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音乐教学论文 > 高等院校课程改革音乐论文

高等院校课程改革音乐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等院校课程改革音乐论文(共含11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现”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等院校课程改革音乐论文

篇1:高等院校课程改革音乐论文

高等院校课程改革音乐论文

一、对音乐教学法课程的关注

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要学习好与音乐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方面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提高把专业的音乐知识以及音乐技能传播出去的水平和能力,这些才是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目标。通过很多的事实可以看出,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果没办法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更好的掌握和使用,想从事音乐教学方面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的高等院校都把“教”这个核心问题给忽视了,“音乐教学法”这个课程根本没有得到高度的关注。很多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都把该门课程作为与音乐相关的理论课来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十分枯燥,基本上就是照着书本来读。另外,该课程的内容不是很充足,没有办法很好地开拓学生音乐方面的教育视野,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当中,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提高没有什么帮助。很多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根本无法从事音乐教学方面的工作。由此可见,一定要对“音乐教学法”这门课程给予更多的关注。

二、音乐教学法课程设置现状

音乐教学法是一门音乐教学的理论性课程,同时也是唯一一个音乐理论课程。在三年制的音乐专科教学当中,一共有54节课,通常在1个学期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一般情况下会把这门课程设置在第5个学期当中,教学实践一般会设置在第6个学期当中。在一些四年制本科的高等院校音乐专业以及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里,通常设置1学年,64学时,在第6或7学期开设,教学实践一般会设置在第8个学期。这好像已经成为了学生走出校门之前的紧急教育。

从该课程的具体设置情况可以看出,要是太过于关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那么学生的具体应用水平以及能力就没有办法逐渐提高,很难做到兼顾,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在开始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办法把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的展示出来。另外,实践之后反映出来的很多问题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弥补和改善。因为该课程在开始实践之前就已经结课。经过具体的实践之后,学生都有非常深的体会,此课程对于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想象,院校开设的键盘、声乐以及音乐史等音乐方面的专业课程,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能够给以后的音乐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仅仅是把这些课程掌握得非常好,却没有办法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也是不行的。因此,对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教学的能力高低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由此可见,应该开设一些与音乐教学法相互配套的课程研究、模拟教学以及音乐心理分析等相关课程,从多个方面来逐步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实际的教学水平。对于该课程时间的分配也要做一些调整,具体方案如下:如果是三年制的专科,要把音乐教学法课程开设在最后两个学期。倒数第二个学期一定要与该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课程研究课、模拟教学课相结合。也就是说,要让理论和实践充分的联系到一起。最后一个学期要把教育实践安排好,同时还要开设音乐教育心理的课程,把那些在教育实践当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尽快报告给教师,教师可以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各种状况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和研究,构造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要继续对音乐教育心理分析进行加强,因为该课程本身主要就是对具体实践以及理论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和改善。对于四年制的本科来说,音乐教学理论、课程研究以及模拟教学可以在第5个学期来开设,甚至可以尝试将音乐教学理论法、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贯穿四年的教育周期。

这样可以把演讲、练习以及听课充分的联系在一起,在第7个学期开始时就可以安排具体实践,这时之前学习的所有理论知识就可以充分的使用了,之后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放到最后一个学期,在音乐教育心理的课程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三、音乐教学法方式的改善

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所改变,不断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之前“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打盹睡觉”的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无法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音乐教学法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是学生能够提高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要想对音乐教学的方法进行更好的改革,一定要从很多方面着手。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乐教学法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讲课之前一定要加强学习,可以参考国内外在音乐教学方面的科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同时按照该课程相应的改革标准来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做出选择。

第二,教师在给学生讲音乐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在语言表达方面一定要做到形象、生动,并且要有足够的感染力。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有模拟教学的环节,也就是学生模拟授课。

第三,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到小学以及中学进行听课学习。还可以把小学或者中学的一些比较优秀的音乐教师约到学校来给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做示范。在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互相来听课,之后互相评课,最后由教师来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在模拟教学的学习和实践当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实际教学水平和能力,建立起角色互换的理念,通过这个实践的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教”的特征。

第四,在音乐的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与学生进行交流,熟悉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语言一定要精练,防止产生空洞、枯燥的现象。

第五,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而课堂可以成为学生自我展现的舞台,这样就可以不断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理论及实践能力。

四、评价音乐教学法的方式

评价音乐教学法的方式一定要能够把学生的实际教学水平更好地展示出来,公平公正地进行评价。传统音乐教学法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学期末的理论知识考试为参考。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同时还会导致大部分的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更多关注音乐理论知识,忽视实际应用水平和能力。

所以,对于音乐教学法的评价一定要搭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综合性的体系,即可以把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充分展示的评价。另外,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一定不能太片面,应该参考理论知识的成绩,模拟教学的成绩以及具体实践的成绩来综合做出评价。理论知识考试主要是以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以及一些课堂中的相关设计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模拟教学成绩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做出评价;对于实践成绩的评价,要求教师要向实习过程中的指导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了解,之后再做出相应的评价。

只有这样,才可以相对公平、公正地对该专业学生的综合水平做出评定。

五、音乐教学法教科书的具体内容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等院校都增设了“音乐教学法”这门课程,选用比较多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该教材汲取了国内多年来在音乐方面取得的教学成果,以及在某一个理论性的高度上整理出来一系列相对有效、完善、独具特色的音乐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法课程中还应相应增加一些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相关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学方法也在逐步改革和创新。所以,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要仅局限于教材上面的相关内容,而是应该把与高等院校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相关的创新思想和方法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在一起,如可以把《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国音乐教育》《音乐分析》等一系列与音乐相关的杂志、书籍中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

由此可以让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从更多的渠道储备知识,尽快掌握音乐教育的发展情况,同时还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教学法课程的主动性以及迫切感。除此之外,还应多整理一些像小学以及中学教案、案例研究等材料,以此作为音乐教学法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这些就要求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具备不断钻研的精神,同时还要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一些教学经验,以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法课程已经逐步成为各大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主修课程。可见其地位在逐步升高。但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该门课程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各大高等院校应该逐步加大对“音乐教学法”这门课程的改革力度,以便把音乐教学法在教学当中的功能充分展现出来。

篇2: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论文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论文

一、当前高中音乐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

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对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在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主动性较低,无法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和音乐的无限魅力。

