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论文,本文共14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 要: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注意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一、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有个笑话这样讲,几个人到酒店用餐,拿来一瓶可乐,主人给每个人杯里都倒满了。轮到自己,没了。他拿起空瓶问服务员:“这个还有吗?”服务员拿起瓶子认真看了一下,又摇了摇说:“这个确实没了。”这里,服务员显然没有领会说话人的意图,出现了歧义。审题能力就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应用题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叙述的情节内容和其中的数量关系,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表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培养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并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它几乎贯穿我们数学教学的始终。我常常与学生尝试这样几种方法:(1)一边读题一边联想法。如,“王师傅5小时做了350个零件”,学生可联想到“王师傅每小时做50个零件”.(2)摘录条件法。即要求学生读题时将重点条件一一摘录出来,然后引导列式。如,“上衣每件用料1.4米,一匹布可以做120件上衣,裤子每条用料1.2米。用这批布可以做多少条裤子?”可将“1.4米”“120件”“1.2米”等条件摘录出来,便于分析。(3)利用“陷阱题”“刺激”学生。如,常见的“增加了”与“增加到”,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审好题目的重要性。只要平时注意,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
二、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正反比例应用题是个难点,我以讲故事的方法引出反比例问题:有一个人拿一块布让裁缝做顶帽子。他问裁缝:“这块布做一顶帽子够吗?”裁缝说够。他担心裁缝有余头,又问:“做两顶够吗?”裁缝说完全够。他索性问:“做五顶呢?”裁缝说:“也够。”他说:“那就做五顶吧。”最后,帽子是做出来了,但就是太小了,没法戴。从中使学生明白一个量(这块布)一定,另外两个量(每顶帽子用布量与帽子顶数)变化方向相反,即帽子数量越多,每顶帽子用布量越少。得来全不费工夫。
三、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和反思的'能力。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返是非常必要的。正所谓“千金难买回头看”“解后不思等于不收”“反思是收获的黄金季节”.回顾反思是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
要让学生明白,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四、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而且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 发展。
开放题的特点是可以有多种解决的策略,如著名的“和尚分馍”“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猜测、假设策略和方程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除了以上提到的外,还有很多。如,画线段绘图策略、联想相关问题策略等等。
总之,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认为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较好地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篇2: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文/王成礼
摘 要: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注意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篇3: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有个笑话这样讲,几个人到酒店用餐,拿来一瓶可乐,主人给每个人杯里都倒满了。轮到自己,没了。他拿起空瓶问服务员:“这个还有吗?”服务员拿起瓶子认真看了一下,又摇了摇说:“这个确实没了。”这里,服务员显然没有领会说话人的意图,出现了歧义。审题能力就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应用题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叙述的情节内容和其中的数量关系,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表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培养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并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它几乎贯穿我们数学教学的始终。我常常与学生尝试这样几种方法:(1)一边读题一边联想法。如,“王师傅5小时做了350个零件”,学生可联想到“王师傅每小时做50个零件”.(2)摘录条件法。即要求学生读题时将重点条件一一摘录出来,然后引导列式。如,“上衣每件用料1.4米,一匹布可以做120件上衣,裤子每条用料1.2米。用这批布可以做多少条裤子?”可将“1.4米”“120件”“1.2米”等条件摘录出来,便于分析。(3)利用“陷阱题”“刺激”学生。如,常见的“增加了”与“增加到”,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审好题目的重要性。只要平时注意,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
二、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正反比例应用题是个难点,我以讲故事的方法引出反比例问题:有一个人拿一块布让裁缝做顶帽子。他问裁缝:“这块布做一顶帽子够吗?”裁缝说够。他担心裁缝有余头,又问:“做两顶够吗?”裁缝说完全够。他索性问:“做五顶呢?”裁缝说:“也够。”他说:“那就做五顶吧。”最后,帽子是做出来了,但就是太小了,没法戴。从中使学生明白一个量(这块布)一定,另外两个量(每顶帽子用布量与帽子顶数)变化方向相反,即帽子数量越多,每顶帽子用布量越少。得来全不费工夫。
三、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和反思的能力。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返是非常必要的。正所谓“千金难买回头看”“解后不思等于不收”“反思是收获的黄金季节”.回顾反思是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
要让学生明白,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过程的回顾与反思,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四、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而且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 发展。
开放题的特点是可以有多种解决的策略,如著名的“和尚分馍”“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猜测、假设策略和方程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除了以上提到的外,还有很多。如,画线段绘图策略、联想相关问题策略等等。
总之,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认为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较好地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 甘肃省临洮县新添镇刘家沟门小学)
篇4: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论文
“问题解决”是20世纪80年代由全美数学协会首次提出。这一问题的提出,在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方面形成新的热点,学者门纷纷开展研究。影响了各国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趋势。“问题解决”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具有主动探索精神,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养成合作习惯,经历多样性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育部2011年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将“解决问题”转变为“问题解决”。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核心,强化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标准》规定的总体目标:“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培养方面,比我国2001年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有较大的改进。
一、转变问题解决方式,激发小学生问题意识
(一)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发现问题
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设立实践活动的情境,创造参与实践活动情境的条件,并让学生能够融入到实践活动的情境之中。指导学生的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的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的无处不在,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形成数学问题解决的意识。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数学的实际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的素材选择时,选取一些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又有实践价值的学习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如房屋装修设计图纸,通过设计图计算出铺设地砖的面积,通过面积计算进一步计算需要的地砖数量;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拿两个相仿的圆形和方形容器,让学生观察、判断二者中哪一个容器装水更多,并分析其原理等。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转化抽象数学问题,将书本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的数学实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抽象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在教师的引导、同学的合作、家长的帮助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是在“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分析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案,为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帮助学生提取,概括信息
学生并不是天生就会从问题解决的情境中提取、概括有用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如何提取信息,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问题解决手段。教师可从未知信息去发现已知信息,引导学生逐步从未知寻找已知,向问题解决的有用信息逐步靠近,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生活原型,进行对比分析概括所需要的信息材料。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并将思考过程逻辑清楚的表述出来,将思考的结果清晰地展示。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素材选择尽量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学生有兴趣、容易接受的原始材料。来源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性材料可以鼓励学生去细致观察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已有认知,学生概括信息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三)强化计算能力训练
问题解决的教学,要从各个方面、各种细节提高学生的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训练学生掌握数学基本计算能力。如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的运用、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运算法则的掌握,就需要训练学生的加法口诀、乘法口诀、基本运算步骤等基础能力。第二,熟练掌握简便运算的技巧及运用。如小学阶段的基本运算律技巧运用的训练。第三,速算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教师要教授学生相关速算方法,而且要求寻找和发现新的运算规律,创设新的速算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第四,运算要准确、灵活。教师在这个课堂教学环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并加以鼓励。强化问题解决基础计算能力培养时,同时也需要变式练习的训练。问题解决通常是在变式练习的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要求。一定的变式练习可以为问题解决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准备。专门问题实践训练对学生“问题解决”培养至关重要。如学习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后,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量一量自己家的房间的长和宽,计算各房间的面积,量一量、算一算自己家中的各种家具的面积。这样由于每位同学家庭的房屋及家具不同,与现实生活有十分贴近,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拓展知识结构。
(四)提高反思,检验与评价水平
