例如:You can buy such things as toilet soap toothbrushes and toothpaste.
句中的“toothbrush and toothpaste ”是合成词,分别由tooth(牙齿)+brush(刷子);tooth(牙齿)+paste(糊膏)构成;由此可猜出“toothbrush”为“牙刷”,“toothpaste”为“牙膏”之意。
四、理解句义的技巧。培养学生抓句子中的关键词,领会句子大意,以及分意群理解,明确全句大意等。
例如:Edisson planted vegetables/ in his garden/ and sold them to buy / what he needed for his lab .此句共有十七个词有些学生往往看一个词想一个词,逐词注视,阅读速度既慢而且不易掌握全句的意思。如按上面的斜线处停顿时,则全句只要“注视”四次即可。阅读速度可以提高几倍而对句子的理解也要完整得多。
五 、对意思含糊的段落的处理
由于词的意思不明,而造成段落的意思模糊不清,这是阅读中常遇到的。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反复阅读。一般地说,多次阅读的过程是逐渐加深理解的过程。往往开头难但看了几遍之后,就能逐步明白其意义了。有些难懂的句子,根据上下文,仍可以猜出它的意思。一篇短文,如果我们能看懂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意思容许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误差,这是正常的现象,例如下面一段:
The two largest islands of Great British Isles are the Great British and Ireland .There are three regions in Great Britain.They are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se.
此段中“regions”一词未学过,但通过上下文中所提供的线索以及学过的地理知识,不难猜出它的词义是“地区,行政区”。
六、利用标题猜测
我认为,当拿到一篇陌生材料时,不要急于通读,更不要放弃,而应先看标题,理解标题,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大意;其次提取各段的主题句,分析,理解主题句的内容,预测各段的大意;最后弄清一些指代关系,尤其注意文中的斜体或黑体的醒目的部分,因为这些可能是文章的重点之处或关键词语。如果做到耐心、冷静地去阅读一些新材料,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靠课堂教学,而且要靠课外辅导。目前中学教材后都有补充读物,必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但课外要注意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很多教师想了不少办法,如办手抄报,或成立课外阅读小组等。
做到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我就在课下收集了大量的幽默,笑话,谜语,谚语,成语,小故事,加以精选 改编。如在一张卡片上编了这样一个谜语:
I do not have a mouth,but I can blow things away
I do not have legs, but I can run quickly
I always shout loudly while I am moving
But when standing still I am nothing.
在卡片反面印上谜底“风”
灵活的取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途径,对多数人来说,它本身也是一个目的。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那么阅读能力也会有显著的提高,特别是中学生的英语成绩的提高更依赖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原作者: (刘学红、鹿传宝
来 源: www.pep.com.cn/
篇6: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富阳市职业高级中学 吴琴儿
内容摘要:Grellet曾指出,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为了获取信息”。可见不应只是为了学习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就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仅仅把阅读材料作为学习语言知识的载体,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阅读 阅读能力
一、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其目的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成为独立阅读能力的人。同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的和书面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 ,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有很大影响。据了解,许多中国留学生初到国外,阅读这一关就很不好过。他们每天除了要应付上课外,课后还往往需要阅读数十乃至数百页参考材料。而对于习惯于逐字逐句地阅读的学生来说,要完成这样的阅读量,显然是很困难的。问题的关键就是阅读速度慢。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要从浩如烟海的科技情报资料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就必须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近年来的全国高考统考试题中也体现出来。自1978年以来,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测验的目的也在不断变化:从考查词句的理解到篇章的理解,从了解事实细节到确定中心思想、进行正确推论、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等等。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也逐步多样化,包括各种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由此可见,高考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在阅读速度、而且在理解的深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适应这样的要求,不进行教材、教法的改革,显然是不行的。只有大胆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努力改革教材,教法,才能把学生的阅读能力抓上去。
二、何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都很重要。只强调精读课本,不进行课外泛读,就无法扩大知识面,无法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逐词逐句爬行式的阅读;而不重视精读课本,一味强调课外泛读,势必造成基础不实,对所读材料理解不透的后果。因此,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课外泛读。
1、改革课文教学,打好语言基础
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课文教学中,应着重抓以下三个方面。
(1) 课前预习,培养能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使学生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预习时一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A)拼读生词、词组,扫清阅读障碍。B)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说出段落大意。C)划出语言难点,并提出独立的见解。D )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课堂上进行问答。实践证明,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了,上课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了,从而节省了讲解时间,加强了综合训练。
(2) 围绕中心,整体教学
对于课文的教学,目前存在着二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课文是语音、语法、词汇的综合运用,学习课文,也就是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和句型。因此,一开始就可以一句句、一段段来讲和练。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课文不仅仅只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综合运用,而且是围绕着某一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进行的综合运用。因此,课文首先应做一个整体来教,应该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我们认为, 前一观点强调了语言结构的学习,但却忽视了语言功能的学习,而一开始便逐字逐句地讲练,势必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而后一观点既强调语言结构的学习,又强调语言功能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但能够听、说 、读、写,而且做到理解准确,表达得体。
在课文教学中,应持后一种观点。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全文的内容大意,再通过做理解习题来检查预习效果。对于故事体裁的课文,可以先通过听、说法来介绍课文背景和内容,再通过问答来检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这样做,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一开始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分析句子时,应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仅注意句子的表层意义,更要注意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
(3)基础知识,精讲多练
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师的讲解要精,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精讲,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也只有精讲,才有可能多练。精讲,就是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抓。那种不分主次,不分先后,碰到什么就讲什么,甚至随意发挥、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作法,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 反,连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能解决好。
比如生词的教学,有些人就喜欢搞词汇开花。每碰到一个生词,除了介绍各条词义外,还要引出一些没有学过的同义词、反义词,介绍各条固定搭配、习惯用法,还要给出例句、进行词义辨析,大搞词典搬家。现在高中每课的平均生词量为40个左右,约占课文总词汇量的10%。学生要记忆这些生词已感困难,如果教师再随意发挥,难度就更大了。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还会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因此 ,在课文教学中,对于生词,我们只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能掌握在本课中所表示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其他用法随着以后出现了再讲。这样,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基本的东西也抓到了,也就达到了目的。
有了精讲,多练在时间上也就有了保证。然而多练不仅仅只体现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多”,还应体现在练法上的“活”。这样的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句型的练就有许多方法。模仿造句是练,模仿翻译也是练 ;背诵句型是练,句型转换也是练。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在几种方法中先用哪一种,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这方面,我觉得这样会更好:就是先让学生熟悉句型,再做模仿造句,后才做变换性练习。因为只有在学生熟悉本句型的 基础上做变换练习,才能使学生感到变有依据,才会少犯错误。但这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学习某一句型 ,估计学生可以用另外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对应句子来替换,这时,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把这些句子说出来,这样做,往往起到了以新温故的作用。总之,多练,就是既要讲“量”,又要讲“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开设阅读技巧训练课
为了加强阅读教学,每周用一节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是有必要的。阅读技巧训练课的目的是学习阅读方法,培训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阅读速度。
在阅读技巧训练课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1)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用尽量做到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生词量一般在3%左右。《中学生课本同步读物》和《中学英语拾级读物》等材料不失为好的阅读教材。
2) 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与理解准确性是一个矛盾。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速度,但这必须是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没有准确的理解,速度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方面,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做理解习题来调节阅读速度,也就是每读完一篇做一些理解选择题。正确率一般不应低于70%,如低于70%,就应考虑适当放慢阅读速度。
3) 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然而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都应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例如:1)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2)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
3、指导学生课外泛读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进行课外泛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 技能,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开扩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
近年来,为了应付高考,复习题、模拟试题充斥市场,占去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使他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 。其结果是,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上去了,而运用英语的能力却下来了。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是英语教学中的 一种偏向。应该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真实的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通过阅读实践来培养和提高 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 教师应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以下做法值得我们大家借鉴:也就是通过阅读比赛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材料选定后,可以为学生设计了二张能分别表示阅读进展和阅读理解率的统计表,一张发给学生,让学生登记自己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率,另一张供全班用,定期把每位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成绩连成曲线。这样不但教师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学生之间也能相互了解、互相促进。我想,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还可以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可逐步得到提高。
高考阅读理解的试题趋势与阅读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阅读理解始终是高考试题中的重头戏,它占笔答部分分值的三分之一。它集中、全面地检测了考生从短文中获得信息能力以及理解的准确程度。综观近年来的高考阅读理解可以得知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信息量增大。阅读全节总词汇量逐年增加,对考生阅读速度的要求明显越来越高。请看-春季高考的阅读理解部分的词量和阅读要求分类表:
总词量 短文词量 试题词量 读 速
NMET97 1,723 1,159 564 34.5
NMET98 1,815 1,002 813 36.3
NMET99 2,111 1,316 895 44.2
NMET 2,006 1,330 676 44.6
NMET2001春 2,218 1,580 638 52.6.