二、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创新对策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明确音乐教学的目标,完善音乐教学的设施等方式,带动音乐课堂教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

1、明确音乐教学的目标,整合音乐课程的结构

在高中音乐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音乐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大纲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要求,结合高中生的性格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制定,整合音乐课程的框架结构,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例如在指导学生对高中音乐《第六悲怆交响曲》这首曲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第六悲怆交响曲》这首曲目背后的创作背景,使学生能够明确感受到柴可夫斯基甜蜜、忧伤、苦涩等情绪变化的原因。在明确创作背景的条件下,进行音乐学习。明确这首曲目教学的目标,在增加学生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理解的基础上,感受音乐中的渐变的情绪和音乐的灵魂,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完善音乐教学的设施,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

为了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改革对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首先要做好高中音乐教学的基础准备活动。完善的音乐教学设施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在亲身接触的过程中,增加对音乐的热爱程度。根据音乐器材,再现音乐曲调。这种教学方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乐感。另外学校和学生家长也要加强对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校园中的音乐设施。例如在指导学生对“独特的民族风”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蒙古族的独特音乐器材“马头琴”、傣族的“葫芦丝”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尝试演绎乐曲,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

3、运用多种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

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保证音乐的多样性,搭建自由化的音乐教学平台,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枯燥而乏味的教学氛围。在充分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例如在指导学生对《草原小姐妹》这首曲目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直观展现草原上牧民们放牧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大草原上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场。在学生产生一定的主观印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闭上眼睛,然后为学生播放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使学生能够结合画面,欣赏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在学生对这首曲目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比赛,可以通过个人演唱竞技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之间竞技的方式进行比赛。在学生演唱完成之后,由学生评选出“最佳演唱奖”、“最佳台风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增加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乐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学习音乐的乐趣。

三、结束语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明确当前音乐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3:地方高等院校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地方高等院校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在国家全面推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各地方高等院校的舞蹈专业都在探究改革之路。作为地方院校,按部就班的教学惯例,样板式、复制式教学定不会在社会中有竞争力,加强同现代社会的交流,顺应时代,努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舞蹈专门人才,是地方高等院校求生存、谋发展的必行之路,“变则通,通则久”,如何变,怎么变,民族民间舞课程首当其冲。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纷繁多样,不同的省市、区域留存着各类特色鲜明的舞蹈,这些舞种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弥足珍贵。现今它们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与有关部门的支持,地方院校更应以此为己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多地方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设计针对地方民间艺术的课程开发与开展,但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改革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的各自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才能为下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一、地方高等院校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地方院校舞蹈专业目前在民族民间舞课程的改革上,主要问题来自于授课教材与内容、讲授与实践课时、学生来源与质量三个方面。

(一)教材与内容。大部分地方院校的民族民间舞训练内容以汉、蒙、藏、维、鲜五大系八大舞种为主,且教材多沿用北京舞蹈学院推出的民族民间舞教材,附添的所谓新教材也是教师们通过网络或进修学成的外来教材,经过改编整理,组合内容虽有所丰富,但“换汤不换药”,其教学内容还是被框定在八大舞种内,实际教学内容与地方社会人才的需要有所差异,由此培养出的毕业生对本地的舞蹈资源陌生、无舞感,对地方文化无论是表演还是理论研究都不能顺当地上手参与。地方性舞蹈文化资源得不到专业工作者针对性的收集整理与研究,艺术的挖掘深度与传承等相关工作达不到本应具有的最佳成效,缩减了专业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价值,宝贵的民间舞蹈文化在传承保护工作上出现滞后的局面。地方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及教材内容同人才输出与社会需要不契合是问题存在的关键,是供需矛盾之间的根本性矛盾。

(二)讲授与实践课时。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因为是师范类院校,因此师范类的通识教育课程必不可少,总学时2500左右的课时,通识课程占到了近900,民族民间舞课程占剩余课时的十分之一左右即160个课时。虽课时总量不算太少,但对于在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的前提下,教师要完成现有大纲规定八大舞种教学,本身就存在难度。因此常常出现大纲中“授课内容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的情况。其它地方高等院校在课时方面也同样面临着综合基础与专业课程课时、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课时等协调不均、缺乏合理分配的困扰与尴尬。

(三)学生来源与质量。地方性院校本身在最初学生的择取方面就存在劣势,无论是专业技能水平还是文化成绩都不能同一本类院校等量齐观。舞蹈特长生大多都是在高三期间经过几个月的强化突击进入舞蹈专业的,且有些学生选择舞蹈专业的功利性、目的性参杂比重较大,进校后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不够。教师在授课时因学生原有的基础高低不同,为了整体授课进程,教学必须从零基础开始,从开份儿与动律做起,这就导致教学进度出现滞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每个舞种不是涉及不全面就是接受太肤浅,风格把握不够,种种问题层出不穷,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拔高不快。

二、地方高等院校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的思考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方院校,设立舞蹈专业比比皆是,地方专业院校民族民间舞的课程建设要想长远立足,持续发展,必须以树立自主创新意识为先导,打造特色品牌文化;以创设舞台实践活动为承载体,以编创课堂组合剧目为突破口,形成体现自我的`亮点与特色。

(一)以服务发展地方文化为定位,以传承发扬地方艺术为核心。以往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单一地借鉴北京舞蹈学院的教材教学模式显然是不符合地方院校发展的现实所需,民族民间舞课程的设计,必须以挖掘地方特色舞蹈文化为核心,保持和传承其文化特色韵味,创新发展和弘扬其文化内涵价值。要在“放宽视野、夯实基础、着眼实践”的专业理念前提下,注重在学科建设上打造出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课程。鼓励专任教师立足本土,发挥优长,树立“服务地方、精准定位、提艺研专、创建特色”的思想,师生共同参与,积极提升地方院校舞蹈专业的特色文化内涵,开创出一条既符合地方院校民间舞教学实际,又能促进民族民间舞学科壮大发展的教学之路。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地方文化为导向,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舞蹈专门人才。新的定位将会扩大地方院校办学空间,拓宽学科发展领域,增强科研软实力。有所突破才会有所发展。调整教学目标是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的基础和根本思路。