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提高,要求教师不断的反思,缩小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差距。学生也需要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多角度地评价与反思,通过学生全面反思与自我评价的过程检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如鼓励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是怎么做的?”、“你这样做吗?”、“你还有其方法吗?”等督促学生及时检查和反省自己的学习情况。建立“数学学习档案”是对学生基本情况记录、学习动态的掌握的方法之一。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方法,运用数学逻辑思维的规律去解决现实生活的数学问题。鼓励现实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数学算法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运用多种策略,为寻求最适合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打下的基础。
二、完善教学模式,让教学走向成功
(一)学习课标理念,把握问题解决目标与要求
《标准》“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的问题,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规定,明确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要正确理解《标准》的总目标,还应理解和把握义务教育各个学段“问题解决”的具体阶段性目标与要求。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两个学段之间逐渐递进的“问题解决”培养层次的知识设计,教学要求也是逐步提升的。在整个教科书的知识体系中,“问题解决”的理念通过不同例题的逻辑编排,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因此,需要教师认真把握问题解决的目标和要求。
(二)灵活运用数学教科书,拓宽能力培养途径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限制,没有较强的提出问题能力,教师需要对教科书的内容科学处理。低年级阶段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知识储备。教师要尽可能灵活的使用好教科书,通过学生合作与探究拓宽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多样的组织教学活动,加强引导学生从不断的自主探索、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宽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途径。
(三)区别对待不同层次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采用不同思路的解题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在问题解决策略的选取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强制实施某一种策略或者纠结学生是否选择本次课教授的问题解决策略,让学生有自由选择余地、自主发挥空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选择更适合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问题解决的学习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优化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之一,提供解决问题策略能够的多样化,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策略,实现不同层次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目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加强教学交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安排有着明显的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内容。教科书中没有采取集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而是注重将平时内容的渗透各个知识点和各年级之间的教学衔接之中。如高年级数学,五(上)“转化”思想是教学内容之一,如把小数乘法转化整数乘法的计算;转化策略是六(下)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主要教学内容,如将小数除法如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如何利用分割法计算多边形面积等。因此,教师在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各年级阶段的教学交流,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构建高效课堂,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一)和谐师生和生生关系构建,良好学习氛围形成
在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中,个体更愿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个体潜能更能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必要为学生创造各种交流活动,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创设合理“问题解决”情景,营造有利于学生交流发言的条件。鼓励学生亲自动口、动手,创造学生发表意见和接受其他同学意见的机会。通过交流,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良好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协作氛围,对数学信息和数据的提取、分析,问题的提出、验证方法的选取,学习情况的反馈,组别间的交流讨论和“问题解决”结果的最终统一都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多维度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留有空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中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活动的培养过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学生是不能替代的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主的内部活动。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多向性、开放性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数学问题,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发表不同的见解。多维度、多层次地训练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提高学生“问题解决”与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可先引入问题,再组织讨论,既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归纳、总结的空间,启发学生学习过程中转变思考方式。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作出正确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教师在相应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不能将评价的标准仅仅局限于与教师事先给出标准答案是否相符上,还要充分考虑那些同教师的事先预设的答案不同学生的观点。《标准》中指出:“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可能与教师的预设有所不同,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评价”。要求对答案确有错误但观点独到,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同学要给予合理的、正确的评价,并予以鼓励。学生能够在肯定评价中获得自信,从而在认识上得到启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自我矛盾方案之中发现认知的不足,慢慢地领悟、内化、理解新的知识,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总之,《标准》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这一教学的目标要求,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自主探索”问题意识为策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过程。只要教师积极地以问题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就能够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学会思维、积累经验、探索创新。
篇5: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运算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运算能力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运算能力是数学学科中的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它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内容,同时还关系着生活和今后学习等许多方面,因此,小学阶段运算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究与总结。
[关键词]运算能力;时间观念;思路;技巧
许多小学生运算能力是其学习数学的薄弱环节,首先,他们不能有效规划、控制时间,导致出现试题还没做完就要交卷的现象;其次,他们做题思路形成缓慢且容易出现漏洞或者错误,影响运算的进程;再次,他们运算的技巧和良好的做题习惯匮乏,不能通过捷径将运算简化。针对上述现状,教师们应该积极创新教法来缓解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时间观念,合理控制时间
时间观念对于做各学科的题目来说都很重要,对于数学运算来说也尤为关键。良好的运算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计算得准确,而且速度要尽可能快,在考试时应留出自己检查的时间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每带领学生们学完一课之后我就会组织他们进行限时训练,如学习“小数乘法”这一章的过程中,每节课我都会留出5分钟时间给学生们出一些小数乘法题,一来可以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二来可以促进学生尽快熟悉小数的乘法运算。比如前几天大家的平均做题速度是5分钟做50道题,那么几天之后就要把时间限制缩短到4分55秒,再过几天可以再次缩短到4分50秒。在限时训练中我会要求学生们每人带一块手表,然后告诉他们做题的规定时限,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看手表自己掌握做题的速度。我还会在限时训练中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些压力,如在训练开始时,我会大声喊出“开始”,让学生对这样的训练引起重视;在到达规定时间时,我会马上喊出“停!”然后学生们要立即放下笔,严格遵守时间的约定,这样可以给学生形成适当的压力,而且可以激励他们更快地运算。我还会让家长配合训练学生的时间控制能力,如学生做家庭作业时,家长在一旁计时,然后将时间记录下来,这样我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还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做题速度,通过平均速度有目的地制定新的训练方案。控制时间的能力不仅是运算能力的基础内容,更是今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时间观念的前提和基础。
二、快速而高效地形成做题思路
许多学生运算能力弱与做题思路形成缓慢、正确率低有很大关系,如果在运算之前就找到正确的方向并很快形成思路,那么运算时就会变得胸有成竹,且效率也有保证。因此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快速而高效地形成做题思路。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时,我想要通过例题来帮助学生进行快速形成思路的训练,于是出了一道例题:一个长1.6米、宽50厘米、高120厘米的玻璃柜子需要在各个边安置角铁,问一共需要多少米角铁。展示出题目后我引导学生们:“看到这道题,通过读取条件和问题,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有同学提出以加法的方式将柜子的边长加起来。我向他们点头示意:“是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计算的方法,如用加减还是乘除。现在确定了计算方法,那么边长如何计算呢?”很快有学生提出要利用边长的公式,我向他竖起大拇指并说:“这就是我们最基本的做题思路,通过条件和问题,确定算法,辅以公式。”然后我将“条件+问题→算法+公式”的板书列在了黑板上。这样的方式,不仅强调了题目中问题和条件在做题时的基础地位,还为学生的做题思路指明了方向并指点了思路的形成方法,一举多得。
三、时常总结运算的技巧和习惯
我时常带领学生们一起总结运算的技巧和好习惯,比如“简易方程”的题目考查的.是学生正确设未知数求解、列简易方程。因此根据这一章的习题我带领学生们总结出了如下技巧:先明确题目中哪些是变量而哪些是固定不变的量;设未知数x的时候要尽量选取较小且容易表示的变量;在检查方程正确与否时要重视确保等式两边平衡。再比如像“47+52+39+61+18+93=?”这样的题目,学生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将其转化为(47+93)+(52+18)+(39+61)=140+70+100=310,这样凑成整十整百的数计算起来就更加方便快捷了。比如对于与11有关的乘法像“11×18=?”这样的形式,可以利用“两边一拉,中间相加”的诀窍,将18两边一拉,第一位数是1,最后一位数是8,中间相加即1+8=9,那么中间位数就是9,则答案等于198。这样的技巧和习惯的总结总能让学生感到豁然开朗。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三个部分:构建他们的时间观念以促进他们合理控制时间;通过教学辅助他们快速而高效地形成做题思路;教师时常带领学生们总结优秀的运算技巧和做题习惯。以上只是我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的初步总结,相信在教师们大胆探索和创新教法、总结反思的不懈努力之下,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的运算能力培养策略,将数学课堂建设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张新颜.英国小学计算教学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04).
