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浅谈PPT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PPT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PPT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本文共14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PPT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1:浅谈PPT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PPT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文言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高考试卷,文言文所占分值二十分左右,不容我们小觑。但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学生对文言文教学极度反感乃至于厌学,甚至连老师们自己也被烦琐的文言文教学弄得筋疲力尽。文言文像“鸡肋”一样让我们取舍不定时,PPT教学为我们送来了一缕春风。

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我们不用古文,古文学习仅限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中,另一方面古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存在着差异、一些词语用法的不同、古汉语常识等方面的制约,所以高中文言文被学生视其为难点。这样不但学不好语文,而且最终会影响到高考成绩”。老师们投入了时间、精力,但收获甚微。当我们无计可施时,PPT教学以其课堂信息含量大、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活泼多样、节省板书时间的优势,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带来了不同凡响的效果。下面,我从以下几点加以阐述。

一、增大容量,节省时间

文言文涉及内容多,最基本的要逐字逐句翻译,包括实、虚词,特殊句式的翻译。所以一篇文章不但需要多个课时,而且教师也累的筋疲力尽。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对重点、实虚词归类,特殊句式归类,这样,学生一目了然,方便记笔记,更容易掌握。老师只需要用键盘和鼠标简单的几下操作,就能使教学内容、文字资料等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化抽象为具体,辅助突破重难点

教师通常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在讲解比较抽象的知识,名胜古迹时,过去教师在讲解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讲的再多也是纸上谈兵,效果不大。而今天,PPT课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进行形象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为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如讲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很多同学想象不到“流觞曲水”的场景;讲解李白《蜀道难》时,很多同学不了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真正含义,但通过多媒体课件用图片形式展现出来,同学们看到了流觞曲水的情景,也明白了登蜀道有多艰难。当老师描述时,很苍白,通过图片展示使教学内容更形象、逼真的展现出来,学生更易接受,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名家朗读,带动感情

在今天,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学生不知道应该按课后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文言文,学生把握不了文言文的抑扬顿挫,更不知道怎样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用名家朗读,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变成了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例如在教《短歌行》一课的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在感叹时光易逝,抒发“周公吐哺”的壮志豪情时,就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时而语速缓慢、语气低沉,时而语气加快,语气越来越坚定,这就是名家朗读的效果。

有感情的朗读,能把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世界,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习兴趣盎然;有感情的朗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四、插入影视,引发兴趣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教育的艺术,重要的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热情一旦被激发出来,学生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主动地去汲取其所需的知识,那样教育就变得轻松愉快了。影视作品以其直观的形象、生动的画面、动人的声乐而魅力无穷。利用影视资源激活语文课堂,让精彩的影视画面为语文课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收到意想不教学效果。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分析内容时,我插入了三小段有关内容的影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刎劲之交》,学生不觉的文言文枯涩难懂,反而激发了兴趣,学得轻松愉快,从而自觉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PPT课件在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能延伸学生们的耳,甚至能延伸学生们的脑。增大了内容,节省了时间;图片化抽象为具体;朗读使枯燥的文字化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影视以精彩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情感的共鸣。是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段,但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制作大批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促使教学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迈进,为提高学生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益处多多,优势不少,可使语文素质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篇2: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网络教学资源与语文学科开放性的特征一拍即合,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扩充了课堂容量,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学生感受,开阔了师生视野。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高中语文;作用;课堂容量;课堂气氛;感受;视野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与语文学科开放性的特征一拍即合,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教学资源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与运用的便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高中语文教师的青睐。有人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而网络教学资源就相当于一条河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得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从寻找变成了筛选,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高效、便捷。那么,网络教学资源对高中语文教学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现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教学资源,扩充了课堂容量

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模式,课堂传授的内容就是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参考书上的知识展示,学生能够从课堂上得来的知识也就局限在这个范围内。新课改的实施,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学资源便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教师与学生可以合作,共同制订学习计划。然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知识储备再多的教师,都无法与海量的网络资源相比。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大量的知识,并可以将这些知识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们就能轻松掌握,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极大扩充了课堂容量。

二、网络教学资源,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网络教学资源的支撑下,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课堂环节都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例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安排、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导入方式。在学生活动环节,教师以前需要借助口传心记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做出指导。如今在网络教学资源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利用更生动的方式指导学生的活动,如歌诀的形式、动画的形式等。学生被这些新奇的方式吸引后,就会学得更轻松、有趣。就连令学生头疼的测验环节,教师也可以通过润色题干、精心设计题型使其变得有趣起来。可以说,网络教育资源为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能够让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与现实状况,选取最能吸引学生的方式。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在,在网络教学资源的支撑下,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看,可以听,可以直观感受,很容易调动起学习热情。网络教学资源运用得当,学生整节课都会处在期盼之中、兴奋之中,而且多样的感官刺激不易产生审美疲劳。有了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是令人惊喜的。

三、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感受

有些课文的语言习惯等,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学生无法通过文字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教师的讲解虽然很生动,但是也无法切实解决这一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失去阅读的兴趣。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走进”课文。例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应片段。学生通过丰富的视觉感受,能够很容易地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了解林黛玉及其他人物的心理反应与种种感受。这样的学习具有代入感,能够产生全新的体会和感受。

四、网络教学资源,开阔了师生视野

语文是开放的学科,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和学生主要处在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可能对社会之事有太多了解,这就容易局限语文教与学的视野。而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恰好能够弥补这一欠缺。开放性的网络资源,为开阔师生视野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到更丰富的语文知识,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例如,教师布置作文题目时,总会苦于学生的见识少、走出去的机会少,以致无法对很多事物形成直观的感受。所以,布置一些作文题目后,教师会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分享一些碎片化的感受,以此为习作提供素材。可见,教师作文题目的拟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实践活动花费了学生很多时间。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由于对世界的认识有很大局限性,没有生动的刻画和深刻的体会,所以作文显得空洞无物。然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全方位感受,让学生对世界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格局和格调。当前,虽然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参差不齐,但是网络教学资源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利用自己的教育眼光和专业素养,认真筛选网络教学资源,并不断加以完善,最终为自己所用,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夏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网络资源利用情况调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

[2]刘江江,姚菲.论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6).

