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论文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论文(共含14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fj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论文

篇1: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论文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论文

1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

1.1健康信念。涉及到健康方面的信念与健康信念,它是人们接受保健指导,改变行为的关键。在知识--信念--行为的演变过程中,建立健康信念是重要的中间环节。没有信念,知识就很难变成行为,无论在从事体育锻炼、戒烟、纠正偏食、疾病防治,还是正确对待胜利或失败挫折的精神压力,建立健康信念都是至关重要的。患了重病而无健康信念,后果也多不好。

1.2传统文化背景。每个民族都有传统文化与习俗,并强烈地影响人们道德观念、信仰和健康行为。人们的饮食、生活起居、嗜好、服饰等传统文化习俗,强烈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行为。其中有些对健康有利,有些对健康不利。如有的民族喜爱体育运动,就对体质和健康产生良好影响。

1.3群体因素。个人健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与家庭、学校、伙伴、教师的影响密切相关,其中包括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家庭教育中以父母、兄长影响最深。所以子女的生活习惯、爱好、个性等常常同父母相似。在学校学生以老师为榜样,教师由于经常同学生接触交往,所以对学生影响较深。为人师表的教师,言谈举止、仪表、饮食起居等行为对学生都会有直接的影响。

1.4卫生资源因素。健康行为要建立在一定资源基础上,每个人在考虑其健康问题并作出行为选择时,都可能受到卫生资源的制约。在缺医少药的贫困边远地区,由于条件的不同,要求其居民与大城市完全一样,显然是不够现实的。但是,这种条件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

2促进健康行为

2.1类型。一是欧美三高型(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二是日本为代表的动植物食品混食;三是东方型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食品不多,蛋白质及脂肪较少。中国的食物结构也是长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营养质量不高,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改善,我国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西方三高型膳食结构,容易导致冠心病、糖尿病、肠癌等疾病,在美国,大肠癌仅次肺癌,居死亡率第二位。其实,就是饮食不当造成的,天天吃肉、鱼……在大块牛排中有时摆几叶青菜作样子,经常吃这样的饭菜为大肠癌大开方便之门。因为这种饮食植物纤维不足,从而造成便秘,人一便秘,食物在肠中滞留时间长,于是就容易产生致癌物质。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脂肪过高、营养过剩,是形成人肥胖的主要原因。

2.2积极休息与睡眠。人们在从事了各种活动后常会发生疲劳。体力和脑力劳动速度越快,强度越大,持续越长,越易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充沛精力,保持健康就需要积极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即使在没有明显疲劳的情况下,人体各器官也需要一定休息时间,以促进其互相协调,保持其正常生理功能。休息有积极性和消极性。所谓消极休息和积极休息方式是比较而言。消极休息方式是以静为主,或坐或卧。睡眠被视为最彻底的'体息。睡眠是神经系统高级司令部―――大脑皮质全面抑制过程,大脑皮质消除了疲劳,恢复了正常机能。这样,人就能重新高效率投入学习或工作,只有这样身体才能恢复灵敏、准确性。睡眠,是生理活动所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如果把动物置于喧闹的刺激环境中,一睡着就把它弄醒,不让它正常睡眠。这样,动物不仅失去正常生理活动能力,对疾病抵抗力也大大减低。如果剥夺睡眠超过了一定限度,动物甚至会死亡。睡眠的时间因人而异,差别很大,通常与年龄、性别、习惯、季节、环境、神经类型、生活条件、劳动条件以及疾病情况有关。年龄越小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越长。睡眠对于人的健康十分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经验,只右手提一桶水,提久了就会觉得手发酸,这时如果换用左手去提,右手就可以休息。神经中枢的疲劳也可以用同样方式进行调节。比如说,在课堂上学习一个小时以后,进行十分钟课间操,就觉得神清目明,精神焕然一新,学习效率也显著提高。一定意义上说,会休息的人也就是善于安排生活的人。会休息的人善于将工作、学习、劳动交替进行,将工作或学习内容经常交换,使脑在经常交换工作、学习内容时得到休息。这是一种节约时间的休息方式。大脑皮层是指挥人体各器官系统进行一切活动的“最高司令部”,不过这个司令部分工很细,分为许多区域,各区域就好像分工不同的“办公室”,但各“办公室”不同时工作,在同一时间里有的兴奋(即活动),有的抑制(即休息),到了晚上各办公室都休息(即睡眠)。各办公室轮流值班交替工作,这是大脑的兴奋与抑制相互诱导的基本规律。

3体育锻炼―――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方式已不满足于长期存在的定势格局。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将运动锻炼如同牛奶面包,它是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它愈来愈成为人类完善自我和向疾病斗争的有力武器。如果以前人们在早晨起床后不刷牙,看成是一种不文明,而今天,如果不经常进行身体锻炼,那就是一种不文明。体育锻炼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内容。这是体育锻炼在新时代的特征。在未来社会,人们已不只是将运动级炼作为健身手段,而是将运动锻炼作为享受的目的来对待。是争取使生命更高尚、更丰富所具备的条件,人们追求的是延长黄金时代,常保青春,为人类做更多贡献。人类有一种在宽敞空间舒展肢体的生理需要,心理上也有“寻求新异刺激”的追求。人类生活中从事体育锻炼会给人多么大的活动空间。体育活动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促进人的健康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自我保健,其中最重要最积极的手段是体育锻炼。人类运用体育运动手段进行防治疾病的历史非常悠久。古希腊人很早就在石崖上写着“你想强壮吗?跑步,你想健美吗?跑步,你想聪明吗?跑步”。古代印度、罗马等国均有采用体操和按摩等方法治疗疾病和养生。早在公元前771年我国名医扁鹊就引用导引、按摩健身防治疾病。精神压力引起的心理反应有焦虑情绪反应和自我防御反应。焦虑是由内心冲突而造成的持久痛苦的心理状态。过度焦虑使人不能准确观察现实,也不能做出适当判断和决定,从而导致适应和应付的失败,致使消极情绪反应表现出来。正因为这样,人们在锻炼中最能表现天真烂漫的本性,从而消除焦虑和心理紧张并获得其乐无穷的欣慰和欢乐。人们在新的空间每迈出一步时,都要向自己身体提出新的要求。无疑在未来,体育锻炼会在这方面施展自己才能,会在扩展人类活动空间,增强自信、勇敢和超越自我精神方面做出贡献。

篇2:大众健康需求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论文

1大众健康需求的内涵

对人们来说,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做什么事情都是白搭,一个良好的身体是人发展的基础,而健康需求主要是个体为了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而在行动、心理以及意识等方面的健康目标实现过程。一般来说,一个积极的健康需求可以有效激发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升体育锻炼的效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如何更好地诠释大众健康需求,也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2大众健康需求特征

2.1多样性特征

所谓的健康并不是说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健康指的是人的心理、身体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一个良好的表现。个体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必定会受到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今后激励人们关注的时候,也能够对人身体、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人们在追求健康的时候,要保证其健康的多元化需求。

2.2主动性特征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健康的心理及身体,才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好地进行生活、学习,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由于会受到工作以及经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整个人的身体构造和心理承受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不断增长的压力影响下,个体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实际需求也有了一定的上升,这种主动性需求也给个体参与体育锻炼带来了强大的驱动力。

2.3动态性特征

人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都是随着年龄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人们的健康需求也很好的体现出这一动态性特征,而这种动态性特征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打个比方说,人们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由于生活环境以及工作任务的变化,使得人们自身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只有尽快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够真正的满足这一阶段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求。而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以及工作环境的不断改变,由于新压力的不断增加,人对压力的理解还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会有新的压力出现,这时在追求身体健康的问题上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倾向性,所以人们的自身健康需求一直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篇3:大众健康需求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论文

3.1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在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加强体育运动的宣传非常有必要,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体育健康的重要性,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健康锻炼中。所以一定要加强健康知识以及健康行为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网络等手段来对体育健康进行实时宣传,通过宣传来提升人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体育健康行为,不断提升人们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这样也是保证人们锻炼主动性的基础。