[2]王素萍.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2)
篇6: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篇一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让学生从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文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探讨:
一、创设氛围,唤起参与“实践”的愿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中,自觉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上课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下列问题情境:
王师傅给徒弟小李一块长是20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让他做一个直角边分别是5厘米和6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如果你是小李,你准备怎样做?由于这个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一出,学生就跃跃欲试,纷纷拿出纸片,动手量量、画画、剪剪,小组议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出:截取长6厘米的长方形铁片;沿剪下的长方形的一对角线剪开。这样,既感知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又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愿望,还在实践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从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学习,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从实践中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注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二、指导动手操作,创造学生实践机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想多动中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内容时,教师可提前一天就在班上布置学生准备好明天上课用的学具,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课前五分钟复习和创设问题情境,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在学习新课环节,教师要观察和指导学生利用手中学具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猜想的探究过程。在学生动手探究过程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充满兴趣,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胆交流,最终探究出圆锥体积等于三分之一与其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这一正确结论。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实践,不但能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因此,课后就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1.设计动手操作的课外作业。如在讲圆锥体积之前,留作业:(1)用书后提供的材料,分别制一个圆柱和圆锥。(2)观察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点。(3)在圆锥里装满沙子或大米、小米,倒入圆柱里,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4)如何求圆锥的体积?这样的作业,不但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2.组织实地测量活动。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组织学生到操场、田地里去实际丈量,师生一起估算、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圆锥体积计算后,让学生测量砂堆,计算体积、重量;教学“正比例应用题”后,组织学生测量校内的旗杆、教学楼、大树的高等。
3.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如,讲百分数应用题,讲到银行存款、利息等知识,留实践作业:(1)银行的功能是什么?(2)在本地区有几家银行?(3)本金、年利率、利息、利息税等词是什么意思?(4)从银行拿一张取款单和存款单。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懂得了存款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间,同时受到了金融知识的教育。
四、利用考试导向,落实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教师要充分利用考试积极的、正面的导向作用,在考题的形式和内容上寻找突破口。考题中要适量增加一些应用性、操作性、创造性的题目。另外,根据所学的内容,可把一些动手操作、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调查等,作为开卷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并纳入期末成绩。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后,可个人或分小组用直尺度量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分。学习“圆锥体体积”后,可让学生测量沙滩的高、周长,计算它的体积、重量等作为考查内容。这样能考出兴趣、考出信心,营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氛围。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之重要的一项任务。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身在实践中富有创造意识的积极探求,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的素材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能提供充分展开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下一页更多“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篇7: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联想能力培养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贵而疑”。“疑”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它是大脑思考、分析的产物。“疑”就是问题,“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使学生由学“记”向学“问”转化,最根本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从中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但实际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支配下,学生的学习都是事先由教者拟定和计划好的,上课时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问题走,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这种教学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不会主动质疑。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要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动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教师要给学生设置诱因,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动机。例如教学《简便算法》,先出示一组题请学生“考”老师,从中任选一题,教师都能直接说出结果,让其他学生笔算验证,都算对了。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抢着力求难住老师,当老师都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后,学生的好奇心就化成了求知欲,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而激发了学生质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指导方法,明确质疑方向。
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要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研究知识的结构,在关键处示范提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为以后学习的正确迁移、独立质疑作好铺垫。例如《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教学,教师可这样设计提问,①这个例题的特征;②计算步骤;③部分积的定位方法;④计算结果如何得到。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例题及《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质疑活动提供问题格式,明确质疑的方向。
三、学习迁移,尝试质疑。
当学生明确了质疑方向,知识内在结构的学习又为学生的迁移奠定了基础,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质疑的尝试。由于学生质疑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首先要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质疑,对于一般学生的尝试质疑应表示肯定,给予引导。例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教学,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对照《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质疑方法,进行类比迁移,并由此引发讨论,然后经教师的“过滤”,学生自能顺利地自己质疑,自己解疑了。渐渐地学生可脱离教师的指导,独立质疑,质疑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把握契机,组织辩疑。
组织学生辩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生上进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当学生各自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后,教师可常用“他的解法或说法正确吗?”“你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话语激发学生去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理解概念,揭示规律,提高质疑能力;从而克服小学生循规蹈矩、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思维习惯,形成辩论激烈,各抒已见、乐于求异求佳的好学风。例如解答应用题:“枫叶服装厂接到生产1200件衬衫的任务,前3天完成了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生产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学生都能这样解答:1200÷(1200×40%÷3)。但有位学生提出可以用“3÷2/5”解,可一时又讲不清道理。我也不忙于裁决,而是叫他想一想为什么?并让其他学生去讨论、辩论。有的说:“算式不对,得数巧合。”有的说:“没有道理。”同学们议论纷纷地加以否定。但有位同学听了大家的意见,很不服气地说:“我说是对的。因为,已做的天数:一共的天数=2/5。所以,一共要用的天数是3÷2/5=7.5(天)。”还有个同学说:“因为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成正比例,可直接列式为:3÷40%=7.5(天)。”还有个同学说:“因为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成正比例,可直接列式为:3÷40%=7.5(天)。”同学们深有所悟地说:“想法真行!”可见辩疑能赶走盲目从众、温顺听话的小绵羊,请来敢于批判、敢于创造的新型人才。
五、积极评价,激励辩论。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同理,一个学生如果提出一个问题而受到了教师的赞扬和鼓励,那么他便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提出各种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与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用一些:“说得真好”、“你真行”、“太棒了”、“你真聪明”等赞扬、鼓励性的话语来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质疑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去创新的精神。
六、以致用,形成能力。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除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到浩渺无际的知识太空中遨游,来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智力。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培养学生:一是“有不懂的地方主动请教”;二是“自己理解的可考考同学”;三是“考考自己能否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让学生的潜在能力能到发展,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有机会得到发展,长此以往,既能真正使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并学会应用各种方法解决疑难,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到能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并且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特别是要自觉地把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积极地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能够质疑的时空条件与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既乐于质疑,又能够质疑,并善于质疑,其质疑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到一个理想的境地。因而,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与发展。
