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英语教学论文 > 关于“双语教学”的再三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关于“双语教学”的再三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双语教学”的再三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本文共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双语教学”的再三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篇1:关于“双语教学”的再三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双语教学作为加强英语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内,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没有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随之而来的是学术界的争论,褒贬不一,各执其词,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本来似乎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了,人们开始怀疑双语教学这条路是否走得通,行动上甚至犹豫起来。双语教学的实验始终浮在表面,如何理清思路,避开那些暂时搞不清,道不白的理论问题,使双语教学获得实质性的进展,真正起到加强英语的作用成了当务之急。

在网上发表了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再思考”之后,我想再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双语实验学校的同仁们交流,并希望得到指正。(为表述方便,直接将“英语”作为和本民族语言的对照语言。本文主要针对国内中小学的双语教学实验。)

一、中国“双语教学”与国外双语教学的区别

1、教学目的不同:

国外双语教学几乎都是针对少数民族语言和移民本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所开设的一种语言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既要使少数民族和移民通过第二语言的教学溶入到主流社会之中,又要通过双语教学保护和发展这些少数民族和移民的母语,使之两种语言互相促进,共存共荣。

国内的双语教学实际上一开始就是以“加强英语,提高英语习得的效率”为出发点的,是国家根据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的需要,急需培养大批复合型的外语人才所启动的一项外语教学的改革新举措,其目标是针对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所有英语学习者的。双语教学正是进行素质教育探索的一个新的突破口,“以育人为本”是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2、语言环境不同:

国外双语教学都是在以英语为社会主流语言,或者起码是作为第二语言和官方语言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的母语可能不是英语,但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英语语言环境的包围之中,英语能力是他们求得生存和立足主流社会的必备条件。

国内的双语教学则不同,英语在中国既不是社会主流语言,也不是第二语言,它只能是处于外国语的地位。除了在沿海开放的一些现代化大城市和高科技的独资合资企业,英语并不是每个人必需的交际工具,学生也不可能有机会经常使用英语,他们是生活在汉语为主的社会环境之中。

3、教学模式不同:

国外双语教学方法主要是三种:浸没式;过渡式;保持式。在三种教学模式之所以在国外的双语教学都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是因为他们都是基于上面所谈的教学目的和语言环境所设定的。三种教学模式中,国外普遍赞同前二种,而基本否定第三种,理由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最终目的还是要学生溶入到英语主流社会之中去。

显然,由于中国的国情不同,前二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完全照搬来用于我国的双语教学。英语在中国始终只是外语,绝大多数人仍是用汉语交流,所以不可能,也不需要使用浸没式和过渡式来进行双语教学。我本人是赞同“保持式”,但国人常常下意识地将“保持”与“保守”等同起来,宁‘左’勿‘右’地将“保持式”也排斥掉了。

4、师资配备不同:

国外双语教学基本上都由操本族语(母语)的教师授课。如在美国旧金山的华语双语学校,英语均由讲英语的西方人教授,而汉语均由讲汉语的华裔教师教授。双语教师的又一特点是,无论是教英语还是教汉语的老师,本身大都具备双语能力,可以在上课时,根据需要在双语之间自由切换。

国内却不同,双语实验学校很难聘请到合适的外籍教师。首先是不知道到哪儿去请这样的教师,多数双语学校缺乏与国际交流的信息和通道。其次是无法承担昂贵的聘金。所以,“请不到,请不起”成了聘用外籍师资的二大难题。而中国本土教师英语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用英语思维”,自然难以在课堂上将英语运用的“信手拈来”,表达的“原汁原味”,所以“浸没”,“过渡”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5、教学要求不同:

国外双语教学要求并不以升学为主要目标,教学大纲,教材的选用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双语教师有极大的教学自主权。大纲,教材,教学方法都可以因地区而异,因学生而异,自编,自选。根据我了解的材料,国外双语学校成功的标志主要是少数民族语和第二语言同步习得,考核成绩不低于或超过单语学校就算成功。鉴于国外学生考入高一级学校的门槛比中国低得多,所以双语教师多敢于大胆实验,自成一体,并无太大的思想负担。

国内双语教学是在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这几门主课的成绩是决定学生能否升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关键。在双语实验中,既要保证升学率,又要保证语言能力的强化和提高,这对中国教师已经难以两全,更不要说那些习惯于国外教学模式的外籍教师了。不少已经聘请了外籍教师的学校,多半将外籍教师安排在英语听说课和活动课上,如果安排他们上物理、化学这样的主课,不仅外籍教师无法胜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持久。

有这样一所学校,花大价钱聘请了外籍教师给学生上课,头一、二个月学生很新鲜,十分踊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新鲜感没有了,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的同学开始“大逃亡”,因为他们发现这种课无助于他们高考准备,反而“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出现这种结果,也是那位外籍教师所始料不及的。

二、必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之路。

当前学术界对我国双语教学问题的争论,主要还是在双语教学的界定和实际效果上。很明显,如果按照国外双语教学的界定,我国属于双语教学范畴的只有在少数民族中实行的双语教学(藏语+汉语,维吾尔语+汉语,蒙古语+汉语,等等)。国外双语教学模式在我国广大汉语地区是无法真正推行的,硬性照搬的结果不是事倍功半,半途而废便是轰轰烈烈地“做秀”而已。

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去过于拘泥于国外对双语教学的界定,根据双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内核,即在非英语学科渗透英语这样一个基本思想,闯出一条中国双语教学之路,将国外双语教学“本土化”。

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一下邓小平的理论,不去讨论“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不论是什么模式的“双语教学”,能起到加强英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就行。

三、双语教学实验应当坚持

既然我们的双语教学基于强化英语,那就又有一个问题,即:这样的“双语教学”还是不是双语教学,是否有必要搞下去。

综观世界外语教学的历史,可能没有哪个国家象中国现在这样重视外语学习,从幼儿园到大学,学生们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学习英语。社会上更有那么多人参加各类英语补习班,强化班。这种学习外语的力度,用外国人的眼光来看是不可理解的。问题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一直存在着“费时多,收效少”的问题,这当然和以上讲的客观原因有关,但事实上,中国一直将英语作为一门必修主课来读,并且和升学考试挂钩,是中考和高考的重点学科,这样就将英语学习导向了追求纯语言知识和语法系统学习的误区。使得教英语的老师和学英语的学生都过于看重分数,而忽略了实际运用的能力。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应用,除了少数外语专业人士外,外语永远只是一个工具。

双语教学在中国的提出,抛弃其它功利性的因素之外,主要是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双语教学”的英文Bilingual Education,按原文直译应当是“双语教育”,实际上双语教育是更加广阔的一个概念。推行双语教育,不仅仅是第二语言的习得,恐怕更是一种综合文化素质的习得和人文底蕴的提高,也就是我们常说得素质教育。所以双语教学的实验不但不能停止,还应当继续加强推行力度。我下面所谈的“切入点”的问题,恐怕已经属于“双语教育”的范畴了。

四、试谈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之路怎么走

解决了双语教学要不要搞的问题,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搞?是“挂羊头卖狗肉”,做一些表面文章给领导看,做做“秀”,图个虚名,以达到某些学校将“狗肉”(招生,赚钱)卖出去的目的呢?还是真正卖“羊肉”,切实将双语教学作为增进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照搬国外现成的模式显然行不通,只有闯出一条中国双语教学之路,将国外双语教学“本土化”或者说在中国的“异化”。不要怕别人,甚至是一些名人权威说三道四,还是那句老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去认真地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验,争论一百年也没有用。既然国外现存的双语教学模式不能照搬,唯有创立自己的模式,中国式的双语教学模式。中国式双语教学模式应该具有那些特点呢?本人认为,它应该是在非外语类学科推行,花钱少,收效快,易于在不同层次的学校操作推广。不要一讲双语课,就安排一位教师从头到尾用英语上一堂课,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样的课是不可能持久的。

1、寻找各个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切入点

在英语作为外国语而非第二语言的环境下,如何在非英语类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找到合适、可行的切入点是关键。切入点找不到,国内双语教学就始终浮于表面文章,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以体育课为例,如果我们要求体育老师用“浸没”的方式来上课恐怕就不切实际,因为大家知道,体育教师的英语水平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往往是比较低的。一味地要求他们用英语上课,教学效果必定好不了。但是如果找到合适的“切入口”----使用英语口令,就可以起到良好的英语渗透的效果。英语口令比较简单易学,学生哪怕不知道英语口令的意思和拼写,只要多听多跟着体育教师的口令做,也就明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体育教师一发出英语口令,学生就会不加思考去执行,这不正达到了英语渗透的目的吗?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化和拓展,就为体育双语教学留出了探索和实验的空间。

根据本人观察和思考,在各类学科双语教学中切入点可以是:体育----英语口令;计算机----使用英文版界面的软件;音乐----学唱英文歌曲;美术-----国外艺术家英文介绍;地理----外国地名、国名等的中英文对照;数学----增加英文附加习题;历史----英文辅助读物;语文----英国原版或改写版的外国文学作品选读或编排英文课本剧;物理,化学,生物----相关的英文专业词汇、英文科普读物、英语附加题;政治(思想品德)----英文辩论和专题演讲,等等。我们应当看到,这样的双语教学已经脱离了纯语言应用的学习模式,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综合内涵,是构造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寻找合适的双语教学切入点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讲究实效,自然切入,易于操作,以点带面,先易后难,逐步深入。