3.2组织好大众健身体育活动

在组织环节,需要做的就是激发更多的人对体育锻炼感兴趣,并且能够真正参与到体育运动和工作中,使其成为人们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开展日常体育工作时,最好利用上节假日的时间,开展一些人们喜欢的、愿意参与的运动等专项活动,利用这些活动来激发人们的体育热情,这时再组织体育活动就会非常的得心应手,人们的热情也会非常高涨。在实际的组织过程中,还要派专业的人员对专门的区域进行管理,出现问题直接与专人进行对接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保证所组织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健全俱乐部制度的同时,发挥出良好的带动作用。

3.3培养人们健康锻炼意识

在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体育技能是当前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真正选择体育锻炼内容的时候,体育工作人员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加强对个体体育兴趣及技能的锻炼,在遵循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按照趣味性的原则进行体育项目的推广。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单独拿出来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将趣味性融入其中,就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再通过言传身教,就可以提升人们的体育锻炼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们的健康需求。

3.4做好人们的健康心理疏导

人在接触社会之后,由于受到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影响,使得人们的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都受到了非常大的考验,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加强对人们健康心理和生理的疏导可以极大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健康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心理疏导还需要工作人员积极的组织人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锻炼中放松自我,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缓解工作以及生活中带来的压力。舒缓身心,让自己心情舒畅,以一个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和生活中。

3.5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在开展体育健康促进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参与人员以及场地设施的影响,导致很多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其积极性都会受到一定的打击。例如,体育场地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锻炼的需求,场地设施老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体育锻炼安全。所以在群众体育工作中,一定要加大对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在优化体育场地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体育场地的设施使用率。

3.6培养人们适应体育环境的能力

在参与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善于加大对个体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并按照不同的气候环境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条件来利用各种场地,从而实现从事锻炼,提升身体健康水平的最终目的。例如,在社区中可以组织人们练习太极拳等健身技能,帮助人们在相对有限的锻炼场地能够很好地实施体育锻炼。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组织的管理能力,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能够承担相应的组织管理事务,在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让人们自己去做,去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组织的管理能力。在社区中可以让人们去承办运动会,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去组织去承担,从而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7促进人们终身体育意识

大众健康需求对人们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非常大,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因为体育锻炼只有经过了长时间的锻炼发展之后,才会对身体产生效果,如果半途而废或者三分钟热血,那么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小的。所以只有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们体育锻炼的发展,大众健康的需求才能够真正的达成。

4结语

在我国大众体育开展的过程中,深入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提高人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技能水平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也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主要目的,更是体育健康促进的关键。基于此,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还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优化,对体育场地进行改善,增强体育锻炼场地设施,运用运动会等形式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让人们能够在一个正确的健康需求基础上不断提升人们体育锻炼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加高效的完成大众健康需求,促进体育锻炼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再淮,项贤林,倪伟,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标市场的研究[C]//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

[2]李法伟,蔡军.陕西省居民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研究[C]//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

篇4:谈体育锻炼合理营养与健康的论文

谈体育锻炼合理营养与健康的论文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逐步被人类所重视。经科学研究表明,依据个人条件不同采取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合理的饮食又可保证人体每日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提高人体免疫力。因此人体健康与体育锻炼、合理饮食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正确对待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关键词】体育锻炼合理营养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正逐步被定义为人生命中的最大财富。正如古稀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描述的那样“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

世界卫生组织(wto)明确规定:“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虑弱,而且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和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1]。”近年来,wto在健康的概念作出具体阐述的同时,补充了衡量健康的10条标准,并且指出,规律的体育运动加合理的营养是达到这些标准的最重要的保证。因为,人的健康10%~15%取决于医疗保健,15%~20%来自于遗传,20%~25%依赖于环境,而生活方式和条件则占有了50%~55%。由此可见,体育锻炼加合理营养对健康非常重要的。

1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及激烈竞争造成的压力等,首先可能使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即体力和体能明显下降但不是疾病)。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保持良好心态,有规律地生活,再加上膳食结构的合理调整,就可以脱离这种亚健康状况,恢复良好的精力和体力。

2合理营养

简单地讲,合理营养就是指运动者一日三餐的食物中提供的热量和多种营养素与其完成每日训练的运动量所需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平衡。从营养素来讲,要有充足的热能,而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要适当,有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份,也就是说,每日各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选择要得当、充足。

3实现合理营养的来源及途径

合理的营养来自于合理的饮食,即全面、均衡、适量。修改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的8条要求,即

⑴食物要多样,以谷类为主。

⑵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⑶常吃奶类、豆类及豆制品。

⑷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⑸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⑹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⑺如饮酒应限量。

⑻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大面积的营养学调查表明,我国居民有不少方面都未能达到这一合理饮食的.要求。对于从事不同健身运动的人群来说,营养需要有其各自的特点,要通过更高水准的饮食改善来满足其各自的需要。

4营养从儿童开始

儿童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活动较多,基础代谢和肌肉活动所消耗的热量高,对各种营养素的要求比较严格。人们最为关注的是下一代的身高,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我国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明显滞后,我国32.85%的0~5岁儿童身高达不到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特别关注儿童的营养平衡(尤其是维生素b、钙、磷、碘锌、蛋白质的足够补充)、心理健康、有规律的正确运动和生活及社会文化环境。与此同时,人们同样关注的儿童肥胖和营养缺乏症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要用营养学手段来解决。

中小学生时期是体格和智力发育关键时期,一方面,营养不良的患病率还有0.8%~11.7%;另一方面,体重超重和肥胖学生从1985年的2.63%~3.32%,上升到1995年的7.28%~8.15%,平均增加了2~3倍。中小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源于热能、营养素摄入的失衡,膳食结构的不合理,饮食行为不良和营养学知识的缺乏。

中青年人面对激烈的竞争,过快的工作节奏,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常无暇顾及饮食营养。但紧张和心理压力使热能和营养素消耗加大,这种入不敷出最终使工作能力下降,易患疾病和早衰。因此,对中青年人除保证规律的体育运动外,特别注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和水的摄入和补充。

营养和运动[3]是高质量生活的两个基本因素,它们二者结合在一起给机体带来一些良性的改变,从而增进身心健康和树立自信心。合理的膳食和营养补充会使我们更强壮、更健康、更长寿。

参考文献

[1]世界营养会议.世界营养宣言.营养学报,1994,16:1.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营养学报,,19:139.

[3]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16.

篇5: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调查论文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调查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逐年提高,但伴随而来的是国民体质的下降,其中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为最。越来越多的肥胖体质和亚健康体质充斥在小学生之间,同时学生的近视、肺活量低、爆发力不足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此种现象的发生与大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性和课外体育锻炼的缺失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对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的不重视。因此,我们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例,对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提出了改良对策,希望能够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课外体育锻炼

当今世界经济逐步进入了高速期,我国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对我国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阶段,大学时期的教育尤为关键。作为人才主体的大学生,应该严于律己,不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钻研,更要保证本身的体质健康。但纵观全国大学,能够做到这两点的少之又少。大学生不仅对课外的体育锻炼没有重视,更没有意识到身体才是学习成长、创业发展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民体质提升的缩影。因此,深入研究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做出有效的改动措施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

1、大学生对体质健康和课外锻炼的意识较低。大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意识,说明了他们并不了解课外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这就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忽视,也就造成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大学阶段课程安排较为稀疏,学生们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多,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兴趣和意识去做体育锻炼,而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了其他事情上。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对体质健康重视度不足,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不过是为了应对体育考试,仅仅只是为了拿到学分而进行的,这种错误的观念直接将锻炼的本质给覆盖了,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一度得不到重视。

2、课外体育锻炼的相关设施缺乏。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发生改变,各地高校都进行了招生扩张。但由于生源增加,学校硬件设施却有所脱节。其中体育器材缺乏现象尤为严重,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跟不上,相应的身体素质也会有所下降。我们从学生们进行课外锻炼的场地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乐意去学校的体育场馆进行课外锻炼。但是这样的锻炼场所却是因为学校建设的制约,存在一些使用上的限制,比如进入收费或是定期开放等。学校体育场所的使用限制导致了学生们的体育锻炼不能跟上脚步,进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

3、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氛围不够浓郁。因为学校体育设施的缺乏,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着很大打击,学生的课外锻炼补E有效开展。同时,学校的体育文化和体质健康文化建设不完全,并没有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强身健体氛围,学生缺乏正确的风气感染,导致的课外体育锻炼的落寞。