(二)课程改革内容以符合时代发展为前提,以提炼主干元素为要素。首先,缩减八大舞种教学课时,教学内容从由浅入深的系统性训练变革为教授经典传统组合为主,适当给予一定课时用于地方舞蹈的学习。其次,地方民间舞蹈的教学应以符合时代发展为前提,以提炼主干元素为要素,教材先行于教学,做好前期课堂教学准备工作。现今社会,面对审美更迭、日益挑剔的现代个性眼光,单纯把原汁原味的传统民间舞蹈移植嫁接到课堂,显然是不可行的。进入课堂的本意其一是传承,其二就是发展,只有创新方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有生命力。把握民间舞的根之所在,提炼出经典主干动作元素,在传统中创新,坚持地域舞蹈的原风格并结合时代脉搏,在音乐、动作与形式上勤钻研,让其既不失传统又具时代感,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相对科学、严谨的地方民间舞教材与教学内容。

(三)文化引领实践,建立多元化学科体系。鉴于课时有限,学生大多为普高生,知识理论素养较好,身体、技术能力又不高的实际前提,认真思考择选选修课的开设,理论与实践齐头并重共建科学的学科体系。通过理论―实践―舞台多元化的链条式专业建构,以文化引领实践,在实践课堂加强对地方舞蹈文化理论的理解,延伸知识内容,挖掘元素,编创地方特色作品,借助全程实践教学活动及各种演出形式,向全国展示传播独具特色的地方舞蹈文化。理论认知结合有效的实践编创,再到体现地方特色的作品编创展演,使学生在一定基础上对今后毕业的社会价值定位与就业服务理念起到引领作用。学生扎根于区域基层,学有所用,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地方文化传播者与工作者。教学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质为目标,创建内涵式发展,就需要我们审时度势、面向地方、服务社会。地方高等院校的民间舞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必将开创地方舞蹈与地方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文华.地方院校舞蹈学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内容改革――以赣南师范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05).

[2]潘博.民间舞课堂教学研究[J].大舞台,(05).

[3]吕静.论地方专业院校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2).

篇4:高等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探究论文

高等院校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探究论文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是大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化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重视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目的,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改革。近年来,我院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参加了学校提倡的课堂教学综合改革,主要是基于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即改变原有的考核模式(出勤10%、实验报告30%、期末操作考试60%)为平时60%(预习报告10%、实验操作30%、课堂讨论10%、实验报告10%)和期末操作考试40%。历经半学期的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在后续的其他课程改革中值得借鉴。此外,对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后续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将重点思考并加以改进。

一、实验前准备

(一)教师做预备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现象、结果的验证和思考可以促进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延伸。而许多实验现象由于环境、仪器、试剂、条件的差异会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进行预备实验。在预备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会及时发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查找原因,属于实验药品的问题更换药品,涉及到仪器的问题调整仪器。只有这样,在学生的正式实验过程中,才能避免实验现象只要与教科书不符,学生就慌乱而不会找原因的现象,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应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解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将化学理论和实践较好地联系起来。

(二)学生写预习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后重点要求学生写预习报告,这样坚持了半个学期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开始实验前就对本次的实验内容、方法、步骤、涉及到的药品、仪器有了一定的了解,个别学生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预习报告中画出相应的实验流程图。这样学生能够对整个实验内容有整体的认识,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得心应手,能够改变以往每做一步实验都要看一下卖验教科书的状况。另外,学生通过预习基本掌握每次实验内容,教师在讲解实验时可以略讲,减少讲授的时间,这样能够留下更多的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每次教师都根据学生书写的预习报告质量进行打分,百分制记录到预习报告成绩单上,作为学生每次预习报告的原始成绩,并及时将成绩公布给学生,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高预习报告的书写质量。

学生们提前写实验预习报告是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有些学生的预习报告书写的质量差,只是简单抄实验书上的内容,给人敷衍的感觉。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把预习报告质量关,最好指定学生预习报告书写的具体内容:如实验目的、原理、内容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并严格要求一定不能简单地抄书,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和图示进行书写。另外,在书写预习报告的过程中一定要查阅本次实验药品及仪器的相关使用信息,并做重点记录。

二、实验课堂教学

(一)实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以前一直釆用的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做,即教师在实验课上把实验内容、操作注意事项及实验仪器的演示都给学生讲完,然后学生才开始动手做实验。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思考,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因为学生只要跟着教师的思路及要求进行实验,基本上就能得到书中的现象或结果。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后,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一定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在实验前讲解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另一方面实验的讲解鼓励以学生讨论式或问答式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助,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由于学生实验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并书写预习报告,所以教师在课上讲解的重点就不必放到实验内容上,节省的时间可以请学生参与讨论或教师提问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其他现象或实验过程中要求注意的具体事项。对于课堂讨论或提问的结果,教师可根据学生参与及回答情况打分并及时做好记录,作为学生无机化学实验过程性考核的成绩之一。

(二)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

我院的本科生实验室一般最少能够容纳40人同时进行实验,由两名教师负责巡视指导,学生们动手做实验时如果遇到问题,就请指导教师过去帮忙分析,两位教师前后跑来跑去,这样容易造成某些时候实验室不是井然有序的状态,一些不喜欢做实验的学生极容易浑水摸鱼,不好好做实验,影响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为了改善这种相对混乱的状态,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后把巡视教师和学生固定分组,即每名教师在每学期的实验中巡视指导固定的学生(教务处规定学生人数少于20人)。这样改革的好处体现在:第一,教师巡视指导较方便,更容易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以便及时纠正,如:学生在进行“溶液的配制”实验时会涉及到使用移液管精确地取用液体的操作,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移液管,使用起来不熟练,甚至出现用大拇指堵移液管顶部的错误操作,教师发现后可及时纠正并让学生进行移液练习,直到操作规范为止;第二,对于所巡视指导的固定学生,教师对每次实验操作的考核打分也能够进行对比,分数相对客观公正;第三,教师指导固定的学生,空间范围相对较小,便于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的讨论。

实验教学改革后在教师的督促下学生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也得到极大的增强,但是不同巡视指导教师对于实验操作的考核标准没有统一规定,容易存在教师间打分的差异,应该对每一个实验操作进行量化统一标准,每个指导教师均可根据统一标准给学生打分。