2) 试题的设计发生了变化,表层意义理解有所减少,而深层含义试题有增加,重视了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通过字里行间,挖掘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真正意图,领会文章的话外之音。请看-2001春季高考的阅读理解试题分类情况:
题目设计数量 NMET97 NMET98 NMET99 NMET2000 2001春
试题设计分类 文章主旨 2 2 2 2 3
事实细节 8 7 5 5 5
深层理解 3 2 4 7 6
推理判断 4 7 6 4 4
猜测词义 3 2 3 2 2
3)非大纲词汇有所增加。由于新词的出现,考生只用通过context来理解词汇的含义。语言必须面对猜词的事实在试题中的导向很明显。
4)语篇结构较为复杂。NMET99、NMET2000、NMET 2001春季高考连续三次五篇短文的语篇构成都有相当难度。作者在阐述问题时都使用多种语篇手段和修辞方法。行文的跳跃程度较大,陈述次序富于变化,隐含信息较多等。考生读懂了文字,也不一定能立刻领悟语篇的意思。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短文并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高考考的是理解和应用,因此,语篇知识的教学必须与语篇分析能力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行发展,语篇分析理解是语篇知识的实际应用,语篇知识又是语篇分析理解的前提。阅读过程是一次思考过程,要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应当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段(语篇)找出中心思想(main ideas)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 (literal comprehension);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立场,对篇章进行深层理解 (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然后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进行评价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单一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教材中的语言难点的分析和训练,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那些含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并结合这些语言现象,广泛地向学生传授文化、语用、认知、文体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提高阅读能力,要加大语言输入量。只凭课本中有限的几篇课文恐怕只是“师傅领进门”,真正意义上的具备能力,掌握技巧只能:“修行靠个人”-- 多读英文报刊、杂志,多动脑筋。
SEFC阅读课策略初探
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 崔 虹 1月15日
随着信息社会的出现,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交际性阅读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交际的目的。
阅读理解究竟是什么?阅读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一个信息以文字符号为载体(图像也可),通过阅读过程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头脑经过接收分析和猜想,把信息恢复过来,这就是阅读理解过程。阅读的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活动的任务是扩大输入、阅读欣赏;这类活动以读为主。可配少量题目,可以检查对教材的一般理解程度。另一类活动的任务是针对性地训练阅读技巧。这些技巧包括预测所读内容、抓主题大意、抓特定细节、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推断隐含意义、辨识语段过程等。对于这一类以专项训练为目的的活动,应提供训练性的题目,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使用某项阅读技巧。
阅读的过程因人而异。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生活经历,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也由于学习的方法和阅读习惯、兴趣等存在着差别,使到阅读理解实践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逐字逐句的阅读。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在阅读时眼球的运动是跳跃式前进的,并非一词一字地慢慢地往前移动。大脑对信息的接收,通过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连贯起来进行猜想、概括,迅速形成语段大意,虽不一定能一目十行,起码也一目一行或一目数行。那种逐字逐句理解的阅读方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不但大大地减缓阅读速度,而且使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如在"He picked me up on my way home"中的“pick up”,按照上下文的具体情景,应为“顺便载我一程”的意思,而在"You speak English quite well"“Oh, I just picked it up。” 中这两句对话中"pick up"应理解为"刚刚学上手"的意思。如果只孤立在认为"pick up"是"把---捡起来",就无可避免在导致对整个句子的理解错误。学生中常有这种体会,把一个词组分拆开来,每个词意思都懂得,但一旦把这些词组组装起来,就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2、过份重视细节,而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往往有这样的一种情况,一篇文章读完,读者能够讲出其中的人物,事件和情节,但这篇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想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提出什么值得思考的问题,他却一无所知。
3、忽视了培养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有的学生一遇到句子中有生词或陌生词组,就急不可待在翻字典,这看来好像很认真很勤奋,其实这是一种“勤奋”的“懒汉”的做法。因为他用手的动作代替了脑的思考。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 Half a year after her marriage, Mrs. White was with child.句中的“with child”是一个陌生词组,原因之一是之前没冠词,但只要联系上下文细心思索,就会了解到是“怀孕”的意思。
② John is a thief, he even wants to steal the gold teeth in his grandma's mouth句子中划线的两个词只要认识一个,另一个的意思就可以十拿九稳地猜出来了。
4、缺乏非视觉信息。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不但视觉信息起作用,非视觉信息也起作用。所谓视觉信息是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而获得的。非视觉信息则在阅读过程中起潜在作用的,由大脑所提供的。在非视觉信息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背景知识,非视觉信息越丰富,阅读难度越小。如在“More and more housewives around the world will soon be standing in the check-out lines.”这句子中“stand in the check-out lines”(在超级市场排队结帐付款),如果学生没有一点关于超级市场的感性印象,就无从理解。
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我们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讨,逐步形成了"导(Presentation) →读(Reading) →练(Practice)"的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说来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过程。阅读课教学也应遵循这种规律。"导"就是为了感知教材,"读"是为了理解教材,"练"是为了巩固和运用知识。
一、导入---感知教材。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书本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认识,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即激活。这些工作可包括: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阅读是对书面信息的理解的吸引,是受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支配的。以SEFCB2A Lesson50为例,教师可首先画出一个禁止吸烟的符号,然后提出如下问题:
What does this sign mean?
Where can you find this sign?
Why is smoking not allowed?
Is there anyone who smokes in your family?
How much money does he/she spend on smoking every month?
What do you think of smoking? Why?
2、谈论有关的话题,或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以SEFC Book2B lesson81(Music)为例,教师可事先安排好一组不同类型的音乐如Pop music, Classic music, Pop music and jazz等等,然后播放给学生听,让他们从中辨别,从而加深对music的了解,为学新课作准备。
3、帮助排除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障碍。可以用旧联新的方法学习有关生词、短语。如教SEFC Book2B Unit19 Lesson73可以安排下列操练题学习生词。Find words in the dialogue that mean the following.
