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有效方法论文

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有效方法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有效方法论文,本文共14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有效方法论文

篇1: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有效方法论文

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有效方法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从表面上看似乎走进了新课改的最佳状态,但认真的品味也折射出另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推行新课标以来,有很多教师在转变观念和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过度的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新、奇,从而淡化了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尤为重要。那么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课前预习和师生互动策略

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怎么样,取决于课堂学习的效果,而课堂学习的效果怎样取决于课前预习。经常预习的学生数学成绩偏高,因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问,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合作交流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从而把一个被动接受过程转化成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会学习的学生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会”集中的那种人。教师对数学课的预习要求要有明确性、可行性、预习问题要有点拨性、层次性、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反馈性。

教师要把学习内容以导学提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太大,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期的自学效果,要将预习题与课时教案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将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通盘考虑预习应达到什么目的,预习要初步解决哪些问题,经验证明:预习过的'学生,其疑问更有针对性和适切性,其注意力更集中,能更主动地获取疑问的答案,学习的质量也明显高于别人,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信息的传输不是双向,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境策略

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采取实例设疑导入法。

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同时也趣味化,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每节新课前教师要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的主要区域,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实现真正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他们归纳基本步骤和要点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施以援手。

三、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然而学生认为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习惯于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会去思考、怀疑、批判,所以很难有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并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缺少了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

总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来教师为主体的状况。我们高中数学教学要改变教学方法与策略,优化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善,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地课堂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进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迅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篇2: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

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课堂知识获取度

高中数学课堂学习中由于有些学生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滞后等原因,不能很好的参与课堂教学中,使得课堂教学只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比较有效.高效课堂的教学视角在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有所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首先要将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解,分层制定.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教学可以分为3个层次: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和思维、能力提高.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重难点知识要求中等生和优秀生完成,而思维和能力的提高则是针对每个学生而言,尽管每个学生的提高程度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急于进行训练,而是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命题的构成和分类上,在学生掌握了这2个概念之后,进行重难点突破,让学生通过适当的训练进行命题改写.在学生都完成了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命题的真假.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

2调整课堂“讲”“学”时间比,提高学生思考和运用

知识的.时间比例,保证知识有效内化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讲解主宰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压缩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首先要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鲜活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减少讲解,提高讲解的精确度和引导性、启发性.高效课堂的构建符合新课程的本质要求,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等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活性,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学生在思考、在发言、在评价,所学的知识不仅达到了应有的理解程度,也在实际运用中完成了知识的有效内化.例如“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课,教师回顾第56页上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教师进行个别指导之后,再例题讲解、引申与补充,让学生首先自己解答例题,思考哪些步骤、概念不够清楚,当学生有了问题时,教师进行精炼点拨,让学生能够使用抛物线的定义推导出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等.

3关注课堂检测有效性,充分发挥巩固知识、发现问题的作用

课堂检测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生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课堂检测一般设置在课堂末尾,是对学生当堂学习效果的直接检查.高中数学课堂要提高课堂检测质量,让课堂检测充分发挥巩固知识、发现问题的积极作用.

简言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创新,教师要熟练运用这种形式来构建课堂,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全面均衡,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篇3:七步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论文

七步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论文

一、课前学生预习

在预习时首先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预习,如何预先提出问题呢?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方法是将一个标题变成一个问题。例如,标题是“矩形”,那么就可立即将它变成为什么叫矩形?矩形有哪些性质,如何判定矩形等,此方听上去简单,事实上也就是简单,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预习的目标也达到了。把标题变成问题后,就会为了回答问题而阅读标题下面的材料。预习后自己会合上课本上想一想: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自己懂不懂。与这些新问题有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掌握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听老师讲?通过检查,可以测自己预习效果怎样,以便进行调查和改进。

二、情境引入

课本中的情境引入,由于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基本掌握,所以教学时可以通过创造有别于课本而类似于课本的情境来引入,即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也可以通过新奇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主动性。如我在教初一几何时,利用幻灯片打出了三张人脸,第一张两眼各流出一滴眼泪,第二张两眼流出一串眼泪,第三张满脸都是眼泪,并向学生提问这三张幻灯片的含义是什么?预习的学生就会感受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概念。还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归纳总结

通过预习和情景引入鼓励学生自主归纳、自主分析、敢于提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善于联想,总结知识时善于综合,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是自己归纳出来的,并由学生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就会有成就感,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自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在引导归纳时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循其“序”而设计,可以使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另外设计问题的深度由易到难,广度从课内到课外,量度由问题的难易而定。要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四、练习巩固