4、较大的学习压力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在调查中,较大的学习压力在学生不能够良好进行体育锻炼中占据着原因第一位。学校本就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学生会无意识的将学习排在首位,体育锻炼自然会相对薄弱,学生的体质健康也会在这种较大的学习压力下出现恶化现象。因为学习因素而放弃体育锻炼等无关学习成绩的事务在大学生眼中可谓是在正常不过了,因此学习压力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最为巨大。

5、不良生活规律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习性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因为学生生活压力较小,熬夜、抽烟、酗酒、网游等等活动充斥的大学生活,学生为身体做出的体育锻炼时间相对很少。在我们调查中得出,所调查的高校学生的熬夜现象达到了90%,单单这一项就能够直接影响的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而影响到身体素质。

二、强化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措施

1、促进课外体育认识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意识,不仅仅只是思想层面上的指导,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中央七号文件”的精神,结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计划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实际的体育锻炼实施,为学生健体正确科学的体育观念,为学生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进一步保证学生的体质健康。

2、完善体育锻炼设施。体育设施使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加大相关方面的投资力度。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建立相关的体育项目场馆,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并且要保证体育场馆的`开放,应该采取定期或长期开放的形式,保证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同时,要加强对体育场馆的规范管理,使得体育施舍的利用率最大化,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优质的物质保障。

3、建立学校体育文化。建立起完善的学校体育文化体系,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首先,学校应该大力宣传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充分认识到体质健康的基础作用;其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计划,鼓励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证体魄健硕有活力,并对此计划进行规范和制度安排,保证其能够真实实施;最后,定期举办体育竞赛,通过各个项目的比拼,加强学生素质培养的习惯。从多方面保证学生的体能素质发展。

4、创新教学改革,减轻学习压力。我们可以考虑将学生体质健康也作为考核指标之一,这样学生可以将精力转移至体育锻炼上,在进行体质锻炼的同时减轻学习上的压力。另外,学校可以给予体质健康方面一些政策,例如在体育竞赛中发放奖品等,激励学生进行体质训练。

5、加强学生的生活管理。学生的体质健康离不开正常的作息时间,学校应该对学生的生活进行一些合理干预,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质锻炼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并要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科学指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总而言之,高校中的课外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文章对这之中的问题探究和策略分析,相信学校及其教师都能够有一个大体的认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积极的整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刘雪莲.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6(03):130-132.

[2]卫国凯.山西省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开展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3]侯良.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和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对体育锻炼等级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7.

篇6: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研究论文

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研究论文

摘 要: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改善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此外,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也间接影响到国家的教育质量。在体育锻炼中,行为变化和心理因素都会有阶段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有着深刻影响。通过对学校进行体育锻炼阶段变化调查,更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的行为阶段变化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课业压力显著增加,体育锻炼严重不足,这也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对学生实施健康干预,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体育锻炼,是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学生体育锻炼前期认识阶段、准备阶段、行为展开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阐述了体育锻炼的阶段变化和心理因素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一、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思维发散、智力开发、培养独自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时期。体育锻炼作为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

1.促进学生身体发育

小学是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一些舞蹈等艺术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往往从小培养。因为,小学时期的身体柔韧性、肺活量的'指标都处在最好的阶段,能够对骨骼、韧带等起到良好的拉伸作用。如果这一时期的体育锻炼得到增强,将对学生的骨骼生长、体型塑造、身体发育等产生促进作用。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好玩的时期,体育锻炼也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2.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是学生认知水平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兴趣养成也变得多样化,通过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体育项目,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喜欢田径等体育项目。学生如果对一种体育项目极其感兴趣,并且各方面也能达到进行该项体育锻炼的要求,就可以作为兴趣爱好长期坚持发展。国内有很多体育运动员就是在小学时期对某项运动产生了兴趣,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缓解课业压力

我国教育水平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国际交流的机会增多。比如,英语已经成为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技能,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现在,不少家长在小学就把孩子送去培训班学习外语,学生在完成学校的课业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外语,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负担。学校的体育锻炼为学生释放这种学习压力起到了作用,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不必再想课本知识,运动使大脑皮层的紧张得到缓解,为更好的学习提供了保障。

二、体育锻炼各阶段变化及心理

1.前期认知阶段

体育锻炼的前期认识阶段是每个小学生都有的阶段,直接影响体育锻炼的效果。目前,我国有很多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低,在进行体育达标时往往不能达到标准,这与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缺少认知有关。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对于体育器材缺少认识,但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学生对体育锻炼大致有所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抵触、害怕。

2.准备阶段

如果小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好处,就能顺利接受体育锻炼,并且对其产生兴趣,那就进入了体育锻炼的准备阶段。准备阶段要求小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前了解体育锻炼所需器材,比如:各类球拍、轮滑鞋、臂力器、腕力器等。了解它们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请老师进行演练;自身要处于适合进行运动的最佳状态,为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热身;找到适合运动的场所,最好场地宽阔,人员流动少。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体育锻炼。这一阶段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好奇、兴奋等积极的方面。

3.行为展开阶段

学生在做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准备以后,就可以试着开展体育运动,进入体育行为展开阶段。比如,进行羽毛球这项运动,学生可以先学习拿球拍的方法,再学习发球的技巧,最后是规则策略等。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体育锻炼本领的重要阶段,体育锻炼行为的有效开展是做好体育锻炼、提高体育锻炼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关键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心理表现是主动、热情、兴奋、快乐等。

三、以南方某小学为例对体育锻炼阶段变化进行分析

南方的教育水平在全国的教育总体水平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体育教学发展和体育锻炼设施方面都比较先进。因此,对南方发达地区小学进行体育锻炼阶段性变化调查,可以大致反映出我国总体上小学体育锻炼阶段的变化情况。

本文通过对南方某小学的体育锻炼阶段变化情况进了简要分析,以此直观地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小学体育锻炼各个阶段学生的不同表现和心理变化。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以班为单位的调查,调查对象是老师和学生,调查结果出来后,制作反映阶段变化的表格,绘制频率走势图,最后根据体育锻炼频率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该小学的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还处于前期的意向阶段,18%的学生处于准备阶段,只有少部分处于行为展开阶段。心理变化也与各阶段体育锻炼的心理相一致。

此次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阶段变化调查,总体呈现前期意向人较多,行为展开阶段人少这一趋势。在这一趋势中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较大,年龄较大的学生和男生处于行为展开阶段较多,相反,年龄较小和女生大部分处于意向阶段。体育锻炼阶段性差异的变化,提醒了该学校和学生家长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认知的引导,不断增强该学校学生体育锻炼的意志力。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行为,只有努力克服对于体育锻炼认知的误区,勇于尝试,才能更好地进行各个方面的学习。对体育锻炼各个阶段行为变化的调查分析也只是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手段。所以,要真正做到提高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增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就要学校和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能够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杰,许亮文,陈钊娇,等。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5(2)。

2、刘付新。大学生锻炼行为变化阶段与变化程序的实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

3、司琦。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与心理因素研究.体育科学,,25(12)。

篇7:体育锻炼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系的论文

关于体育锻炼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系的论文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处于逐渐成熟的时期,一般而言,都有贪玩好动的习惯。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教育引导,而且还应该将体育锻炼在课内外相配合以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一)家长的重视不够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大学生关怀备至,大多数家长认为给孩子足够的钱就可以了,却忽视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学习压力大

大学“宽进严出”的政策已经实行多年,在学院严格教育的环境下,学习压力大这一问题不能从源头上得到解决,这种压力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表现为情绪低落、上课精神不集中等不良情绪,体育锻炼可以使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发泄,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很好的作用。当今大学生的课业越来越重,学分制度极为严格,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也只是重视其在主要学科方面的成绩,从而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在体育方面的知识学习和体育锻炼,导致大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大部分是静坐状态,寒暑假回到家后,也是坐着看书、做作业或上网,久而久之让他们养成了不喜欢运动的习惯,在走出社会后,他们也习惯“宅”在家里,忽视体育锻炼。

(三)缺乏专业技能训练

在大学体育课教学时,体育教师让所有学生在整堂课进行同一种活动,虽然他们会感到体育课带来的快乐,但是他们的`体育素质因为没有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而得不到提升。当他们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后,因为工作而导致运动时间大大减少,缺乏专业的体育锻炼技巧而忽视了锻炼。长跑运动对大学生的毅力和耐力训练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种品质对大学生的发展是有长远影响的,这项运动与大学体育课专项训练依然息息相关。

