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医学院校数学思维教育优秀论文(共含10篇),希望能帮助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wss2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医学院校数学思维教育优秀论文
1 数学思维与医学科研
数学思维通常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思想或心理的过程和表现。它是一种内隐的心智活动,数学知识则是这种活动的外在表现,像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数学精神则是数学思维活动的结晶,也就是数学思维的宏观概括[1]。随着各学科交叉研究的增加,数学研究更多的被用于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促进其他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在医学学科的创新方面更为突出,如1979年和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表彰了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仪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突破,这两项研究的基础分别是数学的二维Radon变换和Fourier变换,作为研究核心的数学基础对研究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已经不仅仅把数学作为医学研究的基础,而是更多的应用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去助力医学科研,如丹麦数理医学专家尼尔斯杰尼,在获诺贝尔奖的重要著作《免疫网络结构理论》中所展现的,医学免疫问题经过数学化等步骤形成免疫网络结构理论,该模式揭示出了医学现代化的科研方向,体现了数学思维与数学建模的解决医学问题的观点,更预示了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高层次的医学科研成果依赖于医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医学院校要适应医学学科发展的要求,就需要解决现今医学生的数学思维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医学科研要求的矛盾,医学院校亟待教会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医学问题,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模型去解决医学问题,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必将有利于为医学科研现代化提供广泛的人才的基础。
2 数学思维培养现状
医学院校通常在数学思维的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不高,在课程开设方面,部分数学思维相关课程甚至不足综合院校的三分之一,而且不同的专业课程开设不均衡,其中大部分专业开设了64学时的高等数学课程,药学、中药学、临床药学等专业额外开设了54学时医药数理统计方法课程,而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护理等专业则不开设任何数学类课程,作为选修课的数学建模课也只有36学时。
医学院校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仍然比较传统,不仅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性,而且理论内容过深,导致学生通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考试后这些零散的数学知识极易被遗忘。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数学教学与医学研究严重脱节,也造成了学生在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后,领会不到数学思维方法在解决医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让人有数学实用性差的错觉,因此很大一部分医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数学类课程,觉得数学思维能力不会对医学生的专业学习有任何帮助,这些消极的态度和观点对医学院校数学思维培养观念的推广带来了阻力,使得不仅数学建模等选修课的`参加人数过少,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积极性和效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连高数等必修课的平均成绩也偏低。
篇2:医学院校数学思维教育优秀论文
医学数学思维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逐步成为国内外众多高校的共识。医学院校在数学思维的培养中,许多医学院校已开设高等数学、概率统计、数学建模课等丰富的数学思维培养课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存在师生数学思维重视程度轻,必修课比例低,课程量过少,设置实用性弱,课程内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过于简单等问题。数学建模在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存在内容单一、学生不重视、教师热情不高、教材不规范、数学软件和数学实验跟不上教学需求等问题[2]。
医学院校有必要通过改进现行的数学教学模式,建立与现代医学研究相适应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学思维培养课程体系,将数学思维素质培养和数学方法融入医用数学类课程。首先,应当对高等数学、医药数理统计方法等医学院校广泛开设的基础类数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加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在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加感受到数学思维在学科学习中的实用性,进而逐渐改变个别的数学无用论的观点,有助于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其次,通过将数学建模选修课作为各医学专业的必修选修课,扩大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让学生感到建模课程的重要性,并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与各个专业进行融合,通过加强相关专业建模案例教学,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到数学建模的思维对医学科研探索的指引和帮助,并在了解简单的建模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将建模应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科研中。最后,对仅针对个别专业开设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计算方法等课程加大在各专业的覆盖力度,或者通过选修课等方式,让更多的专业接触、了解该课程。
4 小结
医学数学思维课程在国内医学院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在医学院校中加大数学思维的培养力度,提升对数学思维素质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提升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必将有利于培养其创造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素质的提升有助于医学生便捷的取得具有独创性、开拓性的成果。
篇3:探究初中数学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优秀论文
探究初中数学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优秀论文
新课改以来,不论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有了较大改革与进步,但是不可否认,还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目前的初中数学教育上,过多的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答对题、做对题,而不是放在如何来想如何来思考上,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创造性思维的缺失
钱学森曾经这样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正是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创造性思维的缺失造成的。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进行学习和探索,而目前来看,我国初中数学的教学瓶颈正是学生缺乏应有的创造性思维。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老师启发性的教育学生,而只是单纯的知识灌输,也就是俗称的填鸭式教育,这种直接灌输知识的方法是无法让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尤其是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是因为兴趣使然,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即使是参加奥数竞赛的学生,也有很大部分只是为了获得名次,在解答数学题目的时候,不能注重解题过程中思维的开拓,而是更多的关注于解题结果的对错,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采取死记硬背公式定理或者单纯进行机械模仿,没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这也是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缺失的很大原因。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措施