2、把握好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渗透的力度

找到了各类学科英语渗透的合适的切入点,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调节好英语渗透力度。在一堂双语课上,是否教师使用的英语越多越好,从表面看似乎应该是这样,其实不然。我认为主要是看教学效果,而且教学效果主要不是评价老师,不是看老师的英语水平有多高,英语讲得有多流利准确,而主要是看学生,看学生的参与度,看学生是否能通过英语完成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在学科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提高上获得双丰收。

课堂英语渗透力度因所处地区,学校财力,教师水平,学生水平,使用教材,学科要求和应试权重的不同而异。这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应当容许渗透力度有大有小。笔者听了不少双语课,一个共同毛病就是追求“漂亮”,英语满堂灌,让那些大多不懂英语的领导象坐在国外的教室里,“感觉好的不得了”,内行人一看就知道,其实“演戏”的成分太高。

再以体育课为例,进行双语教学实验可以先从英语口令开始,进而发展到部分体育运动词汇和动作,在雨天室外活动无法进行的情况下,可以观看国外体育比赛实况录像,让学生学习听体育转播实况英文解说等。经过这样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的英语渗透,学生就能逐步习得听取英文口令和观看国外体育节目的能力。

记得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位在美国留学的日本留学生,在万圣节的时候去朋友家玩,走错了别人的前院,那个美国人以为是来捣乱的青少年,就端枪喊:“Freeze!”日本留学生以为他说天气冷极了,就说,对呀,天气真是冷死了,一面仍然向前走去,美国人看见他不停步,仍然还向前走,就开枪把他打死在自己的院子里了。我们当前的英语教学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几年英语,英语试卷可以考八、九十分,却不知道“Freeze”除了“结冰,冻住”之外,还可以表示“站住”。他们听不懂道地的活生生的英语,到了国外连个地图和路标都不会看,更不知道在国外私闯民宅是犯法,房主可以开枪正当防卫的事。这就表明双语教学的任务的确有语言和文化输入两个功能,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培养出综合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3、选编双语教材和英文辅助教学材料

关于双语教材和英文辅助教学材料的问题,由于各校层次,师资,学生水平等诸多因素,导致双语实验的切入点不同,英语渗透力度不同,不可能,也不必要强求一律。应当根据各校,各学科的实际情况以自选、自编双语教材和英文辅助教学材料为主,这样比较切合实际,比较简单易行,实用性也强。如果一讲双语教学,就非要有一套完整的双语教材,无论是从美国、新加坡引进,还是由教委组织专家突击编写,都不一定能适合国内这么多地区和学校千差万别的实际。编写教材更是一项工作量极大,十分严谨,科学性极强的工作,没有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编写出经典的双语教材,而且有了教材,才仅仅是第一步,接踵而来的是编写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参考资料,复习资料以及与升学考试的接轨,等等。可能等一切都编好了,情况和要求又变化了。在当前信息科技每十八个月就更新一次的迅猛发展的时代,“时不待我”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已经成了普遍现象。

4、创设双语教学氛围的内、外两个环境

双语教学绝不仅仅是强化英语的教与学,双语教学必然是一种世界先进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学习,是中国加入WTO与世界接轨的需要,是中国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抓手。创设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和增强国际交流活动这样内、外两个环境,是建设双语学校和搞好双语教学的重要条件。各类双语实验学校必须在创设英语语言环境上要下大功夫,拓展国际交流渠道,双语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如果说课堂双语教学是实验双语的内在因素的话,那么校园语言环境和国际交流就是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了。

五、大胆实践,少说多做,锲而不舍

双语学校应当大胆进行双语教学的实验和探索,脚踏实地,锲而不舍,不断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求全责备,不急于求成,不忙于总结推广,坚决不搞花架子。其目标只有一个,通过加强英语,培养具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复合性人才。只要达到这个目标,是不是所谓的“双语教学”已经不是什么主要问题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双语学校

王旭东

10月5日

字数:5707

附录:

体育课上常用的英文口令

Terms Used for Rank formation Drills

Attend drill! 出(上)操!

Fall in! 集合!

In one rank (two ranks), fall in! 成一(二)列横队集合!

Make twos (fours), fall in! 成二(四)列集合!

Line up (Stand in line)! 整队!

Attention! 立正!

Shun! 立正!

Eyes right (Right dress)! 向右看齐!

Eyes left (Left dress)! 向左看齐!

Guide centre! 向中看齐!

Guide on me! 以我为准!

Eyes front (Ready front)! 向前看!

Count (Number) off! 报数!

By twos number! 一、二报数!

At ease! 稍息!

Call the roll! 点名!

Here! 到(有)!

Come out and report the number of men present! 出列报告出操人数!

All present! 全到!

Dismiss! 解散!

Fall out! 就地解散!

As you are! 原地不动!

fall out to me (Out of ranks)! 出列!

front pass! 向前三步走!

Forward march! 齐步走!

At ease march! 便步走!

Double (time) march! 跑步走!

Quick march! 快步走!

Double time! 跑步前进!

Half step! 快步

Mark time, march! 踏步走!

Halt! 立定!

Close! 靠拢!

Close ranks! 向前靠拢!

Left close! 向左靠拢!

Extend! 散开!

Right extend! 向右散开!

Face about! 向后转!

Right(Left, About) face! 向右(左,后)看齐!

Right(Left, About) turn! 向右(左,后)转!

Right (Left) wheel! 右(左)转弯走!

To the rear, march! 向后转走!

Goose step, march! 正步走!

Change steps! 换步!

Advance! 前进!

Advance abreast! 并列前进!

Advance running! 跑步前进!

Column right (left)! 纵队向右(左)转!

Column half right (left)! 纵队半面向右(左)转!

摘自高中英语教学网

篇2:小学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报告*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建清

摘 要:双语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长沙市从起在几所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实验,五年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实验表明渐进型双语教学模式是符合实际、行 之有效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双语教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53605-0041-05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英语已成为人才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英语教学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英语学用的时空,拓宽外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国内双语教学出现新的发展态势:深圳罗湖区从1992年起开始双语教学实验;上海把双语教学看作是培养新型上海公民的重要途径,提出了“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探索多语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开展双语教学实践”(朱浦,),现已有400多所不同层次的学校成为双语实验学校;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都陆续有双语教学实验的报道;辽宁省教育厅20发出文件,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实验。可见,双语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种认识和指导下,长沙市从20起在几所学校开展小学双语教学实验,并于列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二、实验过程

(一)学习理论,理清双语教学认识

在开始课题研究之时,课题组派教师到深圳罗湖区和上海双语实验学校进行调查研究,从网络和书刊中收集相关资料,集中研究学习,以逐步理清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权威的《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对于双语教学的释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r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教学的方式)。国内对双语教学较为权威的解释为: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王斌华,2003)。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外语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外语(唐盛昌,2003)。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的意识。

(二)选择实验学校,培训实验教师

我们选取育英、博才、仰天湖三所学校为双语实验学校。后来加入实验的还有砂子塘天华学校和东风学校,它们在英语教学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些学校具有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英语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五年来,参加实验的教师有20多人,参加实验的班级有60多个,学生近4000人。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没有合格的教师,实验就无从谈起。我们在实验中十分重视对实验教师的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我们先后派出7批教师到深圳、上海、杭州、青岛等地实地考察,通过听课、听专家报告、与实验教师交流等形式学习双语教学经验。每次学习回来,实验教师都要写出学习体会、上汇报课、介绍学习情况。理论学习也是培训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们通过有关书刊和网站了解国内外双语教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有关专家的论文和外地双语教学经验,用这些理论指导我们的实验。通过理论学习和外出考察,实验教师对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教学技能也日趋成熟。

(三)设计课程,确立课时

在起步阶段双语课程只有单一的《科学》,经过几年的实验,几个学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多种双语课程,例如,English-Art,English-Science,English-Internet,English-Maths等。

在教材方面,目前,国内中小学双语教材还处于起步阶段,上海、深圳等地双语教学教材主要是引进,有的是学校自编一些简单的教材。我们比较分析了引进教材后选用了香港版的New Primary Science。该教材以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学习掌握的科学常识、自然常识等为主要内容,比较系统规范,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秋季后采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香港版改编而成的《小学生活科学》。其他双语教材都是自编或改编的,如仰天湖学校自编的校本双语教材DIY,使美术与手工巧妙结合,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在课时安排上,我们认为要达到双语教学目标,必须加大课时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借鉴外地的做法,确定实验班英语课为每周5课时,科学课每周2课时,其他双语课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研究教法,探索教学经验

1.实验中我们不断探索适合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推进的模式。

1)渗透型教学:在双语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在上课时可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将双语学科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汇、重要知识点用英语讲述,并用母语进行归纳。也就是说,在初始阶段主要是以母语交流为主,并逐步渗透学科知识,使学生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2)整合型教学:教师在双语课教学中交替采用中英文进行授课,适时适度地用母语和英语讲授学科知识,促使学生建构双语思维;同时加大英语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尽早进入全英文教学状态。