二、运用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策略

(一)从兴趣入手转变大学生体育锻炼观念和养成正确锻炼的方法

现代的大学生在体育课上不喜欢跑步,更谈不上对跑步有兴趣,但是速度和耐力素质是身体的两大基本素质,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跑步的兴趣呢?通过观察,男生普遍喜欢踢足球,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开设足球课,讲授足球知识,组织足球赛事。通过这种方式转变大学生的观念,从喜欢足球慢慢喜欢上其他的体育锻炼。课堂的内容讲授完毕后,教师应当及时对大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大学生进行记忆,找到自身存在的一些缺点。教师在大学生进行活动时,注意对大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大学生有一些不规范的动作时应当及时进行纠正,现在的手机都有拍照记录功能,所以教师可以将大学生不规范的动作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进行课堂内容展示时运用图片将更加有说服力,因为很多大学生都有逆反心理,没有观察到自己的动作就很难信服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教师用照片找出他们的不规范动作后,他们将努力进行改正。有了规范的动作后,他们做各项运动才会更加有意义。

(二)提高大学生自主锻炼的兴趣

在课堂中加入趣味性元素能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情境体验中熏陶和塑造大学生的综合品格,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内在潜能,这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也是一大挑战,让大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对体育单项的技能,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一定的爱好,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这些体育开展的项目中都无法发挥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的培养方面欠缺需要开展拓展训练来弥补这一缺陷。例如,学篮球等体育竞技时,体育教师在完成基本知识理论知识传授后,就可以把一个班级的大学生分成两个团队,形成对抗式练习,同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这样不但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心理素质也可以得到增强,在上课的时候也不会再有一种倦怠感,他们会喜欢上主动锻炼,爱上体育运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行为规范训练的落实有时不到位,没有从细小处入手,有待完善地方还很多。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告诉我们,行为规范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姚证.简述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J].时代经贸,(5):46.

[2]张建明.浅析小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J].学周刊(b版),(12):113.

[3]潘岸东.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J].美与时代(城市),2013(7):98.

篇8:河南省高中学生人格现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分析论文

关于河南省高中学生人格现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人格特征;体育锻炼;身心发展

论文摘要:时高中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锻炼运动量及人格状况进行调查。从心理学角度对在高考压力下的高中学生的人格现状和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时比分析,探讨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不仅能帮助学生减轻高考压力,而且对形成学生健康人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局面的出现,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的数量型转为当前的素质型,这就给专门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高考增加了更激烈的竞争性,过去的学生争取考上大学,现在的学生争取考上名牌大学,同样是优胜劣汰,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等对他们寄予厚望,高考竞争必然使高中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么,在这种压力下他们的人格现状如何?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促进高中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怎样?这些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我们可深化对学生在学业压力下的人格特性的认识,压力给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能取消,就应该认识它、分析它,探讨应付的办法;第二,教师、家长可依据学生的人格现状,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本文以PARS.3《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YG.WR人格量表为测量工具,对高中学生进行研究,以探讨体育锻炼与学生人格特性的关系。

1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河南省漯河高中、驻马店高中、信阳高中等省重点高中参加全国高考的学生2380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l问题测试法:采用YG.WR中学生人格量表(修订本)测试。测试方法按YG.WR中学生人格特性标准化程序进行,并对测试说明加以解释,使学生明确测试目的,给予积极合作。该量表包含12个人格特性,又可归纳为情绪稳定性(抑郁性、情绪变化、自卑感、神经质)、社会适应性(主客观性、协调性、攻击性)、向性(活动性、细致性、思考的向性、支配性、社会的向性)3类,把测试分转换成标准分,在PC微机上用SSPS8.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

1.2.2体育运动量测试法:运用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学系修订的PARS一3《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调查与评定被研究者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与等级。量表PARS-3是从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3个方面来测试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运动量=强度×时间X频率,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该量表经梁德清等人使用的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信度,重测信度为0.82。

采用两套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时,要求必须按统一的规定认真完成,后经统一计分标准处理,有效试卷2216份,其中男生1530人,女生686人,总有效率93.2%。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中学生人格特性水平差异分析

根据研究要求,首先对样本中男、女生YC.WR水平进行对比(见表1)。结果显示:男生在抑郁性、神经质、社会向性3个因子的均分低于女生。经检验两者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女生抑郁性、神经质、社会向性上的人格品质水平明显低于男生。

2.2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量水平分析

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具体要求,及其有关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本文将高中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分为小运动量(≤15分)、中等运动量(16―34分)、大运动量(≥35分)3个等级。从测试结果看(见表2),高中学生普遍存在运动量水平偏低。小运动量(即小强度的不太激烈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频率为每周l一2次)竟达到43.1%。尤其是女生,平时体育锻炼水平达到大运动量的只有14人,占被测女生的2.1%,而小运动量者466人,占被试女生的67.9%,针对高中女生体育锻炼水平低下问题,我们作进一步跟踪调查发现,由于受场地器材不足的限制外,主要是她们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并且主观上认为锻炼身体占用了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归根到底还是来自高考的压力。

2.3高中学生体育锻炼与人格特性水平的比较分析

为了分析高中学生体育锻炼与人格特性水平之间的关系,将本文的大运动量与小运动量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平时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YG.WR中的各因子平均分普遍高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经统计检验,在抑郁性、情绪变化、神经质、社会的向性等项因子上,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学生人格特征水平明显低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见表3)。

为进一步探讨并论证体育锻炼与人格特性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又把高中男、女学生的运动量与其人格特性水平结果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见表4)。调查结果认为1平时不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男、女高中生,YG.WR中的各因子平均分普遍高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者。经统计检验,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之间在自卑感、活动性、支配性、社会的向性等项因子上存在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种情况下的女生在抑郁性、情绪变化、神经质、支配性等项因子上存着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男、女高中生其人格特征的.总体水平明显低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男、女高中生。

总体上讲,高中学生的主要人格特征的趋向是:经常抑郁,情绪易变化;尽管很相信自己的能力,特别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但爱担心,显得烦躁不安;他们精力充沛,做事认真细致,好思考问题,但社会的适应能力差、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高中学生在激烈竞争的高考压力下,人格特征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积极的、适宜的体育锻炼能调节他们紧张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的进取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姿态。

3 结论

3.1研究表明,在高考压力下的高中学生12个人格特性中,抑郁性、情绪变化、神经质、社会的向性等特性表现较差,相对攻击性、主客观性、活动性、细致性、思考的向性、支配性等特性表现较好。

3.2本研究通过对高中生男、女不同性别人格特性水平的对比分析,发现高中女生在抑郁性、情绪变化、神经质等因子中的平均分高于男生,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一结果证明女生在抑郁性、情绪变化、神经质3项因子上的人格品质明显低于男生。

3.3通过对男、女高中生的体育锻炼与人格特性水平的调查分析表明,平时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男女高中生其人格特性水平明显低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男女生。这就说明体育锻炼与高中生人格特性水平之问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4研究说明,体育锻炼对促进高中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健康水平,学校应加强对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教育,提高他们锻炼身体的爱好和兴趣,教给他们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保证他们有足够锻炼身体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

篇9:老年人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研究论文

老年人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研究论文

【摘要】中国老龄化问题,促使国家对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两个方面进行强调和改革。国家体育总局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但因为才提出改革要求,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想要对我们所在的区域的老年人进行一次相关调查研究。

【关键词】老龄化;体育锻炼;健康

一、引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影响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是行为和生活习惯,占到60%,而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仅有11.2%的人具有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今我国提倡全民健身,在老龄化日趋严峻的前景下,国家对老年人体育锻炼和健康更加的重视了。

二、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健康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研究背景。我们在大多数前人对此相关的研究中发现,经常锻炼的中老年人,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由于老龄人口退休后的活动空间主要在社区,老年人可以通过在社区内合理的锻炼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我们也十分认同上述结论,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研究在部分方面的不足。比如,关于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在公共设施方面的使用情况。

