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学中莫忽视寡言生论文(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就这么回事”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语文教学中莫忽视寡言生论文
语文教学中莫忽视寡言生论文
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本来应该是学生接受知识、畅想未来的热闹天地。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存在着迫切需要我们去注意去关心的群体,那就是“寡言生”。之所以称之为“寡言生”,是因为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默默无语,好像游离于课堂之外,看似课堂的局外人。我认为要解决他们的问题,语文教师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首先,备课时,活动设计要考虑到“寡言生”。
“寡言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的,甚至是被动的。在他们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的意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在备课时将学生活动的编写当作编剧本,替他们预设一种情境或安排一个角色,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比如,把课前演讲的几分钟时间留给某一个成绩突飞猛进的心怯型学生,鼓励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自己学习的经验;或者让某一个口讷型的学生默写较为容易的经典诗句,并趁机让他在同学们的掌声中有感情的吟诵整篇诗词,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提前通知几个精力易散的浮躁生,告知他们这一节课准备在某个时间段要要参加一项活动,暗示他们务必专心听讲……
其次,课堂上,努力构建师生全员参与的对话链。
罗杰斯曾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坚持捍卫自己的知识权威、地位权威,言行举止有意无意之间都流露出高学生一等的表现。教师这种高尚的.“自尊”,震慑了部分学生,扩大了“寡言生”的队伍,同样,也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所以,这些教师要深受罗杰斯教育名言的启发,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做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民主型教师”,放下架子,坚决避免课堂教学中的“话霸”现象,以自身的亲和力、感染力去影响学生,更要缩短与“寡言生”的距离,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
同时,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精英对话”的教学方式的弊端,要认真组织好包括“寡言生”在内的,生生之间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互动活动,以充分调动“寡言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寡言生”独立的人格意识,培养“寡言生”集体主义精神,张扬“寡言生”鲜明的个性。比如,多让成绩较差的自弃型学生与成绩优异的积极型学生对话交流,使自弃型学生在执着的追求知识、热烈的人生探讨中,寻回原有的那一份自信;故意安排不想动脑的懒惰型学生主持某个主题的讨论,培养其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并激励他能够敞开胸怀、勇于在师生面前阐述自己的见解……
课堂上,语文教师还要教育全体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要耐心专注的聆听他人特别是“寡言生”的发言。如此,才能真正构建一条师生全员参与的、和谐融洽的对话链。对话链的构建,无疑促进了“寡言生”的成长。
第三,课堂外,架设连接师生情感的沟通桥梁。
不可否定,“寡言生”群体中的难以说服教育或难以改变其行为习惯的学生不乏其人,有的在课堂上坚持“三缄其口”。怎么办呢?那就用“爱”字向课外延伸。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爱满天下”,“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教师就应该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寡言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寡言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寡言生”。例如,那些面容惆怅或亢奋的心乱型学生上课时心猿意马,其中必有缘故,我们不妨找个空闲时间,亲切交谈,享受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忧愁,这样,他们自然会在与教师的春风化雨般的交流中,认识到专心听讲的重要性,认识到如何处理好生活与学习的关系。
我们可能时时刻刻接触“寡言生”,直面“寡言生”,师生情感上的零距离,会激发“寡言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参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各种活动。
篇2:初中语文莫忽视的识字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莫忽视的识字教学论文
很多人认为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内容,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应重视识字教学。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主要是为减少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并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减少学生因错别字失分现象。笔者结合自身的识字教学经验,现总结几点识字教学方法如下。