练习能使学生提高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练习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阶梯度清晰,重精讲多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训练的主线作用。

练习的方法1以分层次的练习,题目设计由浅入深,基础差的学生做的慢,能完成基础题部分,还可以考虑条件稍复杂的题目,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完成基础部分和条件稍复杂的题,还可以考虑灵活运用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而基础好的学生基本上能完成全部题目。例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这一节进行课堂练习时我一共设计了7个小题①(a+b)(a-b)②(p-q)(p+q)③(x+2y)(x-2y)④(-y+z)(y+z)⑤(-1+2y)(-1-2y)⑥(-7-x)(-7+x)⑦(a+b+c)(a-b-c),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这7个题时,基础差的能做到第4题,基础一般的能做完第⑥题,解决了差生不会做优生吃不饱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乐练、能练、会练。2变式训练,把问题条件部分,问题解答的过程,问题结论部分可以构成条件变式题,结论变式题,过程变式题,在进行变式训练时,应主要依据教材中习题和例题。

五、小结反思

这个环节主要是对练习巩固的一次回顾,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可以采用看一遍,做一遍,与同伴交流,或向老师请教等方式把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不熟练的地方,重要知识点重新梳理,即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也是对将要进行的当堂测试一次小的复习。

六、当堂测试

测试题目少而精,是对每位学生这节课掌握情况的一次摸底。所用时间大约6-7分钟。传统测试学生的方法,用一张试卷,基础好的学生几乎考到满分,易产生骄傲情绪,基础差的学生只考几十分,大大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再加上老师又对考差的学生横加指责,更刺伤了他们,从而造成一部分学生厌学弃学。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每次测评,分别用A、B、C卷并告以学生只为防抄袭设计,难度几乎一样,在分发试卷时基础好发A卷,基础一般发B卷,基础差的发C卷,因人而给卷,分数出来后逐个指导,基础好的学生考的不是太高而更加努力,基础一般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而稳中求进,基础差的学生看到分数认为自己还行,消除了自卑感,对自己通过努力而获得了成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七、课后辅导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放在课外完成。主要针对部分学生如预习不好、听课不好、训练巩固不牢固、小结反思流于形式而导致测试成绩不好,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知识点欠缺辅导,心理辅导,这样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知识点及应用,也为那些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同时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学生以后每节课都能全身心的投入打下基础,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进步。

总之,七步教学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吸收新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尽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篇4: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论文

目前,新课改实施的如火如荼,教学改革的内容也逐渐深入,各科教师都将高效课堂作为了自己对教学工作追求的目标。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语文则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非常耀眼的部分,它不仅具有人文性,还具有工具性。只有学好了语文,提高了理解能力,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时才能更加轻松,也会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目前,语文教学的状况不算太好,教师经常为教学效率的低下而感到苦恼。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些相关的经验,现对此进行一些浅显的研究与论述。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不断更新,实施探究式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探究进行和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以往,我们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所能做的就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输。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弊端。我们要通过教学观念的改革促进探究式教学模式更好、更快地实施,使学生具备探究的精神和能力。而学生的自主探究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迎来高效。如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学习时,为了使学生对本文能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利用“说”和“做”两个方面对闻一多先生进行描写,作者是怎样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的?(2)通过作者的描写,你能够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闻一多先生?(3)文章中描写“说”部分有哪些?描写“做”的部分有哪些?(4)文章的开头是用闻一多先生的两句话引入课文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在文中,作者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甫在晚年时的“一月不梳头”的典故,为什么要这样引用呢?作者的用意为何呢?随后,我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对本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与同组的.同学进行讨论,也可以去请教教师,要努力在阅读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感知,他们的探究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能够由此得到更好的体现。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感知力也会加强,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

要想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能实现高效,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措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积极地完成知识的获取,主动去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以饱满的热切和昂扬的斗志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进行《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意境,我没有采取以往那种平铺直叙的讲述方法,而是为他们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利用情境的力量来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的心神全都融入当时的情境之中。具体做法如下:我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首经典名曲———《送别》。悠扬婉转的歌声轻轻响起,时时回荡在学生的耳畔“: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在歌声中,学生感受到了知己相交的珍贵,一种淡淡的忧伤涌上心头。学生的情绪会随着这首歌而产生起伏,不用教师再做过多的铺垫和引导,也不用对教学进行多么精心的设计,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并主动进行阅读和探索。利用音乐的力量,我为学生创设了与课文中的情感和体会大致相似的情境。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教师所渲染的情境下顺利地进入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促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对本文的主题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所谓“以景促情”,即指适当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提供更加坚实的保证。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备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品德