[3]张蔚蔚.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

篇3:三个重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三个重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随着新课标、新课改的深入人心,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的影响越来越大。课堂教学必须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原则更是毋庸置疑的。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始终让“三个重视”即重视诵读、重视积累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指导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此,我愿把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同行分享,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1.重视诵读

即让诵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起始课时的示范朗读、全体学生的自由读和个别学生的试读目的在于读准字音、熟悉课文。接下来是带着“理清思路”任务的整体感知的默读。学生边读边思考,思维负荷比之前的几次读大许多。这些读属于粗读。之后是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义的读。这就是精读。因为此时的读不仅要解决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还要解决重点实虚词的含义、文言句式的特点等问题,任务量是很大的。最后,在完成整篇文章的学习之后学生再读课文,此时的读就是高品位的.读了,必须把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诵读的重要作用,学生在数次诵读中不仅对课文内容理解深入了而且也为背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重视积累

首先体现在基础知识的积累。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课件展示“读准字音“”指出实词含义“”一词多义的辨析“”判断词类活用的类型”等多种形式的训练题,检测学生知识储备的程度。如“一词多义的辨析”训练侧重于把握“其”字的用法“,判断词类活用”的类型训练侧重于名词用作状语或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判断等。其次,通过提问衔接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反馈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对遗忘了的知识及时查漏补缺,达到积累的目的。

3.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阅读文言文确有难度,但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关键问题。在我看来,只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任何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总之“,三个重视”让我在教授文言文方面受益匪浅。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明显提高,这也成为他们学好语文的一种无形动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情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法肯定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这一根本宗旨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的。愿我们在语文教学这个领域中各显其能,让语文课堂色彩纷呈,精彩夺目!

篇4: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对高中生文言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配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进行提升。把握好文言文的主旨、理解实词虚词的作用、加强对文言文读音、断句的准确性阅读,这些都需要语文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1.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必须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改变自身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们感受到文言文的美感,发自内心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愿意了解文言文的字词构造和语言特性。如果依旧采用机械式的记忆,进行段落上的背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造成很大的打击。这不利于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激不起学生兴趣,对文化的传承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2.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枯燥的学习中,文言文具有理解难度大的特点,这成为学生反感文言文的主要原因之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分清实词和虚词的使用,背诵并不太理解的课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而,很多学生选择依赖参考书,放弃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这对学习能力的养成十分不利。换言之,由于他们并没有掌握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没有感受到文言文之美,没有发现文言文在字词上的奇妙之处,因此,学不好文言文是必然的结果。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1.通过朗读来培养语感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由于文言文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字词上的生疏和读音上的差异,对学生在朗读和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如何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加强朗读是十分必要的。

2.夯实文言文基础运用

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字词句的理解。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简明易懂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些课堂上的难点。笔者认为,启发推测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面对老师的串讲常常不知所云。转变教学方法,活化授课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指点迷津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

3.利用情境任务进行教学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窦娥冤》《荆轲刺秦王》这样的长篇课文。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情境任务分配的方式可以展现学生的个人才能,对课文主线的理解是有好处的。情节表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体会人物的情感。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文言文的高度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适当地加入情境任务进行教学,能够有效防止课堂气氛的僵化。

4.利用课外作品扩展知识

课外学习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在新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很重要的。先秦散文、文化经典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老师督促学生有计划地增加课外阅读量,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启迪作用。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学生的课外学习质量,进行文言文知识竞答也有利于课外阅读作业的高质量完成。

5.利用多媒体完善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声、形、色上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音乐、画面等直观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对课堂内容的整理和总结。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中,可以给学生播放影视剧《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丰富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历史学习,也可提高学习兴趣。文言文的学习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包含着我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对提升个人修养、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言文的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上的僵化,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状,任课老师要革新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法,将文言文里蕴藏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篇5: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文言文在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研究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在文言文的学习与授课中,改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引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功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进行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功课。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将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课本中遇到的难点进行解答,让学生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二、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进行语文文言文的学习中,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在初中阶段,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的文言文知识,但是与高中的文言文学习相比较,初中仅仅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入门阶段。在高中的文言文学习中,无论是知识的难点还是文章的篇幅都在初中的基础上有所上升,文章的样式也多种多样。在进行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对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阿房宫赋》的文章朗诵时,在读到秦朝的荒淫无道时,就应该使用悲愤的音频做效果,将愤慨之情读出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朗诵,产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借助多媒体的设备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音频和视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的朗诵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充分地调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使其积极地投入语文文言文的学习中,利用多媒体的形象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字形趣味教学对比翻译

在汉字的学习中,有绝大部分的汉字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字的形式中隐藏着字的意思,例如,“从”“即”等字。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古代字与现代字的对比探索汉字的意义,此类教学法不仅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难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积极的作用。在平时的课堂测试或者考试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错译进行分析,与正确的翻译进行对比,通过讨论与学习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提升。