一、牢记生僻字注音
我国汉字量大,且有多音字、形近字等区别,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生字,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语文中经常出现的生字,只需要教师讲解生字的含义,学生了解生字的用途即可。例如:学习《春》一文时,文中有“窠巢”一词,对于“窠”字在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很少能接触到,需要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注意讲解其注音和含义,使学生既认识生僻字,又掌握生僻字的使用环境。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生僻字,不仅需要教师注意讲解,更需要学生牢记教师的讲解内容,记住生僻字的注音,从而增加识字量,减少或是避免在写作中和考试中写错字,提高自身的语文识字、认字能力。初中阶段同样是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关键时期,学生也应重视学习生字,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而牢记生僻字注音是初中语文识字教学的关键环节。
二、指导辨别形似字方法
我国的'汉字中有很多的形似字,在看到汉字之初,人们很容易认错,进而对语句或是文章等产生不同的理解,容易出现歧义。因此,初中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辨别形似字,提高学生的认字质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减少认错字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戌、戍、戊、戎是学生经常混淆的几个汉字,教师可以利用辨别这几个汉字的口诀指导学生记住生字,使学生在看到以上汉字时便联想到“横戌(xū)、点戍(shū)、戊(wù)中空、十字交叉应念戎(róng)”的口诀,进而快速辨别汉字读音,正确理解语句含义。形似字是经常读错的汉字,不仅是初中学生如此,即便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也会出现这种错误。教师在教学中总结形似字读音,并根据字的读音、含义等特点编口诀、编歌曲等,运用简单的方式讲解形似字,并指导学生善于总结形似字规律,从中发现记忆形似字的简单方式。
三、结合语境辨别多音字
初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很多多音字,若是不能准确区分多音字,学生则很难理解教学内容,甚至错误理解文章含义。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语境区分多音字,从而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例如:“好学”。在形容知识难度的语句中应读三声“好(hǎo)学”,在形容一个人非常喜欢学习的语句中应读作四声“好(hào)学”。对于此类的多音字,教师讲解不同读音的含义,使学生掌握多音字的使用语境;并指导学生与上下文进行衔接,了解整句话语或是文章的含义,或是对人物的描述等,以此判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动词、名词等性质的不同,指导学生区分多音字。一个字因读音的不同可能做动词、名词、介词等,其雌性不同读音不同,故而教师可以结合词性讲解多音字。如:当字,表示同一时间的介词、或是正在进行时或是动词时等含义时读四声dàng;而在表示过去时、名词或是表示承担等含义时,应读作一生dāng。通过结合不同语境和词性的讲解、理解,使准确掌握区分多音字的方法,从而准确辨别多音字。
四、通过阅读巩固学习生字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区别多音字、形似字等,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生字,提高识字能力。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的阅读识字方式为:强调学生要在预习语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直接将生僻字、多音字、形似字等生字的读音标注在教材上,而后在学生反复阅读教学内容时复习巩固生字。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若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多音字等,可以通过字典确定读音,对于多音字无法结合语境判断时,则可以请教教师。此外,学生总结遇到的生僻字、多音字、形似字,并将其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每个月教师进行一次总结,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进而增加生字识字量,为提高语文基础知识能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综上所述,小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时期,但不意味着初中阶段可以忽视识字教学,而初中阶段的识字教学更为重要。学生认识的生字越多,阅读的兴趣并越强烈,且写错别字的现象明显减少,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使初中语文整体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有所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识字教学。
篇3:高职护生语文教学中爱情观引导论文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许多班级都是清一色的女生,女性护生比例高达95%以上,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高职护生大多是中考的失利者,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卫校没有升学的压力,学习相对轻松,因此高职护生“早恋”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学生年纪尚轻,心智还未完全成熟,阅历浅薄,经验缺乏,在西方性解放的思想不断渗透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下,部分学生游戏爱情,蹂躏情感,寻求刺激,甚至将两性关系作为解决生活费的手段,由此形成畸形、变态的爱情观。高职护生的情感状况关系着她们自身的学习、就业及生活,更关系着她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对高职护生的爱情观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整合教材,加强爱情认知