学生道德方面的建设并不只是依靠德育教师来完成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明确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书面知识的传授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与道德的培养,这种做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弊端,道德素质跟不上,成绩再好也是枉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包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利用语文学习完成思想道德的培养,并帮助学从中获得语文素养。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我首先通过运用朗读法,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的阅读,以深切感受老斑羚从容镇定、牺牲自我的精神,然后再利用情景设置法,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播放斑羚跳过悬崖时的幻灯片,使学生自然融入课文的意境中去,与文章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利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强烈情感,从而促使学生学习老斑羚那种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进而学会关爱动物,能够善待其他的生命,珍惜每个生命的存在,并珍爱自己的人生,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效的条件。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并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完成的,我们需要对此付出长期的努力和探索。我愿意和广大语文教师一起,共同研究和总结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使初中语文课堂在我们的带领和学生的配合下,获得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先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与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1).

[2]胡范伟.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S1):284.

[3]潘德会.初中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讨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17).

[4]熊依帆.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8).

篇5: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论文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论文

摘要:语文教学是初中的重要课程,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有全面的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目前,新课改实施的如火如荼,教学改革的内容也逐渐深入,各科教师都将高效课堂作为了自己对教学工作追求的目标。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语文则是人类文化中一个非常耀眼的部分,它不仅具有人文性,还具有工具性。只有学好了语文,提高了理解能力,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时才能更加轻松,也会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目前,语文教学的状况不算太好,教师经常为教学效率的低下而感到苦恼。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些相关的经验,现对此进行一些浅显的研究与论述。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不断更新,实施探究式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探究进行和合作精神进行培养。以往,我们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所能做的就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输。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弊端。我们要通过教学观念的改革促进探究式教学模式更好、更快地实施,使学生具备探究的精神和能力。而学生的自主探究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迎来高效。如进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学习时,为了使学生对本文能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利用“说”和“做”两个方面对闻一多先生进行描写,作者是怎样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的?(2)通过作者的描写,你能够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闻一多先生?(3)文章中描写“说”部分有哪些?描写“做”的部分有哪些?(4)文章的开头是用闻一多先生的两句话引入课文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在文中,作者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甫在晚年时的“一月不梳头”的典故,为什么要这样引用呢?作者的用意为何呢?随后,我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对本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与同组的同学进行讨论,也可以去请教教师,要努力在阅读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感知,他们的探究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就能够由此得到更好的体现。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感知力也会加强,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

要想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能实现高效,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措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积极地完成知识的获取,主动去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以饱满的热切和昂扬的`斗志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如进行《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学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意境,我没有采取以往那种平铺直叙的讲述方法,而是为他们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利用情境的力量来激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的心神全都融入当时的情境之中。具体做法如下:我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首经典名曲———《送别》。悠扬婉转的歌声轻轻响起,时时回荡在学生的耳畔“: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在歌声中,学生感受到了知己相交的珍贵,一种淡淡的忧伤涌上心头。学生的情绪会随着这首歌而产生起伏,不用教师再做过多的铺垫和引导,也不用对教学进行多么精心的设计,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并主动进行阅读和探索。利用音乐的力量,我为学生创设了与课文中的情感和体会大致相似的情境。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教师所渲染的情境下顺利地进入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促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对本文的主题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所谓“以景促情”,即指适当的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为课堂教学的高效提供更加坚实的保证。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具备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品德

学生道德方面的建设并不只是依靠德育教师来完成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明确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书面知识的传授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与道德的培养,这种做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弊端,道德素质跟不上,成绩再好也是枉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的教学改革也包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利用语文学习完成思想道德的培养,并帮助学从中获得语文素养。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我首先通过运用朗读法,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的阅读,以深切感受老斑羚从容镇定、牺牲自我的精神,然后再利用情景设置法,利用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播放斑羚跳过悬崖时的幻灯片,使学生自然融入课文的意境中去,与文章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利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强烈情感,从而促使学生学习老斑羚那种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进而学会关爱动物,能够善待其他的生命,珍惜每个生命的存在,并珍爱自己的人生,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效的条件。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并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完成的,我们需要对此付出长期的努力和探索。我愿意和广大语文教师一起,共同研究和总结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策略和措施,使初中语文课堂在我们的带领和学生的配合下,获得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先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与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1).

[2]胡范伟.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S1):284.

[3]潘德会.初中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讨论[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7).

[4]熊依帆.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方法[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8).

