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论文 > 物理教学论文 >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范文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范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物理实验论文范文(共含16篇),供大家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imingyum”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范文

篇1:高中物理实验论文

一、转变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行动,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单单归咎于物理教师,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来统一考虑。

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的,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教学课时等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找寻更好的实验教学方法。

因此要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

要让学校和教师以及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是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从追求短期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片面认识中转变过来。

这样才能给广大物理教师一个广阔的发挥才干的空间,使他们自觉地投身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采用创新教学方法。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基础地位的认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改变教材结构

1、优化实验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识渗透进备课的过程中,优化实验教学目标。

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实验教学目标。

2、注重实验的开放性、多变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在实验目的、原理、器材以及实验条件和数据的处理上进行创新,可给出多种方案让学生思考、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

3、预习是上好实验课的基础。

教程可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些与本节实验相关的知识点和习题让学生在课前思考,为实验做好理论准备。

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将由教师一手包办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设计、探索、改进、完成的演示实验。

让学生预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邀请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课前准备及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并鼓励他们把自己设计的实验带回课堂进行演示。

实验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研究实验原理,探讨实验方法。

四、改变实验评价体制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该与课程标准相一致,促使学生提高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与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2:高中物理实验论文

一、实验器材的创新

实验器材是帮助教师开展物理实验的主要工具,如果器材出现损坏、缺失等情况,不仅影响整体的实验效果,而且还浪费了时间。

因此,在研究物理实验创新策略时,对实验器材进行创新是物理教师所要优先考虑的方面。

对此,笔者围绕牛顿管的创新为例展开分析。

牛顿管是《牛顿管演示自由落体》实验的重要器材,如果出现缺失或损毁,必然会导致实验活动的终止。

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新型的牛顿管。

材料方面需要准备永久磁铁、固定铁环、透明玻璃管(长度一米左右)、铁片和羽毛、密封性良好的物质(环氧树脂等)、空气阀门开关、胶管、三通联通器。

在制作的过程,可以将准备好的羽毛、铁片放到玻璃管当中(分开放入),然后利用密封良好的物质封住玻璃管,并按上空气阀门。

当密封物质干涸后,再利用铁环和橡胶垫对玻璃管进行固定,然后再使用胶管连接三通和两个阀门。

这种创新设计在试验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效果,并降低无关因素的干扰。

为了增强可视性,还可以将材料中的羽毛涂上明艳的色彩。

当然,除了新型牛顿管之外,还有许多实验仪器值得创新,比如楞次定律实验中所要用到的魔术筒,简易电磁波接收演示器等等。

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实验方案的创新

1、革新探究实验,让实验具有创造性

探究实验具有神秘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未知因素具有无尽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参与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操作能力。

如果对探究实验进行革新,让其具有创造性,那么一方面可以提高探究实验的整体功能和价值,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的乐趣。

但具体该如何实现这一点呢?以《自由落体运动》为例:在创新阶段,老师修改了原实验的相关理念和目标,让探究实验具有了更深层的内涵。

原实验中提及“硬币和纸片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现象?这些现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果将硬币和纸片都放在真空环境当中,那么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经过修改,变成了“在大风天,下落状态中的硬币和纸片会发生哪些变化?如果将纸片团成一团,那么在下落的时候会出现哪些变化?”通过这样的整改,不但让探究实验更具备了悬念性的特点,而且还可以让高中生感受到挖掘知识和探究知识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对物理的热爱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在修改实验方案和目标方面,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改良,目的是为了诱发学生潜意识中的探究积极性,间接增强他们观察事物和挖掘问题的良好习惯。

2、修改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演示实验,通过组织这些演示实验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但是在传统课堂中,这些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中完成,而学生只能机械地观看,偶尔配合教师进行思考。

这种方法不仅有局限性,而且不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

对此,让学生成为演示实验的操作者,由教师配合指导,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加强了学生操作能力。

以《牛顿管演示自由落体》为例,在这次实验中,教师改变以往的实验规则,由学生在台下进行自主操作,观察实验的过程,以及出现了哪些情况和问题。

笔者观察发现,学生在操作期间兴致都非常高昂,虽然他们出现了不少的错误,但经过老师指点,他们都能快速发现错误、修改错误。

在这期间,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还可以延伸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如果不存在空气阻力,所有的物体都只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下落会出现哪些结果?由此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综上可见,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之后,他们对知识的把握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期间,哪怕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经历改良后,他们也会及时地把握重点。

总之,实验是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和功能在物理课堂中不可或缺。

合理地对实验进行创新,可以让严谨、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具直观性、具体性和可视性,可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把握知识的运作规律和原理,从而达到“看得到、摸得着”的效果。

但是,如何完成创新,如何保证创新后的实验活动具有价值,这却是一个难点中的难点,也是对广大物理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的综合性考验。