高职护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爱情朦胧期,对异性或爱情的话题极其好奇。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如大胆地拂去爱情的“神秘面纱”,大大方方地谈“情”说“爱”,正确引导,净化高职护生的心灵,满足高职护生的好奇心,引导培养高职护生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笔者从教的学校使用的是杨九俊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其中爱情题材的篇目有7篇,诗歌《静女》、《致橡树》、《雨霖铃》,小说《荷花淀》、《项链》、《边城》和戏剧《雷雨》。但分散在教材的各册中,都受制于不同的知识点、不同体裁或训练目的,爱情主题不明显、不突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设置一个“爱情单元”的板块,突出爱情主线,明确爱情的思想内容。有诗歌、小说、戏剧,并且增加了外国文学作品,让高职护生通过对这些爱情篇章的学习,对爱情的认识更全面,从而为她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走进文本,感悟爱情真谛
法国教育学家卢梭指出:“教授的艺术就是如何懂得引导。”高职护生鉴赏力差,模仿性强,对美的感受能力有高低强弱差异,有家庭、文化、道德的差异,对美的评判固然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引导高职护生认识爱情的本质,领会爱情的真谛。
(一)领悟爱情的物质性以避免盲目性
高职护生涉世未深,对爱的理解还很肤浅。影视网络中的情爱场面,言情小说中的暧昧描写,大街小巷中情人间大胆的'亲昵行为等,使她们以为爱情就是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语,就是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其实对于爱情,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解释:“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可见爱情是一种很现实的情感生活,它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散发出诱人的温馨。鲁迅的小说《伤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文中的主人公原本已经冲破重重阻力奔向幸福,最后却以悲剧收场的真正原因,用文中涓生的话来形容便是“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拥有了爱情并非就拥有了世界,因为“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爱情的物质基础首先是心理基础,它必须是两个人格成熟、心理稳定的异性,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彼此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一见钟情或纯粹是满足生理需求的欲望,不能说是爱情。其次是经济基础,也就是爱情赖以存在并为之发展的物质生活基础。《项链》中的路瓦栽夫人之所以长期陷入痛苦之中,固然是因为她有不切实际的追求所谓高雅生活的虚荣心,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物质基础在爱情生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缺少了物质基础,爱情就无以为继。身为学生连生活都得依靠父母,当然谈不上爱情基础。
(二)品味爱情的精神性以避免功利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受到现代新思想影响较深的青年一代,国外的开放思想对他们的影响更深,虽然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不过同样也造成了大众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并影响到了校园。在爱情观方面,某些高职护生秉承金钱至上的原则,梦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众人眼中的白富美,有些高职护生甚至为了获得内心需求的东西,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爱情作为异性之间特有的一种感情,是人类最崇高圣洁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感情的升华,是异性间心灵碰撞、感情交融而绽放出的绚丽的光芒。双方必须在自尊、自爱、自信、自立的基础上,相亲、相爱、相扶、相持,才能幸福、长久。舒婷的《致橡树》倡导追求的就是男女双方在爱情世界中,纯洁平等、自主独立的现代爱情理念,是一种同甘共苦且相互依存的爱情关系,也是一种既尊重对方同时又不忽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小说《简爱》一直被认作是女性捍卫爱的尊严和平等的典范。作为家庭教师的女主人公简爱深爱着男主人罗切斯特,这种爱没有尊卑之分,完全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一种爱。可是当得知罗切斯特是有妇之夫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而当后来她得知罗切斯特成了一个几乎一文不名的残疾人时,她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旁。在她看来这样的爱才是有尊严的平等的爱。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因为在爱中渐渐迷失自我,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男人喜欢与否决定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她认为渥伦斯基不再爱自己时,失去了存在感,选择了卧轨自杀。爱情一旦沾染了功利性,就不会幸福,同样女性要想活得有尊严有地位,不能依附于任何人,一定要自立自强,这样的人生才会有价值,生活才有意义。