篇6: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论文

【摘要】初中生物的学习内容很丰富,从植物到动物,从生殖到遗传,从生命的起源到生物的多样化,可谓包罗万象。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生物知识,但另一方面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又成了我们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在现阶段,学生知识最主要的来源之地还是课堂,所以,要想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牢固掌握生物知识,创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成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学习效率

在现阶段,大多数学科的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开始新课学习之前没有过渡、课堂形式单一、课堂结束之前没有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这都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以及听课效果,争取构建足以吸引学生兴趣、足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高效生物课堂。故而,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出发,来阐述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

一、改变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在学习新课之前毫无过渡,开门见山,学生翻开课本就直接进入到学习环节,这种做法表面上节省时间,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毫无益处,因为没有任何过渡和导入,学生很难进入到学习状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联系实际生活等种种方式来导入新课,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内容,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使用联系实际导入法。我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平时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这时学生们很活泼地回答,列举了很多食物:面条、玉米、土豆、橙子、牛奶、羊肉等等,然后我继续问道:大家能说说这些食物的来源吗?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小麦、苹果树,有的说牛羊以及各种动物。然后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类食物与绿色食物有什么关系?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吗?然后我用如下导入语导入新课:“我们所食用的食物有的直接来源于植物,有的间接来源于食物,那么,植物在自然界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呢?就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探索吧。”这样不仅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也能使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听课。由上例可知,创新课堂导入方式,用有趣的或者贴近生活的例子或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这一方面拉近了学生和生物这一学科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为学习新课做好心理准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开良好开端。所以说,创新导入方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二、课堂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参与

传统的生物课堂一直都遵循着老师台上授课、学生台下听讲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课堂形式对学生来说十分乏味枯燥、沉闷死板,很难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并且,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更应该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建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在严冬季节我们吃到的新鲜蔬菜,是农民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原理是什么?在学生一番讨论之后,我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列举一些贯穿本节课知识内容的问题:

(1)温室中的调控系统是怎样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

(2)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3)有哪些办法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在以上问题中,我将本节课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都融合于其中,展示到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己通过课本或者其他资料探究问题,而学生所得到的答案正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在自学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教师讲授而言,学生对于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所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合作梳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固然重要,但结尾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因为一节课学完如果不及时归纳总结,那么,学生下次上课时就很难记得这一节课的内容,所以说,课堂结束之前不作总结,很容易导致一节课的努力成果付之东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对本节课内容做出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结束时,为了给学生指引梳理知识的大致方向,我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

(2)植物细胞各个结构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我的问题来共同梳理、总结本节课知识,并让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互换成果。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也便于学生下节课回顾以及将来的复习。并且,这种课后及时总结的教学方式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缜密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说,课后梳理知识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总之,作者:单位: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争取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吴连续.浅析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J].人才资源开发,(06):135-136.

篇7: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论文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论文

一、与课程改革相关的几个概念

1.课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2.课程标准

通俗的理解,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

3.课程改革

由于时代的挑战,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现行的诸如教学观念落后,教育内容比较陈旧,方法单一,学习方式被动,学生缺少自主创新和实践的机会;评价目标、内容、方式手段单一;过于追求考试结果,忽视学生的发展过程等教育状况已经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4.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把课堂还给学生,解放教师,教师尽可能的少讲或不讲,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5.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作为活动框架和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比较熟悉的几种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陕西横水一中的“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6.讲学稿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从起就尝试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生之路,讲学稿源于新的备课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准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7.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这种方式既能发掘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合作的精神。

二、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初步收获

1.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犹豫中有所动摇,在动摇中有所转变

通过学校组织的几次观摩、参观、学习和交流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已成为一些教师的自觉行动。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体现新课改所要求的角色意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材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实现了教师由传统讲授到点拨引导的转变,“生进师退”的理念得到初步体现。

2.师生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通过高效课堂改革,教师在教学中,讽刺挖苦的少了,激励评价的多了;“填鸭式满堂灌”的少了,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多了。师生之间初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式学习共同体,课堂上激情和快乐、尊重与理解、民主与和谐的气氛逐渐浓厚了。

3.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逐渐活了起来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会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尤其是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得到充分提高,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小组展演的指导、教学语言表达等都得到了细化训练,师生的潜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得到很好的释放,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教学状态、课堂氛围、课堂秩序均呈现出了新的变化。

三、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几点思考

由于我校是课改的实验阶段,部分教师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及执行方面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

1.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更重要的是改变其教学观念

让教师改变其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是几次活动就能完成的,学校不仅要有坚强的领导、健全的管理、评价机制,而且要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来培训、指导教师进行课改,很多教师有课改的热情,却迷茫于不知从何去做、怎样去做。