三、实验后总结

(一)学生总结及书写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结束时,教师应该带领所指导的学生进行本次实验的总结,要求学生对于实验原理及方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仪器、实验注意事项等逐项进行总结,对于实验中存在的不确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做到每名学生对实验整体内容较熟悉。课下书写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考核打分后及时记录,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又一项内容。

学生对每次实验的总结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且必要的,但由于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心情比较兴奋,加之忙着打扫实验室卫生,因此实验总结环节在改革之初做得不够好,应该在后续的课程中继续加强。

(二)教师自我总结

无机化学实验每一次实验结束后,教师都应该认真总结实验中的经验或可取之处,并在下次实验的过程中继续发扬。对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方式方法、实验现象等方面的问题,要积极思考,探索改进的措施。要善于总结,加强总结,无论优点还是缺点,都必须认真思考,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教学改革才会更有意义。

四、结语

我院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探索的实践对于化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后续学习的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的总结和分析,对于促进改革的继续深入是十分必要的。

篇5:新乐教推动学校音乐课程改革论文

新乐教推动学校音乐课程改革论文

一、研究来源

涪陵城区第五小学是重庆市远郊区一所薄弱小学。在贯彻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实行音乐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学校针对现有的办学环境和薄弱条件,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执行国家规定的音乐课程外,开发了“新乐教”校本课程。

“新乐教”源于古代春秋孔子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的“六艺”课程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乐”指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教育。涪陵城区五校的领导、教师们学习认识到,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优良成分和巨大现代价值,对于我国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课程管理,把学校和教师定位在遵循、执行课程的角色上,形成了教师固守知识和教材与课程,使课程内容、形态、结构静止、封闭,教师一直采用单一化的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涪陵城区五校教师发挥课程开发的主动性,自主创新,汲取孔子教育思想的有益内核,改造传统的“旧乐教”教材,构建了适应当代学校的“新乐教”校本课程。

“新乐教”课程将器乐教学作为音乐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器乐教学达到育人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和音乐素养,提高音乐兴趣,培养音乐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与个性协调发展。

二、“新乐教”的基本理念

1、提高认识,实现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教育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和人道精神的最奇妙、最精细的手段。”以上表述明确说明了基础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但尊重每个孩子都有成为音乐家的可能)。“新乐教”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普及器乐教学,推动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以实现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独特艺术教育作用。

2、利用本校音乐教育优势,开发“新乐教”。

涪陵城区五校校园艺术氛围浓厚,音乐专业教师有6人,爱好乐器的教师较多,,学校组建了教师小型管乐队,经常开展器乐演奏活动,在辖区内有较广泛的影响。学校教育条件差、底子薄,多年生源只有三、四百人。学生中,工人子女占约20%,纯居民子女约29%,农民工子女(棒棒军)占50%,同辈群体留守儿童、外地流动儿童就读多,性格孤独,学生生源不占任何优势,学生家庭条件也较差。新课程改革初期,家长和学生都期望学校能将少数人参与的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变为全体学生都能参加的器乐学习活动。为此,涪陵城区五校领导和教师转变观念,抓住本校音乐学科的强项优势 春,学校积极探索器乐教学课程开发思路,确立课题,制定方案,变音乐兴趣课程为“新乐教”校本课程,变学校、教师、学生适应课程为课程适应学校师生,打破了音乐学习的神秘论,开创了在校学生人人爱音乐,人人学乐器的新局面。

3、以“启智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实施“新乐教”。

法国教育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这种表述说明音乐具有启迪智慧,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巨大价值、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宣称:“任何一个发育正常并经常接触音乐的人都能巧妙地处理音调、节奏和音色,并能以某些技巧参与到包括作曲、唱歌或演奏乐器在内的音乐活动中去。” 涪陵城区五校教师崇尚理论,遵循音乐教育规律,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开发研究“新乐教”课程内容,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发展,创建“新乐教”特色学校。

三、“新乐教”课程的架构与准备

1、“新乐教”课程目标的构建

“新乐教”的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而设置的。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实施“三会教育”,即:会一种器乐演奏;会正确演唱歌曲;会欣赏音乐作品。

2、“新乐教”课程内容的设计

构建器乐教学课程计划,实施有目的、有系统的“新乐教”课程。学生分年级编班,轮流使用乐器,每种乐器有两个不同年级班的学生学习,资源使用率达100%。在3-6年级开设民乐类(琵琶、扬琴、、古筝、二胡等)、管乐类(长号、小号、萨克斯等),以及竖笛、口琴共计18种乐器的课程,如琵琶演奏《金蛇狂舞》,二胡演奏《彩云追月》,古筝演奏《高山流水》,管乐演奏《迎宾曲》等各类乐器演奏作品共三十余首。3-4年级学生首先学习古筝、琵琶、扬琴、二胡等,5-6年级除了学习民乐器,还增加了长号、小号、萨克斯等管乐类器乐的学习。每周下午两节课的器乐学习,使学校的平民儿童、农民工子女不交纳任何费用,自主选择喜欢的.乐器参与学习。

3、“新乐教”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学校根据“新乐教”课程的需要,立足校本培养适应教学的师资。首先,加强教师行动研究,包括音乐学科、文化学科在内的所有教师,把“新乐教”活动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分析、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探究乐器的表现功能、演奏性能、音色特点,找出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和风格。其次,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人人学会一种乐器,分期分批派教师外出轮训,利用无限的教学时间,如:早晨、中午、下午预备课时间练习,业余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再次,教师之间结队学乐器,同伴互助,彼此沟通与合作,分享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第四,依托高等艺术院校,借助专业团体力量,实行专业引领,听取专题学术报告,专家到教学现场指导,与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提高其教学研究能力。

4、“新乐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改善学校音乐教育条件,为实施“新乐教”课程奠定物质基础。为实施“新乐教”,学校在资金匮乏的条件下,求得社会各界、社区赞助,购置了二胡、琵琶、扬琴、竖笛、小提琴、铜管乐等18类480多件器乐,设置器乐教学室12间。

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有利条件,拓展“新乐教”社区资源。如:社区定时为“新乐教”展演提供场地;居委会办事处提供资金购置部分乐器;社区“新乐教”指导老师支援课程(师院音乐系教师)进入学校执教;歌舞团退休人员进校执教;学生家长赞助音响设备等。