2.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学习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只有充分地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对难度比较大的课文进行理解,才能使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进行生词的快速理解与掌握。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越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学生在理解时,往往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做出一系列的提示,在实词“越、鄙、厚、薄”等词中会有一词多义、通假等用法;在虚词中有“焉、也、之、其”等词的不同用法。只有对简单的知识达到灵活运用,学生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四、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新课程理念下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在高中的学习中,仅仅掌握基础的语法知识是不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效果的。因此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修养的提升。例如,在经济增长的现状下,很多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教师在进行《陈情表》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地运用文章感人至深的孝道,对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明白“孝道”的重要性,在人文关怀的教育中,使教学的效果显著提升。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差异,发现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让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升。

篇6: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1前言

我国历史悠久,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我国民族智慧。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明,更需要文明去继承理解。要提升民族灵魂,就必须先从文言文学起,将文言文学好了,我们才能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充其量能提高点文学修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施行,语文科目着重于学习其文化内涵。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句子文章含义知识,更要体会到博大精深的文化,提高自身全方面成长。

2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1)教师问题:受高考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一字一句去教学生去理解,而忽视了文言文本身的内涵。文言文知识是有生命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看到的知识单纯的字眼,很难理解一整段话的意思和整段文言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更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2)学生问题:学生的惰性心理。学生对于文言文这看似枯燥的知识提不起兴趣,不愿去学,久而久之,形成了懒散的心理。(3)教材链接问题:我们仔细回想初中到高中的文言文课文,就不难看出初中到高中文言文的跨越性很大,初中文言文比较简单且注释很多,比较容易理解,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也只是熟记熟背,并没有要求很精细,而高中要求掌握每词每句的含义以及它的用法。所以学生刚接触高中文言文时学习起来很艰难,几乎找不到头绪。

3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措施

3.1反复朗诵课文:新课标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当培养文言语感。当前,高中文言文让学生倍感煎熬,大多数高中生都觉得文言文太难理解,就这现象该以什么方式去教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先从朗诵着手,能将文言文阅读流利甚至背出来会在之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文言文也分为不同类别,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温婉抒情,教师依据不同的文言文的类别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1]。例如《滕王阁序》这课文中,写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以有力的朗读方式来诵读,必将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展现出来,但是文中抒情语段也很多,“潦水尽而寒潭清”等诗句描绘了清幽、淡雅的风景,此处运用温润的情感来读,将自己化为王勃,探索他的内心世界。

3.2注重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生活,从生活中感知:文化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电视剧《花木兰传》便是根据史书,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改编而成。教材中的文言文也多半是一些经典的事例,比如《出师表》、《空城计》就是通过叙述故事歌颂古人的智慧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会对文言文逐句翻译,对不常见的生词逐字讲解,但这种枯燥的讲解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熟记,效果不明显。笔者通过已有的教学经验,浅谈看法。教师在上下一堂课前先告知学生要讲哪篇文言文,让学生先自行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各种书籍辅助理解,学生可以根据时代背景查找一些课外资料或者查看相关电影。根据文章讲诉的情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担任编剧、演员、导演、评委、旁白等一些角色,如《廉颇蔺相如传》就可以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文言文翻译成台词,还原成情景再经过老师的讲解不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也把课本带进了生活,启发了同学们感知生活的意义,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探知、表演和创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3重视文言文的多元化理解,拓展思维: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学习文言文后一般只赞美主人翁的美德,很少从反面去剥析人物的缺点。例如课文《鸿门宴》,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会告诉学生们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原因是项羽狂妄自大、不听忠言、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有勇无谋,是刘邦的有勇有谋、善于用人。辅助时代背景看,后人对此事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刘邦是阴险奸诈的小人,忘恩负义,也有人认为当时项羽不杀刘邦算不得放虎归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特有的阅读体验和理解为先,鼓励学生多元化解读,启发他们的独特见解,还可以设定某一问题开展辩论赛,说明论据是文中哪一字句,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同学们对文言文深入探究的欲望,活化了人物形象而且在营造了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自然而然,摸索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也会变的越来越容易。

3.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文言文除了字体、文章不易理解,还存在时空的限制,比如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果不解读一下时代背景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为什么会那么哀愁。时代在发展变化,信息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当然也应该用于教学授课[2]。试想,相比在教室里反复朗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将文言文和动画技术结合,集声音、图相、文字于一体,后者是不是更立体化更容易被学习和接受?创造生情并茂、活灵活现的教学场景不但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把文言文和学生们的距离拉近,不再陌生。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可以放一些高昂的、节奏感强且快的战争曲,营造一种紧张的课堂氛围以至于让同学们感觉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文章;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除了播放哀伤的歌曲还可以配上图片,比如配波涛汹涌、浪花高涌和风平浪静的大江图片,让同学们体验“大江东去浪涛尽”,待学到“多情应笑我”的句子时可以配一张头发花白的来人等着滚滚江水发呆的图片,情景再现可以让那种饱经沧桑但情怀仍在的风韵展现的淋漓尽致[3]。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贯注地体验文化的熏陶还可以让文言文对同学们产生吸引力,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结束语

高中文言中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去了解文言文的内在含义,引导学生勤于诵读课文善于思考勤于理解词句意思,利用课外时间去增加文言文知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想办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在不同的课文灵活运用文言文词句,真正的理解文言文知识,通过学习领会到古人源远流长的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李朗平.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课外语文,2013,14:134

[2]陈佳.试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02:168-170

[3]陈璐.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02:

篇7: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1前言

语文教学是让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得到传承的重要渠道,而文言文做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又是历年高考占高比例的重要部分,文言文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文言文后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本文根据新课改的要素,探讨提升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多种创新性途径与方法。