(三)理解爱情道德性以增强责任感
部分高职护生对于恋爱抱着玩的心理,她们选择恋爱的根本原因在于排解心中的寂寞,同时或出于自身情感的需要,又或者是基于自己对于刺激的需求而进行的相关行为。并没有太多责任感和道德感,这不仅是对恋爱对方的极其不负责任,而且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社会道德告诉我们,婚姻是恋爱的最终目的,人们进行恋爱行为,其目的都是最终能够找到自己所爱的人,并与其厮守终生,而恋爱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桥梁,也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很多人认为如果恋爱的目的不是为了婚姻,那么这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应当受到社会唾弃的行为。因此,在道德层面上恋爱承担着一定的责任。
爱情是一种精神生活,也是一种行为表现,诚实守信、忠贞专一是爱情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要求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遭受多大挫折,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初衷。《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因贪图一时的虚荣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他们并没有“夫妻似鸟同林宿,大难来临各自飞”,而是咬紧牙关,同心协力,一起分担巨额债务而毫无怨言,我们不禁要为玛蒂尔德后来所表现出的自立、自强、勇敢、坚忍鼓掌,也为她的丈夫大难面前敢于担当,所表现出的责任感和对妻子的真爱喝彩。《雷雨》中周朴园始乱终弃,30年后出其不意遇到侍萍,为了避免惹出是非假惺惺安抚侍萍表示怀念和忏悔,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周朴园同样是始乱终弃,而当他在一次庭审中再次遇到玛丝洛娃时,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正是当年自己的荒唐无知注定了玛丝洛娃的悲剧命运。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幡然悔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要陪着玛丝洛娃一起去流放。这个举动体现了他对自己心灵的救赎,也体现了道德的复活。通过对比,既从道德层面加强了对人本质的认识,又让高职护生明白什么样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样的人生是幸福人生。
三、进行爱情专题语文实践活动,规划人生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要进行爱情教育,就必须把爱情作品的教学和高职护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设计高职护生普遍感兴趣的各种爱情专题语文实践活动,让她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感悟。这样既提高了高职护生对爱情的认知,又挖掘了她们的潜能,促进了她们的自主发展和自我实现。因此,在“爱情单元”的板块我设计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当青春与爱情邂逅》之课本剧的编演,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小组根据主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进行改编。各组分工明确,如编剧、导演、演员等,改编由小组集体创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高职护生们首先要把课文研究透,甚至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要将课文内容烂熟于心。接下来对选定的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和挖掘,哪些内容暂时先搁置,哪些内容要保留,究竟怎样把叙述性的语言转化为舞台语言,怎样进行各个环节的精加工。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要对舞台说明和人物对白进行精心设计。
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一方面将课文知识作了广泛延伸和深度拓展,既扩大了高职护生的视野,又使高职护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加强了对爱情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高职护生的创新能力,她们在创设情境及角色模拟过程中,将死的课本知识变成了活的实践能力,展现了才艺,增长了才干。同时在合作中增强了团队意识,锻炼了相互配合与协调能力。学生编演的课本剧从不同侧面表达了她们对爱情的思考及理解。如《尾生之约》改编自课文《静女》,同时结合了典故《尾生抱柱》的情节。主要剧情:一个夏天的傍晚,尾生在蓝桥下等待着心爱的女子,他焦急万分,左右徘徊就是不见爱人的踪影。其实他的爱人早在蓝桥上轻声偷笑,想要给他一个恶作剧。不料这时,忽然山洪暴发,尾生抱着桥墩不肯离去,最终被山洪卷走,姑娘见此情景,毅然跳下了蓝桥……剧本以尾生抱柱的情节,传达爱情要坚守,爱情也需要理智的观点。课本剧的表演不仅展示了高职护生各方面的才艺,而且在编演课本剧过程中提升了她们的思想境界。费尔巴哈说:“爱就是成为一个人。”在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中进行爱情观教育,不是为了教会高职护生谈情说爱,而是让高职护生真正懂得爱,懂得美,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从而获得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曾宏燕.爱情教育:一块不该忽略的教育领地[J].人民教育,(4).
[4]严芳.以语文教材为载体对中职生爱情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3).