1、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的教育模式,经过不断的'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开始逐渐实行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传统仍然没有被改变。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就要从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开始,因为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在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迫于升学压力,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或者机械模仿解题方式,使得数学不再是一门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科。
2、改变教学模式
首先是在解题方式上,鼓励一题多解,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可以获得不同的解题方式,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即发散性思维。这样,在解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来构造自己的知识框架,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做到举一反三才能说明是真正的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
3、开展数学头脑风暴活动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几次头脑风暴活动,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每次的头脑风暴主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还可以是对某一类问题的总结等等,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可以就此话题进行讨论或者是辩论,在合作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合作,这样才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中要循序渐进
教师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才应该更多的掌握课堂的主动性,但是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新的内容,而不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缺乏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让学生没有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也就缺乏了对学习的主动性培养。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长期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创造性思维的不培养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因为人的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后,要想对其进行改变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可以,而不是几天就能培养好的。因此,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的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学生,开发其创造性思维,而不是简单的走一个形式。对学生来说,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坚持不懈,而不能半途而废或者三分钟热度。总而言之,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才能成功。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坚持到底
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止是一个阶段的培养,而应该要善始善终,要坚持到底的进行培养,不能半途而废。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盯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而要注意到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灵活的去应用创造性思维。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课堂不是老师的主场,老师应该更多的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更主动的去自主探索未知的知识,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予以正确的引导,并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结语
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会考试的机器,而是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4:数学思维与数学教育的思考
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是数学教育进行“再教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能思考,会运筹善于随机应变.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合格公民的需要。本文从数学思维的特征,品质出发.结合中学数学教育的实际.探讨了中学数学教育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问题.
1、数学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而数学思维就是人脑关于数学对象的思维.数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因而数学思维有其自己的特征.
第一,策略创造与逻辑演绎的有机结合。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数学思维活动是生动活泼的策略创造.其中包括直觉、归纳、猜测、类比联想、合情推理、观念更新、顿悟技巧等方面,微观上,要求数学思维具有严谨性.要求严格遵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要言必有据,步步为营,进行严格的逻辑演绎。事实上.任何一种新的数学理论.任河一项新的数学发明.只靠严谨的逻辑演绎是推不出来的.必须加上生动的思维创造.诸如特殊化一般化.归纳、类比、顿悟等等。一旦有了新的想法.采取了新的策略.掌握了新的技巧.通过反复深入地提出猜想.加以修正.不断完善.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数学理论。也可以说.数学思维过程总是似真推理与逻辑推理相互交织的过程。似真推理起着为逻辑思维探路.定向的作用.可以用来帮助在数学领域中发现新命题.提出可能的结论.找到解题的途径与方法等。其中.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更是两种重要的策略推理形式;而逻辑推理则是似真推理的延续和补充.由似真推理所获得的结论.往往需要借助逻辑推理作进一步的论证、证实。因此.数学思维只有将策略创造与逻辑演绎有机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发散思维是指从不同方向、不同侧面去考虑问题,从多种途径去求得解答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其特点是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命题推广、升维策略、降维策略等都于这方面的反映。聚合思维是以“集中”为特点的一种思维.其特点是具有指向性、比较性、程性等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在数学思维活动中,这两种思维也是常常被交替使用的。在解决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为了探查解题思路.人们总是要将思维触角伸向问题的各个方面.考虑各种可能的解模式.并不断地进行尝试.设法找到具体的思路.在探测思路的过程中.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要集中注意力初中数学论文,集中攻击目标,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或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将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有机结合,特别要重视发散发性思维的训练。
2、数学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数学思维品质的优劣,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弄清数学思维品质的内容是必要的,但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很多,我们认为数学思维品质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的灵活性,它是指思维转向的及时性以及不过多地受思维定向的影响。善于从旧的模式或通常的制约条件中摆脱出来。思维灵活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善于进行丰富的联想,对问题进行等价转换,抓住问题的本质,快速及时地调整思维过程。