2.尽快形成与高效课堂改革相配套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尽管各部门都能够努力积极探究,学校也采取了一些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但一系列的评价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和完善,新的评价考核体系建立相对滞后,影响了教师开展课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要尽快探索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较为完善的教学模式

不论哪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成熟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我校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为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储蓄有生力量尤其重要。要让教师理解我们教学模式的内涵,较好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积极稳步推进我校的高效课堂改革。

4.影响教改工作推进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1)部分教师在外观摩、学习后,不深入学习和钻研,没有抓住其教改实验的精髓。(2)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认识不足,因而参与积极性不高。(3)全校上下关注、支持“高效课堂”改革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加之课改实验不是整校推进,下一年度是否在这个班级任课还不一定,因此,部分班主任、科任教师在课改的相关工作落实上不够积极。(4)少数基础较好、智商较高、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争取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从而也能得到更多的锻炼,但一些反应较慢、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就很少有展示和锻炼的机会,这样一来,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苗头。

篇8: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教育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老师的有效教学,课堂活泼气氛的的创设,课后复习的有效性,都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粗浅认识。

一、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仍是当今数学教学的主要模式,导致学生不会学、学不会,产生厌学情绪。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学生始终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做法是:

1.创设和谐的情感氛围。对数学教学倾注满腔热情,去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要善于利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和艺术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勇于探索数学知识的激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加褒奖和鼓励,才能形成师生和谐的情感氛围,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2.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通过暴露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让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不断灌输“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的科学认识观。对一些不太复杂的课题,可通过学生自学,师生换位,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这样一次成功尝识,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学能力。

3.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只注重课堂教学,而不注重实践,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让学生带着知识、能力走向实践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自制立体模型教具,让学生认清图形结构,理解图形内在联系。在学了面与面平行后,让学生用刻度尺检查长方形工件的相对两个面是否平行,方法有哪些。长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数学教

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要会学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数学思维方法的提炼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家”的思维过程,从而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能使学生心理处于亢奋壮态,使动力系统“开足马力”。当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时,不但对数学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能通过愉快的心理体验,实现兴趣的自我培养,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笔者给高一的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平面将空间分成两个部分,两个平面,三个平面将空间最多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最少分成几个部分?学生马上开始讨论,比、画、发言相当积极,课堂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好,有的同学课后还在讨论四个平面、五个平面的情况,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见,注重学生积极参与,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青少年学生乐于表现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但由于独立判断、逻辑思维的能力还不强,容易人云亦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单纯或单角度的思维定式,努力创设情境,转换角度,让其认真思考,突破从众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书本、教师,独立思考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在解题数学中,教师应留有余地,让学生思考和猜一猜问题的规律,解题的方法,问题的结论等。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猜想能力有密切联系,因为猜想可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尤其是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迅速提高。笔者曾对高一学生出过一个题目:S=XY,X>0,Y>0,且X+Y=1,求S的最大值。有同学是这样猜想的,题目中X、Y地位对等,没有理由突出X、Y的位置,故只能取X=Y时,S有最大值。摆脱了常规思维方法的约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思维、去创新,教师要多给学生留有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同时,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对一些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创新能力也才能逐步得到培养和提高。

篇9:教学论文:构建有效思想品德课堂之我见

教学论文:构建有效思想品德课堂之我见

黄俊琦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堂不应该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之地,而应该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主战场,学生展示才华和能力的舞台,师生平等参与的“创新、互动、开放”的有效课堂。

一、创新课堂模式,激发学生求知热情

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处处将创新手段融入课堂,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鼓励独立思考和质疑问难,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并通过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创造性思维的快乐,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主动的、积极的。

1.体验式课堂

体验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去体验、感知、领悟知识,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明理导行。众所周知,通常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兴趣低下,“学而不信,知而不行”。而在体验式课堂中,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特定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体验中,实现认知内容和个人价值标准的和谐一致,领悟做人道理,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实现“自我教育”。

例如:在讲述《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中“保护环境”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在教室里模拟了乱扔垃圾的情境,并派了三个学生负责捡垃圾。做完这一切之后,我请了几个乱扔垃圾的学生谈感想。扔垃圾的学生说:“随手扔垃圾的感觉真是好极了,既方便又轻松。”捡垃圾的学生总结道:“捡垃圾真是又辛苦又受气。我前面刚捡完,他们在后面又扔了,气得我都不想捡了。(教学论文 )由此,我想到清洁工人,他们每天辛勤地打扫路面,而我们却随手乱丢乱扔,真是不应该。”其他同学也纷纷议论开来。于是我因势利导,进一步向学生提出了行为规范的要求,保护环境从爱护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开始吧,这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