2注重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生活,从生活中感知

文化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电视剧《花木兰传》便是根据史书,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改编而成。教材中的文言文也多半是一些经典的事例,比如《出师表》、《空城计》就是通过叙述故事歌颂古人的智慧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会对文言文逐句翻译,对不常见的生词逐字讲解,但这种枯燥的讲解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熟记,效果不明显。笔者通过已有的教学经验,浅谈看法。教师在上下一堂课前先告知学生要讲哪篇文言文,让学生先自行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各种书籍辅助理解,学生可以根据时代背景查找一些课外资料或者查看相关电影。根据文章讲诉的情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担任编剧、演员、导演、评委、旁白等一些角色,如《廉颇蔺相如传》就可以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文言文翻译成台词,还原成情景再经过老师的讲解不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也把课本带进了生活,启发了同学们感知生活的意义,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探知、表演和创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重视文言文的多元化理解,拓展思维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学习文言文后一般只赞美主人翁的美德,很少从反面去剥析人物的缺点。例如课文《鸿门宴》,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会告诉学生们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原因是项羽狂妄自大、不听忠言、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有勇无谋,是刘邦的有勇有谋、善于用人、当机立断、不卑不亢。辅助时代背景看,后人对此事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刘邦是阴险奸诈的小人,忘恩负义,也有人认为当时项羽不杀刘邦算不得放虎归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特有的阅读体验和理解为先,鼓励学生多元化解读,启发他们的独特见解,还可以设定某一问题开展辩论赛,说明论据是文中哪一字句,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同学们对文言文深入探究的欲望,活化了人物形象而且在营造了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自然而然,摸索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也会变的越来越容易。

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文言文除了字体、文章不易理解,还存在时空的限制,比如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果不解读一下时代背景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为什么会那么哀愁。时代在发展变化,信息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当然也应该用于教学授课。试想,相比在教室里反复朗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将文言文和动画技术结合,集声音、图相、文字于一体,后者是不是更立体化更容易被学习和接受?创造生情并茂、活灵活现的教学场景不但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把文言文和学生们的距离拉近,不再陌生。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可以放一些高昂的、节奏感强且快的战争曲,营造一种紧张的课堂氛围以至于让同学们感觉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文章;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除了播放哀伤的歌曲还可以配上图片,比如配波涛汹涌、浪花高涌和风平浪静的大江图片,让同学们体验“大江东去浪涛尽”,待学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句子时可以配一张头发花白的来人等着滚滚江水发呆的图片,情景再现可以让那种饱经沧桑但情怀仍在的风韵展现的淋漓尽致。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贯注地体验文化的熏陶还可以让文言文对同学们产生吸引力,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注重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自主学习

学习古文的生字、语气词的使用、代词的使用以及同一词放在不同字句之间意思产生的变化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不能忽视的。但是单字单句的解析字句又不免乏味,因为要激发学生们潜在的学习文言文的自主性。学习文言文根据学生的心境和课堂情境教灵活多变的古文字使用方法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如:课堂上师生配合的很好,可以教“其”的用法,符合情境的句式有“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当之;择其所乐,必先有学,乃得为之”、“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学生会在做题过程中因意见不统一而争论,可以利用这个心理特点交“之”的用法,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是知也”、“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还可以列一系列语气词用法、介词用法、代词用法的句子,随机点名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解答字句的用法,答错的说两三个同样或相似意境的句子方可走下讲台,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有愉悦的心情去体验源自生活的情感,不但可以形成活泼、蕴含情感的教学氛围,培养浓厚的学习文言文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文言文中寻找乐趣,在寻找乐趣中想着如何学好文言文,进而自主的学习文言文。

6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在课堂上实践各类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时代发展带来的新媒体资源,目的在于使众多高中语文教师摆脱“一张嘴、一支粉笔,以块黑板”的陈旧教学模式,发现更多有趣味的、创新性教学方法以达到高效课堂的同时提升学习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堂质量。发展更多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求知,在求知中自主学习还能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多元化思考问题,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将创新性融入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不但能让众多学子们“文言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思想态度改观,真正理解文言文,运用文言文,轻松面对中学阶段各类文言文考试而且能让文言文的传承的价值得以最大化,也将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篇8: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文言文,既是我们打好高考一仗的保证,同时也是我们提高文素养的途径之一,因此文言文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高中的文言教学中可以提倡“绿色文言文”教学。

1文言文的重要性

钱梦龙先生说:“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这些作者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们苏教版的必修一至必修五,均安排了不止一篇的文言文,还有高二所学的《史记》,几乎用了半个学年的时间,高考中,文言阅读加上默写中的文言,分值在二十分左右,诸此种种,文言文的地位不容小觑。因此,研究文言文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2“绿色文言文教学”观点的提出

最早提出“绿色文言文教学”的是赵谦翔老师,所谓“绿色”,一是纯天然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那么对这“绿色”,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文言教学一般采用“熬米粥式”即贯彻八字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课堂上老师是传统翻译员,学生则是记录员,老师一字一词一句翻译,学生一字、一词一句照抄,学生没有个人思想,没有个人感悟,只有死记硬背,可想而知,学生只会觉得乏味无趣,更觉得文言文难、烦。在中考指挥棒下,这种教学方式确实能获得短期收效,正如学生所说的背几篇名篇就可以应付考试了。可从长期来看,学生没有学会文言文学习方法,即学生只有“鱼”没有“渔”,而且“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继承先贤优秀品质”的情感目标,就被淡化乃至消失。针对文言文教学的这种情况,这几年来,笔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心出发,对自己的文言教学作了一些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下面谈一谈笔者的绿色教学模式,来供大家讨论。

2.1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文言文的作者一般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所以课文的导入基本上是以介绍作者及作品为主,一节文言课就从学生抄、写、记开始了,一点新意也没有,你说学生能有兴致吗,能提起学习的兴趣吗?美好的结果一定要有成功的开头,经过长期观察和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以下导入比较受学生欢迎。