3)全英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一是完成学科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技能;二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语用空间,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授课,学生则尽可能地用英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使其初步建立英语思维的习惯。对于学生在用英语时出现的错误采取淡化处理的方式,从正面进行强化,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和成功感。

2.实验中我们通过多种集体研究的方法,不断摸索双语教学经验。

1)听课研讨。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研究活动,五年来,共开展听课评课活动40余次,每个实验教师都担任过主讲教师。通过研究交流,实验教师的思路逐步明确清晰。如刚开始实验时双语课既不像学科课也不像语言课,学科目标和语言目标都没有达到。通过研讨,我们认为,双语课必须要有明确的学科特征,学科教学目标必须达到,同时语言渗透要恰当,在必要时可借助母语对一些关键性的知识要点进行讲解,以免造成学科目标的缺失。

2)集体备课研讨。由于实验教师绝大多数是英语教师兼任双语课,对学科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而科学课中有的篇章专业性很强,有的英语词汇甚至在一般的词典中都查找不到。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形式,学校内的英语教师、实验组内的教师一起来研究,共同攻关。我们还要求实验教师向学校自然课任课教师请教,听他们的课,学习有关专业知识。有的实验教师还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解决难题。

3)培养双语专职教师。随着实验班级的增加,在英语教师兼双语课课时多、备课量大、精力分散、不利于双语教学实验的情况下,我们提出培养双语专职教师的建议。培养专职双语教师有利于教师在专业上的发展,使他们将主要精力用于双语教学的研究。目前,参加实验的学校都有了专职双语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对教材的理解、钻研也更加专业化。

三、实验效果

五年多来,经过实验教师的努力,实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英语成绩得到提高

6月,课题组对双语实验班和普通班进行检验,结果无论是口语测试、听力测试还是笔试,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的成绩,P<0.01,呈极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实验班与普通班英语测试成绩比较

口语测试 听力测试 笔试 总成绩

M SD M SD M SD M SD

实验班 18.48 1.58 22.72 2.69 47.17 7.2 88.34 10.19

普通班 13.97 3.74 19.90 4.23 41.44 11.80 76.78 18.78

T 10.74* 5.42* 3.98* 5.43*

双语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积累词汇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上课时,学生们总是跃跃欲试,积极思维,尽可能地用最贴切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仰天湖学校对学生的词汇量做了统计,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远远多于普通班学生(见表2)。

表2 实验班与普通班词汇量比较

词汇量

班级 600-700 500-600 400-500 200-400 200以下

四年级实验班 16人 20人 23人 7人 无

平行普通班(一) 2人 12人 15人 26人 7人

平行普通班(二) 2人 14人 17人 26人 4人

(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满意度高

学生对双语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近,我们对实验班部分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291份问卷中,有272人回答“喜欢英语”,占93.47%;有267人回答“喜欢用英语上科学课”,占91.75%,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和家长对双语教学表现出很高的满意度:88.62%的学生和94.9%的家长对双语教学效果感到满意;96.2%的家长赞成学校实行双语教学,原因是孩子上了双语课程后,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词汇量增加了,对学习更有兴趣了。他们认为,孩子通过双语学习增加了对外国文化和世界的了解,学到了很多知识,能自觉翻阅其他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及利用网络学习。许多家长认为,双语教学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发展了孩子的智力,活跃了孩子的思维,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学生初步形成英语思维习惯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开始形成初步的英语思维习惯。如在进入教师办公室时,他们会很自然地说:“May I come in?” 见到老师时,他们习惯用英语打招呼。在做实验时,学生也会说一些专业方面的词汇,如在学习“冷热”一课时,当学生用手接触热水杯时,他们会很自然地说:“Oh! It’s hot!” 在课间游戏时,他们也会说出Run, Jump, Sorry, Wonderful,Give it to me,It’s my turn等英语词语和句子。一些学生还常使用英语写日记、短文。双语教学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英语词汇量,而且他们用英语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比同龄人要大得多。

实验班的学生还积极参加兴趣小组和各种英语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拓展了他们的英语学用空间。在英语竞赛、英语节目表演中,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能力远远高于普通班的学生。如博才学校、育英学校、仰天湖学校举行的学校英语节上,一等奖节目几乎都被实验班学生囊括。

(四)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双语课中有许多实验要做,在需要观察的实验中,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植物的生长实验,观察的时间长,记录也要详细。在需要动手做的实验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做。如学习“水的三种形态”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水制冰,把水加热烧开观察水的汽化。教师还根据学习内容布置一些动手做的实践作业。如学习了“水的循环”一课后,教师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水的循环过程;学习了“声音的传播”一课后,教师布置学生用废塑料瓶做土电话。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63.57%的学生利用双语课中学到的知识做过小风车、七色板、动物分类卡片等小制作。当学生把深奥的理论和自己动手的结果联系到一起时,不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更增加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课题组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语文、美术、科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语文学科的成绩对比差异不显著,说明双语教学不会对学生的母语学习产生大的影响;而在对实验班单方测验后,发现语文学科P<0.05,差异显著,说明双语教学对母语的学习发生正迁移,有利于母语学习;美术、科学、计算机学科两者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

(五)教师能力得到提高,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双语教学实验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其中有的已成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在全国和省市教学竞赛、论文评选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实验中,我们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现已结集了《实验教师优秀论文集》、《优秀教案、课例集》和《课题组实验总结集》等,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六)双语校园文化浓厚,英语特色更显著

在实验学校,双语教学活动正逐步由课堂内引伸到课堂外,从校园内发展到了家庭和社会活动中。仰天湖、育英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班会等等点面结合的课外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英语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实验学校积极利用校园网站、宣传栏、各种标示牌等营造浓厚的双语校园文化。在拓宽学生运用英语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各项英语学习中,使实验学校的英语特色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

四、结论与思考

(一)双语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学用空间

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对国外的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和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比较后,提出了渐进型双语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是,学生进入学校后即开设英语课程,并在适当年级开设一门或几门双语课程,在双语教学初期,可适当利用母语,最终达到双语课全部使用英语的目标。实践证明,渐进型双语教学模式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拓展了学生英语的学用空间,把语言学习与生活、学习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解决语言思维的问题,是一种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

(二)处理好学科知识与教学语言的关系是双语教学的关键

双语教学是用英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语言基础薄弱,一开始就要达到全英语教学是不现实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在实验中强调,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用英语,同时借助肢体语言、实物、图画等,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双语教学的环境,使他们逐步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当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语言产生矛盾并可能导致学生的理解困难或知识缺陷时可借助母语教学,以避免学科知识的偏差,特别是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可以用母语做一些归纳,以便学生全面掌握。

(三)双语教学实验符合学科整合的理念

双语教学贯彻了学科整合的理念,把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整合到一门学科教学之中,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了英语。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小学双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科间的整合和融合,逐渐实现综合课程的开展。

参考文献:

唐盛昌. 2003. 双语教学之初探[A]. 上海市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论文集[C].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斌华. 2003.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浦. 2003. 试论初始阶段的上海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A]. 上海市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论文集[C].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注: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刘建清、龙胜、刘莎、彭青、李肖蕾、李佳、卢静、欧阳丹熙、刘小梅等。

收稿日期:-07-07

通讯地址:410000湖南省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篇3:现代中学英语教学的若干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内容提要]

本文从初步观察、了解外籍教师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况的基础上,着力对外教的教学风格、特点进行思考和总结归纳,提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的途径,以此去适应现代开放社会的英语学科的需要和要求。

[关键词] 外教 启迪 民主 发展 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步深入,许多学校为使适应加入WTO后的形势发展需要,推动英语教学向纵深方向前进,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及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纷纷直接或间接聘请外籍教师来校执教。这种做法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距离,而且对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借鉴、融合的机会,对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聘用外教进入中学课堂,作为英语学科教师,除了正确面对机遇和挑战,还应认真用理性的头脑去思考和研究。

外籍教师执教的启迪之一:

课堂上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交流,比设计美妙的教案更有益。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交际会话的本领之外,还有情感、思想方面的巨大空间有待开发。这就要求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提升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说,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和创造精神、完善人格,优化个性等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全方位的发展。

外籍教师执教的启迪之二:

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树立信心。外籍教师在对学生听说训练时,很少说NO ,而Yes, Ok, Good, Wonderful, Excellent等几乎成了他们的口头蝉。他们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程度的问题,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从而既提高课堂效率,又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听说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这就告诉我们,教师要尽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获取成功的体验。当学生取得进步,即使是一点点进步,也应对他们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产生轻松而愉快的体验,产生继续努力学习以求进一步满足的欲望。

可能有些教师会认为,外籍教师开展的是小班化教学,有利于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教学本身是不受时空限制的,除课堂这个主要教学途径外,课外同样可以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关键是教师责任性和教学态度。

外籍教师执教的启迪之三:

外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能显示出亲切自然的教态,对学生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造轻松的语言氛围。当学生在表达中出现语病,不轻易打断,在发言结束后在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更正,避免了过多的责备造成的紧张。