1)to ask for something very strongly : (demand)
2)the buildings and conditions in which people live: (housing)
3)to walk together in a large group through the town in order to express their ideas : (march)
4)strictly not allow : (forbid)
5)not very rough : (peaceful)
6)person who take the national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right to vote : (citizen) .
以上所有这些热身活动意义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带着目的和愿望去读,充满信心去读,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也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二、读---理解教材。这同样是输入阶段。毛泽东同志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阅读的种类可分下面三种:
1、粗读(面式读法)。粗读即粗略地阅读全篇。这是为掌握大意梗概或为侦查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所用的方法。
2、跳读(点式读法)。这是一种为寻求特定细节,放弃大部分无关内容,只注意某一点或几点的阅读方式。
3、细读(线式读法)。细读即详细、逐行地阅读,以掌握全部内容甚至分析语言特点等。
阅读理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阅读课教学一般经过下面几个层次:
第一步:略读或粗读(Skimming):布置任务(理解大意)→粗读→检查。
第二步:精读(Intensive Reading):布置任务(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等等)→按具体任务要求去读→检查。
第三步:熟读(Proficient Reading):布置任务(详细理解全文)→细读并划出段落、重点和疑点→检查。
第四步:研读(Study Reading):布置任务(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研读(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活跃思想,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检查。
最后:小结(Conclusion)
检查的方法包括多项选择、正误判断、Yes/No和WH问题、完型填空、信息转换等等。
以上阅读理解的几个层次经过了“读→议→再读→再议”的往复以及“整体理解→局部理解→整体理解”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的宏观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信息能力,为巩固和运用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练---巩固知识与运用知识(Consolidation, Practice)这是输出阶段.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需要做多种形式的训练,使知识在记忆中痕迹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但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会运用知识,不等于形成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单靠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才能达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逐步地发展和完美善起来的,但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技能、技巧,不仅要注意练习的数量,而且要提高练习的质量,改进练习的方法。
练习的方法有:
1. 问答--就课文提问题。提问可以是记忆性问题(答案是课文中现成的,记住就能回答);理解性问题(答案在课文里,但不一定是现成的);应用性问题(答案要求应用课文中的知识或新的语言知识);创造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评价性问题(答案要求学生表示个人观点,发表不同意见)。如教SEFC Book2B Lesson 58(Noise In The Night) 时,问题的设计:
1)记忆性问题
Whom did the lady live with?
What's her personal problem?
2)理解性问题
Was the lady's uncle a non-smoker? How do you know?
Why did Holmes ask the lady if her uncle kept pets?
3)创造性问题
Why did Sherlock Holmes want to visit the lady only when her uncle
was out?
How do you think the story ended?
4)评价性问题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the lady's uncle was?
2. 就课文内容进行连贯对话。如教SEFC Book1 Lesson 98 和Lesson 99时,我把课文编成对话,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做补全对话练习。下面是对话中间部分。
B: I am Dr. Baker, _______.
O: Ah, Dr. Baker, _______. I am looking for another speaker who could give a talk, as our main speaker can't get here today. Would you mind ________?
B: About DNA? You are joking! I know _____ subject.
O: But Dr. Baker, you are world-famous.
B: ________.
O: Everyone knows that you are an expert on the subject. Everyone here has read Peter Baker's Introduction to DNA.
B: ______. But I am not Peter Baker, I am David Baker. There must be some mistake.
3. 复述课文,这是课文教学较常用的以内容为中心的练习之一,可用来训练独白,可由引导式复述逐步进入自由复述。引导方式有:提纲、关键词、图表及图画。复述要防止背说,启发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文内容上。再以SEFC BOOK1A Lesson98、Lesson99 为例,教师把课文的主要逻辑线索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复述:receiving an invitation→at the conference →at the organizer's office→ giving the talk
4. 角色扮演(Role Play),双人或小组活动,教师为参加者配角色,设置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以身份说话。如在教课文SEFC BOOK2B Lesson70 时,文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即火车停站时,有一则用德语讲播的通知。Hank因为是American而不懂德语,因而走失了。上课时,教师可抓住这个通知,大做文章,要求学生快速阅读下文,猜猜通知的内容到底是讲什么,并要他们以列车播音员的身份,用英语make an announcement,以便让Hank听懂。如:Ladies and Gentlemen,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Here is an announcement to make. The train will be divided into tow parts. The front part is going to Frankfort and the other part to Bonn. Please go back to your own seat. Now, once again---
5. 书面表达,就课文内容进行改写、续写、缩写、扩写和写体会等。或增加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因有蓝本可依(阅读过的课文),这样的写作不致流于空泛,也不如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学生们看到自己也能象作家似的产生灵感,写出心得,便可大大增强自信心,获得从未体验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也可把自己当做学生的一员,既是读者也是作者,通过将自己的文章与学生的文章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做法,无疑可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因它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融为一体,提高和培养了学生这两方面的技能。如教SEFC Book2B Unit 17(Life In The Future) 时,我对学生说:“These are the writer's opinions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 Now use your imagination, tell me 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这引发了学生发散思维,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写作的情景。学生学生乐此不疲,表现出高度的写作热情,有学生写到:In the future, computer will do everything for mankind, thus people's hands and brains don't have to work, people will become smaller and smaller.---.有一位学生写到他家乡在未来发生的变化:In the future ,computer will help the farmers to plough and harvest. With the help of the computer, our living conditions will be improved greatly in my hometown-----.
学无止境。阅读理解也无止境。要全面大幅度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提高总的文化素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模式。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都应该是学习对象的激活者、示范者、指挥者以及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体现当代教学模式的特点
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探索
湖北省谷城一中 袁资有 7月25日
近年来, 中学阶段英语的教材编纂方向和高考考试方向都共同地反映了一个声音,那就是:英语教学已经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也就是现在教育界说得较多的“素质教育”问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这不仅是目前要求每位教学一线执教者和教育研究家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学校管理者、操作者以及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就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方法问题作一些讨论。
一、加快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英语教学可划分成两大块,即口头(听说)和笔头(理解和表达);而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笔头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作为一个客观的教育研究者和教师,谁也不能视而不见。就近年的高考而言,150分的试题, 单纯阅读理解就占了40分;从题量上看,也从恢复高考后沿用多年的四篇,增加到现在的五篇。在整个试卷中,阅读理解也是最费时间、比较灵活的部分。从对阅读后的理解方面看:问题已经从过去的原文中找答案和简单地计算,逐步要求根据原文的精神实质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这一部分题中,你会很自然地碰到象“infer(揣测)、imply(暗示)”这一类的词,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段落揣磨出作者说话的目的、文中说话者的引深意、文中没有直接陈述但却有所暗示的内容;甚至根据作者已经谈到的内容,imagine (想象)作者在下一个段落(原文中并没有)可能会说些什么。从试题覆盖的广度上看,一般以交际环境为主,兼涉科技、制作工艺等具体过程。不仅对学生作题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其深层理解力,也就是学习语言的扩张力(即素质)提出了挑战。
因此,学生素质的提高,一要靠自身临场的发挥,更要靠平时教师对他们学习解题方法的训练有素。教师如果靠时间一题一题的传授,学生靠一题一题地记“会”,那么在考场上最多是个中分低能的机器,就不用说是将来适应社会了。会教的人,往往是教给学生金钥匙;以后来看,管你会不会教学,只要你从事教育教学,你都不光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必须走向学生“交钥匙”的道路。对教学悟的深,你教给学生金钥匙,悟的不深你交给学生铜钥匙;哪怕你交给学生铁钥匙,也比交给他们现存的金山、银山强。因为现在教材和考试的阅读理解文章中,普遍源于英语报刊的“原汁原味”的真东西越来越多,“国产”英文材料越来越少;没有拿到“钥匙”的人,只能在知识殿堂的门外徘徊。
“应试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升学,其核心是淘汰式的片面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不同,它切实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在各方面打好基础。
二、重视操作过程的启发式教学
阅读教学过程一是指非毕业班常规的教学方式,二是指毕业班综合复习的过程。前者而言,以教材为主,选择余地不大,主要是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进一步活用词汇、语法、句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英语的能力,以期达到加深理解,搞活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后者选材余地大,时代气息强,知识面广,对学生面的要求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者能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后者是前者的提高和实践,二者相辅相成。不管前者还是后者,阅读教学都要围绕中心主旨(main idea)进行。对一段文章的概括要利用它,对这段文章的提问要利用它,对作者语意的深层发掘也要利用它。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处理好“西瓜与芝麻”之间的关系。Main idea就是“西瓜”,是大头,是主要矛盾,要重点抓;具体字词句是芝麻,是细节,是技叶,是次要矛盾,不要影响了视线,不必要一一搞得太清楚,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大意,或者“跳跃”式前进。与Main idea无关的不能细说, 与Main idea有关的哪怕学生不太生疏也要提醒。 用适量的问题把学生朝作者的“思想轨迹”上引。学生的思路和作者的思路一齐跳跃了,想法一致了,启发引导就成功了,----阅读教学也就成功了!