2.1.1故事导入

故事,对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对于我们的高中生,他们学业繁重,课程枯燥,适时的故事能首先抓住学生的眼球。譬如我们在学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时,可以用“鹞死怀中”的故事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了解魏征的为人。

2.1.2成语导入

成语很多出自文言文,用学生熟悉的成语导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季氏将伐颛臾》的时候,笔者先在黑板上写了“祸起萧墙”、“既来之,则安之”,然后再引入课文。

2.1.3借助多媒体导入

视觉的冲击远胜于语言的感受,因此,借助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2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对于文言教学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朗读法”。课堂上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读起来,读的方式可以千变万化:自由朗读、齐声朗读、分组朗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同时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作者思想感情。总之,朗读不能单一、机械,而应是灵活的、生动的、神韵的、纯自然地。以《项羽本纪》为例,这是一篇人物传记,重点记述了项羽生平的几个阶段,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自读,概括每一阶段的内容,在次基础上,重点研读巨鹿之战和垓下之战,让学生比较司马迁在对这两次的战争描写有什么不同,学生先读巨鹿之战,当他们读到“项羽乃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读得义气激昂,句式短促,节奏感强,从而读出了当时紧张的形势以及楚军势如破竹的战斗优势。而在读垓下之战的时候,明显感觉气势不盛了,甚至有些低沉,因为此时项羽已经兵败被围。所以,读是很重要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物内心的变化,而且对人物形象把握更准确。

3内容分析,学生自主,以文代言

新课程改革已提出课堂上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要求,可以说课改几年后,自主学习在现代文教学中体现已十分明显。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点拨”教学,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表现为:点拨词语,那些属于重点难点的词语,一定要点拨。而一般书上注释过的,老师就不再啰嗦,全部交给学生回家自学。点拨章法,一般在学生把课文读过几遍之后,老师根据诵读进程逐段点拨思路,为学生背诵扫清障碍,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发生。点拨精神,待到全文熟读成诵、文句疏通之后,围绕文章主题的闪光点,让学生发表见解,书写“一言心得”。教师则在对全班“一言心得”分门别类、深思熟虑后,再作专题评析。比如,在教学《管仲列传》时,就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1)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管仲的?(2)管鲍之交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3)管仲任政相齐,做了哪些贡献?要求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后,笔者把学生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最后引导学生背诵。当然在学生回答的同时,以文代言,对一些字、句作适当的解释。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自主解决了文章重要问题,还背诵了课文,效率是很高的。

4综合比较,学会积累

关于以上教学安排,一定会有老师置疑,那字、词、句解释怎么办,那考试怎么办?其实,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综合比较,学会积累。文言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现象多,因而字、词方面需要综合、比较、归类。比如《口技》课后,引导学生对“指、乳、妙”等词用法进行归类,在一单元或一段文言教学后,要对一些虚词如“之、以”等用法比较归类,最重要的是自己举一反三,如“之”字,在什么情况下解释为“的”,什么情况为代词,什么情况下不解释,还有什么情况下为“到”,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帮助学习巩固,这样通过慢慢积累,学生即便遇到课外文言,他也会懂得用积累的经验来阅读,还用得着担心考试吗?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也获得了乐趣、自信,教师也在文言课堂上得以解脱。总之,创建绿色文言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让学生喜学文言、乐学文言、会学文言。

篇9: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一、立足文本,区别对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文言选文在体裁和内容上是十分丰富的,例如选文《烛之武退秦师》、《杜甫诗第三首》、《琵琶行》、《赤壁赋》等,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师在讲解这些文言文时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立足文本,有区别地对待。文言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诗歌、散文、传记等多种形式。其中又以诗歌、散文最为人们熟悉。“诗言志,歌咏言”这句话很好地表达了古典诗歌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诗歌中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也就是“文”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讲解古典诗歌时应以讲解作者的感情为主。与诗歌不同,散文的教学则是要“文”、“言”并重。高中文言文篇目,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等都是出自先秦至两汉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的名篇,这些名篇对后世文言散文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时,一定要重视将“文”“言”结合,让学生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技能,也要让他们了解文本的内容,包括作者的情感,甚至是一些文化知识。

二、利用语境,从“文”中学“言”

教师在确立了文言课文的教学内容之后,接下来就要面临“文”和“言”怎么教的这个难题。中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方式与现代汉语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使用现代汉语进行交流、写作,所以,没有必要识记现代汉语语法的规则。学习古代汉语则不然,学生一般只有在语文课本中才会接触古代语言,所以,学生需要积累一些文言文实虚词和语法知识。可是,单纯的背诵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学习文言文“言”这一方面的内容时,语境是最不能忽视的因素。因为,语境将词汇的语义具体化。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一的课文《荆轲刺秦王》中有这样一句话“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其中“深”解释为严苛、刻毒,这个义项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文中推测出来。因为,这句话后面紧跟着的就是“父母宗族,皆为没戮”。秦王杀戮、没收了樊将军的亲眷,秦王这样的行为对樊将军来说可以说是太过刻毒,所以,这里的“深”的意义要与后文的内容相符。再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中“言”的义项为“告诉”或“对……诉说”,但是,我们从后面的文章中不难发现,曹无伤派人向项羽报告这件事时,刘邦并不知情,所以这里的“言”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告密。

三、字句辨析,从“言”中学“文”