学生在课堂民主教学的气氛中易于发挥创造力量。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进课堂,已经失去了他在本能中所需要的那种不符合课堂教学规范的自由,显得有点拘束。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应适当地转移学生的需要,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自由。自由选择发言、自我赞赏、自我评价,与教师平等交流,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高潮,人格才能健全,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克服,非智力因素得到较好的发挥。

外籍教师执教的启迪之四:

观察外籍教师课前的准备过程,总是把大包、小包的实物、玩具带入课堂。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又不拘泥于备课的思路和内容,有时象聊天,有时象演戏,高兴时手舞足蹈,做游戏时更象天真活泼的小孩,真正做到让学生玩着学、学着玩。在玩中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启迪智慧,刺激创造欲。这一些教学手段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教学手段。学校英语学科教师缺少的是外籍教师那种自然流露的激情和技巧。

教学实践中,我们都能体会到,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和利用情感环境,对于增强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都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第二语言的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时代呼唤教育必须面向世界,呼唤教学多元化。国外教学模式、方法的直接进入,要求我们努力去适应、把握它,从教师立足的课堂做起,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英语教学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笔者认为,比较外籍教师与本国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特点,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惟有借鉴和吸收他人的优秀教学成果和方法,完善、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才能使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保持特有的魅力和生命力。在此同时还必须理解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教师在具有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前提下,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愿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发展。

第二,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努力改变应试教学模式,不只是考虑怎样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更多的应是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研究给学生搭建一个向上攀登的脚手架。让学生学会探索未知,比教他们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比教他们学会一项技能更为根本。

第三,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组织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的能力。任何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都建立在教师有“一桶水”,而且是源源不断的“流水”的基础上。英语学科教师应在听、说、读、写、画等方面加大力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尤其要在游戏、表演等方面扮演优秀的“导演”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才能和主导作用。

当然,外籍教师的外语教学与学校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在一般的中小学中,目前还难以产生相互替代的作用。但作为英语学科教师,只有善于吸收、借鉴地道的语言教学精华,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朝着纵深发展,才能使我国的英语教学真正国际化。

篇4:浅议基于双语教学视角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之思考论文

浅议基于双语教学视角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之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 大学英语 知识 水平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同时也为高校开展专业双语教学打下英语基础,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是从双语教学的视角,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关系和衔接现状等相关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启示。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体系,而双语教学目前不仅在高等院校中蓬勃开展,并且不少条件具备的中小学也开始了尝试。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手段,大学英语教学要为双语教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反映出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等还远不能满足双语教学要求的现状,阻碍了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以下主要是从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现状做了分析,对如何做好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

(一)大学公共英语

大学英语是指非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普通英语,或称公共英语。目前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普遍采取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追求相关学科内容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追求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专业英语

专业英语也称专门用途英语,主要相对于大学公共英语而言。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在本质上都属于大学英语范畴,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为同一个教学目标而构建的两个层面。专业英语的实质是以专业内容为依托,为某种特定专业学科领域开设的英语课程,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专业英语的核心与目的是语言学习,特别是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词汇、句法及语篇等,从而培养学生在学术领域和专业领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后续和延伸,专业英语课程是介于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双语课程之间的过渡课程。

(三)双语教学

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者外语进行的学科内容教学。在目前的中国,第二语言或外语主要指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由于师资和学生水平有限,大多数学者认为双语教学包含中英两种语言授课以及全英语授课,但全英语授课应该是我国双语教学的目标和努力方向与专业英语不同,双语教学是以英语为工具学习各学科专业知识,在本质上属于专业课教学。在双语教学环境中,英语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获取前沿学科知识的工具。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双丰收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我们双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四)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大学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在本质上都属于语言教学,其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能力; 而双语教学则属于专业教学,大学生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以英语为载体学习专业知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基础,专业英语教学是衔接大学公共英语和双语教学的桥梁。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现状

双语教学成为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取得了一定成绩。当然,双语教学实践还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未能很好地衔接是主要原因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语言水平、专业英语能力与双语教学不相适应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双语教学充满期待,赞成双语教学,认为双语教学不仅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促进作用,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在双语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部分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英语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较为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听说能力的教学目标虽然比较明确,但在实际教学中所受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定位不符合双语教学的要求

由于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与大学英语教学要达到的一般要求界限模糊甚至趋同,再加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影响,我们的教学重点往往停留在基础的语言训练上,有的甚至停留在应试教学模式上。因受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的影响,学生无论是在英语应用能力还是在专业英语水平方面都难以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

(三)双语教学中学科内容学习与英语能力提高未能同步

学习双语课程学生的母语能力不逊色于只使用母语学习所有课程的学生,而且其外语应用能力有明显提高。在数学、社会学等专业学习方面,学习双语课程的大多数学生取得的进步表明他们的专业能力与母语环境中进行专业学习的学生不相上下。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课程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或者不好。由于双语教学不同于以单纯提高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大学英语教学,这种教学通常存在一对矛盾,即如果全英语授课,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或多或少牺牲一部分学科内容,反之则会牺牲语言应用能力。所以在双语教学中,要特别处理好这对矛盾,从而通过学科内容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专业英语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的思考

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在学生水平、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材、准入机制等核心要素上与理想的双语教学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处理好大学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衔接,探索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建立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实现有效衔接

双语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主要由各院系的专业教师负责,一般由各校教务处而不是专门的教研机构进行协调,管理上处于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这无疑会影响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为了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双语教学教研管理机构,负责制定符合本校学科、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实际情况的双语教学规划,指导学校双语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二)加强师资培训,更新师资知识结构

双语教师大多是学校各院系的专业教师。有少数双语教师是英语专业出身再攻读其他学科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复合型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兼具英语水平和专业素养,但毕竟数量不多,难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开设双语课程,关键在师资。影响双语课教学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欠佳。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许多双语教师专业水平很好,英语的阅读能力也不错,但英语的口头表达较差。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改进双语教学的效果,当务之急是采取种种方式,如出国进修、集体备课等,尽快提高教师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以便为双语教学做好语言上的准备,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主动适应学生及双语教学的需求,更要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的纯语言知识结构转变为语言与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结构,成为一名复合型英语教师。

(三)调整课程设置,加大专业英语课程比例

目前,我国双语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除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有待提高外,学生专业英语词汇量小、专业英语词汇句法知识缺乏、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不强、专业领域英语交流能力不足等也是重要原因。为此,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加大专业英语课程比例,加强学生对专业领域语言特点的掌握,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以及用于专业领域交流的英语听说能力,为双语教学做好铺垫和准备。

(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转变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已相对成熟,教师课堂上大都使用英语进行教学,教学活动较为丰富多彩。而双语课堂上,教师使用中文或者交替使用中英文进行教学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并且他们通常采用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教学方法,生生、师生互动差,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与理想的双语教学尚有较大距离。在双语教学中双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与基础英语教学的衔接,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大学英语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除了改革教学模式以外,大学英语还要改革其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压缩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课时、增设不同专题的英语应用类选修课来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五)选用合适教材,注重消化吸收

双语教学提倡教师采用外文原版和影印版教材。由于外文原版和影印版教材是专业学科领域比较成熟的国外教材,其语言地道、知识系统,是开展双语教学的最佳教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差异较大,国外原版教材对于有些高校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许多教师、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在双语教学中不断思考,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选用上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教学。双语教学也要采取不同于专业课教学的教材使用方式。在专业课教学上,为了避免照本宣科,教师往往会打破教材原来的编排体系,通过自己的理解将专业知识自成一体地传授给学生。但在双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脱离教材自成体系地进行教学,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无所适从。

(六)实行双语教学准入标准,实施不同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要取得成效,除了教师水平、教学方法、教材等因素以外,学生的初始英语水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将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正面效应,学生通过母语学习过程中掌握的认知技能也可以迁移到第二语言中去,这样学生就能更有效地通过二语来学习学科知识,他们的学科水平就会提高,最终二语水平也会提高。因此,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应该实施教学准入标准,根据学生水平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大学英语分级分层教学的成功经验: 对于英语基础好,学习意愿强烈的学生可以采取全英文浸入式双语教学,而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先允许在教学中加入部分中文,再随着学生英语水平提高逐步过渡到全英语教学。

四、结束语

无论是大学英语还是双语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有利于我们厘清思路,认识到其衔接现状,并找到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英语能力。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各院校、各地区大学生英语水平分层化以及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多样化的现状,重视大学英语后续提高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加大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比例,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完善、更能满足学生需求与双语教学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邱宜干.??我国财经类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03)

[2]安锦.??公共英语改革及其对双语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01)

[3]于永生,卢桂荣.??大学双语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04)

[4]戴娜,郭梅妍.??浅谈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3)

篇5:面对新教材的几点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松门中学 吕旭红

高中英语教材又有了新一轮的试用,在原有基础上,它增添了新的教学目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要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的发展,整体提高人文素养。教材还要求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起原有教材,这套教材更贴近现代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能够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素质。选材涉及面广,音乐、体育、名人、艺术、语言、饮食文化等无不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然而,一学期下来,我们大部分教师认为新教材生动有趣,题材广泛,设计周全,另一方面却感到无从着手。特别是在学生普遍基础不好的情况下,教师每天忙于应付知识的传授,很难顾及到能力的提高。我们都认为教学时间不够,到了后面几个单元,舍弃了warming-up、speaking 、pre-reading,直接进入到阅读。“走马看花”,一带而过;甚至加班加点赶进度,而学生根本没有学习建议的尝试和综合技能的训练。面对期末考试,心中忐忑不安,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根本没底。