(二)文献及政策综述。通过充分利用资源,让事业单位、公园等为老年人健身提供便利并保证设施器材的使用率。又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体育健身习惯等因素,建设功能优先且经济适用的锻炼设施。政府也要鼓励相关企业积极研发老年人适用的体育健身产品和服务。通过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赞助为辅等方式,使体育场地能低收费、免费地向老人开放。

三、上海市老年人体育锻炼实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我们想通过研究老年人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两方面,帮助政府制定养老保障相关政策,以及找到适度的针对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标准,以此能提供合适的锻炼设施。同时明确了身体健康的概念―――“能够顺利完成日常工作,没有疾病和残疾,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研究内容: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意识;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体育锻炼设施满意程度;上海市松江区老年人体育锻炼时间长短。

(二)维度分析。维度一:老年人基本信息和自我认知问题:您认为参与社区活动是否可以帮助到您的健康?调查显示,仅有1%的人认为参加活动是对自身健康没有帮助的,说明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在健康意识方面都有较正确的认识。维度二:锻炼及健康状况问题:您经常锻炼的项目主要有哪些?调查显示,老年人锻炼的主要方式有散步(所占比例达42%)、使用公共锻炼设施(19%)和跳广场舞(17%),这些是较为普遍的活动项目。其他的像跑步(4%)、打球(4%)、游泳(1%)等健身方式可能不适用于大多数老年人。维度三:公共设施的'使用问题:您对公共设施的距离是否满意?据统计,有将近94%的人对公共设施无意见且满意,只有极个别不满意,说明现在社区的公共设施项目已经做得不错,但还有进步空间。

(三)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上海市松江区的大部分老年人对体育锻炼,都抱以良好的态度。他们锻炼时多以不需要公共设施的锻炼为主,如散步、广场舞和打球。但仍然有将近五分之一的老人会使用公共设施。调查显示,经常使用公共设施的老年人对公共设施满意。而不经常使用公共设施的老年人中的部分老人对公共设施的安放距离不满意。上海市松江区的老年人身体健康和锻炼方式的现状较为良好,但大多数老人依旧期待更多更方便的公共锻炼设施,并且也更期待社区举办更多的体育活动。

四、上海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政策建议

(一)政策目标定位。政府应建立健全的且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老年人体育工作的相关政策体系,实现老年人体育工作有指导人员、活动场所、充足经费,提供适合老年人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并在其持续发展中不断改进。

(二)体育设施配置的可及性和均等化。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老年体育健身的社区服务化。要注重均衡发展,扩大公共锻炼设施的覆盖面,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制定适合老年人的健身项目,满足老年群体锻炼的需要。

(三)体育锻炼文化的引导力。政府应加强老年人体育组织中专业骨干团队的建设,开展老年人体育锻炼注意事项的宣传工作,发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业,提倡引导老年人体育健身方面的消费。

参考文献:

[1]李金平.参加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幸福度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

[2]高亮,王莉华.体育锻炼与老年人自评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9(08):64-71.

[3]都本强,都察.论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9(12):75-78.

[4]肖国强.健康体力运动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08):129-131.

[5]杨静.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

篇10: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应对方式抑郁情绪关系研究的论文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应对方式抑郁情绪关系研究的论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对方方式、抑郁情绪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体育锻炼量得分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表现为男生的运动量明显高于女生,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男女不存在显著差异;(2)体育锻炼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抑郁情绪与积极应对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3)中等及以上锻炼量与小运动量在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锻炼量的增加,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情绪水平降低;(4)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与抑郁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体育锻炼;应对方式;抑郁情绪;中介作用

1前言

抑郁症是心理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常是由于个体不能正确应付生活应激事件,导致心理失衡造成,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行动迟缓等症状,对身心健康会产生严重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是指个体在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中,为了解决因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而带来的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而带来的情绪问题,而采取的种种对付方法或策略活动。国内外关于应对的大量研究也证实,应对是影响身体康复和协调应激以及与应激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心理应激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变量,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身体锻炼与应激的关系。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可以使处于忧虑情景的个体变得放松,注意力得到转移或心境得以改善,身体锻炼为应对应激提供了一种情绪调节或生理对抗,身体锻炼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国内的多数研究结果也支持了适宜的体育锻炼对应对方式具有积极意义。例如,骆积强对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对方式的调查、崔冬雪对体育锻炼与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刘彬对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应对方式的研究等。但是也有类似的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比如刑建辉的研究发现,体育院系大学生在应对应激时更趋向于采用进攻的方式,这种缺乏区分应激源性质的应激应对是一种错误的应对策略。由此可见,上述研究尽管存在一定的分歧,但绝大多数研究还是支持体育锻炼对应对方式具有积极意义,但两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尚未形成共识,二者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或作用的路径究竟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应激角度(心理生物过程)探讨体育锻炼与应对方式、抑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五所大学的本科生1350人,回收有效问卷1223份,有效率为90.59%。其中,男生558人,女生665人。平均年龄在20.84±2.45岁。

2.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⑴《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构成。其中积极应对分量表12个条目,消极应对分量表8个条目。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90,重测信度0.89。⑵体育锻炼等级量表。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修订,该量表从身体锻炼强度、时间和频率三方面考察体育锻炼量。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⑶自评抑郁量表。该量表由WilliamW.K.Zung于1965年编制,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共有20个条目,按1—4级评分。抑郁指数=各条目累积分与80的比值。指数范围在0.25~1.0之间,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量、应对方式、抑郁情绪的差异分析

通过对男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抑郁情绪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表明,男女生在体育锻炼量得分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表现为男生的运动量明显高于女生,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男女大学生在锻炼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历史对两性角色定位的不同所产生的。从历史上看,男性比女性运动更多,尽管这种差异在近代已经明显缩小,但在锻炼行为模式上的性别差异仍旧存在。例如,加拿大男性(47%)比女性(41%)更喜欢运动。类似的,美国女性比女性保持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的人数高出1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男女的性格特点来看,男性比女性更喜爱参与各种高强度的锻炼或力量训练,而女性通常喜欢选择中小强度的锻炼项目。关于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问题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例如,叶金辉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特困生中男生和女性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性别差异到达显著水平,男生的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女性,女生的消极应对得分高于男生;郭玉江对84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温岚[等人通过对广州地区在读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男女生在消极应对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左茜颖等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却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抑郁的性别差异问题研究结果也模棱两可,大多数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女性抑郁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少数研究认为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更易发生抑郁。而本研究却得出,男女在抑郁情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至于产生上述研究结果截然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的差异所致。

3.2体育锻炼量、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间的相关分析

对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抑郁情绪间关系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体育锻炼量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r=0.088(P<0.05),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r=-0.142(P<0.01);抑郁情绪与积极应对显著负相关r=-0.400(P<0.01),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r=0.279(P<0.01)。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考察不同体育锻炼量对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根据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将大学生体育锻炼量情况分为三组,即大锻炼量(分值≥43分)、中等锻炼量(分值在20~42分之间)和小锻炼量(分值≤19分),对不同组别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进行考察。分别以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为因变量,以不同组别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组别在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不同组别的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的差异状况进行事后比较,结果发现,中等及以上锻炼量与小运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锻炼量的增加,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情绪水平降低。该研究结果支持了以往的研究结论。即进一步证实中等及以上的锻炼量对应对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适宜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抑郁情绪,促进锻炼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应激反应,提高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3.3积极应对方式在体育锻炼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本研究的假设是应对方式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之间起中介变量作用。采用BaronandKenny提出的三步中介效应方法检验提出的假设模型。由于在前面的研究中积极应对与体育锻炼量相关显著,而消极应对与体育锻炼量之间相关不显著,因此只考察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具体步骤:首先,以体育锻炼量为自变量,积极应对为因变量,考察体育锻炼量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其次,以积极应对为自变量,抑郁情绪为因变量,考察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最后,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考察在加入积极应对后,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体育锻炼量是积极应对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088(P<0.05),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0.8%,说明体育锻炼量对积极应对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由以抑郁情绪为因变量的方程2可知,积极应对是抑郁情绪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400(P<0.001),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16%,说明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由以抑郁情绪为因变量的方程3结果可以看出,体育锻炼量是抑郁情绪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152(P<0.01),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2.3%;当同时考虑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时,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显著影响,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影响显著,但其β值减为-0.110(P<0.05),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17.1%,解释量增加了14.8%并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中介作用。

3.4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分析

在相关分析中,消极应对和体育锻炼量的相关不显著,而与抑郁情绪有显著相关。所以采用多层回归分析考察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体育锻炼量和积极应对的作用后,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仍然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图1显示了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与抑郁情绪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结合前面的研究结果,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显著,该影响由于积极应对方式的加入而变小。这说明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影响既有直接作用,亦有间接作用,其间接作用是通过积极应对实现的。该研究结果说明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也进一步证实积极应对是体育锻炼影响抑郁情绪的机制之一。这提示我们,要更好地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降低抑郁水平,既要强调体育锻炼量,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另外,本研究显示,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验证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在抑郁情绪中起的不同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男女大学生在体育锻炼量得分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表现为男生的运动量明显高于女生,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4.2体育锻炼量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抑郁情绪与积极应对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

4.3中等及以上锻炼量与小运动量在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锻炼量的增加,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情绪水平降低。

4.4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4.5体育锻炼可以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资源、应对策略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应对过程,降低抑郁反应,促进锻炼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瑛,郭文斌,王国强.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应付方式与人格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1(3):230-231.