篇3:高中物理实验论文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3000字

一、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也是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及内在需求,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不感兴趣,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而物理课教学内容的实验操作性又比较强,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他们深入了解物理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把兴趣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准确把握实验教学的时机,通过趣味导入新课和游戏化的授课过程及风趣的教学语言,实现学生把“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同时着力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理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对实验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其终身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接触、综合分析和实际参与是学习的三大要素,其中“接触”是良好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建立生活与物理的联系。由于“问题”是进行物理实验的起点,所以在实验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一种启发式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所学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解决,从而有效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的合成,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从二力在同一直线上的合成入手,再引入互成任一角度力的合成,明确学习目标。为了使我们的计算更方便,这里选择特殊情况进行实验。首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提起一个物体(5g),静止时,让学生记下此时刻度尺的读数F1=5.N;接着用两个测力计同时向上提起这个物体,再让学生读出这两个测力计的读数F2=2.5N、F3=2.5N,并比较F2、F3与F1的关系,可以得到F2+F3=F1;然后再将两个测力计呈9度夹角向外拉出,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之后再让学生读出此时两个刻度尺的读数:F4=3N、F5=4N。但我们通过计算发现F4+F5≠F1、∣F4—F5∣≠F1,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了:“为什么二力的合成不再符合代数计算的规律了?”“如果角度任意,情况会不一样吗?”然后物理教师再引用学生在数学课中已经学过的勾股定理知识来对学生做一定的启发,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去思考探究,从二力同一直线到互成角度,从特殊角度到任意角度,实现从特殊到一般性的过渡,最后通过实验找出力的平行四边形规律。又或者教授“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用“用怎样的方法可以弥补小车在动的过程中受到阻力所减少的速度?“”仔细观察打点的纸带,点距呈现怎样的一种变化趋势?”“各点之间的.距离是不是均匀的?”“该选择哪些点距来计算速度呢?“”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如果能够平衡摩擦力,小车移动的方式会不会发生改变?”像这样通过阶梯式问题情景的设置,给学生质疑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一步步地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也只有使学生对某一物理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主动去探究其背后的秘密。因此,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三、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操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懒于设计,完全就是对照教材来进行实验复制,缺乏特色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挥。但对于物理学习来说,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必备素质。因此,教师设计物理实验时应遵循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只能是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要求,对教材上的实验过程做合理的改动,灵活地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获得了新知,尝到实验所带来的成就感。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以这种方式来开展实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做实验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或者“,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这个实验,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法”来进行教学。任课教师先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给学生演示一遍,并做好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的示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学生一边回忆教师的演示,一边合作讨论完成实验操作,就相当于是做了两次实验,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接着教师还可以针对测定波长的误差问题向各小组寻求解决方案,这样既能发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利于合作意识的提高。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通过实验探究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的习惯。所以在实验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适当放宽在实验课中对学生的限制,增强实验的延伸性和探究性,只在实验前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的原理,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步骤和方法,并动手操作实施,使学生从枯燥的物理理论学习中解脱出来,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进而产生更多的探究热情。

四、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一般情况下,对实验数据的归纳和处理都是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是否相等(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或者两个物理量之间是不是正比关系(弹簧的伸长量和弹力的关系)。但是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当力相同时,质量越大,加速度却越小。这时候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除了直接观察实验数据外,还经常采用什么方法呢?在学生经过了一番思考过后,教师便可给他们引进“图像法”来解决问题。在物理中利用图像来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常用的方法,因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会更加直观,也能够有效减小实验误差,确定并排除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数据。一说到用图像来分析物理关系,学生们首先想到的就是a-m图像,但实际在图像中直线比曲线更容易反映出物理量之间的规律,判断二者关系也会更加轻松,所以由此学生就会想到能不能将曲线转化为直线的问题,而教师在进一步启发———“数学上是如何将双曲线转化成直线的?”多数学生就能够想到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a-1/m的图像,通过图像发现a-1/m形成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观体现了a与1/m成正比的关系,从而也就更确切地判断出a与m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拆解分析,不仅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广开思路,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多角度进行研究活动也大有裨益。

五、重视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尊重实验数据。

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数据往往和预期结果相差很大,这时一些学生懒得寻找出错原因,就抄一抄旁边同学的数据或是自己随意写一个跟预期值差不多的数据,这是对实验极度不负责的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制止,和学生一起对较大误差进行详细分析,看问题具体出在哪,在确认了测量方法和仪器操作都无误后,若实验数据仍不理想,就可以组织学生成立问题研究小组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但无论如何,改动实验数据的行为都是必须禁止的,要培养其尊重实验数据的习惯,树立尊重科学的意识,养成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2.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

以处理实验数据的工具为例,很多教师不是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方法———计算机,就是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工计算,走了两个极端,却忽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学生必须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的要求。科学计算器体积小、重量轻,且操作简便、功能强大、价格也适合学生一族,所以在此建议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进行物理数据的演算,在减轻学生的计算量的同时也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值。

六、结语

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将是未来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整合所学知识和亲自动手探究获取新知识,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逐渐形成科学素养,进而推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物理课程的发展。

篇4: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程。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日趋增加。但是,高中生有时会对物理实验存在抵触心理,主要原因是他们难以掌握高中物理实验的动手技巧与经验。针对这一教学难题,首先了介绍动手式探究性教学,其次对高中物理实验的动手技巧和经验总结进行阐述,最后简述了物理实验在高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实验;动手技巧;经验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和改革,高中各学科教学课程正发生着变化与发展。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学科课程,不仅仅需要高中生掌握做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他们掌握实验动手的能力与经验总结的能力。高中物理课程是以实验动手教学来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和掌握物理的意义[1]。目前,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学习方式过于狭隘、单一,在高中物理实验的内容和操作上并没有给学生创造出充裕的机会和空间。其中,教师将高中物理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等都事先排列完成,直接忽略实验过程步骤,在实验之前就得出实验结果,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中生自身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来提高高中生物理实验的动手能力。

一、动手式探究性教学

探究式教学思想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正式成为一种被学界认可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精神。探究式教学思想认为学生学习期间会对知识保持好奇心,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来认识和掌握问题。而此时,教师要扮演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根据预先的备课给学生设定问题,在课堂上依据课本和教学目标提供学习材料和指导思想[2—3]。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启发诱导学生,使其逐渐深入问题内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创造性思维环境下得到逐步发展。探究式教学同样适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这不仅是一种适应于教学改革的新方法,同时能够提高高中生动手实验能力,促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与运用物理知识。

二、高中物理实验的动手技巧

高中物理要充分利用实验方法,来不断加强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高中物理实验要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重要性。例如,德国高中学校的普通物理实验达108学时,而我国高中物理实验普遍不超过60学时,显然我国高中学校缺乏对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视。在一个普通高中对学生喜欢的物理教学形式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物理实验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例如,在物理课堂上可通过“力的作用”的实验,教师应让学生课前先整理与收集与之相关的实验课题资料,在物理实验开始前,首先在教师设定的实验问题上提出问题,然后动手进行具体的“力的作用”实验操作,最后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快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的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意识。