(一)坚持养成训练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行交际。“口头”方面的某些基本功训练,对阅读理解有正面的帮助作用。以前,我们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理解不够全面,教学实践也有偏差,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操练,忽视对语言意义的掌握和运用。交际语言不仅是指语言的音、意统一,同时也指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从而懂得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谁、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比较重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强调使用语言的得体性。这样才能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这种交际情景的真实性,是学习语言的生命和实质,交际才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只有在具体情景中交际,得体地使用上下文意思连贯的话,而不仅是孤立的句子,我们教的才不是死的知识,而是活的能力。当今考察学生能力的方法,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大步发展。这种语言学习的养成教育,不仅使你的学生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而且使一代人会终身受益。
(二)注重教学手段的直观性
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把英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相联系,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第二,用英语教英语,让学生直接用英语理解英语,直接用英语下指令去做事情;第三,尽量使用英语,但必要时使用汉语。由此可见,让学生多听多读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如果要让学生动笔填词或记录句子,要让他们只记关键单词的前几个字母,而且只要自己(当时)认得就行,千万不要象平时做作业一样一丝不苟,要养成一种快的习惯。学习英语,没有快,就失去了一半的意义。
三、阅读教学要当作工程来抓
(一)教师备课重“热身(warming-up)”
1.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资料;
2.摘要介绍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凡是学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猜的能力的培养比动手查字典的“勤”更有意义;
3.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也可根据已有的事实,对文章的结局、后来的前景、隐含的事实进行发掘;
4.最后教师最好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以统一思想,判断是非,使学生醒悟阅读的奥妙。
(二)阅读过程明确“目标(goal)”
1.快速阅读指定的内容(用眼读而不是用嘴读,逐句读而不是逐字读);
2.提问好、中、差学生回答指导性问题,问题要围绕中心思想(main idea);
3.提出细节性问题,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 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以及start,process,end总体过程脉络;
4.细读:可以每隔几篇进行一次,教师要有所筛选,把握难度、深度,突出一个或两个侧面;对高三而言,不是考试范围的东西不要做这么细;
5.分活动小组讨论问题答案,然后全班检查答案;如果是从其它地方获取的试题,甚至可以更改参考答案;但必须分析说明令人信服的理由。
(三)阅读教学的扩展----“表达(express)”
1.鼓励学生用简略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而不是复述课文;不要纠正学生的语音、语法错误,哪怕比较严重;
2.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猜测情况,既然是猜,能沾边达意就行,不要对其用法作过多的分析;
3.做大纲所要求掌握语言知识的练习及高考词汇手册上要求的要点;
4.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结构和文体特征,三言两语,只要中的就行,要少而精;
5.语言运用。围绕课文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笔头交际活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采访、调查、仿写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也可动笔进行改写、提纲、评述等。
四、阅读教学的法宝“自学(self-studying)”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是“教”不完的。今天的学生,只能靠今后的终生学习才能不落伍。难怪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阅读理解,费工费时,讲解难度大,处理的不好,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出力不讨好。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在阅读方面的自学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选材上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充分培养个性。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热情,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例如,初中学生往往满足于歌曲、游戏、表演等引起的表层兴趣;高中生则不然,他们不再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是渴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智力兴趣,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为此,教师应为他们设计一些交际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换位、调查、解题、讨论、辩论、采访等。
(二)开发学习潜能
开发学习潜能是各学科统一的教学目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发学习潜能主要指开发学生的智力。智力是能力的一部分。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是指适合多种活动要求、为人所共有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开发学习潜能是发展个性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培养观察力。其次要培养注意力。再次要培养记忆力。另外还要培养思维想象力。
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阅读教学是为完成这一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化的实战。从宏观上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从战略上看,阅读教学要紧扣整体,化零为整,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细。从实质上看,读得懂,然后才说(输出)得出,阅读理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总之,笔者认为,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既是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头戏,不抓不行。不但要长抓狠抓,而且要深抓重抓,一抓到底。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篇7:情景化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研究论文
情景化教学对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研究论文
摘要:
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以满足岗位需求为主要目的,英语口语是工作中需求最大的一个方面。然而,学生在学校学到的英语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去甚远。笔者在多个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情景化”教学法。即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与实际生活、工作相似的情景,为学生提供在这些情景中学习和练习英语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与同伴、老师的实际交流中学会使用学到的英语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情景教学。交际能力
职业院校的教学重点应以满足学生的工作需求为中心。笔者作为一名在职业院校工作多年的英语教师,积极思索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方向,努力探索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力争使英语教学达到实用的目的。笔者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与实验,对职业院校的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愿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职业学校的教学有别于普教系统的教学,它主要以满足就业(或岗位)需求为目的。现实的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是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覆盖听、说、读、写和译等英语能力的全方面。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到困难重重,因屡次受挫而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因课容量有限,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等原因,很难达到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对听、说、读、写和译五种能力的训练,常常顾此失彼,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使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真正满足岗位所需,笔者就“学生亟待提高的英语能力”和“工作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两个问题,对在校生(两个班共76人)和毕业生(涉及级到级学生共84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作了随机调查。
对在校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2%的在校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满足工作的需要,而且他们认为自己亟待提高英语听、说和阅读方面的能力。对毕业生所作调查的结果:84%的毕业生参加过或想参加英语培训班,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且他们在工作中使用最多的是英语的听、说和读三方面。这个结果和在校生认为自己英语能力亟待提高的三个方面正好吻合。因此,笔者可以确定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听、说和阅读能力。本研究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笔者从多个教学法或教学流派中(情景教学法、交际法和情景学习)得到启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了“情景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中的情景,为学生提供在该情景中学习和练习英语的机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与同伴、老师的实际交流中学会使用学到的英语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本研究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
(1)情景化教学方法能否使课堂的学习更接近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否可以刺激英语学习的输入?