挖掘乡土音乐素材,充实“新乐教”内容。如歌曲《五里滩》、《捎坛榨菜表情怀》等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给“新乐教”课程的后期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四、“新乐教”的实践探索与效果

1、“新乐教”给音乐课程改革注入活力。

“新乐教”课程融入师生的知识、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教学特色,将学生和教师某些直接经验列入课程资源,与学生的间接经验进行合理的碰撞与交汇,学生学器乐不仅丰富了课程的内容,还给学生在文化学习和生活上增添了信心和乐趣,在器乐演奏获得成功的欢乐和美的享受,着力突出音乐教育特征,体现了新乐教课程鲜明的人文内涵。

“新乐教”课程开发方向其一是器乐进课堂,以器乐教学为龙头推动艺术教育;其二,自制简单器乐(动手实践);其三,积累“口袋课程”和挖掘本土文化精华(巴国文化、白鹤梁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易文化、榨菜文化),突出“新乐教”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实效性、创新性。

在“新乐教”实践中,教师面临种种困难,尤其是器乐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教师既要教学生识谱,又要演示奏法技巧。教师苦苦探索器乐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新乐教”效率。如:3、4年级学扬琴,乐曲中出现复杂的节奏:xxx x・x,教师首先重点提出讲解、试奏,学生反复体会时值长短,然后自己体验试奏,教师给学生分别指导,甚至对少数学生手把手地教。教师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你奏一句,我学一句”的方法,在“新乐教”中设计了:讲解与示范结合法、学生自主练习法、个别指导法、小组合作练习、表演等多种方法。演奏曲目与国家审定的湘版课标教材内容结合,如选用:《小乐器讲故事》等音乐作品,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既注重学生的音乐经验积累,又有力地推动学校音乐课程改革。

2、“新乐教”为学生发展架起理想的桥梁

“新乐教”校本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普遍提高,例如:从5-6年级琵琶组中期音乐素质与演奏技能检测表中得知,18位学生“乐理知识”A等7人,B等7人,C等4人;“演奏技能”A等7人,B等9人,C等2人; “综合评价”A等7人,B等9人,C等2人,与初期检测结果比较,学生音乐素质与演奏技能提高30%。学生乐学爱校,学习音乐的兴趣普遍高涨,如:五年级54位学生中期非智力因素问卷调查表中,设计的问题“你认为实施‘新乐教’对你的成长有帮助吗?”,作答“有”A等54人;“你有学习器乐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吗?”,作答“有”A等53人。全体学生学习器乐演奏与欣赏,普及率达100%;70%的学生能随时出场演奏表演;增进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热爱的感情,情操得到陶冶,音乐智能得到发展。如:3-6年级部分学生能创编简单儿歌《快乐校园》、《小羊》等并自己演奏;自制简单打击乐器双响筒等。

3、“新乐教”为教师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新乐教”校本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教师的音乐技能、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对薄弱学校的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五校的教师树立新观念,在音乐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水平上下了工夫,成为学生学习器乐是促进者,器乐教学的研究者,成为能融通组合各种教育要素的开放型教师。学会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反思、合作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自觉践履的习惯和品质,将内化的观点表现为乐教活动中的创新行为,用专业眼光去审视,用专业素养去实践。“新乐教”是在以新人文教育理论和 “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下的实践与研究,五校教师尊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注重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自觉学习吸收先进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乐教活动之中。人人会演奏一件以上的乐器,提高了音乐素养,完善了教师自身的人格塑造,逐步实现从一般教师――教书匠――研究者――教育家的专业化发展。

4、“新乐教”为校本课程实施与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操作经验

“新乐教”把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三者形成合力,把乐教与学生日常音乐课堂、校外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内容选择、教学要求、教材编排、过程、环节等方面不过分追求系统、全面、整齐划一,为乐器教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引导学生了解民乐类、管乐类乐器的相互联系,如民乐中的弹拨类、管乐中的吹管类,同类乐器采用探究、交互式和多种形式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共享实践成果。

在课程管理上,“新乐教”校本课程纳入国家课程计划,艺术课类训练学习、时间排入课表,学生根据喜爱的乐器类别,自主选择一件乐器,针对不同年龄、年级层次和个性差异编班,轮流使用乐器进行训练,达到物劲其用,人尽其才。在评价机制上,期末有学生发展性评价,如自奏、自演、互评、师生评、家长评等。教师评价,包括音乐专业素养,器乐演奏水平,“新乐教“教学效果考评及奖惩等。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1、“新乐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使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在校生源由三年前的三百多人扩涨到了一千多人,学生人数成倍增长,社会、家长评价满意度高,实验成绩显著,推动了薄弱学校课程改革,使学校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更有效率。

2、“新乐教”课程实施有利于教师专业结构的充实。“新乐教”课程,涉及18类器乐,学校各学科教师均能独立承担一件以上器乐教学,教师管乐队能随时出场展演。“新乐教”带动了各个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教育科研热情,增强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3、音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了音乐教育的公平化和学生发展的均衡性。器乐教学走向每位学生是可能的。实施“新乐教”校本课程,有力地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良好的音乐学习机会,并都得到有效地发展。

“新乐教”校本课程在一所薄弱学校初步获得理想的研究效果,这来源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服务学生,服务社区的教育理念,来源于教师的无私奉献和进取精神,来源于教师不断学习与勇于实践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我们希望更多的“薄弱”学校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和路子,在音乐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4、问题讨论:对不同程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大群体学生的器乐教学,选择的教学内容与适应个性化学生的发展研究,还不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不够深;“新乐教”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多元智力的教与学的策略》 (美)・坎贝尔(Kampbe LL,L.)、坎贝尔(Kampbe LL,B.)、迪金森(Dickinson,D・)著,霍力岩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月出版

2.《校本课程论》钟启泉、王斌华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月出版

3.《音乐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出版

篇6:课程改革论文

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物理化学是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总结我校近几年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情况,介绍在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强化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化工实践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路.

关键词:物理化学;课程改革;化工专业;实践导向

0引言

“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制药、材料和生化等专业的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

“物理化学”课程综合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手段来解决化学反应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在化学变化中所遵循的规律.

物理化学是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尤其在理科、工科化学系列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公式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内容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1-2],同时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较小,造成学习的畏惧感,学习效果不理想.