三、高中物理实验的经验总结

在探究式教学指导下,物理实验教学大体可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这几个步骤。在实际教学中,要对每个步骤都严格把关,并在课后进行评估与反思,使这些实验步骤严谨有效,更有利于高中生的学习。对于我国高中物理实验的传统课程知识,应该适当做些调整和变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物理实验[4]。在高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培养自身动脑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高中物理实验的小组合作是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自身积极性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小组合作可以提升高中生的动手实践、动脑思考、探索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小组合作也可以增强高中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其团体合作意识。因此,通过高中物理实验的小组合作讨论来培养高中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能够进一步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5]。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充分强调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激发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掌握物理实验的动手技巧和经验总结,以促进每个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一骞。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1X)。

[2]于明。高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X)。

[3]刘素芝。优化物理实验提升教学成效[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20)。

[4]吴粤荣。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24)。

[5]侯丹,尹航宇。高中物理探究实验活动类型及思路[J]。教学与管理,2015(21)。

篇5: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误差理论是高中物理实验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是解决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方法。误差理论的应用,可以提升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的内容和意义。而且在高中物理实验的数据中存在很多的随机误差,误差理论明确了学生在处理数据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误差理论;物理实验;数据处理

近年来,我国课改的形势十分严峻,高中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完善。实验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部分,所以也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很多教育者为了提高高中学生在物理实验方面的能力,也进行了较多的实践。误差理论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部分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增强对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物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增加学生对误差理论的认识

学生对误差知识的认识数量和质量都会极大地影响误差理论的应用,所以,学生要想更好地应用误差理论,就要增加相关的知识储备,要在量变的基础上形成质变。第一,教师要将关于误差的相关知识全面教授给学生,包括误差的概念、分类、如何计算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误差;第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变式,帮助学生掌握误差的知识,比如在面对精确问题时,可以简单地分为实验仪器存在的误差和数据处理过程中计算存在的误差,要让学生在掌握误差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更加灵活的应用,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正确的分析误差知识;第三,要重视误差之间存在的联系,建设更加有层次的结构。比如在分析误差的来源时就可以从误差的实际分类入手,而分析减少误差的方法时就可以从误差的实际来源上实施,所以教师在进行误差的相关知识教学时,要特别重视对误差知识联系的讲解。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学生进行实验来测验两个合力的大小值,然后和平行四边形定则下的理论值进行对比,比较两者是否吻合,这样实验值和理论值之间就会出现误差问题。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将容易出现误差的步骤对学生指出来,让学生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不同的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的数值也许会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对比、讨论,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情况,更加全面地了解误差信息。

二、扩大数据处理结果的范围

在高中物理的实验和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应用误差理论,不但要明确新课标的要求,理解误差之间的差别,而且要适当的使用一些数学上的规律进行误差学习。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的学习会产生测量误差,通常会将误差存在的范围叫做不确定度。如果不确定度比较小,就说明数据处理的结果和被测量的实际值比较接近,测量的质量比较高;而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说明测量的质量比较低。如果确定了测量的不确定度,就能更好的评价其可靠性,也能提高不同测量结果之间的可比性。使用不确定度可以将测量的结果表达为一个区间,这样会使测量值分布在一个范围之内,更加准确。通过使用不确定的概念和公式,同时增加不确定度的应用,极大地保证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确定一个结果范围,还能够结合实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在进行测量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教师可以首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然后求出相应的平均值和不确定度,确定一个范围。然后让学生进行测量,如果学生的测量在范围内,可以认定正确。如果不在范围内,教师就要及时的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操作实验,体现实验的严谨。另外,在进行探究碰撞的实验中,会有不同的实验方法。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自主进行实验,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选择一个准确度较高的方法让学生参与,使课堂更加科学、真实。

三、重视电学实验的误差学习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物理的考试内容还是实验内容,都占据着十分大的比例。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课时也会偏重于实验的教学,但是电学实验不能仅仅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更好地处理实际问题。而且电学实验很容易形成误差,包括系统误差、人为读数误差等,学生对误差的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分析,就更不能在实验的过程中减小误差。比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物理的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时,实验过程中电阻丝的直径、长度以及电路中的电压表等都会产生误差,甚至通电的时间也会形成误差。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时,要让学生尽量减小操作的时间,控制电流的大小,减小这方面存在的误差。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取数据的方法,减少学生在读数时产生的误差,从而减少整体误差。将误差理论应用到高中物理实验和数据处理中,可以更好地量化学生的操作,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减少考试评价的局限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完整性。误差理论可以增强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还能更加准确地分析出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判断学生的实验过程是否规范。

篇6: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论文通过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方法

在课标的推动下,传统“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弊端,科学开展教学活动,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学校主要通过阶段性考查的形式检测物理实验教学内容,没有将实验教学划入到考核评定范围,因而导致一些教师仅仅是采用应付的形式来组织实验教学活动。而且,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很多教师过度强调实验本身,甚至直接呈现实验步骤,让实验过程沦为一个“模仿过程”,难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另外,很多教师仅仅是按照教材内容组织实验活动,没有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实验知识体系,使得学生的实验知识不扎实。此外,一些教师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1、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的实验兴趣

实验兴趣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活动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静电屏蔽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这样一个实验:在高压电网外有放电火花,但是网内的小鸟却安然无恙;讲解力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瓦碎蛋全”的实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2、充分利用物理学史方面的资源

物理学史中的很多经典实验不仅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而且具有深厚的科学思想,在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思想和探究态度。例如,电磁感应现象、自由落体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布朗运动学习实验观察、泊松亮斑的演示实验等,这些实验体现出来物理学中的普遍思想和特殊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的实验态度,所以,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大力挖掘物理学中的经典实验资源,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从而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

3、侧重于实验的探究性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类比和归纳等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验证性的实验一般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原理,给出结论,然后再进行实验,而探索性实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在进行实验之后,通过讨论得出结论,验证性实验更加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不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探索性实验侧重于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亲自实验操作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发现新的规律,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把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实验改成探究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或者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不再死记硬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原理,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不仅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而且需要让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的目的,例如,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体现了放大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自主实验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促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形成探究意识,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和实验方式。例如,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高中物理教师可让学生设计不同电路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和区别,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伏欧法”电路和“安欧法”电路,指导学生测量电流计电阻电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5、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实验具有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够营造出相对真实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实验演示中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的步骤,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简单接受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自己的物理水平,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且根据教师的指导处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总而言之,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所以,在教学实践中,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积极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实现物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建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07:84。