(2)情景化教学方法能否激励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情景化教学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二、情景化英语口语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在语言教学流派中,“情景化英语教学方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综合了几种教学方法和流派的特点。为了能更好地解释“情景化英语教学方法”,笔者阐述了与之相关的三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法和情景学习,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情景化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陈述。
1、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可以看作是以情景为基础的最早的教学流派。它是20世纪30到60年代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提出的,最初用于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曾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情景教学法主要的特点有:语言教学从口语教学开始,教学材料首先以口语的形式呈现,其次才以书面形式给出。课堂使用的语言为目标语(英语)。新的语言点在情景中引入和练习。
其中第三点是情景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它强调语言的引入和学习应与它使用的情景相联。情景教学法有三个步骤:输入知识和材料,通过重复加强记忆,在实际中使用直到成为个人能力。情景教学法希望学习者能够将课堂情景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堂以外的情境中去。这一点对解决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有很大帮助。
2、交际法。
经过约30年的发展,情景教学法遇到了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又提出了“交际法”来取而代之。交际法旨在:
(1)语言教学的目标是训练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2)教学过程的设计为语言教学和提高交际能力服务。
交际法主要的特点有:对话为交际功能服务,而不是用于背诵。语境化为基本原则。语言学习是学习如何进行交际。努力达到有效的交际。从一开始就应鼓励学习者进行交际。可以有限使用母语和翻译。交际能力是最终目标。流利和能够接受的语言是基本目标。通过对交际语言的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交际法采用了“做中学”和“经验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设计中采用了“及时”而不是“延时”的交际活动练习,在本研究中用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3、情景学习。
情景学习是最具“情境”特点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普通的学习理论。在语言学习方面,它强调“语境”中的学习,“情境学习应该在一个虚拟的、有语境的环境中进行。比如,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学生必须练习说该语言。课堂活动应该为学生提供练习使用新语言的充分机会。”因此,在“虚拟”的环境中练习使用新学的语言成为情景学习中语言学习的最核心部分。
以上述三种教学法为理论基础,笔者提出了本研究的教学方法——情景化英语口语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综合上述三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在教学实验和教学设计中,创设具体的学习情景。新语言点通过情景来导入。语言和结构的分析以情景需要为基础。在虚拟的环境中练习英语口语。
三、以“情景”为基础的教学实验设计。
情景化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景(该情景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景相似),为学生提供在该情景中学习和练习英语的机会,通过使用与学生的生活相近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设计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例,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设计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尽可能地用英语与同伴或老师进行交流,练习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实验中,笔者将所教的两个班作为试验班和对照班,对两个班的入学成绩(该成绩作为前测)和对两个班学生所作的“英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两个班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并且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和男女生比例几乎一样(实验班38人,29男9女,对照班38人,28男10女)。根据现用的教材和实际的教学计划,在为期16周的实验中设计了6个情景:Meeting on Campus,Meeting My Family,Going Shopping,Asking and Following the Way,Offering and Ordering,and Making a Trip。在实验班采用情景化教学法授课,并且使用除课本和练习册外一切可用于创设情景的手段和教学材料。在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法授课,使用课本和练习册作为教学依据,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将两个班学生的成绩进行对照,从而判断该项研究设想的真实与否。
对照班的教学设计: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座位固定,课堂学习以课本为依据,通过反复朗读对话、课文来获得英语知识,通过句型操练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老师决定教材内容的取舍,控制课堂进度,是口语练习的引导者、操纵者和顾问,同时还是课堂的评价者。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上是被引导者和被组织者,接受老师发出的教学指令,参与老师组织的课堂活动,按老师的期望完成对话练习或背诵任务。
实验班的实验设计:实验班的教学设计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为中心,学生的座位不固定,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同的调整,便于进行授课,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活动。
在实验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有两类:
(1)和对照班一样的课本和根据课本内容所设计的一些表格,用于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
(2)还采用了实物、图片、多媒体(电影片段、幻灯片)等手段来烘托创设的情景,使虚拟的情景更加真实。实验班的课堂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设计的。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顾问和研究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教学进程和评价环节、内容和任务的选定等等。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16周的教学实验中,笔者采用了一系列的手段来采集和分析数据,主要有:
(1)前测和后测。
学生的入学考试作为前测,后测包括纸笔形式的试卷和口语形式的考试,在16周末两个班统一进行考试。采用SPSS对前、后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用于对比两个班的学生在实验前后成绩的变化,从而判断实验是否有效。
(2)调查问卷。
用于调查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情况和毕业生日常使用英语的情况。
(3)课堂观察。
采用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FIAS)收集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参与课堂的数据,用于量化分析学生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上的表现。
(4)座谈。
从实验班和对照班各抽出12名学生(照顾优、中、差生和男女生比例),在期末考试结束后进行。为保证所得信息的真实,座谈由其他老师代做,对谈话录音,根据谈话所获得的信息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情景化教学方法”的反馈。
五、结论。
经过16周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的观点“通过创设情景的英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了验证。在创设的一系列情景中,学生得到了更多的语言输入(掌握了更多的语言输入,接触更多的语言素材),在参与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与同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交流上,而不是放在对语言本身的注意上。由于创设的情景非常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或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再现,这就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中的情景直接“移植”到课堂之外,将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直接“移植”到现实生活中,使困扰老师和学生多年的问题——所学非所用,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难题得到解决。
笔者认为本研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情景化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法”、“交际法”和“情景学习”为理论依据,但它吸取了三种教学理论所长,并且取长补短,避免了三种教学理论自身的缺陷,可以说是对教学理论的一种补充。从现实情况来看,本实验对职业学校如何搞好大班口语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例证。它将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强调和证明了“情景”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一个可模仿的例子,也使笔者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当然,本研究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比如,参与实验的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较低,对于较高水平的学生还缺乏进一步的验证。由于时间与教材所限,只有6个情景被应用到课堂上来,要想真正使学生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还需创设更多的情景和长时间的练习等等。
篇8:提高学生短文改错能力的对策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提高学生短文改错能力的对策研究
随着高考试题的改革,从1991年开始采用的NMET试题中出现了“短文改错”题,即通过对语篇的阅读理解,运用所掌握的语言基本规则对其中要求判别的10行进行分析、判断来辨别正误和改错。“短文改错”题型综合性强、难度大,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准确地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该题型所设的错误面广,有基础的大小写、词语搭配、词语转化等语法、词法错误,也有比较难的句文间的逻辑关系及语篇结构错误,因此,此题型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它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扎实的语法知识,还要有较强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从基础抓起,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 加强双基训练,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
1. 加强词汇教学