[2]颜军,陈爱国.体育锻炼应对应激研究的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2(11):58-61.

[3]骆积强.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91-393.

[4]崔冬雪,刘希佳.高师女大学生身体锻炼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抑郁倾向的相关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66-68.

[5]刘彬,王小垒.浅析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应对方式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3):125-126.

[6]郭玉江.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2(3):142-144.

[7]温岚,黄时华,刘自强.自我效能感对抑郁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201-203.

[8]左茜颖,杨军,丹娟.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1(9):53-56.

[9]张泽武,吴赤蓬,刘国宁等.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51-52.

[10]张录,赵静波,梁军林.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94-195.

篇11:创业者身份与创业行为的人力资源关系研究论文

创业者身份与创业行为的人力资源关系研究论文

导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加速,“创业”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李时椿和刘冠,2007)1。创业者也为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McMullen,),他们利用最有利的商业机会来实施创业行为(Hébert& Link,1988),在持续的变化中对商业机会做出反应,共同努力来保证经济系统平衡(Kirzner,)。据不完全统计,从 年初至 2015 年底,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在 3 年时间内密集颁布 63 份政策性文件,其中国务院出台的文件 20 件,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的文件 43 件2。从现实情况来看,“双创”政策确实激发了创业者的创业热情,许多创业者积极投身到创业洪流之中。清华大学创业研究中心 2013 年发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指出,在参与全球创业观察的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创业排名位居第 2。因此,为了理解个体做出这种选择的心理因素,我们需要对创业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创业的许多学者仍然坚持传统的创业理论,认为创业者开办企业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而学者 Fauchart 和 Gruber(2011)通过研究指出,创业者并不全是为了追逐经济利润,他们还可能是出于对创业者身份的强烈认同而选择创业。有的创业者旨在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头羊,不断寻求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方法,通过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也有一部分创业者出于维持个人生存和增加物质财富的动机,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有市场上的产品类型、服务方式或者销售渠道进行些许改进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利润是一个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创业的本质在于创新和价值创造,创业者的使命和目标是通过多种多样的创新活动带动一个产业和领域的发展,对创业者身份认同的个体才最有可能不断地推陈出新,通过创新活动来保证新企业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理解创业者行为选择的差异性我们有必要探寻创业者的身份认同,但是目前关于创业者身份认同对创业行为选择的差异性影响以及创业者身份的实现路径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探寻创业实践中导致创业者行为选择差异性的心理机制,旨在为理解创业者身份认同与行为选择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关于创业者身份的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创业者行为选择的理解。社会认同理论作为构建创业者身份的基础理论,丰富了个体对自我概念的理解,从基本社会动机、自我评估基础和行为参考框架三个方面解释了创业者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为创业者实现创业目标提供了途径。角色认同理论作为解释创业者身份差异的基础理论,认为不同身份类型的创业者通过实施与自我身份相符的行为来体现身份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贯穿了企业创办、经营和管理的不同阶段。因此,本文主要完成了两个目标:第一,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我们在中国情境下测量了创业者身份这一构念,并且发现新企业创始人确实拥有不同类型的创业者身份,证实了创业者身份并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构念,不同类型的创业者身份对创始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创始人通过实施创新行为来体现个体的身份。第二,以角色认同理论为基础,我们探讨了创业者身份是如何影响新企业创办的,阐明了创业者身份和创新行为的关系,我们发现创业者身份和创业行为是一果多因的关系,具有较高身份认同的个体为了获得创新结果,会通过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这两种方式来创造知识。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创业者身份的理论内涵以及探索创业者行为选择的内在心理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创业者身份

创业者身份是创业者一系列自我概念的集合,对于创业者自我和周围其他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Ibarra & Barbulescu,)。创业者身份代表个体想成为怎样的人的心理愿望,是个体持久的目标、愿望、动机的认知显现(Stryker & Burke,)。按照 Murnieks的解释,创业者身份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组成自我概念的身份维度有中心性(Centrality)和显著性(Salience)之分。中心性指的是与其他身份相比,焦点身份对于创业者的相对重要性;突出性是指创业者表达焦点身份的意愿强度。由于意愿是预测行为的最直接的指标,因此,创业者对自我身份越是认同,通过行为来表达身份的可能性就越大。早在 年,我国学者贾良定就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我国的企业家(23 位成功的创业者)进行过研究3,他的研究识别出愿景型领导的三个维度:灵感主义、产品主义和市场主义,并且根据 23 位成功的创业者所具有的不同领导特质将他们归结为易变者、创造者和改进者。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创业者拥有的社会身份包括政党身份、政治身份和商业身份(熊琪等,2015)。而且创业者拥有的这些社会身份确实对创业者的行为选择存在较大的影响,在雇佣员工以及企业福利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社会身份的企业家可能做出更多有利于社会的雇佣行为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企业经济发展。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很多创业者在创业成功以后都希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为社会做贡献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拥有某种社会身份,而在中国,拥有人大代表或者政协代表的政治身份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源,因而在商业成功以后可能会追求政治身份。研究发现,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在获得商业成功以后对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身份的追求存在非常大的差异(li & liang,2015),这种身份差异的产生主要跟他们的内在动机有关。亲自我动机型的企业家不太愿意追求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身份,因为拥有这种社会身份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亲社会动机型的企业家中拥有人大代表或政协代表身份的比例较大,他们愿意通过让渡部分股息来回馈社会(主要是公司股东)。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创业者都追逐与其身份相符的行为。

二、创业者身份的相关研究

创业者身份研究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个体对自我概念的理解,二是个体兴趣的发展导致身份的形成,三是个体以身份为参考点实施创业行为。Ka perová 和Kitching(2014)认为关于创业者身份的文献提出了大量假设性问题,但是我们对创业者身份的意义,形成以及身份对行为的影响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个体选择创业。为了理解个体做出这种选择的心理因素,我们需要对创业者进行更多的研究。最近关于创业者身份的研究也许能够为我们理解这种现象提供一个思路(潘清泉和韦慧民,2014)4。例如,Hoang 和 Gimeno(2010)认为对创业者身份的认同会增加个体转变为创业者的可能性。基于社会认同理论,Fauchart 和 Gruber(2011)认为创业者出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标的动机而投身创业。他们以扎根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创始人的身份和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说明创业实践的不同意义以及在创业过程和创业结果方面异质性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确实存在三种类型的创始人身份,并揭示了个体如何理解这些身份以及在身份的指引下创业者如何系统地塑造新企业创办过程中的关键活动,因此印证了创业者不同自我概念的建立。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者身份在新企业创办过程对创业者具有不同的意义,并且为了体现创始人身份的存在,在企业创办的过程和结果中会存在非常大的差异。Harrison(2013)通过单案例研究指出创业者身份的形成包含社会对创业者的认可度以及创业者的自我想象。