[2]陈永志。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03:205—206。

[3]张玉芝。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中外企业家,,14:188+190。

[4]刘斌。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探究[N]。学知报,—12—13F01。

篇7: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论文

物理的学习是以实验作为基础,进而实现对物理理论的理解,所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更加强调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本文主要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进行论述分析,以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进步。教育的目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对教学理论的内容的了解,更重要是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尤其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中,通过实验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理论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与学生对物理的实验没有正确的时候,忽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是高中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在物理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因此,导致很多教师大量占用实验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物理理论内容或者物理习题的讲解,对物理实验的态度可以能少做就少做,甚至很多物理实验就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简要的介绍,或者直接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记住实验的过程。

同样,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认识也存在着误区,繁重的.学习任务,还有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高考,使学生忙于各种书山学海中,由于实验实际操作并不在高考的考察范围内,所以很多学生对实验也不是很在意,相对于实验,学生更倾向于多做几道物理题,即使是在课堂上做一些实验,实验的模式非常单一,通常都是学生对教师或者对课本中实验过程的简单模仿,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数据。学生自身对实验的思考非常少,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没办法发挥出来。这种物理教学模式,使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但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对物理的思考也同样是机械的,一味的背诵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实际动手能力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这样,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负面的影响。

二、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理论内容的理解都有着重要影响。首先,物理实验与物理教学内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物理实验通常是对物理教学理论内容的解释,学生可以通过做物理实验的方式,对课堂知识有深入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例如,在学习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内容时,让学生亲自操作打点计时器,并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记录,然后根据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对拉动纸带的速度进行计算。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更准确的认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并且在反复的实验中,学生对纸带的运动状况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有利于学生对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其次,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相对于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学生都更喜欢亲自动手做实验的上课方式。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新奇的实验器材,能够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

而且通过物理实验,会使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内容非常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促进学生对物理教学内容的理解。再次,实现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最大的弊端就是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虽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动手操作能力却非常差,甚至思维方式僵化,对问题的思考也不够灵活。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让自己动手去操作实验,能够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训练,同时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

针对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结合现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实行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带着对物理的探究精神进行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主思考,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并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对物理实验课堂的真正参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多角度思维能力,并有效的推进了物理教学课程的进行与发展。首先,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其次,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虽然教材中也会有相关的实验方案,但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会起到会更好的效果。学生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会更深入的对实验内容进行了解,学生对实验的主动性也会更强。

当然,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先检查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针对实验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一同修改,并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更好的方式。再次,是对物理实验的准备工作。物理实验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实验方案的设计,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收集实验资料,以及准备一些相关的实验器材。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分组,然后确定实验课程的时间。接下来,是对实验的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实验器材的安装是否准确,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规范。如果学生不会操作仪器,要给学生进行示范,但是不能代替学生进行操作,积极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最后,是对物理实验的结论和评价。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具体的数据以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帮助学生选择最佳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束之后,对学生整体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对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设计进行着重的表扬,鼓励学生在下次的物理实验课程中继续努力。

总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深入思考,让学生主动对实验形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使物理教学不仅是对学生理论的教学,更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篇8: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论文

1高中物理实验设计中的问题

1)实验设计缺乏学生主体性考虑很多教师在实验设计阶段,

往往过多地站在自身角度去思考问题,

虽然是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但处处以教师为中心,

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考虑,

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不佳,

实验过程中,

学生没有较高的参与度.比如,

有些教师在“牛顿第一定律”这节实验课中就从头到尾自己在台上做实验,

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

只是看老师做实验,

听老师灌输知识而已.

2)实验设计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偏差现如今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很多教师会考虑在实验设计阶段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验当中,

但却对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举棋不定,

于是在实验设计中便考虑把实验的过程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现出来,

认为这种方法不仅节省时间,

还节省精力.学生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中不能真正体会到实验的乐趣,

同时也违背了实验的初衷.3)物理实验设计过于僵化教师在物理实验设计中,

普遍存在“重知识,

轻方法;重讲授,

轻活动;重结论,

轻过程”的情况.整个实验过程的设计都是沿袭旧的教学理念,

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误差较大的数据时,

教师往往不会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而是直接归结为实验存在误差,

导致学生也养成不良的实验习惯,

不能从知识上分析实验结果与结论不相符的原因,

不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地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造成实验作用甚微.

2高中物理实验设计问题的改进措施

1)在实验设计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物理实验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因素,

教师要不断创新物理实验,

把实验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同时,

也能够把学生对知识的欲望激发出来.在实验中体现出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真负责.

2)在实验设计的思想上考虑实验与生活的结合物理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很多教师在物理实验设计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理论,

忽视了在实验设计中对生活因素的考虑.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物理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所以在高中物理实验设计中,

教师要在实验设计中体现物理联系生活的思想,

要善于把物理知识同生活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知识,

把同生活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融合到物理实验中,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是来源于生活的.例如在学习“频率”这部分知识的时候,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测量脉搏的实验,

使用秒表测出1min之内心脏跳动的频率,

由于这个实验同物理知识有着直接的关系,

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集中.