篇8: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联想能力培养论文
新的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简单的认识:
一、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于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也没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减法时,我首先出示了商店里的一角里的物品以及价钱,问学生,看到这些,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在思考后提出了如下问题:一个羽毛球和一枝钢笔一共多少元?一本书比一个练习本多多少元?一个乒乓球比一个篮球便宜多少元?三个羽毛球和三个乒乓球一共多少元?等等。这些问题有学过的加法的问题,我就及时解决,复习了旧知识,而也有新知识,可尽管这节课无法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提出来的,他们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此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知识。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心理上的疑问,形成悬念问题。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魅力。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先出示利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组合成的一个个漂亮的图案,在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他们动起来,组成了一幅画,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学生欣赏这幅画的同时,让学生说说图中有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深入了解的欲望:“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我们也来做一幅吧”。进而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
2、让学生善于提问。
首先要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数学问题。
其次,鼓励学生在比较中提问,比较是在思想上将对象和对象的各部分,个别方面和个别特征仔细辨别,确定它们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习惯于比较这两种事物的异同点,从而提出问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再次,交给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从结论出发,追溯到必须知道的条件,或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如,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为提问而提问,要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尽可能清楚明白地表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问题,使提问切实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3、让学生乐于提问。
适时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提问。教学中,学生即使提出一些很简单或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教师都必须根据情况作出积极的评价,并抓住时机进行引导,教学生如何分析题意,怎样问才有意义。对问得不好的同学,千万不要责备,讥笑,也决不允许班上其他同学取笑,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注意保护这些学生“问”的积极性,他们为了追求一次一次的成功,积极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机会,有疑问,便会毫无拘束地抢着提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扎实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国内外历来的数学课程都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目标。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的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表达了问题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之所以成为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经典,也正说明解决问题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一直努力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做了一些自己的尝试:
1、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
掌握数量关系是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依据,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数量关系的强化训练,就会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合理地解题,如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结构特点是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但在解答过程中,有一个已知条件要用两次,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中的难点,如果数量关系掌握不好,常常导致计算的错误,如: “红花有10朵,白花比红花多6朵,一共有多少朵花?”在解答这道问题的过程中,“10”用了两次,可是有的学生竟错误地把算式列成 10+6=16(朵),结果是一共有16朵花。怎样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可以把题拆开,把拆题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有机结合,先给时间进行分组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机会进行训练。
2、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讨论汇报,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上要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它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采用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在做应用题“饲养小组养 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在线段图中,白兔的只数怎么表示?这一问题是解决本题的难点,留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条线段怎样画,才能使白兔比黑兔多6只?”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开阔了思路,得出了结论。这种抽象的问题通过讨论,转化成直观的线段图,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升华,发挥了学生间优势互补作用,提高了参与的效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的兴趣。
3、在观察比较,辨别异同中解决问题。
在低年级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出能突破难点的具有对比性的练习,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形成新旧知识矛盾冲突,激起他们寻根问底的认知心理趋向,如教学两步应用题,设计了复习题:饲养小组养了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养了多少只?例题:“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把第二个条件改为:“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多少只兔?”理解新知后,教师有计划地在黑板上出示这三道题,引导学生观察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在比较这三题解答方法的异同点。通过分组讨论,自主地解决问题,突破了难点,掌握了知识重点。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教师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发现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寻找解题方法,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学生才能自觉地走上创造性学习之路。数学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数学素养就会全面得到提高。
看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联想能力培养论文”的还看了:
篇9: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篇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因此,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和能力。
兴趣:激活实践能力的发展
1 创设情境,激发实践兴趣。
在教学中设计一定的情境,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兴趣。如教学“怎样滚得远”一课时,播放伐木工人运用斜坡运送木料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木料滚出的远近。并猜测木料滚出的距离与斜坡坡度大小的关系。在学生猜测出各种不同答案的情况下,教师激励学生可以自己试着用实验的方法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结论,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2 引导参与,提高实践兴趣。
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人人参与实践、个个动手操作。能调动和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我将36根小棒分给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分得这批小棒的三分之一,第二小组分得这批小棒的六分之二,第三小组分得这批小棒的九分之三。同学们想想看,这样的分法合理吗?谁分多了?谁分少了?”学生马上进行探究,人人参与到实践的活动中去,最后总结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实践的兴趣。
3 合作交流,升华实践兴趣。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学会个人学习,还要学会合作学习,因为有些实践活动是需要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如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除了设计一些学生能独立完成的问题外,还应设计一些需要互相合作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去完成,从而使他们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合作、实践的兴趣。
平台:演绎实践能力的发展
1 提供“议一议”的平台。
“议”是实践活动中一种很好的参与方式。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便于交流的情境,尽量让想说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鼓励学生倾听与接受他人的观点,重新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议”也是一种实践能力。
2 提供“触一触”的平台。
让学生在动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如教学“体积的认识”一课时,概念中的“空间”、“物体占空间”、“物体占空间的大小”等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课桌的空抽屉,理解“空间”的含义。然后在抽屉里放一些书本。再摸一摸,使学生理解“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3 提供“做一做”的平台。
实践活动的创设。既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外;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如教学“千克、克、吨”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重量单位,并让学生走进超市观察各种产品包装上印刷的商品重量。学生在果冻、瓜子、巧克力等小食品包装袋上找到了“克”,在洗衣粉、食用油等商品包装上找到了“千克”,并在收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记录和归类。学生在整理信息时就会想到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做单位,较重的物品一般用“千克”做单位。在这个过程,学生初步感知了质量单位,并真切体会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策略:助推实践能力的发展
1 实践的内容要有弹性。