英语有这样的组成部分:音素--单词--词组--句子--段落--篇章,在这些语言要素中,单词最为重要,它是构成语言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若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难以圆满地完成听、说、读、写四项具体的语言交际内容。要真正地熟练地掌握英语,首先必须积累足够的基本词汇,这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大的难点。单词的学习包括认识其发音、拼写、词义、词性、内涵、外延等,词汇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机械地记住字母顺序或单纯地将其翻译成汉语,而应在教会他们读、写的同时,教会他们何时、何场合怎样正确地运用单词。另外,教师还应从单词的构成着手,帮助学生记词性转换、词的合成、词根、词缀的变化等,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 进行大量听、读训练,强化语言信息输入
分析近几年的NMET试卷,我们可以认识到考生在改错项目上的失误表面上是知识问题或是解题思路问题,但深入探寻,则属于语言能力不足和语言意识不强。因此,我们在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归纳整理、分类比较、深化与巩固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读训练,确保充分的语言输入量,丰富语言体验,增强语言领悟能力,使学生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吸收许多有用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 包括词汇、句子、语段、词形变化规则、遣词造句规则以及行文和说明规则,并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逐渐形成真正的语言能力和良好的语言意识。
二, 分析学生语言错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乔姆斯基曾经指出:“即使是对本族语的语法规则、词汇和语言体系有相当知识的人,在他们说话时也会出现许多错误”。对中国学生来说,学英语是在没有其语言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它又要在规定的课时内学好,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而短文改错题中所设的错误大多数是学生易犯的语言错误,所用的语篇内容贴近考生的生活。在外语教学中,正确分析研究学生的语言错误,对树立正确的外语教学思想,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学生语言错误产生的原因很多,而在众多因素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母语的干扰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对其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孩子对母语知识的获得及应用是下意识的,所以在学习英语时,原来从母语中所学的东西也会不停地、下意识地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当外语与母语的某些特征相异时,母语就会产生严重的干扰作用,对学生的语言和实践带来困难。如:在汉语中,“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是搭配着用的,每组连词缺一不可,但在英语中,although和but、because和so不能连用,但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学生往往会造出这样的错句 Because it rained yesterday,so we had to stay at home.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的把两种语言看来相似、实则不同的容易混淆之处加以突出和深化。使学生对这种不同达到规律性的掌握,是克服母语干扰的有效办法之一。
⑵文化背景的影响
由于国与国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信仰、观念、风俗、行为和社会习惯,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常会把本族的文化套用到外语中去,这就很容易在语言交际中产生语言错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介绍一些相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减少语言错误。
⑶运用推理的方法学习英语
由于中学生都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习惯于数理等自然科学的学习方法,总希望在英语学习中也通过概念的建立,规律的掌握和单词的记忆来推出语言,而不重视交际能力的养成,这是出现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说“门开着”是“The door is open.”以此类推,“门关着”就是“The door is close.”了。因此,语言学习只能靠实践,这种实践不同于自然科学那种的观察、实验、推理,而是模仿、重复直至养成习惯,不用没有听到、看到过的句子,坚决抛弃语言学习中的推理习惯,才能学到地道的英语和大大减少臆造的那种表达错误。
三, 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提高学生对错误的分析能力
1. 利用课文教学内容进行改错练习
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教学要以书为书、以纲为纲,一切考试内容都是课堂内容的局部反映,因此,无论以什么方式、测试什么内容都不能跨越教学内容的界限,倘离开课本去涉猎各种改错题,终将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获。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改错训练,每学完一课后,我将课文缩写编成短文改错题让学生做。
2. 利用学生的作业错误进行改错训练
学生每做一次练习均会出现一些不同方面的错误,我将这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错误汇总、编成改错练习,让学生做后再评改,每次或每几次突破一个方面。例如,在定语从句学习中,许多学生对关系代词作介词宾语时介词的运用和位置不很清楚,错误较多,这时进行这方面的改错训练和评析,对学生掌握和巩固句法、词的搭配知识都是有利的。
3. 利用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改错训练
英语写作练习是一种综合性最强的练习,也是学生容易出现各类错误的一项练习。每次作文,我总是抽一、两篇,让全班同学集体批改,寻找错误,这样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促使学生在写作时考虑周全,反复斟酌,力求用词准确,减少错误的产生。
4. 挑选一些合适的课外练习进行改错训练
一篇好的“短文改错”,要做到难度适中,测试点即要有科学性、逻辑性和一定的灵活性,又要符合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题材内容可涉及日常生活、人物、社会、文化、史地、科技、政治、经济等。体裁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教师要选择一些难度适中,也就是要使学生一般都要能看懂短文大意,使他们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和改错。
四, 传授改错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综合改错能力
1.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弄清体裁,了解大意是十分必要的,它能为下一步准确判断和改错奠定基础。
2. 行句结合,逐行改错。学生可先从语法角度逐个审查时态、主谓一致、代词、名词复数、冠词、介词等用法,把明显的错误找出来,缩小改错范围,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较难判断的句子上,进一步找出错误。
3. 前后对照,重审答案。改错时,特别要注意那些单独表达时是合理的,但在上下文具体语境中并不合理的词句,我们不能孤立地就行论错,而应联系上下几行,乃至全文。只有通晓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4. 复读全文,核实答案有无遗漏或形成新的错误。
5. 按照要求,进行作答。不要只在右边题号横线上作了修改,忘记在短文中相应位置上准确划线,标明删除、漏词符号等细节,或只在文章中将多余的词划掉,而右边题号横线上未按要求填写。
短文改错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只通过改错练习就能达到的,只有全方位、多角度认真钻研教材,细致分析改错题型,研究题型特点及解题方法,把课文教学、课文练习和英语写作融为一体,才能巩固所学知识,也只有巩固的知识,学生才能运用它去攻克难点。
篇9:如何紧扣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汕头市六都中学 周爱吟 .5
摘要:阅读理解始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更是当前高考题中份量最大的主要测试内容。本文以笔者的教学经验,就如何紧扣课文材料,利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谈谈本人阅读课教学的几点粗浅做法。
关键词:紧扣课文 培养提高 阅读能力
无论从英语教学大纲,还是从高考来看,阅读理解始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学生今后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更是当前高考题中份量最大的主要测试内容。因此,在高中阶段,许多教师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选择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英语文章,对学生进行各种阅读强化训练。其实高中英语中的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丰富等特征。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紧扣课文材料,通过阅读课的教学,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应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特点,结合本人在平时教学中的经验体会,下面就怎样紧扣课文材料,利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谈谈本人阅读课教学的几点粗浅做法。
一、利用课文材料进行细节理解训练
在教学中,应根据文章的体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注意材料的细节。如故事、传说、人物传记等题材的课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应要求学生紧跟贯穿全文的主线,注意时间词的运用和人物的年龄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关于社会、文化、科技、经济等题材的课文,应要求学生注意文章中出现的事物名称、日期、数字、距离等;地理、历史等题材的课文,应注意地理名称的分布、河流的走向、历史事件的人物、地点及年代等。可利用课文材料,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动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进行文章细节的词义、句意理解,训练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对文章中一些关键词、短语或句子进行词义猜测、代词所指、句意理解等训练。文章中任何一个句子都不能孤立地去理解,而应与文章的中心与主题联系起来。在学生快速阅读之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及细节提问或运用“画图列表法”,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
如在教SEFCⅡ A,Unit 2 No Smoking , Please 时, 可设计如下的6个问题:
①Do you see many people who smoke in China ?
②How many Chinese men smoke at present ?
③How many people smoke in Britain now ?
④What is nicotine ?
⑤The word “that ”in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first paragraph refers to_____.
⑥How many smokers have tried several times to give up smoking in Britain ?
A.70% B.83% C.17 million D.About 10 million
又如:SEFC Ⅲ A Unit 4, Lesson 15 Feed the World(2)
本文通过四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总结了世界饥荒的主要原因。运用图表,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就一目了然了。
Reasons for world hunger
In EU: 1) Food is bought from farmers and thrown away.