痛定思痛,我们应该直面问题,否则,下一学期的教学还是会一团乱麻。谨以此文,给出一些想法,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适当给教材定位,加以取舍

新教材要求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多源化的,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但我们得和我们自己学生的水平相结合,不必对教材中所有的内容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否则,在课时数不见增加的情况下,只会发出“教材内容太多”的叹息。这一学期我们大多数教师就犯了这样的毛病,导致进度远远落后于课时。

下一学期,我们应针对学生的学情,适当地进行取舍。例如,有些warming-up, speaking ,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我们不必着重训练。课后的有些Integrating skills,可作为泛读材料,不必花两节课时间既让学生了解内容,又要掌握知识点和语法点。因为我们通过精读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学生自己可以在泛读中巩固和拓宽所学知识。课后的有些练习过于易,或过于难,我们可选做,而不必每道练习都作详细地讲解。定语从句在语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一定、要花时间讲透,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做到这一些,我们应立足于初中教材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所以,学校在让教师上高一英语之前,应组织教师对初中的教材进行学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适当给学生定位,对学习内容加以取舍

大班化教学中的学生难免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一刀切,要求全部学生掌握相同的内容,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对教学内容加以取舍,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例如,上“Sports”这一单元时,男生往往喜欢运动,一般乐于学。我们应抓住时机,让水平差的学生掌握典型句型和词组;中档水平的学生再加上复述课文和课后练习;“吃不饱”的学生可再补充读物《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中的unit 6“ Football”,给出一定的要求,例如读了之后要写一篇短文,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以培养能力。有些学生喜欢上网,我们可投其所好,向他们提供一些英文体育网站的网址,让他们去取其所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师需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

新教材既涉及到了人文社会科学,如unit 5 “The Silver Screen”, unit 7 “Cultural Relics”和unit 12 “Art and Literature” 等等;又涉及到了自然科学技术,最典型的是unit 9 “Technology”。这就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求我们对自然科学技术的各个分支有广泛的了解。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教授英语时高屋建瓴,胸有成竹,才能发掘相关的知识和背景材料,把课上活讲透。

在第一点中提到,教材需取舍,要创造性地使用,我们急需提高课程整合能力。在授课中为了达到“易教易学”的效果,我们需把每个单元的相关部分整合成一个整体。新教材题材广泛,涉及到各个学科的知识,和它们有密切的关系,这也要求我们有较高的课程整合能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时代感角色定位。我们不能把自己当成“学术权威”。当我们有些教师还不知网络为何物时,学生已经遨游于网络空间了。在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在有些领域我们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应虚心向各个学科的老师请教,避免在涉及各学科知识时出洋相,出错误。我们应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在教育观念上、知识结构上和教学技能等方面不断地自我进修,自我提高。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助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给英语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素养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教学对我们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只有具备适当的信息技术素养,我们才能设法做到把真实的语言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带入课堂, 英语教师应当有基本的制作ppt演示课件和htm网络课件的能力,还应当有基本的网上冲浪的能力,能够顺利浏览网页,下载各类文件,收发电子邮件,参加各种论坛的讨论活动;我们还应当有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的能力,这也是英语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我们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时俱进。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发挥其优势

电脑网络技术把“活生生”的英语带进了课堂,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录音机,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传统模式已满足不了新教材教学的需要;而多媒体的大信息、动感强、多趣味和高效率,展示了其强大的优势。在新教材中,每单元的“Reading”和“Integrating Skills”既要获取文化信息,又要拓宽语言知识,让教师筋疲力尽,顾此失彼。而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能有效地解决教学时间和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提高效率。例如,在讲授”Harry Potter”时,我们从网络上下载了同名电影进行剪辑,上课时播放,学生对Harry Potter 有了感性认识。在“Table Manner at a Dinner Party”授课时,我们下载了西方餐桌上餐具的摆放和人们聚餐时的礼仪,使学生对课文一目了然,拓展了课文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但有时我们没有充分挖掘新教材的内容,仔细体会编者的意图,将英语课上成了“图片展示课”或是“音乐欣赏课”。在这里不得不提及备课组的重要性。

五、充分利用备课组的力量,发挥群体力量

相对于新教材 ,我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总体上明显滞后,加强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在备课组长的牵头下,引入新的教学观念,领悟教材的思路,强化教科研机制,向学校行政部门要求必要的参考资料,争取进修和与兄弟学校的机会。组内同志应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共享和合作”使集体的力量得到体现。

参考书目:《英语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

篇6:关于高中英语新教材试用的若干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新教材、新理念、新思维、新挑战

--关于高中英语新教材试用的若干思考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 方周明

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任,版式新颖、图文并茂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上) (下文简称新教材)终于在九月走进了中学课堂。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正如所有改革的初始,新与旧之间总会产生摩擦与碰撞,新教材在带来新理念、新思维的同时,给中学课堂也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广大教师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 一、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英语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英语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新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英语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如,在高一英语第一单元中加入了丰富的图片和录音,从学生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际出发,开辟了高中英语的一片新天地,一改旧教材中抽象的文字说教,避开了教学的难点,使初、高中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高学英语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只是新教材自身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势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英语在当今世界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还要利用绚丽多彩的英语音像(既语言美),给学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总之,我们应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大家感受到英语中充满了美,英语也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目,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高一英语第十单元“The World Around Us”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或制作教材中的动物图片并拿到课堂上来。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就开始对各类动物有了感性的认识。当学生寻找、制作的东西成为课堂上的教具时,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

三、充分利用新教材上新颖的题型设计,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英语知识,发展英语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改革后的新教材里有许多新颖的题型设计,这是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好材料。

如,在教高一英语第九单元“Technology”时,书中有一练习要求学生设计(design)自己的手机。此时,我们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上黑板画出自己设计的手机,并要求学生用英语当场描述自己的手机。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并评选出“最佳设计作品”。以此来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无形中营造了一个活泼热烈、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氛围。通过这类活动家,学生既提高了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获得了新的知识,增强了合作意识,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

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改变课堂上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旧模式,更多地采取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问题可由学生来提出,结论由学生来探究,方法由学生来摸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挑战知识权威,使学生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五、精确把握新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中学英语教学从“知识传授”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着眼于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养成,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精髓所在。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应精确把握其精髓,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并结合近几年教改中涌现的激励式、探究式、发现式、情趣式等优秀的教学法,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逐步形成有新教材特色的、符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法,更好地开展新教材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课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适,灵活使用新教材,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英语语言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他们的进取心,这也是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新教材中安排的“WARMING 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UAGE STUDY”、“INTEGATING SKILL”等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新教材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因材施教;利用新教材相对较为宽松的课时安排,选择更为合适的时机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从应用中体会英语的快乐;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和新趋势,及时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体现英语的实用性等等。

在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还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对此,我们不能轻易地进行否定,而应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去理解和使用新教材。

在教法改革中,我们还应防止矫枉过正,避免走进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的误区。

研究表明,课程改革的成功有赖于教师切实有效的实施。在创新意识强烈的优秀教师眼里,教学并不是一项普通的工作,而是一门艺术,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真正达到新教材培养创新能力的育人宗旨,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体会到教学之乐。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在创新教育蓬勃开展的今天,社会对新教材充满了期望,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在广大园丁的努力配合下,新教材必将如新世纪第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国教育较为欠缺的创造性快快成长,让那些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4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4、《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上)年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7:外语教学的国情及方法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我国的外语教育经历的是一条什么样的历程呢?是有很大发展,还是发展不大,甚至停滞不前呢?这一切成功或者不很成功的现象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语言学方面的,还是我们自己认识方 面的?这是当今外语教学界谈论较多的话题。外语教育不仅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自身规律,即有关语音、词、短 语、句子、句子之间的关系,也即语言学的道理等,还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注意循序渐进,注意记忆规律 ,即教育心理学的道理。然而,还有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这就是外语教学必需 考虑它所在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客观物质条件等语言以外的因素。这些语言以外的因素确实影响和制约着外 语教学的实施和效果。本文拟从我国英语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谈起,讨论在我国进行外语教学必须考虑的一 些非语言因素,即带有中国特色的一些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我们能够采取的做法,从而为建立有中国特色 的外语教学的路子提供一个视角。

沿革与现状

先以词汇方面的要求为例。从1948年起,我国几乎每十年就修订一次英语教学大纲,其中对高中毕业时的词汇量的要求依次如下:

1948年 6000个

1951年 5000个

1963年 3500~4000个

1978年 2200个

1986年 1800~个

1992年 1200个(另外学习800个词左右)

1992年大纲规定的词汇量1200个为高三的要求,而实际上多数学校上到高二便结束新课,转为复习迎考。对这样的高中,大纲要求的词汇量是1100个,另外学习500个认读单词,即只要求理解。