篇5:数学教学中渗透辩证思维教育
数学教学中渗透辩证思维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应努力地挖掘它,加大对学生的唯物辩证法教育渗透力度,提高课堂教学中辩证思维教育含量。联系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把辩证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运用辩证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为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形成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引导实践,寓教于乐一直以来,课堂教学处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机械地等待着结论降临,这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做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观念,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去摸、爬、滚、打,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实践能出真知”,让学生亲自来参与实践,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看一看,想一想,形成丰富的感性材料,再经过大脑的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辩证分析,发现其中的奥秘,总结出规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果教师不让学生动手实践,而是一味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学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教学不得法,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扼杀学生的实践能力,会抑制学生的'聪明才智。因此,要多给学生实践机会,把抽象的符号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视、可摸的具体实物,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得知识。?二、灵活转化,激活思路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数学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组成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完整的网络体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一些数学的问题,并适时转化,思维就会被激活,思路就会得到拓展。如,我教完“比的应用”这一小节后,设计了下面一题:甲、乙两数相加,和是240,相除,商是0.6。甲、乙两数各是多少?这种“按比例分配”的变式题,开始大部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启发学生联想到除法与比、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然后相互转化,经过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转化,得出诸多不同的解答方法。三、打破常规,激发兴趣小学生往往根据已有经验去思考问题,容易被许多司空见惯的虚假现象迷惑,产生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会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数学的问题,如学生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应用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去类推,学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但有时也会将他们引入误区而不能自拔。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用辩证思考方法,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消除定势,让学生用发展的、全面的、变化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四、勇于探索,培养创新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渗透辩证思维教育,必须让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发现新知。学生掌握了辩证思维方式,就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全面地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如:教学整数除以分数应用题:“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照这样计算,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当学生掌握了根据行程问题三种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推导出计算方法后,我没有罢休,利用这道题,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大胆探索,寻求新的解题策略。用语言激励他们:看谁还会用其他方法解答出来?学生们跃跃欲试,动手画示意图,根据图意寻找联系。经过一番探求,学生得出以下几种新颖解答方法:①18÷0.4②18÷2×5③18+18÷2×3④18×5÷2⑤18+18×3÷2⑥18×1÷2/5⑦设每小时行X千米,列方程2/5X=18。学生的探索过程,实际上是在不断进行辩证思维的过程,边探索,边获取新知,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加强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使学生产生辩证思维欲望,并适时加以指导同时建立相应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很好发展。篇6:数学教学中渗透辩证思维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内容,教师应努力地挖掘它,加大对学生的唯物辩证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渗透力度,提高课堂教学中辩证思维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含量。联系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把辩证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运用辩证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为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形成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引导实践,寓教于乐一直以来,课堂教学处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机械地等待着结论降临,这是与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背道而驰的做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观念,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去摸、爬、滚、打,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实践能出真知”,让学生亲自来参与实践,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看一看,想一想,形成丰富的感性材料,再经过大脑的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辩证分析,发现其中的奥秘,总结出规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果教师不让学生动手实践,而是一味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学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教学不得法,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扼杀学生的实践能力,会抑制学生的聪明才智。因此,要多给学生实践机会,把抽象的符号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视、可摸的具体实物,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得知识。?二、灵活转化,激活思路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数学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组成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完整的网络体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一些数学的问题,并适时转化,思维就会被激活,思路就会得到拓展。如,我教完“比的应用”这一小节后,设计了下面一题:甲、乙两数相加,和是240,相除,商是0.6。甲、乙两数各是多少?这种“按比例分配”的变式题,开始大部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启发学生联想到除法与比、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然后相互转化,经过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转化,得出诸多不同的解答方法。