文言文中“文”与“言”的关系非常紧密,我们不能脱离“文”来学“言”,同样也不能脱离“言”来学“文”。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通过“言”的分析去得知“文”的内容。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语言精练准确,用词又追求委婉巧妙,开篇“晋侯、秦伯围郑”这几个字看似平淡无奇,但却传递了十分丰富的内容。“晋侯、秦伯围郑”中“围”字不仅交代了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也表现出了郑国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这一句为下文的内容作了铺垫,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长于叙事,善于表现当时的外交辞令。文中烛之武与秦伯之间对话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烛之武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能力,例如,烛之武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中“唯”字在文中是表示“希望”的语气词,而我们从文中也不难看出,烛之武在身份地位上远不及秦伯尊贵,“唯”一词表明烛之武将自己的地位放低,将主动权交于秦伯手中,一方面体现了双方在地位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烛之武以退为进的高超谋略。

四、小结

高中文言文教学虽然难学难教,但是文言文教学的内容总体上说也就是“文”和“言”两个方面的内容,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立足文本确定教学内容,通过研读课文找到“文”和“言”之间的结合点,利用“文”和“言”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果,一定可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文”和“言”两方面内容的理解。

篇10: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努力激发内驱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将,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心理成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形成推动学生产生知识探索欲望的内驱力,使学生能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以及求知欲。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法设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要么来源于有争议的字词解释,要么来源于对某句话的理解,要么是受到某个文章的影响,要么是受到古人高尚情操的感染等。因此,教师要通过对课内文言文的讲授,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现代气息的语言、文言文中的知识、精彩的引导语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详细讲解文言文语法,培养基础性知识

很多教师认为,文言文语法知识十分枯燥,学生缺乏听课兴趣,所以干脆省掉不讲。这是不对的。高中由于学时有限,学生阅读量不够,无法像私塾学生那样,阅读背诵大量文言文,进而从中悟出规律。现在的学生学不了古人学习的方法,因而语法开路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快途径。在讲解文言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对文言文的语法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先系统讲一次,然后专门上次语法课程。在具体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语法,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语法概念,方便记忆和总结。?

三、進循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努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以及直观人物肖像都有极大的帮助。然而,对学生掌握字、词、句方面的基础知识,作用则非常有限。所以,“讲读”“板书”应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讲读”的示范性和“板书”的灵活性是多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能力、翻译及理解、想象联想能力等更不是依靠多媒体培养出来的。因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应遵循“辅助”性原则,正确处理多媒体与板书、讲读等传统手段的关系,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功能,力争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四、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其掌握自学文言文的途径

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同时,我们现用的语文教科书上的文言文部分注释十分详尽,学生可以通过注释,并且结合相关资料,自己研读课文基本上就能疏通文意。如果教师再教给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实现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讲为辅的新局面。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深化其对词句的理解。比如,有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进行学习后,相应地给学生补充了《赵威后问齐使》的篇目作为学生课堂自学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学生自读、讨论分析、置疑、归纳总结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结合现有知识以及文章注释来分析文意和疏通文句,进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内涵和用法,充分了解文言句式的构造。

五、要拓展课外阅读,巩固、补充、延伸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学到的文言知识只有通过课外的消化才能真正得到吸收。教材中配备的《语文读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对《读本》中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进行同步阅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的语言积累得到增加,还能帮助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比如,在教学《鸿门宴》时,让学生同步阅读《垓下之围》,能使学生对项羽这个人的个性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在教学《秋水》时,让学生同步阅读庄子《庖丁解牛》一文,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庄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以及庄子文章善用寓言和比喻、长于说理、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学生不理解词句的意思时,教师必须及时给予讲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自能读书。而我们进行古文教学的目的,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地开展,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他们拥有相应的文言文知识,进而能够阅读简单的文言文,能够体会文言文中的意境。与此同时,我们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因材施教。

篇11: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一、恰当地用广东方言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古代汉语语音现象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应该引导学生能够把文言字音读准,正音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要扫清文字障碍,字音就成了面前的第一个最直接的困难。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有很多的文言字比较生僻,对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连成极大困难,不少学生因此望之生畏。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很多的语音只在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时间段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一种语言衍变往往在其他方言中发生,而在另外的一些方言中不会发生。那些没有衍变的语音正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感觉到很容易接受,而且倍感亲切,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成为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很好的切人点,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音现象。在现在的广东不少地方仍然有用粤语来记诵文言诗文的习惯,很多在普通话发音中比较押韵的一些诗文用广东话来进行朗诵,不但押韵,而且更符合广东人的习惯。学习李商隐的《锦瑟》弦、年、鹃、烟、然,在普通话中发音是押韵的,在广东话当中也是押韵的。为此就可以选用一些文言文当中或者古诗文当中与广东话发音比较相近的文章引导学生开展文言文的朗读竞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也会因此而高涨。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好文言学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持久的热情,在学习文言文之前选择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引导学生诵读,并且去仔细揣摩这些词的读音,感知相关的个文言词汇、句式,从而更好地去理解文言文,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奠定较好的基础。

二、恰当利用方言帮助学生运解文言词义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学生又一重大的学习障碍就是文言文词语。语言是有生命的,在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语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而不断的改变。由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广东和中国政治中心相距较远,广东话的语言发展和中原地区的语言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渐渐形成了广东的地方语言体系,而文言文的发展恰恰是以中原地区的语言为主流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词义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时,文言词语又具有较多的义项,学生学起来较困难,而即便是掌握了一些词语的意义,但是很快就会忘记,在学习其他的文章当中也不能够有效地迁移和变通。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词语的词义范围、感情色彩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通过借助于方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的范围变化。广东话在演变中渐渐形成很多典型的文言词汇。例如,“食”就是吃的意思,“行”就是走的意思,“卒之”是最后的意思,“于是乎”就是于是的意思,“重”的意思表示再、还,和《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的“重"意思一样。广东话“旧时”、“几时”,在“旧时王谢堂前燕”“夕阳西下几时回”中学生一定会感到似曾相识。由此可以看出,合理利用广东方言能够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陌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恰当选用方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语法