结论

个体会建构自己的创业者身份以满足自我概念的需要(陈建安等,2015)。Falck等()将社会认同的概念与创业整合,认为创业认同的形成建立在个体社会化的基础上。除了父母的看法会影响到创业认同的形成,同群效应也会影响创业认同。而且,同群效应对创业认同的影响还受到个体价值观(个人主义)的调节。和职业认同相类似,创业认同研究认为个体会把创业者当作一种职业,并且创业者身份的形成与年龄,阶层和民族有关。Gill(2014)进一步指出,创业者身份的形成除了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还与个体所处的地域有关。个体所处的地域在创业者身份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Donnellon(2014)对创业者能力的关注让我们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实际上创办的新企业或者创业行为很少。这是因为我们在“什么成就了一个创业者”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分歧。研究认为除了具备实施创业行为的能力和技能以外,创业教育还应该把对创业者身份开发这一内容囊括进来。然而,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创业教育还没有将这一任务纳入到学习内容中。通过整合与创业者身份相关的文献和创业学习理论,Donnellon(2014)开发了创业者身份建构的分类模型。在随后的案例研究中,他采用这个分类模型对学生创办的新企业进行了抽样和分析,研究结果也支持作者的观点。在新企业创办的模拟项目中,学生在克服挑战以后形成了创业认同。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如果教育的目标是学习创业实践,那么除了培养知识和技能,创业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对创业身份的认同感。Newbery 等(2015)也认为个体将自己视为创业者以后就会对创业者身份形成认同感。但是,此时的创业者身份认同还未完全形成。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自己的经验来建构创业者身份。因此,可以通过创业教育来干预学生的创业者身份认同。关于创业者身份的研究是在融合了社会认同理论和角色认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影响创业者身份认同的因素不仅包括个体特征(性别,年龄和人格特质),还包括与创业者相关的社会环境和与创业者存在亲密关系的个体(包括他们的家庭,朋友和其他对创业者有重要意义的个体),因此,怎样提高个体对创业者身份的认同而使具有潜在创业意向的人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者也许是创业教育的第二春。

篇12:大学生健康需求与体育运动情况的关系研究论文

大学生健康需求与体育运动情况的关系研究论文

有调查研究发现,“健康”是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首位目的[1 -6],这意味着健康需求与体育运动情况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譬如自觉健康水平需要提高的大学生可能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而认为自己非常健康的大学生可能觉得不需要参加体育运动。大学体育改革不仅需要改善体育运动条件、校园体育文化、大学体育管理机制、体育教育内容等外部要素,还应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于 2014 年 9-10 月随机抽取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600 名) 、华中师范大学( 200 名) 、华中科技大学( 200 名) 、武汉科技大学( 200 名) 、山西大学( 200 名) 、山西财经大学( 200 名) 、云南大学( 200 名)和海南师范大学( 200 名) 在校大学生 2 000 名,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2 000 份,回收问卷 1 917 份,有效问卷1 832 份,有效回收率为 95. 57% .其中男生 1 136 名,女生 696 名; 理科学生 556 名,文科学生 340 名,工科学生 844 名,92 名学生未选专业; 大二学生 804 名,大三学生452 名,大四学生676 名( 大一新生尚在适应阶段,因此被排除) .年龄 17 ~ 25 岁,平均年龄( 20. 83± 1. 35) 岁。

1. 2 方法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7 -13],编制“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情况调查表”,除人口学变量外,问卷包含5 个选题,其中主观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身体健康水平采用 Likert 5 点计分,1 ~ 5 分别代表“非常健康”“健康”“一般”“不健康”和“非常不健康”[7,9 -10].体育运动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 过去1 周体育运动频率,分为从不参加、偶尔参加、经常参加和每天参加4 个等级; 过去 1 周体育运动强度,分为小强度、中等强度和大强度3 个等级; 过去1 周体育运动平均持续时间,分为0. 5 h及以下、0. 5 ~1 h、1 ~1. 5 h、1. 5 ~2 h、2 ~2. 5h、2. 5 ~ 3 h 和 3 h 及以上 7 个等级。

1. 3 统计学分析 问卷效度由 5 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大学体育教师进行评判,认为问卷能够满足本研究调查需要。调查数据采用 SPSS 11. 5 软件统计分析,然后进行频数分析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 α =0. 05.

2 结果

2. 1 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和体育运动质量 81. 1%的被试认为自己心理健康,60. 9% 的被试认为自己身体健康。55. 5% 的被试参加小强度的体育运动,72.2% 的被试偶尔或从不参加体育运动,但比较珍惜体育运动的机会,只有 16. 1%的被试平均每次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低于 0. 5 h.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参加小强度体育运动的比例均超 过 50% ( 大 二 55. 72%、大 三59. 29% 、大四 52. 08% ) ,参加大强度体育运动的比例均很低( 大二 4. 48%、大三 2. 65%、大四 2. 08%) .此外43. 75%的大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长0. 5 ~1 h,而类似时长的大二学生比例是 34. 21%,大三学生是36. 54% ; 达到 1 ~ 1. 5 h 的大二和大三学生比例分别为30. 53% 和 30. 77%,而大四学生只有 21. 09%.各年级均有超过 60%的大学生是偶尔参加体育活动( 大二66. 67%、大三63. 39%、大四60. 42%) ,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均在 20% 左右( 大二 20. 9%、大三18. 75% 、大四23. 61% ) .

男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质量明显优于女生,参加中等强度体育运动的男生比例有 52. 11%,而女生只有23. 21% ,因为 76. 19% 的女生参加小强度体育运动;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男生比例是 27. 92%,而女生只有 10. 71%; 73. 53%的女生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长在1 h 以内,而 59. 61% 的男生每次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 1 h.

2. 2 大学生主观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 由表1 可见,体育运动频率、体育运动强度和体育运动持续时间在不同主观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 值分别为 1. 068,1. 259,0. 441,P 值均 >0. 05) .提示大学生主观心理健康水平对体育运动质量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体育运动频率、体育运动强度在不同主观身体健康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 值分别为 1. 591,0. 067,P 值均 >0. 05) ,但体育运动持续时间在不同主观身体健康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2. 456,P= 0. 045) .

2. 3 主观心理和身体健康的交互效应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 主观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的交互效应对体育运动参与频率、体育运动强度和体育运动持续时间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值均 >0. 05) .见表 2.

3 讨论

我国大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增进健康的愿望提示,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与体育运动质量之间应该存在重要联系,其中可能性就是主观健康水平会影响体育运动质量,但该假设在本研究中因无充足证据无法证明。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心理健康、主观身体健康和两种主观健康水平的交互效应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仅主观身体健康水平在体育运动持续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有调查显示[1 -6],60% 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但是我国大学生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仅在 30% 左右[14 -16],意味着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因为“强身健体”的想法而实际参加一定量的体育运动,可见体育运动质量没有受到主观健康水平的'明显影响,因为缺乏体育运动实践,主观健康水平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调查结果还显示,比较健康的大学生体育运动持续时间明显高于非常不健康和非常健康的大学生。

提示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较强,为了保持或增进健康,通常会保证较长时间的体育运动。虽然不能有效判断健康和不健康知觉是否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质量,但能够看到非常高的身体健康和不健康知觉会导致大学生减少体育运动时长。

尽管本研究不能充分阐释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与体育运动质量的关系,但依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主观健康水平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不明显,暂时可以不用担心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与体育运动质量之间的连锁反应,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当务之急是增强外部动机; ( 2) 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对体育运动质量存在潜在影响,自觉非常健康或非常不健康的大学生依然存在不运动或运动质量低的可能。

4 参考文献

[1] 兰自力,赵克。 我国部分省( 市) 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37( 3) : 22 -23.

[2] 李海冰,王超英。 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36( 1) : 100 -102.

[3] 楼兰萍,虞力宏。 浙江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及相关问题研究[J]. 体育科学,2004,24( 6) : 78 -80.

[4] 郝海涛。“长三角”地区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39( 11) : 108 -110.

[5] 潘志贤,孙明兴,李犀。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的调查与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 12) : 1636 -1637.

[6] 杨培基,周学兵,于晓东。 我国部分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2( 6) : 91 -93.