2.探究式课堂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进行探究式活动教学,能转变学生被动学习和接受知识的尴尬现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积极求知,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开展辩论教学活动。在探究式的课堂中引入辩论形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使课堂成为一扇新打开的窗户,使学生永远保持一颗灵动的心。“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美国在台湾究竟想干什么”……等等主题辩论,一方面展示了学生的才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活动中,他们收获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究式学习,完成了一个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

尝试课堂小品表演。行为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课堂小品表演正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让学生置身于人为创设的特定环境中去探究社会与生活,它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创新,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的创新需要教师努力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注意在灵活生成的过程中结合课前充分的预设,巧妙引导和点拨,善于及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通过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创造性思维的快乐,逐步养成爱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当然,在课堂创新中,如何对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如何处理“教须新法”和“教无定法”的关系等,都是教学中应该注意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搭建互动平台,构筑“学习共同体”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机会,课堂上充斥的是教师这个“主角”的“台词”,而几乎没有学生的声音。没有了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就谈不上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要求构建有效的互动教学,变“课堂权威”、“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打破传统的“教师独白”,搭建互动平台,构筑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共同体”。

例如在讲述《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相关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之后,根据学生的智能情况,我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中,各小组成员在组内宣读自己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理解,同时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及思考的初步答案进行讲解供其他组员思考。由于学生的思维角度、思维品质、思维方式各具特点,在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的思辨中,出现了不同乃至相反的认识结果。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我们的`学校,因为我们的学校整洁;有的学生说,我不喜欢我们的家园,因为我们的家园到处是垃圾,苍蝇满天飞;有的学生说:我家住在板材厂、塑料厂附近,空气污染严重;有的学生说我家住在公路旁边,噪音污染严重……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不轻易插话、表态,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使思维热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争论的焦点和疑难问题,适时进行必要的点拨,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加以延伸和拓展,促成课堂的高潮和亮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效。

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师生之间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学生思维高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的情感得到强化,价值观得到导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意互动就能够提高课堂质量的,也不是单凭教师的意愿,想什么时候互动就能够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有意识地与这些学生保持经常性有效性的互动,真正触及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使课堂从“一言堂”变成了“众言堂”,使学生在探索、思考、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打造开放课堂,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是开放的、有活力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品德课这个小课堂,还应着眼于社会这个大课堂,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结合,在实践体验中把书本上的道理内化为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开放的思想品德课堂应指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采访、宣传、参观等,使学生求知的途径不断由学校向家庭、社区延伸,既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视野,又较好地实现了“知行统一”。

例如,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与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密切相关,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在学完《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后,我以《保护环境我为先》为主题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一起,采用观察记录、取样检测、座谈访问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认识和建议。经过调查,有的小组发现白色污染严重,提出应取消塑料袋的使用,建议买菜用篮子;有的小组看到河道污染严重,提出应禁止乱排生活污水;有的小组发现一些工厂三废污染严重,提出应加强法律力度,严惩污染企业。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只有每个人都自觉行动起来,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实践证明,开放的课堂能使思想品德教学由课堂走向社会,由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在教学中享受快乐,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应是师生相互尊重、共同创造教育奇迹的乐土;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旅程,随时都可能有新奇的发现;应是高效的驱动器,能飞快地处理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不仅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课堂,也是我们期待构建的理想课堂。

(作者:南安市毓元中学办公室主任,初中政治教师福建南安362300)

篇10: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

一、人们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追求

自从教育产生以来,诸如“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名成功的教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又可以学有所成”等问题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

人类初始的教学方式往往显示为“个别化教学”。后来出于追求效率的需要,“个别化教学”逐渐演化为“小组教学”,再由“小组教学”演化为“班级教学”。不过现代教学的危机导致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显示出由“班级教学”转向“小组教学”,进而由“小组教学”转向“个别化教学”的趋势。其实,这样的转变并不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循环或轮回,更不是重复或倒退,它是当今人们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结果,是关注人的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人类发展到今天,个别化教学向今天的班级授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一突出的矛盾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作为在课堂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教师首先就要考虑到如何优化课堂结构,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当今的课堂教学缺少什么

新课程的推广确实使当今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应该说当下的课堂教学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改革的热情,也不缺少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用。但仔细思考起来,似乎还缺少了许多重要的东西。