在学习文言文当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的'实词、虚词,还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语法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很多学生感到文言文语法学习较为枯燥。在广东方言中也有一些语言和文言文的语法相符合,借助广东方言中的一些语法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文言文的语法,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文言文生动有趣。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倒装句式,在广东话里面表现得也较为明显。比如,“我走先”中就是“我先走了”,“先”放在动词“走”的后面,这就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明白了这些,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一些重要文言句式,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去更好地感知文言文。

总之,运用广东方言来作为切人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文言文的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认真把握,不断发掘,立足文言文教学,结合广东话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篇12: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

摘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是高中学生年龄段思维基本成熟,知识面也比较广,但是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德育教育是必需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在思想政治课上进行的,在其他各学科都应该渗透,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本文将从德育教育的内容出发,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合理措施,从而保证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社会主义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高中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学生接收的信息鱼龙混杂,容易受到诱惑和影响,走上歧路,所以德育教育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其他学科教学中也要渗透,尤其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情感的语文学科。

一、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教育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为目标,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人品德方面,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及时发现不足,完善自身品德;第二,家庭美德方面,让学生热爱生活,尊重家人;第三,社会公德方面,让学生时刻注意言行举止,自律、友好;第四,环境道德方面,让学生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1.培养高中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举止。高中学生易叛逆,常常自以为是,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育,通过教学内容的事例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2.促进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改革。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让教师注重素质教育的意义,从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改变的同时,促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符合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

3.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语文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它不仅要向高中学生传递语文基础知识及汉语言的精髓,而且更应该利用经典教材把德育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与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要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品质和高学历的人才,增强全社会的道德意识,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

1.将相应的语文教材内容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渗透道德事例和情感方面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对于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故事,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用他们的爱国事迹感染高中生,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有助于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举止得体、思想端正。而对于体现亲情、友情、高尚情操的内容,教师要找寻相关内容,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效果,这样既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枯燥的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让学生情感更加丰富、正直。如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老人与海》,文中渗透面对艰难勇敢拼搏的勇气和信念,教师不能只注重普及经典、教授词句和理解能力,可以让学生举例子,让他们明白这种传统美德。再如《师说》的课文教学中也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根据当代高中生的特点渗透德育教育。随着网络在社会上普及度越来越高,一些不良信息对高中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根据调查显示,当代高中生的道德标准下滑,很多人自私、自负、狭隘,甚至还将正义、诚信、责任、孝顺、爱国抛之脑后,他们不关注德育,不关注传统文化,盲目追求虚荣和金钱。如何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教师要深入调查,分析当代高中生的负面情绪和思想,找到共性,在教学中加以引导,有针对性地教育,将他们引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这个过程不仅要在课上进行,也要重视课外的德育教育,注意角色转换,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沟通交流,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现在很多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孩子生活得很幸福,当生活遭受变故的时候,很多孩子表现得很脆弱,甚至会自暴自弃。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笔者让学生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心血,这是怎么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什么样的人才是真的勇士?什么样的人才能融哀痛与幸福于一身?在课上完以后,笔者把这个问题转移到德育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更要告诉学生,生活中在面对挫折和坎坷时,要做生活的勇士,奋斗的过程会有痛苦,也会有幸福。这样的德育教育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3.在课后作业中融入道德教育。语文课堂要进行德育教育,课外也要进行。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都会渗透关于道德方面的内容,如北京试卷作文题目之一《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题目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足以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布置作文任务的时候,题目要有利于德育教育,如《看到老人摔倒扶不扶?》,然后教师在课上进行点评。

四、结论

总之,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点措施外,高中语文教师还要与各学科教师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从而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群.浅议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学周刊,(17):55.

[2]游晓艳,卢哲,张正娟.浅谈边疆地区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和步骤[J].中国校外教育,(S3):556.

篇13: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分析论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文言知识占据语文教学和考试中相当可观的比重,它不仅是语文授课的关键内容,更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我从夯实基础、优化教法两方面出发,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文言文;预习;归纳;积累

文言文知识抽象、含蓄而又精炼,在理解过程中也会给学生造成不少的障碍。文言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概括起来包括三部分:其一,预习环节缺失,字、词、句的理解拖延教学时间;同类词语和句式的归纳与总结匮乏,导致学生无法活学活用;学生对古文知识的积累欠缺,使得文言文的学习存在局限性。根据上述现状,我认为教师们应该积极创新教法,打牢学生的基础,具体可以参考如下三种策略。

一、高效预习,熟悉课文和字词

预习是课堂的奠基阶段,这一点对于各个学科来说都不例外。在古文的教学中,学生高效地预习能够使自己对课文产生初步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显著地减轻课堂的负担。据此,教师们要强调预习工作的关键作用,促使学生认真、高效预习。我在教学中会经常布置预习的作业,还会通过导学案的方式来反馈学生的预习效果。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我提前布置了预习的工作并给出了预习提示:第一,熟读课文,查阅不懂的字词读音;第二,熟悉课后注释中词语的含义,把课文其他不懂的字词标注出来,自行查找其含义并试着理解;第三,对课文进行整体审视,归纳段意和行文线索、思路。在预习提示下,学生们展开了有目的的预习工作,第二天的课堂上,我分发了导学案,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首先设计了生词和易错读词的读音考查,如“氾南、夜缒”等;其次,融入了对重点实词含义的考查,如“贰、共其乏困”等;再次,还加入了对一些句子翻译和句式判断的考查,如“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是寡人之过也”等。导学案不仅将这一课的重点知识汇总到了一起,还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效,而我则在一旁观察大家完成导学案的情况,无形中通过导学案来激励学生认真预习。高效的预习工作和导学案的辅助测验,让学生对课文和字词有了一定程度地理解和掌握,这样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可以推进教学顺利进行,而且也对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给予了很大帮助,一举多得。