实践活动的内容一定要富有弹性和可塑性,形式上可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可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实践能力的形成。如: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使得体积较大?这题仅凭想像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只有通过实践、操作、再实践才能找到答案,并且实践的弹性较大。通过这样一道实践题,使学生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空间观念,体验了从实际生活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及综合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践的过程要有层次性。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途径,实施适应性的实践要求。如教学“统计”一课后,给学生布置两项实践性作业:一是将自己六岁至今的体重或身高情况制成统计图,并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情况;二是选择一个年龄段,统计班内同学的身高或体重情况,并且进行分析。又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课时,先要求学生用三角板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角和边,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用学具(钉子板)围长方形、正方形。最后,运用学具做游戏,让学生按要求拼一拼,看谁拼得又对又快。学生通过分层操作,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3 实践活动的问题要有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有开放意识。因此,实践活动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与切实可行的内容。同时,教学设计要更具有开放性,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前。布置这样一个开放性的任务:“明天学习‘百分数’,你们先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并想想是表示什么意思。”课堂上,学生纷纷汇报了自己调查的结果,并通过投影展示出来。通过课前的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的实践活动,在形式、内容上都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问题不仅可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拥有自己学习和思维的空间。
篇10: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篇三
提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学生在试图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可以得到培养。孩子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把握好时机和方式,利用学生这种特有的内需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联系实际、应用拓展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发现问题 实践尝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近年来,创造和创新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求知欲,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爱因斯坦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越来越受到国人关注的今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孩子开始学会说话时,总是围着大人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无穷无尽的问题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逐渐淡薄呢?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性地解决问题,原因何在呢?
一、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淡薄的原因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靠“灌输——接受”的模式来完成。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严谨的教学结构、高密度的练习设计、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环节,教师追求的这种高密度、快节奏,势必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渐渐地,一些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习惯。
现在有的教师改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课堂上虽然也有一些火热的场面,看似学生不断思考,其实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老师在牵着学生走。火热的场面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听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原因所在。在整齐划一的答案面前,学习没有了悬念,学生没有了疑问。教师的过度“指导”,实际上变成了对学生的主宰,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不到培养,也就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了。
另外,有的教师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率”,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不以为然或敷衍了事。比如,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课题为《估算》。练习中首先让学生估算14+25、36—18两题,然后让学生比较估算值与精确值,意图是让学生归纳出估算值接近精确值的特点。学生A回答:因为14接近的整十数是10,25接近的整十数是30,所以14加25大约等于40,而14+25=39,估算的结果40非常接近计算的结果39。学生B接着马上提问并反驳:不对!如果是14+24呢?14接近的整十数是10,24接近的整十数是20,14加24大约等于30,而14+24=38,那么估算的结果30和计算的结果38相差的很多。当我听到学生发现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时,精神为之一振,而老师生怕讲不清楚或影响上课进度,只是敷衍了事:“同学们,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下面我们继续练习……”唉,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这样被扼杀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二、组织“以问题为灵魂”的教学活动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正如爱因斯坦说过那样: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首先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努力创设这样一种情境: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与解决者。
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步骤,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参与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选取观察的素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正存在,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1、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正表现自己,创造性的发挥潜能。如果教师冷漠生硬,过多指责,课堂气氛必然会趋向紧张、严肃,学生产生的是压抑感,小学生的自尊心理必然使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的思维也就无从产生。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给予赞许的目光、鼓励性的语言。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点点智慧火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失时机地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和乐趣,而当他们的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时,就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
2、引导学生从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里所说的自学,是指学生看书自学。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从以下几方面提问题:从与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提问题;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定律、特征和公式上提问题;从算理、解法或关键字词上提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请学生看书自学,在看书过程中要求学生会提出问题给大家讨论、商量、解决。学生提出:1、划去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应该先划去哪一处呢?2、划去小数点后变成了什么除法?3、能否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全部去掉?4、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已经完全看懂了;有的搞懂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弄清楚;还有的则疑感不解……,但这样的教学,已经调动了大多数同学强烈的求知愿望,那些带有疑问的学生会做到有的放矢,在后面的教学中,对自己没有看懂的那部分知识会学得更仔细,想得更深入。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的后续教学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随着问题一个个妥善解决,学生已不知不觉,顺利地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
3、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教师在课堂中可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当尝试中发现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或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见解时。适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当学生学会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有的学生就提出怎样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教师适时出示两个例子让学生尝试,学生练习情况如下:
A. 2|6 8 10 B. 2|6 10 18
3 4 5 3 5 9
6、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 6、10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
2×3×4×5=120 2×3×5×9=270
然后让学生分别写出每一个数的倍数进行验证,学生很快发现,A题求出的120是6、8和10的最小公倍数;而B题求出的270并不是6、10和18的最小公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应该是90。学生在尝试中产生了困惑,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用同样的方法A题的结果是正确的,而B题的结果不正确呢?(2)为什么270不是6、10和18的最小公倍数呢?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很快验证出一个数是否是另外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肯定有所不同,那么区别在那里呢?……通过在尝试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随着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新知,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4、组织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必要手段。概念知识中,有许多抽象的内容较难理解,如果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形状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让学生用不同个数(5个、9个、12个、17个等)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学生在动手拼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用5个、17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而用9个、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却有多种拼法呢?(2)这与小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3)是否给的正方形个数越多,能拼出长方形个数的方法就越多呢?然后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这些“个数”的特点,学生在交流与探讨中发现其中隐含的知识点:当小正方形“个数”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当小正方形“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时,能拼成多个长方形。从而引出了质数与合数的定义。这样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把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促进了概念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并尝试采用观察、动手、探究等教学策略解决发现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