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试问:这样做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方?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在哪里?这样的启发教学能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吗?依我看,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且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所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因为,教学方式的变革的背后是师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学习从形成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有很大关系的。实践证明,接受式学习至今仍是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认为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就要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以至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难于控制课堂而觉得无所适从;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敢越雷池半步。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都知道要吃透教材,也知道要有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却没能做到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要准备好保持镇定,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以及克服困难需要教师具有的耐心、恒心、意志力和执着精神。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再次,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许多教师更是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了。

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智慧的生成.什么是智慧?“智慧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今天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也就是教师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士也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告诉学生,学生若有疑问,老师不是启发他去思考,而是说“照我说的没错”或“参考书上就是这么讲的”

篇11:地理教学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的论文

地理教学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的论文

1、通过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地理认知进行启发

首先要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生活领域诸如生活环境、状态以及经验等的关注,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生活的加工和再现来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例如,在进行地形雨、对流雨和锋面雨等降雨成因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气流上升凝云致雨的过程中的原理进行深入生动的理解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烧水的过程中,提起锅盖出现的现象。学生可以自己通过联想领悟出与烧开水的水蒸气上升遇到较冷的锅盖形成小水滴的原理类似,降雨也是这样形成的。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留心日常生活,对地理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使得地理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有机融合。其次,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产生的影响给予足够的关注。在选择课程内容、改革教育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的影响充分考虑在内,以此为良好的载体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得学习环境更加适宜。因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当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不断丰富教学手段,采取诸如PPT展示、对互联网网页进行浏览、打造专题的站、下载相关的教学录像和视频组织观看等,将地理的教学素材进行不断的扩充和丰富,课堂有效性获得极大地提高。例如,在对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和锋面雨形成过程进行认知的过程中,静态的地图难以对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刺激,学生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Flash将这些地图变成动态的展示,将雨带移动到的地区按时间的先后展示出来,将锋面雨形成时冷暖风的交锋过程用动态图像体现出来。此时,教师不需要再有太多的说明,学生可以对图像很好的理解,并且脑海中更容易留下原理过程的情境。运用这种手段,将抽象的转变为具象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2、注重兴趣和地理思维的培养与开发

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在进行智力开发与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言和情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生动风趣的语言运用和激越的情感往往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在地理教材的编排上,有些偏人文的知识点是比较枯燥的,但它们作为一种重要的素材,有助于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树立与贯彻。因而,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美化,争取做到幽默风趣,结合情趣与理趣,让笑声出现在课堂中,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和谐轻松,促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其效果要明显高于枯燥说教的教学方式。其次,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链接和结合,促进学生横向思维的发展。地理学科和其他的学科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它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横向思维的发展,提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例如,我国文学宝库中很多著名的诗篇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在习题中运用汇编的地理诗词,并将这些习题放在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应用,不仅使得整体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轻松,同时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就非常准确地体现了地理中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在江淮地区出现的梅雨天气则可以由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体现出来,而内蒙古高原上的辽阔景象与地理地形特点则可以由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展现出来……(本文来自于《网友世界》杂志。《网友世界》杂志简介详见。)

3、采用教学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评价和体验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所谓的教学评价,即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诸如气质、毅力、意志、进取心、自信心、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等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发展,考查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了新课程教学后,人们格外注重评价对学生的心理调节产生的影响。要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充分的保护,激励他们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信,体现出教师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和爱护,使得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到不断的提高。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评价的过程中来。其次,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把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追求评价主体与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诸如开展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师生之间的互评。逐渐改变过去主要进行外部评价的做法,在学习活动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学习成果的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与主动发展,从而推动学习进程、促进学习效果以及效率的有效提高。

篇12:浅析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方法论文

浅析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方法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学效率不高是其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如何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成为现阶段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其构建途径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构建途径

一、营造轻松、愉悦、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构建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教与学出现了严重的分离,更别说教学相长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严重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还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未起到思品育人的功效,更别说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基于此,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营造轻松、愉悦、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向老师倾诉心声。例如我在教授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学会拒绝一课时,并没有一味地讲教材,而是针对当下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手机游戏这一现状,进行了一次主题教学。在上课之初,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则关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新闻案例,用事实说话,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避免纯鸡汤式教学或灌输式教学引起学生的反感。之后,我将学生分为了两个阵营,分别是正方和反方,就网络游戏的利与弊来展开辩论。为了取得辩论赛的胜利,两个阵营在队长的带领下,开始了资料收集、整理之路,最后经过组内成员的PK、自荐等方式评选出本队伍的出战阵营。在最后的PK环节,两队学生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对各自的观点进行全方面地阐述,课堂变成了“辩论场”,学生“唇枪舌剑”,辩得不亦乐乎,观战的学生也看得津津有味。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之后,评选出最终获胜的一方为反方即:反对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应学会说不。辩论结束之后,我对各队的表现给予了相应的点评,并对最后的观点进行了总结:面对网络游戏、金钱等不良诱惑,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学会说不。通过辩论得出的结论,学生更乐于接受,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在后续的学习环节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构建初中思想品德