词汇量从6000个降到1200个,这个下降发生在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国际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的背景下。 这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也许会有人解释说,我们降低了词汇量是为了腾出时间和力量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 。然而实际上我们的力量并没有用到丰富听说实践,丰富英语运用上,更谈不上用英语去上数理化,去教天文 地理,去学世界历史了。这十多年来全国各高校英语课,除了继续增加英语词汇量外,还强化英语听力的训练 。待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测试后,他们中的不少人才开始认真地练习英语口语。结果是学了十几年英语,到 头来大部分人不能和外国人进行顺畅的口头交流。总而言之,我国的外语教育确实“费时较多,收效较低”。

外语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沿革

处在英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从未停止努力,他们一直在试图跟上世界外语教学界的发展步伐。五六十年代,理论语言学界以Bloomfield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占主导地位,而后,Chomsky 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将句法作 为语言的中心,因而句型教学成为主要内容。当时我们中学的教材便紧紧跟上。教材中大量地安排句型、语法讲解和语法练习。教师们以语法讲解加翻译为主要教学方式,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讲结构、抠语法,而很 少考虑语言的实际意义和使用。由于只测试读的能力,少测试写的能力,不检测听的能力,更不检测说的能力 ,因此放弃了听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远离语言教学的实际需要,结果是累坏了教师,拖跨了学生。面对枯 燥繁杂的语法,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靠死记硬背记住了不少语法条条的学生却不会使用英语与外国 人交谈。

到了七八十年代,以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主义领导时代潮流,功能交际法成为主旋律。国外的《跟我学》和我国九十年代初产生的新的初、高中英语教材就是最好的代表。这些教材的特点是:课文按照典型的交际 情景设置,淡化语法教学。这样一来,语法项目的安排就不一定讲究系统性了。总的来说,我国初、高中新教 材内容新,语言活,符合当代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可是,广大中学教师苦苦学习琢磨了几年,课堂上至今仍然 是语法讲解多,实际交际少。不少教师在一篇没有多少语言点、难度也不大的课文里硬抠出一些语言点讲解分 析。若不如此,他们就担心学生掌握不好教材内容,更担心他们在考试中得不了高分。这反映出他们的深层意识里感觉这套教材离高考要求还远了点。由于教学方法与教材不相吻合,师生都颇感苦恼。

一个症结

语言既是符号系统又是交际行为。但在外语教学界存在一个语法--交际困境,如果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主要就是学习语言符号(词汇、短语),系统学语法,这就要讲究学得正规,要精于分 析。如果把语言当作交际行为看待,就要把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言语使用作为主要学习内容。而这样的言语使用 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它的不正规性和非分析性。

这样一种认识岂不是与语言的实际教学矛盾吗?这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应该统一,还是应该分别考查对待呢?笔者认为,它们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实际上,我们的现行教材是偏重于后者(交际),而我们的教师却更重 视符号(语法),忽略语言的交际功能。结果是教材怎么改都让教师为难,教师怎么教都跟不上教材编者的思路。

以上只是我们外语教学界面临的困境之一。从中可以看到现存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即在理想的教学思想、大纲和教材与实际的教学认识、教学环境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的存在使我们的整体外语教学水平难以迅速提高。而唯独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路子才能弥补这段距离。

中国特色

谈到外语教学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城乡外语教学环境的不平衡;中国文化氛围下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一、城乡外语教学环境的不平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教学的客观物质条件基本具备,教师的来源以及培训,教学资料的获得等都有所保障,学生有可能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并能直接感受到 英语的实际用途。在这样的地区推广使用功能交际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对这些地区,英语教学水平的要 求就应该相对高些。

另一方面,我们有大量的中小城镇和偏远山区。那里外语教学的基本条件欠缺,外语师资水平不理想,一些学校甚至没有收录音设备,外语资料严重缺乏,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非常有限,周围社会环境中又几乎没有 用得上英语的职业。在这样的地区,要指望师生通过不断模仿西方生活中的语言交际,再通过交际来认识和掌握所学的语言是不够现实的。在这些地区,英语教学实际上是将英语当作一门知识去教,即系统地讲解语法,较集中地认识语言现象;此外,往往还要用英汉对照的翻译方法来认识英语语言的基本规律,再去举一反三, 认识和掌握更多的语言现象,以便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

二、中国文化氛围下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考虑外语教学,一定要考虑外语学习。我们的学生是在纯中国特点的氛围下学习的。他们习惯于抄写背诵,习惯于对新知识进行理性思维,对任何语言现象都要进行精确的 分析(处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值理性思维欲望较强时期)。如果只要他对话,而淡化系统知识的学习,他 反倒不适应。这样一种思维定势当然不够科学,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却是我国特定环境下应试教育孕育的结 果。这确是我们身边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外语教学必须面对的社会人文环境。这一切构成了我国外语教学的一个特色。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体现不同要求的外语教学大纲,编写具有不同特色的英语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1992年以来北师大面向山东、黑龙江、湖北地区,华南师大面向广东、海南 、福建地区,四川面向四川和贵州地区,上海面向上海市,各自都编写了一些教材。但实际上除了中英合编的 JEFC/SEFC以外,其它多数教材都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这里显然有体制上和观念上的原因。这种情况需要改 变,也是可以改变的。

分课型教学的讨论

不管以什么模式教外语,都必须符合一个大前提,即英语是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交际工具,这两者必须统一。让学生掌握外语,实现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在有条件进行习得式外语教学的地区,现行教材和交际教学法都是可行的;而在那些教学条件不理想的地区,可以采用一种介于交际法和语法翻译法之间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环境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集中认知英语的主要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从而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分课型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分课型是将英语的听说 读写四项技能的训练分成三大块进行专门教学,即阅读、听说和写作。具体内容是:

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从字里行间获取信息的能力,即培养学生通过对词、词组、词组间关系、句子以及句 子间关系的判断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初级阶段还包括朗读的能力。

听说教学 在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声音与意义的联系,同时也练习从新的听力材料中捕捉信息,练习对所听材料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记忆能力,模仿课文进行对话,正确得体地进行口头交际。

写作教学 在阅读和听说的基础上进行写的基本功训练,如组句、组段、成篇等,初级阶段包括英语基本 书写能力的训练。另外,书写课还承担相对集中的语法知识的教学。

从以上对三课型的描述和它们之间的顺序关系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法是针对英语环境较不理想的情况设计的。学生课外没有较多的接触外语的机会,主要通过阅读认识英语。运用自然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不多,朗 读也不失为好的做法。从字里行间获取信息,培养了学生识别语境和与作者交流思想的能力。听说课先听阅读 过的课文,由于没有生词,内容不难,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接下来再让学生听含有生词的新材料,锻炼学 生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这里将口头交际设计成先模仿课文进行对话,也是符合实际的做法,因为学生缺乏真 实交际的环境和条件,课本几乎是唯一的英语信息源。另外,用英语交际还要求得体。英语和汉语的思维方式 差异较大,如果平时接触不多,要得体地进行交际就需要教师作一些专门的介绍。写的要求是从抄写到组词、组句、组段,这体现了学习的阶段性。训练学生写的能力需要有适当的语法讲解。在缺乏习得环境的条件下, 教给学生一套语言符号系统和必要的语法知识,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使他们能尽快把握所学语言的基 本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实际的外语教学环境和条件,可以有三课型,也可以有四课型,还可以有综合课型。总之,只要是符合外语语言教学基本规律,又符合中国的国情,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路子。按照这样的教学路子教学, 就有可能真正提高我国外语教学的效率。

篇8:浅谈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教学和谐统一律 三序和谐统一律 知识与智力

[论文摘要]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掌握运用教、学和谐统一规律,充分发挥教、学两个积极性;将教材学科体系知识结构的序、学生认识规律的序和教学结构程序三序统一,循序渐进,教学才能高质量高效率;教思路、教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知识和智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笔者通过对《中学英语教学法》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以及几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出如下一些中学英语教学规律,供同仁们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教学和谐统一律

教学是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教学中,教是为了学,受制约于学;学需要教,受指导于教。教和学相辅相成,缺一都构不成教学过程的额有机整体,都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学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的一条基本规律,它是对立统一的规律在英语教学关系上的体现。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技能课程。至少在最初阶段,教英语不像教学历史或化学那样主要是由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英语教学中当然有该学到的知识,如语言学、音位学等知识,但这些并不是我们在教学初期阶段所要教给学生的。同样,对于英语教学,毫无疑问,模仿是成功的钥匙之一。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准教师发音的能力,取决于准确模仿教师语音的技能,取决于反复练习同样的语音和句型的耐心和恒心,取决于掌握它们的牢固的记忆力。当然,这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因为这些对学生的学习信念,学习习惯和学习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

既然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那么,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言语技能,都要靠学生自己学得主动、练得积极才能有所长进,教师只能主导而不能包办代替。“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师在教学中莫“硬灌”,应启发诱导。《礼记・学记》批评了当时教学中违反教学方法和原则的弊端:“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教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细细品味,正是今天教学中不懂教学艺术,“满堂灌”的活写照。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要革除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端,成为学生从不会到会,积极学习、逐步提高运用英语能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犹如导演,学生犹如演员,也就是说,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快,用得快,用得活,才能迅速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态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信心。在示范和组织学生进行操练时,必须特别注意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与体谅。如,当学生相互间进行课堂操练时,教师来往于之间,仔细倾听他们的操练;学生语塞时,帮助提示一下;听到语误时,轻声纠正,态度亲切自然当课堂操练一时达不到要求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不随意呵斥学生,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应耐心地加以引导,鼓励学生重新操练。教师正确的教态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达到课堂上的和谐与默切。