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的实际问题。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1、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活动时空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活动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探索、发现,新知识才能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当学生已积极投入问题解决活动中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只有给学生提供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途径,才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问题的由来,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数学知识的应用以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及良好的数学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所说: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如三角形按边的特征可以分几类?可以借助学生手中的尺。跟据测量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生思考,从图形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条边的长短)、比较(不同三角形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3、发掘有价值的专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会看问题,会想问题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实践活动、作业,也可以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首先布置课前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量一量自己教室的长、宽、高以及门窗的长、宽、高,并作好记录。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分别算出地面、天花板、四周墙面以及门窗面积,然后告诉学生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以及价格、一桶油漆能粉刷的面积以及价格,让学生当一回“装修工”,算出在教室里贴地砖大约需要买多少块?粉刷的面积是多少?买油漆需要花多少钱?通过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开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数学开放题与那些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法的“传统问题”相比,由于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条件充分、结论唯一,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的去从事解题活动,而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进行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用活现行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如相遇应用题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村相距3000米,小张和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相向而行,小张每分行80米,小王每分行70米,几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在这一题的练习中,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走一走,在实践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题目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两人没有相遇,两人还相隔300米没走;另一种可能是,两人首先相遇,又各自往前走,然后相距300米。学生经过尝试、讨论、交流得出了两种可能性,及多种解法……
可能性一:
(1)(3000-300)÷(80+70)=18(分)
(2)解:设x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80x+70x=3000-300
x=18
(3)解:设x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80+70)x=3000-300
x=18
可能性二:
(1)(3000+300)÷(80+70)=22(分)
(2)解:设x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80x+70x=3000+300
x=22
(3)解:设x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80+70)x=3000+300
x=22
在教学中,通过多角度思考,获得多种解题途径,甚至产生不同的解题结果,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成功的教育,不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而在于给不同的受教育者以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孩子得到自身应有的发展;不在于一枝独秀,而在于各擅其长;在丰富的体验中各不相同,在大量的机会中各得其所。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教师的点拨是保证。教师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以小组合作形式,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另外教师还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有意识地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和称赞,让其在评价中产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把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培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
看过“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的还看了:
1.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培养论文
2.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3.浅谈在计算教学中培养
篇11:对听障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听障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张 兰
【摘 要】听障儿童,是指受听力限制而出现语言障碍的特殊人群,他们只能以目代耳,依靠眼睛完成对事物的感知。由于接触方法受限,他们会习惯性地依赖老师,喜欢对周围人进行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思维的顺利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方面会存在一定难度,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创新精神,应灵活运用游戏体验等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与理解力;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渐学会处理实际问题,较为全面地提高学习能力;以多角度、多方面的思维模式来应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疑问;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教材内容,形成语言习惯,以提高语言的严密性。
【关键词】听障儿童;数学;应对措施
听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是几乎封闭的环境,只能利用有限的信息渠道来获取有限的资源,因而在对手语的理解上,会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采用手语的方式也不能让他们充分理解其中的内涵,对课堂练习的计划安排也不能加以正确领悟。长此以往,肯定会出现掌握知识不牢固、课堂学习效果不佳等状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低年级听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尝试性地运用一些更合理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游戏体验法,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从课程的专业特点来看,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想性,因此,学生上课跑神的现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时有发生,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游戏教学法,它主要以游戏的形式,将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巧妙地引入到富有魅力的活动中去,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方向,实现完成数学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双重目标,从而提高对知识的记忆效率和理解程度,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在针对低年级学生时,要全面结合这一年龄段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显着特点,将游戏与教学糅合在一起,对学习一些抽象的符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六中,有一个区别单数和双数的问题,教材中没有单独安排这一教学内容,对此,教师就可采用游戏体验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大体分为四个步骤:①巩固新知,教师和学生站在一排,从一至十开始报数,规定单数跨出一步,双数后退一步;②把数字卡片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上,让学生把每一张卡片逐一放入对应的`单、双数的盒子里,再请几名学生当小裁判,进行一一检查、核实;③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其他教室前后门上方挂的班级牌号,随机选择一些学生判断出是单数还是双数;④将知识延伸,随机提供出一些数,让学生将单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就逐渐理解了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在体验中加深了对单双数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由易入难接触实际问题,稳步提升学习能力
听障儿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或全部听力丧失、语言发展严重滞后等现实问题,给聋校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测的困境和难题。有一部分学生在早期由于家庭的重视,接受过一些康复训练,但语言的概念和技能的运用方面依然比较薄弱,只能依靠本能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来理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借助图文并茂、浅显生动的自主阅读材料,向听障学生传播学习数学知识,并依据实际情况由易入难逐步实现独立自主地应对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掌握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进行一至十的认识教学中,也可分为四个步骤:①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让他们数物体的个数,初步体验“数能表示物体的数量”的概念;②规定用算珠的数量表示物体的个数,体味形成“数”这一概念的第一次抽象概括;③换一种方式,规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体验形成“数”这一概念的第二次抽象概括;④指导每位学生参与写数训练,让学生们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三、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很多听障儿童由于自身的言语障缺陷形成心理压力,害怕读题,再加上本身对汉字的掌握数量不多、语言表达能力薄弱,即使碰上一些很简单的文字解析图题,也难以实现完全理解,甚至有些学生在看到“一共”“还剩”等字眼时,根本不会去仔细思考其中存在的思维逻辑关系,而直接盲目地选择其他错误的计算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设置一个将教材文字、内容联系到学生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的小环节,让他们带着问题在活动参与中去看、去想,大胆地在已有的思维认知下去演、去说、去问,从而启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数学教材中,常有“你还能提什么问题”这一问答形式,内容设置的目标方向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以凸显每个学生的思维特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听障学生由于存在生理缺陷问题,教材中设定的练习式问题大多是模仿类题型,所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就成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大责任。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适当“逼迫”听障儿童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及时指导和鼓励,让学生能够更有自信、有毅力地积极参与到“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种简单的活动方式中,从而逐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如听障儿童一般都喜欢“什么和什么一共多少个”“什么比什么多多少或少多少”这类顺向思维的简单问题。因此,如有学生提出“买三把玩具手枪和一把冲锋枪需要多少钱”这种比较有创意的问题时,教师就应该立即加以鼓励和赞扬,刺激学生多角度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慢慢领悟到生活中存在数学这一概念。
四、规范表述语言,提高语言的严密性