篇4: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进步生的转化工作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进步生的转化工作论文
摘要:怎样做好进步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做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更多的加强进步生的转化,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一直坚持认真的去完成进步生的转化工作,主要是抓住学科特点,鼓励进步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直观教学,促进进步生的思维发展;激发进步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自主性等方面入手,达到了教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进步生;兴趣培养
进步生的转化工作在班级教学中一直是教师头疼的问题,但又是必须认真完成的工作,作为语文教师能更好与进步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怎样做好进步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所以,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坚持认真的去完成进步生的转化工作,如何进行我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转化一名进步生,与培养一名优等生同等重要。”这话有道理。
促进进步生转化,需要思想品德的教育,同时也需切实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语文学科,在转化进步生的工作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抓住学科特点,鼓励进步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学科,它涉及面广,内容多。既具有人文性,也有科学精神;既具有工具性,也有人文精神。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仅如此,语文学科还应是语言文化教育,它包涵了文学教育、语言教育、汉字书法教育三方面。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材也同样具有综合性。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极其清晰地认识到语文教材的综合性。多种文体,向同学扑面而来,它们各具自己独特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繁多的基础知识,序列庞杂而多条理,可认真梳理,学生会觉得其极有序;有真感情的写作教学,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就更不容易了。六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虽然不多,可其容量极大,它们是学生“举一反三”的范例。与学生一起含英咀华,实为刻不容缓。语文学科有了上述特点后,进步生对语文学习就会产生畏惧思想。为了让他们觉得“语文不难学”,授与方法就愈显重要了。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进步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与习惯,让进步生觉得语文不难学,这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教材综合性的同时,树立起学好功课的信心。
二、加强直观教学,促进进步生的思维发展
进步生之所以不能“在学生心灵中发现已有的形象”,是因为他们不善于挖掘自己生活的'宝库,不善于运用自己积累的材料。我针对进步生的薄弱环节,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在作文教学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我要求同学对人、事、物、景等作由易而难的观察,并让他们在写作中纠正观察中的偏差与错误。在《文艺评论集(上册)》中,茅盾说得好:“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观察的范围愈广阔,想象力就愈加丰富。”因进步生想象力培养较少,尤其是形象思维的能力差,这是他们的弱点所在。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采用图画、表演、制作等手段,借助直观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教学不少古诗名篇时,我鼓励进步生一起画图。一旦发现他们迸发的智慧的火花,就及时表扬;教学戏剧、寓言时,我鼓励学生自选角色,表演前,对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情、动作等作好策划与模拟表演。表演中,进步生气氛活跃,表演积极,又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小桔灯》时,我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细读课文,制作小桔灯。然后请一名进步生上讲台用预先准备好的小刀和桔子制作小桔灯。接着全班同学、老师一起制作,然后体会文中“削”、“揉捏”、“掏”等动词的妙处。事实证明,揣摩这些词语,就能让学生觉得更为直观形象了。由于长期坚持,准确用词的好处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三、激发进步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自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因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师生间需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设计课堂提问时,采用启发式教学、分层次教学,只要难易适当,进步生就会感兴趣。在教学《孔乙己》时,我因势利导,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问题:1主人公孔乙己一共几次出场?2出场时的外貌有何明显不同?(用文中原句回答)3孔乙己在付酒账时的动作“排”、“摸”,你如何理解?(上讲台表演后完成)笔者想,这样对进步生进行学习指导,可使他们减轻学习上的负担,让他们真正做到“一课有一得”、“课课有收获”。
在语文课上,我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办手抄小报就是其中的一个。要求每班每人办小报,对办得不够合格的同学,及时辅导。评奖时,按不同水准分成若干组,让进步生也有收获的体会。
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同时,他们的自主性也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在教学讲读课文后,我用课内、课外的自读课文为拓展阅读的材料,让学生学到方法,举一反三。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我还在班级中开展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比赛、说句心理话比赛等活动。活动中,进步生总是我鼓励的首要对象,逐渐地于情感上,我与进步生的距离拉近了。
另外加强对进步生的质疑问难,注意知识的迁移具体做法是:1.上课前,我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授新课时,让学生上讲台复述课文,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每教难度较高的讲读课文时,我就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疑问,收集汇总后上交。上课时,难度低的问题由后进步生来解决,难度高的问题则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讨论后质疑解决。2.让学生创设情境进行质疑。如教学《孔乙己》,我要求后进生表演掌柜的笑、短衣帮的笑、小伙计“我”的笑、孩子的笑。这样的表演,同学们都乐意去做,于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书本知识到表演能力的迁移。3.让学生通过比较进行质疑。如教完《孔乙己》、《范进中举》后,我与进步生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社会环境、人物形象、具体情节上进行分析。于比较的过程中,同学们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运用知识、说话、写作的能力。