3)在实验设计中对信息技术的选用传统的物理仪器在数据的分析、处理方面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同时也存在很多漏洞,

而在物理实验中应用计算机技术,

以计算机为终端,

通过接口、传感器等仪器形成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

这个系统能够对数据和图像进行处理,

实验的结果更加精确,

极大地弥补了传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更加完美地把物理实验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学习“自感现象”这部分知识时,

教材中的实验虽然能把自感现象的存在体现出来,

但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

例如通电时电流的变化情况是不能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的,

而运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就能够很好地展现这个问题.再例如在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这部分知识时,

传统的验证动能定理的方法是使用光电计时器和气垫导轨来实现的,

在计算方面和图表的处理方面都比较复杂,

而应用辅助实验系统则能够精确地记录滑块的速度,

把数据统计起来并进行图表的制作,

能够把实验的最终结果真实合理地呈现出来,

科学而高效.综上所述,

在高中物理实验设计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实验资源,

尽最大的可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把物理知识同生活联系到一起,

打破传统实验教学设计中的弊端和不足,

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物理知识,

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王平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

篇9: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论文

一、误差理论的应用价值

高中物理课程中有大量的物理实验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

但是要经过合理、严密的实验来完成。

而实验的正确性又要根据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来判定。

怎样的实验数据才是最可靠的,

这是影响老师讲好实验课程的重要因素。

由于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很多实验产生的数据都会出现不同的误差,

但是这又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情况,

只有在保证实验原理没有错误的同时将实验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

并运用误差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说在物理实验中物理实验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而对物理实验数据的记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实验步骤。

二、误差理论的具体应用

如果一个实验的误差范围比较小,

得到的实验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验的实际值,

这样的`实验质量就比较高,

实验的数据就是有意义的;当然如果一个实验的实验误差比较大,

那么这个实验的实验数据值与实际值就会有严重不符的情况,

那么这个实验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下面我就以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又如,

学习“打点计时器”的数据处理应用。

在判断小车是否在匀变速的直线运动时,

随着小车的速度加快,

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其实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这种由于快速运动产生的风的阻力是我们在实验当中不可控制的。

但是到最后我们依然可以打出小车在做着匀变速的直线运动。

小车在向前奔跑时在打点计时器上产生的距离,

由于受到外界不可控制而产生的误差并没有影响到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所以根据误差理论的数据分析,

这样的误差是在误差范围内的,

所以得到的结论也是正确的。

高中物理实验数据的处理对误差理论的应用是广泛的,

使得实验过程与得到的实验结论更科学有效。

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真正理解。

同时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物理试验中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增强他们对实验的探索精神。

作者:康昌厚 单位:江西省吉安市第十二中学

篇10: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实践论文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

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学习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主要针对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探究教学思路,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中物理;科学探究;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研究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然后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物理问题开展实验,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提出猜想和假设,结合实验要求和目的制定完善的实验方案,在开展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决,最后对得出的物理概念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种物理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以及实验研究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实验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在开展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实验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通过创设有效的实验情境,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在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创设出有效的实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积极性。比如,在对“动量定理”这一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实验情境进行创设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可以绳子的一段拴住一个气球,在气球的内部放置鸡蛋。然后将鸡蛋拉起一定高度之后放手,使其可以直接落在桌面上,让鸡蛋发生破碎现象。然后,教师可以在鸡蛋的正下方放置一块比较柔软的垫子,这样鸡蛋在掉落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破裂的现象。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让鸡蛋在两次掉落的过程中出现了不一样的结果,鸡蛋掉落到垫子上的结果会与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冲突,当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从而可以为接下来学习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利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实验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考机会,使学生可以对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进行观察和测量取得相应的数据信息,在分析的过程中思想上就可以形成相应的物理概念以及物力规律,从而使自身可以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在开展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不但包括了验证性试验,同时还包括了探索性实验,其中验证性试验主要是通过物理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对物理规律进行推理,学会自己对结果进行验证。探索性实验是让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物理规律,最终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比如,在对“变压器”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对线圈两端的电压以及匝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原电圈的匝数保持不变,取副线圈上的匝数为原线圈匝数的一半,采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对副线圈两边的.电压进行准确的测量,然后将测得的结果记录下来。同样,将副线圈的匝数保持不变,取原线圈的匝数为副线圈匝数的一半,用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档对副线圈两边的电压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然后记录最终的检测结果。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以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理想变压器当中电压与匝数存在电压之比等于线圈匝数之比的结论。

三、利用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就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这项课程的有效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一定的创新意识。在进行课题研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课题进行有效的指导,但是在教学的时候不要给出学生具体的解题方法,而是应该让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合理的运用,并针对每一种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课题研究中可以对新课题问题研究、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几种方式进行合理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对课题的有效研究,可以培养出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主动加入到学习过程中,实现对问题的有效探索和解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设计出良好的实验情境,通过演示的方式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使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现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晶晶.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隋莉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3]汪端红.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探索和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篇1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物理实验,他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在我国的物理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漏洞,老师们普遍偏重于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教学的方法,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物理中的动手能力。对于最终的考试结果过度重视过程比较松懈。这样少与物理实验相结合的物理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收获甚微。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

高中生想要更好的将物理知识融会贯通,在物理学习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就需要和物理实验相结合。但是物理实验真正发挥效用还需要好好做好物理教学的工作,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需要很好的认识分析,才可以看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从而找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忽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高校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老师及学校的管理者都认为,只要基础知识够扎实,高考照样可以拿到高分,这和物理实验并没有多大的关系,随着这种错误观念的延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被轻视。在一些硬件条件不足的学校,实验教学的设备得不到保障,实验教学当然无法实现。而一些条件较好的的学校,教学实验设备齐全,但是却存在教育者的敷衍了事,认为实验教学也不过地得到结果的手段中的一种。这些都让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难以好好的发现下去。

2.实验教学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实验的最终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多数的老师,他们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自己在讲台前面做实验,学生只能在一旁看着老师做实验进行抽象的学习和思考。有些老师也是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但是他们已经把实验的步骤过程及结果告诉学生,并让他们按照自己所给的步骤来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就只能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规矩来进行实验。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完成了实验,但是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及知识便不复存在,而且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3.物理实验的评级体系不够健全