在日常生活中,听障儿童在与教师、同学进行简单交流时,只会采用单个词语或颠三倒四的短句来表述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用准确、完整的语言给学生示范,并逐渐让这种教学方式成为一种制度化,让学生从教育教学初就清楚地明白怎么说才是正确的。同时,基于听障儿童具有较强模仿力的显着特点,可以采用手语和口语相结合的系统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完整表述。如碰到图文类题型时,首先,教师可在黑板上写出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述模式,“左边有( )支铅笔,右边有( )支毛笔,一共有( )支笔。”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一模式逐一进行模仿训练,在保证学生都能表述完整句子的前提下,找一些口语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说给大家听,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说一说,在不断地练习表述中,学生就能慢慢体会到数学语言具备的严密性与规范性。
听障儿童在感知外界环境的能力上有一定劣势,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有针对、有目的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接受新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为进入高年级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龚慧娟。指导・启发・帮助・激励――提升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力的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
[2]王燕。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3]王桂玲。浅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1)。
(编辑:朱泽玲)
篇12:怎样评价和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论文
怎样评价和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论文
摘要:提出问题是人们创造、发明的重要源泉,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的创造性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而言,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问题意识、提出问题的数量、提出问题的质量、问题表达是评价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四个要素;营造氛围、设计问题情境是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的举措。
关键词:提出问题;能力;要素;情境
1、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自然会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决定学习的方向、深度,问题提出的质量决定学习的质量,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所以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也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思维的开放性,所以评价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2、提出问题能力的评价要素的分析
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静止时是无法测评的,因此对某种能力的评价,应该在具体的活动中,针对构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来评价。活动结构决定能力结构,评价要素是能力要素的可视表现。依据提出问题的活动结构,我们认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评价要素包括问题意识、提山问题的数量、提出问题的质量、问题表达。
2.1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提出问题能力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它是提出问题能力的基础。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它产生的心理基础是:认识主体在与外界相互作用之际,因新信息的进入而不被其认知结构中已有阐释系统包容,继而引起该系统发生某种“不平衡”的变化,而使注意力集中于具体问题的心理活动过程。问题意识的强弱表现在:①是否愿意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②是否有提出问题的习惯;③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与认知主体的批判精神有关,批判精神强的人不唯书是从,因而有提出问题的习惯,乐于提出问题,且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问题意识是提出问题能力的情意要素、是提出问题的基础,提出问题能力的强弱以问题意识的强弱为前提。因此,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的就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强,学生认知结构的.创生能力才会强。
若让学生提出问题,必须有问题情境。问题意识强的学生,能够全面、清晰地感知问题情境中的问题,能够正确定位,知道问题的结点所在,使问题清晰可见,而不是不知疑在何处,惑在何方。问题意识弱的同学往往只能感知问题情境中的个别问题,或者根本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老师,这些内容我不懂”,“这些问题我不会”。
2.2提出问题的数量
对于特定的情境,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是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特定的情境,对于不同的学生由于已有知识经验与认知结构不同,因而各自的阐释系统不同,所以,提出的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全面感知情境中自己所不能同化的问题不同,因而提出问题的数量也不同。提出问题能力强的同学,能感知每—个自己不能同化的知识点,通过仔细思考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力求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到解答,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篇13: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价值论文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价值论文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小学生今后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小学生还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起步过程,抓好前期的思想建设工作,对于之后的思维塑造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在数学的学习当中,学生应当扮演学习的主人,教师则应该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爱思考勤动脑。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相关价值;教学措施
新课改的到来,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要兼顾创新意识的培养,这里的创新意识就包含着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思考的意义,而且这两者同样是创新意识培养的核心所在。因为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来说,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它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增加知识的掌握深度。文章将会从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价值,以及具体采用怎样的措施进行实现为主,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独立思考能力的合理性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尚且还处在一个成长的阶段,加强他们自身的独立思考对其今后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独立思考能力的塑造作用,不仅仅是体现在数学教学当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会相应提高。这是因为,独立思考能力一旦养成,换来的必定是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有了乐趣,就不会产生负担心理,相反来说,这就是一种享受。
二、独立思考能力应用到具体数学教学当中的措施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要想使得小学的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应当不断地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来引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学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就是,设计相适应的数学故事,以此来引起小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兴趣,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解决好故事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在小学的数学学习过程,分数的性质问题是一个较为困难的知识点,但是针对这个知识点,可以采取创新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说就可以设计这么一个关于吃西瓜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四个人在路过一个地方时,天气炎热难当,于是他们四人买了一个西瓜,但是其中一人说:“把整个西瓜平均分成4块,每个人都能吃到。”另外一个人听了后说:“我吃的多,我多吃一块。”随即分西瓜的人感到十分难办,这时其中一个人对分西瓜的人说:“不如分成八块,这样就可以给他两块了。”分西瓜的人听了之后,笑了笑说:“你真狡猾。”通过这个数学故事,就可以充分地展现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相关概念,随即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相关提问,问学生吃两块西瓜的人到底是否吃到了更多,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立马被提升起来,展开相关的独立思考,也会从中得出,根本没吃到更多的答案。从上面这个例子,得出的结论就是,创新性质的教学模式,不仅仅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意识到,掌握独立思考能力能够为自身的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帮助。
(二)创新教学提问模式
除了情景教学模式的措施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应对具体的知识进行相适应的问题设计。在进行问题的设计过程当中,要注意问题的'设计需要具有针对性以及深度性,即具有较强的思考性。问题的设计,会让小学生明白,生活中没有直接的标准答案,只有通过自身的思考,才能找出相对的答案。同样的举个例子进行说明,比如说在教学植树问题的时候,植树问题也就是常说的间隔问题,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是有着一定的涉及的。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其题目的描述是这样的,在市中心的一个地方,一家大型公司刚刚开业,在开业晚会上,需要在舞台上布置一定的鲜花盆栽,鲜花的颜色有红黄两种,且花与花的间距为一米,如果要使得两盆黄花之间必须摆上红花,问如何进行摆放,才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设计就充分地展现出了植树问题的精髓所在,学生的思考也会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他们将会通过实际的小木棍摆放,来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增强学生课后思考时间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当中,可以很明显发现,教学的模式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然后通过大量的作业来加深知识的牢固程度。之前的这种传统模式,达到的效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但是受众群体却并不是十分广泛,大部分学生显然并没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认识到完成作业是在巩固知识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讲,完成作业是一个繁琐的任务,根本就没有对其中的数学知识进行相应的思考。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应当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适当地给予一定量的作业就足够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进行完正常的教学之后,改变之前的布置作业的形式,改用让学生写心得体会的方式,通过学生回家后,独自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配以相应的自主练习,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自己的思考总结写在作业本上,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心得体会,检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否在稳步提升,这样也就能真正的达到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目标。运用该形式的作业布置模式,不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讲,都是给予了充足的思考环境以及时间的,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也有助于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制定相应教学模式。
三、结束语
除了上述的相关措施之外,还有很多形式,都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保障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科学有效的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格桑平措.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上),2014(12):134+136.