二、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的好习惯

归纳与整合是古文学习中最应引起重视的工作之一,文言知识中的词性归纳、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知识点十分普遍,有效地整合文言文要点可以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在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时更加灵活。比如《过秦论》这篇文章是一篇不作为精讲内容的课文,因此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这一课时,我选用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让大家独立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整篇课文,然后给大家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将本课出现的所有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词性活用、特殊句式等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是一项内容充实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回顾这一课的重点知识,还可以促使他们对这篇文章出现的重点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认真地总结这一课的知识,不仅对“拱手、致”等实词进行了总结,同时对“而、之、也”等虚词的用法进行了归纳,还对文章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了整合,如“追亡逐北”中的“追”和“逐”等,最后对课文中出现的判断句、介词宾语短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进行了汇总。大家完成这项作业之后,我利用多媒体通过大屏幕展示了这项作业的“答案”,然后带领学生们一边核对作业一边梳理这一课的重点知识,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组织学生归类和整合文言知识内容,不仅会让学生提升归纳的意识并在无形中养成细化、分类的习惯,同时这也是吃透文言文的优化途径。

三、结合课外阅读积累知识、建构体系

纵观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这部分内容,不难发现课外读物的节选作为试题内容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依托课外读物来积累知识。比如我常常给学生们推荐《史记》这本书,书中以古文的形式记录了许多名人轶事,不仅语言形式是典型的文言文,而且内容丰富多样,适于教学和考试。因此我会让学生进行《史记》的阅读,对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和句式进行详细分析,把典型的内容记录在自己的积累本上。再比如,我还会鼓励学生将考试题中遇到的文言文内容剪下来贴在积累本上,这样便于回顾错题、对比分析。整合课外阅读内容来积累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文言文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其效果可见一斑。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程要强调学生高效的预习工作,以此为教学打好基础;要重视发展学生归类、整合的习惯,促进他们融会贯通;还要注意鼓励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来积累文言文知识,进而建构古文的知识体系。以上只是我对于文言文教学总结的三种有效策略,希望能带给其他教师一些新的思路。今后我会继续重视学生基础的夯实并创新教法,争取将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堂组织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胡晓.试谈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途径[J].现代交际,2013(05).

[2]胡炉平.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实践探究[J].高考(综合版),(10).

篇14: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的论文

文言文教学高中语文的论文

1.系统讲解文言文语法,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学习文言文应该注重语法的学习,有部分教师认为文言文语法知识枯燥乏味,学生大多听不进去,为此教师就直接省略不在讲解这部分内容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教师在讲解文言文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确立语法概念,否则有些语言晦涩难懂。而且学时有限,学生课外阅读文言文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像古代的私塾学生一样全天的学习文言文。为此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加强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讲解,教师首先对一些有规律性的语法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抽出特定的时间为学生统一讲解,那么就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语法概念和基础知识,降低学习文言文的难度。

2.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力争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文言文教学中对于掌握词、字和句等基础知识以及朗诵和翻译能力等都是多媒体教学不能替代的。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理解文言文故事情节和评价任务等发挥重大的作用。学习文言文不仅仅要了解文章蕴含的故事内容和人物的情感,还包括想象联想能力以及诵读能力。为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多媒体定位在辅助性教学的地位,调整好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和板书、讲读等传统手段之间的关系,力争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3.注重给学生留足学习的空间,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语言知识、修辞知识和鉴赏以及历史知识等方面积累了很多,而且新课改之后的教科书文言文注释详尽,学生自己通过注释和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等也能对文言文内容了解各大概。这样相比较于传统的文言文讲授方法中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氛围有所缓解。另外加上教师为学生讲解固定的语法知识,学生自己将一些特殊的句式、词类活用等归纳总结,相信学生也能自学的很好。比如在讲解《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积累的文言知识进行通篇翻译和分析文意,然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适当的点拨一些细节之处,课堂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再次通篇翻译,经过了两轮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很熟练的掌握文章内容了。

4.加强课外阅读,做好课堂教学

内容的延伸、巩固和补充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经过课下“消化”才能真正起到吸收和巩固的作用。《语文读本》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材料,学生在课堂上学完一篇文言文之后,在《读本》中寻找一篇内容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语法知识;而且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比如在学习《秋水》之后,让学生阅读《庖丁解牛》,使学生积累庄子的文章擅长说理、想象丰富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学习《鸿门宴》,让学生阅读《垓下之围》,使学生认识到项羽这个人物所具有的鲜明个性。

5.改讲授为互动,创设活泼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讲授法对于文言文教学已经不再适用。文言文的难点就在于学生对于文本陌生,对古汉语的理解有限。但是新课改之后书本注释详尽,基本用不到教师再逐字逐句的带着学生一起学习,进而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新课改之后该讲授教学为互动教学,避免出现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讲台下却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首先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课文朗读,在视听上加强学生的认识;其次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遇到情节性较强的文章时,分小组让学生角色阅读或者表演,亲身体验文章的情感色彩。最后文言文中包含着许多的典故,教师将晦涩难懂的典故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故事,从而加深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6.总结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能够使学生自能读书。同样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之后,能够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言文的能力。但是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教师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为此新课标改革之后,改变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文言文的新鲜感,进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浅谈PPT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