高中物理实验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还存在一定的漏洞。现在,高中生的在进行高考时考试的内容主要还是书本上的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并没有一定的评价体系。虽然目前教育界已经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有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依然没有产生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在高考中设立物理实验的考试科目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的研究发现,实验题大都都是教材中的老题目,那些具有新意的实验题目寥寥无几,这个问题在全国卷中尤为突出。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评分的体系还不够完善,操作起来存在比较大的难度。然而这样也导致了实验中的创新意识评分的缺陷。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来,高考中的一些实验试题出现了一些创新。会考制度的产生使得物理实验得以进行评分,但是也是徒有形式,所操作的实验均是书本上最基础的实验,创新性质的实验还是没有出现,这样就无法考察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能力。

二、问题的提升对策

1.改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观念

将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提高,让老师充分意识到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很好的学习物理知识需要结合观察和实验。不可以仅仅把实验教学当做一个任务,或者知识为物理教学的服务的一个平台,要知道物理实验室物理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双方相铺相成。要将物理学好两者缺一不可。

2.知识与技能的重视

现今,大部分的教师对于知识与技能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教学中过程及方法也并不是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这是两个个体的单独存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同等的道理,他们都有独立存在的意义,然而将这三个个体整合在一起便很好的'体现出了新课程的意义所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中的不断探索和学习,便使得自我思维的突破和提升,最后在不断的学习提升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传统物理实验的突破

问很多学生,你做这个实验的目的以及意义何在?学生的回答是,老师让做的,我们按照老师所演示的,结合课本上的步骤作出这个物理实验。这样才可以得到和老师及书本上的标准答案。这样看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老师的复刻机,他们做物理实验的最终目的也只是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所以在新课改革的背景下,物理实验也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整体改革,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的完成物理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对所有的实验问题要进行探究学习。

4.高中物理实验课中突出学生的主导位置

在物理实验课中需要改掉教师手把手教学的的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多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物理实验中不应该占用太多的时间来演示,而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贵安,刘婵玉,王较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云”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6)

[2]韩瑛.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03)

篇1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文/章庆柱

摘 要:面对新课标下的新理念和高要求,作为物理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从方式方法上改革实验教学。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猜想与假设、将“测量验证”实验改为设计型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等方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教学;设计型实验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因此物理实验的教学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

1.演示实验在整个物理实验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教学中如果能做好演示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

分析、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例如,在研究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与质量、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时,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物理规律和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2.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意念,培养学生处事要谨慎的态度。例如,通过牛顿管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觉不是由于规律的错误引起的,而是受到了外界一些因素的影响所致。

3.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明白人类在探究自然规律推进科学和文明发展过程中道路是曲折的`,得到物理规律需要几代人的艰辛与努力。使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刻苦学习。

4.演示实验的教学能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进行思考,通过启发思维发展学生认识能力,成功的演示实验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关于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1.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猜想和假设。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和假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实验教学乃至整个物理教学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创设物理情境,鼓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与猜想,对物理实验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加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猜想,思考影响加速度大小的物理量有哪些。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猜想让学生提出或设计可行的方案加以验证。最后根据设计的方案让学生设计实验及步骤并分析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通过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探索能力。

2.改“测量、验证”实验为设计型实验。改“测量、验证”实验为设计型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型实验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的,因此教师应从不同角度给予启发,如,①引导学生由给定的器材根据相应原理设计实验;②引导学生从实验原理出发选择相应的器材,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法。例如,在高二物理“稳恒电流”这章中对“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实验进行教学时可以改为如下的教学方法:

共用器材:待测电阻R、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伏特表、安培表各一个,共用器材;学生可以非常简单地知道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然还有其他类似的方法就不再讲解),同时让学生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2)伏特表两个,电阻箱一个,共用器材;学生可以选择如图2所示的实验进行测量(要求分析误差)。

(3)伏特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共用器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如图3)。

通过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提供了其他的测量方法(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半偏法测电阻),为以后的教学打基础。

3.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将部分教师动手学生观察思考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直接参与做实验,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规律的能力。当然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这个主体的功能。

例如,在学习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这一课时,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做如图4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到相应的规律,然后再让学生做如图5实验,这样使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进行研究。

4.做好随堂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做一些随堂小实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随堂实验不能是随便做实验,要利用好一些前人的“好实验”来完善自己的教学。如,有些老师做的“铁球碰鼻”实验来讲授机械能守恒;“玩具枪顶脑袋”实

验来讲动量定理。还有我们在讲解超重与失重时可以让学生“手托重物”进行验证等,当然做这些小实验时要做到“简、新、奇、险”.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M].学苑出版社,1999-08.

(作者单位 瓯海第一高级中学)

篇1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从物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物理实验起

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同时能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物理实验能引导学生的物理教学认识;为学生提供物理事实性知识;也能

为学生检验、巩固物理知识和理论,验证物理假说提供事实性知识。

3.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团结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

义的观点来认识和分析物理事实,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与人合作的情感,在实验过程中经历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实验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等。

二、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有: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速度,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研究平抛运动、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等。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

2.尽量将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放手给学生。

3.让学生充分利用家中的材料做一些实用型实验。

四、实验措施:

1.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

2.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3.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篇14: 高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如何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寻找一条最优的教学途径,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我在这儿仅以“稳恒电流”这一章的教学为例,提出“实验教学法”。

大家都知道,物理的教学离不开实验。过去实验,主要是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机会少。即使学生有机会分组实验,也是在给定的时间,给定的器材,甚至给定的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下按部就班的完成,绝大多数情况是在已知结论的基础下通过实验象征性的验证一下,实验做得失败的学生甚至在凑数据,这样的实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针对上述情形,有些章节可以进行“实验教学法”,以“稳恒电流”一章为例,大体可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熟悉教材。让学生自己明确学习要求,熟悉一些仪器(电压表、电流表、蓄电池 …… )为学生下一步动手实验打下理论基础。在学生看书时,应提倡自由讨论、提问。并要求他们自己设计实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一系列重要的结论。遇到实验误差较大时,要求学生不凑数字,认真检查原因,反复进行实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具体实验操作时,要求他们自己体会归纳每个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允许学生充分自主的开展讨论。

第二阶段:教师答疑、小结。着重讲解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难问题;小结本章重点内容;评讲习题和实验情景;介绍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创见、体会和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共同提高自学能力。并引导他们系统的认识整章内容。