三、打破常规,激发兴趣小学生往往根据已有经验去思考问题,容易被许多司空见惯的虚假现象迷惑,产生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会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数学的问题,如学生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应用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去类推,学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百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但有时也会将他们引入误区而不能自拔。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用辩证思考方法,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消除定势,让学生用发展的、全面的.、变化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四、勇于探索,培养创新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渗透辩证思维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必须让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发现新知。学生掌握了辩证思维方式,就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全面地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如:教学整数除以分数应用题:“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照这样计算,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当学生掌握了根据行程问题三种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推导出计算方法后,我没有罢休,利用这道题,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大胆探索,寻求新的解题策略。用语言激励他们:看谁还会用其他方法解答出来?学生们跃跃欲试,动手画示意图,根据图意寻找联系。经过一番探求,学生得出以下几种新颖解答方法:①18÷0.4②18÷2×5③18+18÷2×3④18×5÷2⑤18+18×3÷2⑥18×1÷2/5⑦设每小时行X千米,列方程2/5X=18。学生的探索过程,实际上是在不断进行辩证思维的过程,边探索,边获取新知,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加强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使学生产生辩证思维欲望,并适时加以指导同时建立相应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很好发展。
篇7:数学教学中渗透辩证思维教育
数学思维品质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智力特点或个性特征。在义务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要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思维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其思维的自觉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重视说理训练,培养思维的自觉性。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教学中让其从直观的、最熟悉的事物,最简单的变化开始,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引导进行思考。如:我在一年级教学“圆柱、球的认识”时,首先,拿一个木柱让学生观察,让其说说像什么,上、下底面是什么图形,上、下底面形状大小是否一样。再拿一个皮球,让学生摸一摸,通过触觉先感知其面,再从不同角度,用视觉观察其形状。通过一系列观察提问、回答,引导学生逐步得到完整、正确的圆柱和球的概念。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思考,应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思维材料,让学生在大量的直观和操作中,动脑动手,感知事物的特征,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培养学生表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中可通过学生看图说话,表述图意,编应用题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为学生学好较复杂的应用题打好基础。由于数学语言较抽象,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理解,只有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所以在表述过程中,可能出现语言不精炼,用词不当,思路迂回等现象,这时,教师要耐心地予以引导,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从那些朦胧认识和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
二、重视双基训练,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低年级学生由于受生理、心理、家庭、教育等诸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思维敏捷性方面有所差异。因此,学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思维的起点和途径,也就谈不上思维的敏捷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首先,应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确保不同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过关。其次,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分类严格要求,在限定的时间里完成一定量的练习内容。通过分类推进,严格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在练习过程中,应先让学生说算理,按照一般方法计算到适当时间,简缩思维过程,提高计算速度。
三、由于所学知识的限制,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差。
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变成练习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在巩固、应用新知识的练习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1、注重综合性练习。
如:在小学生数学课本第三册中《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并与前面的复习题进行对比,然后计算。这样,学生在思考中产生多个思维指向,沟通知识的联系。加深、拓宽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注意变式练习
如:在小学数学课本第二册《认识图形》一节课的教学中,讲了圆柱的特征后,出示一些位置、形状大小不同的圆柱体让学生去判断,使学生通过变式、比较练习,认识圆柱的本质特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所学知识,为学生灵活运用新知识打好基础。
3、注意一题多解。
如:小学数学数学课本第三册的第37页中有这样一道题: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新学的乘法口诀中寻找,鼓励学生积极思维,不死记硬套,诱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数量关系,从而产生新的构思,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得到多个答案。
4、注重顺逆思维的转化。
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多数题目是按照已知条件,通过顺向思维解题的。逆向思维是从反向(或结果)出发而进行逆向推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低年级学生由于比较习惯顺向思维,在解需要逆向思维的题时,常常感到很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当设计一些逆向思维题进行练习,在顺逆思维相互转化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20以内减法后,可设计“()-()=7”之类题让学生去练习,或在学生中掀起学习国际数棋热。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数量关系间的内联系,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5、注意总结规律。
如:在“一位、两位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习了竖式计算的法则,那么,在学生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竖式法则时,应通过学生自学和练习,引导学生应用迁移规律,自己总结出多位数加、减法的竖式法则。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准确集中,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助于课堂结构的优化。在当前应试教育向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更应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篇8:数学教育课程教学能力评价研究的优秀论文