[2]洪万玉.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模式教学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2):21.
[3]胥健.多元互动,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学子(理论版),2016(08):27.
篇14:论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论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当前,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并没有发挥其应当具有的作用。教师不是把英语阅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厌其烦分析语法等,过分地重视了词汇和语法教学,忽略阅读训练;就是与其相反,把阅读教学变为课外阅读,解释一下生词,划划词组,对对答案。如此走过场的教学非但时间上得不到保证,而且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也成了一句空话。
针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们要做的确实很多。如何切实培养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能力,帮助其夯实英语阅读的基础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阅读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增加趣味,贴近生活的原则
阅读材料,尤其是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其选材标准应以趣味性为主,并且贴近生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第二语言学习中最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兴趣需要动力来维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追求知识的需要,这种认知需要成为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我们曾选择过一篇名为Fly Soup的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它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苍蝇和汤之间的故事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另外,在众多的精选阅读材料中,有学生们喜欢的动物故事,The donkey and the salt, Two friends and a bear ;有常识性的小短文, Roses, Be healthy; 有诙谐有趣的小幽默,The French student;有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A naughty bog, A letter, A birthday present;也有发生在以前,能让他们了解过去的人和事的小笑话, To be modest, A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等等。各式各样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只要学生们有兴趣去阅读,都可以被我们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2.难易适度,循序渐进的原则
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理与情感。而它往往又和生词量有关,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阅读材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并且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而放弃阅读,给进一步的阅读教学造成障碍。其次,文章体裁的不同也会对阅读材料的难易产生影响。故事、童话、幽默小品等形式的阅读材料往往比较适合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首先挑选的全部是熟词的材料,但里面的词语是重新组合搭配的,让学生在熟词的新环境中理解体会。
随后,生词量一点点递增,使学生逐渐能阅读含3%-5%左右生词量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们跳一跳,品尝到甜美的葡萄。
3.练习适宜,形式丰富的原则
目前的阅读教材可谓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练习却少有突破,比较单一,一般都只在内容和词汇两个层次上做阅读材料,其形式也是以是非题、选择题、一般疑问句为主。其实,把篇章知识纳入阅读课教材的练习中也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其种类和形式亦是多种多样的。小组合作完成的对阅读材料整体理解的工作单,个人独立完成的习题,以及组际挑战所提出并回答的各式各样的问题。
二、在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
1.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策略
阅读课常被称作为泛读课,顾名思义,泛既是广的意思,其宗旨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广泛地阅读。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这并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所能解决的。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知识与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以外,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阅读以理解为目的,推理是理解的核心。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有效推理。教师应该做到精泛结合,使之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课的效率。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对词汇和句型的适度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学习环节。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策略
目前,单靠我们的课堂内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我们就给学生的阅读任务做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周两篇阅读材料为底线。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教师每月挑选出一、二篇较好的阅读材料,对阅读材料的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的讲解,以达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对于特别精彩的阅读材料,还可以要求学生复述和背诵。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才可使学生时时处处接触到英语阅读。
3.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相结合的策略
阅读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习和其他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构成要素有知识、技能、熟练、习惯、态度和意志等。英语的阅读能力包括了快速的浏览能力,巧妙的猜词能力,独立的分析能力及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
学生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在阅读中会游刃有余,事倍功半。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亦是不容忽视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会给今后的进一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开始我们在课堂上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指定的阅读材料;随后再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教师定时抽查并与其分享有关阅读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持之以恒。
三、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1.词语积累的方法
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和短语就如同建造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无法建成高楼大厦,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课堂上的识记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后阅读时,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当然是查词典了,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不费力,效果却会意想不到的好。反复的记忆,词汇量能增加得很快。
2.整体理解的方法
我们自己在阅读时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后对阅读材料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阅读材料内容和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学生也会遇上此类的问题。那如何学会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阅读材料的题目和首句。题目就是阅读材料的主题,阅读材料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是阅读材料的导入,点明阅读材料的时间、地点、意图,背景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且,我们在阅读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见了阅读材料的题目,要停顿一下,想一想,猜一猜,这篇阅读材料大概写什么,然后你便会饶有兴趣地读下去。接着在往下阅读时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并用心记往,在读完全文时清晰地将全文的主要内容像看电影似的一幅一幅地印在脑中,记忆很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论点、论据,又学会了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阅读材料的框架结构,而这是写阅读材料最重要的,也就是阅读材料的构思。
3.提问互动的方法
从教育学普遍原则的观点出发,提问是检测理解与否的主要方式之一。提问可以是单向的,它也可以是双向的。它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亦或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 提问可按目标分阶段进行。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读前提问、读中提问和读后提问。读前提问的原则是围绕主题提出一些发散性问题,一般以“wh”问题为主,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有关背景图式,同时激发他们的认知需求,这是学习动机的一个主要驱动力。读后提问将学生的理解引向高级阶段,即在获取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判断、评价性问题,训练学生综合概括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4.读诵结合的方法
阅读材料的理解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适度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背诵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在他们听和读之中,英语语感得到了培养。另外,部分内容和角色对话的重点朗读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从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复述和背诵,可以锻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我们在阅读A big orange and A gold cup时,学生分角色朗读不同人物的不同的话语,有的惊讶诧异、有的疑惑不解、有的怒气冲天、更有的得意洋洋,学生们读得热火朝天,犹如自己是阅读材料中的人物,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又如,在阅读Be healthy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理解进行复述,学生们除了能阐述材料的观点,还能加上自己的不同的生活实例,运用自己掌握熟练的短语和句型,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