鉴于物理化学在化工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尤其对后面要学习的“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和“催化原理”等课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物理化学”课程的建设对高质量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多年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课程组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在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完成“物理化学”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和验收工作,成效显著.

“物理化学”课程团队被遴选为学校重点建设的课程团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实践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科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工科物理化学教学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1调整理论教学内容,侧重工程实践导向

相比而言,我校开设化工专业的历史较短,所用物理化学教材也一直沿用我校化学(师范)、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使用的《物理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傅献彩等编写)教材,以相应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南京大学孙德坤和沈文霞等编写)作为学生的指导资料.

在授课的过程中,虽然也积极拓展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与化工实践过程联系不密切的矛盾.

但随着我校化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如果继续使用偏重理论教学的物理化学教材显然不合时宜.

以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契机,基于实践导向的新教材的选用成为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从xxx开始,精选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第五版)[3]工科教材作为我校化工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材.

与原教材相比,天津大学编写的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增加许多与实际工业生产相关的知识点,如真实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二组分液体部分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和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温度-组成图,以及多相化学反应等,目的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有利于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科思维的养成.

另外,工科“物理化学”教材将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和电解与极化作用3部分内容合并为电化学,将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和化学动力学基础(二)合并为化学动力学,既优化教学内容,又适当降低理论深度,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实践视野.

本教材在我院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学生良好的反响.

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对工科物理化学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的抽象性,注重通过演示与基本原理相关的实验现象对接实践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直接关系[4],更好地突出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除讲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外,还注重把从事物理化学方面的科研体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物理化学在生活和化工行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学生加快适应工业生产的能力和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5].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实例说明理论

由于化工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与生产实践更加紧密相连,所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物理化学内容抽象、公式多而杂,在课堂讲授中要更加注重结合具体实例来阐述理论内容,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理论知识.

例如,讲授界面现象中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时,用他们所熟悉的人工降雨和暴沸现象来说明开尔文公式,只有水蒸汽液化凝结成新相小液滴(凸液面),小液滴逐渐长大才能从天上落下雨滴.

由于新相小液滴刚开始很难形成,即水蒸汽的过饱和蒸气压pr非常大,天空中的水蒸汽气压很难达到pr,因而需要采用人工的方式提供小液滴形成时的凝聚中心,大幅度降低pr的数值,使雨滴顺利形成.

同理,液体受热气化形成新相小气泡(凹液面),小气泡逐渐长大才能从液体里逸出,但新相小气泡开始很难形成,即液体过热也不沸腾,是因为液体中的小气泡压力很小达不到外界大气压的数值,

因而需要向液体中加入实验中常用的沸石(孔中含空气)增加初始小气泡的大小,使气泡压力很快达到外界大气压值,保证气体从液体中顺利逸出,避免形成过热液体,引起事故.

总之,利用具体实例讲授比较抽象的物理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更接近实际生产和生活,激发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潜能.

3多方位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动脑与动手能力

伴随着物理化学理论教学内容的调整,也将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例如: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反应热的形成,如果不能及时地移除多余的热量导致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将对化工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所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测量与调控在化工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温度计(如玻璃温度计、贝克曼温度计、热电偶等)用于测量反应体系的温度.

作为温差测量的贝克曼温度计,广泛应用在恒温槽的组装和性能测试、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实验中.

由于精密电子温度测量仪器的普遍使用,使得贝克曼温度计在实验中的利用率逐渐降低,但它仍可以作为一种简便的辅助仪器使用.

另外,温度效应常常在实验中有所体现.

如醋酸-水-氯仿三组分系统的相图绘制实验,其成败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密切.

然而,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现象,也并不清楚隐含的实验原理.

实验过程中,温度影响到各组分间的溶解度,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无法观察到明显的浑浊现象,导致不能很好地判定滴定终点.

因此,如果能够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相图,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萃取过程,理解相图中物系点和相点的概念,对于化工产品分离条件的筛选起到良好地指导作用.

其他的实验项目,例如: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的测定、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测定等,温度的影响均不可忽视.

合理的安排实验是保证学生理解并掌握实验原理的前提.

但由于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数较多,普遍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循环的方式开展实验.

如果物理化学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在同一学期开设,在循环实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实验项目早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则显得非常被动,对实验理论一知半解,造成他们更多地关注实验操作过程,只动手、缺乏动脑,实验效果并不理想.

鉴于此,将实验课的开出时间较理论课程滞后一学期,先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论知识,再开展相关实验.

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试讲实验内容、回答问题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良好.

篇7: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全民体育理念的深入推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日趋紧密,如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基于学生体质健康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如何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质健康;研究效果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和制约,一直遵循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1]。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综合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当前世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型人才成为我国未来教育的重点目标。

1、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体育教学思想单一

我国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思想以增强体质和学习技能为主,内涵显得比较单一。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体育课也并没能体现出其本质的功能,缺乏以学生为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2]。

1.2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体现在:大多数地区的体育课程内容还是以传统的几个体育项目为主,不能体现现代学生对体育内容的需求以及学校自身对学生的培育特色;课程设置缺乏考虑,在项目选择上很多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身体特质和基本技能,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水平参差不齐,最终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1.3教学方法没有体现学生个性化

我国现阶段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还是继承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方法,即一味的传授技能和强化训练,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这样的教学方法显得比较枯燥无味、没有趣味性可言。现在的学生由于个性化比较明显,有自己的独特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对于传统式的体育教学方法不能接受,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体育课程评价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高校在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标准和手段上有点不尽如人意,这样的现状往往很容易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达不到客观和公平性[3]。而对一门学科的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对象的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课程评价做得不够好,也就不能相应的反映事实,从而做到更好的促进教学反思和教学改正。

2、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紧迫性要求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十多年以来对于全国范围内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中,数据分析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发育水平、营养水平在不断提高,青少年身高、体重相较于过去有明显得提升,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但是身体素质指标却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青少年体能测试中100米、200米、800米、跳高、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成绩都在下降,速度和耐力均下滑明显[4]。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要针对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状,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

2.2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支持和鼓励作用

国家实施有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方案标准、组织实施、管理约束等方面都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在高校实际教育过程中具体实施和贯彻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高校体育课程在社会、教师、学生之间往往被当作为一门副课,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考试和测评成绩也只是作为参考依据不作为奖学金评定依据,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形成高校体育课程不重要的观念,无法发挥出成绩记录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5]。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也需要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活动中。