数学教师专业课程改革实践说明,数学教育实践课程对提高高等院校数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多样的数学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从而有助于提升师范生入职后教学工作的起点。平时作业评价、学业考试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综合档案评价四个方面评价方式的结合对师范生教育理论知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篇9:数学教育课程教学能力评价研究的优秀论文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下,三维空间上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作为一个特殊职业数学教师,应具备的三维内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常规布局为:专业理念与师德是X轴,专业知识是Y轴,专业能力是Z轴。直观上X和Y轴是整个坐标系的基础,Z轴是高度。一名优秀的准数学教师师范毕业生应该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针对我系数学教育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我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法。
一、平时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犹如一架照相机,静态的记录某一课程日常学习阶段学习的状态和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的数学教育实践课程作业评价仍以书面解题、简答题作业为主要形式。数学教育实践课程的书面作业形式可是以多元化的,比如:阅读、调研、合作解决问题、小论文、听后感、综述、教学设计等。比如:课程《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数学教学设计》,讲授基础理论知识阶段时作业类型可以抄写理论知识以巩固所学内容,可以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知识点并书写小论文;讲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时作业类型有查阅优秀的数学教学设计,调查某一教学课题的不同教学设计对学生产生的不同结果分析,数学教学设计中对教学知识点的不同理解或不同解决方法做小论文,一组讨论、设计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等。丰富的作业评价形式避免了习题作业评价导致的抄袭现象,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师范生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科学编写数学教案,有效组织教学课堂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学业考试评价
学业考试评价犹如一幅画,静态的展示了作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某一方面的达成效果。学业考试评价是数学教学综合评价最为传统的评价方法,以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其中尤为以闭卷考试为主,辅以开卷考试、书写论文、作品展示等方式。实践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体,其中含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指导各项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但更多的偏重于实际教学活动。以书面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评价可以考察师范生对知的掌握,同时促进师范生对理论的记忆和理解,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提升。但实践课程不能完全按照书面考试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可以辅助实践活动。比如:《规范汉字书写》、《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数学课件与制作》等课程的学业考试评价可以由三部分构成:闭卷考试比例占20%,内容为这几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作品展示比例50%,内容为一幅书法稿或一段朗读音频或一段演讲视频或一个课件;鉴赏与评价比例30%。课程《数学说课训练》考查学生综合掌握数学教育实践课程情况,对学生的考核可以采取闭卷考试比例20%(理论知识),观摩名师教学并评价比例20%,教学设计比例20%,课堂说课比例40%。多种形式的学业考试评价有助于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的提升。
三、同行、专家评价
同行、专家评价犹如一名医生,毫不留情的指出被评价者身上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肯定了身上的优点。同行、专家评价包括大学同学评价、带队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评价和实习单位学生评价四个方面。大学同学评价类似于同行评价,此评价可能局限的反映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外显基本功(粉笔字、普通话、语速、语调、表情、声音、手势、课堂气氛);带队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评价类似于专家评价,能够深入的评价师范生的内蕴能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数学能力的培养、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教学语言的`艺术);实习单位学生评价作为受教育者较直接的反映师范生课堂的组织、课堂效率、课堂的流畅和传授知识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技能和教学水平。比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师范生的两门纯粹的实践课程,该课程的学习能力评价不是让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给出单一的优秀、良、合格、不合格成绩,而是要综合四个方面教学能力评价给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四、综合档案评价
综合档案评价犹如一架摄像机,动态的记录了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档案评价有别于只注重结果的评价,它立足于动态发展的学生主体和建构主义立场,坚持测定与评价的分离,测定仅仅为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它不仅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对日常学习过程的记录和积累。档案袋中所收集的内容,不仅包含已经完成的作品,而且还包括正在计划完成的内容。它依据档案袋中所收集的表示学生每次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评价。综合档案评价以个人档案袋的形式存储,档案袋包括两方面。一方面由学生自己保管,档案盒的内容由学生自己完善,具体内容包括学生自己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训练课题,制定研究或训练计划,记录研究或训练的过程,总结和反思研究或训练的结果,参加各种教学技能的获奖证书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由教师保管,档案袋的内容由任课教师完善,具体内容包括该实践课程的平时成绩、学业成绩、同学老师的评价成绩、论文、作品、读后感、教学基本功或基本技能各项比赛的成绩和证书和对学生档案袋材料的分析结果。
综上所述,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培养是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长期、艰巨而意义重大的任务,而合理、有效的综合教学评价机制乃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
篇10:不断深入研究为教育而数学的思维
不断深入研究为教育而数学的思维
1为教育而数学思维的研究现况
最早为教育而数学思维,在数学思维研究的前2个阶段也有出现,但都还只是在相应的一般性理论框架中嵌入若干数学的例子.这些数学教育案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价值是不大的.近年来,为教育而数学思维的研究不断深入,呈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
1从数学知识出发
周宇剑从数学符号语言教学的角度探讨了促进数学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强调加强数学符号语言类比和符号提示功能教学,培养学生将数学叙述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并规范符号书写,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杨宝珊等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进行思维研究,对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有关现象进行思维描述,查明人类思维在该领域中的具体表现,找出应有的思维资源(包括数学思维资源和一般思维资源),并给出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思维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前者是基于学生角度,后者则是基于教师角度,2个方面的研究给予了从对应数学知识出发进行数学思维研究非常好的示范和参考.