高效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普遍,将其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为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带来了新的活力,不仅丰富了课堂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由于初中生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对于父母的管教往往存在着较强的叛逆心理,有的学生在与父母沟通时,不仅缺乏耐心,甚至还恶语相向。基于此,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避免说教式教学,以改变这一现状。例如,我在教授八年级思品上册爱在屋檐下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便使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我在上课之初,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部分学生父母的视频,视频内容包括学生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加班、被训……父母真实的工作状况一下子击中了学生柔软的内心,使他们了解到父母的辛苦,有些学生不禁热泪盈眶。此时,我又加入了对学生父母的采访以及他们对孩子的期待,在听到父母的心声时,学生为自己对父母的误解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样的视频内容既依据教材而生,又超脱于教材,它由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心理,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观看完视频内容后,我就视频内容结合本节课要讲的知识提出了几个问题,将他们的注意力及时从多媒体课件中转移出来,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巧妙设计导入环节,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一个良好的开端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时,不妨以此为抓手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例如,我在教授八年级思品上册老师伴我成长一课时,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我对导入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说一说你心目中优秀教师的标准?这个问题抛出后,为了使学生说真话,我允许他们匿名。这样的教学设计,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他们纷纷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写了出来。当看到学生的纸条时,我百感交集,既有对我教学的建议,也有对我的感恩。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我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应广纳现代教育理念,广开教育途径,多措并举,实现教师教学的高效和学生学习的高效。在此基础上,以思想品德课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德道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振华.对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34).

[2]邱修才.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34).

篇13: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

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论文

一、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做好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课程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到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在课前做好课程设计,以此来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对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并将其融入到课程设计中。比如,当前在50m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男女分组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枯燥乏味,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敷衍行为,起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如果在其训练过程中引入一些教学设计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热情和动力:第一,采用小组接力比赛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意识来提升学生训练的热情和动力;第二,在训练中引入游戏,男生可以采用运球跑,女生可以采用跳绳跑等,营造欢快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人本理念

人本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后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其对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利用人本教学理念对初中体育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或者是很难承受正常体能训练量的学生,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其训练量进行调整,并设法提高其身体素质,而不能一视同仁,与其他同学进行统一训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了解,有针对性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比如,在男生中,有的学生喜欢足球而有的学生喜欢篮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学生教学条件允许,则可以组织两者同时进行,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允许其同时进行,则应该二者的教学时间和游戏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厚此薄彼。对于女生而言,有的女生喜静,有的女生喜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其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喜动可以安排其打排球或者是做活跃性比较强的游戏等,喜静就可以安排其进行羽毛球、踢毽子等活动性相对较弱的活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使其兴趣和爱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是导致高效课堂无法得到有效构建,学生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当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都是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开展的,集中在实心球、50m、立定跳远、男1000m、女800m等项目上,内容单调、枯燥。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就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如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等球类教学内容和健美操、瑜伽等体操类教学内容等,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另外,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是最重要的引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对高效课堂构建的实现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通过加强教师自身学习和集体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从根本上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结束语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来实现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双重提升,是其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校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应用人本教学理念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法,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14: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探析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探析论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模式

摘要:创新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也尤为重要。

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教学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还可以适当地插入与此知识有关的笑话,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二、突出课前准备,精心进行备课试教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必须花工夫钻研和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精心选择每节课的例题和习题,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灵活的驾驭,使课堂结构更合理、更科学。课前备课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对新的课程改革,如何突破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应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改进和优化教法。

(2)反思教学情境设计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3)对所选材料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取其长处,去其糟粕,避免差错。

三、努力开拓视野,搞好教学模式创新

长期以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的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先后顺序无一变动地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授课方式基本上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鲜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拓潜能。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要创建数学高效课堂,老师与同学都必须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行为,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以前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答疑→诊断反馈→巩固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数学课堂优质高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使课堂充满感染力,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投入情感转变。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时,学习效率最高。课堂上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定会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中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教师要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例如,对导数内容,不应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几个求导公式,进行简单求导训练,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密度、速度、切线的斜率等反映导数应用的实例少引入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的背景和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率都可以用导数来描述,要避免过量的形式化的过程练习,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关注学生对拓扑变换的形象和直观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周爱琴。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文理导航:中,2010。

[2]白星。高中数学有效教学之我见[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有效方法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