第三阶段: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可以要求他们解决楼上楼下各装一个开关,控制同一盏灯的线路设计问题。

最后还要组织一次大讨论。将所学知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可以共同研究某些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实验方法的优劣 ……

就“稳恒电流”这一章,采用实验教学法,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章的大部分规律是实验规律,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会很枯燥乏味,且这些规律也不易记住。现在采用“实验教学法”,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他们自己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很容易就记住了。

2 、通过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实验效果更好了。比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演示实验,长期以来教师也做不好,为了使学生看得清,使用大电流计,至多只能达到定性效果。这一次让学生独立做,达到定量研究的效果。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前的学生怕动手,采用实验教学法迫使他们通过动手去学习知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另外,过去教师演示实验时,往往尽量撇开次要现象,引导学生观察主要现象,而现在学生每做一个实验都可以同时看到许多现象,促使他们不断思考。在实验中遇到问题,也必须自己分析、解决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实验中得到提高。

4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有太大的依赖性,而教师也喜欢给学生一些“启示”,而有时候,正是这些“启示”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大家采用同样的实验电路,同样的实验方法,得到大致相同的答案,大大地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实验”实际上除了课本上介绍的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案。比如用伏特表、安培表测,或用定值电阻和电流表等。由于在“实验教学”中每进行一个单元的教学,总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大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这样可以更好地活跃和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这样的“实验教学法”只要精心安排和设计,就必将给教学带来无穷的益处。这种“实验教学法”既适用于整章内容的系统学习,又适用于某一节的学习,主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原有的基础来确定。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是有利有弊的,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我们能真正找到一条最优的物理教学途径。

篇15:高中物理论文

【摘要】高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也是国家目前选拔人才的途径。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按照教学规律科学的进行复习,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信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关键词】高考组织复习能力

为使高考复习能落到实处,使复习的过程更科学、复习的效率更高、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成绩,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加强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入理解

在高中,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要求一贯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要求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少学生存在着这样的表现:概念,定义都知道,但一用就错,试卷上表现主要是选择题得分率低。这些都是基础较差,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够有密切的关系。而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试卷中的物理试题也都明确反映出重视基本概念、规律考查的特点。

对此,在复习中应该按照物理《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的加以严格要求,同时要让学生明白: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才能较好的发展,而理解能力的前提是牢固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和规范的基本方法,只有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才能正确、深入、透彻。

2.加强学生的计算推理能力、论证表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度于推理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各种题型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通过不同的题型、不同的情景设置来考查考生推理的逻辑性、严密性;对论证表述则重在考查能否准确地、简明地把推理过程表达出来,以此鉴别考生表述能力的高低。要克服学生思维推理过程不能严格合乎逻辑,对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不予重视,给解题带来盲目性;不会用物理语言表述物理过程或物理规律,使解题过程残缺不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功能关系三条常用解题线索相互脱节,不能有机整合,使解题思路僵化、方法呆板、正确率低。

3.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和数学是紧密联系的,数学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几乎所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都是通过量化的方法用数学公式进行描述,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进入高校深造的考生应具有的能力,因此高考物理试题一直注重考查考生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物理中的数学能力要求有明显的调整,主要表现在尽量回避繁杂的机械运算,而在考察方面,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能过一定数目的练习,掌握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数学规律及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重点在于通过精讲精练使学生能熟练地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另外,要重视估算题的训练,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近似估算法,快速求出物理量的数量级。同时,提倡学生平时不用或少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因为在平时练习中,很多同学习惯于使用计算器,连非常简单的加减法都非用计算器不可,这样使得他们数学运算能力很差。

4.加强实验复习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高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教学中,一是要正确对待实验教材,实验复习时不应该机械地记忆教材中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记录、结果等等,而应引导学生领悟教材中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合理的实验步骤。二是要引起学生对实验的有意注意,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有意地改变实验条件、设置问题,激励学生努力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三是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出发,让他们学会通过实验测量和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去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验证假想和猜测的方法,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方法、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认识到实验教材提供的做法并不是一成不变,拘泥成规的,可以对课本中的实验做一些合理的变通,或补充一些模仿性实验,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为使复习备考工作顺利进行,努力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特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认真钻研《高考大纲》、《教学大纲》及《课本》,充分提高“二纲一本”在高考中的作用,研究“二纲”,特别是去分析每年高考大纲之间的细微的不同的地方,显得更加的重要,同时,也要建议学生常去翻物理课本,不可只顾按资料进行复习,却脱离了高考大纲的现象的发生。

2.高三教学应以人为本因为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听课的机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多点人性化,与学生之间多点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树立服务意识,不可高高之上,使教与学发生脱节。

3.要让学生明明白白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糊里糊涂作10道题,不如清清楚楚作1道题”。也就是说,在上课时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去作而不那样去作,为什么这样作是对的而那样作是错的,也就是时时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理”字,处处要讲“理”,在这一方面我的体会是我自己讲“理”的时候多,而让学生去讲“理”的时候少,以后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让学生来讲讲“理”。

4.要让学生不可走入题海中,必要的题目是要做的,但一定要精选题目,讲前一定要求学生先做,作后再讲,讲后再留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

5.克服以教代学的现象,教得再好,没有学生的学(理解、消化、吸收),也是徒劳的,我们在高三复习中应该定位为一是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补漏,建立知识网络,二是应有服务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6.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效率的高低不是以你今天讲了多少个知识点,讲了多少道题为标准的,面是以你上课前定下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为标准的,说通俗一点,就是以这节课学生能过教师指导,真正学到的知识是多少为标准的。

7.狠抓基础内容及重点内容,高考的追求就是区分度,一套成功的试题是通过区分度来实现的,并不是由难度来实现的,而中等题目才是真正实现区分度的手段,因为易题都会,分不出好差,过难的题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基本上也不会区分出好差,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只有重视了基础,才能有效地完成中档难度的题,要防止学生钻牛角,老师要及时加以引导。