2) Farmers are paid not to grow crops.
In India: Most land is owned by rich land owners.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Farmers are forced to plant cash crops.
In western countries: Grain is fed to beef cattle.
通过对文章的内容细节提问或进行讨论,然后再让个别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或用图表,使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一目了然。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对文章各个细节的理解程度,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利用课文材料进行主旨大意训练
主旨大意题型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的全面理解和概括能力,用以训练学生寻找主题句,概括和归纳文章大意及中心思想的能力。通常从两个方面来命题:一是归纳主题思想,二是确定标题。这类问题一般不易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训练时,我们应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注意英文文章的以下几个特点:
⑴通常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引人入胜。⑵结尾段与首段一样重要,它常常含有总结性的内容,画龙点睛,深化主题。⑶各个段落的首句通常是该段的主题句。⑷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是其中的某一段话。
当然,不少文章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主题句,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训练:
⑴给自然段编号,归纳各个自然段的大意;⑵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⑶归纳通篇的主题思想。
学生在独立阅读之后,需要教师的帮助对课文加深理解,学习语言知识,也需要教师启发思维,提供交流个人见解的机会。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开展分析、讨论,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因此在训练时, 可以让全班围绕几个学生的归纳展开讨论。
以SEFC IB,Unit 20, Lesson 78 Paper 这课为例,可设计如下的几个主旨问题:
①The first paragraph mainly tells us that_____.
②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③The third paragraph is mainly about _____.
④What's the main point the writer is trying to make in the last paragraph?
⑤The whole passage is written about______.
通过第1至第4题对四个段落大意的分析、讨论,帮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归纳出段意。如第1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文章第1段的第2句:Paper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ventions in the whole of Chinese history.第2个问题在文中没有现成答案,要通过分析归纳出段意:People kept records in different ways before paper was invented.第3个问题的答案也要通过分析归纳才能得出:How paper(silk paper and fibre paper) was made.第4 个答案也只有通过归纳才能得出段意:The main poi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making paper.在分析出4个段意的基础上,不难得出整篇文章的主题(⑤的答案):Paper,即文章的标题。
在分析理解以上五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掌握了做主旨大意题型的具体方法。学生参与这样的分析讨论,既训练了思考能力,加深了理解,培养了学生归纳文章主题的能力,又锻炼了口头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利用课文材料进行推理判断训练
推理判断题用以训练学生概括全篇内在逻辑关系和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层理解。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推理判断题大体分为两大类:
⑴以infer (推断), imply (暗示), suggest (建议)indicate(暗示),conclude (得出结论)提问。
⑵ 提问中含有表示推理的情态动词,如can, could, would, might 等和其他表示可能性的词,如probably, most likely等。推理判断题的答案一般在短文中也不可能 直接找到,必须根据提问中某些关键词和短文中相应的有关内容加以逻辑推理。
依据这两类题型,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常见的问题:
①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②Wha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ext ?
③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say the hero is/was ?
④What conclusion can we draw from the text ?
⑤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text ?
以SEFCⅡA,Unit 1, Lesson 2 Walt Disney为例,可设计如下5个问题:
①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Walt Disney was?
②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Walt Disney?
③What'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story?
④What led to Disney's success?
⑤According to the text, we know that _____.
四、利用课文材料进行把握作者写作意图的训练
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不仅要能够理解文章本身,还要把握作者的思想,作者未言明的态度和意向,顺着作者的思路去分析、思考、联想和推断。教学时,我们应利用课文材料,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题,刻意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该方面的能力。
以SEFCⅡA, Unit 2 No Smoking, Please为例,可设计如下话题:
①What's the writer trying to tell us with this text?
②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smoking?
③According to the text, should smoking be banned or not?
④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moking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五、利用课文材料进行人物分析训练
人物分析是主观题中相当难的一种命题。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要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把握人物的性格。中学课本中有许多描述人物的文章,我们可以利用课文材料,要求学生围绕故事中几个主要 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就能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我们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这种教学思想,要发扬学生是学习英语的主人翁精神,激励他们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各项英语活动中来。近几年我们在教学中摆脱了传统的讲解单词、分析句子的教法,而是着力紧扣课文,把阅读理解题型及其解题技巧运用于课文阅读教学之中,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过程,掌握英语的学习规律,学会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使学生达到高考能力要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我们的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诚然,如何紧扣课文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所说仅仅是笔者个人的点滴体会。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版
2、“高中英语阅读技能训练”,《中小学外语教学》,第7期
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暨南大学出版社,19
篇10:英语开题报告《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
2、如何运用校本课程资源
① 课堂使用:这是使用校本教材的主渠道,在实验的第二阶段,两本教材同时使用,相得益彰。能起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校本教材。
② 集中学习:利用早读和自习课的时间由教师统一进行阅读课的教学,全体学生就同一篇阅读教材进行统一学习。教师传授阅读的技能和方法,学生及时提出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解决和讨论。
③ 分散学习: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自行进行阅读学习。记录下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再与教师进行个别的交流和指导。
3、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① 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培养。教师利用专门的阅读课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能自主进行英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② 增加学生英语阅读的阅读量。除了课本上的阅读材料之外,还应该加大学生英语阅读的面,拓宽学生阅读的知识面,开拓学生阅读的眼界。
③ 加强对阅读效果的检验。要求学生试着编写简单的阅读材料以检验学生是否通过阅读有所提高。是否能将在阅读中遇到的优美句型和单词加以运用。以此来再一次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五、课题预期成效
(一)成果
1、总结出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形成校本教材的方法和途径。
2、总结出如何使用校本教材,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3、形成分级阅读的校本教材
(二)效果
1、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阅读能力提高了。
2、学生阅读量增大了。
3、学生阅读效果更好。
4、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会自主开发教材,变教已有教材为借助教材开发特色教材,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英语阅读研究课效果好)。
5、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优质课和优质论文。
6、配有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
六、课题研究组织与保障
(一)组织保障
1、课题顾问组
肖晓明(自贡市教科所英语教研员)
李良生(自贡市自流井区教育局副局长)
肖 蓉(自贡市自流井区基础教育中心主任)
甘 奎(自贡市自流井区基础教育中心副主任)
李 涛(自贡市自流井区基教中心英语教研员)
2、领导组
组 长: 付难波(檀木林小学书记)
副组长:
陆 林(檀木林小学副校长)
龚 梅(檀木林小学副校长)
刘颖玲(檀木林小学教导处主任)
魏 东(檀木林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杨国兵(檀木林小学教科室副主任)
3、课题组
课题总负责人:付难波
课题具体负责人:杨国兵
主要研究人员:
杨国兵(组织实施,修改订正开题、结题报告,具体监督推动课题各项工作)
吴 玉(撰写开题、结题报告,协助组织实施,重点负责组织编写教材和上英语阅读课)
范 敏(编写教材和上英语阅读课、收集资料)
周 婷( 编写教材和上英语阅读课、收集资料)
余潇潇( 编写教材和上英语阅读课、收集资料)
课题组研究人员:
应霞 王思照 徐丹梅 刘苇 叶茂达 姚满华 宋伟 刘玲 王雪钗(负责本课题文字资料处理,开结题会议组织服务以及其他工作)
(二)时间保障
合理分工,协调配合,科学分配时间,按计划完成指定研究内容
(三)经费保障
第一阶段: 3000元
第二阶段: 元
第三阶段: 5000元
第四阶段: 5000元
主要用于培训学习,调查研究,信息咨询,组织活动,编写校本教材,开结题会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
序号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索取途径方式
1 小学英语学习标准 《英语新课程标准》
2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要求 《自贡市小学英语教学指导意见》
3 教学原理 《教育学》
4 小学生兴趣研讨 《儿童心理学》
篇11:英语开题报告《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
二 、课题的界定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校本课程资源和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校本课程资源
本课题所指的校本课程资源是指现行英语教材之外的课外辅导读物中的内容,选择编成的校本教材。
(二)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包括:熟练朗读英语课文的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单词和句型的能力; 理解阅读材含义的能力;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阅读材料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撰写阅读材料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着力点
本课题研究的着力点是:编成英语校本教材;运用英语校本教材,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两个方面。
三 、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要找到更多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辅导材料,选编成校本教材,使他们与现行的教材有机结合使用,拓宽学生阅读的范围,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 找出适合小学生英语阅读实际的课外辅导读物,编写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
2 通过对校本教材的使用,研究运用校本教材,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适用以下原则
1 、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是指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参与实践,必须在实践中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实践中检验思维的正确性。