教育好进步生,促进他们转化,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实现语文教育中的进步生转化,极有利于促进、推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重大转变。语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引导进步生走出应试教育这一怪圈,使他们(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篇5:注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论文
注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论文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掌握到更多的写作技巧,逐步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才能得以提高。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环节的生本教育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本教育运用研究
传统的语文作文课堂和枯燥乏味的写作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随之下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低,教学效果始终不尽人意。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为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开创了全新格局。生本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突出,课堂的教学效果十分优质。语文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育元素有机融合背景下,努力探索新方法,不断更新新思路,只有让小学生切实感知到写作的最大乐趣,语文作文教学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生活引导
写作源于生活。当前时期的作文教学,教师过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脱离实际现象十分严重,学生完成的作品不够真实,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升。部分教师仍将作文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技巧指导上,没有明确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写作难度,局限了学生的写作思路[1]。例如教师让学生朗读、背诵、摘抄优秀作文片段,要求学生写作中盲目套用,在这样的错误引导下,学生的写作热情渐渐丧失。
(二)缺乏阅读指导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活动的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填补思维空缺,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更优异的教学效果。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指导阅读,有些老师只是简单地将文章朗读一遍,甚至有的老师根本不注重作文阅读,这些行为必然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影响。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本教育的具体运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可以发现,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思想尚不成熟。故大部分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在小学作文写作练习中时常无话可写。这种情况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写作效率的提升。为改善这一情况,在新时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话题讨论中,生本教育效果才会倍加显著。
(二)结合实际积累素材
语文教师要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写作回归到生活,不嗟厝醚生把握生活中的一些写作的素材。[2]例如在讲解“一件令人感动过的事”时,这个题目明显是要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进行写作的。为了使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在写作之前先请几个学生分享一下自己记忆深刻的事情,这样就给写作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三)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认识到写作的本质,尽量消除学生对于作文的抗拒心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突出作文课堂的生本理念。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抛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一方面让学生知道感谢别人的`方式很多;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把事情讲清楚、讲具体。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前期准备活动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阅读积累紧密结合
教师为学生安排的阅读教学,除了包括对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研读,让生活阅历有限的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以外,还包括细腻文字与情感的描绘,感受到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怀与思想。在阅读的同时,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学习并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逐渐培养审美情趣,接受多元化文化与思想的熏陶。生本理念在其中的引导,就是加强教师对阅读积累工作的重视。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角落位置设置图书角,放置写作杂志、报纸、作文书籍,也可以挑选一些《爱的教育》《十万个为什么》等优秀作品,让学生主动积极投入阅读中,并定期与同学分享阅读故事,拓宽知识面,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强化作文教学效果。
三、结语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作文教学将从学生个体出发,注重学生的个体思想,同时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目前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入无疑对于促进素质教育非常重要。通过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导,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还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最终写出极具个性特点的优美文章。
参考文献:
[1]孙海英.语文教学,生本教育DD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05).
[2]王华.高效目标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江西教育,2015(12).