8.抓中等生要想在明年的高考中有突破,眼睛不能只盯着为数不多的几个好学生身上,要在尖子生吃饱吃好的情况下,重点兼顾中等生或有弱门课的学生,要想法提高他们的物理成绩,而提高他们成绩的方法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动起来,这样才是最为有效的,另外要多关心他们,多提问他们,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方法,如分层布置作业,根据各班的实际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按照教学规律科学的进行复习,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信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篇16:高中物理论文

2018最新高中物理论文

物理教学是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它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高校物理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摘要:高效物理课程是理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一门基本课程。

物理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物理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其他理工学科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理性科学思维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高校要特别重视物理学科的教育,不断改进物理的教学方式,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教学;现状;对策

一、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大批的高科技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理工类学科的教育就是科技进步的基础,高校的物理教育也就成为现代科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因此,面临社会发展提出的高标准要求,高校需要不断探索物理教学的有效方式,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科学知识应用到为社会服务中去。

二、高校物理教学现状

第一,学时较少。

物理是理工学科的基础课程,在学时的安排上必须要达到200学时以上,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理论的学习。

物理专业的学生基本能够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物理的学习,但是非物理专业的学生很难接受到正常学时的物理学习,更有甚者直接取消了基础物理课程,

这种情况就会导致物理基础理论的学习不足,使得非物理专业的学生不能充分的认识到物理的应用意义,也不能理解物理研究成果渗透到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讲内容,这种方式颠倒了课堂的主次,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具体表现在课堂上,教师简单地将备课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去消化所学东西,

虽然可以将教师将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但是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已经沿用了好多年没有更新,教学手段陈旧、呆板,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集中,无法深入的学习到物理的真正内涵。

另外,现代教学的配套设施虽然已经引进到高校课堂,但很多都是被搁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设备应有的效果没有得到发挥,

这样就导致抽象的物理理论无法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加重了学生的理解负担,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晰、不透彻都会因此而产生。

第三,教材内容陈旧。

课本知识的教学应该结合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作为理工学科,物理课程的教学更应该与实际应用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到物理的魅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由于内容的陈旧,没有将实际的应用案例写到教材中,学生看不到其在现代化技术中的应用。

总之,物理教学的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缺乏应用案例作为考证,不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这种状况其亟待需要解决的。

三、高校物理教学对策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中,考试成绩是评判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指标,物理教学也不例外,为了彻底摒弃这一偏颇的评价方式,

高校物理需要不断变革,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需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纳入到综合考评体系中。

高校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一下两点:一是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虽然物理教学不能一味的讲求考试成绩的提高,

但是,物理成绩是体现物理学习成果的最直接的体现,最真实的反应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在发散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要向学生灌输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学生要讲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际操作中充分的理解物理知识,深入的体会物理的科学力量。

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查漏补短,及时地更正错误的思考模式,培养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式。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高校物理教学也在顺应着这一时代潮流,将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到物理的教学中。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物理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将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呈现给学生。

另外,教师也需要根据物理课程的教学进程、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结合教学目标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合理地选取教学方法。

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应该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自发的去学习探讨物理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就应该将课堂搬到实际操作实务中去,让学生学着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或者理解技术设备的运行原理。

高校的物理教学一定要重视多元化教学,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第三,改进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

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作为主体地位,主导物理的学习进程,教师应该作为从属地位提供指导。

这样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能够及时地提供指导以便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互动沟通能够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够让学生反馈自己的学习状况和看法。

这种方式可以让师生处于一个平等对话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利器,理工科学的教育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知识后盾,物理作为基础科学,

只有不断的完善物理教学的方式,改进物理教学的技术手段,推进师生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科技人才。

因此,国家、高校、学生三者必须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从而满足国家持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洋.高校物理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202-203.

[2]吴花.高校物理实验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7):150-151.

[3]韩晓静.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125+127.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应用

摘要:探究性学习模式是课改背景下所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其将以往传的统教师主体地位转变成了学生主体,将学生主体地位真正地显示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更好地发挥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对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模式;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在高中学习阶段,物理属于学生必学科目之一,而物理这门课程本身对于学生思维就有着一定的要求,而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自己思维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去发现物理学习中所存在的一些知识点以及规律,进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

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一定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探究性学习模式就有这种作用。

为此,笔者也对其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一、探究性学习模式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1.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探究性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将探究性学习模式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

其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之下启发学生提出质疑,然后再按照问题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用按照教师教学步骤一步步进行,能够按照自身步骤去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好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

2.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教学手段更加的灵活

在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手段也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会按照实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学生具体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

这样就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当中,进而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3.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其本身就是教师做出教学引导,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最后再解决问题,而这一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物理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随之上升。

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模式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真正发挥出探究性学习模式的作用,教师就一定要做好指导,为学生巧设问题情境,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指导下设计相应的实践方案,自主去进行探究性学习。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机械能转化与守恒定律》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做好教学准备:“在教师天花板上方悬挂一根细钢丝绳,

并且在其下方悬挂一个1kg的铁球,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将球拉开一个角度,同时将其贴近自己的鼻子,之后再让铁球自主进行摆动,而自己则需要站在之前的地方,等待铁球的返回。”

在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物理教学情境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1)不如你们猜一猜铁球会不会撞到我的鼻子?(2)如果我将铁球用力推出去,并且赋予其初速度,等到球再一次摆回。

但是,为什么离开了原位置,这是为什么?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出来,进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2.应用物理规律或者是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在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最大程度将其价值发挥出来,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物理规律、物理概念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它们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物理探究活动中,这样就能将学生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发挥出来,实现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在高中这一阶段,物理这门课程的基础就是物理规律以及概念,也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于的一种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很好地掌握了物理规律以及概念,才能更好地进行以下的学习。

首先,要对学生讲解一些物理规律和概念,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物理学习。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弹力》这一物理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想引导学生对弹力相关概念进行一个了解,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下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相应的案例,

并且让学生使用弹力知识去对其进行解释,这样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弹力这一知识点,而学生在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的过程。

3.应用物理小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中物理实验论文范文

微信扫码分享