作为教师,都应热爱学生,这也是使教学达到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之一。教师对学生更深层次的'爱应该是理解与尊重。只有理解才能更好地尊重,只有尊重才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二者结合才能实现对学生更深层次的爱,也才能做到教、学的和谐统一。尊重、理解学生并不排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爱之深,则求之切”,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严格要求的本身,就体现着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施之以尊重,报之以爱戴;加之以威,只能报之以怨。”过分的苛求,不堪接受的批评,有辱人格的谴责,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激发起学生的反感和对抗情绪,因而也就达不到教、学的和谐统一。掌握和运用教、学和谐统一律,充分发挥教、学两个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完美地结合,是教师时刻都要考虑的,永远创造不完的教学艺术主题。

二、三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

教学中使教材科学体系知识结构的序(内容)、学生认识规律----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序(方法)、教学结构程序(形式),三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的教学,教学才能高质量高效率。三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

中学英语课本是中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其依据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既然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等都有原则性的规定,课本就是这些规定的具体化,就是说,课本的编写要经过编者们的大量创造性劳动,使语音、词汇、语法、课文和练习的挑选、安排、组织等方面符合学习的规律,编得即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

一般来说,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入门阶段,教材内容很简单,每课的句型和单词都是有限的,学生可以直接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这时教师就不需要讲授过多的语音知识和语法规则。但随着学生学习的语言项目增多和语言现象变复杂,就有需要和可能从一些语言材料里总结和归纳出必要的语法规则。不这样,就不可能使学生理解较复杂或变得繁杂的语言现象和掌握更多的语言项目。即使在这个时候,也还要坚持精讲多练。至于那些对实际运用语言影响不大的语法现象,可少讲,只要学生理解了就行。

一本好教科书能大大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它循序渐进、举例说明并提供了新材料的练习。但是,书不是教师,它不会教、不会听、不会纠错,也不会鼓励学生,不管课本编写得如何好,指导还必须来自教师而不是课本。新教师、负担过重的教师和对自己缺乏信心的教师有时候回陷入所谓的“教科书的圈套”。他们先用“Good morning, class. Open your books to page”问候学生,然后整节课时间都花费在朗读和做书上的练习上。教师和学生完全依赖课本,成为书面文字即印刷符号的奴隶。教师不是在教,而学生也没有达到掌握英语句型的目的。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课本中的材料。许多教科书的练习本身就给出了许多用法:打开书或合上书做、口头或笔头做、有个别学生或有一组学生来做。总之,要记住教科书仅仅是一个帮助达到目的的非常有用的工具。不要把它当作拐杖或教师的替身,因为语言的实质是双方相互交流。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主要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英语课要上成实践课,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要用于实践,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初中阶段年级越低,练习时间应越多。对语言知识必须精讲,讲授知识为了知道实践。语言知识讲授的范围、深度、方法和时机要由语言实践和教学需要来决定。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巴班斯基说:“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要分清主次,并引导学生把精力集中到主要内容方面,并通过这些主要内容去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基于每一节课的教学,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每一节课都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就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充满信心;反之,如果教师有一节课上不好,学生学得不扎实,就会产生学习上的“空白点”;这种如果经常出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人们常说的“夹生饭”,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造成学生大面积掉队的严重后果。教学中,只有将知识的序、学生认识过程的序、教师安排课堂结构程序的序和谐统一,循序渐进,才能产生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知识与智力相辅相成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在激发学生兴趣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教思路、教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知识和智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相似的和不同的情境中去,知识迁移,提高效益。所以,知识与智力相辅相成是教学的又一规律。

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改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而培养学习能力,核心又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选择合理的思路,形成有序的逻辑思维形式,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创造力这一根本目的,从而提高学习效益。比如在介词教学中,我们可采用直观的教学法来帮助学生选择介词,以达到激发兴趣、加强理解、增强记忆,有效地进行知识迁移。我们可以用一个箭头、圆点、方框来表示方向介词;我们还可以在黑板上画几个直观图,利用教室里熟悉的实物,通过对每副图的重复或替换练习来演示它们的用法。

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英语教学要注意培育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力。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英语、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助于将来从事任何工作。英语知识的内在规律是人们经过长期总结、归纳出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从感知到认知,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认识活动,可以提高认识能力。学生所学的英语是外国语言,许多语言现象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例如,在汉语中,“我有一本书”和“桌上有一本书”都是一个“有”字,而英语中相对应的“有”则有表示“所有”(have)和表示“存在”(there be)的差别。又如,在汉语中修饰名词的动词词组和主谓结构是放在受修饰词的前面。如:昨天来的那个人是我的叔叔。而在英语中,定语从句则应置于受修饰词的后面,如The man who came yesterday is my uncle. 学生在学习这些英语知识时,通过英汉分析对比,可以学会全面看问题的本领和防止思想僵化。在英语教学中,通过看图说话,问答,对话,按指定情景写作、自由作文,改写课文或课文的结局,对课文里人物、行为多问几个“why,if”之类的问题等等,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力都是大有好处的。

教、学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同时进行的,统一实现的。因为知识是智力活动的凭借,智力是用知识来呈现的。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是知识结晶。二者相互为用,互为因果。所以应把掌握双基知识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创造力统一起来,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同步,相得益彰,协调发展,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懂得知识本身是什么,同时教给学生怎样正确获得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给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捕获“猎物”的措施,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聪明,解决学习中的各种矛盾。

教学归根结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一个好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逐渐教会学生主动地猎取知识、运用知识,因为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跟着老师学一辈子,同时,自学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全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抓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就可以把其他许多智能的培养带动起来,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就会永远伴随着智能的发展,这就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开辟广阔的天地,学生获得的知识信息就不但容易接受而且会转化为长期的记忆。

篇9: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克服本族语的干扰,培养英语文化意识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文化意识是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英语的保证。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英文影片、给学生讲英语笑话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与交际密切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如果在课堂上不加限制地使用本族语,就会使学生感觉不到英语课应有的氛围,我们应用我们的聪明才智营造出一个全面接触英语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环境、感情环境、意识环境之中,亲身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并恰当地运用语言。如,有时学生学习英语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问候交谈,广泛开展讲英语小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身边发生过的事情等活动。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消除学生语言表达中的障碍,他们见景生情,见情生话,既可增大语言使用的量,又提高了语言使用的质。

二、开展好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英语兴趣

作为英语教师,只要把教材讲得详细透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老师是无所不知的,所以,教师要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改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不学,我也没办法”等这样的错误想法。另外,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听、说、读、写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四个基本技能,也是少数民族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所在。

为了让学生带着兴趣来训练,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拿5-10分钟,用英语复述前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或者播放课文录音,然后由学生重复或简单概括,并组织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对话交流。这样的对话范围广、形式自由,有利于形成课堂轻松和谐的气氛。在学习新句型和单词时,教师可以先简单讲授,然后让学生伸出一个手指头跟着老师边读边在空中拼划,并注意语音和语调的变化,鼓励学生使用新单词和新句型进行对话和写作。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在轻松、亲切的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减少对英语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著名教育家吕伟先生称课外活动为第二课堂,可见老先生对课外活动是多么重视,他不仅给课外活动定了位,而且还强调了必须开展第二课堂。

因此,课外活动不是可有可无,或设而不管,而是应该有质有量,设好管好。开展第二课堂,对于拓宽知识与增强能力、发展个性与开发能力、培养能力的继续和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浓厚兴趣。中学英语教学的课外活动应紧扣课堂教学,加强口语和听力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例如,在交际活动中提倡学生用英语进行问候,了解日常用语;扩大他们视野和词汇;定期组织校园英语角,并形成制度;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录像,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本族语言与英语的文化差异,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英语第二课堂形式自由多样,不受条件的限制,容易操作,学生对此较感兴趣,并且可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在活动中容易增强信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养成热爱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必须首先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尊重他们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习俗。另外,无论是内地的英语教学还是少数民族的英语教学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所以,教学的改革和实施新课程标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的目标,肩负起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赋予的'重任和使命。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要常抓不懈地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可以设想,如果教师未能履行教书育人的天职,那么厚德载物的良好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就难以建立。教师应该既能成功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能以身作则地教学生处世为人,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师资队伍的建设一定要把教师的业务素质与爱岗敬业的精神作为核心和重点。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前途和命运,是学校发展和培养人才的主动力,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障。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提高。一是鼓舞中青年教师在职提高学历层次和进行国内外交流、进修学习,相应配套的人才管理机制应及时确立并发挥作用;二是通过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对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观念意识;三是选拔培养一批教学业务骨干,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给予重任,使教学改革朝纵深发展,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四是进一步扩大地区间、校际间教师的交流,比如一些教师到其他地区听课、交流等,取长补短,不失时机地把新经验、新方法和新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只有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常抓不懈,才能为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工作中实质的飞跃提供可靠的保证。