(作者简介:孟根其其格,女,本科,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中级<小学高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研究)
篇6: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中智慧学习的运用的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中智慧学习的运用的论文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让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非常贴合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 而阅读是小学语文中很重要的内容, 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如何将智慧学习环境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课中来, 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智慧学习环境;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路径;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深入改革。当前,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像以前一样, 只注重对课本表面知识的灌输, 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智慧学习环境下的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 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智慧学习环境浅析
目前,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很多的学习资源。当然, 教师也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从而形成智慧学习环境。为了能让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学习中, 真切地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学习场景活化开来, 将原本抽象的阅读场景, 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如今, 学生的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上课时, 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电脑来交流学习, 为了能让课堂教学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学习终端, 并及时将上课要用到的学习资料发送到学生的手上。此外, 为了能让学生的阅读成绩都能整体地提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分配学习小组, 并采集学生的学习信息,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信在智慧学习环境下, 教师的教学效率会更高, 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探究
1. 借助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导读
在上课之前, 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并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发送预习资料, 如学习纲要、图片、微视频等。学生在预习之后可以大致熟悉文章的主要内容, 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需要掌握生字词等知识点, 同时也能更好地与教师进行学习上的交流互动。通过让学生先预习, 后教学的这种方式, 可以缩短教师讲课的时间, 并且利用剩下的时间仔细讲解文章中的重难点, 同时也利于教师向学生开拓知识, 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了能够使教学课堂变得更灵活, 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对电子教材的反馈意见, 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适时地对授课方案进行调整, 以应对不同的状况。比如, 在学习《夏夜多美》这篇文章时, 教师可以将夏夜的睡莲、荷花、蜻蜓、蚂蚁等自然景物图片发给学生, 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不同的文章内容, 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
2. 个性阅读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几乎每所学校都引进了多媒体设备, 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设计适合文章内容的课件。课前, 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及需要掌握的生字生词, 并传授学生阅读技巧, 体会文章的精彩语境, 并适当的延伸课文内容, 让学生学习到除课堂之外的知识, 开拓学生的视野, 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 在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时, 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骆驼、沙漠、冬日的景色等照片呈现给学生观看和欣赏, 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播放由这篇文章改编而来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精彩片段, 从视觉上激发学生对骆驼的喜爱之情。学生在观看完这些图片和微视频之后, 就可以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样在课堂学习中, 教师就可以较为轻松地向学生讲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同时,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是以何种写作顺序来记录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文章中作者对童年生活分别回忆了哪几个片段?为什么骆驼脖子上要系铃铛?为什么在夏天的时候见不到骆驼?”通过有趣的提问, 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 从而更积极地加入到阅读的学习中来。提问完后, 教师可以向学生一一解答, 并向学生指出文中的生字生词。比如, “咀嚼”“驼铃”“稚趣”等, 并根据课文内容, 让学生理解这些字词在文章中的含义。同时, 为了在智慧学习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 可以让学生通过这篇文章联想起自己印象深刻的有趣的童年记忆, 并向大家分享。最后, 教师就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 突出文章作者怀念童年的中心思想。
3. 利用多媒体技术, 加深学生对阅读课文的'印象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 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够全面, 本身的思维能力还是有所限制的。而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一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 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尤其是在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中, 词句不仅抽象拗口, 而且其内容隐蔽难懂, 学生要想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诗词的主旨, 就要先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 并学会联系诗词的上下句, 展开深入的思考。因此,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特征, 为学生创造出智慧学习环境, 并将实际教材内容融入其中, 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 这样就可以符合形成生成性教学的第一步要求。最后, 为了让小学语文阅读课的生成性教学更进一步地发展, 教师就要学会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 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体验感知。
比如, 在课堂中教授《静夜思》这篇古诗时, 在课前,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计一个微课视频, 其中包含唐朝诗歌兴盛时期的诗歌表现形式, 唐朝著名诗人的简介资料和古诗中的意境等内容。并通过播放微视频, 让学生对诗歌内容有更深的印象, 并能大致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和诗歌内涵, 从而使文章的教学变得更具体详细, 教学的效率也会更高。
4. 构建和谐、愉悦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气氛
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中, 对教学氛围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 师生之间要学会和谐相处, 创建出和谐, 愉悦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氛围。同时, 教师要承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不定期开展户外教学活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 为了提升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其良好的文学素养, 教师必须学会应用情境建立、分配学习小组、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环境下, 建立智慧型的教学课堂, 并形成可行性的教学路径, 不仅能够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而且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也为今后将高科技技术与教学过程相融合, 做出了教学示范。
参考文献:
[1]吴惠霞, 齐彩霞。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7, (35) :108.
[2]廖柳园。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小学生, 2017, (04) :75.
[3]易静。关于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思考[J].课外语文, 2017, (22)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