实验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的 乐趣,在生活中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求知欲。
2 、创新性原则:深化新课程改革,最紧要的是深化新课程理念,及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的编写出适合我校学生阅读实际的分级校本阅读课程资源。
3 、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主体在实践和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
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的主导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去选择阅读课程资源,使双“主体”和谐统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趣味性原则: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对一种事物产生兴趣时,大脑皮层会激烈运动,就会使人主动思考,这时效果是最好的。”教育心理学家还认为:“学习是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还是主动积极,独立性,创造性强,它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成败。”这种主动性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兴趣。
只有学生们感兴趣的阅读材料他们才会主动积极,独立性,创造性地完成。因此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体现阅读的趣味性,使学生乐读,乐思。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依据行动研究法的操作程序,在实验中运用“发现问题―补充阅读材料―阅读实践反馈―反思活动设计―完善阅读材料”的模式,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2、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查阅,借鉴兄弟学校的研究成果,寻找与我们课题研究具有借鉴启发意义的经验方法。实验初期我们将大量借鉴课外优秀的儿童英语读物,寻找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外阅读课程资源。
3、问卷调查法:通过制定和发放调查问卷,书面或口头了解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试验前,我们将在各实验班随即确定25%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阅读能力的变化,为实验提供数据分析依据。
4、实验总结法:在实验的各阶段及时总结,反思。并写出相应的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实施的对象为我校,,,级实验班学生。每个年级三个班,共十二个班。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和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本课题从3月起筹备到2012月立项,再到9月结束,中途无间断,研究过程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3月―4月 (准备阶段)
1、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确立课题。
2、明确研究思路,加强理论学习,收集相关资料
3、完成课题申报报告和市级立项
4、做好开题各项准备
5、组织开题(204月)
第二阶段:年4月―2011年10月 (实施阶段)
1、开课题组会议,编制课题工作流程表
2、找出现行教材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
3、搜集,补充课外读物,并验证阅读效果
4、编印成一本《校本教材》
预期目标:对现行教材进行分析,整理,从各渠道收集适合学生阅读的阅读材料,编写一本分级的《校本阅读教材》(试行本)。
第三阶段:2011年10月―208月 (巩固深化验证阶段)
1、两本教材同时使用 (在实验班)
2、收集实验中相关资料(问卷,对比分析等)
3、上校本教材实验课(制成光盘)
4、完善校本教材(修订本)
预期目标:通过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对比,得出实验效果;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达到不同的阅读水平要求,完善《校本阅读教材》。
第四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 (结题阶段)
1、形成校本教材
2、上校本教材阅读课
3、完成三大报告 (工作报告 研究报告 成果报告)
4、整理,归纳,使用校本教材,培养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预期目标:完成《校本阅读教材》,并归纳总结出使用校本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预设具体措施
1、如何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① 根据不同的年级,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优秀儿童文学名著的英文读物。如:一级的《Pinocchio》(木偶匹诺曹),二级的《Ali Baba and the Forty Thieves》(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三级的《Sherlock Holmes》(福尔摩斯)等。这些读物能很好的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 教师根据现有教材中经常出现的人物,事物和平时学生使用频率高的单词和句型编写一些小短文来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与课本上的内容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③ 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就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英文小短文的创作。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传阅,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让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篇12:英语开题报告《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作为我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培养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教材,环境和对英语认知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小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经过多年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后,我们明显地感到:在小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单词、短语、句子之后,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十分重要而迫切了。然而,使用现行的英语教材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实在是收效甚少,问题不少。
我校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是川教社新课标小学英语教材《新路径英语》。该教材是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英语学习本身的规律来编写的,着重强调了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单词拼读能力的培养。这本教材中单词容量大,句型句式多,对字母和字母组合的拼读能力要求高。但是这本教材实在是缺少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短文,不利于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本教材上就只有一至两篇适合学生阅读的小短文,其余的都是一些英语歌曲和儿歌。英语歌曲和儿歌虽然能很好的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随着年级和知识的增长,这些歌曲和儿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在我校,英语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等到三年级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在单词,句型的储备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量,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理解英语句子的方法和技巧。已经能够在图片和老师的引导下,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并且养成了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我校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已无法满足我们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教材与学生实际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
另外,《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觉得:只有结合我校实际,开发校本教材,配合现行教材使用,才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
而且,我校已有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成功经验和人才支持。所以,经过认真研究,我们确定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这一市级课题。并且得到了市区领导、专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于2010年12月立项。
(二)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
关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国内外已经形成很多研究成果,其中有几点已经形成了大家的共识:
1 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只停留在单词积累,句型运用这些语言知识的层面。而应该着眼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小学生自我理解语言知识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阅读教学的前期准备: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阅读所需的单词,句型的储备。具备对单词,句型的识别和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① 阅读前教师会向学生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② 阅读前教师一般还会向学生提出一些和阅读材料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③ 阅读讲解的基本模式:整体―部分―整体。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完整理解课文大意,语言形式,篇章结构和修辞方法,在处理各个部分时达到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之中。
这些研究成果已经被普遍运用到了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当中。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状况不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因此,针对我校自身实际,找出适合我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此课题的研究实践,有利于改变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切实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编写英语校本教材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英语教师的运用处理教材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宽她们的知识与视野。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大有好处。同时,还是我校全面有效打造英语特色品牌,提升办学水准的一个重要步骤。
因此,价值巨大,意义明显。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明确的要求。即: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理解简短的书面指令,并根据要求进行学习活动;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达到4万词以上 。要达到《新课标》中对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仅仅只依靠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找出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材料,以达到《新课标》中对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
2 《自贡市小学英语教学指导意见》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要求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受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听说领先的影响,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仍然忽略了对认读的要求,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很弱,对基本词汇和句型不能正确认读,建议课后阅读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小故事,即题材广泛,情节引人,语言生动,地道的《分级有声读物》。因此需要教师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分级有声读物》,以达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3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兴趣在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动机最活跃的成分。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很容易使学生对训练失去兴趣,从而失去动机。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就是找出适合学生阅读的校本材料,尽可能的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习的兴趣变成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4 《教育学》认为,教法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而有法”“教无常法”,探讨一种适合教师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探讨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课外读物,编写符合我校学生实情的校本阅读材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