2.3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方向和指导作用

当前,有部分高校试点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选择自主选项教学,以学生个体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体现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体育课程多数采取的是选修某些项目作为考试和测评成绩,学生更多时候是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者是难易程度选择相应体育课程项目,大部分学生对于选择项目认识不够充分,没有考虑自身身体素质,在学习过程进行中会逐渐丧失兴趣,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也无从说起[6]。那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势必要通过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1深化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主动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并且整合以往的思想体系,将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地方进行深化,从而建立更加全面、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3.2合理设置体育课程

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质量低的结果。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拓展体育课程内容,鉴于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育课程内容基本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为主,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比较流行的项目,比如瑜伽、健美操等等;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结合学校自身的地理位置、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师专长等等因素设置更加适合本校的体育课程;层次化课程设置,针对身体素质和技能有差异的学生群体,设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地避免因学生自身特性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不佳。

3.3个性化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个性化的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所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性。教学过程中,适当性地运用趣味幽默的讲解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4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完善课程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入手:建立以学生体质健康指数为依据的课程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学期前后的对比,及时有效的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区别于以往的以学生技能学习效果为主的评价标准,加入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参与度、表现程度等等内容;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前后的差异以及因学生体质差异可能带来的进步空间,注重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观察。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十分有必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还要以体育锻炼为基础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实现现代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鹏.浅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以及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科技展望,,25:282.

[2]许文鑫,王菲.基于耦合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影响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02:39-42+48.

[3]刘美凤,郑瑾.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新思考———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J].湖北体育科技,2015,02:177-179.

[4]曹勇.浅析基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23-125.

[5]曾播思,徐焰.现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03:121-124.

[6]刘军,邢蕾,李柏忠.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J].体育世界(学术版),,08:83-84.

篇8: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目前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其教育效果,主要问题在于不断更新的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如果计算机课程不与之同步改革及发展,其教育效果则无法实现与时代的同步。本文首先针对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当前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最后针对其改革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能够对有效提升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的质量与水平起到有效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发展

计算机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加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变革,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几乎所有行业都与计算机密切相关,因此中小学基础教育对计算机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只有探寻新时期的计算机教育创新方法及模式,才能更好地将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发挥,实现对中小学生计算机技能的稳定提升。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

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一直是与时代同步的任务,而且中小学生在接收学校教育之前,大部分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技术和操作,可以说这些已经与计算机有过接触的中小学生无论是在中小学教育之前,还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都与计算机的学习活动密切相关,除了在课堂上接收计算机的操作学习与训练之外,日常生活与计算机的联系更为密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中小学生塑造出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技巧,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其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只有针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形势实施一定的课程改革,才能更好地将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有效提升。

二、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安排现状

(一)缺少与实践教学的密切关联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教育的基本要求,如果仅仅以大量的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而缺少实质性的能够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实践教学,必然会无法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课程设计上,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理论教学,而这些理论内容往往缺少与实践操作的密切相关性,使理论在操作中的实践价值较低,而且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没有针对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展开,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极大的影响了中小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不足

计算机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技术与不断发展的功能,要实现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制定与计算机技术同步发展的动态性课程计划是必要的,只有将课程与技术发展动态性连接起来,才能使计算机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目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在设置上的动态性不足,主要是由教师对教材的调整能力较弱决定的,由于缺少能够实施动态性的课程规划,学生接收的计算机教育也往往无法实现与时代技术的同步更新和发展。

(三)课程设置不利于差异性教学

计算机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仍然是极不均等的,有的学生偏爱计算机操作,对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充满着兴趣与开发欲望,这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较高,但对于教学课程的兴趣差异也比较明显;有的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兴趣上相对较低,但对于教育所学课程也能够均衡接收,这些具有不同教育需求的学生无法在当前统一的课程安排模式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与发展策略

(一)创新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课程的创新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由于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课程安排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步。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缺少创新性,大部分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因此要实现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就必然能够与技术的创新同步,实施一定的课程创新。例如在学习基本软件的操作时,学生应当得到一定的自主性选择空间,在软件操作上不必以过于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实践行为,而是给以足够的自由发挥机会,以布置一个特定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行寻找解决的途径,不同学生寻求的不同解决途径,将会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手段。此外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实施动态性教学课程的创新也是极为必要的,对学生布置的实践操作或课后练习任务可设置为两个或几个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计算机使用习惯进行自主选择,既保留了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又能够为学生提供选择适合自身计算机实践练习需求的机会。

(二)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

在网络化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的功能得以更大发挥,如果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不能与网络技术有效结合,其教学效果也必然是无法完善的。根据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对课程本身设计安排的习惯,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对计算机课程本身的关注度,使之能够多元化发展,将能够与计算机能力相关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对象,必然能够使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改革实现对教育效果的有效推动。例如运用网络化手段开拓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网络资源的学习与影响下,实现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更具实践性的能力。

(三)提高与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

计算机课程与学生的互动性具有极大关联,教师应当通过互动性手段为学生实施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学习者的角色,而非被教育者的角色。例如运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开发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引导及时提出个人的见解,最终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计算机课程设置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作为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科技产物,计算机技术有着极快的发展速度,因此对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也只有根据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课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代技术密切相关,使中小学接收的计算机教育能够具有实质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鑫.论计算机教育与创新教育[J].才智,20xx,25:186.

[2]李冰.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思考[J].才智,20xx,27:105.

[3]唐光伟.试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相关措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0:231.