四、总结

总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是教育,英语教育又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开放式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西藏的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断稳步提高。但由于大部分地区地域封闭,经济与文化都不甚发达,加上受本族语言的影响,导致了本地区中英语教育现状与其他少数民族和内地地区比起来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研究和解决西藏地区英语教育的相关问题,积极推进西藏地区英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培养西藏地区现代化急需的合格外语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绝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西藏的英语教师,改变西藏的英语教学现状、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在教改实践中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少说多做,才不会辜负藏族人民的期望,才对得起每一位藏族的莘莘学子。

篇10: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注重处理好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发展能力的关系

从《心理学》上说,技能是通过实际操练而巩固起来的活动方式,有技能并不完全等于有熟巧的功夫,熟巧是在已经具有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有这些理论指导,能理解所从事活动的性质,熟巧的形成就会更快更容易。那么,要掌握一门英语,仅获得语言知识和具有运用语言知识的熟巧是不够的,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具有语言知识技能技巧的学生,并不等于已具备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学任务之一应是通过教师传授基本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注重处理好和谐、融洽的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教师和学生如何具有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对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是至关重要的。中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学这门功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这位教师,出于逆反心理,就不愿意学或不学这位教师的课。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要经常接触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教师本人在学生的眼中,成为一个不仅是可敬的师长,而且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不过这并非说学生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关心、帮助、爱护他们的目的`和方式,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从内心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这样,师生关系达到融洽和谐,英语教学成绩方能大幅度地提高。

三、注重处理好教学与学生学习应考的关系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认真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当前,由于客观上存在片面以学生中、高考成绩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水平高低和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现象,致使学校一些教师认为,执行教学大纲固然重要,但应付考试则更为必要,考试考学生什么,就着重教学生什么。考试没有听、说试题,教学中就放松或放弃听说训练;考试不考翻译题,教学中就不注重于这方面的训练;考试题型以标准化的客观题为主,教学中就大搞选择题型,模拟练习。为了学生考试的分数,甚至有的教师改变教学计划,减缩教学进程,大搞应试技巧训练等。对于此种做法,模拟测试对复习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对提高成绩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如果单纯地搞题海战术,除了能训练学生机械模仿及猜测题型的能力外,势必影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训练,导致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全面,基本知识不扎实。因此,应客观地看待考试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按照教学与学习英语的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四、注重处理好灵活多样、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

单一的教学方法,即使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经常用也会失去它的魅力。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初学、巩固、复习等。比如教学生字母,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并非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的。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有的教师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的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学生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学得好,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以及班级的集体观念。

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开始教单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this?it’sa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学生英语词汇,也是在教学生进行思维。那么,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以进行“guess”。比如,复习bell,football,pen,book,car,jeep等名词。我们便可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看,然后再放到讲台下,把一件如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T:what’sinmybag?学生猜测后回答(宜单人进行)。S:lt’safootball.如果答不对,就说:T:No,itisn’t…接着问另一个学生。T:It’sabook.猜对子,教师鼓励这个学生说:T:yes,you’reright.如果学了clever还可以进一步说:T:youareveryclever.

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如此等等,这样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习了听,也练习了说,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与其中。

篇11: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来说,中学英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着主导性的地位,他们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向导,是学生知识的重要来源。但是,教师的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仍旧以自我教学为中心,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成教学任务,而是继续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师仍旧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准,对学生实行题海战术,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在试卷上体现出学习水平等等。由此可见,教师针对考试得高分进行的应试教学与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对我国中学教育还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这点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在外语教学方面,我国的中学英语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开始进行较有成效的口语与交际英语的锻炼,突破了传统英语教学“死学”的状态等等。但在这一教学模式的交换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也应得到重视,以下,本文将针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希望能对中学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二、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因而,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十分迅速,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国家与教育部进行了全面与深入的教学改革,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在日常教学中淡化。但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其道路也是曲折的,在我国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下将着重讲几个方面。

首先,中学教师对新的教学标准不能很好的吸收,导致教师在教学行动上的迟缓与无力。无论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还是在新型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由于我国的英语教育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而,很多英语教师是在自身的学习中展开教学的,他们的教学方法中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对于新的课程标准不能够全面的吸收与消化。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仍旧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他们把考试与分数看得十分重要,因而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把过多的时间放到了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单词记忆等方面,致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没有得到锻炼与培养。有很多教师由于对新型教学标准的接受不全面,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素质教育联系在一起,导致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全面。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仍旧继续主动式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将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体,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没有益处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总是被动的进行听、记,并不能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种忽视学生个体的教学方法,对于中学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没有好处的,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自主发展与独立人格意识的形成。

其次,教师的语言水平、文化水平与教学水平有限,导致教师对于新课标的实行力量不够。我国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而且大部分内容都源自于西方的教学理念。但是,由于自身英语教学水平有限,加之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的中学英语教师并不能真正地领悟新课标的精髓,导致在实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实行力度大打折扣。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主体还是传统英语教学制度之下的教师群体。这些教师的语言应用水平、文化水平与教学水平十分有限,因而不能很好地掌握全新的教学理念。此外,一些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总体上还存在滞后的表现,其中一些英语教师由于其英语功底薄弱,分析教材的能力与思路不够明确,根本无法驾驭新教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无法达到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实行方面不够到位。

全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英语教学应实行不同于以往的“主动式”教学,教师应退到学习的背后,一改传统的主动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研究与思考,这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很难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不能真正地做到教学理念的更新,这与英语教师的认知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都是分不开的。此外,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不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没有摆脱“授鱼人”与“吃鱼人”的局面,学生的课业十分繁重,不能真正地享受新的教学理念带给他们的轻松的学习氛围等等,这里由于篇幅问题,不再一一赘述。

三、解决对策

上述所提到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具有普遍性,应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这对于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本文将就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对策,希望能对英语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首先,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因地、因时制宜,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中学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都处于特别时期,这一时期的英语教育也应是根据他们的特点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逆反期,如若教师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无法引导他们展开自主学习,对于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的培养是没有益处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鼓励与尊重学生,指导与培养他们自主地进行学习与研究。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因而,英语的学习不能离开语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学生进行英语的交流与学习,不能把英语当成一门普通的学科,而是要将口语实际与英语理论学习结合在一起。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以应对不断发展的课程标准的需要。教师应该可以自由地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授课,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进行英语的学习,这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帮助的,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教师还应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加强对新教材的应用与实践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行新课改,随之,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则相应地提高了很多。新课标下的教材使用要求教师更具有创造性,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别开生面的方式处理教材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以达到创造性教学的目的。

此外,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英语教学状况来说,教师应学会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网络资源丰富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是在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进行的,因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多媒体、网络、幻灯片、投影仪等机器的应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英语教学在的问题亟需引起社会、学校的重视。尤其是对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对改变现阶段英语教学的现状是非常重要的。

篇12: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一、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创新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毕竟是处在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在运用英语知识的时候,许多学生对说英语还有一定的恐惧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这个时候老师应当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开口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这一阶段,老师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上。

二、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创新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以纲为纲,严格遵守英语教学大纲,在创新教育的要求下,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英语教学大纲内,而应当根据情况适当做出调整,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创新教育下,对于教学内容的创新,老师应当根据英语教学大纲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学习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加深对语言的了解,掌握语言的使用习惯。应该了解其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比如:在西方,人们见面交流最多的是天气,避讳交谈隐私,而在中国与之不同。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和西方人见面时你就可以说:今天天气不错对吗?Itisbeautifulweathertoday,isn’tit?除了谈论天气,在西方,人们打招呼很少说:你去哪?你吃饭了吗?在交流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早上好、晚上好、你好吗,Goodmorning、Goodevening、Howareyou?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避免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出现低级错误。

(2)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拓展

虽然,英语教学应当遵循英语教学大纲,但是我们不能局限于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拓展学生的基本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在讲解志愿者Volunteer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一个单词,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汶川地震为学生讲解志愿者,拓展它本身蕴含的知识和传达的精神。志愿者在汶川地震中,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勇敢地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为抗震救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这样的实例讲解,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志愿者的了解,学习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对汶川地震的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难兴邦的气概和中国人民坚强的勇气和决心。这种教学内容的创新,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对英语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中,老师一般采用灌输的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新教育下,老师应当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积极灵活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改变那种老师主讲的模式,把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遇到不会的单词、句子,自己要学会查找资料,自己理解文章,自己寻找答案。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授课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培养学生的提问的能力,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结果。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情景对话、观看电影等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比如:老师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设置情景对话,让学生分组练习,并要在台上进行表演;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电影《罗马假日》,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己对英语的了解,增强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中学英语教学过程创新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特点,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学。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性格上的内敛和学习基础掌握不牢,不敢开口说英语,存在心理障碍。这个时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应当根据这种情况作出调整。学生单独说英语可能不敢说或者是不好意思说,如果把他放到群体中去,用群体的气氛来感染他,借助群体的力量来带动他说英语。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有效地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五、关于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创新

无论是评价学生还是评论老师,都应当改变原来的评价方式,不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在评价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有优劣之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学生的潜力,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对学生的进步要表扬,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要客观公正,要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敢于指出,帮助老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六、结语

在创新教育下,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对中学英语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做出调整和改革。因此,必须根据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转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水平,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效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双语教学”的再三思考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