[7] MCHUGH J,LAWLOR B.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is associated withhours of exercise per week in older adults independent of physical

篇13:小学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论文

《义务教育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的影响,农村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依然很少,学生身心健康的提高不明显。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认识,主要从如下两方面来分析、解决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小学生未能达到基本运动技能小学体育与健康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体育健康课程至今没有具体的检测和考核的标准和体系,该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体育与健康老师忙里偷闲,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因此,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很难使小学生获得运动技能。以晏坝中学为例,300多初中新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连基本的队列队形都不会,打球投篮不是投,而是扔或甩。不会羽毛球、乒乓球发球。初中学校需要用一学期来教学基本的队列队形、口令、步伐、篮球动作、术语、羽毛球发球姿势及动作技巧、乒乓球发球及动作、接力赛有关知识、跑跳技巧等,而这原本应该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完成的内容,现在只有从头再来。

小学生未能在小学阶段学会基本运动技能由此可见一斑。

1.2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落实课标明确提出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具有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功能,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和以往的体育课程最大的不同。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依然停留在老的体育课思维定势当中,缺少怎样做一个健康人的引导,学生对于预防疾病常识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知之甚少。可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依然仅仅停留在强身健体的水平,没有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应有的功能。

1.3专业体育课教师严重不足以本人所在晏坝镇为例,全镇共有四所农村小学,至今没有一位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课程都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

虽然兼任体育课的教师在师范职前教育中,大多都系统学习过体育课程,但和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相比,对于学生运动技能、运动知识、运动水平教育与培养都有极大的差距。正因为如此,上述学生无法获得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以及身心健康常识的缺失现象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1.4运动器材及场地匮乏很多农村小学生在进入初中后还没有碰过篮球,不会羽毛球、乒乓球发球和小学体育教育流于形式有关。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广大农村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匮乏也是造成此种现象的重要原因。还是以本镇为例,四所农村小学,仅镇中心小学有两张乒乓球台,两只篮球架,其他学校都没有任何的乒乓运动和篮球运动器材。一个小学接受外界捐赠了一只篮球,由于没有篮球架,这只篮球要么长时间被搁置,最多在体育课上被学生抱着当橄榄球玩儿。

2、对策

2.1重新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农村小学只不过是把课程名字由体育改成体育与健康而已,形式依然是自由活动。要改变广大教师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掌握《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全面的了解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意义和价值,要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有全面的把握。

第二,教师重新思考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位。新课标只是一个目标、导向,即使熟记于心,但如果没有切实转变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认识,无异于是纸上谈兵。因此,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大胆尝试改变,并走出以往那种散漫放羊式的教学模式,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真正上成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2切实搞好学生健康教育如果没有健康教育做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会成为半成品、废品。所以,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强化人们的课程意识,对“卫生宣传”“心理咨询”等原有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卫生保健教育,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使学生掌握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加强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教研与建档。

2.3抓好师资培训工作目前,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匮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由于村镇小学规模较小,配备专职的体育与健康教师不现实。一个比较可行的途径就是加大对兼职体育与健康教师的培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不挤占编制。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培训中,不但要重视体育教育技能的培训,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能力的培训。使培训结业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既具备较强的体育教育技术,而且能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授运动保健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

2.4加强运动设施建设随着我区双高普九和“双创”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为村镇小学体育运动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利时机,在积极争取上级的财力支持下,把社区体育运动健身设施建在校园内,在正常教学时段里,主要为小学师生服务,周末则敞开校门,为社区群众服务。这样不仅可以弥补广大农村小学体育运动设施不足的现状,也可以充分发挥体育健身器材的效率,达到农村小学与社区共建双赢的效果。

篇14:小学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论文

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体质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及国家建设,因此,从小学抓好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学校体育教育对于他们的体质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的体育锻炼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质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主要立足于小学体育教育环境,从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指出其在学生体质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1、小学体育教育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系

学校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学校内全体成员都要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而不懈努力,为学生体质健康制定完整、有益的教育体系,包括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建设,以及相关的体育健康课程等。从体育本身的角度来讲,体育有利于学生体质的增强,可以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举止,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青少年体质健康培养离不开校园环境的支持,校园环境是他们增强体育锻炼,加强体质健康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青少年体质健康若离开了校园环境,就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不能得到最好的体质健康指导。因此,小学体育教育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基础,是他们形成体育习惯及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帮助他们及时改善不良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尽量削弱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影响,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下达到最高水平的体质健康水平。小学体育教育既是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指引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对于青少年健康形体的形成与身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小学体育教育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2.1小学体育教育先进理念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从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角度有效开展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提出的主要要求,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小学体育教育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过分重视智育,忽视身体和心理健康,反而会适得其反,两者应当是相辅相成,不能忽视任何一个。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逐步加深,转变教育观念,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各个小学纷纷转变传统体育教育思想,接受适应我国教育体制的先进教育理念,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奠定了基础。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尽管还深深影响着目前的小学体育教育,但是在改革思想的推动下,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必将转变思路,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较高体质健康水平的人才奠定基础。健康的身心是知识和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载体,而小学体育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入恰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了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2.2多样化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是目前小学体育教育的重点,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体育教育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更多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多样化的体育教育方式,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小学体育教育应当强调对学生体育锻炼方式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多样化小学体育教育方式下要求师生之间和谐相处,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运动氛围,保障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体育运动,同时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形成有利影响。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保留了体育课中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增加了体育健康知识传授的内容,要求能够在体育教育中让青少年掌握更多的身体健康知识与科学健身方法,促进他们身体健康。此外,小学体育还应用了一些相关游戏来培养学生对某项体能的兴趣,这不仅能够吸引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还有利于青少年养成体育健身习惯,为他们长久的体质健康奠定思想基础。

2.3积极开展课余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若想真正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单纯依靠每周两节的体育课是行不通的,体育课程更多的是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相关技能技巧,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但是不一定能让学生长久地坚持下来。然而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恰恰要求他们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因此,注重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并将其列为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针对近年来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教育部已经着手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增加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争取保障青少年每天都能坚持1小时的体育活动。具体来讲,小学体育教育开展课余活动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增加一些游戏性体育运动,缓解青少年的学习压力,也让他们认识到体育运动在调节他们自身心情状态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定期举办校园运动会,将不同年级的学生按照不同标准设置比赛项目,比赛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领悟体育运动精神为主,从而让青少年在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体育锻炼次数与时间,进而促进他们体质健康发展。

2.4创新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标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是衡量体质健康状况的量化手段,评价指标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育的未来发展情况,也必将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形成影响。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50m跑和立定跳远,大多数小学体育教育都只是从速度与距离上来衡量和考核学生体质达标情况,而缺少对其灵敏协调等身体能力的考核指标,但是青少年正处于灵敏协调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若缺少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必然会在教育中忽视对青少年这方面素质的培养,这十分不利于学生以后运动技能发展,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育也在逐步创新教学评价标准,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指标的倾向性和操作性,以此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2.5合理规划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调查显示,青少年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学校体育教育相对落后,不符合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要求,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结合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教育内容,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直接观察询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尽量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及体质健康发展要求。此外,小学体育教育还应重视对抗性运动项目,不能因为这些项目较强的对抗性特征而不开展这部分教学内容,比如户外拓展运动项目等。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避免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单一性,注意体育教育教学与学校校园文化的结合,科学合理地规划小学体育教育内容,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选择性,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师则为学生提供运动中的运动技能指导,并记录好不同学生在体育课中经常会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多次的总结与分析中制定适合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发现青少年身体健康存在的问题,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2.6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首先,坚持以学生兴趣的形成为目标点,以课程的结构为逻辑起点,以课程评价为基本出发点开展小学体育教育。课程是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的最基本条件,所以优化小学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次,以教学模式为实践创新点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的条件下,传统枯燥的教育方式亟待改变,各个学校也纷纷开展了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情感式、范例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不同的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中,这为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想与出路。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安排课程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内容与课时,从而为教师教学提供依据,让青少年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乐趣,并能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在这种乐趣的激励下逐渐形成规律性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最后,小学体育教育通过建立科学的分析框架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青少年健康体质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其实践体验才能达到体质健康的目标。但是,这一过程是相对较为复杂的,小学体育教育通过建立科学的分析框架来对这个过程进行监控与监督,并及时改进整个过程中的不足。在这种科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开展小学体育教育,使得小学体育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更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

3、结语

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与小学体育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教育方式及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过程中,学校体育必须占主导地位,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从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角度,学校体育应树立生命教育,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教育,让小学体育教育成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小学体育教育与课外体育锻炼,从而有效提升其体质健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健康行为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