篇9:课程改革论文

一、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提高课程授课质量的重要保证,完善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开展教学资源建设中,不仅要重视教材、教案等传统资源的建设,更要做好网站、视频、慕课、微课等信息化资源的建设。

1.教材建设

目前工程材料大部分教材都是针对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的综合用书,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的特色、专业内涵的不同、学生特点等因素,编写系列教材,体现“质量为本、特色取胜”的办学思路。

2.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主要依靠教师,要围绕课程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真正把课程建设工作引向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特别是对于年轻骨干教师,可进行在职教师再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加强教师团队公开课学习观摩、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效果和整体业务水平。

3.教学网站建设

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功能,应加大投入,完善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建设和完善教学网站。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制作更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动画,以促进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把相关的录像和典型的工程案例穿插于课件中,使课件内容更贴近于工程实际,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网站的建设,应及时更新教学课件,逐步建立工程材料试题库、动画库、视频库、辅助教学文档等教学资源,并设立作业区、讨论区,开通师生互动平台。

4.实验室建设

与本课程配套的实验室,有力学实验室和金相实验室,可开设硬度实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分析等实验项目。为满足本课程教学和本领域科研以及服务企业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配置相对完善的实验设备,如可购置安装金相分析软件,以方便对金相图片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可建立热处理实验室,以方便学生进行热处理实验和教师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

5.慕课、微课资源应用

慕课、微课作为近年来高校教学领域最新改革热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慕课、微课建设与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带来的便利,立足实际情况,现阶段应该以引导教师和学生合理利用慕课、微课资源为主。目前,工程材料课程可用慕课资源主要是国内“985”“211”院校的慕课资源,一方面这些资源从授课教师、课件、讲授质量都是最优秀的资源,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也存在内容偏深、讲授简单的一面,因此在慕课应用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自学能力、自学积极性等因素,把慕课应用与课堂讲授结合起来,既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慕课资源带来的优势,又能够确保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结语

总之,工程材料课程的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全面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进。保证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工程材料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加强实验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

篇10:课程改革论文

全文从三个角度进行入手:首先,分析当前计算机应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下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其次,根据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发展,探究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为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方向。

一、当下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和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才能,同时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1]。在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的重视后,各个高校都陆续开始注重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培养,确保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但是,现在各个高校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情景还不够乐观,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教学都是为了凑足学分而进行教学。同时,各个高校在传授学生计算机基础技术知识时,太过于重视学生对于理论的研究,而忽略了学生在实际当中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虽然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实践应用能力欠缺,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单纯地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而在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当中相对匮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较好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教学水平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1.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对教材进行一定的解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从书本中学到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虽然计算机应用课程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能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之处,对于其自身的发展和其未来创业有多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传授知识当中不能单单依靠书本当中的知识和教学模式,而是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从而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要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都愿意学习这门课程,切实提高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的收获。

2.教学过程当中缺乏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没有形成教学与实践的良好互动。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到这门课程之后增长见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投入过多的时间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而对于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锻炼有所欠缺,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课程进行自我知识的检验,使得学生不能在实践当中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内容不足,从而更好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对学生灌输计算机知识,且没有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这些知识是怎样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的,因此也不能使学生从这门课程当中获到最大的收益。

3.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收获。计算机教学当中,教师进行知识传授时都是采用“黑板教学”、“PPT教学”、“word教学”。当教师把这些教学内容放在PPT、word上进行教学时,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文字来获得。由于这种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因此其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在课程当中学习的积极性。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与内容偏少,不能使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之上获得知识不足,不能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让学生学到最为全面的知识。而想要解决这种困境,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大学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一名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1.突破常规的教学思路,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各个高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不能从教学当中充分学习到丰富的知识,并进一步加强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让学生在课堂上作为“教师”,由学生亲自进行一些计算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帮助其他学生真正地学会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个人会增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视,自己开始认真学习这部分内容,以便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从内心深处也会加强对于教学内容的重视,从而为其更好地学习某些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也不会再受到繁重的教学任务的束缚,可以从教学当中解放出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学习,从而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丰富性。

2.设计一套符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之上学习到最为全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视频教学、计算机自动提问系统等。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从而让教师将教学的每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无缺。教师及时地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自己专业学科当中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让计算机知识服务于学生当前的学科需求,从而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该专业领域当中的拔尖人才。

3.充分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为今后研究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将计算机技术与学生的实际专业进行结合是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专业领域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创新。在专业领域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把计算机知识的统计学、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机运算在学生专业领域之内进行一定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做一定的铺垫。例如:在工程学科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型构建、工程造价估计和评估等,都可以让学生在工程实施之前了解到大致的模型基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在以后的建造过程中出现其自身也不了解的问题和难点。此外,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在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其所属的专业领域内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可以更好地让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4.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在实际应用计算机知识时,需要大学生投入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进行运用。只有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学生才能从实践当中发现自己在学习哪些内容的短板,知道哪些计算机知识内容对于自己的个人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重视,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怎样进行学习,而且学生的个人发展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可以为学生创建出更好的未来发展蓝图,为学生更好地将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好充分的准备。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真正地学好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思路、多媒体教学、融合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这四个方面着手,认真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钟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xx,(02).

篇11: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

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改革教育的弊病,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建国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突现出来。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于反映现代科学、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说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新课程的特征。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一,新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第二,新课程强调“三维”结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整合,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第三,课程结构体现了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了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第四,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合法的地位。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中校长应有的管理行为

中小学校长不但要有良好的知识素养、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能力,还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富有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校长的应有管理行为包括:

1、帮助教师建立新的角色模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应关注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以及通过实施新课程而达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帮助教师尽快地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校长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培训班,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帮助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让教师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并加速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新的课程改革必定引起一场教育因素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就是变化的核心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中心。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要求是: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传递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交流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由重教学结果向重教学过程转变。第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的能力。第三,教师首先成为研究者。每一位教师都应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校长应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在教学研究中体验成功。

2、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校长应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有的学生必须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能专心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家长、教师的奖励而学习,有的学生却能够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这些特点,校长都应该促使教师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了解,并付诸教学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

3、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开发校本课程

作为校长,应注意发现和体验学校管理重构对于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在新课程与学校发展之间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明确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师、校长、教研员以及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加强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有哪些新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组织人员开发校本课程,创出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事共同参与的,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教育哲学,调动全体同仁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减少教育冲突甚至相互抵消的现象,同心协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

4、改革课程评价的模式

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指导思想的变革。《纲要》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的新要求。为了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校长,应了解认识一些新的评价方式和思路,进而产生改革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变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校长应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对于学生的评价,《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使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纲要》指出,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校长应努力探索如何使评价更具有激励功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观,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

5、促进课改与学校同步发展

新课程的最终发生地是学校,新课程只能在学校中生成,课改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促进学校概念的变化,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复杂多变。校长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更新学校管理的理念,独立性地思索、创造性地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创造性计划是创造性工作地开始。校长应重视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校本管理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程度,通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中小学校长必须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等院校课程改革音乐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