2从数学能力出发
蔡金法曾提出数学概括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林崇德在其提出的数学能力结构观中也以数学概括为基础,但也指出加强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上,同时他的数学能力结构观除了以数学概括为基础外,还包括3种基本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与5种思维品质.曹才翰等从数学能力角度探讨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其中曾进一步提出逻辑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的数学能力的核心.同时,苏建伟对数学元认知与数学思维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提出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来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从中可以看出,数学思维在数学能力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数学思维的能力和品质是数学能力的核心体现.
3从学习方式出发
夏小刚、吕传汉等在跨文化视野下对中、美学生数学思维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问题解决中,中、美2国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中国学生偏于使用抽象的策略和符号表征,而美国学生则往往比中国学生更频繁地使用视觉的策略和表征.王霞进行了以草稿为载体训练第2学段学生数学思维的研究,通过分析和访谈研究学生的草稿,发现了导致学生思维受阻的6个原因,从而根据第2学段学生的思维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第1学段学生以草稿为载体的数学思维训练的有效对策.中外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比较研究,能给予思维研究很好的导向;而立足本土的数学思维实证研究,则能给予思维训练以很好的具体启发.同时,数学思维活动在学习方式角度的表征,还有数学认知、数学反思等.数学认知方面,李玉琪在其《元认知开发与数学问题解决》中详细论述了元认知知识的统摄作用之数学思维模式的规范作用.数学反思方面,惠敏悦对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反思性学习进行了研究,叙述了古今中外对于反思的各种认识和研究,并根据教学经验以及对于反思的'理解尝试了2种新的教学模式.郑毓信以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为背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数学思维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初等数学中数学思维的3种基本形式:数学化、凝聚、互补与整合.数学化是指初等数学中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数学化;凝聚是指初等数学中算术以及代数概念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互补与整合是指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同一题目的不同解题方法、形式和直觉之间所存在的重要的互补和整合关系.
4关注数学思维的弱势群体
刘晓菁对高中女生数学思维品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自然观察和访谈调查,具体而客观地描述了高中女生数学思维品质方面的情况及特征,从而提出了如何改进女生的数学学科学习以及培养高中女生的数学学科思维的几点建议和措施.小学生、女生等数学思维训练的弱势群体,在近年来不断得到重视,相关研究也还在继续进行之中.
2进一步思考
可以预见,数学思维研究将引领数学教育,同时为教育而数学思维的研究方向将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力、加强教师的数学思维意识、实证研究有待得到重视、进一步关注数学思维的弱势群体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入.
2.1数学思维研究将引领数学教育
当下,应该本着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学与教来明确数学教育的核心、途径和主体.其中核心是数学思维,途径是数学思维活动,主体是学生.实现基于数学思维的数学教育三维目标,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数学思维的过程、学习思维的方法,提升数学学科学习力,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周春荔《数学思维概论》一书中也提到了数学教学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入21世纪,数学思维研究将引领数学教育.
2.2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力
在实现基于数学思维活动的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中,当下最为迫切的研究应当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力.这可以从学习和教学2个方面来论证:从学习方面来看,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而数学能力的核心体现在数学思维的能力和品质,因此数学学科学习力的要素需围绕数学思维来构建和组织,从而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型;从教学方面看,从数学知识的教学到数学素养的教学,数学思维的教学是必经、必由之路.
2.3加强教师的数学思维意识
数学教师的职责在于提高数学的社会实现能力,具体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面向学生做数学教学工作,普及数学思想、知识、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等.前一方面是数学教师普遍重视的,但后一方面由于现实的多方面问题却没有太多精力给予应有的重视.但从学生的成长上来说,数学思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数学教师的专业化上来说,数学思维研究、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4国内数学思维的实证研究有待得到重视
国外数学思维的研究多为实证研究,但在国内却多为理论研究.然而数学思维是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它的这一本质决定着数学思维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另外,数学思维的实证研究也能够更加具体地指向教学策略.数学思维实证研究具体可以从2个维度进行:学生角度和知识角度.学生角度,可以通过调研等方式具体探究学生数学思维的薄弱点和培养方式;知识角度,可以通过对具体数学知识下的数学思维进行教学实验式的研究.
2.5进一步关注数学思维的弱势群体
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和女生是数学思维的弱势群体,而且也已开始得到关注.除此之外,还有少数民族学生这一数学思维的弱势群体,也应得到较多的关注.近年来,代钦已论证了不应进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水平的研究,而应进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特征的研究,相信随着数学思维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学生、女生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等数学思维弱势群体会得到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